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总结

2024-10-14

内部总结(精选8篇)

1.内部总结 篇一

税局稽查后的内部总结

不管是被查过的企业,还是没有此经历的企业,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对的地方引以为戒!

一、被税务稽查的几种原因

(一)税务机关通过纳税评估发现疑点,经税务约谈后,仍旧存疑的,会移交税务稽查。纳税评估先基于企业的纳税申报表,进行案头的初步审核比对,通过同行业的各项指标与企业相关数据进行案头分析对比,分析纳税人应纳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是否异常。

纳税评估工作流程是:采用税务约谈、实地调查等方式做深入的调查、了解,并将评估情况等记入纳税评估工作底稿,交由纳税评估委员会审理,并做出处理意见。对处理意见是无异常和继续监控的转评估部门存档,对纳税人由于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提出管理处罚的审理意见,由税收管理员、征收管理部门督促、指导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自行改正,需要处理处罚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审理认为纳税人有偷嫌疑的,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稽查部门查实后,对需要查补税款的,按照稽查规程处理,并转税收征管部门组织税款入库,同时定期将处理结果向评估部门反馈。

信息采集阶段---案头审核阶段----筛选纳税评估对象----税务约谈与实地调查---评估委员会审核及评估结果处理(如要移交稽查部门处理的)--稽查

纳税评估纲目的是强化管理,提高税源,着重于纠错,调整,由管理机关执行,而稽查目的是打击,一般会罚款等,由稽查局执行

(二)按税务稽查计划安排的专项检查。一般会叫企业先自查,对自查阶段我们须注意的问题:稽查的另一目的也是收税,自查阶段先交多少会适应,没有标准,但一般不少于上一纳税总额的??%。如果公司是当地纳税大户或行业中做的较大的,很可能会成为了税务检查的重点对象,因为从重点税源企业挖税远比从一般中小企业见效要快得多。没有哪个企业敢说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即使请了中介帮助协查,仍不能高枕无忧,因此切不可轻视。同时,应先把能在会计报表上体现的税款自查一遍,应自查税务登记,发票领购、使用、保存情况,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情况,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涉税情况,比如印花税,现在很多省市采用了核定征收的方式,只要看财务报表的购销金额就可以匡算出购销合同印花税的金额。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增加会导致印花税的产生,这些表面上易计算检查的税款一定要报上去,这样可以赢得稽查局的好感,起码能给稽查局留下已经在认真自查的印象。另外,公司应该认真对照自查提纲的内容进行自查。自查提纲是税务机关根据以往对相关行业进行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检查提纲,对每一个纳税人的自查都有指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自查时不能仅限于自查提纲的要求,还应该跳出提纲,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自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稽查风险。企业应该多与稽查局沟通,认真把握机会再梳理一遍,看看还有什么地方疏漏了,以免留下后患。

如果税务部门对企业的自查结果满意,企业就可以顺利过关。如果不满意,税务部门则会进行全面调查或者继续自查。通过自查查深查透,以避免被税务机关稽查。

如国税稽查局《2013年专项检查自查事项告知书》中对处理处罚原则是:对此次能积极自查的企业,由其自查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对于不进行自查和或自查不彻底,或情节特别恶劣隐瞒漏缴税款的,下一步将立案查处,从严处罚。

(三)税务机关根据举报、上级税务机关的安排及配合其他税务机关协查的,应当立案检查。

(四)随机抽样而被稽查。

二、稽查接待及应对

1、平常须准备的基础工作 财务人员须加强税务政策的学习,资料应分门别类存档,不该对外的资料,不能放在一个档案室。上下班要清理好桌面、抽屉的文件,不要把重要的东西乱放。

2、稽查接待心理准备

如果受到稽查,不要紧张。首先,给他们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等等,这是起码的礼貌。如果叫不要动,把凭证等拿出来的话(针对不能对外资料没有收起来的情形,万一被他们搜查发现,如没有这方面问题,则无所谓了),这时告诉他,我们公司有规定,未经某领导同意,任何人不能调阅资料。东西都在这里,不能拿,如果我给你看了,公司会辞退我的。要不我马上打电话给某总请示一下,这时你打打打。。就是打不通或是关机,给检查留点回旋余地。(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只有公安、检查、法院才有搜查权,并且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所以不给他看他也不能强求),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和他们争执、争吵,中国人嘛,以和为贵,人家也是奉命行事,让他们休息等等,通过其他方法说不定就有转机。同时要尊重税务稽查人员,这有利于建立互信互谅,使税务稽查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充分利用税务稽查人员的自由裁量权,降低因税务违法行为带来的巨额罚款。

3、稽查前的准备事项 了解原因,有的放矢(了解来者为什么性质而来),对方实力,心中有数(来者是什么来头,有什么喜好、家住那里、家庭情况、他与那些人有关系,就是“查户口”,平时也要多积累点,以便做出神速应对,必要时找好对应的关系),重大遗漏,补缺补差,准备材料,以备查询,相关文档,入屉入柜,接待地点,远离账册(接待地点要求干净、整洁,远离财务科、档案室),安排专人负责配合税务部门的稽查,如果企业时间上与税务稽查时间冲突,应当及时与税务机关协商,变更稽查时间。但不要频繁变更,否则,会引起税务稽查人员的怀疑。要有礼貌谦逊(懂财务而非主办会计接待,一般至少副总接待等),如果有税务代理机构或税务顾问的,须及时进行沟通,对企业存在的重大事项进行事先的处理。可以通过补签合同解决的问题,应当及时补签。最好在税务稽查时,税务顾问能够在现场。

4、接待技巧

神态上不要紧张,要冷静对待。

有理有节地对待稽查人员,避免与稽查人员冲突。

遵循对等原则:税务稽查接待要按对等原则,公司负责人可礼节性出面应付,但对公司各项财务问题不作肯定性答复和介绍,由财务人员与稽查人员接待。执总要当作稽查人员对财务说:要全面配合稽查工作,要什么拿什么,然后说还有什么会议要开等等,离开一会儿!(执总要在背后周旋其他的东西,财务随时要告诉执总情况)。

税务稽查中,应当及时与税务稽查人员沟通。对税务稽查人员询问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回答,但自己不清楚的地方不要随意答复,应当找有关人员核实后再作解释。

陪同:税务稽查人员在公司经营场所走访,一定要有财务负责人陪同,各部门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对税务机关人员的问题,先请财务人员解释,非财务人员只能含糊回答(这是因为财务负责人知道那些是有问题的,处罚力度如何等)。

5、稽查资料提供技巧

有限配合(对检查权的正确理解,检查权不是搜查权);财务资料,有限提供(谨慎提供各项资料);非财务部门,适当规避(业务部门资料,不得适时提供)。

6、稽查底稿核对方法

稽查底稿是税务稽查的依据,带走之前应复印一份留着分析,好作准备应对,核对要逐条逐句逐字认真核对应对要及时措施要得当对稽查底稿加以分析后,如果发现与实际不符,3天内应及时作出书面反馈,了解稽查进度现在到了那一步,便于好打点打点有关人员。如通过了解发现,稽查底稿还在稽查组长手中,稽查组长住在××别墅,爱好是名烟名酒名茶等等,用个适当的方法,买点大中华什么的,带点上等的普洱茶啊,如果还不够加点RMB,总之要找对人、送对路。临走的时候,把你写好的反馈报告交给他说:“大哥啊,稽查底稿有些与实际不相符,抽个时间看看”。让你走后,他抽着大中华,喝着普洱茶,带着愉快的心情认真的看完,在他这一环节尽量减少对公司不利的,说不定重写稽查底稿,你重新签个字,然后流到下一环节。(使处罚在你撑控之内)------此部分违法,纳税人引以为戒!

一定要了解稽查进程,快速做出反映,不然,再好的关系都没用,人家也是流程管理啊......平时多积累人脉关系,必需时须动用关系来处理稽查事项。

反馈时千万千万不要大吵大闹,本来10万可以搞定事情,你一闹说不定就变成100万了,反映一定是书面而非口头

7、稽查意见反馈技巧

认真研究,逐条核对;协调配合,进退有序;有礼有节,有理有据。

2.内部总结 篇二

“十二五”时期, 我国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 审计工作面临着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全国供销合作社“五代会”确立了今后五年要紧紧围绕“一条主线”, 狠抓“两个重点”, 实现“三大突破”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也就是要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线, 抓住夯实基层网络和壮大社有企业两个重点, 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经营领域拓展上和工作标准规范提升上取得突破, 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水平。今年初, 回良玉副总理对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也做出重要指示, 指出供销合作社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 “务必深刻把握主题主线、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务必深刻把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一根本任务;务必深刻把握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这一强大动力;务必深刻把握联合合作、共同发展这一总要求”。在历年召开的理事会议上都特别强调, 要强化社有资产监管, 强化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 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特别要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企业兼并重组等经济活动事项的全过程监督;加强“新网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所有这些, 都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 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内审机构和广大内审人员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从保障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审视自身肩负的责任, 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上来, 统一到各级理事会工作部署上来, 统一到科学发展要求上来, 充分认清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 准确把握机遇和挑战。

今后一个时期, 系统内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主线, 认真履行职责, 注重从更高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全力服从服务于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大局, 为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联合发展、科学发展服务。

今后一个时期, 系统内审工作要努力实现五大目标, 一是把推进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内部审计在推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和维护社有资产安全运营方面做出新贡献;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促进依法行事、依法管理,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迈上新台阶;三是全面加强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指导, 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助推系统上下联合合作取得新进展;四是加强内部审计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 使内部审计工作再上新层次;五是加强审计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 健全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培育和发展符合供销合作社社情的审计文化, 使审计能力再获新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标,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全力做好财政资金重点扶持项目、社有资金重大投入项目的跟踪审计, 推动社有企业加快发展和产业升级。

各级供销合作社内审机构要主动适应形势, 推进审计工作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紧紧抓住各种挑战中蕴含的新机遇, 围绕供销合作社中心工作, 发挥内部审计独特优势, 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首先是要保障重大投资项目所支配和使用资金的安全, 资金流到哪里就跟踪审计到哪里, 防止资金滞留、截留、挪用和流失;其次要从申报立项、资金流向、管理活动、制度运作、资金使用、效益产出等多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审计。密切关注各种项目投资运行情况, 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 及时揭示和反映新情况新问题, 提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建议, 保障相关政策措施及工作部署落实到位。通过审计, 促进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减少问题发生几率, 防止大案要案的发生, 确保资金安全和高效使用。

(二) 不断深化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审计, 促进改善管理, 提升社有资本运营质量和资产监管水平。

今后一段时期提升资本运营质量和资产监管水平仍然是各级供销合作社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各级内审机构要安排和投入足够的审计力量, 不断深化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审计。在审计实践中, 做到既关注结果, 更要关注过程, 重点揭示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审计, 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风险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把相关制度落到实处, 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三) 加大对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力度, 切实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全覆盖, 促进依法履职。

各级供销合作社内部审计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定, 进一步提高认识, 准确把握新内容和新要求, 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有离必审, 先审后离, 先审后任”, 切实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全覆盖。要注重审计关口前移, 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 突出任中审计;要逐步健全审计评价体系, 做到审计评价与审计内容相统一, 确保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可信、可靠、可用。要注意分清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等界限, 准确界定内管干部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内部管理干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促进依法履职。

(四) 密切关注后续审计, 促进审计结果的转化利用。

审计结果的转化利用是审计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也是审计发挥作用的体现。各级内审机构在制定计划、提出审计方案、实施审计和撰写审计报告过程中, 都要有成果意识、精品意识。要在做好常规审计的同时, 重视追踪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执行效果, 督促审计建议、决定和增效措施的落实, 真正实现“一审, 二帮, 三促, 四提高”的审计目的。要在成果质量上下功夫, 切实解决审计成果初级产品多, 精品少, 就事论事多, 分析深挖少, 反映个性问题多, 综合共性情况少的“三多三少”问题, 增强审计成果的宏观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 加强对规模大、投资多、群众关注、领导关心的重点问题的专项审计调查, 推进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设。

各级供销合作社内审机构要充分运用专项审计调查这一功能, 发挥其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方式灵活、见效快等特点, 为各级理事会决策提供依据, 提升审计效率, 提升审计服务水平。要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 特别是要加强对规模大、投资多、重点扶持项目的跟踪审计调查力度, 着力揭示和反映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推动及时完善制度, 加强管理, 堵塞漏洞。要提高审计工作的前瞻性, 抓住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深入调查, 解剖麻雀, 透彻分析问题的成因, 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 更好地服务于管理、服务于领导层决策。

做好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还要注意正确处理好监督与发展的关系, 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仅要广泛吸收涉猎相关知识, 提高自身专业胜任能力, 还要注重提高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 健全完善协作配合机制。要注重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的作用, 齐抓共管, 及时解决审计中遇到的问题, 促进审计成果充分利用。

(六) 夯实基础, 以文化建设助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培育供销合作社审计文化。

各级内审机构要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审计工作各个环节, 大力弘扬审计署提出的“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 树立供销合作社内审人员核心价值理念, 大力塑造具有时代精神、行业特点的供销合作社审计文化。

二是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针对目前内审队伍和人员现状, 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宣传, 使各级领导真正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强化内部控制, 防范经营风险, 促进经济决策科学化、经营管理规范化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完善监督体系, 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审计人员, 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优势互补, 统筹兼顾各方力量, 重点保证做好重大项目的审计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聘用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 以确保审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

三是加强内部审计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要不断加强审计过程控制, 增强审计计划的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在制定审计计划时要明确重点, 在实施审计方案时要抓住重点环节, 在作出审计结论时要抓住重点问题, 使目标更加明确, 重点更为突出, 可操作性更强。要把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队伍综合素质、推进审计事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 用信息化推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要积极推进联网审计, 实现在线审计、实时跟踪审计, 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是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为审计实践提供有力指导。

面对供销合作社经济发展及内部审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 各级内审机构要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的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进一步统一思想, 明确目标, 及时总结经验, 提炼好的做法。要注重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确定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各级内审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 调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理论研究的积极性, 支持和鼓励审计人员多出优秀理论研究成果。

二、创新是审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途径

全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要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 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

一是理念创新。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 内部审计工作也处于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加快发展的转型期, 广大内审人员要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的新审计理念,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审计发展规律, 准确认识内部审计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 为推动内审工作科学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内容创新。

创新审计内容就是要高度关注事关供销合作社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高度关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高度关注体制机制、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三是方式方法创新。

要坚持多种审计方式的有机结合, 坚持内审由监督为主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 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风险评估和事中过程控制审计转变, 由财务收支审计向加强内控、防范风险转变, 处理好揭露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在揭露重大损失浪费、影响政策和目标实现的问题的同时, 要帮助企事业单位完善制度, 提高效益。

四是手段创新。

3.内部总结 篇三

关键词:无限长均匀载流圆柱面;磁感应强度;对称性

在讲授大学物理磁场部分的过程中,载流体的磁感应强度分布章节会讲到的一个例子就是无限长均匀载流圆柱面。由于其电流分布具有对称性,通常用安培环路定理对其磁感应强度分布进行求解,一般不介绍叠加原理法和对称分析法。而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讲,叠加原理更有利于学生对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真正含义的理解。本文主要就无限长均匀载流圆柱面内磁感应强度处处为零这一结论,简单介绍三种证明方法。

1安培环路定理法

半径为R的无限长圆柱面,面上均匀的载有电流I。它產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具有轴对称性,方向沿右手定则圆环的切线方向。故选取半径为r的圆环作为积分环路,圆柱面横截面如图1所示。由安培环路定理[1]:

所以两微元在P点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合成后等于0。整个无限长圆柱面的任一微元都可以找到与其合成磁感应强度为0的另一微元,故其内部任一点处磁感应强度为0。

4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无限长均匀载流圆柱面内部磁感应强度的三种求解方法,更利于学生对该部分知识中物理量的理解,对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理论课程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灿斌.电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7-192.

[2]赵近芳,王登龙.大学物理学(下)第4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48-58.

4.内部整顿个人总结 篇四

从去年十月份作为一名实习生来到东营网,到现在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完成了从学生角色到工作者的转变,见证了东营网的发展壮大,学习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以前不太了解网络的工作,自从接触东营网之后逐渐了解了网络工作的性质。我现在担任汽车频道的新闻编辑,了解了新闻编辑的工作职责。我主要是负责汽车频道本地资讯、热点新闻、经销商优惠等内容,以及东营网首页的汽车新闻更新。网编的工作让我提高了采集素材,对素材进行分类和加工,并对稿件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审核及监控的能力;同时,如果有需要的话,还要自己撰写稿件,提高了自己撰写稿件的能力。通过这个工作,我对汽车的热爱增加了,能时常关注汽车信息,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

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我还参与了歌手大赛、车展、车模大赛,以及报社给我们的考核任务——订广告送报纸的活动,这些活动我都能积极地参与进去。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自己,又提高了自己文字表达和沟通能力。

另外,我觉得自己离一个优秀的网编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创新能力比较缺乏。工作上的创新,需要有熟悉的业务能力,对信息有快速的反应和整合能力,对问题的判断有前瞻性、综合性。但是我在这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好,现在,我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已经逐步了解和熟悉,但是对于整体工作而言,自己所理解和掌握的还很有限。在这个方面,我还需要自己不断学习和提高,实现工作创新。

其次,工作方面还不够务实。由于刚出校门,可能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思维,工作不够务实。此后,我要踏踏实实工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来改变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再次,我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可能是工作性质的原因,现在写作的机会比较少,写作能力没能很好的锻炼出来。之后我一定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多学习,多看专业书籍,提高业务能力。

5.2015内部审核总结报告 篇五

文件编号:QR/Q4-HR-03

审核目的:检查本公司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以及认证产品的符合和一致性。审核范围:本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审核人员:

审核时间:2015-5-11至2015-5-12

审核结论:本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是本厂实施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进行了审核检查,审核了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在审核过程中各部门负责人认真重视,积极配合,使得内审工作顺利进行。内审员在审核前编制了详细的审核检查表,在审核过程中通过查、看、问的手段,收集记录了体系运行符合与不符合的证据,开出了1项不符合项,具体内审问题及不符合项的记录情况如下:

1.人事部违反了《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第2.1的文件没有收集3C认证2014年版本的认证实施规则和细则。综合以上不符合项情况来看,主要是相关部门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熟悉程度不够,要加强培训和现场管理。另外仓库现场检查情况中看,产品标识,检验状态标识工作还做得不够。车间和仓库的挂牌标识做得不够充分,这反映了我们在现场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各部门主管需下功夫对现场管理进一步加强。

从整个内审过程及结果来看,每个部门按程序文件规定的动作还不是很理想,其原因是部门互相配合不是很积极主动,要加强沟通,协力合作,这也是需改进的地方。

另各部门对体系文件理解不深透,应加强自我学习,应改变以往的习惯,一切工作以程序文件规定的执行。

以上提出的问题各个部门都要实施纠正措施,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将在一周内,由内审员全部跟踪完毕,满足要求。详见《不符合项报告》。从本次内审来看本厂的整体运行正常,但仍须进一步完善提高,向更改实际,细致的方向努力,真正能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

编写人/日期:

审批人/日期:

2015.5.15

6.半年内部质量信息总结 篇六

1-6月份共收到内部质量信息A份,其中有明确责任判定的信息qq份。外部配套厂家责任469次(考核元),内部部门责任475次(考核元)。内部质量信息中无明确责任的和可以放行的信息未纳入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考核分布情况: 1.责任划分情况:

2.供方/内部考核趋势:

3.内部考核情况:

内部考核共计A项/次主要集中于涂装车间(A6次)、装配车间(A0次)及销售部(A7次),分别占42%、19%、18%。其次分别外检室(42次)、采购部(38次)、产品室(10次)、计调中心(6次)、测试车间(5次)、新品室(1次)。涂装车间主要为外观、色差、平面度等方面;

装配车间主要为错漏装、工艺执行、未按状态要求进行装配等方面; 销售部主要为计划状态错误或未按技术通知下计划等; 采购部主要为品保室职责部分,督促厂家整改不到位; 产品室主要为BOM表搭建错误。4.供方考核情况:

供方考核共计469次,其中A(85次)、Y(84次)、Y27(次)、Y(24次)、Y(19次)、Y(17次)、Y(15次)、Y(13次)、吉力(10次)、Y(10次)所占比例较大,约占全部的65%。

二、质量缺陷分布情况: 1.考核质量缺陷点分布:

2、前4位部件情况:

盖类部件(Y2次)、箱体(Y0次)、缸头(Y3次)、缸体(Y9次)此四类部件所占比例较大,约占全部的70% 2.1盖类缺陷情况:

盖类部件主要缺陷集中在外观(Y1次)、色差(58次)、机加(Y1次)、状态(36次)、混装(34次)及平面度(30次)方面。分别为:28%、15%、11%、9%、9%、8%。占全部的81.2%。2.2箱体缺陷情况:

箱体主要缺陷集中在外观(26次)、平面度(21次)、机加(13次)、清洁度(12次)及色差(11次)方面,分别为:26%、21%、13%、12%、11%。占全部的83%。2.3缸头缺陷情况:

缸头部件主要集中在混装(21次)、状态错误(10次)、漏加工(9次)、色差(9次)及外观(8次)方面,分别为29%、14%、12%、12%、11%。占全部的78.1%。2.4缸体缺陷:

缸体缺陷主要集中于混装(12次)、外观(10次)、压铸缺陷(10次)及机加缺陷(7次)方面,分别占19%、17%、17%、12%。占全部的66.1%。

缸体压铸缺陷主要为缸体砂眼、漏气。

三、小结:

1、除1月份外,2至6月内部质量信息逐月略有上升;

2、涂装车间的色差、平面度、外观、清洁度类缺陷比例较大。并有部分全检平面度的箱体平面度不合格情况,要求涂装车间加强内部质量控制。

3、销售公司计划状态下较多,存在同一状态同一问题反复发生。如:附件状态下错;计划备注与状态要矛盾;未按技术通知下计划等。

4、装配车间主要为错漏装、装配不到位、工艺执行、未按状态要求进行装配等方面;要求装配车间加强员工培训及质量控制。

7.内部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篇七

一、内部控制及内部环境关系的发展历程

随着人们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对内部控制环境理论也在逐步深入。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朦胧期:

20世纪初期, 随着公司化的进程, 人们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逐步摸索出一些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组织制约的办法, 因该时期仅仅停留在对公司各部之间活动的检查和部门制约, 故而亦称为内部牵制阶段。

2、发展期: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 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 内部牵制逐步演变为由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企业内部牵制演变到了内部控制阶段, 这时的内部环境仅作为内部控制的外部因素来对待。

3、成熟期:

进入20世纪80年代, 内部控制的理论开始得到长足的发展, 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步向具体内容深化。尤其是美国COSO委员会 (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的简称) 在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 其中将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首要因素, 认为:“控制环境是一个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氛围, 是其他控制成份的基础”, 内部控制环境进而开始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我国于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借鉴COSO报告并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个要素, 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 亦将内部环境作为影响内部控制的首要因素, 故而研究内部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内部环境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一个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可以很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环境决定着内部控制能否发挥其预期作用, 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以及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经营方针的实施。但是无论如何优秀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缺失良好内部环境的前提下都将流于形式。2008年6月28日, 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发布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本文将从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

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企业在治理层面的组织架构。一个合理、高效、权责明确并且相互制衡的治理架构和机构设置, 一方面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施行的保证, 同时可将内部控制的信息及时反馈至经理层, 利于经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 并持续改进。因而, 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结构, 设计如何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既定效果。现今我国大部分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以下缺陷:

(1) 企业将目光聚焦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上, 致力于通过学习, 考察和引进第三方, 建设规范、先进、制度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依托先进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相应的治理结构。表面看来整个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与国际知名企业不相上下, 但实际上仅仅虚有其表, 不仅制度的执行停留在一本本厚厚的文件上, 治理结构的构建除了出现更多纷繁的机构名词和不作为的人员编制外, 并没有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任何影响, 原有的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依然大行其道, 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的意志成为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2) 企业领导缺乏应有的内部控制意识, 甚至有些领导认为内部控制制度会束缚自己的手脚, 对相关制度和治理结构的建设重视不够, 有关制度往往残缺不全或一人身兼数职, 即使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仅仅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 忽视实际执行情况, 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面对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 (1) 转变企业经营层领导的思路, 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和治理结构建立的意义和其对企业经营的深远影响;使通过学习和考察引进的国内外优秀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治理结构真正改变经营层领导的处理方式, 经营层领导由被动的去复制先进制度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去推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治理结构的重组和实施。 (2) 现今虽然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出台了相关的制度和法规, 如1996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 中国证监会2000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财会研究

编报规则》等, 但是这些制度的发布往往是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 缺乏一个如同COSO这样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和内容完整, 覆盖所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故而, 国家应该加强对国外优秀理论研究和现行国外经验的借鉴, 尽快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的, 完善的, 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体系。 (3) 借鉴标准化精神, 建立类似ISO 9000标准体系审核制度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核体系, 并可优先应用于国有大型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

2、内部审计

缺乏监督的权利就如同脱缰的野马,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受西方三权分立的影响更强调在企业经营中对经营层经营权利的限制, 而这与我国长期习惯依赖道德或者是管理者自身的思想境界来进行权利的约束存在抵触, 所以在现今我国大部分企业中, 虽然依据《公司法》和其它行业法规的相关规定建立了相应的机构, 如董事会、监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制度等内部控制机构和相关制度, 但是往往在实际操作中, 以上机构往往流于形式, 其仅仅向管理层负责而丧失《公司法》赋予其的独立性。针对以上存在问题, 笔者认为: (1) 大部分企业 (尤其是国有企业) 的管理层观念需要转变, 管理层应该向董事会负责, 董事会才是整个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行使公司的日常管理事项, 同时监事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和重大公司行为依法进行监督。 (2) 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依据公司法赋予其的职责独立行使其职责, 相关人员应严于律己、严守职业操守认真履行其职责, 为广大股东, 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负责, 并从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出发, 向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 (3) 各审计组织的审计工作不应仅仅限于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监督, 还应加强对公司管理的审计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内部监督审计环境, 保证公司对财务、日常管理、战略制定、风险监测等项目的控制,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3、企业文化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 企业组织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有的理念、观念、规范、规章制度、企业环境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称之为企业文化。

企业的员工在作为内部控制的对象的同时, 亦作为主体控制着相关制度的执行, 员工的执行力决定着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程度和执行效果。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如同人的骨髓一般, 是融入整个身体之中的, 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整个企业:新近的员工在进入企业后, 从开始的被身边的人趋从到不断的开始接受, 直至自然的执行;老员工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周围的人向他看齐;即使是离开企业的员工, 原先企业的文化也将成为一个企业的名片随着他继续传播。就如同《士兵突击》中钢七连那句“不抛弃, 不放弃”一样, 简短的六个字, 影响着每一个进入那个团队的人。

现今阶段我国大部分的企业, 虽然也在积极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但其企业文化仅仅处于初始阶段——只具其型而不具其神。企业文化往往流于形式, 一个口号, 一个标志, 并且更多的停留和存在于公司的文件和规章制度中。

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 (1) 在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应该在认清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2) 重视企业文化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 企业文化的建立应该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 从小处入手, 切忌高大全, 使广大的员工真正从内心接受其作为一种准则、一种方法存在在其心中, 意识到这样的企业文化能够为自己, 为企业带来什么, 而不是对冰冷制度条款天生的抗拒; (3) 只有当每位员工真正从心底开始接受这种企业文化时, 才会形成整个企业团队的凝聚力, 向心力, 在整个管理层的引领下, 驱动着整个企业团队向一共同的方向前行, 真正作为无形的推动力推动着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从上至下流畅的执行。

4、人力资源和激励制度

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不仅仅由大量的基层员工组成, 还包括相关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质量人员、审计人员、董事、监事等。随着管理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现今企业的人员组成更加趋于复杂, 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更趋于苛刻。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构成和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职业素质、职业操守和创新能力, 就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良好的效果;反之, 再优秀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缺乏能够很好贯彻执行的人, 那么其形同虚设。

(1) 人力资源的构建应注重人员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重点岗位的重点人员, 可是现今在我国的企业中类家族式的或派系式的经营模式大行其道, 造成人力资源的构成不合理, 故而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造成极大的阻碍。针对此问题, 企业应该首先加强人事聘任制度的完善, 使企业内部人员的聘任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不因私人关系或亲戚关系任命人员;其次加强对企业人员聘任过程的监督, 使整个人员聘任过程透明化, 接受企业全体员工的监督。

(2) 现代企业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的素质 (包括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 往往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产生影响。如企业的质量控制人员, 除了应该拥有专业的知识来应对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还应该在复杂的质量控制中, 做出合理并且正确的判断;其次, 质量人员的诚实和职业操守同样会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 如果相关人员主动或被动的参与质量事故的隐瞒, 或向相关部门出具虚假的质量报告, 将会对产品质量这一关键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

(3) 现今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往往表现在技术层面的竞争, 而实际上更深层次的是表现在人才的竞争, 现今社会人员的流动更加趋于自由, 如何留住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才对企业尤为关键, 故而对于企业建立一套完备并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和突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失不仅仅在流失时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造成断层性的影响, 即使在相应的人员补充后, 相关的人员依然需要适应在同一内部控制制度下新旧两种内部控制方式所造成的影响。此外企业不应仅仅注重对中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激励制度, 同时还应关注甚至是更加关注基层员工的激励制度的建立, 虽然基层员工创造的价值往往没有中高级人才创造的那么明显和突出, 但是基层员工才是整个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石, 如同制造类企业, 大规模的熟练操作工的流失对企业的质量和企业生产能力这一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1, (01) :24-31.[1]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1, (01) :24-31.

8.内部总结 篇八

【关键词】 内部控制;内部环境;财务;会计;稻花香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改革尤其是企业改革一步步走向深入,市场化越来越强,经济效益越来越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建立并不断完善。处于这个转型期的中国企业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挑战。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练好“内功”,是企业更好的抓住机遇、更好的迎接挑战的最根本性方法。我国企业由于适应市场机制的时间较短,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意识较为薄弱,内部管理相对僵化,甚至还不同程度的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内部管理的特点,如权责不明,缺乏制衡等。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主要立足点。同时,企业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健康经营的基本要素,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完善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立足点中的立足点。加强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有利于优化企业环境,建立“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企业财会系统内部环境,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要素之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学界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理论研究还相对缺乏。面对新时期、新挑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尤其是财会系统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进行了富有远见的有益探索,值得关注和思考。

一、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为了达到某个或者某些目的而进行的对企业内部各组成要素进行的合理而有效的有机管理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针对“人”而确立和实施的。并深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的每一名成员既是控制的主体,同时也是控制的客体。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结构整体框架阶段。就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讲,大致还停留在第二和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内部控制理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985年,美国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的委员会,即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1992年,该委员会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增补。自此,内部控制理论不断走向成熟。

企业内部控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有许多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来源于企业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这些要素至少应该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环节等。企业的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贯穿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始终,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平台是成功实施内部控制的根本性因素,这些环境应该包括;管理者的个人品德、价值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的向心力等等。企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的,风险的评估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进行风险评估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决策失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为了更好的实施内部控制,必须注重对控制活动本身的规范,企业必须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的政策、方针及相关的步骤和程序,并予以落实和有效执行。同时,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信息和沟通就成了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没有适当的监督是无法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的,不仅要对控制的结果进行监督,而且还要对控制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对偏离目标方向的控制进行修正。

内部控制不同于其他的控制方法,它有其独有的特点,企业只有从根本上把握这些特点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切实做好内部控制这个系统性工程。首先,内部控制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强调“软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不是一张或者是贴在墙上的几张装帧精美的规章条文,也不是企业领导或者员工的“口头禅”。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成为企业上至领导下至员工的一种工作态度和工作信心,必须要成为一种意识,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次,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不能片面的把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解事前的控制或者事后的控制,更不能把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解为凌驾于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上的活动,内部控制只能而且必须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始终。第三,企业内部控制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分类。目标的设定是企业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不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但却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先决条件,没有目标的控制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COSO报告将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分为三类:与运营有关的目标、与财务报告有关的目标以及与法令的遵循性有关的目标。这些明确的分类有利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侧面去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同方面。

企业财务系统在企业内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相应,企业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企业控制资金收支与保管,成功实施财务战略,加强资金管理,实行财务监督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的今天,在企业财务系统工作日益复杂和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具有诸多的自身特性。第一,企业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的对象内容繁杂、范围广阔。企业财务部门是各大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财务部门需要处理的工作几乎涵盖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因此,企业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也是一个复杂的项目。例如,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资金筹措的内部控制、各种资产购建的内部控制、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投资支出与回收的内部控制等等。总之,财务系统内部控制较销售、生产、仓储、采购系统内部控制的种类要多,范围要广阔。第二,财务系统内部控制具有极强的延伸性。企业资金收支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其它部门,因此企业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也必然会延伸到企业其他各部门,企业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第四,企业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具有极强的严密性。财务资金问题在任何企业和单位中都是敏感的,增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严肃性和严密性,有利于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促使企业财务行为正确无误,不出弊病。

总体而言,企业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应该是由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报告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来具体完成的。这些具体的制度是企业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载体,它们执行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好坏。企业必须制定非常详实具体的财务规章制度,并促使企业财务人员主动而非被动的贯彻执行,并且真正转化为一种思想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加强企业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

企业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指对企业会计系统进行有效监督、减少会计事故发生的长期性过程。经验表明,企业会计中的错误,除会计制度不完善和外来因素外,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的工作疏忽、责任心不强,不熟练,或者经人授意弄虚作假,或者营私舞弊,故意违反会计制度所致。总之,企业会计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祸”。有鉴于此,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完善企业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实行对会计核算的再控制,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防止企业会计弊病的发生。

企业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同企业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一样,有其独有的特点。首先,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同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一样具有较强的延伸性。会计工作的对象如原始凭证等来源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健康有序的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其他部门提供的正确的原始凭证的基础上。因此,延伸性是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的重要特点。其次,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具有与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相结合的特点。我国企业的所有会计工作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企业对会计系统的管理和监督不能偏离《会计法》和我国其他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只能建立在这些规定的基础上,并寻求有机结合。再次,企业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其相关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及其相关制度必须与我国的《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保持一致,是企业守法的一种表现,也是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项的守则,体现着法的要求,因此,尽管这些控制制度不是法律但依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企业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也必须有一定的载体。一般来讲,这些载体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企业会计监督制度、企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企业会计报告制度、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等。同企业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一样,这些制度也只有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并逐步转化为会计人员的思想意识,才能有效加强企业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总之,企业的内控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财会系统的内部控制是这一重要方面的重中之重。财会系统内部控制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管理的效果。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富有远见的企业家或者企业管理人员都不应该忽视企业财会系统的内部控制。企业的财会系统犹如电脑的CPU,一个功能强大的CPU能够极大地提升电脑的价值。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工夫,完善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避免企业财会事故的发生。

二、企业内部财会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人文环境的总和。所谓企业内部物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可以计量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它的范围极其广泛,如企业的占地面积、企业的年销售额和利润额、企业内部自然环境、企业占有的资源数量、运动健身设施等等。所为企业的人文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看不见的、不可计量的但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它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如企业领导人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观、企业文化、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等等。

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物质环境来讲,企业现阶段的物质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现时的基础之上,建立空中楼阁是无法想象的。从人文环境来讲,企业的人文环境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企业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内部的物质环境有了长足的改善,厂房变新了、宿舍变宽敞了、伙食的花色更加丰富了、路变宽了……但是,企业内部的文化环境建设似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尽管这种情况与整个社会氛围有关,但有识之士不应该轻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文化也是生产力,大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官僚作风、缺乏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环境必须在现代企业中得到彻底根治和纠正。与此同时,企业家也应该大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身体力行,以富有远见和智慧的眼光领导企业,不能目光狭隘,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

要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必须首先对企业当前的内部环境有一个详尽的分析。总体上,对企业环境的分析主要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分析。企业内部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激励、任用和控制五个领域。这五大能力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必须从这五个方面对企业的管理环境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估,弄清楚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是否是有序的、充满激励性的、有利于员工的发展的。第二,对企业营销能力的分析。即从企业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组合两方面来分析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长处和弱点,总体把握企业的营销环境。第三,对企业财务环境的分析。对企业财务环境的分析应集中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分析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两个方面。第四,对企业其它内部因素的分析。主要从企业文化方面进行分析。

企业内部财会系统环境的内部环境是企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会系统的内部环境的根本立足点是建立一个有利于财会人员正确运用相关知识开展财会相关工作而不受外部因素甚至是领导指示的影响的工作环境。前面已经讲过,企业财会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人祸”引起的。因此,营造健康而富有正气的财会工作环境是企业搞好财会工作的根本。与此同时,还应大力加强财会部门工作风气建设,让歪风邪气的人获得唾弃,让坚持原则、遵纪守法的人得到尊敬和重用,“正风”压倒“邪风”。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环境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优化企业内部环境有利于更好的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同时也是企业内部环境的组成部分,企业内部环境的情况也是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表现形式之一。与此相对应,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同作为企业内部环境的组成部分的企业财会系统内部环境之间具有相同的关系。

三、对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的成功探索

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稻花香系列白酒为主的股份制企业。该公司坐落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公司占地总面积2000多亩,现拥有总资产16.5亿元,在册员工2000余人。长期以来,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整合全国营销网络,提高驾驭市场能力,打造中国白酒航母”的总体思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骄人业绩。2006年1月,“稻花香”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被评为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通过AAA 级质量信用等级认证及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认证。2004年-2008年,连续5年蝉联“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35.45亿元。公司出品的稻花香白酒畅销湖北、江苏、广东、浙江、天津等全国20个省200多个大中城市。

骄人的业绩来源于优秀的企业管理,而企业财会系统内部管理的成功更是取得这些业绩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该公司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完善企业管理,优化企业环境,不断取得新突破。尤其是该公司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财会系统的内部管理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获得了相关积极经验。这些经验和成果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具有十分现实的借鉴意义。

第一,完善企业财会系统内部组织规划建设。一个良好的组织系统设计,对于优化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他一切控制方法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设财务总监一名,直接领导公司财务部,财务部设正副部长各一名,财务部下设“四室两科一中心”,分别为宏信财务室、酿酒厂财务室、费用财务室;统计科、审计科;信息中心。这些部门的设置及其人员配置,不仅有利于专业分工,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制衡,最终实现整个财务系统内部的平衡,有效杜绝了财会事故的发生。

第二,加强企业财会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的控制。企业内部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人去实现的,因此,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公司《财务会统人员基础工作制度》对财务人员的权责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并有具体的惩罚规定。同时,该公司财务部门积极利用专题会、座谈会、讨论会个别交流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教育企业财会人员爱岗敬业,抵制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大力教育财会人员按照“自严、自律、自尊、自爱”的“四自”精神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这些制度和活动,提高了财会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第三,大力加强企业内部财产保全控制。该公司专门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办公耗材管理制度》、《仓储物料计量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同时,该公司财务人员还定期或者随机的进行企业资产的清点盘存工作。2004—2007年,通过清点盘存,加强材料物资的损耗和出入库管理,累计盘盈380万元,有效防止了企业资产流失,效果十分显著。

第四,注重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控制。企业内部审计机制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性平台之一,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该公司专门制定了《审计工作管理制度》。通过内部审计,近五年共审核退回不合格费用1300万元,使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尤其是财会活动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

第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二是要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通过实时控制生产经营过程,近五年共计节约成本3200万元。为了适应信息化的新形势,该公司采用了金蝶ERP管理软件,开发了为公司内网用户AM内部局域网通讯软件,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得到事中控制,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成本。同时,为了保证信息化办公的有效和安全实施,公司还制定了《金蝶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和《软件操作人员岗位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指导和控制相关人员进行企业内部财会信息化管理。

第六,大力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系统的控制。制度化管理是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关键,该公司制定了明确的《会计核算及业务报表制度》和《计算机及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与银行、企业与客户的资金往来的原始凭证、往来票据、对账单的管理,有效杜绝了企业资金的流失。同时,还强化了各办事处经营性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审批的资金计划执行,从而保证了企业资金全部用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总之,一个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是不可以量化的。湖北稻花香就业股份有限公司对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的探索经验亦必须在更深更广的平台上进行总结和推广。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该公司经验的总结探索是中国企业完善自身内部财会系统控制甚至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那些目前内部控制相对滞后的企业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少走弯路。

四、现阶段我国企业完善财会系统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划

目前,我国企业刚刚开始在市场经济中慢慢找到发展的方向和办法。对大多数企业来讲,需要关注的问题还非常多,更不能奢谈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探索。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企业内部控制尤其是财会系统内部控制的方法的探索和总结。为什说要特别关注财会系统内部控制的方法呢?笔者以为,对目前我国来讲,企业的财会系统具有更直接的方法探索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原因不言而喻,在此不一一赘述。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财会系统内部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完善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环境,加强控制系统组织建设。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者消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综合。由于文化传统以及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企业财会系统内部控制的环境不尽如人意,部分财会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有待加强,同时,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外部因素的来源渠道及其对财会人员的影响效果。企业领导者应该身体力行,不谋私利,减少对财会工作者的影响甚至错误指示。同时,应加强和完善会计系统的自身建设,大力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管理人员交叉任职,使之形成相互制约于制衡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推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预算控制。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风险,现代企业风险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和控制。同时,预算控制是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之前,必须制定相应的预算,应坚决予以执行。企业财会系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在这方面应该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

第三,要完善企业内部报告控制。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全面反映经济活动,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作为企业财会部门,其主要应该提供的报告包括:资金分析报告、经营分析报告、费用分析报告、资产分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这些报告应该形式简明,内容易懂,统筹规划,避免重复。

第四,加强企业内部的授权批准控制,大力落实岗位负责制。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企业必须建立明确的授权批准体系。同时,要明确岗位责任制,对于被授权的责任人要加强监督,出现重大失误的,要追究相关责任。具体到企业财会部门,应该明确责任,具有相应的奖惩制度。

第五,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增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力。当前,我国部分去也已经设立了相关的审计和监督机构,如审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等,但均存在着级别过低、权力过小、无人重视的现象。企业应该切实引起对审计监督的重视,同时,内部审计监督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应独立于其他经营管理部门,最好由董事会直接领导。

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尤其是企业财会系统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对于我国来说具有极强的紧迫性。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对于研究者和企业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的。理论界人士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为企业应用提高提论支持;同时,各大企业也应该大胆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企业财会系统内部理论进行了抛砖引玉式的探讨,期待着更完善和成熟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及早面世。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 虞文钧著. -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7

2.《企业内控经典案例 》 闫培金,王成主编. -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1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理论与实践》 朱荣恩, 应唯, 袁敏编著. -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4.中国财经网:http://www.fec.com.cn/

5.中国会计网:http://www.canet.com.cn/

上一篇:在车钳技能大赛开幕式上的讲话下一篇:中职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