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024-10-07

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共9篇)

1.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一

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广义上的依恋是指婴幼儿与养护者在感情上的纽带关系以及行为上的亲密寻求的结合[1]。最初对依恋进行研究的是鲍尔比,在其经典的三部曲《依恋与失落》中,提出了依恋的生物学理论,阐明了亲密关系的焦虑缓冲功能和身体保护功能以及人际交往经验作为个体一生中情绪调节源泉的重要意义[2]。在鲍尔比理论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艾斯沃斯总结了依恋风格的研究界定了并验证了三种依恋关系的类型:安全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根据他们的研究,当婴儿能够获得依恋人物时,安全依恋型的个体能体验到亲密感、情绪和身体的安全型,能够与主要照顾者建立更加积极的互动关系,在母亲离开时焦虑表现较少。安全依恋促进个体形成整体的自我价值观和归属感,进一步促进儿童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和矛盾型)会妨碍个体自我的发展,伤害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给个体带来长期的消极心理后果[3][4]。

1 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的影响

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在艾斯沃斯的类型说之后,人们开始从多方面来研究依恋,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依恋关系和情绪调节的关系,他们指出,依恋策略是个体情绪调节的指标,个体采取何种情绪调节策略受其依恋关系的影响。在安全依恋感区域内的个体,策划年高位安全风格,个体焦虑和回避低,对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舒服;安全依恋的个体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会得到重要他人的积极反响,从而在压力面前会采取寻求他人支持的情绪调节策略或其他有建设意义的策略。我国的学者从亲子依恋对新入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方面做出结论,在亲子依恋适中的家庭中,新入幼儿园的孩子情绪方面的焦虑情绪较低,并且随着入园时间的增加焦虑反应越来越低趋近消失[5],这说明依恋关系的确从某些方面影响到幼儿的情绪调节。

1.1 依恋对象是儿童情绪的“外部组织者”

由于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限制,他们的情绪调节过程经常需要来自看护者的外部支持,依恋对象由此像是儿童情绪的“外部组织者”。年幼儿童父母的首要任务是用多种策略,包括直接干预、榜样、选择性强化、控制环境和言语说明等管理和指导他们孩子的情绪经验。婴幼儿依恋对象的交互作用经常在相对自然、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进行,依恋对象的帮助幼儿调节情绪时就决定了儿童的自我调节方式。

1.2 儿童在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中学会情绪调节

对婴幼儿来说,抚养着的分别或者离开与他们的失望和焦虑紧密相关,抚养者的出现也会带来安全和快乐。养护者帮助婴幼儿发展重要的情绪调节机能来应对不同类型的情境。首先,观察学习是儿童重要的学习方式,学龄前儿童在与依恋对象的交互作用中通过观察成人控制自己感情的过程,逐渐形成自己的调节情绪的策略。其次,成人—儿童之间的交谈为儿童情绪调节提供了技巧。在儿童与父母的交谈中,父母经常地要求孩子描述自己的愿望和遇到的困难,表达自己遇到的消极情绪,父母也相对应的给孩子传授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方法,有利于儿童逐渐掌握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1.3 依恋对象能提供身体和情感的安全依赖

依恋对象与儿童积极的情感交流时儿童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依恋对象的存在时情感调节策略变脸的重要来源。依恋对象是亲密维持的目标,任何年龄的人在需要时都倾向依恋对象寻求亲近,并且在与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焦虑。依恋对象提供身体和情绪的安全“天堂”,婴幼儿在产生消极情绪时可以寻求依恋对象身体的呵护,获得身体的舒适和心理的支持。依恋对象提供安全基地,婴幼儿可以利用它探索和学习这个世界,并且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人格。

2.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二

一、动漫图书和动画片对少年儿童社会认知影响的作用机制

动漫图书和动画片具有可以帮助少年儿童间接地接触社会、帮助他们社会认知的积极作用, 也会有某些消极影响。那么动漫图书和动画片是如何影响少年儿童的呢?

研究发现, 少年儿童倾向将动漫图书和动画片中的社会关系认同为实际社会生活。少年儿童大多数都是在学校上学, 对社会的真正生活面貌、社会技巧方面, 都不能切实体验到, 于是吸引他们注意的动漫图书和动画片就成了他们猜测社会的最好的标本, 并通过与他人讨论, 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什么样的行为是社会及他人所认可的, 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明白基本的社会因果关系。

认同动画人物, 模仿他们的行为。少年儿童喜欢动漫图书和动画片, 不仅仅是因为有意思、好看, 有调查表明, 34%的被调查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有些像自己, 76%的被调查学生希望具有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某个能力特点, 而在言语模仿、动作模仿方面的表现就更常见了。

动漫图书和动画片都包含着文化的影响。不得不承认, 现在的动画已经形成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是动画本身以及观看者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比如, 日本动画的风格:人物坚强, 强调团队精神;美国动画注重个人能力、幽默;中国动画简单, 强调讲单纯的道理和利他行为。有调查表明, 最受小学生欢迎的前五部动漫图书和动画片竟然全是国外动画, 这些国外动画很可能引导少年儿童接受外国文化, 并在潜意识里影响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 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这表明, 以国产精品动画替代国外动画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动漫图书和动画片对少年儿童社会认知影响的具体表现

1. 对少年儿童人际交往的影响

动漫图书和动画片对少年儿童来说提供了共同爱好和话题, 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共同感兴趣的动漫图书和动画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而不知道该动漫图书和动画片的人往往会被孤立或嘲笑。另一方面, 对动漫图书和动画片的理解也给他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方法、规则的参考。少年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获得的。动漫图书和动画片成了一个学习的来源。他可以提供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沟通知识, 比如, 许多动漫图书和动画片中, 活泼、开朗的人总被描述成受大家欢迎的, 经常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 干坏事的总会受到惩罚等, 这些都对人的基本交往原则进行了描述和强化。

2. 对少年儿童关于人物形象认知及品德形成等方面的影响

在动漫图书和动画片中, 公主总是美的、善良的, 王子总是英俊、勇敢的, 坏人总是丑陋的、有阴谋的……对此, 少年儿童特别是儿童可能会形成不恰当的形象认知, 使他们只是简单地通过外貌而形成对他人品行的直接判断, 这对人的形象认知发展或品德发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 由于许多动漫图书和动画片中人物的身份与地位、品德总有一致性, 比如, 王子、公主生来就很富有、善良、富有同情心的, 而不交代这些财富和品德的正确的获得方式, 这容易使少年儿童产生人的富有和品德决定于家庭出身、从而对家庭形成不恰当的评价等等, 这些看法或观念一旦形成, 影响将是深远的。

3. 对少年儿童生活观价值观的影响

在许多动漫图书和动画片中, 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 比如《狮子王》, 强调生活中只有不怕困难, 不消沉, 积极努力, 一定会取得成功。这样的动漫图书和动画片对少年儿童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也有些动漫图书和动画片, 如《蜡笔小新》, 会使观看者产生不恰当的认同感, 对习得社会生活的规则、形成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消极影响。

4. 对少年儿童言语的影响

研究表明, 对大家共同喜欢的动漫图书和动画片, 人物的言语特点会在少年儿童同辈群体中得到广泛认同和流传, 当父辈们不知道时, 他们便认为没有共同语言。例如《蜡笔小新》中的小新, 言语俏皮、怪异, 许多少年儿童看了这个片子后觉得好玩, 也模仿起小新的说话风格。

三、促进动漫图书和动画片对少年儿童社会认知产生积极作用的措施

动漫图书和动画片对少年儿童的社会认知既有积极作用, 又有消极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 应该尽可能地控制其消极影响, 使动漫图书和动画片的积极作用最大化, 并注意其影响的长远效应。

1. 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少年儿童对动漫图书和动画片的兴趣

要发挥动漫图书和动画片对少年儿童的社会认知积极作用, 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教师和孩子在看动漫图书和动画片上的矛盾虽然主要表现在孩子贪恋观看而占用了学习时间, 但对孩子来说, 印象却是教师和家长直接反对他们观看。在当前动漫图书和动画片被如此广泛接受的情况下, 教师以及整个社会应该认可少年儿童喜欢动漫图书和动画片这样一个事实, 它是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习惯的, 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积极意义包括:传递社会生活的规则, 传递社会中认可的行为和不认可的行为并呈现后果, 传递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训练想象力等, 这些都可以使他们间接地认知自己面对的社会, 促使其社会认知的发展。人的青少年阶段, 特别是儿童阶段, 对动漫图书和动画片产生认知理解最容易。所以, 只有在成人对动漫图书和动画片有了全面的认识, 也同时认识到了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正确行为。

2. 教师要与少年儿童及时交流

这包括陪看和相互交流。教师不妨抽出时间陪同学生一起观看。在陪看的过程中, 伴随着和孩子对动画人物行为的评价交流, 既可以防止孩子无限制地观看, 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对动画的主题思想的理解。特别是每个动画中都有好人坏人, 怎样才是好人, 怎样就是坏人, 为什么好, 为什么坏, 及时说明和强化, 这对消除动画的消极影响, 促使孩子社会认知发展更有利。这种交流还会消除动漫图书和动画片带给的另一个消极影响:动画中的社会和现实生活不符这样的事实。少年儿童的辨别力是有限的, 在调查中, 有一半的小学生认为动漫图书和动画片中的生活是与当今社会精神相符合的。教师在这方面就可以对孩子做正确的解释, 这种恰当的解释有利于少年儿童辨别虚构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区别。

3. 要正确引导少年儿童的兴趣发展

教师要注意对孩子的兴趣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少年儿童的兴趣是比较容易养成和改变的, 对某一个事物感兴趣的直接原因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如果某个孩子对动漫图书和动画片感兴趣, 他的兴趣不是制作动漫图书和动画片, 也不是学习动漫图书和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人物, 而是看动漫图书和动画片本身, 这种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是有不利影响的。因为自制力差, 他们有可能会长时间地看动漫书看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 这不利于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发展。所以, 要引导少年儿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 将喜欢看动漫图书和动画片提升到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动漫图书和动画片, 喜欢那种充满想象力的空间, 喜欢人物的良好行为和风度等方面来。

3.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三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可以引发出对儿童类真人秀节目制作的深思。本文以儿童真人秀节目为例,来探讨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发展,深入探究儿童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使儿童真人秀节目更好的引导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儿童;真人秀节目;社会性行为

一、儿童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引导

儿童真人秀节目发展迅速,特别是现在很多儿童节目的收视率普遍下滑,人们在不经常观看这种节目的时候,儿童真人秀作为一个新的媒介开始活跃到人们的视野中,儿童真人秀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和性格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制作一个好的儿童真人秀节目就更为重要,不单单是为了娱乐,而是要对社会儿童教育产生影响。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不是消费儿童本身,而是发挥儿童真人秀节目引导作用。

电视节目是给儿童传播信息的桥梁,但是电视的节目环境和真实环境是不同的,所以会对孩子的认知造成影响。这就要求节目的严谨性、客观性、真实性。

所以,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引导,也可能是有利有弊,一个好的节目会带来好的影响,而一个不严谨庸俗的节目肯定也会对孩子的成长和认知带来偏差。这就表明了做好一个真人秀节目的重要性。

二、儿童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作用

儿童真人秀节目的火热发展,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娱乐化的同时,更多的关注了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社会发展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则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会带来一系列的个人成长问题。儿童的过早或过于社会化会不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或者是面对社会有更强的竞争力还有待研究。

儿童作为看电视节目最多的群体,他们接触电视的时间和机会都会很多,而好的儿童真人秀节目使得孩子在观看的时候发现相似的自己,所以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增加儿童的社会性行为,让孩子或者家长在观看的时候能够引人深思,发现自己孩子的不足,从而促进孩子的正确成长,促进社会化的进行。就比如《一年级》的播出,里面的教育行为和家庭问题肯定可以引起社会的讨论和共鸣,这点从微博话题就可以看出,引发全民讨论,这就是真人秀节目的力量,它或多或少的都在影响着社会,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电视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使儿童了开始解社会化的行为,儿童真人秀节目无疑促进了社会更多人了解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和心理发展,使社会开始关注儿童,用正确的方法制作儿童真人秀节目并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

三、儿童真人秀节目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融合

真人秀节目和社会化的融合使得一个儿童真人秀节目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一年级》中,我们可以看到萌娃从第一天到来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生活和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每个孩子的父母都有不同的育儿理念,其中有中西文化差异的、有和妈妈不能分开的、有留守儿童问题、单亲家庭等。在电视节目中,都把这些敏感的问题放了进来,通过电视节目传播给大众,让大众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也能有一些启示。

《一年级》是真人秀节目和社会化结合的成功典范,节目不仅注重效果也更加注重教育性,这是当下很多真人秀节目所缺失的,所以《一年级》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更加注重社会,更加注重儿童教育的结果。

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越来越好,对社会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儿童真人秀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融合很多社会需要的知识、教育礼仪或者平常重要的但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在电视节目中表现给观众,使观众看到这些教育问题,然后用来实践,用电视这种传媒,会间接影响很多人,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给儿童带来更多的认知,这种把社会化的一些重要行为和儿童真人秀节目的融合,是现在儿童真人秀节目发展的趋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肯定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四、小结

电视媒介作为独特的影响力,更是作为儿童大多观看的节目,所以对电视节目的制作要求就会更严格,其中在电视节目中添加教育色彩更是节目的成功。在儿童真人秀节目制作中,把儿童真人秀节目和儿童社会性行为结合起来,就会使节目更加具有教育性,使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影响更为深远。

参考文献:

[1]裴博瑞,杨仕茹.浅议电视儿童真人秀节目中的儿童形象—以深圳卫视《饭没了秀》为例[J].青春岁月,2013(15).

[2]赵魏,刘利明.谈中国儿童真人秀娱乐节目的现状[J].电影文学,2013(03).

[3]李文丽.《爸爸去哪儿》热播現象分析[J].电影评介,2013(19).

[4]龙俊达、冯灵楷.对当下儿童电视娱乐生态的思考[J].中国电视,2011(05).

[5]庄序芃.浅析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J].东南传播,2008(11).

[6]郭路.浅谈“以儿童为本”电视少儿节目制作理念[J].东南传播,2009(10).

[7](美)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4.

[8]卜卫著.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新华出版社,2002.

[9]欧环.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四

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适应行为)主要指个体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的适从与对应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诊断和评估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入,儿童社会适应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迫切需求一种实质性的教育的介入。音乐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但音乐教育能否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良好的效能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加强音乐教育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对更客观、更精确地研究校外音乐教育的效能,为素质教育改革和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最终为促进我国校外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被试及其取样

被试来源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杭州市新华路幼儿园的4~6岁儿童。分组详见表1:

2.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3×2二因素实验设计,因素一为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水平。因素二为年龄,包括二个水平,水平一为4~5岁儿童,相当于幼儿园常规分班中的中班,水平二为5~6岁儿童,相当于常规分班中的大班。

3.实验变量

(1)自变量的界定。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三个水平:水平1,小歌手组;水平2,钢琴组;水平3,对照组(幼儿园常规教学)。

(2)因变量及其测量。本研究主要考察的因变量是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测量工具采用杭州大学心理系汪文鋆编制的《3~7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城市问卷)。

该量表分为六个大项:生活自理(SH),内有26个小项;运动(L),内有14个小项;作业(O),内有15个小项;交往(C),内有17个小项;社会化(S),内有16个小项;自我管理(SD)。

(3)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前,对实验教师进行了教学内容、实施要点和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观察方法的集中培训,以确保所有教师能准确把握教学和测查方法。

4.实验过程

教育实验持续6个月,实验组每周上一次课,每次1小时,按照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小歌手班课程计划”、“钢琴班课程计划”进行,在实验前后测查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5.数据整理与分析

所有数据分析全部采用SPSSforWindows11.5统计软件包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社会适应能力前测结果的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前测时只有年龄的主效应是显著的(p﹤0.01),班级和班级*年龄的交互效应均不明显(p﹥0.05),年龄的主效应显著主要是由自然成长带来的结果。

从表3可看出,前测时,各组儿童之间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故可认为:前测时,各组儿童之间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是同质的。如果后测时,三组出现差异则可认为是音乐教育实验带来的效应。

2.社会适应能力后测结果的分析

从表4可看出,后测时,班级和年龄的主效应显著(p<0.01),但其交互效应均不显著(p>0.05)。班级的主效应显著是校外音乐教育介入带来的。年龄的主效应显著,一方面,可能是成长带来的,一方面,可能是音乐教育的效应,具体情况尚需进一步分析。

从表5可看出,后测时,实验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两实验组之间无差异性。由于前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是同质的,故可以认为后测时这种差异的产生主要是校外音乐教育实验所带来的效应。

3.实验组与对照组社会适应能力前后测的比较

同时可以看出,实验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且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儿童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且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种差异可能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由校外音乐教育实验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成长的效应。由于前测显示各组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因此后测由自然成长引起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幅度也应该是没有差异的。究竟校外音乐教育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影响的效果如何,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表64~5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测与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表75~6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测与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4.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后测比较

从表6可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这说明本次校外教育实验的效应是显著的。

四、讨论

1.关于音乐教学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效果

前测时,各组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同质的。而后测时,实验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这是教育实验带来的效果。

经进一步的前后测差异比较,发现实验组的前后测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这就说明这种差异除了教学实验带来的效应外,还存在个体自然成长带来的效应,又因前测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是同质的。因此,本研究可以假定后测时各组被试由个体自然成长带来的效应也是同质的。经进一步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后测差异比较的结果显示,两个实验组的前后测差异程度要大于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异程度,并有显著性。

以上推论比较充分地表明,在促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上,本次校外教育实验对促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效应。

2.本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本研究的样本较小,没有分析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教育实验时间较短,在以后的研究中,应适当延长教育实验的时间。

应加强音乐教育与其它教育内容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横向比较研究。

五、结论

前测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同质的。后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随着儿童的自然成长,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5.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五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飞速发展,凭借其开放性、广泛性、形象性等特点,以各种形式、各种面貌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深刻地改变社会面貌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且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也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控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 青少年 社会化影响 对策

(一)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所谓青少年的社会化,是指青少年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其适应社会,认知社会,并具备社会属性的认知个体的过程,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必然进程,是其身心成熟、发展的必要环节。[1]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及社区,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大众传媒正凭借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它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多渠道收集信息及总结后,关于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传媒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渠道,丰富了青少年的认识手段,拓展了他们思维活动的空间,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拓展了青少年的知识面。[4]在大众传媒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年代,我们的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来源基本上就是家庭和学校,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而有了发达的大众传媒,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特别是以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d等互联网社交应用工具的快速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和信息集散中心,使得我们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方便快捷地获得任何想要了解的知识和信息,我们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世界各地的时事新闻,上网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收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利用社交工具交流信息等等,而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大量的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从而为他们发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为他们从多角度的事业探索科学真理、发展创造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大众传媒对于大众思想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助于帮助我们的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2]众所周知,青少年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在其向青少年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同时传递着社会共同的价值规范、价值准则和价值精神,去引领青少年去认同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通过大力宣传先进感人事迹,树立各行各业普通人学习的楷模,通过揭露贪污腐败等社会阴暗面,对越轨行为进行积极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对青少年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青少年对于社会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有利于青少年将接触到的正确思想认识内化到自己的行动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确实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再次,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还能够帮助青少年环节不良情绪,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满足娱乐需要。[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青少年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家庭危机、社会不良现象等导致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的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等娱乐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不良情绪。研究表明,许多青少年都有过利用媒介逃避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经历。在生活中表现最明显的便是许多青少年利用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压力,虽然这种方式会对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也起到了舒缓青少年因压力过大而紧绷的神经,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余地。

最后,大众传媒还能够通过影响其他的社会主体来间接地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1]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要使其具备社会属性,则离不开青少年与其他社会主体的交往,而大众传媒的受众除了青少年本身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甚至政府等各个社会主体,大众传媒通过影响青少年身边的这些主体,就能够成功地营造大众传媒所希望营造的一种社会环境,而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大众传媒所希望的青少年社会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如新闻中时常曝光的教师因体罚学生不当而受到处分的事件则提醒了学校及教师们应采用正确的方式而非过分的体罚来教导学生,从而使得青少年能够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及正确的社会化指导。总之,我们青少年所接触到的其他所有社会主体也是如此,都会受到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但是它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视的!

(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同时,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也不例外。大众传媒的发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的社会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和阻碍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及自己的人生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价值观的影响,并且不加分辨地模仿与趋从,从而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正确价值选择。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进行的一项名为“电视对小学生择业与偶像崇拜的影响”的修养调查的结果显示,电视是影响小学生择业与偶像崇拜的重要因素,电视剧中对主角生活的物质环境的极大渲染,使很多青少年形成了一种认为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就是幸福的价值观。[2]除此之外,电视,网络中的一些暴力及描写社会阴暗面的场景会给青少年传递一种对于社会和人生极为负面的情绪,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甚至会模仿电视中的人物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等。从而在思想方面影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正确认识及积极正面的价值判断的形成,在行为方面也不利于青少年正确行为规范的养成。从这个层面来说,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中透露的不当价值观对于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媒传播方式的异化,引起了部分青少年对于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的不信任感。[1]铺天盖地的好人好事充斥人们的视野,其中不乏有部分不良媒体以引起轰动效应,吸引更多的眼球为目的而故意“生产”出来的新闻,久而久之,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类报道的厌烦甚至于怀疑,最终导致社会对媒体信任的缺失进而对真正楷模的不信任,使得青少年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在这种对于媒体传播的正面信息的怀疑之中,迷失了方向。因此,大众传媒传播方式的异化导致部分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方向的迷失这一不争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进程。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的确是扩大了青少年的交往范围,打破了空间距离造成的地域集群观念,创造出超地域的“虚拟社区文化”,但实际上又使青少年的活动范围变小了。[3]由于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青少年足不出户就能浏览世界各地的新闻和信息,与世界各地的朋友进行交谈,有的则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总之,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占用了青少年大量本应用于户外活动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的时间,长此以往,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得不到现实的满足,甚至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处理能力,从而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最后,大众传媒的普及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提高。[2]由于大众传媒的普及极大地削弱了传统媒介对于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将大量的时间都用于看电视,玩游戏,上网聊天,而不愿进行传统的纸质阅读,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青少年知识单向地从电视、网络上面接受大量的信息,但海量的信息使得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他们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消化,他们只能接受信息,甚至都难以存储信息,更无法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提取,创造出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因此,这种轻阅读、轻思考的倾向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青少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自然是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的。

(三)应对大众传媒消极影响的策略

总的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有利也有弊,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它的消极影响就抹杀它对于社会及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毕竟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规避和减少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归根到底,大众传媒只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媒介,它所传播的内容完全取决于创作主体,而且作为我们大众传媒受众的人民群众也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所以要想减少乃至杜绝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更好地发挥其积极影响,我们应该从规范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强化青少年的信息辨别意识两方面着手,必要时通过加强对于青少年的监督来减少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削弱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首先,应该从大众传媒的制作源头抓起,国家应该加强对于大众传媒从业者的教育,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自律水平。[5]同时加强国家对于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和内容的审核,对于传播不当信息的大众传媒制作者给予严厉的惩罚,同时给予优秀大众传媒作品制作者以适当的奖励,根据奖惩相辅的原则,双管齐下,唤醒大众传媒从业者对于社会及大众的责任意识,意识到自己的言论会对于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论及表达,而且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为我们青少年的社会化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其次,家长和学校作为对于青少年负有教导和监督责任的两大主体应该注意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加强对于他们的干预和监督。家长应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指导青少年收看电视和上网,必要时为他们安排科学的上网时间,同时要注意多与青少年进行沟通和交流,有空余时间就和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在平时鼓励孩子多与他人沟通交流,这样可以有效分散青少年对于网络和电视的注意力,有利于他们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和接触,减弱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利影响。学校在平时对与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于过度沉迷电视和网络的危害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和利用大众传媒。这样能够让合理利用大众传媒得科学观念时时提醒青少年,从而规范青少年利用网络和大众传媒的行为,进一步减弱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利影响。

最后,同样也是针对我们的青少年而言的,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社会人,为了使自己更好地完成社会化,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除了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更多地了解这个社会,还必须认识到自己亲身与周围的世界的交流与沟通其实更为重要。因此,我们的青少年必须自己从心底认识到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将自己与大众传媒交流的时间分一部分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和与社会的交流。多与自己周围的人与世界打交道,如把自己上网的时间更多地用来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玩耍,和自己的父母及老师交流与沟通,倾诉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苦恼,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收获等等。我相信,如果我们的青少年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一定能够顺利地完成个人的社会化,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社会人!

在这里,我对于加强父母对于青少年的监督和指导作用有一个较为具体的小建议,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每周一个固定的时间与父母沟通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同时给孩子提供建议。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孩子挑自己在一周的时间里通过大众传媒或其他任何方式了解到的时事热点或孩子感兴趣因而让自己特别有想法的时间和父母沟通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父母及时掌握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并及时给予孩子正确而成熟的思想和方向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青少年对于自己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以父母为锻炼对象。为了增强青少年的积极性并让他们用相对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夸奖和鼓励他们,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和回信的微笑,同时还可以给他们适当的奖励,而这种奖励方法就要交给我们的父母根据自己孩子的偏好和秉性自己去具体地制定了。这种方法可谓一举多得,可以增进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纠正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同时有利于锻炼性格内向的青少年主动与人交流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开放性和广泛性等优点开阔青少年的视野,锻炼青少年的思考能力。而且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总之,大众传媒的优点是值得肯定的,至于它的飞速发展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得到解决的,只要有国家,大众传媒从业者,青少年的共同努力,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将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从而最终为我们青少年的社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发挥到极致,让大众传媒最大限度地助力青少年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杜玲玲,《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论析》,媒介教育,2012年第3期 [2]李莉萍,《浅谈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4]董泽芳,《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6.卡通片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篇六

一、卡通片对儿童思维的积极作用

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卡通片都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对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1.不拘一格的视觉造型。由于卡通是根据人的想象设计制作而成的,因此它不受真实事物的限制,可任意塑造、删减、夸张、变形。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一种积极超越。卡通的主角往往有其现实生活的原型,保留着原型的一些形态和属性,但又不拘泥于原型。有的卡通形象是组合式的,是用几种原型的某些部分组合而成的;有的是融合式的,即消解各原型的形态结构,融合其功能属性塑造而成的。所有这些,儿童既容易接受又有兴趣接受。

儿童的思维在生命早期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对于面前这个世界,会比成人更多地采取同化的手段来把握。对于儿童来说,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对于自己的意义。因此,在儿童的愿望世界里,为了某种功能的获得可以不惜改变事物的真实结构。卡通正好迎合了儿童的这种需要,为了能飞行,人可以长上翅膀;为了获取胜利,英雄可以拥有神奇的武器;各种动物可以具有人的神态表情和意愿,等等。卡通片的视觉造型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使孩子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形式变化感和自由感,从中获取无穷的乐趣。

2.多通道的感官刺激。卡通从以笔墨纸张为载体发展到以电影电视、电脑软件为载体,实现了从单一的视觉刺激到全方位多通道的感官刺激的转换。特别是在采用了电脑合成技术的今天,它声画同步,时空合一,孩子慢慢从阅读式的文化走入了多媒体的文化。许多卡通片节奏快,色彩丰富,富有动感,又有适当的重复,很容易为儿童接受。

儿童处在生命发育的早期,他们的感官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刺激。这些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刺激既是儿童感官生理发育成熟的外在条件,也是其思维发展的原始材料积累。视觉和听觉的成熟水平和敏锐程度密切关系到人的思维能力高低。在儿童时期接受良好的感官训练是日后智力发展的基础。今天的卡通片在艺术形式上确实能融视、听、动觉于一体,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浓缩的方式给儿童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

3.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大多数卡通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情节按主题层层展开,既单纯,又富于层次感。主角比较固定,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其行为也具有逻辑性和连续性,能给儿童留下深刻印象。主题鲜明的材料能使儿童注意集中,围绕一个中心开展思维活动,在无意识中完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对于儿童思维结构的建构、逻辑框架的确立是有益的。

卡通片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从宇宙、地球、土地、河流到科技、军事,再到人伦、艺术,无所不涉,各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原理都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儿童的心里。卡通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掌握了信息,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活,不仅效果好,而且为儿童的思维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

4.情感色彩浓厚。卡通有着明显的情感倾向性,高兴与悲伤、爱与憎、轻松与紧张、宁静与激动等情感特质在卡通片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在儿童期,由于理智发展不充分,儿童的情感体验往往比成人来得迅速、强烈,也更容易沉溺于其中。卡通片情感色彩浓厚,能引导孩子体验别人的情感,同时加深自己的内在体验。

5.儿童化。卡通片以其儿童化的画面、音乐、言语紧紧抓住了儿童的心。卡通的人物形象有着夸张的变形,举止、言谈表现出儿童特征,其思维是“泛灵”式的,情节的演进也遵循着儿童的逻辑。可以说,卡通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处处散发着天真可爱的浪漫气息,不仅顺理成章地被孩子接受,就是对于成人,它也有不可阻挡的魅力。当儿童的眼睛着迷地停驻于卡通的那一刹那,我们可以看见两者的童真完满地契合。

二、卡通片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局限

卡通片泛滥于儿童的生活,也不能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造成近视,引发暴力倾向,过多占用生活学习时间等等。在这里要提醒广大家长和教师注意的是它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局限。

1.剥夺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儿童的思维、情感发展是需要真实生活经验的,特别是在儿童早期,直接感受显得尤为重要。卡通说到底,是人工化的生活。其造型、动作、情节均是人想象的产物,并被固定在一定的媒介上呈现出来。卡通上的人物、风景再美好再逼真,它毕竟是假的,是真实事物的简化和缩写,给人的体验远远没有真实的情境那样丰富与深刻。现在的都市儿童生活在一个电子化的高科技时代,他们的知识空间因此而被大大拓展,但同时他们真实的生活空间又变得日益狭窄。他们在电视中认识星空,知道太阳系、银河、宇宙,却不曾对头顶上真正的星空产生体验和思索;他们在电视中认识大海,了解潮汐、海浪,甚至会讲海盗、小人鱼的故事,却无法想象真正的大海给人身心的震撼。在儿童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仿制的、模拟的东西,却越来越远离作为母体的自然。在卡通片上投入大量精力、时间的儿童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留给真实的生活呢?而缺少直接经验、真实体验的思维是不健全的,这样,儿童的活动无异于空中楼阁,是缺乏厚实根基的。

7.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七

1、科普动画片的含义

科普动画片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一些理论知识通过重新组合从而运用语音、图像的形式传达出来的表现形式。对于儿童来说,运用视野观看事物是其进行性教育和性知识普及的一个启蒙的阶段,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不同的情景以及生活场景、专题故事进行设计,使儿童能够轻松的接受和理解,从而促进科普动画片在幼儿性教育中的作用。

2、我国儿童性教育的发展情况

目前,在我国有关于早期儿童性教育的传播还比较缺乏,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由于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性教育仍然处于一种封闭式、压抑的状态,而且许多家长因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性教育,从而对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相对缺失,也进一步屑弱了对儿童性教育的影响;其次,由于受到国内民族风俗的影响,许多授教者将成人性教育与儿童性教育相互混合,认为只有成人才需要,儿童由于年龄尚小,并不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等其长大之后会自然而然的了解,从而形成一种教育上的误区。

3、科普动画片与儿童性教育之间的关系

1)科普动画片对儿童性教育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方面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更好的使得儿童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的实践当中,提高其认识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将原本处于静态的教育模式转化文动态的教学参与授课的模式,达到共同参与的目的。

2)对于儿童来说,其心理认知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而科普动画片主要以图像和声音来对相关理论进行传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儿童的认知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3)儿童性教育是一个相对长期而且特别耗费精力的一种工作,因此在教育教学当中应当紧随时代的步伐,而科普动画片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特殊的手段对性教育进行传播,使得儿童的接受程度降低,进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4)对于儿童锁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而言,科普动画片这种多媒体教学对性理论知识进行灌输,能够使得儿童对所获得的知识认识更为深刻,而且利理解程度也更为透彻,从而促进今后的理论指导和实践。

二、在儿童性教育中采用科普动画片教育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1、科学的运用科普动画片教学方式进行教育

在进行儿童性教育的时候,应当依据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推陈出新,合理、科学的运用教学手段,构建全新的教学新模式。对于儿童性教育而言,其首先应当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个器官以及器官的名称。而儿童通常都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对于性的好奇和对于器官的好奇程度相当,科普动画片可以通过动画情景以及相关的语言向儿童传输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从儿童所感兴趣的方向入手,将人体器官的名称以及功能形式通过图像和语言进行表现,并通过家庭氛围的情景模拟,将可靠的信息提供给学生,从而更好的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学习,除此之外,在科普动画片当中还可以融入音乐的方式,利用背景音乐将这些性知识深入浅出的传达给儿童,从而促使其在儿童时期就能够对性形成科学的认识。

2、合理的设计科普动画片的内容

科普动画片因其所表现的形式多样,而且具有良好的传播性且操作方便、快捷,同时兼具良好的娱乐性,从而受到儿童的广泛喜爱,因此我们在针对科普动画片的内容涉及的时候,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表现,以小故事情节作为性知识教育的切入点,并搭配鲜活的动漫形象设计,并将这种动漫形象与性教育进行相互联系,从而共同促进儿童性教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科普动画片的内容设计还应当与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进行相互的结合,充分采用童话所表现的语言特点以及画面表现,从而运用多媒体动画促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借助独立的案例特点以及人与课程想结合的特点,将课程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凸显科普动画片对儿童性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教育优势。

3、运用多元化、儿童化的表现方式进行设计

在进行儿童性教育的时候,应当考虑儿童发展时期的特点,以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为基础,注重儿童发展的心理特点,把我儿童性游戏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对于人体性器官的认识,形成性别的初步认识,从而明确自己的角色特点。

对于儿童性教育科普动画片的传播方式而言,首先,应当将科普动画片的传播方式多元化的表现出来,不仅要运用电视、电台进行播放,更应当以网络传播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更行当与当地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取得合作,从而免费的进行宣传和使用;其次,可以依据已经存在的动画设计模式,将这种教学模式转化成一系列的科普动画片,从而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完整的教学方式,并对这些相关的动画衍生品进行开发和设计。

三、结论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性教育而言,主要侧重于对相应的只是理论体系的灌输、儿童色彩学、音乐以及科普动画片所表现的图像运用,因此对于国内科普动画片的教学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教师应当更好的与国外成功的、典型的运用科普动画片对儿童性教育的方式进行借鉴和学习,增强动画片的使用方式和表现形式,为以后更好的培养国家的接班人垫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唐燕.动画角色图形化创意的应用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5

[2]赵文君.学前儿童中国民间故事图画书阅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周硕.儿童早期词切分发展特点及其与早期阅读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张艳.从人生发展课题看青少年性教育的必要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8)

[5]石佳文.幼儿园大班开展性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5

8.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八

正文

2013年10月12日的《新闻联播》报道称,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十家动画制作机构,央视少儿频道等十大动画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播出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的动画片。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两部动画片被点名,称由于两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正在整改。这两部动画片也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国产动画代表作品。据悉,广电总局年内将出台国产动画片内容标准,对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做出严格限制。

《新闻联播》的报道称,在整个动画片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个别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不文明的现象,个别暴力行为被未成年人效仿,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才提出倡议。倡议书提出,避免在动画片中出现暴力、血腥、恐怖、低俗、色情的情节和画面,避免出现容易被儿童模仿的攻击、伤害、自残、虐待、犯罪等行为,避免在动画情节中出现将日常用品用于危险用途,不在动画片中使用粗话、脏话以及带有侮辱性的语言,同时,对于含有不良元素的动画片不发行,不播出。

动画片是孩子接触课堂书本外知识的最好平台,能否让动画片成为孩子在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快乐的教育辅助工具是家长们选择动画片的重要依据。近些年来,动画片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的主要精神食粮。动画片以其形象性、娱乐性、教育性,带给儿童动感十足的视听享受和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并促进他们感知能力的发展,其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孩子们喜欢幻想自己是动画人物的主角,但是现在的动画大多充满了色情与暴力的影像,一旦让这些模仿和幻想力都很强的孩子分不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幻想,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当儿童接触了大量的暴力节目后会储存在记忆里,然后,在合适的时机模仿学习到的暴力行为,儿童若回忆到暴力行为可以解决问题,那么,在遇到相同问题时,他便会模仿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前儿童对事物的认知缺乏守恒,具有“泛灵论”,且不能理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动画片中的暴力可以通过改变儿童对暴力的态度去影响其行为。看暴力节目越多的儿童,会认为暴力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儿童接触的暴力节目越多,就越容易采取肯定侵犯性行为的态度,而且,侵犯性较强的儿童认为他人的侵犯性也较强。

动画片暴力影像的播放也是一个激发的过程。暴力影像可以激发观众的激动情绪,从而导致暴力行为。某网站的 BBS 有一个名为《为救喜羊羊,两岁男童砸坏 34 寸液晶电视打灰太狼》的帖子:“据王女士介绍,当天她儿子看的正是现在风靡一时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当看到灰太狼的阴谋即将得逞的时候,出于义愤,儿子拿起自己的心形塑料玩具,用尖角处狠狠地砸向了灰太狼。”可见动画片内容对儿童行为影响之大。

如果把暴力分为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的话,动画片中的暴力有着自己特殊的形态,它是一种“隐性暴力”,一种“快乐暴力”,是暴力娱乐化、暴力游戏化的集中体现。

对动画片影像中的暴力界定一直以来都是很难的事情,所以有很多动画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存在暴力的情节。另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和一些特殊的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也是动画片中暴力渲染的主要因素。这类具有暴力影像的動画片的副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首先,此类作品中的“英雄”多是些被神化了的人物,他们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飞檐走壁。这容易助长儿童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的心理。其次,此类动画片为暴力行为进行心理注解的情节,容易使儿童产生这样的心理:遇到对手,讲理是行不通的,只有拳脚相加,才能解决问题。再次,动画片作品中面对毁灭与残忍场景而哈哈大笑的动画形象使儿童们得到一种虚幻的快感,让他们善良的心灵变得麻木凶狠了,从而削弱了他们的怜爱之情。暴力行为的耳濡目染使儿童不再对血腥和痛苦感到震惊,他们或者将残忍视为一种娱乐,或者将暴力视为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

对于动画片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动画片表现的程式化、假定化的特点,将暴力化作形式之美,并高度统一于动人的内容。如《大闹天宫》本来饱含暴力色彩的打斗场面,但在富有中国情趣的曲线化造型、写意化动作和宏大的京剧锣鼓声中,成为一种线条和色彩舞蹈,继承了京剧中的武打舞蹈化、程式化传统,消解了暴力的残酷和血腥,令暴力段落演化成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审美段落,达到了人物性格、故事情境和造型语言的完美结合。

对于动画片的暴力不能一概而论,也要因对象而异,要在掌握儿童思想水平的基础上,把握“分龄控制适度正当暴力内容比例”。这就是动画作品的分级问题,“分级制”不意味着“儿童不宜”,不是变相给暴力、色情内容开绿灯,而是针对动画作品的受众不同,按年龄段加以区分。“分级制”的实质是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分开。目前,一些国家正在探索利用技术手段对媒介内容进行分级,现已开发出若干种软件,其中一种将网上暴力节目分为五级,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若干级别,控制儿童观看。科学地分级,将对中国动漫产业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9.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九

摘要:近些年来,许多人认识到培养性格健全的孩子非常的重要,然而要培养一个性格健全的孩子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小,思想行为都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以后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为大家展示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关键词: 教养方式、成长、性格

父母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父母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父母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一 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分类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自交往的实质。

在心理学中,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接受—拒绝维度和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

在多数情况下,权威型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父母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作出适当限制,并且奖惩分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稍有不顺,非打即罚。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将会与父母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对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信、恒心、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父母缺乏孝心。

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有时会对孩子流露出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极端的忽略也可以视为对孩子的一种虐待,这是对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剥夺。它会使孩子出现适应障碍,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较高的攻击性,感情冷漠,并且在长大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

在现代家庭教育活动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成三种,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各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一)父母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十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斯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培养的是”奴才”.另一种专制是父母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环境,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形成儿童退缩行为。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等。

有个孩子叫何欢,来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不象别的孩子那样哭闹,象个小大人似的,忙上忙下,开心极了,对待小朋友也是热情无比。妈妈也是非常积极,什么舞蹈,网球,绘画,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一起上!可没过多久,孩子不再活泼可爱,叽叽喳喳了,干起事情来总象是不知所措,甚至于问她话时,她也只用点头和摇头代替了,孩子不开心了。原来,妈妈在未给她商量就报那么多兴趣班的同时,还给她定下两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是不准和男孩子玩!所以孩子在玩时总想着这条规定,所以不敢开开心心,自由自在,二是每天放学回家必须向妈妈汇报当天所学的英语知识(孩子所在英语班),妈妈是不问出来决不罢休,因为是初接触英语,而且说英语也需要一定的氛围,所以孩子总是不能令妈妈满意,于是孩子形成一种上学时的无形压力----怕错,所以不说,继而发展成为你问我,我干脆不理的局面,性格趋向自闭。

专制型父母教养下的孩子,他们对他们的环境毫无控制,也从来得不到什么满足,他们通常感到拘束和愤怒,但慑于敌对的环境而不敢表露,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出不愉快,对压力很敏感,缺乏目标。

(二)父母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类父母存在着典型的角色问题,他们或性格内向或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感或社交能力差。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根据研究,行为越轨的大多数儿童与这类父母有关, 都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管教放松或过严或前后不一致、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听任自由活动而不予指导和约束、家庭缺乏亲密性等。实际上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是缓解青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剧烈化和家庭生活电视化,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而这与科学的儿童教育是相背的。另一种放任是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和宽容,使子女容易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结果,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我带过这样一个3岁的孩子叫周宝,孩子很机灵的样子,特别是脑后留了一撮胎毛,缠上五颜六色的橡皮筋,十分惹人喜爱。然而他在班上的表现实在让人头痛:自由,任性,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受任何约束:上课时,睡在地上打滚;吃饭时,把碗弄翻;睡觉时,在床上跑来跑去;游戏时,捣乱打人那是时时刻刻发生。刚开始来到幼儿园时,还有一些收敛,可是,没过多久就原形毕露。我简直是拿他没了办法,因为他不知从哪儿学来的,只要一犯错误被老师发现,他承认起错误来比谁都快,而且态度诚恳得令人感动,当然,再次犯错误的速度更是使人吃惊。我和他妈妈谈了几次才发现,原来所有这一切全是家里惯坏的,他家里有个上中学的哥哥,在目前这个独生子女的社会里,能有一个哥哥应该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他父母认为家里除了他,其他都是大人了,所以只要他说什么,大家全都顺从他,加上母亲没上班,专门照顾他,自然又多了许多的宠爱。

然而我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种顺从、宠爱会一次次地滋长孩子的坏习惯,也许他们认为,孩子的要求他们是能满足的,因为他们是孩子,孩子的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同样因为他们是孩子,然而,有朝一日,他的要求不能满足,那将会是怎样?尽管他们与孩子有着挚爱的关系,但他们极端的放纵和无约束的纪律要求,以及对孩子自由地表达冲动的鼓励,都与孩子的缺乏控制和冲动行为的发展相关联,他们认为这些冲动的自由表达是健康的,合理的,而正是这种观念纵容了他们的孩子。

所以,在宽容、放任型父母教养下的幼儿性格一般表现为冲动、攻击型儿童:对成人反抗,不顺从,缺乏自控,专横,冲动。

(三)父母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调查发现,学业不良儿童的父母中更多的是使用专制及放任的教养方式,而正常儿童,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父母,更多的是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民主教养不等于什么事情都是协商,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会深刻与全面,所以对有些重大问题要由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事先统一口径,要求少数服从多数,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邓容,一个4岁的小女孩,聪明机灵,她父亲是一位机关干部,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我是从中班开始带这个孩子的,她在幼儿园几乎从来不让老师操心,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跳起舞来有板有眼,她性格开朗,活泼勇敢,有同情心。小姑娘自小由父母自己教养,而且由于父母相对较年长(父亲36岁,母亲34岁)的缘故,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格外认真,对孩子有一定的纪律要求,这种纪律要求使幼儿有机会探索周围的世界并获得人际交往技能,同时又不使这一纪律要求显得充满敌意、苛刻、和强迫。让幼儿在高度的热情和中度的限制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

可以这样认为,与民主型父母对应的是性格积极、友好的幼儿。

建立良好家庭教养的策略方式

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接受一种固定、良好的教育方式,但是怎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这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一个小孩都有不同的特质,不可能硬将孩子套入特定的模式。不过,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要教养出一个好孩子——爽朗而不任性,有主见而不顽固,父母在实行时要遵守以下几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有两位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特殊教育意义的空间,想出了一个叫做“小留学”的好主意,这个办法,既简单,又有效,孩子也非常欢迎。所谓“小留学”,就是两家的孩子,都到对方的家中去住一两个月,上学仍在原来的学校。

别看这么一个空间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却十分突出。现在回忆起来至少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孩子得到了锻炼。孩子初次离家,虽然不是一个人生活,但毕竟周围都是外人,环境不熟悉,因此也可算作独立生活的初步锻炼。二是培养了自理能力。初到别人家,孩子比较重视对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他们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家务活抢着干,作息时间也安排得很紧,不会的事情努力学着做,这一段时间虽然不长,但进步得非常快。三是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留学”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着的都是陌生人,这正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机会。孩子们学习着如何对待家中的长辈,如何对待新的邻居,如何对待来访的客人,在新的家中听到长辈的教导,结合着原有的人际交往经验,感到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四是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孩子先后在两个不同的家庭生活,如果能注意观察,进行思考,也算是一种比较研究。两个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成员有不同的性格、观念和生活习惯。分析着两个家庭的种种不同,可以起到从一个小窗口,加深对社会认识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注意扩大孩子的空间,这样放手地去锻炼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向相反的方向使劲,我就亲眼见到过这么一位母亲,她把自己已经上二年级的孩子,费力地抱到离学校只有几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师看见挨批评,才不情愿地放下来,亲了孩子之后,目送着孩子去上学。这位母亲肯定极其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可能都会清楚地感到,这种爱的结果将会是多么可怕!

(二)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要失败的,但是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锻炼可分为体力锻炼、脑力锻炼和综合锻炼。要达到锻炼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现成的条件,需要自己去创造。

有一位到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子和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大孩子非常沉着地对他说:“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是来求职的。”学者好奇地问:“你会什么呢?年纪这么小……”大孩子解释说:“我已经9岁了而且我已经有了14个月的工作历史,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我可以照看你的孩子,帮助他完成作业,和他一起游戏……”大孩子观察到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个字它有助于我将来找工作。”学者指着那个五六岁的孩子问:“她是谁?你还要照顾她吗?”听到的回答更令人惊奇:“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她们的父母也应该说是了不起的敢于放手让孩子们出来闯天下。可我们就有那么一些父母,不但自己从没想过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反而把学校为学生创设的锻炼条件破坏掉。如某学校组织学生去军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车上,竟有父母向学校提出“抗议”:把孩子累坏了谁负责?最后,这位父母还是自己气哼哼地把学生的行李背到车上,而他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后边……难道这样的家庭将来能幸福吗?真不知道这位汗流满面的父母是怎样想的!

(三)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每一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让孩子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才的更重要的因素。

例如,过去的小学课本中,在描写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明确地写着,是蝌蚪的尾巴到一定时候,自动脱落,然后变成青蛙的。学完了这节课后,许多学生就养起了小蝌蚪,看看它是怎样成长的,尤其是想看看它的尾巴是怎样脱落的。可是,观察了一天又一天,不见小蝌蚪的尾巴脱落过程,但是,尾巴确实也不见了。学生们把这种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没有主观地、简单地否定学生的观察,而是要求他们仔细地观察,做出详细的记录。于是,许多孩子同时进行了观察,结果是他们都没有发现脱落的尾巴,在青蛙的屁股上也没有发现脱落的痕迹。相反,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发现小蝌蚪的尾巴是慢慢地缩回去的。所有的观察,得到了一致结论,他们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师,在老师的支持下,他们把这些观察的结果,寄给了出版教科书的有关单位。最终,在科学家的参与下,教科书的错误得到了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发扬了探索精神,而更值得赞颂的是这位老师,因为他支持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家庭中,父母也应创造一些方法,培养孩子在智力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父母是这样引导他的上小学一年级孩子辨别是非的:他每天带孩子上学挤公共汽车,每当看到出现一些争论时,他就让孩子注意观察,下车时还要把自己的分析讲给父母听,究竟他们是为什么引起争论的?究竟谁对谁不对?应该怎么解决?孩子说完之后,当父母的再做点指导。天长曰久,这个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比别的孩子强,有此作基础,她很善于给小朋友劝架,因而就成了大家拥护的小班长。

(四)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的确有它的道理。生活在穷困潦倒的家庭中的孩子,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难道孩子就只能当“纨绔子弟”?在顺境条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亟须探讨的课题。有经验的父母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良的品质。

有位父母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买一个东西,父母有时有意识地往后推一周才满足他的要求,她想这能养成他克制自己的能力。设置困难,最好要有针对性。有的孩子,住在高楼大厦里,上下有电梯,出门有汽车,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的困难需要他们去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有位父母就想出了个办法,设置了困难,鼓励孩子去解决。他给孩子布置了两个特殊的作业:一个是每天上下12楼,不再乘电梯,而是坚持步行;二是每天上学和放学,不再乘汽车,而是坚持徒步走5站路。

设置什么样的困难,又和父母的观念有关。比如,在澳大利亚,有位中国记者亲身遇到一件事情,就给人在教育观念上以深刻的启迪。有一天,记者走在大街上,在这条街上,和街道并排着有一条小河。这时记者看到前面有位澳大利亚妇女,带着一个小孩在散步。突然,记者发现前面那个淘气的小孩子,跳来跳去,扑通!掉进小河里。记者毫不迟疑,飞快地跑向河边,准备跳到河里去救孩子。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记者要跳的一刹那,那位妇女却制止了他,记者奇怪地望着她,请她解释。她严肃地说:“我要他自己爬上来。”记者看着孩子在水中翻腾,喝了几口水后,终于爬了上来,而脑子里也翻腾着一个想法: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这是一种多么理智的爱啊!

(五)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但由于父母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可是如果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他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

有的父母就能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要教育他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选择错了,也是一次学习机会,是很值得的。如有一位父母想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到少年宫报名时,发现孩子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于是,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把舞蹈学好。

有的父母在孩子的零花钱上,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安排出一个合理的零花钱的数量,但把支配权交给孩子,并且节余归己。这样做,不但能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而且能使他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得到提高。

选择和责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孩子的事情,件件都让父母去做主,决定之后,孩子不会想到自己对这个决定有责任,因为不是自己选择的嘛。如果把权利交给了孩子,他的选择反而会比较慎重,因为他知道,一旦选择了,就要由自己负责,是好是坏,后果都要自己承担。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好多父母忙于工作而较少顾及孩子的教育,孩子全交给老师,老师既要担当“慈母”的角色、又要担当“严父”的角色,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又要担当“严师”的角色,多重角色的混合会使孩子莫名其妙,对学习形成复杂情感、对社会形成歪曲认知,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崇尚民主,反对专制和放任。只有作为幼儿的抚育者和教养者多给幼儿创造鼓励的、公平的、安全的、赞许的环境,注意在倾听、理解的基础上,在留意孩子的情感与真实的需求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最恰当的时机对孩子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孩子完整人格,幼儿的性格才能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完整人格儿童!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上一篇:中国古代美术史教案下一篇:论机电一体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