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2024-08-20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精选11篇)

1.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篇一

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调研方案

为了深入推动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化两型”战略,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政府农办党组决定组织开展“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为确保调研有效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研目的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走有湖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形成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的必然途径,是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次调研旨在通过科学界定不同类型的城镇对农村的带动辐射半径,探讨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途径与配套措施,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加快跃升我省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调研内容

1、近年来各地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2、近年来各地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3、城镇周边农村基本情况与发展现状。城镇辐射区的范

围,地市级城市以10—20公里为半径,县级城市以5—10公里为半径,中心镇以3—5公里为半径,建制镇以1—3公里为半径,湘西地区城镇辐射半径可适当缩小。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划、面积、人口、劳动力等(统计表附后),发展现状包括产业建设、基础建设、社会建设和规划布局等。

4、各地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做法与典型,在城镇周边率先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5、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制约因素和对策措施、政策建议,特别是以城带乡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情况。

三、调研步骤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下旬,调研启动阶段。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内容,进行调研部署,各市州启动调研工作,并搞好有关数据统计。

第二阶段:9月份,深入调研阶段。省里组织调研组赴省内各地实地考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适时赴省外学习考察,借鉴兄弟省市区经验。各市州分别形成调研报告于9月28日前报省里,并分别提供1-2个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第三阶段:10月份,成果形成阶段。省里组织力量集中

开展报告撰写工作,10月中旬形成调研报告初稿,在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学者意见后,10月下旬向省委、省政府递交专题调研报告。

四、调研方式

1、到省内实地调研考察;

2、进行重点典型、重点问题解剖;

3、召开各级领导、部门和专家座谈会;

4、进行科学性、可行性论证分析;

5、选择有代表性的兄弟省市区作对比调研。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调研工作顺利进行,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政府农办成立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调研组,由刘宗林部长(主任)抓总,王昌义副部长(副主任)统筹负责,抽调综合调研处、新农村建设处、县域经济开发处、政策法规处、新闻中心等处室有关人员参加,联络协调工作由综合调研处承办。

附件:

城镇辐射区基本情况统计表

市州:

说明:本表以市州为单位汇总上报

2.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篇二

当前,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逐渐凸显出来。如何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进一步理顺体制, 创新机制, 完善制度, 实现保障公平、运行稳健, 发展永续, 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深入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简称“新农合”) 由于制度分设、管理分离、资源分散, 不但提升了管理成本, 降低了管理效率, 给城乡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而且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对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障碍和负面影响, 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利于”和“三个重复”。

“三个不利于”:一是不利于体现社会公平。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分设, 使广大居民只能根据户籍身份被动加入相应的保障制度, 强化了城乡户籍观念, 固化了二元社会结构, 不能很好地体现社会保险的公平性。二是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流动。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 人力资源在城乡间的流动加快, 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不贯通, 信息不共享, 管理不统一, 造成这些流动的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关系难以接续, 待遇无法衔接, 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时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尤为困难。三是不利于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和经办, 无法统筹谋划各项保险制度的长远发展, 无法统一、科学评估制度运行的真实绩效, 增加了体制成本, 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个重复”:一是居民重复参保。当前, 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管理, 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管理, 由于管理方式和信息系统的不统一, 信息不能共享, 实际工作中又存在互争参保资源的问题, 导致各地普遍存在着城乡居民重复参保的现象。特别是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在城镇就读的农村学生、被征地农民等人群的重复参保问题非常突出。天津、成都、厦门、泰州整合医疗保险管理资源后, 通过信息系统比对, 分别发现有45万、27万、8万、20万人重复参保;南京市栖霞区11万城镇居民参保人员中, 就有4万人同时又参加了新农合。二是财政重复补贴。据已经实行城乡统一管理地区的典型分析和大致推算, 重复参保的比例约占城乡居民参保人数的10%左右。按今年城乡参保居民人均财政补贴120元计算, 财政将为约1亿参保居民重复补贴120亿元, 明显增加了各级财政的不合理负担。三是重复建立经办机构和信息系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信息系统已经基本完善, 如果新农合再设立一套经办机构和信息系统, 势必增加管理成本, 降低管理效率, 浪费大量财政资金。据厦门等城市财政局估算, 假如参照城市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新农合信息系统, 需要再投入约6000-8000万元 (不包括每年的维护费用) 。全国是一个多么大的费用, 可想而知!

如何解决“三个不利于”和“三个重复”的问题, 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央指明了方向,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9]6号) 指出, 要“有效整合基本医疗保险经办资源,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行政管理的统一”。为贯彻落实中央医改文件要求, 彻底解决“三个不利于”和“三个重复”的问题, 不少地方已经开展了积极探索。例如:广东省从2004年开始探索医疗保险城乡统筹, 是全国推进速度最快的省市之一。全省21个地级市中, 已经有深圳、珠海、东莞等10个市开展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探索, 清远、阳江、梅州等市政府已经决定将新农合移交社保部门统一管理。福建省明确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工作的职能, 要求新农合信息系统依托职工医保信息系统, 省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经费对开展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地区进行奖励。目前, 厦门市和邵武、上杭等20多个县实现了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福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 积极创造条件将新农合移交社保部门管理。江苏省无锡、镇江、苏州、常州、泰州等城市积极开展城乡统筹的探索, 各城市都十分注重制度衔接, 出台了转移接续办法;同步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 提高基金共济能力。四川省成都、乐山、广元苍溪等市县都对医疗保险城乡统筹进行了积极探索。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已全面开展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地区有天津、重庆和宁夏3个省级行政区、21个地级城市和103个县 (区、市) 。这些地区除浙江嘉兴和33个县 (区、市)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由卫生部门统一管理外 (职工医保仍由社保部门管理) , 其余地区均由社保部门统一管理。

各地探索城乡统筹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制度公平性增强, 农村居民得到更多实惠。调研过程中, 接触到的参保农民普遍反映, 医疗保险实现城乡统筹后, 就医选择范围更广, 医疗保障范围更大, 报销比例和封顶线普遍有所提高, 享受的服务更为便利。如成都市新农合并入城乡居民医保后, 定点医疗机构由原来的500家增加到935家;可报销的药品由500多种扩大到2000多种;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由49%提高到60%。二是适应了人员流动的需要。城乡医疗保险统一制度, 消除了同一地区人员城乡流动的制度障碍, 实现了居民城乡流动后的医疗保障“无缝”衔接。江苏镇江、昆山等地实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后, 同步明确了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缴费年限的折算办法, 解决了居民在医保制度间转换时的医疗保障权益保护问题。三是避免了重复参保、重复补贴。城乡统一参保管理和信息系统, 可以核查重复参保人员的情况, 基本消除重复参保现象, 避免财政重复补贴。四是管理效率提高, 成本降低。实现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地区, 依托现有城镇医疗保险经办系统和信息网络, 实行统一规范、一体运行的管理服务, 既迅速提升了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管理服务水平, 又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如天津市实行城乡医疗保险统一管理后, 节省信息化重复投入2150万元;江苏兴化 (县级) 市2008年实行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一管理, 一年节约管理费用50多万元。五是充分发挥了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制约作用。由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医疗保险城乡统一管理的地区, 在整合管理资源后, 从根本上解决了新农合基金由乡镇卫生院代管、乡镇卫生院监督机制缺失、“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造成的基金滥用问题。六是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厦门等一些城市卫生部门的同志深有体会地说, 新农合移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后, 理顺了社会保障与医药卫生系统的职能, 有利于卫生部门集中精力搞好基本卫生服务, 发展医药卫生事业。

通过调研, 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启示:

一是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势在必行。各地的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都充分认识到实现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然性, 认为中央提出的统一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的决策是正确的, 适时的, 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社会公平。这是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思想基础。

二是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条件已基本具备。经过多年探索, 医疗保险在制度、管理和工作等方面都基本具备了城乡统筹的条件。在制度层面, 新农合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特别是政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初始意义上的“合作”成分已经很小, 而筹资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方式和经办管理等, 都已经具备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属性, 与城镇居民医保有了相同的制度基础。在管理层面, 通过十几年努力, 全国上下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高效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经办服务体系, 将现有的经办队伍和信息系统进行适当整合和扩容, 就完全可以承担城乡统筹之后的经办服务管理。在工作层面, 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已经开展了城乡统筹的实践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并且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展, 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发展, 由个别城市向全省 (区) 发展的态势。

三是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可以根据各地实际, 分步实施。各地的探索实践证明, 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没有必然联系, 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统筹安排是关键, 各部门从大局出发, 密切配合是保证 (宁夏自治区的经验已经说明) 。在推进过程中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整合管理资源, 实现一体化管理;第二步是实现行政管理的统一;第三步是制度的融合。可以在基本制度框架统一的前提下, 采取“一制多档”的形式, 允许居民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自由选择参保的档次, 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 实现制度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公平性与可选择性的有机结合。

四是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既是战略任务, 又是当务之急。通过调研发现, 在不少地区, 对已有的城镇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的利用并不充分, 却又“另起炉灶”重新建立新农合经办机构, 投入巨资开发建设信息系统。这种重复建设将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 并为今后城乡统筹和事业健康发展造成障碍, 埋下隐患。各地的探索实践警示我们, 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是大势所趋, 众望所归, 其基本结论是“早统早主动、早受益, 越晚统越被动、损失会越大”。

为了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实现城乡医疗保险统一管理的重大决策, 加快推进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工作, 笔者以为有以下三点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尽早决策的:

一是应鼓励地方积极开展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实践探索, 整合管理资源, 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充分认识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推进医改顺利实施和遵循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自身规律的大局出发, 允许、鼓励和支持地方开展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实践探索, 整合管理资源, 实现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管理。要坚决制止通过扣减相关项目经费和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等手段对开展城乡统筹探索的地区进行约束、钳制的行为, 消除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人为障碍。

二是国务院宜尽快出台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 明确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管理主体。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公平正义、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的全局性大事, 建议国务院对此作出决策部署, 并在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由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城乡医疗保险。这样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药品提供和参保人员的第三方监管制约机制作用, 引导和规范医疗行为、就医行为, 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也有利于卫生部门专心致志地搞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服务,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3.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篇三

一、四川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四川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线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四川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一是做大产业促进就业,把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岗位放在首位,2013年提供了约150万个就业岗位。二是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了650余万人的居住条件,有10余万农民工住进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三是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与城镇居民缴费同标准。五是努力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城镇公共服务。

(二)坚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川省在总结成都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实施“五个统筹”,着力深化“五项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二是围绕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镇空心化”。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统筹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四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机制。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在全省15个县实施了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试点。

“五项改革”: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除成都市外,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二是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在全省89个县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制度附带的福利差异,从2013年开始我省将打破城乡养老保险户籍限制,实现省内自由转移接续。四是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自贡、德阳和广元等市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五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三)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初步形成了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成都、川南、攀西和川东北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大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为骨架的“一核、四群、五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一是培育壮大四大城市群,统筹安排重大产业、基础设施、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强化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二是做大区域中心城市,优化提升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功能,不断繁荣城市经济,发挥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县城和特色小城镇,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启动1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支持试点镇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二、面临的问题

一是西部地区区情特点决定了需要发展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地域面积广、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间联系不畅,缺乏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形成多点多极支撑格局。比如成都市的城镇化率,比人口数量第二位的南充市高出了29.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更是其6.9倍。全省建制镇数量有181个,但超过80%的镇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

二是西部地区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决定了需要国家支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西部地区面临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双重挑战。目前全省城镇化率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到2020年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需要新增1300万的农业转移人口。财力与公共服务支出不匹配问题突出,我省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常住人口覆盖率分别比全国低了17.9和7.5个百分点,仅靠四川自身的财力实现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的全覆盖,难度很大,需要加快实施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相挂钩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西部地区在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地区不同程度都存在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的现象,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精细化程度不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面临着省内城乡分割的问题,还面临着省际之间不衔接的问题。受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公共服务等影响,我省还有1000多万农民工及随迁人口未真正融入城镇,制约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培育西部地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在建设我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沿长江及支流和重要交通干线,支持西部地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极;批准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为四川经济乃至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保障。建议中央财政资金向西部地区干线铁路建设倾斜,支持川藏铁路、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都新机场、雅安至康定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强对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人居环境改善的支持力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重大产业布局调整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抖,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支持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吸纳人口、扩大就业提供产业支撑。国家先后批准了我省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中国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等建设,恳请在财税、土地、生态补偿、产业布局、重大科技攻关等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增强城市创新能力。

4.努力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步伐 篇四

**街道办事处是合川区商贸旅游重镇,旅游资源丰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江城都市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我办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突出特色,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突

出旅游特色。

**街道辖区内有驰名中外的**古战场遗址、甘泉滴乳、三佛寺等众多旅游景点,2006年创建了“世代思居乡村旅游驿站”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重庆市把**古战场遗址作为八大特色旅游区之一,合川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凭借**和涞滩古镇,打造休闲旅游名城,为**街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城乡统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乡村旅游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

(1)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餐桌农业等是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着乡村旅游的理念,丰富着乡村旅游业的内容,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世代思居乡村旅游驿站建设,就是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乡村旅游成为城乡统筹的助推剂。

(2)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多种载体作支撑

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多种载体作支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农村的快速推进加速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办建成农家乐28个、度假村6个、花卉苗木园3个,基本形成了乡村休闲度假网络,辖区内年接待旅游20万人次。乡村旅游业发展缩短了城乡差别,新农村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有力措施。

3、整合资源,科学规划。

(1)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规划是成败的关键。杭州宋城、上海青浦、苏州唯亭、锦江三圣的先进经验表明:规划要力求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世代思居旅游驿站的规划,是以中国农耕历史文化为基点,以高新农业技术、观光农业为重点,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资源,它的建成,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2)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每个规划应该管较长的时间,使规划既有长远的稳定性,又有眼前的可操作性。世代思居整个规划体坚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理念,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山区、丘陵、平原、城郊的地形地貌特色,采用“众星拱月”的布局形式,既节约土地,又独具特色,美观大方。

(二)突出重点,打造特色,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以城市建设为重点,推动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协助推进北城商贸文化区和东城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包装东岳高尚住宅区,打造三佛滩佛教文化。

二是以思居工业拓展园为重点,推进工业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按旅游要求,加快思居工业拓展园建设,抓好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特色工业经济园区。

三是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家园建设,实施乡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完善“三纵十横”公路骨架网络。突出蔬菜、水产、生猪、蚕桑四个重点,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切实增强扩大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四是以**景区协建和世代思居乡村旅游驿站建设为重点,推动乡村旅游取得新突破。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打通“一环”(花滩路——石泉路——合武路旅游环线)、培育“一心”(虎头寨农耕文化中心)、整合“一片”(思居片区的农业旅游),重点打造安祖花会、石泉晚钟、龙湖垂钓、思居驿站、虎头农耕、金色果园、滨江水岸等七大主要景区,恢复建设思居古驿站,规划发展不同规模和档次的乡村酒店、川东民居、餐饮业,同时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指导,规划管理,努力形成优质、特色的世代思居休闲旅游度假群,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5.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篇五

强力推进四项改革

--商城县城乡一体化“四项改革”进展情况

根据市委“两个月完成城乡一体化四项改革”的总体工作目标部署,自五月上旬以来,我县从宣传发动、分部门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出台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县乡通力配合等方面入手,全力开展城乡一体化“四项改革”工作。

一、体制改革因地制宜

结合我县实际,将城关镇改为办事处,将城关镇的培山和鲇鱼山乡的大碑、木头河三个行政村改为居委会。目前“镇改办”和村改居的报告均已上报市民政部门,等待批复后即可挂牌成立。

二、户籍改革如期完成

经过和公安户口统计核实,三个村共有农业总人口9053人、2329户。截止7月底,“农转城”人员的户籍变工作全部完成。

三、社会保障全面覆盖

我县在去年一次性实施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这三个村参保人员4667人,目前已经为743人发放了养老保险。对新市民已经参加新农保的继续享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也可参照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建立个养老保险账户。同时,也可以保留农民原有养老保险账户,待相关政

策出台后,再纳入城镇居民保险。医疗保障全方位。我县从2012年起,农转城的新市民在参加保险时,可自愿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者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相关的报销标准按照所选择的相关规定执行。低保和五包全对接。对原符合条件并已经享受农村低保或五包的转为城市低保或五包;新市民中符合城镇低保和五保条件的,全部纳入城镇低保和五保。三个村共有低保591人,五包47户,目前已经全部转为城镇低保和五包。

四、生活改革配套建设

已经建成3个社区服务平台,建成居民社区2个,正在建设的1个;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建设30个,在建的12个;落实城镇就业1923人。

五、组织领导保障有力

6.关于出台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篇六

自1997年以来,我县北留镇先后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列为全国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财税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国家园林城镇等。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相关配套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扶持、优惠政策,导致多年来未能真正发挥国家试点镇、重点小城镇建设应有的示范作用,小城镇人口集聚速度过慢,1997年镇区人口为5452人,2007年为6261人;重大项目给国家税收贡献大,对地方经济发展作用小;支柱产业单一,形不成产业群,后续产业、带动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乏力,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接续不上,排污不成体系,道路建设滞后等等,给当地经济和社会的良性、有序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特色规划。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围绕国家重点镇和试点镇的总体要求,优先许可该镇特色规划,既要突出重点镇和试点镇的特点,又要体现地方特色,保证重点,兼顾地方,优先安排。

二、土地保障。在遵守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按照总量控制、存量置换、保持平衡、保护土地的原则,优先给予该镇土地使用权,解决该镇小城镇建设中土地使用的瓶颈问题,促进该镇小城镇建设正常发展。

三、税收分成。学习外地大项目带动小城镇发展的成功经验,在重点大项目上缴的税收中,以一定比例分成给地方财政,解决该镇在小城镇建设中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7.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篇七

一、围绕学校发展核心目标, 努力打造一支勤奋务实、懂教育、善管理的校长队伍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长足发展的关键。近年来, 我市高度重视校长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一是转变校长教育观念。我市多次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专题研修班和“校长论坛”, 聘请省内外著名专家或中小学名校长作报告。通过培训班和“论坛”等形式, 让校长们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心得体会和不同见解与大家交流、研讨, 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促进了校长办学理念的不断提升。同时, 我们还创造条件让校长“走出去”, 开阔视野, 更新办学理念, 提高校长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目前, 我市有3位校长到上海挂职锻炼, 有9位校长到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校长提高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二是规范校长队伍管理。我市出台《琼海市中小学校长 (园长) 目标管理考核方案》, 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 每年对全市中小学校长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农村小学校长以中心学校集中进行述职交流, 中学、中心学校、直属学校的校长由教育局组织集中述职交流, 每年评选出优秀校长进行表彰奖励。在校长目标管理考核中, 学校教育质量是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 也对工作能力差、群众威信不高、执行力不强的校长给予转岗或下岗调整。

三是实施“校长教研工程”。为杜绝校长“教学边缘化”倾向, 确保校长亲自抓教研, 我市规定了校长的“教研四量”, 即周课时量、学期听课量、论文获奖或发表数量、培养骨干教师量。要求校长每周听课不少于五节;校长必须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大型教研活动;校长必须承担实验课题、培训教师任务。每学年度, 我局中小学教研室不定期组织检查“校长教研工程”落实情况, 以此促使校长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研究者、指导者, 促进了校长工作作风的明显好转, 学校的教研风气也变得空前浓厚。

四是实施城乡校长帮带和挂职锻炼制度。从2007年开始, 我市推行了农村薄弱学校校长到城镇学校挂职, 城镇学校校长到农村薄弱学校帮带制度, 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大批农村中小学校长得到全面提高。大路中心小学、长坡中心小学和塔洋中心小学等学校校长从这一制度的实践中脱颖而出, 被调整到更重要的工作岗位, 我市中小学真正实现了教育理念、资源和成果共享, 促进了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认真抓好教研员队伍建设, 发挥教研员在教学工作中的领头羊作用

教研员是“老师中的老师”。教研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科教学的质量, 也影响着广大一线教师的素质。几年来, 我市通过调整队伍, 更新力量等多种有效措施, 加强教研员的队伍建设。

1. 不断优化教研队伍。

我市通过推荐和考核相结合的形式, 吸收一批学历层次高、教学成绩突出、科研能力强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省、市级骨干教师充实到教研队伍中。仅就小学而言, 目前, 我市小学教研室5名教研员中, 特级教师1人, 省级骨干3人。中心学校、市直小学36名教研员 (组长) 中, 省级骨干15人, 市级骨干21人, 平均年龄不到35岁。为我们做好教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切实提高教研员业务素质整体水平。

针对近年来年轻教研员 (组长) 增多的现况, 我们利用寒、暑假组织教研员集中学习, 从政治思想、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 提升教研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一方面支持学科教研员参加全国相关专业会议, 鼓励他们参加省际间研究交流。仅2009年, 我市就有35名教研员参加省内外学习培训活动。另一方面, 我市组织教研员开展“轮流讲学”活动, 不定时指定一名教研员围绕一个专题作中心发言人, 介绍最前沿的教育理论或者最优秀的教研经验和方法。这样, 把每个教研员都放置在学习情境中, 在学习中工作, 在工作中学习。

3. 开展教研员业务素质竞赛。

我们组织学科教研员分科或分组开展做课、评课、论文撰写、教研活动方案设计评比活动。这项活动不仅针对性强, 而且还摸清教研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 找准存在问题, 为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

另外, 我们还加大对教研室的投入, 确保了教研工作的高效运转。2007年, 教育局为每位教研员配备台式电脑一部, 手提笔记本一台, 全部上网, 实现了网络化办公, 提高了教研工作效率。

近年来, 我市教研员参加省级、国家级各类比赛及课题研究成果显著。如中学各教研员 (组长) 队伍中, 参加论文写作比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 国家级二等奖2人, 省级一等奖7人;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获国家级突出贡献奖1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2人;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 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 省级一等奖1人;主持课题研究实验获省级一等奖一个;

市小学教研室林景教研员2008年11月执教的《三角形的面积》参加中南华北西南九省市区第四届优质课观摩交流会获一等奖, 2008年12月被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授予“2008年度优秀网络培训专家”;小学教研室主持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获海南省建省20周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三、精心配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不断满足基础教育发展需求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几年来, 我市紧密围绕基础教育对教师队伍的需求, 从如下几点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首先是抓好教师培训工作, 提高教学技能水平。随着新课程的推进, 我市对教师的培训, 也经历了逐渐提升的过程。第一阶段侧重于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的通识培训, 主要是学习新课程理念, 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侧重于对教师学科业务的培训。通过组织每年一次的中小学教师文化素质考试, 以考促训, 多渠道调动教师继续教育的主动性,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第三阶段侧重于“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今年暑期, 我市组织2500多名小学教师参加“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全员培训”活动。与此同时, 结合教师培训工作, 中小学教研室在今年秋季推出“课堂教学人人过关考核方案”, 计划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全市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考核验收。目前, 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其次是开展多形式的竞赛活动, 展示教师课堂教学风采。我市中小学教研室每年组织一届学科教师赛教活动、教师“美文诵读”评比活动和名师课堂展示活动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 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 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发掘并培养出了一批课改新秀和教学能手。仅2008至2009年, 在各级各类教师比赛中, 我市就有10名教师获全国一等奖, 22名获全省一等奖;在说课类比赛中, 我市有5名教师获省级一等奖。获奖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体育、品德等。今年10月27日, 我市第一小学陈兴武老师代表省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实验区苏教版语文教科书美文诵读比赛获特等奖第一名。表明我市教师较强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深厚的学科素养。

第三是开展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 整体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市的“送课下乡”活动切实做到了“四结合”:城乡骨干相结合 (城乡教师“同课异构”) ;课例展示与现场研讨相结合;讲座与对话相结合;需求与送教相结合。我们组织教师集体备课, 结合现场课和当地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 增强了活动的实效性, 受到了教师的欢迎。

第四是加大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力度, 加快教师成长步伐。我们出台了《琼海市教师专业发展评定细则》, 启动从“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的名师培养工程。开展每学年上一节全市示范课, 举行一次专题讲座, 带二名徒弟, 发表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的骨干教师工程,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实行动态的年度评比考核, 淘汰不思进取的所谓“名师”。同时, 对“名师”给压力、创平台, 激励他们积极投身教科研, 让他们发挥“传、帮、带”和领头羊的作用, 使他们的专业得到充分提高, 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在培养学生过程中, 成就自己, 成就学校。每年, 我们都选派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

此外, 我市还重视网络教研工作, 制定各种评价和激励机制, 调动全体老师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研究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引领老师走进网络, 在网络平台上学习、锻炼, 不断促进、提升了全市教师的专业化素质, 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 我市各学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热情高, 他们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积极参与网上研讨, 用博客记录个案、反思教学。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 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 也促进了我市校本教研的纵深发展。省教培院对我市网络教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琼海的在线研讨开展得好, 可以在其他市县推广。”

8.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篇八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瓶颈的有效途径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者短缺。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都是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我国现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只占全部工人总数的1/3,其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4%。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技能单一,就业能力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偏低。人才短缺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增强科技经竞争力和经济实力。把加快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速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员,发挥出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是解决“十一五”期间人才瓶颈问题的重要着力点。

(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推进整个教育体系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都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整体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方面急需解决的一个薄弱环节。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乃至于推进整个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发展是推进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三)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首先,应将“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在基本权利的实现上。人的发展首先要具有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中首先是知识和技能,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发展自己,才能实现就业这一基本权利,才能使人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必须重视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把为人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特别需要办好的事情。

二、坚持改革和发展并举的路子

(一)明确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为就业服务就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这是当前职教中心发展需要把握住的根本原则。县级职教中心必须坚持就业技能教育的办学方向,立足于培养中初级技能型人才。必须坚持由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由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书本知识与技能教育并重。

(二)深化体制改革

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已经明确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实施这一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办学资源整合,解决目前仍然存在的条块分割、布局分散、多头管理、重复办学、效益低下的现象。目前,市一级职业教育已取得了成功经验,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益。县一级职教中心的发展也必须坚持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原则,要体现综合性。即学校综合;专业综合;职前职后教育兼顾;功能综合。国家对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县级职教中心给予倾斜扶持。

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国务院也已经明确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实施这一办学体制,要在继续发挥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要把着力点放在积极推进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上来。突出的是要鼓励和吸引企业、行业及民间资本参与投资举办职业教育,并仍支持鼓励县级职教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

我们要创造一种政策环境扶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对民办职业教育给予和公办职业教育一视同仁的支持。

(三)转变运行机制

转变运行机制,需要抓住三条:第一,积极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坚决减少政府部门行政干预,自主制定和调整学校发展规划,自主调整和设立专业,自主选用和编写适用教材。努力实现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公平竞争,增强职业学校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二,推动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尽可能多地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主动与市场接轨。自主聘任教职工,自主确定学校经费使用方案。校长既应该是教育家,也应该是善经营的企业家。第三,要转变办学模式。有些地方已经创造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归纳和总结出了值得借鉴的办学模式,大家可以参考借鉴。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基础。目前,县级职教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普遍感到存在两大难题,一是专业技能师资短缺,水平不高;二是短缺的师资因编制限制进不来,不合格师资出不去。我们要想办法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例如,有的地方提出可否在事业单位或教育部门统筹管理的编制中,调剂一部分机动编制用于解决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这部分编制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还有的地方提出,可以建议当地政府增加一部分职业教育岗位津贴,对职业学校教师给予资助,以稳定师资队伍,吸引更多的人才。总之,我们要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出点实招,办点实事。

(五)加强职教中心建设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设内容需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校舍建设,二是要加强实训设备配置。国家今后一段时期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将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有所侧重,花出效益。

(六)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我们要积极想办法研究探讨一些可行的政策,如当地财政安排一定的职业教育助学津贴,对于贫困学生给予减免学费和生活资助。金融机构要提供助学贷款,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学校通过实习基地、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等方式,资助贫困学生就学。

三、履行发展改革部门职责,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一)要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要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和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改革工作大局,认真研究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角度,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当前,“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制订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编制好职业教育规划,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要积极增加投入,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条件保障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2004年在全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工作中,作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之一,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我们调整投资结构,安排专项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并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组织制订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的指导意见》,组织各地编制了专项建设计划,总体目标是在今后几年经过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加强1000所左右市、县级骨干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形成一批设施、设备条件基本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基本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求的职教基地。国家将在今年已经安排5亿元的基础上,在今后3—4年持续安排大体相同的资金额度,推动实现上述发展任务。

(三)规范收费行为,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9.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篇九

宿迁于1996年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31.53万,是江苏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一朵艳丽的新葩,作为江苏、安徽两省之通衢,宿迁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一、宿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城镇是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是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建市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全面推进,宿迁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一)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009年,宿迁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33.3%,比2008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城镇户籍人口达到136.76万人,占总人口的25.8%,比1999年增加100.25万人。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5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这除了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建市以来,宿迁把城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 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城镇聚集,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根据市情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区划调整,将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并入经济实力强、人口密度大的中心镇,通过撤乡改镇、乡镇合并、镇镇合并、镇改街道,整合资源,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集聚和带头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数量不断增长。建市以来,宿迁城市建设迅速进入全面发

展阶段,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各区、县积极整合资源,对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进行撤并,撤乡改镇或乡镇合并,以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积聚和带头作用。全区乡镇总数从2000年的126个减到111个,减少了15个,其中乡的数量下降14.3%;而建制镇的数量则增长11.9%。目前全市乡镇平均人口4.53万人,平均面积68.9平方公里。

(三)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建市以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聚集程度提高,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化进程依靠二、三产业双轮驱动。2009年,三县两区的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1.2%,比1996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6%,比1996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同时,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由1996年的46.3 %调整为59.8%,上升1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996年的35.9 %调整为43.3 %,上升7.4个百分点。

(四)中心城市规模显著扩大。建市以来,宿迁加大区划调整力度,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使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行政地域面积从1996年的136平方公里扩大到944.7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规模由1996年的26.5万人扩大到136万人,比1996年增加100万人,增长46.9%,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25.8%。中心城区暂住人口由1996年的24.92万人增加到58.76万人,增加了33.84万人,增长135.2%。城市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宿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发展。2009年,宿迁地区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6.6%,非农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59.8%,而城镇化水平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40.8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低7.1个百分点,比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低16.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例系数只有0.85。这反映了宿迁的城镇化与产

业非农化不同步,城镇化的发展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的进程。

(二)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强。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我市还处在集聚发展阶段,缺乏功能强大的经济中心区域,各1区、县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弱。小城镇数目虽然较多但增长缓慢,县城镇规模偏小,功能偏弱,集聚能力不强,吸纳生产要素、转移农业人口的能力较弱。同时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缺少相应的产业支撑,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较小,核心竞争力不足,城镇功能不明显。

(三)城镇化内在质量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上,盲目攀比,乱铺摊子,只追求城镇区域的扩大,不重视空间组织的优化和城镇功能的完善,造成中心城镇规模扩张过快,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管理水平上不去,医疗卫生设施不配套、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在城镇发展中,不注意挖掘本地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一味地模仿他人的东西,没有彰显出自己的城镇特色和建筑风格,甚至连道路名称都照搬外地。个别地方在老城改造时过度开发,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的抢救保护不够,造成城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特色丧失殆尽。

(四)区域协调发展不够。由于缺乏系统的区域城镇发展规划的引导,宿迁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受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的影响,各地在城镇化发展目标上缺乏明确的区域分工,城市主导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在发展中缺乏协调和沟通,影响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存在着重城轻镇、重镇轻乡的倾向,乡村居民点建设分散,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009年宿迁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3元,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由1996年的2.11:1扩大为2.34:1。

三、加快宿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扩大消费需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新形势下,宿迁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坚持大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积极融入宿迁城市群和徐州都市圈,以科学规划为依据,以产业支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发挥规划先导作用。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调控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依法管理和建设城镇的重要依据。推进宿迁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加强规划研究与制定,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适时、动态、超前研究编制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要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规划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要统筹区域城镇化发展,合理确定各区、县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实现城市优势互补和区域共同发展。按照经济社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行政区划“四划合一”的思路,合理定位各级城镇的规模和功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区域城镇体系。按照尊重科学、统筹城乡、服务经济、突出特色的要求,制定城镇化发展纲要,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根据城乡资源环境容量,切实加强城乡空间管治和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要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以规划引导城市科学发展,以规划促进村镇建设水平的提高。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加强对规划

实施的领导和管理。要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偏差,保证规划全面实施。

(二)加快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加快工业发展,提升工业化水平,对于推动宿迁城镇进程至关重要。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进程。要加大工业投入,通过项目带动,形成支柱型经济增长点,扩大宿迁工业总量,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社会资本和资源向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集聚,加快培植一批主业突出、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发挥支撑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形成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要围绕支柱产业的配套延伸和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对原料型、低效型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形成链式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区域经济特色。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功能特色,吸引更多的外资项目落户宿迁。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现代技术、现代管理手段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保证社会的基本就业。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要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培育发展商务服务业,放手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发展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县城是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市域城镇体系中联系城乡的关键环节。提高县城发展水平,可以增强其接纳上一级或同级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能力,为上一级中心城市提供发展空间,也可以发挥县城沟通城乡联系、协调城乡发展的纽带作用。重点中心镇是县域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强辐

射能力的建制镇。从县域经济层面来看,县城是县域经济的龙头,重点中心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兴县必须强镇”,推进城镇化,应加快发展县城、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提高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要增强县域发展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的区域中心职能,提高县级规划建设水平,加快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县城经济实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县城对周边城镇和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要坚持择优培育的方针,对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拳头产业或特色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完善服务功能。要把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有条件的少数中心镇要发展成为小城市,以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10.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篇十

规范建设程序加快建设步伐

夯实发展基础促进社会进步

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交通局、县乡局的指导下,抓住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机遇,从2004年至2006年集中三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活动,并进行了广泛宣传,制

定了发展规划,落实了奖惩措施,做到了“早准备、早安排、早部署”,充分调动了全县各乡镇的修路积极性,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下面就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和取得的主要经验作一介绍:

一、主要成绩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交通局、县乡局有关精神,以国债、通达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农村公路为重点,以服务“三农”发展为目标,农村公路建管养力度不断加大,较好地发挥了公路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一)国债工程方面:****至新兴21公里国债项目已完成灰土底基层8.5公里、二灰碎石基层5公里。

(二)通达工程方面:青町至李大11公里、赵集至曹市3公里、西阳至高公40公里,目前青李路青町至马店段11公里的主油层已铺筑完成;西阳至高公路店集至高公段正在施工灰土基层。

(三)县道公路养护方面:投入人工19200个工日,各类机械2952个台班,石灰1570吨,石子2800立方,砂石材料2.2万立方,沥青近560吨,总投资439万元。完成县道养护里程298.3公里,挖补坑槽6.2万平方,填补下沉坑槽4.5万平方,铺油层11万平方。改建涡双路白膏沟桥1座,投资近20万元;维修十临路及耿王路上5座险桥(涵),投资约18万元,抢修张义路等水毁涵洞9道;投资15万元,对义门大桥进行了质量检测,保障了县道的安全通行。

(四)乡村公路养护方面:新改建村级公路588.8公里(其中砂石路524.9公里,油路54.3公里,水泥路9.6公里),完成投资1169.2万元;养护村级道路路面1535782平方米,新改建桥(涵)78座(道)。其中新兴镇投资260万元,新改建村级砂石道路54.3公里,其所属的左楼、前刘、大李、大曹

等行政村新改建油路40公里;张老家投资78.6万元,新改建砂石路37公里;临湖、陈大、高公、丹城等乡镇村级公路建设也得以迅速发展。

(五)路政管理方面。以“第八个路政管理宣传月”为契机,充分利用路政巡查车沿县道主干线巡回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和《亳州市公路路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向沿线群众散发传单3000余份。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坚持严格执法、文明管理,严查占道经营、违章建筑、超限超载等违章行为,取得了显著成绩。共拆除违章砖木建筑2处,制止挖掘损毁公路4起,清理预制楼板厂26处,煤堆占道18处,建材占道42处,农作物秸秆32处,抗旱土坝6处,午秋两季共清障1000余处;超限车辆卸载、倒货30余辆,路政处罚案件(一般程序)15起,当场处罚案件63起,依法罚款7万元,补缴交通规费11万元;埋设警告标志66块,指示标志81块。刷新地名牌43块,指路牌23块,分界牌15块。

(六)农村公路“三六一机制”方面。2004年农村公路建管养、“三六一机制”工作突出,全县721个行政村有513个村实行了“一事一议”政策,比例为71,我县农业人口约120万人,共筹资1169.2万元,人均9.8元。实行“一事一议”乡镇都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与行政村签订了养护承包合同,管养人员达360人,管养里程1369.2公里,完成投资1169.2万元,征收的小机养路费60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由于“三六一机制”的全面落实,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明显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及各路段的插标立界工作更趋规范化。

二、具体做法

(一)明确职责,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责任到位。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的机遇,协助县政府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农村公路建设的建设标准、资金来源、方法措施等。解杰昂县长与各乡镇(场)长签定了《2004年农村公路养管建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乡镇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并在8月10日、10月13由县政府主持召开了全县村级公路建设工作现场会和农村公路建设调度会,在会上分别对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各单位、各乡镇的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安排布署。

(二)总体规划,确保三年预定任务完成到位。为确保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组织实施了对全县26个乡镇都的村级公路建设进行了三年规划编制,预计三年总规划改建农村公路1635.73km,总投资8318.75万元。具体为:

2004年576.78km,其中砂

石路484.86km,油路91.92km,水泥路6.638km,投资1907.9万元。已经按计划超额完成任务;2005年541.4km,其中砂石路356.31km,油路185.1km,水泥路2km,投资2928.7万元。2006年507.5km,其中砂石路320.66km,油路186.8km,水泥路1.5km,投资3087.25万

元。

根据三年规划,到2006年我县的农村公路网络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道路通行总量得以全面提高,路容路貌将大大改观,彻底改变公路建设对“三农”发展的制约,公路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将得以全面发挥。

(三)强化廉政建设,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到位。

在公路建设中不断强化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落实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廉政工作的通知》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管理上,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完善跟踪监管、廉政巡视、定期考评制度,确保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公路建设上来。

三、主要经验

回顾2004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具体做法,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结合实际,制定县乡公路建设长远目标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

为实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避免农村公路建设的随意性,减少浪费,减轻农民负担。我县紧密结合实际,确定了全县公路建设目标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05年,利用实施国债、通达工程机遇,改造主要县乡道及村道,使公路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第二步:到2007年,实现主要乡道路面黑色化,全县所有集镇通油路,全部自然村实现晴雨通车,提高技术等级,改善行车状况,完善沿线设施,全面增强乡道、村道的通达能力和抗灾能力,满足农村交通运输基本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第三步:到2010年,使主要乡道达到三级公路标准,路面实现高级、次高级化,完善桥涵配套及交通附属设施,使农村公路形成等级、结构、配置合理的公路网络,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有效手段。

新兴镇原来乡村主要道路里程仅为78公里,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达到170公里,增加2.18倍,其中:柏油路达61公里,砂石路109公里。全镇28个行政村,15个村通砂石路,13个村通柏油路。纵观新兴镇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特点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农村公路建设难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资金筹措上充分发动群众,合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三边四荒”、林权拍卖等方法筹措建设资金;在工作措施上通过点上抓示范,面上抓引导,一年抓几个村,逐步扩大,形成规模,营造一村带周边,一村带全镇的良好修路氛围。在工程管理上走出了一条“阳光”工程,“阳光”操作的路子。为推广新兴镇的先进做法,通过召开村级公路现场会、农村公路建设调度会,带领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下派干部看现场,听汇报,提高了各乡镇修建农村公路的思想认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全县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新高潮。

(三)加强领导,铁腕抓质量、抓廉政是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2004年,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人大牵头,纪检监察、计划、交通、农经、城建、水务等部门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与办公室,对农村公路建设总体协调、督促、服务、指导。今年的国债和通达工程建设交由县政府采购中心向社会公开招投标,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开工、竣工、验收等程序,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所有项目均实行了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计量支付的办法,建立了企业自检、业主负责、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使农村公路建设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把公路建设建成了“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虽然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我们深知自身也还有不少问题和不足,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各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在以后的工作我局将继续在上级领导的监督和指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养、管、建机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交通局

11.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篇十一

一、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1、食用菌。2013年,全县共发展反季节高温香菇5000万袋,黑木耳2000万袋,白灵菇100万袋,鸡腿菇53万平方米,小姬菇200万袋,小平菇150万袋,平菇400万袋,毛木耳60万袋,金针菇50万袋,形成了以香菇为主,多品种发展的生产局面,总产值近13亿元。2、畜牧。2013年,全县牛存栏达37.44万头,其中“夏南牛”存栏28.05万头;生猪存栏42.89万头;山绵羊存栏27.71万只;禽存栏387.47万只;全县牛出栏20.34万头,生猪75万头,羊25万只,禽243.82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达9.5亿千克,实现畜牧业产值3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一半以上。3、油料。2013年,全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6亿平方米,总产达到1.2亿千克。4、烟叶。2013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3666.7万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一,总产值达9670万元,实现税收2127万元,形成了以高店、泰山庙、王店、花园、双庙、赊湾等7个烟叶种植大乡。5、蔬菜。201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860万平方米,总产量达2.4亿千克,总产值1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84%。6、林果业。目前全县林地面积10.1亿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2.3%,全县林业年产值9.6亿元,林果产值2.5亿元,形成了以马谷田、王店、高邑等乡镇为主的优质梨基地,以贾楼、付庄等乡镇为主的优质桃及小杂果基地,以象河、春水等乡镇为主的大枣基地等10多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林果基地。 7、茶叶。全县已建茶园1178万平方米,改造老茶园206.7万平方米,种植茶苗2000万株,实现茶叶总产0.7万千克,其中绿茶0.2万千克、红茶0.5万千克,实现产值200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

近年来,我县为巩固现代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成立了七大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蔬菜生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夏南牛品牌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并抓好落实。截止2013年底,我县农业金融贷款34.5亿元,全县涉农资金总额46263万元,县本级投入6362万元,占涉农资金总额的13.75%。

(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特色农业发展

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了河南恒都食品、懿丰油脂、三明食品等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将建成2-3个国家级大型龙头企业,并形成产业化集群。二是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加生产基地建设,走“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之路。目前泌阳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1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97家。

(三)实施品牌战略,扩大特色农业市场影响力

泌阳县高度重视品牌培育,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强力打造特色农业。目前培育的有“泌阳花菇”、“夏南牛”、“金铜山”烟叶、“白云毛峰”茶叶、“悦生和”食用油等一系列品牌,品牌战略的实施为规范标准化生产、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特色农业知名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存在问题

一是特色农业规模偏小。多数特色农业产业仍以个体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经营为主,批量小、集中度低。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大部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品牌培育不够。目前培育的品牌少,大多数只限于地方性品牌,影响力小,市场竞争力弱,品牌效益没有完全凸显。四是农产品销售市场狭窄。泌阳县生产的农产品,由于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绝大部分仅在县内及周边地区流通,少数进入省内外市场,除食用菌外,缺乏出口创汇的强势农产品。五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农产品基本上以初级产品状态进入流通领域,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四、下步打算

1、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能力。依托“阳光工程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万亩人员包万村活动”等项目平台,组织农技人员分包乡镇,进村入户,开展特色农业技术培训。

2、加快结构调整,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品种改良和更新,形成主导产品,增加名、优、特新品种,发展特色产品,突出价格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3、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为特色产业发展营造充分空间。一是通过农交会、展销会等平台,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二是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农民流通合作组织。

(作者单位:河南省泌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上一篇:大班数学活动:《谁的豆子多》下一篇:给各个运动员的加油稿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