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结果分析报告

2024-07-13

医院感染结果分析报告(共8篇)

1.医院感染结果分析报告 篇一

人群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了解泰州市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滚雪球法招募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MSM220人,HIV、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率分别为11.36%、14.54%、1.36%。感染状况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活动场所密切相关。结论 MSM人群中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局部流行的可能性,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其流行及向一般人群的传播。

男男性接触者(Man who have sex with man,MSM)由于多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等因素,已成为艾滋病/性传播疾病(STDs)高危人群[1]。根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在2007年新感染HIV的5万人中,男男性传播约占12.2%[2]。为了解我市MSM人群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现状,为开展艾滋病/性传播疾病防治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9年7月—2010年12月对该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泰州市居住,年满18周岁,调查前1年内与男性发生口交或肛交性行为的男性。1.2 调查方法

采用滚雪球法招募调查对象,在自愿和保密前提下,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HIV/性传播疾病知识等。调查结束后,采集静脉血5ml以进行实验室检测。1.3 实验室检测

HIV抗体筛查采用美国雅培公司HIV(1/2)快速检测试剂及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测定, 阳性者使用新加坡Genelabs Diagnostic公司HIV免疫印迹试验(WB)试剂确认。梅毒螺旋体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初筛,试剂由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阳性者使用日本FUJIREBIO公司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试剂确证。HCV抗体采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ELISA试剂测定。试验操作和结果判断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MSM220人。平均年龄(31.48±7.56)岁(19~ 60岁),中位数31岁,以20~39岁居多,占69.55%;未婚占61.82%,已婚占32.73%,离异/丧偶占5.45%;户籍以本市为主,占82.73%;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1.85%,高中/中专占22.27%,初中及以下占35.91%;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者占49.09%,双性恋者占44.54%,异性恋者占6.36%;寻找性伴最常去的场所中酒吧型占19.55%,浴池型占25.45%,公园型占9.09%,网络型占45.91%;过去1年接受过干预服务的比例为68.18%,过去1年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比例为39.54%,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了89.09%。

2.2 HIV、梅毒、HCV感染情况 对220份血样进行HIV、梅毒及丙肝抗体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25例,感染率为11.36%;梅毒阳性32例,感染率为14.54%;HCV抗体阳性3例,感染率为1.36%;其中5人同时感染HIV和梅毒,合并感染率为2.27%。年龄为40岁以上的人,HIV感染率达21.43%,梅毒感染率达28.57%,不同年龄段HIV、梅毒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已婚者HIV感染率达1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HIV感染率达18.99%,,梅毒感染率达22.78%,文化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浴池型MSM人群的HIV感染率达23.21%,梅毒感染率达28.57%,不同活动场所人群HIV、梅毒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讨论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泰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为11.36%,梅毒感染率为14.54%。其中HIV感染率与李春梅在重庆的调查结果相接近[3],但要高于许娟在北京、哈尔滨、郑州的调查结果[4];而梅毒感染率稍高于李春梅、Ruan Y分别在重庆、北京的调查结果[3,5];HCV感染率为1.36%,感染率相对较低可能与样本含量不够充足有关。HCV经血传播已被肯定,有文献报道HCV有经性接触传播的可能性,且在性乱等高危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6]。如此高的HIV、梅毒感染率,说明我市MSM人群中已经存在艾滋病性病局部流行的条件,对该人群开展行为干预工作迫在眉睫。

调查发现,本市MSM人群中的青壮年比例较高,这一年龄组的人正处于性活跃阶段,加之思想较开放,更易发生一些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如多性伴、一夜情、保护的性行为等。被调查的MSM人群中32.73%的人已婚,双性恋比例占44.54%,这部分人群既与男性发生性行为,又与配偶发生性行为,容易成为HIV从高危人群传至普通人群的“桥梁”。被调查对象的HIV、梅毒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已婚者的HIV感染率相对较高;文化程度越低,对艾滋病的了解越少,安全意识就越薄弱,HIV、梅毒感染率越高;浴池型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活动类型的人群。浴室是MSM重要的聚会场所,由于场所特殊性,在此极易发生高危性行为,很容易被感染上疾病。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MSM不被社会认同,为避免歧视,MSM的身份和活动处在隐蔽状态,给防制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且总体数量庞大,防制任务十分艰巨。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MSM人群中存在局部流行的可能性,是HIV/STDs感染的高危人群,并有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因此,应加强对该人群进行调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HIV/STDs在MSM人群中的流行,并防止其向一般人群传播。

参考文献 [1]Koblin BA , Husnik MJ,Colfax G, et a1.Risk factors for HIV infection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J].AIDS,2006,20(5):731-739.[2]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2007.

[3]李春梅,萧燕,刘建波,等.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和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2):126-130.

[4]许娟,韩德琳,刘征,等.中国四座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1):975-980.

[5]Ruan Y, Li D,Li X,et a1.Relation ship between syphilis and HIV infection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Beijing, China[J].Sex Transm Dis, 2007, 34:5922597.[6]Diamond C,Thiede H,Perdue T, et a1.Viral hepatitis among 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prevalence of infection,risk behaviors,and vaccination [J].Sex Transm Dis.2003, 30(5):4252432.

2.医院感染结果分析报告 篇二

关键词: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 科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于2011年5月19日对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5月19日住院的所有患者, 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 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

每科配备3个调查人员, 由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各科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2011年5月17日对调查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现患率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填表注意事项等内容, 调查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1.3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4 统计分析

核对调查人数, 检查是否漏项, 无异后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本次调查应查住院病人231人, 实查231人, 实查率100%, 医院感染病例2人, 例次2例, 感染现患率为0.87%。见表1。

2.2 社区感染率

见表2。

2.3 医院感染构成比

2例医院感染中, 1例血液感染, 1例下呼吸道感染。

2.4 抗菌药物的使用

在调查的231例患者中, 当日使用抗菌药物者158例, 占68.39%, 全部住院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为NICU, 具体见表3。

2.5 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送检情况

两例医院感染患者均未做病原学检查, 在全院83例治疗用药患者中, 应用抗菌药物前进行病原学培养及药敏试验者25例, 送检率为30.12%, 送检率高的科室为NICU (56.67%) 其次为儿科 (16.67%) , 其他科室治疗用药患者均未做病原学检查。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87%, 与我院以往日常连续监测结果无明常差异, 医院感染控制较为理想, 但由于近年来社区感染的不断增加, 我院社区感染患者增多, 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多, 因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仍然非常重要[1,2,3,4]。

本次调查2例医院感染均分布在NICU, 说明NICU仍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对重点科室的检查指导工作, 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加强病房环境消毒管理, 手卫生管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特别是侵入性操作的管理, 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调查显示:在调查的231人中, 抗生素使用率68.39%, 抗生素治疗使用率52.53%, 抗生素预防使用率47.47%, 一联抗生素使用率77.84%, 二联抗生素使用率21.51%, 三联抗生素使用率0.63%, 说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中以单剂为主, 联合用药较少。

本次调查中在全院83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 有25例做了病原学检查, 占30.12%, 临床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明显高于往年 (2010年11.84%) , 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分析原因, 可能临床医师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还是采用经验性治疗, 借助临床微生物检测指导用药意识不强。

本次调查的98例社区感染中, 有3例调查范围之内的多重耐药菌属, 分别是2例肺炎克雷伯菌, 1例大肠埃希菌。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能较真实的反映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 发现日常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说明NICU仍是医院感染监测的薄弱环节,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强化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加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知识的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逐一排查, 发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 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医院感染高危人群, 加强日常监测, 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中存在的缺陷, 充分利用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 抓环节, 抓细节, 从而规范医务人员的各项操作,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玲, 周宏, 茅一平, 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 :24-26.

[2]艾彪, 纱渊, 艾明华, 等.医院感染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7, 24 (1) :89.

[3]任南, 徐秀华, 吴安华, 等.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1) :1-3.

3.医院感染结果分析报告 篇三

【关键词】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5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clin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its results. Methods 85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85 cases were examined by microbiological cultivation and serological test, 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first serological test was 44.7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tested for the second time (P<0.05). In microbiological cultivation detection, the positive rate of throat swab tes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putum detection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by microbiological cultivation detection was 87.0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y serological test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serological test for children less than one year ol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age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the accuracy of microbiological cultivation metho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rological test.

Keywords:Children;Mycoplasma Pneumonia;Infection;Clinical Examination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 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秋冬时节。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为常见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1],以头痛、咳痰、胸痛、浑身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后易引发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病情严重时可致脏器损伤或死亡。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与其他肺部感染并无明显差异,故诊断结果会存在误差。肺炎支原体是传染性、耐药性均强的一种致病菌,若未能及时治疗[2],后期病情很难控制,患儿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的进步,临床检验手段也在不断改进。为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笔者对8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别给予微生物培养法及血清学检验法进行检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3]。分别给予微生物培养检测及血清学检验。其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0.5~12岁,平均年龄(3.9±0.8)岁,病程5d至2个月,平均病程(16.24±2.5)d。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呼吸系统症状,主要以头痛、咳痰、胸痛、浑身无力等临床症状为主。

1.2方法微生物培养检测,方法如下:采用无菌棉拭子在患儿的口腔、咽喉等部位反复捻转采集标本,将标本放入已经融化处理后的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基中,痰液放置于无菌痰液收集器。将其置于恒温状态(37℃)下的培养箱中,连续培养约24h后,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若颜色由红色转为清亮黄色,则为阳性;若颜色依旧为红色,则为阴性,若呈现浑浊或者絮状等黄色则为无效检测,应重新检测。

血清学检验,方法如下:在患儿入院后第2日早晨,在空腹条件下抽取2ml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分离血清,并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步骤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若检测值>1∶[KG-*3/5]160,则为阳性;若检测为阴性的患儿,则一周后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观察不同检测方法下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以及不同年龄患儿经血清学检验后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差异。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χ 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血清学检验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血清学检验1次检验阳性率为44.71%;7d后再次检验时第1次检验为阴性的患儿又检出23例阳性。两次检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微生物培养检测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微生物培养检测:咽拭子检验阳性率为72.94%;痰液检测阳性率为87.06%。咽拭子检验阳性率明显低于痰液检测阳性率,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微生物培养检测与血清学检验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微生物培养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87.06%,血清学检验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71.76%,微生物培养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P<0.05),见表3。

2.4 不同年龄患儿血清学检验结果比较 <1岁患儿血清学检验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见表4。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为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头痛、咳痰、胸痛、浑身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其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4]。肺炎支原体感染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脑炎、肾炎等一些脏器损伤,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对本病尽早做出准确诊断,可使患儿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改善患儿预后。为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有效的检验、检测方法尤为重要[5]。

目前临床大多采用血清学检验,此方法主要是利用肺炎支原体抗原在固相状态下直接与被检测的患儿血清内肺炎支原体抗体发生反应。该检测方法只需抽取患儿2ml静脉血,故操作简单,对患儿的创伤小,更易于被患儿及患儿家属接受。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6]。微生物培养检测法主要在培养基内加入生长因子,加快其中病原微生物分解增殖速度,进而产生大量氢离子,促使培养基内PH值降低,指示剂颜色可随之发生变化,针对颜色变化即可对检验结果做出诊断。该方法也是肺炎支原体鉴定的一种有效检验方法。

本研究中,主要采取了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培养两种检验方法来检测两组患儿支原体阳性情况。其中微生物培养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87.06%,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阳性率。表明,微生物培养检测方法相对于血清学检验准确性更高。这与沈锋等人研究结果相符[7]。此外,微生物培养检测所需时间较短,能有效减少临床确诊时间,使得患儿能尽早接受治疗[8]。

本研究中,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患儿血清学检验结果发现,<1岁的患儿支原体阳性率相比于其他年龄段较低,其原因多与1岁以下患儿免疫器官及组织功能发育不全有关[9],被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抗体的效价更低,故影响了检验结果[10]。

综上所述,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培养都可以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给予有效的诊断,通过对比显示,肺炎支原体培养具有方便、准确,且可以用于早期检测等优点, 所以微生物培养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李文松,韩玲芝,李玉,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53-55.

[2] 楼兰芳,李小兵,张兰青.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30):385-387.

[3] 何澄,郭慧.不同髋关节置换方法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对比[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87-2889.

[4] 王敏,康云凯,郑业焕,等.微生物敏感性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25-27.

[5] 胡建国,谢于鹏.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关系的临床探讨[J].国际呼吸杂志. 2012, 32(21):1605-1606.

[6] 王晓斌.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血清学变化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36):32-33.

[7] 沈锋,邱辉,王锦霞,等.快速鉴定培养法及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35):350-351.

[8] 梁世业.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在痰培养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3, 41(11):1155-1157.

[9] 陈咏丽,严晓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 2014, 43(7):863-866.

[10] 金春明,刘广勤,张华艳.ELISA法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4(22):3191-3192.

4.医院感染整改报告 篇四

时间;2016年4月14日 被检科室;手术室

参加人员;刘光宇(督导人员)赵风华(院感人员)马静(护士长)

张明明(护士)石亭亭(护士)徐翠(护士)检查内容 1.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落实情况.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基本措施是否落实到位.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及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发现问题;

1.无菌包内化学指示卡信息未填写。2.感染术间标识不明确。

3.手术室无净化设备维护记录备案。4.锐气伤登记表未找到。

5.清洗后的手术衣放置于污染区域(器械清洗区)。6.连台手术自净时间记录不规范。整改措施:

1.督促护士将化学指示卡信息填写完整、不漏项。2.将感染术间明确标识并贴挂于明显位置。

3.与设备科联系将空气净化设备维护记录复印,手术室备份。

4.将文字资料规范整理,一目了然。

5.向医院申请增加更衣柜将无菌刷手服与外出服分开放置,将清洗后的手术衣在供应室打包消毒灭菌后送回。6.规范连台手术自净记录填写内容完全详细。效果评价:

5.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篇五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2020--6 6--8 8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2017.3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2017 年 3 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达拉特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印发 2017 年全旗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卫计局组织旗人民医院、中蒙医医院、爱心医院、欣康医院等相关科室专家,对我院进行医疗安全专项督查,院感情况通报如下:

1、使用储槽的外包装要灭菌。

2、无含氯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无法保证消毒液合格性。

3、胃镜室无戊二醛浓度测试纸,无法保证洗消后的胃镜浸泡合格,胃镜物生物监测。

4、全院生物监测报告单不合格。

5、口腔科干缸无时间标识、灭菌未做生物监测。

6、供应室未按要求做到生物监测次数,要求一周一次。

针对以上问题我院感控科积极进行整改。

1、使用中的储槽进行一日一消,并有记录及标识。

2、现将针对科室所用消毒液含氯消毒液、戊二醛消毒液每日进行测试,保证其有效浓度,并进行登记保留测试。

3、针对胃镜、肠镜、供应室的压力锅生物监测改为每周一次,达标并有记录。

4、口腔科的干缸在进行消毒前贴消毒指示卡,并有签名、日期,消毒后能一目了然监测是否合格。

医院感染管理整改报告 2017.3

感控科

6.医院感染结果分析报告 篇六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医院感染,护理

医院感染在糖尿病病人中发生率较高, 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治疗时间、加重了经济负担。2007年1月—2008年11月对我院50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人进行分析, 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0例均为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病人, 其中男325例, 女175例;年龄60岁~86岁, 平均67.5岁;住院时间7 d ~120 d, 平均25 d。参照我国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确诊。

1.2 方法

查阅病历资料, 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病程记录、检验报告单、X线检查报告单、抗生素应用情况及相关侵袭性操作等项目, 并填写医院感染病历登记表。

2 结果

2.1 感染率

老年糖尿病病人500例, 发生医院感染21例, 感染率为4.20%, 占医院总感染率的3.24%。

2.2 感染部位

糖尿病病人医院感染的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6例, 泌尿道5例, 皮肤软组织4例, 胃肠道3例, 下呼吸道2例, 其他1例。

2.3 侵袭性操作导致感染

21例医院感染病人中, 接受过侵袭性操作者18例, 感染病例16例。侵袭性操作的感染情况依次为吸氧5例, 吸痰4例, 导尿3例, 深静脉穿刺3例, 呼吸机1例。

2.4 医院感染病原菌及抗生素的应用

21例医院感染病人血、痰、尿、粪及分泌物培养中共分离病原菌52株, 其中以白色念珠菌 (20株) 及大肠埃希菌 (11株) 最为多见, 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9株) 、铜绿假单胞菌 (5株) 、阴沟肠杆菌 (4株) 和肺炎克雷伯菌 (3株) 。所有糖尿病病人医院感染均使用2种抗生素以上, 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生素。

3 护理

3.1 严格控制血糖, 缩短住院时间

做好糖尿病饮食宣教,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预防继发感染, 待病情稳定后尽早出院继续治疗, 定期门诊随访。

3.2 加强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做好院内消毒及隔离, 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严格探视制度, 限制陪护, 减少环境污染。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卫生宣教及指导, 地面及桌面等每天用消毒液湿拖、湿擦, 病房每天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定期进行病房空气监测。

3.3 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菌群失调

执行医嘱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的用药常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 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 积极观察疗效, 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和换药的依据, 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3.4 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要彻底洗手

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护士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 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 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 每月对护士的手进行采样监测。

3.5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

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 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 污染的氧气湿化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 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 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及物品也应进行消毒。

3.6 加强皮肤护理

糖尿病病人皮肤抵抗力低,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显得尤为重要。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 勤换内衣, 选择质地优良、宽松的内衣, 便后用温水擦洗、女性病人注意外阴清洁。

3.7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

若病情需要,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1], 在必须导尿时, 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 严格无菌操作, 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 每日更换引流袋, 无菌尿管每周更换1次。留置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应对病人做尿细菌培养, 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 并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3.8 做好心理护理

对住院时间长的病人应视为易感人群, 要掌握病人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变化, 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 使病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

3.9 其他

发生医院感染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尽可能查出病原菌, 针对病原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4 体会

糖尿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因其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一系列生化代谢紊乱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从而易并发各种感染, 加之病程冗长、老年病人居多, 现已成为医院感染中的高危人群, 一旦发生病情严重, 病死率高。本次结果显示, 糖尿病病人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 其次是泌尿道、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本组调查感染部位与国内相关报道[2,3]基本一致, 但感染率比报道的明显低。因此,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糖尿病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兴华, 姜保芹, 戴青梅, 等.基层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4) :265.

[2]孙建玲, 王清妍, 崔广伟.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8) :730.

7.医院感染结果分析报告 篇七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结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54-01

糖尿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与多发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也是引起很多疾病的元凶,就现阶段来看,对于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问题,多数文献主要集中在单间隙感染上[1],很多专家分析了关于糖尿病患者重症多间隙感染问题,为了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结果的因素,现对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确诊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本组患者均切开引流,排除标准:单间隙感染患者。在入院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CT检查,分析具体的感染范围,看是否出现脓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62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28)与非糖尿病组(n=34),糖尿病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为(54.8±2.9)岁;非糖尿病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为44~81岁,平均年龄为(55.6±3.7)岁,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感染情况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措施

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史、病因、试验检查结果、治疗结果,在发病原因上,主要有牙源性感染、腮腺炎、鳃裂囊肿、淋巴结炎、外伤、皮肤感染、颌骨囊肿、病因不明等方面,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分析受累间隙分布情况、数量、症状发作时间到入院时间[2-3]。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因主要是由于牙源性感染引起,两组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因详见表1。

对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间隙数量进行CT检查,糖尿病组中超过两个间隙感染患者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受累间隙数量对比示意表详见表2。

3讨论

对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两组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主要原因就是牙源性感染,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由于牙源性感染导致的多间隙感染比例均超过50%,具体的结果与其他文献基本相同。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中分别有3例与4例患者病因不明,究其根本原因,可能与亚临床病灶相关,但是在现阶段下并无确切依据[4]。两组患者受累间隙数量显示,糖尿病组患者感染程度高于非糖尿病组,CT检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组中超过两个间隙感染患者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间隙位置上,多数患者属于面下部感染,其与患者均为颈部感染。

从本组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糖尿病患者感染度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口腔颌面部感染,大多属于间隙感染,感染数量较多,很容易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病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病死率增加。而非糖尿病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容易控制,只要科学应用药物就能够很好的控制好病情。针对糖尿病患者,不仅要积极控制感染,还要注意治疗原发疾病,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5]。

因此,对于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不仅要治疗感染,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降低并发症与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方敏,王玲.56例口腔颌面部多間隙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07):528-529.

[2]冀丽彬,陈沐群,商建平.炎症期拔牙诱发面部多间隙感染伴脑脓肿死亡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1(06):127-128.\[3]Al-QamachiLH,AgaH,McmahonJ,etal.Microbiologyofodotogenicinfectionsindeepneckspaces;Aretrospectivestudy.BritishJournal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2010.

[4]PaulW.Poeschl,ValentinaCrepaz,GuenterRussmueller,RudolfSeemann,AlexanderM.Hirschl,RolfEwers.EndodonticPathogensCausingDeepNeckSpaceInfections:ClinicalImpactofDifferentSamplingTechniquesandAntibioticSusceptibility[J].JournalofEndodontics.2011(9).

8.医院感染结果分析报告 篇八

张家口煤机医院院感科杨世君

【摘 要】分析了本地区县、市一、二级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找出了制约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症结所在。经过河北省医疗安全专项检查与督导,各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了医院感染工作,加强了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健全并落实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全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采取各项措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分析;对策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管理的成效已成为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河北省医疗安全专项检查活动巳明确列出了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和重要位臵。我市一些基层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一直存在着许多难点与不足,通过2009年至2010 年医疗安全专项检查,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使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

1.1医院领导管理层面

随着“河北省医疗安全专项检查”活动的逐步深入,多数医院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从笔者近期走访的多所基层医院(主要是县、市一、二级医院)的实际状况来看,多数基层医院依然潜伏着不少危及医疗安全的隐患。基层医院感染监控、防治工作起步较晚,领导对感染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正确认识,认为此项工作是投资大、效益低的事情。表现在医院感染管理科没有一个准确定位,隶属关系不明确,没有配备专职人员,一直由护士长兼职;另一方面基层医院经费少,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信息管理滞后,这些原因造成平时工作难以到位,遇到突发事件时更显人手不足,难以应付,这直接影响了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进而对医疗安全和医护质量构成直接威胁。

1.2临床科室层面

1.2.1医务人员院感防范意识差。其知识欠缺,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中无菌观念不强,洗手的依从性较差,对职业暴露及防护、处理知识的知晓度低;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管理等了解少、认识不到位;对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剂种类、配制及使用、效果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等知识了解少。

1.2.2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足。长期以来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工作任务繁重,自我防护条件差,往往只注意患者一面,而忽视了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有一部分医护人员工作时不戴口罩;医生给病人做完检查后没有洗手的习惯;自己使用的水杯就放在被患者包围的办公桌上;医护人员进出病房不更衣、不换鞋;在工作岗位上就餐、吃零食,甚至食用患者送来的不带包装的食品等等。

1.2.3护理人员严重缺编也制约着院感控制工作的开展。医院的清洁、消毒隔离工作需 1

要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而现在,大多数病区的护理人员数量仅仅刚够轮转班次,并且整日为患者必须的治疗,忙得焦头烂额,已无暇顾及其他。自己又无力聘请临时护士。“手卫生”人人知道很重要,但是,临床上真的很难做到操作一次洗一次手,即便用快速手消毒剂,也只是放在治疗车上一瓶,根本不可能像医院感染管理专家介绍的那样放在病房门口、走廊,那样,早就被人拿跑了。

1.2.4医院窘迫的经济状况也是困扰护士照章行事的另一大因素。为患者做治疗或护理多多少少能有所创收,而涉及院内感染的事项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科室为能保住工资,也只好想方设法延缓医疗用品的更新。消毒隔离工作便大大缩水。随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清洗消毒设备、制剂引进我国,有关规范也明确要求应用于临床。但是,昂贵的价格令人咂舌,基层医院器械没有大医院多,清洗成本也高,用起来实在有点负担不起。一般都是护士手工清洗,护士受到职业伤害的几率就大。

1.2.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预防性用药、联合用药和较多地使用昂贵抗生素等不合理现象.破坏了正常菌群内部各种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造成了 微生物失衡,使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成为病菌,从而引起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双重感染。

1.2.6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少基层医院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而给院内交叉感染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比如,为了节约保卫人员和管理方便,医院只开 1 个大门,所有患者、员工、进出货物(包括污染物品和医疗垃圾)等均要经过这 1 个大门;发烧门诊形同虚设,传染病门诊和病房没有专用通道,或隔离不严;不少医院门诊科室没有自来水管;挂号、交费、取药均在 1 个狭窄的空间,造成人流在这里长时间聚集;患者、患者家属、员工、药品、已消毒医疗用品、各种污染品和垃圾、尸体等均使用 1 个电梯。

1.2.7部分医务人员消毒灭菌观念不强、知识欠缺,消毒与灭菌概念不清。各医院重医疗轻消毒、轻监测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目前临床上大部分医、护、技人员消毒知识欠缺,消毒与灭菌概念不清的现象。忽视个别小件物品的消毒,临床一线工作中,多注意空气、医疗器械、治疗室、换药室的物体表面的消毒,而一些小件物品,如门把手、肥皂盒、试管架或血沉架、叩诊锤、电脑键盘、鼠标等的消毒往往被忽视,致使监测中,合格率偏低。其实它们经常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通过医护人员的手,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传播媒介。

1.2.8后勤保障不到位。医疗废物的回收,需要医务人员自己完成,一般都是护士在快下班时穿着平时的工作服送到暂存处,不要说没有专门的工作服,就是有,也没有更衣间

1.3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监管不力

医院的建筑布局、硬件设施很难达到标准。比如,我们地区的二级医院几乎都没有专用的医疗废物通道,供应室、儿科门诊,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也很难见到。其它如手术室血透室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不合理、条件差;口腔科消毒设备简陋,器械消毒、灭菌不规范、存在隐患;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差;检验科、各科治疗室条件简陋不符合要求;监测不及时等,为医院感染埋下隐患。

1.4医院感染报告意识不强,漏报率较高 部分大夫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不了解;或认识错误,认为医院感染发病率低,缺乏应有的警觉或不重视,表现在发现了医院感染病例,却不在规定时间内上报.造成漏报现象。、对策

2.1 加强领导,保障到位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得到院领导的充分理解和认可。才能自觉地给予大力的支持。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直接影响到各部门、各成员的态度,同时带动起全员参与医院感染管理。2009,2010年,通过医疗安全专项检查,各基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了各项制度,明确了职责,建立了医院感染监控网络,从而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2.2 强化自我防护,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技术

2.2.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医院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根据各科的工作性质,对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人员,定期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全员培训工作,并纳入学分管理。通过持续的培训教育,以及有效的考核机制,增强全院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的意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认识。通过观看VCD、录象、专题讲座、试题答卷等各种形式进行培训和教育,统一全院人员的思想,营造一种对医院感染控制高度重视的氛围。

2.2.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又感染。静脉采血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进行操作前要进行洗手或手消毒。采血小枕上覆盖卫生纸巾,每采血一人后揭去一张。无菌棉签、棉球、纱布等开启后使用时间为 4小时,未用完的重新灭菌。2.2.3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制定了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制度,医护人员严格掌握洗手指征,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可能在2 h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 h,但即使超过24 h,也要采取正规的预防性用药。具体的做法为基本用药和强化用药,疗程为服药28 d,同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隔离观察一定时间,并对职业暴露者的情况进行登记汇总。

2.2.4合理配备护理人员。积极争取院领导支持,使护理人员配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配备标准。让护士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按章操作,规范洗手,不打折扣,落实制度,确保环节质量。

2.2.5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二重感染。严格执行药师查房制度.刘临床医师违反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现象要严格查处。医院感染管理利要认真督促临床医师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索,慎用广谱抗生素。执行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知识,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药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与换药的依据。

2.2.6改造、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医院应根据本院的实际,本着预防第一(而非医疗第一,经济利益第一)的原则,对现有不符合防控要求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如增设污染物、废弃物和医疗垃圾专用通道,增设发烧和传染病人流专用通道,完善传染病区和疑似传染病人隔离观察设施,增设专用电梯或楼梯,为每个诊室安装自来水管,等等。不少条件较好的基层医院投巨资改善院容院貌,如架设景观长廊,增设病员休闲区域和设施等,但对控感问题却惜财如命,甚至以增加院内感染隐患为代价改善院容院貌,这是极不可取和必须予以纠正的。

2.2.7医疗垃圾科学分类,防止增加环境污染医疗废物要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险分类,不能混合收集。医疗废物实行专人、专乍、专线密封容器收集运输,集中放臵医疗垃圾暂存间,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与医疗废物收集人双方交接有记录,核实交接的医疗废物类型、数量、交接时间,经手人竿宇

2.3加强医院感染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2.3.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监控小组三级管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感染病例监测制度”、“感染报告制度”、“消毒和隔离制度”、科室感染控制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环境卫生监测制度”、“感染教育培训制度”、“抗感染药物管理应用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实施全员、全程、全面的组织与领导。要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控感任务要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定期查与随时查相结合,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3.2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监测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控制是目的。应按《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和医院感染卫生学的监测,通过开展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紫外线消毒监测、环境卫生学等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可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有效地进行改进,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2.3.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加强消毒灭菌工作。必须严把消毒灭菌关,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规范,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加强抗生素的管理.杜绝滥用、重复用药现象。加强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手术室、供应室、病房、门急诊、治疗室、处臵室、口腔科、内镜室等重点部门应按医院感染规范要求去做。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一次性医疗用具的管理、消毒药械的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等都应严格按规定、按要求去管理。尤其是要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对“六步洗手法”,医护人员要人人掌握,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的依从性。避免由医护人员手引起的医院交叉感染。

2.4规范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制度掌握医院感染发生率,利用绩效考核平台,提高认

识,加强培训,使医院感染病例能得到及时主动上报,对出院病人,科主任、质控员应严格把关,降低漏报率。、小结

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安全息息相关,要想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仅有完善的规范和制度还远远不够,这些规范和制度还必须要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与我国的医疗条件相适应。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不足,归根结底是当今医疗体制的问题。什么时候医院不再以挣钱为目的,而是把维护人民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医院感染管理才能步入正轨。基层医院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过程中,各项工作虽与市级医院有一定的差距,规范起来难度较大,但只要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健全,各部门、各学科间相互协作;加强重点部门监管、落实好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方面的技术操作规程,基层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同样能得到规范。

参考文献:

1于清.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齐鲁医学杂志 2009,(02)。庄海舟,李昂,段美丽,翁以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近期临床细菌分布及药敏监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9,(04)。

3梁妙珍,陈惠芳,黄金英,郭翠莹,潘结琼,颜瑞仪.搓擦和刷洗外科手消毒效果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10,(09)。蒲丹,杨志军,张卫东,曾智,谭成,尹维佳,乔甫.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西部医学 2009,(01)。曾如,钟海强,毕翠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与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01)。张丽,陈剑宇,胡顺铁,范维都,刘昌弟,李汉刚.四川省乡镇卫生院消毒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上一篇:《猪八戒偷果》改写作文下一篇:新商盟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