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心理现象

2024-10-17

学习中的心理现象(共8篇)

1.学习中的心理现象 篇一

浅谈如何克服声乐演唱中的怯场心理现象

陈韵竹 曲阜师范大学

摘要:声乐演唱是一门舞台表演性很强的艺术门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唱者,不光要有娴熟的歌唱技巧,如何克服演唱过程中的怯场心理也成为其关键因素。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情况,如演唱过程中因紧张而导致的忘词、跑调、声音颤抖、音色不稳等现象,就会使演唱者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真实的演唱水平,所以针对演唱过程中形成的怯场心理因素的成因,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因势得利,来确保演唱者正常演唱水平的发挥。

关键词:声乐演唱 紧张心理 心理因素 解决办法

从古至今,唱歌的起源比语言要早,而最初的唱歌则是通过各种能够发声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到后来添加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从而形成简单到难的歌曲。而如今的唱歌则是由歌唱者通过演唱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这种表达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制约。所以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演唱怯场心理,而怯场心理是声乐演唱过程中的一种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它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演唱者在舞台上的表演的一切声音、动作,影响演唱者正常水平的发挥,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方面原因则是演唱者本人基本功不扎实、准备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则是演唱者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心,舞台经验少。因此,要想成为优秀的演唱者,我们就必须要有娴熟的歌唱技巧和充分的舞台准备,仔细分析造成在舞台上出现怯场心理的成因,从而尽量克服自己在舞台上因紧张造成怯场的心理现象。

一、声乐演唱中的怯场心理原因

(一)内在因素问题

1.歌唱技巧因素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舞台演出经验总结出,如果一个歌唱家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在演唱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制约歌唱者的演唱表演,比如高音上不去、气息不稳定、低音下不去、跑调严重、音色不稳、忘词现象、节拍节奏不准、声音颤抖等现象,这些都是因为基本功不扎实、基本功练习不足造成的,所以在声乐演唱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认真学习的心态,熟记学习声乐演唱过程中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练习,然后自己用心去学习研究巩固。一般来说,声乐演唱与其他表演艺术形式一样,都十分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如果没有娴熟的歌唱技巧就无法达到艺术表演上的成功,但真实情况下,很多演唱者常常抱有投机取巧的心理现象,认为自己的歌唱技巧已达较高水平而骄傲自大,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在舞台上因歌唱技巧不娴熟而造成的各种演唱错误现象,演唱者也因紧张产生怯场心理现象,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

2.个人性格因素

根据学习声乐演唱的大部分演唱者来看,性格因素占据很多原因,常常表现在性格内向的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多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缺乏与外在的沟通交流,易在演唱过程中出现怯场心理现象;而性格外向的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多活泼、开朗、有自信,比较爱表现自己,并与观众进行感情交流沟通,增加了演唱成功的几率。但在起初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演唱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怯场心理现象,不同性格的演唱者也会根据自己不同程度的怯场心理来调节自己歌唱时所呈现的各种应激反映。

3.心理素质方面因素 在演唱者演唱过程中,相同的演唱作品,不同的演唱者表演就会有不同的演唱效果,这是因为每个演唱者的年龄、经历、学习、情绪、兴趣、性格都有所不同,而在演唱过程中对音乐的需求和对音乐的兴趣的不同就会影响一个演唱者决定从艺之路的走向。在平常学习练习过程中,演唱者除了要在歌曲技巧上理解歌曲的表现情感,并且要在歌曲音乐的词曲中理解作品、体验作品,将包含在歌曲中的乐曲思想,通过演唱者自己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准确的表现出来。这样,演唱者所演唱的歌曲才会变成自己的歌曲,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情表达,有了自己歌曲所表现的灵魂之声。

演唱者的心理素质,会因为演唱者个人的学习、经历、经验、性格有直接相关的影响,有的演唱者从小先天条件优良,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力强,有超强的自信和表演能力;而有的演唱者不够自信,在演唱过程中不尽完美,所以当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个人心理素质较低时,就会出现因紧张而表现出的怯场心理现象。

4.生理方面因素

声乐演唱相对于其它艺术来说,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①嗓子是演唱者的表演工具,稍有不舒适,就会对歌唱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感冒发烧,就会引起嗓子痰多咳嗽、声带发炎、身体不适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是不适合声乐演唱的,或者是女生每月特定的生理周期,也会给演唱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演唱者的歌唱状态必须是在积极的情况下,保持情绪的高涨,越多的参加歌唱演出比赛能够使演唱者更多的积累演出比赛经验,在比赛时能自我调节身体的不适,才能使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避免因生理方面不适而造成的怯场心理现象的出现,使演唱者在演出比赛中发挥自己真实的个人水平,并在演出比赛中获得自信。

(二)外在因素问题 1.环境方面因素

在任何演唱过程中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表演场所就会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意义,不同环境的改变,都需要演唱者重新适应。演唱表演是在灯光聚集的舞台上,绚丽的灯光会给演唱者造成一定的烦躁心理,而台下的观众也会使演唱者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的心理素质就成为关键,因通常情况下演唱者学习歌曲都是在狭小的琴房自己练习,没有过多的紧张心理,而换到稍大的舞台,灯光聚集,观众人群多的时候就会使自己越发的紧张,产生怯场心理影响整首歌曲的演唱效果,而心理素质好、适应能力强的演唱者会很快调整自己的情绪,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而心理素质不好、适应能力差的演唱者,则会因紧张而产生怯场心理现象。2.经验方面因素

通常在学习声乐演唱过程中,一般只会在琴房或者教室中进行,所以不会因为紧张产生怯场心理,但如果是在舞台上,绚烂的灯光和众多的观众会使演唱者 ① 孟萍.浅谈声乐演唱中的紧张与放松[J].群文天地,2012,8:145.紧张,产生压力,从而导致怯场。这些在刚刚接触舞台演出的演唱者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舞台表现机会,缺乏舞台表现能力和比赛经验,一旦表演场地改变,就适应不了现状,造成了怯场心理现象的产生,所以积累舞台比赛经验很重要,演唱者要在舞台比赛中学会适应自主调节,积累每场演出比赛的经验,才能在往后的舞台比赛中更胜一筹。

二、解决怯场心理的有效对策

任何声乐演唱都需要演唱者在感情表达、艺术处理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全方面的研究。所以,演唱者必须要在平常的训练和舞台表演中,通过自身学习、借鉴学习来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克服声乐演唱中的怯场心理,发挥自己真实的演唱水平。

(一)内在因素问题的解决

1.做好准备工作,提高歌唱熟练程度 事实告诉我们,在进行声乐演唱之前,演唱者应该全面了解其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情感,对歌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细致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对歌曲要有足够的练习,要熟背歌词,牢记旋律,认准节奏,减少错别字和忘词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歌曲中的难点,如个别咬字、个别音准、个别段落气息的运用都需要演唱者在平常练习中逐一解决,做到细而精。有了充足的准备,演唱者在演唱时必然会更加自信,演唱效果更加完美。如果演出时是音响播放,赛前就应该多听多练,熟悉音响伴奏的旋律特点,在平时能都多多的合伴奏反复练习,要像在舞台上一样正式的演唱,每次合奏都要有进步才能越来越自信,演唱比赛前找自己的老师、家人来当评委观众进行评价,提出不足进行改正为舞台表演比赛做好准备工作。

2.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心理素质的高低就代表了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舞台环境适应能力的强弱。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每一位演唱者克服怯场心理的首要根源,当心理状态稳定,不受任何环境干扰时,演唱者就可以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演唱水平。

(二)外在因素问题的解决

1.增加演出实践机会,丰富演出经验

事实表明,初次登台的演员最缺乏的就是临场经验,在台下唱的很好,一上台,环境变化了,音响、灯光变化了,特别是面对巨大的舞台和众多的观众无法适应,造成歌手临场发挥不好。②所以,要想克服舞台上因紧张造成的怯场心理,演唱者就要积极增加舞台演出实践机会,丰富自己的舞台实践经验,随着实践机会增多,演唱者对于舞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变强,从而使演唱者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演唱水平,在演出比赛中战胜困难,获得成功。2.不要盲目进行攀比,计较个人得失

不要太过计较个人得失,演唱过程是一个学习借鉴的过程,舞台的成功并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实现,要想成功,就不应该怕失败,越担心只会使自己越来越紧张,造成怯场心理现象。每个人的嗓音条件是不同的,学习声乐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领悟能力有多有少,因此演出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所以不要盲目进行攀比,要学会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学习经验,演出过程中,只要自己尽心表达,唱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对自己负责对观众负责就好。

② 王容.声乐演唱中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3):124.3.学会自我安慰、鼓励,建立自信心

对于演唱者来说,舞台上因不同原因造成的演唱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不能因一次失误而对自己失去信心,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演唱者应该仔细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树立成功的信念,自信心是决定演出成败的重要因素,要学会不断的激发自己身上的潜力,变得更有自信,使自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毫不畏惧,演唱者要想在比赛中获得成功,就要对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给予自己充足的自信心,要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这样才能在演唱中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获得大众评委的肯定和支持。

4.注重演唱过程,不要过于计较演唱结果

一场成功的演唱,并不是要去计较比赛后的分数,分数只能代表一部分,也不能因为分数的高低来评价自己演唱的好坏,有时候一场演唱并不需要太过花哨的演唱技巧,只要用心唱就能够真心的打动观众和评委,所以,舞台演出中演唱者要用心的演唱歌曲,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表达出歌曲所表达的真正情感,才能真正的唱出打动人心的歌曲旋律,所以演唱的过程远比演唱的结果更加重要,要在演唱的过程中学会理解,打动观众和评委,获得他们给予的肯定和鼓励。

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演唱的训练和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漫长艰辛的道路,需要演唱者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心,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要学会认真的反思自己自身所存在的各种原因,从演唱中最基本的问题着手,认真分析演唱者演唱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更正。其实演唱过程中紧张情绪的出现也在所难免,但是如果因为紧张情绪使自己在演唱过程出现失误,就是演唱者因经验不足而导致的不成熟现象,所以演唱者要努力克服因紧张情绪造成的怯场心理,从而使演唱者发挥自己最真实的水平,演唱过程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苏磊,王丽.论声乐演唱心理对演唱的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9(02):114-117.[2]黄春燕.如何消除声乐演唱中的紧张心理[J].群问天地,2012,(8):155.[3]谢楠楠.论声乐表演中的紧张心理因素与克服[J].当代音乐,2015,3:65.[4]张晓俊.浅谈声乐演唱中的紧张与放松[J].读与写杂志,2015,12(4):35-36.

2.学习中的心理现象 篇二

自从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互联网便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标志, 作为信息传输最重要的渠道和舆论场所, 互联网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拓宽了人们的感知渠道, 实现了信息跨时空的传播, 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以最快的方式凝聚起来。保罗·莱文森曾说“因特网完成了麦克卢汉的比喻, 使地球村成为现实”。[1]根据CNNIC发布的《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 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47.9%, 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互联网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普及, 预示着网络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将愈加深远,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开发和普及, 网络成为人们展示自己的第二世界。然而, 互联网并不能独立于现实生活存在和发展, 他们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依存。

在以往, 只有权势阶级和知识精英才拥有话语权, 而网络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便捷性、匿名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网络颠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 将意见表达和传播信息的权利交给了普通大众。现实生活中素不相识的人群聚集在网络的各个地方, 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宣泄自己的情绪。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容易发生冲突, 而这些冲突在近几年间迅速折射在网络上, 由于信息把关机制和舆论引导机制的缺失, 以及网络群体的复杂心理, 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开始在网络中愈演愈烈。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大多都站在舆论传播的视角下进行的, 而本文则从新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原因经行探析。

二、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的理论概述

(一) 网络群体极化的定义

群体极化最早是由詹姆斯.斯托纳在1961年研究群体决策问题是提出来的。[2]之后, 凯斯·桑坦斯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总结了群体极化的概念: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 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 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影响, 群体极化现象从现实生活中蔓延到了网络世界, 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极端化倾向, “无限过滤与个人定制技术, 使得人们更容易听到他们意见的回音并同持不同见解的人隔绝开来, 这将导致群体极化”。[3]笔者在查阅以往的文献资料中发现, 国内学者对网络群体极化的定义概述中有相似的看法: (1) 发生在网络这个公共场所, 都由某一个社会问题或者焦点事件所引起。 (2) 在事件出现后, 被大量媒体报道, 在网络上引起全民大讨论。 (3) 对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非理性的、明显倾向性的评价, 出现舆论“一边倒”的事态。

由此可以看出, 网络群体极化拥有以下特点: (1) 及时性。能够引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事件大部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 人们把意见表达的平台和情绪宣泄的出口转移到更为开放的网络环境, 是现实生活中群体极化的延伸, 而网络打破了原有的线性传播模式, 以其交互性和便捷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中的极化现象迅速传播。 (2) 倾向性。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是一个量变发生质变的过程, 而舆论的倾向性就是量变的起始点。来自不同知识阶层的人们在网络上聚集起来经行大谈论, 使得原有的倾向性在网民态度中不断得到强化, 在某一刻发生极化。 (3) 极端性。当网络舆论中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后, 伴随而来的都是网民极端化的态度、情绪、语言, 甚至还出现一些像“人肉搜索”等一系列过激的行为表现。 (4) 反复性。在一些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事件发生后, 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常常以某一种观点极化为主导, 但是在近几年发生的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中, 舆论出现了反复性的特征, 即舆论极化随着事件的发展从一个方面转化到另一个极化的方面, 甚至多次反复。

综上所述, 网络群体极化是指在互联网领域内网民群体针对某一个社会问题或者热点事件经行谈论, 网络心理群体迅速生成, 群体互动不断加剧, 从而出现观点激化, 并不断得到强化, 最后走向极化的现象。[4]

(二) 网络舆论的定义

网络舆论属于社会舆论的一个部分, 但是学界对于网络舆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李琼瑶认为:“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5]杜俊飞认为:“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或言论。”[6]邓新民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对于公众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7]对此, 笔者更认同谢梅、刘皓的观点, 他们认为“网络舆论是在网络媒体上形成和传播的公众关于各种社会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影响力和持续性, 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网络舆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以网络媒体作为平台传播, 二是, 传播的内容是公众意见的集合”[8]。

(三) 网络心理群体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对“心理群体”做出界定:“1000个人可以偶然在公共场合聚集, 但他们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 在心理学意义上, 这根本就称不上群体。”他指出:“一个心理群体呈现出来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无论组成群体的个体是什么人, 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等是否相同, 在他们组成为一个群体时, 他们就会获得一种集体心理。他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与他们作为单独的个体时截然不同。在心理学意义上, 群体只是暂时的, 当作为集体成分的异质因素和在一起时, 就像一个有生命特征的细胞一样, 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与单个细胞完全不同。”[9]

相对于勒庞提出的现实社会中的“心理群体”, 网络世界中的心理群体即“网络心理群体”是在互联网聚集下的群体, 表现出“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网络环境中, 网民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 相互感染作用更强, 群体极化的效果也更为明显。

三、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心理成因

网络舆论中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往往是通过网络舆论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而造成的, 它有两种心理类型:一个是个体心理, 即单个网民在面对热点事件所产生的心理;一个是群体心理, 即众多网情绪、态度、观点相似的网民共同产生的心理。

(一) 个体心理

1. 个体心理失衡。

传播学先驱勒温把日常生活中与人相连的事件都看成是为人所知觉的心理事件, 认为通常人的心理各区域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紧张状态, 一旦受到外界刺激, 心理就会失衡, 并由于紧张而产生张力, 为了消除张力恢复平衡, 人们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及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的。[10]

在网络舆论行为中, 大多数的群体事件和众多的网民并没有产生直接的联系, 但是在事件出现的时候, 很多人的心理还是会有失衡现象产生, 比如:

a.网络舆论事件本身与网民的自身价值观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矛盾, 当事件发生时, 网民会通过移情和联想把网络舆论事件联系到自己曾经或现在正面临的处境, 从而产生心理失衡, 在网络上通过宣泄情绪, 表达极端观点来寻求心理平衡。

b.某种自我需要未得到满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成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需要从低到高, 人们只有满足了低层次需要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网民通过移情或者共情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转移到了网络上, 通过网络舆论评价来彰显自己的需要, 但是一旦网络舆论事件引起轩然大波, 他们就会觉得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 比如水污染、毒奶粉事件、明星相互攻击等事件都会使网民觉得自身需要受到威胁。

c.网民自身的认知有偏差。1970年, 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提出了“知沟理论”, 他认为:人们接收信息是有差别的,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11]不同的网民之间他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知识阶层等都不一样, 当发生网络舆论事件时由于自身的原因对事件的认知就会有偏差, 而往往这些偏差认识会被网民当作自身意见发表到网络上。

2. 个体心理表现。

在个体心理方面, 除了心理失衡会造成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还有一些心理表现也是产生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因素。

a.网民的注意。在刘京林的《新闻心理学概论》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受众的注意, 她认为:注意是一种十分特殊心理状态, 而不是一种独立心理过程, 它贯穿人的心理活动的始终, 注意有三种类型: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12]网民们每天在网上接触媒体浏览信息时, 会无意注意到最近发生的事件, 也有一些是网民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有意注意发生的热点事件, 但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注意都会引起网民的好奇心理, 从而更多的探求更多的事件信息, 当网民的注意量达到一个高峰的时候, 事件被“炒热”, 随着网民意见态度的表达, 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就极容易发生。

b.焦虑心理。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焦虑就是由于人的存在感及基本价值受到威胁所致, 它体现了人的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13]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也给人们带来了焦虑压力, 住房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 如果这些压力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解决, 人们便通过网络寻求释放, 通过交流慢慢形成舆论, 众所周知, 很多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性事件的发源地往往是像天涯社区、猫扑论坛等这样网民意见容易汇合的交流区, 当意见的倾向性得到强化, 网络舆论就会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c.逆反心理。《心理学大辞典》把逆反心理定义为: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即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14]刘京林教授在《新闻心理学》一书中把逆反心理分成三种:一是强化原有的态度, 二是做逆向选择, 三是贬损宣传者。[12]当热点事件所呈现的内容与自己原有的态度和观点相抵触时, 人们会强化自己的原有观点;还有一种是当人们对一件事件还不了解, 突然引起关注时, 人们会选择与事件所要表达意愿的相反观点;再有就是对事件主人公的贬损。在2009年发生的绿坝事件中, 国家工信部可能是出于保证网络信息安全采取了一定措施, 但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许多网民反向解读为国家控制言论自由、侵犯个人隐私, 那些被政府和媒体聘请的舆论引导员被网民们成为“五毛党”, 一经发现往往会造成逆反心理, 使得网络舆论更加朝着群体极化的态势发展。

(二) 群体心理

我们研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群体的心理特征, 任何的个体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展示自我、表达观点, 通过交流组成不同的舆论群体, 而这样的群体在观点强化后就会出现极化现象, 这些群体极化现象往往都具有以下心理过程。

1. 去个性化。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说道:“自觉地个性的消失, 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 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9]群体的作用就是讲单独的个人融入其中, 模糊个体的差异和智力水平, 当个性消失, 融入群体不被识别之后, 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15]匿名性和责任分散是去个体化的主要特征。网络舆论中的极化现象通过这两个方面发生作用:一是网络的匿名性会使得网民在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有一种不被他人发现的“安全感”, 他们在尽情表达对任何事件的看法的同时也可以肆意地攻击他人, 他可以是任何一个舆论极化的中心因子。二是“去个体化”导致网民责任感缺失。网民在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事件中不再是以个人的形式出现, 而是以群体成员的形式存在, 当发生大规模的网络舆论中, 减少了自己被单独处罚的“风险”, 这种法不责众的思想使得网民降低自己的责任感,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甚至做出违反法律的极端行为。

2. 受到心理暗示。

网络舆论群体形成之后, 会形成网络舆论的群体情境, 群体中的个体在无形之中都会受到这种情境的影响, 群体情境会对群体中的个体造成极大的压力。而对个体的影响和压力主要是通过心理暗示进行的。塞奇·莫斯科维奇在《流氓的时代》中认为:“在群体的暗示下, 个体急切的臣服于群体或者领袖的权威, 顺从于他们的言行与指点。期间, 个体在心理上会有挣扎与抗争, 但是在群体情境的巨大魔力下, 个体大多会成为群体观点暗示的羔羊。”在最近发生的成都女司机被打案中, 视频刚刚出现的时候, 网络一边倒地支持女司机, 觉得男司机打人不对;但当男司机爆出行车记录仪画面时, 网络舆论极端的转向了另一边, 很多网友觉得女司机有错在先, 被打活该, 而在这之中也有网民认为女司机固然有错但打人是不对的。就当事件快要平息的时候, 女司机拒不认错, 并且觉得网民不支持她, 一时间在网络引起震荡, 网络舆论一边倒地支持男司机。在众多的网络舆论群体中, 虽然大家的观点各不相同, 但是在相同的群体情境中受到暗示都是一样的:女司机拒不认错。所以发生了后面人肉女司机的“开房信息”“违章记录”等一系列网络群体极化事件。

3. 产生从众心理。

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中的从众心理, 是网民在群体情境中受心理暗示影响所表现出的特征。1974年, 诺依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一文, 认为舆论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主要由三个命题构成:第一,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第二,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 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转向“沉默”。第三,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舆论。[11]这个理论虽然是传播学的理论, 但是是研究从众心理机制出发。在网络舆论中, 网民在网络群体成员的舆论气氛和压力下, 会在认知判断和行为上, 自觉地改变自觉原来的态度和观点, 力求与网络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保持一致, 从而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4. 情绪激化。

在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中, 情绪是很重要的社会心理机制。情绪激化实质上是在前几种心理机制发生作用后产生的情绪的传递交流, 其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 也是无意识地屈从。在参与网络舆论的网民中, 特别是弱势群体在心理上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当网民具有相似的情境、态度、价值、社会地位时, 情绪感染就容易发生, 或者在暗示、从众心理产生以后, 情绪激化把他们推到了极端行为上。在较早的一个事件中, 北京一女白领跳楼身亡。她在“死亡博客”中将寻死原因归咎于丈夫的不忠, 并在博客贴出丈夫和第三者的照片。随后, 有网站将该女子丈夫的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全部披露。部分网民不但在网络上发表暴力恐怖的言论, 甚至到该女子丈夫和其父母住处骚扰, 在墙壁上刷写“逼死贤妻”“血债血偿”等标语。这都是情绪激化导致的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

四、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迅速增长, 互联网发展水平日益提升, 我们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和快乐的同时, 也要警惕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3.学习中的心理现象 篇三

关键词:学习 心理疲劳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079-02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善,臻至良好的状态。”按上述说法,一个健康的人,实际上包含了三方面的要求,即身体保健、心理保健和良好的社会行为训练。然而,现实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大多只是注重了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躯体和训练有素的社会行为,而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心理素质的关注和培养,事实上,中、小学生的生理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也处在关键期,因此教育工作既要注意他们的生理疲劳现象,也不可忽视他们的心理疲劳现象。

心理疲劳是一种主观体验,它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中小学生的心理一旦产生疲劳,就会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精力进行课堂学习;情绪抑郁倦怠,焕发不起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上课萎靡不振,不能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下课反而生龙活虎;作业勉强应付,不愿意努力思考和认真完成;有的则可能导致厌学,一进学校就头疼,看见教师就反感,害怕,躲避。甚至严重者还会伴随一系列的不良生理反应。

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现象的发生有很多原因,本人就教学中的两大基本要素——学习者和教育者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

从学习者本身来看,导致心理疲劳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学习者过多的焦虑。“焦虑是一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许多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焦虑对于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要的,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过高的焦虑则会干扰和影响学习结果。我们在对中小学生的观察和调查中发现,目前中小学生的焦虑情况是令人担忧的,不少学生感到读书太累,没有意思。甚至还会泛化到正常的生活中,没有兴趣来源,觉得生活没有意义,部分学生还有逃学,厌世,甚至自杀的想法。中小学生感到焦虑的普遍的缘由:(1)升学压力太大,从小学生就接受着考不上大学将来就没有前途和出息的教导。还有就是频繁的考试压力,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毕业班尤为严重。考试结束之后的成绩和名次排列使学生处在深深的焦虑之中。(2)环境的压力,自己的竞争伙伴考分很高,鄰居的小孩考上了好学校,形成周围环境和气氛的压力。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学生之间学习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一些学习好的学生一直被家长、老师、同学所称赞,因此保持这种荣耀的想法十分强烈,就会对自己主动施加过重的学习压力,心理负担较重。(3)家庭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使得一些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常常提出过高要求,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这种做法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极易产生心理疲劳。同时一些家长还经常用“考不上学,你将来还能干什么”之类的话来不断刺激学生,使孩子背负着严重的心理负担。(4)教师不适当的教育手段,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特别看重分数和成绩,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一旦达不到就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教育手段;有的教师为了跟平行班争高低,用个人考不好,就会拖全班的后腿,败坏全班的声誉来刺激学生,使学生心理上背负很大的压力。(5)在考试和作业中经常遭到失败和挫折,缺少成功的体验,自己的成绩和自我形象不一致。(6)竞赛既可以促进人的学习动机,也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小学生心理负荷本来就差,频繁的比赛带来的压力也是造成心理疲劳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7)自身原因。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同样的压力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造成的心理疲劳程度也不一样。

第二,学习者学习的动机的缺乏。动机是直接激发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动机的缺乏,势必造成对学习的冷淡态度,这也是产生心理疲劳的常见的因素之一。在心理学领域,关于学习动机理论论述很多。强化动机理论更多的强调学习行为的塑造要靠外界的不断强化来实现,强化的手段包括鼓励,支持,欣赏等积极手段也包括批评,责罚,侮辱等消极手段。积极的强化手段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但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我们很少看到这种激励手段的运用,最多在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能够看到一些,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更多得到的是消极的强化,而这样的强化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厌学,逃学的心理;成就动机理论更多的强调成就感在激发学生上进好学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在升学压力的前提下学生每天都在面对偏难,偏怪的习题,很少有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就感,成就感的丧失使学生焕发不出学习的热情,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归因理论则更多的强调归因的重要性,一个人对自己成功与失败合理的归因对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而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更多的来自教师的评价,而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很主观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失败的学生的评价往往是脑子笨,不用功等之类的消极词语,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脑子笨之类的评价让学生彻底对学习失去了学好的信心;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则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和正确的归因有紧密关系,而且还和自我效能感有关系,自我效能感是指自己对自身能力的主观判断,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当学生感觉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时就会进一步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感觉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时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在中小学的教学中,面对竞争中的失败,考试中的不理想成绩,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都会作出过低的评价,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和实际能力不相符合。

第三,学习方法不妥。由于学习经验的缺乏再加上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的重复和机械的记忆,必然会造成更大的劳动量,造成心理疲劳。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

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导致学生心理疲劳现象的一些主要原因:

1、给学生的信息刺激不当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升学政策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1)信息刺激过少,课堂容量太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缺乏新意和时代性;(2)刺激的信息过旧,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刺激的信息过简,学生感觉太容易;刺激的信息过难,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激发不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教学方法不当

方法的单一化,语文课教学总是时代背景、人物介绍、分析段落、概括中心、总结写作特点五大程序成了五大程式,自然常识课教学则是就书本讲书本,“笔记本上做实验”,把本来丰富的、有趣的教学内容讲成了干瘪的、抽象的东西。再就是教学速度过慢,本来一节课就能讲完,却用三四节课讲授,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厌烦学习,影响了学习兴趣,阻碍了智力发展。强调“实”是必要的,但一味的为了巩固而降低速度绝适应不了当今的形式。

3、教师的课堂行为不当

教育心理学根据教师的不同类型,一般认为教师课堂行为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冷酷的和过严的

(对比温和的和宽厚的),其课堂行为是活动很有秩序,过多的直接控制,不大给学生权利,缺少交往的动机,经常处罚学生,刻板,固执,对学生的主动性持否定态度;第二种是精明的和生动活泼的(对比迟钝的和沉静的),其课堂行为是刺激的,流动的,支持的,活跃的,学生的主动性体现明显;第三种是不安的和焦虑的(对比自信的),其课堂行为是犹疑不决,组织不良,常有情绪挫折,迟钝呆板,容易激动;第四种是过多学者的行为,其课堂行为是有条不紊,强调学习,强调权威,常成为知识之源。我们曾试图以这种课堂行为类型的分类,对一些教师的课堂行为和学生心理疲劳情况做详细的分析,初步的研究表明,第一种类型的教师的课堂行为最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第三种次之,第四种再次,第二种较好。分析起原因,中小学生日益具有独立的倾向,教师过多的课堂行为控制,学生被动性和主动独立学习之间的矛盾易引起情绪危机,教师的教学情绪直接感染学生,教师对所教的学科兴趣不浓,学生对这一科的学习兴致也难以提高;教师过多的惩罚和持否定的态度,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难免产生厌恶的情绪,教师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与交往,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都是心理疲劳的前奏。

以上我们从学习者和教育者两方面分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疲劳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提及的是,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的发生还跟学生的神经类型,学生的意志品质等因素有关。要避免和摆脱心理疲劳现象,还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促进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我们不仅要找出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更应该找出预防和解决心理疲劳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4.学习中的心理现象 篇四

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及其对策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僵化现象是一个极其普遍的问题.多年来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外语教育与学习的.一个难点.探讨僵化现象的起因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分析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停滞不前的现状进行分析释因,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僵化,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就如何缓解僵化现象提出了教改措施.

作 者:张卫娜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38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2008“”(6)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学习僵化现象 原因 对策

5.《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学习心得 篇五

课余时间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非常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回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举几个例子:我们六(5)班的黄雄,由于在五年级就是一个问题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影响别人,下课经常与同学打闹。六年级我接手时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业,可是经常都没有用。到下学期的时候我对他多了些关注,下课的时候多说一些鼓励他的话,例如:“你真聪明”、“其实你的想法真不错”等等,发现他偶而竟然交了作业,在以后的课堂上连连表扬他,一学期下来他有很大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我的表扬表达了对他的认可和喜爱,而他对我的喜爱也表达为愿意完成我的作业,愿意上课,“互悦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6.“伪娘”现象心理分析 篇六

网友称刘著为“伪娘”,“伪娘”一词来自日本,指的是本是男儿身,但容貌、穿着、动作、声音等各方面都像极了女孩。伪娘是一种心理疾病吗?伪娘是不是同性恋?针对网上铺天盖地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新乡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陈佐明教授。

“著姐”是易性癖

刘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生理上是男孩,但心理上完全是一个女孩。刘著的爸爸也承认:“著著从小就很像女孩子,这个我们也担心过。”对于刘著一直女装打扮这件事情,他一点也不避讳,“还记得他很小的时候,我们带他去剪头发他就会不开心好长一段时间,

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有那种倾向了吧。”到初中的时候,刘著已经开始刻意留长发了。

陈佐明教授告诉记者,按照媒体描述的情况,刘著应该是一种易性癖。这种人群在心理上是女性,而在生理上是男性,这就是心理与生理性别刚好相反的情况。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不认同,打扮成异性的装束,有改变性别的要求。刘著就是如此,他穿女生的衣服觉得很舒服,穿男生的服装却不自在。记者注意到,刘著虽然表示自己不希望做变性手术,但实际上是担心手术带来的风险,他内心还是希望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女性的。有数据显示,易性癖的发病率为1/14万~1/10万。

有网友提出刘著需要看心理医生。那么,刘著患有心理疾病吗?陈佐明教授说:“在我国,易性癖目前暂时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而在西方国家,易性癖被认为是正常现象,或者称之为特殊群体。”今年2月,法国卫生部发布消息表示,易性癖在法国不再被认定为精神疾病,法国正式将易性癖从精神疾病的名单上剔除。据介绍,易性癖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显示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属于性别身份识别障碍。男女都有,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一般来说,易性癖不算是患了心理疾病,这一群体也很少求助心理医生。

7.英语学习中的高原期现象研究 篇七

高原期 (Learning Plateau) 指有时出现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短暂时期, 学习者最初取得进步后其学习会停滞不前。再过一段时间, 学习高原之后会出现继续进步。有些学习者曾经历过一个或多个高原期且持续时间从几个月至几年不等。高原期现象的症状通常体现在心理和语言能力方面。心理症状包括沮丧、自信心缺乏等, 而语言能力方面体现为语言能力停滞不前及在语言学习各方面感到力不从心。虽然英语学习停滞不前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 但他们还是在坚持不懈地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学习者的坚持不懈正是帮助他们克服高原期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高原期现象产生的原因

1. 学习环境方面

众所周知, 正式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习者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知识有着重要意义。英语学习者基本都是在课堂环境中学习的, 主要扮演听众的角色, 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学生缺少与本族语者互动的机会。另外,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反馈情况以及教师的英语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都可能导致高原期现象的出现。下面笔者将从四个具体的方面来解释学习环境是如何导致高原期现象的出现的。第一, 教师教学方法效率低下。很多学生认为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单调, 教学效率低下, 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 教师英语水平较低。通常教师的英语水平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教师英语语言技能及理论知识欠缺, 另一种是缺乏背景文化等与语言相关的知识。对此笔者建议英语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要了解相关的英语背景文化知识, 从而使课堂教育性与趣味性兼备。第三, 英语输入的质与量难以保证。信息输入是语言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输入的质和量必须得以保障。很多学生指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保质保量的英语信息输入, 从而导致语言输出能力薄弱。第四, 教师反馈不力。以教师批改作文为例, 教师的批改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ABCD几个等级打分, 另一种是教师划出文中的错误但并没有提出具体修改建议。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教师对学生所犯语言错误没有纠正反馈是部分知识点僵化的原因。据此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改善对学生英语错误的反馈情况。

2. 认知方面

认知方面的原因可以理解为由于学习者对意识、感觉、推理、判断等认知方面的问题处理不当而导致高原期现象的出现。具体包括以下两点原因:其一, 母语负迁移。负迁移普遍存在于学生的语言输出中, 是高原期现象的成因之一。无论是在口语还是写作中, 许多学习者习惯于用汉语构思之后再翻译成英语。可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型、词汇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中式英语不断出现。其二, 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偏少。学生极度缺乏“真刀实枪”锻炼英语的机会。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口语方面。课堂上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者, 课外也没有合适的口语练习氛围, 导致学生口语高原期现象的出现。所以笔者建议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口语的机会。

3. 心理方面

心理原因指学习者的高原期现象与其心理状态有关,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学习策略运用不当。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学生对学习策略一无所知或运用不当就会导致高原期出现。

4. 社会-情感方面

社会-情感原因指学习者不能从情感上完全接受或适应目的语文化而导致了高原期现象的出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文化适应障碍。根据《朗文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文化适应指一群体的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在与另一不同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群体相互交流中产生的过程。例如,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 语言、文化适应会影响某一群体对另一语言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由此笔者认为这是高原期产生的原因之一。其二, 学习动机较弱。学习动机对学习者能否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起着重要作用。动机越强烈, 学习者掌握该语言的时间越短。外语教师应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学习动机, 尤其是综合性动机。其三, 性格弱点。《朗文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认为人格因素, 如自尊、压抑、焦虑、冒险和外向等性格因素影响第二语言学习, 因为这些因素能影响学习者对策略的选择。很多学生缺乏勇气和陌生人用英语对话或用英语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使他们失去了许多锻炼的机会。Ellis指出外向性格的学习者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 并且积极参与口语交流。因此笔者建议学习者要克服自身的性格弱势, 这对于成功学习英语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克服高原期现象的对策

虽然大多数学生都经历过一个或多个高原期, 但依靠坚持不懈地学习, 他们取得了不断的进步。所以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克服高原期现象的对策。

1. 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

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克服高原期现象是很有帮助的。笔者建议学习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日常学习中注意多读英文材料, 通过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学习。

2. 意识到高原期现象的存在

意识到高原期现象的存在是学习者逾越高原期的第一步, 之后学习者通常会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提高其英语能力, 进而克服高原期现象。敢于挑战自己、直面英语学习的困境并设法解决问题是最终能逾越高原期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加强学习者的自我监测能力

Krashen指出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具备自我监测能力的学习者。当学习者发现自我监测干扰其交流时, 他们就不愿采用自我监测来找出自身所犯的错误, 久而久之这些错误就会僵化。因此学习者将自我监测应用于语言输出中是很有必要的。

4. 避免母语负迁移, 保证输入的质和量

母语干扰是高原期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多读多听地道的英语材料除了有助于学生熟悉英语句型等理论知识外还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从而避免汉语负迁移。另外由于输入是输出的前提, 输入的质和量不能保障, 学习者的词汇、语法及语感等就不复存在。英语教师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通过一些教学过程 (如纠正学生错误) 促使学生认识到中介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别, 以帮助他们克服知识点的僵化。

本文详细分析了高原期现象的症状、成因及对策。通过分析我们得知, 高原期现象是永久性僵化的前兆, 所以对于学习者来说必须克服高原期现象。因而学习者要正确处理学习中的成功与失利, 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学习经历对逾越高原期都是有利的。语言学习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学习者应敢于冒险, 勇于面对问题, 最终逾越高原期, 使自己的语言学习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1999.

[2]Krashen, 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 1985.

[3]Selinker, L.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Applied Linguistics X (2) , 1972.

[4]Zapata-Becerra, A.A.Overcoming Plateau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 2001.

[5]Richards, J.C.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6]戴炜栋, 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外语研究, 1999 (2) .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消极现象 篇八

搞形式不求实效性 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了任课教师,建起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这些安排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只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达标检查。任课教师大多是班主任,班主任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没有真正明确,再加上初步尝试,缺少方法、经验和有效指导,所以在思想上把兼代这一门课当作负担,不乐意认真钻研其应有的教学特点,把它等同于日常学科教学,甚至将这节课挪作它用。学校心理咨询室也形同摆设,少有问津。心理档案没有典型个案的追踪记载,只是应付检查时补填一些内容。如此流于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违背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中所规定的原则及要求,其实效也是可想而知的。

抓课程忽略全面性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应该是多元化的,如开设课程、学科渗透、活动训练、环境熏陶等。但有些教师误以为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这门课的任务,而在自己的学科教学和其他活动中仍旧是老一套,不尊重学生的心理,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心理课上被培养,又在学科课中被挫伤;在心理课上得到疏导,又在学科课中遭到障碍。如此矛盾反复,学生很难保持健康心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某个学科或几个辅导教师的任务,而应当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改善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为目的,全面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重说教不讲平等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施教与被教者之间是否具有心理相容性,只有两者之间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创造出无拘无束的交流氛围,共建师生“心理场”,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是事实上,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关注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意愿及个性差异,不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及感受,常常向学生宣讲道理,强迫或压制学生接受某些要求,给学生增添了新的心理负担;或者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能和学生平等对话,不能和学生亲密接近,导致问题学生根本不愿敞开封闭的心灵。学生在课堂上全员参与不够,更谈不上心灵和情感的交流。

上一篇:流过心底的初二作文下一篇:媒体编辑年中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