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动研究报告

2024-09-10

教学行动研究报告(共8篇)

1.教学行动研究报告 篇一

如何通过“行动研究”改进教学?

答:行动研究是在动态的环境下进行的,它强调教师对他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和再反思,强调把教育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在不同教育教学情境中,对不同教师而言,特别是面对不同的教育教学问题,它的实施步骤可能会不一样。但基本步骤必须包括以下方面:

1、发现和界定问题。教师在教育实践情境中,总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学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某种教学方法对本班学生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等等。要解决这些问 题,任课教师必须与同事或专家集中开会讨论,对问题本身进行确认,诊断其原因,确定问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如:我遇到的是一个什么问题?是教学方法问题,还是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具有普遍性还是特殊性?原因可能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存在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什么可能的影响?是否可以改进?如何改进?等等。

2、查阅文献,优选理论。对问题做了界定与分析之后,必须查阅有关文献。一方面了解所遇问题在以往的研究或实践中已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它对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寻找新的教育理论来解决自己所遇问题。面对一系列新的教育理论,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筛选。筛选时,要注意针对性、贴切性,最好有专业研究人 员在旁作指导,提供最需要的有实际作用的教育理论。

3、拟订行动方案。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就要考虑问题如何解决,拟出一个总体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

(1)预期达到的目标。目标的陈述要尽。可能可见可行,对一些模糊的概念进行详细的分析,尽可能分解为一些可操作、可监测的目标。如:要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兴趣”分解为:注意持续时间、提出疑难的数量、课后自学时间等等。

(2)试图改变的因素。如: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充分分析问题形成原因与过程的基础上,考虑改变一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语言风格、学生座次的安排等。为了便于分析研究结果,一次改变的因素不宜太多。

(3)行动的步骤与时间安排。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为能适应没有预料的效果和以前未曾认识到的制约因素,计划要有灵活性、暂时性和尝性。

(4)人的因素。行动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与研究有密切关系的人,所以方案要考虑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们交流以获取必要的信息,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5)能力因素。教师本人对自己的研究能力做一个客观的估计,是否请专家或同事进行合作,如需要,计划中要涉及。

4、实施行动,积累资料。把方案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是具体的操作环节。它包括:

(1)在不脱离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严格按方案要求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操作。

(2)教师把教育的理论标准运用于情境中,并对问题进行修改和校正,同时不断反思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

(3)根据课堂现实因素的变化情况,对方案作适当的调整。

(4)做好行动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工作,收集学生和教师等多方面的资料,灵活。

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的一种探索性活动。行动研究即是“行动”和“研究”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这二者的结合就是“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的结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意识到,教学实践与教学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并不能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实施教学研究计划,并不断进行反思。教师只有真正实现了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育的研究者,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的发展。总之,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必须努力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对于教学的要求。加强教学反思,尝试进行教育行动研究,这样才有助于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和能力。

2.教学行动研究报告 篇二

1、行动研究的起源

行动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 关于起源的时间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认为柯立尔 (Collier, J.) 关于“如何改善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之间关系”的研究是行动研究的源头。第二种观点认为20世纪40年代, 勒温 (Lewin, K.) 和他的学生与犹太人和黑人进行的一项关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 是行动研究的源头。第三种观点认为, 行动研究来源于20世纪初美国课程研究和教育科学的发展, 是行动研究的源头。

2、行动研究的发展

不管行动研究是何时开始的, 在20世纪50年代, 行动研究进入教育领域, 并得到了推广应用。科里 (S.Corey) 被广泛地认为是行动研究在教育研究领域中推广和应用的首倡者。在70年代, 行动研究的内容得以充实。在批评与鼓励中, 其理论日渐成熟。到今天, 在教育领域的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运动, 在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 行动研究已经得到了各种形式的发展。

3、行动研究的内容

柯立尔 (J.Co llier) 认为行动研究即是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这种观点强调行动研究的“科学性”, 是一种技术性行为研究。斯腾豪斯 (L.Stenhouse) 提出, 行动研究即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这种观点更关注行动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改进”功能, 它是实践性行动研究, 这是英美最为普遍的研究模式。而凯米斯 (S.Kemmis) 强调, 行动研究即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 以“理论的批判”、“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行动。这种观点突出了行动研究的“批判性”, 是独立性行动研究。它是实际工作者通过批判性思考及采取相应的行动, 使教育摆脱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限制的一种研究方法。针对教育行动研究, 被大家广泛接受的定义为: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 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工作过程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工作环境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而在狭义上说, 则认为行动研究是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的, 既可以教师个人进行也可以合作进行, 其过程是螺旋式发展的, 每一个循环包括问题界定, 数据收集, 反思分析, 行动, 确定新的问题。

4、行动研究的一般特征

首先, 行动研究是以解决实际问题, 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行动研究不拘于研究理论, 而是对某一特定的实际问题, 积极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特别重视实践者对过程的认识和感受。其次, 强调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合作。前者的职责是“发展理论”, 后者的职责是“进行实践”。而行动研究要求实际工作者积极反思, 参与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实际, 参与实际工作;要求两者相互协作, 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 双方共同参与研究, 各自发挥自身优势, 相互取长补短, 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再次, 行动研究是一种对特殊情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的现场研究方法。这意味着行动研究是在动态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 而不是脱离实践的理论研究。最后, 行动研究要求能在较短时间内显示出其作用和效能。这样易于在短期内得到反馈。

二、行动研究与教学的结合

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新课标实施过程所发现的问题探求解决的最佳途径和模式, 有利于教师对新教学观和教育观的内化。在教育科学领域, 杜威认为教育科学不能简单地借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技术和测量方式来构建, 教育实践才是教育科学素材和主题的来源, 也应是教育科学成果价值的最终判定者, 这与行动研究的价值诉求与旨趣相投。

三、基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行动研究的教学效果评述

1、具体案例

该作者对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08级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班共22名学生, 就上课气氛不活跃的原因, 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观察和研究。首先笔者对本班22名学生就英语课堂上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进行了访谈。得出的结论是, 大部分同学不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主要原因来自教师自身因素, 教师需要调整自己以前的课堂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同时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关心时事、了解社会, 提高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和态度。具体的步骤是:增进师生感情, 多用鼓励的话语, 注重教学方法听说训练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不得不对原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首先, 重新设计了一些活动, 使新活动更贴近学生和教材。第二, 有些活动因为放假等原因而取消。

2、实践反思

本文基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行动研究》一文, 讨论行动研究与其教学效果的关系。得出影响课堂氛围的因素主要有性格因素, 基础因素, 文化背景因素, 习惯因素, 教师因素, 和某些其他因素。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 本班同学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明显地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克服害怕上课回答问题的心理状态, 一部分学生上课能积极发言, 部分学生即使不发言, 也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师生关系比实验前有明显改善。并通过调查问卷得出,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改进后的课堂教学方式。经过这一学期的实验, 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师生关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行动研究有利于客观, 全面的发现问题, 并依据实验性的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和干预。但是由于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教学环境下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研究过程中肯定会发生与预想有偏差的因素, 因而研究者应以动态的思维方式来实施实验。

总结

为了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实验者必须在实际环境下, 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发现并改善问题, 而这种研究过程就是行动研究。只有把行动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3.行动研究改进语法教学 篇三

最近,我深刻体会到:只教不研,教学固步不前,乏味而无效;只研不教,研究脱离实际,难于接受和采纳,更得不到推广和实践。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重点是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一线的老师想要更多的、更深入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那教师就得参与行动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教师可以获得思考教学背后意义的机会,学会质疑自己的先前经验,更加理性地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学理念,将个人隐形的教学知识转变为显性的知识,在批判与质疑中重新构建对教育和教学的认识、对学生学习的认识,也包括对自己的认识。

行动研究应该是自我反思的方式,对象只限于自己及学生的活动,内容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内省、反思、准实验等方式进行。细读这本书后,我也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行动研究。以最近我上语法课的做法为例:

随着年段的增高,五年级英语的难度也在递增,特别是语法这一块,在三四年级,语法题是很少出现的,题目往往是书上原句,只要背下来就能考个不错的成绩,而在五、六年级的试卷中,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变动过的,并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做出来的,需要掌握语法规则才能融会贯通。然而,新学期初,第一节语法课时,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语法,变得不那么热衷,举手的孩子也很少,因此,我就在反思,如何将“枯燥乏味”的语法变得生动有趣,实现有趣与有效相结合的教学呢? 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语法、运用语法!

在教授《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6 My e-friend 》单元中的Grammar time版块时,主语是第三人称的一般现在时疑问句的结构形式是一语法难点。我是这样处理语法的教学的:

第一环节,我出示给学生一张我购物照片的剪影,我先让学生猜猜照片中的我爱好是什么?再让学生猜猜是谁?接着引导学生:想更了解我,就向我提问,在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后,我播放了一段自我介绍的录音,让学生在录音中找出自己想知道的答案,最后以第三人称的语气,让学生完成缺词填空,所填的地方都得运用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变化规则。

Kitty is our .

She Jingjiang .

She very much .

She usually after school.

Sometimes(有时),she .

She likes on Sundays .

整个教学过程,我只负责引导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枯燥的语法知识增添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语法知识、运用语法知识、总结语法知识,学生显得很有成就感。

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教授一般现在时疑问句的用法,我是通过一个游戏进行语法教学的,游戏规则:

1.从纸盒的三个抽屉中各抽取一张卡片。

2.将卡片上的内容组合成一个句子。

3.大家根据卡片内容用Does…提问。

由于卡片是随机抽取的,有时三张卡片组成的句子非常搞笑,如:My mother dances in the classroom . 学生将组成的句子贴在黑板上,大家再一起询问抽取卡片的学生:Does your mother dance in the classroom? 我在黑板上演示了如何将陈述句改成一般疑问句,游戏结束后,我检测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提问学生:什么时候用“does”;一般疑问句中,动词要如何处理?学生们对答如流,在阵阵笑声中学生们学习了语法知识,每个句子都由学生自己组合,自己改成一般疑问句,就连笑声都是发自肺腑的,真的做到了学并快乐着!

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真真假假,Who is my friend?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语法知识。

Step1 用Does he/she …?句型向老师提问,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猜出谁是老师真正的朋友。

Step2 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介绍老师的朋友。He /She lives /likes …

整节语法课,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语法知识,个个情绪高涨、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个活动,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也很好。

总之,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天性,在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遵循“交际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把枯燥的语法规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运用语法知识。

4.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篇四

长垣县xx镇xx小学:牛牛甩甩

学科:语文 学段:小学 论文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有规定:“语文课程应根植于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要想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首先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事倍功半。教学也是如此。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我们教师要注意在教法上下功夫,把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

问题意识、教学情境、能力转化、立足发展、培养创新 正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学习十分刻苦,有的甚至把吃饭、睡觉的时间也“挤”了出来用于学习,但成绩却不尽人意,我们常说:付出总有收获,但我认为我们在尽心尽力的付出的同时,必须重视方法,否则,你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会有收获,方法不当,犹如“缘木求鱼”,同样,我们教学也是如此,“善学者师逸而功

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因此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笔者平时是这样做的:

一、呈现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一)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我们小学阶段,每篇课文几乎都是“抒情诗”,我们要抓住课文感情真实的特点,要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如我讲《山沟里的孩子》一课时,我把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在理解课文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跟山沟里的孩子作对比,促使他们“角色移位”,从而理解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的不易。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之情,作品之情产生共鸣。单一的教学方法最易使人感到疲倦,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改变教法,做到有张有弛,灵活多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教材呈现形式的转变。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把语文课堂打造成,广阔的生活空间,我几乎

将教材进行重组,创造了许多的情境,如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把教室布置成一家超市、一座花园、一个集贸市场等,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是角色扮演、调查采访、游戏竞赛等,当然还可以唱一唱,评一评,比一比„„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探究、发现的过程,而真正的发现学习,可以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学语文。

二、组织有效课堂讨论。

关于课堂讨论的话题,查阅了不少的网络资料,褒贬不一,甚至还有人把它称之为教师做课或评优时的惯例资本,其实,从我近十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我不这么认为,课堂讨论是一种形式不假,但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是最重要的。教学中,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让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思路。(1)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光要巡视到每个角落,不能只盯住课本,更不能只关注少数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全体参与的热情,当讨论提出后,让全班学生思考,个个准备回答,然后再指名回答(因为齐答会使个别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教师也不易掌握)。要让较多的学生畅所欲言。(2)讨论内容时,教师要及时引导,要使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及时发现纠正学生偏离主题,但是在纠正的过程中,教师该讲则讲,不该讲坚决不讲,不如对于全班同学通过讨论还是有错误或是说不完整的地方,老师要讲,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要引导其找出规律,解决问题。对于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坚决不讲,比如在讲《愚公移山》时,我提出这样一个愚公为什么移山?学生通过自学很容易掌握这个问题,教师就不用在讲。当我又问:愚公移山的精神可去不可取?为什么?问题提出后,大家兴趣盎然,积极讨论,但是说着说着学生们论到了天上的神仙,甚至有同学以此为论据驳斥对方的论点。我及时引导学生,可取取他的什么精神,不可取我们应该怎样改正,这样同学们都能够接受,并且从中学到了要掌握的知识。学生讨论的过程是学生思考、学习的过程,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是“广开言路”,开阔思维的过程。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得出很多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在讨论中学生还可以取长补短,吸取对方优点为己所用。所以我说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不仅能对学生加深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它是真正的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的主要表现。

三、激发问题意识,要学生主动参与。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灌输式的学习方法,教学中的信息不容易在课堂上传达出来并得到有效的反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那么,怎样才能是学生,既能掌握所要接受的的知识,有去主动乐于去接受知识呢?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依赖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一)巧设疑问,引人探究

这就要老师对于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设计,针对学生悬而未解,而又十分想知道的问题,设置悬疑。课堂提问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学生

回答的形式,使师生双方都能接收到来自对方的反馈信息,从而加强了双方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能促使教师根据交流中得到的信息进行反思,及时改进内容和方法。课前或课后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我在讲授《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说:如果齐威王也改变赛马的顺序,田忌用什么方法来取胜?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学生们很主动的去朗诵自己的课文。除此之外,为了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所理解和掌握的东西,我还引导学生给学生回答问题。我的“一言堂”现在变成了“群言堂”的互动交流方式,他使我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并且使我们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学生们很乐意上语文课。

(二)树立问题意识,进行自我探究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的基本条件,是新的学习方式的核心。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探究。例如《捞铁牛》一课,我引导学生说:“八只铁牛如此笨重,怀丙想出怎样的办法捞铁牛?”“怀丙让人们一步一步干什么?”“怀丙的准备有必要吗?”“怀丙又是怎样指挥捞铁牛的?”“你有更好的办法吗?”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受到启发,相互补充,思路逐渐清晰,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渐到位,对怀丙的认识也演变为“模糊——清晰——佩服——深化——我有好办法”。所以,我们课上应给学生多留几个为什么,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自我发现的知识,比

老师重复百遍还要牢固得多。

四、立足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有规定:“语文课程应根植于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学生们上学,就是为了求发展,并且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掌握与熟练,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等等。因而,每一节课教师的脑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给学生些什么?知识、方法、启迪还是技能?一节课的训练目的必须明确、适度、集中,既要体现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美。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看来,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语言凝练处、空白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如《小摄影师》一文,高尔基第二次接待小男孩,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续写。还比如在讲《和氏献璧》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想象空间,假如你

是卞和,在接连两次献璧之后痛失双腿,你是否还会第三次献璧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畅谈,“假如我是卞和,为证明自己不是骗子,必须献璧”,“为了体现宝石的价值,必须献”„„课上每个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表达,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吗?

(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式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他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我们要充分利用《捞铁牛》、《包公审驴》等教材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五、量体裁衣,巧设作业

要提高学生的诸多能力,作业环节是不可少的,作业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其实,一个好的作业设计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还应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观察、思维、记忆、表达等能力的发展。

(一)、作业形式灵活,切忌单调乏味。

作业的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们熟识的或是感兴趣的,例如: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试

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还有课后的具有研讨性的问题与练习,更应该重视起来,像语文教材中的“畅所欲言”,“笔下升华”等,进行这样的设计,他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业形式灵活学生才乐意去学。

(二)、作业设计难易有别,切忌“一视同仁”。

新课标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他特殊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上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这形成了有些学生对知识“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干脆是无从下口。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三角架式作业设计,下层以基础题为主,中高层以提高题为主,有的同学能全做就全做,有的同学可以只做基础题,少做或不做基础题,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用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三)、要目标明确,切忌盲目随从。是为了考察学生的背诵积累,还是寻求知识弱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教师不是教材的搬运工,更不要成为考试的机器。要根据本班的实际而定教学目标,切不可好高骛远盲目服从。

六、让学生做好课后小结。

学生课后小结是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后小结,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时如何克服,如何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与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正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此外,通过课后小结,找出学习时的不足,及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益,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教师也应该抓好课后小结,及时收集、整理、归纳学生的课后小结,发现教学时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努力达到教学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

其实“文”无定法,但“贵”在有法,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又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更为弥足珍贵。总之,我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作为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成果很好的展示,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又决定着学习的成效。因此,通过一定的学法指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通过预习,带着问题听课;相互讨论,听同龄人的讲解;互相学习,看身边人的展示,才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才有可能向老师提出新的问题,才能在轻松的课堂中收获更多,才能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动起来。

参考文献:《教育科研》、《语文课程标准》

5.德国职教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篇五

教研正能量

课改动力源阅读提示|摘要全文字数4900余字,通读用时约10min德国职业教育为“工业4.0”战略实施提供了大量人才,其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有效地习得这两方面能力。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既可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又能为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基石,旨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在德国经济腾飞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领域,职业学校依据各州制定的《框架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则根据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条例》进行实践教学。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滕斯(D Mertens)于1974年在对劳动力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关键能力”(Schluessel Qualifikation)的概念,又称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ultusminister Konferenz,简称KMK)于1996年宣布決定在职业学校使用“学习领域”课程,此课程方案由实际职业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与课堂教学经验融合设计成“学习领域”,最终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加以实施,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关键能力。

一、基本内涵

(一)概念 起源于德国改革教育学学派的行动导向教学以“行动导向”作为设计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将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获得职业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通过缔结“行动产品”引导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手脑并用效果的教学形式[1]。上世纪9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界学者杨克和迈尔(Jank & Meyer)将行动导向教学定义为: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主动且全面参与的教学活动,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要求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环节。

(二)特征为了培养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即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等三大能力这一行动目标,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新性地就业于职业工作岗位,德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工作过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行动导向”的设计理念,我们将这些具备行动导向教学特征的方法统称为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此模式具备以下四大行动导向特征[2]:一是学生导向。学生作为行动的主体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师仅扮演协调人、参与者的角色,协助学生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二是全面能力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即专业、方法、社会和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为根本,即认知、情感和心理运动一体化成长。

三是自发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主观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强调学生自发地、有意识地处理问题,按照自我意愿唤醒学习动机。学生自发的学习兴趣不会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而消失,反而会持续到今后的学习当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是产品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一个可以使用的或者可以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行动产品[3]。此种行动产品主要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一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演,如角色扮演、舞蹈、歌剧等;二是学生生产产品,可以是铜像、壁报、拼贴画等;三是学生设计学习计划或项目,例如演出、展览、学生家长会、郊游、竞赛等。

二、发展沿革二战后的德国受占领国教育理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呈现“泛智化”倾向[4],基于学科课程结构化导向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战后经济复苏所需要的职业行动能力,这种知识取向、弱化技能的职业教育发展引发了整个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讨论。他们反对在职业学校中只针对学生进行单向技能的训练,传授脱离职业实践、“去背景”的理论知识,主张职业学校由“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5];反对单项技能训练,主张让学生根据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职业要求与规范处理问题。这些主张推动了职业教育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结构化教学模式转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可从时间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导程度两个维度加以表述,行动导向教学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逐渐占领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如表1所示。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德国职业教育至今已由培养行动导向的职业行动能力模式过渡到培养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素质模式,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仍主导着教学活动,并将长期存在。笔者的观点是,在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行动导向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在教学方法层面指导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工作过程导向更侧重于学生胜任整个工作过程,按照职业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指导课程开发。职业行动能力所包含的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两个概念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

三、方法介绍

(一)教学模式 德国职业界中的工作过程结构是相对稳定的,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等六个步骤进行。但因工作过程的要素,即工作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等是动态变化的,导致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必须与职业工作结构相适应。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学生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及产生和维持该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以改变学生的行动为目标,以行动为方式,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等工作步骤的行动方式[6]。下页表2选取德国的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工作过程分析法等五种行动导向职业教育典型教学方法,从特征、行动模式、教学意义和适用教学地点等四个层面进行了说明。

以上五种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流程可大致按照问题提出——准备——进入——加工——评估等五个步骤来进行。在准备阶段,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行动目标,根据项目前提条件、学生先前经验及对任务的理解程度等考虑可行性;在進入阶段,教师将学生置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情境中并与学生约定要实现的行动产品;在加工阶段,教师作为参与者和协调人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按要求完成课堂任务;在评估阶段,学生先按照分组小结各部分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对最终成果进行总结,并且回顾整个工作过程。

(二)方法选用德国职业教育学者尤根·彼得(Joerg Peter Pahl)在《培训教学方法》[7]一书中列举了近60种以行动导向理念设计的培训教学方法,根据所侧重的教学目的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早期的柏林学派[8]构建了柏林模式教学条件分析图以帮助教师做出取舍。柏林学派认为,教师要从水平维度的教学结构分析和垂直维度的教学因素分析两方面入手,在课前准备好学生所需材料,分析项目存在的先前条件。柏林模式教学分析图详解如图1所示。1.结构分析

先对学生的人文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结构分析。例如,在旧建筑物的拆迁课上,人文条件是:有30名学生,其中市内学生20名,市外学生10名;市内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掌握理论知识能力较差;市外学生知识基础功底好,但思维不够积极活跃。社会条件是:教师将旧建筑物拆迁理论课安排在教室内进行,实践课安排在职业学校的实训室开展,学生可根据需要与当地的建筑管理局或建筑公司取得联系。

2.因素分析

以上结构分析的结果制约目标、项目、方法、媒体这四方面因素的选取和使用,且这四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学生水平差异较大,教师不宜要求全体学生达到同样的目标;要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能接触到的项目;依据结构和因素分析的结果,将方法暂选为项目教学法,使用媒体为多媒体操作平台等。

6.教学行动研究报告 篇六

课堂上的“糖果雨”

——赏识激励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中的尝试与运用

【设计理念】:

“赏识教育”的理论渊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这是人们心理最高需要。教育心理学也认为,渴望被别人信任,被重视,被看得起是学龄儿童或青少年最大心理需求。教育正是基于学生的需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灵活地选择最佳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引导、锻炼、鼓舞、激励,促使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层层阶梯,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激发学生因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这是教育取得效果的切入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就赏识激励在提高课堂有效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希望通过课堂上的赏识教育行为,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以下是笔者在执教鄂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糖果雨》一课中的教学片断及描述。

【教学片断】:

片断一:

老师笑盈盈地出现在教室门口,随口说了声:“今天教室里拖得好干净啊!”话音顿时吸引住了教室里的所有同学,连几个还没有做好上课准备的孩子也立即坐好了。再瞧那些今早做清洁的孩子的脸上,个个都洋溢着得意、自豪的神情。随着班长洪亮的一声“起立”,同学们“唰”的一声,整齐地站直了身体。

看来,同学们今天的精神面貌不错,是刚才那句表扬所起的作用吗?我不禁惊叹赏识的作用力真的不能小视,它就像一颗香气扑鼻的糖果一样,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片断二:

师:同学们喜欢吃糖果吗?

生:喜欢!

师:今天张老师想让我们教室里下一场糖果雨,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教室里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睁圆了眼睛紧瞅着我。我故作神秘地说:“想看到糖果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边说边变魔术般地拿出几张设计成糖果状的字卡,孩子们顿时心领神会,踊跃地举起手来。前面几个同学都读得很顺,看着平时不爱举手的小宇同学也跃跃欲试了,我想他一定也能读好,便毫不犹豫地点了他。可偏偏碰到了一个他不认识的“盼”字,为了化解孩子此时的尴尬,我连忙说了声:“对不起,老师不知道你还没有准备好!”小宇默默地坐下去了,但我分明看到他学得更认真了。

师:皮昂比诺小镇上下了一场真正的糖果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在分节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我特别安排小宇读一个自然段,因为在教师范读与学生自由读的过程中,他一直都读得很认真,我想这次准没错。

果然,小宇读得又专注又准确,不仅得到了大家的掌声,而且还获得了我特别准备的一颗真正的糖果。他仿佛从中获得了自信,整节课,他都显得很兴奋、很活跃。

片断三:

品读课文时,我借助“这场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一问题,启发学生从文字中感受糖果雨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依次进行了板书。围绕描写雨急、雨美、雨大、雨香的关键词句,启发同学们产生联想,指导反复品读。

小颖同学是我们班胆子最小的女生,平时上课从不主动举手,读课文的声音也特别小。为了鼓励她大声地读出雨的美,我抱着她的肩膀,和她共看一本书,与她一齐朗读,读着读着我的声音慢慢变小,而她的声音则清晰地显现出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向她伸出了大拇指,而她也在大家的关注下得到了一颗漂亮的糖果。那一刻,她脸上的笑容甜到了我的心里。

为了得到老师的奖励,同学们表现得都特别积极。也正因为有了真正的“糖果”作铺垫,同学们很容易就能想象到当街上铺满糖果时人们惊喜的表情、欢乐的样子,所以读起课文来,个个声情并茂。获得“糖果”的孩子越来越多,教室里仿佛真的下了一场糖果雨似的,充满了兴奋与喜悦。

片断四:

师:如果真的有这样奇妙的雨,你们最想下什么雨呢?

小华同学率先回答说:“我希望能下超人雨。因为,我的弟弟最喜欢超人了,如果真的能下超人雨,我一伸手就能抓到几个超人送给弟弟,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听着小华同学真实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像受到什么启发似的,接下来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

生1:我希望能下裙子雨,这样我就可以随意挑选最漂亮的裙子送给我的好朋友佳琪了。

生2:我希望灾区能下水果雨,让灾区的小朋友也能吃上香甜可口的水果。生3:要是天上能下牛奶雨那该多好哇!我一定多接几桶,送到灾区去。生4:下面包雨,让吃不上饭的人们能吃个饱!

„„

孩子们的想法层出不穷,新奇而又富有爱心,使老师仿佛也尝到了一颗颗美丽的糖果。

【我的反思】:

赏识教育的方法体现在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和提醒。这些方法的贯穿能给课堂带来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互动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充分自由得到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就本节课而言,本人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激活课堂,提高课堂的凝聚力。

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但他们也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好奇心重,好胜心强。教师只要很好地把握与利用这些特点,就能使低段课堂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基于以上了解,我发现低段教师每人都有一套引人入胜的法宝——带给学生各种惊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增强凝聚力。而开课前,我只是用了一句话而已。一句真情的赏识,可以说给全体学生注入了一针强心针,它强有力地影响着孩子们接下去的学习。让学生

在老师的赞许和认可中增强自信心,增强成就动机,满意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赏识教育在课堂上所起的有效激励作用。

二、激发兴趣,增强课堂的表现力。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设计贴近学生心灵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优化教学手段,永远以赏识的眼光,鼓励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动耳及动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了增强课堂的表现力,课上教师通过由衷的赞美、真情的鼓励、实物的启发,引导学生自然地贴近文章,关注孩子们读书时的表情,让学生体验到文章语言的美,通过体会语言文字再现出生动的情景,才能使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三、激起情感,提高课堂的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教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的职业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互动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上进行一定的投资。

对于一个发言不太完整但声音还比较大的的孩子说声“你的声音很响亮,老师听得很清楚,请把它再说完整些,好吗?”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会说得不仅完整了,而且声音更洪亮。为了给正在努力的孩子一个机会,一句“对不起,老师不知道你还没有准备好。”既能化解孩子此时的尴尬,又能给孩子发言之前要准备好的亲切提示。一句善意的提醒,一个亲切的拥抱,都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安慰与鼓励。当听到学生的发言中用上了一个好词、或者一个好句子时,不管他是否答对了,说完整了,首先要肯定他,接着,你会听到更多、更新鲜的好词佳句在课堂上蹦出来„„孩子们的创造力、表现力就这样在赏识中激发出来,而充满着表现力与创造力的课堂不正是高效课堂的目标吗?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教学案例

课堂上的“糖果雨”

——赏识激励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中的尝试与运用

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小学张玲芳

7.教学行动研究报告 篇七

一、当前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职会计是一门面向中职学生所设置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为中职学生学习会计相关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但是,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其中最突出的有:(1)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知识的传递方式是单向的,表现为教师讲演,学生模仿,学习内容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2)教师过分重视教材的使用,片面强调教学结果,忽视了中职学生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例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会计操作课程教学实践主要是为学生们提供一套实习资料,它相当于一个中型制造企业一个月的业务量。一个人充当企业的各种人员的角色,既是仓库管理员又是销售人员,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等等,学生感觉混乱,理不清头绪,做起来也很烦琐。往往是结束一个多月的实训后,在要求总结学生实训的收获时,他们对企业如何运作财务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3)相当一部分中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课程安排不足,教学方法不得当,会计实践操作内容较少,实践训练与社会需求脱离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对专业操作技能的掌握未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行动导向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教师通过积极引导或者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注重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问题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会计专业是商科中比较注重技术的一门学科,相关知识点比较抽象,而实训教学环节又主要与报表和数据打交道,相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会计专业课枯燥乏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会计课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但如何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教师思考的。笔者主要通过在课前结合教学点设置问题,以问题作为行动导入实践的切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譬如,在中职实务操作教学中,为了配合教学的实际需要,需要做部分易于操作的会计业务,以便学生明白原始凭证的内容、种类、填写制度及其审核程序,记账凭证的填写制度以及审核制度,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等会计的基本技能操作。这个过程,教师可以以问题作为行动导入实践的切口,如“如何做一名会计员”作为学生行动的问题,在会计实务教学中进行实践性练习。为了证实自己对学习的理解程度,学生可能会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过程,逐步熟练会计员应该所操作的那些会计业务,这样就减轻了教师苦口婆心地对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的讲解,激发了学生探求会计知识的欲望和热情。通过采用“问题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乐于去操作、掌握。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一种喜悦感,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2.角色导向,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在中职会计实务教学活动中,运用角色行动导向法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教师自己要学会甘愿做一位咨询者,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成为扮演好辅助学生学习的配角。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指导技能,在学生遇到疑问或者请求帮助的时候,适时给予合理的意见和见解。例如,在进行中职会计实务操作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精选设置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鼓励每个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担当一定的角色,协同组员完成小组精心设计的相关任务,通过实践活动完成一段任务后。然后对各小组组员进行岗位轮换,依照训练资料中牵涉的模拟单位的规模大小、组织结构及其经济特点模拟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当然可以与财务关系紧密的部门设立的岗位居多,如主管会计、出纳、会计、统计车间的人员、销售人员以及仓库管理员等,可以引导学生们饰演多种角色,并且设立和企业相关业务经常联系的外部部门和机构,可以有某企业的税务和运输部门、开户银行等,各组要各司其职确保单位正常运转。当然,这些模拟工作必须在学校专门的模拟实务操作室开展,在这个模拟实务操作中浓缩企业的整体机构设置。整个过程模拟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不同岗位的职责、任务、联系及其最终所要达到的会计实务教学任务,得出学习的结果,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从而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主动性。

3.案例导向,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案例教学是中职行动导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直观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需要借助案例行动导向法鼓励学生依照实际需要开展一些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有趣味性的学习会计业务知识。例如,在中职会计财务核算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企业会计财务核算方面的案例,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对供货和运输单位,购货单位的财务部门人员、储运部门和业务部门,传递收货单等相关凭证,财务部门和机构的出纳人员凭借收货单到该企业开户的银行进行结算办理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熟悉。当然,如果课堂上教师讲解纯理论知识,学生并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容易对学习产生烦躁和厌烦心理。但是,案例行动导向,教师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观看、感知、体会,然后再结合书本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会计财务核算方面的知识进行细致的掌握。由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尤其对会计知识还比较陌生,而这种教学法,不但有助于提高他们掌握会计核算程序的全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电算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训练了他们通过计算机开展会计业务工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增强他们理解知识的程度,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为中职会计实务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

近些年来,全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都在积极探索和推广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其优势在于为会计专业教师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让教师针对不同的专业内容灵活选取合适的教学手段,这样不仅增加了中职学生学习财会知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切实提高了中职会计教学的实效性。我们知道,中职会计教学是依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如果依赖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这种课程的自身特点,需要学生通过实践行动,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该教学中的合理运用,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而且利于学生巩固各个阶段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加深学生认识会计核算的方法,增强他们动手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彰显无限魅力。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会计的实践性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立足于中职会计教学实践现状,通过探讨行动导向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中职会计教学质量。

8.行动研究与高一英语阅读教学 篇八

【关键词】行动研究 高一 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50-02

如何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行之有效的提高高一年级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笔者认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行动研究的教师才有可能做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只有在高一年级学生一进校就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行动研究,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

一、何为教学行动研究

教学行动研究,指教师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发现并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行动研究重在行动,是在行动中学习研究,在学习研究中行动。它一方面旨在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引领实践者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解决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促进实践者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也为优化教学实践提供具体方法。其作用不仅在于增强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决策、自我评价、自我更新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并发展教学理论的更新机制。教师即研究者是近年来西方教育界颇为流行的看法。英语教师应该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先行军,应该掌握科学的科研方法,从自己的教学入手开展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带动教学。传统的“教书匠”角色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教育教学重任, 教师必须兼起研究者和行动者的双重角色,而行动研究正是顺应了这种要求。它旨在使“行动”与“研究”科学、有效地结合,从而使教学行动者即教师从自身做起,从课堂教学入手,研究和探求如何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真实体现“没有无研究的行动,也没有无行动的研究”。这种新型的教育思想完全有别于传统研究意义上的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教学“行动”。因此教学行动研究注重的是从研究到行动和从行动到研究这样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动发展的行动过程, 它要求教师参与科研, 真正从事课堂教学研究, 通过自我反思, 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正如这方面的积极倡导者Stenhouse, L.曾谈到的,“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评定课程规划。如果教育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对高一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1、阅读的重要性

从宏观层面看,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阅读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手段,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转,离不开阅读;各种各类知识的传播与输入,离不开阅读;新知识的创新,也离不开阅读。目前,世界上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把英语作为本族语的人数。在英语学习中,无论是从学习过程还是从学习目的上来说,英语阅读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微观层面来看,“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阅读是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训练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考查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2、高一学生英语知识现状的分析

在不长的教学经历中,笔者发现大部分高一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很多困难,尤其突出表现在阅读理解能力低、阅读技能缺乏、阅读速度很慢,不能进行有效地阅读。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做了如下分析:学生在初中的英语学习中形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学生缺乏相应的阅读技巧;教师授课过程中偏重于语言点的讲解,忽视了阅读技能的培养;词汇量太少,基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3、培养、提高高一年级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 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需要长期的努力,一步步的提高,但是要想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一定要打好基础,从高一开始就必须分析学生学习现状、立足课堂,重视阅读教学,重视阅读技能、阅读习惯的培养,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就谈不上以后的培养和提高。

三、用行动研究促进高一年级英语阅读的教学

1、觀念的转变

用行动研究促进高一年级英语阅读的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师转变观念,将行动研究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己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长期依赖于自身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多元化的今天,墨守成规无异于自己缩短自己的教学生涯。为此,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目标和现行教材对自己的教学展开行动研究,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受益于自己的教学。

2、行动研究的方法

Kemmis和McTaggart(1982)精辟地总结了这一研究的基本过程:

计划: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改进现状

实施:把这个方案付诸实践

观察:观察并记录实施这一方案的效果

反思: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反思,分析评估效果,在此基础上作下一步的研究方案。

整个过程如图所示:

张正东先生把研究的步骤更加具体地总结为六步:

第一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观察、鉴别、反思去发现问题。

第二步,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三步,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假说)。

第四步,制定行动(实验)计划。

第五步,行动并观察其结果。

第六步,思考、描述行动结果。

3、行动研究在高一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及其周边教师的描述中,我们发现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对于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也已经通过上课时的观察,对学生的个体访谈,教师之间的沟通探讨得出了上述的分析,接着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制定对策,实施教学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印证教学方案,及时写教学日志、教学反思,以一个月或是一个学期作为一个阶段,思考、描述行动的结果。

4、行动研究对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上一篇:在街道新兵欢送会上的讲话下一篇:2018领导干部l良法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