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精选9篇)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篇一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
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4)、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三)、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1、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3、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 单位:库仑 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电荷量e的值:e=1。60×10-19C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的比值,为 C/㎏
(四)小结、
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2.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篇二
一、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 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 溶液呈中性, 溶液中c (Na+) 大于c (Cl-) 。
B.浓度均为0.1 mol·L-1的C6H5ONa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中, 阴离子的总浓度前者小于后者。
C.将0.1 mol·L-1氨水滴加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 可能出现:c (NH4+) >c (Cl-) >c (H+) >c (OH-) 。
D.将浓度相等的Na2CO3和NaHCO3等体积混合:c (Na+) +c (H+) =c (CO32-) +c (HCO3-) +c (OH-) 。
【解析】A中运用电荷守恒:c (Na+) +c (H+) =c (Cl-) +c (CH3COO-) +c (OH-) ;又因为呈中性c (H+) =c (OH-) , 即c (Na+) =c (Cl-) +c (CH3COO-) , 则c (Na+) 必大于c (Cl-) ;B中根据电荷守恒分别可得:c (Na+) +c (H+) =c (C6H5O-) +c (OH-) ;c (Na+) +c (H+) =c (CH3COO-) +c (OH-) , 比较阴离子总浓度可以等效比较阳离子总浓度, 又因为c (Na+) 相等, C6H5ONa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Na即碱性前者大于后者, 所以c (H+) 前者小于后者, 即c (C6H5O-) +c (OH-) <c (CH3COO-) +c (OH-) ;C中根据电荷守恒始终存在:c (NH4+) +c (H+) =c (OH-) +c (Cl-) , 因此不可能出现c (NH4+) >c (Cl-) >c (H+) >c (OH-) ;D中电荷守恒等式错误, 应为c (Na+) +c (H+) =2c (CO32-) +c (HCO3-) +c (OH-) 。
【正确答案】A
二、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
【例题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SO4与Ba (OH) 2溶液反应:Ba2++OH-+H++SO42-Ba SO4↓+H2O。
B.Ca (HCO3) 2与过量Ca (OH) 2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C.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Fe2++Cl2Fe3++2Cl-。
D.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解析】A项正确应该是:Ba2++2OH-+2H++SO42-BaSO4↓+2H2O;B项正确应该是Ca2++HCO+OH-CaCO3↓+H2O;C中电荷不守恒, 正确的是2Fe2++Cl22Fe3++2Cl-。
【正确答案】D
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例题3】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 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 放电时生成N2、H2O, 则燃料电池放电时,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解析】第一步找准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N2H4+O2→N2+H2O;第二步负极是还原剂失去电子:N2H4—4e-→N2;第三步运用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呈碱性, 加OH-) :N2H4—4e-+4OH-→N2;第四步H守恒加水:N2H4—4e-+4OH-N2+4H2O。
【答案】N2H4—4e-+4OH-N2+4H2O
四、离子的检验及推断
【例题4】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 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 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 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 收集到气体0.04mol。
(3) 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 得干燥沉淀6.27g,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 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Cl-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 Mg2+可能存在
【解析】由第二步可知原溶液中NH4+为0.04 mol;第三步加盐酸后剩下的2.33g沉淀为BaSO4, 即原溶液中SO42-为0.01 mol, 加盐酸溶解的 (6.27-2.33) g沉淀为BaCO3, 即原溶液中CO32-为0.02 mol, 由此可判断溶液中无Mg2+、Ba2+。现可根据溶液电荷守恒确定K+一定存在, Cl-不确定。
【正确答案】A
五、简化复杂计算
【例题4】为测定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 进行了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 加入100mL 0.3 mol·L-1稀硫酸, 合金完全溶解, 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0 mL;再加入0.2 mol·L-1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不再变化, 用去350mL NaOH溶液。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A.0.005 mol B.0.025 mol
C.0.01 mol D.0.03 mol
【解析】经分析当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时, 溶液中溶质为Na2SO4和NaAlO2;根据电荷守恒式:n (Na+) =2n (SO42-) +n (AlO2-) 可求出n (AlO2-) =0.01 mol即n (Al) =0.01mol。
【正确答案】C
摘要:守恒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思想, 守恒法在化学解题中有重要应用, 电荷守恒法是其中之一。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电荷守恒规律的应用。
关键词:守恒法,电荷守恒,电极反应式,化学计算,浓度
参考文献
[1]2011年江苏高考化学第20题
[2]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第22题
3.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篇三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 毛建军
【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给学生渗透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电荷守恒定律对学生而言不难接受,在此从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做本质上分析,使学生体会对物理螺旋式学习的过程。本节关键是做好实验,从微观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了使物体带电的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便水到渠成,进一步巩固高中的守恒思想。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习惯。通过阅读材料,展示物理学发展中充满睿智和灵气的科学思维,弘扬前辈物理学家探寻真理的坚强意志和科学精神。
【教学预设】
·使用幻灯片时充分利用它的高效同时,尽量保留黑板的功能始终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使实验简化,给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善于从简单中捕捉精彩瞬间,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体验科学(阅读材料)。
·练习题设计力求有针对性、导向性、层次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三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及带电本质。
·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知道什么是元电荷、比荷、电荷量、静电感应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物理学螺旋式递进的学习方法。
·由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渗透─—课后阅读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物理学另一个丰富多彩,更有趣的殿堂,电和磁的世界。高中的电学知识大致可分为电场的电路,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 静电场
【板书】
一、电荷(复习初中知识)
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学生自学P2后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电荷守恒定律做铺垫。
演示摩擦起电,用验电器检验是否带电,让学生分析使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过渡到接触起电。
接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仔细观察从靠近到接触过程中还有哪些现象?──靠近未接触时箔片张开
张开意味着箔片带电?看来还有其他方式使物体带电?其带电本质是什么?──设置悬念。
自学P3第二段后,回答自由电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各自的运动特点。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再演示,靠近(不接触)后再远离,箔片又闭合,即不带电,有没有办法远离后箔片仍带电?
提供器材,鼓励学生到时讲台演示。得出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通过对三种起电方式本质的分析,让学生思考满足共同的规律是什么?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学生自学教材,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电荷量、元电荷、比荷的概念。
【板书】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板书】
三、几个基本概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 或q 单位:库仑 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 =1.60×10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篇四
七溪岭中学 刘先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弄清变形公式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介绍物理学家欧姆:“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他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长期担任中学教师,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于1826年发表了实验结果。1827年他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压,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他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欧姆在自己的许多著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由此引入新课。
显示课题: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二、新课内容
1、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引导学生根据其文字内容,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 引导学生思考该式子当中各个物理量所使用的单位有无什么要求呢? 强调在使用公式时应该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单位要统一。
3、公式中各量的单位:电阻——;电压——V;电流——A
4、欧姆定律应用
知道了欧姆定律之后,下面我们来看看它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让学生讨论试电笔的构造,出示试电笔。
例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试电笔内必须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该电阻阻值大概是880K,比氖管和人体的电阻大得多,后二者的电阻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那同学们算算,使用试电笔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大概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思考:读完题目,你们知道要求什么吗?(电流的大小)有什么困难吗?(还不知道电压有多大)那你们知道,试电笔要插在那一条电线上,氖管才会发光?(应该插在火线上)此时的电压是多大?(家庭电路中火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你知道人体在其中的作用吗?你能画出人在是使用试电笔时的简化电路吗?(不一定要学生画,可直接呈现)
引导学生分析:人体作为导体,在使用试电笔时与试电笔中的电阻、氖管组成串联电路,如图所示。在前面一章(P17小资料)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体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电阻只有几百欧。试电笔电阻阻值大概是880K,比氖管和人体的电阻大得多,后二者的电阻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现在你们就开始计算一下,看看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大。
注意:学生一边开始计算,教师要在黑板上板书示范电学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以及标注和提示解题的规则:
①据题意画图;②在图上标出相关的物理量;③答题时写出:已知和求解过程、结果(其中非国际单位的要先化为国际单位);(也可以将学生的解题过程投影出来评点;最后将答题的规范投影出来。)例题精讲※
1.欧姆定律简单的应用 【题型一】求电流 I
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100 Ω,接在220V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题型二】求电压 U
2、一个电烙铁的电阻是0.1 K 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加在电烙铁上的电压是多少?
【题型三】 求电阻 R
3、某手电筒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5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的电流是250mA,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
首先让学生练习并在前面演示,然后让学生集体纠正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通过以上三题的解答,同学们有什么体会?
(1)欧姆定律公式当中的三个物理量,只有知道其中的两个,才能够求出第三个。
(2)公式当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针对同一个导体在同一时刻的。(3)若是求U和R,公式应该变形为U=IR,R=U/I 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测量电阻的方法:从公式R=U/I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求导体的电阻,只需要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出该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求出该导体的阻值了。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同学们要记住它。
引导学生理解公式R=U/I:能否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强调:我们对物理公式的理解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而要考虑其物理意义。式子R=U/I,只是一个计算式,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不能单纯理解成正比或反比。
其实大家只要想想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可明白:当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会随之为0吗?这么容易就获得“超导体”这是很荒谬的事啊。
例3: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学生练习并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同样地,对于式子U=IR,应该怎样理解?你们能够解释一下吗?
强调:这个也只是数值关系而已,电压并非与电流、电阻成正比。其实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在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是导体的电阻却不为零的。
2、欧姆定律概念的理解
U【例1】关于公式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I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
U【例2】(宜昌中考)根据欧姆定律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学生讨论后交流完成
学生练习并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完成学案中的专题练习。
三、课堂小结
教师提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如:知道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还有各变形公式的物理意义。
了解了欧姆定律的建立,懂得使用欧姆定律去解决一些电学方面的问题。学会了电学计算题的解题规范和要求。
知道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
四、课后作业:完成本课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1、2、3,并在作业后对自己今天所学的新课进行评估,为下一节作的学习准备。
【教学反思】
本节是承接第一节的实验结果,在授课时注意突出了以下几点: 注意欧姆定定律的文字叙述和数学表达式之间的过渡,文字叙述得出后,要启发学生得出表达式。
还要强调欧姆定律的同一性,系同一时刻发生在同一导体的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会学生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单位要统一,要学生熟悉公式的变形,由学生独立完成。
5.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篇五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受到冲量,才会有动量 B.物体受到冲量,其动量大小必定改变 C.物体受到冲量越大,其动量也越大
D.做减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冲量的方向与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
2. 一个士兵坐在皮划艇上,他连同装备和皮划艇的总质量共120 kg.这个士兵用自动步枪在2 s时间内沿水平方向连续射出10发子弹,每发子弹质量10 g,子弹离开枪口时相对地面的速度都是800 m/s.射击前皮划艇是静止的.求连续射击后皮艇的速度是多大? 3.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作直线运动,在t1时间内物体的速度由零增大到v,F对物体做功W1,给物体冲量I1.若在t2时间内物体的速度由v增大到2v,F对物体做功W2,给物体冲量I2,则()A.W1=W2,I1=I2 B.W1=W2,I1>I2
C.W1
4. 跳伞员从飞机上跳下,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增大到收尾速度50m/s时才张开伞,这时,跳伞员受到很大的冲力.设张伞时间经1.5s,伞开后跳伞员速度为5m/s,速度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冲力为体承的_____倍.5. 光子不仅有能量,还有动量,光照射到某个面上就会产生压力-光压,宇宙飞船可以采用光压作为动力.现给飞船安上面积很大的薄膜,正对着太阳光,靠太阳光在薄膜上产生的压力推动宇宙飞船前进,第一次安装反射率极高的薄膜,第二次安装的是吸收率极高的薄膜,那么()A.第一次飞船的加速度大 B.第二次飞船的加速度大
C.两种情况,飞船的加速度一样大 D.两种情况的加速度不能比较
6.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的地方自由落下,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起。设碰撞时间为t并为定值,则在碰撞过程中,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力与跳起高度的关系是()A.跳起的最大高度h越大,平均冲力就越大 B.跳起的最大高度h越大,平均冲力就越小 C.平均冲力的大小与跳起的最大高度h无关
D.若跳起的最大高度h一定,则平均冲力与小球质量正比
7. 从同一高度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一个自由落下,一个以某一水平速度抛出,当它们落至同一水平面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
A.动量变化量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B.动量变化量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C.动量变化量大小、方向都不相同 D.动量变化量大小、方向都相同 8. 相同的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分别掉在水泥地和草地上。则()A.玻璃杯刚要落在水泥地上时的动量大于刚要落在草地上时的动量 B.玻璃杯落在水泥地上动量的变化量大于落在草地上动量的变化量 C.玻璃杯落在水泥地上动量的变化率大于落在草地上动量的变化率 D.玻璃杯落在水泥地上受到的冲量大于落在草地上受到的冲量
9. 玻璃茶杯从同一高度掉下,落在水泥地上易碎,落在海锦垫上不易碎,这是因为茶杯与水泥地撞击过程中()A.茶杯动量较大 B.茶杯动量变化较大 C.茶杯所受冲量较大 D.茶杯动量变化率较大
10. 质量为5 kg的物体,原来以v=5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受到跟运动方向相同的冲量15 N·s的作用,历时4 s,物体的动量大小变为()A.40 kg·m/s B.160 kg·m/s C.80 kg·m/s D.10 kg·m/s
参考答案: 1. 答案: D 解析:
2. 答案: 解:每次发射子弹过程中,对人、艇、枪及子弹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连续发射十颗子弹和一次性发射十颗子弹结果相同. 由题中所给数据M=120 kg,t=2 s,m=0.01 kg,v1=800 m/s,射击后划艇的速度是v2,由动量守恒得:
10mv1=(M-10m)v2,解得v2≈0.67 m/s.解析:
3. 答案: C 解析: 结合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来分析求解。4. 答案: 4 5. 答案: A
解析: 因为光子和薄膜的接触时间极短,在两种情况下接触的时间可以认为近似相等,运用反射率极高的薄膜,根据动量定理得,F1t=-2mv,运用吸收率极高的薄膜,根据动量定理有:F2t=-mv,知安装反射率极高的薄膜,产生的作用力较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产生的加速度较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 答案: AD 7. 答案: D 8. 答案: C 9. 答案: D 解析: 考点:动量定理
试题分析: 玻璃茶杯从同一高度掉下,与水泥地和海绵垫接触前瞬间速度相同,动量相同,与水泥地和海绵垫作用后速度均变为零,茶杯动量的变化相同,故AB错误;茶杯的动量变化相同,根据动量定理I=△P得知,茶杯所受冲量相同,故C错误;茶杯与水泥地作用时间短,茶杯与海绵垫作用时间长,△P相同,则动量的变化率较大,故D正确。10. 答案: A 解析: 考点:动量定理
6.电荷与电流物理教案 篇六
(1)知道摩擦起电;
(2)解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感知生活中的现象,增强科学兴趣;
(4)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5)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6)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重点: 解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使用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 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 摩擦起电的形成原理;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
课前准备: 玻璃棒(丝绸) 、橡胶棒(毛皮) 、验电器、小纸屑、小灯泡、门铃、电源、导线。
教学过程:
(一)摩擦起电: 思考:你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你怎么知道物体带电?
实验:用玻璃棒摩擦丝绸后,让玻璃棒靠近小纸屑,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能吸引小 纸屑,说明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会使物体带上电荷。
问题:为什么摩擦之前物体不能吸引纸屑? 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一种带正电荷,一种带负电荷。通常情况下,带电量相 等,所以相互抵消。 为什么摩擦以后物体能吸引纸屑? 摩擦是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 物质失去电子带 正电。这些物体所带电荷不能定向移动叫静电。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提供材料:两根塑料吸管(提示: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荷) ,毛皮,玻璃棒,丝绸,塑 料轨道。
探究
(1)提出问题:两种电荷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建立假设: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设计,进行实验。 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物体带正电) ,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 棒(使物体带负电) ,同时将两者放在轨道上比较接近的位置,两者之间相互吸引; 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玻璃棒(使物体都带负电) ,同时将两物体放在轨道上比较接近的位置,两者之间相互排斥;
如果两个物体都带正电, 那么同时将两者放在轨道上比较接近的位置, 两者之间相互排 斥。 结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三)电流与电路: 给出小灯泡、小电动机、电源、开关导线,分先后两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小电动 机转,看谁最快最好! 任何情况都不能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问题:你在实验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由有什么疑问? 教师:刚才我们实际上安装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其实收音机、电视机、冰箱、照明…… 这些看是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成的,让我们走进神秘的电的世界吧。 刚才的灯泡会亮、电机会转,是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从录像可知,要出现电流,还需要:电池、 发电机这样的电源;灯泡、电动机这样的用电器;导线的连接;开关的控制。 (2)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3)电路图: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把电路表示出来的就是电路图。 学生观察“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 学生动手:对照刚才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教师更正。规范如下。
(4)电源和用电器: 要产生不断的电流,就需要一定的装置提供能量来维持——电源。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 电源提供的电能哪去了: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风扇把电能转化成我们所 需的能量。
(四)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按照一定的顺序首尾相连。 特点:电路中没有分支,电流沿一条路径从正极到负极;电路某处出现问题,影响整个 电路。
(2)并联:用电器、开关等元件并列相连,连在电路中。
7.15.1两种电荷教案 篇七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教师:刘吉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知道电量及其单位,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大胆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观察、实验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三、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归纳、五、教学器材: 1.教师用器材:
玻璃棒、橡胶棒、验电羽各二只,干燥丝绸、毛皮各一块,验电器、针座各一只。
2.学生用器材:
橡胶棒、玻璃板、碎纸屑少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学生观察电器内部电路图片,引入本章课题电流与电路。
而要了解电流和电路,我们首先得了解电荷。
二、新课教学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实验1:教师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小纸屑。实验2:教师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细丝。
实验3:教师启发学生用橡胶棒与自己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等。学生讨论:上述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2)教师引导分析得出:
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2.电荷的相互作用 学生思考问题:
(1)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会怎么样?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会怎么样?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会怎么样?(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种类相同吗?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视频回答问题(1)(2),通过小组讨论对问题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
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推理出: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②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教师强调吸引的有两种情况:异种电荷或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3.电荷量
在同学们做实验的时候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有的同学的橡胶棒吸引的小纸屑多,有的同学的可能要少点,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给出电荷量的定义:物体所带的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伦,简称库(C)4.验电器
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要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有两种方法(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和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那我们是否还有更简洁的方法或什么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学生回答(验电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验电器是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教师播放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实验视频,学生认真观察并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带领学生认识验电器的结构,并引导学生找出验电器验电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结构
同学们在学习物质的组成中已经了解到了原子的结构(提问学生原子由什么组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转动的电子),其实人们还发现电子和原子核都带电,并且知道了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一个电子带得电荷量是:1.6×10-16C 2.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都带电,那物体为什么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显现出电性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物体通常情况下呈中性的原因)3.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两个物体摩擦时,原子 失去电子带负电,得到电子带正电
4.从分析过程中得出,物体摩擦起电时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导体和绝缘体 1.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通过课本图15.1-5的实验,一个验电器的张角减小,另一个验电器的张角增大,说明电荷在金属棒中容易定向移动。2,导体和绝缘体
上述现象说明在通常情况下金属容易导电,橡胶棒不容易导电。以后我们就把: 通常情况下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盐水溶液)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塑料、干木棒、陶瓷、玻璃)
3、自由电子
三、课堂小结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电荷量
5、验电器验电原理
(二)、原子
(三)、导体和绝缘体
四、随堂巩固(见学案)
五、布置作业 学案:课后提高
六、板书设计
两种电荷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量:物体所带的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伦,简称库(c)
5、验电器验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元电荷1.6×10-16C
2、摩擦起电实质:电子的转移。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盐水溶液)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塑料、干木棒、陶瓷、玻璃)
8.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篇八
3 6 1模式(教案)-电荷、电流与电路
课 题 电荷、电流与电路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复习课 预 习册16页填空题 引 入 刻度尺与头发摩擦,会吸引轻小物体,这是什么现象? 目 标 1.物体带电的性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2.电荷的种类、性质 3.电荷量Q的单位、公式Q=It 4.原子的结构、元电荷 5.电路的组成、各元器件的作用 6.电流的单位、形成的原因、电流的`方向 7.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 8.通路、短路、断路(开路) 分 解 1.摩擦起电的本质 2.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3.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4.金属靠( )导电,酸碱盐溶液靠( )导电 5.金属中自由移动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6.电路图的画法 横平竖直拐直角, 跟踪电流画通路。 总 结 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子结构习 题 1、 有甲乙丙三个物体,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丙未知, 当甲乙两个物体靠近时,会互相_________; 甲丙两个物体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可知丙带____电。 2、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 电荷,互相 的缘故。 3、 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下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正确的是: 5、如图所示,当开关S1和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状态;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状态;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路处于_______状态 5、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 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把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 ______ 6、 如下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带大量负电荷,B带大量正电荷,用铜导线C连接两球,则 A.电子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B.电子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C.正电荷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D.正电荷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课 后 记9.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通过上节课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论:当 ________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________ 与导体两端的 ________ 成正比;当________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 _______与导体的______成反比 .
2.右表是第1节某小组的实验数据,利用上表的数据计算每组的值,并与相应的电流I进行比较,我们发现: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78-79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 _____ — _____R—_____—_____ I— _____ —— _____
说明:
(1)欧姆定律中的 I、U、R 都是指同一导体、同一时刻性、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2)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成国际主单位。
欧姆定律的应用:
1.在课本P78的例题1中,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用哪个公式来求?
2.在课本P79的例题2中,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用哪个公式来求?
(二)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三)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7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指出下面这两个同学解题中的错误之处。
2.为了解题方便和避免错误,解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交流讨论: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应用公式:
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110Ω,接在220V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由公式 _____变形得 _____.
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由公式_____ 变形得_____
例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当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电阻又是多少?
三、后教环节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选取4个小组同学分别展1个题目,下面同学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老师要做出及时评价,2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更正,提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二)思考:你认为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有关吗?为什么?
由例3可以看出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即通过测出未知电阻两端的_____ 和 _____,然后应用公式 _____算出电阻的大小。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推荐阅读:
高二物理电荷库仑定律教案07-07
电荷守恒库仑定律典型例题a10-04
两种电荷教案及反思10-23
第2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教案06-26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08-27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教学设计10-24
《技术及其性质》教案07-04
消费及其类型政治教案08-25
信息及其特征(完整版教案)06-16
教案示例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范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