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阿替普酶说明书

2024-06-29

注射用阿替普酶说明书(精选2篇)

1.注射用阿替普酶说明书 篇一

注射用瑞替普酶是一个溶栓剂,已投入临床使用多时。注射用瑞替普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对人体的副作用少。注射用瑞替普酶的疗效虽然突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的。那么,注射用瑞替普酶不适合哪些人使用?

注射用瑞替普酶对活动性内出血患者;有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史及6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新近(2个月内)颅脑或脊柱的手术及外伤史患者;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型或动脉瘤患者;己知的出血体质患者;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应禁用。

注射用瑞替普酶在临床上适用于成人由冠状动脉梗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疗法,能够改善心肌梗塞后的心室功能。注射用瑞替普酶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粉剂。注射用瑞替普酶的主要成份是瑞替普酶。

注射用瑞替普酶是非糖基化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变异体,含有绞链区2(Kringle2)及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酶结合点,含有天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527个氨基酸中的355个(氨基酸1-3和176-527)。这种蛋白是从大肠杆菌中无活性的包涵体得到的,在体外折叠后(空间结构改变)转变为活性形式。注射用瑞替普酶可以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为有活性的纤溶蛋白溶解酶,以降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发挥溶栓作用。

注射用瑞替普酶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广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因此,患者在使用注射用瑞替普酶前,最好先对注射用瑞替普酶进行了解。

2.注射用阿替普酶说明书 篇二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溶栓,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本病起病急、病情重,患者的死亡率较高。AMI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心肌坏死的疾病,患者表现为持久、剧烈的胸骨后疼痛,若患者治疗不及时,可并发心衰、休克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在治疗AMI时主要以再灌注治疗为主,其中阿替普酶为常用的溶栓药物。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进行了尿激酶及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发现阿替普酶效果更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满足AMI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5±5.8)岁,发病时间1-6h,平均发病时间(3.1±0.9)h。患者的梗死部位分布为:前壁(32例)、下壁(28例)及其他部位(18例)。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比如吸氧、口服阿司匹林、应用肝素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将150万U尿激酶与100mL0.9%的氯化钠溶液混合,静脉滴注,时间≤30min;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首先静脉推注15mg阿替普酶,其后以0.75mg/kg的速度静脉滴注,时间≤30min,阿替普酶的滴注总量≤50mg,最后,以0.5mg/kg的速度静脉滴,时间≤60min,阿替普酶的滴注总量≤35mg[1]。

1.3 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酶学及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或仅遗留异常Q波,有效控制并发症;有效:临床症状缓解,酶学及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或仅出现T波、Q波改变,基本控制并发症;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冠脉再通标准

-(1)治疗2h内,胸痛缓解;(2)治疗2h内,ST段降低>50%;(3)治疗2h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4)CK-MB峰值前移,直至发病后的14-16h。若患者出现上述标准中的2项及以上则判定为冠脉再通,但除外只满足(1)和(3)两项[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溶栓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7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

2.2 冠脉再通率比较

经过溶栓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76.9%(30/39)、53.8%(21/3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过溶栓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聚集在斑块表面,导致血栓形成,冠脉管壁发生狭窄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极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溶栓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是一种酶蛋白,是从人体尿液中分离出来的,它能降解纤维蛋白原,也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及凝血因子,因而溶栓效果较好,阿替普酶为血栓溶解药,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它能特异性激活纤维蛋白原,且血浆消除半衰期短,不会引起出血等并发症,因此,目前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用阿替普酶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的梗死症状,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同时并发症较少,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林俊亮.用阿替普酶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

上一篇:路面砼裂缝的原因下一篇:矿山标准化《合理化建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