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

2024-09-06

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共10篇)

1.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 篇一

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创建活动,不断推动科学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畜牧业经济发展,到2020年把互助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建设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创建内容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战斗

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全力搞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监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率为100%,力争全县不发生区域性

重大动物疫病,为全县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3、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进一步提高全县畜禽良种覆盖率。

4、扎实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及农牧民养殖户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应用水平。

5、组织实施种类畜牧业项目,确保养殖示范户享受到项目资金支持。

6、大力开展养殖技术承包,全面提升畜牧业技术服务效果,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平安单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等各种形式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进步、民族政策落实、民族地区稳定为抓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财务会计:站内资产管理,职工工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的核算管理 秘书:印章、财产、重要证件等的保管,站内常规文件、党建资料起草、打印、上报、建档案。

项目申报:绵山羊、猪、牛、鸡、獭兔等相关项目的申报、实施、总结

畜种改良:畜种引进、牛改冻精等的运送发放,母牛受胎产犊调查、家畜品种改良。畜牧技术推广:畜牧科技培训及实用技术推广,规模养殖场(户)技术承包。

物业管理:楼院水、电、暧、卫生、治安等的管理

职工食堂:食堂动物资金核算及食堂日常食物管理

动物疫病防控: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预警、预报;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物资储备。兽医技术推广:兽医科技培训及实用技术推广,规模养殖场(户)技术承包。

兽医实验室:病料采集及动物疫病监测、检测、诊断,被检物验收及无害化处理

畜牧兽医科技咨询服务部:畜牧兽医科技咨询服务,宣传并严格执行《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时反馈动物疫情信息。

2.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 篇二

一、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总体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许多学者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总体评价进行了不同的阐述。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评价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横向式, 即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指标隶属于企业综合指标体系中人力资源指标之下。这类指标主要反映企业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支持程度;另一类是纵向式, 即专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王静 (2007) 认为:“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总体评价是以企业人力资源原始统计资料为依据,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统计定量分析的方法, 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诸环节运行的实际状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 揭示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方案的工作过程。”谢晓华 (2000) 认为:“人力资源评价, 是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进行预测、计量和披露。”赵曙明等在舒斯特关于HRI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中国企业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指数测评方法, 比较了国有、民营和三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水平, 取得了重大成果。

二、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总体评价指标的构建

根据以上信息, 笔者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招聘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开发。

(一) 招聘管理

1、招聘成本。

包括人均招聘成本及招聘总成本。人均招聘成本= (广告费+代理费+员工引荐奖+人才市场租金及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工资+公司面试管理费用等) /总雇佣人数;根据该基本公式, 可以比较不同部门、不同类型受聘者及不同招聘渠道的人力资源开采成本费用。招聘总成本。指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所花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

2. 招聘效率。

企业中反映招聘效率的指标包括:招聘时间、求职率、新入职员工适岗率。通过记录跟踪反应时间、到岗时间;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专员和部门经理可以知道进展情况;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自我防护, 实事求是的与业务部门合作。求职率=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可以面试的候选人数/空缺岗位数。这个数据可以表明每个空缺岗位有多少合格的候选人。招聘人员适岗率=招聘人员试用期考核通过数/招聘录用人员总数。反映考核期内人力资源部门选拔出的应聘者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该指标越高越好。

(二) 薪酬管理

1、薪酬合理性。薪酬合理性用工资范围异常系数及薪酬结构来反映。工资范围异常系数可以监控企业反常的高劳动成本;警示企业就业人口的老化和停滞状况。薪酬结构是指在薪酬中各种报酬所占的比例;企业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员工设计不同的薪酬结构。

2、工资成本反映工资成本的指标有很多种, 在这里选取工资总额指数、管理成本系数及加班工资率来反映。工资总额指数=职工人数指数*平均工资指数。用于反映工资变化情况及原因。管理成本系数=各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总额/工资总额。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不是生产者, 他们的业务是管理其他人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本;管理成本系数过大将导致企业丧失生产活力。加班工资率=加班工资额/工资总额;该指标用于反映和测定企业报酬体系中员工加班工资与工资总额的比率关系。对该指标的判定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3、福利、奖金成本。福利成本可以反映企业的福利状况;福利投资的回报是对公司吸引和维持员工努力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其大小直接取决于雇主对雇员关系的认知程度和雇主为员工购买各种福利的能力。

(三) 绩效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员工业绩表现进行多维分析。具体来说, 可以将业绩表现与年龄、离职数据等进行相关分析。同时, 还要关注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它把企业视作一个整体来看, 反映了企业作为一个进行生产活动的基层单位的劳产率。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结构变动影响指数。该指数体系反映了劳动生产率变动的总趋势不仅受各单位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动的影响, 也受不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各单位人员比重变动的影响。

(四) 培训开发

衡量指标包括培训费用、培训覆盖面及培训效益。培训费用的度量需要用培训总费用及培训费用结构指标。培训总费用可以从企业的年度预算中反映出来。国家规定, 企业培训员工的费用不得少于工资总额的1.5%,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状况, 制定一个合理的区间作为参考值。培训费用结构是指在企业的培训费用中, 用于各类人员培训费用的比例。同时, 企业需要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构建衡量培训覆盖面及培训效益的指标。

三、结束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研究十分复杂。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 没有一套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每个企业, 并且对于企业而言, 不同发展时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 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持续完善。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源泉, 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企业人力资源作出正确评价, 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必不可少。本文从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总体评价的相关文献入手;构建了一套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以定量评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参考文献

[1]、王静陈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量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3.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 篇三

夯实生态本底,扩充环境容量

森林草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物质成果,而林草业的发展契合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具备良好的产业背景。通过种草植树提高的植被吸碳固碳能力(碳汇储量)拓展了本能工业和城市发展空间,不仅可以推进本土工业化升级和城市化加速,而且可以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引进先进产业。

良好的生态条件也能为四川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包括有机农业、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生物制药、文化产业、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等。

手握当代社会的稀缺碳汇资源,四川可以利用CDM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碳汇贸易,以获取经济和技术的外部支持。实际上,四川已率先、深度地介入了国际碳汇贸易。

对建设生态天府、美丽四川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空气质量、水质及人居环境的改善,将极大增强天府之国的宜居性,不仅可以提升四川旅游竞争力,还可以吸引国内外总部经济和优秀人才落驻四川,西部经济真正的高地、现代生活美好的家园。

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从生态环境意识培育与强化这个源头开始推进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集约和节约利用资源,缓解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有利于节能减排和防污治污,为美丽四川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基础;有利于生态环境制度的贯彻实施,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最终有利于突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瓶颈与环境约束,为西部经济高地建设提供坚强的生态后盾与环境支撑。

困难与挑战:先天不足与后天压力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约束

四川省面积以山地、丘陵和高原为主,宜农耕地比重低,2011年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只有12.26%,远低于中部28.22%和东部28.72%的水平。而四川有部分土地地上无森林、地下无矿产,江河无落差,资源和能源瓶颈比较突出。另外,自然灾害频发而严重的,主要是旱灾、水灾和地质灾害。

生态环境意识较薄弱

受整体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影响,四川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低。有调查表明,2009年四川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为57.9%,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为52.9%,而生态文明践行度更是低至25.3%。即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基层政府领导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也仅为67.5%,生态文明的践行度为38.5%。

面临工业化加速升级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压力

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资源依赖和污染系数高,增长模式较为粗放。2011年四川工业整体经济效益西部排名第八,只略好于贵州、甘肃和宁夏。而且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造纸、化工及冶金等环境风险较大的产业仍是引进重点。如果这些趋势继续,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将更加突出,进而威胁四川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粗放的城市化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一方面,2011年四川城市化率41.42%,进入了城市化中期和加速发展阶段。市民化的城市生活首先会大幅度增长资源消耗量;城市生活消费的相对精细化使以厨房垃圾为主的有机废弃物增加,造就了城市固体垃圾的围城现象;人口聚集效应将使居民出行频率和半径增长,从而增加机动车数量和汽车尾气污染。另一方面,四川城市化模式较为粗放。城市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土地型城市化特征,通过农民户籍的城市化,将农村宅基地复垦,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框架下以置换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这有可能使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城市化矛盾与冲突加剧。

地方财政压力与投入不足

四川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相对薄弱,2011年人均财政收入2540.11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13%,而贫困面大、灾害严重,扶贫救灾要消耗大量财政资源,致使生态建设与环保投入资金不足。

经济落后、财政窘迫的地市州往往是四川乃至全国的生态高地和脆弱带,如“三州”地区。财政与经济的地区分割性与生态环境的全局性、统一性发生严重冲突。

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划分不清、不合理,财政转移支付不足额、不及时也会给四川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方略与路径:兼顾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

增加生态环境产品,大力发展林草业

强化本级财政对植树造林、草场建设与恢复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生态转移支付。加大对林区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天保林、退耕区农民实行长期补贴和终身保障,实现退得稳、保得住。提高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建议由目前平均10元增加到15元左右。

发挥公共财政的撬动和引领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种草植树,建立普遍性、常态化的植树护林补贴机制。引进和配合国际环保机构、公益组织和国内民间环保组织在四川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广泛参与国际碳汇贸易。重视项目储备、包装与申报,加强碳汇贸易条件、制度与能力建设。

培养和强化生态环境意识

将生态环境理念与基础知识植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教育体系,甚至延伸到公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尤其应该加强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生态教育与环保培训。加强舆论宣传,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形成自觉地的环保行动。以文化建设与开发为契机,改造不适应现代生态文明需要的传统文化。

将更多空间划定为“生态特区”

四川省内不适合、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地区应该退出粮食生产,尤其是大中城市郊区。本着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兼顾的原则,实施差别化推进与考核监督政策。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粮食生产往优势产区集中,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粮食生产专业带的方式保障粮食安全。

在此前提下,将省内一些生态地位显赫但生态本底脆弱、生态状态恶化的地区,如“三州”大部分地区以及其它高原山区、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江河上游等设立为“生态特区”。对特区内的居民实行生态移民,并在生态建设财政投入、生态保护政策、纵向转移支付与横向生态补偿以及其他财政税收政策方面予以“生态特区”特别的支持和保护。

改革和完善政绩考核体系

在四川某些地区试点和实施绿色GDP考核体系,实行更有力度、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激励与约束制度。在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地以及一些生态地位显赫、生态本底薄弱的限制开发区实行“GDP豁免”政策,并对这些地方的政绩考核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度试点。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更加严格地保护农民的土地和林木权益,尽快实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和资产化,将土地(林地)及其附着的生态要素、环境资源保护与农民个人利益紧密挂钩,从而使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构筑坚实的保护盾牌。

推进地价市场化。推进工业用地价格市场化,让市场价格充分反应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机会成本(代际补偿),通过正常价格和成本,约束企业和其他土地开发商集约节约用地。这是遏制粗放、闲置和浪费土地行为,降低土地消耗强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协调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之根本举措。

实施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及政策

充分体现稀缺性和机会成本的资源品定价政策,主要是水资源、木材、土地、能源与矿产资源等。激励节约和集约、抑制浪费与粗放的财税政策,如资源税、环境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暴利税、过度包装税、奢侈税、资源产品消费税,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房产税。

应该负担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在内的全国型公共产品建设支出;构建绿色金融和保险体系;纵向生态转移支付和横向生态补偿体系;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4.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 篇四

**字[2014]2号 签发人:***

关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及总体目标和目标的

通 知

各部门、车间:

为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现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了本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及总体目标和目标,希你们认真贯彻并层层分解落实,以确保本公司安全生产各项目标的实现。

一、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控制风险、持续改进。

二、总体目标

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安全标准化建设力度,加强安全监督,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努力实现全年无死亡事故,确保无生产安全事故管理目标的实现,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三、目标

1、死亡及重伤(含交通责任)事故为零;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2、重大设备责任事故为零;

3、杜绝中毒、污染事故;

4、改善工作条件,现场职业卫生检测合格率达100%,职业病发病率为零;

5、职工因工轻度伤害控制在20‰以下;

6、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持证率达100%;

7、员工培训及新工人入厂教育培训率100%;

8、安全检查率为100%;

9、事故隐患整改率95%以上;

四、保障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把职工的安全健康摆在首位,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再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动态,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够服从安全的需要行使安全一票否决权,用足用好安全防护经费,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2、建立健全安全组织,落实好三级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并逐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发挥安全员的作用,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健全职工安全教育档案,充分利用部门会、专题会、板报宣传等形式,做到安全工作天天讲,形成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氛围,新入厂的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签定安全责任书方可上岗操作。

4、各部门负责人及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要及时在厂区内进行针对性的监督检查,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节假日前后及夏季要注意职工心理状态和疲劳程度,在高温、暴雨季节要科学安排,落实好防暑降温和防雷防雨措施,冬季要落实防冻、防滑、防火措施。

5、认真执行事故上报制度,坚持四不放过原原则,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会,使干部职工吸取教训,接受教育,避免类似事故发生。如发生事故隐瞒不报或不及时上报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按公司有关规定处理。

各部门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头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身教重于言教,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给职工做出表率。

附:《安全生产目标分解表》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贯彻落实 安全生产 方针 总体目标 目标 通知

抄送:各部门 **********有限公司

5.2018安全环保工作总体目标 篇五

2018将是我公司转型建设投产的关键年,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生产调试等工作同时铺开,交叉进行,时间紧、技术高、任务重,为了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公司全年的生产经营目标,现拟定2018安全环保生产目标方针:

一、工作指导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践行环保,防止污染,完善安全环保管理体制,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二、工作总体目标:

1.安全生产方面:重伤及死亡事故为零;全员轻伤率5%以下,微轻伤率8%以下,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率100%,安全生产“三同时”完成率100%,职工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率100%,职工“三级”安全教育率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2.环境保护方面:废气达标排放合格率100%;初期雨水、污酸、生产工艺废水及生活用水处理合格率100%,回用率达95%以上,目标做到零排放;粉尘、噪音检测达标合格率100%;固体废物无公害处理率100%;环境因素不符合项目整改率100%;环境保护“三同时”完成率100%,环境事故发生率为零;

3.学习培训等方面:全年按月开展各类安全、环保知识培训学习12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活动2次,完成公司安全、环保方面对外宣传报道4篇以上; 4.制度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各项制度,结合安全环保责任制度,对公司隶属单位层层签订安全、环保目标管理责任状;制定出安全环保绩效考评实施方案,按照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绩效考评活动,强化现场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上台阶,消除减少各类隐患事故的发生。

6.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 篇六

基于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可以将中小企业管理中的缺陷进行如下类举:

1、管理理念的落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理念落后表现在管理方式局限化、家族化。从短期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收到实效,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管理方式对于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无法贡献实质作用。

2、由于对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的定位不明确,进而导致人员结构不合理,职能发挥不完善。

3、岗位及职能分工过于模糊。民营中小企业存在企业规模小、大部分决策由顶层管理者把控,部门管理权较少不利于整体协调。

4、缺乏人才开发意识和人才吸收门槛限制,导致人力资源的常规更替无法为人力资源质量的稳定提升做出贡献。

5、考核机制不完善,且缺乏科学的员工激励。

6、没有完善的员工反馈收集渠道,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

二、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方向与目标分解的关联性分析

1、从民营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方面关联目标分解的价值

从外部资源现状来看,民营中小企业的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而人力资源目标分解模式的核心就在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这先一步解决了人才发展空间的问题;其次,目标分解将员工薪酬进行了更合理的规划,员工工作报酬更为合理,另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员工发展空间。

从人力资源管理缺陷来看,民营中小企业的缺点就在于无法很好的制定发展计划和提升管理效力,目标分解恰恰重在解决这一问题,科学的目标分解模式,能够很好的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2、从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方向关联目标分解的价值

民营中小企业应该构建完整发展规划目标分解模型、重视人才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这恰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分解要求吻合。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当务就是划清工作内容,尽量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细节,而目标分解本身就是在完成这一工作;重视人才发展和企业文化在传统民营中小企业中容易被忽略,但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模式下,这内容是必要项目,民营中小企业的这一缺陷必然会被改善。

三、人力资源目标分解理念

1、人力资源目标分解内涵

目标分解就是将总体目标在纵向、横向或时序上分解到各层次、各部门以至具体人,形成目标体系的过程。目标分解是明确目标责任的前提,是使总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分解也是在总体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上,实现有计划的、有具体分工的管理模式,但在具体的管理职能规划上,应当额外考虑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

2.人力资源目标分解基本模式

目标分解模式主要有两类,即指令式分解和协商式分解。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而言,应当尽可能的采取协商式分解的方法,并采用按时间关系分解的形式,按照管理层级进行纵向的职能分解,并将管理的目标分解到人。

四、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方案

明确并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1、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分解前提分析

首先是战略前提。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的在于有效的发挥人力资源的贡献度,并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其前提要求:第一,要求所有目标分解规划应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第二,保障民营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提升规划;第三,考虑市场前景和行业变化,及时了解人力资源需求,提前做好人才储备。

2.目标指标的选定原因说明

笔者以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为基础,主要按八类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表述:

(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目标是制度建设的基础,其主要限制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其中涵盖两个方面,分别指向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和规范建设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目标是对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的基本要求,要求保证企业正常工作开展所需的人才储备,并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调整。

(3)招聘管理目标是针对人员吸收控制而设置的管理目标分解项目,其涵盖了人员编制规划、招聘计划和招聘限制、企业内部员工的更替记录工作,同时保证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

(4)培训管理目标主要服务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内容,实现完整的人力资源培训、发展和培训评价方案,将其作为员工晋职的一个参照指标。

(5)绩效管理目标是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克服绩效目标管理弊端的根本出路,是绩效目标管理的生命线。

(6)薪酬管理目标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理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效率、公平、合法。合理的薪酬管理就可以起到吸引、留住、充分激励员工的作用。

(7)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意见收集系统的构建,使得企业的内部运作更协调,;其二是对企业对员工的关怀,注重以人为本。

(8)部门管理目标主要针对管理成本控制,是人力资源控制的最终内容。

总之,人力资源目标分解并不能作为根本性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其只是在应用过程中辅助解决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或者说是强迫企业必须进行管理方面的自我改革。加强对它的研究,使它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动器真正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摘要: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过一个观点:“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实施人力资源目标分解管理不但有利于员工高效地工作,更是为绩效考核制定目标和考核标准,是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与公正。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目标分解

参考文献

[1]吴列万.民营企业的薪酬问题与对策[J].经营与管理.2006(06)

[2]韦敏:何清华.人是企业最难开发的资源——访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清华[J].企业管理.2006(03)

7.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 篇七

一、畜牧兽医专业的基本情况及培养目标的定位

笔者所在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师资配备整齐,都为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中年教师,不管是教学能力还是实践能力都非常出众,能够独当一面,具有精湛的畜禽阉割能力、畜禽疫病诊疗能力、畜禽饲养管理能力以及市场营销经验。在这些年里,由于师生与专业场站接触紧密,培养目标对口,在行业里具有良好的口碑。教学场所也非常具有优势:一是基地占地100多亩,有对外营业的兽医门诊部、有畜禽养殖场,可满足学生全面的实践教学要求;二是基地周围有市种畜场、西牛牧业公司等十多个区内外养殖、繁育公司,是学生进行全面实践教学的一个良好基地;三是学校置身于广阔的农村,是学生出诊锻炼的一个大舞台,一直以来师生都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畜禽兽医诊疗实习;四是学校基地位于湖南、广西、广东三省交界,交通便利,和当地企业的联系与互相往来非常方便。

由此,笔者所在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四种类型的人员较为适宜。一是畜牧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这类人员内可满足贺州本地畜禽养殖企业或学生自主就业的需要,外可与深圳光明养殖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办学,为他们提供符合要求的应用型人员。二是众多饲料、兽药行业的饲料兽药营销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招收走,这些学生在企业中都得到认同,各方面发展都不错。三是主要以兽医、阉割技术为主,兼顾一定的养殖技能的自谋职业人员。他们是能够留守农村、服务农村的当地致富带头人。四是宠物养殖和诊疗方面人员。他们主要面向宠物医院,满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

二、确立新教学体系的主要指导思想

1.依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该是围绕造就四方面的人员专项能力而设计:文化基础知识要具备与别人打交道的能力、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专业技术方面要会养、会医,但可根据发展方面不同,有所侧重。所以,在学校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定位下,我们的教学计划要体现出灵活性,那就是因“市场需求不同”、因“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同”而相应调整教学计划,适当添加或删减课程,不能教条执行。过去的教学计划就是过于强调系统性,各类知识都去兼顾,学生学得烦,教师教得也烦,教师在一节课里,究竟能为学生传授哪些知识心里无底,学生听教师说一节课能学到哪些知识也不清楚,最后学生连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到。所以,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因地制宜去构建教学计划非常重要。

2.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组织授课内容

课程内容的组织围绕着学生岗位能力的实现来进行。学生通过对一个岗位的具体知识的学习,在学校里就已经显得非常专业,因此一旦上岗,便能很快熟悉业务,也就是说很快就可以得到單位的认同。这无疑使学校的毕业生更受欢迎。

3.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岗位的拓展

学生在学校选定专业以后,学习方向基本明确,所以学习的重点往往也就确定了下来。但是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大多数时候,择业方向可能会多种多样,基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是很高的事实,一般是通过设置选修课的形式、后续学习形式(即学生离校后,仍可以随时回校免费学习)和专业交叉学习的办法进行解决,总之学生认为有用,而自己的能力又可以胜任时教师可以给予引导,使之具备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就业门路。从目前教学改革来看,许多传统的课程都会进行合并和优化,教学课时数也被太太削减,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自己的潜力,所以,在学生个性发展上,路子会更为广阔。

三、基本培养思路及教学体系

1.营销类人员

当前学校培养的畜牧兽医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进入到饲料、兽药行业进行营销和售后服务,事实证明一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培养的学生也基本上能够胜任。因此,秉承原来的教学方法,整体教学思路是:以畜牧兽医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市场营销知识为重点,以特定行业为主线进行教学组织,突出教学针对性。

2.以场站就业方向为主

由于我国畜牧生产已经逐渐走向集约化,场站其基本的用人要求是岗位针对性强,动手能力强,上岗快。所以,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便应该侧重在培养学生能养、能防和能医上,并熟练一至二个重点岗位的基本技能。

3.以自我创业方向为主

目前,因国家政策持续对农业的扶持,中职学生由工厂返回农村发展,寻求更稳定的收入也成为一种趋势。从畜牧兽医专业的行业特征来看,能满足在农村中自主创业的技能主要为三种技能:“一养二医三阉割”。

4.宠物养殖和诊疗方面人员

这几年,广东许多宠物医院一线的护理人员非常匮乏,而这个行业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工资待遇都不错,是特别适合女同学就业的岗位。它的基本就业条件是:具有宠物护理技术和服务客户意识。

四、基本教学方法、手段,以及需要加强的地方

现在的中职学生不管是学习的意愿还是文化水平相差都比较明显,要让学生能够跟着老师进行有效学习,是需要花费许多精力的,但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从教学工作上有几点要注意:

1.精心编辑教学课件,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化

精心编辑教学课件,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化,使学生进入学校以后知道学什么,能够学到什么程度,自己未来有什么样的奔头。

2.注意建立教学档案,优化每一个教学岗位案例,形成规范的“岗位教学”法

每一个岗位的知识如何才能更好传授给学生,这是教学实践中要重视的问题。因此,对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研究,通过仔细推敲和构建,能对教学质量的保证起到良好的影响。特别是畜牧生产中规模化养殖生产及疫病诊疗等相关教学素材,限于学校的条件,以及场站的严格的防疫要求,学生亲历其中的机会不多,而教学实践中又很需要。所以,收集相应的资料,使之成为教学素材就非常重要,教师把场站的图像资料和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这样教学中就会图文并茂,直观明了,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此外,将每次学生出诊的过程也都进行图文编辑,也是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

3.重视实训场地建设,满足基本的教学实习要求

根据目前学校的培养目标,建设学习场地。从学校内部来看,重点放在养殖场的建设,保证一定量的畜禽养殖,满足教学中实验动物的供应,在养殖数量上可兼顾考虑经济效益;而从学校外部来说,仍然是一如继往地坚持搞好与周边场站的合作,以保证教学与就业两方面的顺利进行。

4.引入目标案例,进行实例教学

榜样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以下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以老带新”,让先掌握技能的学生给学生作示范,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胆怯心理,缩短学生的接受时间距离,让学生觉得到“他能做我也能做”;另一种是以成功人士为榜样的教学法,让一些学有所成的学生回到学校进行现身说教,同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效果。

5.教学目标培养体系实施的难点

由于是涉及到对整个专业教学体系的改动,因此难点主要出现在:一是教材的优化和整合,教学的出发点是与设定教学目标相适应的留下,重复的或不相适应的淘汰,以岗位要求编制校本教材,每一个特定岗位成立一个教学模块,一个培养目标由几个相关模块组成,成为一个教学套餐,由学生选择;二是教师的能力要求要进一步强化,需要有行业上的综合处理问题能力,能胜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有出色的教学组织能力;三是教学实习的组织需要均衡考虑,需要打破以班为单位的教学形式,以兴趣小组的形式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式教学,教师的“教”是重在引导,学生的“学”是焦点,是在多次重复中塑造出学生的技能;四是教学效果的量化考评体系要随之建立,使教学效果有据可评;五是充分认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既有原则又要有灵活,还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五、小结

经过整合的教学体系,一方面突出了专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毕业后具有直接上岗就业的能力,不管从工作的选择机会上、工作的稳定性、待遇以及单位的认同上都容易达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兼顾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相近的行业里也具有谋生的能力,或通过简短的培训基本上也能胜任本职工作。所以,这一教学体系,从学生角度上来看,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保证了学生在学校里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他们认为最有用的技能,满足了学生胜任岗位的需要;从学校和教师这角度来看,教学思路也变得清晰,可操作程度明显改善,教学效果也容易认定,教学成本提高不太;从社会效果来看,那就更为明显,即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8.一、总体要求和建设目标 篇八

(一)总体要求。准确把握电力生产的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如何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提升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前瞻性、可控性,探索适合电力行业生产实际的、基于风险的,系统化、规范化与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逐步构建一套理念先进、方法得当、管控有效的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隐患排查新常态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各类事故,保持电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二)建设目标。以风险控制为主线,以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为原则,结合本单位生产实际,系统地提出电网、设备设施、劳动安全、作业环境、职业健康风险管控的内容、目标与途径,强调事前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事中落实管控措施、事后总结与改进,最终达到风险超前控制和持续改进的目的。

9.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 篇九

“十二五”时期全市财政工作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展望“十二五”,我市财政改革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但也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全市财政部门将牢牢把握新阶段的新特征,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全市财政事业。

“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这一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支持推进“三重一大”,着力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以赴推动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小康社会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城市、生态和社会“四大转型”,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优化收支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努力开创我市财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

“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到2015年,达到500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5年达到750亿元。要顺利实现这一战略性发展目标,全市财政工作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更加注重抓好增收节支。要把增收节支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抓紧、抓实。既要千方百计抓增收,做到应收尽收,又要积极主动落实支持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涵养培植税源。既要切实保障运转等重点支出需要,又要大力压减一般公用经费,确保收支预算平衡。——更加注重发挥调控作用。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创新工作、支持发展;积极发挥调控作用,整合资金、完善政策,支持“三重一大”项目建设,支持经济、城市、生态和社会四大转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改善民生民计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投入,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更加注重财政改革创新。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不断提高科学理财水平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更加深入地推进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监督等各项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绩效。要改善资金使用方式,扩大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争取“少花钱、多办事”。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乡政府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全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以集镇建设为载体,以富民兴乡为根本,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123工程”建设,着力创建“五个贯塘”,即“发展贯塘、平安贯塘、畅通贯塘、宜居贯塘、美丽贯塘”,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贯塘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主要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经济为重,着力打造“123”工程。充分发挥我乡区位、人力和资源优势,抢抓机遇,积极打造“一个枢纽”、“两个市场”、“三个示范区”三大工程,即结合潭衡西高速公路互通口开通为契机,科学规划省道314线沿线区域发展,发挥枢纽作用;全力推进岳北建材大市场、鑫塘物流大市场开发建设,将之打造成为辐射后山片及周边县乡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和物资流通基地;创建“新塘、板仓、五星”三个示范区,按功能形成板块特色经济,发挥工业集聚效应,全力推进贯塘工业小区建设。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企业落户贯塘。

(二)坚持农业为根,实现富民强乡新突破。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整合米业资源,对田源米业、大丰米业、迎龙米业等三大优质米加工厂进行提质增量;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迎丰、晓冲、腾飞等苗木基地,力争把贯塘建设成为衡山最大的苗木基地;利用贯塘茶场改制机会,整合贯塘茶业资源,重塑岳北大白茶这一优质品牌;以朝阳金银花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做强朝阳金银花产业,精心打造金银花之乡;以枫林药材种植基地为起点,做大药材种植加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设施建设,加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力度,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三)坚持旅游旺乡,努力打造四大品牌。依托我乡背靠南岳衡山景区,身处曾国藩、唐群英故居要道,自身历史底蕴深厚的优势,对接南岳旅游经济,着力打好四张牌。打造青陶牌。做好古窑址的恢复性开发,生产青陶系列旅游纪念品,吸引游客参与青陶制作过程,体验青陶工艺独特魅力;打造名人牌。开发清朝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训练水军遗址——军台滩,修复原岳北农工会秘书长、红军师长李实行故居;打造生态牌。挖掘贯塘绿色生态茶园资源,继续办好贯塘“采茶节”,大力开发生态体验游;打造休闲牌。大力开发“乡村俱乐部”、“开心农场”、“农家乐”等休闲项目。

(四)坚持建设为源,树立集镇农村新面貌。抓好生态文明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集镇规划,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强集镇主干道美化、绿化、亮化,提升集镇品位。切实改善村容村貌,重点治理影响村容村貌的不文明行为,坚决制止非法乱占乱建行为,营造优美环境,提升对外形象。

(五)坚持民生为本,谱写社会和谐新篇章。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大扶贫帮困力度,落实好五保户、低保户各项政策。加快乡村医疗卫生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服务态度,解决群众治病难的问题。大力推进乡村公路建设,解决百姓出行难问题。抓好教育与卫生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

(六)坚持统筹为要,构建和谐稳定新局面。抓好抓实计生工作,促进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畅通信访渠道,推行干部下访制度,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落实稳控措施,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机制,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交通整治力度,对损毁严重的村级道路进行维修,改善道路出行环境。

(七)坚持民意为先,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换届年坚持工作早部署、财务早清理、问题早排除,积极做好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严格遵循换届选举工作原则,规范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依规、有组织有步骤地平稳顺利进行;抓好新一届村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要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统筹协调、业务培训、督促检查,做到换届选举和活动开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八)坚持服务为基,打造勤政务实新形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依法办事、为民做事、务实成事、团结共事、廉洁干事,全力打造“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团结奋进、清正廉洁”的政府。一是解放思想激活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放开思想谋事、敢于放开手脚干事、能于敞开胸襟成事。二是沉下身子抓落实。要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身子沉下去,重心往下移。坚持深入群众解民忧、帮民富,扎扎实实把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紧迫的事情办好。三是惩防并举保清廉。加强廉政教育,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做到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家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倡导勤俭节约,降低行政成本,最大限度把资金用于促发展、保民生上,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十二五”时期全市财政工作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展望“十二五”,我市财政改革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但也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全市财政部门将牢牢把握新阶段的新特征,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全市财政事业。

“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这一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支持推进“三重一大”,着力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以赴推动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小康社会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城市、生态和社会“四大转型”,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优化收支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努力开创我市财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

“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到2015年,达到500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5年达到750亿元。要顺利实现这一战略性发展目标,全市财政工作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更加注重抓好增收节支。要把增收节支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抓紧、抓实。既要千方百计抓增收,做到应收尽收,又要积极主动落实支持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涵养培植税源。既要切实保障运转等重点支出需要,又要大力压减一般公用经费,确保收支预算平衡。——更加注重发挥调控作用。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创新工作、支持发展;积极发挥调控作用,整合资金、完善政策,支持“三重一大”项目建设,支持经济、城市、生态和社会四大转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改善民生民计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投入,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更加注重财政改革创新。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不断提高科学理财水平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更加深入地推进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监督等各项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10.人力资源部总体目标 篇十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组织,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目标

一般人眼中, 参与到技术已进步到数据化、信息化高度的社会劳动中去“简单的和1 一样”。真是这样吗?

事实上, 就走出自然经济的人类劳动来说, 任何一个组织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技术和市场环境下, 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两者进行有效组合的难度都是如此艰巨, 以至于我们在大力发明、改进劳动手段和劳动工具的同时, 不得不如西绪弗斯 (Sisyphus) 推巨石上山般周而复始地对组织内人- 机- 物的结合方式进行不断的探索、调整、总结和再调整。既便如此, 劳动效能与人类主观能动的创造力相比, 还是如此的低微, 显然, 我们需要一个有效的、长期持续的反映敛含技术流动于劳动过程中的、直接核算与记录劳动第一要素--人力资源价值形成、变化和贡献的人力资源会计, 来独立地或与传统会计相结合地为劳动组织活动提供以下人力资源信息, 依此来引导管理者和决策者制定有利于组织技术进步, 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运营和管理决策。

一、评估“人才与价值”的蕴养

人是社会意识、知识与劳动技术、技能的创造者与荷载者。换言之, 每个具有劳动意识的人都是待开发的人力资源。但同自身禀性一样, 每个人力资源的专业价值蕴养情况不同, 与之相应的表现在不同领域也就有着不同程度的开发和应用价值。因此, 面对劳动作业目标的单一性及专业过程的狭隘性使其对人力资源应用有着近乎苛刻的选择时, 足够科学、严谨、准确地运用会计、统计、分析及其他方法合理识别并连续记录单体人力资源的专业价值, 不仅是劳动组织的亟待数据, 也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基点。

二、描述“单体与个体”的转化

人类组织和参与社会劳动的动机与行为有两点:一是合理有序地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文化商品;一是借助社会活动平台通过社会价值的实现来展现并提高自我价值。前者的过程与结果通过传统会计体系已经有了完整的反映与核算, 而后者, 正是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设计、核算的内容与范畴。这不仅是人类认识自我的需要。也是任何会计主体实施完整核算的必要。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内容不是简单的劳动定额执行记录, 也不是劳动生产率的连续计算, 所以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指导下, 真实、准确地描述人力与财、物的结合过程中单体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的契合与转换, 既是人力资源会计科目设计的难点, 更是动态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

三、提供“群体与效能”的指向

1+1≠2 是困扰劳动组织活动的难题之一, 也是测定并调整人-机- 物结合效能的核心问题。面对社会组织运作目标的多向性及群体劳动的合作性, 毫无疑问, ”人尽其才“是所有组织竭尽全力但却难以实现的劳动组织目标。这是因为, 暂且搁置思想的内化与情感的外泄不谈, 人类的烦恼就在于:我们总在证明”我“的头脑是多么的睿智;眼光是多么的精准;付出是多么的巨大, 却恰恰忘记了“我”所享用的一切荣誉和成就, 正是被责难、被压抑的“他”所给予的奉献。即便偶尔对“他”的欣赏, 也更多是一时的情势所迫或附和相投带来的愉悦。但这显然不是放弃追寻人才与价值的理由, 事实上, 任何组织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也总是在努力寻求如何克服或减少主观判断, 持续、客观、公正地测评人力资源个体和群体价值及其未来延展度, 以实现“人尽其才”, 并进而说明本组织人力资源群体价值优势之所在, 以此为组织定位或企业转型获取关键数据的途径。所以, 人力资源会计应通过静、动态人力资源会计技术应用, 正确地践行这一途径。

四、揭示“薪资与文化”的联系

舆论引导社会意识的方向;薪酬引领组织内人文价值的取向。这是因为:薪酬不仅是商品交换条件下社会劳动参与者获得可交换社会产品的数量, 更是对人力资源单体价值在本组织社会劳动群体价值中的认同体现。尤其是金字塔结构的层级管理模式中, 权力+薪酬的激励 (约束) 能力往往弱于责任+ 薪酬的约束能力。所以, 人力资源会计应通过责任内化的单体与个体价值核算以及价值转化率的测定, 结合传统会计中的人工成本耐受度, 为薪酬设计提供客观、准确、真实的基础数据, 并辅助组织搭建价值导向明确的薪酬结构, 以改善并保护本组织人文价值观念的蕴养环境。

五、诠释“培训与发展”的内涵

恰当的培训, 不仅能提高人力资源品质, 更能有效地传达组织对其成员的人文关怀, 增强组织生命力。但同其他以智力投入为主要劳动手段的新型产业一样, 人力资源品质投资的受益者是参与者个人, 而组织收益却取决于人力资源自身的主动性和组织事务的适配性, 因此, 从传统会计角度来看:人工成本的上升对利润产出更多的是负值影响;而从应有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内容来看:品质投资却是随单体价值提高而带来的、直观的可预期个体价值提升。这种相对与传统会计设备“硬件更新”核算而言的人力资源“软件更新”核算, 显然更有利于反映培训的价值和组织的发展力。

参考文献

[1]郭儆力, 梁亚玫.劳动价值理论在人力资源会计中的应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08期.

[2]郭儆力, 张升彦, 史晓霞.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属性分析.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04期.

[3]郭儆力, 白翔宇, 康慧.论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的设计目标与原则.商场现代化, 2012年第12期.

上一篇:电子元器件技术规范下一篇:金融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