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2024-07-03

西方音乐欣赏教学大纲(精选8篇)

1.西方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篇一

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中西方经典音乐课堂教学的激趣导学

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教材和实际操作间的问题

现在我们高中音乐教师面对的问题是种种原因造成的现态高中生与新教材的衔接。初、高中教材体现了教改理念但有些内容衔接不够紧扣,其他学科也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共性的问题:内容多、容量大、跨越大。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课程定位”、“学时及开课率”、“ 应试化倾向”、“ 传承式教学”等原因,(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讲解音乐、分析音乐的传承方式进行教学几乎是普遍的做法。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的传承式教学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不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喜欢“音乐”(局限在他们自己的范畴内)而不喜欢音乐课。当然这个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客观性,因为音乐毕竟不同于音乐课,音乐课是一门学科,是一门让学生掌握、了解更多的音乐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审美修养和情趣的一门学科。要达到课标的较理想化的目标,针对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音乐鉴赏”内容的主流部分是一个重点。而现行高中音乐新教材“音乐鉴赏”内容的主流部分落在“古典音乐派系、民族音乐文化”上,在一般的城市或农村,面对普遍音乐修养只来源于生活媒体的积累,音乐欣赏的兴趣点落在时尚、通俗层面的高中生,如何让他们有兴趣去接受要达到理想化的课标所必须的教材主流部分内容呢?在欣赏上对于喝灌了水和饮料(通俗和流行)的现高中生来说,如何让他们与酒(古典)衔接,慢慢接受酒的醇美与芬芳呢?一般平时能听到看到的公开课均是精心设计,内容完整(至少单独成品),创意鲜明,选材个性的一堂课。而学生的修养不来源于一时的公开课,是在于日积月累,这是一个天长日久的工程。新课标、新教材、怎样让学生通过音乐课喜欢更多更高更广的音乐,怎样让喝惯味觉直观的饮料的学生有兴趣来品陈年老酒,此时的教师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演和角色,古典音乐的教学是让学生积累音乐文化提升音乐欣赏修养,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较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过程,日积月累,教师的这块工作讲得大一点,关系到民族情趣、品质、修养的树立,有意义,有挑战,可塑可造,任重道远。

古典音乐之所以未被历史的洪流淘去,保留至今,必有其独特的、永恒的魅力所在。而解读音乐之高雅,我想,不仅仅在音符、旋律、节奏中,更多的是音乐中所体现的人文的精神力量、作曲家内心的情感、时代的缩影。在高中新课改的进程中,高雅艺术,也是音乐鉴赏模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新教材中,从第七单元到十二单元,就是围绕西方音乐为主线展开了一个丰富的西方音乐文化的历史画卷。通过一段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把学生引进高雅艺术的殿堂。而高中生,无论是学业还是情感上,都属于萌动、困惑、倍感压力的时期,流行音乐的浮躁或许能让他们精神上有一种宣泄和释放,而古典音乐,在我看来,可以抚平一些狂躁,带来心灵的安慰,或是有一种激昂的振奋与鼓励的作用。“让学生接受不同的声音,让他们自由的选择,让音乐成为快乐,让艺术成为品味。”如何把学生带进古典音乐这个芬芳醇美的经典世界是我的努力也是本新教材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一、良好开端——西方经典音乐六个单元课程的总启始课

首先,我是创设了一堂启始课,此启始课开在进入西方经典音乐六个单元之前,本着两个目的:

一、“炫” ——让学生对西方经典音乐的大致发展过程、派别、地位、名人名著有个初步地印象;融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印象主义、20世纪现代主义等派别于一体,让学生胸怀一个即将要进入高层次、大规模的经典艺术领域的宏大激情。此课应该是一堂跨越三个世纪,纵贯世界古典音乐各大派系,集大量音乐名人名著,华丽丰富,用经典、著名、个性、魅力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在进入西方经典音乐大门前热血沸腾的一节课。象古典主义部分,教材中只用贝多芬来覆盖,而贝多芬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代表,并不能涵盖古典主义,所以在这个启始课中可以把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和特征提到,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派别印象,而在贝多芬一课中就贝多芬对古典主义的发展,立足于他的精神境界来感受作品,有了进一步展开的铺垫。

二、“悬”——运用最个性、经典、传奇的一些典故、作品等制造悬念,“且听下回分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用通俗钢琴音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和人声版的这个作品导入到巴赫的原作,可以在这节课中埋下伏笔,让学生有期待着在巴洛克时期音乐这堂课中听到原作,听到管风琴的演奏,有欲望去接受老师所说的原作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巴赫的天才创作,为欣赏用了两个合唱队,几个乐队的《马太受难曲》埋下笔伏,为对主、复调音乐和24平均律的了解打下基础。(附:在主、复调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最通俗的谱例来说明,例《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比较容易接受)。甚至可以利用一些音乐笑话刺激学生进入古典音乐大门的兴趣;也可用音乐笑话来激发学习热情,学生觉得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定的音乐修养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交际等等,也许这样的手段似乎不是很正点,但只要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未尝不可的。亦可用一些名人(不可思议,常人无法理解)的感受、评价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热情》的创作背景:据高尔基回忆说,有一次列宁听了《热情奏鸣曲》以后说:“简直不知还有什么能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真想每天都听它一次。真是了不起的、超凡绝俗的音乐。我一直自豪地、也许是天真地在想:人们竟会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由这样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想到底什么东西,有那么大魅力,有那么夸张吗?为进入轨道式教学作绝对的积极的铺垫。可以说这是在给学生一个大概里程框架的同时又哗众取宠的一堂课。

二、趣导的多种手段

如何让高中生在经典音乐中体会音乐的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培育他们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其实,在课程中,每一位音乐大师,他们丰富的阅历、创作的激情、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意志等都能或多或少地影响或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讲述音乐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逸事、个性、经历,除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他们作品的兴趣。用作曲家人格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学生。由趣味渐渐转向品味。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也是欣赏音乐最好的老师。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从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从听赏音乐到鉴赏和评价音乐。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上,兴趣是一个前提式的亮点。摆噱的趣导是使一节课成功的良好开端。例如:●浪漫时期的“钢琴音乐”一课,可以上成是集视听欣赏、师生现场表演的一堂精彩、共振、热闹的课(曾听过宁波陈华老师的“非常键盘”、无锡一中刘晓鹏老师的“肖邦与钢琴”,均有这样的成功尝试。)赏析、记忆、感受、知识、评价等都融合在一个热烈的情态中,这两堂课中,共同的一个亮点是教师都结合了自己的钢琴演奏,亲自弹奏了《革命》等作品,现场的音乐比音响资料更容易抓住学生,使得学生对钢琴、对肖邦的作品有一份更高的欣赏激情。对教师本人能够胜任,可以完成的一些东西,教师亲自登台绝对胜于视听资料的运用;再如●象标题音乐一课,如果由文字的设悬,在听赏的兴趣上会增加很大的魅力。例如,对伯辽兹《幻想交响曲》,可用总谱扉页上的文字说明(幻想交响曲于1832年出版时,总谱上附有如下说明:“一个具有病态神经质和炽烈想象力的年轻音乐家在一阵失恋的绝望中吞服鸦片企图自杀,但因分量不足,未致死亡。在陷入沉重的昏迷中,梦见许多光怪陆离的幻影,而他的感觉、情感、记忆全在他病态的头脑中转化为一些乐思与形象。那恋人本身对他来说也成为一个旋律,就象是一个固定乐思,到处都看得到听得见它。)(哟,一个神经病的幻想啊,怎么样的音乐啊?)埋下伏笔来激发学生的体验欲望,但要把握住这节课所设计的认知目标,(即标题音乐)使其穿插于情感目标中完成;对于●民族乐派的作品,风格相对比较统一,可窥斑见豹,抓住其优美如诗的主题旋律,感受、哼唱、让学生在音乐的听觉享受上产生一个亮点是一个很简易的手段;(例如:《沃尔塔瓦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等作品的主题旋律)。对于民族乐派,因为风格相对统一,所以我觉得根据教师本人的意向和学生的状况更换部分作品也未尝不可,这样在教师操作设计、学生接受的能够方面都能从实际状况出发。而对●德彪西和他的印象主义音乐,又是一个较前面古典主义、浪漫、民族的基础上全新的派别,对于这个章节,鉴赏立足于感受,有必要采用一种个性的手段来加强学生的体验参与,一种针对这个派别作品风格更合适的感受方式,如:“涂画感受”——在一张白纸上表现由听觉产生的通感体验,这是一个留给学生空间很大的表达感受的方式,又可抓住这个派别音乐非语意性的瞬间感受的特征、“色彩背景”——闭目静听,结合印象主义音乐与绘画中色彩、光线的关系,有指向性地寻找色彩通感等(详见案例)。而对●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不必强调作品的完整性,用这个时期音乐的非传统性、独特、不可思议甚至神经质特征吸引学生去听赏,所以可利用非常的一些片段介绍(比如:凯奇的《4分33秒》、勋伯格的《一个华沙幸存者》等)。这个章节的一个目的就是了解这种标新立异、个性夸张、打破传统、追求极端的音乐风格,并了解其来源于怎样的创作手法,怎样的派别(象偶然音乐、原始主义、表现主义等),又可从另一个侧面谈到这个时期音乐对后期音乐发展的推动,极端而非传统,但尚有着不可抹杀的积极作用,当然评价自可留给学生自己,不需要结论。另外,教师的自身魅力也相当重要,专业、知识面、个性、语言风格、教学风格、教学设计等等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辅助手段

除上述趣导方式外,校园广播、音乐角、乐队、社团研究、参与交流、自主自导性学习等都是增加学习兴趣的辅助手段。在讲述西方音乐流派时,通过一系列作曲家的作品介绍赏析,除了完成课标的要求——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之外,可以补充介绍一下不同时期音乐家对交响乐发展的贡献和地位;引入交响乐及交响乐队的介绍;可以通过不同交响乐器组的乐器的音色差异、表现出的独特个性,让学生除了了解之外,懂得辨听,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视野,更好地理解音乐大师的作品内涵;比较一些音乐大师的原作和经典作品,在有一定欣赏基础和兴趣之下,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好的、较为经典、雅俗共赏的交响音乐会给学生欣赏,并教授一些观看音乐会的礼仪礼节;多读报、多了解音乐资讯,提供给学生最前沿的音乐信息;自制经典音乐音响资料库,可由学生自行点击欣赏;组织一些切实可行的欣赏并走进高雅音乐的活动,如: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会由中央电视台直播,可提前在学校的公告栏公布这个信息,在此之前,可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一下施特劳斯家族的成员、音乐,以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传统和历史。后续可以组织课堂上观后感的评论或讨论活动等等;再比如: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器乐的比赛或是铜管乐队的演出,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其中,让无论是演奏或是观看的学生,更贴近高雅艺术,让古典音乐离我们不再那么遥远,而是就在学生的身边。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可以辅助我们的教学,让课堂上的知识,不再那么教条,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在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走出听不懂或是不愿意接受高雅艺术或古典音乐的心理误区。趣导对于西方经典音乐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达到成功所必备的良好开端,体现学科魅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课程与现阶段高中生课堂学习的和谐的桥梁。

2.西方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篇二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纵横对比,文化背景,多角度

目前的西方音乐史教学主要以教学课本为主来进行, 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又基本以圈点重要知识点的方式来构架该课程的主要框架, 学生只要能死记硬背这些关键的音乐事件就基本能通过学期考试, 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应该教育的例子。学生在学习完西方音乐史课程后, 只是为一些所谓的重点只是有表面的了解, 而对于整个西方音乐史, 乃至西方音乐所蕴含的哲学的、文化的、美学的、意识形态的内在要素基本都一无所知, 充其量就是对西方音乐的一种“管窥”。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学习好西方音乐史, 让学生真正走进西方音乐的世界中去, 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西方音乐精神和气质呢,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下几个维度:

一、西方音乐史的架构

总体来看, 目前学校使用的西方音乐史教材种类繁多, 但主要内容却大同小异, 主要的知识点基本没有变化, 并且体现出明显的特点, 这为学习该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义。概括起来, 西方音乐史的重要知识点都有以下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特征、意义。牢牢抓住以上五个要素, 那么任何知识点的学习都将变得清晰而简单。比如关于歌剧的出现, 时间是17世纪、地点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歌剧创作的代表人物是斯卡拉蒂等、特征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结合了声乐演唱, 器乐演奏, 舞蹈艺术, 戏剧表演, 美术设计, 文学故事, 宗教故事等内容、意义是产生了一种新的舞台表演形式, 是音乐艺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体现等。对于上述几个要素的掌握可以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相关信息有全面的了解, 使知识点变得丰满而无遗漏。这种要素式的学习是学习西方音乐史书本知识的基本方法, 首先可以解决考试的问题。但对于西方音乐史的学习, 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的阶段是很浅显的, 也是远远不够的。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将视野扩大。

二、西方音乐史的历史坐标

在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们常常表现出无从下手的困惑, 或者是思维混乱云里雾里的感觉, 知识点常常出现前后错乱的情况,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困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西方音乐史放在整个西方历史的进程中去思考。要想学习好西方音乐史首先要对西方历史的整体发展有所了解, 然后将西方音乐史放在整个历史的大背景中去思考, 思维就会顿时清晰。比如对各个时期的划分, 学生就经常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平衡而严谨, 抒发感情节制而不张杨, 音乐风格单纯清新。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则形式多样, 感情丰富, 变化多端, 使用各种新颖的题材和体裁, 不论是乐器的发展还是乐曲的发展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那么学生对此往往是死记硬背, 很少有人去考虑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是什么。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视野放大到整个西方历史的进程。如在古典主义时期, 西方各国还处在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 西方的工业相对落后、经济不够发达、政治氛围不够开放自由, 所以在音乐上的反应即如上所述。学生通过这样的思考后, 再去看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就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对于音乐知识点的记忆也会更加清晰和牢固。

三、西方音乐史的横向对照

以上是对于西方音乐史学习的纵向思维, 除此以外还应该结合中国音乐史的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将会有一举多得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对照中国音乐史的相关内容, 什么叫相关内容, 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可以对照。首先是时间的对照, 如在讲述中世纪 (一般以约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欧洲中世纪的时限) 音乐的同时, 可以让学生对比中国音乐史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再比如, 当西方音乐中出现牧歌的文艺复兴时期时, 中国音乐史在该一时期又有哪些重要的内容。不但要引导学生对比中外音乐的历史, 还应该涉及到与此相关的中外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以上的学习方法一开始可能对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要求比较高, 学习内容和负担加大加重, 但是一旦学生习惯了这种学习方法和思维后就会发现对于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产生了整体性, 立体化的效果。对于学生从根本上、全面的掌握西方音乐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西方音乐史的背后

以上三点主要还是在学习西方音乐史的客观历史事件, 是知识的积累阶段。而在对基础知识全面掌握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学习, 这将使学生真正走进西方音乐的世界当中。西方音乐之所以是那样的风格特征, 与中国音乐有着很大的不同, 那么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涉及到文化的不同, 历史的不同, 科技的不同, 音乐社会意义的不同等等很多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比如, 为什么西方音乐体现出高度的理性化思维, 而中国音乐则是线条型的, 更具有主观意识形态特征。深入思考后发现, 根源在于哲学观念的不同, 西方哲学的核心是认识世界然后改变世界, 而中国哲学的核心则是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思想, 所以西方乐器很早就实现了材料的工业化, 相反中国音乐的乐器则绝大多数直接来源于大自然, 且在制作成乐器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材料的原来面貌和性质, 这就使中国音乐更加贴近人, 更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可以思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这样思考, 透过现象看实质, 养成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孙星群.音乐美学之始祖.人民出版社, 1997.

3.浅谈西方音乐史教学 篇三

关键词:西方 音乐史 教学

自20世纪20年代,国内开始对西方音乐史进行学习,并逐渐发展成为了高校的基础性课程。它主要讲述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全方位地展现出西方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截止到现在,它已发展有90余年的教学历史了。随着西方音乐的快速发展,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也在不断的变化中,我国只有紧随时代的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课程的设置

由于音乐类学生的专业类型不同,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上要有侧重点。比如表演专业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器乐的发展史;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音乐的名作赏析;对于作曲专业、演唱专业的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音乐谱曲、演唱及名作赏析。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可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二、教材的选择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是我国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初期阶段,教材相对匮乏,各大院校均将张洪岛撰写的《欧洲音乐史》作为教材。在教学中,这本教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本教材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随之,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专业研究西方音乐史的书籍,其中冯志平撰写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当前,这本书籍以教学知识和实际运用作为撰写理念,成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的专业教材,以提高我国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和内容

我国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堂学习知识面的扩大,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能力;二是引领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西方音乐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准确地掌握每个时期的发展背景、主要流派、优秀音乐家以及经典曲目等知识,增强自身对西方名作的赏析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当前,西方音乐史的主要教学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

主要包括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史、音乐理论的发展史、音乐家的艺术生涯、音乐作品的更新换代以及音乐体裁的发展史等诸多方面。

(2)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对其影响

从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出发,探究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展现出西方的人文精神。

(3)西方音乐的表现方法和审美能力

通过教授西方音乐史,传递出音乐的各种表现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音乐鉴赏的基础知识、音乐流派表现手法以及音乐的各种理论等内容。

根据我国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教学要求来进行,多教授一些西方音乐的创作背景、西方音乐的特征点以及西方经典名作的鉴赏等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西方音乐的认识,体会到西方音乐作品中的精华,加强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

由于音乐类学生的专业类型不同,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要懂得因材施教,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1)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相对应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术语对学生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学生音乐知识接受的程度,可省略或增加教学内容,而不是降低学术含量,便于学生加以理解和掌握;将学术性内容和实际运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对经典名作的赏析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借助多媒体教学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不断普及,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方法可借助多媒体,将板书内容、音乐图案、音乐作品五线谱等内容表现出来,增加课堂的有趣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比如教师在讲授某个音乐知识面时,可直接连接上最先进、最权威的学术网站,找出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启发教育

在音乐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音乐发展史作为主要内容,从中展现出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文化以及人物。中外文化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通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抓住中外相通的地方,采取启发教育的方式,对音乐类的学生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将西方音乐的现象和国内音乐的现象相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点,便于加深学生对西方音乐的理解力,从而准确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所在,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音乐修养。

五、结语

音乐教学应以一种客观、合理、完整的教学方式,使音乐类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且接受和理解音乐,积累相关的音乐经验,为以后的事业做好前提铺垫。因此,我国对西方音乐史进行教学,并不是为了培育出能熟练掌握音乐史知识的学习机器,而是为了培育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精髓和全世界的文化精髓的人才,从而扩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政宁.试论西方音乐史教学的维度[J].黄河之声,2013,(10).

[2]隋欣.西方音乐史教学的视角拓宽[J].艺术评论,2013,(06).

[3]邓琦.关于“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综合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12,(03).

4.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 篇四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故我选修了《20世纪西方音乐》,乘此机会,陶冶我的情操,从中学习到些知识,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大多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意志、品格和情操。

什么是音乐,生理上是种种机能,物理上是种种声音,心理上是种种情感,道理上是种种人生。归结为一句话,人类用声音表情的听觉艺术!20世纪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表现力的一百年,人类音乐风格上最多元意义的一百年,人类美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一百年......20世纪是西方音乐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在这看似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表象之下,音乐思想中的建构与解放运动的交织形成了20世纪音乐发展的基本结构.现代音乐中的这种建构与解放首先始于19世纪末,当时西方世界的历史背景、人文思想和科技发展对音乐形式、内容及风格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结构逐渐瓦解并在其中孕育了新现代音乐结构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音乐思想呈现出建构与解放双线交织的发展脉络,并分别从音乐本体形式、时代背景及哲学美学思潮、不同流派风格及受众群体三个方面体现出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思想中建构与解放的对立关系、并存关系、继承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现代音乐逐渐进入后现代时期,在全球化经济与反文化潮流冲击下西方音乐思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彻底解构,并逐渐建构起一种新的多元化开放性的音乐思想结构,这种新音乐思想结构也将继续影响21世纪音乐发展.西方音乐是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全球学界公认七个阶段: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荷马时代—公元5世纪)

2.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3.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17世纪)4.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5.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10年)6.浪漫主义时期(1810年—1900年)

7.二十世纪(1900年至今)就西方音乐这样一个文化体发展的总体情态来说,从文化体发展的时空连续性来看,相比文化的发展则表现出散而有序的特点。散是指音乐地活动中心的移动变化。有序是指时间的连续性中世纪的活动范围是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时音乐活动中心主要是今天的法国,文艺复兴是意大利,巴洛克时是德奥,古典主义时期集中在奥地利维也纳,浪漫主义时期席卷整个欧洲,45年之后音乐文化中心从1945年前的维也纳、巴黎和伦敦转移到1945年后的纽约。可以发展这些地方的散点移动在时间上又存在明显的连续性。

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特点,有每一种音乐的风格。7个时间段分的依据在于音乐的风格,音乐风格体构成六要素:旋律、节奏、音色、曲式、织体、和声。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流动的音乐。”——德国哲学家谢林。听觉建筑——抽象,音乐是听觉的空间艺术。视觉建筑——具体,建筑是视觉的空间艺术。音乐空间的关键词:线条+段落。线条就是音乐的旋律,旋律线条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清淡,有的浓烈。音乐的不断运动,声音的不断震动,在我们的听觉里,就形成了音乐的线条。音乐家正是通过对这些线条的使用,形成了对音乐空间的塑造。段落就是作曲家有组织的使用音乐线条,也就是旋律形成的结果,有四句体(四个音乐线条组成的音乐段落)、八句体、多句体等。音乐的段落,是作曲家有组织的使用音乐线条的必然结果。线条与段落,构成了音乐空间。

音乐又有两种,一种是印象主义,另一种是表现主义。各有各的特点。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

1、排斥清晰的旋律线条

2、和声突破了过去的位理论和规则运用传统理论所限制的所有不和谐音频繁使用各种德国音乐不允许的和声技法。

3、作曲家重视各种中古调式音阶、五音阶、全音阶,一心要摆脱大小调音阶的禁锢。

4、音乐的色彩和氛围成为音乐最重要的表现对象。

5、节奏复杂多变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规则节奏。

6、音乐的结构趋向于松散,段落划分的界限非常不清楚。

7、音乐的织体丰富多彩音响效果新颖独特。

8、音乐的表现对象抽象模糊。

表现主义音乐:

1.表现主观感受体验,夸张、变态、怪诞、扭曲 2.表现底层人的感受,小人物的苦难,苦的、碎的、绝望 3.片段化、大量不协和音、无调性

5.西方音乐史 篇五

3.欧洲早起三大乐派:曼亥姆乐派,柏林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其中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

4.瓦格纳著名的作品有《漂泊的荷兰人》、《唐豪塞》、《纽伦堡的歌手》、《尼伯龙的戒指》。

5.舒伯特的著名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

6.巴赫最主要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戈德堡组曲》。大型声乐作品《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

7.最早的歌剧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最早的歌剧产生于1600年《达夫尼》,最早的歌剧创作者叫:蒙特威尔第,最早的歌剧院建于威尼斯。

8.中世纪最突出的器乐是教堂的管风琴,弦乐器是:维奥尔。

9.亨德尔的著名作品有《弥赛亚》、《参孙》。

10.肖邦的钢琴创作题材:奏鸣曲、协奏曲、马祖卡、波罗乃兹、叙事曲、谐虐曲、前奏曲、练习曲、夜曲、圆舞曲、幻想曲。

11.李斯特是教育家、指挥家、钢琴家、评论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匈牙利狂想曲》、《爱之梦》、《钟》。交响诗《塔索》。

12.威尔第的著名歌剧作品有《弄臣》、《茶花女》、《阿依达》、《奥赛罗》。

13.格林卡的歌剧作品《为沙皇献身》、交响梦幻曲《卡玛林斯卡娅幻想曲》

14.俄罗斯强力集团的代表: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依穆索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15.捷克音乐之父 斯梅塔那。他的著名歌剧作品《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我的祖国》

16.柴科夫斯基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著名歌剧《黑桃皇后》

17.挪威音乐之父:格里格。他的名著作品《培尔金特组曲》。芬兰名族音乐家:西贝纽斯,他的著名作品《芬兰颂》

18.世界十大指挥家中有两名亚洲人:日本:小泽征尔。印度:祖宾梅塔。

19.欧洲最早开始文明的国家是希腊,著名史料有《伊利亚特》、《奥德赛》。这两部作品的统称为“荷马史诗“。

20.贝多芬的著名作品有《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九交响曲(合唱)》

21.基督教《格里高利圣咏》复调的形式:康塔塔,奥尔加农。

6.西方音乐史 篇六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最黑暗的时代,封建割据,战争频繁,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近乎停滞,文明的发展极为缓慢,然而却依旧为我们留下了重要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世纪时代的欧洲,教会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各种艺术都为教会服务,中世纪的音乐由于基督教而取得了不寻常的发展,所有的音乐技术成就,多半都是中世纪教会的遗产。其中格里高利圣咏就有浓厚的教会音乐色彩。公元6世纪末,基督教取得统治地位,为了改变各地区圣咏杂乱的局面,加强教会的控制力,经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整理形成发展出“格里高利圣咏”。它的旋律没有明显的节奏重音,速度徐缓,但较好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风格朴素,旋律为无伴奏,无固定节拍,平稳进行的单声部即兴式纯男声音乐,符合宗教精神要求的理性、禁欲、有节制。虽然圣咏出现的背景是连年的战争加上宗教的禁欲主义,但自由萌芽的生长欲望空前强烈,通俗音乐在与宗教音乐夹杂抗争中发展。以圣咏为持续声部的平行八度的平行奥尔加农到融入节奏模式的二声部的第斯康特,一直到13世界经文歌发展到顶峰,是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最好体现。14世纪的法国“新艺术”则是通俗音乐在中世纪的巅峰,为人文主义音乐与重视接到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在西方音乐史的发展中,中世纪音乐的发展略为灰暗,但是宗教音乐的艺术成就依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西方音乐史上写下浓墨的一笔。而随着基督教武力传教和对外扩张,一批流浪艺人,游吟诗人,行吟诗人开始兴起。他们是浪迹四方的音乐和杂技表演者。他们用即兴表现音乐的与生俱来的特性。最先产生的是普罗旺斯的诗人们,他们骑着马到处巡游,伴着竖琴,用通谱歌的形式演唱爱情歌曲。12世纪中叶,游吟诗人的风气传到法国北部和德国。在这股春风下采用压韵的诗,节奏明快,歌谣式调律,采用地方方言,大小调式的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在融合中共同发展。

当历史的长河流至 14世纪,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主义制度和理想开始衰退,骑士制度、神圣罗马帝国和教皇统治的普遍权威走向衰退,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中心从封建贵族的城堡和采邑转向城市,受到教会近千年压制的音乐在文艺复兴这一新时期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产生了几大著名乐派。在1400年扩展到法国北部的勃良第王朝的王侯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家的支持,在勃良第聚集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形成了勃艮第乐派。16世纪,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兴起了威尼斯乐派和罗马乐派。罗马乐派以16世纪以罗马的圣彼得堡教堂和教廷礼拜堂为中心,聚集着一批作曲家、歌唱家。从事复调声乐的创作,使复调声乐技巧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进入17世纪巴洛克时期,西方音乐的星空更为灿烂。教会改革,采取新的宣传态度,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专制政体的巩固,科学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形成了艺术史家斯特乔所谓的宗教势力和非宗教势力共同保持的一种基本上令人乐观的新的均势,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明珠。这一时期,复调音乐达到全盛,正格终止取代调性终止,半音和声使用更加广泛,不协和音的处理更大胆,大小调取代中古调式,首次出现了指示乐曲速度或表情的术语,即兴演奏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特点,在装饰曲调变化主题及终止式,及对位处理上更自由深刻,音乐体裁也更为丰富。这一时期巴赫贡献卓越,他吸收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音乐因素对复调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创作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同时他吸收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音乐因素对复调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当之无愧的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音乐大师。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音乐有了很大发展,公共场合的音乐活动频繁,乐谱出版、乐器制造业日趋繁。音乐家的地位发生变化,从“仆人”向“自由音乐家”过渡。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有着新的内容和形式,都有鲜明的特征。在这一因素的推动下以海顿 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人物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兴起。古典风格音乐可以具有暴风雨般的气势和复杂的内容和形式,冲破了巴洛克时期过于严谨的局限性。确立了奏鸣曲这种音乐体裁,并使其达到成熟鼎盛。

随着启蒙运动的推进,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兴起它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音乐自由奔放,形式较少拘束,喜用抒情和描绘,强烈地表现个性。重视音乐与其他姐妹艺术 的结合,特别是与文学、戏剧、绘画的紧密联系,许多作品都趋向于标题性的构思,比任何时代都注重音乐的民族性,带着肖邦,舒曼,门德尔松等人的印记,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势必成为西方音乐史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7.西方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篇七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教学方法,改进,路径选择

一、目前西方音乐史教学中存在的弊病分析

长期以来, 在西方音乐史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不完整, 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好像就是整个西方音乐史的全貌;教师只会用“填鸭式”的讲解方法向学生灌输音乐史的知识点, 完全不顾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的特殊性以及音乐史课程的内在属性;同时, 在教学中, 存在艺术类学生“重艺轻理”的现象。再加上中国人对西方的历史信息、重大事件知之甚少, 这一切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很多学生对学习理论课不感兴趣, 缺乏学习热情。另一方面, 教授文化课的教师经常为学生在上课时开小差而大伤脑筋。所以, 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是音乐理论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的问题。

二、改进西方音乐史教学方法的路径选择

1、引进新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探索使用多媒体教学。一是通过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把画面、音乐和教师的解读连成一体, 使得学生进入课堂就像进入电影院看一部精彩的音乐历史故事一样, 学得轻松投入, 学生对学科知识不再反感, 学习兴趣也就产生了。二是通过媒体扩充课堂教学的内容。由于音乐史的知识量很大, 很多的信息通过讲解或死记硬背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尤其是谈到音乐家的生平及其各时期的创作情况时, 单靠讲解需要花大量的时间, 并且非常的枯燥, 教师不愿意教, 学生也不愿意学。如果将音乐家各时期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 然后加上图片、文字及音乐家生活环境的场景, 则使得这一教学环节变成了欣赏音乐家故事, 这样就使得学生很乐意接受, 并且是在很小的时间片段中就可以集中大量的知识信息量。三是通过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多种感官并用, 学习效率最高, 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西方音乐史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接触图片、文字、声音、色彩、等, 诸多的信息, 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是很难做到的,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 我们就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 使学生披文入境, 视听并举, 身心投入, 左右脑并用, 感觉得以引发、强化, 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 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 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 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 积极应用“发现法”教学。“发现法”也称“问题教学法”, 它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该法以发展探究思维为目标, 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和解决问题。运用这种方法, 可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性, 发展对掌握知识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运用发现法的一般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提出回答的假设;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争论, 验证假设;对争论和假设做出总结。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提出个人观点。教师要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之中, 通过有“预谋”的“隐导”, 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 从而把问题不断向深入, 学生在争论评判中不断提高。

(3) 探索应用“范例法”教学。“范例教学法”由前西德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 它要求教师要从选取包含着本质或基本因素的范例开始教学。包括三个阶段:教师选取典型范例阶段;教师讲清范例的所属关系, 对同类的事物进行分析, 概括和综合的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与范例同一类知识的联系和规律所在, 从而由点到面, 使学生的知识由具体上升到一般的阶段。《西方音乐史》课, 要求学生掌握西方音乐史上各个分期的作曲家的创作特征。众多的作曲家, 浩如烟海的作品, 如何让学生记忆深刻, 我们就可以尝试“范例教学法”。教师课前要精心选取所讲作曲家有代表性的几个作品在课上介绍给学生, 然后要学生思考、讨论, 概括作曲家的创作特征。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成为了发现者、探索者, 同时, 靠自己自主学习所获取的知识, 也会刻入脑中, 永久难忘。

2、择机使用“块状教学”与“线型教学”, 便于学生学习领会

“块状教学”, 指的是按照各个时期西方所出现的音乐事件进行讲授。我国现存的大部分西方音乐史书籍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对各个时期的知识内容进行分类。在高校中使用的教科书, 大部分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章节写作。具有的优点:一是清晰的讲授每个时期所包含的内容;二是易于识记各个时期的声乐、器乐、音乐家及作品;三是总体把握音乐史的发展状况。但也存在不足:一是对同一知识点的学习不连贯;二是对同一知识点的时间段划分存在异议;三是内容相对较多, 不利于记忆。“线型教学”, 是指按照知识的发展顺序来进行教学。按照这样方式写作的书籍较少, 但是在教学中, 用“线”把分别延续在各个时期的同一知识点穿起来, 不失为一个好的梳理和记忆方式。它具有的优点:能系统的学习一个知识点、能清楚的知道每个知识点的起始时间、以脉络的形式整体把握音乐史理论体系。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不易掌握一个知识点发展过程所属的社会文化背景、各个知识点相对孤立、知识点多, 不利于记忆。在讲授过程, 择机灵活使用这两种方式, 有助于学生学习领会。

3、在教学中增加文化发展史素材, 以帮助学生理解

音乐艺术从来就不是一门与外界绝缘的学科, 音乐的发展始终都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西方音乐的流变与其他的姊妹艺术的发展直接相连, 正如科技的进步使乐器制造业和音乐创作形式得到极大提高, 文学、美术的发展繁衍推动了新音乐流派的孕生。因此, 在西方音乐史课程的讲述过程中, 我们还需要阐述音乐发展是怎样在文化发展中得以体现的, 是怎样衔接的。它必然地要涉及一些其他姊妹艺术的相关内容以及非音乐性的历史人文内容。这样的西方音乐史才是有生命力, 有根有源的。因此, 除了在课堂上要考虑到将推动音乐新流派孕生的文学、美术等相关姊妹艺术内容介绍给学生们之外, 文化、政治、历史等社会学的背景知识也要适时地、有选择地作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如果没有这部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补充, 学生是很难在心理上、情感上接受表现主义音乐中那种刺耳、尖锐的音响以及怪诞、荒诞的表现内容的。通过这些常识性知识点的补充, 当学生们再次听到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所创作的作品《华沙幸存者》时, 对这部作品所采用的十二音作曲技法以及所表达的主题内容, 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同以及情感上的共鸣。

高等音乐院校专业音乐教育的目的, 并不在于音乐知识的普及和培养音乐爱好者,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期待更多的优秀专业音乐人才和未来的音乐家。“年轻的音乐家都不应该是‘文化盲’”, 因此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中, 将这种音乐艺术放归于其生长的背景与文化环境中来讲授, 才能帮助学生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8.圣经与西方音乐 篇八

文艺复兴前的圣经音乐:西方音乐的主流

基督教在公元313年取得官方地位后,教会对音乐之于圣经传布和凝聚教徒情感的作用更加重视。早期名垂史册的都是教会音乐家。一些教会领袖,如米兰主教安布罗斯(333?—397)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40?—604)都创作了“圣咏”。以后者名字而闻名于世的“格里高利圣咏”(Gregory Chant)的出现,标志着西方音乐艺术的诞生。无伴奏圣歌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复调音乐。从文艺复兴开始,无伴奏圣歌逐渐在非教会的场合表演,传递世俗化的主题。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问世,圣经音乐的歌词也打破了拉丁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用民族语演唱的圣经音乐。马丁路德与作曲家约翰沃尔特合作,为新教仪式搜集、改编和创作了很多礼拜歌曲。加尔文则主张把《诗篇》翻译成格律诗,并专门找人配曲吟唱。1600年,卡瓦利埃里创作了第一部“圣剧”。

文艺复兴后的圣经音乐:多样主题与深刻哲理

文艺复兴后,圣经的神学地位不断降低,人文学地位不断上升。与之相一致,音乐家将原先各地教会带有地方色彩或民族特点的乐曲融合起来,纳人一个更大的音乐文化统一体,演变成大型声乐、器乐演奏形式之一。这样,以圣经为题材的音乐就超越了纯粹宗教礼拜意义,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更多的主题。

到了17世纪,出现了两种语言的“清唱剧”:拉丁语的清唱剧采用散文,在贵族小教堂演唱;意大利语的清唱剧则采用诗体,面向广大民众。清唱剧以合唱为中心,合唱曲占统治地位。合唱指引了音乐的戏剧性的发展。卡里西米创作了十余部拉丁语清唱剧,包括《耶弗他》《约拿》《所罗门的审判》。

在圣经题材的清唱剧作曲家中,不乏赫赫有名者。如德籍英国音乐家亨德尔(1685—1759)的《弥赛亚》,全部歌词依据圣经有关章节写成。该剧共57个分曲,其中混声四部合唱二十首,混声五部合唱曲一首。亨德尔掌握了合唱写作的全部技巧,能做出极为多样的音响效果,有时极强,有时极弱。在加强运动时,就用复调手法来写,复调与主调手法交替使用或结合使用。这一切,亨德尔在《弥赛亚》中都做到了得心应手,创造了无比崇高的境界。《弥赛亚》早已成为西方古典音乐的保留曲目,各种音乐会、宗教庆典、重要场合都会上演。

18世纪,开创了欧洲音乐史新时代、被誉为欧洲音乐之父的德国新教徒巴赫(1685—1750)创作了著名的《受难曲》,使“巴洛克”音乐达到鼎盛。18世纪20年代,《马太受难曲》在德国莱比锡上演后得到门德尔松等知名音乐家的极力推崇,此后成为西方音乐会和教会音乐活动中百演不衰的节目。另外,奥地利音乐家海顿(1732—1809)和莫扎特(1756—1791)也以圣经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著名的清唱剧。

到了19世纪,古典音乐时代结束,然而从圣经中获得灵感、以圣经题材的音乐表达对世界的态度,表现自己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精神,似乎成了大音乐家的创作惯例。不少音乐艺术珍品取材于圣经,成为传世名作。如德国的贝多芬的作品《感恩圣歌》《橄榄山上的基督》《庄严弥撒》。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的D大调,4/4拍《欢乐颂》,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这个时期,在世界各地涌现出的名家名曲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作曲家菲利普苏萨(1854—1932)于1897年创作的被称为美国“国家圣歌”的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美国人之所以把这首歌称为“圣歌”,并非因为该进行曲取材于圣经,而是因为这首歌体现了圣经所倡导的圣歌音乐风格和音乐精神:以磅礴的气势和热烈的情绪歌颂自己的国家和军队,颇具宗教圣歌的神圣、庄严、美丽和感召力。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首次访华期间,乐队曾经高奏《星条旗永不落》,听众反应非常热烈,这首乐曲也因此被中国民众所熟知。

步人20世纪后,西方音乐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古典音乐受到流行音乐的冲击,圣经音乐作品退出创作的主流,但仍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德国里查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法国奥涅格的歌剧《犹滴》和《大卫王》,英国的布里顿的《圣诞颂歌仪式》,奥地利的勋伯格的歌剧《摩西与亚伦》,美国的伯恩斯坦的《耶利米交响曲》等等。

当代圣经音乐:流行音乐的成分和补充

当代音乐人不仅手里有比前辈更先进、更有表现力的音乐工具,而且带着当代人对圣经思想的诠释视角。他们通过富于新潮和时代特色的音乐语言和手段未抒发自己对圣经内容独特的理解,并使其在电影音乐、流行音乐和圣经音乐剧中得以充分展现。

在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1951年出品的彩色影片《大卫与巴示拔》(Davidand Bathsheba)中有这样一幕:大卫王(格利高里派克饰演)手抚竖琴,回忆他从一个普通的放羊娃成为以色列的国王,不禁拨动琴弦,激情地吟诵起《诗篇》第23首:“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其实,有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人和信徒采用各自的语言(译文)和音乐风格演绎着这首诗篇所传达的“羊只与牧人”的亲密感、信任感和依赖感。聆听到配有这首诗篇歌词的音乐的人已经无数,而无数的聆听者、演唱者也从内心深处涌出感动。

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是第137首,表达了“巴比伦之囚”思念故土、誓死不屈、坚守信仰的强烈情感。巴赫和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1841—1904)都曾以此诗谱写过经文歌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英国的Boney M乐队演唱的《巴比伦河》(Rivers of Babylon)风靡欧洲,传人中国后立即成为年轻人和大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之一:By therivers of Babylon/There we sat down yeahwe wept/When we remembered Zion……紧扣原文的词句和铿锵有力的迪斯科鼓点,引起无数青春热血的亢奋。

近年来还兴起大型的“圣经音乐剧”。这是以圣经为题材的音乐剧,为了充分诠释圣经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内

心世界,取得舞台表演效果,往往需要众多艺术家合作完成,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的舞台音乐表演。这里我们介绍三部著名的圣经音乐剧。

英国当代音乐家韦伯(1948—)与好友、剧作家迪姆瑞斯在大学时代的1968年共同创作了音乐剧《约瑟的奇幻彩衣》(Joseph and theAmazing TechnlcolorDreamcoat)。题材取自《创世记》第37章以后有关少年约瑟及其十位兄长和父亲雅各的故事。在韦伯音乐剧中,这部《约瑟的奇幻彩衣》算不上最著名,但是其中两首歌曲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一首是《美梦会成真》(Any D ream willDo),用欢快的节奏诠释梦想的拥有与失落,舞台表演栩栩如生,这首歌被收入《欧美浪漫怀旧Ⅱ》。另一首是《无路可走》(close Every Door),约瑟表达自己遭陷害被下监后的心情,十分感人(译文如下):

如果我并非如此渺小,

就会问一问我的命运将会如何?

然而我清楚知道这问题的答案在这世上找不到。

关上每一扇门吧,将我所爱的都夺去吧……

以色列的儿女们,永不孤单!

因为我们知道,宁静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寻找,

而上天曾对我们允诺,一个属于我们的家园。

这首歌曲音乐优美、词作感人,场景设计对故事情节起到点睛作用,堪称音乐剧史上经典之作。

如果说《约瑟的奇幻彩衣》只是对圣经故事的简单图解,韦伯和瑞斯1971年再次联手推出的音乐剧《耶稣基督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又译《万世巨星》)则是一部艺术表现非常大胆、思想性也极为深刻的作品。该剧取材于耶稣的生平事迹,创新地将严肃的宗教故事和前卫的摇滚音乐结合在一起。虽然招致许多宗教团体的抗议,但获得了格莱美奖,而且在伦敦连续上演了八年,并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

“摩西十诫”是圣经中惊心动魄的著名故事。读过圣经或是了解犹太民族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段既具有个人戏剧性,又充满民族史诗性的故事,其所蕴涵的则是基督教早期的伦理基础。而要把这种具有厚重的价值观和民族斗争的主题,用通俗的流行音乐形式来表现,可以说是一种挑战。法语音乐剧《十诫》(Les Dix Commandements)成功地成为公演场次高达400多场,观众人数多达200余万的超人气音乐剧之大作。《十诫》的主题歌《爱的渴望》由法国人气音乐编辑Pascal Obispo创作,场面壮观,气势宏大。其英语版曾由席琳迪翁(celine Dion)翻唱。该剧中的29首单曲都成为当年的金曲,而《爱的渴望》更是经久不衰。整部音乐剧从创作到演出,并不像歌剧和英美音乐剧那样囿于特定的创作模式、表演班子和固定场所。这也是法国音乐剧多元化、流行通俗、灵活发挥的魅力所在。

上一篇:电话销售个人简历格式下一篇:信息技术教案(三年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