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报告(廉政方面)(精选5篇)
1.述职报告(廉政方面) 篇一
中国中铁第三巡视组 对四公司重点巡视内容及注意事项
月 21 日-24 日,中国中铁第三巡视组先后对四公司机关本部及沈阳地铁项目进行了例行巡视,在机关本部重点检查了物资设备、工经、财务、人力、纪检监察、党风廉政等七方面内容,并与公司中层以上人员 19 人进行了巡视谈话,与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经营开发部、海外分管副总进行了业务询问谈话。并在沈阳地铁项目部检查了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工经管理、财务管理、综合管理等四方面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机关本部重点巡视内容及注意事项
1.物资设备管理方面:一是检查公司物资采购计划、设备配置计划,是否存在无计划、超计划采购;二是检查物资采购、周转料租赁、设备租赁合同,要求合同文本必须是规定范本,并严格履行评审流程,条款严谨不能前后矛盾、不能超限价,浮动价格结算要有依据(合同、收料单、网价、发票、付款须一致);三是检查物资采购招标(竞争性谈判)资料是否齐全;四是检查废旧物资处理资料,废旧物资收购方需以转账而非现金形式缴纳保证金,废旧物资处理必须履行审批流程,处理款项须上缴财务。
2.工程经济管理方面:一是重点检查分包招投标资料、分包合
同、分包结算,台账要与资料对应同时要与人力资源部分包准入资料对应,检查分包单价是否超公司限价,检查劳务公司签订合同数量是否与注册资金相符;二是检查重点业主验工资料,包括验工台账和验工单;三是重点检查成本分析,检查分析资料包括台账及项目责任成本分析,检查是否与内部承包责任状对应。
3.人力劳资管理方面:一是重点检查干部管理相关制度是否健全,人员提职是否符合程序,是否上党委会研究通过,公示职务是否与党委会记录一致;二是重点检查劳务准入是否按制度执行,相关准入资料是否齐全。
4.财务管理方面:一是重点检查领导班子飞机票差价返还情况,超标部分是否及时返还;二是公司废旧物资处理情况,是否按中国中铁相关管理制度执行,会计处理是否合规;三是领导班子年薪外收入核算情况,是否存在偷漏个人所得税情况;四是重点检查公司工资批量待发情况,要求对 2012-2015 年批量代发工资要建立台账;五是备用金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一事一挂,及时清理。
5.行政办公管理方面:一是公司领导班子电话费是否按标准实报实销,是否超出限额;二是公司机关车辆配置情况,是否超标准购置车辆,重点检查购车请示批复单及车辆组固单;三是公司班子成员是否存在公车私用情况、检查机关派车单;四是检查办
公室有无“小金库”情况;五是领导招待费有无超标及高档会所就餐情况。
6.纪检监察管理方面:一是检查 2012-2015 年纪委工作总结;二是检查 2012-2015 年 提职人员廉政谈话台账;三是检查2012-2015 年案件线索统计台账;四是检查 2012-2015 年处分人员统计表;五是检查 2012-2015 年效能监察相关资料;六是检查2014-2015 年执法检查总结。
7.党风廉政落实方面:一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分工;二是是否完成党风廉政任务分工,公司班子成员是否履行落实一岗双责;三是提职人员是否履行签字背书程序;四是党风廉政建设是否在年初进行重点部署,是否召开党风及反腐联席会,党委会记录是否有相关记录;五是党风廉政建设是否开展自查,是否对重点问题进行通报。
第二部分:项目重点巡视内容及注意事项
1.物资设备管理方面:一是重点检查合同,不能超合同付款;二是检查采购计划和批复,用料计划签字要齐全,上级批复意见要明确;三是检查谈判资料,谈判资料要齐全;四是检查合同比价资料,合同签订要有比价记录;五是检查废旧物资处理资料,废旧物资处理要查看过磅单等证实资料;六是检查收发料记录、
月动态表、月度材料计划、收料原始小票资料;七是检查核算分析,核算分析必须提供文字资料,不能仅提供表格;八是检查是否存在领导违规介绍供应商情况。
2.工程经济管理方面:重点检查项目成本管理情况、外协队伍管理情况。一是检查验工是否及时,相关资料是否齐全;二是检查劳务队伍是否办理准入,劳务人员工资是否及时打卡发放;三是季度成本分析资料是否按外部劳务分包单价进行盈亏分析;四是分包策划书和责任成本管理系统是否按照项目实际完善、细化及实施。
3.财务管理方面:一是项目成本是否及时入账;二是公司班子成员年薪是否在项目列支;三是季度财务结算是否及时办理。
4.综合管理方面:重点检查项目制度建设及公车使用情况,是否存在公车私用情况。
2.述职报告(廉政方面) 篇二
一、当前“一村一品”发展情况
山西南北横跨7条纬度, 气候差异大, 虽在全国属农业小省, 但农业资源丰富, 特色农产品在全国更具有优势, 完全具备了发展“一村一品”的现实基础。
(一) 各调查县“一村一品”推进概况。
山西省发展“一村一品”, 主要包括小杂粮、蔬菜、干鲜果、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中药材、蚕桑、民间工艺、观光农业、农村服务业等。这次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全省各地已经涌现出了许多极具特色的乡镇、村庄。
2011年至2012年, 静乐县共确定“一村一品”专业村29个, 其中2012年确定了6个省级示范村。在去年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小杂粮种植发展模式上, 今年静乐县继续扩大莜麦、胡麻、杂豆、红芸豆等小杂粮的种植。新建玫瑰加工厂1个, 种植黄花菜333.33公顷、文冠果133.33公顷、中药材66.67公顷、藜麦66.67公顷, 并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加工业, 发展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业6个。以静丰园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 组合全县加工企业, 统一品牌, 进入市场, 扩大产品效应。全县特色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畜牧业初具规模, 一批条件较好的乡村走上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道路。
岚县抓住全省发展“一村一品”的机遇, 发挥地域优势, 发展蔬菜产业,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近两年, 岚县共确定了18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011年确定“一村一品”专业村6个, 2012年规划“一村一品”专业村12个, 以马铃薯、设施蔬菜及杂粮加工为主。特别是被确定为全省“一县一业”马铃薯示范基地县后, 全县抓住发展的机遇, 发挥地域优势, 大力发展马铃薯和蔬菜产业,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72元, 其中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1217.8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72%。
近年来, 古交市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 现已初步形成了十大特色种养殖基地, 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30%以上的村有15个, 其中龙子村和温家山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96%和85%, 分别被确立为全省2011年“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专业村。2012年全市又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村, 即岔口乡关头村蔬菜、河口镇大坡村脱毒马铃薯种薯、原相乡兆峰村茶叶、东曲街道马连岩村休闲农业、镇城底镇上雁门村、镇城底镇山头村及河口镇大南坪村的干果、原相乡寺行村食用菌、原相乡白岸村蔬菜、常安乡曲坪村肉鸡。
榆次区围绕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区的目标, 力争把榆次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休闲观光旅游基地,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按照“粮食集约化、蔬菜设施化、畜牧园区化、果品优质化、花卉特色化”的思路, 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在扩规模、增效益上做文章, 扎实推进“一村一品”。重点实施了10个万亩特色种植基地和10个规模化标准养殖园区建设工程, 主要是双万亩玉米生产基地 (张庆、修文) , 双万亩设施蔬菜基地 (东阳、乌金山) , 双万亩优质水果基地 (北田、庄子) , 万亩杂粮基地 (什贴) , 万亩露地菜基地 (东阳) , 万亩优质核桃基地 (源高线) 和万亩优质红枣基地 (庄子) 。榆次区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 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为主要内容,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平定县实施以畜牧、干果、蔬菜为主导产业, 以生态林业、小杂粮为潜力产业的“3+2”农业产业化富民工程, 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到目前, 全县共有“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50个, 占到全县总村数的15.7%。全县培植了6个杂粮生产、加工专业村的发展, 优质小杂粮基地达到0.53万公顷。全县优质核桃基地达到0.45万公顷, 分别建成了石门口、柏井、东回3个万亩优质核桃基地乡镇和25个千亩优质核桃基地村。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方面, 主要有万和油脂、西回小杂粮、川玉豆制品、乱安糯玉米、半沟烤红薯、金得蜂蜜等。据初步统计, 全县被列入“一村一品”的专业村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8500元, 高于全县去年人均纯收入水平7204元的18.0%, 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武乡县立足实际, 把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 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39个, 涉及农户5128户, 主导产业从业农户3539户, 从业人数达到8339人, 全县小米小杂粮、马铃薯、旱地西红柿、梅杏、特色食用菌、反季节设施蔬菜、规模健康养殖、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有效带动了农畜产品加工、运销、市场及相关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成为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
乡宁县已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专业村40个, 其中:规模达千亩以上的核桃专业村18个、苹果专业村14个、长山药专业村1个、乌山药专业村1个、花椒专业村6个。形成了以枣岭乡谭坪垣为主的3万亩苹果基地, 以昌宁镇东廒村为中心的266.67公顷葡萄基地, 以东南部石山森林区为主0.53万公顷的核桃基地, 以枣岭、尉庄、西交口、西坡、关王庙5乡镇19村为主的0.2万公顷翅果油树基地。乡宁县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推动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有效推动了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2011年阳高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了3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其中蔬菜专业村9个, 养殖专业村10个, 水果专业村9个, 杂粮专业村4个。32个专业村中, 被市级确定“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有20个。2012年阳高县上报“一村一品”专业村17个, 涉及蔬菜、养羊、养猪、养牛、金瓜、香瓜、水果等七个专业。阳高县围绕蔬菜、畜牧、杏果三大主导特色产业, 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 “一村一品”建设已初见成效。
应县进一步放大地域特色, 拓展“一村一品”内涵。目前, 在南河种、下社、大临河等7个井灌区乡镇, 共发展“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94个。其中:青椒专业村29个、土豆专业村16个、架豆专业村14个、胡萝卜专业村17个;在臧寨、义井、大黄巍等5个河灌区乡镇, 共发展甜菜专业村12个、高产玉米专业村10个;在臧寨、杏寨等滩涂地广阔的乡镇, 共发展奶牛专业村18个、肉羊专业村8个。2011年应县建设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9个, 2012年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0个。应县“一村一品”模式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 经济优势日益凸显。
泽州县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 规划出“五大基地”, 号召广大农民建蔬菜园、打养殖牌、发菌类财, 走出了一条具有泽州地域特色的产业新路。2011年泽州县确立了1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其中38个村被推荐为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和推进村, 16个村被推荐为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主导产业, 打造特色品牌, 促进农民增收, 以此推进全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 实现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左权县围绕杂粮优质化、蔬菜设施化、养殖工厂化、干果集约化、生态产业化五大主导产业, 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切入点, 壮大产业规模, 实施重点突破。2011年打造省、市、县“一村一品”专业村28个, 着力培育县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2个, 重点完成20个达标村的任务, 年度计划投资1790万元。到“十二五”末, 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要达到100个, 专业村参与主导产业发展的农户要占到总户数的60%以上, 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浑源县委、县政府立足地貌特征和比较优势, 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 有效推动了高效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黄芪、仁用杏种植加工、蔬菜生产销售、黄芪羊养殖等一大批基地建设规模不断壮大, 目前已形成特色产业15项、专业村50个 (其中:玉米1个、油料1个、马铃薯1个、蔬菜9个、黄芪8个、干鲜果2个、食用菌1个、畜牧6个、生猪3个、羊8个、奶牛1个、肉牛1个、蛋鸡1个、农产品加工6个、乡村旅游1个) , 带动了近10500户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到, 目前, 全省“一村一品”建设正在不断推进, 多数已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并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 各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
当前, 山西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载体,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呈现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单一型向多样型、由原料型向加工型、由常规型向绿色型转变的特点。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东西两山杂粮干果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区正在大力建设, 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反季节菜四大主导产业和林果苗木、农作物制种、特种养殖、中药材四大亮点产业着力壮大。2011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大关, 增幅达18.3%, 2012年上半年, 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31.13元, 增幅达17.52%, 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发展特色农业密切相关。
1. 水果生产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
山西是全国果品生产的重要产区, 运城、临汾、晋中等地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 苹果产业被列为山西农业的十大特色产业。不仅如此, 在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牛村调查时得知, 全村共有223户, 735口人, 耕地面积为218公顷, 仅苹果树面积就已达到166.67公顷, 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76%, 人均果园面积达到了0.23公顷, 果品总收入达到1500万元, 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了1.6万元, 占到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 该村以苹果为主产业, 走出了一条发展“一村一品”, 致富全村群众的路子。武乡县权店梅杏种植园区, 以权店村为中心, 将梅杏作为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强力打造“万亩梅杏种植基地”。现该村种植梅杏达110公顷, 户均0.83公顷, 人均0.21公顷。为了将梅杏产业做大做强, 权店村成立了梅杏种植专业合作社, 统一管理, 分户实施, 设计精美包装, 统一订购销售, 打造梅杏品牌, 并沿国道建设交易市场700平方米。全村通过这一项产业收入可达500万元, 人均1万元。目前, 权店梅杏基地已辐射带动周边16多个村发展梅杏333.33公顷, 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2. 蔬菜生产已成为山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 气候条件非常独特, 光热资源充沛, 是最适合发展蔬菜的区域, 与周边省市比较, 蔬菜市场有着明显的季节与品种互补优势。近几年, 山西通过实施“高效园艺建设计划”“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建设”和“设施蔬菜百万棚计划”等, 推动了蔬菜产业区域化, 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 建立、形成了一批专业蔬菜生产基地。应县南河种镇北河种村, 现有居民2975人, 耕地面积500公顷, 近年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种植无公害蔬菜266.67公顷, 建起日光温室大棚97座。2011年, 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347元。岚县普明镇丁家山村, 70户, 221人, 土地面积57.33公顷, 是岚县最小的行政村, 该村57.33公顷土地中40公顷用来种植大葱, 大葱成本投资约为1000元/亩, 成本主要集中在买种苗和肥料上。2011年虽遭受冰雹的影响, 每亩产量也达到3000公斤, 大葱的地头收购价为0.25元/公斤, 实现了3000元/亩的毛收入, 2000元/亩的纯收入。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地处大川中段, 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 全村53户, 286人, 有耕地34公顷, 以蔬菜生产为主, 专业菜田32.33公顷, 日光节能温室2000间, 年产鲜菜250万公斤, 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9800元, 占人均收入10500元的95.47%, 是古交远近闻名的蔬菜村。该村依托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技术攻关, “紫球葱头高产栽培”创古交高产纪录。保护地“黄瓜冬春茬生产”技术进一步完善, 通过增施有机肥和改变环境条件控制病害发生与漫延等措施, 保护地亩产值达到3.8万元以上, 在古交地区处于领先水平。龙子村依靠标准化发展蔬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3. 小杂粮生产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小杂粮生产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在国内外享有“小杂粮王国”之美誉。小杂粮生产在山西农业生产结构中占有特殊地位, 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产区乃至全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今年以来, 山西省启动实施杂粮产业振兴计划, 重点发展谷子、荞麦、燕麦、马铃薯、红芸豆、绿豆、高粱等7种优势杂粮。小杂粮振兴计划的实施, 将对山西省的小杂粮生产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促进农民增收潜力巨大。静乐县在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小杂粮种植发展模式上, 继续扩大莜麦、胡麻、杂豆、红芸豆等小杂粮种植示范区5个, 种植面积达到0.67万公顷。依托汾河川地高效种植, 巩固发展以覆膜玉米、张杂谷为主的高效农业丰产田0.53万公顷, 新上年产7500吨的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 力争发展优质马铃薯0.67万公顷。左权县龙泉乡连壁村位于龙泉乡西南部, 和武乡接壤, 气候温和, 是小杂粮生产的优势产区, 小杂粮面积占到全村粮播面积73.33公顷的80%以上, 小杂粮收入占全村农民总收入的60%。龙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 所有农户全部参与。“莲鑫源”牌6个杂粮系列产品已通过有机认证, 现正在准备QS认证, 产品已打入太原、北京等市场, 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4. 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山西地处华北黄土高原, 山多川少, 地形和生态环境复杂, 气候差异大, 饲草饲料资源和畜禽种质丰富, 是全国畜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山西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近年来, 全省特色养殖业逐年发展壮大, 一大批特色养殖户迈上规模化、园区化养殖之路。浑源县西留乡泉头村位居浑源西北坡, 自然地理条件差, 但坡多宜草面积较广, 适宜发展养殖业。为了帮助奶农走出困境, 村支书石生广经过市场调查, 外出取经, 成立了“浑源县西留乡恒泉奶牛养殖奶业专业合作社”, 办起一个占地2.33公顷可容纳500头奶牛的养殖场, 并与蒙牛乳业公司签订了长期售奶合同。目前全场有奶牛350多头, 日产鲜奶近3吨。全村户均养奶牛17.5头, 年纯收入近8万元。
二、“一村一品”发展成效显著
(一) 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在“一村一品”推进示范村,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一般非专业村高, 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榆次区庄子乡牛村“一村一品”的开展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生产投入积极性提高, 获得了更大收益, 形成投入产出良性循环。2011年, 全村果树总产量已经达到500万公斤, 平均亩产达到2100公斤, 果品总收入达到1500万元, 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了1.6万元, 占到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 是典型的“一村一品”果树专业村。古交市河口镇大坡村, 是古交市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全村153户中有121户农民从事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工作, 占全村总户数的65.2%, 全村年经济总收入745万元, 脱毒马铃薯种薯收入600余万元, 占全村总收入的80.5%, 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就突破了10000元大关。
(二) 返乡创业人员明显增多。
随着“一村一品”产业经济效益的逐步显现和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 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乡创业。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 回乡后, 依托本地自然优势, 兴建特色种养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等, 有的还成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发展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群, 有效推动了全省“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浑源县下韩乡麻庄村先后吸引返乡能人, 办起了万寿菊加工厂、面粉加工厂、黄芪加工厂和皮毛加工厂, 走一工一农的道路, 并以专业合作社生产运营的模式, 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实现了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 合作社已发展到300余户, 2000多人, 总产值达到5500万元, 实现利润900万元。仅加工业一项实现入社农民纯收入2000元, 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多。
(三) 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调整。
随着“一村一品”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甜头, 开始加入到了“一村一品”发展队伍中来。使全省农业发展呈现出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趋势, 特色农畜产品产销能力得到提高, 不少特色农产品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 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布局开始出现, 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武乡县涌泉乡庄头村结合村情实际, 挖掘本村发展现代农业和科学养殖业的优势, 调整产业布局, 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业和舍饲圈科学养殖业。经过几年努力, 现已建成蔬菜温室大棚和生贵式大棚150余座;科学养殖小区规模达到一次性生猪存栏8000余头, 年出栏生猪达15000头以上, 人均出栏生猪达30头以上。并建起沼气145座, 户均沼气、大棚1.3座以上, 初步形成养殖--沼气--大棚“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2011年, 大棚蔬菜总产值达到155万元以上, 养猪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880元增加到2011年的4600元。大棚蔬菜种植和科学养猪业真正成为全村农民的主导支柱型产业和致富产业。庄头村成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一村一品”循环经济的典型村。山西农业结构调整正朝着有特色、有品质、重品种、重市场、重效益的方向发展, 继续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
三、各地推进“一村一品”中的主要做法
(一) 坚持政策引导, 找准支持服务的着力点。
各地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 适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充分尊重各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民意愿的同时, 正确引导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积极性。
一是在资金扶持上, 在不折不扣的落实国家、省各项补贴的基础上, 加大资金、项目整合力度, 集中财力, 重点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在整合现有农业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 统筹安排专项资金, 采取多种形式对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特别在土地流转、税收优惠、基础设施等方面给出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资源型企业转型, 投资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色农业。应县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能繁母猪补贴项目、万头生猪示范村建设项目等的实施, 注入发展资金, 带动产业发展, 扩大主导产业规模, 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二是在金融服务上, 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创造优良服务环境, 出台了“信贷惠农”措施, 优先扶持龙头企业、专业村、专业户的起步和发展。左权县拐儿镇寺坪村是以核桃生产为主的专业村, 1998—2003年, 利用世行贷款三期林业项目和国家退耕还林项目, 在九龙岗荒山、荒坡、荒地上建立核桃示范园77.27公顷, 栽植优质丰产核桃3万余株;2010年, 利用世行贷款五期林业项目在河滩地建设“林粮”间作示范园80公顷, 栽植核桃4万余株, 逐步形成以九龙岗为中心, 集试验、示范、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核桃产业基地, 总面积157.27公顷。
三是在信息服务上, 建起了“农业信息网”和“农产品交易网”, 适时发布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供求和运行情况, 为本地农业和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打开了网络通道。榆次区建立农业信息网, 及时发布农业动态, 提供农产品价格信息, 指导农民掌握市场运行情况。
四是在科技服务上, 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 坚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农科“活动月”、“活动周”以及农业科技人才包乡、包村活动等, 将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等毫不保留地送到农民手中, 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一村一品”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应县依托县级农技推广单位技术力量, 由驻村科技指导员牵头, 围绕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产业生产的技术要求, 认真制订培训计划, 定期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 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 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大力提高示范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作业水平, 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促进产业生产大发展。
(二) 创新发展模式, 夯实产业化经营的支撑点。
各地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 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村一品”的基本组织形式,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 着力在提高质量、拓宽领域、完善机制上下工夫。同时, 积极引导发展股份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跨区域联合社。一是“龙头企业+基地”型, 就是有稳定的原料基地, 有规模化的生产加工企业, 企业和基地是有机的利益共同体。泽州县以"彤康"公司为中心, 在高都、李寨、山河、柳树口等7个纯农山区乡镇建立了有机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 形成产、加、销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式。二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型, 就是在适宜某种种养业发展的一定区域内, 由一家一户分散的原料生产而形成基地, 农户、基地为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原料, 企业和农户是有机的利益共同体, 通过订单合同来约束双方。阳高县东小村镇大嘴窑村依托地域资源特色, 抢抓新农村建设发展机遇, 做大做强杏果产业, 全村种植杏树56.67公顷, 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90%左右。该村多年来先后引进滑县大接杏和凯特、香白等多个杏树新品种, 成功研究杏树入棚新技术, 并建起了年加工能力40吨的杏产品加工厂这个龙头企业, 既提高了大接杏的附加值, 又把本来只有一个月收益的时间延长到了近半年,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使全村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是“合作社+农户”型, 就是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与农村种养专业户进行产销挂钩, 订单生产, 订单收购, 利益共享。武乡县故城镇权店村成立了梅杏种植专业合作社, 统一管理, 分户实施, 设计精美包装, 统一订购销售, 打造梅杏品牌, 并沿国道建设交易市场700平方米。全村通过这一项产业收入可达500万元, 人均1万元。目前, 权店梅杏基地已辐射带动周边16多个村发展梅杏333.33公顷, 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上述三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产业发展特色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利益联结紧密化、带动农户市场化, 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稳定、高效发展的新路子。
(三) 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实施名牌战略, 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定认证和生产, 加快绿色食品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动产地、销地农产品市场建设。扶持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物流中心, 建设改造了一批蔬菜、水果和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农超对接, 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 发展订单农业。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直接领办连锁配送、专卖、超市等现代流通企业。加强流通队伍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整合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支持各专业村开展“三品一标”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鼓励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产品申报注册商标和名牌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山西省著名商标和国家级名牌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展销活动, 提高产品知名度, 扩大品牌影响力。浑源县“岳壮牌”饲料、“恒山牌”黄芪羊肉、恒山正北芪、北岳仁用杏、“大瑞”盒装凉粉等“农”字号品牌脱颖而出, 叫响全国。
四、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 全省“一村一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存的困难和问题。
(一) 产业化层次较低, 突出表现为“散、小、短、杂”。
由于受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等因素制约, 大部分主导产业还未形成规模;产业规模和产品规模小, 又缺少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 致使产业发展不稳定, 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再就是生产环节的链条还不完善, 产品加工、储运、销售链条还未最终形成, 产业链短;另外产业种类杂, 产业之间又无有机结合, 难以形成一业带多业, 多业促一业的战略格局。同时, 限于政策、人才、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的条件,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亟须健全完善。
(二) 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一村一品”发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 农民群众的质量品牌意识还不强, 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 提高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 还没有成为农民的必然选择和自觉行动。从目前已形成的专业乡 (镇) 、专业村看, 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 还是农产品质量认证水平, 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有的专业村虽然注册了一些农产品品牌,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使用, 宣传力度不够, 各个农产品品牌还限于小范围使用, 品牌市场的知名度和带动力还处于初期发展状态, 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还不多,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化发展, 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全县农业上档升级的“短板”。
(三) 科技人才资源不足。
“一村一品”产业普遍存在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尤其是乡村技术人员欠缺, 技术服务难以到位, 知识劳动力素质不高。部分村级基层组织中缺少发动群众、积聚力量、带头发展的“能人”。
(四) 市场信息不畅, 存在盲目生产。
农民缺乏科学引导, 新品种、新技术不能及时引进推广, 市场销售渠道单一, 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虽然农产品获得了大丰收, 但农民的收入却不一定好, 原因是农业产业没有形成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服务体系。
(五) 资金紧缺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
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扶持力度不够。由于受扶持资金少、农业产业融资困难、自我积累能力弱等的影响, 一些前景看好的产业项目难以起步生根, 即使已经起步, 也难以迅速发展壮大。
(六) 协调发展合力不足。
“一村一品”与过去发展起来的专业村不同, 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是“产、加、销”和“贸、工、农”的有机结合体, 具有新的内涵和新的时代特征。由于一些相关部门对其认识程度不高、参与程度不够, 还没有将该项工作建设放在农村经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
五、几点建议
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 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 就一定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迅速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推行“一村一品”的路子是对的, 需要继续坚持下去, 不断改进、完善。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政府推动作用。
农民脱贫致富、农村产业发展, 必须依靠党委政府推动力、农民内生力和市场拉动力的共同作用。一是完善区域规划, 优化整体布局。立足当地区域、资源优势, 选准主导产品, 实施并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模特色农业布局、品牌效益农业布局, 有目标有重点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 促进农业规模化, 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二是优化发展环境, 抓好招商引资。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宽松的投资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安全的社会环境, 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借助外力, 为“一村一品”发展输入动力。三是增加投入, 强化扶持。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把重心向“一村一品”发展上倾斜, 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增加金融资金投入, 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金融机构, 要把支持“一村一品”发展作为支农突出重点, 增加投放额度, 适度降低门槛;制定优惠政策, 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一村一品”发展。
(二) 打造强势品牌, 提升竞争能力。
要结合品牌农业建设, 立足资源优势, 制定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突出品牌重点, 着重选择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项目, 将已形成的规模较大、品质较高的主导产业以及新兴产品作为品牌重点加以培育, 努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名优农副产品。
(三) 宣传发动, 典型示范。
加强宣传工作力度, 使“一村一品”深入人心, 让群众了解“一村一品”、理解“一村一品”、积极主动实施“一村一品”, 着力营造“一村一品”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 对已经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要进一步培育壮大, 通过资金、项目、技术集中投入和帮扶指导, 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竞争力的示范村、示范乡镇, 定期召开“一村一品”现场交流会, 通过总结交流, 从中发现好的典型, 推广好的做法, 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 并对发展“一村一品”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 进行大力宣传。
(四) 健全服务机制, 拓展发展空间。
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市场、信息、技术、人才、金融等服务体系, 依托完善的体系支撑, 确保“一村一品”步入健康道路。目前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培育新型农民。一是整合现有的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 使各产业都有与之对应的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人员。二是加大乡土技术人才培训力度, 满足农民群众发展“一村一品”的技术服务需求。三是加强村组干部和农民培训, 提高农民实施“一村一品”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等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 提升“一村一品”科技含量。五是要健全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站和“一村一品”信息平台建设, 着力解决信息站、信息平台有效运营问题, 让群众得到真正、有效的信息和技术。六是通过能人大户带动, 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等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五) 培植龙头企业, 完善产业体系。
3.述职报告(廉政方面) 篇三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检查方面建议
匿名提问
2009-11-06 21:46:53 发布
报告教育
2个回答
回答
xujf123| 2009-11-06 21:50:16 为了进一步推动兴平地税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促进领导、干部、职工认真履行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根据咸阳市地税局、兴平市纪委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的内容
(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机制
按照《咸阳市地方税务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要求,兴平市地税局党风廉政建设实行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相关科室、所各负其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局党组其他成员为副组长,监察室、办公室、政工科、征管科、税政科、计财科、信息科、基金科领导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日常工作。
(二)责任、任务的分解与落实
1、局党组对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责任。党组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领导干部职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与组织收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占工作目标考核分值的10%以上;各党组第一责任人要和基层单位、科室领导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基层单位、科室要和单位干部职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每年召开一次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工作,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每半年听取一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及相关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形势。
2、党组主要负责人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在召开会议、安排工作时要同时安排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单位内出现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下级领导成员廉洁自律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督促改正;支持纪检监察部门查办案件,亲自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的举报,与下级领导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每年至少研究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听取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讲一次廉政课、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3、党组其他成员对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主要责任。年初要与分管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在部署工作时,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涉及分管科室人员在业务管理、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和举报,经与纪检组长商议后,可进行初步了解,并及时将了解的情况告知纪检组长;积极配合和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工作;加强对分管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每年至少作一次廉政报告、上一次廉政课、听一次廉政汇报、开展一次廉政调研、认真处理群众投诉,严格遵守税务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4、各基层单位、科室领导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有直接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融入本单位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中。及时传达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排;督促检查本单位干部职工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和廉洁从政情况,及时纠正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5、监察室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有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能。协助党组组织协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每半年向党组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
作开展情况;制定本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制度规定;监督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对领导班子成员批办投诉举报件、开展廉政谈话等党风廉政工作情况进行登记;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三)责任追究
局各个单位要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对于违纪税干的处理,在处理当事人的同时进行责任追究,对于责任追究不力或不予追究的,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不得评为先进,并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考核的程序
按照“分级负责,下管一级考核”的原则,由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工作应坚持检查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的基本程序:
(一)公布基层单位、科室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二)组成责任制检查考核小组;
(三)由考核对象按考核内容向考核小组提供相关情况报告和相关资料,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个人自查;
(四)进行民主测评,参加测评会议的人数不得少于应参加会议人数的90%以上;
(五)组织走访、座谈、查看资料、个别谈话等;
(六)考核小组做出综合评定,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审定;考核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
四、科(室)、所,科(室)主任、所长责任制考核的标准
(一)责任制考核达到下列标准的评定为“好”:
1、能积极主动地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
2、全面完成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成绩突出;
3、单位人员没有发生违法违纪问题,或者对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能主动查处,积极纠正,并进行责任追究;
4、模范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率先垂范,清正廉洁。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没有借用自己的名义谋取私利,没有发生违法违纪和不廉洁问题;
5、职责范围内无重大责任事故;
6、民主测评“好”票达到有效标90%以上,“差”票不超过5%。
(二)责任制考核达到下列标准的评定为“较好”:
1、能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
2、基本完成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成绩比较好;
3、单位人员没有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问题,或者对一般性问题能及时处理纠正;
4、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率先垂范,清正廉洁。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没有借用自己的名义谋取私利,没有发生违法违纪和不廉洁问题;
5、职责范围内无重大责任事故;
6、民主测评“较好”以上票达到有效票80%以上,“差”票不超过10%。
(三)责任制考核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一般”:
1、不能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没有全面完成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
3、单位人员发生了违法违纪问题;
4、不能很好地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5、责任范围内发生责任事故;
6、民主测评“一般”以上票占有效测评票70%以上,或“差”票不超过15%。
(四)责任制考核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评定为“差”:
1、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
2、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没有完成;
3、单位人员发生了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造成了重大损失;
4、本人具有不廉洁行为,造成一定影响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追究的;
5、责任范围内发生严重责任事故;
6、民主测评“一般”以上票占有效测评票60%以下,或“差”票超过15%。
五、表彰奖励
4.述职报告(廉政方面) 篇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想信念方面。加入党组织以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受一些社会上流传的负面信息的影响,自己思想上也出现了一些弄不清楚的问题,对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二)宗旨意识方面。在思想和政治上积极上进不够,工作激情和动力减退。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工作中主观意志成份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不够。
(三)党性修养方面。由于自己平常事务性工作较多,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没有深入研究党章的精神实质和“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
在严格党性锻炼上所下的力气不够多,以事务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对自己要求放松了,考虑群众利益和全局利益还不够。
(四)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长期以来,自己能够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水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坚决维护政治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接受党的政治纪律的约束,坚持科学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但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剖析
(一)学习上有松动。理论上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坚定。自己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未坚持用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是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积极性有所淡薄,自觉性、迫切性也越来越差。除了组织上安排的学习任务,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少。这对一个干部来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必须引起自己的高度重视,认真纠正和克服。
5.述职报告(廉政方面) 篇五
鹤大处2011年从七个方面入手抓好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本报讯武红娟)2011年鹤大公路管理处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工作,从七个方面入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认真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把党风廉正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三是与各部门和中层干部签订《廉政责任状》,实施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四是继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促使全处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五是进一步提高依纪依法办案的能力,继续严肃查处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案件,同时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六是完善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纪检目标责任量化考核评分标准;七是提高纪检监察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述职报告(廉政方面)】推荐阅读:
党风廉政方面自查报告08-20
企业廉政述职报告10-03
党政廉政述职述廉报告08-17
个人党风廉政建设述职报告09-21
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廉政述职报告07-23
述职报告-工商局党委书记局长履职与廉政建设情况报告07-14
执行制度方面述职10-25
物业公司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某同志春节前集体廉政谈话会议上谈话提纲10-01
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