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熏陶下的语文课堂(共8篇)
1.人文熏陶下的语文课堂 篇一
警营文化熏陶下的工作快乐及幸福生活
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齐心协力建世界城市,就需要我们建设一套一流班子;带出一支一流队伍;干出一流消防业绩。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消防工作天天宣传天天安;日日防火日日宁。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消防官兵付出的血汗和艰辛的努力工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我们消防官兵最真实的写照。当我们英雄的消防官兵在火场上扑灭烈焰直窜的火势,那肆虐的烈火也仿佛看到自己的结局,顿时火头也低了下来;在狭窄的井道里,又是我们骁勇善战的消防官兵救出被困的孩子、工人。甚至连树上的马蜂窝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时,还是我们的消防官兵义不容辞地清除掉扰人、害人的马蜂窝。我们的消防官兵以人民生命至上化作自己的工作准则,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托起了泰山之责,力保社区平安。消防工作是生与死、安全与危险并存的工作。面对制约消防事业发展的种种困难,要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和执行力,我们大力倡导以艰苦创业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乐”,以苦练消防铁军攻坚克难为“乐”,以“五加二”、“白加黑”消除隐患,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为“乐”精神,即“快乐工作”。这种“乐”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基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消防事业的钟爱,和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愿意赴汤蹈火的忠贞。
工作是人类社会属性的体现,生活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体现。二者之间统一并互为基础。快乐和勤劳的工作,是幸福和富足生活的基础。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如果剥离了二者的关系,特别是只形而上学地强调工作、训练、战斗,而忽视官兵的家庭、健康、交友和精神等生活要素的话,将对部队管理等方面造成消极的影响。反之,我们应以倡导革命乐观主义为主线,找准工作和生活平衡点,缓释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部队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氛围,必将对部队的士气、战斗力提升和官兵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快乐工作”的精神基础。坚定宗旨意识,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帮助官兵着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荣辱感、成败感。充分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让官兵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对国家、对人民、对消防事业的奉献中得到升华。培育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工作作风。培育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战斗精神。进一步激发消防“铁军”的战斗力。培育“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的制胜信心,是官兵在曲折和摸索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培育以“为人民吃苦为乐、为荣、视一切艰难困苦为寻常”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样的乐观主义精神,就是相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科学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指引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克服了征途上的一切艰难曲折,成为我党我军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重新提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这是“快乐工作”的推动引擎。要在部队中创建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为官兵建立实现自我的平台,严明奖惩,奖优罚劣,创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要在公平的条件下制定出评选先进,奖勤罚懒等激励机制。要适时开展不同形式的业务比武,评功表彰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用人上不断规范考核的程序和方法,准确地评价每一位官兵履行岗位职责的表现和工作成绩,激励官兵奋发向上建功立业。引入干部竞争上岗机制,真正形成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快乐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强应急救援和防火监督工作的装备建设,完善警营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官兵饮食、卫生、住宿等物质生活水平是实现“快乐”的物质保障。提高基层部队的战斗力和工作效率,提高官兵在工作中的愉悦度。加强警营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基层俱乐部功能。建立强效的后勤保障机制,解除广大官兵的后顾之忧。我们要营造“幸福生活”的氛围,关注官兵的身心健康,要层层落实谈心制度,时刻关注下级的心理状态,及时为其化解不良心理和情绪困扰。领导要坚持深入基层,加强交流,密切官兵关系,与基层官兵交朋友、交感情、交思想,齐心协力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关注官兵的“八小时以外”。鼓励官兵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和人文修养,加强身
心健康,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加强官兵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积极、向上的战友之情。通过组织联欢、联谊、座谈等形式拓展官兵的交际面、知识面,开拓眼界,放开思想,要关注官兵的“后院”,要加强从优待警,关心官兵的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问题,努力解决干部住房福利和休假等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为官兵解决实际困难。要关注官兵的人际关系,要把战友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建立良好的战友感情,加深战友间的革命友谊,加强部队的凝聚力。也许有些人会不以为然,他们会说你那是理论,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哪有幸福可言?
那我就告诉你一个故事:有一个深圳的老板,夫妻俩奋斗了10多年。拥有6个亿的资产,他们的女儿已经12岁,他们连续6年答应给女儿过生日,都因为太忙没有兑现。在女儿12岁时,他们准备从外地赶回老家给女儿 过生日,在机场,他们接到家里的电话,说他们的女儿留下一张纸条,跳楼自杀了。纸条上写着“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今年还是兑现不了承诺,我不想让你们太内疚了,我先走了”。拥有丰厚的 物质条件,却兑现不了陪伴女儿过生日的承诺。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女儿唯一的要求就是父母陪伴过生日的亲情却还不如现实中的金钱来的重要,你们说这个深圳老板的女儿生活是否幸福?还有一个事例:有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有抑郁症前兆。去看心理医生,他说我每天就是害怕下班,在工作的时候没问题,但只要回到家里就会感到惶恐,不知道心理真正的愿望是什么,尤其越到晚上心里面越恐惧压抑,整夜失眠,这种症状只有经过一夜的煎熬到第二天上班,进入工作状态就好了,这该怎么办呢?医生听完他的倾诉,说:“我们这座城市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他每天都有表演,他的喜剧演得好极了,所有人看了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你先去看看他演出,看上一段时间,回来我们再聊一聊,看一看你这种抑郁症前兆的状态会不会有所缓解,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商量方案。医生说完,这个人很久没有说话,他抬起头来望着医生的时候,已经是满脸泪水,良久,他说,我就是那个演员。这个演员在工作时,是快乐的,但他并不幸福。就像一些人一头扎进工作中,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下班后怅然若失,不知道自己的幸福在哪里。锦衣华服、钟鸣鼎食的人,未见得幸福;粗衣布履、粗茶淡饭的人,未见得不幸福。那些我们以为活的很卑微的人,其实他可能很幸福,五星级宾馆里的成功人士与宾馆外墙边的乞丐,他们感受幸福的权力是平等的。“犀利哥”在网络媒体关注前,每天在宁波的街头小巷无拘无束,同样过着另类的一种幸福。
郑州一位派出所民警说,幸福就是群众把你当成自家人,有啥事时愿意跟你商量。在你高兴的时候,他们跟你一起欢笑,在你难过的时候他们陪你一起掉眼泪。瞧!幸福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当前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的消防官兵要适应新的火险灾情,就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升精神品味和文化素养......从吸取知识中感受快乐,从成长进步中体味幸福”。做到注重知识,注重人才,打造数字化消防部队,坚持科技发明,掌握科学技术,争当科技先锋,为我国的消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人文熏陶下的语文课堂 篇二
一、教材中的诗词文章处处蕴涵着人文气息
如果说西方文化是理性研究事理的逻辑, 那么东方文化就是一种诗性文化的传承, 它处处以人为本, 时时关注生命。它提倡道德文章, 注重灵动文思。天下文章都是作者思想与灵魂的表白。读者理应披文入情, 沿着作者的思路和情感细细体验这个过程, 与作者的脉搏一起搏动跳跃。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春天, 我们应该把春天的太阳画成什么颜色呢?啊, 画个彩色的吧。因为春天是多彩的季节。”可以看出, 作者把自己的童心、童乐童趣和心愿融进了太阳与春天之中, 也把天真和无暇融进了童谣中, 可谓是一语多情。真正地把景与文、文与人浑然于一体, 给一个万紫千红、勃勃生机的春天赋予生命的旋律。教材中这种诗化的语言、人本的理念、生命的理念, 俯首可拾, 读起来皆朗朗上口。
二、和谐的人文理念默默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三字经》中“子不学, 非所宜, 少不学, 老何为。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道。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这些看起来似乎就是孩子童谣, 其实也包含着文化传统和人文理念, 这种为人处世的道德观是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积淀深厚的表现,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现在很多学生在校是个好学生, 而在家是“小皇帝”;在学校里很听老师的话, 在家里要听爸妈的话。我们是汉文化的发源地, 迫切需要新一代的孩子进行熏陶, 以规范他们的行为。在课堂学习中, 要让学生反复地诵读读文, 反复感受与品评, 进行移情体验, 感悟其中的人生真谛。在懵懂之年时刻地感受到民族传统文明的熏陶, 让我们的家庭和睦, 让我们的人际和谐, 让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三、高尚的审美情趣时时濡染着学生幼小的心灵
小学语文中渗透了人文教育, 增加了文学色彩, 注重了审美熏陶。同时也富有文字之美、音韵之美、意象之美, 不少茗文如山间之空翠、绿水之灵动、潭中之云影、树下之花容。读起来真是若有若无, 亦真亦幻, 悦人心目而意幻无穷, 似天地间空灵之妙境也。真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你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哦, 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流出, 来到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学生轻轻地吟诵, 就会感觉到好像来到了万籁俱寂的空翠山涧幽谷之中……叮当……叮当……这是山籁的声音, 清醇, 悦耳, 沁脾!泉水流到山腰的水池里, 村姑提着瓦罐来打水, 泉水说:“来吧, 来吧!”泉水流过山间, 火红的杜鹃来照镜子, 泉水说:“照吧, 照吧!我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泉水流到果园里, 果树在尽情地喝水, 泉水说:“喝吧, 喝吧!我的水甜着呢!”只要我们用心朗读, 引导学生感悟与体验, 就能唤起学生的体味, 就能咏叹于语言的音韵之美, 感受作家描绘的意境之美, 体验作品语境的意象美, 也就自然享受到人文的关怀。
四、博大的哲学境界渗透着自由、民主与理想
3.人文熏陶下的语文课堂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熏陶;人文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51-01
引言: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中,诗词占有很大的分量,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古诗词的最大特点在于抒发个人情感,故而,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诗词更具有深厚的情感色彩。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诗词都是经过编辑们精挑细选过的,有借景抒情的、有抒发个人志向的、也有抨击社会黑暗的等等,可以说是从各个角度来阐述的情感,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逐渐的成熟,思维向着理性发展,这是培养他们人文情趣的最佳时机。古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无形中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在联系写作背景与体会作者本意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评价,由此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更好的端正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思路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
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 在以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基本上采取的是“注入式”、“满堂灌”,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时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会将一篇原本很优美的诗词讲的枯燥无味,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更多的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在内的个性化的教学思路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
在给学生教授古代诗词的时候,教师要有着充分的准备,采用独特的教学思路,首先要在课堂实践中掌握主动权,给学生进行授课的方式能够让他们为之一振。其次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他们保持好自己的独立思想与独立人格,允许他们大胆的发言,自由的说话,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例如在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于诗词的意思浅显易懂,我就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读完诗词后进行讨论,比如讨论一下杜甫在写这首诗词的故事背景、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等等。讨论完毕后,学生开始发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所表达的意思与教材观点向左,但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教师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观点继续表达出来,总之,让课堂时时刻刻保持着自由、愉悦的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才不会紧张,才可能实实现一边听教师讲课,一边思考问题,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人文情趣有着正面的影响。
二、善于运用多媒体网络辅助工具教学,让讲课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诗词很多优美的意境是单纯靠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而需要靠心来慢慢体会。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还不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只靠教师自己的朗诵与讲解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网络辅助工具运用在古代诗词教学上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可以让教学内容具体性、形象性、直观性、声画结合,很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上来,另一方面,由可以用多元化的形式来展现出诗词的美感,帮助学生很好的融入诗歌学习的气氛中,特别是一些与诗词有关的音乐,能够很好的烘托气氛,这样无形中带动学生上课听讲的积极性,他们会对古典诗词中所传达的意境和美感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韵味和美感,我一上课就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的歌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与此同时,我将有关的中秋节的图片用PPT的方式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给学生看,这样课堂的活跃的气氛很会显现出来了,在播放音乐后,我趁此机会,逐句逐句的给学生精讲细讲,让他们一同感受这篇诗词的魅力,這样,学生才会逐渐的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传授的意境。
三、注重讲述诗词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体验诗歌的韵味
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词,很多都有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首诗是因为作者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远离黑暗的官场,到山林中过着田径的生活时所写,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则是作者在抗击元朝是失败后,看到战场一片狼藉的景象,感叹道宋朝复国无望后内心无比痛苦的时候所表达的情感等,所以,教师在讲到这些牵扯到一定的历史的时候,需要先给学生将当时的社会背景做一个大致的介绍,一方面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听讲,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感受作者写诗时候复杂的感情。
选入课本中的古诗词都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或者而诗人所写,所以他们的诗词有很大魅力,好的诗词需要细细的品尝,才能让人回味无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和学生一起体验诗歌的韵味。例如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区区几个字却表现出心中:只说无言别有一番,个中滋味在心头”的痛苦与无奈。
结束语:中国古代诗词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美感,对于熏陶学生的人文情趣发挥的积极向上的意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 宋晓路.古诗词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中国校外教育. 2014(01)
[2] 徐彩红.试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 2013(02)
4.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 篇四
一、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扮演着重要的启蒙者角色,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呼唤人文性的回归,必须从教师转变观念做起。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小学语文片面重视工具性的实现,教师很少关注人文性的渗透。语文教师应当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渗入人文性的重要作用。这要求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藩篱中走出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一架架学习的机器。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独立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其二,教师要重视自身修养,提高人文素养,从而起到感染学生的效果。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务必提高人文素养,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发挥榜样作用与示范作用。
二、积极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氛围
新课程改革以来,情景教学法以生动性、直观性等优势备受师生青睐。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欠缺,他们对一些抽象词语,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缺乏足够的感知与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入人文性,仅凭单一的口头说教是很难实现的,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设生动、直观的人文教学情境,从学生的`感知能力与理解基础出发,潜移默化中渗入人文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时,这是一组以“环保”为主题的文本,包括《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与《青山不老》。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但是小学生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他们对环境恶化的现象不一定有切身体会。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先展示一组反映世界各地优美风光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再展示一组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恶化的感知。通过这种直观、强烈的对比,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便水到渠成。
三、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适当进行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的编写既尊重了语文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又体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也是渗入人文性的一大平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传授语文知识的现象,如肢解文本、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感知。因此,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挖掘语文课本中的人文内涵,适当进行情感熏陶。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时,这是一组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识字教学、划分段落、总结大意上,应当细读文本,带领学生感悟文中严父慈母的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引导,使学生联想家庭生活,感悟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与呵护。
四、丰富语文教学形式与手段,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5.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美感熏陶 篇五
夏邑实验中学袁玉侠
美感是人对客观物体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上世纪之初就提出不同凡响的“以美育完美人格”的主张。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崇高品质,让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以熏陶以养成良好审美和言行习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数字化已成为现实。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片、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教学的直观性强等特点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而语文课中集各种美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学体系,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反映了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度的审美情趣、要求和观念。它有美伦美奂,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的自然美:有至真至纯的,让人崇尚向往,竭力追慕的人格美;有尽善尽美,催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社会美„„运用多媒体电脑进行语文辅助教学,可将这些美的因素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从而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领略自然风光美。
6.人文熏陶下的语文课堂 篇六
——《穷人》教学反思
棠溪小学陶牡青
摘 要:21世纪的孩子是聪明能干的,他们不缺物质,却缺精神——人文素养的匮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目标的要求。我们应“以人为本”,从小学抓起。本文以反思《穷人》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剖析教材、发掘人文素养的因素,课堂讲究艺术实施人文教育,从课堂中来,到生活中去,以达到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素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本学期,我教学《穷人》一文,深深体会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目标的要求。21世纪的孩子是聪明能干的,他们不缺物质,却缺人文素养。这成为语文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语文学科教育,既教书,又育人。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新课标》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可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的第一个特点。
人文素养是一个广义的说法,其内涵十分丰富。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之后,语文知识内化在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如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语文教学的存在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匮乏,具体表现在目光短浅、自私自利、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等。可是,平白的说教,学生是听不进去的,不如以教材中的人物事件为切入口。我们的语文教材汇聚了古今中外优秀篇章,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大千世界,有血有肉的社会人生。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材中发掘一切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因素来有目的地进行教育。
反思我教学《穷人》一文,注意利用文章中的桑娜这个至今仍有影响力的人物事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下面谈谈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学方法上贯彻人文精神,教学评价倾注人文关怀。以期达到《新课标》中“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要求。
一、剖析教材,发掘人文素养的因素
教材中很多课文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感染人,渗透到读者的心灵,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里面负载的人类文明的成果,显示出了丰富的情感及深邃的思想,有其鲜明的人文色彩。深入挖掘文本中蕴涵的人文美,对学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会有较大的启发,对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精神成长将有重要的作用。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 1
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课文以故事的发展为顺序,以桑娜的活动为线索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这篇文章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桑娜夫妇乐于助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有些学生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不乐于助人,桑娜夫妇身上的这些精神正是有些学生所缺乏的,需要学习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和感召学生向桑娜夫妇学习。备课时我预设教学的亮点:运用动画、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二、课堂讲究艺术实施人文教育
新课程的改革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注重生活体验,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情唤情,意图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美好情感,从而熏陶学生性情,“润物无声”地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朱绍禹先生说过,“教材可能是一个人一生中接触的最重要的读物,它的力量可能影响着受教育者一生的思想和行动”。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课堂上实施人文教育,一步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节课上,我感觉自己还是上出了一点“语文味”来。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彰显人性善良美
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只有把生活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无限的生机。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比较大的课文,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呢?就是要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在教学时,学生对穷人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对那不合理的制度充满了憎恨,怎样能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呢?我设计了一个小法庭,让学生们充当穷人们的律师以及法庭的法官,还穷人们一个公道,对那些残害扬科的人给与公正的判决。这样同学们不仅正确的表达了对穷人们的同情,对沙俄社会的憎恨,对桑娜夫妇善良品质和助人的精神的赞叹,同时受到了符合当代社会的法制教育。
(二)抓关键词,把握文本主旨
教学这一课,可以采用“理盾线索,品词析句,入情悟理”的教学路子,把认识物同发展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与进行语言训练相结合,实现文道统一,既教书又育人。理清线索 教师在提示课题、交代时代背景之后,用十分投入的范读把学生带入《穷人》所描写的异国海边即渔家小屋的情境之中,去聆听海风的呼啸和波涛的轰鸣,去了解那发生在穷人们中间的感人故事。而后提问学生:“《穷人》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重点写了哪几个穷人?故事的大致内容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等夫——看夫——夫回”的叙述顺序。继而,教师提出如下一些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桑娜是怎样等待自己出海打鱼的丈夫的?在她点亮马灯出门看望出海打鱼的丈夫是否归来时,她又想起了谁?结果发生了怎样的事?她又是怎样处理那意外发生的事情的?她的丈夫回来以后对此又持怎样的态度?”这样,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入分析课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折射出人的灵气和智慧。其实文章也有眼睛,如果你能找到课文的眼睛,教学效果能事半功倍。如《穷人》一文,课文很长,就得找个文眼。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出描写桑娜复杂心情的词。学生找到“忐忑不安”一词,其实,这个词就是那双关键的眼睛。接着,学生自由读“忐忑不安”这个词,再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通过“哪些地方看出忐忑不安?”“为什么忐忑不安?”两个问题,让学生朗读课文;紧接着又让学生进入角色再读……步步深入,学生就能逐渐体会到“忐忑不安”一词的内涵,体会到桑娜善良、美好的心灵。
(三)感情朗读,走进桑娜的心灵
通过理解课文,我们知道桑娜是多么的了不起啊!感情朗读是最能带动学生入情入境。朗读的形式很多的,如开课时的自由朗读、思考问题时的默读、感悟文本时的个别读、感情升华时的齐读等等,都给了学生比较充足的读书时间。这篇文章心理描写很细腻,指导朗读方面我做新的尝试。就是往评价朗读方面去想。“读得还可以”“读得不错”这一类的评价,令我们只见其表,不见其里,而至于“为什么不错”“哪里不错”学生是没有办法得知的。这种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模式,对于每一次接下来的朗读者来说是模棱两可的概念,学生无从“发力”,自然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前一个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于是,在指导朗读句子时,学生反复阅读,逐渐被桑娜独特的善良所打动。
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这样的对话。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内容到中心的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积极地去思考、去表达,迸发了智慧,同时情感受到了熏陶。
三、以点到面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叶老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每一篇课文不过是一扇扇窗子,好教师经由这扇窗,擦亮学生的双眼,让他们看到窗外更美的风景。在这节课上,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渗透两个方面“人文性”:
1、克服压力要用实际行动去实现人性光辉。
2、桑娜的勤劳善良。与桑娜对比,你有那些地方要学习的?让学生谈收获,把桑娜的精神迁移到自己的身上。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
四、从课堂中来,到生活中去,内化人文素养
理论要结合实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把在书本上学到别人的精神内化成自己的素养,在日常行为作风上表现出来。
(一)课外延伸活动
学习课文后,我不敢怠慢,马上举行“我和桑娜比一比”活动。让学生把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和助人的精神在生活中体现出来。要求学生最少学习一种桑娜的精神放在学习、生活上来比较,一周后写学习总结,在班会课上把自己的事例展示出来。
(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是为了不教,授给了学生“渔”的本领,就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领悟。教材中课文的数量始终是有限的。如果语文学习只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肚子”还不够“饱”的。新课标要求小学生的阅读量达一百万字。诵读经典诗文、名家名篇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篇章,往往倾注着作者深厚的的感情:或热爱祖国,或感悟人生,或歌功颂德„„应该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的精神
3世界,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到人文素养的教育。另外,号时代脉搏,不与时代脱节,值得关注一些紧贴时代的报刊杂志和名人传记,如《读者》《意林》《小学生之友》等。
(三)生活实践 内化人文素养
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更能折射出人文精神的光辉。教师要精心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如“学会感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文明之星照我前进”、“敬老爱幼”、“吃苦算什么”等,然后以口语交际、习作、表演等的形式将具体情况汇报交流,及时鼓励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尊重,学会环保,学会吃苦。学生从一个个生活的实践中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与自己的责任,也因此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成长。
另外,厚积薄发,我们也应该重视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个人品德素养方面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有了这个前提,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能够洋溢着人文气息,并能在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作品浩瀚如海,是巨大宝库,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源泉,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提高。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课堂联系社会生活,语文的人文教育就会无处不在。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着眼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潜伏学生心底的人文素养闪亮起来,更好的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语文学科真正为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服务,使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进取,从而创造更美好人生,建设更和谐美好的文明社会。
五、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催化人文之情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人文精神陶冶的综合。语言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中的人文性,也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是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听”与“读”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主要是对外在信息、知识、文化等的吸收,是内敛的指向人内心的思维过程,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渐丰厚与升华的过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开阔的阅读视野与倾听、容纳一切声音的博大情怀。教师应多为他们提供、创造多来源的语言信息,让学生充分地倾听与阅读。
7.人文熏陶下的语文课堂 篇七
一、创设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回想自己,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时,常常是少数学生还没读完,我就拍手或在黑板上写上“T”,这些学生就只得放下书来,就是有个别学生读兴正浓,想坚持把书读完,也在周围学生“善意”的提醒下闭嘴了。两相对比,真是令人汗颜!教师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把一些枯燥、无趣的教学内容用图像、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创造了活泼自如的教学情境,既满足了小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学《海底世界》,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大海深处景观,缺乏直观认识的体会,教师就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材料,编辑制作成精美的教学课件,将海底奇特美丽的景观和各种各样的鱼类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目睹了这些画面,情绪高涨,加上老师的讲解,如身临其境,真正认识到“海底世界是美丽又神奇的,也是物产丰富的地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海底各方面的资料,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又能使他们认识海洋中的各种生物,丰富小学生关于海洋的知识。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获取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不但使学生真切感受阅读内容,而且有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调动感官,扩大了阅读空间
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内因。只有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期待后,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进入“真正的读书境界”。如《观潮》一课里,学生较难理解文中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等,教师把多媒体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潮的雄伟上,教师将选用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图片同时出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概括潮的特点,并配上话外音,在仿读中理解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充满了主动性。
三、激发动机,增强了学习主动性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和重组的过程,学生是积极意义建构的主体。所以,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活动,他们的理解和运用的技能才能获得和形成,才能逐渐积累语言,丰富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必须落实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主动参 与上下功夫,必须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态度,激励学生主动开拓的精神。如:利用Hiclass教学平台展开的修改作文的活动课上,如果大部分学生不会修改词句,那么,下次的活动课内容教师就事先与学生商量,准备以如何修改词句为内容开展讨论或练习,学生就会在近期内对这方面内容主动探索。
四、搭建媒介,引发了思维变化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创造思维中介,使学生由形象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帮助学生的认识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电教手段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始终保持思维的活力。比如在教学《雾凇》一课第二自然段,先过渡: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样形成的?然后播放了雾凇形成的解说动画,让学生仔细观看后再读课文,进行小组讨论:什么是雾凇?它为什么出现在松花江畔?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就不难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这样师生交流的气氛就活跃起来。抓住时间课件出示有关文本,通过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体会雾凇是逐渐形成的,”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接着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景象,学生就能在脑海中浮现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这样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立即为文章意境提供创造了中介。
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条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果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创作才能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如:在低年级开展的识字、欣赏想象的活动课中,教师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象形文字,如:日、月、水、火等。在播放这些象形文字的同时,播放与这些象形文字相关的事物。接着让学生领悟、体验这些象形文字的字形美。最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彻底解放。
8.人文熏陶科学引领 篇八
纵观历年讲座内容,展望未来读书节讲座的不断深化改革的方向,校办读书节要如何“接地气”,从而影响学生更多地去读书,选择适合他们读的好书?笔者就读书节校内教师讲座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一、讲座主题“接地气”,在于与时俱进
作为面上中学的学生,课外主动阅读各种读物的很少,阅读四大名著等经典篇目的更是凤毛麟角。要通过讲座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选择“接地气”的主题,循循善诱,逐步加深,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姚老师的《<西游记>研究》为例,他在讲座中将名著的经典情节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悟生活,是较好的“接地气”的范本。
姚老师在他的讲座中,以大多数初二学生较为熟悉的《大闹天宫》这一经典情节作为解读的对象,通过层层剥茧式的阅读心得分享,学生发现了让一众天兵天将头痛的孙悟空,竟然斗不过取经路上妖魔鬼怪的深层原因。再以“妖精抓到唐僧后,总是不急着吃掉,他们究竟在等什么呢”等几个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慢慢深入认识作者吴承恩通过《西游记》表现的中国特色的古代社会,从而熏陶了学生中国特有的人文氛围。因为选材的“接地气”,所以讲座过程学生参与程度很高,气氛非常活跃和热烈。
二、讲座形式“接地气”,在于异彩纷呈
在历届校办读书节校内教师的讲座中,教师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阅读能力,采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开展讲座。有的是列数据,有的是播放相关视频,有的是插入丰富的相关图片,有的是设计互动环节,等等。“接地气”而异彩纷呈的讲座形式,让学生在接受科学的人文熏陶中提高阅读兴趣。
例如纪老师的《化学与食品安全》,在讲座开始前,就已经因为主题是我们每日接触的切合民生的话题,特别“接地气”,所以吸引了众多学生,议论纷纷。在讲座中,纪老师分析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与化学的关系,有数据,有图片,有音效,有故事……异彩纷呈的形式配合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讲座高潮迭起,学生在科学引导下积累相关的化学公式的同时,也形成了维护食品安全的人文理念。这方面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自然也更有兴趣去找相关书籍自主阅读。
三、讲座效果“接地气”,在于落到实处
1. 主次分明
要让讲座效果“接地气”,关键在于落到实处。要做到讲座效果落到实处,首先需要教师设计的讲座内容主次分明。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意愿和喜好,通过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念,这样的人文熏陶和科学引领才会长久有效。例如著名作家赵丽宏老师在上海财经大学的读书节开幕式上所上的《阅读改变人生》的讲座,以丰富的真人成功事例,以及个人的阅读体验,和对各类阅读书目的介绍,熏陶了学生的人文底子,也科学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持久的激发,学生在这种“接地气”的讲座中巩固了长期阅读的认识。
2. 立竿见影
分析全国各地其他学校读书节风风火火开展的各种活动成果,笔者认为,如果能在每次读书节讲座过后请学生完成一些学习任务,从而考查学生的听讲效果,那么我们讲座的有效性会提高很多。
例如安排学生完成听讲收获和读书笔记,完成依托讲座内容设计的调查问卷,定期将优秀读书笔记或听讲意见展示在相关的布告栏表扬,学生必然能够在听讲座时更加专注,讲座也不会在个别学生看来是流于形式的应付之举。苏州草桥实验小学等一些同样举办校办读书节的学校,在这方面落实得的确比较到位。他们在教师博客、学校网站、学校宣传栏等处公布分享学生听讲座的心得和讲座后的阅读体验,并不定期更新,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在这些“接地气”的宣传渠道中持续保温,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中得到更充分的人文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