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024-07-08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共8篇)

1.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一

先进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企业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要有辩证的头脑和发展的眼光,严谨而务实的作风,系统而缜密的规划,过硬而可行的保证措施,逐层深入细化和渗透,要守望常道、力戒浮躁,注重基础、有序推进,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行动,努力构建具有前瞻性、历史继承性、内驱力量强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秉持的先进企业文化。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先进企业文化的特征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1、继承与创新是先进文化必备的品质。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历来是文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众说纷纭的话题。有的强调继承,轻视创新;有的强调创新,轻视继承;有的则既强调继承,还要创新。中国铁建的企业文化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文化,这是由我们企业历史和现状决定的,大致有四个方面的直接原因:一是由企业成长期和发展上升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条件决定的。我们的企业成长在计划经济时代,必然留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企业的发展上升期又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有经验教训,也有收获和感悟。所以,要对企业所处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理念、制度、行为等文化进行批判的总结和扬弃,吸收精华,守望常道,剔除糟粕,才能创新文化。二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以完成国家指令任务为目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企业丢掉了很多禁忌,自主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主营业务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经营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等,都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支撑。三是企业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单一的以军人为班底的人才结构,正被历年分配来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所替代,形成了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和国际化的新特点,迫切需要企业的管理理念、行为和要求与之相适应,才能真正集全员的智慧和力量,共创“富工强企”大业。四是由文化的导向作用决定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吹响企业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战斗号角。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应变、效率和协调是先进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改革就是创新,创新必须改革”的理念,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还要努力构建应变文化、效率文化和全面协调文化。所谓应变文化,就是要求企业具有全球眼光、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在竞争、开放、动态的环境下审视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使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使命和价值追求相一致。所谓效率文化,就是要求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速度和效率,坚持用企业的快速反应,主动求变思维,缩短管理流程,加快人才价值的增值,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跟踪世界前沿科技,在相同的时间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当今的日本,非常注重领先时间,注重育人,注重现场解决问题,这就是日本效率文化管理的精髓。所谓全面协调,就是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企业战略和使命为行动指南,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文化支撑体系,使全体员工在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中形成统一的理念和行为习惯,保证企业使命、价值和责任的实现。

3、企业价值观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和方向,它决定了企业培养什么人,依靠什么人,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战略目标和历史使命等核心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含混不清、把握不准,企业将寸步难行。就像一个人,一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理想信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对自己人生的把握和对社会的贡献也会截然不同。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秉持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只有按照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才能对企业价值观作出清晰而明确的判断,才能引领企业在更加明晰战略目标旗帜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铁建所秉持的“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指导企业向国际化大集团迈进的道德操守和指导思想,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诚信经营、创新求变、从长计议、科学管理。所以,建设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之树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的基础和根本。

4、品牌形象建设是体现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要想落地生根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企业全体员工认可和秉持;二是社会公众认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顾此失彼现象都将影响企业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企业品牌形象,既是企业表层文化或外在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内涵文化的直观反映,就像一个人的外表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个人职业要求和基本素养一样,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是公众了解企业的一个直观窗口和形象展示,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社会公众对接的交汇点。企业文化只有赢得公众认可和良好口碑,才能融入社会文化,获得生命营养和前进动力。

5、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是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把握的重点。发掘和培养人才是奠定企业兴旺的根基。要提升企业软实力,人是关键因素,一切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人的奋斗和人的传承,再美好的蓝图也只能是一张白纸。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全过程都要始终突出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考核办法,建立起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奖罚激励机制,使一批批优秀人才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企业优秀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和传承人,就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点工作,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证,形成企业健康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否则,讲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一句漂亮的空话。

6、打造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保证。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因为只有学习才能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学习能力和行动能力是其必备素质。打造学习型组织,就是要让学习成为公司管理的常态,成为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无数成功企业向我们昭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企业文化建设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战略调整而不断变化的,是企业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精神活动的总结和概括,是一个随着企业经营实践逐步拓展而不断丰富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金科戒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与创新永远是企业文化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基因。因为,先进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天的先进并不代表明天的先进,而明天的先进,也不代表后天的先进,企业家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重新学习。

自从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理念以后,很多企业把学习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行动学习成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比尔盖茨是个非常善于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人。他每个月都要用一个周的时间来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简称“思考周”。主要任务是思考公司的重大问题,并阅读部门经理向他推荐的书刊及资料等,他有一本备忘录叫《微软的错误》,记录了日常发现的各种错误,并及时解决这些错误,提高了微软的纠错能力。他时时告诫公司员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危机感。盖茨曾说:一流的企业家只管人,二流的企业家既管人又管事,三流的企业家只管事不管人。管人,管什么?主要是管人的理想、信念、追求、学习、行为和好的习惯的养成。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讲的就是要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锤炼和自我提高。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却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作为个人能把握的有两点:一是自信,二是学习。自信是力量的加油站,只有自信而不自满的人、自豪而不自大的人、自重而不自负的人、自尊而不自卑的人、自觉而不自由的人、自律而不自封的人、自省而不自流的人,才能真正建立自信的高地。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学习的自主、自觉、自悟和自乐意识。学习是智慧的源头活水,要专心致志地学习,就必须清除思想上对学习的不正确认识,然后开展公开的、持续的、快乐而自由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到,学习就是改变,学习就是创新,学习就是信仰,学习就是境界,学习就是追求,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生活,学习就是聚财,学习就是成长,才能真正明白学习的快乐。改变就是行动和实践,是提升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每一步都需要学习和改变。因此,你改变一种态度,收获一份心情;改变一种思维,收获一种智慧;改变一种观念,收获的则是整个未来。

自信、学习和改变是一个人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方面,也是一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就有40%的企业,坚持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地改造,以适应创新求变的发展形势的需要,他们的根本动因就是要全面提升企业的学习和行动能力,让学习能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二

一、了解满族文化遗产特征

满族文化是满族起源时就已经诞生的文化, 而满族文化遗产是其进行生存发展中蕴蓄堆积而来的文化资源的总汇。在这些保存完整的文化遗产中, 拥有着类似于满族的建筑、文学、马上骑射以及满族各式各样的服饰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存在标着一个满族如何由一个小部落到清朝鼎盛时期再到衰败的过程。它极具鲜明又让人流连忘返。

1.起源悠久、保存完整、内容丰富

满族的起源严格上来说要从先秦时代的肃慎人开始, 直至汉代、三国的挹娄人, 南北朝称为勿吉人, 隋唐的靺鞨, 宋辽的女真, 再到1115年时阿骨打统一女真后称帝国号为大金, 至此女真至于元朝统治下。随后元灭明起女真人又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 直到努和哈赤定都盛京、皇太极该族名“满洲”及其子福临进入北京, 开始清王朝统治后1911年到清朝消亡。1满族文化经历上千年历史的积累, 成就出当今保留完整的文化遗产, 其遍布中国13个省, 遗产类型多达十四种, 多以建筑和民俗习惯为重要组成部分。

2.独具特色且级别高、地域性强

在现存保留下的遗产中有10处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有67处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2还有多处散布在大大小小县市区的遗产不计其数。都标注着满族文化遗产的位置较高独占性之强。也从这些资源可以看出满族文化遗产的精髓之深, 地域之广。

3.北方气韵鲜明

现如今满族文化遗产多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这五大省, 在清朝中期到现在逐渐与汉代文明相融合, 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民族文化。3在这里满族人民根据奇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铸造了其豪爽、豁达、强劲、勇猛、重情义的民土民情。他们这种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胸怀反应出满族文化中地域色彩鲜明, 历史和现实相融合的文化氛围。

4.包容性强

在满族文化遗产中拥有着汉、满、蒙等民族特色, 主要体现在八旗制度、结婚嫁娶、建筑风格、满文创作、饮食文化等等。它有极具有包容性, 此现象在满族入关后与汉族相融合时表现的极为明显。它可以吸取汉族中优秀的文化, 从而推陈出新发展为自我文化底蕴, 到后老满族文化中的政经文教等多种领域都充实着当时的儒家思想。

二、 探讨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

根据上述说明满族文化遗产具有起源悠久、保存完整、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且级别高、地域性强, 北方气韵鲜明包容性强等特征, 证明该文化历史社会和考究价值都极大, 不容置疑的屹立于我中华大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之林中。4它不仅地域上较为集中, 而且又交通方便等多项符合旅游开发项目。所以满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值得深度探索。

1.创建品牌效益

品牌, 顾名思义为有一定经济价值, 并具有抽象化且能够识别的标示, 它又具有内外双面特性,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大众对其产生理念、行为、视觉三方面认知, 并且这种认知具备长期性。满族文化遗产从各方面来看都具备形成品牌效益。进行建设品牌时应将旅游产品中个性化和市场力与满族文化遗产中的独特性相结合, 从而给游人带来视觉上精神上的享受, 以此刺激本文化市场效应运转, 巩固旅游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增强整体感, 不断使满族文化遗产向着光明健康的方面发展。5

2.旅游内容需整体且引人入胜

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展以来多地出现品牌混乱等现象发生。6这需要我们合力协助共同树立文化的统一形象, 把文化资源与品牌相融合, 建立起起源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化以及历史古迹文化相一体的多地旅游建设, 即北京与沈阳相连, 连带着抚顺本溪辽阳等地旅游项目的发展, 使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相互联系贯通, 共同打造充满魅力又独具特色的满族旅游品牌。这样一来可以使游人全面深入的了解满族文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也可以了解到满族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满族人的精神, 二来又可以使游人心中的满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发展精品使其品牌具有持续性

满族文化遗产旅游中衣食住游是其主要环节, 应将这些环节整合在一起使其打造出品牌精品, 如满族一条街、满族餐饮、满族服饰等, 强化其在游人心中的地位。与此同时, 在建设品牌过程中也要不断维护发展好其旅游氛围, 使其可以全面深入可持续的发展。

注释

11 .金启孮.满族文化的来源及其对祖国的贡献[J].学习与探索, 1979.04:122-129.

22 .张丽.满族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及其旅游深度开发[J].满族研究, 2010.01:50-53.

33 .郭孟秀.试论满族文化的生存维度[J].满语研究, 2014.01:127-132.

44 .曹萌.满族崛起所体现的民族国家发展意义与当代满族文化研究方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02:29-32.

55 .张佳生.满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特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6.06:77-82.

3.校园武术文化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篇三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气氛;美学教育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校园为主要环境,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化。校园文化有着特殊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气氛。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武术进入校园,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浓郁的文化底蕴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武术文化。因此,校园武术文化应纳入校园文化中,享有着特定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为校园武术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校园武术文化的基本内容

校园武术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武术精神和校园精神。在武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授学生关于武术文化方面的知识,例如:武术礼仪、武德教育、爱国主义精神等。当然还需要在技术动作上进行武技的传授,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根据文化角度的划分,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武术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武术文化也可分为校园武术物质文化、校园武术制度文化、校园武术精神文化。校园武术物质文化是指为实现校园武术等教育目标而提供的一切物质资源。武术文化在大学校园中以三种形态体现,即武术技术课、武术协会、武术社团等;校园武术制度文化是学校各项武术运动项目规章制度的综合,是学校培养目标的标准;校园武术精神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办学理念、思想信念、价值倾向、精神产品、道德水平等精神财富。其内容包括武术文化传递爱国主义的精神、武术文化传递自强进取的品德、武术文化传递吃苦耐劳的作风、武术文化传递传统礼仪的精髓。其中武术社团或武术协会在大学校园中逐渐盛行。以这种类型的武术社团为载体的校园文化被我们定为校园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中国文化心理结构为指导,以攻防格斗的个人动作为核心的人体文化。武术文化是以武术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形成了众多拳种流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极具中国传统哲学坚实思想基础的和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武术文化体系。而校园武术文化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校园环境为主要环境,以育人为主要目的,同时在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完整系统。因此,校园武术文化是以武术物质文化为基础,武术制度文化为表现,以武术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生活,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高校师生的文化修养和整体精神风貌。

二、校园武术文化的特征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其影响远远超出许多西方竞技体育,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并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并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传承性与时代性,独特性与融合性,修身养性与观赏娱乐性,内容选择的多样性与动态性,群众性与竞争性。因此,校园武术文化是一种包括武术文化特征,并与校园文化有着共同特征的文化,具体表现如下:

1.校园武术文化继承儒家、道家传统美德思想

武术文化的“仁”“礼”特性及道德规范;儒家的”仁“学是中国武术伦理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武术的武德和武术攻防动作的搏击上,如《峨眉枪法》中说:“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就是强调武术中“仁”的重要性,再者,少林密典《罗法行动短打》中讲到点穴法的创造,主要目的不是伤人,而是以”仁“”礼“出发点教化人。

校园武术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影响;武术文化在《周易》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重视“健身”“养心”“修德”;而练习武术者的最高追求是通过武术套路中内外兼修的方法达到融心、性、身于一体和谐境界。

校园武术文化具有“天人合一”“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人文精神,如各种象形取意的拳种和拳式都受到“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各种民间拳法,与宗教、民俗文化和民族、地域风俗特色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校园武术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2.校园武术文化包含武术文化中特有的“武技”“武德”“武术美学”的教育

武术技艺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更能磨炼人的意志;”三九“和”三伏“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习练武术,由于全身剧烈活动后呼吸加深,消化能力随之增强,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可以增加身体对寒冷和耐热的适应能力,因而会改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当然运动水平也会随之上升。

武术文化中最重要的“武德”包括武术礼仪和爱国主义的道德教育,它不仅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能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所谓“武德”为“尚武崇德,习武”,习武的目的在于强身、强心、修德,逢善不欺、遇恶不怕。在武术动作“武德”具体表现在抱拳禮,抱拳礼的左手表示五湖,右手表示四海,两手相扣表示学习武术者五湖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左手拇指弯曲意在学习武术者要谦虚,不要称老大;两手抱拳胸前手心向外前推的意思是习武者的友谊永记心间等等。

习练武术时要求注重“形神兼备”就能表现武术对美感的要求之高。中国武术要求的“形神兼备”如同舞蹈一般,它是要求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神”相互融通、相互依存才能得以体现,演绎出一段完美的舞蹈,大家对美的追求总是有着共同点,“武术”对“形”“神”的追求如同“舞蹈”中最重要的对美感的追求。

3.校园武术文化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侠义精神和和平主义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中国传统武术伦理道德的种种特征,如学习武术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敢于拼搏、勇于进取的爱国主义精神奠定了中国武术之魂。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英雄豪杰以自己的生命保卫着自己祖国的完整。如武术名师霍元甲先生,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抛开自己的所有,为保护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奉献自己的满腔热血。这些先进的事迹不仅可以唤醒和激发习武者的爱国热情,还可以增强习武者的民族自豪感。

习武者最重视个人修养中的“侠义精神”是指“见义勇为、舍己助人,重友轻利、两肋插刀,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谨慎谦卑、与世无争。”侠义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美德不仅体现在武打电视电影中,更体现在一些关于描述武术习武者的书籍中。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主义思想是当今社会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源泉。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武术文化“和平”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将中华武术的实践活动和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使中华武术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春国.“武术文化的民族精神价值阐释”[J].搏击:武术科学,2007(9):20

[2]王邦虎.“校园文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01.

[3]王大燕.“试论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6):11.

[4]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05.

[5]秦道宽.“中国道德哲学论衡”[M].团结出版社,2008-11.

[6]王广.“中国功夫”[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11.

[7]华博.“中国世界武术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9.

[8]钟海明.“中华武道概论”[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10.

[9]李晓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武术文化教育”[G].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10]林志刚.“儒家‘仁礼思想对武术的影响及其现实价值”[G].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导刊,2006.

[11]谢远基.“论《周易》对中华武术的影响(上)”[G].天地武魂:导刊,2014.

[12]陈连朋,王岗.“论中国武术的形神兼备‘”[G].群体—研究:导刊,2014.

4.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四

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文化表明的是文化的民族性、国度性;科学的文化表明的是文化的`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大众的文化表明的是文化的民主精神.

作 者:盛海英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刊 名: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1)分类号:G02关键词:先进文化 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的科学性 文化的大众性

5.广告的基本特征 篇五

一、广告的对象是公众。广告的信息不是传播给某一个人,而是传播给全体公众或某个特定的人群。广告提供的所有信息,对公众来说应该是有价值的,即能起到传播信息、引导消费、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作用。

二、广告有特定的广告主。广告主是为了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任何一个广告都是由一定的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而制作的,特定的广告主一方面能使消费者放心地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并在受到广告欺诈等违法行为的侵害时有明确的索赔对象;另一方面特定的广告主有利于国家对广告的管理,当出现广告欺诈等违法行为时,也有利于追究广告主的法律责任。

三、广告者支付一定的广告费。广告费是指开展广告活动所需要的广告调研、设计、制作费,广告媒体费,广告机构办公费和人员工资等,广告费由广告主承担并转移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有人便据此认为广告费用的增加会加大商品或服务的成本。而实际上,由于广告费具有不变费用的性质,即一次投入后,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并随着商品销售的增加和服务被广泛地接受而使单位成本下降,众多广告主选择广告这种促销手段都是从最有效、最经济的角度来考虑的。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会有所增加,但是这不是由于广告费的增加而引起的,而是以买方为主导的经济的必然要求。据统计,全世界工商业在经济广告上的费用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美国每年花在广告方面的费用上千亿美元。

四、广告是一种沟通过程。沟通,就是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思想交流,以求达到某种共识。因此,沟通是一种双向活动,而不仅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影响过程。广告是一种双向沟通,是因为广告主将广告信息通过大众媒体传递给目标消费者,以求说服、诱导消费者购买广告商品。只有当目标消费者接受了广告信息,即认为广告信息是真实和可信的,并同意广告所传递的观点时,广告信息才能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广告沟通过程

五、广告信息要借助一定传播媒体。世界上最早的广告是通过声音进行的,叫口头广告或称为叫卖广告,现代广告信息传播主要是靠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邮寄、传单散发等媒体手段进行的。以下是各种媒体的特点。

(一)、报纸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3、易保存、可重复

4、阅读主动性

5、权威性

6、高认知卷入

7、注意度不高

8、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二)、杂志

1、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

2、杂志印刷精美,阅读率高,保存期长

3、杂志媒体版面安排灵活,颜色多样

4、读者针对性强

5、知识性

6、重复性

7、美感好,引人注目

8、时效性差

(三)、广播

1、传播方式的即时性

2、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3、收听方式的随意性

4、受众层次的多样性

5、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的低廉性

6、播出的灵活

7、激发情感的煽动性

(四)、电视

1、直观性强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5、费用昂贵

6、有较高的注意率

7、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8、利于激发情绪,增加购买信心和决心

9、不利于深入理解广告信息

10、容易产生抗拒情绪

(五)、网络

1、小众媒体

2、互动性

3、超大信息容量

4、付费性

5、吸引有意注意程度

6、引起兴趣,满足需要程度

7、易辨认,易识别程度

8、信息的针对性、亲和力

9、引起在线购买程度

六、广告传达一定信息。任何一个广告都是有目的地向公众介绍一定的信息,这是广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劳务、观念的信息。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的性能、质量、用途、购买时间和地点以及价格等有关信息。劳务信息包括文娱、旅游、饮食等服务性活动的信息。观念信息是指通过广告倡导某种意识,使消费者树立一种有利于广告主推销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观念。如旅游公司的广告,不是着重谈经营项目,而是介绍秀丽的山水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激发人们旅游的欲望。广告必须与市场营销活动相结合,并以说服消费者购买所宣传的商品或享用所宣传的服务力最终目的。简而言之,广告是一种推销商品、获得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行为。如:1.Just do it.跟着感觉走。(耐克运动鞋)

2.Ask for more.渴望无限。(百事流行鞋)3.Obey your thirst.服从你的渴望。(雪碧)

4.Feel the new space.感受新境界。(三星电子)5.Focus on life.瞄准生活。(奥林巴斯相机)

6.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7.A Kodak moment.就在柯达一刻。(柯达胶卷)/Share moments.Share life.(柯达胶卷)

8.Started Ahead.成功之路,从头开始。(飘柔洗发水)9.Make yourself heard.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手机)

10.Intelligence everywhere.智慧演绎,无处不在。(摩托罗拉手机)

(七)、广告需要创意和策略广告的制作和宣传应该满足消费者需要,能唤起消费者注意,并调动兴趣,激发欲望,从而实现消费行为。目前广告市场中,争取消费者注意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每天都要面对成百上千条广告的冲击。如果想要在众多商品品牌中为你所宣传的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争取一个位置,那么广告就要有创意。创意的本质就是使广告所包含的信息能得到更好传达,对诉求对象产生更大的影响作用。好的创意,必须在明确的信息策略指导下产生。没有任何策略指导的信息,即使表现得再独特,也很难成为好的创意。因此,在广告创意这个环节中,信息广告的诉求策略和表现策略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其中语言在此尤为重要。以下是广告语言的特点。一、广告词法特点

(一)选用简明易懂的常用词

广告用语须通俗易懂,使读者尽快得到信息。

(1)Lose ounces, save pounds.(失去几盎司,省下几英磅。)上面是一则减肥食品的广告。pounds 一语双关,既可代表“英镑(”货币单位),又可代表“英磅”(重量单位),但在本广告中应指“英磅”,与其前的“盎司”相对比,妙趣横生。使读者不难理解,该食品价廉物美又不会使人发胖。

(二)模拟新造词

新造词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引起读者的感知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1)Surefit Shoe Ltd.(舒飞鞋业有限公司)

Surefit这个生造词的使用,使人一下就想起Surely to fit your feet(一定合你的脚), 自然穿上它便可让你“舒舒服服地飞了”。

(三)运用动感性动词

运用动感性动词是广告英语词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标题:We do a lot of things to computer systems 正文:.We package them.We store them.We deliver them.We protect them.We install them.We network them.We integrate them.We support them.We serve them.这则广告运用了大量的动词构成一幅服务动态图,吸引顾客购买。

(四)运用复合词

复合词在广告英语中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其组词方法不受英语语法在词序排列上的限制,比较灵活,能充分体现广告创作的创新精神,使用起来更加轻松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The Self-Made woman.She’s living better all the time.白手起家的女性,生活得更加美好。

二、广告的句法特点

(一)多用单部句和简单句,少用复合句。

广告用语必须以最少的版面,最精炼的语言,传递出最多的信息,最有效地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如:(1)Going East.Staying Westin.(到东方,住Westin宾馆)这是一则设计得极为巧妙的宾馆广告,两个单部句,无主谓结构,选词对称,紧凑明快。Westin是宾馆名称,又使人联想到与East对应的West。

(二)频繁使用疑问句

疑问句容易激起人们的反应,特别是广告标题或正文的开头使用疑问句,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理,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抓住读者注意力的广告比比皆是。如:(1)Are you going grey too early?(你的乌发是否过早白了?)

(三)巧用祈使句

祈使句本身含有请求、号召人们做某事的意思,能有效地迎合消费者心理,实现广告的目的,因此,祈使句在广告中被巧妙及时的大量采用。如:(1)Give your clients the full picture of Hong Kong.(恭请浏览香港全貌)祈使句本身有请求之意,用在此处,妙笔生辉。

三、广告的修辞

广告英语的修辞是基于词、句功能上的一种表达技巧,修辞手段的使用往往决定着广告的创意与效果。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比喻(figure of speech)比喻能使广告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形象思维。如:(1)The born leader.(天生的领导者)

此句暗示产品生来居领导地位,当然是优秀产品。

(二)拟人(Personification)

把物写成人,使之有生命力、个性和情感。如:(1)Time will tell.(时间是会作证的。)

时间都会出来作证,说明该产品经久耐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三)对偶(Antithesis)

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两组词语或句子并列使用称为对偶。使用对偶修辞法,能突出所强调的内容,增强语言气势和音韵的优美。如:(1)Once tasted, always loved.(一旦品尝,爱之终生。)结构相同两组词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排比(Parallelism)

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有时是两个)词组或句子并列使用称为排比。排比句能层层递进,加强语势。如:

(1)Designed with a computer.Silenced by a laser.Built by a robot(电脑设计,激光消音,机器人制造。)

(五)押韵(Rhyme)韵律(metre)是由相同或类似的重读或非重读音节的韵脚(feet)组成,而节奏是按行末的重读元音来构成的。

6.知觉的基本特征 篇六

在众多刺激物中选取少数刺激物作为知觉对象,就是知觉的选取性。

2、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医学教育|网修改整理,并用概念或名称的形式把它标示出来,使它具有必须的好处。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必须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持续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 浅谈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特征

★ 从意境范畴看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

★ 中国兴蒙-吉黑地区岩石圈结构基本特征

★ 教学计划范文

★ 教学计划模板

★ 教学计划

★ 学年教学计划

★ a教学计划

7.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七

一、基本特征

我馆文化建设理念归纳起来就是“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八个字。几年来, 在图书馆初创和建设发展过程中, 一直努力实践和丰富着自己的文化建设理念。我们认为, 这个文化建设理念具有四个明显的基本特征。

(一) 差异性特征

按照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 办馆必须有独到之处, 文化建设要突出差异性, 并形成一种差异优势, 甚至是差异强势, 也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要有吸引读者的突出特点。我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如何使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色”来进行深入思考和精心设计, 因此, 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 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特别是在办馆实践中孜孜不懈地追求“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 人精我特”这样一种文化建设目标, 并把这种目标贯穿到采访、编目、流通、阅览、教学、咨询、技术服务等具体工作中。比如在图书馆资源应用于实践课中, 在国内没有参考案例, 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情况下, 率先尝试将图书馆实务与应用实践课程相结合, 通过实践教会读者使用信息资源, 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创办工具性报纸——《明德报》, 向全院师生征集馆徽设计方案, 确定图书馆馆歌——《读书之歌》;开展优秀馆藏推介月、流动图书馆、经典书刊和影视推荐等特色服务;组织“喜庆十八大”、向山区学校和监狱捐赠图书、观看升国旗仪式、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等特色活动。这些都是文化建设差异化和独特性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馆的建设发展, 这种差异化已经逐渐显现出它的优势。

(二) 时代性特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 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范围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因此, 在新环境下, 我馆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顺应现代图书馆发展要求, 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比如在多种信息资源并存的背景下, 瞄准图书馆发展趋势, 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开展虚拟馆藏资源建设;借助CALIS服务平台, 开展馆际互借、原文传递、虚拟参考咨询等业务;采用Web技术, 改版图书馆网站, 实现本馆数据库和远程数据库基本上做到无缝化、集成化和统一界面的文化建设理念, 将图书馆网站打造成搜集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存传信息、检索信息、网络导航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这些体现与时俱进的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制度性特征

制度是图书馆事业持续、稳步发展的保障, 是图书馆办事规程及馆员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行为准则。因此, 在制定读者管理制度时, 坚持以读者为中心, 平等对待读者, 体现对读者的理解、关心、尊重和爱护。从读者的角度, 处理好规范读者行为与方便读者利用之间的矛盾, 在体现制度的同时, 更体现人性化。比如对个别读者“窃书”“吃零食”等违规行为, 不公开检讨、不曝光, 而是采取个别教育, 给读者改正的机会;在服务中, 禁止使用“服务忌语”, 更多使用一些充满人性化关怀的礼貌用语, 如“请出示借阅证件”“请在阅读后把书放在回收站”等。同时, 制定和完善馆员日常行为规范、业务制度和服务准则, 规范业务行为, 明确权利和责任, 提高馆员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制度一经确定, 不仅事事有“章”可循, 而且从馆长到馆员都必须严格遵守, 实行以“法”治馆, 任何人无权开口子, 不给任何人开口子, 保证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

(四) 群体性特征

图书馆要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必须有凝聚力, 要能够把各层次各方面的人团结在以实现图书馆文化建设理念为最高追求目标之下, 形成一个统一利益的有机群体, 达到行动的一致性。从这一点来看, 我馆多年累积形成的图书馆文化犹如一个庞大的磁场, 使馆员在思想上能高度统一, 做到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在行动上能高度协调, 做到有分有合, 优势互补, 彼此心领神会, 配合默契, 进而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产生一种合力, 发挥整体效应, 朝一个共同目标进发。比如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决定, 广开言路, 听取全体馆员的意见, 激发馆员的参与热情。特别是在今年的新年联欢晚会上, 所有的馆员都准备节目、参加演出, 谁也不甘落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图书馆所有的后勤服务人员都自愿准备节目、参加演出,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我馆文化建设的群体性特征。

二、基本要点

我馆文化建设基本特征在宏观上寓意深刻, 在具体实践中的内涵也非常丰富, 把其中的内涵和精神提炼概括起来, 其要点主要是“六个注重”。

(一) 注重馆藏建设

丰富的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 在网络环境下, 我馆馆藏建设坚持两手抓:一是抓现实馆藏。以学科建设和办学方向为原则, 以师生需求和图书馆的方针任务来建立自己的馆藏特色, 突出实用性、系统性、侧重性和前瞻性。比如与系部负责人建立广泛联系, 了解他们对文献资源的新要求及反馈信息, 及时调整采购计划;严把进书质量关, 要求师生推荐实用性、前沿性较强的各类书籍, 并组织师生代表参与新书采购;接受校本部及社会各界赠书, 丰富馆藏资源;设立最新书屋、教参书库、专题书架等特色馆藏, 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需要。二是抓虚拟馆藏。根据网络时代的新特点, 购买数字图书数据库, 接入CNKI知网、读秀学术搜索、北大法宝等一些数字资源, 为读者获取信息拓宽渠道;利用现代数字和网络技术, 上传VOD视频点播和电子图书, 方便读者阅览和下载。

(二) 注重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在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专业技能、服饰仪态、言谈举止, 对读者都是一种感染、一种榜样、一种吸引。建设这样一支馆员队伍, 是我馆的不懈追求。为此, 主要抓两点:一是素质上重视提升。通过馆内业务学习和考核、外派业务培训、职称评聘培训、组织课题研究、开展业务轮岗来提高馆员的专业技能;通过专题讲座、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并在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馆员整体素质, 激发工作热情。二是情感上倍加关怀。设立“馆长接待日”, 馆长定期与馆员谈心, 倾听馆员的愿望和建议, 调动馆员参与图书馆的管理;通过开展座谈会、组织党日活动加强馆员之间的沟通, 使馆员之间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 满足馆员情谊友爱的需要。

(三) 注重学生培养

新时期的图书馆作为学院一个机构, 同样承担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特别是在信息时代, 图书馆不仅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素养, 而且还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 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我馆紧紧围绕学生素质培养,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组织新生入馆教育, 发放“图书馆入馆指南”“电子资源使用指南”等宣传册;成立文献检索教研组, 开设《文献检索》必修课和《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络信息检索》选修课, 对读者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全覆盖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二是开展“信息检索大赛”、开设图书馆应用实践课,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利用自身有利条件,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导读工作。组织“4.23世界读书日”活动, 举办知识讲座, 开展书评、新书推荐, 读书风采个人展示活动, 逐月公布“图书借阅排行榜”“读者借阅排行榜”等, 引导学生阅读取向,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四) 注重服务质量

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就是服务于读者, 最大限度地给读者提供所需信息。因此, 在当今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利用、数据库资源极大丰富的情况下, 我馆如何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不断增强服务主动性。坚持“一切为了读者”的原则, 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根据读者层次, 推行个性化服务, 进行电话预约, 送服务到家等。二是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单独设立参考咨询部和课题研究小组, 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新的服务;积极实现网络参考咨询、强化网络信息服务, 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技术含量;设立数字资源体验区, 让读者免费享受数字图书馆带来的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三是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建立多渠道意见反馈机制, 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设立馆长信箱和意见簿, 现场解答、讨论和及时处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组织读者问卷调查, 从服务水平、服务态度、设备与环境、资源建设与使用等方面, 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关注度和了解度, 寻找服务质量的改进焦点;组织馆员去兄弟馆舍参观学习, 寻求服务质量的横向差距, 了解自身的不足。

(五) 注重严格管理

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外显, 是图书馆行为文化的具体组成, 体现在方方面面。具体说来,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严格考勤管理。全体馆员实行入馆打卡、查勤制度, 除公差和休假外, 馆员们积极克服上班路途远、雨雪天气行车慢、喂养小孩等各种困难, 全部提前10分钟到岗, 彻底杜绝迟到现象。二是重视精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树立精细意识, 量化管理细节。从小事抓起, 在管理中体现细节, 在细节中体现管理, 并把这种思想贯穿整个工作始终。如从书刊采购、加工、分类、典藏到架位排列顺序, 其差错率不超过一定标准;所有物品摆放都要定位整齐, 不得乱放;工作场所的卫生、安全、安静都要符合优美环境的标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事项和数据都有原始记录, 以备总结检查;每个馆员都必须撰写周工作总结等。因此, “点点滴滴求合理, 细微之处见管理”是我馆细节管理的真实写照。三是增强激励机制。除按学院要求评定先进外, 我馆每年对表现优秀的馆员, 都要进行奖励;对工作中出现失误的馆员, 要求在全体馆员会议上通报失误情况, 引起其他馆员注意, 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同时, 推行业务考评制度, 考评成绩与优秀评定挂钩。

(六) 注重环境文化

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充满生机、整洁和谐、健康向上的读书环境, 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 激发读者更强的求知欲。因此, 我馆非常重视优美整洁高品位的环境文化建设。一是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 创建良好的人文服务“软”环境。通过开展业务竞赛、馆员工作交流等活动以及撰写思想汇报、馆务会思想教育等形式, 树立馆员的人本意识、服务意识, 强调工作风貌和精神状态, 对读者多关心、少批评, 营造馆员和读者的和谐氛围, 进行换位思考, 消除读者冲突, 提高读者的满意度。二是营造整洁、幽雅、舒适的“硬”环境, 创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如在室内摆好盆栽花木, 张贴名家画像、名言警句, 悬挂书画作品;同时, 雅致有序的图书陈设布局, 多功能的学术报告厅、展览走廊、电脑学习室、茶座休息小厅、饮水处等的设立, 为读者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高雅、宽敞、宁静、方便的空间。尤其是现代技术环境, 如电子阅览室、音响室、数字资源体验区的建立等,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网络学习娱乐休闲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双, 刘勇.当前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则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 2010 (2) .

[2]张晓辉.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11) .

[3]张锦周.关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5 (3) .

[4]李慧, 沈河.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初探.吉林大学.

8.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八

摘要:在明确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对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了初步的分类,并详细的阐述了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8个特点,以期望为我国休闲娱乐体育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休闲;娱乐;民族传统体育;范畴;分类;特点

中图分类号:G8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451-03

休闲娱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十分古老而重要的活动形式,是构成人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1]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休闲、娱乐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特征之一,这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小康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时期,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休闲娱乐体育的理论,本文着重对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分类及其特点进行阐释,以期为我国休闲娱乐体育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及分类

1.1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通过对休闲、娱乐、休闲体育、娱乐体育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解析,我们提出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就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多在各民族节日和余暇时间开展的各种休闲、娱乐性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以恢复体力和精力、缓解压力、愉悦身心、调节情绪、修身养性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和民族传统体育中另外两大类:技击壮力类、养生健身类是相互独立又三者并存的关系。

1.2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根据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时的地点及使用器具的不同,我们将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分为8大类(表1)。

上述分类,可以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休闲娱乐类体育活动的基本概貌,是对丰富多彩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形式的充分体现。

2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2.1多在时令和节令举行在农耕社会,依循自然节律生活的人们为了适应天时、物候的周期性变化,从最初由原始信仰所产生的宗教祭祀的节日庆典,到由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所划分的“节气"所产生的节日,以及以纪念重大事件而产生的节日庆典活动,古老的华夏民族逐渐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些绚丽多姿,具有各种风俗活动内容的节日。同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里,我们祖先很早就认识到时令的变化、节令的迁移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祭礼色彩日渐淡化,休闲娱乐的气氛日趋浓重,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正是各民族节日文化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我们熟知的传统体育活动,大多数都有节日庆典与之相对应[2],如:清明的踏青,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登高,中秋节放灯,春节的舞狮舞龙,元宵的划旱船、扭秧歌、踩高跷。[3]再看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西南少数民族“火把节"上的“跳火绳",傣族“泼水节"上的“丢包"、象脚舞等。节日的消闲时间的相对增多,为开展休闲娱乐体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各种民族节日为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同时各种时令和节令活动也就成为了休闲娱乐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载体;而这类体育活动融入民俗节日之中使其娱乐性得以充分展现,为民族的节日内容增添了纷繁多姿的色彩,又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活跃,娱乐性更强,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娱乐需求,两者相得益彰,互相生辉。许多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是这样在民间传统的时令、节令形成的节日娱乐中得到了传承与延续。

2.2多数具有宗教祈福功能早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非常低下,先民们对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的寒暑演序,特别是对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等现象无从解释,并由此而产生了畏惧心理。为了取得心理的平衡,亦即取得平安与生活的美满,先民们不能不把那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归结为“天"的主宰,并举行一定的仪式祈求“天"赐予他们丰登的五谷,祈求“天"风调雨顺,就此开始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他们为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向上苍祈祷吉祥。比如每当丰收之后,或在祭祀天地的时候,以及在狩猎之前,人们往往踏着石块敲击的节奏,模仿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的各种形态、动作,手舞足蹈,伸腰缩臂,借以表达他们对祖先及自然力的崇拜,对万物之神的敬仰,向神表达自己的崇敬和虔诚之心,以此来取悦神灵,祛除人世间的灾难,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与艰难枯燥的狩猎、采集活动相比,这种活动具有浓厚的娱乐色彩,祭祀之礼所含的歌舞既是体育的源头之一,也是娱乐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这种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节日活动而固定下来,代代相传直到今天。

2.3多以加强民族内部团结为目的民族传统体育当中的休闲娱乐类活动不但能促使人们更多地进行户外活动,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活动身体,舒展筋骨,而且在接触交往中由于没有利益冲突,完全是一种闲暇时的自娱自乐的体育活动方式,人们容易获得一个轻松、亲切、宜人的交际环境,这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有益的;同时它又是以本民族或民族内部的某个集体为单位的进行活动的,使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所以它对于增进民族内部的友谊与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许多民族,特别是我国的少数民族都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这种认同感,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这样做了。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的人参与和协作,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的协调关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儿童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为本民族内部的关系融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能长期得以保存,就是民族认同感的直接体现。

2.4往往混杂多重目的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有供人们在参与或观赏时享有的休闲、娱乐的特点之外,往往很多项目混杂有多重目的。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从来没有独立存在过,而总是和人们的军事、宗教、农作生产、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密切相连,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由于社会变化的需要,有些作用逐渐削弱,有些作用得到增强,并依靠民间赛会和节令活动得以开展,依附民俗习惯得以沿袭。

从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来看,在人类未能完全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之前,其生产、生活是不稳定的。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产生出来的体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娱神,或自娱,有的是兼而有之。只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后,竞技性才逐渐增强,形成了娱乐中有竞技,竞技中有娱乐。

2.5宫廷与民间交往频繁在古代,由于旧时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很多休闲娱乐的体育项目都是专为皇帝及达官显贵观赏、娱乐而设的,民间的体育项目大多出自宫廷当中,皇帝的爱好和行为可以影响周围的环境并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如马球,唐代宫廷贵族的马球运动到了宋代在民间流行就形成了“打球社"的专门组织,为人们提供“走马打球"的条件;而来自民间的娱乐活动项目一旦被宫廷所接受,则往往会加速民间此类项目的传播和发展。如西汉时期的楚地流行的蹴鞠活动由于刘邦之父所喜爱,流入汉宫,很快就兴盛起来,深为后来的帝王贵族所喜好,相效成风,一些中下层官吏也群起效仿,大兴蹴鞠之风。唐代散乐百戏包括戴竿、走绳、斛斗、旋盘、蹋球、顶碗、山车、旱船等,是宫廷中主要供帝王及达官贵人观赏的娱乐项目。其实这项活动在隋唐民间也相当流行。统治阶级常征召散乐百戏艺人进京表演,有时用以娱乐,有时则含有向外国或少数民旋政权炫耀大国文化、显示大国威风的意思。

古代的休闲娱乐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宫廷和民间不断的发展,互相交往,促进了这一类项目技艺的提高和普及程度。

2.6宋代以后市场逐步成熟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在都市经济的孕育下,逐步形成了一个适应都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文化需要的世俗文化,休闲娱乐的民族体育从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民间开展的更为普遍,并出现了体育的商品化趋势。宋代以后这类体育在民间的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风靡于唐代的300年的马球运动,并未因五代十国的战乱而消失,在宋代依然盛行。但是在宋代之前,这项贵族活动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基本上还是在宫廷府第、达官显贵以及军队中流行,可是到了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与发展,马球活动逐渐步出“宝津楼之南,有宴殿……殿之南有横街,牙道柳径,乃都人击球之所"(《驾幸宝津楼宴殿》)。虽然上不普遍,但毕竟有了专门的活动场所。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市民体育的兴起,马球活动在市民阶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民间有“打球社"的专门组织,为人们提供“走马打球"的条件。这是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产生的。[5]

两宋时期蹴鞠的竞赛方式流行一个球门和不用球门的踢法,使得玩蹴鞠不受场地的限制,又因为蹴鞠的技术性、娱乐性强的特点,易为一般市民百姓所接受,这样也就为促进商品化提供了条件,由此还出现了以蹴鞠卖艺谋生的职业艺人的产生。

2.7多以创造文明和谐环境为归依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特殊形式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渲泄,同时还有益于参加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多数项目以创造文明和谐环境为归依。

人类社会的原始休闲、娱乐活动主要是先民们在劳动之余进行自娱的一种手段,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先民们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存,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他们经常借助于休闲、娱乐活动来自娱自慰,通过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来消除生理上的疲乏;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广大劳动人民倍受压迫,生活困苦,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更加沉重,因此一些民间休闲、娱乐活动就成为他们自娱、自慰、渲泄自我的手段,由于休闲娱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益于生理健康、机能协调,对心理的欢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能和睦不同等级人们之间的关系,为社会的安定创造了一种较为和谐的气氛,因此我国古代的一些统治者都设想通过“与民同乐"来对社会间接地起到和谐的作用。

2.8注重个人技艺的精巧和纯熟高度体育技巧性与高度艺术性相结合也是中华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之一。弈棋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展最为广泛的体育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围棋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的高峰时期。围棋高手辈出,为了区分他们之间的棋艺水平的高低,开始建立了围棋品位制,受到棋手及全社会的重视,同时由于人们对围棋的价值观由过去的毁誉转变为探索和追求人性的自我完善,致使围棋的棋手追求个人高超的棋艺技术,围棋制度和社会的崇尚气候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了围棋的发展。

再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娱乐活动既强身健体又愉悦身心,达到健、力、美的和谐统一。再有如苗族有一种“上刀梯"[6]的活动,训练有素的青年顺着两边固定36把钢刀的木柱,手抓刀刃 ,脚踩刀刃,一步一步攀登到柱顶,吹响牛角,然后再一步一步下来,这种活动观赏性极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技艺的精巧和纯熟。

3小结

1) 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就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多在节日和余暇时间开展的各种娱乐性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以恢复体力和精力、缓解压力、愉悦身心、调节情绪、修身养性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2) 根据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时的地点、工具的不同,我们将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分为8大类,分别是:球戏、舞戏、舟戏、水戏、冰雪戏、棋戏、骑术、其它类。

3) 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有:多在时令和节令举行;多数具有宗教祈福功能;多以加强民族内部团结为目的;往往混杂多重目的;宫廷与民间交往频繁;宋代以后市场逐步成熟;多以创造文明和谐环境为归依;注重个人技艺的精巧和纯熟。

参考文献:

[1] 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

[2] 胡小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休闲时代体现文化多样性[J].体育与科学.2006(3).

[3] 周伟良,主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5-295.

[4] 于建治,于建涌.试论中国古代娱乐体育的成因内容及其特点[EB].中国期刊网.

[5] 黄伟,卢鹰.中国古代体育习俗[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上一篇:市场营销学试题电大下一篇:学校演讲比赛开场主持词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