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2024-07-30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通用8篇)

1.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篇一

发展通用航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国民经济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增长,我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之相适应的是,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地方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我国建立在投资和出口导向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一方面,由于片面强调投资规模,我国很多地区的投资和引资是粗放型的,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能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产的低效率。而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强化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攀升,这种投资带动型发展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另一方面,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对出口过于依赖,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较高,经济发展爱外部环境影响过大。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低谷,逐渐开始复苏,但是由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形势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欧债危机还在不断“发酵”,我国的外贸环境仍然没有等到根本改善,过于依赖外需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鉴于以上情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的低碳化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同时尽量引导并扩大“内需”,以内需促增长已经成为我国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相关产业中,通用航空由于产业链较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同时还具备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小、社会需求旺盛、产业带动作用大和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通用航空完全有理由成为我国继汽车产业之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龙头性产业。因此,基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对区域经济有着极大拉动作用的通用航空也日益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新兴产业。

一、通用航空是区域发展的带动型产业

通用航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行业和先导型高新技术产业,是一国现代化、工业化、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必然成为区域发展的带动型产业。

通用航空产业科技含量高,其中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支的通用飞机制造业和通用航空运营业高度集成了大量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广阔空间。作为尖端技术发展与集成的引擎,通用航空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冶金、化工、材料、电子和机械加工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有助于促进与之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通用航空领域的高技术可以转移应用于广阔的非航空领域,带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可以说,通用航空的发展对于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使区域经济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有着积极的作用,通用航空有望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中的“新兴增长点”。

二、依托通用航空能够形成区域新兴产业集群

从通用航空产业整体角度看,通用航空的发展涉及到通用飞机制造、通用航空企业运营、通用机场管理,通用飞机的采购、维修、融资、租赁、保险等诸多方面。其产业覆盖面极为广泛,通用航空的发展直接涉及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通用航空的触角也延伸到制造、维修、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

如果从通用航空的产业链角度看,居于上游是通用航空制造业,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作为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型行业,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又会带动航空仪表、电子、信息等自身产业链上的其它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居于中游的是通用航空运营业,它直接为社会和经济各领域以及百姓的生产生活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通用航空服务的应用领域会更加广泛,其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会与日俱增。居于下游的是通用航空服务业,它是由与通用航空制造和运营相关联的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所要求的一系列高时效、高附加值的服务组成。与通用航空密切相关的各类辅助、配套和支持性服务产业对于扩大就业、繁荣地区的服务经济也有重大作用。通用航空所带动的物流、地面服务、金融、保险、娱乐等行业的发展无疑也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添上浓重的一笔。通用航空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未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必将日益突出。

通用航空作为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比汽车工业形成的产业链条还要长。通用航空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内一系列相关产业,尤其是通用航空产业上游航空制造业和下游航空服务业的迅猛发展。通用航空能

够在区域内形成多个重要的新兴产业集群。所有这些,使得通用航空已经成为具有长期发展前景的,能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长型和带动型产业。毫无疑问,通用航空必将成为区域经济振兴的“助推器”。

三、通用航空对区域内需有重大拉动作用

我国要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2010年,我国人均GDP就达到4361美元,北京、上海、天津等部分省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应急救援为代表的公益性通用航空需求,以各种作业飞行为代表的经济性通用航空需求,以私人娱乐飞行为代表的消费类通用航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广大民众对通用航空领域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已积累到较高的程度,通用航空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这种需求集中体现在私人娱乐飞行、旅游飞行、公务飞行、航空训练飞行、体验飞行等方面,通用航空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在逐渐被激发出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些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个人自行购置航空器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个人购买飞行器和相关消费需要也日益增多,部分地区在修建自用机场、发展配套航空消费产业等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随着我国通用航空外部保障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尤其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地通用航空需求必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引导和满足各类通用航空需求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大消费需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鉴于通用航空对区域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目前我国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制定本地区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将发展通用航空产业视为优化升级地区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家已批准西安、珠海成立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园,此外,很多城市也都在积极发展以制造为基础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其目标都是以通用机场或产业园为中心,打造航空高科技制造业集聚,形成带动力和辐射力极强的通用航空经济区。重点发展通用航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航空物流、航空服务等相关产业,使通用航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实现区域经济的成功转型和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家已经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希望通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辐射和带动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经济区域的共同成长,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发展。这也给通用航空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良机。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也开始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各层次的通用航空相关支持政策也在陆续出台。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社会资金也开始逐步进入通用航空领域,通用航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氛围,通用航空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正在改善,以通用航空发展服务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通用航空无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和二次振兴的重要产业依托。

2.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篇二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

(一)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企业间可以实现信息交流和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共用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有利于资源节约。此外,产业集群也能通过其群体效应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者,提升产业区内企业融资渠道,为产业区内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产业集群对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区域产群品牌影响力、促进就业、拉动地区就业人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尽管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在相应地点进行产业集中,但并不是所有相同或相类似产业都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其发展和产业集中地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准。因此,建立产业集群并不是单一地将相同产业企业进行融合,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地域环境、发展可能的优势等多个因素。同时,现代盈利能力分析中的投资回报率、生产效率、产业集群效应都是对产业集群最终形成的主要参考因素,对产业集群今后能否如预期一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一)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原则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主要应坚持以下几点,首先,要以市场为主的发展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集群真正发展;其次,沟通与合作,加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合作,甚至是对外合作十分重要;再次,始终坚持协调原则,对于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包括企业间在内的多个部门协调;最后,政府引导,即政府支持,因政府权威性、经济支持、政策优惠。因此,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更科学,也避免一些违法或不良发展情况产生。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市场竞争原理。为使产业集群效应最大化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协调发展。需要在竞争环境中加强协调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资源节约和基础设施共用。对于产业集群发展来说,一个地区市场紧张的大小,与其政府管理有密切关系,通常意义上来说,市场竞争和市场管理机制健全,政府在其中展现的作用也就越强,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更为大胆,为开拓性、创新型;相反,如市场竞争和市场管理机制水平低,那么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意义不明显,产业集群发展更为保守。由此可见,市场机制管理程度高的对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影响。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下的网络环境发展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通过网络环境创建可以有效观察并了解产业集群发生的变化。区域网络创新最为主要的一点在于在特定区域环境中,各个企业间为保障双方信息沟通、资源共性之间建立的关系。纵观区域网络环境的创设,尽管同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有一定不同,但却相当于企业间通过建立信息、产业、设施、人才、资金等方面的网络沟通环境改变原有企业单一发展所带来的局限性,对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网络的建立实际上不仅帮助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更使其有关协调部门在发挥个人优势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实现了共同发展和繁荣。

(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从目前其他国家已经建立成型的产业集群区域看,在市场发展下,市场能够推动企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规模扩大,对产业集群的整体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长期发展下,市场还存在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市场自发性不受任何企业、个人左右,一旦市场出现变化,就会使产业集群经济面临下滑,甚至是危险。而市场的盲目性,更是政府、企业无法看到的角落,繁荣的表面下一旦出现变动,对产业集群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对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发展管理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政府做强有力的保证。特别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健全,市场总体格局还没有形成。因此,为保证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政府调整和控制必不可少。

三、建立健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

为保障产业集群设立的科学性,政府可以以西方国家成功设立产业集群区为借鉴,但要注意结合我国现实环境,打造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中坚持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共同作用,使市场成为产业集群的主要开拓地,也要注意管理企业间不良竞争,防止市场出现泡沫经济。战略制定问题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原则,不能一味守旧,也不能操之过急,要保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产业集群内部创新能力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二)完善区域市场环境

市场机制的完善,对产业集群发展来说就越有利于科技、信息的发展,产业集权现象也更为明显,能够大大推动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拓展。所以,严格的市场管理机制是保证产业集群高效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和管理体系,必要时采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市场内部企业间公平竞争。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市场,鼓励产业集权企业在国内发展的同时,还要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真正发展,使产业集群区影响力提升。

(三)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为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和企业都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产业群发展,以推动人才在产业群内流动,为企业发展、产品创新、核心技术开发提供重要人才推动力。因此,不仅仅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科技型,拥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企业管理者,推动其在产业集群内的发展,通过其活力使更多企业管理者看到区域创新的重要,加强企业间创新意识的交流。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相比企业来说,政府拥有庞大的资金、技术和政策优势,通过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也更为客观。因此,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政府引导是关键。政府提升对产业集群引导也要通过制定严格的战略目标,总结区域内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才更能推动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企业间不良竞争和因占据市场出现的违法和违规行为。

(五)推进区域产业集群经营国际化

为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要确立全面的竞争目标,通过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将其发展势头更好地融入世界大环境之中。从目前我国已经成型的几个产业集群看,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内部大型企业都积极地与跨国企业或知名外资企业合作,同时中小企业也开始向合作化企业发展,对推进我国产业集群科技化、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拉动产业集群在国外的市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和民.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东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刘娜,周红波,赵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江西中药产业集群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30):129.

[3]江彤.关于流通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18):253.

[4]徐艳.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合对策探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6):23.

[5]褚蓓,李翔.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基于陕西省旅游业的因子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03-107.

3.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三

关键词:产业转移 区域发展中部地区

产业转移是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从我国产业发展历程看,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产业转移,二是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在区域间产业转移中,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次转移是主要形式。

产业转移的内涵与理论概述

(一)产业转移的内涵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是一种企业的自发行为。产业转移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产业在一国内部或国家间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其构成要素包括转移国(或地区)、承接国(或地区)、转移产业、转移企业、转移资本、转移技术等。产业转移,可分为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概述

国际上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早期的学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他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发展周期,决定了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与进口国角色的变换。他认为每一项改革或每一种产品都要经过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反映了发达国家如何从创新开始,经过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主要是从转出国的角度分析了产业从发达国家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提出了转入国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和条件。

阿瑟·刘易斯和弗农的产业转移理论是从发达国家高度产业化过程来阐述的,而日本的赤松针对本国产业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发展模式”,则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阐述产业空间转移的。赤松要以日本的纺织工业为例,论证了日本的纺织工业从进口、国内生产到出口的过程,在不同年代的坐标图上,这三支曲线颇似雁翅,故名“雁行模式”。不仅日本棉纺织业如此,其他产业如造船业、钢铁业、汽车业、电子工业发展中都可见到这种现象。这个实证研究的理论,在亚洲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得到证明。

日本的小岛清在二战后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在本国的那些已经失去或者将要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将会转移到具有或者潜在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时经营资源也将从本国那些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撤出,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中。他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内容,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揭示了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动因。

我国学者也对地区发展与产业转移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内理论界曾对“梯度理论”进行了较长期的争论。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前面概述的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雁行形态论对生产按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转移这一问题上,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有相似之处。

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特点

第一,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

第二,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产业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

第三,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被称之为“双三角”的地区,作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区,其产业转移的力度不断增大。

第四,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向西转移趋势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直接转移至离原材料产地较近和能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是最明智的选择。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备的条件

(一)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丰富

中部地区拥有三峡、小浪底、葛洲坝、三门峡四大水电站,大同、宁武、西山、霍西、沁水、河东、淮北、淮南八大煤田。在能源紧缺、能源价格又已经大多放开的情况下,这一优势将越来越重要。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输出基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而这些资源正好是中部地区的优势,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这为未来中部地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基础条件。

中部地区廉价劳动力优势明显,中部地区职工的年平均货币工资低于东部。东部地区向中部进行产业转移,以利用中部的廉价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所以,中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为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二)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中部地区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可提供产业支撑。中部各省都是计划时代的产业基地,特别是湖北、河南、安徽都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础好,传统产业优势明显。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能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优势产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三)综合成本优势

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相对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具有综合成本低廉的优势。不仅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丰富,而且工业用地、工业用水、用电等价格远低于沿海地,这对中部地区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塑料制品、机械电子等产业十分有吸引力。

(四)有利的交通区位条件

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中部六省地处中国腹地,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交通便利,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全国物资流通的必经之地,对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市场扩张非常有利。

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把握“中部崛起”战略的契机,积极推进产业转移步伐

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因此,中部各省应依托“中部崛起”战略,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营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以推进外部产业向中部地区的转移进程。

(二)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增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

产业发展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具有较强的物质性,如基础设施环境、地理环境等。而软环境则是指易被人们用心理感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精神性,如诚信、服务、文化环境等。近几年,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优化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软环境方面。行政制度和政府服务软环境的建设和完善是优化投资环境的关键。因此,要特别注重引资软环境的建设,通过营造统一、完善、透明的制度环境和提供高效、规范、廉价的政府服务,来增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

(三)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利用产业链承接转移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很多,如粮食加工业、畜禽加工业、服装制造业,钢材制造业、光电子产业等。把这些产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产业基础。同时,承接产业转移从配套入手,围绕优势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来承接产业转移,扩展产业链,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链。

(四)承接产业转移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论河南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 篇四

班级:xx

学号:xx

姓名:xx

论河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际上21世纪初我国就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局,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轴,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方向。在这一大目标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然是一个战略重点。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由于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经济结构不同,各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更加明显,区域之间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并且这种特征有加速发展的趋势。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大局。

一、各经济区发展现状概述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全区由9个省辖市组成,土地面积为5.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3%,2004年末总人口为39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2%。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各城市之间距离较近,距离中心城市郑州大都在100公里以内;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钼矿等储量居全省前列,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区位优势显著。

豫北地区包括安阳、鹤壁、濮阳3个省辖市,土地面积为1.3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3%,2004年末总人口为103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6%。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北部,与山西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相邻,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豫西豫西南地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个省辖市,土地面积为3.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2.3%,2004年末总人口为129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3%。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南部,与山西省、陕西省和湖北省相邻,工业有一定基础,煤炭、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

黄淮地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个省辖市,土地面积为5.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4.1%,2004年末总人口为349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5.9%。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与湖北省、安徽省和山东省相邻,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但矿产资源比较匮乏。

二、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

经过对比发现,中原城市群以40.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一半以上的GDP,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其他经济区,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居中游水平,黄淮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持续提高,主要人均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和豫北地区产业结构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明显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步扩大。

三、实现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河南四个经济区经济总量及结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扩大的态势,中原城市群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有率先崛起并走在中西部发展前列的势头,黄淮地区发展滞后,则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未来15年里甚至更长时期,必须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制订促强扶弱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将发展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1.坚持协调发展战略

一是注重协调发展。针对各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将会加剧的状况,必须实行协调发展战略,努力将发展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二是努力推进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是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实现跳跃式发展。

2.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

一是合理规划主导产业。根据主导产业的理论及产业区位商、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各经济区按自身情况发展主导产业。二是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是经济发展在区位上的选择。在理论方法上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选择经济增长极或经济增长核心区。

3.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从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的角度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与国外、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合作,用引进来的资源提升河南的经济实力,增强河南

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河南要四面出击,提高产品在省外市场的占有率。从河南省内部的四个经济区域发展角度看,这四个经济区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分工是建立在各自的优势基础上的,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合作是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合作形式的选择上,一是产业政策协调。区域不同,产业政策的着力点应有所不同,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对各区域及区域之间应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引导区域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引导优势企业集聚,形成集聚效应,实现规模效应。二是消除市场壁垒。不仅区域内实现交通便捷,交易顺畅,而且区域之间也要打破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公平交易,保证机会均等。三是改进区域联席协商交流机制,促进区域间加强沟通,平等协商。四是调整区划,整合要素资源。

4.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

5.品牌带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五

摘 要:文章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品牌,经济增长,模式,晋江

一、经济增长理论和晋江品牌带动综

(一)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及区域政府追求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产品与服务总产出量的增加,它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量。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一个封闭的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内国民生产总值y1是现存的生产能力(产出)o和需求d的函数,即y1=f(o1,d1),从供给方面看,产出取决于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和土地q等的数量和质量,即o1=f(l1,k1,q1…),从需求方面看,总需求是由私人的消费需求和公共的消费需求c与私人和公共的投资需求i两部分构成,即d1=f(c,i…)。

经济增长也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最早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随后新古典增长理论引入解释经济增长的新要素——技术进步;而新增长理论进一步把技术进步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而后诺思又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重要要素进行考虑。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和演进,可以看出,这些经济增长理论将研究放在生产或供给(产出)领域,重点考察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忽视了需求领域拉动作用的研究。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经济进入生产过剩,产出因缺少需求不一定会变为收入,以及品牌对消费需求越来越起重要导购作用的时代下,品牌这一因素到底对经济增长(在推力和拉力上)起什么带动作用?以及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晋江品牌带动状况

2007年,晋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5.5亿元,增长18.8%;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6位。晋江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仿样加工到贴牌生产,再到打响自有品牌的过程。亚洲金融危机、产品同质、供过于求的新竞争环境的出现,开始改变晋江出口加工企业的生存状态。面对内外销市场越来越难做的现实,很多企业逐渐意识到,贴牌生产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同样品质的产品,贴上外国牌子就身价倍增,而生产者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在这种环境下,晋江企业迫切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品牌,晋江企业对品牌重要性认知开始觉醒。

1997年,安踏的销售额仅有5000万,但安踏却率先请孔令辉做代言人,打响了进军国内市场的第一枪。2000年,孔令辉夺得奥运会冠军,随着他在中央电视台喊出的“我选择,我喜欢”的广告语,安踏品牌效应立显,安踏在市场上的销售业绩出现了井喷式增长。2007年10月,安踏在香港上市,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安踏获得了更大发展资源。

在安踏品牌效应带动下,晋江企业开始跟风式的品牌改制;晋江市委、市政府也先后在1998年和2002年实施了“品牌立市”和打造“品牌之都”的战略,结合龙头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创建,积极引导企业贯标认证、争创名牌,推进自主技术、自有品牌的“两自”型企业发展。

到2007年底,晋江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9个、中国名牌产品24项、中国出口名牌产品2件,国家免检产品76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13项;5个品牌入选亚洲五百强,10个商标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五百强,3个品牌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

二、晋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晋江品牌带动可以归纳为3层带动。第1层是品牌企业对自身企业的内部带动;第2层,品牌企业对区域内外部企业的带动;第3层是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带动。根据以上作用关系,我们构建晋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图(见图1):

(一)品牌企业的自身内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即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对自身发展所需的供给要素(劳动、资本、技术)和需求要素(消费、采购和投资)的带动作用关系,从而对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首先,通过品牌建设带动自身企业发展所需生产要素的获取。由于品牌企业管理规范,较高的知名度,较大的发展潜力,更容易受到劳动者的青睐和优秀人才选择单位的重要考虑因素;品牌能带动自身企业更易获得政府在用地上的支持,同时品牌企业注重从管理和技术上要效益,强调集约化生产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品牌建设能带动企业技术的创新和存量技术资源的利用。

6.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论文 篇六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市场现代物流

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近年来,物流的系统、集约作用,又展现了它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97年开始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新加坡、香港为代表的将物流作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和地区表现了很强的抗御危机能力,这使人们对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又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重视。

我国区域物流的弱点,概括起来就是经营分散,产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现代化程度低等。目前,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建立物流中心,在发展中向规模化、社会化过渡,这些实践行为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即物流对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第一,经济全球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着不同内容的经济结构调整。企业间全球范围的重新组合,使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流通企业间的融合与联盟日趋频繁,产生许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相关企业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相关企业间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整个链条上相关企业的竞争力,这直接导致专门为供应链中相关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组织的出现,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组合与配置,使得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般来说,区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优势明显,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人才众多,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纳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理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产业结构的基本演进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正是适应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的要求的。

第三,企业追求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了现代物流发展。

随着企业对战略管理的重视,企业通过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已为管理者所认同。由于企业更多的是注重发挥其核心业务,即他们擅长的、具有差别化优势的业务,其他业务通过从企业外部采购,即“资源外购”获得,作为生产型企业非核心竞争能力的物流部门开始与企业本身相脱离,成为独立发展的现代物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在本土进行研制和生产,然后再到全球范围销售这样一种运作模式,这一“购—销”模式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据统计,到1999年8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5万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现代物流的观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国能有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其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境外投资者的需求,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外资企业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及其产品也会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面对这一必然趋势,同样需要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对生产领域内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包装、加工、配送等环节顾及甚少,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等传统观念,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算,使得我国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而美国的物流费用平均只占货价的10%——20%,最高为32%。巨大的反差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要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必须加强物流管理,发展现代物流业。

第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在这样广阔的国土上资源的分布又很不均衡,多数自然资源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北方地区,而人口多集中在中部和沿海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原材料采掘、粗加工等基础工业远离加工工业的产业布局,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导致我国物流费用较高。据统计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20%左右,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0%和14%。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入WTO,开放分销服务业,对我国服务贸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创造了相应的机遇,促使国内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一步消除存在于他们之间的壁垒,加快分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步伐。适应这一改革与调整的现代物流业必然成为现代分销网络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同时,为生产领域的开放所带动,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现代物流业也必然迅速发展。因此,扩大开放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二、现代物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征。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贸易做保障,生产的大量产品就会堆积在狭小的空间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第一,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世界银行在其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中说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讯。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比重最大。从市场运行成本的角度分析,物流业的突出作为是其对普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

物流业之所以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因为,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以点状松散存在的要素组成物流网络后,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现代物流业对普遍降低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可以从对交易过程和交易主体行为的考察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一方面,从交易的全过程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时效的长期性而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从交易主体行为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促使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物流联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使得交易双方机会主义交易费用有望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

现代物流的实现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相对于分散经营、功能单

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现代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现代物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第三,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

7.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产业集群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我国,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 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 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 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 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如何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实现保持产业集群升级, 对区域经济的长期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 产业集群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式

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形成更好的供应、销售市场和渠道, 企业更容易获得熟练劳动力、技术人才、设备和原材料。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 产业集群能够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 大大加快企业的创新步伐。同时,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 建立区域性品牌, 使企业获得区域营销优势。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 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产业集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发展和壮大的, 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在空际聚集的组织形式。近些年来, 在我国广东、浙江等地区出现了大量小企业聚集在一起的“群落”现象, 如广东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群, 浙江温州产业群、服装群、永嘉钮扣产业群、柳市低压电器产业群、大唐袜业产业群、永康五金制品产业群、安吉的办公家具、山东沂水的食品产业群等。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如何保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实现集群升级, 对区域经济的长期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的相互学习和模仿, 集群形成初期对集群的形成和初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的情况下, 如果一味模仿而缺乏原创性技术创新, 集群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知识产权在集群内的作用很小, 一方面申请专利需要很长时间, 而集群内知识的传递又是很快的, 可能专利还没有申请下来, 市场上已经有这样的产品了;另一方面, 就算申请了专利, 同样集群知识传递很快, 公司将新产品推出市场, 如果很受欢迎, 集群内其他企业马上模仿, 而集群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很多的, 模仿的企业不是一家两家, 有可能很多, 开发出新产品并申请专利的公司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与那么多公司打官司。同时因为地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主可能都相互熟识。打起官司牵扯到很多关系, 对它来说还不如不开发新产品。于是, 在集群内大家都等着“搭便车”。

2.2 缺乏统一规划、合理分工, 产业链条短

产业集群并不是简单的企业扎堆, 必须在企业之间建立起产业关联和分工协作关系, 使企业协同作战, 才能实现资源整合, 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对产业集群的统一规划力度不够、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缺乏整体设计, 企业的非“集群”化倾向突出, 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 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不少企业产品雷同, 专业化分工不明确, 产品关联度低, 没有真正形成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条。另外, 各地在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时缺少协调, 竞争大于合作, 企业间的关联与协作难以开展, 区域整体优势无法形成, 致使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太多, 支柱产业遍地开花, 使产业整合目标过于分散, 影响到集群战略的聚焦和力量的集中。

2.3 集群内“双赢”观念尚未形成

这是产业集群的“软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也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 是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 没有诚信的产业集群中假冒伪劣遍地, 欺诈行为盛行, 这样的产业集群只能是短命的。产业集群内尚未建成良好的集体行动规则和内部沟通渠道, 集群内普遍缺乏包容开放的社会人文氛围, 企业间过度的竞争造成了敌意的心态, 合作共赢的集群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2.4 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

地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多从家庭作坊发展而来, 企业内的技术骨干大多是那些有经验的老技术人员, 他们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而企业的经营者虽然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 但自身的素质通常都不高, 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 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 企业员工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企业内部管理比较混乱, 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由于管理而引出的问题层出不穷。

3 区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创新、竞争与协作。产业集群如果要获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持集群持续的竞争优势。持续的创新使得集群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 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力。促进创新实现的机制是竞争与协作, 竞争为创新提供压力与动力, 协作为创新提供有效的实现形式。产业集聚通常会带来两种效果, (1) 产业之间相互激烈的“面对面”竞争, (2) 产业之间紧密的分工协作。竞争与协作既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 正是这种矛盾统一体推动着集群的发展与创新。反之, 当集群内部的竞争机制与协作机制出现问题时, 则集群的竞争力将会受到损害, 从而影响集群的生存能力。

国内外实践证明, 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被不少专家认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因为, 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知识和经济的创新与扩展, 有效地结合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优势, 产生集群效应, 即在产业集群区域内, 形成高度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产业氛围, 使分工更专业、更精细, 使成本降得更低、技术创新节奏更快, 同时, 解决分工专业化与交易便利性之间的矛盾, 形成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 有效地提升区域内产业的竞争力。可见, “集群化”带来“跨越式”, 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 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集群经济发达的地区, 大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3.2 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3.2.1 要完善投融资机制

产业集群要发展, 集群内的企业必然要进行投融资。政府应积极制定政策, 改善投融资机制。首先, 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尽量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其次, 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设立集群的产业发展基金, 由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再次, 应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为企业服务, 加强金融机构同企业之间的沟通。最后, 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集群内的各种项目建设, 推进各类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 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服务体系和投资机制。

3.2.2 塑造学习型产业集群

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 一个企业组织要想生存, 必须具备不断寻求新的战略对策以及迅速变革和创新的能力。地方政府可以运用舆论的力量, 大力宣传、引导集群形成学习型的文化氛围, 构建一个自由、开放、便于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系统, 使集群内的企业不断地吸收和创造最新的知识, 从而企业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进而集群也成为一个大型的学习型组织, 这本身也就是推动集群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

3.2.3 发挥行会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

行会是集群内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产业集群内的行会对实现集群内企业与政府的高效沟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行会是产业集群内外企业价值链联结的纽带, 通过行会向集群外的企业介绍集群内企业现有情况, 集群内企业的优势资源, 集群的软硬环境以及集群内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行会促进产业集群内部资源共享, 行会就如同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 表现为行会为其内部的企业制定统一的行业规则, 信息沟通机制, 项目研发机制, 为集群内的企业产品提供着共享的营销资源。

3.2.4 协调企业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3个方面, 分别是经济效率、独特的企业战略和企业所在产业集群为其生产力和创新能力提供的便利条件, 而这3个方面彼此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企业的战略就是企业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市场定位。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包含有主导性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所谓主导性产业是指产业集群中的基础性产业, 在产业集群的价值链中联结上、下游产业的中间环节, 是产业集群中最为重要的产业群。支持性产业是指为主导产业提供原料、中间配套产品以及物流、销售等产业部门。在产业集群中, 主导产业中的企业与支持性产业中的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不同的, 两者只有形成互补才能使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分工更有成效。

3.2.5 进行区域营销, 创建区域品牌, 帮助集群开拓市场

地方政府可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努力为企业疏通市场渠道, 扩大集群在国际和全国的知名度, 引导和帮助集群开拓市场。政府可以建立专业化的产品交易市场, 牵头举办产品博览会、贸易洽谈会、招商引资会, 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宣传, 邀请各路媒体对集群进行报道, 知名人士为产业集群担任顾问等。

3.2.6 强化产学研结合之路, 加强创新力量

集群可持续发展需要产品升级与多样化。就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支撑做后盾, 即要求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除了便于创新的集群效应之外, 地方产业集群本身应该在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平台基础上, 主动地与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不断在产品开发、技术改进、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所突破。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将自己的研究部建立到省会城市, 可以就近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 但这种做法要考虑产品特性。当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 知识的溢出效应, 技术外部性会影响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 根据外部经济性理论, 需要给开发出新产品的企业一定的补助来弥补外部性。

同时, 集群内新技术、新产品就如同地方产业集群内的一个准公共物品, 根据准公共物品的特性, 需要由政府加入。政府可以将税收的一部分投资建立产品、技术研究中心, 促进集群升级发展。

3.2.7 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并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网络

集群是一个产业生态系统, 需要大小企业相互补充, 在竞争中融合发展。要努力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网络, 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此, (1) 产业集群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开发、建设行业性研发中心、质检中心、博士后流动站,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政府可在技改贴息、科技创新补助、项目融资、股票上市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2) 要搞好集群内产业协作与分工, 形成产前、产中、产后, 及中间品生产、成品生产和服务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 形成以少数大企业为主导、大量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产业链专业分工为基础的分工组织网络, 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延长产业链条, 发展终端产品, 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 增强产业竞争力。

3.2.8 以工业园区为依托, 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孵化器

孵化器的本质是为创业者提供资金、人才、设备和场所等所有相关服务, 使创业者只要带来创意就可梦想成真。产业集群是最好的孵化器, 它可以使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 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 即培育孵化器。为此, (1) 要完善硬环境。产业集群的设施和公共产品很难由单个企业自主提供, 政府应弥补“市场失灵”, 在提供良好行政服务的同时, 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应大力加强交通、通讯、能源等产业发展基本载体建设, 重点建设对产业发展拉动力强、辐射面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2) 要完善软环境建设, 即集群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包括金融服务、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信用担保、信息收集、经营管理、市场调查、国际贸易、职工培训、质量检查等。这些服务机构既是企业的帮手, 也是政府的助手, 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摘要: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 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 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如何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实现保持产业集群升级, 对区域经济的长期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明确了支持区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建设措施, 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 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集群经济发达的地区, 大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健壮, 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动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 (3)

[2].刘曙光, 杨华.关于全球价值链与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5)

[3].曲欣.中小企业集群理论与浙江现象[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4)

[4].胡宇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8.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篇八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金融深化就是实现以市场为取向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特别是振兴落后地区经济过程中,必须重视金融结构的作用区域金融结构是指金融工具数量状况的区域分布。

1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关系

(1)区域金融对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本投入量的贡献

在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中,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储蓄是资本投入的来源,只有较高的储蓄率才能够带来较高的投资率。从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过程中都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一些被称之为发展奇迹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的储蓄率均达到很高的水平。储蓄率的提高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2)区域金融通过扩大技术进步在生产率提高方面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金融活动为发明和创新提供了大量的资本支持,而且由于金融的支持使科技成果迅速传播和普及并现实地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提高了生产率,使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迅速成长起来,并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科技成果的大范围推广和普及的速度就越快,中间遇到的阻力就越小。另一方面,各区域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提高,还为广泛采用国外先进生产及管理技术,为科技成果在区域间有效传播,为促进区域间进行企业技术合作等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区域金融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

区域经济增长最成熟的表现应该是质的发展,也即区域经济的增长应该最主要来自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区域金融在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都需要在有效的市场中去实现。这不但需要有效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更需要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区域金融通过扩大资源再配置在生产率提高过程中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众多生产、经营部门的资本融资比重变化中实现的。

2如何促进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加快金融业经济开放

环北部湾地区既是泛珠三角区域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汇点,又是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的前沿地带,在金融开放和边贸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为了提高环北部湾地区金融开放程度,要积极实施“引进来”策略,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前来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入股境内金融机构;同时加强与发达省份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前来开设分支机构。

(2)加快金融经济创新和改革

在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过程中,增进区域经贸往来需要金融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这就为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外在动力。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这一要求,继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和扩大金融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大力推广现代化支付系统,积极发展区域票据交换系统,开发扩建本地银行卡网络,为区域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发展提供支持平台。

(3)改善金融经济生态环境

区域金融生态建设状况,不仅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稳定发展,而且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改善环北部湾区域的金融生态,除了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良好的会计、法律和司法体系外,地方政府有必要将金融生态建设放在与投资环境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

(4)加强金融经济区域合作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为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保障。当前,人民银行分支行要担当起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主要责任,加快建立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指标体系,客观分析判断区域整体金融风险,定期发布区域金融稳定评估结论,制定完善区域金融业应急预案,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参考文献

[1] 沈丽,鲍建慧.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基于Dagum基尼系数方法的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04).

[2] 周再清,彭建刚.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05).

[3] 张晓莉,刘启仁.中国区域资本流动:动态与区域差异——基于1978~2009年数据[J]. 国际商务研究,2012(03).

[4] 陶冶.关于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问题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08).

上一篇:做好电子商务网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下一篇:幼师研修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