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画中的构图形式

2024-10-26

浅谈绘画中的构图形式(共8篇)

1.浅谈绘画中的构图形式 篇一

构图的形式美法则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

主要介绍形式美法则,分析研究这些规律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

作 者:肖燕萍 XIAO Yan-ping  作者单位: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广东,广州,510075 刊 名:测绘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 “”(10) 分类号:P2 关键词:形式美法则   主体与陪体   对称与均衡   抽象与简化   对比与调和   节奏与韵律   比例与尺度   空白与虚实   统一与变化   符号设计   图面配置  

 

2.浅谈绘画中的构图形式 篇二

“它是指画家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里, 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 或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 从而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绘画的过程分为构图、造型和用色三个部分。同时, 构图所涉及的范围有骨架、位置、边框三个要素。构图作为艺术表现的手段, 通过对骨架、位置和边框三个外部元素的经营, 建设成为一个视觉空间, 体现了美感, 进而表达了内容。构图对于另外两个形式要素——造型和用色, 具有调配、组合和统率的能力。构图处理的布局, 决定造型和用色的基调, 从而决定整个画面艺术处理的基调。这种基调可以是对客观世界采取重视的态度, 也可以是对客观世界采取改变的态度, 或者强调揭示客观世界的真谛——对客观世界进行准确无误的选择取舍、概括归纳、提炼升华, 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内在规律的准确而深刻认识上、画家自身主观世界的思索和感动的基础上。因此, 构图对造型和用色的统帅作用, 使它在绘画艺术的形、色要素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构图与情感构图包括的范围很宽: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电影和摄影的画面、舞台设计、建筑艺术等。完形理论:即使是一个不完整的圆形。因为大家在脑海里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圆形的记忆, 所以, 就算这个圆不完整, 大家还能认出它。这就是“完形理论在正规的绘画法则中, 四平八稳、规规矩矩的构图模式很让大家受用, 因为主题更容易明确, 也不容易出现大的构图失误和问题。但是, 这样的构图往往给观者一个飞速的印象:“清楚——看完”……接下来就是很快把这幅作品淡忘……而构图中, 合理利用人大脑的完形记忆特征, 采取“欠缺式构图”, 往往能给人更多想象空间。让观者既能知所拍何物, 又能引发更多思维延伸, 让记忆去填补欠缺, 在这过程中, 观者可以慢慢品味作品, 逐渐产生美感。用典型的法则式构图和欠缺式构图。细细品味, 还是能体会到两种构图的区别的。这也牵涉到一个审美情趣的问题, 也许会有人更喜欢中规的构图, 这另当别论。

“留白构图”和“减法构图”。很多中国画大师都是留白高手, 饱满的构图固然可取, 但是“满则损”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清楚, 大家会不会让人物充满整个画面, 不留一点余地。说得通俗一点:留下空白, 让观者有机会喘息。在适当的时候, 就像玩减法, 该舍去的东西就要舍去。打破均衡就是成功。但这需要一定“胆量”和另类的思维, 完形构图和留白构图有不同点, 也有共同点, 一句话:要留出空间, 别把观众逼急了, 逼急了就不会买你帐。当然, 这只是一种方法, 所以拍摄前的预想效果就很重要, 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适当的构图方法。作到“胸有成竹”。

三分法是由黄金分割定律而来的, 我认为正是因为其前身非常简单, 所以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在这里我们来说明究竟什么是三分法。应该注意到主要的焦点大都直接位于“黄金分割点上。而其他物体则安排在收敛线的附近但不是直接在上面, 以免抢了焦点的风头。这些线互相交叉形成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定点。注意所有这些“热点”都是偏离画面中心位置的。两个最好的“权力点”是右上点和右下点, 因为当人欣赏一幅画时, 其视线从左下角进入, 然后穿过画面中心, 最后停在右边的“黄金点”位置——“趣味中心点”视线之所以从左下方进入是因为我们的读书习惯是从左向右。这个心理学现象很多年前就被证实了。这会混淆观察者的视线, 使其在两个兴趣中心之间游离不定, 最后厌倦而离开。面的两侧, 应格外小心的是不要把两个同等重要的兴趣中心直接放在两个黄金分割点上。

构图的形式感产生于生活同类形式给人的感受。人们共同的生活经验和共同的感情反应。正是作者与观众能够在作品中获得交流的基础。比如:水平线给人以平静的感觉, 这是基于人们对平静的水面所具有的共同感受和共同情感的反应, 而起伏线所出现的上下位置差, 产生了力的变化, 它的起浮与波浪在人们的情绪上引发作用是一致的。同样, 正置的三角形给人以及其稳定的感觉。倾斜的或倒置的三角形使人感觉到不稳定。斜角使人明显感到力的方向象铧犁一样朝尖端集中, 而螺旋形又可以联想到水的旋涡向旋心运动将画面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分成三部分时, 线条交叉的地方就是一个“黄金分割点”或者说是放置焦点的最佳位置。黄金分割定律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既是伟大的数学家, 同时又是伟大的艺术家, 他们认为在布局上存在着一个达到最佳审美效果的平衡。经过进一步发展, 定义了所谓的“权力点”权力点被放置在黄金分割定律中线条交叉的地方。被安置在权力点上的主要对象则进一步被称为焦点。黄金分割定律通常可以用来确定画面比例。读了下文你会发现大部分图像都采用了相似的尺寸, 并且都形成一个“黄金矩形”在今天你可以到处发现黄金矩形的存在:信用卡、电话卡、书籍封面……, 都遵循了这个比例。这个黄金分割率 (长边与短边之比) 也存在于许多自然现象中。人鼻子的长度与下巴底部到鼻子底部之间的距离之比就符合黄金分割率。甲壳类动物的螺旋形生长也遵循了这个比率。这个神圣的比例是一种内在的美学标准指引着我们的审美观。

下面说明的是如何运用黄金分割定律在给空白画面划分空间。基本原理就是把一条线分成两部分, 最小部分与最大部分之比等于最大部分与整条线的长度之比。这个比率约是1/1.618。遵循这个比率安排版面非常管用。先以该比率大体安排好画面可以时刻提醒何处该放置重点对象, 有助于实现成功的布局。

构图的形式感产生于生活同类形式给人的感受。人们共同的生活经验和共同的感情反应。正是作者与观众能够在作品中获得交流的基础。比如, 水平线给人以平静的感觉, 这是基于人们对平静的水面所具有的共同感受和共同情感的反应, 而起伏线所出现的上下位置差, 产生了力的变化, 它的起浮与波浪在人们的情绪上引发作用是一致的。“隐含格式”是隐含的线条的集合, 保持画面紧凑不松散。如果显露出来, 它们会使眼睛产生愉悦的感觉从而停留在画面上。下文将以实例介绍多种不同的隐含格式和布局方式。当视线触及辐射状时会产生两种结果:或者被吸引到画面区或者被引到画面以外。所以使用辐射状时一定要小心使视线不被引到画面以外。

3.浅谈“气韵”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 篇三

关键字:构图 气韵 绘画

在各种艺术样式中,如戏剧、电影、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手段,直接反映或间接表现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内心的景象,并影响观赏的观众。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势必应当在视觉感染力上做足功夫。对于绘画来说,凡是在美术史上流芳百世的美术作品,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画面中洋溢着高华的气韵。画家需要将自己内心抽象的心理活动“物化”到画面上,并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构图可以说是在绘画过程里最为关键的一步,而“气韵生动”就是构图是否理想的原则和标准,也是一幅油画开始的关键。试想一下,如果一幅油画在前期工作中构图就出现了问题,那接下来的工作实际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当然构图也包含着许多要素,这些要素是承载和表达画家意图的关键,它们包括画面结构、形式,黑白灰的布置,色彩的构成,点线面的应用,节奏和气韵以及大小、曲直、长短、多少、疏密、聚散、虚实、动静等一些相辅相成要素的融入。可以说构图是画家灵性和才智的重要体现,构图就是将多种对立统一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有秩序地整合到画面中来。

说到气韵,我们便会自然联想到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在历代绘画作品中,“气韵生动”始终作为评价绘画优劣的标准。首先,我们先解释什么是“气”。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气是有物混成,而包容和协调阴阳两种相反的势,并使其相互依存的全部信息的本始元气。当气用于绘画这一微小的天地,则以无形的存在充斥于整幅画面,虽说气是无形的,但我们却可以利用画面的构成形式,引发流动连贯的视觉印象,“气”在画面上,往往得益于事物的布势,以此捕捉气的踪迹。那么,什么叫“韵”?所谓“同声相应”为之韵,如果声波不是以阴阳两种相辅相成的振动形式存在,而是成无变化的直线流动,那么还会产生起伏跌宕的音韵美感吗?在油画中“韵”的体现不仅仅是在线条的强弱变化,画面色块的分割甚至在整个画面中,明、暗、虚、实的变化也体现了“韵”的作用。有韵来,画面则生动自然。中国画中所说的“虚”与“实”在西方美学中被称为“未定”与“确定”,这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气韵生动”在西方绘画中实际就是一种节奏力的体现。“未定”与“确定”,“实”与“虚”完美结合。整个西方绘画的历程其实分为两个部分,早期的油画追求的是客观再现,而塞尚之后的美术开始向探求画面节奏变化为目标的方向上转变。在西方,将节奏称为“情感的表现”,而在东方便成为韵律。对于绘画来说,也只有呈现阴阳二势相辅相成的运动形式才有可能产生情趣和美感。使众多有相同变化而又趋势相和谐的因素联系在一起。所谓“气韵生动”就是绘画形式所具有的气脉通畅和流动美感,是统一和多样完美结合的典型体现。当然,事实上气韵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就像人的情趣和风度是由内在和外在诸多因素综合显示一样,虽然形式是精神的载体,但我们又不能说,只用秩序感和韵律感就可以囊括“气韵”二字的全部内容。比方说,同样具有秩序感和韵律的画面,却会因人的不同而呈现出诸多不同和微妙的差别,甚至会出现绘画格调、品位高下的悬殊。我们不能说格调低下的画面都不具备秩序感和韵律感,只是情趣和境界太低,风度气质不高罢了,可见绘画的气韵除了形式外,还有格调、品味等要素,因此对于气韵的探究,不管有多重要,都应在真、善、美的前提下。下面就结合几位油画大师的作品,对气韵做一说明。伦勃朗作为西方油画写实领域的巅峰人物,在构图方面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伦勃朗的用光深受油画大师卡拉瓦乔的影响,使其油画效果具有舞台光感般的艺术感染力。在图1中伦勃朗运用光讲述了一段圣经的故事,首先在画面的构图中,运用三角型的构图,体现出强有力的稳定感和庄重感。前景中的阴影将观者的视线直接拉到画面的中景,使其主题突出,整个画面的四角都被阴影所封堵,但是整幅画面并没有给人以堵的感觉,原因是画面中间光的介入,因为光线的注入使画面在保持通透的同时也使主体得到突出的表现,画面的布局就像是舞台上拉开的幕布,主体在幕布的夹缝中首先展现在观众面前。四角的封堵使画面聚气,并且虚化周围次要部分,使观者的注意力以及画者主要精力的刻画集中在画面的主要人物身上。画面中的色调过渡是具有节奏感的,通过不同强度的明暗对比形成画面秩序,这种节奏的运用颇有中国绘画的味道。使观者的视线牢牢地集中在画面中心,同时耶稣的视线和周围众人的视线相互呼应,视线作为一种无形的引力,再一次将观者的焦点拉向画面中心,即真正的主角!整个画面作者围绕着三角形的基本框架布置人物和景物,在布置的过程中,十分注意物件和人物的高低错落,面积的大小,人物的疏密排列以及黑白色调的交错使用,在稳定的大统一下,又增加了具有韵律感的人物和饰物。使画面在主题突出的前提下得到了丰富的补充。伦勃朗的作品大多是散发着金色光芒的人物与大面积深色幽深的背景,因此许多人认为他是“光线的大师”,其实这只不过是他想要表达他绘画的一种方式。实际上这种方法还有着更高明的目标,那就是画面的耐看性,即“生动性”。在他的作品中,人物的边缘大都隐于大面积的阴影中,并有一种节奏,使观者对人物界定处在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中,用写意流畅的笔触去塑造,边缘的形成是在“确定”与“未定”中形成,厚重的肌理有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将油画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他用一种抽象的、生动的局部构成了一张结实的、耐看的物象,虚与实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伦勃朗的艺术品位已经大大超出了他的时代。再来欣赏一下柯罗的一张风景油画(图2),柯罗可以说是西方绘画史上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在观看他的每幅绘画时,你总能够感到身在其中,感到浓浓的氛围感,画面中的空气、湿度、温度你都能体会和觉察,画中“气”的氛围十分强烈。尽管他和伦勃朗所营造的氛围不一样,但在他的画面里,你同样能够感觉到气息的流动,而且更为自然和真实。图2的画面描绘的是一片河边的暮色,整个画面采用水平式的构图,水平线式构图善于表现广阔与平静,例如表现广袤的丘陵、平原和远方的海岸线最为合适,同时水平线对于消除紧张感,使画面归于平静十分有效。画面中所展现的丘陵宽广而平静,远方的山丘处在黄金分割点,使画面更显得稳定,同时画面中大小不同暗色树丛与水平线形成横线和垂直线相结合的方式,使画面在具有广阔平静特点的同时,又具有了紧张感。画面中右侧的一棵鹤立鸡群的孤树处在画面右边三分之一的位置,就像画面中的画眼一样。画面中河岸的蜿蜒,树和灌木丛将观众的视线拉到画面的远方,同时强烈的黑白对比也为气韵的形成而有意地安排,从前景到中景,再到远景,十分具有节奏感,同时空间也得到了有效的说明。在大的画面框架结构中,仍注意了树和灌木的高低、远近的、大小的、疏密的有序配置,使画面具有很强的“势”。比较上面的两位画家,虽然在题材、用光以及画面效果上面有颇多的差异,但是在营造画面的气韵和氛围上,两位大师可以说是颇为相似,可见“气韵”在一幅画中的重要!

19世纪中期摄影术的发明对绘画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甚至连当时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都不禁叹息道:“摄影术是如此神奇任何绘画技巧都不能与之相媲美。”摄影术代替了绘画作为留影手段这一功能。从此以后,绘画便开始找寻其新的出路,寻找表达照片中无法表达的东西,“气韵”的融入便是照相术所无法表达的,因为那需要画家的主观改造和控制。因此,这样的改变不但影响了绘画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调整了画家对绘画的思维方式。“怎么画”比“画什么”更重要,这是现代之父塞尚的绘画带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总之,气韵的运用实际就是体现了一位画家对于画面诸多相辅相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控制力,所有有关构图的原理,皆可以用“气韵”二字统领。画面如果缺乏一气贯之的和谐完整,那么这个万象纷呈的画面就会显得支离破碎,就会影响“气”的效应。因此,必须协调上述诸多的对比关系,使之有回环,有呼应,有关联,反过来,如果我们过分强调了整体和统一而忽视了对立、变化的要素,那么画面就会显得单调和乏味,也就伤了“韵”,因此“气”和“韵”的分寸感就显得非常重要,使不过,无不及,乃绘画形式构成之精髓!在清楚表明画面中心的前提下,让画面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同时也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升华!

作者简介:

4.绘画的构图 篇四

2、分析课本中的几幅画,讲解构图的基本形式、原则。

四、学生实践。 (15分钟)

1、作业要求:

任选二、三件物品,完成一幅构图。

用三角构图的形式,体现构图基本法则和原理。

2、辅导要点:

辅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构图的形式法则。

辅导学生对均衡、和谐构图基本原则的动用。

五、课堂小结: (5分钟)

1、展示作业,总结构图。

2、自评、互评。

3、复习构图知识

六、教学效果反馈: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1分钟)

二、导入新课: (2分钟)

以提问形式,复习构图知识,并更好地在本课中应用。

三、讲授新知识: (10分钟)

1、提出并说明本课作业--静物写生构图 。

2、讲解示范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演示构图。

四、学生实践、辅导。

1、作业 要求:

线的形式完成构图。

运用构图形式法则。

反复构图。

2、辅导要点:

观察、分析静物整体,寻找合理的构图形健?BR>反复研究构图形式,使构图更具形式美感。

五、课堂小结: (7分钟)

1、展示作业,组织讨论,谈体会。

2、总结:提示学生应在今后各种绘画学习中注意构图知识。

5.试论人像在当代绘画中的形式意味 篇五

论文关键词:当代绘画 人像 艺术观念

论文摘要:在当代绘画中,人像表达的外在形式有二:具象传达或抽象表达。一个具象形式表现的人像可能包含抽象的观念.而抽象传达的外在形式可能是具象的人。当代绘画语境下,人像创作是现代造型艺术的表现途径之一,人像作为当代绘画作品中的表现对象,它承载了现代的艺术概念和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当代语境下人像作品在观念上日趋概念化和抽象化,在创作形式上更加多样化,人像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具象形式,而是附带当代绘画抽象概念的载体。作为现代绘画题材之一,人像为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当今艺术和艺术思潮,展现出时代观念和特别的绘画形式意味。

在当代绘画中,人像表达的外在形式无外乎有二:具象传达或抽象表达,一个具象形式表现的人像可能包含抽象的观念,而抽象传达的外在形式可能是具象的人:它恰当地阐释了艺术家当下思想与观念的真诚。在观念系统里,绘画中的人像概念犹如埃德加·莫兰所阐明的那样:“一个观念系统由一群相互关联的概念组成”,一个观念的人像是群像关联的概念组成,人像创作的前提是画家思想行为的生态反应,是作为人的精神和世界的中介,人像是画家思想系统的客观观照。人像保持着与画家自身观念的统一,观众审美情感与人像的共鸣发生在“情感”一致性和客观实在性的链接基础上。因此不论何种形式的人像创作都必须以开放性时代观念获得生存空间,离开具体时代前提的人像概念是空洞的。

人像—作为现代绘画题材,直接承载了特别的形式意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艺术实践和探索的结果产生了极简艺术和观念艺术,从而把视觉艺术的实验推到了一个极端。绘画艺术把抽象表现主义推向了历史高峰,当代绘画艺术是在现代观念和现代哲学思想指引下生成的,所以其产生必然被重新标注。绘画中现代人和现代“人像”概念在具象的绘画中开始生成,如:罗中立的《父亲》,在形式上有特别的意味,是上世纪80年代那个特定的社会条件、政治气候下的产物,我国处于变革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个体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艺术家的创作表现意识加深。在良好的“人文”客观的环境下,被画家反映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上:艺术对象从革命领袖向艺术家周围及身边的琐事、普通人转移。《父亲》中的人物刻画:皮肤黝黑细腻、感情复杂而含蓄,在具象的形式中包含抽象观念,其绘画主题思想突破了传统,显示出艺术家个人意志与风骨,开辟了艺术领域的新风貌,给当代艺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像《父亲》以现实具象人物塑造了新一代艺术观:人们开始思考历史—《父亲》在特定的年代反应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审美概念和艺术价值取向,蕴含着独特的“人像”创作价值和无限的社会价值。这种新生成的“人像”带着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把当代的绘画观念融人到艺术的灵魂之中。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10幅画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人像作品,抽象的人和具象的人在舞蹈、屠杀等特殊情境条件中存在。由此加深了人像创作在艺术形式中的独特意味和表现性。当代艺术家的个人意志得到充分肯定。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引领人们理解了绘画艺术现代进程中诸多难以归属的艺术现象:贝尔不仅提出把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同时还强调“有意味的形式”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也只有具有“有意义的形式”的作品才会使人产生审美感情。同时,他为塞尚、毕加索、马帝斯等现代派画家及其作品作了极力的辩护,由此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他们也逐渐认同现代艺术和艺术观念,这些观念现在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理论的柱石。贝尔的现代观念就融合在了现代人像创作和现代艺术现象里,人像自然可以为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阐明当今艺术和艺术思潮,展现特别的形式意味。

一、当代绘画中的人像和观念

当代绘画中的人像更多地揭示的是人的心理和人的精神状态及人类的审美观念,并且从有意味的表达开始,逐渐背离传统透视关系和视觉经验。其人物镜像日渐成为画家个人意志和私人世界的独语。对人绝对精神的服从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动力。艺术从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转向具体的人和人的精神价值,其核心在于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人文主义提倡将艺术奉献给人和人的心灵,当代东西方画家作品中的人像在揭示个体形式的同时,还代表同一时代背景下的某一类人的思想,例如:在克莱蒙特的女人与兽的描绘中,并非常规理解的色情,他想表现的是被支配地位中的人的脆弱状态和人类渴望拥有改变所处世界危险性的力量。人像的非常态形式,不具备科学性,而更像在梦境中。由此,当代绘画并没有建立在视觉科学性上,而只是传达人类内心的观照和人类心理、思维真实的瞬时状态而已。可以说,艺术与科学联袂组成了人类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的两大方面,艺术和科学共同促进人类文明与发展:前者模拟、建构人类精神家园;后者打开人类未知世界神秘面纱并实现梦想。造型艺术从透视科学开始发展至今,逐渐抛开了视科学,成为独立的人文艺术学科。

当代人像绘画接受历史荡涤,逐渐发展至如今的形式。它抛开古典的浪漫含蓄,从具象的形式发展到抽象形式,在它具象的符号系统里,蕴含着无限的抽象概念和联想空间。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人像抛开表面上的“科学性”走向观念的真实世界。绘画艺术在表现心理状态时所应有的状态是什么呢?《绘画与观念》的引文为我们这样描述传统古典精神视角下的艺术:“人站立在大地上,以自己为中心,观看面前的世界。同时,这种视觉方式又建立在被限定的假设的基础上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段话的语境:在古典主义永恒的前提条件下,人将眼前的世界绝对化并使之成为一种古典的艺术观念,把艺术变成秩序化和等级化的具象果实。社会制度控制下的艺术将一成不变,成为统一的社会关系,文化观念和知识形态的回音。

当代艺术世界中的人像完全违背了上述古典精神下的视角要求,从具象的.传统中演变出抽象的时代概念,它在走向以个人视角为中心的同时拒绝一切可能的限定和假设。随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带来的整个西方文化艺术的转型,绘画的独立将绘画中的人像变成了上帝的模样,西方绘画中的人像接近现实中人们追求的理想,带着伟岸、永恒的“神性”,从历史的角度对照分析当代绘画中的人的时候,绘画中的人像打破了古典主义所建立的历史连续性,正如人们描述的:“艺术像一条松开的发辫,变得披头散发,村姑成了开放的女人”,艺术从贵族化走向平民化,从精英迈向大众。当代绘画艺术显然已经终结了前一个以高技能为依托的时代,开创了新的以观念为创作源泉的新时期,在这一个时期,绘画中的人像不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感觉、智慧、思想、概念的符号系统而已,这种人像的概念,以抽象的概念描绘出符合当代性的“人”的面貌。

二、绘画的综合性与人像的呼应

当代绘画中的人像在题材、介质和形式等方面呈现综合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当代艺术形态无疑是博大的,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今天的艺术形式呈现空前的多样化,包括艺术观念,创作题材,创作手法等等,画家可以随心随性地创作和组合画面。在同一画面中运用多种绘画媒介创作方法,在任何一个展览、拍卖会或沙龙里,艺术家们都会以自己独有的观念和概念阐述艺术:从张晓刚到安迪沃霍尔再到吉尔伯特和乔治,这些肖像画画家都是综合材料和多种介质的阐释者,乔纳森的人像算得上是手工制作但并未完全脱离绘画形式。人像仿佛是“张晓刚的作品:俊俏的,标致,木然而拘谨,具有特别神经质的氛围,不仅在装束和表情上和我们保持着历史距离,而且以其具有穿透力的目光永久、顽强的注视着我们,试图触动我们深藏于我们内心的集体记忆”。绘画的综合性与人的表达相呼应。

三、当代绘画中人像所隐含的艺术概念

当代人像绘画在一定的艺术概念中生存,人像形式因艺术概念的多元化而多样化。人像独特的形式意味以画家内心的真实性为前提,以油画材质及其它材料混合的真实性引领现代艺术趋向。不论是画家的主观表现还是观赏者的主观判断,他们都是以自己的观念来判断人像的艺术价值。因此,不同的创作者和不同的欣赏者之间不需要达成统一。当代绘画不论是在德国、意大利、英国还是法国,人们在不同的艺术流派中找到了它自己的时代倾向性,人像带着“哥布阿画派”的表现主义风格,从欧洲一直席卷到第三世界国家。他们以全新的艺术语言复述着、演绎着现代主义风格,把他们的艺术思想和观念融合在自己的人像创作中。

从德国巴塞利兹的《乞丐》到意大利克莱蒙特的《利兹》,在综合材质的运用和人物表情的状态来看,他们的人像都在大胆地进行着内心表白。帕拉迪诺是意大利超前卫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其作品经常以头颅,骸骸等为人像依托,通过死亡表现神秘的被人遗忘的精神体验。这种体验来自远古的图腾崇拜和失落的文化传统,也来自当前浮华世界背后的宿命力量,帕拉迪诺的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有固定的描写特征,并总是处在孤独无缘的精神状态,这是自我的象征,也是人类形象的象征。“在失去了和上帝的联系之后,人对于不可知的世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德国巴塞利兹的《田园曲一夜晚》在黑夜与白昼之间人性的双重人格特征在自然环境下显露,既狰狞又纯洁,在同一画面中表现了人类的两个极端,人像混乱的形式似乎传达了人类对性的原始羞愧。

美国施纳贝尔的《肖像》画中人物惊惧,面部被刻写在了破碎的玻璃上,表达世界分离和隔绝的同时,有着墙画上的马赛克效果。在意大利基亚的《手的游戏》中舞蹈的美丽似乎与凶杀案交织在一起:一双女人的手像花儿一样在空中绽放,另一只男人的手握着匕首,在黑暗的通道里,看到男人和女人的纠缠。艺术以其多样性特征表现画家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这些迥异的人像和画面展示着各个地域不同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四、人像在艺术“游戏场”中的文化传达

在市场化的今天,绘画中的人像形式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特点。作为艺术的媒介,人像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与艺术资本的媒介,它承载画家个人意志、国家艺术制度的双重依托。绘画作品逐渐在艺术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绘画中的人像艺术只能接受艺术市场本身的挑战。艺术人像的价值取决于艺术市场的选择。6月20日,清华美术学院的一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与资本高峰论坛”把绘画作品的时代性和开放性作为隐性主题,他们首先把今天的艺术放在时代的“游戏场”中,艺术在这场游戏中变身成文化传播的工具和国家机器中的软件工程,是国家文明优势所在。人在艺术“游戏场”中接受市场游戏规则,生活是世俗的,历史是理性的,两者之间做选择时拷问艺术家的精神境界,选择什么样的艺术的角度,取决于艺术家对善与恶、美与丑的判断;虽然艺术家选择的角度不一定与历史审判的角度合拍,但他们可能会极力迎合历史和公众:只有借助开放的社会环境和真实的历史角度来判断才是艺术家明智的选择,时代性的把握可能是画家艺术人像创作成功的唯一道路。

人像不再是单纯的人像,它在接受多重文化渲染的时候要也必须接受更广泛的审视与批评。一方面画家个体内心的激情、抑郁或是叛逆等潜意识丰富了创作主体思想的同时,也使当代部分人像作品走向极端,令人无从欣赏;另一方面,为迎合市场,平庸之辈抄袭、挪用“大脸”的现象层出不穷,遭到评论家的严厉批判,斥之为丑陋的艺术,它们从侧面反应风格雷同造成审美疲劳的同时扰乱艺术市场秩序,为现代艺术所不容。

当代绘画人像艺术受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影响较深。绘画中的人像首先接受了文化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撞击,可能是狰狞,也可能是美好,无论如何,这将改变传统,多种文化融合才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艺术只有敞开胸怀,面对融合和变异。西克认为,把握全球艺术主流的是西方人,中国的许多优秀的艺术家被排斥在艺术主流之外,整个亚洲艺术市场还处在以西方艺术为主流的现代艺术世界边缘。尽管如此,当代画家意识到中华文明之崛起指日可待,其中成功的艺术家将目光转向本民族和本土文化。冷林的“是我”展览中的鳅牙咧嘴、自我嘲笑、自恋自赏、自我撒娇的头像,让人们似乎不知所措,这个西方的收藏家、评论家和策划人推动的无法让国人完全理解的人像展览的确让人听到到全球化进程的强音,借助新艺术发展的国际机构,很多中国人像画家找到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6.浅谈风景写生中的取景构图 篇六

内容择要: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如何进行画面的安排,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构图

关键词:取景构图

思维定式,创新意识

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张画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这就是取景构图。风景写生教学涵盖着取景构图、色调选定、塑造、修改等众多过程的训练,而取景构图处于最前端,又可以将取景溶入构图的内容,也就是解决:怎样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这一问题。

绘画之别于摄影,就是忠实于自然的同时,又在作品中渗入作者的感受,将感兴趣的,经大脑提炼的景色表现出来,而不是面面具到。怎样做才不会面面具到,构图取景在这就体现出重要地位。

1. 端正学生取景时的心态,去寻找自然界的亮点。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1〉有的学生对自然界的景色很感兴趣,什么都想画,再加上一些风景名画的影响,总想画出雄伟气魄的画来,有了这种想法后,导致构图取景时取很大一个角度,里面什么都有,对什么都感兴趣,结果完成后画面很平庸,甚至有些空荡。这就是“什么都想画,什么都画不好”〈2〉与之相反,也有学生总觉的景色很平庸,没有气吞山河的气势,挑不起作画的欲望,并且以此为借口,敷衍了事,画出来的还是平庸的作业。

以上两种情况是风景写生教学中最常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此情况笔者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此两种情况都导致画面平庸无奇。前者的问题在于构图取景时过大,而往往太大就会画不出东西来。笔者认为构图中需要有一两处亮点,而这些亮点就是你想画这张画的根本因素,把这些亮点画得精到,做到详略分明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所以取景时取大而平庸的角度不如小而精美的角度,而且小角度更能让学生倾注全身心的注意力。在把亮点作为主体的同时,结合其他东西作为一种辅导的衬托,把主体表达地更完美。

而后者的情况是孰不知成不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也是种不错的选择,这是认识上的错误。譬如:凡高的《卧室》一画,以生活中看似简单平凡的小角度为对象,把床、地板、墙等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大自然中一些不起眼的树木、建筑等都可以作为做画对象,关键在于作者怎样观察,如:西斯莱的《塞纳河小景》,把很平凡的岸边、树木、流水、游人,加之于光感的处理,使得画面是那样的微妙和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感慨为什么画家之谓画家而不是我们的时候,是否想到画家眼中的景色也是很平常的,关键在于构图取景时,有否去挖掘自然的亮点,组成耐人寻味的画面。

2. 培养学生在构图上的创新意识。

“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就是对取景构图的诠释。这里所谓的理想并非是固定的审美标准。绘画中的理想不是固定的,因个人的理念、时代、民族而异。譬如:文艺复兴时著名画家达芬奇,以肖像画而著名于世。当时的肖像画流行正面或侧面为构图标准,而达芬奇却取3/4面来构图,这就是他理想的构图理念。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方法在那个时代是种创新,使得他流芳百世。社会发展至今,肖像画的构图并不局限于正面、侧面、3/4面,每种派别、风格都有自己的构图标准。社会在不断发展,美术创作作为一种意识活动也得有创新精神。当然,要突破传统和已先入的理念产生与众不同的新意,对大多数画者来说还很难,有些画家倾注毕生精力于这方面上,也未能如愿。这一点与个人的修养、耳濡目染等分不开。现今的美术教育,并不是让学生背会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构图框式作为风景写生的手段,而是怎样让学生清楚构图的理念——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思维定式状态,这就是素质教育在美育中的体现。〈1〉 培养创新意识就要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

绘画中的思维定式是指业已牢固地存在于画者的脑中,并且时刻影响着画者的绘画意识。这种意识在构图中的体现就是某种固定的方法或框式。譬如:在素描构图中,平常大多数人都会受到构图要靠左或靠右、头朝的那边五官旁要空一点等观念的影响,也就是画面的四平八稳。这种苏派的模式影响着中国几代人,每每初学者都接受此模式的教育。初学者那种对学习的饥渴使其很容易落入这样的俗套,消磨着他们的灵气。当那些幸运者做出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构图及习作时,他们就会惊奇地感到一种灵感的发掘,这就是作画者的乐趣。

现如今,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只强调怎样画,只要照这样就能产生效果。以某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不仅消磨了学生的灵气,更能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某种思维定式。俗语讲:画无定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不仅明白为什么这样构图,而且明白现在所学习的仅仅是适合初学阶段,此方法旨在培养基础能力等。总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这种方法。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课本中所界定的完美构图如: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对于初学者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不能全盘否定,但作为教师不能强行灌输某种构图方法,而应是清醒地引导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理念,努力去创新。谈到了创新就得说说何谓“俗套”,平时我们所谓“俗套”的构图,就是指平常人脑中的完美构图,那种构图取景往往把什么东西都画得很完整,四平八稳。这样的构图在大多数人脑中已形成思维定式,成为一种构图的审美标准,也就是“通俗”。如果你是那少数的绘画有识之识,你就会觉的这样的构图,这样的作品,不能引起你的冲动,因为看的太多了,一千张只有一种感觉——四平八稳。譬如:在风景写生中,将房子、树木、桥等因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也没有仰视、平视、俯视的区别,这样的作品在视觉冲击上就变得很弱。然而学生们碰到这样的景色,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开始构图,几十个学生一个样,这时候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了。所以在引导学生用固定的构图模式构图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去冲破这种局面,特意改变空间层次关系、变化透视关系、改变视觉角度,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3)培养创新意识,欣赏优秀作品的构图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学生产生思维定式的另一原因是对于优秀作品欣赏、理解得太少,限定于教师所给予的范围之中,久而久之就形成固定的审美标准。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强调练的同时,还要加强各时期名作及风格的讲析。譬如:莫奈的《阿根德尔桥》一画,画中的桥只是画了桥头一段,并置于画面右上角,而空出一片空间用于对河水及帆船的描绘。帆船又有一部分在画面之外,给予人强烈的空间变化,这时就要引导学生看这画的构图,去想一座桥在只看到桥头与看到整座桥的区别,使他们联想自己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中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追求完美构图的同时“残缺”构图也是一种美,一种悬念。所以,进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名作赏析,可以积累学生多元化的构图知识,为他们的创新打下深刻基础。

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风格定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促使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进行小构图,尤其是对同一景色进行不同的取景、不同角度、不同空间透视等关系的观察与构图。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及思维方式。

7.浅谈绘画中的构图形式 篇七

令人费解的是在当今的城市文化景观中, 从艺术表现形式看, 公共艺术领域不仅其依然局限于城雕和壁画, 甚至现在还有观点认为公共艺术就等同于城雕, 这种简单化的认识, 导致公共艺术在一些国家发展的单一化。传统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局限于空间的限制, 很多地方并没有太多空间给城雕等艺术展示空间, 如何解决这种公共艺术的尴尬状况呢, 寻求不对空间束缚的平面艺术表现形式的是解决方法之一。其实平面艺术与公共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并不是完全“分离”开的艺术形式。

一、平面艺术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公共艺术发端于1920—1930年代的美国, 因一战带来的全球性经济萧条, 时值美国总统罗斯福施行“新政”, 为提升市民生活环境的文化品质, 同时为了援助职业艺术家改善生活状况, 罗斯福听从幕僚的意见, 借鉴墨西哥壁画的成功经验, 发起了一项社区委托画家作画的公共赞助方案, 短短几年即完成了2500幅壁画, 这些壁画既美化了环境, 又提升了城市公共场所的文化品位。可以看出公共艺术最初的发端时是以平面艺术的形式出现的。但当今城市公共艺术却使我们经常看到前篇一律的程式化的形象, 而大众传媒的积累作用常因视知觉不堪重荷而减弱, 当我们的感觉超载时, 感知过程就会受到阻塞。

如人行道上的裂缝图形, 显然是长期风吹日晒的结果, 人们来往其上而不屑一顾, 即使稍微注视一下, 也是淡漠无感的, 根本谈不上什么美的发现。视觉艺术家布罗迪却注意到路面上裂痕所造成的图形是多么生动。每一个事物都具有自身的形式, 或者是通过我们的感知而赋予一种形式, “人行道上的裂缝”不具任何象征意义, 也没有说明的意味, 更不含浪漫的气息, 在视觉上, 它最大的特征在于质地的构造及微妙细致的调子变化和那充满舒畅流畅的线条组合。虽然, 这种偶得并非设计, 却就有不凡的发现意义, 这种视觉方式拥有一种创造性, 美由此而生。

二、超平面设计艺术形式的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公共环境中平面类的艺术创作, 如涂鸦艺术、壁画艺术等, 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属于公共平面艺术, 但它主要传达的是艺术和艺术家本身的信息, 缺乏普遍的大众性, 作为传播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同时, 它们与城市设计、环境设计密切相关。

“超平面”这个词初次出现在20世纪末的日本, 是对新波普艺术的概括, 而这里讲的“超平面设计艺术”是属于平面艺术的一种新兴表现形式, 也是平面设计作品走向空间、走向环境的过程是其自身作为传播媒体的本质体现的必然方向。所谓超平面设计, 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 平面设计与建筑的结合, 即设计师们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庞大的平面设计因素, 特别是简单的几何图形, 在建筑表面形成一种图形象征, 犹如巨幅广告一般。更有一些非凡的设计师在建筑表面创作巨幅的持久性广告, 或利用超平面设计的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规划, 进而演化为企业形象设计的一部分。放眼现代都市, 街道、建筑、社区, 以及各种文化场所的室内外环境等, 超平面设计比比皆是, 而且早已融入环境艺术之中, 难辨你我了。

从人类最原始的洞窟画遗迹, 到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们所绘的充满幻想的教堂壁画, 以及现代艺术大师对于空间大胆装饰甚至解构, 都让我们认识到“建筑表面或室内外空间能够认为地制造出生动变化的表情效果。”这正是超平面设计风格产生的灵感动机。

三、三维立体街头绘画艺术的魅力

公共环境中与人接触最多的是地面, 而且经常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论是行走、过街或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总会把视线引向地面。地面设计应把重点放在步行道上, 尤其是街上一定部位开辟出一块场地供人们休息、观赏的时候, 有更多的机会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地面, 其实就有这样一种超平面艺术形式正在悄然奋发出它在公共艺术中的独特之处—“三维立体画”。

街头的三维立体绘画正是利用人眼的立体视觉差现象制作的绘画作品, 这种奇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让人们看到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在马路上绘制出多幅的三维立体画, 其逼真的视觉效果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普通绘画和摄影作品, 包括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是无法比拟的, 充分利用双眼立体视觉的立体画, 使你看到的是一个无比精彩的虚幻世界。

德国著名的绘画艺术家艾德加-穆勒在街头的马路上绘制的多幅立体画在运用普通色彩的基础上, 又添加了一些艺术灯光, 使得整个视觉效果极具冲击力;普通的绘画技巧和摄影作品, 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都只是运用了人眼对光影、明暗、虚实的感觉得到立体的感觉, 而没有利用双眼的立体视觉, 一只眼看和两只眼看都是一样的。充分利用双眼立体视觉的立体画, 将使你看到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他在绘制这几幅作品时经常会被它逼真的视觉效果所打动, 借助于最新的艺术灯光, 它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的确是太震撼人心了。

街头绘画是个不断重复与重来的过程, 没有耐心与激情的大师绝对不可能完成整个创作, 而且漂亮的作品更不可能如博物馆或纸上的作品一样被保存起来, 其实这样才更有意思, 更有利于作品的创作, 也就意味着作品只能一次性完成, 而不能改了又改, 以此达到完美。一幅巨型的“最后的审判”三维立体画作品, 制作花了十天时间, 三十个助手共同协作, 遇到了三场暴雨才最终完成, 当教皇保罗二世在画中上帝的右手旁签下自己的名字时, 仿佛是对艺术家最大的认可。

四、总结

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其利弊, 三维立体绘画的表现形式也不例外, 普通绘画和摄影作品, 包括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只是运用了人眼对光影、明暗、虚实的感觉得到立体的感觉, 而没有利用双眼的立体视觉, 一只眼看和两只眼看都是一样的。而三维立体绘画充分利用双眼立体视觉的, 将使你看到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三维绘画的弊端显而易见, 相比传统公共艺术表现形式更容易被自然和人为破坏, 且不容易保存, 照相机成为保存这种艺术形式的唯一途径, 另外, 欣赏它的时候并不是像传统表现形式那样可以多角度观赏, 而是需要站在特定的角度。

居住区规划设计结构与布局

郭鹏 (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艺术设计系辽宁兴城125105)

摘要:居住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随着时代同步发展。回顾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进程, 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 居住区受到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居住规划设计;基地条件分析;组织结构;有机组成

居住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 它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 以满足居民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居住区的用地规模主要与居住人口规模, 建筑气候区划, 以及规划所确定的住宅层数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我国所在地区纬度越低的南方城市, 或选用住宅层数越高, 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 其用地规模越小, 见人均居住用地控制指标。

一、基地条件分析

工程地质好坏, 直接影响房屋安全、基建投资和进度。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不同建设项目对地基承载能力和地层稳定性的要求, 一般不应位于地下矿藏上面, 或有崩塌、滑坡、断层、岩溶等地段。对基地周边关系分析主要确认所规划的居住区在地域中的位置关系、地位作用、道路交通、周边环境设施、建筑形式、地域风貌等。这些都是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现场资料和依据。

二、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和布局

由居住区的组织构成可知, 居住区是一个多元多层次结构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载体。居住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兼容服务、交通、工作、休憩等多种功能, 各功能间既相对独立自成系统, 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居住区作为城市用地的组成部分, 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来讲, 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一个层次或结点。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体制会改变, 空间布局也会不断变化。

1. 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 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 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 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为, 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 统率次要空间, 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围合式布局可有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 日照、通风和视觉环境相对较好, 但要注意控制适当的建筑层数。

2. 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 并开发地下空间, 依靠科技进步, 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 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 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3. 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 经过概括、提炼、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 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 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 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

4. 综合式布局

各种布局形式,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以一种形式为主兼容多种

超平面设计艺术形式不同于其他公共艺术表现形式, 它充分利用了公共空间, 解决了平面艺术在公共环境领域中的空间感问题, 减少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同时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人群观看以及参与。我认为, 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今后将会在公共艺术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

形式而形成组合式或自由式布局。

5.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住宅用地, 在居住区内不仅占地最大, 其住宅的建筑面积及其所围合的宅旁绿地在建筑和绿地中也是比重最大的。住宅用地的规划设计对居住生活质量、居住区以致城市面貌、住宅产业发展都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住宅用地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住宅选型、住宅的合理间距与朝向、住宅群体组合、空间环境及住宅层数密度等。

三、住宅建筑的合理选择与布置

住宅选型应主要确定住宅标准、住宅套型和形体。在住宅建筑布置中房屋间距不仅关系到日照通风的基本要求, 还关系到消防安全、管线埋设、土地利用、视线及空间环境等多种因素, 根据我国所处地理位置与气候状况, 以及居住区规划实践, 表明绝大多数地区只要满足日照要求, 其他要求基本都能达到, 因此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 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为原则来确定合理的房间距。房屋的良好朝向可以提高日照和通风的质量, 也是建筑布置中需重视的问题。

1.住宅群体空间组织

组织室外空间环境的主要物质因素是地形地貌、建筑物、植物三类。其中对室外空间影响最大的是建筑对空间的限定与布局, 它决定着空间的形态、尺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不同空间品质的感受, 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公建用地规划设计

公建用地由各类公共建筑及其专用的道路场地、绿化及小品等内容构成, 其公共建筑设施是构成的主体。公建设施不仅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并体现居住区的面貌和社会精神, 在经济效益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居住区公建设施构成分别可按功能性质、使用频率和规模级别进行分类, 以利于功能组合、规划布局及分级配建。随着物质与文化生活的提高, 公建设施不断寻求文化品位的高层次, 从整体环境出发, 体现出系统化、综合化、步行化、景观化、社会化以及设备完善化规划的明显特征。

3.公建设施的规划布置

公建设施的集中布置形式可分为沿街布置、成片布置、沿街成片混合布置以及其他布置等多种形式。

四、结束语

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干道间距;住宅建设规划空前发展, 住宅层数因用地紧张而不断增高;城市交通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由于过分强调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 使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不合理而越来越紧张;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既要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吸取国外先进经验, 又需开拓思路, 追随时代步伐, 以不断创造适应时代所需的新型居住区。

作者简介

郭鹏, 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摘要:现代社会, 各种新传媒和新材料的发明运用, 促使平面设计的表现力大为增强, 进而被运用到建筑与环境中, 突破了传统的装饰作用, 体现出建立有序的都市景观或创造风景化都市空间的重要性, 显现出超平面艺术的视觉传达功能。

关键词:超平面艺术,城市公共艺术,三维街头绘画

参考文献

[1]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4]〔日〕栗津洁、矶崎新、福田繁雄编, Graphic Design of World·Environment Graphic日本株式会社讲谈社, 1976年

[5]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8.浅谈绘画中的构图形式 篇八

根据H·跟加纳德在《青少年对艺术的知觉》一文中提出的五阶段学说,13-17岁正属于第四阶段: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萌芽期。這一时期的中学生不再死守各种规则,而是学会了合理的背离规则的灵活性,开始注意形式技巧及其形式表现性,对绘画的风格因素开始敏感起来。而丹尼.伍尔夫的审美认知三大阶段中也提出,14-17岁的青少年已经能理解图象是一种能指,也是一种形式,并对选择强有力的形式表达感受或观念产生兴趣。因而,有意味的绘画形式课在中学四五年级上比较合适。同时,根据,H·加德纳的审美能力发展的三大倾向:即从具象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我选择了上有意味的绘画形式――抽象画。抽象画不追求在观赏者知觉中重建“纵深感“,不表现三次元物体,是带有强烈情感体验的视觉艺术。对于抽象画,我们通常这样解释:不去表现生活中具体的物象,而是以形状、色彩、线条等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感受。或者可以这样说,抽象画形式是将情感与绘画的关系表现得最直接而又最明显的一种绘画形式。比如一幅兰色基调的画,会立刻使人感到一种平静或忧郁的感受,一个正方形的形式因素,则又带给人一种稳定、正直的印象……这不是说美术活动中的体验,是依助于浅层的形式而构成的。事实上,对图形、色彩、形态等的选择、感受其背后都隐潜着内容丰富而复杂的主体评价、经验。因而,抽象画对学生引起这方面的思索与体验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有意味的形式绘画课,应该重视“创设惊奇、重视体验、积极评价”。《我的感受》这节课就是环绕着三大方面,以事先展示――比较――游戏――创作――评价五个环节来设计的。

一、创设“惊奇”,激发学生尝试兴趣

艾略特·W·艾斯纳曾说过:“寻求知觉惊奇的愿望,可能是有效的艺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结果,尤其当这种态度发展为从视觉艺术王国拓展到其他人类活动时更是如此。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究、思考与发明。”

创设“惊奇”的情景能引导学生主动尝试的渴望与动力。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多次创设了“惊奇”的情景。第一个“惊奇”:课前三天,教师在班级的墙上悄悄挂上一幅抽象画,不做任何解释和介绍,这引起学生急于了解的欲望,他们围拢在画前惊奇万分地议论着各自的想法。第二个“惊奇”:将具象的画与抽象的画做比较,请学生来分析不同形式的画所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初步了解抽象画。第三个“惊奇”:是以让学生听音乐、尝味道、闻气味的游戏方式,激起学生高度的兴趣与表达欲望……一个接一个的惊奇,一环扣一环,引领着孩子们走进感觉世界。

二、重视体验,鼓励学生表达情感

康定斯基曾经直截了当地把美术家厘定为一种具有“秘密的视觉能力的人”。这种秘密到底是什么呢?众说纷纭,然而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和美术家的知觉能力相伴随的体验状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对事物、现实、感性”不仅要“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且还需“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实上,绘画者总是需要一种体验状态才能进入描绘对象的内里。对中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因而体验的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体验,就是每个学生都亲自去经历、去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整合自己所有的感觉,达到一种“领悟”,使体验与创造联系了起来。事先的抽象画展示、观察,是学生的一种浅层的体验。进而抽象与具象的比较,则是中学生较理性的体验。而游戏体验,是中学生最愿意经历的。在游戏中,他们完全放开自己,无所顾忌地投入到体验过程中。这种兴奋的刺激会在学生脑中留下鲜活印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此时,尝试创作的体验则给予了学生发挥、表达的极大空间。而最后的互相评价,又为学生创设了体验他人感受的机会。

三、积极评价,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上一篇:儿歌创作和仿编续编下一篇:山东重要讲话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