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2024-09-24

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8篇)

1.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篇一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李巧 2010201306

一、立足农村内部就业,实施就地就近转移

1.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拓宽农业内部就业空间。

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

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拓宽就业渠道。建设现代农业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

2.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①发展乡镇企业,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②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二、跨地区转移,合理分流。

中西部地区可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经济关系,加大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力度,合理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以工补农、以劳务补农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界限,实行城乡一致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还广大农民以应有的平等权利。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扩大社保覆盖面,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保体系,逐步建立起面向城镇非农产业劳动者“五保合一”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对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要给予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

3.改革土地流转制度。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创造条件。4.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取消各种歧视性就业的规章,取消“三证”“五证”限制,保障农民工劳动就业权利。

5.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环境。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6.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准入资格。

7.进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开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就业择业能力。

三、跨国转移,对外输出

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有差别地组织剩余劳动力出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采取依靠我国跨国公司,发展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走出国门等形式,对外转移农村劳动力。

2.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篇二

1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现状

外出农村劳动力中, 年龄在16~20岁的比重为15.4%, 21~40岁的达77.1%, 41岁以上的比重为7.5%;制造业占转移人数的85%, 住宿、餐饮业占6.4%, 交通运输、仓储业占3.3%, 批零贸易业占5.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5%,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1%, 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7%。

2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的技术素质匮乏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采用的是升学模式, 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 即使具有一定文化程度, 也不能立即适应岗位的需要, 最终多陷入升学无望, 就业无路, 致富无门的窘境[1]。

2.2 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调查发现, 有80%以上的农民不了解《合同法》《劳动法》等重要法律的相关内容, 进而影响到农民自身权益的维护, 多数农民工对劳务市场等正规职介机构心存质疑, 宁愿相信“马路招工”。

2.3 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造就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 加之城镇化水平总体还不高, 使得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 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2]。

2.4 农村劳动力市场未真正形成

农村劳动力市场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 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农村劳动力流动大都是自发的, 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据调查, 近2年农民自发外出打工的占92%, 有组织的转移仅占8%。这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2.5 农民工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仍存在其他制度性的限制,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 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 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虽有所上升, 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严重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3]。

3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3.1 切实做好专业、技能培训计划

培训前制订切合实际的计划。专技学校可将多年送教下乡的办学经验引入转移培训的机制中。在具体实施中, 把培训场所和实习基地放到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 因春节前后正值农闲, 学校可将培训时间安排在此阶段。除了专业课培训外, 还需开设农民工进城务工常识、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

3.2 鼓励农民工创业培训

当地政府要组织农民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以增加农民收入, 带动其他农民就业, 以创业促就业。要重视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实现农民的就地就近转移[4]。此外, 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歧视, 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5,6]。

3.3 整合资源, 促进就业

当地政府, 劳动相关部门要重视关心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通过健全统一灵活人力资源市场, 紧紧围绕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新形式和新要求, 下大力气整合劳动力资源, 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勇于开拓创新, 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7,8]。

摘要:结合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分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满心.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5) :104-105.

[2]赵淑华, 舒会.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6) :113.

[3]张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财经, 2006 (7) :70-73.

[4]高娜.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6.

[5]王传军, 高启达.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境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4) :354-355.

[6]孙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1.

[7]陈晓华, 黄延信, 姜文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8) :29-34, 79.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 劳动力 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9.1亿生活在农村,现有18.5亿亩耕地,农村现有劳动力为4.8亿。按我国农村现有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1.7亿劳动力在农村就足以保证农产品的供给,这种人口众多,耕地较少的国情,导致现有的劳动力要素不能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使得极为有限的耕地承载着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率始终得不到提高,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致使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生活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阶段,“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应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并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乃至农村内部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基于趋利行为,这些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较少,到经济发达地区居多。

首先,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由于受经费、交通、通讯、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求职务工的信息不通畅等因素的制约,还处在“亲帮亲”、“友帮友”的自发无序的流动状态,流动性大且不易管理,供求关系不易衔接,盲目性比较大。

其次,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来自于县及县以下地区,在这些地区的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1%,而只有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却达到了58%,因此,虽然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高于流出地的人口,但却低于流入地的人口,随着城市就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日益提升,普遍偏低的综合素质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再次,机会成本与非农就职风险,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城镇工作人员是以职称、职务为标准来领取工资和报酬的。而农民通常在其所居住的村子里有住房,他们进城后必须从市场购买或租赁房子,这样他们便要付出购买房子或租赁房子的实际支出成本和放弃原有住房的机会成本。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保险制度的不健全和一些私营企业的风险道德问题,导致对他们的工资兑现、因工致伤致残的医疗及保障方面还存在有许多问题,这又成为制约农村富余人员进城的另一重要因素。最主要的是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城乡分割式的管理制度,他们虽然己经流入了城市,但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其户口还留在农村,没有能够获得城市户口,而是作為一个长期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特殊群体而存在,也即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农民工”或者说“流动人口”。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着力解决农民进城就业、居住问题,不断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1、完善就业信息管理体系,为农民外出就业搞好信息服务

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服务资源,发挥网络和就业信息联络员的作用,及时向农民宣传相关就业政策,发布招聘求职信息,使农民能够通过更多方式快速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应将劳动中介组织应向乡镇延伸。建立县、镇、乡3层劳动中介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劳动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多准确的就业信息,减少城乡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

从长远来看,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同时针对进城农民学历低、技能差的现状,劳动就业部门应发挥优势,依托各级劳动就业中心、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合理设置培训项目及培训层次,提高农民整体技能水平,努力培养一大批掌握新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

3、加大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为农民进城居住创造条件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控房价,目前城市房价开始松动,但相对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来说依然比较高,他们买房难度比较大,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创新住房管理制度,落实房价调控政策,采取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更多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方式保障农民进城居住。

4、消灭城乡差别,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进城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险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劳动保障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监督和强制用工单位为就业农民提供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使进城农民得到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周萍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6,(12).

[2]蒙丹.建立现代农业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及破解[J].特区经济,2007,(6).

4.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篇四

姓名:李伟忠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工程力学091学号:200911012108日期:2010-8-22)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得到提到,然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看到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村农民纷纷进城打工,希望能够得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据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得以解决。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尤为突出,农村居民生活也得到了提高,但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城市)(农村),据此农民认为城市里容易赚钱,所以大批农民工涌入了城市,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得以解决。

通过暑假对我们村里了解,除了家里上有小、下有老的人家劳动力没有进城之外,村里的70%~80%的劳动力都进城打工了,从中也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外出打工近几年来,大多数人家的生活得到了提高,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刚刚结束,我市各县区农民工纷纷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

(农民工进城)。随着宜良、寻甸等外出务工者的陆续启程,今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拉开了大幕。据悉,今年全市将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将得到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增收。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各县区纷纷加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为广大农民寻求外出务工之路,使 “靠天吃饭”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转变成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改变了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经济收益,为农村、农民的发展铺出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正如回家过年的宜良竹山乡密棵村委会杨鹏所说:“5年的广州打工经历已经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手艺,生活也富足了,现在一个月都能拿到两三千块钱呢,和以前在家种地时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和其他省市一样,每年春节过后,昆明的富余农村劳动力也将涌向各个不同城市,开始务工之路。据统计,去年全市共转移就业培训了18.0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24万人,新增转移收入达到了9.27亿元。外出务工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近年来我市外出务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今年,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市委市政府以统一城乡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建立健全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强化落实“两后双百”相关政策,预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服务好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

据了解,如今我市外出务工的大部分农民工主要奔赴广州、上海、珠海、浙江等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不同省市,他们中既有普通工人,也有学得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有的甚者还在省外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开始创业,当上了老板,小日子过的越来越殷实。今年,针对旱灾特别严重的实际情况,各县区纷纷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尽可能降低旱灾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并根据市场需求,着力在人力资源变人力资本上下功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引导性培训为主转向技能培训和订单培训,劳务人员力求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就业机会,使更多的技能型农民工实现增收致富。[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做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2]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我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3]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

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五、总结。

农民工进城给社会带来益处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国家也正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问题。农民工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六、谢词。

在此我要感谢假期里我村委会对我工作的支持,给予了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了解。还要感谢学校给予我们本次活动的机会,让我们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参考文献:

[1] 昆明日报。2010年03月01日,10时51分00秒。记者 杨雪煌 通讯员 罗文彪 报道。

[2] 中国统计年鉴2005。

5.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篇五

姚舂孝

(临洮县农业局经管站,甘肃定西730500)

摘要: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为此,通过对我市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找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1定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基本情况

1.1定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定西市农村总户数591 138户,总人口2 652 661人,总耕地面积51.41万hm2,农村人均耕地0.19hm2。全市农村劳动力1 366 38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537 181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9%。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常年性剩余劳动力223 740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41.70%;季节性剩余劳动力313 441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8.30%。定西市劳动力资源现状,总的表现是:剩余人员较多,输出潜力较大;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技术人才缺乏。根据2006年对214户农户进行的劳动力输出专项调查,318个剩余劳动力当年只输出了102人,只占32%。从劳动力素质看,输出的青壮年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达92%,其中小学已占到一半,取得职业资格证的只占劳动力总量的4.60%;从收入情况看,没有经过技能培训输出的劳动力年人均收入3 300元左右,通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年人均收入达到5 800元左右,高出近50%。

1.2定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1990年以来,全市累计转移劳动力540.24万人次,累计创劳务收入108.40亿元;有12.50万户贫困户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了脱贫,有2 512名劳务人员回乡创办经济实体,兴办企业297个;2004年全市劳务收入9.70亿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60%。

2定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从定西市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

下方面:

2.1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既是目前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也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长期因素。然而定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技能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大多数人只掌握常规的、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缺乏从事第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有些劳动力虽经过短期培训,但还是不能达到技术工的要求,只能从事层次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种。随着企业对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剩余劳动力选择工作的余地非常小,严重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城市用工的需要。

2.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盲目性较大定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农民自发的个人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虽然政府近几年也为农民2.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盲目性较大定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农民自发的个人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虽然政府近几年也为农民的转移就业做了大量工作,各级政府也牵线搭桥寻找就业门路,但由于联系就业岗位数量有限,只能满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对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素质要求的变化缺乏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农村劳动力做好转移前的培训和准备。这些人对劳务供求信息了解不多,且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竞争能力缺乏充分考虑,加上没有正确合理的指导,使一些希望自谋出路的农民难能如愿,有的一年几出几回,找不到工作。

2.3当地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城市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一个主要渠道。而定西市城镇化程度不高,乡镇企业比较少,民营经济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差、链条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消化能力不足,适合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的岗位不多。

2.4传统思想观念尚未消除,自我脱贫竞争意识不强定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较低位次,因此摆脱贫困,尽快致富是定西市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等待政府发救济,盼望国家给补助的“等、靠、要”思想,自我脱贫的竞争意识不强,尤其是女劳动力怕在异地务工,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不敢外出,被动维权,不愿从事家政服务工作,认为做家庭服务员低人一等,而自身文化、技能又不适应企业用工需要,因此难以转移就业。

2.5保障制度不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私营单位用工逐年增加,但由于一些企业不能公正地对待农民工,使外出打工人员为企业、为城市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与他们得到的微薄的工资待遇不相称,农民工在劳动强度大、安全设施差的工作环境下工作,而最终

得到的收入却是很低的,因此一些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挫伤了农民进城务工的积极性。3定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定西人多地少、靠天吃饭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改善农村生活,就必须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强而有力、行之有效的对策,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个产业来抓。

3.1加大组织输出力度组织输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面,稳定的劳动基地是搞好组织输出的前提。各级政府要积极与有关省市及用人单位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务基地,优先组织输出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劳动力,形成政府组织输出与能人带动输出并举发展的良好格局,努力提高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程度,逐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盲目的自由流动向有组织、成建制的输出转变,由“候鸟型”的劳务输出向“移民型”的异地就业安家转变。

3.2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用工需求已从过去的简单劳动力转变为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定西市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只有47 467人,仅占从业人员的3%;具有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只有7 311人,占从业人员的0.60%。因此,各级政府应更好地整合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资源,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输前培训和输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力度,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教育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学文化、学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3.3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和二、三产业发展城镇是工商业的载体,是发展地域经济的龙头,发展小城镇和农村二、三产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对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并加强对农村二、三产业的引导和服务,大力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等当地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3.4加大城乡统筹就业力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工作并轨,消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种种限制和歧视,实行城乡劳动力靠素质和技能自主择业、公平竞争,努力形成市场导向的公平就业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劳动力中介组织,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其信息发布、技能培训、职业中介和跟踪服务等积极作用。

6.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 篇六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以自发的跨区域流动为主,以从事简单的非农行业为主。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外出务工劳力为X万人,占农村劳动力X万人的X%,上半年外出务工收入X万元。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五方面的制约:

(一)思想认识的制约。绝大部分农民都有求富心切,转换身份,救急解困,求安怕险,横比攀高,小富即安等思想,一旦这些农民进城后,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心理上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遇到挫折或者变得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或者产生逆反心理,铤而走险。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X%,小学占X%,初中占X%,高中占X%,中专占X%,大专及以上占X%,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足X%。尤其是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更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接受科技知识,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这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三)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本市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已逐步退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载体的地位。与此同时,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大企业、大集团缺乏,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商贸、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导致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四)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从我市情况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开工不足,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加之我市城镇化水平为X%,低于重庆X%的城镇化水平,多数镇小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功能不配套,产业支撑不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从全国来看,随着企业改制和减人增效措施的推行,失业率肯定会较大幅度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比较困难。

(五)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虽得到放宽,但农民在就业、住房、劳保、福利、子女入学等方面,无法取得与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待遇,城镇就业成本大。二是土地制度制约。在人多地少和农业比较利益较低的情况下,土地的分散经营既束缚着农业劳动力的手脚,不能脱离土地从事其他行业,又使得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收入低下。

(六)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据调查,我市X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组织的转移仅占X%。这表明,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几乎完全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因势利导,创新途径,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培育劳动力市场与加快城镇建设并重,跨区域流动与就近转移联动。

(一)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全力推进“XXX工程”。大规模发展pIC生猪、葛、水产等产业和其他特色经济,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整体推进合川工业园区、太和丝绸工业园区、盐井三汇建材工业园区、清平玻璃工业园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三是加快优势企业发展。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向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X年,我市第三产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X%,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更低,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现阶段应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城郊镇街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限制,营造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比重。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强势发展,加快建设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并积极向大城市跨越,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集镇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为主”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到X年,城镇化率提高X个百分点,吸纳X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城镇。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促进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常流转,逐步集中,甚至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还可以探索确实具有的有固定生产业和住宿,土地可以出售变现,国家集体收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作为安置。像有的工业企业一样,真的做到工人、农民在合法权力上的平等。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地荒芜,方便农业税款的提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盈利性产业。二是逐步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真正做到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三是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健全管理机构,统一考虑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政策,把农村劳动转移纳入全市劳动就业计划。建议在市劳动部门内部设置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协调城镇劳动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就业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时,要针对城市中人际关系不同于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基础教育,传授农民流动的方法和诀窍,教育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让农民尽快适应市场,处理复杂的交际关系。

(六)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发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加强并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调节数量供求,带动质量提高,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7.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篇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对策

唐纳德·博格 (D.J.Bogue) 于20世纪50年代末明确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他认为, 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可能是因城镇有利的经济发展而造成的, 也可能因农村不利的经济发展而产生。[1]就我国实际而言,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必将会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以获得高于其在家务农的收入。但这背后又隐藏着许多问题, 如城市环境遭破坏、房价上涨、治安紊乱、进城农民工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等, 并且很多地方政府一味的追求将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政绩而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建设。因此, 我们结合湖北省孝感市的情况进行分析, 认为在解决好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 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大力发展地方支柱产业, 实现劳动力的产业转移。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目前, 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五个明显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大。2005年, 孝感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95万人, 接近全市农村劳动力的一半。二是外出务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大。2005年, 孝感市全市农村人均劳务经济收入 1847元, 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1%。三是外出务工人员行业分布广泛。孝感外出务工人员中, 建筑业占33.9%, 加工制造业占27.2%, 商业和饮食服务业为19.3%。四是国内省外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高。在孝感外出人员中, 国内省外务工人员有58.2万人, 占61.2%;省内县外25.4万人, 占26.7%;县内乡外11.4万人, 占12%;境外1179人, 占0.1%。五是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劳务基地。据初步摸底, 孝感全市在外集中 500人以上的劳务基地有39个, 共计15.6万人, 其中5000人以上的有15个, 达11.9万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1.培训质量差, 转移劳动力素质偏低

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往往处于买方市场, 在技能素质低和供应总量大的双重制约下, 大量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建筑、矿山、餐饮等传统行业就业, 从事着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以湖北大悟县为例, 全县现有农户12.4万户, 农村人口50万人, 有农村劳动力30.1万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及技能结构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约10.7万人, 占35.5%;初中文化程度约15.8万人, 占52.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3.6万人, 占12%;受过技能培训的5万多人, 占17%, 其中有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1万人, 占3.3%, 这部分技术人员主要为泥瓦工、木工、电工、电焊工、纺织工、司机、水暖安装、修理工等。大量技能低、素质差的农村劳动力充斥市场, 不能适应非农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 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以至于出现了“民工荒”。

2.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 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少组织性, 存在盲目性。除建筑业等极少数几个行业外, 农民工外出找工作主要依靠亲友介绍或独自闯荡等。这些方式不但效率低下, 而且成本太高、代价太大。更为严重的是, 许多的劳动力转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每到农闲时节, 许多农民工外出谋生, 诸如“不知往哪里去、不知做什么、不知怎么做”的“三不知”民工随处可见。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 经济陷入困境;有的甚至参与偷盗等违法活动, 对城市的治安、交通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甚至造成一些市民及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不信任, 从而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许多地方没有建立起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指导、服务于一体的专门组织协调机构, 行业、部门和社会力量彼此之间缺乏沟通, 未能实现大学校与小网点、城区与乡镇、部门与部门、公办与民办等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金分散在各部门, 存在各自为阵的情况, 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 更谈不上做大做强。此外, 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 中介组织偏少, 供需渠道不畅, 常常出现“用人单位不知何处招工, 劳动力不知哪些单位要人”的困惑局面。

3.劳务品牌不多, 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力

品牌是一个产品乃至一项产业发展壮大的灵魂。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也应有自己的名称、标志以及与之相一致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劳动力输转为核心的劳务产业, 要想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大显身手, 必须要有自己叫得响的品牌。在激烈的劳务市场竞争中, 劳务品牌就是竞争的利器, 就是农村务工人员闯四方的“通行证”。特别是在劳动力过剩、劳务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 劳务输出的竞争已更多地成为质量竞争、品牌竞争。湖北有十大劳务品牌, 孝感在“鄂军建筑”品牌中名列第一。但其它方面, 孝感有一定知名度, 名气却不大。目前, 孝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和形式基本上还是“亲帮亲、邻帮邻”的转移, 带有个人、自发、分散的特征, 真正有组织输送出去的很少, 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

4.对留守妇女安置不够到位

近些年来, 妇女劳动力一直占农村农业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 她们里里外外一把手, 担负起了男人们外出务工后农村的各项生产生活责任。根据我们一项抽样调查表明, “留守妇女”的年龄分布为:25~30岁的占14%;31~45岁的占82%;46~55岁的占4%。可见, 31~45岁是“留守妇女”较为集中的年龄段, 这一年龄段的农村妇女体力充沛、心智成熟, 上有日益年迈的老人需要赡养, 下有正在成长的孩子需要抚养, 经济负担大, 家务劳动和田间劳作都很繁重。

2005年以来, 孝感市极力打造孝感“木兰花”家政服务品牌, 建立了以市妇联巾帼家政学校为主体的劳务培训基地和以深圳、北京家政服务公司为载体的劳务接收基地, 直接培训转移了一大批农村妇女, 经培训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妇女人均月收入920元。但是, 相对于孝感农村“留守妇女”的总量, 一个“木兰花”还不足以解决问题。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1.抓培训, 提素质

(1) 要突出抓好新增劳动力培训, 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

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是产业工人的后备军。各级教育部门要对当年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 由其自主选择, 接受高、中、初级技工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对当年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 要实行短期劳动技能培训, 使其由学生转变为技术工人。要进一步加强技能鉴定工作, 规范鉴定程序, 提高办证效率, 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具有一技之长并拥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特种作业证书和上岗证书, 增强就业竞争力。

(2) 要突出抓好培训资源整合。

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就业培训中心以及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民培训机构等, 凡符合条件的, 不管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 都可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都可以承担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培训项目。各地要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整合, 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要适应劳务输出由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质量型转变的要求,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培训质量。

此外, 要突出抓好订单培训, 要建立一个信息权威、畅通的培训与就业网络。

2.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

要发展、整合、提升劳务中介机构, 健全市场运作机制, 为劳务经济开发搭建平台。要着力引进发达地区有实力的劳务中介, 协助开拓劳务市场;引导外出成功人士创办服务组织, 向专职劳务经纪人和中介组织发展;要继续利用好务工典型的带动作用, 采取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乡亲带乡亲的方式, 发挥先行打工者的作用。对劳务输出业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和奖励。

3.集中力量创建具有实力的劳务品牌

各地要认真研究, 根据当地人文、历史和已经形成的就业优势等特点, 努力打造和提升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享誉国内外的劳务经济品牌和职业教育培训品牌, 依靠劳务品牌带动更多的劳动力转移。一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现有传统优势, 培植劳务品牌典型, 通过典型引路, 让输出者认识到品牌的效应, 激发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及劳务人员创劳务品牌的热情。二是要积极做好劳务品牌的宣传和推介。既要精心培育劳务品牌, 又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和条件, 让市场接受这一品牌。

4.为“留守妇女”做好政策扶持

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政策上的扶持。一是搞好信息服务, 对农村妇女就业状况、市场用工需求进行全面调查。二是搞好维权服务。着力维护外出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 为她们无偿提供法律援助。三是搞好后方服务。孝感市开展了“陪孩子过一次节日”等一系列社会支援实践活动, 推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 解除外出务工妇女的后顾之忧。四是拓宽向家政服务转移就业的渠道。

5.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扶持返乡民工创业

(1)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以企业带动转移。

提高本地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力的能力。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扩大就业容量;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吸纳更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园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提高园区企业开工率、投产率, 扩大就业机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拓展就业空间和门路。地处湖北汉川市沉湖镇西北部的地理位置不算优越的福星村2005年实现经济总收入1.98亿元, 村级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大关, 达到7250元, 是10年前的6倍, 是汉川市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25倍。湖北福星集团公司的前身是段夹村9组农民谭功炎1981年创办的铁丝加工厂, 1996年发展为湖北汉川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组建成湖北福星科技集团。该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吸纳了该地的大部分富余劳动力, 繁荣了地方经济。据统计, 10年来福星集团累计总投资6000多万元用于福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抓好返乡创业工程, 支持农村青年返乡创业。

大力实施“回归”工程, 为转移出去的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搭建平台, 提供服务。每年引导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 引进资金, 形成一人创业带动一批人就业、激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局面。湖北孝昌县“创业先锋”王德强等5名农村青年, 在政府的帮助下, 利用在上海打工积累的10余万元资金和经验技术, 经过6年的辛勤耕耘, 在王店镇西山建成了以水果、茶叶等种植业为龙头, 以养猪、养鸡等养殖业为补充的立体种养殖体系, 年纯收入100多万元, 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在他们的带动下, 该村张友元等3人创办了农业园, 还吸引了河南天源实业有限公司5000余万元的投资。

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开发的重要内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正确处理好“输出去”与“引回来”的关系, “把农民送出去发财, 把老板引回来发展”。一是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成功人士的衔接沟通, 充分利用乡情、亲情、友情引导返乡创业, 让他们为发展家乡、建设家乡作出更多的贡献。二是对待返乡创业要与招商引资一视同仁, 在土地征用、资金信贷、税费减免、证照办理等方面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县市区、乡镇可规划建设“返乡创业园”、“回乡创业一条街”。要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回乡创业者给予一定的社会地位、政治荣誉和物质奖励。三是制定完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 将现行产业发展政策、再就业扶持政策与返乡创业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参考文献

8.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篇八

一、礼贤镇全镇劳动力就业情况

礼贤镇有行政村45个,共计劳动力23769人。

1.礼贤镇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23769人)

(1)农村劳动力性别。截至2015年6月12日,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全镇共计有劳动力23769人,其中男性为12893人,占54.24%,比女性稍多,女性为10876人。

(2)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16~29岁的有7595人,占31.95%;30~39岁的有5583人,占23.49%;40~49岁的有6303人,占26.52%;50~59岁的有4288人,占18.04%。劳动主力还是以青年和中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力数量基本递减。40~49岁年龄段的人数超过了30~39岁的年龄段的人数,这一阶段的农村劳动力上有老下有小,就业压力较大。

(3)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1904人,占50.50%;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学历的为7259人,占30.54%;大专学历的有3092人,占13.01%;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为1478人,占6.22%。总体来说,农村劳动力主要还是以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了一半,随着学历升高,所占比例逐渐递减,呈金字塔形。这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稍低,亟待提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4)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13073人已就业,占全镇劳动力的55.00%,10696人未就业,占45.00%(其中无业的有8550人,占35.97%)。

数据显示,就业人数还是占到了五成以上,考虑到失业人员中包含了务农的村民,总体来说,村民对于机场占地拆迁的态度趋于理性,就业心态还是较为端正的。

(5)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在已就业的13073个劳动力中,单位招用的有10209人,占78.09%;自由职业1545人,占11.82%;自主创业686人,占5.25%;社区管理员367人,占2.81%;村两委任职266人,占2.03%。

从数据上看,除去村内就业的职位,自主创业的人数在一般就业的渠道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垫底的,这说明自主创业的就业方式仍是少数人选择的方式。

在8550个无业劳动力中,有就业需求的有2538人,占无业劳动力的29.68%,没有就业需求的有6012人,占无业劳动力的70.32%。

三、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文化相对偏低,没有技能,整体素质较差,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城市文化都有一定的困难。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由于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制约,他们一次次求职失败,在他们心中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创伤,致使他们找工作的信心不足。不是没有就业机会,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抓住与把握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2.就业意愿不高

村民大多过惯了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生活,稍有约束,就感觉不自在。加上近两年村里90%以上的土地已经流转,每年有流转土地的收入,大多村民希望找到“钱不用太多、活儿少、离家近”的工作。

3.创业人数少

创业需要本金、人脉和客户,更需要独到的眼光,在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创业人数较少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镇里主街开设店铺的困难一是店铺数量趋于饱和;二是需要资金;三是瞄准受众来进行自身产品和服务定位,需要前瞻性的眼光;四是距离村里有些距离,照顾老人、孩子以及中午蓄水等事务不便,而村民也大多习惯自由无拘束的生活,特别是女性,更是肩负着更多料理家务的责任。在创业方面,区团委向广大有意愿创业的青年人推行YBC青年创业计划,为有志青年提供创业的启动资金。不过受制于机场地区的限控措施,除了农业之外,礼贤镇可选的创业项目较少,这也是一个客观的限制因素。

4.企业数量少

礼贤镇的工商业本就受到机场限控措施多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根本没有发展和新增的可能。

(1)商业方面。礼贤镇的主要街道—礼贤大街、大礼路上只有能够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小饭店、小卖店、五金、童装、文具店、熟食店等,基本都是私人开设。

(2)工业方面。各企业的体量和效益也正在萎缩,绝大部分企业都已停工、停产,等待拆迁政策补偿,何况大多企业是沥青防水卷材、喷漆、钢结构焊接等待清出的不符合首都核心功能的VOC污染排放企业。京花印刷、宇阳泽丽防水、奥克兰防水卷等材面临外迁,华丰印染厂已倒闭4年,立高防水卷材厂因为资金链断裂和面临清退已停工3年,厂内只有库管和看门人员。而像同仁经贸这样为同仁堂生产、供应药物塑料铝箔包装、中药丸塑料球壳等耗材、本不愁销路的企业,也因为机床预热的成本和时间问题,必须24小时不间断生产,需要眼力、体力都较好的年轻人值夜班,也存在招工招不上来的问题,导致机床开启不足,影响产量和收入。这就造成企业想招人,但招不到,劳动力想就业,却没有合适职位的矛盾。

另外,由于京津翼一体化协同发展,还有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礼贤镇域内的立高、宇阳泽丽防水卷材厂、奥克兰防水卷材厂、华丰印染厂、蓝天开思班、京花印刷等排放废水废气的污染企业既属于需要疏解的产业,但同时也是吸纳本镇劳动力的本地企业。礼贤镇的工商业底子本就薄弱,再加上机场征地建设,在机场建成前的这三年时间内,镇内的产业发展处在困难时期。

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和思想引导工作,提高求职者的市场就业意识,转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观、求职者的择业观,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就业形势和各项优惠政策,为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加强政策宣传,转变就业观念

转变劳动力错误的就业观念,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工作的自信心,扭转求职者不符合实际的择业要求,进而提高就业率。

(1)发动各村就业指导员利用村内的广播、宣传栏、微信、QQ群来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宣传活动,使农村劳动力了解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招聘单位进行就业岗位补贴等政策的宣传,让他们了解招用农村劳动力后区里对其的补贴奖励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主动吸纳农村劳动力。

(2)针对农村劳动力“工资低不去、工作累不去、离家远不去”这一难点问题,推出“职业指导进村,就业岗位进门”这一指导方式,充分发挥村级就业指导员的作用,将职业指导课堂设在老百姓家门口,职业指导不再是以往“你听我讲”的形式,而是与村民互动的形式,在“聊天”中让村民了解当前大兴区的促进就业政策,帮助转变“三不去”的择业观念。

(3)引导乡镇工业园区内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招收本地农民工,努力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对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企业,各级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

(4)礼贤镇每年都组织各村党员、村民代表进行“农民观念素质提升”课程的教授。邀请专家、农村致富能手等对村民进行培训、开办讲座,有助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水平。

2.加强技能培训

利用礼贤实训分基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开展叉车、道路养护、绿化、保洁、库管、电工等的培训,这些基础科目的培训,一来是为机场建成后的岗位进行铺垫,二来这些都是比较实用的岗位,在兼顾村民文化技能素质的同时,也为他们目前的就业提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例如近年来,通过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易拉罐裱画培训班,让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做易拉罐裱画,学会一门手艺,在培养农民业余爱好和艺术情操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创收。

3.推出入岗、在岗、稳岗“一条龙”职业指导

针对大兴区农村劳动力的特点,我们创新性推出入岗、在岗、稳岗“一条龙”职业指导方法,即“一条龙”指导服务。

在未上岗时,与培训学校联手进行岗前指导;在上岗后与企业联手,进行在岗指导,预防人员回流;与个人联手,在其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稳岗跟踪指导。这样的指导服务,企业不仅节约了用人成本,而且求职者也不至于屡屡跳槽,进而使职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指导后就业成功率大幅提高,面对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型产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指导培训体系建设已见成效。

4.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进行创业指导

对于部分自愿创业的农村劳动力,需审核是否具备开办和管理企业的能力、资金基础、所创办的企业是否有社会需求等因素,然后对他们进行创业指导。帮助创业者利用国家的再就业优惠政策,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也可利用弹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大兴区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迫在眉睫,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一系列的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就业率,改善了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大兴区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上一篇:三年级德育课程教案下一篇:数学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