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新媒体关系

2024-10-30

政治与新媒体关系(精选8篇)

1.政治与新媒体关系 篇一

新媒体与新媒体下的广告

【摘要】当今社会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充斥着广告市场。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最显著地特点在于互动性,因此广告受众在广告传播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就此,我们需要对新媒体有一定的认识以及了解新媒体下的广告。【关键词】新媒体

新媒体广告

策略

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自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在一份关于开发EVA商品的计划中。随后,1969年,美国创博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报告书中,多次提到“新媒体”一次。不久后,“新媒体”一词便开始流行起来。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美国俄裔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认为,“新媒体将不再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的媒体,而不过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没有相关的一组数字信息”。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将其定义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BlogBus.com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魏武挥从受众角度入手将新媒体定义为“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模式)的媒体形式。”

新媒体是新近产生的,在技术上、传播方式上领先于旧的传统的媒体形式。因而,我们可以将当前的新媒体界定为:在20世纪后期在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相对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新型媒体形式。

新媒体广告与“旧”媒体广告

新媒体带来的新的广告营销形式是否正在蚕食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2中国互联网广告核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753.1亿,较去年增长46.8%,正逼近电视广告规模。

但是,电视广告仍然稳坐头把交椅的位置。在2013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中,央视累计揽金158亿,同比增11.38%,中标企业大多是家电、饮料、食品行业里“不差钱”的大企业,这让不少新媒体广告平台羡慕不已。

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在接受公开采访时曾表示:“在央视投广告我们一直在做,但之前每年是8000万至1亿,今年提高到了4亿,主要是看重央视的权威性。此外,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央视广告性价比较高。” 新浪微博公关部相关人士证实了大企业的这种偏好。“目前新浪微博上企业微博账户数超过26万,品牌广告主大约几千家。绝大多数企业不是原有的品牌广告主。” 可以说,目前传统媒体仍然紧紧咬住“不差钱”的大企业这块“肥肉”不松口。只有门户网站,代表着新媒体,从这块“肥肉”上分得一杯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倪宁认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是相对的概念。电视、广播曾经都是新媒体,现在,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即使是门户网站也有‘退居二线’的趋势。”

新媒体与广告的结合

1、新媒体对于广告的价值

之所以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是因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它们本身的传播方式并不矛盾而且是互补的。以电视和互联网为例,“电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信息接受平台,并且是一种单线平方式的传播;互联网则相对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信息接收方式,是一种多线立体式的传播。”电视有着互联网无法匹敌的广大受众以及“对于提升品牌的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能力。在最近结束的2012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预收总额 142.5757亿元,比去年126.6870亿元增加15.8887亿元,增加率12.54%,创18年新高。足可见传统媒体的超高人气。而互联网则拥有电视无法达到的精准和与受众互动的优势。以IPTV为例,传统电视只能通过抽样调查来进行收视评估,而IPTV可以根据用户的收视记录,打电话咨询观众的对于广告的反响。因此,我们看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能说未来我一定就能取代你。

2、互动营销广告与品牌广告

互动营销广告,顾名思义,互动是它最大的特色。相比传统的品牌广告,互动营销广告在增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印象以及对于品牌好感方面的确有独到的方面。它通过互动的方式使消费者参与其中投入其中。有句话,要让一个人爱上你必须让Ta为你付出点什么。虽然这句话是用来讲爱情的,但同样适用于广告。消费者对于广告品牌的忠诚是如何形成的,是因为他们买了这个牌子的商品并实实在在的从中得到商家所承诺的各种好处,因此他们才会对商品产生好感,从此对其产生依赖。而互动营销广告将这一过程提前了,通过互动,消费者不仅体验了互动当中的乐趣并且感受了商品的特点,这使得目标消费者很容易对该商品产生好感。况且如今是倡导个性自由的社会,人们不再喜欢被灌输和被传播,他们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进去。因此互动营销广告符合时代的潮流,成为大众的宠儿也将是必然,但这并不是说传统品牌广告就此没落,从本质上看,互动营销广告其内涵仍是品牌广告,可以说互动营销广告就是品牌广告的一个完全的升级版本。

3、互动营销广告效应

以OPPO智能手机的广告作为实例。

OPPO智能手机Find广告可谓是如今互动营销行业的典范,真正达到了“不止看到广告,还能进入广告”。首先,OPPO在电视媒体上大肆播出由国际巨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有着盗梦般剧情的病毒视频“find 迷局”,依靠巨星魅力以及电影《盗梦空间》的巨大影响力积累人气。随后,“在网友均在为FIND ME百思不解其解的时候,OPPO FIND 快速的抓住处了这股势头,在官方网站及博客上发布了FIND ME 的探索之旅,以游戏的形式,一步步揭开了FIND ME的真相,而游戏则如同广告一样,以连载的形式发布。”共有120万人上过其官网玩过该款游戏,来访者回访率高达30%,微博上关于这次活动的消息共有36万多疑袄,产生了超过12万个探索达人。

互动营销广告的影响力就此可见一斑。其实互动营销广告在国外开展的有段时间了,在2010年纽约广告节的一部获奖广告便将这份影响力拓展至战争了。哥伦比亚某地区反政府武装猖獗,政府借圣诞节这一西方社会与家人团聚的节日,向反政府武装展开了“攻势”。特种部队被空投至反政府武装经常出没的地方,在一棵大树上挂满彩灯,挂上标语并安装红外线装置。在圣诞节那天当有人从树旁边经过时,灯便会打亮,标语上祝福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并呼吁让他们放下武器,回归到他们家人身边,并指明在哪可以向政府投降。这次“战役”震惊了全世界,各大媒体都竞相报道。最后,当圣诞节结束时,共有数百名武装分子放下武器向政府军投降,这比去年投降的人数多出了30%!

从以上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互动营销广告的前景是光明的,互动营销广告所产生的影响力是目前任何广告形式中最大的。

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互联网媒体高速发展,广告产品快速升级,销售模式不断创新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中的龙头老大,持续高速增长。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统计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自2001年开始便呈高速增长的台式,年增长率最高超过100%,其市场规模在整个广告市场的比重也逐年在上升,艾瑞市场咨询数据显示,2012中国互联网广告规模为213.7亿元,同比增长43.8%,环比增长16.1%。

2、商务楼宇液晶电视深度渗透,有效到达都市高收入人群

高档商务楼宇中的液晶电视受到了很多高端商务人群的关注,尼尔森媒介研究所的调查发现,喜欢楼宇液晶电视作为广告媒介的人数百分比相当高,以北京为例,高达66.5%的目标人群喜爱楼宇液晶广告。毫无疑问,楼宇液晶电视在广告产业中拥有比较良好的发展前景。

3、LED开拓了户外媒体新领域

在繁华的城市商业区,LED彩屏媒体以与众不同的传播介质和地理位置,丰富的色彩生动的表现力,塑造了其独特而时尚的媒介价值。在众多的户外媒体中,其到达率仅次于户外大牌。设置于城市时尚地段的彩屏LED广告拜托了单一无声的静止画面,避免了审美疲劳,与行人停留、浏览习惯相吻合,从而使其接触率和留意度大增。

4、手机媒体,载体优势潜力巨大

当前,我国手机拥有量已居世界第一。手机作为一种新型媒体,集多媒体、移动性、随身性、私密性、交互性、定向传播、定向记录、即时反馈等特色于一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媒体。

新媒体时代的广告策略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受众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不啻为传播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新时代的广告策划者针对这些新型广告受众群体,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尊重广告受众的自主性。由于网络环境下受众的自主性和个性自由的大大提升 ,传统的强迫性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方法只会适得其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日本电通公司的调查都显示 ,绝大多数网民讨厌“弹出式”广告 ,甚至下载相关的软件自动“关闭”掉弹出式广告。对于新型广告受众,我们应对其自主性予以尊重,对其购买欲望进行有计划的引导。

其次,应该注重广告的娱乐性。传统的广告那些广告单调、呆板的广告表现形式已经远远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海量的信息接触,使得新消费者们越来越追求“时尚”“个性”,热衷于对解构严肃与权威的“恶搞”文化。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广告更应该主要广告表现的娱乐性。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开始植入广告,甚至某些游戏道具就是采用现实中商品的外形。

再次,注重消费者参于。Web2.0时代的参与式营销,可以充分调动消费者的参与性,在只耗费相对较少的资金投入,便可将营销信息有效传递给成千上万的目标人群。可以说,是品牌营销、产品推广的“轻型、新式武器”。比如百事可乐“我要上灌”的活动,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上传个人照片,若投票获胜,可以在百事可乐的罐子上展示自己风采。比如惠普的“我的电脑,我的舞台”的活动,可以让参与者,特别是大学生用户展示自己的创意,在网上创作出绘画等作品,这里满足了年轻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和创意的需求。不仅需求是多层次的,而且不同的人群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目标用户群的核心需求设计出良好的互动体验。

第四、关注长尾市场。互联网降低了接触更多人与信息的成本,个人基本需求的满足从而引发个性化需求的增加,这种趋势使得长尾市场呈现增多、扩大的趋势。当今消费者的“个性化”逐渐变得主流化,企业若想继续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对长尾人群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可以通过口碑宣传、建立推荐系统的方式对这些长尾受众进行引导,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这些利基市场并采取有效率的营销策略。

第五、社区化营销。广告主与用户之间信息的互动和反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用户之间的互动。在受众的眼中,自身与企业永远不会处在对等位置。用户之间更容易进行广告信息的交流。社区代表着小众,它把一群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我认知的受众联系在一起,在互联网络等媒体上集结。在社区中,人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信源也相对真实,信息也更容易被社区其他人接受。此外每一个社区群体都有一个“代言人”,他们是被社区人公认的权威,虽然广告受众兄阿飞行为日趋个性化,但在无意识中仍然会处于一种“权威崇拜“中。

广告主如果能及时地发现社区,找到这些社区代表,从而对其进行有有计划的引导,通过口碑宣传从而可以创造出社区内的病毒式营销。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姜美萍.试析新媒体对广告传播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1(16): 155-156

2、张志军 新媒体研究与发展策略 中国教育电视台研究室

3、《广告大观综合版》2011年10月刊

4、陈思羽 姜东波.新媒体广告:盛装入宴时的冷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电视台总编室

2.政治与新媒体关系 篇二

一、现代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兴起

“公共领域”是近代资产阶级兴起时代, 所产生的一个社会空间。最初是一个阅读空间 (或称“文学公共领域”) , 然后逐渐转变成政治议论的空间 (或称“政治公共领域”) 。德国社会哲学家哈伯玛斯 (J.Habemas) 在他的名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1962) 中提出“公共领域”这个概念。五十年来, 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社会学、政治学、文学批评和传播学这些专业领域重要的批评性概念。

公共领域是一个近代社会, 在近代资产阶级兴起, 产生的一个社会空间。最初是一个阅读空间 (或称“文学公共领域”) , 后逐渐转变成政治议论的空间 (或称“政治公共领域”) 。

按照哈伯玛斯的观点, 这个公共领域具体呈现了一种共同体的理想, 是一种由理性的个人, 从家庭这个私领域自主地组成, 且没有被扭曲和压制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 公众通过理性的辩论形成公共意见, 而这公共意见又将影响或者监督属于国家的政治权力。

西方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国家和社会的分离。这条分界线使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区别开来。这里的公共领域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 由国家所掌握的法律、武力和警察这些合法的权力。而私人领域包含真正的私人领域, 即最初意义上的市民社会, 指的是以个人基本权利为基础。

二、大众传播的商业化:“公共领域的丧钟”

“公共领域”从19世纪晚期开始面临着瓦解的威胁。威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 是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利益日趋一致。

第二方面, 是公众在公共领域的功能逐渐被其它的机制取代。

第三方面, 整体经济的发展, 使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迈入所谓的“消费社会”。

大众传播商业化对“公共领域”的侵蚀值得进一步探讨, 因为正是商业化过程为“公共领域”敲下丧钟。

20世纪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出现, 也因为这两项技术让公共权力干涉媒体的经营模式, 让“公共领域”, 保留了一丝喘息的空间。

不论美国还是欧陆, 在1980年代初期都历经一波“解除管制”的浪潮。这波浪潮的发动者被称为“新自由主义”, 主张政府应该解除各种管制政策, 促进一个完全放任的勾利伯维尔场。在媒体方面, 解除管制的拥护者主要是那些跨国媒体的经营集团, 他们指责政府保护的媒体忽视了广告利益。媒体成为一个完全的商业空间, 当阅听人完全成为消费者, 或者只是被媒体打包成收视率卖给广告商的商品, 作为消费者的阅听人不再争议, 媒体也有意无意排除独立之理性沟通和辩论空间。至此, “公共领域”的生存空间几乎斲丧殆尽。

三、台湾媒介与政治的纠葛

1. 解严时期台湾媒体的特征

我们以台湾媒体为研究对象, 思考台湾媒体与政治关系的原则, 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这两者关系结构的变迁。台湾当前的媒介与政治环境, 主要是由二战后接收并执政的国民党政府所塑造。1948年至解严 (1987年) 之间国民党政府的政权形式称为“威权体制”, 政府的权力来自武力控制而非人民的同意。

在台湾, 国民党是一个独大且刚性的政党, 于是形成“以党领政”的党国体制。换言之, 国家与政党未曾区分, 甚至政党的命令凌驾政府。在威权体制且党国不分的情况下, 两个共生的结构便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包括经济、文化、民间团体等, 无不受到党国体制的渗透。当然, 这也意味着媒体是政府的宣传工具, 言论受到钳制。

解严体制至1987年7月15日才废止。“解严”意味着台湾进入了民主时代。在台湾, 讨论媒介与政治关系的转折点就是“解严”。解严前, 媒体经营主要掌控在党国体制手中, 媒体的新闻自由则遭到严重的钳制。解严后, 媒体经营开放, 虽然党营媒体并没有立即消失, 但媒体基本上已经进入竞争的市场机制, 新闻自由也因戒严的废除而取得巨大的呼吸空间。

2. 解严以后台湾媒体的特征

解严后, 台湾的媒体正式进入市场竞争的时代。虽然党经营媒体的情况仍在, 直到2005年国民党仍握有中视、中广这些具有响力的媒体, 但已无法像过去般由上而下地操纵, 必须面对竞争日益强烈的媒体市场。这种竞争状态主要集中在两大部分:平面媒体和电视。

2.1报纸的竞争:从开放报禁到苹果日报进入台湾

台湾的报禁在1988年开放。在此之前, 台湾的报业环境已经形成, 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两大报寡占的局面。与此同时, 两大报的老板也都位居国民党之权力中枢。随着解严、报禁开放、政治议题的不断出现, 各大报纸纷纷在90年代开辟言论版, 提供民众投书发表意见, 和当时的地下电台、电视媒体的政论节目相互辉映。

2003年5月, 《苹果日报》在台湾发行, 是报业史上另一重要的转折点。这份以八卦、小道消息见长的香港报纸自从发行以来, 几乎彻底转变台湾媒介生态, 并且在极短时间内即成为台湾的龙头报纸。影响所及, 不仅几家传统报纸纷纷改版因应, 连新闻路线也逐渐娱乐化;电视新闻更在苹果日报和《壹周刊》的带动下, 向“膻、色、腥”偏移。

2.2电视媒体的竞争:第四家无线电视台成立和有线电视的发展

解严前, 台湾只有三家电视台, 国民党和政府都占有极大股份。

三家电视台寡占造就的是巨额的利润和党国机制, 易于介入的言论钳制。有线电视的蓬勃发展并没有改善传统的电视环境, 台湾媒体堕入恶性竞争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线电视。台湾民众观看有线电视的人口超过八成, 有线电视频道超过一百个以上, 含新闻报导的频道逾十个, 新闻频道的SNG车满街跑、鸡毛蒜皮之事皆可入镜皆为新闻, 可谓奇观。遗憾的是, 公共领域并没有因此而拓展, 反而益发压缩。

解严后, 随着全球性频道的引进, 有线电视也呈现百家争鸣的荣景。1993年, 有线电视法完成立法, 自此以后, 系统业者开始进行整并。最近几年, 台湾的有线电视系统已经形成寡占甚至垄断的局面。

3. 置入性行销的新闻

新闻“节目化、广告化”是台湾近几年, 对新闻质量沦落的一个常用的批评名词, “新闻广告化”所指是:新闻节目利用报导的方式介绍厂商的商品, 这些商品主要是候选人、医疗、民生、消费用品。

在台湾新闻频道泛滥、新闻时间长达十几小时, 且SNG满街跑的情况下, 似乎满足了填补新闻和厂商增加商品、政治人物的高曝光度的双重需要, 两者互蒙其利。

这当中仍有疑虑:这些商品及人物这么有新闻价值吗?这么值得新闻报导吗?关键在于“钱”。这些新闻有可能是, 政治人物为个人的政治生涯或厂商为商品促销付费买的, 就像付费买广告时段一样。

“置入性行销”已经无所不在。在台湾选举期间, 可发现某些候选人曝光率特别高, 而且多能获得特写镜头SNG采访。这都是金钱堆砌出来的, 即所谓的“新闻购买”。而媒体面对金钱, 已经不再分蓝绿政党, 只要出得起价钱, 就能曝光。此举虽然增加了电视媒体的收入, 也成就了政治人物的广告宣传效益, 但却严重践踏了新闻专业。此后, 人们还如何分辨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广告?

“置入性营销”对新闻的戕害在哪里?在此归纳三个面向:

欺骗:“置入性营销”或新闻广告化, 都是模糊新闻和广告的界线。

自主的新闻专业伦理的沦丧。

新闻沦为政治操控和宣传的工具。

台湾学界批评直指“新闻专业、新闻自主性沦丧”。“置入性营销”所涉及的不但是新闻广告化, 同时造成新闻专业沦丧, 瓦解了新闻伦理和专业自主。如果新闻是金钱可以收买, 那么新闻报导中“真实与虚假”已不再清楚, “新闻价值”这个专业, 将毫无意义。媒体客观、公正报导此时则将沦为虚谈, 媒体监督的天职, 将沦为只是政治的宣传工具, 新闻将不再是公益的看守者, 而是只服务于买家, 唯买家的利益是从。

四、媒体与政治挂钩的反思

随着台湾政治人物在政论节目上不负责任地恣意评论, 民间的批评声浪愈来愈大。终于, 台湾立法院于2003年通过广电法, 明订党政军退出广电媒体的经营。但美中不足的是, 该修正案并没“通过禁止政媒两栖、置入性营销”这些违反民主原则的行为。

为什么政媒两栖是不当的?问题的核心在于:政治和媒介是性质和原理迥异的两个领域。韦伯在《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的演讲中指出, 如果要献身于政治, 以政治为志业, 需具有三种特质:

第一是热情, 第二是责任感, 第三是判断力。

这三种特质关联着政治行动的投入、负责态度与决定, 都和价值偏好有关。

政治属于行政、立法及司法三权之一, 媒体作为第四权, 就是对三权的监督, 作为公众利益的看门狗。若是政治人物同时主持节目, 将使监督者自己也陷于利益冲突, 这便是角色冲突。政治人物和媒体都应该回避这种角色冲突, 这就是所谓的“利益回避原则”的精神所在。

总言之, 大众媒介是一项社会公器, 也是稀缺的资源, 不是每一个人有资本、有能力去经营。既然是稀缺资源, 就不应该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即使因为产权模式而由少数人经营, 也应该是以公众利益为优先, 而非沦为党政和私人宣传之禁脔。

近些年来, 台湾社会价值判断混乱, 立法院与执政者对抗的拉锯战, 处处都让台湾人民不知何去何从?故而有民间团体、学者及公益团体大声疾呼, 广电资源公共化之因。从阅听大众的角度, 如果这些具有社会责任的第四权也已经腐败, 应该怎么办?那就发挥“第五权”, 用民众的力量监督媒体, 更监督政治人物, 让他们知道媒体仍应以公共利益为重。■

摘要:媒介和政治的关系是一部长期纠葛的历史, 中、西方均如此。若将政治粗略解释成政府和公共事务的领域, 没有任何近代媒体能够政治完全分割开来, 即使是一部完全娱乐内容取向的新闻或杂志, 都和政治不可分。近代大众媒介兴起, 媒体就和“表达自由”、“新闻自由”这些人的基本权利密不可分。媒体是“第四权力”, 是一种对执政者“监督 (制衡) 权利”, 目的在于防范政府滥用权力行事。台湾解严以后, 媒体争霸战正式进入战国时代, 置入性营销模式、新闻广告化、广告新闻化, 以及媒体投资方的个人政治倾向, 都左右了电视台节目定位及新闻言论尺度, 进而造成台湾社会的乱象。遂有民间团体、学者及公益团体大声疾呼, 从阅听大众的角度, 如何用民众的力量监督媒体, 更监督政治人物, 让他们知道媒体仍应以公共利益为重。

关键词:政治公共领域,解严,新闻广告,置入性营销

参考文献

[1]林照真 (2005) , 《谁在收买媒体》。天下杂志, 第316期 (2005.02) , P111-120[1]林照真 (2005) , 《谁在收买媒体》。天下杂志, 第316期 (2005.02) , P111-120

3.政治与新媒体关系 篇三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中国的各行各业(包括新近出现的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的创新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新媒体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完善自我定位制定发展策略,这对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四个全面;新媒体;关系探析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95-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中国的各行各业(包括新近出现的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媒体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的创新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尤其近年来,新媒体自出现起发展日趋激烈,大众对新媒体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新媒体自身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新媒体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完善自我定位制定发展策略,这对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媒体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在物质层面以及居民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提升,同时,也对新媒体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新媒体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可以从发展脉络和内涵两个方面看出

发展脉络上相互交织。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然而当时描绘的小康社会还是不全面的。十五大上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直至十八大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时期恰好也是我国媒体事业迎来复苏和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开始出现以即时通讯、手机传媒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以来,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受众和影响日益广泛,这是我国小康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现象。

具体内涵上相互交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内涵上包括了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文化教育水平全面提高、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精神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等方方面面。这些方面和新媒体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新媒体自身的传播和广泛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促进人民在精神文明和文化审美等方面的提升,进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小康社会的提升可以促进人民大众对新媒体精神文化的需求,进而促进整个新媒体事业的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媒体发展的动力源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上由之前的尚不能解决温饱,到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新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也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的深化改革开放,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等方面做出了描述。”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媒体发展的动力源泉,具体而言:

指导思想上相互贯通。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是深化改革的前提。新媒体出现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状态,受众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但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新媒体不能坚持原则的事情出现,这与其没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其指导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新媒体作为当代的主要媒体手段之一,也肩负着向人民大众宣传党和国家深化改革思想和政策的重任。新媒体行业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标任务上相互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促进人民精神和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新媒体的目标任务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新闻和有价值的资讯,以方便民众,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从以上可以看出,新媒体的目标任务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虽然在具体形式上有差异,但两者从根本上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新媒体发展的法制保障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同时,全面依法治国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新媒体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应该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决不能做出背离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而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法律法规的普及,提升广大民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从当前法律制定的全面性上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涌现出了一大批如新媒体的新兴行业,法律本身的滞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这些新兴行业上,法律本身存在一些空白区域。因此,全面依法治国的施行可以促进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进而能够保障新媒体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从我国当前的国情上来看,虽然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一些列发展成就,但不能否认,我国当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当前的各行各业都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媒体行业作为新兴行业的代表,更需要转变自身发展定位和策略。法律法规就是各行各业进行转型的法制保障和稳定器。新媒体行业只有在法律法律的保障下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自我转变,提高效率和进度。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充分保障,新媒体的转型只会出现一系列乱象。因此,全面依法治国在很大程度上为新媒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媒体发展的政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领导核心。自党成立以来,就一直重视媒体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建国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媒体事业彻底告别了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半封建的媒体性质,迎来了媒体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媒体事业更是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开始出现的新媒体更是迅猛发展。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新媒体事业发展的关键。

从党的性质上来说。党的性质决定了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从严治党更是党在新时期巩固执政地位、提高自身执政水平、应对新形势新情况的重大举措。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近代以来的历史也证明,离开党的领导,媒体事业只会走入歧路弯路。全面从严治党,在一方面能够提高党对新媒体的领导水平,促进新媒体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新媒体认清自身责任,树立和坚持新媒体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感和使命感。

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性上来说。当前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金钱和权力等的诱惑下,慢慢丧失了自己的理性信念和党性原则,做出了一些损害人民和国家利益的行为,并且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了恶劣的影响。党在十八大后,尤其是在施行全面从严治党后,严抓党的纪律,坚决打击党员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提高了党的执政水平,维护了党的原则。新媒体在这些活动中发挥自身优势,一是配合人民群众及时地监督党员干部违法乱纪的行为,二是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党的动态。全面从严治党也净化了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在真正落实和贯彻党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上,我国的新媒体事业才能获得相得益彰的发展和创新。而新媒体事业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一步落实和贯彻。

参考文献

[1]李忠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演进脉络与重大意义 人民论坛[J] 2015年第6期

[2]许静波,李晓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J] 2016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张猛,2014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政治与新媒体关系 篇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三个趋势

在人们眼里,报纸、杂志、电视等传达信息进而影响受众的媒介形态就是媒体。若以此来界定,百度、有道等搜索引擎,新浪、腾讯、钛媒体等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墨迹天气、携程旅行等APP,都可以叫媒体。

可以预见,未来大家将在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里消费信息,媒体的边界会变得模糊而宽泛,媒体的内容会变得特定而小众,媒体的形态会变得丰富而多元。

宽泛化:媒体边界变得模糊

自从微博出现并让人人都可以当上记者时,媒体的范畴就开始变得宽泛。现在,一个人、一家企业都是一个媒体。一些企业的高层更是成为拥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粉丝(受众)的超级媒体。例如,罗永浩拥有747万微博粉丝,马云拥有1557万微博粉丝,潘石屹拥有1698万微博粉丝……他们每发一条微博,就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到数量级可观的粉丝那里;他们的内部讲话、公开演讲,也成为最稀缺的媒体资料。在最近举办的媒体训练营2014年夏季峰会上,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演讲中提出:“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每个公司都应该快速地转型,让自己成为自媒体。” 随着媒体的宽泛化,广义媒体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一些媒体甚至还没来得及参与竞争就消失了。未来的媒体形态,将由新闻单位、企业媒体、自媒体构成,后两者经过市场筛选后变得活力十足,成为个性化突出的高品质媒体。

基于市场化媒体的以上特征和需求,公司制会成为一些大众媒体的新选择。壹读传媒CEO马昌博就宣称“壹读是公司,不是媒体”;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也表示,“应当承认公司制的效率要远高于所谓的事业制。能不能转型为公司,而且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也关乎传统媒体的转型成败。”

小众化:一张报纸不再包打天下

进入互联网时代,一方面,很多不是媒体的介质成为媒体;另一方面,媒体的内容正变得小众化、专业化,而不是一张报纸包打天下。

在传统媒体的“通用时代”,由于各个条线都要囊括,而且还要保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媒体支出的人力、物力成本居高不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些都市报为了控制成本支出,只好限定版面数和总印量,完成从“厚报”向“薄报”的“瘦身”。例如,2014年以来,《新京报》总版数就减少了三分之一,原本各自成沓的文化、娱乐、体育内容合并为“文娱体”版组。《北京晚报》则减少了周末版数,部分版面由全彩改为双彩,以节省印刷及发行成本。事实上,受众寻求专业领域的信息,更倾向于阅读专业媒体。在细分的成熟市场,媒体注定是适度和小众化的,目标人群与覆盖人群以合适为宜。

未来的媒体,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小”——变成若干个小众的、专业的行业媒体。基于长期积累的用户需求信息,这些“深耕行业”的小众媒体可以演化出更多的服务方式。例如“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通过招募会员组建社群,进而开展各种活动;《创业家》以杂志为基础,通过黑马会、黑马俱乐部、黑马大赛等线下活动,向创业公司提供创业培训……

还有另外一种“小”的可能——未来的媒体或许会变成企业的“内刊”,作为公司的“增值业务”而存在。《天下网商》原主编、明道公司副总裁许维就表示,也许以后会出现类似《星巴克lifestyle》《路虎国家地理》《G-star军事博览》这样的企业媒体——它们并非企业内刊,除了名字以外,内容和今天的第三方媒体并无区别,但是企业却能以此来传达自己的价值观。

多元化:专注内容,以不变应万变

近几年,媒体融合与报网互动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然而,传统媒体在该方面取得成功者寥寥无几,更多的只是把报纸内容搬到网上,而非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生产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并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与共同生产。其实,报网互动也好,媒体融合也好,指向的都是新工具。

当前,除了资本运营外,媒体融合的主要工具就是建设和运营网站、APP、微博、微信。有的传统媒体在这方面表现不凡,粉丝众多,影响力甚至超越了纸媒本身。然而,这样的转型是不是一条成功的路子?未来的媒体形态是否就是如此?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

媒体的核心任务是提供信息,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站、APP、微博、微信、户外LED屏,都只是工具。如果只重视工具,而忽略或不重视信息这个媒体的核心任务,无异于缘木求鱼。许维就认为:“我们的产品不是某一个渠道,而是内容本身。至于技术手段,到底是不是用微信公众账号,真的不重要。”

可以预见,微博、微信之后,一定会有新的工具、介质出现。市场瞬息万变,工具更迭的速度也令人眼花缭乱,如果跟风走、片面追求工具,很容易耽搁了作为媒体本质的内容信息。传统媒体完全可以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内容,以不变应万变。按照《壹读iRead》出品人兼主编林楚方的看法,即“内容为王的时代确定已经到来”。

5.创收型节目如何与新媒体融合 篇五

2010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重拳出击,精心打造融合3G手机、视频网络和电视终端的三屏互动、三网合一的多媒体直播频道,与传统电视样态比较,最大的亮点的就是变观众被动灌输式收看为可以互动参与收看,观众由传统的信息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视音频信息的编辑者、提供者,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更为简便的方式随时参与节目表达诉求,真正变“看”电视为“用”电视。这种多媒体互动直播平台的推出,使电视节目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变革时代。

对于创收类电视节目,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不仅使节目的表现样式得以翻新,其异地、多点、互动、直播手段的应用更使地方媒体的覆盖和触角都有新的突破,尤其是省略一些在传统电视节目制作中占据很大成本开支的冗余环节成为可能,并使宣传效果因为互联网的参与而产生全新增值回报,这种变革无论对广告经营者来说,还是对广告投放者来说,都是一个新鲜尝试的开始,特别是对一些传统电视节目没有碰触或深度挖掘并放大产能的领域带来了机遇。

本文将尝试阐述新媒体时代,生活(直播)频道计划策划实施的三个创收节目型节目如何与新技术融合与应用,展现全媒体时代电视对受众、对广告客户、对视频工作者的的影响、改变和新要求。

一、这三个计划实施的创收栏目分别为: A医疗健康类栏目——《健康新主张》(暂定,下同)B服务出境商务求学旅游移民类栏目——《伴你越重洋》 C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会展经济类栏目——《南京会展资讯》。

二、这三个栏目的基本情况介绍。

A《健康新主张》——服务于全市的三甲医院,完全以新闻资讯和专家访谈的形式推介医院的医疗特色和最新技术,辅以推广健康养生、健康运动、与保健窍门。从根本上改变医疗类节目在市民心中的服务缺失的印象,尤其是改变民营医院宣传在市民业已形成的不雅观感,真正做出大民生、大医疗的健康节目。一方面让三甲医院有个面对高端的宣传平台,让他们乐于走进电视台演播室,另一方面,真正调动市民的参与意识,实现远程问诊、预约专家,同时能在节目直播过程中是实实在在的现场解决问题。栏目一年的创收保守预计在120万左右。

B《伴你越重洋》——服务于全市的金融机构,权威推介各家金融机构开办的对外金融业务;服务于全市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大学院校,为出国留学和商务活动提供最优选方案;服务于全市的涉外旅游机构,瞄准社会精英阶层为单位甚至高端个人方提供最新最权威的旅游资讯。目前,留学、移民、旅游、商务逐步成为近年最受关注的热点,而南京目前的电视媒体中尚无专门针对以上热点的栏目,几乎是没有开掘的空白地。栏目一年的创收保守预计在160万左右。

C《南京会展资讯》(暂定)——中国会展经济和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上广义的商务活动层出不穷,但在多年来,在南京媒体界尤其是电视界,至今没有相关会展经济和产业经济为主线的商务活动栏目。这为会展资讯类栏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会展产业人士、节庆产业人士、活动产业人士、传媒经营人士、广告经营人士、品牌推广人士等各类精英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南京为例,目前每年举行的会议达到6000多个,展会和节庆达到400多个,拉到经济达到200亿。市委朱善璐书记明确提出要把南京打造成“国际会展之都” “会”集产业精英,“展”示商业精品;发布权威资讯,引领主流市场,会展经济如今早己成为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栏目一年的创收保守预计在100万左右。

三、新媒体在上述栏目中的实战应用,及社会影响。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给受众带来的最大变化应该是信息接受的双向性;即既有传统的被动接收,更有新媒体时代的主动索取和选择性接收,通过三网合一,实现三屏互动,抛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不再单是演播室的主持人、记者编辑,更多的可能是形形色色的社会方方面面的普通人、专业人士,电视机构成为其中的重要桥梁纽带和发布渠道。这极大的拓宽了电视的开放度和网络化趋势。而全媒体时代给电视制作和宣传需求方带来的最大便捷就是解决了距离问题,使观众参与性变的更为简单快捷,使直播变的由庞大的团队行动变为单兵行动,更把电子媒体的单向以时间为轴的线性传播变成了多维传播。

对上述三个创收栏目而言,通过互联网、3G技术实现主持人和资讯提供方、资讯需求方的时时远程互动。三甲医院可以同台竞技,阐述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甚至合作诊疗探讨业务,发布最新最权威的医疗信息;医院专家可以和百姓远程对话,远程问诊,求医问药,解决疑难;涉外个人可以和金融界权威人士时时资询,甚至可以在连线国外讲述踏出国门的经验、提醒或警示;对会展经济来说,互动直播给会展产业、节庆产士、活动产业、传媒经营都带来了全新的架构样式。

四、新媒体时代对电视从业者的新要求。

传统而言,电视节目生产一线人员的工作流程是,汇报选题——外出拍摄采访——回台撰稿——编辑成片——送审播出,可以说,电视从业人员在“视频”生产上耗费了其主要精力。而全媒体时代,视频来源多元化、节目生产直播化,极大地解放了一线编导的基础性工作,准确地说一线编导的工作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从视频的简单制作者变成更为全面的信息协调者、沟通者、筛选者、把关者,并且这部分的工作分量逐步增大。这就要求电视从业人员有着更为敏锐的信息策划、挑选及处理能力,并把节目生产和经营创收完美结合,改变原有节目生产和经营创收两条线、两张皮的局面。

附:A《健康新主张》策划案、B《伴你越重洋》策划案、C《南京会展资讯》策划案。

——————————————————————————————————————————————————

生活频道医疗健康类栏目60分钟直播方案

一、《健康时讯》开场3分钟(每条控制在30秒至60秒)内容摘要:快讯的节目形式,已经逐渐成为观众消费资讯、接受观点的新时尚。“集约化”的形式,使得电视传播手段在“快速消费”时代更好的发挥 “信息筛选机”的作用。帮助观众在短时间内浏览最热门健康话题、最新的健康资讯、国家、省市卫生部门发布的健康提醒、医疗法规,最鲜活的医疗动态、最尖端的技术手段、与健康相关的文娱文化活动,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医患纠纷及处理结果。强化突出“直播健康生活”的理念。

二、《健康贴士》10分(每次连线3至5家,每家2分钟)

内容摘要:发挥本频道三网合一、三屏互动的优势,连线市内三甲以上医院,选择某医院的医疗强项发布最新健康提醒,对时令性、季节性疾病做出预警,对一定时间增多的突发疾病做出健康提醒,同时可以在节目中预告下周各家医院的特色专科的专家门诊时间,便于百姓就诊。既作为一个健康信息发布平台,更是医疗机构信息技术手段的展示平台。除常规性普及基本医疗知识,健康动态;推荐一些健康饮食、健康运动、与保健窍门。

三、《名医访谈》30分

内容摘要:针对不同医疗领域,邀约医院强势特色专科两位专家,来到演播室现场交流。随着节目的成熟,可与相关医院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对其医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电视包装,展示医疗专家敏锐的触角、独特的见解、灵慧的思维,以及多年的行医经验和判断,针对当前最热门的医疗话题做出分析。并开通热线,接受观众询问,同时可以通过QQ视频,连接场外专家,共同交流,观众远程问诊,求医问药,多方互动。

节目形式:(1)把电视屏幕分成七个视窗:主持人一个窗口,南京市第一医院一个窗口,鼓楼医院一个窗口,军区总院一个窗口;省人民医院一个窗口,儿童医院一个窗口,市妇幼医院一个窗口,(可随着参与医院数量随时增减),由专家针对近期的健康医疗状况做出疾病预警或者分析,巧妙介绍本院的特色优势。

(2)把电视屏幕分成三个区,由主持人连线市民,市民提问反映自己或亲友的病情,由演播室主持连线医院专家远程问诊,可巧妙建议病患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引导病人选择医院。

四、《医疗现场》10分

内容摘要:呈现无影灯下惊心动魄的场景,直播某医院最强势的医疗手术或名家问诊、会诊;突发事故的医疗急救,强化医院的医疗理念,为观众展现当前先进的医疗水平和义务工作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加强受众对医疗机构的直观认识和信任感。同时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第一手学习的资料。

五、《健康时尚》5分(娱乐元素增强节目可视性)

内容摘要:在秉承专业性、坚持实用性、增强贴近性的前提下,为节目融入娱乐时尚元素。与全市的健身会所、场馆合作,展示运动与健康、时尚与健康;与某些餐饮行业合作,推荐健康、滋补美食的制作方法;与一些美容会馆合作推广健康新理念。把健康的概念推而广之,赢得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丰富栏目厚度和辐射力。

六、《医患关系》15分(增强节目影响力)

内容摘要:医患关系作为当前社会热门和敏感话题,是一档有深度和见解的医疗健康类节目不可回避的部分。对市民举报的的医疗“事故”进行深度追踪调查,挖掘、还原事实真相,通过3G手段时时直播问题解决过程。同时不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选择有利于更合理解决医患纠纷的角度进行报道,可以考虑在栏目运行后期和院方事前沟通把负面的新闻正面做,化解医患矛盾,和谐社会关系。在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搭建起良性循环的纽带。

七、《痛‘病’快乐》

内容摘要:主推慈善企业和慈善个人的热心救助故事,给病人送去温暖和关怀,倡导全社会关爱病弱群体。在提升社会教化作用和栏目美誉度的宗旨下,拉动潜在的医疗消费,便于栏目与医疗机构之间建立更有效的合作关系。

八、《健康主张》

内容摘要:主要针对美容医院、美容机构,或者专项医院发布健康资讯、记录美丽蝶变,炒作美容热点,鼓励小美容大健康理念,可重点突出季节性整形美容需求,如寒暑假期间的近视手术,小长假期间的美容小手术等,可以考虑和医院合作策划美容新闻事件和活动。使健康美容走进百姓生活,同时改变常规美容节目强迫教化的灌输方式,消除观众排斥心理,在轻松健康愉悦的节目基调下,帮助观众建立更健康的美容理念和生活品味。

九、《节点晚会》《广场公益活动》

内容摘要;与市医疗卫生系统合作策划护士节、年底行风表彰晚会,年终向全市人民报告,表彰总结医疗卫生战线的精英,通过一些列为观众所喜爱、医疗工作者所欢迎的表彰活动,增强栏目可信度和知名度,发挥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作用。同时,定期去社区进行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和社区义诊。

十、以上板块自由组合成一档节目,定在周六或周日播出,时长60分钟,全直播节目。

《伴你越重洋》栏目策划案

近年来,中国留学市场持续升温,并迅速步入平民化时代,出国留学不再是有钱人或高考落榜后的第二选择,而开始成为中国学生增加竞争力的主动选择和优先选择。

家长给孩子制定留学规划更加科学合理。留学选择呈现多元化,带动了留学市场整体繁荣。留学投资也成为近年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加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币汇率坚挺,出国留学的成本大大降低。

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积极筹划大型留学专栏节目《伴你越重洋》,本节目每周六上午直播,充分结合生活频道的特色,发挥电视的优势,为广大想要留学的学生和家长做好参谋,让他们不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钱。栏目设置:

一、资讯即时贴

最快最全的留学咨讯发布,信息来源于权威报章,网站和本栏目记者采集。

二、院校全接触

世界名校的全方位介绍: 气候条件,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学习费用、生活费用以及能否勤工俭学等各方面一一囊括,堪称一部留学攻略。来源既可以是各所院校推广的资料,也可以是语言培训机构和留学中介机构的实地拍摄所得,本栏目记者关注资料来源的准确性。

三、留学大观园(40分钟访谈或者远程互动)(访谈)和出国相关的部门和单位

主持人与嘉宾对话的形式,对留学前、后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深度探讨,为学生和家长梳理思路、提供方法。

为走了弯路的学生和家长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以案说法,普及留学知识。播出安排:

总时长

60分钟

一周一档

周六或周日上午 播出平台、播出形式

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 直播形式播出 栏目目标:

整合社会资源,树立栏目品牌。客户资源

通过前期工作,已经和多家与留学相关的行业进行了接触,包括银行,出国中介,语言培训机构,境外教育机构的国内代理公司,合作意向均十分强烈。招商银行拟冠名本栏目,环亚西文拟在本栏目开辟英语教学专栏,多家出国中介希望栏目开播后将公司的业务植入节目当中。总体来说,留学栏目市场潜力不小,特别是6,7,8三个月,正是留学市场最热的时期,如果能尽快开播,对栏目快速产生影响力意义巨大。

“会展资讯”类节目的策划方案

一、联办会展资讯类节目的意义:

近年来,会展经济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其对拉动内需、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市委书记朱善璐提出,要把南京办成国际会展之都,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在目前的场馆等硬件设施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外,更需要在会展经济的“软件”上做文章。要实现南京会展业在量和质上的飞跃,打造世界一流的专业会展品牌,专业化的宣传企划无疑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前,南京各家媒体还没有专业会的会展栏目或节目,其对会展资讯的宣传和企划也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对于会展业的促进和发展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在此情况下,专业性较强的媒体宣传显得极为重要。

而南京电视台直播频道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直播”,本集团斥巨资打造的全景演播厅,能实时切入网络、3G和卫星、微波等视音频文件,而这对及实时传播会展盛况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双方强强联手,开办资讯类专业栏目,通过融入新媒体的高科技电视传播手段与新兴会展业的专业性相结合,从而真正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

二、联办资讯类节目的设置:

节目初拟时长为10分钟,每周一档,初拟与周日上午播出。

节目板块设置如下(讨论稿):

A、会展资讯:介绍南京市会展办工作的相关新闻;对南京一周会展资讯的快速浏览;

B、会展专题:对特别重大的会议、展会予以深度解读和宣传;对重点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介绍;对会展活动中传出的最新理念、科技成果加以介绍,并分析。

C、人物访谈:对会展业主管部门、政府高层、企业高层和学者进行针对会展业的专访,提升节目专业性和品位; D、直播连线:对正在进行的重大会展活动进行实时连线,强调现场感。

三、除联办资讯类节目外的其他合作:

6.多媒体教学与新课程改革 篇六

《多媒体教学与新课程改革》

姓 名:

单 位:遂平县和兴乡刘桥学校

王 春 中

多媒体教学与新课程改革

摘要: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又有赖于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恰当的使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思,从而优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育教学 新课标 电教设施 多媒体

时代在快速发展着,放眼望去我国已由原先的遭人欺凌、内战连连变得强大无比、和平共进。因此,我们的国家要在充满挑战和竞争的二十一世纪中跻身于强国之列了,这是可喜而又前景光明的。但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从战略眼光看,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是一个从观念,思想到方法,行动都不同于二十世纪的全新教育;而这个全新的教育又将以“教育现代化总揽全局”才能实现。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我认为当务之急,必须真正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读死书的沉闷气氛,要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然而,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因此,必须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努力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

介于这个原因,上级部门为各校配备了电教设施,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就如何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语文电教这一课题研究进行了探索,并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以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共同的家》为例,我简要谈谈自己是怎样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插图等媒体的相机组合进行课堂教学的。

一、钻研教材,确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总体思路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于年龄稍大的同志来说,可能并非易事,但有年轻的同志去带动引导,也颇有益处。首先,多媒体教学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形、色、动等感觉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讲述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全诗共五行,1至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分别指出“蓝天、土地、树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第5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件中色彩鲜明的美感,然后配音和图播放课文朗读。产生对“家”的向往,以及爱家和保护地球的感情升华,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背诵、引导思考

新课标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当代着名教育学者支玉恒老师也曾说情感朗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整堂课我设计大部分时间指导学生朗读感悟,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个别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等,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共同的家》一文中课文内容与配套插图的画面完全一致。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一年级孩子比较感性,我所用的教师语言贴近孩子的心灵。课堂上我频频用课件音乐展示及儿童化的语言“小白云”“小禾苗”“快乐的小鸟”“活泼的小鱼”“谁来夸夸你的家”激励学生朗读的欲望,尽力使平时不敢举手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朗读中来,切身体会家的温暖和甜蜜,感悟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幸福、自豪与骄傲。一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我抓住这一特点,用flash动画课件引导鼓励学生用形象的动作配合朗读以及背诵,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然升化主题:即如何爱护地球。学生会纷纷言说“不要乱摘花”“不要乱扔纸屑”“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等达到了情感目标。

三、说话练习,活动拓展

本课我用了生动、明快、形象、的文字及图片反映了图中的景物,加上课时上安排表演的成分,更加强了学生的印象,且引发思考,让学生乐学善思。一节课成功与否,问题的导向性尤为重要。课中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用幻灯片出示:“白云的家怎么样”“禾苗怎样生长”“小鸟、小鱼的家在哪儿,它们的家怎么样”帮助学生想象感知,使课堂变得生动而活跃。并在课后给学生们设计了说话练习,以此来拓展学生思维。

1、安排学生小组合作作诗,用“蓝天是()的家,()是羊群的家,()是()的家”,分层次练习,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课内走向课外,让课堂回归生活。

2、让学生戴上蓝天、白云等头饰,表演朗诵,巩固课文。

四、动手精心制作课件

本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我和有经验的同志共同探究制作。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实用性、新颖性等特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智力的开发,更有利于学生在连看带想的思维活动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我发现由于年级高低作者不同,体裁有别,文风各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论城乡,必须潜心研究编者的编排意图,确定科学合理,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大胆改革,锐意创新,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走出高分低能的误区,向高效率、轻负担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电教的教学实践中,我想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方法类同,要恰当选择。

二、不能千课一面,要常用常新。

三、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运用。

四、不能搭花架子,要常思常探。

我们要恰当的使用。做到该用就用,而且一定要用好,不必用就不用,坚持有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不必要只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造成教学上的时间浪费。

7.广播媒体如何与新媒体进行结合 篇七

1.1 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市场融合

广播媒体的内容要符合新媒体的特征,要使两者有相同的切合点,就要把广播媒体用重新包装的方式与新媒体相互交融,使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能够更好地反馈到广播媒体和新媒体上;用多媒体的形式去连接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用个性化的方式去为多媒体提供全新的思路,并加入数字化的应用模式;同时,注意渠道上的融合,用新渠道去融合两者媒体的功能,并促进其他产业链的加入和应用,用多种渠道去融合媒体文化,用全新的方式去体现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魅力,用多平台的方式去反映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特点。此外,进行多方位的合作,确保两种媒体文化能够产生更多的发展成效,用多渠道的方式来扩大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运行规模,通过规模上的扩大来扩展媒体文化的运行渠道。

此外,要注意市场上的融合,扩大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市场占有率,使更多的市场接纳和传播两种媒体文化,满足媒体文化互动特征,两种媒体要在互动和融合中产生一定的价值,并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够产生互动,使单方市场向双方市场转化,逐渐加入新的市场,并产生更多的媒体功能。在新市场的交融下要运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用两种技术来加强市场联系,并把市场做强做大,来挖掘市场在两种媒体结合中的潜力,使媒体融合更好地体现在市场要素中。

1.2 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转变

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转化,两种媒体形式有效地进行互动,使传统媒体形式得到开发和改革,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措施向新媒体形态过渡,并开发新形态的媒体形式。在新媒体形态的演化中要赋予个性化的内容,使新型媒体能够得到长足发展,用新的意识形态作为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转化中的转折点,不断用新的方式去开发传统媒体的潜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广播媒体,使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的转变产生更重要的意义。

单一媒体一般作为传统媒体,而多媒体、全媒体一般作为新型媒体,使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全媒体转变就要使两种媒体形式能够融合在一起;加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新型媒体技术,通过几种技术的应用使媒体向现代新型媒体的方向推进。单一的媒体形式很难满足媒体的发展要求,所以要加入创新元素,并加入新模式加速媒体的转化速度。

要使媒体的大众化向小众化、分众化转变,使转化的过程具有专业化的特征,使整体的转化要素更加专业,注意转化对象的完整化和科学化,并使各要素更好的服务于广播媒体和新媒体。要满足各业态特征的转化形式,并加入运营性的方式,更好地发展广播媒体,使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覆盖更多的领域,实现全网络化。

2 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进行结合应坚持的原则

2.1 加大信息量,增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节奏感

在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组合和编排中,加强两种媒体的传播节奏感,用全新的节奏去表现出总体的效果,让广播媒体和新媒体迸发出更多的活力,使观众能够产生好的听觉印象,在听觉的触动下能够感受到媒体效果的作用,并在听觉的感染下感受到强烈的节奏感,加大各传播能量使各节奏产生一定的声势。学会控制整体的节奏确保节奏能够符合新形势下的媒体发展,使广播媒体和新媒体的整体内容更加丰富,用全面的内容去发挥节奏感上的潜质,用节奏去展示广播媒体和新媒体的魅力。

要使节奏的编排更加的流畅,用流畅性去保证媒体的发展优势,并使整体的节奏感更加和谐。在编排的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节奏变化,使整体的内容脉络更加清晰,使节奏更加分明,能够产生冲击力,激发观众的兴趣,烘托全新的气氛,产生新的听觉效应,并使听觉刺激更加分明,在节奏感的烘托下使广播媒体和新媒体带来更多的能量。

2.2 形式活泼,增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感染力

在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中,需要加大形式的活泼多变性,用活泼的形态去提高媒体形式的感染力,用全新的视角去体会新的媒体形式,用多变的形态感染观众,扩大新媒体的受众面。用富动感的画面和语言去表达中心思想,让广播媒体与新媒体在结合中更具感染力。关注新媒体信息,不断发挥和利用广播的及时性优势,通过广播的形式去开发信息的潜在因素和在利用中的优势,用广播媒体传送有效信息,并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发挥出更多的媒体能量。

注意点面的有效结合,确保广播媒体能够对新媒体产生促进作用,并用新媒体去开发广播媒体的功能作用。根据动态的变化捕捉新媒体的特征和变化,用变化中的动态信息去感染观众,让观众了解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最新发展规律。了解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以背景作为元素去发展新的媒体,让新的媒体告别过去媒体的发展劣势,并在发展中得到新的启发,走出全新的道路。

8.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思考 篇八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混媒时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03-02

“互联网启蒙”教会了我们“数字化生存”,0和1这两个人们熟悉而又探究不绝的数字,便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各种媒体也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进入到“大融合”的时代,手机媒体与互联网一起以攻城略地的气势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天下,形成一种令人惊吓的“新媒体现象”,“混媒体时代”已至许久。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混媒时代的悄然而至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是中国互联网全面高速发展的10年,全媒体公司已然成为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新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令媒介传播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改变了传媒产业的格局,同时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影响。

“新媒体时代来临”已经不是呼声,而成为了事实,“后浪推前浪”的意味之浓。近几年,我国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新一轮的整体上升势头,国家对于新媒体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原生的新媒体形态不断涌现,基于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和传统媒体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形态日益丰富,运营者从以前的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始注重在差异化服务,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受。目前还出现了一系列的媒体新形式如楼宇电视,公交移动媒体等,显而易见,移动媒体在潜移默化的引领着“新媒体”的未来。

文化促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技术与发展的应用也加速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与此同时,每个媒介又可以与动画、广告、新闻等等领域结合,媒介的发展又促进了相应技术产业的发展。毋庸置疑的是,不久的将来,“新媒体”这一名词将会被一个新的名词取代,它概念的退出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就目前来看,“混媒时代”是媒体的主流发展趋势。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形式——混媒时代的衍生品

(一)“新媒体的领跑者”——网络新媒体:包括新闻网站、门户网站、IPTV等。网络新媒体从2006年以来的一个热点就是视频。视频网站从今年来看,仍然在继续发展,爱奇艺、乐视、土豆、酷6、优酷等仍保持着很大的优势,对电视的冲击更加猛烈。值得思考的是,受知识水平以及受众群体等客观条件的影响,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了良性互补。如CCTV与CNTV,一个是传统媒体一个是新媒体,两个媒体平台的播出内容如出一辙,加大了受众的选择性与自由性。

(二)“放在裤兜里的媒体”——手机新媒体:手机新媒体作为电信运营商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载体或媒介,已开展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互联网以上三项主要业务。一机在手,走遍天下不再是深化。通过手机,我们能上网收发邮件、网络聊天、观看网络电视、浏览手机报、视频通话,手机的媒体特征越来越明显,虽,目前受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其作为媒体的特征还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但是,在手机普及之后,手机媒体将成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手机媒体以新闻传递为主要传播渠道,与报纸报刊这种传统媒体的性能相对应,无法跳出的限制是,虽内容大相径庭,但是便捷性和随意性大大加强,使得新闻变得无处不在,信息传递无往不入。

(三)“新媒体无处不在”——户外新媒体:如车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在户外新媒体中,有人做过这样的描述:“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在电梯里你可以看到电视;在公交车上你可以看到电视;在出租车上你可以看到电视;在城市轻轨和地铁上你也可以看到电视;当你出差时还可以在火车上看到电视;当周围什么都没有时,你还可以掏出手机来看电视……人们曾经对电视的“移动梦想”,如今变成了生动的现实,毫不夸张的说,移动电视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 “延伸新媒体”——衍生新媒体:如博客、播客、微博。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牌照的发放,正式拉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序幕,微博作为博客衍生的新生事物,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它具有无可比拟的时代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微博等媒体使得日志逐渐成为了过去,虽无日记本的厚重感与历史感之外,大大的提高的生活效率和生活节奏。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更多的是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影响与改变。混媒时代手机智能化降低了短信等媒体的使用率,受技术的发展,文化思想等变化的影响,主流媒体逐渐被各种碎片所替代和占有,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媒体产业的格局也逐渐发生变化。

三、传媒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未来——混媒时代的并驾齐驱

2010年是中国新媒体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超过4亿,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成为网民,中国已成为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这个“第一”,再次见证了中国新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发展的脚步之快。各种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技术不断走向成熟,新媒体的载体、新形态与新材料不断出现,尤其是移动新媒体发展势头最为迅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指出:中国手机用户2010年突破8亿,2011年3月底达到8.9亿,是美国3.03亿手机用户的近3倍。手机用户量的不断增多为新媒体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中,传媒媒体与新媒体联合播报应急效应明显,电视与微博穿插进行联合播报,同时微博提供线索,电视进行及时的关注与追踪,线上线下紧密配合,可见,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在突发灾难面前,优势互补。微博、微信救援成为灾情报道的新利器,它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传统的灾难报道模式,让全社会的救援变得更为高效、透明和有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既竞争又合作,互依互补,均是了解社会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渠道,包括纸媒体在内,虽然它们受到出版周期的限制,在重大事件来临时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是据笔者了解,很多纸媒也都派出记者前往灾区,在事件稍具平息后,这些媒体会根据其独有的属性给我们带来更为深度细致的报道。

比尔·盖茨在上世纪90年代说过“信息在你指尖”,只要我们轻轻的敲击键盘,大量的信息就会跃入眼帘。可以说“新媒体”联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个领域,而传统媒体就其发展历程和受众群体,仍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在信息告诉发展的时代,各种媒体的竞争层出不穷,无法避免,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只有互相取代,在笔者看来更多的应该是相互补充。世界新媒体的发展正朝着快速、便捷、实用、大众化大步前进,各种力量会在市场中各自争取到自己的忠实读者或观众,走出自己的一条发展之路。

可以预见,新媒体的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还将更深刻地改变世界,同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给传媒业的未来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历史告诉未来,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永远无法预测未来,所以我们不去预测未来,我们只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 赵蓓,《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与媒介利益》[D],山东大学,2006.5.10。

[2]乔洁琼、薛迎宾,《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和隐忧》[J],传媒观察,2010.11。

[3]顾程,《混媒时代的媒体接触》[J],中国广告,2009.12。

[3]路红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合——以四川卫视为例简析雅安地震中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联合》,科讯广电网,2013.4.21。http://bc.tech-ex.com/2013/cabletv/34385.html

上一篇:半命题作文:你在我心里作文600字下一篇:中心小学教师量化考评试行办法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