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游戏(精选9篇)
1.儿童阅读游戏 篇一
1.◆《雨点变骤曲》
游戏目的:帮助幼儿释放压抑情绪或缓解分离焦虑。
游戏方法:全体幼儿快速搓手,鼓嘴吹气,表示起风了;变搓手为右手食指和中指轻拍左手手心,嘴里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表示下小雨了;用右手四个手指慢拍左手手心,嘴里发出“嗒、嗒”的声音,表示下中雨了;双手快速拍,嘴里发出“啪啪”的声音,表示下大雨了;在表示大雨的动作中加如跺脚,表示暴雨;再加入口模仿狂风的声音表示狂风暴雨。2.◆《刮大风》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增进对同伴的了解,特别适用于刚分班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同伴。
游戏方法:教师说口令“刮大风,刮大风,刮到东,刮到西,一刮刮到……(相同特征的幼儿,如穿红衣服的或系小辫子的)”,相同特征的幼儿根据教师的口令自由换位置,没有相同特征的幼儿则不动。3.◆《口香糖粘一粘》
游戏目的:增进幼儿的交往,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游戏方法:每名幼儿就是一块口香糖,教师发出“粘一粘手”“粘一粘脸”等口令,幼儿自由找玩伴粘身体的各部位。4.◆《猜拳接龙》
游戏目的:创设幼儿交往情境,体验游戏、交往的快乐。
游戏方法:幼儿自由找伴握手问好“原来不(就)认识,今天才(再)见面,相互问个好”,然后用剪刀、石头、布来猜拳,赢的人当龙头,输的人当龙尾,组成的龙再找别的龙握手问好、猜拳、接龙,一直到最后接成一条长龙。然后围成圆圈相互进行拍背、捏肩等动作。5.◆《成长三步曲》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使参与者体验成长的快乐,初步理解集体归属感的重要,懂得不能离开集体,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游戏方法:所有参加者都扮演鸡蛋,然后两两剪刀、石头、布猜拳,赢的成长一级变成小鸡,输的仍是鸡蛋;然后鸡蛋去找鸡蛋PK,小鸡去找小鸡PK,小鸡PK胜利后变成大鸡,输了又还原为鸡蛋;大鸡又去找大鸡PK,赢了回家,输了变回小鸡。当教师叫停的时候,留下的要说出游戏感受,教师启发大家理解集体归属感的重要性。6.◆《九连环》
游戏目的:通过集体想办法解开结扣,让参与者学会团结协作。
游戏方法:参与者分成十人一组,手拉手站成圆圈,每个人要记清楚自己左右手分别拉的是谁,然后教师要求小组内的人自由走动,打乱原有的圆圈队型后,让小组内每个人去拉原来拉的人的手,形成连环扣,看哪个小组能不放开手利用钻、绕等方法最先解开扣结,还原为圆圈队型。7.◆《比较手掌找差异》
游戏目的:让幼儿了解自己,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接纳自己的喜欢自己。
游戏方法:让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手,找出不同的地方,再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懂得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我们要接纳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并喜欢自己的不一样。8.◆《看谁变得快》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体验快乐。
游戏方法:教师和幼儿一起商定表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的动作,如双手上举表示晴天,双手在胸前交叉表示多云,双手交叉抱肩表示阴天,双手在在齐肩的位置抖动手指表示雨天,然后教师随意下达“晴天转多云转雨天”的指令,幼儿根据指令变换动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凑钞票》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一元和五角人民币的认识,体验合作。游戏方法: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自由选择扮演一元或五角钱,教师说出要凑的钞票的数目,幼儿快速组合,凑成相应钱数的幼儿组获胜。
◆《听“酒”抓手指》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注意力和反应速度,增进同伴间的交往。
游戏方法:幼儿站成圆圈,双手放在体侧,左手食指竖立,右手掌心向下,每人的左手食指放在左侧同伴的右手掌下,教师讲述故事,每讲到规定的“酒”字时,幼儿相互抓右侧同伴的手指,看谁被抓住的次数少,而且抓住别人的次数多。
◆《大树、小树和松鼠》
游戏目的:锻炼幼儿的灵敏性和协作性,体验在群体中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精神。游戏方法:幼儿三人一组(余下的幼儿暂时等待)分别扮演大树、小树和松鼠的角色,大树和小树双手互拉把松鼠围在中间,当教师发出“大树跑”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意变化发出指令),扮演大树的幼儿要立即与别组扮演大树的幼儿互换位置,先前没有分配角色的幼儿可以抢站空出的位置,当教师叫停的时候没有找到位置换的幼儿只能等下一轮游戏。
◆《写数字》
游戏目的:活跃气氛,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知。
游戏方法:要求幼儿扭动自己的身体写出教师说出的数字。
(1)我来夸夸你。
规则:一个同学站在讲台前,虚心地听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一些独特的方式对其进行夸奖、赞赏。要求多讲优点,略提希望。
目的: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渴望被肯定是人类基本的需要。这个游戏,可以提高自卑的同学的自信心,也可以让大家体验到被肯定的满足感。②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冷漠,不会欣赏别人,也是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个游戏可以让大家学会赞赏别人,进而学习别人的优点。(2)猜猜30秒。
规则:学生安静地坐在位置上,闭上眼睛,耐心地等待,自己估计到30秒时睁开眼睛并举手,看谁猜得最接近30秒。
目的: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内容的丰富,现在的小学生缺乏耐心,这也是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浮光掠影的一个原因。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学生的耐心。(3)击鼓传花。
规则:①游戏前回想一件快乐或者伤心的事情,并能描述当时的心情。②听鼓声传花,鼓声停后花在谁手中,就请谁讲一件生活中碰到的伤心或快乐的事。③如果谁有需要大家帮助的事,可以抓住花不放。
目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是一种能量,有积蓄性,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把心中不快乐的事情倾诉出来,就可以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个游戏给了学生一个诉说快乐、倾吐忧愁的机会,即得到两份快乐、分掉一半忧愁的机会。(4)角色扮演。规则:根据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件,创设一个矛盾情境,让学生扮演矛盾的双方;然后,让他们互换一角色表演。
目的:小学生遇到事情总是本能地从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不会替别人着想,因此常常引起矛盾纠纷。这个游戏旨在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认识到矛盾冲突的原因,养成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良好习惯。
varcpro_psid =“u2572954”;varcpro_pswidth =966;varcpro_psheight =120;
(5)和你比一比。
规则:比赛分为两大类:文娱类和体育类。文娱类包括:辩论赛、演讲赛、课本剧大赛等等。体育类包括:乒乓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等。比赛的具体规则和平时的比赛一样。
目的:平时有些学生参与活动时总是感到紧张、胆怯,还有些学生根本不关心集体。这个游戏旨在改变这些学生的想法,培养他们乐观、健康、活泼、大方的性格。3.设计心理游戏遵循的原则。(1)心理需要的原则。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是设计心理游戏的前提。他们有许多心理需要:渴望被别人赞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等等。当儿童的心理遇到困扰时,他们会有解决困扰的需要。在设计心理游戏时,就要尊重和考虑他们的需要。(2)心理安全的原则。
要求儿童把心理的困扰倾诉给大家,寻求大家的帮助,让他有心理安全感,所以,老师在设计心理游戏时,要从环境的布置、形式的选择、结果的处理等方面妥善考虑。(3)心理发展的原则。
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扰有些是类似的,有些却有很大的不同,儿童的心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有些心理游戏适合低年级学生,却未必适合高年级学生。因此,设计者要根据年龄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和选择适合的心理游戏。
2.儿童阅读游戏 篇二
(一) 丰富了游戏的种类与内容
网络游戏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扩充了游戏的种类,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是一种新型的游戏, 内容也新颖有趣。
(二) 改变了传统的游戏环境
网络游戏对环境的要求较为宽松, 游戏者处于不同时空也不会受影响, 通过键盘就能进行, 克服了传统游戏人与人要处在同一地域空间才能进行的缺陷;摆脱了对现实游戏材料的直接依赖, 以虚拟化的环境与材料, 逼真的游戏氛围, 通过网络和设备, 随时随地就可开展, 方便快捷。
(三) 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官刺激
网络游戏大都具有优美的画面, 悦耳的背景音乐, 使游戏者获得视、听觉等刺激和美的体验及感受。游戏时, 游戏者大脑要进行快速思考并及时做出反应, 动手操作完成, 获得了视觉、听觉、触觉、感知觉等多方面丰富的刺激和愉悦的感受。
(四) 蕴涵一定的教育性
网络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竞争性、互动性、自由开放性, 部分网络游戏有益智性, 锻炼游戏者的整体协调性和反应灵敏性等。网络对特殊儿童 (如自闭儿童)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网络游戏对儿童及其游戏的消极影响
(一) 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对眼睛不利。网络游戏大都没有时间限制, 长时间接触电子屏, 容易受微波辐射, 损害视力。年幼的儿童, 视神经和视网膜处于发育不完善的阶段, 一旦受到损伤, 将终身无法修复。2.对脊柱发育不利。不少儿童在玩网络游戏时经常是一副懒散的样子, 没有保持正确的站姿或者坐姿, 还有部分儿童是半躺着玩, 姿态极其松散。儿童时期是骨骼发育成型的时期, 若经常不注意正确的姿势, 则容易造成骨骼, 尤其是脊柱的变形, 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学习。3.经常玩网络游戏, 较少运动, 热量堆积, 容易导致身体肥胖和行动迟缓。网络游戏的趣味性使不少儿童爱不释手, 乐此不疲, 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作息制度, 并会助长一种消极、被动依从的态度和习惯, 阻碍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 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1.部分网络游戏不利于儿童认知的健康发展。长期玩网络游戏, 对虚拟世界的依赖性增加, 减少了对现实世界的探索, 儿童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探索精神。网络游戏的内容良莠不齐, 部分具有暴力倾向, 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又善于模仿, 易导致其认知上的偏差, 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2.不利于儿童创造性、想象性思维的发展。网络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已设定, 游戏者自我创造空间不大, 网络游戏提供可供模仿的形象模式, 但过多的形象模仿, 使儿童创造性想象受到限制。长期以往, 思维易僵化, 不利于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关研究表明, 长时间玩网络游戏的儿童, 更少玩想象游戏, 长时间玩网络游戏会妨碍或干扰运用表象进行思维能力的发展。3.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不利。部分儿童长期玩网络游戏, 导致对周围人冷淡甚至回避, 性格逐渐变得内向甚至孤僻。4.对儿童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长期沉溺网络游戏, 导致自我同一与角色混淆, 心理能力、道德发展发展受阻, 甚至出现人格障碍。[1]
(三) 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正常发展和社会性合作游戏的开展
首先, 长期玩网络游戏, 甚至部分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儿童, 被虚拟的世界所吸引, 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人际互动之中。年幼儿童, 易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混淆, 产生幻想, 疏远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减少了与父母、同伴等的人际互动与交往, 减少了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机会与时间, 影响了其社会性的正常发展。电脑、手机等网络游戏设备成了部分儿童的电子保姆。与同伴交往、与父母交谈、增加感情的机会被电子设备无情剥夺了。儿童沉溺于被游戏设计者安排好了的虚拟世界里, 大大减少了真实世界里的人际互动和真情实感。其次, 网络游戏提供了视觉动态形象, 对儿童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吞噬了大量本来可以用来人际互动的时间。每天花过多的时间在网络游戏上, 使人际互动、社会性、人间亲情的体验日益减弱, 儿童越来越多地脱离现实世界, 社会合作性游戏越来越少了。
(四) 不利于儿童情绪情感的积极健康发展
首先, 网络游戏一般无时间限制。儿童期情绪情感不成熟、不稳定, 易冲动和依赖性强。部分网络游戏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部分儿童对网络游戏产生过度依赖。其次, 年龄越小的儿童, 其本身对现实世界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才刚刚开始, 连真实世界里的一切尚未完全理解的时候, 就更容易被虚拟世界的一切迷惑, 以至于真假难辨, 儿童在虚拟世界里拥有主动, 却在真实世界里无所适从。最后, 部分年长的儿童长期沉溺于虚拟的游戏世界里, 获得了愉悦感和成就感, 在现实世界中却无所适从, 现实生活中出现易怒烦躁等情绪和消极情感体验。
(五) 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游戏
网络游戏的出现, 使一些传统游戏, 如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了、丢手绢等已经渐渐地远离儿童的生活。儿童过多地玩网络游戏, 现实中的玩伴就会减少, 游戏中的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等象征性游戏现象较少出现, 传统游戏的价值难以体现。
对儿童而言, 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 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的态度以及对待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3.儿童游戏与儿童自主 篇三
关键词:儿童;游戏;自主
1 游戏的概念和本质
游戏一词在现实的实际生活中很早就应用了,在汉语中,“游戏”一词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已经出现,如《韩非子·难三》中载有:“管仲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唐’者,非特谓游戏饮食之言也,必谓大物也。”但“游戏”一词在其含义的渊源上是从古汉语中的“遨”、“嬉”等词义发展而来的,而在现代词语系列中与“玩”、“玩耍”等十分相似。其含义与动作或运动有关,其华东特点是轻松自在,但又与“无意义”或“无价值的”等贬义判断有关。在英文中,“游戏”有“play”与“game”两词,其中与“play”更为相关,因为“game”主要指“有规则的游戏”,如竞技运动会等。“play”可作动词之用。但作为名词所指向的行为特征是:一方面不要求沉重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人愉快和满足。 游戏在未纳入理论理论研究领域之前,主要是单纯的不自觉地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一阶段就是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
关于游戏的本质还包括游戏的生物本质观和社会性本质观。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而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无论是哪一种本质观,都是体现着儿童在游戏中的自主性,是儿童用自己的行动去操作、去表现的以获得愉悦情感体验的行为方式,而不是被强迫、被逼压状态下的进行的游戏。
2 表现性模型对游戏的解释
根据表现性模型观点对游戏的解释,儿童是天真无邪的人,儿童的游戏是儿童真实生活状态的表达流露。如果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对其他孩子(或是玩偶)的攻击情节,当成人抱着“孩子是天真无邪”的观点目睹到这一情况是就自然采取单向文化转移模型。单向文化转移理论认为,不断发展的个体——文化传递或谋求社会化的接受者--是消极的接受(或未接受——“传递”“失败”或“错误”)文化信息的。接受者的作用只是接受指向他们的信息,或者没有接受;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假设接受者对接收到的信息没有进行重新组织。当然,儿童的游戏不存在正确和错误之分,因为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虚拟性,并不是真是的情景和行为方式的发生。但是由此看出,表现模型认为儿童的游戏只是以往经验的“镜像”,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只是一个单纯复制先前所见所闻的游戏内容和形式,从而儿童缺乏在游戏中自主的表现。
然而,表现性模型的观点也存在其合理之处。因为个人的文化系统是通过行动发展而建立了复杂的等级。在这些系统中,个人自主的符号调节器——统领意志的符号——得以存在。由于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儿童没有建立自己的文化系统时,属于高级心理功能的统领意志的符号也尚未健全。因此他缺乏游戏的内容和素材,他只能在单项文化转移模型中模仿或重演以往经验。单向理论传递的信息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发展的,它期望对传递的信息原封不动的复制给接收者。就如工程师设计一个模型,生产线将根据模型生产产品,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是与模型的规格相一致,不能变动。单向理论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基因工程,克隆有机体的可能性既被看成是对当前遗传型进行"技术修补"的心方式。但是又令人产生另一种担忧,如果在克隆和修补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者朝不可控制的方向行走,那将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的结果。然而,作为活生生的儿童个体,他不是一个容器,往里面装什么便是什么,他是一个具有自主性的个体。所以表现性模型对游戏的解释并不适用于儿童游戏的每个阶段,因为当个人自主的符号调节器出现以后,例如当儿童学会了言语的自我控制功能和与成人或伙伴进行交流之后,儿童的游戏开始出现了自己的自主性。
3 建构模型对游戏的解释
建构模型认为,儿童常常在游戏中创造新的行为方式,即使这些新的行为方式是建立在以往经验基础之上,它也不是以往经验的直接反映。人们注重的是儿童游戏中此时此地的建构,儿童的游戏有自己的思想及行为参与的,它建立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对以往经验的复制。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女孩子很爱玩刀、枪、性格豪爽、刚强的特征就判断她的母亲就是偏向男性性格的人。我们只能推断有这个可能。人类的发展是通过文化中介手段的建立和使用,向着由个体的自主性保证个人独特性方向进行。儿童的游戏主题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游戏过程中儿童是如何将主题内容和形式使用到游戏环节是由儿童自己决定的,所以儿童就是在建构着自己的文化。这种建立和使用就保证了儿童个人的独特性方向,同时也是儿童自主性的发挥。
儿童的自主性通过自我调节与参与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发展需要符号中介调节。儿童在参与成人和年长儿童的活动中,通过外化和内化的过程,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符号调节器,从而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自主性。同时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文化情境对儿童游戏中的自主性也而有所差别。就如哥伦比亚与欧洲和北美国家对社交规则的不同看法而言,哥伦比亚把与成人说话不看着成人的脸表示一种尊敬,而欧洲与或北美国家却把它看成事一种不礼貌或是异常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8
2 瓦西纳.文化与人类发展[M]孙晓玲 罗萌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儿童游戏感想 篇四
在期待中又迎来了周三上午的儿童游戏疗法课,每次在这个课程中不仅仅收获了快乐,而且更多的在游戏中收获了知识,懂得如何通过游戏发现孩子的问题,并进行治疗。
首先课堂主要讲解了互说故事法(MST)和结构式游戏法,让我们对游戏有了整体的了解,并且懂得到底什么时候时候什么游戏,为以后自己实施游戏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讲解了游戏方法后,带来了很好玩的几个游戏:
游戏一:先写心情,后画画。首先闭上眼睛回想这一周的心情,静静的去思考这一周,后来在纸上依次写出这些心情,并用颜色代表这些心情。在纸的背面,用这些代表心情的画笔画满整张纸。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一周过来的收获,不管有什么的不开心的,但是还是快乐和充实为主调。在后来画的过程中,明显体会到了自己对这些坏心情的发泄,后来发现这幅画整体绿色居多,感觉到自己的心情很舒畅,发现自己的一周确实是充实的。后来小组交流,这个有可能涉及到隐私的问题,大家并没有太多的分享引起自己心情的事件,但是还是看到大家整体是开心快乐的。这个游戏可以让儿童释放自己的心情,发泄愤怒,而且在画画过程中,颜色描绘的比例一般是和自己心情的时间和强度成比例,形状和儿童的个性应该存在一定联系。后来如果不涉及隐私问题,可以引导儿童说出来,以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发现一种颜色代表自己乐观的心情,也许在别人看来,代表悲观的心情,接受别人的个性,适应每个人的特点。
游戏二:感觉树。在A4纸上用超级粘土贴出一课树来,后来用代表自己心情的颜色的超级粘土做出果实贴到树上。后来小组交流,分别说出每个颜色代表的果实种类。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很有失落感,发现别人做的都很漂亮,我觉得以后带领孩子做这个游戏时,一定要经常和孩子强调只要是自己用心做出来的很漂亮,否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在这个感觉树中,尤其是果实的多少和所在位置还是与心情有关系的,这个游戏可以让儿童把心情都挂在树上,可以把心情释放出来,不好的心情摘掉,会使孩子的内心也把坏心情抛掉。在这个游戏中,也可以使孩子把坏心情换成好心情,让孩子看到更多的阳光,会让孩子变得乐观开朗。
游戏三:抛掉愤怒。在孩子愤怒时,可以捏破泡泡;找一个代表心情的事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弹掉它;释放气球。这几种方式适合不同的愤怒,适合不同的个性,前两种适合沉默一点的孩子,最后一种适合较冲动的儿童,不仅使孩子释放了愤怒,而且也使自己的个性变得更完美。
游戏四:贴出释放愤怒的方式。在报纸上、杂志上剪出自己释放的方式,并贴在一张A4纸上,后来全班交流。每个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我们可以在其中也发现一些别的方式释放坏心情。学会正确的释放。
5.儿童游戏教案 篇五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游戏准备
场地上画一个直径约1米的圆,沙袋3个~4个。
游戏方法
一个幼儿当鸡妈妈,蹲在圆内,身边放几个沙袋做鸡蛋。游戏开始,几名幼儿(人数视幼儿的能力而定)扮演小老鼠去偷鸡蛋,鸡妈妈则要设法阻挡小老鼠,保护鸡蛋。待老鼠将鸡蛋全部偷走后,游戏结束,互换角色后继续游戏。
孙悟空三大白骨精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快速反应以及正确的判断能力。
游戏方法
游戏开始,两人相对而坐,一起边拍手边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念至最后一个“精”字时,两人同时任意做一个代表角色的动作:
1.两名游戏者事先商量确定不同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如:唐僧用双手合十来表示,孙悟空用一手手心向上,放前额,另一手压腕,放腰部来表示,白骨精以双手叉腰来表示。
6.儿童游戏活动方案 篇六
游戏内容:
1、小小神射手
准备:若干易拉罐、呼啦圈
规则:每个参赛的幼儿有3个呼啦圈,站在统一规定的线上进行投射易拉罐,根据投射的情况进行奖励。
2、迷迷转
准备:熟悉儿歌内容
规则:比赛的小朋友站在场地的中央,双手侧平举,在原地转,边转边念儿歌: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吹来快快站。当念到“站”字时,幼儿马上停止旋转。每回最多转3圈。
3、赶小猪
准备:若干小球、小棒、椅子
规则:在游戏场中央设置障碍物小椅子,在赶小猪时要越过障碍物到达目的地,先到者胜利。
4、吸管运球
准备:若干吸管、乒乓球
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吸管吹乒乓球,吹气球时不能用手抓,先将小球运到指定地点胜利。
5、才艺大比拼
规则:幼儿用自己拿手本领进行表演,可以是一个人表演也可以请你的好朋友表演,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奖励。
结束: 今天你们开心吗?请你把你的开心也送给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祝福的话,(幼儿互相说祝福的话语,在音乐声中欢庆
【范例】
1、猜谜语
2、绕口令
3、吹蜡烛
4、摸鹿鼻子
5、打保龄球
6、盲人击鼓
7、钓鱼
8、挟乒乓球
9、套圈
10、飞镖
11、抢说运动项目
12、运用爆破音吹蜡烛
13、妙接对联或歇后语
14、联想abc
15、比比谁的眼力
16、快乐呼拉圈
17、比比谁的运气好
18、掌上明珠
19、弹球
二、项目规则
1、猜谜语:每人可以猜三条,每猜中一条获
奖券一张。
2、绕口令:抽号进行,每人绕口令一次,凡能准确、流利、不
停顿读完绕口令者,获奖券一张。
3、吹蜡烛:每人吹一次,凡一口气吹灭十支蜡烛者,获奖券一
张。
4、摸鹿鼻子:每人摸一次,蒙上眼睛转三圈,凡摸到鹿鼻子的, 可获奖券一张。
5、打保龄球:每人打三次,凡在10米距离内打中目标者,获奖
券一张。
6、盲人击鼓:每人击一次,蒙上眼睛转三圈,凡击中鼓者,获
奖券一张。
7、钓鱼:每人钓一分钟,钓三条者,获奖券一张,钓六条者获
奖券二张,以此类推。
8、挟乒乓球:每人挟一分钟,挟完20个乒乓球者,获奖券一张, 挟完40个乒乓球者,获奖券二张。
9、套圈:每人套五次,套中二个者,获奖券一张,套中四个者, 获奖券二张,套中五个者,获奖券三张。
10、飞镖:每人投三支,在规定位置内每投中一支者,获奖券一
张。
11、抢说运动项目:主持人准备好一个篮球。参赛者两人一组。两人互相传球。一人在传球时必须先说出一个运动项目名称(如滑冰),另一个人在接球时必须马上说出另一个运动项目名称。在一分钟内,谁说出的运动项目多,谁即得奖劵。
12、运用爆破音吹蜡烛:主持人准备好六支蜡烛并点燃,若干道问题。主持人提问一个问题,参赛者需用回答的话中发出的气息吹灭蜡烛,即得奖劵。如:主持人问:“有兔子在草地上你会怎么做?”回答者用“扑过去”的“扑”的发音而喷出的气息来吹灭蜡烛。
13、妙接对联或歇后语:主持人要准备好三条对联或歇后语。主持人说出上联或下联,让参赛者来接,对的即得奖劵。参赛者在接对联或接歇后语的过程中,其他人不得提示。
14、联想abc:主持人事先把一些英语单词做成签,由参赛者抽三次,并对所抽内容进行联想,如果能正确并连续地做出三个即得奖劵。如:主持人在说出run 这个单词后,参赛者就要做跑的动作来与run这个单词联系起来。
15、比比谁的眼力好:主持人准备好三支筷子,一个空啤酒瓶。参赛者站在啤酒瓶的一侧,筷子离瓶口约一米的距离,瞄准瓶口,放掉手中筷子。如果筷子掉进瓶里,便是优胜者,即得奖劵。每人有三次机会。
16、快乐呼拉圈:在地上摆放五个空易拉罐。每个易拉罐之间的距离为二十厘米。参赛者应站在离易拉罐一米远的地方,才能向易拉罐扔圈圈(圈圈的大小要适当)。每扔中一次即得奖劵。每人有三
次机会。
17、比比谁的运气好:主持人要准备好若干颗且颜色不一样的珠子,其中红色的有三颗。主持人把珠子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让游戏者伸进袋子里抓三次,每次只抓一个珠子(多抓不算),若抓中红色珠子,则中奖劵;反之,没有中奖
18、掌上明珠:主持人要准备好一个乒乓球和一个乒乓球拍。参赛者将乒乓球平放在乒乓球拍上,沿着桌子走。走至终点,球未丢就得一张奖劵。(桌子竖排三张,参赛者沿桌子在规定时间内绕一圈。)
7.英国怎样保护儿童的游戏权 篇七
法律法规是根本保障
英国关于儿童游戏权的立法主要体现在1989年通过的《儿童法》中, 该法对儿童权利、儿童卫生保健、儿童福利与教育等内容作了全方位规定, 是英国最为重要的儿童保护立法。该法对儿童游戏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17条“儿童与少年之计划”中, 该条规定: (1) 大臣可根据法律规定, 要求英格兰儿童服务主管机关制定、公布计划, 并履行各该主管机关所制定的有关儿童与少年之政策。 (2) 地方主管机关必须提供服务, 并制定适宜本地的儿童与少年休闲计划, 此计划应说明对儿童与少年之未来展望, 并在计划公布时详细论述优先考虑的事项与活动。
民间游戏组织不懈努力
在英国, 存在着大量的民间游戏组织, 他们在推动着英国儿童游戏的组织与开展, 确保儿童游戏权的实现。
英国儿童游戏权公益组织:该组织主要有FPFC协会和FPFC慈善信托公司等两大机构组成, 专门从事为争取儿童游戏权而开展活动, 促进政府改变政策与制度;负责游戏权的研究、资讯及相关事务。目前, FPFC进行的方案有网络化工程、自由游戏、儿童游戏设施及保护措施、游戏公平、游戏表达、与游戏相关技能交流等。
儿童游戏资讯服务是第二个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订约并接受资助的民间组织, 该组织为公众提供与儿童游戏有关的建议与指引, 它拥有非常丰富的与儿童游戏相关的资源, 又被称为儿童游戏的“国立图书馆”, 它的资源涉及各领域儿童游戏的图书、报告、小册子、论文及视听资料等, 为提升公众对儿童游戏价值的认识提供了广泛的资讯服务。
活跃技能是第三个接受资助的民间组织, 它的宗旨是建构游戏训练与资格条件的国家体制, 如制定游戏工作人员的国家职业标准与基础学位等, 同时为游戏工作者提供地方训练中心。
推动游戏项目有资金保障
英国儿童游戏项目主要靠英国的文化、媒体与体育部推动, 英国进行的游戏项目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儿童游戏倡议”和“英格兰游戏项目”等两个项目。
2004年, 为了重审英国的儿童游戏政策, 英国儿童游戏评议会协助执行了一个名为“正视儿童游戏——儿童游戏之回溯”的调查项目, 该项目所提出的游戏政策建议为英国大彩票基金所采纳, 随后发展成为新的儿童游戏策略项目——“儿童游戏倡议”。此项目得到英国大彩票基金1.55亿英镑的经费资助, 该倡议包括“儿童游戏项目”、“游戏点子项目”和“区域性支持与发展项目”等三个项目。
“英格兰游戏项目”正是为落实“区域性支持与发展项目”而开发的一个项目, 它是一个为期五年的长期项目, 目的是为确保所有儿童和青少年在英国都有自由接触游戏空间的机会, 而提供促进自由游戏的策略和永久性支持架构。
8.儿童的游戏与生活 篇八
一、儿童的游戏产生的前提是儿童的生活
兒童与成人相比是不成熟的。这种不成熟性既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心理上。儿童生理上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儿童不能参与成人复杂的社会劳动。儿童,作为人类这个种族的延续,自然而然地受到成人的照顾和保护。因此在生活中,儿童不用为每天的生活去奋斗,而在情感上又有成人的呵护,因此儿童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儿童才有进行游戏的机会。而游戏发生学的社会起源论也认为,儿童游戏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产生的,当社会生产劳动水平达到儿童不能参与其中的复杂程度的时候,儿童就会寻找游戏作为满足自己参与成人生活的愿望。
二、儿童游戏产生的内部动因是儿童的生活需要
儿童作为生活的主体,他是有一定的生活需要的。而儿童的生活需要也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有高低之分。
1.儿童的身体活动的需要。儿童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个体,他的四肢和身体其他器官都处于一种柔弱的状态,而儿童要想摆脱这种柔弱的状态,成功地达到成人的健康有力的状态,就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四肢,不断地活动,这也是为什么儿童相对成人来说比较好动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游戏是人类内在的一种天性,正是这种天性的存在,才使得儿童能顺利地进入成人阶段。新生儿从玩自己的手指和脚趾开始,游戏也就开始了。四、五个月大的婴儿正是通过用手抓东西来锻炼手的握力。
2.儿童心理需要的满足。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儿童会去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一切,而这种探索往往是以游戏的形式发生的。在《本能的缪斯》里作者写到,父母们在新修的阳廊上懒洋洋地伸展着身体,听着轻柔的音乐,喝着冰镇啤酒,并感叹“这就是生活”。而孩子们呢?“他们挤在峭立的石头和一堆湿漉漉的脏东西之间,躲在他们自己这个小小的世界的尽头。这真是又冒傻气又难受,但他们就坐在那儿,几乎是一片漆黑,而且那样拥挤,他们也只有手脚并用才能移动。这环境显然是不舒服的,但孩子们就在他们这个新发现的岩穴中,在一片阴湿黑暗中,忙着一起玩耍。”②在成人看来,儿童的这种游戏似乎是不能被理解的,然而它确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反映。儿童正是通过这种探索式的游戏来满足自己急于了解生活的内心需要。
3.儿童精神需要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往往受到成人的限制。比如,不许孩子乱讲话,不许孩子爬上爬下。在成人的世界里,孩子的手脚和思想是被束缚的。所以,儿童就有摆脱这种束缚的强烈愿望。而游戏就提供了这样一种途径。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力,任思想驰骋在广阔的天地。而他们的身体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样,从成人强加给他们的限制中逃脱出来。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做自己平时不能做的事,说自己平时不能说的话,想自己平时不能想的事。他们可以以竹为马,以椅为车,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三、儿童游戏的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生活
儿童游戏的内容大多来源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儿童生活的再现。在游戏中,儿童往往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小女孩扮演妈妈,小男孩扮演爸爸,再找个布娃娃做宝宝,这类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游戏,而且每天玩同样的游戏都不觉得厌烦,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每天都有新的内容。除了这些角色,他们还爱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理发师的游戏、售货员的游戏等等。这些角色都是他们身边的角色,而游戏的内容也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有时候只是加入了他们自己的想像,但这些想像也是基于他们的生活基础。儿童游戏的语言也非常具有生活性。在《小人国》中,辰辰和南迪扮演一对夫妻,于是经常可以听到他们两个充满生活性的对话,“我去上班了”“我死了,你不要哭,你就把我埋了”等等。由此推断,他们肯定在父母或成人之间听到过类似的话。儿童的游戏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而又高于儿童的生活,因为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地创造,但是这个创造也是以他们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的。
四、游戏赋予儿童自由创造的生活
儿童的游戏产生的内部动机是儿童内部的生活需要,是儿童自发自愿的,而不是受人强制的。在游戏中,儿童作为活动的主体他的参与是积极的、主动的。游戏的规则也是自由的,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改变游戏的规则。游戏中的内心体验是真实的、自主的、轻松的、愉悦的。在游戏中,儿童不只是解放了手脚,解放了眼睛、耳朵、鼻子等,还解放了心灵。儿童在游戏中从受束缚的现实生活中,从成人强加给他们的限制中逃避出来,于是各种生活领域中的界限被消除了,或者说,这种界限在儿童那里本来就不存在。④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把自己的内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当唐独自一人靠树站着时,他也是群体中的一个,他通过想像的力量正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在他盼望新朋友的渴望中,在一种主观幻想和外部现实动态综合的意义上,他也变成了孩子们中的一个。”⑤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想像创造着自己创造着生活,儿童在这种创造中获得了最大的满足。所以说,儿童的想像、游戏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没有想像就没有游戏,没有游戏就没有生活。如果折断了儿童想像的翅膀就是剥夺了儿童游戏的权利,也就是剥夺了儿童追求自由生活的权利。
注释:①「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著,王毅、孙小鸿、李明生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②「奥」弗洛伊德:《诗人的白日梦》,见滕守尧译:《性爱与文明》,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66页。
③刘晓东著《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④「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著,王毅、孙小鸿、李明生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参考文献:①刘晓东著《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著,王毅、孙小鸿、李明生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丁海东,论儿童游戏的生活发生,《学前教育研究》2003(5)。
④丁海东,论儿童游戏的生活本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⑤刘晓燕,游戏与儿童——关于游戏的思考,《学前教育研究》,2001(5)
9.儿童游戏理论作业 篇九
一、什么是肥胖?什么是单纯性肥胖?
1、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2、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营养性疾病,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它约占肥胖人群的95%。通常我们指的肥胖就是指单纯性肥胖。
二、了解肥胖儿童的危害 ●肥胖的标准
判断一个孩子是不是肥胖以及肥胖的程度,我们可以用肥胖度来衡量,它是表示肥胖程度的百分数值。肥胖度的计算公式:肥胖度(%)=〖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标准体重(kg)×100%。这里的标准体重是指WHO推荐的美国NCHS/CNC制定的按身高计算的体重,又称身高标准体重。
肥胖度在±10%之内,称之为正常适中。肥胖度超过10%,称之为超重。肥胖度超过20%-30%,称之为轻度肥胖。肥胖度超过30%-50%,称之为中度肥胖。肥胖度超过50%,以上,称之为重度肥胖。●单纯性肥胖症的病因
(1)能量的摄入过多,消耗减少(2)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3)主食量、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进食过快,也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4)缺乏合理营养的平衡膳食知识,食物选择不科学,过高地摄取能量,也是产生肥胖的因素之一;(5)遗传与环境因素,父母肥胖者子女2/3也有肥胖倾向。●肥胖幼儿的危害性
(1)儿童期肥胖已被证实为日后发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肥胖还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患儿因肥胖行动不便,易疲劳,怕被嘲笑,不爱和同伴玩;(3)严重肥胖症患儿还因胸廓、膈肌呼吸运动受限,呼吸浅速,肺泡换气不足,导致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滞留,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即肥胖肺心综合征)。●单纯性肥胖症的好发年龄
1岁以下(婴儿期)、5-7岁(学龄前期)和青少年期是三个好发年龄段,所以预防工作也主要是从这三个年龄段入手。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大对策,防止儿童肥胖
●父母、祖辈的意见要统一 ●多喝果汁和水,少喝甜饮料 ●均衡饮食,吃肉也要吃蔬菜 ●不要暴饮暴食,要少食多餐 ●少看电视,多运动
三、对策?
1、了解孩子的饮食习惯
先应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好喝甜饮料、主食吃得多、爱吃零食和肉食等,最好将孩子喜欢的食物种类、进食量、进食时的行为(吃饭速度是否过快、是否边看电视边吃等)记录下来,为进行饮食疗法奠定基础,同时可作为矫正后饮食行为的对比。
肥胖儿童不适宜的食物我们将常见食物分为:红灯食品、黄红灯食品、绿灯食品三大类,肥胖儿童应该多吃绿灯食品,少吃黄灯食品,尽量不吃红灯食品。下面是常见的红、黄、绿灯食品。
绿灯食品:西红柿、芸豆、黄瓜、胡萝卜、大蒜、白菜、油菜、香菇、青椒、苹果、梨、桔子、菜花、韭菜、芹菜、苦瓜、薏米等食品属于绿灯食品。
黄灯食品:米饭、馒头、面条、鸡蛋、豆腐、瘦肉、面包、奶制品等属黄灯食品。
红灯食品:洋快餐、干果类、甜饮料、果酱、奶油蛋糕、冰激凌、烤鸡、巧克力、肥肉等属红灯食品。
2、控制饮食: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应保证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供给。所谓饮食控制,应控制那些可以导致肥胖的高脂、高热量和甜食及油炸食品。对于那些食量较大的儿童,可以换小碗吃饭,将食物做成小块、细嚼慢咽、饭前喝汤、吃饭时和孩子交谈等,都是孩子过量进食的方法。
3、运动方法
1)运动项目:宜用以移动身体为主的运动项目,如长跑、散步、游泳、踢球、跳绳、接力跑、骑自行车和娱乐性比赛。有条件者可在室内的跑步器或活动平板上锻炼。
2)运动强度:肥胖儿童由于自身的体重大、心肺功能差,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心率为标准,运动时应达到个人最高心率的60-70%,开始运动时心率可稍低些,如100-110次/分;以耗氧量为指标,一般应取个人最大耗氧量的50-60%作为有氧运动强度。
3)运动频率:对肥胖儿进行运动减肥,一是要减掉现在体内的脂肪;二是要培养其长期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以致成年后达到理想的体重。适当的运动频率可使肥胖儿不至于对运动产生厌恶或害怕的心理而中止运动,一般每周锻炼3-4次为宜。
4)运动时间:根据肥胖儿的肥胖程度,预期减肥要求,以及可随的运动强度和频率,来安排运动的持续时间,从数月至数年不等。每次运动的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运动前应有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应有5-10分钟的整理活动。
此外,选择运动时机也很重要,由于机体的生物节律周期性变化,参加同样的运动,下午与晚间比上午多消耗20%的能量,故而晚餐前2小时进行运动锻炼比其它时间更能有效地减少脂肪
儿童游戏理论作业
1、儿童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
答:(一)表情特征:喜怒哀乐
(二)动作特征:探索类动作、象征类动作、嬉戏类动作(三)角色扮演: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虚幻性角色
(四)言语特征:伙伴间的交际性语言、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言语、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向性独白
2、儿童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答:
(一)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
(二)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三)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3、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方式
答:
1、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
2、交叉式介入法:是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可扮演配角。
3、垂直介入法:是指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危险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教师的指导显性的。如在游戏当中,幼儿因争抢具而发生打骂,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内容的游戏时,教应直接干预,加以引导,但这种方式易破坏游戏气氛,甚至使游戏中止,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4、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时机
答:
(一)当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戏意愿时;
(二)当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时;
(三)当游戏中出现不安全的因素时;
(四)当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
(五)当游戏中出现不利于游戏开展的过激行为时;
(六)当游戏中出现消极内容时。
(七)很有兴致地、努力地在游戏过程中学习
作业一
一、选择题
1.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C)。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 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 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
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 2.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A)。A.神经活动参与 B.口腔与手的协调 C.手与脚的协调 D.眼手协调 3.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A)。A.发展早并好于再现 B.发展晚,但好于再现 C.发展晚,但比再现差 D.发展早,但比再现差 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A)。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5.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D)。A.动作和语言 B.记忆和动作
C.记忆和语言 D.语言和情景 6.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C)。
A.感知 B.动作 C.表象 D.语词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1~3岁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 B.3~6岁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 C.3~6岁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D.3~4岁是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的时期 8.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D)。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9.消极词汇是指(A)。
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 D.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10.关于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动机作用最恰当的观点是(A)。A.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B.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C.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D.阻碍儿童去做不良的行为 11.儿童情绪的动因处于以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是(B)。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12.儿童运用情境性言语最多的是在(D)。A.复述故事时 B.看图复述故事时 C.看图讲述故事时 D.不看图而独立讲故事时 13.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B)。A.同情 B.移情 C.分享 D.合作 14.关于“个性”的理解,下面不正确的观点是(A)。A.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 B.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C.人的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个性的表现
D.同一年龄的人身上存在明显的共同特征 15.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C)。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 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 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
二、名词解释 1.关键期: 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性,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3.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根据想象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儿童最初的想象和记忆的差别很小,谈不上创造性。最初的想象都属于再造想象,幼儿期仍以再造想象为主。
4.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等。
三、简答题
1.引起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答: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类: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刺激物本身的新异性、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性等都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2)人本身的状态。无意注意不仅由外界刺激物被动地引起,而且和人的自身状态(兴趣、需要、经验等)有密切关系。自身状态不同,对同样刺激的注意情况也可能不一样。
2.简述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趋势。
答:幼儿的理解以直接理解为主,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和经验的丰富,理解力不断提高。
(1)从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理解到依靠概念来理解‘(3)从事物表面到复杂深入的 理解;
(4)从对事物相对固定刻板的理解到有一定相对性的理解。3.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答: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以客体为中心。
作业二
一、论述题 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幼儿情绪情感过程越来越分化、丰富化;情绪体验的深刻化;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逐渐发展为稳定化;及更加自控化和社会化。
(一)关注幼儿情绪的原因
在日常的教育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体魄的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在幼儿时期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1)现代社会的呼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致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独身子女的增多,许多独身子女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将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和成长路上的大敌。(2)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
幼儿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关系密切,幼儿素质教育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要实践幼儿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重视将幼儿身心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目的的幼儿健康教育,否则必将影响幼儿素质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从保育和教育的立场出发,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塑造及指导,对儿童健全的个性,促进儿童体、智、德、美等几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一个人心理的终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注幼儿情绪方法和途径(1)改变、更新教师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2岁时发展到20%,4岁时发展到50%,8岁时发展到80%,12岁时发展到90%,到17岁时才慢慢开始成熟。专家们发现,儿童智慧的发展以2-4岁最为重要,积极的情绪对孩子认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许多专家也认为,情绪和认知是贯彻相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儿童的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前儿童教育不单单是需要一个好的生活照料者,更需要一个充满爱心、提供智慧、细心观察的教育者。所以我们要改变、更新教师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2)为幼儿提供一个情绪表白、发泄、交流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绪问题,我在我班设立了一个心情角,专为幼儿在幼儿园里舒缓自我情绪、调节自己情绪。
二、材料分析题
一名幼儿能正确回答:“这里由6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吃,两个人要一样多,每个人应该得到几个苹果?”,但是却不会回答:“3+3等于几?” 一名幼儿往金鱼缸里倒豆浆,一边倒,一边告诉身边的小朋友:“我妈妈说了,多喝豆浆就能长的又快又好。” 试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第一:幼儿形成了形象思维(苹果多少),而没有形成抽象思维(数字计算)。瑞士心理系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
1、感知运动阶段
皮亚杰认为人的任何知识都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一切,他们逐渐能够把自己与物体分开,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儿童学会了当自己看不见某个人或某个物体时,他们还仍然存在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
2~7岁的儿童处于该阶段,这时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比如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事件。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还是不成熟的,其典型的特点就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7~12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比如,8岁左右的儿童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够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而5、6岁的儿童则无法做到。另外,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的程度也在下降,他们开始克服“片面性”而注意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发展了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因此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
在儿童11、12岁以后,就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这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该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这时的青少年不再将思维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上,而是运用抽象的概念,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他们知道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所以,思维开始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复杂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得到了发展心理学家的普遍认可,对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也有不少心理学家对他的理论提出了批评,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比如,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在他们的思维中,典型地含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就是不能设想与自己位置不同的人的认知观点和认知内容。但是其他研究者指出,皮亚杰用于得出此结论的实验情境是儿童不熟悉的,问题的难度也不适合于儿童。因此,他们采用了一些变通的方法对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进行研究,发现儿童并不是像皮亚杰所说“自我中心”的那样思维。
第二:幼儿没有形成抽象的知识概念,更不知道知识的迁移是有条件的。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
学前儿童晚期时,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整个学前期都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去自我中心化”。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获得“守恒”观念,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所谓守恒,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衡量儿童运算水平的标志之一。守恒是个体对概念本质的认识能力或概念的稳定性。具体指对物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如重量、体积、长度等)的认识不因其它非本质特征的变化而改变。
如前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就这个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三种思维方式之间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事实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往往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学前儿童(主要是幼儿阶段)的思维结构中,特别明显的具有三种思维方式同时并存的现象。这时,在其思维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但当遇到简单而熟悉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而当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困难程度较高时,又不得不求助于直觉行动思维。
有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实验,以研究幼儿期三种思维方式的关系和发展过程。实验要求幼儿想办法利用杠杆,以便取得用手拿不到的糖果。试验设置了三种条件:第一种,实验室桌子上放有实物杠杆,使儿童能以直觉行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第二种,提供有关物体形象的图画,使儿童没有利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可能,而可以依靠具体形象进行思考。第三种,既无实物,也无图形,只用口头言语布置任务,要求儿童在言语的抽象水平上思考。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学前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它是以(学前教育)为对象,对其效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2.学前教育评价的范围很广,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分别(幼儿发展评价)、(幼儿园工作评价)和(其他评价)。
3.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三大功能为(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4.按评价的基准划分,幼儿园分级分类的验收评价属于(分析)评价。
5.学前教育评价方案中的指标体系是由学前教育目的分解而来的,目标是指标的基础,是(概括了的指标)的目标,而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化,是(可测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
6.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科学性原则、(方向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和系统内指标相互独立原则。
7.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8.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档案评估法)。
9.(目的性)、(全面性)、客观性、(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10.按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把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它与总结性评价之间有何区别?
答:“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区别:(1)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不同
“形成性评价”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
“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往往与教学效能核定联系在一起。
(2)报告听取人不同
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的,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参考。而总结性评价是外部导向的,评价的报告主要呈递给各级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员,以作为他们制订政策或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据。
(3)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
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改进这一活动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不涉及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
总结性评价考察最终的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
(4)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
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因而,它不要求对评价资料做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化程度。
2.试说明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答:
1、与目标一致的原则(科学性原则)(1)保证指标系统中各项指标的内涵和测量、鉴定标准能够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2)保证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典型性或代表性
2、方向性原则
3、可测性原则
4、系统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
3.简述动态评价的主要特点。答:· 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评价包含已有的发展和潜在的发展
评价在真实情境的社会互动中进行
评价过程中幼儿可以接受支持和援助
评价应反映不同的变化和成长历程
第二次作业
1、论述题
试述当前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向
答:
1、评价过程由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
学前教育评价从早期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转为现在更重视对过程的评价。早期主要通过测验来鉴别儿童,而现代学前教育评价则是来改进学前教育的,更关注于过程,而动态评价恰恰是强调评价与教学成为一体,它是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而不是在教育活动之后。动态评价把评价看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对幼儿发展的分析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不同于静态评价使用标准化的个人测验所得到的信息,因为这种信息只反映幼儿过去学到的和能独立表现的部分,是已经“成熟”的能力。动态评价关注的是幼儿在合作中得到支持和援助后的表现,它较静态评价更能提供给教师关于幼儿发展的信息,它所反映的是幼儿“萌发的”和“成熟中”的能力,并能告诉教师现在幼儿在学什么,并预期他们未来能做什么,而这些又正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
2、评价情境由人为的变为真实的,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幼儿进行评价。人为情境中的评价是指那种脱离幼儿真实的生活与学习情境,人为地设计情境对幼儿进行评价。它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的方法来评价幼儿的发展。真实情境中的评价是指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学习经验与情境中对幼儿所进行的评价。强调评价与教育过程的结合。
3、评价内容和方式由单一变多元。
评价的内容由单一变多元,如对幼儿发展的评价,过去只关注认知方面,而现在则涉及所有的领域,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运动的,有的还涉及到学习的风格方面。在方法上,不仅关注对结果的量化评价,同时注意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同时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不仅考察“认识”或“概念”等认识层面,同时关注对“表现”等行为观察层面的考察。
4、由评价者作为单一评价主体到有关人员都是评价的参与者。由评价者作为单一评价主体到有关人员都是评价的参与者。例如过去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基本上是由教师进行的,家长很少参与对幼儿发展的评价。而如《纲要》所指出的“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2、应用题
一个大班教师想评价本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状况,请为其设计具体的评价方法,并说明采用这一或这些方法的原因。答:
一、教育评价的内容概述。
观察、记录、分析、判断幼儿发展的能力,是新时期幼儿教师基本能力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开展幼儿发展评价,有利于教师发展和提高这些基本能力。具体的评价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的目的、教育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容及其切入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可选择课程领域来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
2、可选择按课程进行的主题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开始阶段: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对哪些方面发生兴趣。进行阶段:幼儿收集了哪些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哪些内容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主题的深入阶段:幼儿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采用了哪些方法和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幼儿有哪些差异等。
主题的结束阶段:幼儿在这个主题中获得了哪些发展,还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等。
3、可选择多元智力的各个方面来对幼儿进行评价。
二、教育评价的方法概述。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有:
1、观察法:
2、谈话法
通过与幼儿面对面的交谈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谈话法可分为直接问答的谈话、选择答案的谈话、自由回答的谈话、自然谈话等。教师在运用谈话法时可采用录音记录的方式保存资料,也可用图夹文的方式将谈话的内容记录、展示出来,供幼儿和教师、家长共同分享。
谈话法能较快捷的了解幼儿发展中某些难以用行为表现出来的认识方面的问题。常用于收集有关幼儿动机、态度、自我认识等方面的信息。
3、作品分析法
教师和幼儿合作收集幼儿学年中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描述、数学、美工和音乐作品,如绘画、泥塑、各种记录单、参观访谈的记录报告、幼儿自创的书写符号、叙述自编故事时的录音带、创编舞蹈时的录像带、一张反映几个幼儿正在合作探究某一实物时的摄影作品、集体创作或积木建构的照片、成人记录幼儿描述的故事或事件等等,把作品和教师的文字记录放在一起,可以帮助教师看出幼儿的发展形式,确认幼儿进步的情形。
4、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由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广泛收集幼儿发展信息的一种方法。
主要是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5、档案评估法
【儿童阅读游戏】推荐阅读:
儿童课外文学阅读09-06
儿童诗群文阅读10-15
如何培养儿童阅读习惯10-25
《儿童阅读的力量》读书笔记10-28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指导的策略研究10-10
《只拣儿童多处行节选》阅读答案07-03
儿童游戏活动指导10-26
儿童拓展小游戏10-27
中班结构游戏《儿童乐园》10-30
六一儿童节亲子游戏主持词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