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2024-09-30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共8篇)

1.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篇一

各种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要: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告别儿童时代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方面无法摆脱对父母心理上的依赖,另一方面又强烈要求自己在心理上的独立,因此个体此时处于强烈的心理冲突和焦虑中。而家庭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分别从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家庭情绪氛围和阶层地位入手,讨论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关键词: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家庭氛围,阶层地位,青少年心理

一、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也是青少年三大社会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身心成长的主要因素,并将影响他们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父母身上的优点,如勤劳、善良、进取心、宽容,对子女的理解,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重要因素。实际上,许多学生之所以敬重父母,其根源也在于父母有良好的人格,而父母良好的人格品质又容易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成为子女模仿的主要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效果,更有利于父母言传身教,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亲子关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终身学习,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团队精神,而学会合作首先从亲子关系开始,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走向人生的基础。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能使孩子更亲近父母,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尊重,给孩子安全感、幸福感,使孩子得到最有效的发展: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孩子,人格健全,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良好,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 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揭示,子女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某个行为决定的, 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她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鲍姆林特将全美有关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保护、严格、拒绝、放纵四种教养类型。而中国一般将教养方式分为放纵、溺爱、专制、民主四种类型。

溺爱型的父母容易使子女的行为得不到约束,有较为偏激的自我意识,他们不仅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受到外界刺激的应对措施也比较消极。这种教养方式使青少年的不良言行得到强化。

专制型的父母往往造成的结果是子女的不信任感和产生攻击性行为。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会导致青少年长期缺乏安全感,心理处于紧张状态,而且为了发泄紧张的情绪,会学会粗鲁地对待他人,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对父母的逆反,对父母的专制行为产生抵抗,甚至会出现殴打父母的行为。

采取放任教养态度的父母,也就是纵容型的父母,容易使子女感觉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认为自己的存在无关紧要,青少年一旦对自我存在产生怀疑,就会自暴自弃,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与社会脱离和抵抗。

民主型的父母是在家庭教养方式中被推崇的,这种教养方式之下,子女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感觉到爱和被爱,也懂得尊重他人,情绪长期处于稳定和健康的状态。即使到青春期的不稳定时期,这类青少年所受到的心理发展的冲击较小,因为他们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对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逆反心理得到调适。

三、家庭情绪氛围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情绪氛围,是由每位家庭成员共同创造。温暖、和睦、互助,或者冷漠、疏远、拒绝,都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人际关系的和睦,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心理相容,避免心理冲突,使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研究证明,父母如果存在抑郁、反社会人格障碍等行为问题,往往难以形成和谐温暖的家庭情绪氛围,从而会使子女感到在需要时无法获得关爱,并因此认为人际关系是不可靠的,处理问题时采取回避的态度。因此,为孩子创造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家庭阶层地位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的阶层地位往往与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挂钩。而父母的文化程度作为家庭系统的结构要素,可直接影响家庭的心理环境和青少年发展。有研究表明,高学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显著高于低学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亲子关系的好坏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父母的职业类别则预示着不同的工作条件、社会地位和家庭的物质生活等,这些都是与他们的自尊抱负价值观密切相关的,转而影响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和行为,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许多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即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与家庭亲和度、孩子学业成绩等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吴念阳, 张东昀.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 2004(4).[2] 刘海鹰.改善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干预研究[D].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3] 王中会, 罗慧兰, 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 杂志, 2006(3).[4] 徐燕.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管理观察, 2009(6).[5] 郑月清.亲子关系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校园心理, 2013(1).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篇二

一、缺失的家庭结构

一个完整的家庭, 组成成员至少包括父亲、母亲和孩子, 缺一不可, 一旦家庭的结构发生了缺失, 很容易造成整个家庭结构的不稳定, 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对于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而言, 他们或是缺少母亲的温暖又或是缺少父亲的严厉, 而这两者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孩子与双亲分离越早, 对其的后天形成的不良的影响就越大, 同时, 对于他们的心灵受损程度也愈深, 研究还表明, 因父母离婚而形成的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消极影响会比因别的原因形成的单亲家庭影响更大。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 青少年犯罪有61% 都来自单亲家庭。

二、不良的家庭环境

1、家庭经济较差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青少年的犯罪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这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表现:首先, 中国有一句古话“贫贱夫妻百事哀”, 经济基础较差的家庭的父母之间比较容易产生矛盾, 而有矛盾引起的一系列的纠纷会导致孩子长期生活在充满纷争的家庭环境当中, 从而形成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第二种是由于贫困的家庭无法给孩子带来物质上的满足, 当青少年向家庭索求无果时, 就会想要从别的方面来寻求支持, 但青少年大多都不具备通过合法的劳动来获得报酬的能力, 因此, 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最后, 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的限制, 居住地一般都会在治安和各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地方, 在这样的地方, 青少年很容易受到不良榜样或不良氛围的影响产生不良的行为和思想。

2、家庭气氛压抑

家庭气氛是很难以下定义的, 我们很难对其进行描述, 但紧张的家庭气氛在某种情况下却是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的直接原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个性, 相反, 长期处于压抑的家庭气氛的孩子常会出现在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 在学习和生活上很难与他们协调一致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挫折感, 严重的会造成扭曲的心理和变态的人格障碍。有的孩子甚至还会由于难以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生活下去选择离家出走, 但由于他们的自我保护力相对较差, 每当遇到不法分子的诱惑或强迫时, 很容易陷入罪恶的泥沼,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父母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青少年在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时期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 因此,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当中父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不符, 甚至带有一定的反社会性或偏激性, 会直接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的高低往往与子女的发展程度高低成正比。金钱至上的父母不仅不能成功的完成家庭教育, 还会直接妨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是导致孩子形成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只有优秀的父母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相反, 拥有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父母很难教养出一流的孩子。

三、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1、溺爱型

计划生育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膨胀,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也促使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培养了无数的小皇帝、小公主。但这样过分的溺爱造就的却是孩子的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惯。同时, 由于家长的溺爱, 孩子根本不用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只需遵循家长的安排按部就班即可, 过分的依赖意识使得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也不会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 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 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2、放任型

所谓放任型是和溺爱型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 有些家长在养育孩子方面, 只坐到了“养”而忽视了“育”, 在他们的观念里, 把孩子生下来, 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将他们养大, 自己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在整个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几乎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 无论孩子的优秀的方面还是不良的方面都不闻不问, 任其发展。在这样极端的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小孩由于缺乏家长的爱护和正确的引导, 往往会形成孤僻和冷漠的性格, 同时社会责任感差, 只要遇到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 这些不良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就会转化成犯罪心理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分数至上型

如今的社会发展愈加的激烈, 对于学生而言, 最大的竞争则是成绩的竞争, 分数是他们最好的徽章。而对于家长, 培养出一个高分的孩子是他们最大的骄傲。因此,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产生了一类分数至上的家长, 在他们的认识里, 孩子的成绩永远是最重要的, 他们片面强调学习的发展, 只要和学习有关的无条件支持, 而忽视了对青少年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同时, 为了高分, 家长不惜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 达不到标准便会有各种惩罚, 在整个过程中, 全然不顾及孩子是否能够承受这一切, 也不会去考虑这样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无疑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 而在这样的一种缺陷型的教育方式下, 青少年由于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经历, 使之对社会的适应力较差, 人格和品格也有一定的缺陷, 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的不稳定的因素。

摘要:青少年犯罪已然成为我国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已达到一个白热化的阶段, 本文选择与青少年关系最密切的家庭因素为着眼点, 从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分析其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家庭因素

参考文献

[1]蒋索, 等.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3) .

[2]段晓英, 等.少年犯自我控制及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3]蔡建红.犯罪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9 (3) .

[4]张亚伶, 等.未成年人犯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3.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篇三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情绪变化训练方法

0引言

随着运动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心理因素对运动竞赛的影响作用越来越突出。青少年足球比赛同样对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技战术与体力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也应具有过硬的心理的素质。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水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薄弱,有好多教练员往往忽视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培养。因此,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教练员要把心理训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对待,要有目的地培养运动员在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时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重视大赛前的心理训I练培养和比赛中的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调节。

1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

1.1竞赛规模的大小和现场观众的多少竞赛规模越大,比赛任务越重,观众越多,运动员心理情绪就易于激动,易产生高度的情感,同时运动员的压力也越大。例如一支学校足球队的运动员在普通比赛时,竞争对手较弱,他们的情绪就不兴奋,就不容易发挥出最佳技战术水平:当参加大型的比赛时,竞争对手的实力相差不多,情绪就会显得激动高涨,训练也比以前更加刻苦认真,比赛时全力以赴,在为球队争光的情绪感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参加比赛。

1.2比赛经验和训练水平训练水平高,经验丰富,准备充分,运动员就会产生愉快的增力情绪,根据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坐谈调查,了解到他们对自己发挥最好的一次比赛进行回忆时,大多数认为当时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特征:①心理放松,压力适度;②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当前任务;③自信、乐观,并能应付各种突发事件;④身体协调、自然,动作轻松;⑤表现比赛欲望强烈,拼抢积极。

所以我们平时的训练要多从实战出发,在每节训练课中有针对性的培养,有目地性的强化,就可能避免临场紧张的现象发生,通过练习比赛和友谊赛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3参加比赛的动机从运动员产生的动机是否与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相联系来划分,可分为内在和外在动机,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主次分明,才能调动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积极性。所以运动员有良好的动机,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克服消极情绪,引起良性的兴奋和振奋的精神状态,并充分调动自身的力量战胜困难,夺取比赛的胜利。

1.4外界环境的干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也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活动。青少年运动员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果在场地适应情况良好,有很多观众为本方加油助威,比赛气氛活跃时,就易产生奋发的情绪,自信心倍增,技、戰术水平就能充分的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反之,比赛气氛冷淡,心理过度紧张,就很容易出现过度心理紧张,严重者甚至呼吸短促、四肢僵硬,技术动作变形,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以至于在比赛中无法发挥自己的实力导致比赛失败。因此优秀的运动员要学会怎样缓解和降低紧张程度,以利于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这是锤炼心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2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2.1加强注意力集中的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还没完全成熟,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运动员的他们的注意特点已经有较好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尤其对独特、新颖、多样的训练方法倍感兴趣,同时他们也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因此要加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情况下,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转移训练和注意力分散后再集中的训练等。为此,教练员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设置各种障碍,采用各种精神压力,加大各种难度的进攻和射门。

2.2注意运动员激奋情绪的培养努力调动运动员的激奋情绪,并使之达到适度的“激活水平”。如以积极地增加情绪为特点的运动情绪兴奋状态、战斗振奋状态、运动情绪陶醉状态以及竞争状态、恼恨状态等。在训练中,要让运动员学会迅速控制自己的情绪,又能随时调动自己情绪,要具有对情绪的高度自我调节的能力。

2.3大力加强意志力的训练在训练中根据队员的水平以及所承担的任务和队员的思想状态,向每个队员提出完成各种任务的要求,提高自觉的意志努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承受能力。教育队员对各种各样的比赛要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培养队员积极向上、不畏困难、你追我赶、坚持到底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4加强自信心的培养通过扎实的身体、技术训练,同时加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自我心理调整和对动作控制、调节的能力。同时采用榜样的教育,在队员中树立一、二名榜样,使他们的心目中有榜样的力量促使他们有想练并且练好的感觉,使他们的训练水平更有提高。

2.5竭力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在比赛中时常收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成绩。因此要加强排除外来环境的干扰,主要是做到专项技、战术动作和配合的专门化及熟练程度。降低外界环境的干扰,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能够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依然能够高水平的发挥。

2.6大力加强临场心理调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感情很丰富,对比赛很感兴奋易于冲动,常因一分、一局或一场比赛的胜负而大喜大悲,所以应注意以下环节的调节:临场运动情绪的调节——提高或降低强度,改变消极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等。

2.6.1知觉调节——对专项的球感,节奏感和配合的时机感等知觉练习或表象记忆。

2.6.2战局恶化时的心理应急性调节——采取果断决定,运用已备策略、战术等等。

2.6.3身心疲劳或伤痛时的“忍阈”调节——降低伤痛敏度、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恐惧情绪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通过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我们认为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心理状态是变化莫测的,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根据人们心理活动现象、探索、研究、掌握运动员心理运动的本质、规律,利用心理的动力,调动心理的积极因素,促进运动员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等水平的提高才是根本。

3.2建议

3.2.1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

3.2.2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应从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分析能力、教练主导作用几个途径入手。

4.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篇四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犯罪成员的低龄化、犯罪方式团伙化、犯罪类型多元化和犯罪手段成人化等特点。由于青少年处在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社会系统网络之中,一般认为青少年犯罪是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家庭是子女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家庭的各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子女社会化的进程。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会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人格缺陷和行为偏差,往往是造成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一、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界定

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指达到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各国法律对少年犯罪的年龄规定不尽相同 按照我国的刑法规定,已满 14 岁至未满18 岁的个体的犯罪为未成年人犯罪或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 14 岁。

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是社会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学科广泛使用的概念,而不是严格的法律概念 一般指 18 岁以下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问题行为,既包括严重的违法行为,也包括没有达到触犯法律的严重程度,但对自己 他人或社会都会造成伤害的问题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的相关理论

(一)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是西方学者在研究青少年犯罪方面运用最多的一个理论派系, 与其它众多的理论相反, 社会控制理论不问人们为什么会犯罪, 而是问人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 为什么不违反规章制度和法律。社会控制理论认为, 人们之所以不违反社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 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社会的有效控制, 如果这种社会控制一旦失效, 人们就会违规犯法。人们这种违规犯法的倾向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 必须受到社会有效的控制, 如果一个人犯了法而又不会受到惩罚的话, 那么, 每个人都有可能犯法。社会控制理论认为, 青少年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同家庭关系的弱化, 父母不妥当的教育方式, 以及子女对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疏远, 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程度直接影响社会对青少年的控制能力。汪天德,汪颖琦.家庭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美国学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青年研究,2000第4期

(二)亲子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犯罪起保护性作用,儿童与父母关系越密切 ,越有可能认同和依恋父母,越不可能出现犯罪行为。

(三)社会学习理论

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人的犯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观察学习是犯罪心理产生的最重要来源。包括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同的价值观念、犯罪的方法和技能、克服对犯罪的内疚和不安的中和技巧等等,都是从与其亲密交往的人或者社会上的其他犯罪榜样身上学习得来的。这一理论强调家庭成员的示范和对犯罪的鼓励 ,父母的攻击行为和言语表情 ,都会对儿童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蒋索 ,等.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

[ J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3).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大量学者关注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有研究表明,与中国家庭常模相比较,犯罪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特征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都较低,而矛盾性则较高。(杨曦,张旭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 年第 7 卷第 2期)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特别重要,一个和谐 良好的家庭能够让未成年人体会到亲情可贵,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信任而混乱 冲突的家庭氛围,会给子女带来极大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甚至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总的来说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可以归为三类,一是家庭结构,包括家庭完整性、家庭经济;二是家庭关系:家庭气氛、家庭成员;三是家庭成员行为,包括教育方式、家长不良行为、家庭暴力

(一)缺陷家庭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组成的类型及各成员相互间的关系,青少年的家庭结构就是指与青少年有直接亲缘关系的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而造成的家庭现状。健全的和谐的家庭结构会可以带给青少年安全和爱,能够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受教育的环境。相反不健全的残缺的家庭结构(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和隔代家庭)则不能够提供这些,就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家庭教育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1、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因缺少母爱或父爱而在幼小的心灵上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并容易导致心理失衡。江晓敏也指出,单亲家庭的家庭结构中父职或母职缺失,则会导致子女教育上的缺陷,由于缺少父母双方共同的教育和监督,家庭子女得不到有效的帮助 如果对单亲子女教育力度不够,缺乏关爱,就会使他们对家庭、社会、人生丧失信心,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另外,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单调,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容易产生自闭、自卑自责、焦虑、抑郁、逆反等不正常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外界不正当的引诱,就可能会发生违法的事情。李亦民、晗曦在《残缺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中就指出残缺家庭中的青少年容易产生三种逆反心理,一是自卑和孤僻。二是嫉妒和报复,三是娇横、自私说慌。逆反心理的最终发展是多疑、犯罪。

2、再婚家庭

调查显示,再婚家庭青少年的情绪稳定性很差,为40.5%,再婚家庭中21.6% 的青少年有较严重的情绪烦恼,18.9% 的青少年精神紧张,有56。8%的青少年有较强的压抑心理,这些数据均高于正常家庭、单亲家庭等其他家庭类型同类指标人数的百分比。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甚至受到更大的伤害 面对新的家庭结构中 陌生 的父亲或母亲,他们往往对继父、继母难以接受,会产生抵触情绪

他们在新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或继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等均 与过去不同,因而容易产生忧虑、紧张、压抑、烦恼等负面情绪

3、空巢家庭(留所家庭、隔代家庭)

是指未成年子女因父母出外打工或父母双亡或父母离异被抛弃而不得不与(外)祖父母居住的家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人的孩子也随父母涌入城市 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 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被称之为 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大规模农民工流动行为的背后,越 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被 制造出来。

由于他们和祖父母住在一起,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 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 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 极易产生认识 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 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的不健全 容易形成孤僻 自以为是的性格,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走上犯罪道路。由于存在隔代亲的现象,大多数老人对孙辈宠爱有加,教育不足, 对孩子根本无法管教或者管教不了 而父母偶尔短暂回家看看孩子,对孩子不是施加教育而是千方百计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加引导反而指责老人不会教育孩子,从而更加纵容了孩子 这类孩子极易走向犯罪。

杨曦、张旭等在对成都市未成年犯管教所300民男性服刑人员进行调查时发现,33.7%犯罪者父母离异,而包括了父母亲其中一方或双方死亡以及离异所导致的家庭破裂者的比率,则高达42.7%。关颖在“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的分析发现,未成年犯不与父母双亲共同生活的占一半以上,因父母离异和父母感情不好比例居前两位。据2010 年12 月22 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留守儿童近5800 万人,逾八成隔代或亲友监护,2011年北京市房山法院公布的一项调研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在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留守儿童占了六成。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并不是破裂家庭本身导致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 而是破裂家庭的出现导致其家庭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发生, 而离异前后家庭本身存在的冲突或问题对青少年犯罪具有更强的预测性,从而导致青少年犯罪增加。柯力也说破裂家庭中的青少年之所以易产生不良行为,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破裂家庭本身,而在于家庭结构完整性的破坏给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心理上造成损害,以及家庭正常教育的缺失。

王铁凡在《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中通过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来自 XX 儿童教养中心的120 名青少年进行随意概率抽样,深入探讨了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他收集到的数据统计66. 1%的受访者的父母是合法结婚,即生活在一起。87. 9%的受访者父亲从事最低报酬的工作,10. 8%失业,66. 1%的受访者的母亲是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而 33. 9%的受访者的母亲从事最低工资的工作 这些统计数字揭示了普遍经济困难的状况。这项研究证明与普遍认同的青少年犯来自单亲家庭的观点不符,本文认为大多数罪犯来自双亲家庭,但也证明了青少年犯罪主要是因为父母宽容的管教方式、来自最低的经济社会阶层、父母工作时间限制很少陪伴子女等原因造成的。

有些学者还认为生活在抱鸡婆式的大家庭(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以及“四二

一”的家庭结构中的青少年容易犯罪。

家庭经济

李玉萍等以太原市小店区为调查样本, 查阅了 2000年以来该区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件记录。在调查中也发现上述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中 41%的家庭经济状况不良, 因财物犯罪的比例占所有犯罪的66%。

首先,家庭经济收入低,不能给青少年提供物质上的满足,青少年更容易在家庭外部寻求物质上的支持和保障,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家庭经济收入低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增加父母的痛苦和家庭冲突来破坏有效的教养实践,降低父母给孩子提供社会或情感支持的能力,而且低收入或者父母都是教育程度比较低的家庭将对暴力行为持更宽容的态度(如鼓励反击,特别是对男孩),这将会无形中纵容和培养孩子的暴力行为,进而增加孩子从事暴力行为的可能。再次,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会减少给孩子提供社会控制的机会,青少年更有可能居住在处境不利的社区,在低教学质量的学校就学,接触不良同伴,观察社会和学校暴力,所以他们从事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会增大。沈惠章,杨春黎、张革新也指出,贫困家庭的孩子内心深处藏有自卑的心理,性格孤僻,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容易出现了攀比、嫉妒心理,而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没有及时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从而导致青少年心理失衡,最终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享受,走上了偷抢乃至仇恨社会而不惜枉杀无辜的犯罪道路。

二家庭关系

家庭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的联系和作用之中,因此家庭内部也就交织着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家庭关系如何,直接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影响程度、家庭的稳固程度、各项家庭职能的履行程度,以及家庭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并以不同的方式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影响。娜妮. J. 西格尔在其论著 《青少年犯罪》 中指出: “在一个有病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由于他们目睹了暴力和冲突、情感上不和谐,以及社会冲突等,其犯罪的驱力比其他青少年要大得多。

1、家庭氛围

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对内、对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传统习惯、处事经验和生活作风等。一种相互信任、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 会给孩子一种安全、信任、幸福的感觉, 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自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冲突不断、存在敌意和强制的家庭气氛, 往往会使家庭关系变得紧张。青少年子女有的只是恐惧和不满, 容易形成内向、孤僻、暴躁的性格, 有的父母甚至将怨气撒在孩子身上, 动手对孩子打骂, 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 为逃避这种家庭气氛, 青少年极易离家出走。由于家庭气氛原因引起青少年犯罪的现实案件也很常见。

2、家庭成员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既包括父母之间的关系, 也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家庭中, 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间的和谐气氛、亲子间的沟通融洽对未成年子女具有凝聚力作用, 而家庭冲突及其成员间的紧张关系则往往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对于子女不良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 夫妻之间的关系, 如果夫妻感情不睦, 经常发生争执、纠纷, 家庭中失去温馨, 充斥着指责、谩骂, 青少年的内心怎能感到安全? 他们只会不时地处于紧张状态。为避免看到双亲无休止的冲突, 青少年便会离开这个家, 在外游

荡, 加上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 不知不觉中养成各种不良习惯, 于是逐渐靠近犯罪的边缘。

另一方面,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由于父母教育方式的失当, 放任、粗暴的手段, 使青少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一步步远离。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不理解, 却又缺乏应有的沟通。如果在家中能和父母有良好的沟通, 保持好的情感交流, 在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下,青少年才能形成端正的品行, 自然就远离了犯罪。反之, 恶化的家庭关系, 父母的打骂、置之不理, 使青少年子女根本就没有与父母沟通的机会。在家里得不到安全或情感上的满足和安慰时, 就可能逃离家庭, 在社会上寻求支持和慰藉。

三、家庭成员行为

1、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 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及所采取的态度 方式方法和手段 在家庭环境诸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最主要的家庭因素。

赵山明, 赵汗青, 张喜转,以某省少年教养管理所在册的少教学员 86 名作为观察组, 同期随机抽取初中和高中在校学生 86名作为对照组,分析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正常青少年群体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以及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一致性问题时发现。犯罪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 3 个明显不足:即缺少情感温暖、沟通和理解;极端化;父母教养方式严重分歧。

(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 1 1卷 第 1 7期 2007-04-29)

不同类型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行为,归纳起来分四种类型。溺爱型,用盲目的爱去满足孩子过分的要求,用过分的爱护和帮助来骄惯孩子,容易养成孩子好逸恶劳 贪图享受 专横霸道 非法谋取的恶习。忽视型,对孩子放任自流,漠不关心,孩子缺乏与父母的接触,容易出现冲动性 攻击性 不顺从 易怒和低自尊 这类青少年容易出现酗酒 逃学 交友不良 性早熟等行为;专制型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要求,常命令或训斥孩子服从自己,容易形成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 报复心理;拒绝型父母容易引发孩子的敌意,导致父母与子女感情破裂,使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教,产生反社会情绪与行为,一旦遇到不良引诱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父母教养方式严重不一致对青少年犯罪也有影响。造成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的 原因, 一方面与父母参与子女日常生活的程度不同有关, 另一方面与父母的性别角色和抚养子女的不同看法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适当差异可以产生一种互补作 用, 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 如果差异过于显著, 会使子女缺乏是非判断能力, 产生神经质行为。

2、家长不良行为规范

暗示和模仿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机制。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这个学习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一言一行、思想、道德水准、生活作风,都在其子女的注视之中,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父母行为端庄正派, 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父母形象不良、行为不轨, 将误导孩子走上歧途。家长的不文明行为,不良嗜好,违法犯罪行为, 无疑是子女违法犯罪的诱导因素。深圳对犯罪人员家庭状况的调查发现, 父母有抢劫、盗窃、吸毒、贩毒、嫖娼、婚外情、赌博等违法犯罪记录或不良嗜好的,占被调查 家庭的 19%。其中未成年人家庭的“问题父母”达22%,高于成年组家庭的“问

5.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篇五

摘 要 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具有极大的健康隐患,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不良的心理负担,这将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因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四个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分析三个不同环境以及自我健康意识的养成对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A防。根据儿童青少年的超重与肥胖的分析,联合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遏制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比率持续上升。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超重 肥胖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根据美国北卡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的调查显示,中国12~18岁的孩子有19%患有糖尿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可基教授表示:中国已经有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而儿童超重所占12%。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肥胖具有极大的健康隐患,有45%~50%的小学生肥胖者和60%~70%的中学生肥胖者在成年后仍然延续肥胖,包括肥胖体型的延续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延续,延续到成年的肥胖又导致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加大发病的危险。麦肯锡报告指出:全球每年因肥胖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2.8%,经济数额损失巨大。肥胖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巨大的负担。另一方面,与正常体重的同龄人相比较,肥胖青少年更容易情绪低落,形成自卑心理和自闭性格,这将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关注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

1.1家庭因素

父母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学历对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方今女的调查显示,父母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学历首先会影响着他们自身的饮食行为、营养观念和对肥胖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多方面,进而影响着子女的饮食行为、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子女对待肥胖的态度等;父母的学历对儿童青少年的饮食也至关重要,有1/2到2/3的儿童青少年的饮食来源于家庭,家庭的饮食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食物偏好和饮食习惯;在很多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父母学历较低的状态下孩子出现肥胖的概率往往要高很多,在如今“高压”的学习环境中,父母一直怕孩子营养不足,拼命地为孩子补充营养,过多摄入就容易造成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一个人的饮食行为的发展和形成主要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而饮食行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父母,饮食习惯一旦形成往往会持续一生,而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1.2学校因素

营养教育及身体活动的开展不足。根据臧坤的研究显示:在干预前,小学生普遍存在饮食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学生会有常喝含糖量较高的饮品、油炸食品以及晚上睡前吃东西等不良饮食习惯,并且平时缺乏体力活动和锻炼不积极;而干预后,对于营养知识的掌握以及身体健康指标都有所增加。学校开展的身体活动也不够充足,由于传统的思想中,还存在着所谓的主副课之分的思想,大量占用学生的体育课,以及阳光体育时间。健康营养知识的普及以及身体活动展开的不足,这都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因素。

1.3社会因素

零食和含糖饮料等非健康食品摄入过高。根据马冠生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调查显示,食用零食和含糖饮料食用的数据在逐渐上升。儿童青少年在选择某种零食或饮料时,会受味道、营养价值、包装以及广告宣传影响。产品好的包装以及广告宣传效果对于儿童青少年选择零食或含糖饮料时有很大的影响。产品制造商为求每一种产品的市场最大效应――需求数量的最大化,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借助明星效应带来的粉丝经济,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而大多数儿童青少年对于偶像有着狂热的追崇,这就会产生盲目的食用。零食和含糖饮料虽然含有一定的能量和营养价值,但过多的食用易造成超重与肥胖,并且会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

1.4自身因素

贪吃心理的形成及缺乏健康意识。有研究表明,当人在紧张时,咀嚼可以降低脸部的紧张度,而达到缓解紧张的效果。吃便成为了矛盾冲突,内心焦虑,恐惧等心理行为障碍的最好缓解方法。吃的食物当中,而以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居多,因为心情不好时,人体会缺乏B组维生素,而糖不仅可以满足脑部的能量需求,还可以促进B1、B12的摄入,对精神上有一些安慰或满足。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青少年长期处于家庭、学校的学习压力之下,常借助吃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及焦虑,而焦虑时爱吃就变成了一种学习而来的不良习惯。过多的能量摄入而较少的身体活动就导致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而肥胖者往往存在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幸福感与满足感差、内心抑郁及社会适应力降低等心理问题,这些肥胖导致的心理行为障碍又常以借助食物进行缓解,然而大量的进食及少量的运动又导致肥胖,形成了恶性循环。

2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预防

2.1家庭环境

提高家长的营养知识以及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饮食方面,家长应多了解营养知识,而学校及社会应该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组织活动对营养知识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行普及与讲解,让家长对于饮食与健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确保三餐的膳食营养基础上,家长可用同类单位热值低的食物取代高热值,如用鸡蛋、面包等代替高热能的甜点心做早餐,用禽肉、瘦猪肉替代肥肉和脂油,用牛奶、豆浆和白开水取代甜饮料等。

正确引导儿童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不断鼓励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和尝试新的身体活动项目,并限制他们看电视和玩电脑/平板的时间,减少儿童青少年静态活动的几率。并且家长因抽出大量休闲时间陪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父母的陪同下,可以提高儿童青少年运动的积极性和运动程度,有助于预防和降低肥胖的危险。

2.2学校环境

改善学校膳食、营养教育方式。学校膳食的搭配主要来源于食堂工作人员,所以对于食堂工作人员对营养膳食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为了使学校食堂的饮食更加合理营养,食堂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具有相关营养知识储备;加大营养知识的宣传;保证食品来源的质量,科学搭配。课堂中,改变营养教育的方式,加大课程中营养知识教学的配比,在不同的科目中都可加入营养知识。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营养素与疾病、饮食行为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掺杂在课程内容中,进行形象地讲解;在数学课教学中,可以将食物中营养素的比例运用在百分比知识点的教学中;在美术课教学中,可以在学习食物与食物色彩的搭配,同时,还可以学习食物与食物之间的平衡饮食。总之,将营养知识生动、有趣地渗透到学生的每个科目中,让学生时时都能接触到这些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加大学生的身体活动的机会。在学校管理制度中,应加强课程管制,不得强行占用学生的体育课,体育理论课时,教师应丰富课程内容,将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如“双龙戏珠”、“手脚并用――剪刀石头布”等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喜欢游戏,主动参与游戏;课后时间,除去我们常有的大课间操,学校应开展大量互动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定期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校园趣味性运动会。大量增加有趣的课外团队活动,玩中动,动中乐,乐中学,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身体活动量,并且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意识。

2.3社会环境

严格控制非健康食品的销售及不同食物热能表的透明化。李可基教授认为:超重与肥胖不仅和过多的饮食摄入有关,还与我们的公共环境以及社会的价值观息息相关。在倡导我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增加身体锻炼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针对超重与肥胖采取相应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控制。政府可对食品和饮料等行业提出要求,立法限制学校对于高热量的食品和饮料的销售,对于学校收入的损失可进行补偿;限制一些不适当儿童青少年的食品广告,因为不适当的食品广告会错误地引导儿童青少年对食品的消费。食物生产商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应该将每一种食物的热能标明,特别是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店。例如一份100g的蒸蛋糕有320千卡,鸡块(6块)有286千卡,而一份100g的番茄有19千卡,等等。在消费者了解不同食物的热能时,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份更加健康的食物,而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选择热能更高的食物。

政府应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努力实现运动生活化。增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策法规执行力;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各级体育组织和体育设施;多举办体育赛事,形成激励机制;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健身知识、普及科学健身方法、宣传体育赛事,营造浓烈的社会氛围;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坚决杜绝体育课、阳光时间被占用的情况,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锻炼的习惯;鼓励社会捐赠、投资体育事业等。

2.4自我健康意识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含糖量较高和高热量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减少热值高的饮食,多摄入豆类、豆制品及蔬菜等纤维素多,饱腹感强,热值低的食品;在固定地方,坐着吃;不边吃边看书报、电视;吃饭时,速度尽量放慢,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细嚼慢咽,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过多的摄入;吃的过快,血糖上升的速度过慢,会有种吃不饱的感觉,进而导致多吃。

3分析与讨论

问题的形成主要可从内外因进行分析,内部原因主要是自身因素,而外部原因可从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因素进行探讨。自身是造成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重要因素,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自身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和自身采取预防措施的结合对减少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有一定的影响。而此时最重要的是如何联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为儿童青少年营造一个好的社会氛围以及一个健康的营养环境?又如何克服困难更好的去实施这些预防措施?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CX2016B522)。

参考文献

6.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篇六

摘要: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是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探索性的调查、分析、研究,以期能够引导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趋利避害,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心理健康研究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青少年是网络使用、交往的重要主体。就网络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但另一方面,网络也带来了阴暗丑恶的一面,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青少年身心发育和社会化尚未完成,他们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的甄别往往缺乏深刻的认知。因此,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网络成瘾不仅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情况进行了调查,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查询。

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5%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45%,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0%,在学校上网的占10.8%。

青少年在上网时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一、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1.积极影响

(1)、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2)、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

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

(3)、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

(4)、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

(5)、网络为青少年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具优越性的文化环境。

首先网络文化改变了青少年的求知、学习方式,开发了智力和感官能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其次改变了青少年的娱乐、游戏方式。对孩子们来说,玩乐、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通过游戏、玩耍,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交往的礼仪和规范,学习到规则意识并增强想象力。

(6)、次改变了青少年的交往方式。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与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青少年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青少年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网络使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

2.消极影响。

(1)、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荒废学业

网络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聊天是许多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这种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响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计算机网络挤占了青少年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学习的认真态度。

(3)、影响社交能力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4)、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还有是黄色垃圾及暴力对青少年的危害。而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互联网上大约有 100万个黄色电脑文件,其中大部分是短篇小说、录相剪辑和图片。淫秽色情制品通过网络对青少年造成“精神污

染”,这些网络“色情文化”严重摧残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将他们引入歧途。

(5)、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二、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消极影响

1.营造绿色网络平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1)、建设一批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网站,全面推进“青少年绿色上网工程” 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过来。

(2)、可以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

2.建立学校绿色网站。

(1)、校方可以凭借熟悉学生心理特点、思想动态的优势,建成有吸引力的贴近学生的网站,吸引学生的眼球。比如学校在校园网里开辟 “校园聚焦”、师生对话“、“我爱我校”等栏目。

(2)、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本地区青少年工作的实际,坚持虚拟与现实的统一、个性张扬与社会约束统一的原则,组织网上活动。

3.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

(1)、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中“迷途”的根本保证。

(2)、针对青少年在上网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实行“3W”(即为什么上网(why)、如何利用网络(how)、什么时候上网(when))引导,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上网、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3)、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社会各层面的综合引导作用,形成贯穿各个层级、覆盖各个领域的强大合力。还要经常监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

(4)、建立广泛的CA认证制度,使网络行为者身份可查询。改进网络服务器,使其具有对访问者的地址、访问时间和操作行为记录的功能,形成“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客观条件。

4、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要构建网络道德规范,强化网络道德的软性惩罚机制。

(1)、对青少年认识网络、使用网络进行正确引导,改变青少年上网主要倾向于网络游戏和聊天的不良习惯,把其兴趣转移到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上,从而培养高水平的网络爱好者。

(2)、培养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科学、健康的上网习惯,使其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和行为的侵蚀,做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合格网民,最终使得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因为缺少成长的土壤而自行消灭。、加强青少年的组织建设,消解虚拟组织对现实组织的冲击

网络社会存在大量的虚拟组织,有社交类、消费类、职业类、娱乐类、学术类等等。主动地去了解各类网络组织,与其加强联系,并以有效的方式介入他们的运作、管理,各种虚拟组织可以为我所用,也可以通过网络形成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组织。、加大网络立法力度,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有多种形式。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国家规定的是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并规定了由文化部门进行监管。各地文化部门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这一规定,加大对违反这一规定的网吧的管理和处罚力度。

7、学校应加强关注学生心灵和生命的教育。

从调查中可见,上网吧的学生很多是因在校学习压力太大,多次受挫,同时又没有知心的人可倾诉,不被人理解和接纳。其实,从我们的咨询实践和与学校教育合作中发现,只要我们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多给他们些心灵关注,将心理辅导寓于教学和教育之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会得到很好的化解。

7.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篇七

一、网络心理危机的内涵研究

所谓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这种本质属性人们往往以“定义”的形式加以呈现,而与此本质属性相关联的特性也被称之为“特征”。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定义”和“特征”两个方面对网络心理危机概念的内涵加以研究。

1. 网络心理危机的定义研究

尽管根据不同的来源,学术界对“危机”(crisis)一词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但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危机不再意味着是迫在眉睫的大灾难……而是生命中一个必要的转折点,即生命发展中所面临二选一的决定性时刻,它汇集了成长、复原与更进一步分化时所需的资源[6]。可见,“危机”一词既有“危险(danger)”的意思,同时也暗含“机遇(chance)”。“心理危机”这一术语不仅拓展了危机研究的范畴,也进一步促进人们开始关注内在心里中的“危机”现象。就心理学而言,心理危机,一般是指个体或群体面临突然的或重大的生活挫折或公共安全事件时,既无能逃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应激的方式来应对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况[7]。鉴于此,心理危机本质上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与“危机”和“心理危机”相比,“网络心理危机”一词则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话语,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交互性、平等性、不对称性在带给人们体验新生活的同时,也给个体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就心理层面而言,这种网络的不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网络本身所携带的突发性事件,例如:马加爵事件;地震或火山瞬间爆发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场景;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失事时人们的心理冲击;他杀或自杀时的血腥画面;等等。人们长时间接触此类事件,都会引起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危机。二是现实中具有心理危机的人将自身已有的心理危机现象通过网络传播出去,从而引起网络接触者产生相应的心理危机。如有自杀倾向的人在网上谈论自杀的念头,甚至直播自杀过程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网民也产生自杀的冲动。由此可见,网络心理危机由两个部分构成,我们不妨将其界定为:因网络本身携带的突发性事件或现实中具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人将自身已有的心理危机现象通过网络来传播而引起的心理危机,称为网络心理危机。简而言之,因网络事件而引发个体产生的心理危机,便为网络心理危机。

2. 网络心理危机的特征

对网络心理危机进行特征分析,也是一种用以揭示网络心理危机特点的有效方法。根据“网络”和“心理危机”的各自特征,我们认为网络心理危机主要具有以下三种特征。

(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依

网络心理危机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与网络接触的个体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心理危机。这种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由人的弱点所造成的,即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由于人经验的局限性,并非每个问题都能顺利解决,从而会产生种种困惑或挫折,于是便产生了相应的心理危机。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接触电脑的机会越来越多,致使人们看似心理放松、宣泄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多,事实上其方式往往脱离实际,无法真正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行为方式,从而使得网络心理危机逐渐增加成为可能。

尽管网络心理危机属于心理危机,也具有一般心理危机的特征,但其又有特殊之处,使得网络心理危机不管是在形成原因还是在干预模式上都与一般的心理危机迥异。例如,在形成原因方面,网络心理危机的产生无疑离不开网络,它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前能够诱发心理危机的刺激物在网上的呈现越来越多,特别是具有心理危机的人,像恐惧、抑郁,以及拥有自杀念头之类的人,在网络上不断“吐露心声”,这些都造成心理防御能力低的网民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危机;在干预的模式方面,除了传统的认知模式以外,还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2)复杂性与时代性交融

网络心理危机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既可以是发展性危机(即个体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自身持有的信念与网上内容不符,从而导致异常反应),也可以是情景性危机,即个体在互联网上浏览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体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如地震、火灾、洪水、海啸、龙卷风、疾病流行、空难、战争、恐怖事件等)。除此之外,这种复杂性还表现在心理危机的发生必须与网络密切相关。这样,与一般心理危机相比,多了网络的介入,这样不仅使诱发心理危机的因素变多,也给心理危机的解决带来麻烦。例如,网络上交流工具很多,如QQ、微信、微博等,为了满足多样化网民的需求,心理工作者首先需要学会使用各种网络交流工具,然后才能针对性地交流。

网络心理危机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当今社会转型期的产物。如今,社会各个领域都飞速发展,而个体对这种变化的心理准备却不足,对多元化的心理认同还不够,这不免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担忧,从而容易产生焦虑、恐惧、迷茫心理,出现信任、信念和诚信等各种心理危机。第二,它是当前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完善、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移动数字多媒体传输技术的突破,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课堂等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各式各样的事物。然而,由于交际的符号化和信息的异化,导致交际的盲目性、迷惑性、欺骗性和假相化,使得个体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可能更加迷茫、空虚和痛苦。

(3)危险性与机遇性并存

由危机的内涵可知,危机包括危险和机遇的意思。同样,网络心理危机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向其危险性;另一方面指向其机遇性。其中危险性不言而喻,若个体因网络产生心理危机的程度过重,超过了个体的承受能力,威胁到正常的生活,这就有可能导致应激障碍。若个体此时采取了不适当的方法去应对,就会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下降,甚至出现精神崩溃或自杀倾向。

尽管网络心理危机的触发源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危机,但是就心理危机的本质而言,它与一般的心理危机一样,更多地取决于个体对危机事件的认识、个体的既往经历,以及应对能力等等。因此,遇到网络心理危机时,如果个体进行适时的干预,处理得当,不但能够增强自身的能力,还能够健全自己的人格。正所谓每一次危机的解决,都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而做出的准备。

二、网络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表明:影响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即个体的认知失调、情绪障碍、父母教养方式和舆论媒体负面信息宣传过度。为了更好地预防、缓解甚至消除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的发生,本文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

(1)个体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指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以至于产生不舒适的身心状态。认知失调对个体的网络心理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例如,就认知方面而言,认知失调的个体在网络上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认知失调者对观念是非本身的判断存在错误,即对客观事物本身认识不足;二是认知失调者对网络知识的判断失误而信以为真,即有些网络知识本身就是虚假的,有意迎合大众而大肆宣传。为了减少和消除这种由失调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甚至心理危机,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二是增加协调的认知成分;三是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与另一个认知成分矛盾。因此,在网络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让青少年及时地了解认知失调理论的相关内容,从而避免青少年因认知失调而与网络接触时产生心理危机。

(2)个体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也称心境障碍,它往往伴随着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情绪障碍的学生不仅对其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8,9],对其网络心理危机影响也显而易见。例如,处于抑郁状态的个体,可能因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对现实生活的兴趣降低,从而导致心理产生空虚感,久而久之,就会变为一种孤独感,此时个体为促使自己内心的再平衡,就很容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属于自己感兴趣的世界。而网络的虚拟性,不仅无法使个体真正解决自身的问题,还有可能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因此,在网络心理教育中,教育者及时关注并调节个体的情绪障碍就显得至关重要。另外,青少年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情绪觉察能力、情绪理解能力以及情绪表达能力等手段来减少情绪障碍的发生。

(3)父母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教养过程中所持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重大影响。例如,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使得青少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一般较差。这样,当孩子接触网络时,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放松,从而会深陷网络,为心理危机的产生提供必要前提。又如,溺爱型方式使得青少年往往自我控制力差,对父母依赖性强。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就很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影响,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再如,在放任型家庭中长大的青少年由于缺少温暖和爱,他们常常处于紧张、恐惧之中,而网络的虚拟性和包容性似乎能让他们感到更多的关怀,最终导致迷恋网络而受害无穷。相对而言,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般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能与人和睦相处。即使他们与网络接触,产生网络心理危机的概率也较小。因此,为了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网络心理,家长们应适时地关注自己的教养方式,避免因方式不当而使子女形成不健康的网络心理状态。

(4)舆论媒体负面信息宣传过度

如今许多网络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争夺利益最大化,常常见诸于报端的是一些媚俗的、吸引眼球的内容,如各种恶性事件、丑闻,且有夸大事实的倾向。而很多网络负面信息的真实与否,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很难去查证,致使很多青少年也成了谣言的传播者。这些对青少年的心理危机有着重要的诱发作用。例如,媒体对自杀事件给予多次报道,就有可能提升自杀率。例如,卧轨自杀曾经在维也纳成了自杀者们常选用的方式之一。同时,媒体也对其进行了大肆渲染。此后,奥地利针对媒体的自杀报道制定了一系列要求。随着报道方式的变化,卧轨自杀率也降低了80%。可见,负面信息的大肆宣传确实成为助长心理危机产生的土壤。鉴于此,首先,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好其监督职能,加大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进一步管理;其次,作为公民,应该自觉抵制负面信息;最后,媒体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感,避免在网上恶意夸大传播负面信息。

三、网络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

在网络心理危机干预中对模式思想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干预的效率,也有利于节约大量的资源。因为干预模式是在一定干预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干预范式。根据网络心理危机的特点,这里提出如下三种干预模式。

1. 即时-预约模式

从时间的维度看,针对网络心理危机者的干预可以采用即时-预约模式。所谓即时-预约模式,就是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远程操作的便捷性,网络心理危机者通过网络来及时联系或预约相关的心理学专家来干预自身心理问题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出现有两个客观原因:一是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这为即时-预约模式的实现提供可能;二是国内尚缺乏足够的心理咨询师。例如,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精神科医生还不到2万人,其中有本科以上学历合格的精神科医师大约4000人。全国平均每6万多人才分到一位精神科医师;而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精神科医生就更为少见。这样,很多严重的网络心理危机当事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得不到有效的干预。该模式的优点:一是有利于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做到24小时不间断开放,从而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有利于将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缓解目前人手不足的压力。

2. O-To-O模式

从空间的维度看,针对网络心理危机者的干预可以采用O-To-O模式。所谓O-To-O模式,就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模式,既包括从线上到线下(Online-To-Offline)模式,也包括线下到线上(Offline-To-Online)模式。其中线上即网络世界,线下既现实世界,这种模式是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机结合形成的又一全新干预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心理干预者首先在网上与具有网络心理危机倾向的个体相识,并发现相关问题,然后通过网络在线预约转入线下进行干预,通过现实中的面对面干预,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患者,最终达到解决网络心理危机的目的。然而,由于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接受干预,例如工作比较繁忙、问题比较敏感、面对面聊天会产生畏惧心理等等,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转入网络干预,在网络的自由环境下,解决存在的心理危机。事实上,无论是线上到线下模式,还是线下到线上模式,其本质都是采用现实与虚拟相结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最终起到有效干预患者心理危机的目的。

3. 认知-调节模式

从内容的维度看,针对网络心理危机者的干预可以采用认知-调节模式。所谓认知-调节模式,就是通过调节不合理的认知观念,达到调节心理危机的目的,它适合于危机稳定下来并接近危机前平衡状态的求助者。该模式源于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和Beck等人的认知疗法。在他们看来,心理危机的形成不是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个体对应激事件错误的主观判断引起的。因此,干预者要通过角色训练等技术改变危机个体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成分,进而强化思维中的理性,从而达到重新获得对自己心理危机的控制。同样如此,人们对网络事件异化的、歪曲的思维是网络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干预者就需要通过校正患者错误的思维方式,帮助当事人克服非理性思维,获得恢复平衡的信心。鉴于此,认知-调节模式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干预者帮助来访者练习和实践新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使得个体的思想变动更为积极,更为肯定,直到旧的、否定性的思想消失为止。

摘要:因网络本身携带的突发性事件或现实中具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人将自身已有的心理危机现象通过网络来传播而引起的心理危机,称为网络心理危机。网络心理危机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依、复杂性与时代性交融以及危险性与机遇性并存三种特征。导致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种:个体的认知失调、情绪障碍、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舆论媒体负面信息宣传过度。针对网络心理危机,可以采取三种模式加以干预:即时-预约模式、O-To-O模式、认知-调节模式。网络心理危机研究为广大心理健康教育者在今后的网络心理危机处理与干预中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内涵,影响因素,干预模式

参考文献

[1]燕道成.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成因与教育应对[J].中国教育学刊,2014(2).

[2]郑海斌,苗军芙.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2(11).

[3]胡珊,范会勇.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状、归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5).

[4]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5]曾洁.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6]顾瑜琦,孙宏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邱鸿钟,梁瑞琼.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8]Leising,D.,Grande,T.,&Faber,R.The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A measure of gener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9(4).

8.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篇八

摘 要:青少年期是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是青少年个体确立同一性以及产生同一性混乱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在该阶段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成功度过该阶段受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不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必须优化以上四项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群体社会化;同一性混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87-03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渴望变换社会角色;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并不协调,由此,面临着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矛盾。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试图探讨如何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

一、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是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和影响个人发展的一切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1]。车文博认为,从发生作用先后来看,环境可分为生前环境和生后环境;从发生部位来看,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从外部环境的性质来看,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从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特定的定义,不同的学科对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心理学上,宏观上将社会环境定义为整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认为社会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是纯粹客观的,不同的个体均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按要素性质可将社会环境分为物质环境、生物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社会环境;按功能可将社会环境分为聚落环境、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医疗休养环境。也有人认为社会环境包含五大子系统,即自然系统、人口系统、文化教育系统、经济政法系统以及社会风尚和社会方式系统[3]。由于社会环境的分类繁多,对社会环境的不同分类也是基于不同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对象,故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需选定一个特定的分类,这个分类要概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对这些社会环境进行概括,可概括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全文将围绕这四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分析。

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

本文基于青少年日常生活接触最多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将社会环境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1.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4]。青少年处于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容易产生同一性混乱即同一性危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青少年阶段(12~20岁)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如果这个过程不顺利,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也就是发生同一性危机。同一性危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问题上,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必要就具体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这些社会环境进行研究。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很多,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金盛华把研究的焦点放在社会机制上,张胜康则着重研究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的影响,彭渝等研究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李萌等详细介绍和评述了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及其围绕这一理论的争论。还有的学者则重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如陆士桢就研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周先进、李颂明、侯捷等也关注这一点。已有的研究范围涉及广泛,研究侧重点比较具体,重点研究某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或者研究宏观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研究四类具体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对于青少年来说,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心理的极为重要的场所,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家庭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鲍尔温特将家庭的教养态度分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的教养态度将父母、儿女之间的界限人为进行划分,儿女不得反抗父母做出的决定,成为被管制的对象,父母也不理解儿女的需要和想法,按照自己的观点塑造儿女,稍有不满则严厉批评或采取棍棒教育;溺爱型的教养态度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更易出现,孩子就像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父母和爷爷奶奶等都围着孩子转,过分迁就孩子,使得孩子不懂得和别人分享,不懂得谦让;放任型的教养态度难以培养父母与子女的亲密感,加深了两代人的代沟,往往会造成青少年冷漠、散漫的心理品质;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有助于父母与子女成为朋友,他们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理解,能够为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家庭中的孩子通常会有任性、高傲等不良品质,同样,也会在智力发展、能力发展、视野开阔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孩子通常更懂得责任和孝顺父母,勤俭节约,意志力坚强,同时也容易造成眼光狭隘及自卑等心理品质。除此之外,父母本身的综合素质对子女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高素质的父母对子女智力能力的发展、情商的发展、个人气质的培养等方面有好的帮助,而低素质的父母则可能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不能给子女进行心理上的安抚,不能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也不能拓宽子女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二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教师、同学及校园文化等都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知识丰富的教师能以其特有的魅力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和兴趣,而人格高尚的老师则更易被学生当成道德的榜样和化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提供向善的动力,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道德败坏的老师,对学生的身心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种现象应该得到严厉打击和遏止。

同学在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相近,因而更容易交流和相互影响,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和提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乐观的性格,而不良的人际交往则往往导致青少年自闭心理的产生,青少年容易悲观、自卑。同学之间也会在很多方面如学习、生活习惯、看待事物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交流并相互之间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身边的同学本身就能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优秀的同学在一起能容易变得优秀,反之则容易变得不优秀甚至平庸。

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校园文化注重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校园文化则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建构多层次、多方面的校园文化是极其重要的。

三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很容易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必须设置在学校特定范围之外,然而,青少年学生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青少年最终沉迷于这些游戏场所不可自拔,变得玩世不恭,抛弃信念和理想,甚至发生抢劫、盗窃等行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得到迅猛的发展,网络媒体得到空前的发展,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青少年不能准确地辨别这些信息,很容易被虚假信息和黄赌毒信息影响,进而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网络上言情小说等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勾起青少年对爱情的憧憬和好奇,对早恋的产生也有着催化作用,而青少年不能正确地处理早恋,同样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社会上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不良的社会风气容易误导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各种道德败坏现象会使青少年变得麻木和冷漠,犯罪事件的不正确处理会给青少年错误的暗示等种种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四是同伴群体的影响。1995年,哈里斯在《儿童的环境在哪里?———成长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一文中提出: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没有显著的影响。其群体社会化理论将同伴群体的社会化功能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越了家庭。由于不同国家影响青少年的社会环境在具体作用程度上不尽相同,故对哈里斯的观点也应区别对待。应当承认的是同伴群体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也不应该否认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主要集中论述发生在家庭之外的各种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问题,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关于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以及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和社会文化传递的机制。

群体存在以下五种基本行为现象:群体中的友好行为、群体外的敌对行为、群体间的对比行为、群体内的同化行为以及群体内的异化行为[5]。同一个群体中的成员互相之间关系友好并会努力做有利于群体发展的事情,对于群体外的人则抱有敌对的态度,不同群体之间会进行对比,群体成员的行为观点会趋于一致,同一个群体内的成员也会分成不同的地位。这也意味着青少年为了获得所在群体的认同而自发地持有某种观点或做出某种行为,群体的认同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入什么样的群体很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判断,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群体中也存在着社会文化的传递。群体和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的传递,群体内部也存着这文化的传递,如果传递的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则有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阻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引导其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三、青少年心理成长社会环境的优化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努力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本文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分为四大类,故要从这四类具体的环境着手进行优化。

家庭环境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改善父母的教养态度,宣传民主型等有益的教养态度,促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使父母与子女了解双方各自的需要,从而能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处理双方的关系;应加强社会各界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爱,重视其心理健康发展,为离异家庭子女提供心理咨询,同时也应做好父母的工作,努力为子女提供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应该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为子女树立好的行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引导子女心理向好的方向发展。学校环境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知识水平,为青少年提供良师;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等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问题解决机制;完善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校园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社会生活环境方面,要取缔非法的娱乐组织如黄色书摊、情色歌舞厅等,扶持健康的娱乐场所和学习场所如学习书店、体育运动馆等;净化社会风气,加大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惩治不道德行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及其先进事迹,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引导媒体进行积极准确的信息传播,严厉打击造谣与传播谣言的行为。同伴群体环境方面,要了解青少年周围的同伴群体的基本情况,判断哪些是有益的同伴群体,哪些是有害的同伴群体;对有益的同伴群体采用引导、扶持的方式,使其健康发展,传播健康向上的群体文化,继续发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对有害的同伴群体采用弱化甚至取缔的方式,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处于同一性的确立和产生同一性混乱的阶段,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帮助青少年形成独立的人格,确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不良的社会环境则会使青少年产生悲观、孤僻、自傲、自卑等不良人格,严重的甚至会采取报复社会的手段来唤起他人对自身的注意。青少年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这四个具体环境是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接触最多的环境,也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为了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主要是对这四项具体的社会环境进行优化,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同伴着手,扶植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弱化甚或消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利的因素。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的内在条件,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4.

[3]王雨田.略论社会环境[J].社会科学战线,2002,(1).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

上一篇:中班 多吃蔬菜不挑食 教案下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