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

2024-08-27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精选8篇)

1.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 篇一

浅谈把竖笛带进小学音乐课堂的益处

摘要:在我们农村学校,由于教育设施匮乏,教育资源短缺,在音乐教育方面,与城市小学存在着较大差距。随着素质教育的倡导,越来越多的家长也重视其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及锻炼。让农村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音乐教育,我认为应抓好器乐教学,把竖笛带进音乐课堂,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关键词:竖笛 兴趣 益处 音乐课堂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它对于小学生的智力启迪、人格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课程改革的实施,使音乐教学充满了生机,然而,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新课程的理念却得不到贯彻,音乐教育得不到充分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大力的倡导,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起孩子的全面发展,开始重视其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及锻炼。这不仅仅给音乐教育的前景注入新的血液,还带给音乐教育者新的信心和力量,这种力量和信心不单只是体现在各种特色班,特长班的创办上,更体现在各普通的中小学学校里,体现在孩子们四十分钟的音乐课堂上。在新课改的教材中我们也看到了器乐的影子,如口琴,口风琴,竖笛等,在孩子们体味了众多的学习方法后,这些小器乐又如影而随的跟进了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兴趣,成为他们的快乐伙伴。因此,我认为把竖笛带进音乐课堂,这对注重孩子使他们在学习音乐时充分享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和知识有着大大的益处。下面就浅谈把竖笛带进音乐课堂对音乐教学的益处。

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十六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16世纪时有许多形制,现在所常用的是定音为C的高音和次高音竖笛和音高为F的低音竖笛,其音域都是两个八度。竖笛柔和、带有一点鼻音的声音和相对简单的制作,使它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流行的乐器。从维也纳音乐学院这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学府到普通中小学校,这种雅俗共赏的乐器,携带方便且价格实惠,小学生容易接受,入门简单,因此,比较好的适合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普及使用。

一、能创造条件,训练音乐的听觉能力

音乐是耳朵的艺术,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往往只结合演唱,欣赏来填充孩子们的听觉培养,却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听觉思维训练,除了要有良好的内心听觉思维能力外,竖笛在课堂中的学吹练习能为此提供大大的帮助,具体表现在:

(1)对音高节奏正确掌握:除了唱之外,奏也是训练音高听觉的基本方法之一,孩子们要通过吹奏表现出来,其听觉思维的过程就更为集中,一些单音,音阶的吹奏练习,不仅可以让孩子对音乐有个音高的概念,让他们轻而易举的在大脑中牢记,提高记忆能力。而且通过有节奏,有趣味旋律的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有效的掌握基本的节奏型,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对力度音色的有效把握:力度在音乐中有着极为细腻的作用,他是音乐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孩子们按乐谱上的各种力度记号,亲自用竖笛来吹奏,把气吐得强,弱,渐渐的强或是渐渐的弱,这对力度听辨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再者,通过强音和弱音的吹奏练习,能让学生更正确的分辨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二、做好精彩示范,激发学习兴趣

竖笛第一节课是学好竖笛的关键一课,它将影响着学生今后学习竖笛的兴趣,而一节课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吹奏。为此,在几年的器乐教学中我力求上好第一节课。

上课伊始,学生就非常兴奋、“有模有样”地吹奏起来了,有的甚至还吹出了尖叫,这时我并没有制止,直到他们发现不对完全停下时,我方拿起竖笛,吹起了他们熟悉的乐曲。当学生听到悦耳的笛声,看到教师富有表情地吹奏,他们完全会被那优美的笛声感染,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接着再“趁热打铁”,讲述演奏方法,学生便能很快地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

在学习吹奏竖笛的训练过程中,要想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必须创设出一种活泼、宽松的气氛,把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开放,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怀着愉快的心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时候采用一些简单的,学生熟悉的,通俗易懂的小曲子,小旋律让他们练习,如《闪烁的小星》、《粉刷匠》、《欢乐颂》等,这样更能让其在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愉快且又能较快的掌握。

四、能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都能获得体验。

竖笛吹奏的姿势以及表现出来的节奏音色,旋律流畅度和表情,学生们在训练的时候都体现得出来,可一让他们上来吹奏,其效果就不佳了,我认为要想极大程度发挥出学生平时的学习的效率,先要加强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了尽早地得到锻炼,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并能流畅地在公共场合为大家表演、把乐曲的感情用竖笛较好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他们多听,多看,自己多示范,请一些吹的好的学生上来表演,并不断给予掌声鼓励、从而激发他们想登台一展身手的欲望。让全体都能得到体验。

五、能注重方法,提倡合作精神。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使他们都有些争强好胜。现代教育又非常的重视合作能力,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这些特点,在这过程中采用师与生合作,生与生合作的互动方式进行合作,我按能力高低把学生分成几组,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把竖笛带进课堂,作为学习音乐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节奏感、和一些音乐知识的扩充,加强相互交流交往,同时还充分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审美力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把竖笛带进音乐课堂对音乐课堂教学的确有着重要的一面。

参考文献:

1、《音乐教育》第194期

2、《在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方法,探究音乐美》徐青芳

3、《音乐教学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2.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 篇二

一、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竖笛的“三性”

1. 竖笛引入课堂教学的价值性

农村的小学由于音乐教学设备的缺乏,甚至于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在许多方面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发展。竖笛作为一种简易乐器,其价格便宜,便于携带,同时竖笛简单易学,很受师生的欢迎,它具有价廉物美的价值性。因此,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竖笛教学,是非常有利学生音乐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2. 竖笛引入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音乐课程标准》五大领域中,第二大领域就是表现,演奏是其中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小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要求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三至六年级则要求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在小学阶段引入简单易的竖笛乐器是非常有益于教学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了“课标”中所提出的演奏要求,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竖笛引入课堂教学非常必要。

3. 竖笛引入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竖笛简单易学易携带,而且价格便宜,使得其在众多乐器(如口琴、口风琴、葫芦丝等)中排为首选。正如价值性中所述的,竖笛能让学生们花较少的钱,在学习音乐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竖笛的作用

1. 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竖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识谱能力方面,通过竖笛的学习有很大的提升。在学习一首新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竖笛进行简单的演奏为演唱找准音,使得歌曲的学习更容易。几年来,笔者把竖笛引入课堂教学,发现其效果相当地好,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自学能力,另一方面,竖笛的演奏使得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地浓厚。同时,竖笛的学习,灵活了学生的手指,正如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巧必然心灵,它能促使学生思维更加地敏锐。

2. 课外学习的延伸作用

农村小学中,由于音乐教学条件的限制,加之这几年教学的改革,学生的教材统一由政府采购,使得音乐书不能人手一本,学生在课外的音乐学习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结束,这给音乐技能、知识的提升带来了困难。

3. 学习中的激励作用

曾记得,笔者所教过的一名学生,语数成绩总是落在班级后面,使得同学们都看不起,常笑他笨,他也很自卑。后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入了竖笛教学,该学生一下子对竖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先前的印象,笔者也没在意他,认为他笨手笨脚的一定学不会。当学生跟我说“XXX,每天晚上在家里练习竖笛……”时,认为他肯定是学不会的,再怎么练都白搭。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竖笛曲《同一首歌》,他第一个站起来,完整地把曲子吹了下来,这使我很意外。

三、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竖笛能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竖笛的引入应以常态促提升,提高学生音乐素养。音乐作为一门技能学科,它有一定的技能在其中。技能的掌握往往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不停地反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说技能学习的常态化很要紧。

1. 竖笛练习的常态化提升

要吹奏竖笛必须从音乐基础知识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步,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如何进行操作呢?竖笛练习曲课堂常态化非常重要。每节音乐课开始时我都设有五分钟左右的练习时间,保证学生有练习的时间。从简单的“do、re、mi”开始,往往三四节课练习一条曲子。常态化的教学,使得学生的竖笛演奏基础日渐稳定,不断地提升。

2. 竖笛练习的层次化提升

竖笛练习中,能碰到许多的音乐技能与技巧,在学生练习一段时间乐曲后,依据学生的基础,适时加入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乐曲进行演奏,如《摇篮曲》、《希望》、《樱花》、《同一首歌》、《猪八戒娶亲》等等。使得单一的音乐变得丰富起来,使平面的音乐立体起来。

3. 在合作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竖笛让音乐立体、丰富

通过竖笛这一小小的乐器让他们感受了什么是立体音乐,通过高低声部的互相配合,美妙的音乐缓缓奏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档次。

竖笛的引入,能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丰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都说人生是美妙的,在美妙的人生中,有美妙的音乐相伴,能通过小小的竖笛,自己亲手演奏,那是件多么美妙的事啊!”我常常与学生这样说,音乐能培养我们的想像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可见音乐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啊,音乐并非是唯一培养素质的课程,竖笛教学也不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唯一途径,但它却是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价廉物美”的简易乐器,是我们音乐教师的有利“教具”。

摘要:农村学校孩子与城镇学校的孩子相比,在音乐学习上多了许多的劣势。城镇的孩子接触音乐的方式比农村要多,农村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学习机会了,在学校考试课程的压力下,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农村学校的学生都有这么一种概念,音乐课不重要,学与不学一个样,由此带来了音乐教学的恶性循环,农村的孩子音乐素养低,一旦转入城镇学习,这部分孩子成了音乐学习中的困难生。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阻滞了音乐教育的发展。笔者想方设法地把竖笛引入了小学音乐课堂,起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竖笛教学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及学科教学建议》(小学)小学学科教学建议·音乐

[2]《音乐课程标准》

3.小竖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大作用 篇三

关键词:竖笛;兴趣;作用;音乐课堂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增强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学生音乐实践的过程,是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一、竖笛吹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的前提。在音乐教学中,兴趣体现在很多方面。竖笛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正因为其入门简单,各普通中小学也广泛普及,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在音乐课堂中实施竖笛教学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一节课的最后十分钟,老师只要说:“拿出竖笛。”学生们就兴奋不已。同时,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且给予重视,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表现出由衷的赞美。对于能力弱的学生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满足各自的需要,开发他们的潜能。最后进行评价、总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竖笛吹奏有利于唱歌教学

小学生的嗓子娇嫩,过多地练习唱歌,易使嗓子处于疲劳状态。此时,如果用竖笛练习吹奏,既能减轻学生的声带负担,保护嗓子,又能调节课堂气氛。练习时,一般可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一组吹奏,一组唱,交替进行。还可以让学生伴奏或齐奏等。在二声部合唱教学中,可借助竖笛吹奏来引导学生把握音准和音程,解决合唱教学中学生相互串调这一教学难点。教学时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吹奏两声部的曲谱,接着合奏,相互聆听,然后把合奏的感觉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部分同学伴奏,交替练习。合奏伴着合唱,合唱随着合奏,既深化了学生在二声部合唱中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声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合唱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合唱能力。在教学一些适合吹奏的新歌时还可以发挥小小竖笛的作用。先引导学生学会吹奏歌谱,在反复吹奏中熟悉歌曲旋律、节拍、节奏、情绪、速度等要素。然后再进行分组分工,一组吹奏歌谱,一组演唱歌词。如在《如今家乡山连山》《奥运会金牌多》《愉快的梦》等教学中,我就大胆尝试了此方法,使“器乐”与“声乐”教学内容有机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尝试了不用老师的钢琴教歌,而是自己用竖笛教会自己唱会了歌曲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音乐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识谱能力和吹奏技巧后,就可以自己学唱新歌了。

三、竖笛吹奏有利于学生欣赏音乐

在竖笛教学中,我请学生欣赏老师用竖笛演奏的简单乐曲和以前学生演奏的歌(乐)曲录音,以及在交流会上的节目演出录像,一首首他们非常熟悉旋律,一个个和他们相似的面孔,让学生听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件简单易学的乐器,对学吹竖笛产生了信心。通过系列的欣赏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单一地聆听作品,单调、枯燥,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影响学生听赏的态度和对作品的理解。把竖笛吹奏运用到欣赏教学中,把欣赏曲目中有代表性的音乐旋律经过老师的处理或音乐主题原曲,让学生吹一吹,听一听,唱一唱,想一想,再演一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欣赏活动中来,直接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让他们在愉悦的欣赏活动中充分地感受、理解音乐。

四、竖笛吹奏有利于创作教学

在指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时,学生可能对创作的旋律不能准确视唱,同时,又无法判断是否流畅、通顺。此时,可用竖笛将创作的旋律试奏,这样,就能判断旋律创作是否正确。

五、竖笛吹奏有利于视唱教学

音唱不准是学生识谱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竖笛有固定音高,音准反应在听觉、指法上,有鲜明的直观性。学生在吹奏中听到了音高,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音准感。因此,竖笛吹奏对视唱练习很有帮助,对把握不准的音高,可借助竖笛吹一吹,让竖笛帮助学生找到准确的音高。练习视唱时,还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吹奏竖笛,一组唱曲谱,唱奏结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视唱兴趣。

六、竖笛吹奏有利于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竖笛吹奏的姿势以及表现出来的节奏音色、旋律流畅度和表情,学生们在训练的时候都体现得出来,可一让他们上来吹奏,其效果就不佳了。我认为要想极大程度发挥出学生平时的学习效率,先要加强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了尽早地得到锻炼,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并能流畅地在公共场合为大家表演,把乐曲的感情用竖笛较好地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他们多听,多看,自己多示范,请一些吹得好的学生上来表演,并不断给予掌声鼓励,从而激发他们想登台一展身手的欲望,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体验。

4.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 篇四

内容摘要: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器乐教学仍然是音乐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器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笛以其结构简单、音色优美、演奏容易、易于学习等特点,在短期内易出效果,特别适合课堂应用。竖我认为把竖笛带进音乐课堂,能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力,尤其是在视唱、唱歌、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使他们在学习音乐时充分享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和知识有着大大的益处。下面浅谈竖笛教学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由浅入深 营造环境 基础训练 合作演奏 锻炼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竖笛的基本动力。枯燥无味的技能训练,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竖笛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首先就应该让他们由衷地喜欢上竖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竖笛,对竖笛的构造、声音等相关信息都会充满着无限的好奇。还记得,同学们在第一次拿到竖笛时兴奋的样子。他们 一拿到竖笛就放到嘴里使劲吹,有的竖着、有的横着、有的模仿演奏家的样子,完全沉浸在自我感受中。看到学生投入的神态,我因此改变了原来设计的教学环节,任由他们自由的发挥,通过玩一玩、看一看、吹一吹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首先,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玩乐器,如它的形状像什么?有些什么特征?可以拆成几个部分?你会给他们取个名称吗?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等等。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来发现乐器的构造、各部分名称等相关信息,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然后,在学生自己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多种方法介绍竖笛的构造、名称、音色等知识。当学生发现和自己观察的结果不谋而合时,无形中增强了自信心和积极性。除了让学生了解学习竖笛的简单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用竖笛演奏的音乐,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到竖笛的美妙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听一听”也是竖笛学习第一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此时,教师演奏的一首首熟悉的旋律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留下深刻的印像,他们会为音乐所表现的美好意境所吸引、所陶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热爱竖笛,热爱音乐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习时应从最容易演奏的音(或指法)开始进行,使学生在初学时感到获得成功的愉快,从而加强学习竖笛的自信心。当学生会三五个音或音阶时大都便开始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应持续和发展学生的良好情绪,及时引导学生去演奏一些简短的乐曲,应从由中音组成的乐曲学起,用缓吹慢慢地练习,求得柔和明亮的音色,然后练习有高音的乐曲。学习吹奏高音时可用急吹来练习,做到笛孔要严,不漏气。从适中的节奏练习曲逐渐过渡到较长的练习曲,练习时可采用如下方法:单纯指法练习、默唱与指法练习、图式指法练习等。通过上述练习可使学生首先抛开音准做指法练习,当学生的手指灵活及熟练后再与默唱听琴练指法相结合。学生感到会演奏乐曲了,便有一种异常的兴奋与自豪感,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油然而生。当学生能吹奏简短的乐曲了,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口形、拿法、指法及逐步掌握正确的呼吸,然后再从音准、节奏、音色、力度、速度等一一加以指正,并时时贯穿于练习;教师还要选择一些活泼欢快的练习曲,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点,让学生在基础学习的进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竖笛的基础学习必须扎实、方法必须正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方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

在学习吹奏竖笛的训练过程中,要想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必须创设出一种活泼、宽松的气氛,把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开放,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怀着愉快的心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时候采用一些简单的,学生熟悉的,通俗易懂的小曲子,小旋律让他们练习,如《闪烁的小星》、《粉刷匠》、《欢乐颂》等,这样更能让其在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愉快且又能较快的掌握。

三、重视基础练习,逐步提高吹奏水平

初教学生学习竖笛,要普遍重视并加强基础练习,为以后的更深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演奏技巧是表现音乐的必要手段,掌握扎实的吹奏技巧也是竖笛教学的最终目的。

1、培养正确的吹奏姿势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竖笛学习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演奏者的形象和演奏的质量,在教学中,我时常用“抬头挺胸脚放平,两臂抬起眼望前”来规范学生的演奏姿势,以此纠正学生低头、坐立不直、踮脚和跷起二郎腿演奏的坏习惯。

1、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指法

在呼吸方法和指法方面,我要求学生“左上右下,孔按严,轻轻吹”,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用指肚把笛孔按严,用自然呼吸的力气吹奏。竖笛是吹奏乐器,它在气息运用上和歌唱是相通的。如进行呼吸、吹气的训练,就是让学生深吸一口气保持几秒钟,做吹纸练习,把纸条吹到一个角度,训练气息的控制能力,达到平缓、均匀的要求。吸气浅和吹奏时用气过量、挤冲等不良习惯都会影响演奏的效果。学生初学时,往往不会控制气息,从而影响了口风的运用,常出现低音吹“冒”,中音吹“燥”,高音吹“啸”的情况。通过比较口风的强弱,以及不同程度的口风在不同音区运用所发出的声音,使学生懂得吹低音时应该把嘴唇放松,才能吹出饱满的低音,吹中音时的口风要较低音区稍强一些,才能吹出圆润、华丽的声音,吹高音时,口风要急一些,嘴唇微微用力,让气流细细地吹出,这样吹出的高音才明亮悦耳。

在学习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手指紧张,按孔不严,影响吹奏效果,为此,我在课堂上反复讲解、示范,提醒学生按孔时不要紧张,用指肚去按孔时要找到按严孔和没按严孔的感觉,做到心中有数。常用的方法是把指肚按在孔上,然后拿起来,看一看笛孔是否在指肚的正中间,并采取“一帮一”的方法,让学生做小老师互相检查、督促,逐渐养成良好的手指动作和按孔感觉。

2、扎扎实实练好单吐法

单吐法又称基本吐音法,是竖笛演奏中最常用的一种技能。如果方法不当,则容易出现只呼不吐、用力过猛等乱吹毛病,对竖笛的发音、音色和谐、有着直接的影响。

训练吐音时,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养成演奏吐音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采用“tu”这个音节来训练吐音,让学生拿着一张薄薄的纸条在正前方挂,对着纸条下角朗读“Tu Tu Tu Tu |Tu---||”,观察吐音时节奏的变化使纸条时而跳动时而飘起。学生们玩玩学学,在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吐音的要 领。教师再通过准确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吐音时舌尖的动作和力度。然后,再用“tu”音视唱旋律,待学生们掌握了吐音的基本方法后,再到竖笛上吹奏,就能较快掌握吐音的基本技巧。这种先读后吹的方法,避免了学生因不得要领而盲目吹奏,教室里出现一片乱哄哄的局面。

3、分层教学,共同提高

在竖笛教学中,我注意让每位学生依据他们各自不同需要,获得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成功。

对于所谓的学困生,我将要求降低到最低限度,让他们在掌握了最基本的技巧后,能用简单的固定音型为歌曲伴奏,运用“一帮一”的方法,让优等生辅导帮助他们。由于少了对教师的畏惧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使共同进步成为可能。对于大多数学生,要求准确、流畅地吹奏简单的乐曲,对于少数优等生,他们不但能很轻松地完成音乐课上的吹奏作业,且有着极大的兴趣和信心。课后,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难度较大的吹奏曲,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使其获得发展性的成功。

总之,在学生初学竖笛时,一定要重视抓基础,才能保证日后逐步提高吹奏水平。

四、合作演奏

当学生掌握了吹奏断音、连音等基本技能后,我就组织多种多样的演奏形式。如:同桌、同组间的吹奏、领奏与伴奏、打击乐与竖笛、其他乐器与竖笛的合奏等。竖笛合奏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密切合作、团结向上的优秀品质,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感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合奏时,立体的音响,和谐的声部,克服了竖笛音色单薄的缺点,大大增强了竖笛的表现力。同时协调统一的合奏,使吹得好的学生学会了控制;而吹得不好的学生,因为有“随众”效应,克服了自卑心理,大胆吹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又起到了“提优补差”的作用。

五、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都能获得体验。

竖笛吹奏的姿势以及表现出来的节奏音色,旋律流畅度和表情,学生们在训练的时候都体现得出来,可一让他们上来吹奏,其效果就不佳了,我认为要想极大程度发挥出学生平时的学习的效率,先要加强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了尽早地得到锻炼,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并能流畅地在公共场合为大家表演、把乐曲的感情用竖笛较好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他们多听,多看,自己多示范,请一些吹的好的学生上来表演,并不断给予掌声鼓励、从而激发他们想登台一展身手的欲望。让全体都能得到体验。

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益于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动性。不仅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都参与了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5.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篇五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济南高新区大李家小学 徐传婷

任教小学音乐已两年有余。小学的音乐课堂尤其是我所在的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主要以歌唱教学为主。通常是一所学校六个年级只有一位专业音乐教师,任务比较繁重,周课时量较多,再加上学校的社团等一系列附加工作,可想而知,教师花费在课堂上的精力就会打折扣。因此,多数都是以歌唱教学为主,学生会唱就是目的,至于识谱,唱谱,在音乐堂中的地位就更低了。

但我一直认为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非常重要,甚至要比学会一首歌曲重要的多。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把歌唱教学比作“鱼”,那么识谱教学就是“渔”,是一种方法,更一种能力。教会学生一首甚至十首歌曲,不如交给学生如何识谱而达到自学的能力。下面我就以我的课堂经验简单谈谈小学音乐课堂中识谱教学对我的触动。

我任教1-6年级的音乐课,在课堂中我一直有意识的把唱谱纳入每堂课的学习中。我发现这对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及音乐课堂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一、中高年级课堂中借助竖笛识谱

3-5年级开设有竖笛课,而学吹竖笛就是一种识谱过程,出了学习正确的指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唱谱。唱谱的过程就是对音乐要素(音高,音值,节拍,节奏,呼吸等)的消化与吸收。比如最简单的《闪烁的小星星》是对2拍子,强弱关系最好的解释,学生在唱会乐谱把握好强弱关系的前提下都能准确完整的吹奏下来。在完整吹奏3-5首乐曲之后,学生唱谱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大增,对歌唱教学及歌曲的识谱又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低年级趣味识谱

一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积极性高,但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也不够,针对这样的情况,就不能刻板的教,理性的教,而是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以引导为主,趣味性要强。我针对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有这样几个阶段:

1、柯尔文手势认识音的高低,课前唱音阶做手势是每堂课必修任务,主要目的是通过手势的引导感受音符的高低不同,逐步建立音高概念。

2、音高听辨游戏,打破机械手势。在教学中我发现当学生学会柯尔文手势之后,这些手势就会变得机械、刻板。当取消手势再唱音阶的时候,音准消失了,音高感觉下降了。因此,我会在某一节课堂中取消手势,用耳朵听辨音的高低,用心感受音的起伏。多数学生听辨能力强。

3、看音符,唱音高。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单纯的用手势唱音阶,学生永远不会记住哪个阿拉伯数字代表哪个音符,甚至要用数手指头的方式去认识音符的唱名,更不用说歌唱的识谱了。我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中通常都会把音符写出来,“它的名字叫什么”,然后结合柯尔文手势唱出音符的唱名。

以上是我课堂中对识谱教学的几点做法,很浅显但对我自己很实用。有些班级已经初显效果。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唱会乐谱,更重要的是在学唱乐谱的同时理解相关的音乐要素,比如速度,力度,旋律等等。识谱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教学,更是一种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不够完善的农村小学,我不希望看到学生们小学毕业只会唱几首歌,我希望教给我的学生一点点实用的东西,即使多年后没有音乐课堂,他们依然可以自由的在音乐的世界中穿梭,而不是门外汉,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将来学习某一件乐器的时候不会太吃力,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教给她们一种方法,一种能够真正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演绎音乐的能力。这是我想做的,也是正在做的。

6.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 篇六

牛娟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这就是课标中社会交往价值的体现,要想更好的体现这一价值,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从人文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出发,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就是教给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方法、手段,也是为更好地实施质量工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然而,事实表明,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有些表面看似热闹的小组音乐合作学习,却形式有余实效不足。这是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我们这些音乐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实质了解甚少,导致小组合作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有效运用小组合作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否则,只会使小组合作的成效适得其反。

二、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明确。

2.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习惯和良好的个性。3.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差异性的研究。4.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主体性的研究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著名学者,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坦在他的《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一文中指出:“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互动方式,实现人际交往,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杭州市杨家门小学傅莉娟老师在浙江教育科学2006年第二期中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音乐课堂合作学习》一文中指出:“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课题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它需要学生各个感官的积极参与,而且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我认为,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有很多综合性的表演,比如合唱、合奏、音乐剧等,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宁夏教育》2009年第三期,银川市兴庆区实验小学谢宁娟老师所著《课堂教学的亮点——合作学习》一文中:“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争。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意见。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因而,新课程提倡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非常有实际意义。”我认为,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音乐课堂就是“动”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情境里学习音乐。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

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

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被用于音乐探究活动、歌曲处理、二度音乐创作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我校音乐教师已经开始注意并认识到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许多重要的能力成分都可以通过这一形式进行培养,音乐教学中许多主要的课型都可以以这一形式展开。但是音乐课堂上大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任务不明确,缺乏挑战性;忽视对学生合作习惯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四、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指出:“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形式常常都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他需要学生牢牢树立群体的和谐意识。虽然音乐教育中常常能发展个人技能,然而大量的音乐活动在小组内产生,成就依靠集体的力量获得。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所以,小组合作符合音乐教学的特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运用与音乐教学中,达到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过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依据

1.《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论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合作精神是音乐教育中的强音„„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活动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合作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其中,合唱、合奏、音乐剧等内容表现得十分突出,这些活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些活动的学习中,有时候要求某些学生承担主角、主旋律声部的任务,有时又要求这些学生承担配角、副旋律、甚至是伴奏的任务。这种角色的变化,意味着他们必须要与他人紧密合作。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方面,音乐课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2.终身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中法国的著名成人教育理论家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不再是传授知识、问题,而是用适当的手段训练每一个人,使他永远不停地学习。他认为,终身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努力建设美好的生活,即使人过一种更和谐、更充实和更符合人生真谛的生活,具体目标就是教给人们掌握一种在自己求知路上得心应手的方法,即使学习者“学会学习”。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到:“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采用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遵循原则:

1.在日常教学中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的组建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

2.在课题研究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及个人分散研究和小组合作探讨相结合的原则。课题组成员利用相关理论知识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形成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在课题组内进行交流,达成共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教研室和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开展课题研究,他们将为课题的研究开展提供方便和物质、精神支持(如课题指导、通讯、交通、电脑网络等)。本课题研究所需经费约1900元,可由单位

和课题组成员自行筹措解决。除前期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外,所在学校可以随时上网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查阅,学校图书室均有可供随时查阅的教育书籍,同时课题组成员都订阅了音乐教育杂志,可以提供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课题参加者牛丽是惠农区教研室音乐教研员,自治区级骨干教师,一直致力于音乐课堂教学研究,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或发表。在教育科研方面可以给予专业性的指导。

课题主持人牛娟是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工作12年,小教一级,大学学历,一线音乐教师。同样致力于音乐课堂教学研究,有多篇论文在自治区以及市级评选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2004年11月被宁夏教育学会评为年度音乐教研先进个人、优秀音乐教师。曾在2005年石嘴山市中小学二期课堂质量工程观摩研讨会上承担观摩课。在课题研究方面,曾经参与了宁夏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对策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

该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专职音乐教师,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为中级职称。均为惠农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立足于音乐课堂教学,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活,曾有多篇论文、教学设计等获不同程度的奖励,都曾参与过各级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能够积极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由于课题组成员比较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证课题的正常开展和研究。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课题的界定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课堂中学生以小组为学习群体,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的活动。而本课题就是研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研究合作学习的形式、策略,从而增强小组合作学习、乃至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课题的研究假设和研究目标

(一)研究假设

针对我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误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创设合作环境,使学生融入群体,淡化自我。

通过音乐的合作使学生反应迅速,灵活多变;通过合作,使儿童了解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同时在合作中体验着同一情感共鸣。

2.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有意识的在合唱、合奏、音乐剧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排练中,潜移默化

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

3.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分组、明确学习任务等一系列的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在教学中做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应用、学习、理解、发展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整体教育科研水平。2.育人目标:(1)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2)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3.工作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增强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3.选择合作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随时调整和修正实践方案,边实践,边研究,边解决实际问题,使研究工作按照研究设计顺利进行;

2.文献研究法: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借鉴利用,掌握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3.调查研究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撰写调查报告; 4.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不断验证,修改提高,形成成果。

四、研究对象

课题组成员及其研究周期内任教班级学生。

五、研究程序

(一)实验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12月

1.组建课题组,学习理论与先进经验,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

没有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就不可能有新的、先进的教学行为,教学效益的新台阶则很难登上,所以本课题的研究,以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为切入点。在课题组组建成功后课题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思想专题》、《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音乐课程标准》,以及关于合作学习理论方面的内容。采用自学为主,集体学习相互配合、交流、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抓精神,抓实质,做到用坚强的、新的、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科研人员的头脑,为课题的实践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2.完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1年3月 这一阶段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问卷调查,分析现状(2010年1月)通过设计问卷和深入课堂,调查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以及我校音乐教师在课题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哪些困惑。针对问题,讨论寻找解决的措施。第二步:针对问题,制定措施,实践行动(2010年3月~2011年1月)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经验和方法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全体研究人员,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第三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相互学习(2011年3月~2011年7月)研究人员进行教学实践的经验、问题交流研究,取长补短,各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公开教学、研讨,聘请教研室的教研员进行指导,各教研人员进一步改进、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1.实验教师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进行经验交流(研讨沙龙、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

2.反思研究过程,整理研究相关资料,撰写论文与结题报告。2011年12月提交课题实验成果论文。

六、预期成果 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论文集》 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案例、反思集》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1.课题主要负责人:惠农区惠农小学音乐教师牛娟,全面策划、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包括起草实验方案、召开课题会议、收集资料、组织学习、撰写报告等)。

2.课题组主要成员:惠农小学音乐教师李丽,路建宏。实验教师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及时准确记录实验情况,提供有关数据,整理活动案例。

八、保障措施

教研室和学校领导他们将为课题的研究开展提供方便和物质、精神支持(如课题指导、通讯、交通、电脑网络等)。本课题研究所需经费约1900元,可由单位和课题组成员自行筹措解决。课题参加者牛丽是惠农区教研室音乐教研员,自治区级骨干教师,一直致力于音乐课堂教学研究,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或发表。在教育科研方面可以给予专业性的指导。

课题主持人牛娟是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工作12年,小教一级,大学学历,一线音乐教师。同样致力于音乐课堂教学研究,有多篇论文在自治区以及市级评选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2004年11月被宁夏教育学会评为年度音乐教研先进个人、优秀音乐教师。曾在2005年石嘴山市中小学二期课堂质量工程观摩研讨会上承担观摩课。在课题研究方面,曾经参与了宁夏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对策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

该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专职音乐教师,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为中级职称。均为惠农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立足于音乐课堂教学,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活,曾有多篇论文、教学设计等获不同程度的奖励,都曾参与过各级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能够积极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由于课题组成员比较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证

课题的正常开展和研究。

参考资料: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2、《音乐课程标准》

3、朱则平、廖应文主编

《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王坦著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

《教育研究》 2005年第2期

6、黄林佩璇著

《合作学习》

五南图书馆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7、谢宁娟

《课堂教学的亮点——合作学习》

7.竖笛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七

当前, 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为器乐教学引入课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将器乐引进课堂, 让学生在音乐课中不仅动口, 还动手, 既能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 调节课堂学习的气氛, 又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器乐教学首先要考虑选择使用什么乐器的问题。使用什么乐器不仅要从需要出发, 还要从可能性出发。各校根据自身的师资以及各方面的因素, 选择不同的器乐进入音乐课堂中。现在一些器乐如:钢琴、电子琴、古筝等正在开始普及, 但其昂贵的价格并不是所有地区、学校、家庭都能接受。竖笛是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之一, 结构简单、音色优美、携带方便、简单易学, 特别适合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最重要的是这种乐器价格非常便宜, 一般几元钱一支, 许多家庭在经济上是可以负担的。在此情况下, 竖笛理所当然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首选乐器。也正因如此竖笛教学现在被编入了中小学的音乐教材。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把竖笛教学列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并不断强调它的重要性。部分高校已经将竖笛引入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 不但促进了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改革和推动作用, 而且竖笛的学习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对即将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师尤其重要。

竖笛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吹奏竖笛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在歌唱方面, 能取得好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先天条件,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优美动人的嗓音, 特别是在中学生发声器官经历变声过程期间, 许多原本唱歌唱得很好的学生现在由于嗓音发生了变化, 唱好一首歌曲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困难。在此期间这些学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唱歌, 害怕唱不好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如果任其发展, 这些学生对音乐会逐渐失去兴趣。而对于器乐教学来说, 只要经常练习就会有好的成绩, 竖笛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既丰富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又增强了音乐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中小学音乐教学过去一向以歌唱为主, 每个班总有几个学生让教师头疼, 任凭教师怎样鼓励, 怎样要求, 他们坚决不愿意演唱。这些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 不愿意演唱的原因只有一个, 怕唱不好丢面子。竖笛教学带入课堂以后, 音乐教学可以改成以唱歌和器乐演奏为主。通过平时的认真练习, 竖笛教学可以让那些唱不好歌的学生从学习竖笛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保持对音乐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竖笛学习, 能促进学生视谱能力的提高

学生只有具备视谱能力, 才能独立唱歌, 演奏, 创作。否则, 永远都是老师教学生唱, 一味模仿的音乐教学模式, 学生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学生视唱学习的难点是音准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孩子, 他们非常努力的发音, 可是总唱不准, 这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脑子里, 并没有一个非常深刻的音准概念, 他们甚至不知道是唱得过高还是过低。音准问题的解决可借助竖笛的学习, 竖笛有着固定的音高, 学生在吹奏中听到不同音的音高位置, 自然培养了他们的音准感。因此吹奏竖笛对视谱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让学生在唱不准的地方吹奏竖笛, 在竖笛演奏过程中, 不断加深学生对基本音符1、2、3、4、5、6、7的音高印象, 同时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的协调并用, 既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从而促进了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

三, 竖笛教学增强了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鉴赏水平的提高

各学校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 对乐理知识缺乏了解, 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课堂上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 许多学生看着黑板, 眼里一片茫然。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 单一的听作品,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听到中途时就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何来对作品的理解!把竖笛带入课堂, 利用竖笛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逐渐改变以前那种枯燥, 乏味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进行节奏练习时, 以往都是叫学生拍出或划拍念出, 现在要求学生用竖笛的一个固定音来代替读谱的"打", 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节奏型吹出来,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节奏;在欣赏乐曲时, 让学生熟悉并吹奏乐曲的主题旋律或是乐曲中有特点有代表性的旋律, 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竖笛能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

人的整个思维基础是大脑, 研究证明:大脑在学习音乐后, 有将它运用于其他学习领域如数学的能力。大脑分左右两半球, 左右脑球不分低劣。人们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要靠左脑 (逻辑思维) , 右脑 (想象思维) , 综合协调起来完成。现在许多人只用了一半脑力 (左脑) 而右脑基本上未被开发, 原因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右手而不用左手, 左手的运用才能促进右脑的开发。学习竖笛是通过左右手锻炼左右脑的最佳、最直接途径。在竖笛演奏过程中, 十指都得到充分运用, 学生的左右脑都得到开发, 长此以往, 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将得到综合发展, 大脑会更加敏锐、灵活。

五、竖笛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很多学生下课后就坐在一起聊天, 唱流行歌曲或是聚在一起打打闹闹。在他们学习了竖笛以后, 我们发现教室里乱哄哄的状况在发生变化, 不少学生一有时间就把竖笛拿出来练习, 还有学生不止下课时间演奏竖笛, 晚上回家做作业累了他们也拿出来演奏。不仅如此, 一些学生还自发地组织在一起, 分工协作完成一个作品, 或是吹奏竖笛, 或是演唱歌曲, 或是用打击乐器伴奏, 或是编配舞蹈动作。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有益的休息和娱乐, 不但使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得到了发展, 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六、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竖笛教学多为集体授课, 因此也改变了以往其它乐器课单一授课的形式特点, 这无疑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所选择的竖笛乐曲中, 大部分乐曲旋律简单, 节奏欢快, 有些是学生熟悉的儿歌, 学生对演奏熟悉的乐曲是很感兴趣的。这些乐曲既不需要很高的演奏技巧,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演奏中来。在练习过程中, 可以请几名吹奏技能比较好的学生吹奏旋律, 基础较差的学生吹奏基本音, 教师用其他乐器伴奏, 这样既使有能力演奏的同学得到了发挥, 又使基础较差的同学共同参与了活动, 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整体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 竖笛教学是一种普及音乐教育, 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我相信,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浪潮中, 竖笛教学的优越性将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发挥, 为培育新世纪的优秀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 器乐教学也是当前音乐教改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竖笛是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之一, 结构简单、音色优美、携带方便、简单易学, 特别适合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竖笛教学是一种普及音乐教育, 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竖笛,教学,音乐教育,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许国屏. 少儿竖笛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2]许国屏. 儿童竖笛启蒙[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8.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 篇八

关键词:小学音乐; 竖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65-001

竖笛教学从四年级开始实施,而作为教育部规定的小学课堂乐器之一的八孔高音竖笛,以其价格低廉(一支优等高音竖笛仅在十元左右)、便于携带、音色优美、易学易奏等特点,尤其受到学生们的喜爱。通过竖笛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生动直观地体验学习乐器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学习竖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相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学生们对听歌和唱歌更感兴趣,特别是形象生动的竖笛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演奏竖笛的前提是必须认谱,即我们常说的要掌握“认谱乐理”。认谱主要包括音符的名称、种类、意义;调号、拍号的意义;增时线、减时线、小节线、终止线、换气记号、反复记号等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因为有了学习吹奏竖笛的驱动,学生们对这些乐理知识由厌烦应付教学改为积极主动学习,在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习竖笛及其他音乐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学习竖笛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

1.提高学生音乐技能及视唱能力

时下在一些音乐课堂上,因学生不愿意学唱乏味的唱名,老师就投学生所好只教歌词不教曲谱,更有甚者直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反复跟唱歌曲录音,忽略掉视唱识谱的环节,这显然不符合现行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3至6年级时要能识简单乐谱”的要求。要想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先掌握“音高、音值、音强”三方面在旋律曲谱中的变化及重要作用。其中“音值”、“音强”因小学歌曲的节奏较简单和有明显的强弱规律而易掌握,但要想把表现旋律高低起伏变化的“音高”唱准确,绝非短日之功。而竖笛属于固定音高乐器,能使学生在经常吹奏的过程中感知音程变化,加深音高印象,在思维中形成“内在听觉”,帮助教师解决识谱教学的难点问题。同时,在竖笛教学时,还可采取先视唱再视奏的方法,对某些唱不准的音程,让学生先用竖笛吹奏感知,再唱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说竖笛教学不光能加快识谱进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创造学习五线谱的机会

八孔竖笛是一种能吹奏出十二平均律的乐器,其音位恰好与五线谱的音位相对应。譬如在八孔全按闭的状态下演奏的音,即在五线谱的中央C上,其他类推。在我地现行使用的音乐教材里,竖笛练习曲全部为简谱制譜,采用固定唱名法(八孔全按作“1”),即用固定C调进行演奏。其缺点是:当演奏原调不是C的歌(乐)曲时,因缺乏旋律感和调式感,在教学及学生唱谱、背谱过程中就显得特别不顺畅。若在竖笛教学中使用五线谱记谱,看五线谱去演奏,并采用“首调唱名法”去唱谱背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助于学习其它吹管乐器

学生在学会演奏八孔竖笛后,因已掌握了基本的识谱技能及乐理知识,再去学习六孔竖笛、横笛、萧、葫芦丝、巴乌等其他姊妹吹奏乐器时,就变得简单容易,从而起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竖笛可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和情感培养

音乐活动之所以能够开发人的智力,主要是因为音乐活动区处在人脑的右半区,长期从事音乐活动可经常刺激右脑细胞,使右脑细胞处在激活兴奋状态,随时与左脑一起参与解决问题,提高大脑的使用效率,使人更加聪明睿智。吹奏竖笛时,要眼看谱、口吹气、手按孔,耳听音准、节奏、强弱,有时还需配合用脚击拍、身随曲动等动作。在一脑多用的过程中,使人脑得以锻炼及更充分地开发利用。同时,学生通过学习竖笛,可以充分体验其循序渐进的学习步骤,认识到要想达到娴熟的演奏效果,必须经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练习,从而以严谨踏实、力学笃行的学习态度投身其中,并会将这种积极的态度延伸到平日的学习生活中去,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

四、学习竖笛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并使其终身受益

“人的生活不能没有音乐,就像大自然不能没有阳光一样”。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也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态度和工作取向。孩子在童年时期通过学习竖笛,会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也使他们的音乐天分与潜能得以表现,进而可以有机会去接受专业音乐学习,为未来的音乐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学习竖笛还可以使人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这在当今电子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有音乐素养的人对音乐的欣赏、理解、评价都会有较高层次的感受,从而在陶冶自身情操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在一些与音乐有关的公共活动中,有音乐素养的人会因表现出的音乐能力而令人刮目相看,也会使自身信心倍增,并以一种昂扬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取得杰出卓越的成绩出来。

五、竖笛教学可使音乐课的内容生动有趣、异彩纷呈

上一篇:相关问题答疑下一篇:发明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