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2024-08-29

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共8篇)

1.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篇一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理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更多地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教学

过程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安排,这一切都只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让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技能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专业水平,尤其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实验与科学研究,要求我们要具有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观念。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口号,其实也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新理念:

3.1.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是所有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理应为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学校教育课程中都不可能缺少体育课程,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到作用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例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标准认为:“体育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以达到中国传统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锻炼,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3.1.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又特别重要,因此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并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内部需要,他们才会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因此,体育课程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1.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并不排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但并不是要过分强调教师自己的指导作用,也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3.1.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所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进步。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强调这一问题,例如美国加里福利州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为所有学生规划学习进程,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

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在学好体育基本技能与发展身体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对教案的格式有句名言说的非常好——“教案无格式”。

仅从这一点就说明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格式固定,有的甚至是艺术型的教案表示了一些不满。但同时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又期盼着一种崭新的教案格式的诞生。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三段”式教案对以往的教学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教学目标都没有出现,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应对随时变化的对象显然是不行的。新课程标准也没有给出统一的教案格式,这为我们体育教师留有广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例如简化教案,加强教案的灵活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要教案有利于教师的教以及能促进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案就是好教案,是值得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去学习和借鉴的。

3.2.2教学目标的设置

由于体育的功能和健康概念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程所肩负的“育人”任务将更加艰巨。

新课程标准把原来的认知、技能和思想情感领域目标发展成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使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目标的内涵得到极大的拓展。在一节课的具体教案中,目标与内容则是具体的、相辅相成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来制订。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把握课程五个目标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把一节课要教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达成课程的总目标。一节体育课具体要安排几个教学目标,应当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地制订出具体的、恰当的、本节课能够达成的目标,并反映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

3.2.3重、难点的确定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地强调竞技体育,导致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是所要教授技术动作的重、难点。但随着体育课学习领域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中的重、难点已经不再是所教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它还有可能是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可以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重、难点不再是唯一,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应该十分明确,采用的教法、学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具体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最重要的两三个学习领域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要把最重要的放在首位,其余依次类推。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经过科学分析制订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导我们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对教案的格式有句名言说的非常好——“教案无格式”。

仅从这一点就说明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格式固定,有的甚至是艺术型的教案表示了一些不满。但同时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又期盼着一种崭新的教案格式的诞生。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三段”式教案对以往的教学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教学目标都没有出现,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应对随时变化的对象显然是不行的。新课程标准也没有给出统一的教案格式,这为我们体育教师留有广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例如简化教案,加强教案的灵活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要教案有利于教师的教以及能促进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案就是好教案,是值得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去学习和借鉴的。

3.2.2教学目标的设置

由于体育的功能和健康概念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程所肩负的“育人”任务将更加艰巨。

新课程标准把原来的认知、技能和思想情感领域目标发展成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使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目标的内涵得到极大的拓展。在一节课的具体教案中,目标与内容则是具体的、相辅相成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来制订。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把握课程五个目标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把一节课要教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达成课程的总目标。一节体育课具体要安排几个教学目标,应当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地制订出具体的、恰当的、本节课能够达成的目标,并反映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

3.2.3重、难点的确定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地强调竞技体育,导致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是所要教授技术动作的重、难点。但随着体育课学习领域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中的重、难点已经不再是所教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它还有可能是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可以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重、难点不再是唯一,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应该十分明确,采用的教法、学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具体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最重要的两三个学习领域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要把最重要的放在首位,其余依次类推。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经过科学分析制订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导我们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3.3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们每天10至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同想、再现,以便能同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他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由此可见,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会把学习活动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事。

传统的体育课一味地强调教师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同时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更不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仍是当前最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如何把这种学习方式运用得更合理、更符合现代人发展的需要。为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练习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代表的新的学习方式运用而生。

自主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控,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以确立;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从“学会体育”到“会学体育”,即形成一种体育学习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课外即使没有体育教师的指导也同样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中不但许多运动技能需要改造和创新,而且许多游戏方法、练习方法也需要改进和创新,学生探究和创造出来的内容和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兴趣爱好,因而更受学生的喜欢。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还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3.4

师生关系的改变

传统体育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体育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体育教师与学生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认为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如果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传统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学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无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难以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学通过交往,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既要参与到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中去,也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发表学生自己的见解,同时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在同他们一起学习和活动。新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尊重和信赖学生是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必须真正尊重和信赖他们,否则,新的教学理念就无法得到实现。

4.结论和建议

新课程带来了新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教案、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正在以及已经发生了积极的转变。这使我们看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好前景与希望,更加坚定了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期望一朝一夕就能取得多么大的成绩,体育课程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前景是光明的。

2.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篇二

一、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亟需拓宽视域, 端正心态

1. 累积高度, 克服惰性, 自觉舍弃模式化解读。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教学“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里的“模式化解读”可能更多的是指课堂上具体的教学行为, 但课堂上对着学生把教材进行模式化解读, 反映了备课时教师思维的惰性和对教材解读的因循守旧。

苏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4课《孙中山破陋习》是一篇情理交融的好文章, 很多教学设计中都把“学习孙中山小时候敢于同封建陋习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在教材中也能找到许多实现这一目标的内容。但是在21世纪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真的要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吗?新课标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 注重吸收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应认真钻研教材,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在时代背景下, 与教科书编者进行“再次对话”, 将文本的价值指向儿童的未来, 读出文本传达出的“敢于向害人的习俗说不”的新价值内涵, 相信对这篇课文的教学会有全新的面貌。

对于模式化问题, 曾有专家提出让教师对教材进行“陌生化阅读”的建议, 但我认为, “陌生化阅读”是一种操作技巧, 如果我们把问题的解决途径直接指向教师的内心, 指向累积高度、克服惰性的自觉, 也许会生发出更多的操作技巧。

2. 双重视角, 合理挖掘, 体现课程的准确定位。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明确的界定对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解读教材时不能只关注文本承载的人文意义, 而使得教学设计滑入“教内容”的肤浅套路, 要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服务。所以在解读教材时, 我们既要以“读者视角”进入文本, 更要以“教师视角”进入文本, 合理挖掘教材资源, 使之服务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苏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课《天安门广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重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 但在进行教材解读时, 我发现了教材中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内容: (1)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用“北端”“中央”“左右两侧”“遥遥相对”等方位词准确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 可以据此进行一项语言实践活动, 让学生练习用方位词描写某地点, 学习运用语言, 内化语言。 (2) 课文第六自然段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齐放”“礼花飞舞”“一片辉煌”“翩翩起舞”“纵情歌唱”等词语写出了天安门广场节日欢庆的场面, 精彩纷呈, 可迁移仿写。同时, 这样的实践活动还能结合新课标规定的“每堂课写字10分钟”的要求, 创造性地解决中高年级学生“课课写生字”的尴尬, 体现课程阶段目标侧重点的不同。

二、我们形成了解读教材的正确观念和自觉意识, 还需要在反复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对教材内容的敏感

1. 培养发现语文教学价值的敏感。

教师在解读教材时, 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要进行合理的取舍, 要选择“适切而简约”的教学内容。要选择能给学生提供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的内容, 选择能让学生借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 这需要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有着发现文本语文教学价值的敏感。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经典教材解读案例———《小珊迪》中, 以高度的敏感, 发现了文题中的一个“小”字, 结合文章中只出现“珊迪”而没有出现“小珊迪”的现象, 读出了四点体会:她年龄小、身体弱小、地位渺小以及上述三层意思对人物形象的反衬作用。真让人慨叹, 一篇文章在一个有高度解读敏感的人眼中, 竟是这样的纤毫毕现, 目中生花。

“从语言出发, 再回到语言” (吕叔湘语) 有利于培养教师发现语文教学价值的敏感。从文本“出发”, 进入作者的世界, 与作者对话, 与意象对话, 能发现教材的自身价值;再从文本中“出来”, “回到”语言本身, 与形式结构对话, 与编者对话, 能发现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既要“入乎其内”, 也要“出乎其外”, 就像王老师那样回到语言文字本身, 就能发现文本蕴藏着的精彩教学内容。

2. 培养在动态生成中智慧解读文本的敏感。

下面是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 片段:

生:这个外国学生真的很不礼貌, 竟然这样当面侮辱徐悲鸿。

师:你能读出他的“很不礼貌”吗?

生: (声嘶力竭地) “徐先生, 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 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 也成不了才!”

师:读得真好!

读得好吗?不见得。这一段话中充满了傲慢与偏见, 是对徐悲鸿所代表的中国人的轻蔑嘲笑。试问, 有谁会在嘲笑他人时声嘶力竭地高喊?学生对“很不礼貌”的错误理解和对文本的粗浅认知没有引发老师对本段教材的敏感, 一次极不到位的“朗读”导致了文体价值的严重流失, 这不能不令人扼腕。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再全面也不可能超过所有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很多时候, 教师需要对教材的某个部分进行临时的智慧解读, 这些部分可能是学生的解读与教师的解读完全背离的地方, 可能是教师忽略的地方, 还可能是学生的错误解读。这种学生个性化解读所带出的珍贵教学契机, 迫切需要教师在动态生成中智慧解读文本的敏感, 我们需要倾听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 仔细辨析他们的话, 对文本进行即时解读, 放缓课堂节奏, 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正确的理解。

3.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篇三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词汇+语法+阅读+听力 “六步教学法”

我们江苏省从2007年实行新的高考方案,把语、数、外三门功课提到一定的高度。作为影响、甚至决定高考成绩的英语也不能被懈怠。但我们有些农村学校的英语成绩却不容乐观:高分不多,低分却不少。这一方面有其客观原因:高一生源差,尤其是初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没有几个。大家都知道,英语基础对高中英语成绩的提高几乎起着决定性因素,这就意味着基础不好的学生再怎么使劲学,成绩也提高不快,有的甚至因此而失去英语学习的信心,结果成绩不升却降。另一方面,我们的英语教学又没能灵活运用新教材: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形式,如果想面面俱到,平时只顾赶进度,完成教学计划,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学生常常抱怨:考试时书上一题也考不到!

所以,本人认为我们高中英语必须实行新课改。主要是从课堂教学模式和对教材整合两方面进行。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授课方式单调,效率低下,基本上以教材为中心,按照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上所列的语法点、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呆板的“填鸭式”教学。尽管也曾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过尝试,但始终未能摆脱“教师苦教、学生乏记,学生死背、学生滥做”的怪圈,收效甚微。结果随着我们毫无生机的“满堂灌”讲授,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与学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其次,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日常生活中少用或不用,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有极少的机会用英语进行交际,课后失去使用英语的环境,而学生又迫于分数和升学的压力刻苦学习,不仅使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复习时间加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动。英语课型单一,英语教学环境较差,制约着英语教学的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基于对传统学习方式,特别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代表的传统学习方式弊端的清晰认识,必须进行新课改。

1、形式上改变课堂座位形式

将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引进竞争机制,小组成员以4—6位为最佳结合,然后各组选出本组组长,负责对学生纪律、学习督促、检查等工作。

2、改变学生学习形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其突破点在于相对过去的“被动、机械学习”提出高质量的“自主学习”,相对于过去的“个体学习”提出“合作学习”,相对于过去的“接受学习”提出“探究学习”。新的学习方式最终要形成的局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二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色彩,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整合教材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新课改的外在形式,是新课改的保障,对教材的整合是教改的关键。根据本人10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尝试着以下教学模式:词汇+语法+阅读+听力。高考有如下六种题型: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和写作。在这六种题型中单项选择和写作是考查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听力是考查学生听的能力。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都是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教材进行整合,针对不同的高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逐项提高。

1、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是教改的基础

词汇和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好比珍珠,语法好比是丝线,只有把词汇和语法相结合,才能串成美丽的项链,才能把英语学好。我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

第一步:自主预习。预习单词时以单元为单位,全面预习,主要是解决发音问题,并识记其汉语意思。每位同学先自己试读单词,然后找出不会读的单词,组内互相帮助解决,之后由组长领读两遍。最后老师放录音,各组模仿跟读,进行正音。在预习的最后,学生要对单词进行分类:一类是只需识记型的:会读会写知其意便行,有助于扫除词汇障碍,提高阅读水平。另一类是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中高考常考词汇,必须达到“三会”:会读、会写、会用。以Module 5 Unit2为例,以下词汇必须牢记:in addition ,run out of ,in the form of ,pick out ,raise ,concern ,rely on ,result in ,lead to ,advise ,under way ,focus on ,appreciate 等。对语法的预习,首先要自学定义,理解语法规则,然后找出不明白之处。

第二步:讨论合作。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创新性课堂教学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刀切”、“齐步走”,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 因此组内对预习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合作解决,也可以小组间合作解决,不会的题目求助老师,师生共同解决。这样学生学起来印象深,能够知道自己到底存在哪些不足,然后对症下药,查漏补缺。

第三步:专项练习。光学不练,等于白学。因此教师要精选试题,最好是高考题,对重点词汇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答题,教师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挑出易错题。

第四步:展示对抗。教师根据所做练习,给各小组分工,小组上黑板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小组之间对抗辩论,最后共同解决问题。

第五步:反馈总结。教师要根据本单元中学生易错的知识点,高考的考点进行反馈总结,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

第六步:竞赛评比。每个单元结束时,必须对学生进行检测,主要是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比如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比赛记单词,做听力,作演讲,写作文,评出最佳记忆之星,写作之星等,并进行适当的奖励。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哪怕是老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也能激起他们学习英语无限的动力!

2、阅读是关键

词汇和语法只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不少同学觉得自己平时词汇也明白,也会默写,语法也懂,可为什么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得分不高呢?其实,他们忽视了学英语的关键一步是阅读。阅读的材料多种多样,比如教材中的Reading和Project,各种报刊杂志上的短小文章等等。通过阅读,可以把词汇和语法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比死记硬背孤立地记忆要强得多;通过阅读,还可以了解英文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科技文化、时事政治等方方面面,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多读,还可以为我们积累一些美文佳句,写作模式,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3、听力是辅助

听力贵在坚持。最好从高一开始就坚持每天一听,最好选些高考模拟题。听后贵在反馈,学生对着答案一定要再听一遍,最好还要参考听力原文,找出没有答对题的原因,比如是听前没来得及先看题目,是单词没听清,还是听不懂其意,还是涉及到数字的计算,还是注意力没有集中等等。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听录音默写单词,听并口头回答问题等。教师还要适时地指导一些听力技巧。

总之,我们各位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其实质,认真进行新课改,解放自己,解放学生,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实惠。

参考文献: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

4.《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四

近日,我校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学后颇有体会。首先,解读后明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原因是: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因此体会到当前以改革的原因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

其次,新课程标准改革原因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因此,真正地明白如此的教育是要实现素教育,而不是应试,强调的是技能培养而不是死记硬背。

解读了这些,我想我今后要做到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

5.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篇五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许芬英

一、“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1.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将“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表述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设计思路”的修改

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2.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八个关键词,并给出具体描述。并专门阐述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目标”的修改

1.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2.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完善了一些具体目标的描述: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4.规范了课程目标的若干术语。并在学段目标中使用这些术语。

四、“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的修改

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用规定的课程目标术语,对某些课程目标的表述进行了修改。

2.从总体结构上看,“几何与图形”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三个领域的结构基本没变。“几何与图形”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将实验稿中分四个方面对内容进行的要求(即“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改为从三个方面展开内容要求,即“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这三部分中的“图形的性质”基本上是整合了实验稿中的第一和第四部分而成,而其他两个部分与原来的两部分对应。

3.四个领域中一些具体的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条目,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如下。(1)删除的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了一些内容,例如:

①对“大数”的认识与应用——“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实验稿P31)②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实验稿P32)③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验稿P33)▲在“图形与几何”(实验稿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删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 ①关于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实验稿P39、P43)②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实验稿P39)

③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等(实验稿P40)

④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实验稿P41)▲“统计与概率”部分删除的内容 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2)新增加的内容

▲“数与代数”中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 ①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②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

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④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⑤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以上为增加的必学内容,此外,此次《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具体如下:

*⑥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⑧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在“几何与图形”领域中,增加的内容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②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③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④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⑤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⑥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下面的要求是选学内容:

*⑦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⑧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⑨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⑩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3)在要求上有变化的内容(略)

4.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基本保持了实验稿的要求,如:要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此外,还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如: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交流成果,总结参与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使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五、“实施建议”的修改

“实施建议”由原来按学段表述,改为三个学段整体表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六、“实例”的修改

增加了一些帮助教师理解、澄清困惑的实例。并且,对大部分实例不仅仅呈现了实例要求本身,而且提出了实例的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建议,有利于教师理解课程内容、体会数学思想、实施教学。

七、增加附录

6.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解读,吴波 篇六

一、课程标准的涵义: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课程标准”是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的要求。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不可及的。

二、课程标准的功能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三、课程性质

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五、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2、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3、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4、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7.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新探索 篇七

一、指导思想

教师要认真学习与贯彻课程标准改革的精神, 以学生为本, 以教导处教学计划为指导,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较好地完成高中必修1下半册与必修3的部分教学任务;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 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 不断研究数学教学, 改进教法, 指导学法, 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情及教材分析

高中教学内容程度较深, 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面对全体, 因材施教, 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优待差, 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 抓好三类学生的教学, 促进尖子生, 带好中等生, 扶好下等生。教师通过教学, 要使学生把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此外, 力争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 这是教师提高复习课效率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所以, 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教材, 在明确教材系统考试大纲要求的基础上, “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 灵活自如地“剪裁”教材。教师凭着自己对教材的切身体验去旁征博引, 并合理地进行拓宽加深, 严格做到站位高、低入手。宁可数量少, 但要质量精, 充分展示“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魅力。同时教师要果断地删除与高考主题关系不大乃至无关的内容, 力求真正“搔到痒处”, 切实给学生绘制出一张完整的高考知识网络, 让学生懂一点, 晓一类, 通一片。

三、教学措施探索

1. 通抓四点发教学模式, 即:学知识点、抓重点、找疑点、攻难点。

(1) 学知识点。

教师要使学生学会本节课应该学会的知识点、本单元的知识点、本册的知识点, 熟知应掌握的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等。

(2) 抓重点。

教师要使学生抓住本节课、本单元、本册的的重点, 并灵活地运用其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等, 会做相应的习题, 特别是重点习题。

(3) 找疑点。

教师每节课都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疑问、难点, 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解疑化难。

(4) 攻难点。

对于本节课、本单元的难点及重点, 教师要集中精力对学生加强训练, 引导学生反复练习, 形成数学能力, 化解难点。

2.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针对学生接受知识困难又非常容易遗忘的特点, 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总结好学习方法, 只有总结好了方法才会学有所获。

3.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照顾全体学生, 提高尖子生, 带好中等生, 抓住后进生。教师可采用以优带差的方式共同提高,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5.

教师要想出最直观的教学方法, 把课程讲明白, 多使用直观简捷的教学方法, 注重兴趣的培养。

6. 根据学生容易遗忘的特点, 要及时有效地搞好复习。

教师要在课前提问时抓住重点, 在每周的自习课上搞好一周的复习巩固, 做好每个单元的训练。

7. 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耐心、信心, 相信学生会学得更好。

教师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殊不知, 师生的认知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差距。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需要一个过程, 不可急于求成, 更不能以教师的水平来衡量学生。因此, 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 做到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 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复习基础知识, 在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应试能力, 确保在高考中得分。

四、教学建议

1. 深入钻研教材。

教师要以教材为核心, 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 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 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 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要使学生听得懂, 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起点,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分析难点, 用事先准备好的语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最近发现区”, 充分回归教材, 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教师还要勤于收集反馈信息、勤于分析, 给学生以二次补授的机会, 将学生在复习中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 准确把握新大纲。

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 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 在整体上, 教师要重视对数学的应用,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 (开阔学生的视野) , 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新的认识体系, 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 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

用好章头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 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 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 让师生双方密切合作, 交流互动,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 每人每学期制定一个专题, 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 以积累教学经验。

此外, 在高中课堂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 但课后解题 (特别是遇到新型题) 又无所适从。这说明学生听懂是一回事, 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切实掌握并灵活运用又是另外一回事。为此,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致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全面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体现“师生互动”的主体教学思想。让学生能在探索中理解、巩固知识, 掌握方法, 感悟数学思想的精妙绝伦,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提高应试能力之目的。

五、总结

8.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培养与渗透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15-01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在教学任务中,规定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教学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英语文化内涵,理解跨文化因素,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能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意识的缺失

1.1 顾此失彼,忽略教育的整体意义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语言本身的教学上,却忽略了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学生在进行英语的阅读时,也往往是逐字逐句的阅读,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中文进行注释,但是对文章的整体含义却还是无法有效的掌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语言和文化的讲解,而是如何将文化意识渗透到教学互动中,使文化和语言融合为一体。

1.2 机械的讲解不利于整体的把握

文化渗透体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文化意识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差异,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只是通过英语的表象对其含义进行了解,甚至会产生误解,这也是我国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英语交际的主要原因。当我们用习惯性的中国文化的思维去理解英语文化,会出现用词不当,影响沟通。有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机械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遍一遍的阅读课文,每次阅读都设定不同的侧重点,这样则违背了整体性的规律,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1.3 人为对文章进行分割,只选择考试重点进行教学

有的英语教师往往从强调语言符号这一方面的学习,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有的学生也认为英语的学习就是简单的背课文、记生词,实际上这种思想是人为的将英语的学习进行了分割,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按照教学大纲划定教学重点,却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2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

2.1 积极营造英语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创造英语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传统风俗等多方面内容的展现,是学生了解到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养成文化意识。

2.2 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

教材的编排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年龄段和学习的特征,因此,教材是十分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对于日常教学活动也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尤其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材,更增添了多处与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内容,只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涵,便能够从中获得有利的素材,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提供依据。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一方面,可以借助语言知识的传授来渗透国外的文化意识,比如在讲解衣物的单词时,则可以利用课件总结出国外不同国家的衣物名称,如:leather coat,leather shoes,boots,worn by Canadianin cold weather, kimono worn by Japanese women, leaveskirts by Africans,然后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衣着,如:shirt,skirt,dress,sweater等进行对比,既学到了语言知识,又了解了国外的文化;另一方面在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渗透文化意识,主要指的是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文化意识进行渗透,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进行分级要求,适当的渗透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2.3 巧借节日文化渗透文化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外的商品在我国也随处可见,国外的节日在我国也十分受欢迎。除了我国的节日之外,国外的很多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等在我國也十分受欢迎,而这些节日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节日这个话题,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的风俗人情。如圣诞节,Christmas Day,教师可以用圣诞树、礼品盒等物品将教室进行装扮,学生一进入到教室就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在这种其恩中,教室可以将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等故事进行渗透,同时与我国的春节进行比较,让学生总结出其中的异同。每到节日,礼物则是必不可少的话题,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这是由于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是一脉相承的。

3 结语

语言的学习要以文化的渗透为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小学英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于英语语言以及其语言文化的基础较差,想要不断的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必须要加强对语言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洪华英,蒋松来.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2]施璐嘉.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1).

[3]倪金萍.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J].教育界,2011(26).

[4]孙颖.刍议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融合与文化意识的渗透[J].当代教育论坛,2008(14).

上一篇:有关善意的谎言的作文下一篇:清远房地产商情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