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2024-08-15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共14篇)

1.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篇一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自荐信范文

您好!

我是XXX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XX年本科毕业生,今天我无比虔诚向贵公司递上我的这份材料。

我所学的专业是应用化学专业,可以从事化学工程,化工设计,仪器分析,环保等方面的工作.经过了大学系统的学习,我已经掌握 了四大基础化学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并且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操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与质谱联机等仪器。我努力学习并且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阅读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并虚心地向导师讨教和积极主动与实验工作,获得了导师的一致赞赏使自己在科学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获得了很好的培养。

我不仅学有所长而且兴趣广泛我利用课余时间辅修了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时我也对计算机应用有着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和编程能力在校期间我还广泛射猎了公共系法律经济和管理类的知识。

同时在长期的勤工俭学中我学会了如何自食力如何与人相处而长期的社会实践则增强了我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深刻的理解力敏锐的洞力独立的思考力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浓厚的科研兴趣是我大学生活中最大的收获。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自信有能力胜任贵部门所要求的化学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怀着对未来美好前程的憧憬对事业的追求及对挫折永不气馁的决心和勇气,特别是在贵部门的团结求实、奋斗的精神和对新世纪的挑战精神的号召下,自信、真诚、积极进取的我迫切的希望能成为贵部门的一员,以便能全力以赴,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和实现自我,我决心在新世纪接受挑战!

我对未来的展望是:只要自己的所作所为既有利于他人,又有利于自己,生活和工作就一定是愉快的和进步的,谨以十分的诚意向你呈上我的自荐书,真诚的期待着你的回音和约见。

我就是你的最好选择--我将用实力证明你的选择!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2.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篇二

关键词:校园文化,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要素

能力, 就字面而言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从心理学的角度则是指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按照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 能力层次 (由高到低) 可以分为: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空间能力、行为能力) →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外语、计算机、非智力因素) →接受知识的能力 (信息性知识、思想方法知识、经验性知识) 。

高等教育作为提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 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教育的重任。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学改革, 坚持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并重, 注重了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协调, 突出强调了能力培养的条件和环境, 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传授知识、技能之外, 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一些大学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 鼓励低年级学生参加科研课题, 建立本科生创新实验室,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在实验室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通过探索, 许多本科生在毕业前就发表了科学研究论文, 或申请了发明专利, 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大学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 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 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集中体现, 在所有育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方位育人氛围、育人环境的统称。校园文化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活动层面的内容, 即生态化和人文化相辅相成的校园环境, 淳厚向上的校园精神, 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 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除了价值观之外, 还包括课程建设 (保障学生的学习权,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 要把它作为文化来建设) 、社团建设 (它是校园文化的显示器,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 是开展校园群体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 、环境建设 (自然景观, 包括绿化、草木等;人文景观, 包括历史财富、碑文、建筑等;科学景观, 包括科学家画像、科学精神等) 。可将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简单地划分为以下几部分。

1.校园精神文化, 主要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 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为保障, 以提炼大学精神、提高全民素养、提神文化品位为重点, 以改善学风、教风、校风为目标, 建设有特色的人文校园。

2.校园环境文化, 它不仅包括校园的总规划设计、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等环境文化, 而且包括教学办公设施、行政后勤服务装备、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文化, 以及学习生活管理制度、招生分配制度、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文化, 更包括校园内体现的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 它体现着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 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3.校园文化活动, 主要是指校园认为实现学校的各种只能和自身的发展完善而开展的一切活动, 如教学、科研、管理、产学合作、学术交流、社会时间、讲座、报告、文体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生动具体的表现, 是人们可感可触的文化现象, 也是校园文化得以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 是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练兵场, 还是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与其他亚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 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能力培养仅靠高校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大学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环境诱导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创新因子, 诱发学生产生创新冲动, 促进学生的创新行为。创新一般需要一个环境, 那就是民主自由的环境, 这也是创新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 人格才会得到自由和舒展, 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 进而才会有创新性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校园的民主气氛不只是创新教育的背景条件, 其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创新教育。此外, 合作交流的环境有利于各种思想、意识发生碰撞, 并在碰撞中鉴别真实与虚伪、创新与保守。校园文化的独特氛围创设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 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校园文化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创设了主渠道。应试教育使部分学生变成“高分低能”型, 加上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方法的教育,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在更大的领域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广阔的舞台。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为学生提供了锻炼适应环境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在各种文化沙龙和社团中, 因为大学生们有着更多的共同点, 所以他们之间更容易进行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而参加不同形式和不同场合的灵活开放的校园文化活动, 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通过校园文化创设的主渠道, 学生接受教育, 经受锻炼, 接触社会, 适应社会。

3.校园文化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创设了重要条件。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聚集了一批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学生。任何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都需要完善的组织管理和策划实施, 而学生就是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策划者, 在组织举办活动的时候, 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要素

对于化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 能力培养也同样重要。结合具有共性的能力培养要素, 从校园文化的角度, 考虑化学专业的特殊性, 化学专业本科生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繁杂的学科门类, 专业与岗位、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实际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前大都有“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宏大抱负, 但在社会中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 却又发现他们接触的社会与之前的学校完全不同, 他们能否成功还受到其他因素的牵制和干扰。有些人因此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之前昂扬的斗志。不难发现, 导致这一情况的真正原因来自毕业生自身, 因为他们对真正的社会生活只作了简单或片面的估计和认识。所以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该具备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然适应社会不仅要接纳世界、认同世界, 而且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社会, 并有决心和毅力弘扬自己的主旋律。

(二) 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高度集约化的产业, 虽然大学毕业生不可能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 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都需要程度不同的组织管理才能, 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此, 招聘单位近几年也往往把大学毕业生中的班级干部和学生党员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其实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有很多的机会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你可以竞选各级各类学生干部乃至学生会主席, 即使是一个寝室的室长, 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 你自身的能力其实也在锻炼提高。类似趣味运动会、才艺晚会的活动组织, 尽管不能与今后的工作相提并论, 但是在此过程中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肯定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专业, 人际交往是人们得以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应着重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完全不相符的, 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目前许多高校都组织了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 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大学生间的来往, 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 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 对研发人员开拓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开拓创新能力其实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高校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了激发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哲学、文学艺术类课程, 力争为培养开拓创新能力奠定基础。高校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开拓创新氛围, 创设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 促进了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过程中, 新颖独特也是永恒的要素, 学生组织者在追求其关注度和参与率的同时, 其开拓创新能力也得到锻炼。

(五) 决策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对它的甄别、掌控和运用, 随时需要决策能力发挥作用。决策能力指在面临多项选择时能及时、果断作出重大的选择, 如果决策正确, 它可以使你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以较少的付出获取较大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 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首先要克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对社会和态度常常受到群体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的左右。从众心理重的人依赖性强, 无主见, 人云亦云, 容易迷信权威和名人, 常说违心的话, 办违心的事。而决策能力强的人, 能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 做到思想解放、冲破世俗, 不拘常规, 大胆探索。其次要增强自信心。拥有自信心是具有决策能力者明显的心理特征, 没有自信的人一般不具备决策能力。增强自信心, 就是有迎刃而上的胆量, 要变被动思维为积极思维。最后要能文能武。许多大学生目前貌似“新潮”, 自认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实际上却是知识面过于狭窄, 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 这些都是阻碍决策者作出正确选择的绊脚石。

(六) 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实验科学, 化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 而实验是需要动手实际操作的。化学专业大学生要培养的实际操作能力, 不仅指专业领域实验操作的技能, 这比其他学科的学生要求更高, 而且应包括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可以通过组织参加课外活动进行锻炼和提高。

三、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

经调研, 高校校园内组织的与本科生能力培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学生生活园区文明创建、才艺晚会、趣味运动会、书画比赛、新生风采之星、社团巡演、校园十佳歌手、辩论赛、电脑网络大赛等;而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化学文化艺术节、模拟课堂大赛、化学专业师范生技能大赛、秀我本色--溴我苯铯风采大赛、百科知识竞赛、自主创业大赛、化学知识和操作竞赛、环保服饰大赛等。

从以上不胜枚举的活动来看, 校园文化活动无论与化学专业是否有关, 都可以推动上文中所提到的六大能力要素———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普通的校园文化活动缺少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与之对照的是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则较为重点地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 建设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可以重点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 从校园环境出发

校园环境是一个文化氛围, 从列举的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我们可以看出, 校园文化活动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整体的优美布局、办公设施的齐全、良好的学校氛围, 都对校园文化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营造良好的针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校园环境, 如图书馆可以多增加一些关于化学专业的书籍, 增加电子资源的数量和规模, 提高更新速度, 方便化学专业的学生查找学科前沿的相关知识;又如实验室在保证日常教学的同时, 可以将比较完备的实验设备向学生开放, 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科研探索,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而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二) 组织学生活动方面

从分析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看出, 由学生组织的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重能力, 尤其是学生组织的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更加全面的、有针对性培养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六大能力, 针对化学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也不相同。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师范生技能, 开展模拟课堂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化学专业的师范生提早接触教学过程, 训练教学技能。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策划和组织, 在无形中能提高学生的策划、组织、决策能力。而且, 每年的模拟课堂大赛、化学师范生技能大赛中都有许多别出心裁的地方, 这也是大学生尤其是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展示。

(三)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建设

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化学, 建造好一个良好的校园精神氛围, 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要由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共同建造, 培养化学专业大学生所需的精神氛围, 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氛围, 而且包括化学专业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校园文化 (这里特指化学方面) 氛围, 不仅是由许许多多化学专业本科生共同营造的, 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更多的化学专业本科生。

通过创设这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将得到更多的提高与发展, 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当然,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 还在不断地扩展和强化, 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摸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凤泰.提高文化素质培育创新人才[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衍建.世界第一流学府看好的10项素质[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3]张学书, 曲士培.台湾校园文化[M].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4]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5]王司瑜.建设文化校园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2) .

[6]胡云斗, 张冠杰, 仲广荣.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4) .

[7]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校研究, 2007, (3) .

[8]张德, 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篇三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不断盛行,在高校教育模式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围绕盐城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教育成效的情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今后本科生导师制在车辆工程专业的应用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车辆工程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现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在全世界的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本科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要劳动力,对其进行高效而良好的大学教育至关重要。现在国内正大力进行教学改革,许多教育学者把目光聚焦在本科生导师制上,并对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育模式进行改良与完善,成为我国大学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为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科研型、创新型、社会应用型人才而努力,从而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平稳发展。

本科生导师制已有众多学科对之进行探讨与研究,盐城工学院汽车学院作为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基地,也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大力实践与研究,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诞生与演变

本科生导师制是随着牛津大学学院制的建成而诞生的,也跟随学院制的演变而演变。学院制创办于1379年的新学院(New College)。当时,学院就是学生的家,导师隶属于某个学院,而非整个牛津大学。学院的设备相对齐全,可供学生生活与学习,一般学院都设有教室、食堂、公寓、图书馆、体育场、小型的实验室和公共活动室等。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建立的新学院,首次实行付薪的导师制,薪水来源于学院的基金,每个导师给100先令作为工资。当时导师的职责是教导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是学生经济方面的保护者。牛津大学制度化的导师制最初确立的标志即是威廉·威克姆努力实施导师制。因为宗教改革,牛津大学各个学院的教学机构变成了以本科为主体,此时,普遍建立起本科生导师制。但是,19世纪以前,这种形式的导师并没被认为是牛津大学学院的正式教师,而是以私人导师的角色扮演着。19世纪大学考试制度改革后,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导师制才建立。它的教学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以学院为基础、以本科教学为宗旨,导师个别教导学生。之后,本科生导师制向学科化、学术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本科生导师成为一种真正的偏向于学术性的职业[3]-[4]。

二、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的职责

本科生导师的基本职责是讲授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阅读书籍与查阅文献,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重点是要与学生面对面进行广泛而积极的知识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的整体思维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然而,本科生导师需根据本科生所处年级的状态和任务不同而其职责需做相应的调整。如导师主要帮助新生度过大学生活的适应期;重点培养中年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则需要帮助他们如何正确进行一次人生的重要抉择[5]。对于应用型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获得应用型研究成果,并为社会输出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本科生导师在应用型高校应侧重实践教学,且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时期,这就需要导师具有充足的实践能力[6]。我院与企业密切合作,为不断提高导师自身实践能力创造了大量机会,进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如学生每年参加大学生方程赛车,导师指导学生设计并动手制作赛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还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的实施方法

高校教育普及化,师生比例失衡,这是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全面实行的障碍。基于此,为了大力推广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的实施,避免本科生导师制因比例严重失调而流于形式,需制定相应合理的标准。如我校本科生导师的选定标准为导师必须是专业授课教师,并且学校每学期进行的“学生对授课老师满意度”测评分均在80分以上。从大一新生里每个专业随机挑选一个班,挑选的每个班级36名学生配备6名导师,及1名导师带6名学生,这个带教比例与哈佛大学相仿。大一第二学期开学即确立导师带教的学生,在此之前对本科生导师进行专业培训,需先与学生做好沟通工作,得到学生的信任,接下来的指导工作都将迎刃而解。交流方式有:(1)邀请指导的6名学生去导师家中包水饺等增进师生关系的活动。(2)与6名学生一起去宽阔的场地,围成圈讨论如人生的意义这类话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并增加了学生的人文底蕴。(3)利用图书馆,指导学生查阅书籍文献。(4)指导学生搜罗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导师可创造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四、研究成果

我校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在培训教给与学生交流的方法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引导学生参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很好的现象。

第一,了解每个学生特有的特性,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具体实施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但都以鼓励学生为主,以便调动学生在大学生活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

第二,通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关系变得更自然更融洽,在此基础上,适当布置些阅读的内容,以引导为主,不指定书籍,图书馆内的皆可,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体会分享活动,进行遇到问题的探讨,这样容易形成批判性思维。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学习的积极性高。阅读也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成绩。图1为成绩变化情况。

第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的节奏,也算是为未来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搭建桥梁。

五、讨论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几年各大高校开始实行的一个新的指导制度,根据几个学生个体给予相应指导,与辅导员的工作互补,弥补辅导员管理班级整体,保证整体的尽然有序,却无暇顾及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无精力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创新活动等。如何做好本科生“导师”及真正实现培养目标是现在急需解答的重要问题,即如何与学生沟通,并能有效指导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首先要知道本科生导师制在不同大学的职责是不一样的。如在应用型高校,就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为输送更多社会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其次,寻找不同特质学生的教育方式,以便更高效地帮助学生度过大学时光,而不浪费光阴,大学生活又可以过得丰富多彩,还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最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教育自由。只有思想自由的人才具备创新意识。在管理引导学生时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实践,面对学生的错误或失败,仍以鼓励为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如果目的全面达到了,本科生导师制将是21世纪对我国教育贡献最大的一个教育模式。教育界应该有更多的人研究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培训出合格的本科生导师,进而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学政.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探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4.

[3]黎佳思,常晟昊,管阳太.高校本科生导师的角色和职责定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2):7-29.

[4]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4-86.

[5]雅罗斯拉夫,帕利坎.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M].杨德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林源源,沈逸君.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4-66.

4.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篇四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我是XX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对贵单位的了解,我十分愿望到贵单位,为单位尽一份力。

我来自XX,对来之不易的大学,我倍加珍惜。所以在四年的大学时光里,我一直坚持着朴实求真、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尽量扩大知识面,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积累了不少社会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次获得学校和学院的奖励。通过自身不断的付出,已经为自己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前三年,我认真学习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教学法等基础课程,尤其在大四的教育实习中,我把学到的知识很好的应用于课堂教学,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在教学中,吸取其他老师的`经验,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受到了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

在校期间,我不断完善自己,在教师技能上,加强多媒体操作和课件制作,积极向其他老师和同学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在自己的人格塑造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一直与人和善,朴素真诚;在社会实践方面,我也不断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积极参与各种社会锻炼,与大学生科研项目等。

总之,大四的我,已经为走上社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如果能加入贵单位,我一定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不断创新。

此致

5.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篇五

首先对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深表歉意,并感谢您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是一名于xx年7月毕业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所学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

经过长期努力拼搏,今天我怀着满腔热血站在了人生的又一个起点。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强手如林,然而我坚信我自己不是弱者。竞争时代,实力为先,学历不等于能力,努力才会有成绩。

在大学期间,我以做一名新世纪的建设者为目标,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学习上我刻苦认真,成绩优异,所学主要基础课和专业课成绩在优良以上,平均成绩84分,除了专业课学习外,我还注意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人才要求,考取了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以及普通话等级证书。在英语学习方面,我在学习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翻译、阅读、口语及写作能力,现在正向更高目标努力。同时我自学并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此外,我还积极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今年八、九月份教育实习中,我获得了宝贵的教学管理经验,这将使我受益终生!诚然,我不具备最高的学力,但我有达到最高学力的好学勤奋与务实,“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匣内待时飞”渴望学成之后的大手施展,更急盼有伯乐的赏识与信任。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回报您对我的选择,用我的青春与才智为贵单位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不必在乎我取得什么,请关注我的未来!

随信附上个人求职简历,最后十分感谢您对我这份求职自荐书的审视。期待您的回音!

诚祝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xxx

6.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篇六

您好!我的名字叫xiexiebang,我是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2012届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

在校期间,我系统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对仪器仪表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实践和实习中,我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在计算机方面,学习并掌握了如办公自动化、protel、AutoCAD等应用软件以及C程序语言。在英语方面,学习了大学英语并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及对技术资料的翻译能力。

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余时间,我参加了书画学会社团,学习书法艺术欣赏;曾在超市、商场等做过理货、促销工作,并得到了好评。此外,我还担任过系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组织策划过各项活动如圣诞舞会等活动。我非常注重社会实践与实习,希望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与提高。多年的实践经验把我锻炼成为一个自信、开朗、乐观、向上的人,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与人密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我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希望加入你们的行列,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我相信以我平时养成的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能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将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奋斗。

此致

敬礼!

7.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篇七

一、解决学生被动式学习的问题

通过Conceive (构思) 平台解决学生缺少主动思维, 上课时仅局限于教材, 没有主动性思考。本科生只依赖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对自身今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主动探索真理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 令其活力化知识大幅度增加, 非活力化知识大幅度减少, 终而彻底调整个人的知识活力化结构。[2]当学生大学二年级刚开始参加CDIO训练时, 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水质的COD (化学需氧量) , 对专业知识更是一无所知。在老师和平台教学的帮助下, 学生逐渐开始主动了解专业知识。在第一次创新比赛立项之后, 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 在文献资料及教材中主动地获取有用的信息, 经过反复思考, 再运用于自己的训练项目中。

二、解决了学生思维僵化, 学习教条的问题

以往学生学习的时候, 思维僵化。通过设计 (Design) 平台,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独立面对问题。例如, 将印染工业废水水样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通过构思来研究如何将水净化。最终,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分析原理, 构思出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 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学生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并掌握了环境专业本科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 尤其是水处理方面的知识, 建立了自己专业课学习的基本构架, 为自己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会自己设计方案去解决专业问题, 获得了很高的成就感, 极大地提高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三、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目前学生在实验课中大多使用教师编写好的实验讲义、实验员准备好的试剂和仪器, 造成学生没有动手能力, 不会搭建实验平台, 导致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 遇到问题无法独立解决。通过实现 (Implement) 平台解决该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 让学生在反复的实验操作当中熟能生巧, 对设备的结构拆装维护、仪器设备的使用、水质指标化学分析测定等实践技能有了更好的掌握, 操作更加熟练, 测试更加准确, 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解决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薄弱的问题

学生刚刚接触训练时, 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当薄弱。从训练开始到第一阶段培养结束, 学生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对实验中发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并加以解决。

这两年来以创新训练和科技竞赛为契机, 在环境类本科生中开展CDIO教学模式, 通过该模式培养的优秀毕业生, 有的已经在科研院所从事研发工作, 有的在海外留学继续攻读研究生, 这些结果证明, 该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摘要: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 是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 本文以这两年来在高校环境类本科教学开展CDIO培养模式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为提高环境类本科学生教学方式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CDIO教学模式,环境类专业,应用

参考文献

[1]段成芳.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改革[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5.

8.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篇八

手,确立了应用型本科会计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并就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研究。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基本上沿用的是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学科系统化模式,还没有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特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模式,因此,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的基本模型。首先本文论述了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此原则上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实践课+选修课,最后,笔者从紧跟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会计课程中重复的内容、会计电算化技能课程中加强“EXCEL”训练、课程设置与社会的融合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课程设置实践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即所学专业与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应适应社会需要,然而从我国历史来看,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基本上沿用的是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学科系统化模式,还没有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特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与实际工作中的实际能力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从而使市场上出现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会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基于此,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拟对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所关涉的问题进行探索,以期能对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从笔者搜索的中国期刊网的有关论文来看,现阶段对应用型本科会计课程设置原则的研究还无人问津,只有王宏在《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浅探》一文中提出四个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保证会计教育目标的实现;充分考虑知识经济对会计课程设置的影响;符合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掘教师、学生双方面的智力资源,进一步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①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满足上面四个原则的基础上再加上以下两个原则。

1.1 满足“谁用、能用”的原则。“谁用”指的是所培养学生的就业方向,应用型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和内部审计工作以及单位计划、供应、销售、劳动部门等业务部门从事核算、统计和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同时在财政、金融、税务审计机关从事相关助理工作,而在这些工作中需要涉及到会计、税收、管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或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就需要给予相应的考虑。“能用”指的是一旦被用人单位录取就马上能适应工作岗位,很快进入角色。“据一份对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界目前对高校会计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一栏中,有90%的企业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其中40%的单位愿意公开向社会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而不愿意直接接受会计本科毕业生。这些企业中能容忍毕业生适应工作的最长时间为3个月的占40%,半年以内的占34%。”②这说明现在很少再有企业愿意花大力气在人力资源的长线培训上,他们往往希望员工能在进入企业之前就是熟手,这样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成本。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还需要采取暑期短训、学术讲座、课外活动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培训,从而培养学生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

1.2 先进性原则。由于会计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就有什么样的会计实践。并且客观的经济活动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会计实践的变化,会计实践的变化必然要求对会计教育进行相应的跟进,以培养出符合其需要的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而且能够解决社会和行业发展当前及今后的需求,能够为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要将代表当前社会会计发展最前沿、最尖端、最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准则传授给学生,所以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而改变课程设置的内容。比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中小企事业单位都追求高效率,从而使会计实践中出现了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使用,进而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以及中专院校的会计专业以及与其相近的专业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

2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

基于以上原则,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实践课+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是各个专业所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形代数、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毛、邓、三”概论、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与军训、形式与政治教育、文献检索与应用等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英语读、写、听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意识以及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及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判断分析的能力。

专业理论课包括基础会计、微观经济学、初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财会英语、税务筹划等课程,专业理论课是属于专业形成必须具备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强调整体优化,具有原理性、理论性等特点。

专业技能课主要是会计电算化、出纳实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技能型课程是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会计技术的能力。

专业实践课主要是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践周等课程,其中实践周的开设和执行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走到企业实际工作当中去实践,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最好是通过收集企业的实际原始资料,要求学生从原始凭证开始到会计档案的保管的整个流程都仿真企业的会计流程进行训练。让学生一毕业就能有实力参与就业竞争中。设置专业实践的目的是帮助会计理论教学质量和专业技能课的提高,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选修课主要包括电子商务、证券投资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选修课一般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兴趣爱好而开设。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合理的智能结构的形成。

同时笔者认为随着一系列的财务丑闻的出现,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较为普遍。其中原因较多,但是各种形式的失真会计信息都是出自会计人员之手,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应该引起会计教育界的重视。在美国“从2002年起美国的会计师州委员会全国协会(NASBA)的教育委员会强调培养具备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③。并且,据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相关会计教师对上海区域进行的一次关于现行会计本科教育发展内容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受访者在会计人才应注重的素质和能力方面给本科教育的建议依次是:专业知识最为重要,占30%;职业道德排序第二”④,从而可以看出会计职业道德仅次于专业知识,也说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将会计职业道德融合到财经法规课程当中,或者每学期举行会计职业道德讲座,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

3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3.1 要调整会计课程中重复的内容。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重复的内容较多,因此要调整会计课程重复的内容,比较常见的是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中都有货币时间价值、存货管理、短期投资决策等内容。调整的方法是将货币时间价值和存货管理放在财务管理课程进行讲解,将短期投资决策等内容放在管理会计课程中进行讲解。

endprint

3.2 在会计电算化技能课程中加强“EXCEL”训练。 “EXCEL”不管在财务的工资计算中,还是在其他相关数据的统计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用,笔者曾经协助一家物业公司整理以前年度账,而在整理的过程当中笔者发现,笔者所作的工作基本上是对数据进行统计与筛选,这些其实都是EXCEL的操作,同时该公司的财务经理认为对于某些公司而言会计其实就是EXCEL的运用。虽然笔者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但是这至少也是说明了EXCEL在会计中运用的重要性。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加强对EXCEL的操作,满足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而据笔者了解的多所高校会计专业中EXCEL的操作仅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涉及到,并且也没有加以重视。因此笔者认为在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开设一门电子表格运用课程。

3.3 课程设置与社会的融合。美国著名的卡内基督学促进基金会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大学与宗教团体的关系已成为历史陈迹;大学与国家的关系也正在产生急剧的变化;展望未来,将产生最激动人心的管理方法-高等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⑤发达国家应用型院校甚至设有由诸如社会工商界人士与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全面负责课程的开发、审查和评估及其实施过程。⑥因此我们国家应用型会计本科要想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就应该仿效发达国家的做法即在课程设置上与社会近距离接触。应尽可能经常性吸收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尤其是校友(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并且从事会计工作或相关工作五年以上),协助制定和修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从而使会计教育和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另外在教材的建设上,由于市场上会计专业应用型系列教材尚未形成,许多应用型本科学院仍然沿用偏重研究型的教材。这些教材强调的是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内容。而且,教材的难度过深,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因此,笔者认为,设计一套适合会计专业应用型系列教材是当务之急,组织有教学经验、直接从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老师参与编写体现应用型特点的会计专业应用型系列教材。

3.4 紧跟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新的教育模式,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也不是培养大量一线需要的一般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应用型本科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因此,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是企业认为“非常需要”、“比较需要”或者“需要”的课程以及满足职业学校需要的人才的课程。

注释:

①王宏.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浅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年第3期:39-40.

②胡世强.高等会计教育目标与会计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月:27-28.

③陈文涛.论美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6月:60-65.

④应淑仪,张海霞.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发展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年11月25日:92-96.

⑤杨克泉,吕立伟.应用型会计本科教学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09年第8期:119-121.

⑥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42-44.

参考文献:

[1]张宏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实践——对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

23(1).

[2]侯铁锋.新世纪会计本科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商业经济,2007(4).

[3]陈玉荣.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7(6).

[4]高秀兰,李雅丽.地方高校会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1).

9.经济专业本科毕业生自荐信 篇九

您好!

我是XX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我于10月21日参加了贵公司在我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得知贵公司研究部正在招聘分析员。我希望应聘贵这一职务。

我在兼职、实习期间一直关注中国金融市场的动态,对于新兴证券公司尤为关注。贵公司在成立之时,我正在环邦信息咨询公司担任实习翻译,有幸采编过有关贵公司组建的背景新闻,贵公司领导团队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组成,将很有发展前途。最近又欣闻XXX这位研究分析明星被聘为贵公司研究部首席分析师,这样的工作团队正是我一直向往的。

以下是我个人能力与工作教育背景的综合简介。良好教育背景:将于今年7月获得XX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金融行业工作经验:在迅联金融培训公司任兼职分析员及环邦信息咨询公司担任兼职翻译的工作中对金融、电子、通信等行业有较深理解。较强的沟通能力:在摄影协会及爱心社的社会工作中较多地进行对外沟通及内部管理工作。

扎实的个人技能:在兼职工作中经常使用英语,并用Excel及powerpoint进行大量文案工作。

我希望凭借我所具有的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自身的刻苦、进取精神,能为公司研究团队尽快提供扎实的基础分析工作,为更好地为机构客户服务而贡献力量。

我非常希望能够得到贵公司的面试机会。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iexiebang

10.汉语言专业本科生自荐书 篇十

您好!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书,您的信任就是我的动力!

我叫,是X学院xx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普通的院校,普通的我却拥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

我自信,乐观,认真,责任心强,敢于迎接一切挑战。在大学的前三年中,我学习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相关的课程,为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三年中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曾先后获得过学院一、二、三等奖学金,荣获“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另外,在大学期间利用寒暑假时间自修完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的所有课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我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准备了良好的理论指导。为了更好适应日后的工作,我还不断的充实自己。于是,我先后担任了文艺委员、团支书。学生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三年的学生工作培养了我的团队协助精神,提高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大学生活让我成长为一名自强、自立、自律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我曾勤工俭学一年,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课余时间我曾担任过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家教老师,为我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思想上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于x年x月x号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自荐书不是广告词,不是通行证。但我知道:一个青年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可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尊敬的领导,如果我能喜获您的赏识,我一定会尽职尽责地用实际行动向您证明;您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但您的未来,我院奉献我毕生的心血和汗水!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11.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篇十一

[关键词]应用性本科教育 专业带头人 制度

[作者简介]冯爱秋(1971- ),女,河南焦作人,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北京100101)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56-02

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专业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好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队伍。专业带头人在提高专业建设、教学水平,以及凝聚教师队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和完善专业带头人制度,已成为以专业为导向的应用性本科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培养专业带头人的重要意义

专业带头人是指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和研发水平以及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的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并能组织和带领本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建设的优秀学科人才。专业带头人对于以专业为导向的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应用性本科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即专业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某类人才的需求。应用性本科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专业为导向的教育”①。应用性本科教育专业建设的成效不仅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专业带头人作为专业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其水平代表着学校在某专业的水平,是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的标志之一。一个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可以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可以打造一个品牌专业,有效提升学校的声誉。所以对应用性本科教育而言,专业带头人不仅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水平,而且还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专业教师是高校重要的人力资源,对于以专业为导向的应用性本科教育来说更是如此。随着高校间相互竞争的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变,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学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带头人作为专业教师中的拔尖人才,更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一个好的专业带头人可以凝聚一支教学科研队伍,培养和带动一支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②,这也为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最后,应用性本科教育要培养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可能仅在教育内部完成,专业建设必须优化整合和开发利用社会的物质与智力资源,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专业建设道路。应用性本科教育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是制约很多应用型大学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好的专业带头人,不仅可以优化整合校内有限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而且可以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实践教学资源,为专业建设、专业教学服务,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二、专业带头人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关于专业带头人,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更多的是在高职高专教育层面进行研究或探讨,在本科教育中,讨论比较多的是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由于专业带头人在本科教育中出现的时间还不太长,所以在专业带头人制度建设方面还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对专业带头人的内涵存在不同看法,认识不统一。对于专业带头人,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专业带头人是一个“学术或荣誉称号”,是学校对那些在教学、科研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的一种肯定;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带头人应该是学校为了加强专业建设而设立的一种岗位,用以吸引和鼓励那些有一定学术造诣、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绩突出、了解市场需求、把握专业发展趋势,且具备一定行政和学术组织领导能力的专业建设领导人才。认识不同,专业带头人制度建设的侧重点便会不同,专业建设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其次,专业带头人制度建设还没有形成体系。专业带头人制度建设是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关键,专业带头人制度应是由彼此协调的系列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而在实际制度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考虑,制度相对孤立,甚至存在制度缺失或制度与制度之间衔接不上等问题。

再者,专业带头人制度内涵建设不够完善。专业带头人制度内涵建设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学校的政策导向。很多高校在建设专业带头人制度时,没有将制度建设与学校的定位及发展真正结合起来,在遴选标准、岗位职责及考核评价体系等内涵建设方面还不够科学完善,不利于专业带头人作用的发挥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此外,对于专业带头人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不足。很多高校为提升竞争实力,加大了对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但对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激励政策缺失或只流于形式,专业带头人个人发展和梯队建设动力不足,影响专业带头人积极性的发挥。

三、加强专业带头人制度建设的几种途径

在应用性本科教育中,专业带头人首先应是一种岗位,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设立,目的是为了选出在专业建设方面的优秀人才来加强或推动专业建设。其次,它也是一种称号,是对在教学科研方面成绩突出、且在专业建设方面起带头作用的人的一种荣誉称号。在实践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专业带头人制度内涵的建设:

1.制定科学的遴选标准。首先,在个人品格及职业道德素质方面。专业带头人个人品格及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专业建设的成效,还会影响到专业教学团队的文化,影响所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格及职业道德素质,所以,对于该项指标,要注意选择科学的考量方法,避免流于形式。其次,在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方面。专业素养要求应用性本科教育专业带头人,对本专业或行业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及时掌握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及专业发展信息,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在科学研究方面,侧重与地方、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研究,提倡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在社会服务方面,强调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强调解决当地生产建设和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要求“应用型大学的教授应善于解决行业企业的技术难题,主动为生产第一线提供服务;应用型大学的教授也应是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高手,在推动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③。为此,作为应用性本科教育专业带头人,还要强调其相关企业工作经历以及其解决行业企业技术难题和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的能力。第三,在个人的组织管理及沟通协调能力方面。一个专业建设的成功,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个专业建设的好坏,是一个团队建设好坏的反映。专业带头人作为团队的核心,组织管理及沟通协调能力是凝聚队伍的关键能力。此外,专业建设涉及人、财、物等方方面面,专业建设必须优化整合和开发利用社会的各类资源,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专业建设道路。良好的组织管理及沟通协调能力,可以帮助其统筹和调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为专业建设、专业教学服务。

2.确立职责清晰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是指受聘者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和应承担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任务。岗位职责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将直接影响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的成效。所以,对于专业带头人岗位职责的界定要清晰和切实可行,对于应用性本科教育专业带头人的岗位职责,除了本科教育共性要求外,还要有基于应用性本科教育的特点,如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在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加强与行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联系,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合作开展实践性课题研究,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等;在教学方面,要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并负责组织将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在专业建设资源的整合及开发方面,要根据校企合作的办学要求积极争取校内外各种资源尤其是实践教学资源,改善本专业办学条件。除此之外,还要及时了解生源状况、就业需要,负责组织本专业教学团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开展就业教育等。

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专业带头人的绩效考核主要是对其在聘期内专业建设效果的全面评价。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要求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专业建设要以应用为导向,即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需要为导向。所以,对于应用性本科教育专业带头人的考核,应从两个维度、五个层面来体现。第一个维度是纵向比较该专业发展状况,是否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二个维度是横向比较该专业在校内整个专业及校外同类教育专业中的位势。五个层面包括:一是管理创新成效是否显著,是否形成面向应用的专业建设理念及专业建设运行机制;二是教学改革是否取得突破,是否形成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三是获取校内校外资源情况,专业软硬环境是否得到明显改善或加强,能否满足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师的双师素质及教学水平是否显著提高、师资队伍结构是否优化、教师教研或科研能力是否处于比较优势等;五是人才培养质量情况,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否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

4.构建培养的长效机制及政策激励机制。应用性本科教育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适应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环节。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应用领域的变迁,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专业建设应紧密围绕着应用领域的需求来进行。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专业带头人应熟悉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了解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及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要及时更新知识,从而科学合理地构建应用性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应用性教育教学改革,保持专业建设的应用性特色。此外,为保证专业建设的稳定性,保持专业的活力,培养新人成为专业带头人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以上两点,学校要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专家资源及环境资源,探索多种培训和培养专业带头人的途径,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培训和培养的长效机制。此外,学校还应通过设立专项经费资助专业带头人带领团队开展学术研究,加大对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的专业带头人奖励力度等措施构建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确保专业带头人水平的持续提高和队伍的长期稳定。

总之,对应用性本科教育而言,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制度建设,搭建一个充分施展其才能的良好平台,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专业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确保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注释]

①高林,等.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71.

②孔繁正.浅谈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建设[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41.

12.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篇十二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并不长远, 仍是一个新生事物, 但也是未来世界学术发展的潮流趋势, 它的核心在于中西医结合型人才的培养。由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仍处于探索阶段, 难免存在问题和弊端。譬如, 目前中医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西医基础较差, 但宏观理论和整体观念较强;而西医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 学生则是动手实践能力较强, 西医基础扎实, 但宏观理论差, 常用西医思维解释中医论点, 将两种思想凭主观妄加结合, 从而导致思维混乱。

其实从根本上讲, 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指导思想截然不同, 这就决定两者只能是“结合”。因此要求中西医结合的学生更加刻苦学习, 熟练掌握两者的精要, 扎实基础,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才不致沦为“中不中、西不西”的地步, 而“继承中探索、探索中创新、创新中发展”更是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指导方针[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其理论和技术不仅渗透到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中, 而且为人们认识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作为中西医结合人才, 在学习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时, 不仅要牢固掌握理论知识, 更应学会以生化的视角看待医学问题, 能将所学的生化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和今后的科研工作中, 并不断创新, 以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因此, 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生化教学时, 不仅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更应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抽象、概念繁多、结构复杂、新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因此成为教学难度很高的一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学习时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导致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 仅仅形成短期记忆, 随着时间的延长, 所学内容逐渐遗忘, 不能将以后学习的基础课和临床学科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 导致基础理论课和临床技能脱节, 这无疑更不利于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

针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必然需要我们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点, 优化生物化学教学内容, 探索有效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其他课程学习及今后临床工作中的能力, 真正发挥生物化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三、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以“理论适度、突出应用”为原则, 优化教学内容, 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重组、整合,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 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优化

学生使用教材为查锡良主编的第7版《生物化学》, 主要内容分为: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和专题篇等四大内容。目前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 学院另开设了《分子生物学》课程, 为了精简教学内容, 避免重复教学, 并体现知识的连贯性, 将与《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更为紧密的“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略去, 纳入《分子生物学》教学。

此外, 专题篇是《生物化学》教材的第四篇, 内容涉及信号转导、血液生化、肝胆生化、维生素、糖蛋白、癌基因和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等。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 专题篇的教学更应突出应用的原则, 选择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紧密联系的内容, 如“信号转导”、“血液生化”、和“肝胆生化”等。关于“癌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纳入《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而关于“维生素”的内容, 要掌握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各类水溶性维生素作为酶的辅助因子的功能, 包含在酶学内容的知识要求中。本着内容精简和注意知识连贯性的原则, 将“维生素”不另作为一独立章节, 而是纳入“酶”这一章内容体系中进行讲授。

(二) 结合教材, 适当增加“临床相关问题”

在教学中, 凡是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关系紧密的内容, 加大内容深度, 内容选择应突出应用, 尤其是与临床案例的结合, 帮助学生建立将生化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的理念;其中涉及的化学结构、化学反应过程等偏向于化学的内容进行弱化。

例如, 在介绍“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时, 除讲授酮体的概念、生成特点和利用外, 可结合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病房内常有烂苹果味”的问题, 分析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情况, 及酮体生成增多的现象。并以“生酮饮食法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为例, 介绍酮体生成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三) 适当增加课堂专题讨论的内容

为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解, 同时能够学以致用, 在有选择和重点讲授基本相关内容后, 准备一个专题 (学生课后准备) , 然后组织课堂讨论。

例如, “物质代谢与调节”是《生物化学》教材的第二篇, 也是生物化学的经典理论, 内容主要讲述糖、脂、蛋白和核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以及生物氧化。其中糖、脂、蛋白和核酸代谢方面, 因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关系紧密, 在教学时应加大内容深度, 尤其应侧重四大物质代谢间的联系, 使学生建立联系的观念看待问题。因此, 在介绍糖、脂和蛋白的体内代谢过程后, 专门设一专题讨论课, 让学生讨论“谷氨酸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这一问题看似是氨基酸代谢的内容, 但要理解“彻底氧化分解”的含义后, 其实它是一个糖和氨基酸代谢联系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 学生明白物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 避免了孤立看待某一代谢过程的问题出现。

四、结论与体会

以上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优化, 在2011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部分班级进行了试点, 并与传统授课班级进行比较, 发现优化后的内容简洁连贯, 学生易于掌握, 并在最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使学生明白学有所用, 使生化学习不再枯燥。

此外, 在试点的实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生物化学教研室目前主要承担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生《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三门课程的教学。这三门课程, 在内容上有许多相互交叉和联系。如何精简教学内容, 避免重复教学, 并体现知识的连贯性, 使这三门课成为一个完整的由浅如深的知识体系, 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3.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的自荐书 篇十三

您好!我的名字叫xiexiebang,我是XX财经学院的经济信息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性格开朗、乐观大方、坚强自信、勤奋好学,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责任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求我们学习和掌握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几年的大学生涯,铸就了我的学识与自信。我刻苦学习,力求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用VF、C语言、SQL-Server、JAVA和Visual Basic等软件进行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分析;熟悉ERp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企业运行流程和业务流程;还通过对Linux系统管理的学习,掌握了Linux系统安装、基本操作和常规命令的使用。

此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与该专业相关的知识,能应用Flash MX、Dreamweaver MX、Frontpage制作个人网站及Flash动画设计、会用photoshop、CorelDraw进行平面设计、应用Auto CAD绘制装饰图、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还自修了会计专业,并具有比较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

我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能较快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做到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在校期间每逢假期,争取机会到一些公司实习,通过做销售技术工作、参与计算机网络组建和综合布线工程等,对各种硬件和软件很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对pC机进行组装与维护。

尊敬的用人单位领导,我已做好了走向社会,迎接挑战的全面准备。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公司,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性格勤奋工作,与同事精诚合作,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最后,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14.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 篇十四

您好!

衷心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垂阅我的自荐材料。我叫,是XX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名本科毕业生,我真心希望加入贵公司,竭尽我所能为贵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量。

我自进入xx大学以来,刻苦学习、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会公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凭借自身扎实的基础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经过几年不断的学习,我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每年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努力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在专业外语上,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有较强的翻译能力。

在校期间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许多计算机知识,WORD、AUTOCAD、pHOTOSHOp、及C语言、汇编语言、HTML等都得以学习和掌握。我已经具备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硬件基础,并且坚信会在计算机应用及编程方面创造出一片蔚蓝的天空。工业pc机编程能力强,能设计pc机程序控制系统,熟悉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在专业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从工程制图的手绘到AutoCAD的机绘,再到solid works的三维建模,我都有较深入的涉猎。对机电一体化设计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动力传动系统及控制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在学校期间,在不忘记学习的前提下,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积极参加了许多社团社会活动,从中锻炼自己,让自己从多方面提高自己。平时我的课余活动也十分广泛,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都是我的爱好,还喜欢阅读书籍,这主要是为了培养艺术能力,有艺术才会树立好形象,才能用计算机设计出代表个人、企事业单位的好标志。

深信在今后的锻炼中,积极、乐观、务实的我会很快地容纳于这个大集体中!祝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上一篇:汉字输入模块(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一篇:走读生在校晚自习安全责任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