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差异教育(8篇)
1.中美文化差异教育 篇一
寻找“幸福教育”的密码
夏莹
信息来源: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13年5月25日
【人物小传】
夏莹,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兼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工作,历任副校长、党委书记等,获得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发表和获奖论文26篇,主编、参编教材等12本。【开场】
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和思考美国基础教育。
由于工作缘故,我经常有机会接触美国的校长和老师,特别是近些年我的很多学生到美国学习,我们几乎每天交换教育方面的信息。我还曾两次带队到美国考察学习基础教育,第一次是在2000年中,带中学生夏令营;第二次是2012年底,带“高中多样化与创新人才培养”课题培训团。两次都是二十多天,行程紧凑,一路边看边想,收获不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希望能从美国教育发展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看清并推动我们正在逐步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美国基础教育内容很多,在这里我着重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各位交流。“美式课堂”形式多样,轻松活泼,让人耳目一新。
没有班主任,德育怎么抓
初到美国的人,很快会注意到这里的学校大都没有大门和围墙,校园与街区、社区相融。当然,这只是表象上的差异。走进校园、深入班级,你就会发现,在内核部分,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别很大。先来看美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
美国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行动,非常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种培养并非通过一些形式上轰轰烈烈的活动或者以教材为载体进行课程教育。对于基本规范,美国老师更讲究“行动”而不提倡“苦口婆心”。让孩子从教训中学会尊重社会法则。对违反规范的行为,他们毫不让步。我问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中国老师与美国老师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中国老师什么都管,说话经常凶巴巴的。美国老师管得很少,说话和颜悦色。而一旦我们犯错了,如迟交作业,中国老师会说:‘下不为例。’美国老师说:‘这次作业零分。’”
另外一个特点是,美国中小学不设学生处,没有班主任。
中国的中小学学生按班上课,每个班都配有班主任,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管理中最关键而最基础的一环。美国学校不设班主任,而是在每个年级配备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老师。学生的品行操守方面的问题,小问题由任课老师解决,大问题由心理辅导员负责。
上次美国行,我接触到瓦萨中学的高二学生戴旭刚,他高一从福建转学过来。他说:“我最喜欢顾问老师,她非常关心我。”我问:“你在国内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不关心你吗?”他想了想说:“当然,班主任老师也很关心我,但他们关心的方式不一样。班主任说你应该这样,你必须那样,美国的顾问老师说我能帮你什么吗?”
在美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不当行为的时候注重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比如,处理学生打架问题,心理辅导员找个安静的地方和学生一起坐下,平和地说:“说说看,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他会耐心听完双方陈述。然后开始辅导:“打人违反校规,你得接受惩罚停学三天,明白吗?”“生气的时候,除了动拳头以外,还可以选择什么别的方式宣泄愤怒的情绪?”“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控制一时冲动?”
心理辅导员的辅导诀窍之一,是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语言,永远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后果,让学生用他自己愿意的方式解决问题。
由此,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德育,有两个方面值得反思——
一是要把握好“严”与“爱”的尺度。现在,我们该对学生宽容关爱的时候,做得有些不近情理甚至苛刻;该对学生严格教育的时候,有时又底气不足或摇摆不定。老师如此,家长也是这样。
二是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道德是高度情境化的东西,把它从各种生活的体验中、各科知识的蕴藏中抽离出来,依靠单独的诸如政治课、班会课等课程,配备专职的德育教师,设立专门的如政教处、学生处等机构实施德育,结果把德育变成了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教师、某一个机构在某一规定时间内的任务。这样的教育主观目的性太强、人为设计的痕迹太明显,学生们往往有防范抵触的心理,效果并不理想。
最近,有个学生发给我一条微博笑话,內容是:“上帝缺手机,于是乔布斯去了。上帝缺歌手,于是张国荣去了。上帝缺杀手,于是本·拉登去了。万能的主啊,你缺班主任不?缺的话就把我们班主任带走吧!” 一笑之后,满腹心酸。
教育vs孩子,谁适应谁
近年来,“补课”“重点班”让中国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们都很纠结。听说补课在美国也很盛行,我带着好奇仔细观察了一番。
在中美校长交流中,美国校长都谈道:“对于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学校通常都通过课后补习或者假期补习为学生补课。”当然,美国学校补课是不收费的,只要学生成绩不达标,学生就要通过补课来提高,所有的经费都由政府支付。按照联邦政府关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近年来,美国绝大多数中小学以“缩小差距”为目标,采取了许多帮扶措施。“择校”问题同样也非常值得关注。
美国教育是多元体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私立学校。全美共有公立学校9.7万所,有5000万学生在公立教育系统内读书;私立学校共有2.8万所,有600万名学生。
考察中,我惊讶地发现,美国的精英教育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学区、每一所学校中。公立学校对本学区的学生是不收费的,为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些年陆续推出了“特许学校”“磁石学校”,这些学校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学术拔尖型学校。即使家境贫寒,如果孩子有很好的天资,一样可以得到特别的培养,保证了教育的公平。
我们去考察的牛津中学是一所公立学校,4年前通过申请转为特许学校。艾伦校长介绍说:“我们每年先在本区报名者中筛选申请学生材料,选中者由学校组织集中考试。我们择优录取,录取率大约20%。现在几乎所有考试,牛津中学在本学区都是第一。学区致力打造它为品牌学校。” 我查阅了资料,美国所有50州都立法规定:必须进行天才教育,让智商超高的2-5%学生进入“天才班”。名牌大学的学生很多来自“天才班”。
即使不是特许学校,美国的课程安排也给资优生提高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美国的小学实行包班制,中学开始实行跑班制。让同一年级的每个学生用统一的课表,上一样的课程,一样的进度,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是完全不可思议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一样的兴趣和需要呢?!全校1000个学生,就有1000份不同的课表。美国著名教育专家梅克教授提出了教育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让教育去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去适应教育。她认为,教育不仅要承认差异,而且要尊重差异,不仅尊重一般的差异,而且尊重特殊的差异。真正的教育民主,不是教育平均,而是在个体需求和现实水平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
其实,这种教育理念我们并不陌生,孔子的“因材施教”说古已有之。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人的差异,并设计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是改革的关键,也是改革的难点。
占有知识,还是生成知识
在美国,并非所有学校的硬件条件都很好。
几年前,有一本书风靡中国教育界,书名《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是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任教于一所条件欠佳、雨天甚至教室漏雨的社区学校,一人包揽一个班的所有学科教学,长达28年。几乎所有从他教室里出来的学生都发生神奇的变化,自信儒雅、多才多艺、成绩出众。上次美国行,我专门拜访了雷夫,听了半天他的课程。此后,也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旁听美国中小学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美国教师授课非常灵活。课桌不是整齐排列的,学生也没有固定的“坐姿”,教师上课教态很轻松。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没有统一模式,上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师生讨论、辩论、实验、项目研究等。学生可以随时提问,不用起立。
通常,每堂课教师讲解不多,只是提纲挈领地讲解或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自己思考、操作、查阅有关资料等自主学习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或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相互讨论,教师个别指导,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在一节有关“美国起源”的历史课上,有这些讨论题:
1、哥伦布为什么想航海去印度?
2、这位探险家在何地登陆?为什么误把“新陆地”称作“Indies”,误将土著美国人叫成“印第安人”?
3、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形的”,这与传统的“地球是平面的”观点针锋相对,人们刚开始对他的看法反应如何? 课后作业,分组完成一项:
1、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以缩小,用纸模仿制作帆船。
2、以哥伦布的身份写一篇讲话稿,出发前告诉人们你想做些什么,或者回来后告诉人们你做了些什么。
3、用面包、乳酪、纸等材料分别做出船、帆和海员戴的帽子。
4、学唱《克里斯托夫·哥伦布》、《节日之歌》等歌曲。
美国课堂教学不是占有知识,而是要生成知识。课程设计是综合的、多变的,提问和讨论十分活跃。老师传递给学生明确的理念:你们可以对世间的一切进行质询,进行思考。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问题的主动思考的态度和批判思维能力。
给我们培训的美国大学安德森教授认为,基础教育中学生掌握知识,不在于有多深,而在于有多广。鼓励学生靠大量阅读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积累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触及广泛纵横的知识,任何时候需要更深的知识时,他可到图书馆或者找专家去探究或请教。信然!
2.中美文化差异教育 篇二
关键词:家庭教育,文化,差异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要结构和组成部分。然而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 我们就接受家庭教育, 由父母承担起来的家庭教育对于以后我们人格、性格、习惯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所以,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就更为重要, 影响更为深远。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对文化的理解与表现也不尽相同, 而教育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所以, 相应的, 中美之间不同的教育又反映出它们之间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 注意个人职责与义务,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 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和谐,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影响, 思想较为保守、内敛, 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 美国人则思想开放,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喜欢冒险和创新。
1. 中美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教育思想。
(1) 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在中国, 由于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实行“同居共财”的制度, 各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独立, 必须依赖家庭共同财产生活, 家庭的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不以家族为本位。中国家族本位主要表现在把整个家族看得比个人更重要, 重视家族成员间的伦理关系。而在美国, 中世纪中后期和近代, 由于私有制深入到家庭内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有财产, 这为每个家庭成员的独立性奠定了基础, 为个人本位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美国个人本位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 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个人本位使得美国家庭比中国家庭民主、平等很多, 造就了美国人习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和努力, 独立生存与发展, 不依赖家庭和父母的习惯。
(2)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是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 即自然观和宇宙观。中国与美国文化基本差异表现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 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 而美国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相分”。“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规律, 人也应该服从普遍规律;人性即是人道, 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受西方哲学观的影响, 美国人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 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利;人与自然界是敌对的;人要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
(3) 从民族性格看中美文化差异。美国人有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要依靠自己而不是别人,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 而不是对别人负责。在他们的观念中,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完全取决于个人能力。他们更在乎自己的想法, 对于别人的干涉和建议不会太过在乎, 如果遇到困难, 他们也更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依赖别人的帮助, 试图独立面对、解决问题是美国人的一贯作风。而在中国, 传统的价值观念就是: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对社会的奉献而表现出来的, 个人要对自己负责, 更要对社会负责, 只有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他的人生价值才更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国人喜欢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不善于掩饰内心真实想法, 不会刻意回避矛盾, 喜欢直接地面对矛盾, 解决矛盾。中国人讲究说话的艺术, 善于委婉表达, 不直接暴露矛盾, 谈话时总是给对方留有足够的余地以便对方能够接受。美国人很少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他们充满活力, 性格直爽。中国人感情内敛, 不轻易表现出自己的内心想法, 较美国人来说更为含蓄。美国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总是给自己与别人竞争的勇气和机会。中国人容易满足, 不喜欢和别人竞争, 从成语“知足常乐”中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易于满足的性格。美国人信奉个人主义, 认为人应该为自己而活, 所以谋求个人利益也是理所当然的, 集体利益不应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 个人利益与自由至高无上。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冲突的时候, 必要时可以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全集体利益, 提倡集体团结协作。美国人不拘小节, 崇尚自由, 而中国人则崇尚礼仪, 秩序井然, 师生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员工和上司之间都体现出尊卑和长幼之别。
(4) 思维方式的差异。纵观中美文明发展, 不难看出美国人更注重演绎、抽象和分析的逻辑推理, 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非逻辑的, 具有垂直观、直觉和顿悟的特征。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 语言乃其浅表, 就是通常所说的意识层面, 其下就是情感和意志等, 处于更加深层的就是以潜意识状态存在的观物态度。中美间思维模式的差异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观物态度。所以, 我们可以将西方思维归结为逻辑推理型, 中国思维归结为直观直觉型。
2. 中美家庭教育之比较
(1)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中国, 父母认为自己有权利处理孩子的任何事情, 孩子的想法是可以被忽略的, 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经验, 他们的想法是肯定错误的, 也一定会失败的, 他们必须听父母的才会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才有可能成功。中国人不仅不会向孩子学习, 还极度轻视孩子的重要性。而在美国, 由于崇尚个人本位, 家庭成员彼此间相对较为独立,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相对平等, 这里也表现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平等, 美国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 尊重孩子的隐私, 把孩子当做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2) 培养观念的差异。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 相信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对于爱的表达和方式不太一样。在中国, 家长对于孩子“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观念已不知不觉与孩子的成绩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所以, 当今中国的家庭教育无一例外地都在为学校教育服务, 孩子的好与坏都只被家长用成绩这一方面来判断。所以, 中国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 很少关注甚至忽略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从“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朝成名天下知”等中国流传下来的古句中不难看出, 中国人对于读书与考取功名的重视远大于其他。而在美国, 父母更加注重孩子各种能力的获得, 美国家长认为孩子的知识和学习是在学校内完成的, 家长和家庭对孩子的作用就体现在素质能力和适应力的培养上, 所以普遍来说美国孩子的文化知识素质偏低。另外, 中国父母注重结果, 而美国父母则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
(3) 独立性的培养。在独立性的培养上, 中国是远远比不上美国的, 由于封建传统思想和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影响, 中国父母习惯于让孩子依赖, 替孩子解决问题, 他们觉得孩子始终是孩子, 不相信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不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导致很多孩子长大成人后都没有独立担当的勇气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美国家庭培养出的孩子, 基本上18岁之后就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情父母绝对不会插手帮助, 尽量都依靠孩子自己去完成。美国的家庭教育,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 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
(4) 德育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德育都是十分重视的, 但是培养方法却是各有自己的一套。中国父母擅长说理, 进行思想教育, 他们善于用历史典故来引导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教孩子如何做人, 如何做好人, 在思想上给孩子塑造一个道德典范, 让孩子向这些道德人物和行为学习, 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父母则擅长行为教育和实践教育, 即在事情发生、处理的过程中, 引导孩子一步步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这样做才是对的, 他们可以容忍孩子的顽皮和淘气, 不拘于小节, 不约束孩子, 会鼓励孩子的奇思妙想, 为孩子个性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
(5) 教育方式的差异。中国的小孩从小就习惯于屈服在父母的权威之下, 他们从小就知道尊重父母、尊重长辈, 因为中国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何为听话?就是顺从, 父母说一不二, 孩子很容易压制自己的想法, 甚至变得没有想法, 中国的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 其实很难有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美国父母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 他们教会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做自己喜欢和向往的那种人, 他们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不会强迫孩子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在美国, 有一种共识, 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 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
3. 中国家庭教育之不足
首先, 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对比我们发现,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分重视学习成绩, 把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唯一标准, 在学校学习, 在家里还是学习, 中国孩子的童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 为了学习而学习, 课余的时间都被补习班安排得满满的, 可以说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辅助, 一切都是为成绩服务, 家长围着成绩转, 毋庸置疑地忽视了家庭教育本来的职能, 没有把对孩子生活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放在眼里, 让孩子每天生活在学习和成绩中, 失去了童年该有的快乐, 身心疲惫。
其次, 中国现如今越来越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 这一特殊的现象使得独生子女受到来自大家庭的越来越多过分的保护, 因为在家长的眼里, 这唯一的孩子太珍贵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诗篇》中写道:“一般人说, 我是母亲, 我是父亲, 一切都让给孩子, 为他们牺牲一切, 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 可是, 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现在的中国, 十之八九的父母都是在源源不断地送给孩子这可怕的礼物。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 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做, 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权利, 在这种“保护”的观念下, 许多孩子变成温室的花朵, 娇气、懒惰、自私等不良习气在孩子的身上不断体现出来, 很难在孩子身上找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子。
最后, 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注重说教, 而不习惯或者说不喜欢身教。有句话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 我们古代教育孩子言传身教, 现如今父母更喜欢动动嘴皮子, 把道德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 自己的实际行动往往又是另一番样子, 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方式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说的和做的没必要一致, 道德行为是不情愿的、迫不得已的, 并不是自愿的。社会道德规范并没有被个体真正地接受并且融会到行为中去, 反而成了一种道德束缚, 给孩子造成不良思想影响。
4. 美国家庭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 家长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必需的, 但是, 过分强调物质基础很容易使孩子养成爱攀比的坏习惯,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容易影响孩子的进取心。现如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 我们在培养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对孩子情商和道德品行的培养, 不应该继续唯成绩是论, 那么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过分地干涉孩子, 情商和道德品行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孩子的自律, 父母的教育这个时候应该起着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要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要真正地明白尊重和规范对这个社会的重要性。
其次, 作为家长, 要提高自身素质, 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 平等对话和互相理解会对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家长应该克服家长作风, 做到以理服人, 尊重孩子的权利和自由, 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了解孩子的意愿,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我们不难发现, 平等、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是道德由外化向内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而强制、高压的家庭氛围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大大削弱家庭教育的效果。
最后, 我们要学会转变观念, 意识到培养孩子社会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性。我们国家的教育一向是重智商轻情商,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有所变通。在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 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而不是只埋头在书本的世界中。作为家长, 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 认识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缺点, 鼓励孩子大胆进行社会实践, 在家庭教育中适当培养孩子与社会接触和交流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本文在阐述了中美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了中美家庭教育上的差异, 通过这些差异认识到自身家庭教育的不足, 学习美国家庭教育中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 借鉴美国的先进教育理念, 转变我国家庭教育理念, 提高我国家庭教育的水平,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信主编.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3.
3.中美本科教育之差异 篇三
中美本科教育的第二个差异是重视方式。和美国顶尖大学相比,中国大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强调教授——特别是院士和大牌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个“进步”显得何其荒唐!一个不给学生上课的人,还有必要称之为教授吗?
相比之下,美国顶尖大学一旦确立了本科生教学的核心地位,就没有动摇过。比如,芝加哥大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拥有8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但教学是他们的核心使命。教师如果不上课或者课上得不好,就没有地位。那些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往往在学校重大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力。再比如,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全美最顶尖的艺术院校之一——没有将学校搬迁到市政府免费提供的风景优美的郊区而宁愿待在拥挤的市中心。原因是作为艺术院校,学生必须要接触真实的艺术世界,他们要通过逛街,随时了解当下的流行趋势和时尚元素,激发出创作灵感。郊区风景虽美,但不符合他们的教育教学要求。
中美本科教育的第三个差异是对本科招生的重视程度和对培养质量的监控。
美国所有的顶尖大学,无不对本科招生工作高度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来说,大学里纯粹从事招生的工作人员有40-50人,少的也有20余人。招生办公室每年要处理来自全球的3.6万多份申请材料,每一份申请都经过严格审读,确保最终获得通过的学生是最适合斯坦福大学培养的学生。此外,美国顶尖大学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非常严格。比如,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里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院校研究处负责对本科生培养质量进行调研和分析;再比如,芝加哥大学在上个世纪30年代建立了著名的“综合考试”制度,学生不仅要在入学时参加这一考试,通过后才能入学,而且在毕业前还要参加这一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学士学位。当然,最为人所熟知的是美国顶尖大学在本科培养过程中的高淘汰率。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的淘汰率居然达到了30%。
相比之下,依赖单一的高考成绩录取,中国大学已经逐步蜕化甚至丧失了识别人才的基本能力。
4.中美教育差异与礼仪习惯 篇四
——美国海外研修报告
高一九班 wjq 美国,一个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更是让无数人向往前去一探究竟。很幸运的是,这个假期我参加了嘉峪关市酒钢三中举办的第十一届海外研修学习团中的美国团。在学校老师的陪同与照顾下,我体验到了中美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美国本土文化、国外认知与礼仪习惯等等珍贵的感受。
家庭篇
国际航班上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时差的神奇变化,抵达洛杉矶机场后乘坐大巴车的一个多小时辗转,从当时间中午两点半起踏入美国国土,再到指定地点集合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左右。可真是“艰辛”啊!但是美国妈妈的热情招待冲淡了旅途的疲倦。她热情的介绍给我们家庭中的成员,带领我们参观她家中的照片墙,游泳池等等,随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起送她的女儿上幼儿园,一起看电影和她家的猫玩耍,相处的很好。
在我印象里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同美国妈妈说起另一个中国地区来美国和我们在一所学校里研学的女生,她告诉我她的住家对她和她的同学非常的冷漠,甚至有时以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为由,拒绝给她们做晚餐。她听完后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和愤怒,她说:“我认为这种人是没有资格去接待外国来的孩子的,这让我为她感到羞耻!”,然而当她发表完她自己的看法时,她严肃且认真的问我,“那么,当时 的你是怎么做的呢?”我告诉她我当时的想法和如何帮助那位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她很高兴我是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别人。在这件很平常的对话中,我却感受到了美国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更关注她们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从小培养对事情的应变能力。所以使得美国的孩子大多很有自主性,自我管理能力胜于我们。学校篇
来到学校的第一天,我更多的是紧张而不是激动。在没有翻译器的情况下对口语不好的我来说,独立的一天学校生活以及全英文式教学,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
早上来到学校和学伴打过招呼后便来到了教室,美国学校与中国学校的差距更显现出来。这所高中里学生们上课是根据自己所喜爱的科目来自行选择的,并没有固定的班级与固定老师办公室,每一个老师都在自己相应的教室里。我上的第一节课是科学课一节课是两个小时,来到教室里桌椅并不是有序成行排列的但也不杂乱,上课的人数也并不多大约30个左右的学生。上课前一小时进行了小的测验,他们并不是写试卷什么的而是人手一本笔记本电脑,在其中登录自己的账号来完成测验的。科学测验中包括了生物、地理、物理、天文等一系列学科的题目,可见其课程涉及的广泛程度。在完成测验后,系统会给每位学生整理出错误的题目已经所用的时间,更让学生注重出错的知识点上。我感觉非常的惊讶,惊讶他们教学设备的先进与其教育方式的独特。第二个小时我们在课堂上看了一部有关生物的科幻电影,电影中超凡技术让大家不经赞叹,我认为这更是让学生在基础知 识上开发与创造新的东西开阔眼界,让学生更富有创造力。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并没有上课不准站起来在教室走动、吃东西、说话等等的规则,但大家都很自觉没有老师过多的提醒。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课铃响的那一瞬间,原本说话聊天的同学听到早晨第一节课的铃声后全体起立,转身面相教室后方悬挂的美国国旗行注目礼并且宣誓一直到铃声结束。我的学伴告诉我,不论什么时候他们总会这样做的。那时候的我心中充满的是赞赏,这种全靠自觉并没有强制要求要做的事情却体现了每一位美国公民对祖国的热爱。
现在是西班牙语课时间!今天我们进行了西班牙语考试,然而正是这考试让我又是吃了一惊。每一位同学发到一张特质卡片上画着黑色方块组成的不同几何体,每一个几何体的一边有小的A、B、C、D标识。投影机上投影出题目,学生得出答案后举起手中的牌子,所选选项朝上。老师拿手机用相应软件如同微信中扫一扫一样的,扫一圈每个人的答案,投影仪上显示出全班选项中的所占比例和正确的答案。印象中严肃紧张的考试,在这里充满了乐趣。我也积极参与了进去尝试做题,我想这会是我未来一直能铭记的事情。
下午三点二十分全校学生便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生活,放学后学生们可以回家也可以留校参加社团活动,比如男孩子大多参加运动,女生则排练舞蹈。
转眼到了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天,早上第一节课我将带来的礼物送给我的学伴,我的学伴很惊讶但喜悦却在脸上显现无法掩饰。整节 课她都非常激动的与我谈论关于中国的十二生肖的故事。我告诉她许多关于中国十二生肖的神话故事,她非常的感兴趣并且在网上查找了自己的生肖。下课后我找的我的科学课老师并且给了她一份礼物,她很激动的给了我一个拥抱并且祝愿我未来每一天都很幸运。我深刻感受到这里老师与同学的热情,不舍之情再次涌上心头。
放学后我们进行了结业典礼,我的学伴用中文给我写了一张祝福语当做惊喜送给我,我们一起听了校长的讲话和学校老师代表的讲话后我们在学伴和老师前用英文做了一个简单的演讲。随后颁发了结业证书和校长学伴合影,许多学伴都偷偷的抹眼泪。我们也被这个气氛感染了纷纷热泪盈眶。
游览篇
离开学校的我们却并没有离开美国,我们开启了新的体验方式。我们参观了星光大道、柯达剧院、格里菲斯天文台、盖蒂博物馆、美国最顶尖的公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游玩了圣塔莫妮卡海滩、好莱坞环球影城、迪士尼世界等景点,深入其中感受其科技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便捷与轻松,自然景观和影视的发达。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提升了我们的目标!在城市中的游览让我不得不佩服的是美国公民对交通规则的重视,红路灯并不像我国一样遍布每个路口,但只要到路口,人们都会自觉减速礼让行人,同样行人也没有闯红灯的现象。六个车道的单行道即使在上班上学的高峰期也不会出现严重堵车的情况,更是听不到一个汽车喇叭的声音,只有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人们极力把噪音降到最低。在景区中,人们更是有秩序的排 队不拥挤不喧哗,有顺序的进入景区。景区中每一个体验项目,工作人员都会询问团队人数来保证尽量一个团队共同体验游乐项目,可以说是将服务近到极致。
完结篇
5.中美基础素质教育评价差异比较 篇五
(2011-11-25 11:48:07)转载▼
标签: 分类: 雅思/托福/考研/SAT/AP/考试等
中美
基础素质教育 评价差异比较 杂谈
中美基础素质教育评价差异比较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评价的标准,素质评价方式的完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没有素质评价标准的确立,就没有科学的素质评价方式,也就没有可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文章通过当前教育实践中对三个最基本的素质评价标准的误解说明,目前教育界还缺乏素质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系统理论,更缺少成熟的素质标准实践模式。所以如何确立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情况的素质评价标准,建立有效、合理的评价方式,使素质评价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是教育界必须积极探索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素质教育 素质评价素质评价标准
一、当前素质标准的现状
素质教育是教育界恒论恒新的问题,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已颁布的《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开篇总体战略部署中首先指出的还是素质教育问题。《纲要》提出:教育要“聚焦战略主题,实现重大突破。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促进教育公平,追求教育卓越,在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在第二部分重点任务中,还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主题,从教育的不同层面提出许多具体的指导意见,并提出要聚焦素质教育战略主题进行教育综合改革重点试验项目,鼓励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试验。转变应试教育倾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中小学生“减负”有效机制,深化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材和教学模式改革,凸显各学科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转变,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推进素质教育,健全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形成多样化、可选择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新制度。”所以说,素质教育仍然是接下去十年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大主题。
素质教育的战略地位无可撼动,那么,评价素质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在纲要中描述并不多。虽然对于学生素质评价没有提出具体标准,但是纲要里充满着对学生素质评价和素质提升的要求。在体制改革部分,提到了“完善中小学入学和招生考试制度。„在实行全市初中统一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入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统一招生录取的办法,逐步扩大学校自主招生比例;„.建立与高等教育普及化相匹配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招生考试导向机制。” 但是纲要中对学生素质评价并没有给出标准。笔者认为,要实现纲要中提到的重大战略主题,完成重大工程和行动项目,必须首先梳理、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素质标准。这是素质教育与评价的出发点和前提。
一般说来,素质即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素质概念受到中国教育理论界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问题,实践模式问题,评价体系问题等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许多专家纷纷写出世界各国的素质教育介绍。在实践的领域,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探索对优秀学生的选拔制度,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文汇报近期报导,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决定,在2010年自主招生时开展合作,实行“五校联考”。与近年各大学各自举办的自主招生一样,五所高校仍将选拔分成笔试、面试两个阶段,但包括通用基础测试(General Exam)、高校特色测试(Special Exam)和面试(Interview)三个模块,简称“GSI模式”。成绩单变成“考生评价报告”,考生的成绩单不再是各项分数简单的累加,而改由分数和“考生评价报告”组成。针对每一门课程的考试都有分析和评价,具体指出考生在某方面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上的表现。教育界专家认为,这五所高校联合组织自主招生考试,是改革传统高考的又一新尝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0年北京大学使用校长实名推荐制录取学生的方案公布后不到24小时,人民网2009年11月17日称,在某门户网的民意调查中,质疑实名推荐,认为对多数人不公的占67.8%;认为可以弥补高考机制不足发现素质人才的占24.5%。《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大平认为,与其实名推荐,不如探索多元评价模式,与其给校长推荐权,不如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权。今年12月12日,四川大学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办法出台。川大在招生办法中特别为被称为“双特生”的奇才、偏才和怪才打开自主招生大门,在这一招生环节中同样采取了“高中校长推荐制”,同样引发巨大的争论。
二、美国学生评价标准
为什么在国外实施已久的评价方法引来如此大的争议?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与部分教育界人士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素质评价方式片面理解所致。采取推荐的方法貌似与国际接轨,从深层次看,并没有触及到素质评价标准的实质。尽管目前关于美国素质教育的介绍满天,其实美国并没有素质教育的提法。但是人们一般相信,只有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才可能被美国名校录取。因此笔者通过名牌大学对候选人的录用标准来探究美国教育下的学生素质标准。美国的大学录取标准颇为复杂,一般来说,名牌大学的录取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看高中成绩(年级排名,课程的选择等等)和标准考试成绩(SAT,SATⅡ,AP等),85%-90%的申请者都会符合要求。探后考虑明星效应,以及杰出的领导才能。优先被录取的是明星和名人以及学业突出者,比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西屋科学奖得主等。经过这些录取条件,占录取总额60-70% 的学生已经选定。剩下的能否被录取,主要看老师们的推荐信和申请者的作文。挑选人通过读申请者的申请作文,看学生的写作水平、个性以及在文章中蕴含的激情(passion),领导力(leadership),上进心(determination)和正直(integrity)等素质。美国《普林斯顿评论》曾把1500多所大学以录取难易程度从60分到99分进行排列,称为录取竞争指数。美国独立升学顾问高燕定认为,所谓“录取竞争指数”也就是个人的“综合素质”。他将这个评估方法归纳成一个公式: 综合素质总分=就读的高中(0~4分)+课程难度(0~21分)+年级排名(-1~3分)+平均成绩(0~16分)+ SAT成绩(6~25分)+全国荣誉学者(0~3分)+申请论文(-3~5分)+推荐信(-2~4分)+课外活动(-5~30分)+种族多元化(-3~5分)+体育活动(8~40分)+超级录取(40分)+[体育教练点名(5~10分)+家住远处(3分)+父母因素(5~8分)+多元化(3~5分)]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评分的项目主要有12项,前面6项主要体现学业素质,后面6项体现其他素质。能在重点高中学习的学生具有高素质,不在重点高中,但是选修很多最难课程的学生也具有高素质;善于考试能够获高分,也具备高素质;善于准确地用书面形式表达思想,能够获得老师的大力推荐,是优秀素质的表现;花大量时间参加社会活动,甚至打工,是优秀素质的表现;少数族裔学生因为文化背景和家庭的原因,需要较高的素质才能完成其他学生同样的学习;参加体育活动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也被认为具备优秀的素质。人才和素质不是单一类型的,某方面不足可以用其他形式和内容来平衡。所以,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必悲观,学习成绩不好也可能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评估公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大学看中的学生素质标准。
具体到实践领域,这些标准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2005年,有3200位SAT满分的学生申请哈佛大学,结果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中56% SAT 在1500分以下。因为在名牌大学,录取的并非是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录取的是将要贡献社会的人。举例来说,一个女孩学习一般,但她以1300多分的SAT被哈佛大学录取。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富裕到她一辈子不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高中的暑假,她没有去暑假班学什么大学预科,而是天天到餐馆打工挣钱,挣的钱捐给拉美两个穷苦的孩子上学。她几乎把全部的课余时间用来做志愿工作了。这个女孩在大学申请里写道:我的父母有钱,但如果我从他们那里要了捐出去,那是他们的慈善而不是我的。这三个暑假是我对社会的贡献。
而在我国,尽管诸多评价方式改革正在进行。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素质标准,导致改革效果不佳。比如,今年北大公示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90名学生名单,各中学校长对所推荐学生的推荐语也一同公布。在或长或短的推荐理由中,“成绩优异”者60人,占总数67%,绝大多数校长仍选用了成绩作为主标尺。“学生干部”42人,占总数47%。“奥赛”获奖者35人,占总数39%。此外,20名学生的推荐语中提到了“素质”。以此来看,北大学生录用中的校长推荐标准基本还是成绩第一,这与通过高考选择高分状元的办法没有本质的不同。从中也折射出当前中国学生素质评价标准的缺失。
三、素质评价标准缺失的具体表现
1、缺乏对品德教育的有效评价标准
当前虽然各级教育机构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但至今没有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方式出现。大家已经认同书面考试不是评价学生道德素质的合适方法,正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据笔者的了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评估还是流于形式,有些只需要在表格上盖章就可完成,而且与大学录取几乎没有任何关联,所以缺乏实施的动力。
美国虽然没有类似国内的思想品德课,但是他们讲究做人的底线,包括做人的善良、自信、诚实、公正、包容,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学校通过体育运动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合作、公平竞争等意识,教育孩子们尊重规则、遵守规则。违反规则的成本是很高的,会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小到失去参加活动的机会,大到失去同学的信任,没有朋友。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个可怕的结果。学生的道德培养也有可以衡量的指标。比如,爱心可以用很多方面来衡量,化成具体的指标,就是学生在做公益事情上花了多少时间,在哪里做的,由谁来证明。通过这些量化的资料,可以衡量学生是不是有公益心。
2、缺乏对人文教育的有效评价标准
中国教育界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基本上是限制在理科范畴内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许是受几十年来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影响。语文,英语虽然也是主科,但与国外的教学深度相比还是有很大距离。钱学森老人一直提醒我们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学习人文学科能增加社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因丰富阅读所产生的伦理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资料,在美国众多顶尖大学中,加州理工学院对新生的数学和科学等学科能力要求最高,申请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要修的理工类课程的最低要求却总共是7个学分,占其高中总学分的28.6%。钱学森先生在2005年3月29日谈到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说: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这种文理兼修的传统一直持续到现在。比如在普林斯顿大学这个理工类学校只要求4年的数学、2年的实验科学,数理化生学科只有6个学分,仅占28个总学分的21.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理工科排名前列的大学对人文科学要求很高,比如斯坦福大学,要求具有写作和文学训练的4年英语课程。它还要求3年的历史,而且此课程一定要包含论文写作的训练;接下来的才是要求4年数学和3年或以上的实验科学。在美国基础教育中英文课难度很高。比如在加州,十年级的英文课要求学生分析十本英文小说,为了拿到学分,每天需要看几十页的材料,同时还得找资料作分析,一个小时作业时间是必须的。相比而言,国内的语文教学实在是浅显,所以许多中学生,甚至一些理工科的大学生文理不通的也大有人在。
3、缺乏对创造力培养的有效评价标准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想必每个在中国受过教育的人都心领神会,笔者在此不赘述。有意思的是有些后来到美国上学的学生反映,美国老师的讲课非常没有条理,似乎老师根本就不备课。笔者在旁听美国大学生的课上,感觉也差不多,发现如果没有学生的提问,老师的课根本无法进行下去。美国学校的教学基本上是点到为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自我表达能力,对学生的独立精神培养非常重视。笔者看到弗吉尼亚州小学五年级社会学习教科书上有一页评论,题目是:怎样才能知道你所知的是真的?“虽然我们介绍了这么多的知识,但是不要以为这些知识都是正确的,这些只是目前为止我们所能知道的。就像很久以前有人认为地球是平的,后来才发现地球是圆的。所以永远不要认为已经知道的知识就是正确的,永远不要停止怀疑,因为停止怀疑也就停止了思考,而没有独立思考对人类的进步而言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这样的思考习惯始自小学,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中。中国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也有一个比喻,觉得美国的老师训练的是孩子的咀嚼功能,一开始吃得很费劲,所以看上去还有些缺乏营养。而中国的老师更喜欢对孩子填塞食物,学生们经常吃的是老师磨碎的不需要咀嚼的东西,看上去营养丰富,长久下去孩子的牙齿则会丧失咀嚼的功能,等到没人喂得时候反而不会吃饭了。
与教学方式相配套的是对学业的评价方式。质疑老师的观点,“会提问题”是老师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尺度。即使在标准化的考试中,也可能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看思路。比如,在加州高中的生物学统考中的作文题目是:请举例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种内进化和种间进化是如何进行的,并对物种的进化做出你的预测。一位学生的写作大意为:当前地球上的少女有美有丑,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我预测将来美女会越来越多。理由是:美女才有人要,丑女没人要,嫁不出去,自然无法繁殖后代。中间举了很多事例论述了他的观点。结论是:美女人见人爱,她们最适应环境等等。这样的回答,在国内肯定是不及格的,不过在美国,由于他的格式正确,主题鲜明,至少可以得到百分之八十的分数。在2005年3月美国SAT考试中,一位叫杰西卡的华裔小姑娘虽然没有写完作文,但还是得了满分。因为美国SAT的作文重在考核作者对主题的表达,并不在乎小的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只要文章有很好的主题,结构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分数。相对而言,国内在作文中错别字扣分的规则和标准似乎也可以改了。
结语
建立科学的素质评价标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恢复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即养成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成长经验、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体验思想、创造的魅力,这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欢乐。
6.中美文化差异教育 篇六
【摘要】
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中西文化的差异一直为许多人所研究的话题,而其中价值观的差异性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以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观点、方式、方法以及评价作为背景案例,挖掘蕴藏其中的有关于中美价值观在几个层面上的不同之处,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平等与上下等级的差异以及独立自由与保守规矩的差异,并在最后总结所有部分的内容。本文以家庭教育为一个突破口,以一个小的基点审视中美价值观的不同。
【关键字】
家庭教育价值观差异中美
【文献综述】
对于中美价值观观念的差异这一话题,许多学者专家就不同的方面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云南财大的杨文华老师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美婚姻家庭价值观比较》一文中表述了在中国男女结婚不仅仅是双方的个人私事,更是家庭集体行为,而离婚是一大失败,而在美国结婚完全是二人的结合,如若不和,他们认为分开是很正常的事情,李才在《中美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价值观差异》中分析了在商务谈判中中美双方在待人接物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注重和谐,美国人则更倾向竞争性。在法律方面,美国人更惯用法律手段,而中国人则喜欢私下解决等各种差异。田苗在《浅析文化价值观对中美师生处理冲突的影响》中也表明了集体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中国学生会尽量避免冲突,而个人主义的美国学生则会维护自身权利。在这里,我发现就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而言,其方法、态度以及结果都是大相径庭的,而其不同的面貌与内在也反映了双方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所以,我将以家庭教育为背景案例,浅谈几点中国与美国人民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美国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即是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 我利益和幸福的追求才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所以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而中国人崇尚的是集体主义,它强调了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服从于集体,二者不同。
在美国,“个人主义”在家庭教育中的存在非常明显。一般而言,父母抚养孩子到18周岁便已经尽到了父母的义务,不会再给孩子更多的经济支持,而是让孩子进入到社会上谋生,或创业,或半工半读,孩子的身份已经算是正式的美国公民,也就意味着权利与义务的相互统一。而在此之前,由于美国的教育倾向于个人本位原则,在孩子未满18岁前,父母为孩子设定目标时,会十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父母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孩子的合作者以及支持者,这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员,而个人具有最高价值,家庭教育中它则是十分被尊重的。而在中国,“集体主义”是一抹十分浓厚的色彩。相应的,我们也把中国家庭的教育称之为“群体”教育,强调个人与整个家族集体的血缘纽带,孩子属于家庭,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他们的教育操心,长大后也为他们的婚姻和工作前途着急,当上爷爷奶奶后便甘愿承担照看孙子孙女的义务,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们也是以家庭或是家族的利益为核心,希望孩子可以留在身边,并最后集成自己家族的事业,这一套“合情合理”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为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达到家庭内部的整体合一。
除此之外,在美国基督教的影响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撑下,家庭中形成无孝顺思想的价值观,儿女的一切并非来自父母,而是上帝赐予他们个人的财富,为美国的下一代也会逐渐培养起个人意识。而在中国,人们认为自己的生命来自父母,父母也从小就告诉自己的孩子必须做到孝顺,即顺从他们的意思,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来源,没有父母也就没有孩
子,这也就进一步维系了中国的集体主义:个人永远属于集体并听从于集体。
二、平等与上下等级
在美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绝对的平等的,从下级可以直呼上级的名字就可见一斑,而在中国,还是分上下级别的,晚辈必须在长辈面前保持谦虚,下级也必须十分尊重上级。这种种价值观上对于平等与否的差异在孩子自小的家庭教育中也是有迹可循的,在美国家庭中,父母所担当的角色相当于中国的“朋友”,是孩子想法与动机的引导者与指路人而绝非主宰者,他们绝不会包揽孩子的事情,因为父母不仅注重孩子的成长,更加看他们的个性发展。父母与孩子平等,孩子有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绝不干涉,而且不仅如此,当子女懂事后,在家庭中便有了表决权,换句话说,父母与子女间不需要有什么依赖、无法分割的关系,子女尊重他们的父母,但并不认为父母是不可置喙的权威,也许作为一个中国人无法想象,不过有如朋友一样,双方完全平等。
而在中国,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情况也远不一样。中国著名学者许良光以家庭成员关系的主线轴把中华传统的家庭模式列为“父子型”,即父亲的权威是至高无尚的,在中国古代也有“父为子纲”的说法,家庭成员必须服从父亲,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家庭而付出。受古代文化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命令子女必须绝对的服从,就算不愿意,在一般的家庭中子女也得按照父母的指令去做,后者意味着绝对的尊严和权威。此外,父母会告诉孩子“长者恒为师”,在家庭里面,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一定得保持谦虚,不可冒犯长者,这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种上下等级的差异,但也不可否认在“礼”这一方面做的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国的孩子慢慢长大之后,特别是到了升学阶段,另一种不平等又悄然而至,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得以凸显并成了重点保护,俨然全家的中心人,各种包办与百依百顺,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且过分在经济上优待孩子,这其实又造就了一种等级差别,但这也正是中国在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兴价值取向,但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了父母的权威,只是在另一种概念上的顺从。
我们还是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价值取向方面,中国由于古老的历史影响,更偏于上下等级的区别,而美国则是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讲究人人平等。
三、保守与放任自由
中美之间价值观的差异还体现在保守与自由上,在中国,人们大都思想比较保守,认为 保守低调行事方能细水长流,而美国确实一个崇尚开放与自由的国家,自由才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当然,这一对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样体现在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方面。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一般采用说教的方法教育子女,他们要求孩子守规矩、听话懂事、不惹父母生气。中古父母很注重社会适应性教化,以一种既定的方式培养孩子。他们不希望孩子取走一些不寻常的道路,只要求他们的孩子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成绩并在将来可以谋得一份好的职业并在顺境中平平稳稳的过一生,不要有什么波澜。这也正是很典型的一种保守型价值观,求得生活的安稳与一成不变,那就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与幸福,就算在家庭教育中子女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特殊想法,家长也会在考虑到其中存在的风险后拒绝,并坚持一种更加稳定与保守的人生路线。
而美国的家庭教育则不然,美国的家庭教育旨在把孩子培养成一种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人,父母从孩子小德时候起,即注重对他们的磨练,没有任何的规则。除了最基本的道德共识外,父母不会为孩子描绘任何蓝图,会让他们自由发挥,去在社会的荆棘中摸爬滚打,让他们在受伤与磨砺中成长,并找到自己所认同的人生之路,让孩子最终成为真正的社会人,让他们可以自己承担责任,这是一种自由发展的价值观,美国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展现出自我的特点。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即可看出中美两国人民的价值观是截然相反的,前者的教育更为保守,讲究稳扎稳打,换句话来讲,中国人民更崇尚一种相对安定保守而拥有尽
量少的未知的价值取向,而美国人民更加自由随意,也更敢于冒险,崇尚的是一种开放自由的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为窗口,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两国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且十分明显并值得我们去分析与研究。这其中的差异体现在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与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的上下长幼的差别以及美国的崇尚上下级长幼的完全平等,中国人民的保守内敛与美国人民的自由开放。对中美两国价值观的种种差异,是各自国家由于民族及历史原因长期而来所形成的,各有其特点与其优势之处,两国人民也在各自价值观的多重引导下形成了各自民族灿烂而辉煌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美两国人民需要了解各自及对方的价值取向,并在求同存异的思想引导下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这也许正是关于这个主题的种种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凌艳 国外父母教育观念研究综述【J】 学前教育研究 1995(6):60.62
【2】 刘爱民 浅析中西方教育差异 《教育论坛》【J】 2007.(8)
【3】 朱永涛 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 北京外国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2
【4】 吴琼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 求实.2000
【5】 关于价值观研究现状的调查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2(1)
【6】 孙琼如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教书育人》【J】 2002(7)
【7】 杨志华 文化价值观视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全球教育展望 2007
【8】 黄河清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3(1)
【9】 邵璇、张晶 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4)
7.中美文化差异教育 篇七
一、中美教育之差异
1.中国教育是“学多悟少”, 美国教育是“学少悟多”
这种差异的成因是两国在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社会机制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中国学生热衷于读书、拿学位, 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孩子本身都是不利的, 因为这并不是每个孩子的能力都能达到的。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认为这种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读书的人才的目的是不对的, 应当予以纠正。而美国学生则不特别喜欢读书, 而喜欢创造, 他认为比尔·盖茨就是美国学生中一个非常好的成才案例, 但是他在中国就决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因为美国教育, 以及美国社会能够对这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有特别才能、特别天赋的人, 给予极大的发展空间, 从而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 中国的学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 注意培养学生吸收知识、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美国的学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从深层次思考, 笔者认为, 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 是中美教育的根本区别, 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的教得没问题;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
2.中国教育比较重视灌输, 美国教育比较注重启发
这种差异的成因是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价值观影响的结果。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 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 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 以及知识体系的积累和灌输。这种教育方式使得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 但是发展方向单一, 面对新事物学生有畏缩心理, 创新意识比较差, 动手能力不强;相比之下, 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 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的态度, 中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 美国的教育则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这一静动之间, 反应了两国教育不同的知识观。
3.中国教育强调学生按部就班, 美国教育鼓励学生跳跃式发展
这种差异的成因是社会传统和教育制度的差异。对于中国传统教育, 杨振宁认为, 中国传统教育, 对于学生发展强调按部就班, 使中国的小孩学到扎实的知识, 这是优点。缺点也是如此, “中国的教育制度, 从中小学起, 有一个不好的地方, 就是对特别好的, 占总数5%的最聪明的学生比较不利”;另一方面, 杨振宁认为, 这对于中国80%的年轻人的影响是好的, 可以让很多人成才。像美国那样跳跃式发展的人在中国比较少, 因此要采取措施, “对于一些进了大学特别聪明的孩子, 要鼓励他们跳跃式发展”。 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 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精神。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 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固守规范。基础好可以是创新的有利条件, 但同时也可以成为束缚和阻碍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严谨的特点可以带来周全的思考, 也可以成为跳跃性思维的大敌。
与中国教育相反, 美国教育则鼓励学生跳跃式发展,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 给予天赋特别好的孩子非常多的机会, 孩子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但是这种教育的特点是学生根基不够扎实。
4.中国教育强调服从约束, 美国教育突出自由发展
这是中美教育在教育模式上的区别。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从小就让孩子做种种决定, 这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中国传统教育小孩是学会乖乖地听话, 对老师、家长言听计从。结果是美国孩子比较有魄力, 善于独立思考, 而中国孩子比较胆怯, 对书本的知识有下意识的盲从, 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求同思维, 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中美教育之差异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宏观上的启示
首先, 要转变宏观管理职能, 建立政府和教育行政职能, 并对教育事业进行宏观调控;其次, 在宏观调控的约束下, 充分发挥学校在办学上的主体功能, 逐步建立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机制;再次, 适应社会商品经济形式, 有控制地把教育投入社会的竞争环境, 发挥社会对学校的牵动作用, 逐步建立教育市场机制。
2.将中式“双基”优势与美式“培养创造力”优势相融合
我国基础教育十分注重双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 这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 “学多悟少”, 恰好与美国基础教育重视创造力和能力培养而使得学生 “学少悟多”相反。过分强调“双基”训练和追求应试高分, 忽视能力培养, 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当然, 美式教育也并非十全十美, 过于忽视基础教育也使他们尝到了苦果。由此,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中美两种教育模式中寻找一个连接点, 把中式的“双基”优势和美式培养创造力的优势融合起来, 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 重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使学生既有很好的基础又有很高的创造力。中国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使用教学民主、注重启发教学和鼓励学生探究等措施, 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3.积极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领域中最核心的部分,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首先, 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调整, 特别要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其次, 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上来, 以更平等的方式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 有自己的思想, 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再次, 改革考试方法, 建立能力考核制度。改变“分, 分, 学生的命根”这一传统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再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 而是根据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加以评价。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 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方法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应于中国现在的社会。因此, 不同国家的教育比较必须基于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正是由于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差异, 构成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教育差异。美国的教育传统是与美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同样, 中国的教育传统也必然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如何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社会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教育模式, 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研究的难点。总之, 我们需要的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现代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家杰.杨振宁教授比较中美教育[N].光明日报, 2004-08-16 (8) .
[2]李泽同.透视美国[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3.
[3]马新峰.杨振宁论中美教育之差异[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6 (3) .
[4]史静.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8.中美高中教育差异对比研究 篇八
关键词:国际化背景;中美高中教育;差异对比
教育是无国界的,教育资源也是共享的,接受不同的教育,感受不同的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在随之提升,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我国高中生留学美国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对中美教育的差异进行比对分析,有利于帮助学生和家长做好选择,也有利于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化背景对中美高中教育的影响
1.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力度
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世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高中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点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我国高中教育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美国的高中虽然与我国存在一定差异,但也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关键之路。因此,在国际化背景下,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重视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在教育制度、理念、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2.推动高中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高中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阶段,在中美两国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美国作为世界性的教育强国,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与我国有很大差异。但是无论何种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都是要符合该国家的实际教学情况,只有符合本国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够使该国教育理念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因此,国际化背景下,要求中美高中教育都要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吸收别国教育教学中的精华,不断完善,使本国高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当今世界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推动高中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中美高中教育差异的对比分析
1.中美高中在课程选择上的对比
第一,相同点分析。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在各自的教育系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两国高中教育也在适应国情、适应国际化下不断进行创新,两国在高中教育上都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课程的选择上,注重选择符合实际生活,具有实践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程,也可以说两国在高中课程的选择上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不同点分析。在授课上,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存在一定差异。首先,中国教师在教学上,对课程教材的利用比较全面,在知识点的讲解上也很完善,但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多,主要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检验;美国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教材的依赖不是很大,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常留余地,但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较多,善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其次,中国高中课堂班级人数较多,受教学时间影响,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人,学生一般靠自己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能力;美国高中班级人数较少,一般在15名左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到每一个同学的需求,有利于因材施教。
2.中美高中在课程安排上的对比
第一,相同点分析。在课程安排上,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都很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划分不同的年级,然后安排相应的课程,布置教学任务。
第二,不同点分析。中国高中教育虽然在新课改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在课程安排上比较重视理论课的安排,实践课程较少,课程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学习任务较重。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中国学生多接触和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无暇顾及其他的兴趣爱好。美国高中教育对课程的安排不具备强制性,学生能够自己选择课程,多数课程偏实践性和应用性。
3.中美高中在考评方式上的对比
第一,相同点分析。中美高中教育都采取相应的考评方式,这是验收学生知识接受情况和学习能力情况的基准。
第二,不同点分析。中国的考评方式主要采取的是考试制,考试分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几大等级,学期末、学期中和每个月都会举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和月考。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和教师的要求,还有课堂测验、章节小考等,不同的考试会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中国高中教育的最后一个考试是高考,是进入高等教育深造的入学考试。美国高中的考评方式采取学分制,学分制没有固定的等级限制,具有较大的弹性。但是美国高中的学分制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高中4年中必须要修满22学分以上才能毕业,也就是必修的课程必须在22科以上。但是在学分的获得中,美国高中的学生不需要进行大量考试,他们一般是在自我理解和教师帮助下进行自主的社会实践,以获取实践结果作为学分的获得依据。
4.中美高中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对比
第一,相同点分析。中美高中都有相关思想道德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确保学生正常学习的保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第二,不同点分析。中国高中在思想道德教育上重视德育教育,在每个学期每个年级都开设相应的思想品德课程,德育课上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案例、故事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对全体学生实施的普遍性的教育。美国高中在思想道德教育上,注重纠正教育,就是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性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国际化背景对中国高中教育的启示
受当前国际化背景的影响,我国高中在教育上必须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充分借鉴美国高中教育中的经验,与我国高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升我国高中的教育水平。
1.改革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高中在课程设置上过于主观、片面,缺乏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定位,学科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在课程改革上,可以借鉴美国课程设置中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这一点,在完成基础的课程之后,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改革考评方式
目前我国高中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考试过于频繁,教师对“题海战术”深信不疑,导致学生费时费力,学习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因此,要对考评方式进行改革,不能单纯将理论课的分数作为判定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应该在考评内容上多样化,如可以将实验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特长等加入到考评内容中去。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优秀的人才是中美两国高中教育的必然趋势。根据对中美高中教育差异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中教育存在着一定弊端,因此,我们应适时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翁丽霞,陳昌贵.中美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比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94-100.
[2]吴函诺.浅谈中美高中教育的对比[J].才智,2013(26):93.
[3]马峰.对区域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几点思考——兼谈对中美教育差异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12):3-5.
[4]王琳希.中美高中教育差异及启示[J].好家长,2015(38):177.
【中美文化差异教育】推荐阅读:
中美节日文化比较06-19
中美学生经济来源差异英语作文11-20
中美教育作文11-20
中美两国招聘广告的差异08-18
中美教育对比中英11-09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08-05
中美大学教育对比优劣11-12
“中美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比较及差异分析”审计稽核报告09-26
中美经济对话讲话09-28
中美师德规范差别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