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

2024-08-31

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共11篇)

1.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 篇一

农村小学寄宿制建设与管理初探

思南县香坝小学

我校通过二年创建寄宿制学校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特点的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直参与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的我有着强烈的感触,以下就以香坝小学推行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为例,谈谈几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学校硬件建设方面

(一)加大宣传,统一思想是推行寄宿制建设前提。

虽然寄宿制建设有很多优越性,但推行初期,社会、家长、学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甚至部分老师对它的理解也不深,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它还不能完全接受。为此,在寄宿制的创建初期,寄宿制建设要循序渐进,宣传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加大宣传让群众了解.让社会认可。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三会”(即分别召开教师、家长、学生动员会,首先对教职工、家长和学生的思想进行动员,让他们意识到推行寄宿制建设的必要性)“两访”(一是访家长、二是访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和即将要并入的学生知道寄宿制学校的优越性)、“小手牵大手”(即通过在校学生向社会和家长宣传,让整个社会进一步认识和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

(二)整合资源、搞好硬件设施是实施寄宿制建设的基础。在寄宿生并入寄宿制学校,要得到妥善安排,真正把学校变成寄宿生学习、生活的乐园与温馨的家园。建设规范、现代化的宿舍、食堂等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通过教育主管部门争取国家项目投资,规划总投资1102.31万元,到目前为止,除教师周转房、行政办公用房未启动外,已完成校舍建筑面积8588平方米,其中:教学楼3937平方米、学生宿舍楼3437平方米,食堂(含浴室、锅炉房)1214平方米。已完成投资1309.03万元,2010年我校1200名学生住上了宽敞明亮、标准化的宿舍、教室。

二、寄宿学生管理方面

(一)建立长效机制,是强化学校管理工作的保障。

1、强化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工作力度。班主任和生活指导教师是学生相处最多的教师,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充分发挥其特殊作

用,制定了《生活指导教师工作制度》、《生活指导教师量化管理评分细则》《班主任管理寄宿生制度》、《班主任绩效管理奖惩方案》,通过制度把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对寄宿生的管理与班级目标管理考核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规范了班主任对寄宿生管理的职责,又能激励班主任管理寄宿生的积极性。

2、建立全校齐抓共管制度。共制定管理制度14个,除了规范宿管专、兼职人员的职责和管理流程外,还规范了从教育教学管理到住宿管理、食堂管理、活动管理,寄宿学生的学、吃、住、玩、行和安全等行为,从而使每项宿管工作都处在学校有条不紊的管理之下。

(二)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寄宿制办学效益和品位的保证。

1、管“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儿童虽然离开了父母,但不能让他们觉得学校缺了父母般细致的指导和关怀。为此,我们安排专人(生活指导教师)7人教育、指导他们学会与食堂人员配合,如何有秩序打饭、打菜,培养他们良好、卫生、文明的就餐习惯。学校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作出不同安排,固定就餐餐桌位置,保证学生有秩序地就餐。丰富学校餐厅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恩、文明礼貌、珍惜粮食等教育,学校从一切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出发,适时为他们改善营养,以保证每个寄宿生吃饱、吃好。

2、管“穿”。我校给每个寄宿生床铺都准备了一套床上用品,并每周换洗一次。但受地理条件和家庭情况的制约,寄宿生每周只能返家一次,每周常常只准备一套衣服、一双鞋、一双鞋袜。为此,我们的生活指导老师就会及时监督指导,并及时提醒他们更换衣服、鞋袜。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及时检查学生的衣服添减情况,同时帮助或指导学生学会洗涤小件衣物,确保寄宿生穿戴干净、整洁。

3、管“住”。学生在寝室里住的时间占了他一天生活时间的大部分。为此学校创设舒适的住宿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尤为重要。我校为寄宿生提供10人一间的宿舍,每间宿舍门上帖有“住校学生家校联系卡”,生活指导老师每天检查学生寝室设施的安全状况,并给寝室开窗通风;每晚检查和巡视学生的就寝情况,提醒学生及时入厕和帮助学生盖好被子等;生活指导教师帮助指导寄宿生寝室物品摆放和美化工作。同时每月至少一次对寝室进行消毒和被褥拆洗、翻晒,确保学生住得安心、舒心。.4、管“行”。我校寄宿生大部分来自流水方向的4个村,离校较远,交通不便,山路近则10里,远至近20里,他们往返于家校途中的安全令家长很不放心。为此,为了减轻家长负担,学校根据寄宿生家庭分布情况绘制了住址分布示意图,确定学生集散和情况联络

点,并将寄宿生按家庭住址编成若干组,学校选派教师来负责监督该路寄宿生往返学校途中的安全,确保了学生往返学校途中的安全。解决了家长担忧孩子上放学的途中安全的忧虑。

5、管“医”。生活指导教师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状况,学校还聘请乡卫生院医生为兼职校医,并保证24小时电话畅通,负责学生平常小病的治疗和流行病的预防工作。

6、管“学”。每天每班安排有两节晚自习,由该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轮流下班辅导,下班辅导教师工作作为超课时安排。充分发挥班主任和生活指导教师的特殊作用,制定了《生活指导教师工作制度》、《生活指导教师量化管理评分细则》《班主任管理寄宿生制度》、《班主任绩效管理奖惩方案》,把班主任、科任教师对寄宿生的管理与班级目标管理考核结合在一起。生活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思想作指导,负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指导工作;班主任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晚自习、图书的借阅、收看电视节目和播放光碟等服务与指导工作。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这样,既规范了班主任对寄宿生管理的职责,又能激励班主任管理寄宿生的积极性。

7、管“心”。即进行心理辅导。由于寄宿生中大部分为留守儿童,为此,我们立足“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学校设立了“亲情电话”,以楼层为单位配备了生活指导老师,主要是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知道与教育,帮助本室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信心,从而健康成长。

8、管“育”。即教育,重点是能力的培育。我们立足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群体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和自强自律、开拓创新精神。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做到生活在哪里,保育课堂到哪里。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生活常识、技能传授为基点,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核心,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为根本,以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开展校本课程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管好“育”,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校园似乐园的环境,使他们由以前的厌学变得想学、要学,且学得开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综合能力,充分挖掘了其潜能,促进学生活泼、主动、自由地发展。

三、取得的成绩

由于我们的工作方法正确,用全体教师的努力换来了“家长的两个转变”和“寄宿学生的三个变化”。家长疑虑变为了信心。去年刚开学,我校就有100多名学生在外校就读,今年开学,就转回我校70多名。担心变为了放心。刚动员拆并教学点时,许多家长是不赞

成的,可是现在,要恢复教学点的话,家长们又不赞成了;寄宿学生不安变为了愉悦。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学生有了“家”的感觉,生活、学习安稳有序。从依赖到学会自理。我校多数寄宿生进校前是不爱洗澡刷牙和叠被、洗衣的,现在他们都已学会了自理,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郁闷变为了开朗。如今在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寄宿生们的欢颜笑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肯定会面临诸多困境和难题。我们将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边前进。

2.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 篇二

1. 学生寝室生活是值得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

寄宿生来自不同的村落,在家庭条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性格养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寄宿学校不仅给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而且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创建宿舍文化、整理寝室内务、铺床叠被、大搞卫生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交流美的素质;我们也可以利用寄宿生中那些独立生活能力强的学生的经历,特别是他们与困难作斗争的事迹可用来教育全体学生,让那些独立生活能力不很强的寄宿生从中学会独立、学会自强;我们更可以利用同寝室的学生间的友谊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因为有些学生有了心结,老师不见得解决得了,而同寝室的同学却很容易沟通……从这些生活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寝室生活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值得学校教育去开发利用。

2. 课堂教育需要寝室教育的补充和发展。

作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育需要其他教育途径的配合和补充,利用学生寝室生活来配合课堂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可以运用寝室教育活动来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难以涉及的内容,如生活、生理、交际等,我们可以利用寝室教育来补充完成。当然,寝室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也可以拿来充实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由此可见,寝室教育是素质教育课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住宿生管理不只是简单的管理和服务,而是引领学生在寝室生活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素养。

3. 把学生住宿生活变成第二课堂。

重视住宿生管理必须重视寝室教育环境的创造和寝室教育文化的创建。打造寝室教育环境应多管齐下,以服务寝室教育的目的和“安全第一”的理念来建造。我校学生宿舍楼有两层,我们在第一层楼里设有办公室、值班室、心理咨询室和医疗保健室,在二楼设有棋艺室、电视观看室和活动室。除此外,各寝室里安有电话,楼内有邮箱,方便学生与外界交流。

寝室教育文化的创建要将校园文化和素质教育要求融合在一起,面向未来,面向全体。我校的寝室教育理念是:“漂亮的宿舍,我快乐的家。”就是以寄宿生为主体,以寝室为课堂,以教师为辅导,以寝室生活为载体,以快乐活动为主线,以德育为突破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生活素质为目标,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最重心。具体的目标是:利用寝室活动引领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交际,学会调节,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等等。如在宿舍楼内外的墙上写些引领性的、激励性的标语,或张贴些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另外还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寝室起室名,用美丽和志趣来装扮自己的寝室,美化自己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住宿生活的文化品位。

4. 寄宿管理规章制度要有针对性和引领性,尊重学生,突出学生主体。

我校的住宿生管理组织是由四方面的人员组成的:学校领导、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管理教师、住宿生干部和宿舍室长。其中被选作担当住宿管理的教师不仅教育教学经验要丰富,还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他们的办公室就设在学生宿舍,每天24小时服务、管理、教育、指导、引领寄宿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

住宿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一般是在征得学生的意见后再结合本校教育教学教研的要求来制定和完善的,这样更容易为寄宿生所接受,更好地实践学校的素质教育。如《寄宿生管理制度》、《寄宿生一日常规》、《寄宿生奖惩条例》、《宿舍安全与卫生管理方案》等都是与寄宿生商讨后制定的。另外,要建立健全寄宿生的档案,组建好寄宿生自我教育“班干部”并明确其职责,定期召开全体寄宿生学习、动员、教育、通报、奖励及安全会议。

5.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寄宿生活。

学校要提供学生活动的舞台,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寄宿生单调孤独的寄宿生活,让寄宿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我们每学期都有详细而实用的“住宿生活动计划”,根据我校住宿学生生活的环境特点,运用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把对寄宿生的教育目标要求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要求中,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落实。例如:“住宿生篝火晚会”“住宿师生联谊会”“住宿生拔河比赛”“住宿生跳绳比赛”“住宿生文娱比赛”……不管是哪一类活动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过程、有评价、有总结、有反思。

6. 学校、家庭和教师“三合一”的思想教育应常抓不懈。

学校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教师要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家长要密切配合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寄宿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才能培养寄宿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生存能力。学生才会快乐地生活在学校,收获在学校,成长在学校。当然,学生课堂教学时间排得较满,课堂教育与寝室教育在时间上有冲突,寄宿生与走读生在实施教育的内容上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短期内的教育效果可能体现不是很明显。

总之,寄宿制学校要利用寝室资源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实践中我们应多开展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从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上提高认识,教育投入完全到位。我们将广开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寄宿生管理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大探索和实践的力度。

摘要:寄宿制学校要广开教育资源,不断创新寄宿生管理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寄宿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寄宿生的合作精神、劳动技能和生存能力,促使学生在学校快乐生活,快乐交往,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3.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

我校成为寄宿制小学已经有5年的历史,寄宿学生来自12个不同的自然村,受地域、学校及办学水平、家长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科学合理地对寄宿生进行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农村寄宿制小学迫在眉睫的课题。究竟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呢?笔者通过自己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同唱一首歌,建立家校合育新机制

学校教育是严父教育,家庭教育是慈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续。对学生的教育,这两类教育缺一不可,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配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加强联系,给学生创设舒适的学习环境。

受打工族的影响,学校的寄宿生8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成了他们唯一的监护人,由于年龄代沟和祖父辈的过分溺爱,沟通不及时,他们个个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学校的小王子。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不愿意在集体中合作、交流,他们成了学校的特殊人群,无论思想、还是学习上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尤其是每当节日来临,他们的思亲情绪更浓。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做了以下两点:(1)为每个学生办了一个亲情电话卡,教育学生在有心事或者亲情不好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或得到荣誉的时候,给在远方的爸爸妈妈打电话,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学生和父母的情感距离拉近了,心灵沟通了,脸上出现笑容了。(2)召开好亲子家长会。在学生的爸爸妈妈打工回来以后,我们发送邀请函,让他们的父母亲自参加学校家长会。教育家长怎样科学地教育孩子,外出时怎样和孩子进行多角度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生活及学习状况。这些工作的开展,让学生多了一个倾诉的场所,让学生在学校学得安心,过得开心。

二、秀出真我精彩,培养“四自”能力

1.生活自理——培养学生自主的生活技能

小学生进入校园过寄宿生活,是最适合培养自理能力的时候,为此,我们在学生第一天踏进学校之后,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利用一周时间对学生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培训示范,让他们很快适应学校的一日常规。具体做法是,两个克服:克服衣来伸手的习惯;克服饭来张口的习惯。五个学会:会上厕所;会叠被子;会排队走路;会打扫卫生;会打饭吃饭;四个能够:能够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生病能够主动请假;能够主动和别人合作;能够自己打开水。这时候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不见了,在寄宿制小学生活久了,学生个个都成了“自理小能手”,没有人甘于落后。

2.思想自律——增强学生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自己。”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能力差。在每学期开校初和学期中,学校都有请法制副校长为学生进行各种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了牢固的根。学校定期举办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如每月一次防震演练,各年级举行一次安全主题班会,开校初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使安全工作家喻户晓,让学生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

3.行为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成就人的一生,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就是小学阶段。为了教育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主要做了两点:(1)背会《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要求学生用这些规范要求自己。(2)实行了一日三会制度(每次10分钟),即每天早上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晨会,主题是今天,你该怎样努力;中午寝会,提出午休的基本要求,找半天在学习生活中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进行改正;晚寝前总结会,今天你努力了吗?对一天的学习、行为习惯你总结了吗?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时间长了,学生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为习惯变好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得到不断规范和提高。

4.学习自主——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这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为此,我们学校着重培养了孩子的课外自主阅读习惯。我们做到了三读:即每天大阅读、开放“中华魂”图书阅览室自由读。我校有图书室90平方米和开放阅读教室180平方米,藏书25000多册,生均图书50册,完全满足学生阅读需要。阅读教室藏书,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真正满足学生的读书欲望。我们积极提倡亲子陪读,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在节假日、双休日每天应有2小时的读书时间。为了鼓励学生自觉读书,规定给每学期读完2本书的学生授予“小书童”称号,读5本书的学生授予“小文豪”称号,读9本书的学生授予“小状元”称号。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值得思考和亟须改进的地方

1.抓好学校硬件建设

在学校规划和建设上充分考虑学生大部分时间食宿、学习、活动在学校这一特点,教学、生活、活动三个方面的设施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配套建设。

2.加强和规范寄宿制学校常规管理

这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对寄宿制学校要作统一的标准检查评估,有效激励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

3.进一步扩展并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

长期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普及义务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牧民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家长接送学生上学、放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政府、交通、学校等部门的联合整治

总之,农村小学的存在与发展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要不断地建设和完善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力争让学生在学校学得开心,素质得到提高。

4.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 篇四

摘要: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础的单位是班级。班级的有效管理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良好管理体系的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班主任,应树立良好的班风,倚重班级特色,丰富管理内涵,加强安全管理,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寄宿制;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础的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学校良好管理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所以班级管理对学生各种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班主任

(1)班主任应文化知识丰富全面、教学上刻苦钻研,并有一定班级管理经验、责任心强。班主任以责任心和爱心树立个人在班级中的核心地位,为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奠定思想基础。

(2)班主任要有健康的人格魅力,并在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有爱心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形成优秀的品德,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品德教育,要求班主任以个人的言行和爱心,培养每个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与学生谈心、召开家长座谈会、与个别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和反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表现,共同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各科任教师的关系。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切忌在学生面前褒自贬彼,要架起与各科任教师、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明确班级发展方向,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

二、强化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

(1)要强化集体观念。以集体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意志、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集体利益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2)要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目标是班级的航标,目标一旦确定,就要牢牢把握,把它变成全班同学的自觉行为、努力方向和学习行为。

(3)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必须坚持“三化、三型”模式抓常规,要坚持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坚持学习型、自觉型、育人型的班级管理模式。经常化是班级管理一条有效的途径;制度化有较强的约束力,使班级的班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常规化是班风的直接表现。学习型班集体是学生自觉、自主掌握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生活型班集体是寄宿制学校的一种突出表现,体现出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育人型的班集体是对学校教育目标反馈出的一个亮点,也是落实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使班级形成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良好学风。通过

抓班风来转变学校的校风。

三、倚重班级特色,强化学习环境建设

(1)要高度重视教室布置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在教室布置中要坚持“教育化、人性化、情感化”的实施原则,把名人警句、学校期望等内容作为教室布置的重要素材进行设计,以教育为本、突出德育、体现爱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为目的。

(2)要突出班级特色,促进班级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和管理方法的高效化。确定班级特色,要联系班级实际,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进行建设,如构建“文明礼仪班级”“安全第一班级”“卫生示范班级”“快乐互动、快乐学习伴我行班级”“我运动、我阳光、我健康、我快乐班级”等特色班级,突出亮点,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特色化。

(3)要倚重班级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长期围绕“做一个学习、生活习惯好,安全意识强的中小学生”这一主题教育,确定各班的活动主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文明等习惯。

四、加强安全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在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吃、住、行、学都要在学校进行,这就给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

学生的吃饭问题是所有安全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学校不但要让学生吃好、吃饱,更要让学生吃得安全。因此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卫生、生活习惯的培养。住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方面,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应还兼任着生活指导老师的任务,要按时查夜,指导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督促学生保持校内卫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行的问题是当前摆在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已经有很多血的教训摆在我们的面前。(选自http://毕业论文网)班主任必须担当第二监护人的责任,强化学生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并与家长进行沟通,签订《安全协议书》,加强安全宣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5.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模式初探 篇五

[摘要]寄宿制学校是基于现阶段偏远农村教学片分散、师资配置不平衡、教学设施滞后而探索出的一种集中办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教学管理,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从本校的管理实践中认为,应从以下四个管理模式出发:

一、探索年级段目标管理模式。

二、探索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模式

三、探索安全管理机制

四、探索学生生活管理机制

[正文]

寄宿制学校是基于现阶段偏远农村教学片分散、师资配置不平衡、教学设施滞后而探索出的一种集中办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教学管理,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寄宿制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生活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生活区的管理既不同于一般学校管理,也不同于家庭教育,它是学校范围内的“家庭”,又是家庭之外的学校。所以,学校指导教师既要承担学校教育,又要承担家庭教育的双重责任。

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寄宿制办学优势,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呢?笔者从本校的管理实践中认为,应从以下四个管理模式出发:

一、探索年级段目标管理模式。

1、生活区的工作从表面上看是衣、食、住、行,实际上教育与教养都包含在学生的学中和做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们制定出各年级阶段目标。

一、二年级,以全面照顾为主;

三、四年级,以指导性帮助为主;

五、六年级,以引导性帮助为主。指导教师根据各年级段制定生活管理目标,因时、因地、因事、因人随机地进行生活管理教育,定期每周开设一节生活课,根据确定的目标为学生传授生活管理知识,坚持每月进行“内务全优”、“文明宿舍”、“文明餐厅”、“安全集体”等评比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生活技能比武比赛(如叠被子、打水、整理生活用品等)。通过开展评比活动,检查落实目标的完成情况。

2、“一帮一”爱心志愿者服务。

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配备有限,我校始终坚持指导教师责任制,爱心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学校成立了“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志愿者由四、五、六年级学生志愿加入,与一、二年级学生自愿组合成一帮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二年级全面照顾的目标。

二、探索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模式

生活指导教师的岗位是一全新的岗位。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生活,共同相处在同一环境中,因此指导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影响很大。在科技日益进步、经济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1、充满自信,勇于开拓。

生活指导教师工作是一种新型的岗位,许多工作要在干中学、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我们激励生活指导教师要克服自卑感,要有自信心。

2、善于理解,学会宽容,相互信任与尊重。

指导教师的工作接触面广、复杂,需要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及食堂、仓库、保安、司机及各层管理人员接触。因此,要主动做好沟通工作,让别人理解自己,要理解别人,尤其要理解学生。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指导教师的工作很多都是有良心的工作。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指导教师的师德建设,采取定目标、跟措施的方法,积极组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道德水准,并寓于学生的生活教育与管理之中。

4、加强岗位责任制,适应科学化管理。

从事指导教师这项工作的教师,不像科任教师那样都受过系统专业培训,他们大多数是新岗位、新任务、新职责,缺乏实践经历,要做一个称职的生活指导教师,势必又增加了新的难度。

三、探索安全管理机制

1、注重学生日常学习与活动的教育。由于学生24小时在校园内,对于他们的安全教育也是全方位的,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严密组织、强化管理。对于每项活动都要认真组织好,充分调动班级干部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活动秩序。

2、接送学生工作的安全教育。接送学生安全工作时寄宿制学校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接送工作主要包括礼拜接送学生和平时临时性家长接送学生等各项工作。

3、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是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和前提。我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提高每位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才得到更好的保障。

4、进一步做好校方责任保险工作。每学年学校认真落实校方责任保险工作,校方责任险切实发挥了转移办学风险的作用,校园安全得到了切实保障。

四、探索学生生活管理机制

1、注重生活环境建设,营造大家庭温暖。寄宿制学校此时应转换自己的角色,充当学生的“家”,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还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开设生活课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补上家庭教育课,教育他们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2、注重亲情管理,真诚关爱学生。在生活上,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关怀和温暖,使他们能在学校里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体验出“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亲情。在学习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亲近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情感,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3、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畏难情绪。新时期的农村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代人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过惯了,对父母及其长辈的依赖性很强,突然离开家庭蜜罐般的生活和舒适的家庭环境必然不适应。有的孩子因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而想家;有的孩子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心情郁闷;有的孩子因同学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而感到孤独;还有的孩子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大哭大闹,甚至偷逃回家等。同时,有的家长因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校寄宿的学习和生活,经常到校探望,严重影响孩子的情绪。针对这些新情况,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4、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个性。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构建学生全面发展平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富有灵性,富有朝气,以克服寄宿制学校给学生培养带来的弊病。

6.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浅谈材料 篇六

樊王中心小学安德堂

樊王中心小学地处介休市东南的丘陵地区,是一所六年制的寄宿制完全公办小学。学校现有学生132人(包括幼儿),教职工9人,住校生20人,单轨制,共有六个教学班,服务于原樊王乡十八个自然村,最远服务村达十公里。随着农村学生生源急剧减少,寄宿制办学方式已成为农村小学的必然选择。这一办学形式有利于实现农村教育的规模效益,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寄宿制小学也同时带来一些弊端:学生年龄偏小,远离家庭和父母,容易造成情感缺失;学生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学校强化指导;学生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显得单调乏味。而学生在校寄宿,则更是加重教师负担,增加学校管理难度。

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寄宿制办学优势,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呢?笔者从本校的管理实践中认为,要让家长信任学校,让学生喜爱寄宿生活,必须从关爱学生出发,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等能力的基础上,更应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实现教育角色的转变,把学校建设成为美的花园、爱的乐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生理品质,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合作的能力。

一、注重生活环境建设,营造大家庭温暖。在学生养成教育习惯中,我们提出了“抬头挺胸、待人礼貌、到校读书、课间跳绳”十六字“四好习惯”要求。学校常年悬挂横幅,人人看得明白,个个都能做到,班班落实保证,周周升旗表彰。抬头挺胸从学生形体上挺拔昂扬,精神上奋发抖擞,意志上自信自立,学习上拼搏竞争。待人礼貌教育学生文明礼貌,尊重别人。到校读书就是强调学生到校读书,晨读、午读、暮读,经典诗词范文。课间跳绳指体育锻炼,跳绳皮筋沙包,踢毽跳舞唱歌。每天学生检查记录,每周表扬发奖,每学期班级评比亮相。现在已经成为习惯。

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正处于启蒙阶段,也是他们独特个性形成的基础阶段。从小远离父母、远离家庭的孩子会感到孤独、不适应,在心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若不加以正确引导,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扭曲,导致形成一种畸形性格。寄宿制学校此时应转换自己的角色,充当学生的“家”,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各项制度和管理,应当充分体现一种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舒适感,让他们爱校如家,并积极争取做这个大“家庭”的好成员。学生寝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生活用具的配备、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寄宿生的心情以及生活和学习。因此,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动手创造美好的“家园”,组织他们统一摆放生活用具,定期开展文明之“家”评比活动等,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寝室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同时,学校还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开设生活课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补上家庭教育课,教育他们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二、注重亲情管理,真诚关爱学生。山区学校由于交通不便,往往四五岁的孩子不得不在校寄宿,学生年龄偏小,生活自理能力差。立足实情,学校各项管理应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

理念,构建爱生平台,引导课任教师和保育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的第二任父母。要求教师做到爱生如子,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在生活上,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关怀和温暖,使他们能在学校里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体验出“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亲情。在学习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亲近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情感,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每逢节日、生日,教师更应设法营造出家庭的温馨,学生过生日,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举行联欢,送去生日祝福,让他品尝生日蛋糕;中秋之夜,师生一起尝月饼赏月亮;元旦佳节,学校以班级举行灯会,组织学生观灯、赏灯、猜灯谜……师生一起情感交融。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会“每逢佳节不思亲”。

三、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畏难情绪。新时期的农村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代人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过惯了,对父母及其长辈的依赖性很强,突然离开家庭蜜罐般的生活和舒适的家庭环境必然不适应。有的孩子因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而想家;有的孩子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心情郁闷;有的孩子因同学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而感到孤独;还有的孩子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大哭大闹,甚至偷逃回家等。同时,有的家长因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校寄宿的学习和生活,经常到校探望,严重影响孩子的情绪。针对这些新情况,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采取谈心、开导等办法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应该从小学会自主、学会自理、学会自强,不会的事可以慢慢学,不懂的事可以询问同学、请教生活老师,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做生活的强者。另一方

面,定期举办家长联系会,及时沟通信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打消家长的顾虑,让家长放心。实践告诉我们:交流是冬日的暖阳,沟通是和煦的春风,理解是绵绵的细雨,只要学校宣传和沟通到位,家长定会由担心变放心、由质疑变支持。

四、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个性。每天课间操做到一歌、一操、一舞、一段,即唱着《少先队队歌》操场集中,上操,全体做《感恩的心》,念一段《三字经》。在课时设置上,我们按照《樊王中心小学“四好习惯”实施方案》要求,为确保全体学生每天活动不少于一小时,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体育课低段每周四课时,中高段每周三课时,真正做到了开足、开好体育课。灵位,对于早操和广播操、眼保健操进行了加强和管理,要求全体教师人人上阵,在学生锻炼的同时,也让全体教职工参与进来。同时在每天下午4:20到5:20一个小时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活动,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已经开设了包括花样跳绳、呼啦圈、毽球、象棋、羽毛球、乒乓球、滑板在内的七个项目,同时在下个学期,我们将开始足球和篮球的兴趣活动小组。

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曾有人作了一项调查表明,生活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普遍认为,童年是不快乐的。因为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每周有五天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统一时间睡觉、统一时间起床、统一时间学习、统一时间就餐等等,长时间过多的整齐划一,会让学生感到寄宿生活过于呆板、单调、乏味,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而变得萎靡不振。正因如此,有人作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生活在寄宿制学校的孩子,由于吃、住、穿、行、学习都是统一模式,就像养鸡场喂养的鸡一样,很难有家庭放养鸡那样富有灵性。立足于此,学校应构建学生全面发展平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富有灵性,富有朝气,以克服寄宿制学校给学生培养带来的弊病。例如:开展叠被子、洗衣服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开展争创文明寝室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扫地、摆放物品、晾放毛巾、美化寝室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积极性;征集富有创意新颖的文化宣传标语,如“拾捡一次纸屑,净化一次心灵”、“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花草无语,奉献美丽”、“手下留情,足下留青”、“安安心心睡一觉,开开心心过一天”等尽显个性的标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校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诸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拔河、转呼啦圈等健康有益的体育竞赛;开展故事大王、笑话大王、卡拉OK歌手赛等评选活动;开展书法竞赛、办板报比赛、小制作比赛、小发明比赛等科技活动;开展饭菜浪费情况调查、学校周边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小对策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放飞学生的心灵,而且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这样的寄宿生活才会充满灵性、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孩子才会乐不思家,这样的童年生活才会长驻孩子美好的回忆之中。

7.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 篇七

一、思考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访了周围的仁桥初中、孙庄初中和双楼初中,结果发现:学校的集体宿舍空闲,家长们在外租房或干脆下晚自习后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把孩子接回家,几所学校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调研,得出了如下几点思考。

(1)这是农村收入的稳步提高的结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拥有小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有了汽车,家校距离就近了。部分家长因担心孩子在校会被同学欺负、东西丢失,不肯让孩子冒险住校。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放不开手脚让孩子独立,生活上总想多给予照顾。

(2)这是目前学生自理能力不强的表现。独生子女增多,独子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适应集体生活。住宿生多,老师们照顾不过来。也有家长认为:初中生还小,自我约束力较差。有父母陪读,学习时间有保证。

(3)这是孩子和家长的从众心理造成的。许多学生看到别人租房,也想让家长来陪自己,省去自己洗衣洗袜的烦恼。家长也认为只有无人照顾的留守儿童才会去住学生宿舍。自家的孩子怎么能跟他们一起生活,不如自己照顾,于是租房的租房,有车的接送,大家一哄而上,不再住宿在学校里。

二、探索

面对这种现象,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该怎样才能有所作为,是顺应学生需求,减少管理麻烦,还是迎难而上,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从提高学生自理能力,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索。

1. 改善住宿条件,加强住宿生管理

(1)加强寄宿制学校宿舍硬件建设。安全是教育的前提条件。我们紧紧抓住校舍安全工程的契机,对我校原有的学生宿舍楼进行了加固改造。加粗了房屋主受力构件,对内外墙体进行了包装。把坏木门更换成防盗门,重做了厕所防水,更换了冲厕设施,宿舍环境焕然一新,学生宿舍硬件条件上了新台阶。

(2)加强寄宿生的住宿管理。一是奖罚分明,提高宿舍间的竞争意识。如果只采用奖励和表扬的做法,学生可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只采用惩罚,学生将缺乏自信,影响师生间感情的交流。因此,我们采用奖罚分明的办法,对做得好的宿舍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对不好的宿舍进行批评,也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加以改正。由于我们奖励多,批评少,同学们的竞争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二是定期、不定期检查宿舍。每天早中晚宿舍区都有值班老师巡查,检查结果与班级的一日常规管理捆绑公布。宿管员每天都对宿舍的卫生和管理进行检查和记载。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扣分公布,督促整改。学校领导组不定期对宿舍进行检查,评比出优秀宿舍,在校会上进行公开表扬。学校资产管理组每学期至少两次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登记。宿舍管理全方位多维度。三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同家庭的孩子受到的教育不同,有的同学勤劳,有的同学懒惰。我们生活指导老师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手把手地教大家叠被子,整理床铺,拖洗地面,晾晒衣物。我们通过排查,选出管理能力强、负责任的学生担任舍长。学生跟学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我们定期召开宿管学生干部会议,总结经验,交流心得,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舍长既抓卫生,又管纪律,还负责到值班室登记请假人员名单,将舍员的突出心理问题报告给生活指导老师。学年末学校特别设定了优秀舍长奖励,对优秀舍长给予表彰,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舍长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他们的管理作用。自然他们也会把在宿舍内的好习惯好表现带到教学区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2. 改善学习条件,培养审美情趣

环境建设当然离不开改进班级硬件环境,我校抓住校安工程的契机,对教学楼的各个教室进行了升级改造。

(1)各教室内扩大了采光窗户,增加了窗帘盒,增设了视频展台和投影仪。更换了新黑板。硬件环境基本符合了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2)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作家林清玄说“最好的品质莫过于同等的条件下求得最好。”我们组织班主任到南通跃龙中学、海安高级中学、海陵中学参观,学习班级文化建设经验,为班级配备了小书柜等。班主任开动脑筋,集全体学生的智慧,创设本班独特的班级氛围。走进教室,除了溢满书香的书柜,很有创意的班级明星角,还有包含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励志语和盆盆鲜花。学生们置身于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内心自然会变美变净。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活动。青少年是一个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的时期。我们要求学生都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我们还号召大家把自己家中的藏书拿出来,放在班中,让图书漂流起来,增加图书品种,培养大家的主人翁意识。

3. 改善活动场地,增设活动空间

我们重点完善了操场体育设施:增添了篮球架、单杠、双杠,增设了排球场,新建了乒乓球台,为寄宿生搭建体育活动平台。同学们有了活动的舞台,学习与锻炼相结合,再也不觉得生活无味了。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农村寄宿生学校的变化。住宿生正逐步增加,学生的自理能力稳步提升。在外租房的学生退掉租房,重新回到了学校宿舍。

参考文献

[1]景淑英.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策略[J].教书育人,2013(20).

8.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 篇八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小学信息技术;寄宿制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01-002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特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技术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为目标的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由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开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意识和实际能力素养,为将来的学习乃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2]”

农村寄宿制小学,是整合偏僻农村有限的教育资源,解决贫困农村学龄儿童上学难问题的有效办法,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相对于城市比较落后,其主要原因是:

1.学校乃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

信息技术是迅速发展的科学,正因为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人们对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仍然缺乏足够认识,教育系统亦不例外。在偏远农村寄宿制小学,由于观念落后、教学设备配备短缺、相关教师配备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从而造成现在的局面。

2.教师本身信息技术素养达不到应有要求

如上所述,由于专业教师配备不到位,所配备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信息技术专业,自然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知识掌握比较浅显。同时,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缓慢,赶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生硬、僵化问题,成为羁绊信息技术教学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二、对策

1.着力提高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及信息技术素养

教师是课程教育的实施者,大力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使命感,使之更加倾心于履行好责任,竭尽全力为培养下一代努力工作,是首要方面。同时,着力提高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对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应将责任心、信息技术教育意识、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等作为重要方面,促进教师角色转换。

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感知、认识并通过多种工具及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一个人的信息素养尤为重要,是考察人的工作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师个人的信息技术素养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学校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是否有效,是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和衡量的。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南,并为在信息社会探讨信息素质提供了一个框架,具有高层次的参考价值和宏观的指导意义。

根据各国实际状况,许多国家和组织制定了不同的信息素养标准。总体说来,欧美国家的信息素养标准已经相当成熟和正规化;亚洲国家在参考欧美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一些标准和指南。一些国家借鉴欧美标准,结合本国实际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指标体系、规划和指南。但是,到目前为止,亚洲地区还没有形成系统、权威的信息素养标准。

相对国外而言,我国信息素养评估标准的制定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只是在一些文件里面有所涉及,没有专门的标准体系,可操作性更是无从谈起。

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逐渐重视,教育管理部门在1998年《扩大内需方案》中规范了教师信息基本能力指标,并制定了《国民中小学教师信息基本素养指标》,内容包括信息课程专业素养、软件包及应用软件操作素养和各科应用网络教学素养,用以规范台湾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3] 。

在大陆地区,北京市的探索较早,北京市文献检索教育研究会的课题成果《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对北京市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衡量依据,但是由于北京属于教育比较发达地区,他们的指标体系对其他地区的高等学校的适用性尚待研究考证。此外,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方面的研究尚未涉及。但无论怎样,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素养教育迫在眉睫,这是信息社会对义务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

笔者以为,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校方乃至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加紧进行。力争在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教师队伍素质大幅度提高,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在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应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上机操作这一优势,并注重和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主导,其他学科中整合信息技术内容与方式为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从小就能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兴趣,使之主动探索学习,为将来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改革教学手段,以引导、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适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教学方式,是迫在眉睫的工作。根据文献记载及已有经验,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在教学中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具体教学上,如果一味从理论加方法的方法教学,学生难免产生视觉听觉疲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从游戏入门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众所周知,孩子天性爱玩,这恰恰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意愿,进而引导至相关课程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学习计算机输入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就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肯定学的很累,极易厌烦。如果在教学中采取游戏导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跟老师比赛,寓教于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学生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方法, 学生学得非常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通过这些方法,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2.2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景、优化教学场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借助美好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如在Word 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我首先利用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等。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这时,我们抓住时机告诉学生: 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 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任何人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听到这样的引导,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创造性学习。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2.3与其他学科整合,全面促进学生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是经实践证明了的。2000年11月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可见,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Power Point的教学中,可用播放其他学科教师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上,从而使学生产生要学好PowerPoint的信心。又如在《信息的下载》课教学伊始,我们结合语文课中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播放有关维也纳的文字、图片及幻灯片,再结合数学课中的《年月日》,播放有关年月日知识的电子报刊,学生通过观看,了解了学习信息下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想学的感情。可见,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够唤起学生原始的学习动机,不要教师进行过多的激励,学生都能自觉地进行学习。

2.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理念对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教学中也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信息技术的操作有许多都是相似的,明白了此即明白了彼。教师不必讲得太多,指导得太细。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获取方法和技能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让学生在掌握获取基础信息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设立的初衷。要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不断质疑、不断创新,为适应以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好搜百科. 信息技术[N]http://baike.haosou.com/doc/3309856-3486205.html

[2]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1(1)5-10

9.浅谈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 篇九

农村人口比较分散,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重新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大了校家距离。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耽误了很多宝贵时间,来到学校又疲惫不堪,对教学影响严重;时代特色的“留守”学生又比较多,在家与监护人缺少沟通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容易形成行为随便的不良习惯,影响在学校的学习。然而,在路途中又隐藏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又让校方和学生家长提心吊胆。为了学生减少不安全因素,学生溶入集体生活,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又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大多数乡镇学校都采用寄宿制。国务院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建设,同时加大对住校生的生活补贴,农村学校必然住校生增多。

通过多方调查,农村寄宿制给农村学生带来许多教育的公平性,同时对学生的成长利大于弊

1、教师的整合,让学生得到优秀教师良好引导与教育,凸现了学生受到师资教育的平等性;同时各种专业教师的富有,有助于各门功课良好的开展,让学生接受教育更全面。

2、学校的整合,让学生受教育条件得到良好的改善,拉近了城市与农村教育条件的差距。

3、通过寄宿制教育,让学生能更早、更好地学会独立生活,同时通过学校规范的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

根据一些观察调查发现,很多寄宿制乡镇中学在学生管理上存在这样一些弊端:

一、管理不完善,存在管理“缺空”。形成中午午休、下午放学后到晚自习前一段自由时间,缺乏有效管理,形成管理“缺空”,不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不能发挥预防为主,避免一些事件的发生。

二、校园课外文化生活单调,不能吸引学生转移注意力。文娱活动太少,特别是下午放学后,这一段较长的时间,学校体育场地(如球场)和设备有限,并不是大多数学生都在进行学习,而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做一些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事,或想方设法出校门。

三、住宿设施不规范,后勤服务跟不上学生需求。寝室布局、设计不合理,不能发挥最好的管理效力。有的寝室在教学楼,教学区和生活区混合,不利于管理。男女生寝室区混合,相互影响;宿区夜间不能封闭或分散,不利于管理,学生容易外出或受到外界的影响。后勤服务在许多方面也没有时代气息,与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学校是全权监护人责任很大,同时关联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经过肤浅思考,结合一些学校较好的管理方式,浅谈住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与大家商榷。

一、细化管理,填补“缺空”。以班为单位分寝室,政教处对寄宿学生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项目包括:

1、建立健全学生教师数据库,以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注重学生和教师的长远发展。通过学生的学籍、成绩等信息建立学生的基础库,通过收集整理教师的基本信息,综合教师日常教学、科研等各种方式,建立起教师的基础信息库。根据上述数据库,合理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教育合理安排教师工作,尽量做到能按教师能力安排工作。学生基础数据库包含(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家长或监护人姓名、是否留守学生、留守学生家长务工地、家庭情况、家长或监护人联系电话)。

2、学生寝室内务统一要求,规范床上用品、洗漱用具、鞋等物品的摆放。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多关爱学生,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拉近距离,培育感情,定会亲其人听其话。学生有好的表现多表扬,同时报班主任、政教处进行表扬。有较大意外事件时,不但与班主任、政教处联系,还要根据登记表上的联系方式与家长或监护人联系,互通情况,这样减少环节,发挥时间效益,防止事态的扩展。寝室卫生、纪律每月进行评比,评出星级寝室,给予一定的物质方面的奖励。某些科目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少,对学生的管理效果不佳。全校教师参与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增进师生相互了解,发挥管理效能。

3、安排老师值勤,监管早上以雄壮的口号出操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强制中午午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下午放学由当天值日教师负责各功能室的监护(科技馆、图书室、实验室),到晚自习前一段自由时间的学生活动。方案学校安排教师值班寝室,校务值日、值日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共同生活。早晨起床时间由宿管人员和值周教师一起去检查起床情况,洗漱完后分班带领学生跑操,用餐时间维持秩序,中午午休、下午放学后组织学生到科技馆或图书室活动,上晚自习和晚上就寝时清点学生人数,对请假情况与班主任联系核实,并清查上自习和就寝纪律。老师和学生接触多了,更了解情况,更有利教师教育学生。有老师在学生身边活动,不良行为必然收敛。以上两个方案都要制定值勤记载表,由值勤老师填写,发现学生不良行为一定要教育,不能轻视,学生的处理严格记档案,不能走过场,失去威慑力。事件采用逐级管理体制,校务值日处理日常较小事情,严重一点的事件交政教处,并充分与班主任联系沟通。值班教师、班班主任、政教处相互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当然学校也应该给值勤老师生活上的方面。

二、丰富课外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学校或年级组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或器材,学校科技馆、展览馆、搞不同形式的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认为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生活有趣,避免他们产生出校门的想法。如年级组或班与班之间可以进行篮球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或者到科技馆组装一些机器设备或在教师的监督下做一些科学实验,这样有一部份学生参与活动,有一部份观众,剩下还有多少会调皮呢。远程教育模式三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可以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班主任大力引导学生进阅览室看书,阅览室购一些适合他们爱好的期刊,在下午开放。

三、规范实施,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宿舍不规范的尽量规范,即将改建或新建的,就要按标准化或高标准设计,以有利于住宿生的管理。创新开展后勤服务工作,尽量符合学生需求。引入社会化元素,比如,学校食堂可小炒,满足部分经济宽裕学生的口味;卖些小吃,变换口味风格等。让学生感觉伙食丰富,不到校外就餐,避免发生校外食品安全事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成果目标:

1、建立“饮食、卫生、起居管理制度”(1)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2)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3)做好食品卫生工作,要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为广大师生提供合理膳食。

2、形成“课余休闲、消费公约”

(1)树立学生消费自理的意识和科学的消费观念(2)培养学生朴素、勤俭的生活习惯

(3)培养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乱花钱

3、促成“学习、生活的时间章程”(1)让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意义

(2)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时间

4、完成“日常言行、交际空间”

(1)增强学生课余活动促进交往、增进友谊,培养集体主义的意识(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公德、管住自己言行,养成不该去的不要去

5、构成“安全防范、自我救护守则”

(1)要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

(2)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门卫、巡逻制度等,切实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3)要按照《食品卫生法》,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效果目标:

1、使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增强,学生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2、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学校教研气氛更加浓厚。

3、家长(社会)对学校更加满意,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研究内容

1、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小学生生活管理的现状;

2、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小学生生活管理的范围;

3、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小学生生活管理的理念与策略;

4、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小学生生活管理的各类活动与实践方法;

10.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 篇十

学生管理模式

党的十八大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麻黄梁镇中心小学始建于2006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地处榆林市城东35公里处的一个小镇。学校占地面积15022平米,建筑面积是3200平米,学校现设有1—4年级,8个教学班。在学学生420名,教职工20人,是一所不完全小学。

学生来自周边的24个自然村。由于小镇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家长整体素质的不高,面对社会各种诱惑,单亲儿童,留守儿童的逐年增加。同时,学生低龄化的趋势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使学校生源杂乱。

以上这些因素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管理中,我校紧紧围绕办学理念,从四“探索”模式出发。

一、探索阶段生活目标,培养“学生自理”

1、生活区的工作从表面上看是衣、食、住、行,实际上教育与教养都包含在学生的学中和做中。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劳动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者做,勤于动手,肯于动脑。

我们的做法是对寄宿学生以指导性帮助为主,让学生在劳动技能中体现“生活自理”为此我们对各年级提出相应的要求:低年级要做到会叠被子,摆物品,整理床铺,中年级同学要做到摆放有序,学会布置寝室。指导教师只是参与其中,不起主导作用,因时、因地、因事、因人随机地进行生活管理教育,定期每周开设一节生活课,根据确定的目标为学生传授生活管理知识,坚持每月进行“内务全优”、“文明宿舍”、等评比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生活技能比武比赛(如叠被子、打水、整理生活用品等)。通过开展评比活动,检查落实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探索教师示范引领,培养“行为自律”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这方面的培养。

1、制定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约束

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促使他(她)们自觉遵守校规校级,尊重他人,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对于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的学生,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指导教师的师德建设,采取定目标、跟措施的方法,积极组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道德水准,并寓于学生的生活教育与管理之中。

三、探索安全管理机制,做到“全程监控”

1、注重学生日常学习与活动的教育。由于学生24小时在校园内,对于他们的安全教育也是全方位的,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严密组织、强化管理。对于每项活动都要认真组织好,充分调动班级干部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活动秩序。

2、接送学生工作的安全教育。接送学生安全工作时寄宿制学校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接送工作主要包括礼拜接送学生和平时临时性家长接送学生等各项工作。

3、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是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和前提。我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提高每位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才得到更好的保障。

4、进一步做好校方责任保险工作。每学年学校认真落实校方责任保险工作,校方责任险切实发挥了转移办学风险的作用,校园安全得到了切实保障。

四、探索学生生活管理机制,感受“自强有爱”

1、注重生活环境建设,营造大家庭温暖。寄宿制学校此时应转换自己的角色,充当学生的“家”,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还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开设生活课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补上家庭教育课,教育他们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2、注重亲情管理,真诚关爱学生。在生活上,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关怀和温暖,使他们能在学校里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体验出“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亲情。在学习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亲近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情感,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3、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畏难情绪。新时期的农村孩子,大多数是娇生惯养,几代人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过惯了,对父母及其长辈的依赖性很强,突然离开家庭蜜罐般的生活和舒适的家庭环境必然不适应。有的孩子因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而想家;有的孩子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心情郁闷;有的孩子因同学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而感到孤独;还有的孩子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大哭大闹,等。同时,有的家长因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校寄宿的学习和生活,经常到校探望,严重影响孩子的情绪。针对这些新情况,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4、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个性。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构建学生全面发展平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富有灵性,富有朝气,以克服寄宿制学校给学生培养带来的弊病。

11.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安全管理 工作实践 体会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231-01

寄宿制小学,对我们来说是个新的课题和挑战,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与探索,对寄宿制小学管理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同时发现了寄宿制小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总结出了一套针对农村寄宿制小学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1 实行寄宿制后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年龄偏低。实行寄宿制后,学生从偏远的家里来到了寄宿制小学,班级人数从原来的5、6人到现在的几十人,开始很多同学不适应这样的大集体生活,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才六七岁,加上以前又没有离开过父母和在校住宿的经验。大多数同学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上独生子女多,在家又比较娇惯、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等,因此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保障上,使学校工作难度加大。

(2)安全隐患增大。学校的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寄宿制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课间活动,早、午、晚饭后的活动,晚间上厕所等,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生离学校比较远,每周往返学校必须乘坐车辆或家长接送。而接送学生的车辆有的没有营运手续,有的虽手续齐全,但存在超载超员现象,再加上乡村道路崎岖狭窄,交通安全危险系数过大,学校的安全工作存在着安全隐患。

(3)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良好的发展。首先是学生的生活方面,学校虽千方百计的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做饭人员又没有经过系统培训,而是五十六七岁的老教师,有的根本不会做饭,因此,做出来的饭菜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口味,同其在家的生活相比还是不尽人意的。学生都是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周一带来的一点生活费,大多数同学都能用于自己的伙食上,但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常常用于买零食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维持;其次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学生年龄小,离开父母在校独立生活,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心理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2 工作中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2.1 精心选配班主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学生的深沉爱,兼有父母的温存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无私的关爱学生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因此在选配班主任时,我们把那些德高望重、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管理学生能力强的老师选为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管理好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特别要关注心理脆弱的留守儿童,如教会学生叠被褥、打扫宿舍、刷牙洗脸、整理日常学习生活用品等生活自理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生病时,班主任都及时带学生就医,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2.2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因为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学生的基本保障,首先,学生的居住条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室内布置体现了家的气氛和家的温暖。如生活区的墙上都有“互帮互让、团结友爱、脚步轻轻、勿扰他人、语言文明、礼貌待人、请勿随地吐痰、请节约粮食、节约用电”等行为标语。宿舍有“姐妹屋、兄弟屋、友谊室、卧凤亭、卧龙岗、星梦缘、文竹殿、流星阁”等名称。使学生在这里感觉到家的温馨。其次,打造良好的饮食环境;自寄宿制学校建成后,学校食堂食谱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口味;在征求师生的意见后,公布本周的食谱和菜谱,可以说饭菜花样多,营养丰富,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第三,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课任教师都担负起了父母的职责,与学生交流,问寒问暖,帮助孩子料理生活的同时,教会他们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了学生想家,恋家,厌学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在校和在家一样温暖,心情舒畅愉快,学习的时候踏实认真。

2.3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寄宿制小学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年龄偏小,在家时大多娇生惯养,由此很多都具有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的性格,在未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便离开了父母。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放在学生工作的首要位置的决定,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所有老师的关爱下,对学生进行了手把手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们克服了上述的问题。使学生们在寄宿制的群体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具备了初步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等综合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制定了三十几个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打下了基础。如,我校的门卫,必须24小时值班,真正做到严格管理进出学校的所有人员,教师外出必须登记签字,学生外出必须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请假条,并有教师领着。每天都有一名校领导带班和两名教师值班,协助生活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学校,大学生带小学生,形成了一套符合农村的寄宿制管理办法。同时,选派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管理有经验的老师为生活指导教师。由于以上办法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自建校之日起,学校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多次受到家長、以及上级领导的好评,并受到教育局的表彰。

2.5 签订各种安全责任书

如领导带班安全责任书、班主任安全责任书、课任教师安全责任书、家长安全责任书、值班值宿人员安全责任书、门卫安全责任书、食堂人员安全责任书、生活指导教师安全责任书、早晚活动课安全责任书、家长与司机安全责任书,交通安全责任书、食品安全责任书、值周教师安全责任书等。这些责任书的签订明确了所有相关人员的责任,使其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增强了教师工作的责任感,较好的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消防安全应急措施下一篇:关于加快我县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