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实自我

2024-06-19

寻找真实自我(精选11篇)

1.寻找真实自我 篇一

不论面试官怎么面试,面试官总是希望考察出应聘者在未来工作环境中的真实水平,任何一个问题,尤其是压力测试题,无论你如何回答都要展示真实的自己。不要试图取巧,最失败的`是弄巧成拙,不仅没有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反而暴露出自己品质上的一些问题。

压力测试情况下,面试官第一个是看你的表情变化及情绪控制程度和方法,判断你是冷静处理问题还是躲避问题,是急躁冒进还是急中生智,

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个压力测试,正常情况下你会心态放松,一放松就冷静,冷静下来以后急中生智就会油然而生。

放松才会冷静,但不能装冷静。因为你一旦开始掩饰自己,就会有后续很多的动作和语言来掩饰自己。所以劝应聘者,你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哪怕最后你没得到这个岗位。不然就算你加入了这家公司你也会受不了那种环境而狼狈离开。请记住,诚实的品质比能力更重要。

2.寻找真实自我 篇二

之前一位资深教授对我的画这样的评价, “画中可闻一股茶的香气了!”高兴之余, 又觉得此言甚妙, 让我想起以前, 在一本油画杂志上见到过这样的提法——“色温”。就是说, 好的油画其整体的色彩能使人获得一种舒适的温度感。“香气”和“色温”似乎都是对油画“精神”很好的评价, 直觉告诉我, 这二者之间一定存有很直接的内在的关系。

“香气”的气味感由我们的嗅觉引发, 而“色温”的温度感, 则由触觉引发, 它们都源自我们身体最原始、最真实的渴望。这促使我萌发了一个看似不够成熟的想法:

一直以来, 被艺术家、哲学家所高调称道的, 所谓艺术的“精神”“灵魂”“观念”……有如庄子的“道”、柏拉图的“理念”、王国维的“境界”, 都不期然的将我们引入了一个模糊的、神秘的、超乎于人世的境地。那里如此虚无缥缈, 遥不可及。我们像是被施了魔咒一样, 变得忘乎所以, 迷失方向, 忘记了最原初的自我。我不禁要问:我们是不是飞得太远了?那里的终极是什么?我们真的拥有翅膀吗?不!我们毕竟是“注定着要遭遇死亡的凡人”[1](2)。我想, 我们更应该带上灵心回到尘世去, 感觉现世人生中各色各样的事物所带来的愉悦, 让所谓的“精神”回溯到它的源点。

感觉器官的快乐引发美感

离开了自然物体, 就失去了谈美和美的形式的必要性。戴安娜.阿克曼说:“如果没有感觉之雷达网的最初探测, 就无法理解这个世界。”[2](1)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与周围最直接的关系, 是通过这些敏锐的“雷达网”来实现的。我们每天都在观看、倾听、品尝和接触外物, 如果失去了这些基础, 仅仅飘忽在所谓超脱的“精神”之上, 我无法想象美感从何体现。林语堂先生说:“即使是酒精也需有一个‘实体’——和淡水混合起来——才能味美适口。然而我们这些可怜的俗人却须饮这种精神所凝聚的精华。这种过分着重精神的态度实是有害的。”[1](3)既然如此, 我们何不生活的更自由些, 尽情享受眼、鼻、口、耳等器官带来的有声有色的快乐呢?

间接的感官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

我们全身的器官是随时随地在配合中工作的, 多数情况下, 我们对此丝毫没有察觉。认为绘画只是基于色觉和视觉、音乐只需要耳朵的聆听、口舌也只是品尝美味的工具……这也难怪, 我们的感官配合的如此天衣无缝, 自然得如同鸟鼓羽翼一般。老子言“太上, 不知有之”。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无时无刻不再呼吸, 谁又会在意“肺”器官的存在呢?认为这不过是“我自然”, 只有在那些器官生病时, 我们才会真正去关注。故此, 我们对感觉的把握经常是局限的、片面的。

实践告诉我们, 间接的感官往往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享受视觉的盛宴, 不仅仅只关乎“视”, 也需要鼻去嗅、口去品、耳去听、甚至于手和身体的碰触……保罗.克里对此做了一个比喻, “一只眼看, 一只眼感觉”。当然这只是一种幽默的说法, 事实上并非另“一只眼睛”在“感觉”, 而是所有的官能在共同作用。我们看的同时也感觉着, 这正是一百个人明明看着同一棵树, 却在画纸上出现一百种表达方式的原因所在。间接的嗅觉、味觉、听觉等器官发挥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作用。

顺应自然的生活与创造

当然, 艺术的“精神”来自于感觉器官, 感觉却不能成为艺术的唯一, 它还包括人格与智慧, 那需要在充足的人生经验和阅历当中逐步形成。所以, 初生婴儿是最感性的, 却无法创造成熟的艺术。

而初生婴儿般的感受能力无疑是艺术家最可贵的素质。我本人的体会, 艺术家创造一件艺术品, 如同借上帝之手来制造一个生命体, 而感官便是创造力。艺术促使人们将被压抑的感官欲望最大限度解放出来的有效载体。“它是人人都可以进入的世界, 而且人人都可以通过进入这个世界, 使自己在现实中未得到的满足的欲望得到替代性的满足。而这也就是艺术欣赏和审美经验的本质所在。”[3](1)

逆向的思考, 便是儒家的学说, 认为艺术能够使情与理融合无间, 让人的身心达到平衡与和谐的状态, 使人的内在世界得到空前的完善。孔子在音乐的节奏中便得到这样的体验, “乐其可知己, 始作翕如也, 从之纯如也, 皦如也, 一如也, 已成” (《论语卷三.八倄第三》) 。“已成”所指的一方面是音乐的完成;更主要的意思是, 倾听者本人从中找到了完整的自己, 这是怎样的满足感呀!

我们需要一种动物性的信仰, 找回最原初、最自然的自己。林语堂说:“有时我们太富于野心, 看不起这卑低的, 但也是宽大的尘世。可是我们如要获得精神的和谐, 我们对于这么一个孕育万物的天地必须有一种感情, 对于这个身心的寄托处所必须有一种依恋之感……尘世到底是真实的, 天堂终究是飘渺的, 人类生在这个真实的尘世和飘渺的天堂之间是多么幸运啊!”[1](4)

我觉得, 无论艺术、哲学也包括宗教在内, 唯有承认现实的人生, 唯有清醒的认识并遵从我们各种天赋本能的欲望, 抛开对“精神”无端的信仰, 顺应自然的生活与创造, 达到德参造化之境, 这才是人的最高理想。

摘要:哲学家早就告诉我们, “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由感官之经验获得的, 如果人类没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 便不能产生智识”。相信艺术的奥妙也在于此。最好的创造, 不过是艺术家将自己最真实的感官欲求, 最大化的转移到所创造的载体当中;对于观者而言, 一件艺术品是否具有感染力, 也同样在于, 其作品当中所散发的信息, 是否能得到其自身各部分感官的认同。所以美学的“真谛”就深藏在我们最自然, 也是最神奇的身体当中;它的规律, 也建立在我们朴素的生理规律之上。那些神奇的智能或美感是完全“物质”的, 它们在于生理的愉快和满足。

关键词:人类,物质的,自然,现实,感官,感觉,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1) 第26页; (2) 第145页; (3) 第27页; (4) 第27页.

[2]布雷斯纳克:《丹戈尔橘之梦》[M].中信出版社.2006年出版. (1) 《一月唤醒本我》篇; (3) 《一月味觉的本质》篇.

3.寻找“教师个体”的真实“自我” 篇三

1阅读吸纳,充实自我

学习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是最主要的方法。如果具备以下几种意识,阅读效果会更好。

(1)分析消化意识。经典的教育论著和专家的报告具有前瞻性、方向性、指导性,阅读时要潜心揣摩,分析消化,吃透内涵,把握本质。比如,审视语文教学30年的发展,阅读中发现课堂教学大致经历这么几个阶段:强调文道结合(实际以“道”为主)的“讲读式”→注重启发引导、注重思维训练的“启发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型”→加强综合训练、落实素质教育的“综合实践型”,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始构建“对话型”课堂。阅读分析后就明白了课堂教学的这些发展是继承优秀、不断创新、强化育人的发展。

(2)类比意识。类比是逻辑学范畴的术语,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在阅读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备课参考之类的文章或者听一些示范课、公开课时,就要学会类比推理,由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推想到几篇课文的教学,因为这些文章或课例也仅仅是个例子,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3)质疑意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育教学文章时,必须有质疑的意识。A,理解性质疑,为读透文章服务。在阅读时不妨这样问:为什么作者这样阐述?理论依据是什么?这样的设计巧妙在哪里?B,怀疑性质疑,对文章大胆地提出怀疑和补充。常常这样问:这样的分析正确吗?深刻吗?能不能更深一层的说明?这样的设计或建议是不是最佳,能否更好?那样,我们可以对文章做一点修改、添加,甚至否定。C,实践性质疑,联系教学实践进行再思考、再创造。可以问:怎样在教学中体现这种理念?这样的设计在我们班能使用吗?这样的实验能不能在我们学校开展?具备了质疑意识,阅读才能深入,才能融会贯通。

2理性分析,发展自我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理性地分析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内敛温和的就不必追求慷慨激昂,深沉含蓄的就不必追求幽默风趣,活泼开朗的就不必强求深沉稳重。

“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语文教学风格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名师讲学活动频繁,学习名师的教学多起来,老师们一定要明白孙双金是孙双金,王崧舟是王崧舟,而你就是你。特级教师们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探索,结合自身特点,反复实践,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着极强的个性色彩,完全学他们是学不来的。再说,你什么时候真正走进过他们的“纯自然”的课堂,或者说走进过多少次。我们看到的都是特定情境下的公开教学,这时候的课堂氛围、学生状态、教学效果与常态下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些细节我们都要冷静分析,毕竟我们要面对许多现实问题。结合学生,联系实际,寻找真实的自我,探寻切实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做的。博采众长与坚持自我相结合,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才能真正促进自身的提高。

3智慧比风格更重要

语文教学多样化的突出特点是教学风格的多样。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一个有理想的不懈努力的教师,在长期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没有经过深入研究、反复锤炼,而刻意地追求某种风格往往适得其反,显得浅薄,底蕴不足,教学效果不会好,对自己的成长也不利。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教学风格最显著的外化形式,一旦刻意追求某种风格时,教学思路容易局限,教学方法容易单一,教学就会不自觉地带有某些程式化的东西,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说,他们希望每天的课堂是新颖的、是不可预知的,如果我们每天是老套路,用一种方法教,即使我们设计还是很精彩,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不管是诗意课堂,还是对话教学,不管是情境教学,还是读写结合,具体操作上常变常新才会有生命活力,才会吸引学生。

一个成熟的教师追求的是智慧的丰盈。智慧是模仿不来的,它是各种素养在生命里的积淀。中央教科所田慧生老师说:“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和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制和教育风格等多方面的素质高度个性化和综合体现。”

从实践操作层面来说,追求智慧的丰盈就是追求钻研教材的深入浅出。驾驭课堂的驾轻就熟;就是追求与学生交流的水乳交融,教学相长;就是追求面对纷繁复杂局面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是追求面对当前教学多样化的冷静思考、追本溯源……

智慧丰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智慧开启勃发的课堂。从结果来看——以前不知道的今天知道了,以前不明晰的今天明晰了,以前肤浅的今天深刻了;从过程说——经历了,发现了,正在思考,越来越会思考;从情感态度说——感到思考的快乐,领悟的快乐,提高的快乐。

摒弃那些功利色彩的追求,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丰盈智慧,才是真正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本真。

4.诚信考试、做真实自我 篇四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诚信考试,做真实自我》。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如期而至了,这是我们检验一个月来学习的最好机会,也是展现我校学风、考风的重要窗口。这一次考试,是同学们正确评价自己、勇于承认学习上失误和不足、能严于自我约束的一种考验。可以说,考试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准则,更是鉴定我们诚信品质的标尺。同学们,谁不期盼收获,谁不渴望成功?但是伪装的成功不堪一击,弄虚作假没有任何意义。考试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测试,更是对人品的测试。

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次考试。学习在于点滴积累,认真复习,查缺补漏,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考试如果考砸了,可以下次再努力;但品行上如果沾上了污点,又岂能轻轻的拭去?让我们努力营造“以诚信应考为荣,以考试舞弊为耻”的考场考风,用诚实和自尊收获信誉,用勤奋和努力收获成功。

最后,预祝同学们在即将到来的月考中交上一份诚信而又满意的答卷!

5.寻找真实自我 篇五

大家好!

今天,我们依据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前面许多老师做了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是我听后感想颇深。深深的感到自己与别人差距甚远,无论自己在思想上还是教学水平上都已落伍。上学期我所带的中心校四年级3班数学科在期末质量检测中名列倒数第一。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深感十分内疚。

针对自己已经取得的不理想成绩冷静分析发现了许多问题,细细总结我发现导致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清,质量意识不强是导致这次考试失败的主要因素。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对自己没有从严要求,老是抱着“只求过的去,不求过得硬”的态度搞教学。这样导致了教学工作不够扎实,学生对知识没有巩固好,所以就不可能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学方法陈旧,缺少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己懒于学习,存在着严重的照本宣书做法,缺少学习,没有经常性与他人交流也不常从网络上去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管理方法,可以说是古老的“闭门造车,自给自足”的思想坑害了自己。

三、教学过于肤浅不够深入缺乏对学生加强练习训练。上学年的教学中我只重视了课堂上的教学,忽略了课后的复习巩固。教学中看到学生课堂上理解了就满足了,课后作业量较少,是学生课后对已学知识没有很好地复习巩固。

四、学生管理不严,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劲头不强,学习风气不正。由于自己对学生管理的松散是一些学生养成了懒于学习或不思学习的坏毛病,上学期后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抄袭作业,甚至不交作业现象。

回顾过去十分愧疚,展望前景还很美好。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和自己的深刻反思我已认识到了自己不足之处。为此,我决定下学年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从一开学就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观念,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要想着怎样做才能把教学质量搞上去。一开始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向着目标去努力。

二、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丢弃“闭门造车”的腐朽做法。要努力向他人学习,时刻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大胆学习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三、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吸取前车之鉴。从一开始对学生就要严加管教,是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堂课,是学生真正把知识内化为技能。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力度,保证没有一名学生吃夹生饭,不能有一个学生掉队。

6.找寻真实的自我 优秀诗歌 篇六

我们的一生到底应该听谁的?

谁才是我们生命的真正主宰者?

怎么样才能充分认识自己,并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呢?

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倾听来自你心灵深处的声音

搞清自己,最想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正确评价自己的才能与专长,找寻真实的自我。

你也妨将自己的兴趣、嗜好、才能、专长全部列在约上,这样你就可以清楚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另外,你也可以把做过的事制成一览表。譬如,你可以拿出几张纸和一支笔,然后,你在第一张纸上,

下最不想做的事 情,无论是谁让你做的事情,只要你感到做这些事心情不愉快,有勉强的感觉,

就统统列举出来直到你列不出来为止,然后,你在纸上写出你最想做,最愿意做的事情,

写完以后,你可以把不愿意做的事情,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索,

看看你究竟最适合做哪件事情,哪件事情最能发挥你的.才能。

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领域,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样做很困难,

因为我们确定不知道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是这样,你可以写出你不反对做的事情,

然后把这些事情加以比较,找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样你就可以逐一去实践了!

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再去和同年龄其他人的经验做比较,你便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能力程度。

有人云:少年时努力学业,青年时经营事业,老年时进德修业。终其一生,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拥有许多目标,都在自我追寻着。

在面临人生选择之际,在走向成功之前,你有必要明确以下,几点:

·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对什么最感兴趣?

·你做人做事的价值观是什么?

·你具有什么样特殊的天赋?

凡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目前自己所处的地位,

达到内心所想要的地位要经过什么路程,而且不容易觉得自满,那这样的就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自我评价《找寻真实的自我》。

一个怎么样才能知道他需要什么呢?那些大人物的伟大理想和志愿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是根据许多的经验,

以及留心别人所做的,旱灾而通过自己的想象编造出来的,他们是因为不满足现状,自我觉悟和完善起来的。

第一步是认识自我,自我是指一个人具有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意识,也是一个人的活力和雄心壮志的反映。

人家是人家,自己就是自己,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遗传密码,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天分,不同的际遇,

绝不能通过简单的学习而达成一致,这道理其实人人都明白,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学别人,

也还是有那么多人教育孩子去学别人,真叫人不解,每个人是每个人自己,

与其花时间、精力去学习别人,不如找出自己的所能,所长去尽量发挥,所得一定比去

学别人的多!这种说法,可以用在任何方面:做人、处世、事业、爱情等等。专心做自己

比去学别人好得多。别人再好,总是别人,学不来的。

无论选择任何一种,都不要压抑与忍耐地,一味勉强自己,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想说的不肯说,

想做的不去做,完全失去自我,只是为他人而活,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

从而无限度地隐忍,这样的人生是很辛苦的,

7.在虚幻与现实之间寻找自我 篇七

这种理想化的创作方式又往往使人感到一种片面性。在生命的长河中,诸多的艺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无非是人民伦理的大故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故事。而在人民伦理的大故事里,历史沉重的脚步往往侵蚀着个体生命,最终呈现出一种看似围绕个人命运,其实际目的却让国家、民族、历史的烙印变得比任何个人命运深刻的局面。而自由伦理的个体故事只是个体生命的急促叹息与跨越时空的想象。我认为,反思过往的生命痕迹及其哲学思想、精神境界,这一直都是艺术家主要思考的主题。此外,借助石版画这一特定的艺术形式,依据自我的心性,寻找个人的艺术支点,这不失为一个好的艺术思路。在此基础上,艺术家也得以运用想象的翅膀,在二维画面中营造出三维、四维以及异度空间,表现出自己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个体命运的定位。

进入近代以后,各绘画流派可谓是异彩分呈,它们在多方位和多层次上自由地试验各种各样的观念、技法和材料运用的可能性,探讨和尝试各种艺术可能的形式语言。而后的艺术发展则旨在探究纯艺术与其他艺术的界限,架上绘画与新媒体艺术的关系,绘画形象与象征符号的关系,艺术品与现成物品的关系等,继而开始审视人类的思想及行为。

在中国传统艺术审美观中,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受到佛教、道教、儒家等的影响,这在中国山水画中得到深刻而又充分的表现。这种天人合一的意识形态,诉诸自然界形象以抒发情感的方式,几千年来通过一代代人发展、诠释,终成中国传统的美学特征。

追溯自己最初的创作动机,却感到茫然,究竟是什么驱使我去思考,最终确定自己的绘画道路的呢?实际上,我的心理感知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经历了一番尝试后,我逐渐关注因人所特有的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现象,并通过一种似真似幻的组织方式来传达对生命意义潜在精神层面的探究与理解。因此,我近期的创作便开始在人类精神活动(如宗教)和哲学理念中寻求答案,试图通过自己的视点来传达对世界的另一种认知与诠释。

面对空白画面,我总忆起童年的无邪时光,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总爱用直观的表现来表达人的潜意识愿望,并喜欢用抽象变异的其他自然界物体暗示心灵深处的一种朦胧而另类的自我欲望。

我的个性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想探究心灵内在的事件,揭示隐秘而又说不清楚的情感,解除社会的种种禁锢,触摸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角落中的尘土,捕捉无法触及的过去时光,缠绵于生活中的非理性情欲;另一方面,当我在生活中直面困难时,我又总有逃避的渴望(这也许是影响我主题选择的主要因素)。在画面中,我表现出时隐时现的不安定感,这或许和原始人的艺术观和宗教意识产生于神话有关。

8.寻找一个真实的香港 篇八

比TVB更真实的香港

早年前王晶面对记者时批评过许鞍华,说她不该不顾老板的银包乱拍戏,不应该让她在电影圈立足云云。许鞍华也直接回击王晶“拍那么多(烂)片有什么用?”如今风水轮流转,王晶居然成为许鞍华的老板,投资了小成本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以下简称《天》),之后又加大投资拍摄续集《天水围的夜与雾》。如今采访王晶,他大咧咧表示:许鞍华是令我尊敬的导演,拍片找不到钱,应该帮一把。

这一把帮得正是时候,香港电影金像奖刚刚落幕,最佳导演、编剧、女主角、女配角四项统统被《天》收入囊中,为一直“叫好不叫座”的许鞍华狠狠出了口恶气,也为沉寂已久的反映香港现实生活和本土小人物的电影标上一个金质奖章。

说起香港本土电影,其实中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香港电影有一度成为打打杀杀的黑帮片代名词,从最开始的《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到后来的《古惑仔》系列,全是黑社会的天下;相对的,警匪片也在里面占据半壁江山,成功的例子要算《无间道》系列以及前后延伸出的大警司小督察故事,杜琪峰的“PTU机动部队”也拍成了一个系列;再下来就是各类俊男靓女的商业爱情电影,无厘头搞笑贺岁电影。一块大饼被分为好几个市场,反映香港本土生活的小人物电影被一挤再挤,成了披萨饼的另类边边,永远成不了观众的焦点。

正如这场成功的金像奖“自卫反击战”,《天》的获奖,让人们有机会重新审视香港社会的现实生活。撇掉“繁荣、物质、多金”之类的标签,谁说香港遍地都是黄金,人人都活在TVB的《珠光宝气》兼《情陷夜中环》里?一个朋友看完《天》后对我说,原来香港也有穷人。当然有,而且不仅是穷人,还有老人、未亡人、普通人,他们每天都过着自己默默无闻的香港生活,没有精彩却很真实,真实到导演一度想拍成纪录片——本色记录香港小人物们的生活,让每个人看完都想到一点生活的本质——那种平淡、无奈和坚持。

天水围,在哪里?

天水围是香港新界的一个社区,这个社区在香港最北面,因为房价便宜、交通不便等原因,成为了香港30 万底层劳工阶层的聚集地。这里没有中环的繁华喧闹,没有兰桂坊的彻夜激情,但近两年的天水围却因为多次发生自杀、暴力事件引起港人注意,一些香港电影人也开始把创作的焦点转移到这个本不起眼的社区。许鞍华为天水围拍了两部片子,好像一个世界的两种面目,“日与夜”讲的是底层人的普通生活,“夜与雾”讲的就是备受压力的他们引发的悲剧事件。《天》片的编剧吕筱华是一个真实生活在天水围的人,写剧本的时候她还是港大的一名学生。当时她只是想写一部反映天水围真实生活的片子,既不繁花似锦,也不像外界传说的全是暴力和贫穷。因为片子的主题,电影迟迟拉不到资金,一等等了八年,领奖时当年的大学生编剧吕筱华肯定没想到有这天。

《天》片没有大的剧情,讲述的是单亲妈妈(鲍起静饰)和儿子张家安的平凡生活。张家安是个还在念书的学生,考试结束就和朋友们打打游戏,去去学校的团契会,很普通的香港学生仔。张母在一家超市的生果档工作,性格温良,热爱工作。张母在工作中结识了蔬菜档的阿婆梁欢,就住在她们那一栋,彼此成为好朋友。张家安、张母,以及梁欢,就像香港的大部分同一个时代的人一样,过着平凡而似乎刻板的日常生活,也在那平淡的日子里折射出淡淡的人情味,流露出普通人才有的生活温情。

许鞍华对中年女性的生活和心理一直投入比较大的关注,从《女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片子可以看出。《天》片里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是阿婆梁欢买把青菜买块肉,中午切一半炒一炒,默默的一个人吃完,到了晚上又拿出剩下的另一半再炒炒,还是默默的一个人对着一盘菜。镜头都没有变化,只有窗外的天色变暗了,屋里的灯亮起来。一个女人的艰辛和坚持只通过平常的小事来说明,寂寞中涌出很多无奈。就像这些在天水围生活的小人物们,命运给你使了绊,却依然平静的往前走,还力所能及的相互扶持一把,人性的主题便彰显出来。

香港小人物 成就大电影

除却《天》片,或者说除去许鞍华的视角,还有几位专门拍摄香港本土小人物生活的导演不可不提。陈果的“香港三部曲”和邱礼涛的“性工作者”系列都是集中反映香港底层生活的片子。《香港制造》是陈果的处女作,当年只有五十万港币和五名工作人员拍摄,还在街上“捡回”业余演员李灿森(如今李灿森早已成为专业明星),连胶片都是别家公司给的过期胶片和多余“片尾”。这样一部片子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瘦不拉几的李灿森在街头无目的奔跑,也跑出了香港底层青年的迷惘和无处发泄的青春,那种不可预知也没有框架的生活,将悲凉情绪印在观众心里。之后陈果的《细路祥》、《榴莲飘飘》、《香港有个好莱坞》也都是底层人物的生活描述。

而导演邱礼涛的作品大多反映底层的“性工作者”的生活。邱礼涛是一名难得的导演全才,执导过恐怖片、血腥片、励志片、搞笑片、黑社会片、魔幻片等等多种类型的电影,其1993年导演的《人肉叉烧包》曾经让黄秋生在金像奖上一举斩获影帝殊荣,2000年拍摄敏感的政治题材电影《等候董建华发落》引人争议。他的代表作《性工作者十日谈》讲述的是香港夜总会小姐以及站街女、“一楼一凤”们的生活,风骚精彩的夜幕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惨故事,“妈妈桑”朱茵被人骗钱骗色又一脚蹬了,差点染艾滋;做鸭子的Tony心理压抑常常“包”小姐来骂,为了朋友被乱刀砍死;还有内陆来的“开心”,把性工作当上班,充满敬业精神 《性》的姊妹篇《我不卖身,我卖子宫》更多讲述了内地来港的孤儿寡母村妇的生活故事,那些过境为嫁“香港老板”的大陆女性在梦境破碎之后如何继续生活的故事,视角更细更真实。

另外像严浩的《似水流年》,张之亮的《笼民》都将眼光放在社会底层身上,难民、移民、穷人、青少年问题等,强烈的纪录片风格将香港繁华背后的肮脏毫无修饰的展现给世人,刺眼却醒世。尔冬升和陈可辛也拍过较为温和的《忘不了》和《甜蜜蜜》,不过那已经算是较为美化的了。

TIPS

Where is 天水围?

天水围(Tin Shui Wai)位于香港西北部的新界元朗区,距离港岛中环市区约有25公里,离深圳南山区仅有一桥之隔。

1998年,港府提出每年每年兴建八万五千个单位的新市镇发展计划,天水围社区人口由此急剧增加,其中不少为来自内地的新移民家庭,目前该社区已有居民30万以上,整体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是香港底层劳工集中地。当然了,天水围并非人们想象中的贫民窟,与香港其他地区一样,它也是一个高楼林立、枝繁叶茂、商铺众多的繁华社区,只不过由于2004年、2007年这里接连发生有家庭因生活困难无着而举家自杀的家庭惨剧,因此逐渐受到传媒和其他香港市民关注,同时也吸引了电影人的目光,许鞍华就是其中一位。

香港底层小人物电影推荐

《天水围的日与夜》

导演:许鞍华

主演:鲍起静、陈丽云、梁进龙、梁宽

张家安,一个与母亲住在天水围的应届会考生,他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与母亲一起相依为命,比较听从母亲的话。张母虽然是单亲母亲,但从不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将儿子养大,并积极工作——她在一家超级市场的生果档当售货员,敬业乐业。在她年少时她把努力工作赚来的钱供两个弟弟到国外读书,而与弟弟们之间虽然平时很少来往,但感情深厚。梁欢,年轻时曾经在市区里卖生果,后来落叶归根回到天水围社区,与张母住在同一栋大厦,并与张母之间成为了朋友 平凡人的生活,真实的透露着淡淡哀伤。

《性工作者十日谈》

导演:邱礼涛

主演: 朱茵、余安安、蒋雅文、董敏莉、吴日言、李逸朗

一个关于夜总会结业前十天发生的故事:欢场姊妹花患难相扶持、鸭店男妓与易装人妖相依恋、舞厅妈妈生遇上同志大丈夫情海翻波、北姑勤奋向上衣锦还乡、女大学生锲而不舍争取娼权 不同性工作者的遭遇拼凑而成故事,以十日的时间绘出夜总会行业的夕阳之歌。这群性工作者,有血有肉有理想,讲专业、讲尊严。这出电影将带你进入性工作者的世界,以平实却具戏剧性的手法,感动而不煽情的内容,跟你大谈特谈,论尽行内百态。

《香港制造》

导演:陈果

主演:李灿森、严栩慈、李栋泉

9.寻找自我高一作文 篇九

在我还是小学生时,我曾经很迷惘自己的兴趣究竟为何。看到别人弹钢琴,我就跟着弹,看到别人跑马拉松,我就跟着跑、看到别人画油彩画,我就跟着画。我一直都在追逐别人的背影,做着他们正在做的事,但我并不快乐。从那些事情中我并没有得到令我手舞足蹈的快乐,只得到令我郁郁寡欢的忧愁。直到那次,学校要我们练习写作文,虽然一开始根本就一点灵感也没有,但那过往的记忆彷若一颗颗珠子,即使它们看似平凡,但只要用一条绳子将它们串在一起,便会成为一条价值非凡的项链寻找。我文思泉涌、振笔疾书,将我的回忆,以及感情当成做料,化做文字出现在稿纸上。那时才赫然发现我的兴趣是写做,因为在忙碌的生活中,静下来写做时,不但可以抒发自己累积已久的情感,也可以藉此好好想想自己。

“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因为没有一个人完全清楚自己的个性。”对于自己的个性,我一向以来都不太清楚。内向还是外向?活泼还是文静?随和还是易怒?我的脑中被这些问题塞满了,于是我泡了一杯热可可倚在窗边,想一个人静一静。我看着那映在玻璃上的影像,那是我。想想自己,一直以来总是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个性来面对他人。我总是不断的在伪装自己,不让别人看到那真实的自我。我轻啜了一小口的热可可,再看着镜中的自己,就在那熟悉与陌生交错之中,发现那深藏在内心的自我,似乎也并不遥远。虽然内心的疑惑尚未解开,我仍对着自己会心一笑。因为即使仍有疑惑,我可以往后再来几趟内心之旅,好好的想想自己。

10.在虚渺里寻找真实 篇十

MJ 李沁

MJ:出演红楼梦之后,你觉得对于你人生最大的影响和改变是什么?

李沁 在出演《红楼梦》之后,首先我的人生轨迹就已经变得很不一样了,我觉得这是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就像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样,之前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会去演戏,我的专业也不是学表演的,而且我所学的东西可能也与表演也不太能搭上关系。但是自从被选上参演《红楼梦》之后,等于是开启了另外一扇门,于是就投身到影视圈这个工作环境下。所以我觉得变动很大,仿佛整个人生都改变了。

MJ:在热播的电视剧《如果我爱你》里,你饰演的安宁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李沁 在戏里,安宁是一个非常勇敢、开朗和热情的一个女孩,我在这部戏里饰演的安宁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勇敢地去追求梦想的女孩,剧里的她身份是一个演员,从开始经历各种磨难到后来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演员,自始至终她都在坚持和努力,也从另一方面述说了一个演员的成长史。

MJ:在现实生活中你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李沁 我是一个比较开朗、简单、随性的人,算是比较容易接触。有时候心情好的时候话就会比较多话也比较闹腾,但是安静的时候也会很安静,给人的感觉很淑女。人都有很多面,我觉得这个两面性在我身上体现得甚为明显。

MJ:在戏外的生活当中,你的穿着打扮是什么样的风格?

李沁 其实我还挺男孩子性格的,所以基本上是比较中性或者偏运动一些,以裤子为主的这么一个调子,因为我觉得那样会比较舒服。

MJ:在拍戏之外,空余的时间里你会做些什么?

李沁 我喜欢旅行,我觉得旅行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我把它看成一个有效的解压方式,拍完一部戏身心都会觉得疲累且压力较大,从进入一个角色到走出这个角色,需要抛掉很多东西,旅行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灰色礼服 22699元/ Plumage Bridal 银色高跟鞋 6490元/Jimmy Choo 彩色珠宝项链 499980元、银色钻石耳环 41190元/均为TSL | 谢瑞麟 金色碎钻戒指 新品未定价/Salvatore Ferragamo

11.寻找真实自我 篇十一

1. 真实自我的蒙蔽与失落:

心理问题的主因。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前来咨询。他们中有学业上一败涂地的大学生, 有因婚姻问题困扰烦恼的家庭主妇, 有感觉自己已经濒临精神崩溃或错乱边缘的成年男子, 有因为孩子的行为而焦头烂额的家长, 有感觉自己被黑色的抑郁情绪笼罩的时髦女孩……罗杰斯认为, 尽管人们咨询的问题千奇百怪、包罗万象、纵横交错, 涉及到我们生活经验的方方面面, 并且呈现出令人迷惑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但对于所有的当事人来说实际上可能只是一个问题。在所有这些具有表面性差异的问题背后, 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核心的追问。每个人似乎都在心底深处反复自问, “我到底是谁?我怎样才能接触到隐藏在所有表面行为底下的真正的我?我如何才能成为我自己?”[2]。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被虚构的理想自我所指引, 而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他们根据别人设定的标准或要求做出反应, 以迎合外界的期待, 讨得别人的欢心;他们躲在面具后面, 害怕自己被别人看见, 害怕自己被别人了解, 他们忧虑的是一旦别人了解了自己, 会否发现自己根本不值得交往;他们深陷“应该是”什么这种强迫性的想象, 比如, “我应该是好样的”或“我必须是好样的”, “我必须是善良而服从的”, “我必须不能让父母和关心我的人失望”……这样做的结果就是, 他们发现自己渐渐无法自由而深切地体验属于自己的情感, 思考、感受和做事的方式变得僵化、刻板、机械、防御, 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纳入理性或预设的框架与轨道, 内心经受着歪曲与冲突的煎熬,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戴着厚重的面具, 总是感到一阵阵莫名的空虚, 最终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他们前往心理诊所, 诉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实质上他们只是失落了真实的自我。

既然个体真实自我的蒙蔽与失落会导致种种心理问题, 那么, 真实自我又是如何被隐藏、被遮蔽、被放逐的?罗杰斯心理治疗如要帮助个体对自我进行恢复与治愈, 自然不能绕过对这一问题的剖析。罗杰斯认为, 自我的放逐主要是因为个体不能自由而充分地体验自己的情感态度。不能自由而充分体验情感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过去的经验、基于眼前的情况, 甚至是由于我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假如我们让自己的情感态度自由充分地表现出来, 似乎太危险, 具有太大的潜在的破坏性”[3]。罗杰斯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指出, 多数人都是在有条件积极关注 (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的环境中长大的。个人最初遭遇的关系是与成人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婴儿是软弱无能的, 他们必须仰仗成人的照顾, 才能获得满足自身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大多数父母或监护人给孩子关心、爱和支持是有条件的。就是说, 孩子的行为只有满足了成人的期望时———比如乖乖坐下吃饭、不顶撞、考个好成绩等———才能获得成人的赞誉、肯定和认同。当成人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 他们就报以冷漠、疏远、否定、拒绝或者惩罚。很多成人照顾者会对孩子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啊”, 爱变成了威胁、手段和控制。许多父母或监护人, 甚至还不能好好管理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听到孩子哭时, 不是去弄清孩子哭声背后的真实需求, 而是武断地喝斥“不许哭”、“再哭我不管你了”。孩子们逐渐懂得, 只有听话、让父母满意, 才能获得父母的照顾、关心和爱。他们慢慢学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行为。孩子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自己情感和行为的收敛、消减、压抑和克制为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 孩子们开始抛弃自己真实的想法、体验、情感和行为, 排斥和否认自己的弱点和错误, 而只保留被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最终, 孩子关上了心灵的门扉, 远离了本真的自我。作为成人, 我们依然没有勇气袒露真实的自我, 担心别人会对自己评头论足一番, 会因此对自己失望, 不喜欢自己。我们戴着面具, 矫揉造作, 取悦他人, 只把那些可能被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许、爱和支持的内容纳入自我概念, 而过滤了源出我们自身但可能与文化、社会和父母抵触的那部分。结果, 我们失去了与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联系, 变得越来越远离自己[4]。

2. 在良好关系中逐渐发现自我: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过程。人们需要无条件积极关注来接受人格中的所有方面。在无条件积极关注中, 我们知道无论自己原本是什么, 都会被接受, 都值得被爱。在日常的生活中, 父母应该和孩子交流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明白, 父母总是会一直爱他们、接受他们的, 父母不赞成和不接受的只是他们的某些具体行为。这样, 孩子就觉得, 他们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 无论是悲伤、愤怒, 还是爱恋、骄傲;他们有勇气接纳自己的错误和弱点, 而无须隐藏、否认和排斥那部分可能引起爱的撤回的自我。

所幸, 父母并不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唯一来源。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提供类似的爱与支持以帮助个体修复自我。罗杰斯认为, 所有理性方法———包括给当事人做出诊断式的说明或因果式的解释, 给他列出理性而现实的行动步骤, 教给他更加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的知识, 迫使自己不得不承认“人的变化看来是通过人际关系的经验发生的”[5]。他提出了一个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总体假设, 即“如果能提供某种类型的人际关系, 那么来访者就有能力自己运用这种关系来促进成长, 进而产生个人的变化和发展”[6]。罗杰斯认为助益性的人际关系有如下特征[7]: (1) 真诚透明。治疗师欣然表达源于内心的感受和态度, 当事人也有勇气探寻存在于他内心的真实。 (2) 接纳, 把对方作为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在价值的人来接纳, 而不论他的状态、行为或者感受是什么样子。 (3) 深入的共情理解。这种共情理解能使治疗师敏感地捕捉到当事人表面言语和信息下深藏着的内心诉求。

生活中, 许多人都感到自己离“真实自我”越来越远, 正因为如此, 如果有一个人能听你诉说衷肠, 从各种角度和各种层次上向你询问、澄清、确认以保证能够准确地理解你, 他不试图对你进行分析、评判或者诊断, 尊重你哪怕再荒唐无羁的情感, 他不打算改变你, 不试图替你做决定也不会替你承担责任, 那么, 你会体验到一种自由、安全和尊重的氛围, 一种感人的真情和一种愉快放松的感觉。治疗师坦诚的态度、及时的反应、准确的表达和对你的信任都能使你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治疗师在治疗伊始就努力与当事人建立一种可以使他感到安全自由的关系, 目的是“要了解存在于当事人内心世界里的感受方式, 认识他的本来面目, 并创造一种自由气氛, 使他对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存在感到无拘无束, 爱怎样就怎样”[8], 在这种助益性的关系和自由气氛中, 当事人开始一层一层地拆掉对付生活的防御、伪装、面具或扮演的角色, 逐渐尝试表达那些萦萦于怀的情感。他可以自由而安全地体验人所能产生的一切情绪, 他可以愤怒, 可以脆弱, 可以恐惧。人正是在这种时刻, 才接近于他的本来面目, 真正成为他自己。咨询者似乎开始逐步地、痛苦地探索阻挡他自由呼吸的面具背后究竟是什么。他开始敢于对他人说不, 不再奢求讨得所有人的欢心;他开始敢于袒露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哪怕这些想法和情感还很幼稚;他开始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中, 观赏花蕾, 眺望落日, 而不是漂浮在抽象、概念和理性的虚幻中, 他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充满情感的、起伏变幻的生命过程。一句话, 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9]。

而在本质上, 我们每个人包括我们父母的行为方式也常受到自己的文化传统的指导。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常常被一个文化透镜所过滤。罗杰斯认为, 个体价值观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接受自别人或群体, 几乎未经检验或认真地核查就被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 成为固定的概念[10,11]。如果我们反应、选择、决定和价值判断的根源和出发点不是基于自身内部, 而总是以他人提出的标准评价自己, 寻求外界的赞许或认可, 结果将使我们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和不安全感。因此, 在真诚、自由而安全的助益性人际关系氛围中, 治疗师还要深入探索来访者的内心矛盾, 即他所接受的来自别人或社会的价值观与他自身的真实体验之间的根本性差距[12], 促使来访者将评价、反应、判断、决定的基点从外控转向内控, 把分裂的自我整合协调起来, 更加全面、开放地体验生活, 并且更愿意感受这样的体验过程[13]。在这样的基础上, 人们就更有能力做出更令自己满意的选择, 促进个人成长, 这也是来访者中心治疗的最终目标。

3. 成为真实的自我: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愿景。在罗杰斯看来, 心理健康的人是机能完善的人, 也就是成为真实的自我, 抛弃一切防御性的掩饰, 以本真模样面对外界。唯有如此, 个体才能充分发挥其机能。治疗的目标是要推动这样一种趋向, “即让个体充分地体验其所能够拥有的任何一种情感———不论是破坏性的愤怒、敏感的脆弱、深沉的绝望, 或是无以言说的喜悦———使之达到意识的自觉。一旦个体以自觉而且开放的方式体验自身的情感时, 他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正面的喜爱, 一种对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充分发挥机能的个人的由衷的欣赏”[14]。

咨询者由于跟治疗师建立了充满热情和谅解的、富有益处的关系, 在自由而安全的氛围中, 他逐渐学会扔掉盔甲, 自由地呼吸, 自由地体验, 没有了理性的抑制或告诫, 没有了框架的束缚和控制, 有勇气做真实的自己, 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罗杰斯指出, 经过治疗抛开面具之后出现的新人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倾向[15]。

(1) 对经验开放。他不会再以防御、戒备或刻板、僵化的态度生活, 他能充分体验他的全部的机体经验, 如实地接纳感官所报告的一切, 而不是过滤、抵制或歪曲与自己原本的自我意象不一致的经验;他开始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 而不是以一种预定的分类框架去先入为主地一味硬套;他可以容忍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 可以接受对立的证据, 愈发信任和喜爱外界的新鲜、独特、丰富和变化。

(2) 信任自己的机体。如果当事人对自身的经验保持开放, 不再将遭遇的经验硬塞入一个预设的框架或概念中, 他就会开始更加信任他的有机体。他对自己所拥有的情感反应不再那么害怕, 他不再充满恐惧地防备着这些冲动、情感和想法, 将它们锁进牢笼, 严加监视和控制, 而是相信自己能够非常令人满意地管理它们。

(3) 出自个人内心的评判。当一个人由于治疗而向真正的人转变时, 另一个明显而重要的变化表现在他评价性判断的源头, 即评价源 (locus of evaluation) , 存在于他自身内部。他能够决定什么样的反应和方式对自己有意义, 他愿意成为一个独特的人。他逐渐能够自己做出决定和选择, 愿意承担选择的责任, 并能够从错误的结果甚至是别人的批评和敌意中学习和成长。

(4) 愿意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那些为发现自己和变成自己而努力奋斗的人具有的最后一个特点, 是他们越来越乐意成为一个变化和生成的过程, 而不愿做确定的成品或固定的实体。他乐于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川流不息的变化过程, 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态的物质或实体, 也不是若干固定特征的简单汇集。这意味着人应该是一个流动和实现的过程, 是一条奔流不停的江河, 是潜能不断变化实现的集锦。

摘要:罗杰斯首创“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模式, 认为来访者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下被放逐的自我可以藉由心理治疗师营造的助益性人际关系得以修复。罗杰斯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积极向上的, 人们生活的最高目标是成为真实的自我。在罗杰斯“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体系中, “自我”处于奠基性的地位。“成为真实的自我”则是罗杰斯心理治疗理念的逻辑指向。

关键词:罗杰斯,心理治疗,自我,关系

参考文献

[1][2][3][5][6][7][14]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杨广学, 尤娜, 潘福勤,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52-154, 100, 103, 30, 30-31, 32, 83.

[4]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 等,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180-181.

[8][9][15]马斯洛, 等.人的潜能与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299, 306, 306-315.

[10][12]Rogers, C.R.Freedom to learn (Rev.ed.) [M].Columbus, OH:Charles E.Merrill, 1983.

[11]Rogers, C.R.&Stevens, B.Person to person:The problem of being human[M].New York:Simon&Schuster, 1967.

上一篇:行业协会理事会制度下一篇:万人之上中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