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抒情诗歌

2024-07-05

母亲抒情诗歌(13篇)

1.母亲抒情诗歌 篇一

一、“独立东风看牡丹”

南宋诗人陈与义的《牡丹》诗云:“一自胡尘入汉关, 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 独立东风看牡丹。”这首诗写于诗人退隐于浙江桐乡的青墩镇时, 北宋亡国已经十年。河南伊河、洛河之间, 是当时的沦陷区。洛阳是北宋的西京, 自汉至唐至宋, 不仅是故乡的代称, 也是故都的代称。洛阳牡丹甲天下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 而此时洛阳也已经沦陷十年了。诗人在江南看到牡丹, 不由得思念起洛阳, 思念起沦陷的国土。“独立东风看牡丹”一句写得极好, 把诗人的无限思念、亡国之痛都蕴涵其中。面对牡丹, 思念北国故土, 是惆怅?是悲愤?从“十年伊洛路漫漫”一句细细品味, 大概两种情感兼而有之。在这里, 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全都通过叙事得以释放出来。

二、“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是妇孺皆知老少能诵的名篇。诗歌写了在月光如水的夜里, 游子转辗反侧夜不能寐的情景。诗人:“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也许故乡的亲人也在思念游子吧, 那算得上“千里共婵娟”了, 或者说是“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在这一俯一仰的动作中, 饱含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只是叙事, 没有抒情, 却非常真切地表达了天下游子共有的情感, 因而成为千古绝唱。

三、“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最后两句。武判官临行之时, 苍天也许是替诗人留客, 于是“胡天八月即飞雪”, 这真是一场奇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就形成了这样的“咏雪名句” (陈毅语) , 也造成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更多担忧:“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我们细细品味诗的意境:武判官骑着马早已转过山脚, 不见了踪影, 诗人仍站在那里凝望, 茫茫雪原上, 只有一行马蹄印留在雪地上, 清晰可见。诗人对友人的眷恋担忧、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那一行行清晰的马蹄印, 映衬着诗人满腹的惆怅。

四、“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描写一个秋天的夜晚, “客”游的诗人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 繁霜满天 (应是繁霜满地, 范仲淹曾有“羌管悠悠霜满地”的句子) , 诗人心中充满了愁苦, 觉得寒意袭人。正因为愁苦之深, 而更觉寒霜满地。听江枫飒飒, 看渔火点点, 诗人愁肠百结, 无法入眠。这时, 悠扬的钟声响起, 一声声敲在游子悲苦的心上, 此时此刻, 那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尽在不言中。“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叙事中抒发了浓浓的游子之情。

五、“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烟花三月中, 孟浩然乘船东下扬州, 诗人李白到江边送别。这应该是抒发“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的离情别绪的时候, 但诗歌并没有用一个挽留、惜别的字眼, 只是说“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站在岸边一直眺望, 直到船帆在碧空消失不见, 只见天边的江水在奔流, 作者站在岸上的时间有多长?同孟浩然的感情有多深?自是不言而明。这样的写法, 含意深隐, 真是“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和李白的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后两句写朋友已经过江北去, 惜别的诗人还在江边眺望。不知诗人已经站了多久, 只见红日已经西坠, 秋日的黄昏, 江面上寒鸦点点, 江水悠悠, 表达着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这两句写景叙事, 不是抒情, 却比直接抒情更有韵味, 更感人。

李白还有一首送别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别人给李白送行。这首诗以比喻的手法抒发了朋友的情谊:汪伦和我的情谊深厚无比, 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 也比不上汪伦送别我时的情深。这跟前面所举李、严的诗一比, 就显出来高低。它虽然说明了情谊之深长, 我们却感到有点泛泛, 因为那情是可以丈量的, 不过千尺。而前面所举两首诗虽然没有抒情, 反而让人觉得一往情深, 诗味极深。

六、“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行宫》:“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上阳宫在东都洛阳, 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虽然具有“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的魅力, 能让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长恨歌》) , 但她还是把后宫的美女全都赶出长安, 打发到洛阳等地的行宫, 即白居易说的“未容君王得见面, 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 一生遂向空房宿”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 这些宫女们于是在寂寞中度过一生。

这首诗中前两句以“寥落”“寂寞”概括了这些宫女们不幸的一生, 后两句“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最值得品味。这是叙事, 是一个场景:几个白发宫女, 百无聊赖地苦熬时光, 闲坐着回忆、谈论天宝年间的玄宗遗事。这些宫女年纪轻轻就被禁闭冷宫, “入时十六今六十” (《上阳白发人》) , 岁月把青丝熬成了白发。她们与世隔绝, 别无话题, “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于是只能回忆天宝年间玄宗的遗事了。此情此景, 令人悲怆。这两句诗纯用叙事语言, 以时空的错位, 表现出宫女们一生的心酸,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盛衰感慨, 体现了诗人对宫女们凄苦命运的无限同情和对统治者摧残宫女青春的强烈愤慨之情。《容斋随笔》评价这首诗是“语少意足, 有无穷之味”, 其魅力正是来自于在叙事中借以抒情的表达方式, 含蓄, 隽永, 耐人寻味。

2.诗歌怎样抒情 篇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诗歌鉴赏重点考查的项目之一,而我们只有明确了诗歌抒情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感情,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是研究诗歌是怎样抒情的。

二、思想感情的内容

师问: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诗歌都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看大屏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古代读书人的追求是“文则提笔安天下,武则下马定乾坤”,连“谪仙人”李白也难免于俗,而当满腔的抱负实现不了之时,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感慨呢?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师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咏史怀古诗,吟咏的是谁?有没有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贾谊?

(贾谊,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才华出众,20岁左右就被汉文帝召去做博士,后升为太中大夫,汉文帝还让他做公卿,但是受到位高权重的老臣的嫉妒,后来汉文帝把他贬到长沙,做长沙王太傅,后来27岁时,汉文帝又想起了他,把他召回长安,做梁怀王的太傅,后来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抑郁而终。)

汉文帝是一位宽厚节俭的仁义之君,为什么贾谊会怀才不遇呢?

“汉文有道恩犹薄”,宣室,汉代未央宫的正殿,皇帝在宣室接见贾谊,他们面对面交谈,一直谈到半夜,文帝觉得贾谊讲得太好了,古代人都席地而坐,于是他忍不住将身子朝前移动,可是白白地向前挪了,因为“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典型,诗人在悲叹贾谊的同时也是在悲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汉朝有一位美女也是很多人喜欢吟咏的,她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她出使西域,她是谁?——王昭君,昭君怀貌不遇,所以,文人悲昭君以悲自己。

总结:诗人借助诗歌表达其他的情感,比如,登高望远,凭吊古迹的感慨之情;远方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闺中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等,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的,诗人如此丰富的感情,是如何通过短小精悍的诗词抒发的呢?

三、诗歌怎么抒情

请看大屏幕: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五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古代版的“爱你一万年”笔势突兀,气势不凡,指天发誓,直吐真言,男女向对方表达生死不渝的忠贞爱情。)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和直接抒情相对的是什么?——间接抒情。古人一般是比较含蓄的,像这种直接吐露心扉的情况不多见,更多的情况是间接抒情。

再看这首诗: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师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这首诗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选取了冷月、残烛、秋雨、惊鸟、寒枝等意象渲染了悲冷凄凉的意境,融情于景,烘托出诗人孤独、清冷的心境。

晕:借“暈”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入。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拟人,写出环境的凄冷。

“残烛”:将要燃尽的蜡烛,一盏孤灯独明,且烛影暗淡,不仅不能给人光明、温暖的感觉,反而更让人觉得凄凉、忧伤。李商隐说:“滞雨长安夜,残灯客独愁。”“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的情绪。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鸟在凄风苦雨中难以栖息,不时发出哀鸣,烘托出秋雨之夜的清冷、空寂和诗人悲凉孤寂的心情。

总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此时的心情很悲凉,于是他看到的景物也变得很凄凉,“冷”“寒”“惊”等。“一切景语皆情语”,此首诗的景和情是交融在一起的,我们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四、练习

2011年上海卷: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师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1.直抒胸臆。“忧愁不能寐”,“愁思当告谁”,表现了“我”夜不能寐又愁苦无告的孤寂、忧愁的情怀。“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以乐衬哀,衬托出客游之苦悲,表达了“我”欲归不得的思乡之苦。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皎皎明月,清凉如水,千里相共,烘托出寂寞冷清的氛围,表达了“我”思乡难归之情。

(皎皎明月,清凉如水,千里相共,最易勾起远客异乡的游子的乡愁。自古以来,人们特别容易见明月而起相思之情,因为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看到同一个月亮。)

3.母亲现代抒情诗歌 篇三

她在四面奔走,到处插满旗帜

褶皱掩藏尽岁月,

白发在城头倾泻而下

和她聊了一句话的时间

城头的烈日和月亮就颠倒了黑白

而妈妈,在梦里

戴着一扇只会微笑的面具

女神一样明亮的眼睛里

分明粘着泥土和青草

和她对视一瞬

目光如豆的`喜悦短促而尖锐

我们的村庄已经成了废墟

她还在握着双手系着围裙编造历史

一个人的历史,一个人的编年史

一个人的纪传史,一个人的兴亡

炊烟在废墟升起,

她的手伸进春天,修补破碎的天堂

大地上杂草丛生,野花在夜晚凋谢

我给你的拥抱,虚弱却满怀温暖

而妈妈,送我离开后的脚步虚浮

她的转身,仿佛蝴蝶

在秋天闪了一下翅膀之后熄灭

之后我转身回家,耳畔响起

风吹过峡谷的声音,急切如马蹄

4.感恩母亲抒情散文 篇四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会,让我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但请体贴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孩子,你是否记得我们练了好几百遍才学会的儿歌?你是否还记得,你天天都逼着我绞尽脑汁回答你是从哪来的?所以如果我罗嗦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如果我情不自禁地哼出孩提时代的儿歌,你不要怪罪我。

现在,我经常忘记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时手还不停的颤抖……不要催促我,不要发脾气,请对我多点耐心,只要有你在眼前,我的心头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我的孩子!如今,我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握住我的手,陪我走,慢慢向前走,就向当年我牵着你一样……”

看到这时,心是不是被深深触动。是的,在这个物质横飞、拜金主义的现实社会中,我们是不是有时候该停下来反思反思。

时间飞逝,岁月无情。我们在追求生活的同时,却忽略了父母在一天天老去。他们用毕生的精力为我们打造明天的幸福。即然父母能为我们付出一生,那我们何偿不能为父母做点事呢?

我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在没有物质生活的前提下,谈什麽都尤如一张白纸,苍白无力。但也绝非是今天给父母了多少多少钱;明儿给父母买了个什么什么就算对父母的回报。这样是回报是付出,但你没觉的当我写出来时是不是很肤浅?所以我们能做的也不单单仅有这些。比如说,我们可以亲手为父母洗次脚,轻轻地揉捏着他们劳累奔波了一辈子的双脚,父母会很安祥很暖心的,同时也是告诉他们我们已经长大。比如说;我们在和父母通电话时,不要极不耐烦地嫌父母唠叨,他们不是罗唆而只是想和自己儿女多说会话;比如说:在给父母打电话时,先打个“骚扰”电话挂掉,然后隔几秒在打去,为的是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不要父母急于为接我们电话而楼上或楼下或磕到碰到;比如说:在陪父母闲走时,尽量的去挽着他们的手,其实是告诉父母我们一直都陪在他们身边,因为父母也是老小孩,他们也希望有天会被牵着;比如……

5.尹丽川诗歌中的母亲形象 篇五

尹丽川对“母亲”的感情非爱也非恨, 让人感觉她似乎站在一个旁观的角度漠然地审视和悲悯着“母亲”。她不再过分依恋母亲, 也不再对母亲的身份产生质疑, 她对自己母亲命运的拷问简直到了超常残酷的地步, 生养自己的那个老女人就这样在飞逝的光阴下不知不觉被疏远了。尹诗代表作之一《妈妈》就是这样的一篇令人毛骨悚然的诗作:

“十三岁时我问

活着为什么你。看你上大学

我上了大学, 妈妈

你活着为什么又。你的双眼还睁着

我们很久没说过话。一个女人

怎么会是另一个女人的妈妈。

带着相似的身体

我该做你没做的事么, 妈妈

你曾那么地美丽, 直到生下了我

自从我认识你, 你不再水性杨花

为了另一个女人

你这样做值得么

你成了个空虚的老太太

一把废弃的扇。什么能证明

是你生出了我, 妈妈。

当我在回家的路上瞥见

一个老年妇女提着菜篮的背影

妈妈, 还有谁比你更陌生。”

因为人类还要繁衍和发展下去, 所以生儿育女就被天经地义地认作女性的职责所在, 而女性也理应因延续人类而感到自豪。但在《妈妈》这一诗中, 诗人却对这一似乎亘古不变的传统美德发起了挑战, 直接质疑自己母亲的存在。读者感到犹如晴天霹雳般的巨大震撼, 不得不随之反思女性的命运。

传统女性, 尤其作为旧社会的女性, 嫁为人妇后极大程度上便是生儿育女的一生, 自己经常备受摧残和压迫。她们失去了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利, 只有经久日月的侵蚀和渐衰。这首《妈妈》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女性的这种命运及其人生的强大讽刺和批判。诗人站在了传统观念的对立面上, 她认为女人把握自己人生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生儿育女的初衷也是想使自己生活得更有希望、有乐趣、更幸福。人类大可不必因为生儿育女而生活得太辛苦, 不然就已违背了自己追求的初衷。尹诗针对现今中老年女性传统的家庭主妇式的生存状态发出了置疑之声, 其实, 这一传统生活方式早已与新一代女性追求生活乐趣和质量的新型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了。当今女性个体意识在加强, 生活质量在提高, 她们拒绝过多的牺牲和别人对自己价值的漠视与性别歧视。诗人的观点或许存在些许偏激, 未必尽同, 但她对女性命运的极大关注和拷问则是发人深省且无可厚非的, 应当并值得引发我们长久的思考。

相比之下, 尹丽川的另一诗作《手》则道出了老年妇女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生存惨状。“你的手常年在一筐白菜中/找出最值的那个/……你的手忙来忙去/扯住丈夫的衣角/丈夫最终没走/比以前更瞧你不起/……你伸手想摸摸儿子的脸/扑空了/你拿起毛线/女儿却说:关掉电视/我在做作业/……你张开十指/你都忘了/这些年怎么能这样/从指缝中流走/你不知道/今天下午/应该做些什么/直到天黑” (《手》) 。老妇这些年的最美年华都无偿奉献给了整个家庭, 而得到的“回报”竟然是丈夫的瞧不起、儿子闪开的脸上不耐烦的神情和女儿命令式的“关掉电视”, 有谁能理解一下老妇的心情?在这尽为日常话语的文字背后, 老妇的生存之寒心如针扎般令人痛心, 尽管诗人的叙述显得较为轻松和客观, 但我们不难体察到诗人隐藏于心底的对这个女人的关怀和同情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厌倦和痛恨。“一个大妈在骂另一个大妈/很有女人味儿的/用着男性术语/这是女人骂街/……一个女孩需要多少年的泪水和经验/才能长成一个大妈/在下一个上午” (《今天上午》) 。骂街的中老年女人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 她们在无所事事之时多把富足的精力用在了对琐碎事情的发泄上。就在此, 诗人对传统观念上再熟悉不过的理想“母亲”感到陌生了。之前日常的嘘寒问暖和辛苦操劳的意义已全然被消解, 徒增了生命的渺小和卑微。诗人无法放下充当捅上母亲心头之凶器的笔, 其母女关系只能是更加的疏离和令人唏嘘。

所有这些, 都使作为女儿的诗人感到恐惧不已。母亲模板式的人生就在眼前, 母女之间压抑的隔阂和冷漠似乎成了无法消除的死结。女儿将母亲一生的付出的荒谬与无意义尽收眼底并深恶痛绝, 从而拒绝复制母亲。尹诗中充满了对传统母亲无私奉献精神的否定, 以及对传统男权文化背景下所推崇的母亲形象的暗讽, 这样, 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便于无形之中被解构了。

女性意识觉醒并不断宣扬独立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 从传统温柔的女性开始, 经过“黑色冷酷”的母亲, 直至尹丽川笔下陌生暗讽的母亲, 直至今日, 女性还在不断向男权文化发起挑战, 女性的不断抗争和时刻奋进也应当并且值得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摘要:在当代文坛, 女小说家不在少数, 但女诗人却相对较少。崛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尹丽川算得上是最为激进、最为先锋的年轻女诗人了。她的诗歌是日常肉感与理性智慧的结合体。而她诗歌中所塑造的母亲形象也多姿多彩、独具一格。既有挎菜篮去买菜的老年妇女, 又有生活空虚的老太太, 还有为日常琐事忙不停歇而费力不讨好的老妈妈等等。不难看出, 这些极具日常生活化而又十分接近生活本真的母亲意象, 不正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吗?本文主要让作家诗歌作品自己说话, 然后加以简单分析, 力求客观公正地对待尹丽川诗歌中独特的母亲形象, 更多挖掘诗人背后诗歌的价值旨趣。

关键词:尹丽川,母亲形象,诗歌,女性

参考文献

[1]、尹丽川.再舒服一些[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2]、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3]、唐晓渡.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J].诗刊, 1987.

6.浅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篇六

【关键词】古典诗歌;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古人常说“诗言志,词言情”,所谓“言”就是表达的意思,诗歌的内容就是表达自己的志向或者情感。所以我们掌握了诗歌的抒情方式就等于是掌握了开启诗歌秘码的一把钥匙。那么诗歌的抒情方式分为哪几种呢?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

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二、间接抒情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因事缘情: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又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可贵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这正所谓“言浅而深,意微而显”。

2.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情感,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一般情况下,诗人的融情入景是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再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诗人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令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又如杜甫的《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碧绿的江,青葱的山,火红的花,洁白的鸟,这春末夏初的景色不可谓不美,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再如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杏花,绚丽而脱俗,傍水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花,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现。又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4.咏史抒怀: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衣冠往来的乌衣巷,而今已经荒凉冷落,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7.母亲抒情作文 篇七

是谁,在我嘤嘤啼哭的时候,不辞辛苦的照料着我?

又是谁,在我茁壮成长,天天向上的时候,展示出了她那苍老的容颜?

她就是您——母亲,

一个具有伟大与无私母爱的母亲。

从您的身上,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光辉。

在我迷茫之时,您就像指南针,为我指点迷津;

在我悲伤之时,您就像峰峦雄伟的泰山,给了我依靠;

在我高兴之时,您就像欢快的小鸟,在我身边飞来飞去。

您无时不刻的陪在我身边,

一起陪我欢笑,一起陪我苦恼。

您就像奔流不息的黄河,

您就像辽阔无垠的草原,

我爱你,母亲——

您的心胸比大海还辽阔,

您的母爱比天空还绚烂,

您比世间万物还要伟大,

8.母亲抒情美文 篇八

有母亲的时候,我不知道母亲节,却日日享受着母亲的温暖;没有母亲了,却无意识地知道,还有一个母亲节!然而,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一无例外的,只剩下五味杂陈!还有,一点点的,心酸和嫉妒!

N多年前,西安电视台的一期节目中,长安区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大爷,每天蹬一辆三轮车,拉着自己年近九十的老母亲,慢悠悠地徜徉在郭杜街办的街道上,不急不慌,走走停停,说说笑笑。画面之温馨恬淡,瞬间感动了无数人。在回答路人关于每天这样,是不是很辛苦的提问时,老先生满脸的骄傲:“你们哪里知道,一个年近七十的人,回到家里,还能郎朗的叫上一声妈,有多幸福!”说话时,老先生的幸福感深透骨髓,十几年来,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不曾消退!

我当然没有老先生幸福,更没有老先生的练达通透,四十岁辞别母亲,在我是伤心欲绝的,然而,九年的光阴荏苒,母亲在天堂里愈走愈远,我已是好久,都不能写出关于母亲的文字了!然而九年的光阴,却也慢慢地悟出:有娘的幸福,在我们的今生,真的是一次单趟的旅行!无法返回,也没有反悔的机会!没有了母亲,你就彻底的没有了!彻底到你连奢想都不会有!彻底到你连梦想,都是残缺不全的!而且,这种梦想,可遇而不可求!梦醒来,满地的鸡毛,凌乱而不忍卒观!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母亲节,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说辞,然而,给母亲打个电话的说法,却深深地刺激着我!我不知道,我的这个电话,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打法?

母亲生前,不曾拥有过自己的手机,所以,她的电话号码,是家里共用的一部座机,这个电话,我拨过无数次,从来不曾占线!而且,接线极快!母亲离开以后,这部电话,转让给老家的一个邻居,我曾经无意识的,拨通过这个电话五六次,邻居接通了电话,我在电话里无言以对,却在电话的这一端,泪流满面!还有无数次,把这个电话的号码,拨了好几个数字以后,无奈的放下手机,满心的酸楚!我真的后悔,我是应该给母亲买一个手机的!设若那样,我如今,最起码还有,母亲的一个号码!毋宁,它永远处于,忙音的状态!或者最好,暂时无法接通!

“暂时无法接通”!应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个托词!

我的随便的写一点随笔杂感,缘起于母亲生病以后,我的心慌意乱。截至目前,大约十多万字的文稿中,最动真情的,一无例外,是关于母亲的几篇,每到四时八节,母亲的音容,萦绕脑际,我就在酸楚中,多了一丝温暖的思念!

有母亲的日子,天天都是母亲节!没有母亲了,在年节而外,平添出一个母亲节,让我们在心灵的一个角落,给母亲留出一隅方寸,给自己留下一丝柔软!酸楚也罢,幸福感瞬间袭来......

不讳言地说,我是嫉妒有娘人的!那么,我该给父亲打一个电话了!在母亲节即将来临的这一刻!

或着,干脆回家,陪父亲过一个母亲节!

9.浅析诗歌的抒情技巧和描写技巧 篇九

一、抒情技巧

抒情技巧从大的方面看,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是指作者直接出面就某种事物或情况抒发感情。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过其他方式来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它具体包括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典抒情和说理抒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借景(物)抒情。

1.借景(物)抒情

借景(物)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其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如李瑞的《溪行逢雨与柳中庸》:“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该诗将直接抒情和借景(物)抒情相结合,“那堪”是直抒胸臆,而“落日”“昏山”“暮雨”“猿”则是作者用来抒情的景物。

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刻画,间接表达出作者的志向、意愿。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露重飞难尽,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借蝉来表达纯洁无瑕的报国诚心。郑肖思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借助宁可在枝头枯萎也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

3.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社会现实。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了吴王夫差,凯旋后,便过起了荒淫奢侈的生活,已然忘记了当初的国耻。胜利、威武、富贵、荣华曾经存在,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李白在此诗中就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来影射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道理。

4.借典抒情和说理抒情

借典抒情是指借用典故间接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说理抒情是指借助自然界中许许多多蕴含道理的事物来间接地表达情感。如宋朝徐照的《三峡吟》:“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该诗便是将借典抒情和说理抒情相结合,一方面借用了屈原《楚辞》中的典故写愁;另一方面说明了一个道理,“猿声”本身没有愁苦,只是因为人的内心充满愁绪罢了。

5.以景结情

古代诗歌中有一种特殊的借景抒情,它是将景色的描写放在诗词的最后,这便是以景结情。如五代词人温庭筠的《梦江南》其一,“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该词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之景表现心绪不宁,以碧云斜落之景表瑰心情低落。

二、描写技巧

1.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它包括直接描写景物和人物。直接描写景物可以采用多角度、多结合、多色彩、选取典型景物、白描、细描等描写手法。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选取雨、月、松、泉、石等典型景物,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直接描写了一场秋雨之后,山中清新自然的美丽景色。直接描写人物就是直接对人物的肖像、神态、心理、语言、行动进行描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就是通过杨玉环的肖像和神态写出其倾国倾城貌。

2.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它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如宋朝黄公度的《暮春山间》:“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诗人没有直接写桃花的形状、颜色等,而是间接地通过描写周围的人物在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来写桃花。又如宋朝张镃的《竹轩诗兴》:“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人,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第二联描写精妙: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叶声轻逐篆烟来”一句中,将“叶声”人格化,它追逐着篆烟飞起,间接地写出了叶声与篆烟相伴升起的动态美。

10.缅怀母亲抒情散文 篇十

今年九月是母亲离世五周年,五年弹指一挥间。在世间忙碌习惯的母亲,天堂里可否安闲?您九十大寿时影像时时在电脑里映现,那亲切地音容,和蔼地笑貌,仿佛就在昨天……喊一声“妈妈,妈妈,儿女对您一直肝肠牵挂!”

您的重孙女五岁了,记得她刚出生时,您拿着她的照片,在村邻亲友们面前赞夸,而今,她看着您的影像,常问:“老奶奶,去了哪?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了,还不回家?”这,让我该怎么回答,怎么回答?!因为,在她稚嫩纯洁的心灵里,您没有离去,就是出了趟远门。因为,您过大寿的场景在她心目中新美如画!请您看看——母亲过大寿的幸福时刻吧。

为母亲过九十寿辰,是在姊妹几个反复做妈妈思想工作后才定下的。按农村风俗,贺寿不一定按出生的月份,只要在农历年前哪个月贺寿都可以。初春,儿女们便商量着为母亲过九十大寿。春夏秋三季,儿女们或外出打工或在家劳作,是没有时间的,只有进入腊月才可能在一起团聚,有贺寿的时间。

于是姊妹几个商定,贺寿放在儿孙们尽可能回家过年团聚的腊月。那时颗粒归仓,天寒地冻,四季忙碌的母亲和她的钊钩、草筐、草筢也可以休闲休闲了。

一生操劳简朴,不愿养尊处优,听不得恭维好话的母亲不同意。她的理由是:快过年了,各自都在忙年,贺寿搅得别人忙碌,自己心里不安;二是既然贺寿,亲戚朋友少不得过来,让他们铺张,自己心里过意不去……

母亲怕花钱不示彰显的心态,儿女们心知肚明,为使她有一个顺畅的心情,只好顺应她的心理,求得互谅互让,约定农历腊月二十七日贺寿,不彰显铺张。

尽管如此,为母亲贺寿那天亲朋好友还是络绎不绝,充满热闹喜庆气氛。也许是巧合吧,前来为母亲贺寿的人多达九十,正应了九九鸿福,好运长久之意……

阳光灿烂罩住了冬日的严寒,热闹喧哗映衬着人们内心由衷的喜庆和祝贺。看着亲人们相聚围拢,畅谈说笑,整日忙里忙外闲不住的母亲,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与激动,妈妈今天要会见的亲戚朋友很多,要说的话很多,要接纳的祝福很多……昔日刨草挖菜不善言语的妈妈真有些不适应这种应接不暇的局面了。是啊,能有这么多人为自己贺寿,是幸福啊!

对我们来说,姊妹五家在一天内相聚,机会很难得,只是还要忙于贺寿的接待安排,无暇坐下来面谈;江苏姨哥家的18位来人更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亲朋本家和我们一样为贺寿忙碌着。好的是喜庆场面见面熟,大家很快就会找到可供彼此感兴趣的话题。

十二点,鞭炮声拉开了贺寿的帷幕。前来贺寿的每一家都带来了鞭炮,鞭炮燃放在院里院外的三处同时进行,即使这样鞭炮声响了近九十分钟。九十分钟鞭炮的鸣响,预示着和谐、和睦、安康;预示着喜庆、喜悦、吉祥!九十分钟鞭炮的鸣响,是母亲欢乐、幸福、长寿的诠释,是母亲平凡、俭朴、勤劳生活的凝聚!每一张阳光下灿烂的笑脸,都洋溢着真挚的祝福,每一份真挚的祝福,都有一份感激的心跳回应着……母亲,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鸿福满堂,子孙兴旺!

与母亲合影留念,让脸上的欢笑和心头的幸福定格、传承、延续;围拢母亲身旁,让诚挚的微笑常住、福寿长存。

点燃贺寿的蜡烛,为母亲祝福。母亲,您是一支红蜡烛,一生默默的燃烧,释放着对儿女,对亲朋好友、对乡邻的善良、友爱与耿直;母亲,您是一支红蜡烛,簇拥在您身旁,我们感受着温暖、温馨,憧憬着未来和光明;母亲,您是一支蜡烛,消耗着自己,照亮着别人。尽管您的言语不多,可是您身体力行,默默耕耘的精神熏陶影响着我们:巧舌如簧与勤奋实干,坐着谈与起来行,缥缈的幻想与实际的分析,我们像母亲一样脚踏实地的实践着后者,我们很欣慰的体味着勤奋、努力、与人为善所带来的顺畅、宽慰。

唱起贺寿的生日歌,为母亲祝福。这只有一句歌词的生日歌,是儿女亲友们对母亲九十大寿的真诚祝福,“祝你生日快乐”是我们的心愿,是所有来宾的心愿,从这些欢笑颜开的脸上可以读得懂;九十年了,母亲是第一次听这么多人为她唱生日歌;第一次在众亲友的祝福中感受人生的和谐幸福;第一次在这么多人赋予的温馨祥和中欢度生日。

寓意生活美满甜蜜的生日蛋糕,让每个人甜到心里。从艰辛中走来的人,从困顿和饥饿中走来的人,对苦涩和甜蜜分辨最清。每一份甜蜜都是艰辛的汗水和勤奋的努力换来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清香扑鼻来”的诗句,就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在艰辛和困顿中看到光明的曙光,看到甜蜜的前程,从而在艰辛和困顿中不畏挫折坎坷,不畏清苦贫寒,一心向上向前!九十岁的母亲对这些也许体会得最深……

端起酒杯向母亲敬酒,所有的祝福汇成一句话:祝母亲健康长寿!美酒飘香,释放出的是儿女们的心意,是亲友们的深情厚谊,是对未来的祈祷赞美。

跪下磕头向母亲拜寿,祝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跪下磕头,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崇拜,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祈福和谦恭。贫穷的年代孩子多意味着艰难,养家糊口就成了父母们当时最大的任务,其他不敢奢想。为了儿女们能吃上饭,父母们没白没黑、起早贪黑的劳作着,生活的酸涩已使父母把苦和累看作寻常事,渐渐长大的儿女使父母们心里充满着欣慰和希望……

父母把儿女养育大,所付出的艰辛难以想象,笔直的`腰累弯了,白嫩的手变得粗糙,黑发在岁月的劳顿愁苦中变白,可是父母们没有一句怨言,儿女们的一句问候、一次看望就足以让他们欣慰满足;儿女们和睦相处生活无忧,不用父母惦记牵挂,就足以让他们幸福自豪;儿女们的成功进步,更会令父母激动欣慰不已……为儿女们奔忙再苦再累,父母们也认为是理所当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父母心里都有这样的心愿,但实现不了他们也不背负奢望的负担,而是坦然直面现实,乐观的面对未来的生活,他们最实际,那就是望子女成人。这是多么朴实无华的思想,它体现出的是博大、宽容、务实,这就是中国父母们的高尚品德修养,是中国美德最具体的闪光。这,足以让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谦恭,并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儿女们也应该有一种姿态:常到父母家看望,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沐浴和睦幸福的温馨,常帮父母干些家务,给父母送去体贴、宽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儿女们做这些是应该的,因为儿女是父母的骄傲和依靠啊……

父亲性格内向、宽容明智、善良厚道。父亲记性好,说书卖艺讲述的故事,他能段落不落复述下来,小时候常听父亲讲三皇五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故事,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榜、岳飞传也是父亲常讲的,这种启蒙教育伴随着我长大,有些故事现在还记忆犹新。父亲对儿女没有严厉责罚过,我们做错了事他总是耐心指出,做对了的他给与热情鼓励。记得七八岁时,和一群小伙伴滚木车轮把家里唯一的水缸碰碎了,当时吓坏了,可晚上父亲干活回来,默默的把盛粮食的瓦缸搬出来盛水。

那时家里草房年久失修,草房生了蛴螬,家鸡爱上去刨食。父亲临下地干活总叮嘱我们看好,由于贪玩有时失职,父亲就每人发三五分钱激励我们尽职尽责……

母亲一生勤劳。在她的履历上,除了生病,其他用于专休一天的时间找不到。妈妈的眼里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风雨霜雪,泥泞坎坷伴随着妈妈,草筐铲子、拾挖搂薅是妈妈每天的劳动内容。春天,万物复苏时,妈妈对田野有无限的向往,不说挖野菜、药草的奔波辛苦,单就广阔的大自然让人陶醉其中,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不光是物质,还有爽心悦目的美景的精神陶冶,这也许是劳作中锻炼身体,使妈妈身体健康的原因。夏天,勃勃生机的大自然让妈妈有些应接不暇,到田野拾麦穗,收获可作药用的草根、草种,如果外面下雨,妈妈还学会了用包装带编织筐篮。田野劳作之余,妈妈还要薅草喂养兔子。秋天,妈妈不分上下午,劳作的时间是每天天蒙蒙亮起床,到天黑得看不见田野里的东西。在妈妈眼里,每一粒收剩的粮食都应该捡拾归仓,不管是否富有,扔掉了都是浪费,太可惜。有这样抢时间的精神,妈妈午饭几乎不能按时吃,或与晚饭叠加一起吃,或干脆带个馒头在田地里吃。捡拾的粮食常把妈妈压得本直不起来的腰更弯了。冬天,虽然颗粒归仓,可喂养兔子、鸡鸭、剥花生、编织篮筐等活落仍让妈妈在快乐的陶醉中忙得不可开交……

妈妈劳作的时间是全年全天候,而不是哪个季节……

母亲一生节俭。九十岁的母亲至今仍自己提水做饭,在饮食上从不讲究,一年四季粗茶淡饭,农活忙碌时简单凑合一顿是常有的事;饭桌上的大鱼大肉,妈妈并不十分喜欢,接她到县城居住那是对她最大的约束,妈妈已适应了家乡的生活习惯;姐家送给的鸡蛋,妈妈嫌太多吃不了也要拿到街市上卖掉。妈妈粗粮淡饭的饮食习惯也许是她健康的长寿的原因之一。妈妈在穿戴上很朴素,一件衣服穿在身上三五年,儿女们买来的新衣服,她总舍不得穿,新被褥舍不得铺盖,理由是原来的还能用。要让她换新的,只有想法把旧衣物处理掉。给妈妈添置沙发电视时,听到妈妈的唠叨不少,现在妈妈适应了,中午在沙发上躺一会看看电视,倒成了她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但多数时候还是舍不得打开电视和电灯,怕浪费电。妈妈这样节俭,对别人可不吝啬,亲戚朋友间的礼尚往来,她出手还是尽其所能的大方的。

妈妈是虔诚的善良者。“扫地恐杀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用在妈妈这里很合适。在生活困难时期,自己吃不饱还想着别人,接济着更为贫困的人,妈妈把这看作一种义务,一种作为,一种心理满足,这也许是妈妈乐善好施的精神动力。对喂养的动物妈妈从不伤害他们,而是尽其所能的去疼爱。记得小时候,跟妈妈去集市卖自家为养大的山羊,她总要问买主买去是喂还是杀,当买主说买去杀时,她说什么也不卖给人家,直到下午才卖给一家真正喂养的买主。

对于儿女的教育,父母传教的是诚实守信,乐善好施,尽职作为。对妈妈,我们也劝她要懂得疼爱、关心自己,懂得珍视身体,提高生活质量。

走过九十年人生历程的母亲,对生活对未来健康乐观,不用儿女们服侍操心;她倒是经常牵挂着儿女们,要求他们团结和睦,尽职作为……

母亲在过完九十大寿后的第三年秋,满怀眷恋地离开了她心爱地儿女们。从此,那份善良地慈祥,殷殷地教诲,在儿女心海回荡……那热腾腾地水饺,那散着甘醇的牛奶,那一壶老酒,母亲再也无缘消受,只能化作坟前的祭奠。一抔黄土,一片翠柏,满坟碧草,没白没黑地陪伴着母亲;拜托翠柏、碧草们的终日地陪伴——不肖子孙们却只能在节日里看望祭奠。

母亲,愿您在天堂安息,佑护子孙们健康茁壮,一帆风顺。

11.母亲的抒情作文 篇十一

你豪迈地说,你,是家中的霸主。

你,只是位母亲,结了婚,你就是一位母亲,一个为家、为生活,为孩子奔波忙碌的母亲。你已经不明你什么是吧,起床,做饭,送孩子上这,工作、拖地、擦桌子,洗衣服、接孩子回家,睡觉……这就是你的一天,一位母亲的一天。

你遗憾地说,你,不再那么潇洒了。

你,是我的保护伞。幼儿时学走路,摔倒了是你来扶我,充满爱意的一丝丝的心痛和无限的爱。小时候,衣服破了,是你,用心地缝上一针针的爱。生病了,你前在我打针时帮我捂上眼睛。长大了,以为独立了,但是离开你时,却又怀念那温暖的怀抱,你用那双温暖有力的翅膀罩住我,而我,却伤害过他。

你,是我的中的。每天早是睁开眼就能看到那熟悉的面孔,却总也看不够,每天来接我时,我都喜欢对你说:怎么不来晚了?总也改不掉这个习惯,有时候,我常常想,如果我离开你我该怎么想呢?但是最后都对你说:“你不许离开我,我也不离开你。

12.母亲的生日抒情散文 篇十二

说来真巧,母亲的生日与“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同一天的,在这一天,不管有多忙,我们兄弟姐妹都要聚在一起给母亲过生日,和她坐坐,拉拉家常,让她老人家高兴。

但是今年,母亲的“三八”节注定和往年不一样,因为前几天她得了坐骨神经病(腰椎间盘突出),需要住院治疗,我们不能在家里为母亲过生日了。看着母亲因疼痛而坐卧不宁、满脸痛苦的样子,我顿时觉得天都暗了下来,再也高兴不起来,母亲不停劳作的身影不时浮现在我眼前。

母亲是说她是根苦瓜,从头到脚都是苦的。三岁时我外爷去世,我外婆带着她和四舅改嫁,由于新家里面孩子多、生活困难,吃不饱饭,继父不让她上学,整天使唤他去坡上砍柴放牛找猪草。八岁时,因为感冒发高烧无钱医治,母亲失去了听觉,别人要费好大的劲说话她才能听到,所以,别人因交流很困难不愿和她多说话,有时候,我们看到她热情地去和别人说话,而别人装着没听见或是直接不理她,此刻,作为她的孩子,我们心底在默默地流泪,这不怪母亲,也不怪他人,怪只怪那个缺钱少医的年代。母亲还参加“大炼钢铁”、修建“三线”(阳安线、襄渝线、宝成线)、修筑大寨田,干的重活比有的男同志还要多。尤其是我父亲四十七岁去世后,母亲以一个农村妇女的一己之力,硬是供养我们兄妹三人完成学业、把我们养育成人,实现了作为母亲的心愿,体现了中**亲的伟大。

母亲是根燃烧的蜡烛,无私的奉献着自己。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很远,需要住校就读,在上学的前一天晚上,我在睡梦中被吵醒了,睁眼一看,原来是母亲在半夜里起来为我烙馍、炒菜,准备一个周的伙食,她那吃力的和面声、来回的走动声,声声敲打在我的心坎上,此刻,我感觉到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第二天,母亲又背着粮食、被褥送我去学校,看着她那矮小瘦弱的身躯,背着沉重的东西在山间上上下下颠簸的时候,我忍不住说我来背会儿,母亲说你还小不能背重东西,那一刻我感觉到了母爱的无私。此后,每到我们兄妹上学的前一天晚上,母亲都要忙好一阵子,想起那时我任性不听话,心里好惭愧,就此下定了好好学习的决心。后来,我们兄妹都进城居住了,也想让母亲清闲一下,经过三番五次地劝说才把她接进城里,可是她还是闲不下来,整天给我们兄弟料理家务,帮我们换洗衣被,烹饪做饭,打扫房间,把家里搞的井井有条,成为免费的.保姆,让我们在外安心打拼。

母亲爱美,心地善良。母亲有剪纸的绝活,闲下来剪出各种各样造型的文人武将、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绣上五颜六色的丝线,装框裱糊,挂在家里,送给邻居,让人赏心悦目,我想,不管别人对她如何,她对别人都是一篇真心,母亲的心灵一定是和她的剪纸一样美的。

如今,母亲积劳成疾,得了重病,好象快速行驶的车辆,出了故障才停了下来,我们好对不起你啊,没有劝劝你多休息,保养身体。母亲,我们会全力为你治病的,让你安享晚年。

其实,仔细想想,老天对母亲也不薄,让她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而且连出生的日子都选在了三月八日,与国际妇女节一致,这是对勤劳母亲的奖赏与安慰吧。

13.高三抒情作文:母亲 篇十三

无法去顾及,还是我自己早已变得麻木。我怀疑真的麻木了。以至失去了去感知事物的能力。

周六日可以破天荒的睡到早上十点,而我却总把这些归咎于天气,冬天了人总可以找些事情来感概的。在这样的季节里,才算真正品尝到冷的滋味、寒的彻骨。想在那极寒的表层下,去找寻可以爆发的欲望,我却寻求不来。因为天冷了,人极其渴望温暖,不管是外界和内心都需要,而刚才说了,内心已近乎麻木,所以只有依赖外界,依赖于可以带来温暖的地方,温暖的被窝,温暖的房间。刻意把沙发上也放了被子,在夜里一个人拿着书一边听着音乐,衣服都忘了脱,就这样睡着,再醒已是黎明了,黎明过后的清晨又得接受周而复始的生活。当你还来不及逃避的时候,白天已经占住了你的全部。

早几天见到父亲,我说不清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了。尽管我们才两周没见面,但父亲微笑,让我感觉好久违了。他见到精神爽朗的我,我不知否是从前的我未感知到这微笑背后的魅力,还是因为只到今天我才真正懂得父亲微笑背后所承载的东西,这么多年以后,才谛结而成的。同时见到父亲的几个朋友,看到他们善意的微笑,同时对爸讲:你女儿看起来真是不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听起来没什么,我想父亲听来心里定然会很开心,当然我也笑了。以前从没注意过长辈的这种情绪,今天才觉得亲情在我生命里显得如此的重要。跟父亲走了一段路,便离开了。父亲有他要处理的事情,我也有。而且我更想让这种和谐且真挚的感觉残留在心底。女儿大了,翅膀硬了终究得逃离父母的束缚。但不管我们到了什么样的年龄在父母眼里,我终究是个孩子。

儿时的记忆隐现,父亲总跟我聊起他年轻时候的岁月。为了我们家也能过上小康的生活,父亲起早贪黑的工作,而如今生活是好了,但父亲也因他的付出,而日渐的苍老。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我下辈子都无法还清的。再看看如今的我,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虽然这当中会有太多太多的困惑,但比起曾经父亲那一代人所经过的岁月,我如今所要去承受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听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上一篇:医生进修总结13下一篇: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