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讲座心得感悟(共7篇)
1.老师的讲座心得感悟 篇一
3月21日,岳阳市委党校副校长_x为春季主体班做了《学习习总书记对湖南的指示推进岳阳新时代新发展》专题讲座。刘校长以辩证的思维、专业的视角、宏阔的视野,系统全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对湖南工作的重大指示,生动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精神内核,精准切实提炼了岳阳贯彻落实指示精神的科学路径。
刘校长的讲座内容详实、内涵丰富、观点深刻,作为学员,我认为此次讲座为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提供了兼具理论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指南。
一、克服惯性,打破固化思维,寻求县域经济增长点
县域经济是岳阳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岳阳的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发挥得不够明显,岳阳要在经济新常态下抓住“一带一部”交汇城市的区位优势,必须摆脱对“三高一低”产业的依赖,围绕“一三五”思路,依托地域禀赋,充分挖掘县域经济发展生态康养、优质农业、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的潜力,处理好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
二、做好减法,顺应市场规律,提高行政服务速质能
一方面是建立“大市场、小政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引导资源要素流动,不能过度依靠行政审批管控市场行为,政府要学会当经济发展“守夜人”“裁判员”。
另一方面是要根据市场规律加快简政放权,要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审批环节、整合审批部门,为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全天候、全覆盖”的优质行政审批服务,要用高效科学的服务让来岳阳投资置业的人来了能留住、待了不想走。
三、开阔视野,精准发展定位,增强比学赶超紧迫感
视野是战略的先决,定位是发展的基点。岳阳作为大城市,要找准比的对象、学的经验、赶的节奏、超的目标,要与省内经济水平相当的城市比优势,要向长江经济带先进的城市学经验,要制定提速提质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要在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精准定位,与纵向与岳阳的过去比,横向与竞争对手比,实现经济质量和总量的齐头并进,实现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平衡兼顾。
2.老师的讲座心得感悟 篇二
一、做一个爱语文的语文教师
赵老师在讲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时, 提到的第一条就是求强效, “强”就是学生的兴趣。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师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了五花八门的手段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 觉得课堂中的活动弄得热闹, 孩子们玩得开心, 这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 其实正像赵老师所说:“这些游戏或是课件并没有抓住学生的根本兴趣, 学生感兴趣的只是你这个新鲜的、好玩的游戏或是画面, 并没有真正地喜欢语文本身。”赵老师不时地用解析中国汉字的例子来说明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才是不失语文味的语文课, 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到真正有语文味的语文学习, 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根本。说到这点, 作为教了十几年语文的我真的自感惭愧, 自认为喜欢语文、喜欢语文教学, 然而我却对这一本本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精髓的教材, 没有深入地去挖掘、去研究、去真正地爱它。就像赵老师说的:“作为老师的不去爱你所教的学科, 又怎能让你教的学生去喜欢这门学科呢?”让语文成为“屋”, 我们成为“乌”, 使学生“爱屋”才能爱我们这个“乌”。
二、语文教学路上不跑偏
赵老师说:“语文教学常常会涉及了多种学科的内容, 弄不好就容易跑偏……”这句话看似幽默的笑话, 但却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真真正正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春风给我们教师一个施展自己才智的舞台,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不断地主宰着我们的课堂。然而, 我们教师有时候是不是真正地把握住了每一个学科的本质, 真正地认识了自己的学生, 让他们在本位的学科理念中学习、成长。谈到语文学科的本质, 赵老师说:“字、词、句、篇, 听、说、读、写, 这就是语文教学最应该做的事。”赵老师还用生动的示意图演示解说了这几者之间的环环相扣的关系, 语文课堂或者说语文教学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感悟字词句篇的过程中, 训练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同时又在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 提高学生们感悟字词句篇的语文素养,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正确、准确地控制语文学科方向;揭示语文科学规律;把握教材的主旨。掌握了这些原则我们就不至于将语文课上成科学课、音乐课、美术课了。
三、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
赵老师和洮南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的学生在融洽、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了历时一个多小时的作文课, 然而孩子们却没有感到疲惫,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赵老师的教学魅力在哪里?回想起来, 我认为还是赵老师幽默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和学生朋友式的谈话交流、不断地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这是孩子们在远远超出常规课堂时间的情况下, 还没有感到累的原因。想到我们的课堂是不是缺失了这些, 才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中蒙头大睡、疲惫不堪。又说到习作教学课让教师们挠头, 让孩子头疼, 这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想解决的问题, 赵老师言传身教为我们总结了有价值的五条经验:有用、有材、有法、有标、有成。让我们在习作教学课上又增添了一份可行的方法。其中“有标”和“有成”让我感触最深, 也是我在平时习作教学中没有注意到的。
有标, 就是把好作文的评价标准不是藏在教师的手中, 要交给学生, 让学生有标准可依, 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不再盲目地修改, 不再在老师云里雾里的评语中打转转, 这一点是我们在进行习作指导时忽略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点, 难怪学生的习作改了又改, 老师还是不怎么满意, 原来是我们教师没有明确到底你让学生往哪个方向改, 往哪个标准改。
有成, 就是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 通常我们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就是笼统的等级制, 这样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到底哪儿好?哪儿不好?赵老师提出:分项给分、问题减分、好的地方加分。这样就会很明显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习作有可取之处的地方在哪儿?同时要多表扬, 少批评, 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 就会使学生“乐写”, 从而也就解决了习作教学难, 孩子习作难问题了。
3.听程老师讲座 篇三
程老师特别喜欢问问题他。问问题的时候,总是眉毛先微微上翘,而后咧着嘴问,问好后再爽朗地笑几声,笑声浑厚动听。他每问一个问题,我都会快速地思考,想抢着回答。抢不到时,心里难免会感到有些失望。而抢到机会后,我总会很大声地回答。这时,程老师还会指着我所在的方向说,这个同学真是太棒了。真可惜,真遗憾,程老师不知道我的名字,不过没关系,只要能如此近距离地聆听他的讲座就足够了。
那天。我听得十分入神。“把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就是日记”。这是程老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日记是生活的产物,生活不停下脚步,日记也不应间断。,程老师还和我们说到他和他的孩子比赛写日记,他说这个故事时,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情。我想。文学已经成为程老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至今我仍记得讲座笔记中的一段话:“日记表达了你对生活的热爱。你应当准备一本精美的本子。在扉页上写下你喜爱的名人名言,最好能设计一个目录。如果你热爱文学,就坚持写下去。邀芸定能帮你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刘婧是红杏文学社的一名老社员,学校曾选编她的记印制成册。程老师专门提及了《刘婧日记选》。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写日记,我也可以成为第二个刘婧,让我崇拜的程老师也能说出我的名字。
程老师在我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只要我不断用心田里的清泉滋养它,总有一天,它会开出文学的花朵。
4.听于明教授讲座心得感悟 篇四
2017年8月26日,一年一度的暑期教师培训又拉开了帷幕,这次学校领导邀请了教学经验极其丰富的于书记给我们开了一场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讲座伊始,于书记把宿迁几所高校所取得的成绩做了简单的讲解,又在进入正题之前插入了一段关于“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策略”的论述,而后详细地介绍了如何从各个方面提升自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让我有了一下感悟:
(一)做不断更新的教师
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涉及到三个不同阶段:行为跟进阶段、行为改进阶段、行为品质阶段,但无论处于那个阶段都要不断阅读,充实自己的头脑。这就涉及到读什么?读经典著作、读专业理论、读文化知识,通过阅读扎实自己的专业,打好理论基础。然而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能力强的老师。
(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引路人。老师到底该做什么?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明确问题的指向,整体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作出判断与点拨;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确定教学重点;恰当选用教学媒体,适时有效地辅助教学;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效果,突出诊断、导向与激励评价功能;激活学生主体,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想法设法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好所学科目的知识。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一块是课堂教学,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课堂教学有六个评价角度:1.课堂环境和谐2.目标设定合理3.教学内容适当4.教学过程严实5.学习方式多元6.学习效果显著
作为刚刚参加教学工作的新老师,课堂完全符合这六个要求是勉强的,这需要长时间地实践与学习,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地向老教师学习,并且每天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和谐。
于书记的讲座虽然短暂,但给我很多感悟。作为一名老师,任重而道远。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王建荣
5.药学前沿讲座心得感悟范例五篇 篇五
药学前沿讲座心得感悟范例 1
小学期只上了六次课,而且由于讲座的时间限制,这几次课与平常的专业课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时间短暂,打算介绍大量的专业的知识是不太现实的。老师们讲座的过程中都考虑到了时间限制以及我们有限的知识水平,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他们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会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我们通信工程专业的联系。总的来说,也许理论上逻辑上的很专业的知识,我们并没有学到多少,但老师们利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这些死啃书本的孩子也有机会现实了一把,真正了解到与百姓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科学研究。
各位老师不仅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我们介绍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切身的体会及经验,提前向我们预警就业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些老师还将幻灯片写成英语,听讲座的同时,还接触到了一些专业英语。当然,每场讲座只有两小时的时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词汇积累。但看到英语PPT的时候,心里面有了小小的震撼,原来自己还有很多单词不认识,将英语迅速转化成中文的能力也还有欠缺。因此,讲座过后,便暗暗下了决心,寒假要让自己的英语再上一个台阶。
第一次课上,留学澳洲归来的田慧老师给我们讲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Energy Issu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主要内容可分为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以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解决。
第二次课上,黄琳琳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模式识别的历史与现状。听了这次讲座之后,才知道其实自己以前就接触过很多模式识别的东西,只不过没有将它们与这个专业的名词联系起来,更不知道自己也有可能成为研究这一领域的一员。众所周知我们人有五大感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正是通过这五种渠道(研究表明最主要的是视觉),我们才能从外界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是我们与外界沟通桥梁。我感觉,模式识别就是给机器来构架这样一座桥梁,使计算机模仿人的感知能力,从感知数据中提取信息(判别物体和行为)。它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显而易见的。当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用的,没用的;真的,假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人们也已经意识到,仅靠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兼顾到每一条信息,那就更别提利用了。利用机器来帮人们获取信息,以减轻人类的压力,就显得很必要啦。模式识别就是这样一种工具,而且它还衍生出很多其他方面的应用,例如利用已获得信息,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与分类,已确定下一步的行动。这个梦想是美好的,但从老师的介绍中不难看出,要想实现零误差识别困难也是相当大的。毕竟,信息是多变的,而机器的灵活性几乎为零,这之间就出现一种矛盾,究竟怎么解决,就要靠一辈辈有志之士啦。
第三次课上,周晓波老师介绍了集成电路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与应用。集成电路现在几乎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平常也总是听到这个词,这次讲座第一次了解了它准确的定义: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缩写IC)是通过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电容和电阻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如硅或砷化镓)上,封装在一个外壳内,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自己在这学期先修过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这门课,计算机硬件中最重要的部件是CPU,而CPU究其本质其实就是一块集成电路,在这门课中学习CPU的发展时,其实是离不开集成电路的发展的。有了这门课的基础后,听这次讲座时,感觉跟老师有更多的共鸣点,可以说是两次课相互促进理解。集成电路便不再那么神秘了。它的两个重要指标是集成度和特称尺寸;同时对它的主要设计及制造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还了解了IC产业发展过程中几次技术上的分工。说到可编程逻辑器件,就又想到了这学期学的电类工程素质II,Protel99其实就是电子设计自动化中的一种工具,它是帮助工作人员简便的进行器件的设计。
由于周老师原本是清华通信系的,所以讲课中途,他又向我们介绍了几点他对通信专业的认识以及我们该掌握的必备技能。说真的,对我们专业到底学什么,以前自己真的没有听到过什么真的令我信服的答案,但周老师的话,才让我的头脑渐渐清醒啦:OSI七层模型中物理层的研究是我们的主要领域,有频率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接收发送,无线信道等方面的研究。
第四次课上,在无线通信方面颇有建树的钟章队教授给我们介绍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认真审视我们的生活之后,应该可以发现,无线通信的应用应该可以算是很广泛了吧。但在老师的一番讲解之后,才知道虽然自己觉得这项技术已经算是很成熟了,但科研人员们还有更高的目标,还希望能把无线通信推向另一个高潮,给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无线通信。
大致来讲,无线通信经历了前蜂窝时期,蜂窝时期,第一代拟蜂窝通信,第二代数字蜂窝系统,第三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等几个重要时期。当然每一时期的过渡,是建立在各种技术逐步发展的基础上。无线通信的的宽带化与移动化是一直以来的目标,经过各时期经验的铺垫,我们也有理由像老师一样坚信,这样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具体来讲,也许就是华为集团提出的电信行业近十年可能会完成的四个超越——超越人口,超越语音,超越管道,超越行业。
第五次课上,李绍斌老师便给我们介绍了我们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火车,当然是侧重铁路信号方面。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铁路信号的历史沿革是历尽沧桑。战争年代混乱的局面下是多国制式的共存,解放后原本是完全效仿苏联,可是又因中苏关系的恶化及国内阶级斗争等一系列原因而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新时代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之后,铁路信号便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引进、消化、集成、创新”,以前若听到这几个词,我肯定会觉得它们只不过是几个空头口号,几个官方宣言罢了。这次讲座之后才知道,正是这几个简单的策略将我国的铁路事业推向了世界的巅峰——高铁干线最长,实际运营速度最快。铁路的高速发展,信号的自动控制绝对是功不可没——人们的反应时间已经远不能满足高速运营的要求啦。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从外国引进并进行优化提高的的CTCS系统(中国列车控制系统),与欧洲的列车控制系统ETCS可谓各有所长。
第六次课,我真的听得有点晕头转向了,老师介绍了很多专业问题的求解,说实在的,没怎么听懂,但老师大概要表达的意思,我觉得还是领会了一些。有一点可以肯定——侯忠生老师绝对是专家。迭代学习控制与交通控制?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就犯嘀咕了,这两样有联系吗?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一言以蔽之,我觉得“知错能改”应该是迭代学习控制的核心,每一次运行之后发现与既定目标曲线的误差,在下一次运行过程中能够进行改进。这也有点机器智能化的意味了。突然想到,第一讲中,模式识别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机器的灵活性不够,也许与这项研究联系起来之后,结果会有一定的改观。那么,这样的技术若应用在交通领域,也必然是很有帮助的。
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老师们在其中游得很尽兴。也许将来我们也可以不要那么浮夸,将利益看得那么重,而是潜心做一些研究。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说不定真的能有所建树,推出利国利民新技术。
药学前沿讲座心得感悟范例 2
古人有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想达到“胜读十年书”的效果,不仅在于“君”的学识,还在于“一席话”的质量。作为思政专业的学子,聆听思政专业众位名师、专家、教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前沿课题,我想那是无上的荣幸。在大三这一年的小学期,思政专业的我们有幸遇此良机,把握好这次机会,我们会有崭新的思路、开阔的视野,这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有不可估量的铺垫和帮助。
20__年的夏天,周边学校纷纷放了暑假,看着外校其他学子奔向自由的身影,被小学期困在学校的我们心里多少有点抱怨,然而我们有我们的任务和责任。我们度过了一个异常繁忙的小学期,任务和作业虽然很多,却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竞争、合作、分享、共赢......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我们先后聆听了陈殿林老师、朱浩老师、魏荣老师、郭芙蓉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讲座及其他优秀学术讲座,受益多多。下面我分享一下聆听四位良师精彩讲座的感想与收获,相信这是一次自省与提升。
陈殿林老师是第一个讲的,陈老师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问题》,他主要从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个课题。分别是,理论教育与学科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的同步深化;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的八个前沿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正视学科建设的现实,明确目标和任务。对此,应着重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科建立与建设、学科队伍的基础与发展、学科建设中“一元与多元”、学科体系与理论体系、学科广义与狭义、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关系。
接下来是我们亲切的朱浩老师,朱浩老师的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朱老师也是从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个课题。分别是,掌握学科特点、培养人才特长;把握学科前沿、推进理论创新;思想政治科研论文写作若干建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有许多现实的实际与理论问题需要深化研究,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有许多新的课题被不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为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其目的就是为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驾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朱老师的讲座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对于思政专业的我们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个思政前沿讲座是魏荣老师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追问中的三个问题》,顾名思义魏老师以“三个问题”阐述了这个课题。第一,自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之——心理资本。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相比之前大大的飞跃,网络与多媒体的发展更新更是迅速,自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就充满了多变性与广泛性,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更是多种多样,如何运用好这些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与实践。
最后一个前沿讲座是郭芙蓉老师的《中西法律文化传统视域中守法观的比较》,郭老师大一的时候教我们思修法基与伦理学,可谓学贯中西,通过这次讲座我又看到了芙蓉老师博古通今的一面。芙蓉老师着重讲了中国“法治文化”传统对守法的影响,其中重点讲了先秦时期的的法治思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人希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归属。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当我们研习西方法律体系与法律文化发展路径的时候,这种对价值复归的渴求日益明显。因为,我们在学习西方的时候,越发感到西方的制度不能很好的在中国生根发芽。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大学生对中国的发展有着绝对的责任,思政专业的学子更应该为中国法制建设出谋划策。
四位老师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往更系统、更前沿、更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将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作为思政学子机会与挑战也随之而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由于时间仓促,还有很多肺腑之言未一一道来,不免遗憾,今后我会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与自省。
药学前沿讲座心得感悟范例 3
近年来,对等网络引起了信息产业界的极大关注,2000年8月成立了P2P工作组,成员包括Intel、IBM和HP公司等。发展对等网络的其他主要障碍还有版权问题、网络带宽问题、管理问题和安全问题等。如何连接电话、手机和家电、工业设备等,也是对等网络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对等网络市场从2000年开始启动。国内的应用主要有2个方向:文件共享及协同工作。在文件共享方面,国内已经有多家公司推出了自己的产品,目前主要的中文对等网络软件有Workslink、Ezpeer、Jelawat、Kuro和Toperson等,还有PASP_E-school实时交互多媒体在线课堂教学软件。在未来,企业对等网络应用将是热点,主要将解决企业内部事务处理的协同、企业门户、企业虚拟专网()、远程互动和宽带应用等。国内基于对等网络技术的企业应用产品有KM-Server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软件等。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这学期学院开设的前沿讲座的课程,很有幸听到了张晨曦教授对于自己在计算机前沿方面研究的讲座,让我对这些知识有了深入浅出的理解,受益匪浅。
3月24号,张晨曦教授在讲座的最开始,对计算机前沿的知识做了简要的说明,然后张教授从对等网络、SOA简介、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云计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授。由于时间短暂,打算介绍大量的专业的知识是不太现实的。张教授授课的过程中都考虑到了时间限制以及我们有限的知识水平,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他们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会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我们软件工程专业的联系。总的来说,也许理论上逻辑上的很专业的知识,我们并没有学到多少,但张教授利用紧张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这些死啃书本的学生也有机会现实了一把,真正了解到与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科学研究。
张教授不仅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我们介绍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切身的体会及经验,提前向我们预警就业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问题。计算机前沿类讲座旨在帮助大家了解相关领域的学科前沿知识,更好地学习、思考。张教授以自己的学识和阅历向同学们展现了当今IT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使其收获颇多。
这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听完这个课,我感到责任重大,即使是一个点,也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拓展和探索,作为研究生,研究是我们主要的工作,想要取得满意的结果和优异的成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倍加努力,汲取现有的知识,在新的领域开拓新的研究道路,积极探索,永不止步。
药学前沿讲座心得感悟范例 4
这一学期伊始,学校就在每周六开设了专业知识前沿讲座,请校内校外各种信息产业的精英来帮我们了解当今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上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也是收益匪浅。
每次讲座的教授都是业界的精英,有我们信息学院的院长、三星公司的高层、集成产业专业的分析师等等,他们讲的内容也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而是各种产业目前的状况和发展前景,让我们对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更理智的选择以后的学习研究以及工作方向。同时他们还都像我们分享了他们求学过程中的艰辛和付出,让我们更珍惜眼前在山东大学这样有着悠久文化底蕴和现代的管理体系的大学中学习的机会,也让我们明白只有付出才能够得到收获。每次的专业知识前沿讲座不仅是讲授科学发展的报告会,也是一趟发人深省的人生课。
通过数次讲座我对我国当今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之前就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健、务实的措施以及优惠的扶持政策,尽管全球的信息产业出现剧烈动荡、发展低迷的情况,但我国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良好的发展。各个部门都已经有了专业门类比较齐全、技术力量相对雄厚、产业规模跻身世界前列的产业体系,也产生了许多有一定竞争力的国产品牌。吸引了大量外资产业来中国建厂发展,进出口额巨大。但是我国信息产业还是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过于偏重制造业,应用产业较弱,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较差;集成产业对进口依赖较大,国内主要承担附加值较低的拼装工作;缺乏信息领域的高端人才,大量人才流向了经济发达国家等等。可以说中国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乐土,但同时又有许多挑战。我们这些大学生身上的责任是十分巨大的。
作为一个进入信息学院的学生,我热爱将来将要从事的这项工作,并且通过讲座深知自己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身上的责任也十分重大。我认为在现在,我应该充分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每门基础课,充分了解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严于律己,刻苦学习。也不能读死书,要关注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全面理智的分析。如此在不断修正中,一步步努力实现人生的目标。
药学前沿讲座心得感悟范例 5
以前去上学院的选修课总是抱着些应付的心态,然而这次的不同,我很喜欢听我们的这些优秀教授们讲授专业前沿上的东西,他们,金教授,郭教授,赵教授,官教授,高教授,周教授...在每次短短的两小节课中我都被他们研究的这些东西深深吸引着。虽然好多东西以我现在的水平还不能弄懂,但却让我看到我们专业的前景——只要努力学好知识,总有用武之地的。
由于时间限制和我们有限的知识水平,老师们都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我们模具锻压专业的联系。总体来说,也许理论上逻辑上的很专业的知识,我们没有学到多少,但老师们利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这些只知在学校死啃书本的同学也有机会现实了一回,真正了解到与百姓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科学研究。
各位老师不仅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我们介绍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切身的体会及经验,提前向我们预警就业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问题。还记得当时有个老师在讲课前放了一段用纯英文介绍的视频,我记得当时老师说那个视频是他在欧美开一个会议时的开场视频,我很有感触,不仅是对专业上的,还有对英语上的,那个视频里的英语我大部分听不懂,原来自己的英语水平这么的有限,中国在走向世界,专业上已有相当的技术,语言上岂能落下?
6.李辉老师讲座心得 篇六
通过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李元昌老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
二、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一定要有很强的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一定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 “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7.贾作光老师讲座的学习心得 篇七
贾作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舞蹈表演家和舞蹈艺术编导家,他在这两个相关领域中达到的成就可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在《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自序》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段话:“我在书中提出的舞蹈美学原则,是在艺术实践中出来的。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所显现的情感、意识、想象、节奏、动态、美感、技巧、诗境等,都不能离开人们的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请读者从我的文章中去观察、了解我的舞蹈美学思想,从我的舞蹈创作经历中去勘察我的艺术道路吧!”
事实上,关于贾作光的舞蹈创作,舞界同仁已发表过相当多的论见独到、论述精当的文章;而对于他的舞蹈创作思想的本体性、性和系统性,我们还关注得不够。在研读了《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也包括此后发表在《舞蹈》上的近20篇评论)之后,我以为要论及贾作光的舞蹈创作思想,应从“文集”中一篇有特色的开始,这便是《创造具有特色的新舞――创作道路的自析》。在这篇论文中,他回顾了从1938年至1987年近50年的创作历程,特别是分析了《渔光曲》、《苏武牧羊》、《牧马舞》、《海浪》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让我们透察到他的创作思想不断丰厚、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轨迹。
贾作光写到:“(我)从师于日本著名现代舞蹈家石井漠先生门下。石井漠现代舞系魏格曼派,提倡独创性地表现人体韵律美和充分运用人体动作塑造鲜明的舞蹈形象,主张舞蹈的形象性、哲理性、民族性,教学生从大及生活中摄取素材,从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中酿造主题„„在学期间,触目当时沦陷的国土,从自己悲惨的童年,联想到千千万万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孩子,我根据电影歌曲《渔光曲》创作了同名舞蹈。那凄哀的歌曲旋律,使我找到了渔民的情感内涵。愁绪见于面部,深情凝于形体,我赤着脚,喘着气,吃力地拖着一条破渔船出场,以拉船、撒网、捕鱼等鲜明的形象性动作,表现了渔民贫困凄惨的生活„„这部作品抽象多于具象,创作上不算成熟,服饰上也欠缺渔民形象,但却是我从生活中提炼、凝结出舞蹈语汇,创作现代舞的第一次尝试”。
在谈到《苏武牧羊》的创作时,贾作光说:“当舞蹈呼唤时代的最强音,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时,就会产生强烈的震憾力和穿透力,舞蹈的形体动作就会化为浓重的情感语言„„我历来主张的舞蹈创作与表演的法则是‘情寄于舞,舞表于情,情舞交融,形神兼备’。而这一切,首先要融汇于时代和生活的主潮之中„„记得抗战胜利后,为庆祝光复,当时在北平的艺术家们举行义演,我表演了《苏武牧羊》。通过这个人物被扣北海„„突出地表现了苏武‘留胡节不辱’的主题。舞蹈中我第一次借鉴戏曲身段,使之与现代舞技巧结合起来,开阔了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苏武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我从特定人物需要出发,把现代舞技巧和民族传统艺术加以融合所做的新尝试,为我后来的舞蹈创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到了解放区以后,创作基点――立足点的转变,使我的创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飞跃,可以说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贾作光继续写到:“我首先积极从事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丰厚的民族艺术的滋养,激发了创作激情,造就了创作才能,经历了痛苦的思索、磨练,逐渐跨越了模拟、形似的羁绊,使舞蹈创作在潜移默化中渐进了形神兼备的佳境。这一时期我的作品,多以蒙古族民间舞蹈为基础,并创造性地吸收现代舞的技法,以富有个性的典型化舞蹈形象给人以强烈感染„„1947年创作的《牧马舞》可以堪称我的早期代表作之一。《牧马舞》从牧民生活出发,提炼了牧民放马的典型形态,把握了舞蹈形象化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典型动作,表现了蒙古民族朴实粗犷、剽悍英武的精神气质。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牧民性格凝结在一起„„”。最后,贾作光谈到了新时期以来以《海浪》为代表的舞蹈创作。他说:“我在1980年创作的《任重道远》,借助骆驼的形象,以比兴的手法,赞美伟大的中华民族勤奋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海浪》则以同样的表现方法,通过搏击风暴的海燕和波涛汹涌中的浪花形象,展示了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用大写意的手法,创造‘海燕与大海融为一体’的深邃意境,使整个舞蹈充满时代强者的博大情怀和昂奋风貌。这两个独舞既抽象又具象,在有限的舞台时空框架中,创造了无以制约的艺术时空;摆脱了传统舞蹈模式,把民族精神和思想情感融注于可视的舞蹈形象之中„„无论是《任重道远》中的骆驼,还是《海浪》中的海燕,都是大自然中神奇造化的天然自在物象;舞蹈创作中‘师法自然’就是从生活中摄取元素,并把它们提纯、复现、个性化、形象化和韵律化;把抽象的动作又具象地化为情感的语言,赋予舞蹈动作、舞蹈节奏、舞蹈造型以深刻内涵„„”。
虽然在此后贾作光还创作了《希望在瞬间》和《火的遐想》等作品,但他从《渔光曲》到《海浪》的“创作自析”已基本上阐明了他的创作主张――这首先是“创造融注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舞蹈形象”,这是舞蹈创作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贾作光认为是“从生活出发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作为贾作光舞蹈创作思想的主导方面,这两个方面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注意。而要系统地把握贾作光的舞蹈创作思想,我认为还要关注贾作光在其他方面的理论贡献,这包括他所说的“舞蹈结构中所有组成部分都要贯穿形象色彩的鲜明性”;以及“通过即兴舞训练舞者敏锐地用形体动作造型的能力”;还包括贾作光站在舞蹈本体基础上的“舞蹈审美”――即“从体现思想感情的人体肌肉能力来理解舞蹈审美”。
一、创造融注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舞蹈形象
透过贾作光的舞蹈创作和“创作自析”,我们可以看到其舞蹈创作思想的一个要点是对“舞蹈形象”的关注。他说:“舞蹈以它独自的动律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由单一的动作组合成句子,接连不断地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演变,并在的伴奏下表达一种意思和情绪,使人能看见美化了的、有节奏的、区别于生活中人体的自然动作,这就是舞蹈形象”。他还说:“舞蹈形象在通常情况下所表达的作品内容,都是紧密地和主题结合在一起的;舞蹈形象的鲜明性不只是表现在属性上,还直接表现在以民族的形式去完成表达感情的任务”。贾作光在定义“舞蹈形象”之时,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对“舞蹈形象”的要求:
1、舞蹈形象就动作层面而言要区别于生活中人体的自然动作;
2、舞蹈形象在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时要“形象鲜明”;
3、舞蹈形象还应立足于以民族的形式去完成表达感情的任务。结合贾作光对几部作品的“创作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对“舞蹈形象”塑造的主张。
二、从生活出发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
早在50年前《牧马舞》的创作中,贾作光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虽然要从生活中去提炼,但提炼不是模仿而是对生活原形的美化、优化和韵律化。作为“从生活中提炼舞蹈动作、并进而塑造出舞蹈形象”的完整表述,“从生活出发”是不可绕开的前提。贾作光指出:“舞蹈形象和生活的美是相互作用的。生活的美是基础的,也是最生动最丰富的,因而舞蹈编导必须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观察、分析,然后把自然形态上的人体美给予加工,创造出美的舞蹈形象来„„不论是舞剧、有情节的小品舞蹈或是反映某种情绪的各种民族民间舞,都应是具体的,来自生活的,而且必须使人看得懂„„一个舞蹈编导应该使人们通过你的作品来正确理解舞蹈艺术的表现能力,要按照舞蹈艺术自身的表现去揭示生活,去描写人们的思想感情。但是,有些舞蹈编导还不明白什么是舞蹈特点?怎样在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特别是初搞创作的编导很容易从舞蹈形式出发,不太注意舞蹈形象的生活基础”。
“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在贾作光看来是成为一个优秀舞蹈编导的“第一要义”。所以,他在论述《舞蹈编导的专业职能》之时,许多“专业职能”都是针对舞蹈编导“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的能力而言的。如他所说:“舞蹈编导的专业职能,是作为对舞蹈编导的一项特殊要求而提出来的。并且,它绝不同于制造一件工艺品的纯粹的技法,而是从舞蹈家走进生活之时起,就融汇在他日常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以至创作舞蹈作品的每一个环节中„„这是编导以舞蹈艺术特有的‘动作感’的眼睛把握现实、表现生活的能力;但与此同时,在这双‘动作感’的眼睛后面,却蕴含着一个社会的人所具有的生活观、艺术观以及审美情趣作为雄厚的精神基础。这种广博的意义,决定于舞蹈作为动作艺术所能负荷的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
贾作光首先认为舞蹈编导应具有观察生活的能力。他说:“在深入生活的时候,重要的是找到最开始引起编导创作感情冲动的生活起点,这就取决于编导所具备的观察能力„„舞蹈是用人体动作表现内容,这种‘动作性’的基本特征,从一开始就应体现在编导观察生活的形象思维过程中。舞蹈编导的眼睛,应该是具有专业特征的眼睛,他对于生活的分析感受始终应是透着‘动作感’的,以此来达到主观的记忆。比如对傣族‘孔雀舞’舞步的观察掌握就是如此:德宏地区的孔雀舞,步伐流畅、圆润,通过腿步带有弹
性的曲伸、手掌的上翻下按、头部的转动、眼睛的表情,表现出一种欢悦、优美的情态与性格;而西双版纳的孔雀舞,节奏顿挫感鲜明,粗犷质朴,体现的是一种乐观豪爽的性格气质„„在动作风格的区别中又可间接地感受到不同地域培养起来的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生活习俗。我在深入北方生活的时候,曾经看到过东北平原的秧歌是欢快节奏串连下的小步快走,而陕北高原的秧歌则是大步跳跃,从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东北平原广阔平坦,自然适于流畅的快步行进;陕北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复杂,高抬腿的动作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动作。由于生活动作的产生,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因此舞蹈编导通过动作观察生活是不乏其客观依据的”。
在生活动作向舞蹈动作乃至舞蹈形象的转换过程中,舞蹈编导很重要的一项专业职能是“摹仿能力”。贾作光认为:“我们今天仍然提出摹仿的观点,尤其强调它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理由主要有二:其一,摹仿是编导创作思路指向现实的一个途径;其二,在舞蹈创作中,动作的摹仿是编导对生活的情感感受、文学式感受转化为舞蹈创作的动作感受的契机„„舞蹈是用动作形象表现内容,编导首先就需要学习、熟悉生活动作。无论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的舞台动作离生活距离多远,而加工这些动作的艺术化过程,经常需要从摹仿开始。这包括现实生活中那些构成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的动作行为,表达人物感情的表情神态,也包括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如果你要反映人物的喜悦心理,动作在舞台上尽管带有艺术化的、夸张的成份,但是却不能脱离日常人表现这种心理的基本形态。如果你不能熟练地掌握普通人的习惯表情,生造出来的动作,就会谁也不能理解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说,摹仿各种喜怒哀乐的动作表情,是创造具体人物在具体生活环境中喜怒哀乐的艺术形象的广泛生活依据„„舞蹈创作是从动作入手,认识生活本质,再为动作运动找到节奏规律。这个起点,正是通过形象把握生活,以形象表现生活的艺术创作规律所决定的。而动作的摹仿,正是这种规律在舞蹈创作中的特殊表现”。无论是“观察”还是“摹仿”,舞蹈编导对生活的把握都是透着“动作感”的,都是自觉地将生活中的具象动态去美化、优化、韵律化的。
三、舞蹈结构中所有组成部分都要贯穿形象色彩的鲜明性
贾作光的舞蹈创作十分强调舞蹈形象的“鲜明性”。这种具有“鲜明性”的舞蹈形象,不仅建立在日常生活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的基础上,而且要求舞蹈结构中所有组成部分都要贯穿形象色彩的鲜明性。显而易见,舞蹈结构对于舞蹈形象的总体构成是至关重要的;而要研究舞蹈结构的“形象色彩”,又必须从舞蹈语汇的“规范”起步。贾作光说:“所谓舞蹈语汇的规范化,就是要求舞蹈的民族风格、特点及其表现形式的准确性,也即舞蹈语汇的标准普及„„任何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特点和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就有了发展本民族共同语言的坚实基础。舞蹈语汇的规范化与语言的规范化有共同的道理。在民族舞蹈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优良的规范,肯定这种规范,对我们保持民族艺术的纯洁性,对我们学习、继承、发展舞蹈的民族风格,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为了说明舞蹈语汇如何在“规范化”的同时强化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贾作光举例说:“在蒙古族舞蹈中,一般人们都认为其风格特点是肩膀动律、双摆手和‘骑马步’等。这是根据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的发展、风俗习惯、劳动生产而形成的艺术传统。蒙古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上,依山傍水,以畜牧为生,同搏斗,这些生活特征便构成蒙古族舞蹈的个性和感情色彩:舒展优美的动作勾画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境,热情豪放的动律使人感受到骏马的驰骋,含蓄沉稳的风格流露着牧民的憨厚、深沉„„生活特征在动作特点上也强烈地表现出来,比如肩膀动作就和牧民的生产方式有关:牧民们从事放牧,有套马、放马、驯马;妇女们则有挤奶、剪羊毛、打马鬃„„这些都给蒙古族舞蹈自身带来鲜明的艺术风格特色。牧民套马、驯马无不花费最大力气,拽着套马杆或勒着马缰都要移动双肩,时而向前向后,时而提肩扭肩;妇女挤奶时双手上下移动也无不动着双肩。表现在舞蹈上就出现了摆肩的动作,如硬肩、软肩、提肩、碎抖肩等„„至于滚肩、笑肩都是从肩的基本动作发展的”。强调舞蹈语汇与生活的关系,是因为不同舞蹈语汇的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所以贾作光说:“要学好一种舞蹈就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讲标准就要谈‘规范化’;而所谓讲‘规范化’就是将生活中产生、又在生活中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形成的、能鲜明体现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点固定下来”。
舞蹈语汇的“规范发展”是舞蹈结构的“形象色彩”得以成立的一个前提。贾作光认为:“舞蹈结构是指如何用动作语汇编成独立的舞蹈组合,又怎样用独立的舞蹈组合构成表现舞蹈内容的舞蹈段落乃至舞
句,并最终结构成独立的舞蹈作品„„如果一个舞蹈的结构比例不清楚,时间把握得不准确,动作无目的,那么舞蹈在展现思想、塑造形象上就会发生困难,就不会有深刻的表现”。为了说明舞蹈结构对舞蹈形象塑造的影响,贾作光以自己的作品《海浪》为例来说明:“在‘引子’部分,《海浪》用海燕伸开双翅象征拥抱着大海的气势,在视觉上给观众以鲜明的海燕形象,这是首先介绍登场人物„„当‘海燕’飞舞烘托出‘海浪’的时候,要交待‘海燕’和‘海浪’的关系。演员表现了两个不同的舞蹈形象,把两个形象交织在一起,显示出海浪的汹涌澎湃和海燕的自由飞翔,这是‘开端’部分„„在‘发展’部分要解决舞蹈形象的性格,要让观众顺着舞蹈时间的延伸去产生联想,如海燕的高飞,海浪冲击着礁石„„这时要用最好的舞蹈语言来发展舞蹈形象,要注意性格的刻画;舞蹈性格越突出,舞蹈形象就越鲜明„„内容发展到这一步,的和声、效果、动作中的速度、节奏性都发生显著的变化,接着舞蹈就进入了‘高潮’。在‘高潮’部分,主题逐步加深,主题思想也越来越明确,海燕搏击长空,海浪滔滔而来,在紧张的节奏中为了把舞蹈推向高潮,以连续卷体的高难技巧来象征滚滚的波涛,骤然间把观众带入‘海浪’的完整形象中„„最后的‘结局’部分,风平浪静,舞蹈处理又回到‘引子’的位置上去,把‘海燕’的形象再现出来;此时,‘海浪’匀称地起伏,目的是加强观众对舞蹈形象的印象”。
【老师的讲座心得感悟】推荐阅读:
听高金英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07-24
听于永正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09-21
听赵谦翔老师讲座心得体会08-16
听张四保老师讲座心得体会09-21
高金英老师的讲座.整理07-05
陈玉琴老师的女性健康讲座07-07
听陈宇老师讲座有感09-19
听朱国荣老师讲座有感10-11
听李幼谦老师讲座有感作文09-30
观看《老师好》心得感悟2021年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