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

2024-07-19

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精选7篇)

1.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 篇一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教案

时 间:2011.9.3 地 点:七星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授课老师:李星剑

主要内容:

一、肿瘤的概念

二、肿瘤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三、肿瘤的病因 1.肿瘤预防

2.各种肿瘤常见症状与就诊指南 3.肿瘤的综合治疗

四、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它生长旺盛,常呈持续性生长。

分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部位:全身各大器官、组织均可发生 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上述结果提示,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我国人口的死因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慢性、中老年性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2005年,我国每年有106万左右癌症新发病例,同时有106.7万左右良性肿瘤新发病例,两者合计约有212.7万,即肿瘤的全国发病率约在1.65‰左右;全国肿瘤患者总数约为450万人左右(0.35%)

这8种癌症死亡人数约占全国癌症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为我国癌症防治重点!

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6%)

五、肿瘤的病因 肿瘤的四大病因

1、化学因素

2、物理因素

3、生物因素

4、遗传因素 化学因素

1、烟草

全世界每年新增肺癌病人60万,98%的肺癌病人吸过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0倍; 烟草 吸烟导致的癌症:肺癌、唇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胰腺癌、肾癌,乳腺癌、宫颈癌 化学因素

2、食物烹调中产生的热裂解产物

总称为:氨基咪唑并氮杂芳烃(又称杂环胺类化合物)分为四大类:喹啉、喹喔啉、吡啶的衍生物,含氧化合物 广泛存在于煎烤的动物性蛋白。化学因素

3、致癌药物

第一类:肯定致癌药物:硫唑嘌呤、甲基环己亚硝脲、环磷酰胺、噻替派等。

第二类:可能对人致癌药物:阿霉素、环己亚硝脲、氮芥、顺氯氨铂、盐酸甲基苄肼、非那西汀、氯霉素 化学因素

4、稠环芳烃类化合物

煤焦油、重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木馏油等——皮肤癌、阴囊癌(二战英国男童扫烟囱)化学因素

5、亚硝胺及亚硝酰胺类化合物 来源:泡菜、腌菜 不需要活化的直接致癌物 化学因素

6、职业性致癌物

①无机物类:砷及化合物、铬的6价化合物、石棉(滑石粉); ②有机物类:苯、沥青、烟焦油等。③芳香胺类:联苯胺

④烷化剂:芥子气、二氯甲醚

煤液化、炼焦、炼铝、染料、橡胶、硬木家俱、靴鞋、钢铁造业等。生物因素

1、霉菌及植物产生的致癌化合物

黄曲霉菌——黄曲霉菌素,肝癌的主要因素。

花生、玉米、高粱、小米、大米等含量较高。(粮仓,发霉食物)生物因素

2、病毒 肝炎病毒与肝癌

EB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 HPV与宫颈癌

HTLV与T淋巴细胞白血病 放射因素:电离辐射与肿瘤

伽玛、紫外、红外、微波、无线电波 紫外线 —— 阳光中的致癌成分

“生命中不能没有阳光”

“生命中也不能有太多的阳光”

A.引起色素沉着 紫外线

B.致癌(波长不同)

C.不能到达地面 紫外线

日光浴运动五十年,皮肤癌发病率增加了90%。30年代——发病率1/1500 90年代——发病率1/100 遗传因素

欧美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癌30%有遗传倾向; 中国人鼻咽癌发病率是印度的30倍

南方某县平州公社叶梁氏高癌家族两代49人有12例鼻咽癌、例乳腺癌、占26.5%; 遗传的问题:

遗传下去的并非肿瘤本身,而是对肿瘤的易感性 肿瘤预防 肿瘤预防

1恶性肿瘤预防可分成三级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措施是搞清病因,提高机体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

“病因”

二级预防措施是筛检癌前病患或早期癌症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

三级预防措施是对已患癌症患者,减少其并发症,防止致残,提高生存率,康复率,以及减轻由癌症引起的疼痛。“康复” 肿瘤预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①戒烟:

②健康饮食:

避免饮水污染

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新鲜蔬菜、水果、高纤维、低盐、控制脂肪油炸、盐腌、烟熏食物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③职业暴露,减少暴露和接触,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建立,国家安全标准

④疫苗接种乙肝疫苗等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早期发现是医生到人群中去寻找可疑病人—— 普查或筛检。早期诊断是对可疑病人的进一步确认(包括对 求诊者的确认)。

早期治疗是对确诊患者采取“积极、规范、综合” 的治疗措施。肿瘤的治疗 综合治疗 手术 放疗 化疗

内分泌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生物治疗(靶向治疗)中医治疗

2.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 篇二

1 对象

2007年—2008年在我科化疗患者260例, 符合WHO诊断标准, 其中男102例, 女158例, 年龄21岁~70岁。将26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 2组患者均为第一次用药。

2 方法

2.1 数据处理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首先对患者在用药前进行调查, 了解其对化疗知识的需求, 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干预组患者给予主动的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最后对2组患者的化疗副反应进行比较, 用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2 护理干预

根据调查结果, 在化疗期间给予主动护理干预: (1) 化疗前1 d, 找合适时间与患者交流, 讲解本次化疗用药的方案, 及化疗药副作用的预防措施, 讲解情绪对用药的影响, 良好的心态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前提; (2) 化疗当日的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 把早饭时间提前, 晚饭推后, 进餐3 h~4 h后用药, 化疗当日禁止进食含五羟色胺 (5-HT) 高的食物如:茄子、香蕉、核桃, 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 鼓励患者少量多餐, 进食时取端坐位, 进食半小时后再平卧; (3) 化疗期间采用耳穴压豆疗法, 通过穴位刺激减少胃肠道反应; (4) 化疗期间血管的保护:讲解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危害程度, 特别是外周应用化疗药时做好血管保护的预防措施, 鼓励患者使用深静脉置管, 干预组采用深静脉置管用药65例; (5) 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化疗结束后定期监测血象, 做好自我保护,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 劳逸结合; (6) 对不知病情者采取单独讲解, 勿使用“化疗”一词, 以免加重病情, 或请家属协助完成, 可向家属讲解本次化疗用药的注意事项, 做好患者家属的解释工作。

3 结果

3.1 2组患者对化疗知识需求情况比较

见表1.

3.2 2组患者用药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4 讨论

4.1 化疗患者对化疗知识的需求:

调查表明, 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化疗知识的需求无明显差异, 对化疗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患者对用药知识的需求达100%, 对饮食知识、心理指导、副作用预防需求达90%以上, 对血管保护、自我监测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因此在化疗用药前, 应系统全面地对化疗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满足患者所需知识, 但对于不知病情的患者, 先勿强行告知, 和家属一起商讨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共同满足患者的需求, 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使患者顺利地接受化疗用药[2]。

4.2 做好用药前宣教工作。

患者一听“化疗”大多数会产生恐惧、抵触心理, 做好心理、用药指导, 让患者接受治疗、配合治疗, 会大大减轻副作用的发生率。患者只有在掌握化疗知识的前提下, 才能更好地控制副作用, 顺利度过化疗周期。

4.3 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

干预组胃肠道反应, 药物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患者只有在全面掌握化疗知识后, 才会自觉地进行自我预防、自我监测、自我观察、准确遵从医嘱、定时复诊、及时发现各种潜在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

4.4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之所以害怕化疗, 大多数是缘于化疗药物的副反应太大, 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甚至可使患者放弃化疗。护理人员在进行用药时, 针对患者的主要需求重点有的放矢地讲解预防措施, 让患者心中有数, 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 副作用的减少可大大减轻患者用药带来的不适[3]。

参考文献

[1]张惠兰, 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74-175.

[2]贾喜花, 李金福.肿瘤非手术治疗与调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99.

3.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 篇三

[关键词] 癌症;白细胞;IL-2;TNF-α;艾灸血清

[中图分类号] R2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3-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on cancer immunology

ZENG Zhiwen1 CHEN Yong2,3▲ YANG Zongbao2 YE Heping2 GONG An2 WANG Ling2 LI Yanbin2

1.Oncology of the 3rd Hospital of Nanchang City,Nanchang 330009,China;2.Ji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4,China;3.Fuda Cancer Hospital,Guangzhou 550030,China

[Abstract] Nowadays,cancer treatment emphasizes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ed treatment,including surgery,radiotherapy,chemotherapy,and biological immune therapy.Acupuncture base on TCM theory,especially the meridian theory. Acupuncturist choses appropriate acupoints in the human body then apply acupuncture or moxibus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ure diseases.Different from surgery or chemotherapy,acupuncture used in cancer therapy is not target directly on the tumour,but according the function of Neural-Endocrine-Immune system to make the body produce antitumor effects.Animal experiments and clinical studies show that acupuncture improves the immune function.This manuscript reviews literatures,combines the basic research with clinical use on cancer immunology asp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cancer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status.

[Key words] Cancer;White blood cell;IL-2;TNF-α;Moxibustion serum

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已经达到700万,已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向癌症宣战,投入大量癌症科研资金,希望10年内攻克癌症。虽经过科学家的努力,但至今未找到治愈肿瘤的方法。40年过去了,现在在美国,每天大约有3400人被确诊为癌症,约有1500人死于癌症。随着环境污染、城市化加速、人口老龄化和膳食营养不合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会进一步升高。

当前对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强调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饮食治疗、心理治疗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是按照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在人体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者艾灸以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与手术或化疗药物不同,针灸不是直接作用于肿瘤,而是作用于整个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心理(安慰)、甚至基因方面,使机体产生抗肿瘤的效应。其中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即相当于中医的“扶正”,来解释针灸的抗肿瘤作用最为合理。

通过万方等数据库对近几年关于针灸对肿瘤免疫方面的文献进行检索(标题:针灸,全文:肿瘤,共收索到253篇),对论文进行逐一筛选,发现这方面的研究尚不丰富。本文通过复习文献,结合当前用针灸在临床的运用,总结在肿瘤免疫方面针灸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1 动物研究

马晓苋等[1]对小鼠的大椎穴进行直接灸,以制备“艾灸血清”,用艾灸血清添加rIL-2等培养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并用以来治疗荷瘤小鼠。治疗对照组为正常小鼠血清添加rIL-2等培养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来治疗的荷瘤小鼠。另设肿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接受艾灸血清培养的TIL治疗的小鼠(治疗组),肿瘤结节出现的比治疗对照组和肿瘤组晚,肿瘤的重量比这两个对照组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还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T细胞亚群进行分类,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能使小鼠CD3+、CD4+、C0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其中治疗组对C04+/CD8+比值的升高作用优于治疗对照组(P<0.05)。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TAK)之后的又一种抗肿瘤效应细胞。只需少量IL-2就可发挥抗肿瘤作用。该实验通过“艾灸血清”激活了这一免疫细胞。她们还在体外实验中观察艾灸血清对小鼠EL-4淋巴瘤细胞的作用[2]。通过艾灸小鼠大椎穴获得艾灸血清。用艾灸血清培养小鼠EL-4淋巴瘤细胞,观察细胞增殖实验、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内cAMP、cGMP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艾灸血清能够抑制小鼠EL-4细胞增殖,使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降低其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率,增加EL-4细胞内cAMP含量、使cAMP/cGMP比值增加。提示艾灸血清具有抑制小鼠EL-4淋巴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的作用。

陈云飞等[3]通过艾灸小鼠大椎穴后制备艾灸血清。发现艾灸血清能明显提高指数生长期TIL中CTL的杀伤活性,艾灸血清培养的TIL存在对同种异体的肿瘤有特异性杀伤的T细胞克隆,艾灸血清能促进TIL细胞诱生TNF-α,IFN-γ。显著提高TIL培养上清中的TNF-α含量,一定程度上增强TIL产生IFN-γ的水平。结果表面艾灸血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I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这些实验研究表明艾灸血清在很大程度上能客观地反映艾灸后宿主全身的免疫状态,发挥抗肿瘤作用。

裴建等[4]对H22荷瘤小鼠的大椎穴进行艾灸,结果显示,与荷瘤组比较,艾灸组小鼠脑皮质中IL-1β、I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IL-6 mRNA和蛋白则显著下降(P<0.05)。提示艾灸治疗能上调荷瘤小鼠脑皮质IL-1β、I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IL-6 mRNA和蛋白表达。并认为艾灸调节荷瘤小鼠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可能与调节脑皮质IL-1β、IL-2、IL-6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王颖等[5]采用天灸膏(主要成分为麝香、淫羊藿、三七、黄芪、辣椒)取肾俞穴配合顺铂对肺癌小鼠进行治疗,与单用化疗组对比,小鼠肿瘤质量更小(P<0.01),抑瘤率为36.0%,化疗组为31.7%。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更少(P<0.01),事实上与正常小鼠一样。天灸+化疗组的骨髓有核细胞数目,比化疗组明显升高[(3.37±0.48)×106,P<0.05]。研究结果表明天灸膏有增强化疗抗肿瘤的作用,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并认为这种辅助治疗效果可能与显著提高化疗处理中肺癌模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目,以及提高化疗过程中肺癌小鼠血液白细胞数目有关。

2 临床研究

2.1对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作用

李昕[6]对化疗引起36例恶性肿瘤(食管癌、结肠癌、乳腺癌等)患者白细胞中度减少的并发症进行针刺足三里、血海、三阴交、悬钟(平补平泻),隔姜灸膏肓俞、大椎、脾俞、肾俞穴,患者3~7 d,平均5 d白细胞恢复正常水平。

吴建军等[7]对21例乳腺癌行放化疗后白细胞持续减少(2~4个月白细胞未恢复正常水平)的患者行双侧足三里温针灸,针刺采用补法,有效率为95%。

陶鸿飞[8]在足三里、大椎、脾俞等穴位运用毫针(补法)和温和灸对肺癌、乳腺癌、肝癌、卵巢癌,包括1例小肠间质瘤等共81例恶性肿瘤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未说明白细胞减少原因),进行治疗,有效率为93%,其中2、4、6 d恢复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3%、11%、和14%。

李秋荐等[9]将159例因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肿瘤患者分为艾灸组87例,西药(利血生和鲨肝醇)对照组72例,艾灸组选穴为:足三里、血海、合谷、脾俞、肾俞。艾灸组有效率87%,西药组为68%,有统计学意义(P<0.05)。

赵喜新等[10]采用多中心协作(河南省5家三级医院)随机对照的统计学方法,对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病人进行了研究。将221例患者分为针灸组113人(对大椎、膈俞、脾俞、胃俞、肾俞进行隔姜灸)和对照组108例(口服中成药参芪片),治疗10日后判断疗效,隔姜灸组治愈率为84%,中药对照组治愈率为35%,治疗15天后判定疗效,治愈率分别为85%、53%。显示隔姜灸的疗效优于口服中药,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还表明,隔姜灸显示对化疗对肺功能、心脏、肾脏功能所致的损伤有改善。乏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化疗副作用恢复的更快。该研究所选择样本较大、采用了正确的统计学方法,为针灸治疗提供了高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

李瑾等[11]对97例乳腺癌、胃癌、肠癌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其中38例因化疗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注射组21例,给予654-2 10 mg加地塞米松5 mg双侧足三里注射,每侧药量为654-2 5 mg、地塞米松2.5mg,1次/d,连续3次,口服药物组予利血生20 mg及鲨肝醇100 mg,1次/d,连续3次。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的粒细胞和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疗效优于口服药物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有59例白细胞正常但需要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注射组23例,在化疗后的第2天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侧药量为654-2 5 mg、地塞米松2.5mg,1次/d,连续3次。对照组在化疗以后未作特殊处理。结果显示,化疗后行足三里穴位注射血液毒性反应明显轻于未作特殊治疗组(P<0.05)。

姜鹤群等[12]将60例肺癌、食管癌、宫颈癌等因放疗而导致的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穴位注射组30例,放疗中发现白细胞下降时,即给予足三里、肾俞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4 mL,1次/d,7次1疗程。对照组口服利血生、鲨肝醇。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白细胞减少以0~Ι度为主(80%);药物主以Ⅱ~Ⅲ度为主,占63%。

刘萍等[13]将由于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的86例患者分成两组:针灸组46例,取双侧足三里、血海注射黄芪注射液5 mL,并对足三里和三阴交进行温和灸。对照组采用口服利血生、鲨肝醇。结果显示针灸组的白细胞数在化疗前、化疗过程中,以及化疗后都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注射组的有效率为74%,对照组为34%。研究者还对两组实验对象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亚群含量用免疫组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高(P<0.01),其中针灸组治疗前CD4+/CD8+值为1.45,治疗后为1.58。但与正常值相比尚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

杨燕艳等[14]对胃肠道肿瘤化疗的病人行针灸治疗,取穴为足三里,结果表明单纯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26例患者共治疗73次中,治愈44次,好转29次;有12次发生不良反应,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4%。联合温针灸治疗组28例共治疗68次,治愈57次,好转11次,发生不良反应3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

范钰等[15]对6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艾灸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的穴位为足三里、三阴交。艾灸组、穴注组均可提高白细胞总数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提高白细胞总数方面,穴注组优于艾灸组(P<0.05);在提高免疫球蛋白方面,艾灸组优于穴注组(P<0.05)。

2.2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

卞镝等[16]对肺癌、肝癌、食管癌等共44例有中到重度癌性疼痛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癌症患者被分为2组:针灸治疗组23例,选取足三里、中脘、期门、合谷、阿是穴,每次选2~3个穴位。每穴可注入2~4 mg盐酸吗啡。每次穴位注射剂量为5~10 mg。艾条灸取穴位大椎、关元、足三里、阿是穴,采用温和灸法。每日2~3次施灸。每穴可灸5~10 min,共连续治疗观察20 d。常规治疗组为每8~12小时皮下注射吗啡注射液10~20 mg。对照组19例,为健康成人。研究者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2的含量,采用RT-PCR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IL-2R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组的血清IL-2水平为(477.17±99.78)pg/mL,高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低于健康成人(P<0.05)。IL-2R的mRNA阳性表达比率,针灸组为6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23%(P<0.01)。提示针灸提高了机体IL-2的合成,使IL-2R高表达。

Zhou H等[17]将60例肺癌拟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成针灸麻醉组和常规麻醉组,每组30例,于术前8 d和术后12 d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INF-γ和TNF的含量。结果显示:术后12 d时,针灸组体内的INF-γ和TNF的含量都高于常规麻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赵昌林等[18]对60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取穴包括:足三里、三阴交、内关、上巨虚、合谷、太溪、太冲、阴陵泉、阳陵泉、神阙、关元、气海等穴。对病人进行历史对照。结果表明治疗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的数量变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针灸可以提高结肠癌肝转移病人的免疫功能。

3 问题与展望

总的来说,随着实验针灸学的发展,目前针灸对免疫功能的动物实验研究较为丰富,提示针灸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可以推断其能给肿瘤患者带来益处。但是由于对于肿瘤免疫,因临床研究较少,针灸对肿瘤治疗还停留在控制肿瘤的并发症,治疗的副作用,如疼痛、呕吐,肠梗阻,骨髓抑制等方面。现代医学的法律效应,以及临床肿瘤科医师(西医生)对针灸的排斥,针灸治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等因素导致了临床研究的困难,并且这些原因还影响患者选择治疗趋向,导致临床样本较少,使得针灸成了“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可以证明针灸可以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大多数针灸医生认为灸法相对于针刺更偏重于“补”。在提高肿瘤免疫功能方面可能存在更大潜能。Myeong SL等[19]采用11个数据库,对艾灸和癌症的影响进行不分语种的检索。结果显示,有五项临床随机试验比较了艾灸和常规治疗对癌症的疗效,其中4项临床随机试验显示艾灸相对于化疗,并不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缓解率 (n=229,RR,1.04,95% CI 0.94-1.15, P=0.43)。另外两项随机临床试验表面,艾灸可以作为化疗导致癌症患者的副作用的辅助治疗。一项meta-分析表面艾灸可以显著减少化疗恶心、呕吐的发生频率 (n=80,RR,0.38,95% CIs 0.22 to 0.65,P=0.0005,不均一性:χ2=0.18,P=0.67,I2=0%)。所以,艾灸或者针刺对于癌症患者的有效性证据还有限,还没有足够证据可以得出艾灸可延长肿瘤患者生命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通过复习针灸对基础研究和临床运用的文献,笔者认为针灸是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目前,笔者所在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开展了联合免疫治疗,其方法之一就是将IL-2进行足三里等强壮要穴进行穴位注射。今后,针灸对肿瘤免疫的影响将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马晓苋,赵粹英,吴焕淦,等.静脉回输艾灸血清培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荷瘤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1):47-48.

[2] 马晓苋, 赵粹英,李祖剑,等.艾灸血清体外对小鼠EL-4淋巴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49-1950.

[3] 陈云飞,赵粹英,陈汉平,等.艾灸血清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10(17):445-446.

[4] 裴建,魏海,刘志丹,等.艾灸“大椎”对荷瘤小鼠脑皮质白介素(IL)-1β、IL-2、IL-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0,35(4):338-340.

[5] 王颖,李学武,赵立岩,等.天灸对肺癌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和外周白细胞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132-134.

[6] 李昕.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自细胞减少症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42.

[7] 吴建军,戚玲娟.针灸足三里治疗乳腺癌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21例[J].浙江中医药杂志,43(1):46.

[8] 陶鸿飞.针剌、艾灸大椎、脾、足三里治疗白细胞降低81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9):12-13.

[9] 李秋荐,裴兰英,郭英昌.温和灸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87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7,39(1):25.

[10] 赵喜新,路枚,朱霞,等.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J].中国针灸,2007,27(10):715-720.

[11] 李瑾,胡延辉,孙志钰.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对照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08,20(3):64—65.

[12] 姜鹤群,王少龙,何依群,等.穴位注射治疗放疗致白细胞减少症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6(6):53-54.

[13] 刘萍,刘艳,唐强.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3):213-214.

[14] 杨燕艳,郑红薇,孙大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温针灸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36):3525-3528.

[15] 范钰,杨兆民,万铭,等.不同针灸方法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毒副反应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01,21(5):259-260.

[16] 卞镝,成泽东,张宁苏,等.针灸对癌痛患者免疫机制的调节[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4):334-335.

[17] Zhou H,Tong WP,Shi LL,et al.Regulation of Acupuncture on Interferon-γ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of Lung Cancer-Operative Cases[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06,4(4):230-232.

[18] 赵昌林,彭磷基,张子丽,等. 针灸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0,30(1):388-389.

[19] Myeong SL,Tae-Young C,Ji-Eun P,et al. Moxibustion for cancer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 Cancer,2010,10(1):130.

4.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 篇四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抗肿瘤药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在10月13、14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药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抗肿瘤药

第一节 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抗肿瘤药

第一亚类破坏DNA的烷化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烷化剂——最早问世的细胞毒类药——广谱抗癌。

通过与细胞中DNA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断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对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细胞毒类药物。

可损害任何细胞增殖周期的DNA,因此属于细胞增殖周期非特异性 抑制剂:

对M期和G1期细胞杀伤作用较强,小剂量抑制细胞由S期进入M期;

大剂量杀伤各期细胞。

(一)作用特点

1.氮芥 ——最早应用。用于:

A.恶性淋巴瘤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小细胞肺癌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

2.环磷酰胺——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

【适应证】

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头颈部鳞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及骨肉瘤。

3.塞替派 ——癌,灌注。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适应证】

乳腺癌、卵巢癌、癌性体腔积液的腔内注射、膀胱癌局部灌注、胃肠道肿瘤。

局部刺激性小,可采取多种给药方式。

4.卡莫司汀 ——脑瘤。

——脂溶性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用于:

原发性脑瘤、脑转移瘤、脑膜白血病。

(二)典型不良反应

1.最常见——骨髓抑制 :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例外:长春新碱和博来霉素)。

2.恶心呕吐。

3.脱发。

4.口腔黏膜反应——咽炎、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炎(口腔上皮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最快的细胞)。

5.出血性膀胱炎——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

6.塞替派、白消安——高尿酸血症(预防:别嘌醇)。

7.心肌炎、肺纤维化及中毒性肝炎。

8.致畸——妊娠及哺乳期禁用。

小结1——烷化剂不良反应TANG

呕吐致畸伤骨髓,口腔溃疡头发没。

膀胱出血尿酸高,肝脏中毒害心肺。

二、用药监护

(一)骨髓抑制

治疗前必须检査血象,如骨髓功能尚未恢复,应减少剂量或推迟治疗时间。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对中性白细胞计数减少或由此带来的发热患者,应使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必要时给予抗菌药。

(二)应对口腔黏膜反应:

(1)口腔护理。

(2)真菌感染应用制霉菌素液漱口。

(3)局部应用硫糖铝-利多卡因-苯海拉明组成的糊剂,及氯己定口腔溃疡膜、口腔溃疡软膏。

(三)抗肿瘤药药液外渗的应对

(1)立即停止注射。

(2)局部使用解毒剂:

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 局部封闭,冷敷(禁忌热敷)。

②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或5%碳酸氢钠+地塞米松,局部静注或多处皮下注射;

③透明质酸酶+0.9%氯化钠,或透明质酸+地塞米松+利多卡因 局部注射。

(四)应用环磷酰胺应监护膀胱毒性

(1)出血性膀胱炎——美司钠(美死啦TANG)。多饮水。

(2)尿酸性肾病——别嘌醇。补液、碱化尿液。

第二亚类破坏DNA的铂类化合物

——顺铂、卡铂、奥沙利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与DNA结合,使肿瘤细胞DNA停止复制。

1.顺铂/卡铂——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胃癌、卵巢癌、膀胱癌、恶性淋巴瘤、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的首选 药之一;

卡铂——小细胞肺癌和头颈区鳞癌。

2.奥沙利铂——胃肠道癌,结直肠癌的首选药之一。

更有效抑制DNA合成,作用更强。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二)典型不良反应

常见——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肾毒性、耳毒性、神经毒性、低镁血症;骨髓功能抑制、过敏反应。

小结2——铂类不良反应TANG

铂类呕吐和低镁,三种中毒伤骨髓。

1.顺铂——恶心、呕吐、肾毒性和耳毒性 较重,骨髓功能抑制相对较轻;

2.卡铂——骨髓抑制较重,其他轻(骨头卡住了TANG);

3.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包括感觉周围神经病),可导致永久性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

(四)药物相互作用

——简化TANG:

避免与其他有肾毒性、耳毒性或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药物合用。

二、用药监护

(一)顺铂——关注肾毒性——最常见、最严重。多可逆。

(1)鼓励多饮水(3000~3500ml/d),利尿剂,使尿量维持在2500ml以上。

(2)监测血电解质、肾功能、尿液酸碱度、尿液颜色。

(3)抑制尿酸形成——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别嘌醇。

(二)卡铂——监护骨髓造血功能。监测:

①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测定,每周检査1次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

②听力;

③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与血肌酐;

④神经功能;

⑤血清钙、镁、钾、钠。

(三)奥沙利铂——神经系统毒性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遇冷可加重神经毒性,甚至可因咽喉痉挛而致严重后果——应避免受凉,如禁食冷饮(果汁)、接触凉物及避风等。

(四)注意选择适宜的溶剂

顺铂——0.9%氯化钠,注意避光;

卡铂、奥沙利铂——5%葡萄糖溶液。

第三亚类破坏DNA的抗生素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丝裂霉素 ——机制与烷化剂相同;

2.博来霉素 ——天然存在的抗肿瘤抗生素,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DNA,使DNA链断裂和裂解——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细胞死亡。

丝裂霉素——胃癌、结直肠癌、肺癌、胰腺癌、肝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头颈区肿瘤、膀胱肿瘤。

博来霉素——皮肤恶性肿瘤、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神经胶质瘤、甲状腺癌。

(三)典型不良反应

1.丝裂霉素

十分常见: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肾损害。

2.博来霉素

——间质性肺炎、白细胞减少。

第四亚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抑制拓扑异构酶,阻止DNA复制及RNA合成。

1.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①喜树碱——消化道肿瘤(胃、结肠、直肠癌)、肝癌、膀胱癌、白血病。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毒性比较大(尿频、尿痛和血尿),不溶于水。

②羟喜树碱——毒性降低,但依然不溶于水。

③依立替康、拓扑替康 ——引入亲水基团,具有水溶性,方便应用——大肠癌。

2.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两个首选!

①依托泊苷 ——化疗指数较高——小细胞肺癌——首选药;单核细胞白血病。

②替尼泊苷 ——可透过血-脑屏障,脑瘤——首选药(前后联系:卡莫司汀TANG)。其他:肺癌、胃癌、食管癌、卵巢癌、淋巴瘤、白血病、恶性生殖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

(二)典型不良反应

1.羟喜树碱——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尿急、尿痛、血尿、蛋白尿及脱发。

2.依立替康——迟发性腹泻(给药后5天,严重者致死)、骨髓抑制、乙酰胆碱综合征(早发性腹泻及出汗、腹部痉挛、流泪、瞳孔缩小及流涎——用阿托品治疗)。

3.依托泊苷——骨髓抑制、口腔炎、脱发、低血压及喉痉挛。

二、用药监护——强调:依立替康

(一)迟发性腹泻——治疗:高剂量洛哌丁胺(2mg/2h)。

(二)监测血象——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体温≥38℃,中性粒≤0.1×109/L)——立即静滴广谱抗菌药。

(1)严重中性粒减少症(≤0.05×109/L),发热(体温≥38℃)或感染伴中性粒减少(<0.1×109/L)时,应减量。

(2)仅有当中性粒≥ 0.15×109/L后,方可恢复治疗。

【马上小结TANG——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药】

一、烷化剂(4)1.氮芥——最早。淋巴瘤/慢淋/小肺。

2.环磷酰胺——淋巴瘤(出血性膀胱炎-美司钠)。

3.塞替派——癌性体腔积液注射、膀胱癌灌注。

4.卡莫司汀——脑瘤、脑膜白血病。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呕吐致畸伤骨髓,口腔溃疡头发没。

膀胱出血尿酸高,肝脏中毒害心肺。TANG)

二、铂类(3)顺铂(肾耳毒)、卡铂(骨髓)、奥沙利铂(神经毒)

(铂类呕吐和低镁,三种中毒伤骨髓TANG)

三、抗生素(2)丝裂霉素、博来霉素(间质性肺炎)

四、拓扑异构酶抑制剂(2)I(喜树碱/羟喜树碱、XX替康——延迟性腹泻)

II(首选:依托泊苷——小肺; 替尼泊苷——脑瘤)

【预览:第二组抗恶性肿瘤药TANG】

2.干扰核酸合成 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

第二节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化学结构与体内某些核酸或蛋白质代谢 物相似,从而影响或拮抗代谢功能——肿瘤细胞死亡。

用于: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胃肠道癌、绒毛膜上皮癌、骨肉瘤。

包括:

(1)胸腺核苷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2)嘌呤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巯嘌呤、硫鸟嘌呤。

(3)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

(4)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培美曲塞。

(5)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吉西他滨。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嘌呤、嘧啶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药 记忆技巧TANG

1.胸腺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他胸前戴座佛

2.嘌呤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巯嘌呤、硫鸟嘌呤 嫖娼者,流氓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3.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羟基脲 核战争,还用枪?

4.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甲氨蝶呤、培美曲塞 双手美甲

5.DNA多聚酶抑制剂 阿糖胞苷、吉西他滨 多聚聚,有喜糖

1.氟尿嘧啶

——消化道肿瘤、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及皮肤癌。

2.巯嘌呤

——急性白血病 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

3.甲氨蝶呤

乳腺癌、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宫颈癌、睾丸癌、头颈部癌、支气管肺癌、软组织肉瘤、骨肉瘤等。

【注意】

(1)影响生殖功能。

(2)有肾功能异常时,大剂量疗法——准备好解救药:亚叶酸钙。

4.阿糖胞苷

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

恶性淋巴瘤。

(二)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证

急性毒性——恶心呕吐腹泻;

迟发毒性——骨髓抑制、口腔溃疡、脱发(氟尿嘧啶)。

二、用药监护

(一)甲氨蝶昤

——肾毒性、骨髓功能、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肺纤维化。

(二)氟尿嘧啶

——监测血象;与亚叶酸钙、亚叶酸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和不良反应。

第三节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作用于核酸转录)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直接作用于DNA或嵌入DNA,干扰DNA的模板功能,从而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形成。

(二)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证

急性毒性——恶心呕吐腹泻;

迟发毒性——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尤其多柔比星)、胃炎、脱发。【心脏毒性的解毒剂——右雷佐生 】

第四节 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干扰有丝分裂药)

长春碱类、紫杉烷类、高三尖杉酯碱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均为植物提取物或其半合成衍生物;

机制——干扰微管蛋白 装配,干扰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生长停滞于分裂中期(M期)。

1.长春碱类 —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和长春瑞滨。

用于: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和肺癌。

静注后进入肝脏较多,同时浓集于神经细胞,故神经毒性重,但很少通过血-脑屏障。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四肢麻木、外周神经炎等)、血栓性静脉炎。避免日光直射。

长春碱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霍奇金病、淋巴瘤、晚期蕈样真菌病、晚期睾丸肿瘤、Kaposi肉瘤、组织细胞增生症、绒癌、乳腺癌、卵巢癌、单核细胞白血病。

长春新碱——白血病、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小细胞肺癌、尤文肉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消化道癌、黑色素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儿童急淋

——长春新碱

——神经毒性

2.紫杉烷类——紫杉醇和多西他赛。

(1)紫杉醇——从紫杉树干和树皮中提取。

机制独特——作用于处于聚合状态的微管蛋白,妨碍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细胞分裂,使细胞停止于G2/M期。

(2)多西他赛——半合成药。

水溶性好,毒性较小。抗肿瘤作用比紫杉醇高1倍。

紫杉醇——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癌、食道癌、精原细胞瘤、淋巴瘤及与艾滋病相关性卡氏肉瘤(Kaposi肉瘤)。

多西他赛——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

3.高三尖杉酯碱

从我国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

机制——干扰核蛋白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对S期细胞更敏感。

用于——急非淋、慢粒(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4.门冬酰胺酶——降解门冬酰胺,使瘤细胞缺乏此氨基酸,不能合成蛋白质。

用于——急性白血病、慢淋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

(二)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1.长春碱、长春新碱——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脱发;

2.紫杉醇——骨髓抑制、脱发、过敏反应;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3.高三尖杉脂碱——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心脏毒性;

4.门冬酰胺酶——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

二、用药监护

(一)长春碱类:神经毒性 ——四肢麻木,腱反射消失,腹痛和便秘、麻痹性肠梗阻。

(二)紫杉醇:1.外周神经毒性;2.心脏毒性;3.超敏反应——特殊溶剂导致。

(三)多西他赛:骨髓抑制;液体潴留,超敏反应。

【小结2:第二组抗恶性肿瘤药TANG】

2.干扰核酸合成 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

第五节 调节体内 激素平衡的药物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雌激素类 ——己烯雌酚和炔雌醇。

机制: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负反馈 作用。

用于:绝经后乳腺癌。不良反应较多。

2.抗雌激素类

(1)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

机制——乳腺癌细胞胞浆内存在雌激素受体,他莫昔芬与雌激素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形成他莫昔芬-受体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不能像雌激素与受体结合的复合物一样促使癌细胞的DNA与mRNA结合——抑制雌激素依赖性蛋白质的结合,最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①他莫昔芬——目前最常用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绝经前、后均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

②托瑞米芬 ——不良反应较少。

(2)芳香氨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机制——抑制芳香化酶活性,阻断 雄烯二酮及睾酮经芳香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抑制乳癌细胞生长。

不能抑制卵巢功能,故不能用于绝经前 乳腺癌患者。

3.孕激素类——甲羟孕酮及甲地孕酮。

适应证: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肾癌。

4.雄激素类——丙酸睾酮。用于:乳腺癌,已基本被替代。

5.抗雄激素类——氟他胺。

用于:前列腺癌。机制——与雄激素竞争肿瘤部位的雄激素受体。

不良反应:雄激素作用减少——男性乳房女性化,乳房触痛、溢乳、性欲减退、精子计数减少。

氟他胺的羟基代谢物——更高亲和力,作用更强。

(二)典型不良反应

1.急性毒性——恶心呕吐为主;氟他胺尚有食欲增强、失眠;

2.迟发毒性

表13-5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主要不反应与禁忌症

药品分类药品名称急性毒性迟发毒性

雌激素类乙烯雌酚恶心、呕吐高钙血症、水潴留、血栓栓塞、子宫出血

抗雌激素类他莫昔芬恶心、呕吐阴道出血、月经不调

孕激素类甲地孕酮注射部位疼痛水滞留、高钙血症、黄疸

雄激素类睾酮无男性化、水潴留、高钙血症、黄疸

抗雄激素类氟他胺恶心、呕吐、食欲增强、失眠男子乳房发育

二、用药监护

——强调:他莫昔芬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1)可促进排卵,有导致怀孕的可能,未绝经妇女不宜应用。若必须使用,应+抗促性腺激素类药。

(2)严格避孕,并不得使用雌激素类药避孕。

5.肿瘤放射学期末总结 篇五

答:GTV肿瘤区指临床可见的或可触及的、可以通过诊断检查手段证实的肿瘤部位和肿瘤范围

CTV临床靶区指除包括GTV以外,还包括显微镜下可见的亚临床肿瘤病变

PTV计划靶区包括CTV本身,以及照射中器官运动和日常摆位、治疗中靶位置、靶体积变化以及资料传输中的误差等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

2、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优势和临床应用的价值?

1、定义:在三维空间上使高剂量分布区域与治疗靶区的集合形状相符,照射野的形状与靶区体积在该方向投影的形状一致,靶区内和表明各点的剂量处处相等。

2、优势①减少肿瘤周围组织和器官进入射野的范围,保护正常组织,提高靶区照射剂量

②对于解剖结构复杂、距离重要脏器较近的肿瘤有明显优势,减少并发症发生 ③可进行大剂量低分割照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肿瘤控制率。

3、临床价值:在脑肿瘤、头颈部肿瘤(包括喉癌、上颌窦癌、口腔癌等)、肺癌、纵隔肿瘤、肝肿瘤、前列腺癌等方面疗效显著。

3、细胞周期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答:不同的周期敏感性不一,M和G2期的敏感性高于S和G1期,照射后在G2期产生阻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中,利于放射疗效

4、近距离照射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1、腔内、管内放疗

2、组织间插植放疗

3、粒子植入

4、敷贴治疗

5、术中置管术后放疗

5、TD5/5及TD50/5等评价体系的内容?

答:最小的损伤剂量TD5/5,表明在所有用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五年,因放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最大的损伤剂量TD50/5,表明在所有用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五年,因放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

6、直肠癌Duces分期的内容及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

I期癌浸润深度未穿出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I1期,病变至黏膜下层;I2期,癌侵肠壁肌层。

Ⅱ期癌已侵达浆膜或肠外组织,但无淋巴结转移。

Ⅲ期已有淋巴结转移。其中肠旁及系膜淋巴结转移者属C1期,系膜动脉切断结扎处淋巴结转移者属C2期。

Ⅳ期包括所有因病灶广泛浸润、远处转移或种植播散而无法切除者。

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中,降低肿瘤分期疗效显著,可以增加患者保留肛门的机会,且耐受性良好,具有更低的急性毒性反应率

7、宫颈癌的分期内容?

答:I期 肿瘤严格局限于宫颈(扩展至宫体将被忽略)Ⅱ期 肿瘤浸润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或未达阴道下1/3 Ⅲ期 肿瘤浸润达盆壁和应道下1/3和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Ⅳ期 肿瘤播散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泡状水肿不能分为Ⅳ期

8、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个人剂量的限值、防护的最优化、实践的正当化

9、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答: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1、解剖位置特殊。

2、病变发展迅速给手术带来困难与限制

3、目前抗癌药物化疗、生物学治疗及及中医中药治疗还是作为辅助疗法。

4、化疗疗效显著。

10、恶性肿瘤病理分级与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肿瘤的分化程度与放射敏感性成反比,即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对放射治疗越敏感。

11、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咽隐窝

12、产生X线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1、电子源

2、高度真空

3、靶物质

4、(阴极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高速电子流

13、肿瘤放射治疗的含义是什么?主要的放疗仪器有哪些?有哪几种照射方法?

1、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

2、治疗仪器有 :X线治疗机;60Co治疗机;电子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近距离后装治疗机。肿瘤定位使用的是普通X 线模拟定位机、CT模拟定位

3、照射方法:远距离照射、近距离照射。

14、放疗中的基本概念?

1.放射治疗是使用放射线及设备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临床治疗手段。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手术、化疗、放疗)

2.放射治疗使用的射线源主要有三类:(1)放射性核素放出的α、β、γ射线(2)各类x射线治疗机和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X线的发现出现了放射治疗、放射诊断两门学科。)(3)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及其它粒子束等。

3、放射治疗主要有两种形式:又称为远距离照射和近距离照射。

4.百分深度剂量(PDD):为体模内射线中心轴上任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率D(d)与参考深度d0处吸收剂量D0之比的百分数,是描述沿射线中心轴不同深度处相对剂量分布的物理量。表示为:PDD=Dd/Do×100% 源皮距(SS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体膜表面的距离。源瘤距(ST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中心的距离。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器等中心点的距离。

5、质量保证:为得到满足一定质量需求而制定的所有计划,和保证计划的执行具有足够可靠性所必须的措施和标准)。6.临床治疗计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剂量准确(2)治疗区域剂量均匀,剂量梯度<=5%(3)提高肿瘤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剂量(4)肿瘤周围组织不受或少受照射。7.放射治疗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地位: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亦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恶性肿瘤中约有75%~8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放射治疗。由于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开展,使的放射反应及损伤不断减轻,肿瘤局部控制率明显提高。恶性肿瘤的临床治愈率为45%,其中外科占22%,f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

8、几何半影:放射源射线束经过准直器限束后,照射野边缘各点受到不均等剂量照射,产生由高到低的剂量渐变分布

15、乳腺癌的体征特点与分期关系

临床表现:

1、无痛性肿块

2、乳头溢液

3、乳头和乳晕异常

4、乳腺皮肤异常

5、淋巴结肿大

6、远处转移

分期:临床上分I期、II期、III期、IV期

2、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检查至少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乳腺钼靶、乳腺超声、胸部CT、乳腺MRI、ECT、头颅MRI或CT、腹腔超声等。

16、头颈部肿瘤的诱导化疗?

答:主要指放疗前使用的化疗,可在短时期内减少肿瘤负荷并减轻由于肿瘤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改善血供提高放疗敏感性,对亚临床转移灶也有一定的作用。诱导化学治疗先于放射治疗几周至几个月,提高了综合治疗的耐受性,但是治疗过程中发现治疗效果通常低于预期疗效,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的加速再增殖以及耐药细胞同时产生对放射线的交叉耐受。

17、放疗早反应及晚反应的定义与原理

答:早期放射反应发生在照射期间或治疗以后的最初几天或几周;而晚期放射反应则延迟至数月或数年才表现出来。正常组织的早期放射反应多发生于更新快的组织,反应的发生是由等级制约系统产生的。早期放射反应的发生取决于分化了的功能细胞的寿命,反应的程度反映了死亡与存活干细胞再生率之间的平衡。晚期反应是指实质细胞耗竭后无力再生而最终导致的纤维化。

18、肺癌及宫颈癌、直肠癌的放疗指证及技术优势是什么?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指证:

1、因高龄或内科原因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I,II期患者;

2、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照射面积≤100cm2;

3、KPS≥60分,白细胞计数>3.。5×109/L,血红蛋白>100g/L;

4、无严重内科疾病;

5、无远处转移; 小细胞肺癌放疗指证:

(1)KPS≥60分,白细胞计数>3.5×109/L,血红蛋白>100g/L;(2)无远处转移;(3)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的周围型孤立病变;(4)无严重内科疾病

技术优势:放射治疗是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临床上就诊的NSCLC中,早期仅占20%左右,中晚期占70%以上,因此,大多数肺癌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对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放疗手段。宫颈癌(217)直肠癌(184)

6.肿瘤宣传周总结 篇六

一、情况分析

我县慢性病防治工作起步比较晚,未能稳步开展起来。人们仍对肿瘤等慢性病的危害知识和防治意义知之甚少,预防意识较差,自我保健能力也较低,给防治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增加了难度,不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生活质量。为此,开展这样的宣传活动对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成绩

1、开展街头宣传活动。

4月15日,我中心组织人员参加宣传活动,向市民讲解防治、抗癌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家树立对肿瘤疾病的认识,耐心解答市民的提问,引导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单200余份,展示宣传画牌3只,悬挂横幅1条,并为群众提供咨询、答疑、义诊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既提高了群众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又展现了疾控新形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全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各单位领导都能予以重视,紧紧围绕主题,组织现场和形式多样的肿瘤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全县共组织街头咨询17次,悬挂横幅17条,出宣传画廊、板报近16期,张贴标语100余张,发放宣传单1000余

份,掀起了普及肿瘤防治知识的热潮,为我县进一步开展肿瘤等慢性病防治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三、主要经验

(一)争取领导支持,积极做好宣传准备工作

向中心领导汇报有关“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宣传意义和活动安排,取得他们的支持,并编印肿瘤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材料,及时通知各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宣传活动,并明确要求。由于领导重视,准备充分,使宣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加强质量控制,及时做好总结评估工作

由于宣传工作是肿瘤防治乃至整个慢性病防治工作必不可少的,应尤其重视其宣传质量和效果。在这次宣传活动整个开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强化质量意识,认真做好每一步工作,同时对各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并及时进行总结,保证了宣传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四、存在问题

1、部分单位开展街头咨询活动时未有临床医生参加,不能更好地向群众提供咨询等服务,影响了宣传效果。

2、不少单位的宣传材料和总结未能及时上报,缺少工作的主动性,影响了全县整个汇总工作。

3、只将这次宣传活动作为临时性工作任务完成,未能继续坚持开展下去,使宣传效果未能得以延续。

五、今后对策

1、将健教宣传工作作为慢性病防治的常规工作,要长期开展,坚持不懈地抓好该项工作。

2、在涉及到临床业务知识的宣传咨询活动中,要明确有临床医生的参与,对开展宣传活动的要求进行细化,责任落实到各单位、各人。

7.林洪生教授治疗肿瘤用药思路总结 篇七

1 辨证准确是前提

1.1 辨根本的病机

林教授认为肿瘤是整体属虚、局部属实的全身疾病的局部反应, 故肿瘤的根本病机是正虚邪实。在正虚邪实的病机基础上下一步辨正气如何失调, 即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中哪些不足或失调。并且辨哪些邪气实?痰湿、气、瘀、热火毒邪气中必辨别孰在?孰盛?分别采取相应的祛法。

1.2 辨主次先后缓急

肿瘤的特点就是病机复杂, 虚实错杂, 多脏腑功能失调, 几个毒邪混杂等。故须再辨各方面主次先后缓急的关系。林教授用药组方的最大特点是辨证详细和准确;分清楚主次病机、病势的缓急, 按君臣佐使的中医组方原则来用药组方, 药味少而力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正邪斗争的动态过程。在某一个阶段主要矛盾是正虚, 还是邪实?当正虚为主时, 应该采用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的治法;当邪盛为主时, 则应采用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的方法。

治标本的缓急, 在治疗过程中, 消除内外致病因素, 调整已失调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 控制和消除肿瘤病变, 都属于治其根本[2], 治标是肿瘤的各种并发症和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急迫症状如出血、感染、痛疼、腹胀、腹泻、胸腹腔积液、发热等。这些症状威胁生命时应及时对症处理, 做到“急则治标”[3]。例如原发性肝癌患者有腹水、下肢凹陷浮肿、舌苔黄腻及下午低热, 此时, 郁与虚为本, 湿和热为标, 急则治标, 治疗应首先清利湿热, 宣畅三焦。待湿去热除后再重用疏肝健脾之品以治本。

重视“正虚”, 正虚是肿瘤发病发展的主导作用, “治病必求其本”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衡量全身机能情况, 包括精神状态、体质强弱、饮食好坏以及各脏腑功能状态。林教授一贯支持扶正培本法以调补全身, 尤其是注重脾和肾, 脾为后天之本, 肾为先天之本, 从脾肾入手进行扶正培本是重要的思路。

2 治法选择是重要环节

林教授认为[4], 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的平衡稳定,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方法都属于扶正法, 并不是单纯指应用补益强壮的方药。所以“补、调、和、益”都属于“扶正”范畴。“培本”是指通过“扶正”的治疗方法, 以培植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平衡的内环境。

扶正是基本, 抗癌是关键, 在处方中应用金荞麦、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白英、土茯苓、八月札、藤梨根、蛇莓、龙葵等抗癌解毒药, 药味虽少不过力量专一, 当然需要根据患者脾胃强弱及身体状况而增减剂量。在临床上适当用这些抗癌药时, 往往得到瘤体缩少的效果。林教授的抗癌用药原则如下: (1) 拣选针对毒邪的本质 (痰毒、瘀毒、湿毒、热火毒) 治疗的药味, 选用归于癌瘤所在部位的药味, 如金荞麦、白英常用于肺癌, 藤梨根用于消化系统肿瘤; (2) 尽量选用虽然有毒但并不伤胃的药味, 如常用的蒲公英、法半夏、威灵仙等虽有小毒但不伤胃气; (3) 为保护胃劝勉服药方法 (饭后30分钟服药) ; (4) 几种药物常轮换应用, 以避免患者对抗癌中药耐药。

3 临床选方用药思路

中医肿瘤治疗基于辨证论治, 通过审证求因, 抓住病理失调的本质, 治病必求其本。在治疗肿瘤过程中, 虽然各种癌瘤的病因、病理和特性不一样, 但在某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中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 相反, 在许多不同种类的肿瘤, 某一时期能出现相同的证型, 其治疗方法大同小异。在临床上, 笔者经常看到林教授使用几乎相同的方药治疗不同的肿瘤, 又在同一疾病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治法方药, 这就是林教授的辨证论治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治疗思想的具体体现。

3.1 临床常见剂型和类方

临床常见的证型分别为: (1) 气虚型; (2) 阴虚型; (3) 气阴两虚型; (4) 血虚型; (5) 脾胃不和型; (6) 肝气郁结型; (7) 痰湿蕴结型; (8) 肾虚型。根据以上8个常见证型总结出8类方剂, 兹介绍如下: (1) 玉屏风散类方:黄芪 (党参) 、焦白术、防风为第一组, 针对气虚证型。 (2) 沙参麦门冬汤类方:天麦冬、沙参、知母为第一组。针对阴虚证型, 常用于放疗期间中药配方。 (3) 益气养阴方:上述的玉屏风散和沙参麦门冬的合方。针对气阴两虚证型。 (4) 当归补血汤类方:生黄芪、当归为首。针对血虚证型, 常用于肿瘤本身引起或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贫血等时。 (5) 自拟“养胃方”:太子参、焦白术、香附、枳壳为第一组。针对脾胃不和证型, 常用于肿瘤本身引起或放化疗治疗过程中腹胀、腹痛、纳差、大便不调等一些消化道反应症状出现时。一般用于消化系统肿瘤。 (6) 柴胡舒肝散类方:炒柴胡、山栀、香附、枳壳为第一组。针对肝气郁结证型, 常用于肿瘤本身引起或放化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情志失调时。一般用于肝癌或有转移倾向的乳腺癌。 (7) 温胆汤类方:法半夏、竹茹为首的。针对痰湿蕴结证型, 用于肿瘤本身引起或放化疗治疗过程中有痰湿壅盛的表现, 咳嗽痰多, 恶心呕吐, 舌苔腻等。常用于化疗期间配方。 (8) 增液汤类方:地黄、知母、玄参等养阴药物为首并加上补肾壮阳之品, 通过阴阳互根互用法实现补肾。是针对肾虚或重度阴虚型, 常用于妇科的肿瘤。

3.2 方剂组成和用药规律

方剂的组成按照君臣佐使的用药规律:第一组 (君队) :扶正组, 针对主证、主病机、疾病的本质。补以扶正:益气用玉屏风散加减, 养阴用沙参麦门冬加减, 气阴两补用玉屏风散和沙参麦门冬的合方加减。补血用当归补血加减, 补肾用增液汤加减, 调和以扶正。化痰理气用温胆汤加减, 疏肝理气用柴胡舒肝散加减, 健脾理气用养胃方加减, 标急时以对急症治疗药味为构成第一组:发热, 感染, 腹胀, 腹泻, 心、肝、肾功能异常等, 进行对症治疗。

第二组 (臣队) :针对次病机, 有两部分可以选择:祛邪组或助君组。助君组:正虚较重时, 或是在手术、放化疗期间, 大多数患者纯用扶正药, 不用祛邪药, 防止再伤正气。祛邪组:恢复期患者, 应根据其身体状况逐渐增加祛邪药的用量、药味以巩固疗效;对身体状况已基本恢复的患者, 可用大剂量的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药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第三组 (佐队) :主要改善一些症状或调制君臣队的偏重或帮助君臣队以增效力。

第四组 (使队) :针对肿瘤瘤体局部治疗或保护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 对毒邪中医的传统疗法是“以毒攻毒”, 林教授主张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辨证加入一些毒药, 如土茯苓、蛇莓、龙葵、半边莲、白英等, 集中用抗癌解毒药味三四个而力专。保护先天之本、后天之本:与手术、放化疗配合治疗时不用抗癌的毒药又损伤正气, 应用调补先后天之本脾肾的药。对于手术、放化疗期间, 在第四组中重用健脾益气、益气养血、填精固本的药味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提高抵抗力, 提高手术放化疗效率, 防止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了脾胃、肾与细胞和体液免疫有关, 改善脾肾功能可以增强免疫力。

3.3 用药的关系和意义

君臣佐使各组并不是分开独立、不变固定的, 而是四组相互之间有机地密切联合以成了一个完整的方子。充分体现了辨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后, 又辨主次的多少比率来随证加减灵活应用。在临床应用扶正培本治则之时, 需要保持机体阴阳平衡。如气虚当补气, 同时也应辅以补血之品, 使气有所附;血虚当补血, 同时辅以补气之品, 以助生化。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 阳虚宜补阳, 同时辅以补阴之药, 因为阳根于阴;阴虚宜补阴, 也要适当辅以补阳之品, 是以阴根于阳, 使阴有所化。选用药味时, 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某些补药性味之偏颇进行加减, 如使用补气壮阳药时, 适当照顾阴液, 佐以养阴之剂, 滋阴养血药时, 适当照顾阳气, 佐以理气之品。同时应兼顾到各个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加减用药, 以达到邪气去、正气复的目的。

4 结语

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中国乃至韩国、日本等进行肿瘤防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医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抵御疾病、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也不例外。如何发挥和充分体现中医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优势和地位, 就需要在坚持中医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医学的肿瘤评价方法, 建立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体系, 这样将中医治疗肿瘤方法进一步推广。

规范化评价的前提是规范化治疗, 林教授不断从临床中总结经验, 从科研中发现规律, 逐步形成了中医肿瘤规范化治疗方案。同时她还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目前, 中医药治疗肿瘤中的疗效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 国内、外的很多患者都选用中医药治疗, 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就此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5,6,7]。同时也应注意到虽然临床上经常看到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收到有很好效果的病例, 不过因为缺乏随机、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观察, 高质量的、被科学界公认的证据仍然较少。林教授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并认真总结临床经验,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对肿瘤的临床用药思路进行整理和规范, 以便于今后进一步开展循证医学研究。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越来越多的先进理论被用于中医药肿瘤的研究领域, 这样有了规范化治疗思路, 就能将机制研究更加便利、快捷和高效的进行。中医药工作者需要本着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宗旨, 进一步提高中医肿瘤的临床和科研水平, 丰富和发展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和理论, 中医药在肿瘤的防治中将会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洪生.中医肿瘤规范化研究与循证医学[J].世界中医药, 2007, 2 (11) :329-331.

[2]郁仁存.中医肿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3:54.

[3]林洪生.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余桂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105-108.

[4]李道睿.林洪生辨治肿瘤学术思想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6 (15) :86-88.

[5]吕玉萍, 安丰辉, 吕玉红, 等.肿瘤中医病机各家杂谈[J].环球中医药, 2010, 5 (3) :225-226.

[6]王芳, 冯利.中医药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 2011, 52 (1) :72-74.

上一篇:玩游戏的作文1000字下一篇:环境影响承诺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