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共7篇)
1.地形图 篇一
地形图保密承诺书
为加强涉密测绘成果管理,维护国家安全,我公司借阅使用XX项目区域地形图资料,我公司遵守如下保密协议:
一、我公司借阅XX地形图,仅限于开展XX规划设计工作使用。
二、我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秘密载体及测绘成果保密管理规定使用该涉密地形图。
三、我公司不擅自复制、拷贝、销毁和再次提供给其他单位及个人;不将涉密测绘成果资料在不具备安全保密传输通道上进行传输;不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存储和处理涉密测绘成果资料,不将涉密测绘成果资料在互联网上展示、标注和传输。
四、我公司在使用过程中安排专人妥善保管。
五、如我公司违反国家保密法律法规或本协议规定,我公司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XXXXXXXXXXXXXX
****年**月**日
2.地形图 篇二
1∶5 000比例尺地形图是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为做好青岛市基础测绘成果的保障服务工作,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组织实施青岛市所辖七区五市约12 000 km2的1∶5 000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工作。
1 工作内容与流程
1.1 工作内容
完成所有像控点的布设、选刺、测量与整饰工作;采用VrtuoiZoAAT3.3结合PATB-NT软件完成区域网的空三加密工作;采用VirtuoZo3.5完成DLG数据采集工作,通过调绘、补测和全野外测高,并采用CASS2008中小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完成DLG的编辑工作;采用VirtuoZo3.5完成DEM,DOM数字地图的生产工作;采用网络RTK QDCORS方式,完成高程点的野外采集工作。
1.2 工作流程
地形图测绘与建库涉及多专业、多工序,科学的工作流程使各专业充分配合,便于各工序间的衔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作业质量。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已有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组织方式方法的实验,在此基础上编写技术设计书,详细的技术流程图。
2 技术应用
2.1 测量技术应用
控制测量是在原有C和D级GPS网成果基础上,依据作业要求,经实地踏勘,选取测区7个已知点作为本次各工序测量的起算点,通过网络RTK获取各点的WGS-84坐标并求得测区的统一7参数。高程为青岛市2004年观测的二等水准控制网及其加密网成果,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2.2 航测技术应用
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进行3D数据生产,外业进行像片控制点的布设和联测;内业空三加密后,导入空三数据进行立体采集;前期调绘工作采用先外后内的方法,即采用放大片作为调绘底图进行全要素调绘,当线划图批量生产出来后,把线划图作为工作底图,进行外业核查补调;最后根据调绘成果,编辑生成DLG,同时进行数据建库;DEM,DOM制作在空三加密后经匹配、编辑生成。
3 数据处理过程
3.1 像控测量
1)像控点的布设。本次像控点布设采用区域网布点法与全野外实测高程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布设区域网和保密点,为增强像控点的可靠性,方便内业空三加密,在每一个像控点周围选择合适的位置,又布设了1~2个备用像控点,如果原点位精度不高,则将备用点设为像控点,这样虽然增加了部分工作量,但是能确保内业空三加密一次成功。
2)像控点的选刺、编号与整饰[2,3]。像控点的判刺以规范及设计书为依据,选刺目标时对像片进行了认真判读,以满足刺点目标符合布设要求为主,同时也兼顾到实测方便。像控点编号前一律冠字母P,编号以刺点片航线号、片号后加序号表示,若上下航线点位能公用,则以下一航线的航线号、片号后加序号1表示,原则上点刺到哪一张片子上,就应以此片子的航线号和片号命名。
3)像控点的测量。选取测区的7个已知点作为本次像控测量的起算点,通过网络RTK获取各点的WGS-84坐标并求得统一7参数。
网络RTK具有显著的实时、快捷的优点,但作业中缺乏必要的检核条件,个别点可能会出现粗差,因此,为了保证像控点的测量精度,作业过程中笔者非常注重成果的复核,并采取了科学的复核方法。
3.2 空三加密
1)空三加密流程。根据像片分布情况及外业像控选点情况将该测区分为14个加密分区,采用了武汉适普公司的VirtuoZoAAT3.3加密软件结合PATB-NT平差软件完成测区的加密工作。
2)空三加密精度情况。此次原始影像为DMC数码航摄的数据和扫描的真彩色影像,DMC加密测区不存在变形,所以无需进行内定向,即内定向误差为0。真彩色影像加密测区的内定向均小于0.015 mm,满足规范的要求。
3.3 DLG的制作
DLG的制作步骤包括:利用航空影像进行像控联测,通过空三加密软件生成加密点,将成果导入测图系统,在全数字航测工作站上恢复立体,内业进行DLG立体数据判绘采集,外业调绘、地物补测及测高,最后进行编辑与检查等。
3.4 外业调绘、补测、全野外测高
由于工程工期要求较高,外业人员在完成像控后,内业人员无法及时提供回放线划图,所以此次调绘采用像片调绘和线划图调绘2种方式进行。
像片调绘除了应将像片影像显示的信息判读描绘出来外,对于影像没有显示或者影像不够清晰而地形图又需要表示的地物地貌要素,还需要按其形状位置补绘在像片上[4]。
3.5 数据编辑
图形编辑主要为回放线划图进行野外调绘后结合野外采集的高程数据及补测数据,由内业利用CASS2008(中小比例尺)软件进行编辑,对图形数据及其属性数据进行确认、补充、修改、增加和删除。
3.6 DEM,DOM的制作
在进行匹配编辑前,首先进行匹配预处理,即特征地物量测。
利用匹配预处理中量测的特征地物作为约束来进行影像匹配,匹配结束后,在立体模型上进行匹配结果的检查及编辑,计曲线等值线间距设置为2.5 m。
3.7 DEM检查
1)接边检查。DEM生成后,对测区内所有DEM进行了接边检查。标准幅DEM生成后,采用VirtuoZo3.5的立体显示功能,检查显示是否存在异常,同时比对地形图,看是否和实地一致,对于发现的问题重新检查单模型,查明原因,有问题的重新编辑后裁切。
2)正射影像的生成及编辑。当单模型DEM生成后,即生成单模型正射影像,单模型正射影像经检查有变形、模糊的及时进行DEM的修改,直至单模型正射影像符合要求。此次影像拼接以加密分区的单航线为单位进行自动拼接,当单一测区拼接完成后,由作业员采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影像明暗及色彩的预处理,使影像在匀色前整体色调一致,然后采用匀色软件Colorpro1.3以提供的匀色模板为基础进行全图匀色,匀色完毕后交作业员进行二次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单一测区影像生成后,采用ImageXuite1.2软件将全测区影像调入后进行影像裁切,生成标准图幅正射影像图,再采用Colorpro1.3软件分块调入DOM标准幅影像,检查最终的接边情况,存在问题及时处理纠正。
4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生产活动的不断变化,航测理论和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使传统的航测技术具有了新的活力。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采用数字航测技术测绘地形图,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成果质量,与传统的作业模式相比,具有突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万永红,刘东旺.1∶1万航测数字化地形图编辑[J].江西测绘,2008(4):33-34.
[2]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GB/T 13977—1992.1:5 000、1:1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3]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GB/T 13990-1992.1:5 000、1:1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3.航测地形图测绘方法研究 篇三
关键词:地形图测绘;航测;数据处理
前言: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测绘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测绘技术的方法和设备不断更新,航测地形图测绘方法被研发出来并得到广泛运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成为现代测绘技术的主流趋势,为测绘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1.工程概况
在一个12000平方公里l:5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1:5000比例尺,地形图是城市管理和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
1.1工作内容
应用专业软件和系统,做好各像控点布设、测量等工作,完成区域网空三加密工作,做好DLG数据采集和编辑工作,生成DEM、DOM数字地图,做好高程点野外采集工作。
1.2工作流程
地形图测绘和数据库建设涉及到更多的专业跟工序,其需要多个主要科学工作流完全配合,以此来促进每一个过程之间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准备工作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组织的实验方法、写作技巧、详细的工艺流程图。
2.航测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控制测量是在原始的C和D级GPS网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在实地勘查,选择7点称为调查区域的部分将从每个工序的测量计算,通过网络RTK的每个点WGS 847参数得到协调和统一的测量区域。海拔是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网和加密网络,高程基准面高程基准面已经有多个国家确认。
使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对3 d数据生产、图片布局和控制点,在测试领域中,空三加密在业内人士的引导下,空三三维数据采集工作的早期阶段采用的方法在外面。线划图作为工作基础,实地核查来填补,最后基于测试的结果和编辑生成的了解,建立相应的数据图书馆;DEM、DOM都是在空三加密的生產匹配、编辑生成的
3.航测数据处理技术的方法
3.1数据编辑
进行回放的田间主要线版后注释字段组合的收购和偏移量数据,海拔数据通过使用CASS2008行业(小规模)软件的编辑、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证实,添加、修改、添加和删除。
3.2 DEM.DOM的制作
匹配编辑前以特征匹配预处理特征为匹配的约束,做好模型匹配检查与编辑工作,等高线间距选择2.5,完成DEM、DOM制作工作。
3.3DEM检查
1)接边检查
DEM生成标准采用VirtuoZ03.5立体显示功能。检查显示异常的存在,在地形图同时,看是否同意和现场,再次检查表模型中发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在出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切割、编辑。
2)正射影像的生成及编辑
单一模型DEM生成后,即产生正交投影单一模式,单一模型是射影像通过检验变形和模糊及时更改,直到正交投影作为单一模型符合要求。图像拼接在加密分区单元自动拼接,拼接时完成后单一测量区,由运营商使用Photoshop软件图像预处理的音调和颜色。整个色调一致的形象统一前的颜色,然后使用统一的颜色软件Colorpr01.3提供统一颜色模板基于全彩色,统一颜色分配后第二次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单一图像生成调查区域的一部分,使用ImageXuitel之后。2软件将所有图片后转移到切削区域调查的一部分,生成标准表正射影像图,使用Colorpr01.3软件块传输到DOM标准图像,检查最后一行的情况,有问题及时处理纠正。
3.4空三加密
1)空三加密流程
根据像片分布情况及外业像控选点情况将该测区分为14个加密分区,采用了武汉适普公司的VirtuoZoAAT3.3加密软件结合PATB—NT平差软件完成测区的加密工作。
2)空三加密精度情况
此次原始影像为DMC数码航摄的数据和扫描的真彩色影像,DMC加密测区不存在变形,所以无需进行内定向,即内定向误差为0。真彩色影像加密测区的内定向均小于0.015mm,满足规范的要求。
3.5外业调绘、补测、全野外测高
由于工程工期要求较高。外业人员在完成像控后,内业人员无法及时提供回放线划图,所以此次调绘采用像片调绘和线划图调绘2种方式进行。像片调绘除了应将像片影像显示的信息判读描绘出来外,对于影像没有显示或者影像不够清晰而地形图又需要表示的地物地貌要素.还需要按其形状位置补绘在像片上。
3.6像控测量
3.6.1像控点的布设
这是控制点的布局区域网络点方法,结合总实地测量海拔区域网络和操作的一个秘密,为了提高可靠性的控制点。方便空三加密。在每个控制点选择合适的位置。并提供备用控制分1-2、如果原点定位精度不高,将备用控制点的轨迹,因此,尽管增加工作的一部分,但是我可以保证空的加密成功。
3.6.2像控点的选刺、编号与整饰
作为控制点刺基于规范和设计文件,选择目标时仔细阅读的照片。为主,以满足刺点目标符合要求的布局。同时也注意兼顾测量方便到达。控制点数量之前所有P一样,刺破片路线编号号码,件号和序列号。路线点上、下面的行号的路线,1号和序列号。
3.6.3控点的测量
选择7点称为测试区域控制测量。通过网络RTK的每个点WGS 84得到协调和统一的参数。实时和快速的网络RTK具有显著的优势,但缺乏必要的检查条件下单个点可能出现严重错误,为了确保控制点的测量精度,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同时将审查成果进行记录备案。
总结: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使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航测理论的发展与相关技术、设备的进步使航测技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既有条件下,利用数字空中地形图测绘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测绘工作效率,还可以较好的改善测绘结果质量,较传统模式具有先进性优势,必将在测绘工作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立蕾李俊月凤仙.GMS-5四通道云图的自动分类及其在定量估算降水中的应用[J].大气科学,2010,26(4):371一378
[2]文建,许健民,方宗义,等.暴雨系统的卫星遥感理论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4.
4.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篇四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1实习的具体技术要求
1、水准测量:
(1)方法是采用“s 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2)每测段进行往返测。
限差如下:
1、仪器i角<20′。
2、前后最大距离<100m。
3、前后视距差≤3m。
4、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10m。
5、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去尺常数)≤3mm。
6、黑红面高差只差≤6mm。
7、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mm。
8、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mm。
9、环线闭喝差限差<±25 mm。*表中公式的k是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3)注意事项:
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员、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
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
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相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
④在观测中,若确需设间歇点,则可选择坚固稳定的两个点,立尺(不放尺垫)并观测这两个点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间歇点字样。
⑤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和尺垫,沿公路施测时,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在路边立尺,当到达已知点开始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长进行检查,测段成果交有指导教师及时验收。
(4)工作过程:
①验收仪器
②室外测段施测。
③手簿管理(路线长,各页测站高差累积注在页面下方)往返测高差验收。
④按照水准网图,组成环线。构成平差图形,绘出图形标出高差及方向。
⑤内业解算
⑥完成过5秒点的高程成果成表。
二、导线的观测:
①导线布设车逼和导线,导线变数6到8条边;边长观测采用全站仪、(精度为一方向中误差2秒)及j(一方向中误差6秒)经纬仪,测导线按前进方向左角观测,记录要特别注意,观测方向顺序。
②3个以上方向半测回要归零,观测水平角之后,观测垂直角,二者分开进行,在手簿中一定要记录清楚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到毫米),③导线连接角要观测两个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配置读盘为0°0′若干秒。第二测回90°00′若干秒。
④j 观测时要求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小于25′,同一测回不同方向的2c互差小于35′,归零差小于24′。
其主要工作过程:外业选点→外业观测→内业计算(观测整理、平差解算、求坐标形成成果表)。
3、经纬仪导线:
使用j 仪器观测一测回,①连接角,两次较差不超过正负25秒。
②符合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40′(n是导线折角个数)。
③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1/xx。各导线边通过全站仪观测。其基本工程过程:外业选点(7—8个点,边长近似相等)→外业观测(左右角度,边长,高差)→内业计算求出坐标和高程。
三、实习目标:
较熟练地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及检验方法;掌握角度距离及高程的测定和测设方法。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顺序和方法。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在实习中,要注意组内每个人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我们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2一、实习目的本次地形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决实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掌握所有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任务
1、以5秒网中各点为已知点布设单一导线(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要求导线边为6到8条,边长为100米到150米左右,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是野外选点、埋设标志(木桩及铁钉),画观测略图;二是利用经纬仪进行测角,致意左右角,要求测水平角及垂直角,记录要清楚,特别是觇标的高度及仪器的高度要即使量取、三是室内进行解算,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三角高程)。
2、以四等水准要求测设水准网,高程系统采用1956不黄海高程系统。水准点起算为丹东市规划设计院三等水准网点,校墙角III-3(高程为13、430米)
3、利用已布设的导线点进行图根二次加密:布设单三角形交会、侧方交会、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各作出一个点并进行解算。
4、测绘山地地形图,比例尺的1:500(根据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
三、仪器设备
1、水准测量:DS3水准仪、水准尺、尺垫。
2、经纬仪导线观测:DJ6光学经纬仪、全站仪、花标、钢卷尺。
四、测区概况
本次实习区域为校外实习基地,其地势较为平坦,其中部分地区为耕地、厂矿、居民区、坟地。植被种类较少,无大型野生动物。山路略为崎岖,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技术要求
1、水准测量:
⑴方法采用S3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⑵每测段进行往返测。往返测限差:仪器检校i角<20″;前后最大视距<100米,视距差≤3米,每站视距累积差≤10米;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3㎜,黑红面高差之差<5㎜;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环线闭合差限差<㎜(公式中K为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⑶注意事项: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者、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响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④在观测中,若确需设立间歇点,则可选择坚固桅顶的两个点,立尺(不放尺垫)观测这两个点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间歇点字样。⑤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或尺垫,沿公路施测时,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在里边立尺,当到达已知点开始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长进行检查。
2、导线观测:
⑴导线布设成闭合导线,导线边数6到8条边;边长观测采用全站仪、(精度为一方向中误差2秒)及J6经纬仪(一方向中误差6秒),测导线按前进方向左角观测,记录要特别注意,观测方向的顺序。
⑵3个以上方向半测回要归零,观测水平角之后,观测垂直角,二者要分开进行,在手簿中一定要记录清楚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到毫米)。
⑶导线连接角要观测两个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配置度盘为0°00′若干秒,第二测回为90°00′若干秒。
⑷J6观测时要求不用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小于25″,同一测回不同方向的2C互差小于35″,归零差小于24″。
3、经纬仪导线:
使用J6仪器观测一测回,连接角,两次较差不超过±25〞。附和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40″(n是导线折角个数)。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各导线边通过全站仪观测。
⒋图的测绘:比例尺是1:500,基本等高距1米。采用经纬仪测图。将经纬仪导线点作为测站点,展绘在图纸上(注意检核)。
六、实习经过及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6日至20xx年10月16日我们进行了水准测量实习。
第一天分配到我们组的水准路线是从校墙角Ⅲ-3水准点到已知点V3、在刚刚领到仪器的时候,先对仪器进行了i角检验,确定仪器本身无毛病后,长带领我们开始了实习作业,我被分配做记录员的工作。起初以为做记录员只要记记数,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当真正的实习作业开始后我发现,作为一个记录员,他的责任很重大,当观测人员将数据报给我时,我必须认真清晰地记录到水准手簿上,并且快而准地计算出“K+黑-红”,“高差中数”,以次来检验每一站的各个数值是否超限,若超限了就要立即重新测量。当遇到了山坡,我们选择了“Z”字型路线进行测量。因为我是女生,组里的同学非常照顾我,没有让我做立水准尺的工作,但是通过观察他人立尺,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尺子一定要竖直立在尺垫上(间歇点和以知点除外),不能前后左右偏移,这样观测者才能得到精确的数值,才能保证误差最小。做为观测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安置仪器-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3本次实习为期大约一个月,主要是对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和东湖分校进行数字地形图的测量,大二期末数字地形图测量实习总结。
首先是信息学部测区,我们被安排到信息学部图书馆后面那一带,相比图书馆前面道主教的地方比较难测量,因为地形复杂多了。虽然主教那边的人和车都比较多,但是因为我们所测的地方房屋多,而且树木容易遮挡视野,所以在进行碎步测量时会比较困难。
我们开始在选取控制点的时候确实遇到许多大问题,因为很多点与点之间无法通视,房屋和拐角是主要的问题,遮挡视野。另外,选点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控制点的视线范围广不广,这样就使选点的任务相当重要,点选好了可以事半功倍,选不好就会事倍功半。选点和画点我们选了将近三个小时。开始阶段,我们在测碎步点的时候站点过密,一些不规则的钩或房屋,包括一些已经断裂的地方,我们都去测,回去看点成图的时候才发现点过密不但让成图变得困难,而且测了很多不必要的点。
刚开始测量,对仪器不熟悉的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例如定向没定好,文件夹创建和存取的比较乱。其中一次把全站仪的数据全删除了,幸亏在之前就已经把数据导到电脑上,才避免了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来渐渐地明白全站仪的使用后,前面文件创建紊乱及定向错误的事情不再发生。
因为平时操作的不多,最初碎步点的站位比较没次序,加上速度较慢,前两天所完成的进度很少。另外,由于天气炎热,组员难免出现懒惰、情绪闹问题的情况,但是最后得以很好调整解决。熟悉一起操作及碎步测量步骤之后,加上了解了CASS成图的功能后,避免测量多余的点。例如大圆弧,受白纸测图的影响,开始碎步点点数过多,后来发现成图时只需要三个点就足够。
在一个点接一个点的测量中,我们突然发现有些点重复了,这是草图没画好的原因还有就是在对照的时候没有看仔细,实际上草图是分很多张纸的,在对照的时候出错也难免。但小组成员在之后的草图对照中更加的仔细和认真。测量房角点的时候,经常会被各种地物挡住视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铺设支导线,因为在这种地物较多的地方,支导线是必需的。在实际测量中,如果能避免是最好的,因为毕竟支导线对精度有一定的影响,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支导线铺设,尽量减少其对整个地形图的影响,工作总结《大二期末数字地形图测量实习总结》。当然,在测量过程中有些点式没法观测的,这时一般是房屋,遇到这种情况,拉皮尺测量是必需的,尽管这样的精度并不高,但对于1:500的地形图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实习中会遇到众多的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主要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另外,或许测量当中由于一些问题没解决好组员之间会发生矛盾,又或者是因为谁休息过多而引发其他组员的不满等情况,如何好好解决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一天实习过后都应当把数据导入电脑,并计算以测范围再判断还需的范围。测量完将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在CASS上面成图。
第二个实习任务则是武大东湖分校,先前本来是决定去龙泉山,但由于一些原因行程有变,最终选择了东湖分校。东湖分校总共有三座小山丘,树木比较多,测碎步点的时候被挡的几率太大,控制点不好选,即使在山顶依然没法通视整座山。等高线的站点不同于地物,因为在CASS成图上,只需要一些重要的点就可以描绘出山丘的地貌。开头在一片山坡上站点也太多,而且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有些太短,因为没有具体的标记,跑点的同学容易忘记已经站过的点,于是我们按Z字形的方法跑点,从一边到另一边,避免重复测点或者点间距离过短的情况。虽然以地貌为主,但因为附近有地物的存在,草图依然很重要,地貌点可以大概标记,地物点则需要仔细在草图上表示出来,为以后成图方便。山丘树木太多,一般测得到山丘上部分,下部分就完全被挡住。解决的方法则是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地面上选取一支点,再对山丘的下半部分和山脚下的道路进行测量。为时三天的测量时间,但实际上除去提前回校的时间,大概就只有两天的测量时间。因为在测信息学部的时候对仪器操作已经熟悉,在有限时间里面我们小组还是提前完成了任务。碎步点测量莫过于视野被遮挡,解决的方法就是支导线,由于山顶到山脚视野相当不好,支两三条导线是经常地事情,这样精度也相对降低了许多,但对于地貌为主的数字地形图测量还是能满足要求,况且是临时该地点,没有具体的坐标起始数据,定向也是自选方向,因此在最初精度要求就已经很低。东湖分校的三座山并不是连在一起,这对我们的测量十分不利,其中支导线过多是一方面,另外是点不好固定,因为山丘上基本都是泥土,很少水泥,只有在小路上可以找到相对固定的点。泥土因为会松软,点定好了过一段时间有可能就会移位,这就意味着仪器无法真正对中,对各个点的坐标影响比较大。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尽量的保证点不移位,测量的时候尽量的认真和准确,每一个组员都认真仔细的进行测量。因为测完两座山丘后范围依然不够,所以对山脚下的地物也进行了测量以满足任务要求。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41、水准测量:(1)方法是采用“s 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2)每测段进行往返测。限差如下:
1、仪器i角<20′。
2、前后最大距离<100m。
3、前后视距差≤3m。
4、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10m。
5、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去尺常数)≤3mm。
6、黑红面高差只差≤6mm。
7、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mm。
8、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mm。
9、环线闭喝差限差<±25 mm。*表中公式的k是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3)注意事项: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员、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相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④在观测中,若确需设间歇点,则可选择坚固稳定的两个点,立尺(不放尺垫)并观测这两个点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间歇点字样。
⑤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和尺垫,沿公路施测时,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在路边立尺,当到达已知点开始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长进行检查,测段成果交有指导教师及时验收。(4)工作过程:①验收仪器②室外测段施测。③手簿管理(路线长,各页测站高差累积注在页面下方)往返测高差验收。④按照水准网图,组成环线。构成平差图形,绘出图形标出高差及方向。⑤内业解算⑥完成过5秒点的高程成果成表。
二、导线的观测:①导线布设车逼和导线,导线变数6到8条边;边长观测采用全站仪、(精度为一方向中误差2秒)及j(一方向中误差6秒)经纬仪,测导线按前进方向左角观测,记录要特别注意,观测方向顺序。②3个以上方向半测回要归零,观测水平角之后,观测垂直角,二者分开进行,在手簿中一定要记录清楚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到毫米),③导线连接角要观测两个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配置读盘为0°0′若干秒。第二测回90°00′若干秒。④j 观测时要求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小于25′,同一测回不同方向的2c互差小于35′,归零差小于24′。
其主要工作过程:外业选点→外业观测→内业计算(观测整理、平差解算、求坐标形成成果表)。
3、经纬仪导线:使用j 仪器观测一测回,①连接角,两次较差不超过正负25秒。②符合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40′(n是导线折角个数)。③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1/xx。各导线边通过全站仪观测。其基本工程过程:外业选点(7—8个点,边长近似相等)→外业观测(左右角度,边长,高差)→内业计算求出坐标和高程。
三、实习目标:
较熟练地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及检验方法;掌握角度距离及高程的测定和测设方法。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顺序和方法。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在实习中,要注意组内每个人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我们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四、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还有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由于是同组合作,所以在实习程中团队精神就尤为重要,首先要拟订准确的计划,分工明确,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考虑同组人的工作,尽量要为别人带来便利。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3、在实习前一定要及时复习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在实习过程中要听指导教师的安排,避免由于测量方法错误而造成的错误和误差。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4、内业计算必须要非常仔细,因为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体的错误,误差的检验也是很重要的,一切数据都必须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四等水准测量和纵断面水准测量以及场地抄平均需检查限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通过大家的团结努力,我们还是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测量。多天的合作下来,每个同学的脸都亲切了许多。当所有工作做完的时候,大家一起回顾最初的苦,才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坚持走过来了,成果拿出来了,大家的心里比什么都甜,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
为时三周的测量实习即将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 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水准测量。我们第一次做的是从学校到平顶山的水准路线,这个主要是为了给以后的做导线测量做一个奠基的作用。在完成这第一次的任务中我们就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出学校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过往的车辆和人都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那种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来完成精细的工程测量。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超线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第三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只到合格为止。最后在我们上山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只要是上山的时候高程在短距离就相差的很大,有时在前视读数直接在3以下了,或者是后视读数在27以上了,这样我们在上山的时候就打z字型上山,同时在上去的同时选点,测量都要格外注意。只到在2天后我们符合到山上的那个点上时,才结束了这次的符合水准路线。
2、角度测量。在角度测量对于我们专业科的学生来说要求非常高,用的是j-2的仪器。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个间歇点上,检验如果超限则立即返工重测。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但竖轴倾斜误差不能采用此法消除。竖直角观测时采用此法可消除指标差的影响。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主要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所以有时候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干活中的重要性,经过角度测量后我们更好的团结到一块。
5.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篇五
一、概 况
为满足2014年美好乡村勘察、测量项目的需要,我院对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长营180亩、牛集蒋楼120亩、古井赵楼260亩、十八里钧王营900亩的测区进行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和定位放线工作。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长营180亩、牛集蒋楼120亩、古井赵楼260亩、十八里钧王营900亩。测区地势平坦,以旱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为主,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二、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 T8-2011);
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
1、已有测量成果及其分析利用
(1)亳州市四等GPS控制网,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为±0.023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22万,于2009年由亳州市岩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测绘,其成果作为测图的首级控制使用。(该坐标系与土地局坐标系一致,可以无差别对接。)(2)亳州市规划管理“一张图”,由亳州市岩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0年编绘而成,精度较好,能满足踏勘和控制点布设使用。
2、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
本次平面控制测量将采用中央子午线为117度,将测区附近的四等GPS点作为起算点。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系统为高程基准。
四、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
1、本项目成图比例尺为1:1000。
野外采用RTK,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2、采用的软件系统
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8.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②Autocad软件2004版本。
3、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图根点编号为S01、S02…等。
4、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应选在符合观测条件,通视良好,便于长期保存以及便于以后扩展的地方,在硬性路面宜埋石的点,打入铁钉(桩顶直径1.5㎝以上)作标志,在铁钉顶用小钉凿出小眼,并在路面上用红漆圈示;在农田中埋设木桩,桩顶钉入钢钉作为中心标志。
五、地形测量与成图
1、地形测量
1.1图根控制及其技术要求
因测区内农田较多,居民点分布较多,故直接在图根点上发展支导线,1.2地形图测绘 1.2.1地形图测绘方法
碎部点数据采集采用RTK和全站仪在测站上直接采集碎部点坐标,存储在仪器内,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供数字化成图时参考。碎部点数据采集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项
目 要
求 图根点数/k㎡ 60 最大测距 地物点320m 地形点500m 角度读至 1〃 距离读至 1mm 测站定向角检核 ≤1′ 固定方向归零检查 ≤1′ 仪器对中误差 2mm
1.2.1.1 地形测图时,每一测站上的文件以当天日期命名。仪器架设在测站上,以较远的一点定向,用其它点进行检核,其角度检测与原角值之差不应大于1′。检测值超限时,应查明原因,在记录手薄上应写明。每站定向和检核后,可选远处目标固定明显、成像清晰的尖状构筑物(如电视塔顶、避雷针等)或房角为固定方向,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固定方向,固定方向归零差不应大于1′。定向点、检核点方向值以及每次固定方向检查值应存进测站文件中。当固定方向归零差超限时,应将固定方向值配置至原来方向值。碎部点测量从上一次固定方向归零检查处重测。
1.2.1.2 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定向边的长度,特殊情况不得大于定向边长2倍。
1.2.1.3 测量地物点时,应尽量多采集它们轮廓明显点坐标;测量地形点时,应尽量多采集地形特征点坐标。对于少数施测困难的地方,可用钢尺量取尺寸到厘米,在草图上标明,最大量距为30米。1.2.1.4 测量碎部点时,棱镜应尽量放置在所测点最近处,仪器应照准碎部点,测取碎部点坐标;对电杆以及近处的地物点进行偏心观测。1.2.2 地物、地貌要素测绘及《图式》运用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按《图式》规定执行。1.2.2.1 测量控制点
图根点用《图式》3.1.8表示。1.2.2.2 居民地和垣栅
(1)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连线为准,对房屋不同层次、不同结构性质、主要房屋和附加房屋之间的关系,都应用分割线区分表示出来。(2)房屋基脚轮廓线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简易房屋小于图上0.6mm时,可适当综合取舍。
(3)居民住房不注结构性质,只注层次。对房屋楼层高度低于2.2m和该层实际投影面积不足下层楼房面积范围1/2的假楼可不反映。图上房屋层次注记从2层起注。
(4)已建屋基或虽然基本成型但未建成的房屋,应绘出墙基外角的连线并加注“建”说明注记。
(5)居民院内高度不超过正常围墙高度的房屋,破坏房屋,面积小于2㎡的房屋,临时性的围墙、工棚,可搬移的售货亭不表示。(6)凡土墙以及用草、油毛毡、石棉瓦、塑料制品等材料层顶和用铁皮构建的房屋,均用简易房屋符号表示。
(7)房屋没有支柱的檐廊可不表示;有柱的檐廊用《图式》4.1.7表示,支柱配置表示,不代表实际位置;两端有支撑墙而中间无支柱的檐廊,用《图式》4.3.1.3表示;建筑部分超出房屋墙基的楼层称挑层,涉及三种情况,表示方法如下:a、挑层宽度大于1m,挑层与主体房屋的分界线用虚线表示;当挑层宽度大于3m时,挑层应注记起、止楼层。b、挑层小于1m时,虚线不绘,房屋的轮廓线以挑层的投影为准。c、挑层下若有支柱,支柱配置表示,不代表实际位置。
(8)房屋中间或一角凹进,且上有盖顶,凹进部分外廓用虚线表示。1.2.2.3 道路及附属设施
道路测绘,要求等级分明、位置正确,应按真实路边线位置表示,线段曲直和交叉位置的形式要反映逼真,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可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表示。
(1)等级公路应绘出铺面线、路基线。路肩宽度图上大于1mm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mm时以1mm绘出,并在图上每隔15-20cm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并加注材质。
(2)宽度在3m-4m,能通行手扶拖拉机的道路,用大车路符号表示(《图式》6.4.1)。
(3)乡村路较密集时,可视通行情况依小路符号表示(《图式》6.4.3),但应成网,并反映疏密特征。双线道路下的涵管选取主要的表示。(4)图上宽度1mm以上的桥梁依比例尺用《图式》6.6.4a表示,其余的不依比例尺,用《图式》6.6.4b表示。
(5)宽度大于1m的涵洞用《图式》6.5.1a表示,小于1m的涵洞用《图式》6.5.1b表示。
(6)单位内部道路用《图式》6.4.4表示,并注记材质。1.2.4 管线及附属设施
(1)永久性的电力线、通讯线均表示,电杆、铁塔均按真实位置测绘。同一杆架上有多种线路时,只表示主要的一种,但在分叉、中断处需交待清楚。电力线、通讯线图内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和内图廓处绘出10KV以上电力线连线方向。进入房屋的简易线路可不表示。(2)主要道路上、两边及单位内部的上水、下水、电力、通讯等检修井宜测绘表示。消防栓均应逐个表示。1.2.5 水系及附属设施
(1)池塘岸边线以上边线内侧绘出。水塘、鱼塘应加注“塘”或“鱼”,有水生作物的水塘,应加注水生作物名称。
(2)沟渠宽度超过0.5m以上以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小于0.5m以单线表示,有堤的沟渠,其堤高出地面0.5m以上,按有堤岸沟渠用《图式》8.3.2表示。所有河流、沟渠均应绘出水流方向,单线沟渠在单线上注明水流方向。1.2.6 地貌
(1)等高线不绘制。
(2)比高大于0.5m的堤、坎、坡等均应表示。各种陡坎、斜坡图上长度小于5mm的可不表示;当坎、坡较密时可适当取舍。(3)田埂宽度大于0.5m的用双线符号表示,其余用单线表示。田埂较密时可适当取舍。1.2.7植被
(1)沿道路、沟渠、土堤、河流、水塘等成行排列的树林以行树符号表示。
(2)一年内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其它旱地、水生经济作物以及园地均按《图式》规定表示。房前屋后、单位院子里的零星菜地不表示。植被符号按“品”字型标注,间距应均匀。
(3)居民住宅前的水泥场地面积大于图上1C㎡的用地类界表示其范围,并加注“水泥”,有线状地物的其范围以线状地物代替。1.2.8 碎部点高程测注
(1)高程注记点用RTK直接施测。
(2)高程注记点应尽量分布均匀,高程注记点间距15-23m。(3)对于田角、房角、桥中心、道路交叉转折点、地形起伏变化处、单位的主要出入口等地形特征点应优先测注高程,双线道路、主要堤堆顶,图上每隔10-15cm测注一点。1.2.9 地理名称和注记
(1)工矿企业单位、机关、学校、医院、以及有名称的桥、闸、河流都应正确注记名称。
(2)村组名称以村组合并后名称为准。全名称较长者可省略注出,但含义要确切。
(3)所有名称应使用国务院批准的简化字,方言字、地方字应注出拼音字母和汉字谐音。
(4)注记字体要清晰易读,指向明确。1.2.10 避让原则
地形图上各种要素配合表示,采用次要地物避让重要地物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房屋等建筑物边线与陡坎、斜坡、围墙等边线重合时,应以房屋等建筑物为准,其它地物可避让,位移0.3mm(图上,下同)表示。当简易房、棚房以围墙为其墙时,以围墙表示简易房、棚房的墙。(2)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难以准确表示时,可将重要的地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0.3mm或缩小1/3表示。
(3)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与道路(双线路边线、单线路中心线)重合时,以建筑物边线为准,道路可移位0.3mm。
(4)独立性地物与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物时,可中断其它符号,间隔0.3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5)双线路边与双线沟边重合时, 双线沟边移位0.2mm表示;双线路边与单线沟边重合时,单线沟移位0.3mm表示;单线路边与双线沟边、单线沟边重合时,单线路移位0.3mm表示。
(6)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如道路、河渠、围墙等)重合,可省略不绘;与地面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境界、电力线、通线线等)重合时,可将地类界移位绘出,不得省略;当植被为线状符号分割时,应在每块被分割的范围内至少绘出一个能说明植被属性的相应符号。
六、数据、图形编辑
1、测量数据编辑
野外采集数据存储在全站仪内,应及时传输到计算机中,数据传输软件采用南方CASS8.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对野外采集的原始数据,不得作任何删改。计算机中所存传输进的野外数据文件名,应与全站仪内所存文件名相同,各天所采集数据以前一天点号+1向后延续或在展点号后以不同色彩加以区别,以便于数字地形图的编辑。
2、数字化地形图成图
2.1 数字化地形图成图采用南方CASS8.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2.2 地形图分层,按下表执行 地形要素分层及各层主要内容 层
名 主
要
内
容 KZD GPS点、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 GCD 碎部高程注记点
JMD 一般房屋、简单房屋、棚房、厕所、建筑中房屋等 阳台、檐廓、支柱、围墙、台阶、水泥铺装地面等
GXYZ 电力线、铁塔、电杆、变压器、通信线、通信杆、路灯、消防栓、上水、下水等
DLDW 工业设备、水塔、抽水机站、田埂、窑、坟地等 DLSS 公路、大车路、小路、路涯、桥梁、涵洞等 SXSS 河流边线、水涯线、池塘、沟渠、水闸、流向等 DMTZ 陡坎、斜坡等
ZBTZ 水稻田、旱地、菜地、果园、桑园、绿化带、行树、地类界等 TK 图廓、坐标格网线、图廓外注记
ZJ 地名、单位名、道路名、河流名、桥梁名、各种说明、注记等 JJ 境界线如:县界、乡镇界、村界、组界 ZDH 展点号
0 其它未列入上述图层的要素
2.3 数字化成图的线条、注记应清晰美观,线型、线宽以及注记的规格、字体、字向、字距、字列按《图式》12.1-12.5规定执行。2.4 居民地建筑物及面状附属物的边线应严格闭合,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边线相交联结时必须使用“捕捉”方式生成。
七、检查验收
1、对本工程各项成果实行小组自查互校基础上的专职检查人员、技术负责人二级检查制度。
2、、作业小组对所做成果必须要全面地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交专职检查人员检查。
3、产期间,作业组必须加强过程检查,专职检查人员严格把住质量关,保证成果的质量。
4、对成果质量检查的比例是:作业小组必须达到100%;专职检查人员室内检查100%,室外不低于30%的检查。
八、提交资料
应上交的成果资料及附图:
1、技术设计书一份
2、数字化地形图(格式为DWG图形数据文件格式)
6.《学看地形图》微课程设计 篇六
《学看地形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的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地形图的制作过程, 学会看地形图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以知识的记忆为主, 缺乏对问题深入探究的意识, 因此掌握看图的方法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学生第一次接触等高线, 可以为以后其他等高线的学习打下基础。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难点, 学生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 可重复观看、随时停顿, 有利于其更好地理解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设计
1.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看地形图, 要实现这个目标, 需要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 达成目标反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程度。首先,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识别出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山地部位;其次, 了解等高线的含义, 掌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方法;最后了解等高线疏密代表的含义, 并学会判读坡的陡缓,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路线。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读图比较, 获取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最终要归纳出关于地形图的规律, 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学习任务是根据达成目标来设定的。学习任务以问题的方式呈现, 在观看视频时可以带着问题学习, 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笔者在这里设计的问题较为基础, 旨在保障学生能够有信心、有兴趣地完成学习任务。 (3) 学习方法建议是为帮助学生学习给出较为有效的学习方式。本节内容要求学生会看地形图, 针对不同的地形图, 教师可通过比较法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通过直观图解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形图, 使其形象化。 (4)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 可以让学生发现自主学习与将要发生的课堂学习之间的关联度, 进而为正式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教学视频设计
教学视频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配套学习资源, 它的产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之后, 要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达成目标进行设计。
笔者在本视频中详细介绍了等高线的原理, 另外, 用直观图、动画展现了各种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特征, 有利于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微课程的导入部分介绍了英国军队侵略西藏所用的“蝴蝶图”, 并引出等高线地形图。通过这种抽象的线条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的问题,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要学会看地形图, 就必须了解它是怎样的曲线, 是如何绘制的。因此教师可用Flash动画播放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的, 顺势引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及原理。还可以用图片展示基本的山地部位,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山脊和山谷的辨别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在视频中笔者重点介绍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图示法。学生通过海拔的高低, 利用“凸高为谷, 凸低为脊”的方法便可辨别。另一种是切线法。在同一平面上, 两侧高中间低的为山谷, 反之, 则为山脊, 掌握这种方法无需记忆等高线的凸出方向, 也可轻易辨别。
制作
笔者制作了相应的微视频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单。本节微视频时长为6分21秒。笔者先制作了PPT, 随后又录制了视频, 最后用Camtasia Studio7.1进行后期剪辑。在录制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语句不通顺或讲解与PPT播放不同步的现象, 因此, 笔者将录制过程分成了几段, 后期统一进行编辑处理。
应用过程
1.成果展示:质疑答疑
首先, 学生对课前的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内讨论, 将有异议、有困惑的地方记录下来。讨论完毕后, 笔者任意抽取一位学生展示学习任务一, 在实物投影上指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等山地部位, 并说出判断的理由。接着, 由第一位学生点出下一位学生来展示任务二, 如何选择合适的登山路线 (此题较为简单, 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原理) 。然后, 由一名学生来讲述任务三, 读出地形图中某一位置的海拔高度, 以及两个不同地方的相对高度。最后, 估计山顶的海拔高度, 这是一个难点, 很多学生可以判断出山顶C大于900m, 但不能说出其更精确的范围, 此处要用到等高距, 由900m以内没有闭合的等高线, 可知900m<H<1050m。
2.课堂活动:动手制作地形模型
每组一块橡皮泥, 制作出一座山地模型, 要求涵盖基本的山地部位, 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并且刻画出等高线。完成后, 各小组展示作品并指出相应的山地部位。
3.课堂讲练
课堂反馈部分共有5道选择题, 都是通过读图得出答案, 它的设定是对达成目标的检验, 通过反馈可以得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不足的地方及时加强巩固。
4.总结提升:思维导图
课堂最后, 通过思维导图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 课前学生在任务单的指导下观看微视频完成学习任务, 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上笔者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质疑—解惑”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通过练习题进行了检测, 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的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虽然笔者在整个微视频中的讲解条理清晰, 重难点突出, 但语言有些平淡。由于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生, 教学语言可以再活泼生动些, 这在以后的视频中需改进。
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看地形图》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学看地形图》
2.达成目标:
(1)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任务一,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能识别出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山地部位;
(2)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任务二, 了解等高线的含义, 掌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方法;
(3)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任务三, 了解等高线疏密代表的含义, 并学会判读坡的陡缓,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出合理的路线。
3.学习方法建议:
比较法、直观图解法。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展示学习任务—交流并讨论学习困惑—小组合作制作地形模型—展示作品—完成课堂训练—反馈课堂训练—全课归纳总结
二、学习任务
任务一 根据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 在下图中, 标注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的位置及名称。
任务二 图中, 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任务三 上图中, 从A点和B点出发, 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 哪条登山路线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三、困惑与建议
四、课堂活动
制作地形模型:
(1) 利用橡皮泥制作一座山地模型, 要求做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地形部位;
(2) 在你制作的地形模型上, 用刀具刻画出等高线。
五、课堂训练
读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1~3题。
1.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
A.457米B.400米C.531米D.398米
2.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 )
A.山谷 B.鞍部C.山顶D.山脊
3.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 )
A. (1) B. (2) C. (3) D. (4)
读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4~5题。
4.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20米B.280米C.300米D.0米
5.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爬到山顶, 难度 (费力) 最大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得分:—————— 错题题号:——————
评委印象
沈飞老师的微视频清晰明了地介绍了本课中的重难点, 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达到了养成教育的目的。
1.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合理且实用
沈飞老师的《学看地形图》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达成目标, 是按照“识别—了解—掌握—学会—设计”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的, 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设计, 让学生很容易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自主学习任务也易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设计很好地体现出了达成目标的要求, 同时学习任务的问题化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确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己要完成的任务, 简单易行, 并且也注重了问题设计的简单化。
另外, 学习方法建议选择的是比较法和直观图解法, 恰如其分。这节课的课堂学习形式为“展示学习任务—交流并讨论学习困惑—小组合作制作地形模型—展示作品—完成课堂训练—反馈课堂训练—全课归纳总结”, 结构完整、合理有序, 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步骤, 通过自主学习, 为进入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打好基础, 以保证学习任务能顺利完成。
另外, 自主学习任务单中还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 即通过制作一个山地模型, 来加深学生对山地部位的理解, 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2.微视频的制作生动而有效
该微视频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突出, 难点化解有效, 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准确到位, 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 语言讲述精准, 视频生动有趣, 画面色彩鲜艳, 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微视频学会了识别地形图、了解地形图、掌握地形图、运用地形图, 效果很好。
根据教师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领, 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思考, 带着问题到课堂,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解决问题, 分享成果, 有效化解了课程难度。
微视频中的语言有些平淡, 语调过于平缓, 面对初中学生, 在语音语调上应活泼生动、抑扬顿挫, 这样才更富感染力和吸引力。另外, 微视频的制作还可以采用更加先进的软件和技术手段, 制作出画面精美、动感十足的微视频精品。
7.网上售卖地形图政要名人好烦恼 篇七
报章称,这项服务,可让外人轻易看到首相布莱尔府邸举动、英国空军特种部队SAS在高度设防总部的演练状况,以至乐队Oasis主音歌手加拉格尔在寓所后园的任何活动,对个人安全和隐私构成侵害。
整个英国全貌,由多达13万张小照片组成。报道说,间谍和恐怖分子可购下所需照片,将之放大以辨别哨兵站岗、或准确安排狙击手位置,图谋不轨。
《星期日泰晤士报》称,他们的记者不久前便成功从该公司购得空军特种部队SAS的新基地,以及布莱尔坐落在白金汉郡的乡郊大宅的照片。该报表示,要是这门生意在数年前出现,爱尔兰共和军有可能利用它来向某些目标进行针对性袭击部署。
尽管该网页指引表明会要求索取照片的人事先提出明确理由,但事实上,人们只需随便找目标物附近一间酒吧的邮递区号拿去申报,便可取得照片。
提供网上地图的公司坚称此举并非偷窥,因为任何人也可以每小时100英镑的价钱,租借飞机鸟瞰全国,而公司不过以低价吸引人们享用这类服务,让他们得以窥看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即使有人拿照片去放大,也会因为照片解像度低而不清晰。
【地形图】推荐阅读:
地形图的判读10-17
全站仪地形图测绘论文09-12
扫描地形图等高线自动提取07-07
新乡市区1:数字地形图的编绘及其质量控制07-15
地形测量实习目的10-02
地形地势特征的教案11-03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07-11
中国地形高考模拟题08-23
体育实践课教案自然地形跑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