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渗透核心素养

2024-07-09

音乐学科渗透核心素养(精选8篇)

1.音乐学科渗透核心素养 篇一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1、音乐感受与体验兴趣

感受与体验是人进行音乐活动的基本方式。保持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兴趣是有效实施所有音乐教育的前提条件。高中音乐教育仍然要坚持培养和保持学生对音乐的精神需要,使音乐成为伴随他们心理成熟的艺术伙伴,成为帮助他们情感健康发展的人生朋友,成为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

1)学生在实现音乐感受与体验时,能保持较高参与音乐活动的意愿。2)学生在音乐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能发展个性化的音乐爱好。3)学生将音乐感受与体验逐步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习惯。

2、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 用声音表达情感是音乐产生之源。在主动表达中体验音乐的情感功能是形式掌握音乐本质最有效的实践途径。学生要具备基本的音乐表达和音乐表现能力,充分认识并习惯运用音乐作为表达情感的手段。主要表现:

1)学生能熟唱百首知名歌曲,并能凭经验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来抒发自己 的情绪和情感。

2)能创造性地改编音乐作品(改词歌唱或即兴唱奏),明确地表达自我情绪 和情感。

3)能正确地表现熟悉的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

4)能凭经验选择合适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唱/奏/动)表达指定的情感。

3、音乐交流与合作经验

音乐是人类用于情感交流的媒介。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特点,使它能够 突破国家、民族和语言的藩篱,超越时空的界线,实现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处在青年过渡期的高中学生,在已习惯并掌握了运用音乐表达情感的基础上应逐渐积累音乐合作(合唱/合奏/音乐戏剧/其他音乐形式)与交流(个体或集体)的

经验,提升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主要表现:

1)学生能熟悉并较好掌握数十首经典曲目,能用于与他人进行音乐交流合作。2)学生在音乐合作活动中保持较高的参与意愿和合作意识,掌握音乐合作

规则与方法的经验。3)学生应多次体验到共同进行音乐活动的乐趣,具有参与校内外音乐社团 或综合性艺术活动的经验。

4、音乐情感与审美态度 充分发挥音乐“立德树人”的教化功能,通过唱奏和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将直接体验或移情转化的爱国情感、道德情感、励志情感、友善情感和忠贞爱情融入学生正在形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对在优秀音乐欣赏中逐步形成的正确审美价值观:知美、懂美、爱美,对音乐活动与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评价、选择,以形成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符的健康的音乐审美态度。

学生能将音乐用作调节情绪的心理工具,根据自我需要选用合适的音乐来纾解情绪、调节情绪、平衡情绪,获得自我心理和谐,激励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主要表现:

1)学生要熟知数十首歌颂爱国、励志、勇敢、友善、忠贞的经典中外音

乐作品,要知词达意,知晓使用场合。2)能够根据自己的心理情感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能与

所选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获得较强的情感体验与精神满足。

3)具有健康的审美态度和爱好。能够根据音乐经验、社会经验和所掌握的

人文背景,对所欣赏作品的演唱/奏风格、音乐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等

做出相应评价。

4)能够对复杂的音乐作品(如大型器乐套曲)进行审美体验,并在教师指

导下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鉴赏,逐步积累符合社会公认的审美体验经 验。这种审美经验体系就是学生的音乐价值观。

5、音乐文化与社会理解

中国传统音乐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体裁多样,风格纷呈,承载着各民族的情感;反映中国近现代与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也应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和认知,使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中国传统音乐培养未来的听众,进而促进其传承和发展。欧洲经典音乐记载了几千年来人类音乐文化不断发展的文明史,最经典的音乐理论,最复杂的音乐形式和最丰富的音乐情感内容都包含在其中。对经典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使高中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本质、音乐的社会价值如何随时空发展而不断变化,认识音乐的情感力量及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增强对人文思想发展历史的了解。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一门艺术,各民族和国家的音乐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

产。学习和借鉴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有利于开阔当代青年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与感情世界,也可以有力推动当代中国音乐的发展,有利于与各国人民的文化沟通与交流。主要表现:

1)基于对若干首中外名曲创作背景、公众影响、社会作用的深刻理解,全面认识和体验音乐在社会进步中的激励作用和在社会道德中的教化作用。

2)强化学生对中国形式多样、表现力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的了解与感情,以音乐艺术的方式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3)能感受与体验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音乐文化的精彩,树立平等的音乐 价值观,以健康的音乐审美态度鉴赏各民族音乐精华。

2.音乐学科渗透核心素养 篇二

一、核心素养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国内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已开启,其概念及内涵逐渐呈现清晰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一)从素质到素养的关注

素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1]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2]素质教育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自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开展的状况并不乐观。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3]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义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从素质到素养关注度的逐渐转移,其主要根源在于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素养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其素养的培育更具历史与现实意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邀请学者自1997年-2005年进行了9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研究结论显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其中,态度是用乘方来连接知识与能力的,如果态度是正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相乘倍数的效果;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和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素养如同一座冰山,素养的外显特质往往比较容易描述,而内隐的情感、态度、价值、动机则不容易直接观察,难以培养并进行测评,但理论上讲,可以根据相关理论所建构的严谨工具加以探究推断。

(二)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OECD研究提出:是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国内对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研究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其中,社会参与,即社会性,包括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自主发展,即自主性,包括培养和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素养;文化素养,即工具性,包括掌握应用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台湾的研究认为,“国民核心素养”包含阅读理解、团队合作、反省能力。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4]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离开了学科教育,核心素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呢?经研究初步将其定义为: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不同学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无区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各学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基本框架,即一级指标的三个维度和二级指标的6个维度是相对固定的,只是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各指标的侧重点不同。

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基本建构

建构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各级指标的层级关系如何?下面做具体分析: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主要依据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主要依据以下4个方面:

1.世界许多国家研究核心素养都共同指向“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也要充分考虑这一共同指向。

2.体育学科承担着培养具有“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人”的重任,这就要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要包含这种能力的指标要素。

3.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提出: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因此,核心素养体系中除了有知识、能力指标,还要有反应态度的指标。

4.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5]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具有运动兴趣、健康行为、健身习惯、运动技能等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未来发展中,只有运动能力还不够,还要养成运动的习惯,假如未能引导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运动能力尤其是专项运动能力(如打篮球、游泳等),都难以为其终身体育锻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体育的品格还不够,还要注重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只有喜欢体育,甚至爱上了体育运动,方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体育品格的形成并持久发展与保持;学生所表现出的只有健康行为还不够,还要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作为科学健身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更多的健康促进行为,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健康水平。

(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三维指标体系的解析

通过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依据进行分析,以及采取多种方法对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初步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从三个维度进行建构,各维度一二级指标和具体表现(见表1)。

从表1显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二级指标是将三个一级指标拆分,进而细化为六个指标。

在体育情感与品格中,体育情感主要是围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对体育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运动方面培养。学生一旦具有了运动兴趣,无论是学习运动技术还是体能锻炼都能够得以实现。体育品格主要倾向于体育精神,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等。

在运动能力与习惯中,运动能力主要围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培养,如生活中的走、跑、跳、攀、翻等基本运动能力,以及用于终身锻炼或参与竞赛的篮球、游泳等运动技能。运动习惯主要是在掌握了一定的运动能力以后,每天都能够坚持完成的一定量的自己喜爱的运动,且长期坚持成为习惯。假如有运动能力而未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运动能力本身不能直接促进健康,只有养成了锻炼习惯且长期坚持了,对健康的促进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健康知识与行为中,健康知识主要围绕有利于健身的相关知识,如运动后即刻不能一次大量饮水等。又如,篮球传接球练习时要注意接球时的手型,要避免手指朝前接球导致挫伤等。健康行为多指有利于促进健康的生活或运动中的具体行为(也可称为健康促进行为)。相反,也有危害健康的行为表现,如晚上睡前做剧烈运动,这是不利于保障优质睡眠的行为,属于不健康行为(或健康危险行为)。

(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与可观测性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正如OECD研究提出的“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公式一样。知识、能力、态度三者有机统和在一起方为素养,任何一个指标都不直接等于素养,而是素养的某一方面的表现。例如,素养中的知识,不直接等于素养,仅仅代表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或具备的知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亦是如此,“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三维度是一个整体,从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而言,学生接受该学科的学习,要注重对学生全面的培养,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称其为是具备了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只能显现出是具有某一方面的素养表现。例如,只注重运动能力与习惯养成教育,仅仅只能说明,学生具有运动的能力与习惯,而不能称某学生具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同样道理,学生仅具有健康知识与行为也不等于是具备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所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

另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还具有可观测性。学生完成体育学科的学习以后,其核心素养应是由几个维度组合成的一个整体,但每个维度的指标要素都是可以观测到的。例如,在“体育情感与品格”维度上,学生是否具有对体育的兴趣、热爱等情感,从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持久性等也能够观察到;学生是否具有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等体育品格,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也能一览无余。有些学生在运动中怕吃苦,有些学生表现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表现也都是可以区分的。又如,在“运动能力与习惯”维度上,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具有什么样的运动能力,也是可以观测的。例如,在攀爬、翻越运动中,有些学生完成动作非常迅速,而有些学生不仅不协调,而且,总是被前面的学生远远甩在了后面,这是学生基本运动能力不同的具体表现。再有,在一些体育比赛中,如篮球比赛,有些学生技术动作很娴熟,战术意识也较强,可有些学生却远远不及。说明学生的运动能力表现出的差异性也是可以区分的。是否具备了运动的习惯,更能观测,有些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甚至放学以后都会到学校的篮球场和几个学生一起打篮球约1个小时。这种行为不仅有利于运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而且,已经显现出具有了运动的习惯。此外,就“健康知识与行为”这一维度而言,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知识,可以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检测,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健康行为也同样具有可观测性,可以通过组织活动,了解学生的行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也就是说,是有利于促进健康的还是有可能危害健康的。当各个维度都通过观测以后,可以综合评判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状况,是良好、一般,还是亟待提高。

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表现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表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原有的表现,二是教师培育的表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的培育并非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在一节课上学生有可能是有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某一方面的具体表现,教师对其教育和引导也不能过分求全,而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进行培育。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对其核心素养的培育,也要重视从核心素养视角准确把握其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以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学工作和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然而,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环节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素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组织教学工作?哪些方面被忽略或留有遗憾?下面以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小学组第七届研讨活动中的三节研究课为例进行课堂观察与分析。

(一)体育情感与品格:有所凸显但留有遗憾

1.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自主表现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体育情感与品格方面的自主表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观察点,这是判断学生是否具有体育情感与品格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体育课的观察发现,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是体育品格方面既有良好的表现,也有不良表现。其中,体育品格良好表现有拾金不昧、赞美他人、责任意识等。例如,一个学生在奔跑到终点的时候,由于惯性冲到观课区,将一位看课教师身前的一个饮料箱撞倒,该学生主动俯下身子,将箱子扶正后才离开。这样看似很小的举动,却恰恰说该生明具有明显的责任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一旦教师发现此举动,也应该顺势表扬,以激励和引导其他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除此之外,也有在活动中表现出不良品格的,诸如嘲笑同伴、违反规则等。例如,在围绕垫子做U型跑触球比赛中,一个学生不按规定的路线跑,而是从垫子上跨来跨去,采取犯规减少跑动距离的方式赢得比赛的胜利,这样的行为固然是要受到批评的不良表现。

2.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培养体现

(1)兴趣激发有方法

如安排各种游戏和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体操技巧课上,采用多种滚翻活动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以至于学生在整堂课中都十分投入,这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课乃至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合作学习有安排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在学生活动中安排各种组合练习形式,如手拉手合作滚筒练习、多人支撑钻越练习等,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合作练习中,有助于逐渐形成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3)习惯养成已重视

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本次活动的体育课堂上也有具体体现,例如,在体操技巧课上,任课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姿态教育,无论是在站立还是蹲下时的姿势,都要求保持一定的规范性,如单膝跪地、手扶膝盖听讲或观察示范动作等。

然而,在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留有遗憾,例如,习惯养成教育中,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分组轮换时让每一组的学生把本组活动后的器械摆放好,以便于下一组学生使用,可是到了课的结束部分,却未能安排学生收还器材。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对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把握还有待提高。从健康知识与行为教育的角度,听到更多的是教师说运动中注意安全,而缺乏对安全防范知识和防范行为的具体引导;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缺乏与生活实际关联,也就是说,学生一定程度上还很有可能不知道各种练习是要提高什么能力等,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

(二)运动能力与习惯:有所强化但不够明确

1.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自主表现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运动能力有何表现,是否形成了某种运动习惯等,了解这些情况,对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施教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那么,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有哪些具体表现呢?从对几节小学体育课观摩中发现,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差异明显,如体操滚翻运动在滚筒内练习的时候,有些学生不仅滚动速度快,而且方向正;相反,有些学生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奔跑能力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反应敏捷且跑动速度快,而有些学生跑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排球课上安排的围绕垫子U型跑触球比赛中,有的在跑动中出现鞋子跑掉的现象,有的在触球折回的时候启动缓慢,还有的持续奔跑一段时间时气喘吁吁、无力坚持等。就学生的运动习惯而言,很难从一节课上有所体现,但是,那些经常锻炼的学生总是能够看出他们的参与度、积极性、良好体能或技能等方面的优越性,可以间接反映出是否养成了锻炼的习惯。

2.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培养体现

教师对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学中各种措施手段安排得合理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的速度和发展水平。那么,体育课上会有哪些具体体现?当我们走进课堂的时候不难发现,在每一节课上教师都考虑到运动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例如,在体操滚翻课上,采用滚筒、垫子等器械,让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单人或多人连续滚动练习,以及各种小组滚动比赛,以提高学生的滚翻能力,且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较高。田径课上,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奔跑练习方式,大都以比跑速和反应的方式锻炼奔跑能力等。这些提高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方式,是教师有意设计并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的过程。形式多样,反复多次练习,其能力就能逐渐提高。同时,长期练习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仅通过课堂这一有限的时间是有一定难度的,还要在课外加强锻炼,甚至需要通过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发挥其协同促进作用。当然,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有助于习惯的养成;养成了运动习惯以后,又能够促进其运动能力的提高。然而,仅有运动能力且未注重运动习惯的培养,再强的运动能力也难以发挥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运动能力与习惯是其最关键的维度或指标要素。

(三)健康知识与行为:有所引导但缺乏重视

1.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自主表现

学生掌握了什么样的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以及对知识的运用情况等都与健康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行为表现的不同层次,但总体上会呈现正相关。

就体育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学生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健康行为来讲,健康行为较为容易观察到结果,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仅通过观察难以判断,需要借助于提问等形式。本次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健康意识不是很强,尤其是不知道如何自我保护预防损伤。例如,排球课上,一位学生双膝跪在两个排球上,举手向教师示意本次比赛胜利。这一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从球上滑脱,不仅有可能膝盖着地受伤,还有可能身体其他部位出现损伤。这一行为就属于健康危险行为或不健康行为,教师一旦发现这类行为就要做出明确的判断和及时指导,以免伤害事故发生。又如,体育课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有学生之间打斗现象,不仅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且,很有可能造成伤害,尤其是对于器械类内容的教学,打斗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就更应该及时制止。

2.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培养体现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健康知识获得与健康行为的表现,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要向他们传授健康知识,还要注意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和练习方式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当前,体育课上比较容易忽略健康教育,尤其是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健康行为的引导方面略显不足。例如,在安全隐患明显存在的环节,尽管有很多教师也比较注重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但是,多为不具体的语言提示情况。如,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容易说“注意安全”或“一定要注意安全”的提示语。学生既不知道哪里需要注意安全,也不懂得该如何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通过这类语言提示的教育,很难让学生体现出维护健康的行为或健康促进行为。

有时,体育课上安排的活动学生所表现出的行为也可能会出现健康危险行为。如,组织学生钻洞练习时,学生如果双膝跪地爬行钻洞,膝盖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摩擦;如果双膝与地面不接触,以较高姿势钻洞,搭建洞的学生有可能被顶翻,也同样具有危险性,这样的活动形式就可以尽可能地减少。

又如,两人一组爬行击球,学生向上方击球的时候,很容易击打在同伴的面部,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学生被击倒的现象。另外,在场地布置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练习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出现伤害事故,如果考虑不充分,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因隐患大小而不等。如,排球课上的击球练习,事先摆放好的垫子对学生的练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练习中有可能被绊倒。此外,学生围绕软棒前后跳动练习,向前跳动的时候能够看到离棒的距离,不至于踩到棒上,可是,学生向后跳的时候,就有踩棒甚至摔倒的可能性。这种因场地布置和练习方式安排不当存在的安全隐患,很有可能无形中对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在不能判断其合理与否的情况下,也就难以起到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引导,或许学生在以后课外的自主活动中也难以规避这类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体育课上加强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不容忽视。

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策略

(一)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的培养

1.依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娱乐性的体育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各种体育游戏都能发挥此作用。挑战类的体育项目如田径的耐久跑,能否积极参与和在遇到极点的时候依然坚持,对于学生自己克服困难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挑战精神的学生往往无需任何引导就能坚持不懈,而意志力薄弱、不能吃苦耐劳、缺乏自我挑战意识的学生往往会中途退场,甚至在体育课开始的时候直接提出见习等要求。对于这类项目的教学,教师就要采取措施,如采用交替追逐跑、篮球运球与耐久跑项目整合练习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养成良好意志品质的目的。对于合作类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只有在与同伴或团队密切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多创造这样的团队合作的练习环节,如多采取这些项目比赛的情景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达到培养和提高合作意识的目的。

2.合理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实施教学工作,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如对于小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情景教学法的采用将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竞赛往往是中学生们最喜欢的方式。但这一方面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要合理把握方法使用度,既要做到巧妙,还要收放自如。例如,很多人都认为小学阶段应该以游戏为主,即在玩中学,结果有部分教师就走进了“游戏化”的误区之中,为游戏而游戏,只考虑到了让学生快乐参与,而忽视了体育其他方面的功能价值。尽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想玩的愿望,但不一定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3.要巧抓品格教育时机及时渗透。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强化课堂观察环节,以前往往很多人忽略了课堂观察的重要价值,出现单纯走流程式的体育教学,对课堂观察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了一个个良好的品格教育时机,十分遗憾。例如,教学中发现责任心比较突出的学生、乐于助人的学生、勇敢拼搏不畏困难的学生、比赛失败相互鼓励不抱怨的学生等,教师都要巧妙地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二)学生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策略

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的形成应主要集中在基本运动能力、专项运动能力和坚持锻炼的运动习惯等方面。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并养成运动的习惯呢?

1.要明确目标并精准选择教学方式。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要在充分了解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教学内容和有效方法。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好能够在“玩中练”,采取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达到锻炼的目的。如,走跑能力的练习,可以采取趣味性较强的在音乐伴奏下模仿动物走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走跑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可以采取“玩中学”的方式完成教学并达到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之目的。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其关注点要发生变化,依然需要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体验运动乐趣,可以考虑采取“学中玩”和“赛中练”的方式,即以学为主导,学习中适当安排有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作为操作性知识学科,需要在转变单纯苦练的基础上,以组织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的比赛方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达到练习与提高的目的,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这种方式实际上也是学用结合的具体体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技能、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注重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2.运动技能学习要把握“三会”,即达到“会说”、“会做”、“会用”的程度。实际上,就体育学科而言,学生通过该学科的学习要注重“会说”、“会做”、“会用”、“会学”、“会做人”五个方面的培养。其中,“会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会做人”主要指向的是品德教育。而“会说”、“会做”、“会用”是对运动技能学习提出的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某项运动的时候,只有达到了这“三会”,才能称其为掌握了某项运动的技能,也就具备了该项运动的各种能力,如比赛能力、用于健身锻炼的能力等。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方式,甚至单元长度的控制也要因此而发生变化。例如,过去不注重学生“会说”的,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语言能够表达出该项运动的动作方法;不注重“会用”的,要有意设计学用结合的教学环节或情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在模拟实际环境中逐渐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3.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学生是否能够养成锻炼的习惯,何时能够达到,这不仅与体育教师、班主任,甚至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与施教方式有关,还与家庭有关。如果父母是喜爱运动者,能够经常带孩子运动,或尽管自己不喜爱运动,但能够支持并督促孩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产生积极影响。从学校的角度,强化体育课堂,除了注重过去提出的“精讲多练”,还要让学生“少等多动”,或“少站多练”,充分保证课堂上学生练习的时间和适宜强度,组织好各种课外体育锻炼,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从家庭的角度,密切配合学校的体育工作安排,尤其是重视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等,真正做到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三)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提升策略

健康知识与行为的提升应主要集中在让学生懂得科学健身的方法,以及有利于维护健康的行为上。过去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不仅是因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受重视程度也明显不够。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注重或强化健康知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健康行为已迫在眉睫。

1.健康意识的建立至关重要。学生健康意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且反复地以多种形式主动有目的地引导。例如,学生在跑步或做其他运动之前,教师要有意提示学生,每次跑步前要注意检查鞋带是否有松开的现象,以免运动过程中出现踩踏摔倒等。

2.渗透健康知识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体育课堂渗透健康知识需要引起重视,注重时机的把握,还要考虑内容的确定,更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即渗透什么、何时渗透、如何渗透等都需要在设计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在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实时把握手指挫伤及预防知识的渗透,学生懂得如何预防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挫伤手指的情况发生。当然,假如学校能够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如每两周开设一节,更有利于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系统而全面地掌握。

3.引导健康行为是直接、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能够发现有个别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危险行为,例如,有学生在软垒课上,手持棒子追逐打闹,教师一旦发现这样的危险行为就要立刻制止,否则,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任课教师要注意课堂观察,发现因学生造成的安全隐患,要能够做出及时引导和具体防范。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或校外参与体育活动时规避危险行为。例如,告知学生在任何时候参与体育锻炼之前都要先做一下准备活动等,如果在校内课外活动时间,发现学生未能如此,教师要能够及时提醒。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Z],1994,8.

[3]http://baike.baidu.com/view/320600.htm.

[4]http://learning.sohu.com/20160229/n438854936.htm.

3.核心素养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篇三

关键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93-1

一、核心素养概念的来源

“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下简称“经合组织”)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1997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即 DeSeCo )研究项目,此时并未在项目名称中直接使用“核心素养”一词,但2003年出版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时,则使用了该词。

什么是素养?辞海的解释是“修习涵养”。如此一来,“素养”一词的释义就非常清楚了,说白了,就是“通过修习以后所获得的能力”。那学校教育本身就是通过不同的课程设置进行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自身能力是不断在增长的。换句话说,学生自身的素养是不断提升的。

那又何谓“核心素养”?国际上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机构——经合组织界定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2)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3)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

从这三个必须满足的条件可以看出,“核心素养”是一种对所有公民都重要的、能够在复杂多变环境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去完成个体目标,并产生积极结果满足个体自身需要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经合组织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强调的要点是:(1)它是一种高度综合而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种能力能够满足个体和社会的重要需要;(3)这种能力既与特定情境相练习,又能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具有广泛迁移性;(4)这种能力具有道德性,他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负责人的、有价值的结果;(5)这种能力具有民主性,它对所有人都重要;(6)这种能力具有21世纪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它是“21世纪素养”。

显然,“核心素养”是不同于“一般素养”的。它是一般素养的高级形式,是一般素养中的精髓和关键。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去看学校的课堂教学,对其教育目的层级化要求更加具体了,也更具现代化与科学化了。

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对生命的感知和体悟。生物学科是充满生命力量的学科,处处都体现着生命现象和规律。学生在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感知生命的奇妙。例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这一章节时,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草履虫的游动,那种兴奋和激动对年幼孩子心中的积极性的冲击和带来的那种生命科学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学科活动感知到生命科学是“活的”,从探究活动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活力,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让学生慢慢感悟到生命的奇迹和伟大。

2.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曾经,我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物体表面爬得快”这节课上问了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一个陌生人仗着你比他小很多,就强迫着你去给他干一天重活。晚上结束的时候他狠狠地打了你几巴掌,然后骂你滚蛋。你会是什么反应?”学生们惊呼:“哪有这样差劲的人?!简直是混蛋嘛!”我说:“对啊,我也觉得这个人是混蛋。那我问你,当你结束今天实验以后,你怎么处置自己手中的蚯蚓?”课堂瞬间静了下来。这时一位男孩说:“如果,我把蚯蚓无情地杀害了,我觉得自己比那个混蛋更混蛋!”学生们听后哈哈大笑,却纷纷点头称是。这个场景给我的触动很大。我们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应该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孩子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缺少这一环节注定是不合格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对每一位“小公民”都很重要,是必备的核心素养。

3.对自然的认识与珍惜。对自然的认识是不同于对生命的认识的。因为自然不仅包括生命物体,还包括非生命物体。生态学概念中阐述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完整的系统。单一地去认识生命现象和探究生命规律,而忽视了另一部分是不够科学的。生命现象是建立在非生命物质基础之上的。作为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对自然的完整、科学、系统的认识是显得十分有必要的。翻了国内外部分的《普通生物学》教材,也不难发现其中学习生物学知识之前都是从普通的非生命物质介绍起来的。万事万物本是同源。另外一点,就是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对自然的珍惜这种价值观显得十分的重要,也是提升了生物学科教学品味的一个重要的体现。随着工业社会向前发展,人们会越来越重视这一点。

4.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篇四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2.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逻辑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

3.物理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

内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描述:

①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并且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②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能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内涵:“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 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 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描述:

①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②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③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④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科学探究

内涵:“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重新概括)“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描述:

①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②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③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④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准确表达、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4)科学态度与责任

内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描述:

5.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篇五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1.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数字图像、影视作品或生活中各种图像符号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以及材质、技法和风格特征等的认识、比较与辨别。当前人类文化传播方式已有了革命性变革,摄影、摄像、电影、电视、手机等现代媒介技术所传播的图像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阅读性质和阅读心理。由于图像比文字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和真实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图像识读”是基于当今图像传播方式变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和科学研究时一种必不可少的素养。

2.美术表现:是指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通过构思与反思,创作具有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或用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与情感。美术是一门利用各种媒介、符号和隐喻手段来表达和交流自己思想与情感的学科。通过美术学习,人们掌握一定的美术表现方式,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美术表现”是基于交流和表达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当今社会人们交往与表达时所必不可少的素养。

3.审美判断:是指根据形式美的原理,感知、分析、比较、诠释美术作品中所隐含各种美的因素,分析和辨别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进而做出自己的看法与判断。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美与丑的事物和现象。美术学习能够增进人们敏锐地观察、领悟世界的意识与审美感,发展审美判断能力。因此,“审美判断”是基于当今人们对判断美与丑的事物需要而提出的,也是当今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素养。4.创意实践:是指运用联想、想象和变通的方式进行构想与生成有创意的意图,并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材料、工具与方法进行创造和实践。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还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通过美术学习能鼓励人们运用联想、想象和变通的方式,进行动手创造和实践。因此,“创意实践”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中人们必不可少的素养。

6.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篇六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7.音乐学科渗透核心素养 篇七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涵义

素养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体育与健康学科,它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认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自主健身,它既是一种素养又是一种能力。自主健身核心能力是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构成。这种核心素养——自主健身与课程总目标是一致的,是对课程总目标的提炼概括。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运动认知能力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它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

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练习强化、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他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取向等活动,是实现自主健身的载体。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适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自主健身核心能力是由运动认知、健身实践、社会适应三方面的能力构成。每个能力下面又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了运动的技能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去进行健身实践。在健身实践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有了乐趣,学生就会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在自主锻炼的过程中,也发展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调节的能力,增强了体质,也增进了健康。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能力,学生会自发地去进行运动认知方面的再学习,促进健身实践,社会适应能力的再提高。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层层递进的关系。但都是围绕自主健身这一核心素养来构建的。

三、自主健身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运动认知能力。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强调:其一,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3个认知学习过程;其二,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己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

根据这个理论,在导入部分,根据学生了解掌握的信息为切入点,把学生的已有经验带入课堂,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导入,衔接比较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比如在进行背越式跳高杆前技术教学。在助跑起跳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各种形式的助跑不过杆练习,直线的、斜线的起跳,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线路的约束(弧线),固定脚的起跳(外侧脚),这样过渡自然,衔接没有明显的断口,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二)社会适应能力。陈建文认为社会适应的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社会适应的过程和方式。前者强调适应的流程和环节,后者强调个体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他认为,个体分别通过掌握、应对、防御等三种内在心理模式和个人定向、社会定向两种外在行为模式来适应社会变化,依次经历起始比较环节、心理发动环节、内容操作环节和适应评价环节等四个阶段,从自我的自在状态进入一个需要与之交互作用的社会情境系统,从而最终达成社会适应状态。

班级就是一个小集体,小社会。所以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必须学会协作。体育与健康课程,他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间,有着很多种的学习方式,比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竞争学习等。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不同的同伴,不同性格的同学,需要相互融合,相互协作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艺术,摆脱了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使每个同学都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体育锻炼中的身体练习,磨练了每个同学的意志,增强了自信。新的技术技能的掌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个练习的过程,就是磨练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心理调节的能力。不气馁不服输不放弃,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难道不是他们离开学校后工作所需要的品质吗?所以在课上,经常采用一些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在进行学生最不喜欢的耐久跑练习中,摒弃传统的机械的枯燥的绕圈跑方式。

(三)健身实践能力。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有了很好的心理准备,就要开始进行健身实践。在实践中,去体验运动带来的身体心理上的冲击。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掌握不好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正确的锻炼习惯,良好的健身行为,需要每次课的强调。准备活动的必要性;运动前后的合理补水;运动中的卫生习惯;运动后的放松方式;运动的频率和强度;身体的自我监测(通过心率来监测)。

自主健身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这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时间的点滴积累和各位的通力合作。

摘要:教育部研究并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而体育与健康学科,它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文章拟对它提出的“自主健身”核心素养进行剖析,旨在起到一些启示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健康,自主健身,策略

参考文献

[1]Jerome Seymour Bruner.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1966.

[2]陈建文等.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和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4):90-94.

8.基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研究 篇八

1.政治课堂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责任、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只有关注学生们多方面的培养,才能更加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但是如果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要在课堂当中导入有效的思维引导环节,让学生们在思维碰撞当中体会人生哲理。比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中第五课“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哲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讲解一下在大跃进时期,很多领导为了表明本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种粮产粮的过程中收获很大,谎报真实情况,最后饿死很多人的历史。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等这些话语在当时看起来一切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是让学生们如今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到这句话的滑稽可笑之处,这样学生们就会很好地体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理。在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中“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进行这样的思维引导,一个人吃三个馒头可以吃饱,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他都是吃完第三个馒头就不吃了,可是,有一天,这个人想只吃第三个馒头,请问这个人能吃饱吗?经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们的思考,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人是很明显不能吃饱的,如此一来,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明白只有做好量变的准备才能促进质变的道理。

2.政治课堂对学生进行情感引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为学生们创造有深度、有温度的课堂。首先说深度,有深度就是对知识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知识,使得知识问题能够更具有挑战性,挑战学生们的思维,能够挑战学生们的智慧。这样让学生们在不断的思考与挑战当中能够活跃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有温度就是对情感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为学生们创设一些和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要是在为学生们引入这些教学情境的时候要触动学生们的心灵使这些问题能够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意识和学生们进行互动。让学生们能够分析问题以及分析情感素材,引发学生们积极思考和探求。并且在课堂当中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会做人道理在情感体验当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品质,从而提高自己的政治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当中关于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的时候,教师在课堂当中可以为学生们设置这样的问题,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你有哪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或者陋习,学生们就会很容易回答出粗心马虎不认真听讲等,教师在课堂当中继续和学生们互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们当中非常常见的小问题,但是正因为这些小问题的不断累积,导致学生们平时学习不认真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们能够不断做到量变的积累,这样才能促成质变。

3.政治课堂对学生进行练习引领

课堂练习是对教材知识补充与延伸。课外练习指的是一些练习册,在练习册当中既有一般的基础题巩固知识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和深化教学观点,同时又有一些开放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的觉悟。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在设计课堂练习的时候也要精心准备。把思想道德素养融入到学生们感兴趣的生活领域。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又可以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比如在学习经济与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参与家庭理财的任务。让学生们能够和家长一起记好每天家庭消费的内容情况,在最后的时候能够进行总结,对于自己家的家庭消费能够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训练,可以让学生们很好地体会到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的道理。在平时的练习当中教师可以融入一两道政治核心素养内容的题目,先让学生们自己分析这样的题,然后教师进行讲评,这样可以很好提高学生们的思想素质,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能够在练习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

上一篇:战役一线党旗红主题心得作文作文下一篇:蜗牛的发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