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心得

2024-09-16

巴蜀文化心得(7篇)

1.巴蜀文化心得 篇一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

巴蜀文化

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后与蜀同时为秦所灭。代表巴文化特征的有出土战国时的圆刃折腰钺,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铜容器

文化特点

1、总体上,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

2、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

3、蜀人从容,却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浅薄;瑰宝陆离,多附鬼气;人文荟萃,最是诗人。

4、巴蜀之地向来称为四塞之国,不可谓不封闭,然则多川汇流,昂然出三峡,成大江东去之势,尖锐,奔腾,苍茫,颇让人喟然感叹。

5、蜀中自古多才俊,蜀中自古少大将,多少豪情,多少志气,都削成丝丝缕缕花絮,化作点点滴滴闲情,粘满着春花秋雨,汇入大江大河,消失于无影无踪。

巴蜀文化是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一支奇葩,在中华民族文化谱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对于川渝地区各族同胞而言,巴蜀文化就是我们世代生存之根、流淌之脉、发展之魂。巴蜀文化有许多独具的特色和辉煌的亮点,足以令我们对先辈的创造感恩和自豪。三星堆、金沙等文化遗址的惊世发现,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里是长江上游的文明起源中心,改写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并显示出古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周秦以来,中华思想文化素以儒学、道学为主干,佛教传入后,更以儒释道交融互补为特色,而蜀地既是仙道的发源地,也是天师道的创教地;儒学自西汉起就在此代代传承,有“蜀学比于齐鲁”的评价;其后佛教西来,巴蜀又出了许多高僧大德尤其是禅学大师。蜀学有哲思传统和文史之长,“易学在蜀”、“史学莫隆于蜀”、“文宗自古出巴蜀”、“自古诗人例到蜀”等评语,无不彰显巴蜀文化的璀璨夺目、成就非凡。巴蜀的音乐、舞蹈、碑刻、石窟、绘画、刺绣等享有盛誉,成都有全国最早的国家画院和著名画派。巴蜀是我国的人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密集的聚宝盆,文化旅游的品味很高,成都并成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固定举办地。巴蜀在水利、天然气开采、钻井术、印刷术、天文、数学等科技领域都曾独占鳌头,引领潮流。巴蜀地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大的移民区域,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互动,导致巴蜀文化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和辐射性。巴蜀同源、同囿,是同中有异的复合型文化共同体,蜀人喜文好乐、精敏轻捷、诙谐幽默、富于想象力,巴人天生勤勇、敦重厚义、豁达豪爽、刻苦耐劳,所谓“巴人出将,蜀人入相”,大致道出了两者文化性格的差异。几千年来,尤其是百多年来向现代转型时期,巴蜀文化哺育和造就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和文化精英,他们的道德、功业和文章永远值得后辈怀念和弘扬。在遭遇汶川大地震的抗灾和重建过程中,四川人民表现出的英勇、睿智、大爱、感恩,也都凝聚着巴蜀文化长期浸润、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文世界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大接触大交融时代,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不仅是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竞争,还更加深刻地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我们一定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十分珍视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能轻率否定,妄自菲薄。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立大志愿,用大手笔来传承、整合、弘扬巴蜀文化,致力于培根、延脉、固本,使传统文化更加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在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文化强者,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的进程中发挥巨大的力量。

立大志愿,用大手笔传承、整合和弘扬巴蜀文化,要抓牵头的东西,抓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很大带动性的项目,这就是已故省老领导杨超、杨析综两同志(生前均兼任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会长)在十年前就提出的《巴蜀文化通史》和《巴蜀全书》这两项文化工程。可以告慰两位首倡者的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领导下,在众多学者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这两个文化工程不仅都已先后立项,并且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巴蜀文化通史》是省委批准,在2006年启动的西部文化强省建设重点项目,由省委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依托省社科院,组织川渝两地学者共同完成。《巴蜀全书》不仅是省的重点项目,更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支持的重大项目,已在2010年正式启动,由四川大学担纲,组织校内外学者专家分工承担。这里我侧重说一下《巴蜀文化通史》的进展情况。

《巴蜀文化通史》经过反复推敲,采用了“通论+专题卷+大事记”这样一种新的综合体裁,共22卷,即:通论卷,农业水利文化卷,工商文化卷,城市文化卷,建筑文化卷,交通文化卷,民族文化卷,移民文化卷,宗族会社卷,宗教文化卷,教育卷,哲学思想卷,史学卷,科技卷,巴蜀方言卷,文学卷,艺术卷,传播文化卷,民俗文化卷,文献要览卷,大事记,研究论著索引。这里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习俗文化等相互关联的层面,要求在对巴蜀文化相关资料深度挖掘、力求全面占有的基础上,在纵通、横通和会通上下功夫,对几千年来的巴蜀文化作出全过程、全方位的回顾和总结,盘点其辉煌成就,展示其众多亮点,找出其特色和规律,既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又对尚存的若干难点与谜团努力作

出有理有据的阐释,探索传统的巴蜀文化如何与现代化契合来进行选择和创新,使它在新的时代大放异彩。完成这样一部继往开来,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高质量学术著作,实践中碰到的困难很多,从每卷书的提纲到文稿,都经过反复推敲、修改,今年进入了定稿阶段,力争在2014年全部出版。

巴蜀是“文化旧邦”,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巴蜀文化通史》多卷本里,有文献要览卷,这为编纂《巴蜀全书》作了必要的铺垫和准备。学术研究性的《巴蜀文化通史》共约900万字,而收集和整理巴蜀历代文献的《巴蜀全书》,总字数将以亿计。这两个项目相互配套,相得益彰,面世之后,将对巴蜀文化几千年来的发展和巴蜀文化概念提出七十多年来的研究工作起到集其大成和构建新的研究平台的作用;对于建设文化强省、构建和谐四川尽可能发挥出立其大本、凝聚人心、导向助推的作用;对于研究中华文明尤其是长江上游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提供翔实资料和学术见解的作用;对巴蜀文化的各个层面、各个专题领域,起到总结规律,开拓视野,引领研究,带动发展的作用;对于巴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坚实的学术依据,起到启发思路、激发灵感、挖掘和利用潜在文化力的作用。同时,这两项文化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改变大学、科研机构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的状况,将会加强文化研究力量和人才培养,起到整合、团结、壮大老中青结合的社科研究队伍的作用。《巴蜀文化通史》和《巴蜀全书》的编纂出版,将会缩小我们同地域文化研究走在前列的省市之间的明显差距,提升我们对巴蜀文化研究、应用的层次和水平,有利于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有助于争得本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平等对话的话语权,增强我们的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这些,就是完成两项工程的重大文化价值和深远战略意义之所在。

2.巴蜀文化心得 篇二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益州险隘, 沃野千里, 天府之土”, “险隘”是可以摈敌于盆地之外的“天然屏障”, “沃野千里”则是“易于安居乐业”和自给自足的“天府之土”。巴蜀文化之所以独具特色和悠久历史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就在于此。对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饱含激情的赞誉道:“巴蜀亦沃野, 地饶卮姜, 丹砂、石、铜、竹、木之器”。《汉书?地理志》也表述为:“巴、蜀、广汉本南夷, 秦并以为郡, 土地肥美, 有江水沃野, 山林竹木蔬食之饶”。甚至在班固的《西都赋》中告诉我们衡量汉代经济发达的标准时也说:“ (长安) 竹林果园, 芳草甘木, 郊野之富, 号为近蜀。”正是这种自给自足, 自成单元的大盆地物产优势, 养成了巴蜀地域人文精神中“未能笃信道德, 反以好文讥刺”蔑视礼法与权威的反叛意识, 至情至性的人文品格和审美文化心态中喜好艳侬华美的浪漫主义地域文化特色。

一、强烈的反叛意识, 锐意的革新精神

“未能笃信道德, 反以好文讥刺” (《汉书·地理志》) 十二个字几乎是巴蜀人文性格的整体概括。也正是由于这种人文性格的影响, 一代代的巴蜀人似乎总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 用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姿态来号令天下, 总揽文坛。司马相如的创作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扬雄是第一个以赋家的身份来批判辞赋弊端的作家, 李白用歌行体大肆张扬属于时代的激情, 西蜀“花间词派”大胆唱响了诗歌正统地位的挽歌, 苏轼用“豪放词”的飘逸清扫了词坛的脂粉气息, 郭沫若、巴金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歌与小说的颠峰作品, 魏明伦则是第一个敢为潘金莲翻案的人。他们都不仅仅是文学家, 更是时代的鼓手, 敢于唱响时代的最强音。

郭沫若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他以自己在新文化建设、新文学开创的巨大贡献和对中国现在诗剧、戏剧、小说、散文等领域的大胆实践和模式建构, 获得了里程碑的意义。综观郭沫若的一生, 我们不难发现, 其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 正是崇尚自我表现、张扬个性, 强调真情自然流露的“直觉”, 将文艺视为经作家情感浸润的对世界本质的形象化表现方式, 要求以美的体味去透彻万物并力求表现自我个性和主观情感。一方面他主张“请放开眼界, 读大自然的雄诗”, 从大自然的郁勃生机和美丽秀色中去汲取灵感;另一方面要求表现“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强悍生命意识。他汲取尼采的无目的创造说和柏森格的生命哲学思想, 认为文艺是作家的一种生命存在方式, 文艺创造的关键是作家内心冲动的生命意识力度, 在于生命活力的激荡程度和对自我本体沉醉、感悟的程度。这种“动的精神”使他的诗歌真正做到了“形式上绝端的自由, 绝端的自主”, 那长短随意、杂错不羁的诗行, 恣意狂浪的口语, 恢弘巨制与精致短章等多种诗体的创新实践, 有韵与无韵并行不悖的自然, 都真正是其冲决一切羁绊的创造豪情的呈现方式。郭沫若正是用这样一种自由不羁的思想灵感和创作手法, 对20世纪中国文化的构建和文学的创作产生着强烈的影响。

正是这种大胆的反叛意识和革新精神才使得巴蜀作家能够以一种坚韧冲决的态度走出巴蜀, 创造出非凡的成就。这大概就是袁行霈所说的:“这些文学家生长于蜀中, 却驰骋才能于蜀地之外。他们不出夔门则已, 一出夔门则雄居文坛霸主地位。”

二、瑰丽飘逸的思想, 至情至性的品格

巍峨的高山, 浩荡的流水, 高树葱郁, 猿鸣凄厉。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给予人们驰骋飘逸的想象。巴蜀几乎具备了所有产生神秘奇幻色彩的特征, 在这里的神话故事中诞生了无数高人一筹, 具有无数超人力量的神人。《山海经》以奇诡、怪诞、夸张的笔调、淋漓尽致的展开想象和幻想, 表现了巴蜀先民渴望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焦灼。《华阳国志》则从蜀王谱系的角度, 描述了从蚕丛称王, 历经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蜀王代换史及其主要事迹, 其中辅以“蚕丛目纵”、“鱼凫仙道”、“杜宇化鸟”、“朱利出井”等神话内容, 表现了巴蜀先民对历史的一种勇敢浪漫的原始思维和直觉把握。而“五丁开山”、“廪君化虎”、“鱼盐神女”、“巫峡神女”等传说则充盈了巴蜀先民浪漫奇幻, 瑰丽飘逸的图腾崇拜。这些都是一种神奇浪漫的地域思想形成的土壤。中国本土神明谱系中的两大最具智慧和浪漫主义想象的主神都源自于巴蜀。主宰文运、功名利禄的文曲星是蜀中梓潼人;英武而“纵目”的二郎神杨戬是岷山人。这些都流露出蜀人的英雄性格和英雄崇拜意识。这既是上古巴蜀先民在漫长的生命进化史中人生体味的积淀, 也是他们适应自然, 为生存而改造、创造自然的生存体现。那些大胆的想象和充满智慧以及理想的构思都是巴蜀先民浪漫情怀的体现。

巴蜀人的至情至性似乎是无须赘言的, 一篇血泪铸就的《陈情表》, 深刻的体现了巴蜀人民忠于君王, 忠于知己, 忠于亲情, 忠于爱情的人格魅力。被称为“天底下第一至情文字”的, 是蜀中彭山人李密的《陈情表》。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 晋武帝推行“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策略, 重新构建儒家的道德伦理, 实行孝道, 以显示自己的清正廉明, 同时也用孝来维护君臣关系, 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因此李密屡被征召, 甚至“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但是, 李密依旧冒着生命危险写下了“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这样情真意切的文字。其实李密的孝不仅是对于祖母, 作为一个蜀汉旧臣, 他心中还怀有对蜀汉的追忆。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巴蜀人民不在乎功名利禄, 任凭自己的心性, 只为成全自己心中真正的“仁义孝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喜艳侬、好华美的审美特性

一年四季的分明, 繁复多姿的美景, 铸造着巴蜀人对美的敏感心理机制, 决定他们的审美创造特色。“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 除了对人体各部分, 甚至脚踝的细节雕塑写真外, 还突出的使用了彩绘着色技法, 在眉毛、眼眶都涂有青黑色, 并在眼眶中间画出很大的圆眼珠, 口部、鼻孔以至耳上的穿孔则涂抹着朱色, 这正显示出巴蜀子民偏爱艳侬色彩和华美艺术的美学观念。从这些青铜器和人像绘刻的龙纹、异兽纹、云纹和服饰的阴线纹饰中, 从其中表现的绚丽多姿的色彩绘涂中, 我们不难看到巴蜀文化美学对精美形制和艳丽色彩的追求和表现特征。这种美学追求, 既是特定存在的产物, 与中原“中和之美”和北方“真善实用”为美迥然不同, 同时又在地域风俗习惯中被不断强化和复现着。

“巴寡妇清”三代经营朱砂而“富敌祖龙”, 致使一代豪雄秦始皇也不得不“筑台怀清”进行笼络。按当时的科技水平程度, 朱砂矿最主要的用途应该是印染材料和化妆品材料。巴寡妇清那宏大的经营规模, 实际上正是巴蜀民众对色彩和颜料的消费需求而决定的, 正是巴蜀民众对艳丽华美色彩的巨大消费需求, 才有巴寡妇清那富可敌国的生产盛况。扬雄在《蜀都赋》中曾极尽繁文丽词的夸耀道:“雕镂扣器, 百质千工”、“百位千品”。而唐代蜀锦更是以“筒中黄润, 一端数金”的细腻艳丽再次显示出巴蜀人对美的高度把握。在此背景下出现的“晚唐花间词”群体及其表现的艳侬华美文风, 可谓极其自然。于此, 我们就不难理解司马相如、李白等蜀籍作家那种穷形尽相的夸饰, 铺张扬厉的叙述和华美艳丽的文辞产生的真正原因了。司马相如论及作赋手法, 曾以“含篡组以成文, 列锦绣以为质”为喻, 强调了文学创作的结构艺术, 语言艺术的形式美, 这也体现着巴蜀美学意识中华美艳侬标准对巴蜀作家创作的直接作用。即如“忧患苍生”的杜甫, 入蜀后也被俗风所熏染, “入乡随俗”而诗风大变, 其“沉郁顿挫”诗风的形成和诗艺的精美化, 都是在入蜀后得以完成的。

总之, 巴蜀文化不是符合中国正统文花思想的“中和”之道, 却又激发着人们对自由人格、自由人生的热切期盼, 因此博得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内心价值认同。这是巴蜀人文精神特质和审美文化心态的独特魅力。

摘要:巴蜀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中重要的一支, 强烈的反叛意识, 锐意的个性精神;瑰丽飘逸的思想, 至情至性的品格;喜艳侬、好华美的审美习惯是其主要的特点。

3.巴蜀文化与川剧脸谱 篇三

脸谱艺术有假面和涂面两种形式。在剧场实践中,除川剧以外,它还广泛应用于被誉为“国剧”的京剧以及昆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上党梆子、秦腔、豫剧、徽剧、赣剧、祁剧、湘剧、汉剧、粤剧等许多地方戏曲中。过去,由于受到《周礼·夏官》关于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以及唐代崔令钦《教坊记》关于兰陵王“刻木为假面”等记载的影响,研究者一般将探讨脸谱渊源的着眼点,放在中原地区或黄河流域。其实,更多的资料(包括出土文物)却指明,脸谱的滥觞与生成并不限于某一特定地域:换言之,各地方戏曲各具特色的脸谱艺术不会同出一源,而是自有渊源——起码对川剧脸谱艺术当作如是观。

一、巴蜀文化与川剧假面

关于戏曲脸谱本身的始源点,不外有两说,一是假面或称面具说(即先有假面,后有涂面)。一是假面与涂面说(即二者并行发端)。笔者赞成后一种观点:而距今三千年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所出青铜面具、黄金砸罩及石雕人像,则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

1986年夏秋之际,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了两个埋藏有大批青铜器、玉器、金器及象牙等珍贵器物的商代“祭祀坑”,其中面具有三四十件,包括青铜人面具、兽面具及黄金人面罩三类。这之中,青铜人面具二十余件,大者宽138厘米,小者宽20~50厘米。就眼睛造型而言。又有凸目(纵目)、平目之分。青铜兽面具9件,均呈夔龙形向两面展开,最宽者38.4厘米,最窄者12.8厘米,多作龇牙咧嘴姿态。黄金面罩系金皮捶拓而成。计有6件。除3件外,其他3件均用生漆、石灰作黏合剂,蒙罩在尺寸与真人大小相近的青铜人头像上:分作平头顶型、圆头顶型两种,皆为平目杏眼,眼、眉镂空,耳垂穿孔。

在这批青铜、黄金面具系列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二号坑发现的那件高65厘米、宽138厘米的大型纵目人面像。它大嘴、鹰钩鼻;双耳硕大,向斜上方挑出,颇像猪八戒的“招风耳”。其眼球做得更为离奇:直径13.5厘米,凸出眼眶16.5厘米。而这,正与《华阳国志·蜀志》有关蚕丛“纵目”的记载相吻合。应该说,《华阳国志》记载的是蜀人古史传说时代的祖先神形象。这一形象,是古蜀人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尚处于原始水平时,对所景仰的远祖的一种神话加工。这如同广为熟悉的女娲造人、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传说形象一样。

由三星堆面具纵目形象,使我们联想起《山海经》之《海外北经》与《大荒北经》的相关记载:西北方的钟山上有一条身长千里的龙,浑身通红,长着人的面孔。它的眼睛又大又亮,一睁眼就能把天外阴极之地全部照亮,所以人们就叫它“烛龙”或“烛阴”。

烛龙的眼睛何以这样厉害?《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它“直目正乘”。“正乘”之意,语焉不详,历来颇多分歧;但对“直目”,注家都赞成郭璞的说法。即“目纵”之意。前举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那副眼球突出16.5厘米的青铜人面像,大致就是烛龙“直目”的写照吧?

当代研究者(如王兆乾)还认为祝融音读与烛龙近。烛龙又可视为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光明之神和南方之神——祝融。《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按郦道元《水经,江水注》里的说法。江水就是岷江及其以下的长江。《蜀王本纪》又说:“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这样来看,传说中的祝融同蚕丛一样。最早都活动于川西北的岷山一带。所以,在古蜀人眼里,祝融同蚕丛实际是一回事,都是他们敬畏与怀念的祖先神。而祖先神的神通主要体现在眼睛(是智慧和英明的象征)上,他们因此又给以极度的夸张,制造出世间独一无二的纵目人青铜面具系列,用以长期祭祀供奉。

汉以来的研究者大多认为,殷墟甲文与周代金文中那被识作“颠”的字,其实就是对人戴面具的一种象形摹写。东汉郑玄注《周礼·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旬说:“蒙,冒也。冒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颠头也。”这说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具文化——傩文化(包括傩祭、傩舞、傩戏)的主角儿。

据《搜神记》卷十六和《古今事类全书》卷十二等典籍。传说轩辕黄帝的重孙颛顼有三个儿子,死后都变成疫鬼:除两个分别在江、若二水作怪外,还有一个跑到人们的居室里专门惊吓小孩,叫“小儿鬼”。又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一颛顼族是以熊为图腾的,所以人们便在一年之末的腊月间身披熊皮而挨室搜寻,借熊的威严来驱赶疫鬼。嘴里还不断发出“傩、傩”的声音。这种属于原始宗教祭祀仪式的活动就是“傩”或“驱傩”、“追傩”、“傩祭”。驱傩的过程是以跳跃喧腾的形式进行的,类似于舞蹈,因而被称作“傩舞”。

进入商代以后,傩祭作为一种固定的祭祀流行于黄河流域。至西周而大盛。当时民间进行的叫“乡人傩”,周王室或诸侯代表国家举行的叫“国傩”或“宫傩”,从宫廷到民间举国上下一致举行的就叫“大傩”。据《吕氏春秋》记载,先秦时代除了腊月大傩外,宫廷还在春秋两季举行两次宫傩。《周礼·夏官》又说,在官傩或大傩上领舞的是一种具有“方相氏”官职的人,所以傩舞又叫“方相舞”。方相氏所戴面具就是汉人所称的“颠头”。黄河流域各地(如河南密县)出土的汉代方相氏那凸目瞪眼、狰狞奇诡的形象,实际就是“颠头”的面貌。而20世纪50年代初于四川德阳汉墓出土的方相俑,其头也是眼球突出。张口伸舌的。它们与三星堆遗址以纵目人形象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相比,可谓同出一炉。

《说文》释“颠”字说:“丑也……今逐疫有颠头。”可以想象到,三星堆那些眼球外凸的纵目面具以及龇牙咧嘴的兽面具,除了用以祭祀图腾、祭祀先祖外,也用于驱鬼逐疫等类似于中原地区的方相舞。三星堆面具系列也可以归入中国早期傩文化的面具系列,不过是与中原傩面具大相异趣的另一个文化系统,即巴蜀文化系统。当然,三星堆祭司或巫师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戴上如此沉重的青铜面具,而可能以木质或皮质面具示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青铜面具,可以看成是当时的一种金属模型。至于三星堆与成都金沙遗址所出黄金面罩(图二),则是这种模型的高级形式。它们的用意,皆是镇恶避邪,并沟通天地鬼神及先人而与之对话。它们应该就是今天川剧脸谱尤其是“变脸”所用面具的一个源头。

4.《三国演义》与巴蜀文化 篇四

沈伯俊

我曾经多次说过,在中国小说史上,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拥有六个“第一”,其中一项是:“论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它无疑也是第一。”是的,《三国演义》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而在广阔的中华大地的诸多区域中,《三国演义》与巴蜀的关系又特别密切。这里拈出三个问题,略加论述。

一、《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要说《三国演义》与巴蜀的关系,首先就应该说到巴蜀古代著名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其父曾为蜀汉将领,任马谡参军;诸葛亮首次北伐时,马谡违背军令,败军街亭,损兵折将,被诸葛亮斩首,其父亦受处罚。陈寿本人生活在蜀汉后期和西晋前期。当他两岁时,蜀汉贤相诸葛亮已经去世。他曾师事同郡著名学者谯周,担任过蜀汉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当时,宦官黄皓操纵权柄,许多朝臣都去巴结逢迎,陈寿却正直不屈,因而屡遭贬黜。炎兴元年(263),蜀汉被曹魏所灭。此时陈寿三十一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两年以后,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晋朝。陈寿家居数年后,因司空张华欣赏其才华,举为孝廉,历任著作郎、平阳侯相、治书侍御史等职,曾于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四十八岁的陈寿开始系统搜集魏、蜀、吴三国史料,经过大约十年的努力,撰成《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史书。陈寿身为西晋朝臣,而西晋政权是由曹魏政权禅代而来,为了维护其合法性,陈寿不得不以魏国为“正统”,书中魏国君主皆为《纪》,而蜀汉、孙吴的君主则低一个规格,立为《传》。然而,仅从《三国志》的书名就可以看出,陈寿实际上是把魏、蜀、吴三国视为平行的并立政权的,并没有故意抬高曹魏而贬低蜀、吴。从总体上看,陈寿在记载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时,态度比较公允持平,基本上能秉笔直书。如对多次攻伐曹魏,又处罚过自己父亲的诸葛亮,他既不以成败论英雄,也不挟私嫌而用曲笔,而是在《诸葛亮传》中如实记载了诸葛亮一生的显赫功绩和崇高品德,并且满怀仰慕之情,“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这种公正求实的态度,加之取材谨严,文笔简洁,使《三国志》享有“良史”的美名,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这位巴蜀历史上的优秀史学家,赢得了后人深深的敬意。

陈寿的《三国志》也有不足之处,主要缺点是记载过于简略,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有的语焉不详,有的甚至遗漏。例如,关于对三国历史影响极大的赤壁之战,陈寿的记载就不够完整全面,有关材料分散于《魏书·武帝纪》、《蜀书·先主传》、《诸葛亮传》、《吴书·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等不同人物的《纪》、《传》中,每一篇的记载都不够完整具体(《周瑜传》稍好一些),当时人的若干记载,他都未能采用。这就使读者难以充分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貌,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乃至疑问。到了南朝刘宋时期,史学家裴松之(372—451)广泛搜集资料,于元嘉六年(429)写成《三国志注》(简称“裴注”)。裴注引书多达二百余种,主要是补充缺漏,记载异说,矫正谬误,辨明是非,并对有关史家和著作予以评论,极大地弥补了《三国志》之不足。由于裴注所引之书绝大部分都已亡佚,这些注文便弥足珍贵。从此,《三国志》与裴注就形成一个整体,成为后人了解三国历史的最主要的依据。

元末明初的杰出作家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这部文学名著时,就是以《三国志》(包括裴注)为取材基础的。现存最早的《三国演义》版本是明代嘉靖壬午(1522)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元年本”),共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后来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合并为一百二十回,经清初毛纶、毛宗岗评改本《三国演义》加工而定型),其卷首题署为:“晋平阳侯(相)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这清楚地表明了罗贯中对陈寿的敬慕和对《三国志》的倚重。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特点:尽管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虚构,可以带上作者的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褒贬倾向;然而,它反映历史生活的基本框架却应该大致符合历史发展的脉络,它描写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时(虚构的人物是另一码事),其主要情节也应该大体上与人物的性格一致(或是曾有的史实,或是特定条件下可能有的言行)。正是这条基本规律,使罗贯中在创作时不能不“据正史,采小说”(明·高儒:《百川书志》),使《三国演义》在内容上受到《三国志》的很大影响。

通观《三国演义》全书,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了灵帝失政、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董卓弄权、军阀混战、曹操当政、官渡之战、赤壁鏖兵、荆州之争、夷陵之战、平定南中、孔明北伐、邓艾灭蜀、司马代魏、王濬灭吴等汉末至西晋统一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情节发展的基本线索与《三国志》记载的史实大致吻合(有的情节取材于《后汉书》和《晋书》)。同时,书中大多数重要人物的主要言行业绩,也往往可以在《三国志》(包括裴注)中找到根据或影子。试以深受读者喜爱的赵云形象为例。嘉靖元年本描写赵云的主要情节有:卷二第13回《赵 子龙磐河大战》,写赵云第一次出场,救了被袁绍大将文丑杀败而险些丧命的公孙瓒,表明心迹道:“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非特背袁氏以投明主。”这取材于《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赵云别传》。卷九第82回《长阪坡赵云救主》,写赵云在长阪坡曹军重重围困之中,先后救出甘夫人和阿斗。这取材于《赵云传》。卷十一第104回《赵子龙智取桂阳》,写赵云夺取桂阳后,太守赵范欲以寡嫂樊氏改嫁,赵云愤然拒绝。这取材于《赵云别传》。卷十三第121回《赵云截江夺幼主》,写孙夫人返东吴,欲将阿斗带走,被赵云赶上,夺回阿斗。这取材于《赵云别传》。卷十三第130回《刘玄德平定益州》,写刘备夺取益州后,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被赵云谏阻。这取材于 《赵云别传》。卷十五第142回《赵子龙汉水大战》,写赵云先后救出黄忠、张著,又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使追来的曹兵惊疑退走,被刘备称赞为“浑身都是胆”,号为“虎威将军”。这也取材于《赵云别传》。卷十七第161回《范强张达刺张飞》,写刘备为替关羽报仇,欲伐东吴,赵云挺身加以谏阻。这同样取材于《赵云别传》。卷二十第191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写失街亭后,蜀军撤退,唯赵云所部不曾损失一人一骑,诸葛亮欲加赏赐,赵云谢绝,希望留待冬天赏赐诸军。这仍然取材于《赵云别传》。这就雄辩地说明,《三国演义》中那个勇武善战、深明大义、公忠体国、谦虚谨慎的赵云形象,正是在《三国志》(包括裴注)提供的史料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

当然,《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毕竟离不开想象和虚构。书中大部分情节,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虚构成分;而且,最生动传神的情节,往往也是虚构成分最多乃至纯然虚构的。同时,它的故事来源,除了《三国志》之外,还有《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有关史籍,还有宋、金、元的通俗艺术“说三分”、三国题材戏曲和众多的民间三国传说。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罗贯中的天才创造,才成就了这部不朽的作品。但是,无论如何,《三国志》终究为《三国演义》提供了最基本的骨架(《三国演义》在叙事结构上受到《资治通鉴》的明显影响,但《通鉴》有关三国的史料也主要取自《三国志》和裴注)。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陈寿的《三国志》,就不可能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此,四川人有充分的理由感到自豪。

二、《三国演义》中的益州人士 《三国演义》以蜀汉兴亡为主线,不仅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主角,塑造了刘关张、赵云等典型形象,而且以生动传神的文笔,描写了许多益州人士。

刘备集团大体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刘备进入益州之前的旧部,另一部分则是刘备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和占领益州之后逐步吸收的巴蜀人士。前者是刘备东征西讨二十几年才积聚起来的一点本钱,自然是蜀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后者虽然归附刘备较晚,但在帮助刘备夺取和治理益州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蜀汉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所说的“益州人士”(或曰“巴蜀人士”),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籍贯在其他州郡,早年来到益州的,如法正、董允、费祎、邓芝、李严等;另一类则是土生土长的益州本地人,如秦宓、谯周、严颜、王平、马忠、张翼、张嶷、彭羕、杨洪、费诗、李恢、吕凯、李福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其中好些人的文才武略和音容笑貌,为今天的巴蜀广大人民留下了一幅幅各具风采的先贤画像。

让我们信手拈出几个人物来看一看吧。

1.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建安初年,天下饥荒,二十余岁的法正与同郡孟达来到蜀中,依附刘璋。由于刘璋暗弱,不能知人善任,年轻而才高的法正很不得志,郁郁寡欢,思得明主。建安十四年(209),因为益州别驾张松的推荐,刘璋派法正到荆州结好刘备。法正见刘备雄才大略,谦恭下士,正是自己理想中的明君,回去后便与张松图谋归附刘备。建安十六年(211),刘璋又派法正去请刘备来助守益州,法正趁机向刘备献夺取益州之策。由于法正的积极谋划,刘备比较顺利地夺得了益州,所以马上“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建安二十二年(217),法正又建议刘备夺取汉中,以为持久之计。刘备采纳了这一重要谋略,在法正辅佐下亲率大军出征汉中,夺得了这块战略要地,既为益州建立了屏障,又为以后的北伐准备了前进基地。刘备称汉中王后,即以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这几次决策的成功,对于蜀汉的建国起了重大作用,充分表现了法正的远见卓识和多谋善断。可以说,法正和诸葛亮堪称刘备的左右手:刘备出征,法正总是随军出谋划策,诸葛亮则“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可惜法正天年不永,建安二十五年(220)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五岁。刘备痛失股肱,“为之流涕者累日。”(《法正传》)法正的智术谋略,连诸葛亮也常常为之惊叹,这使他深受刘备的器重,说话也特别有分量。章武二年(222),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到惨败,诸葛亮为此叹息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法正传》)

罗贯中在描写《三国演义》中的法正时,大体上采用了《三国志·蜀书·法正传》的材料,突出了这样几点:一是他一见到刘备,便慨然以“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相许,劝刘备抓住良机,夺取益州,这样就表现了他与刘备的君臣遇合之情。二是在黄忠、严颜打败张郃之后,他竭力主张趁势夺取汉中,表现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三是他与黄忠一同领兵去打定军山,他先设“反客为主”之计,步步为营,再设“以逸待劳”之计,使黄忠斩了曹军大将夏侯渊,夺得定军山,表现了他善于出奇制胜的才能。这样就塑造了一个刘备重要谋士的形象。不过,为了集中突出诸葛亮,罗贯中对法正在刘备集团中的重要地位又有意识地予以削弱,这似乎就不那么必要了。

2.秦宓(?—226)字子敕,广汉绵竹(今四川德阳市北)人。他少有才学,长于文辞,州郡多次征辟,他都称病不就,藏器待时。刘备平定益州之后,他先后被任命为广汉郡师友祭洒、益州从事祭洒。刘备准备征伐东吴时,他极力谏阻,被“下狱幽闭”。但诸葛亮却很器重他。建兴二年(224),诸葛亮领益州牧,选迎秦宓为益州别驾,不久又拜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一直升到大司农。当蜀、吴恢复联盟关系,东吴派张温聘蜀时,秦宓同他展开过一场充满机锋的舌战,大谈天有头、有耳、有足、有姓之类的玄理,真是辩才无碍,对答如流,使傲慢的张温不得不大为敬服(《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这个有名的“秦宓论天”的故事,在历史上一直传为美谈。

在《三国演义》中,秦宓出场次数很少,但几乎每一次出场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秦宓第一次“亮相”是在刘璋准备投降刘备之时,刘备派简雍先入成都,简雍“坐车中,傲睨自若。”秦宓见此情形,按捺不住不平之气,“掣剑大喝曰:„小辈得志,傍若无人!汝敢藐视吾蜀都人物耶!‟”(据嘉靖元年本,毛本作“蜀中人物”)这一声大喝,打掉了简雍的骄矜之气,使他赶快下车,改容相见。这一个小小的插曲,使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秦宓的刚直不阿和作为“蜀都人物”的自尊自豪。秦宓第二次得到正面描写是在刘备决定伐吴之时,虽然许多大臣不赞成此举,但只有他敢于犯颜直谏,断言“陛下不从,必有大败”。大怒的刘备要将他斩首,他却“面不改色,回顾先主而笑曰:„臣死无恨,免见蜀民之涂炭也!‟”为了不让“蜀民涂炭”,他不惜一死;而“必有大败”一语,也不幸而言中。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秦宓可贵的胆识和操守。秦宓最后一次出场是在东吴派张温到蜀国答礼的时候。由于后主和诸葛亮对张温都很客气,张温十分得意,不禁有些飘飘然。就在诸葛亮设宴为张温饯行,众官奉陪,殷勤劝洒之际,秦宓乘醉而入,昂然就座。这使张温老大不高兴,于是引起一场唇枪舌战。罗贯中在这里几乎照抄了《三国志·蜀书·秦宓传》中的那段问答,这还不算,他又写秦宓反过来向张温提出一连串问题,使得“张温似醉如痴,无言可答,乃避席而谢孔明曰:„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仆顿开茅塞也。‟”这一段精彩的描写,充分表现了秦宓渊博的学识和强劲的辩才,真可使蜀中俊杰扬眉吐气!《三国演义》对秦宓的描写,比《三国志》生动得多,丰满得多,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风流潇洒、倜傥不群、正直耿介、满腹经纶的学者可敬而又可爱的艺术形象。

3.王平(?—248)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人。他从小由外祖何家抚养,便跟着姓何,后来才复姓王,所以史籍有时又称他为“何平”。他早年到洛阳,任校尉,在随曹操征汉中时归降刘备。建兴六年(228),诸葛亮一出祁山,王平随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他一再规谏,马谡都不听从,结果大败。在这倾危之时,“众皆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敢逼也。”事后诸葛亮赏功罚罪,赏王平,“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从此,王平成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军在丞相长史杨仪指挥下撤退。大将魏延因对杨仪不满,抢先南归,邀击杨仪。杨仪派王平抵御魏延,王平义正词严地谴责魏延不顾大局,使魏延部众一哄而散,一场内乱迅速平定。此后,王平长期镇守汉中,进封安汉侯,拜前监军、镇北大将军,与镇守蜀汉东部的车骑将军邓芝、镇守南中的镇南大将军马忠齐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平“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但他却能抓紧时间刻苦学习,经常叫人给他读《史记》、《汉书》,并能正确地掌握大意。由于他严于律己,遵守法度,尽瘁国事,因而成为蜀汉的优秀将领(《三国志·蜀书·王平传》)。

《三国演义》中的王平,在众多的武将形象中虽然不算最突出,但给读者的印象却相当鲜明。《演义》主要写了王平三件事:首先是对王平归降刘备作了渲染。在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时,命大将徐晃为先锋,王平为副先锋。徐晃不听王平谏阻,领兵渡过汉水,被打得大败,反而责怪王平不去救援,要杀王平。王平当夜就投奔了刘备,并尽言汉中地利。刘备大喜,说道:“孤得王子均,取汉中无疑矣!”这样,王平一开始就给人留下了思虑周密而有决断的印象。《演义》对王平用笔较多的第二件事是,诸葛亮南征时,命王平与张翼为副将,在武将中仅次于赵云和魏延。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王平或冲锋陷阵,或出奇设伏,历经艰险,屡建功勋。这些虚构的情节,有力地表现了王平的忠勇。当然,《演义》写王平最突出之处还是第三件事——街亭之战。当王平与马谡去守街亭时,马谡不顾诸葛亮的嘱咐,要在路旁的山上安营。王平极力劝阻,指出:“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由于马谡固执己见,王平只得分兵五千,离山十里下寨,并将驻扎情况连夜报告诸葛亮。正象王平警告的那样,马谡第二天就失了街亭。王平虽然兵少,仍奋勇冲杀十余次,试图救援马谡;后来又在重围中救出魏延和高翔。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情节中,王平老成持重的性格表现得相当充分。从此,读者再也不会忘记这位不以武艺出众,而以谨慎见长的将军了。

除了上述几人之外,《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些巴蜀人士使我们难以忘怀:

——那位“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过目不忘,雄辩滔滔,难杨修,讽曹操,宣称“吾蜀中无谄佞之人也”的张松〔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

——那位一再劝刘璋不要结好刘备,以免失去益州地盘,甚至倒悬城门,以死相谏的王累〔广汉新都(今四川新都)人〕;

——那位与黄忠颇为相似,“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被俘后大叫“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的老将严颜〔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

——那位“极有胆略”,在刘璋部将中出类拔萃,被刘备俘获后至死不降的张任(蜀郡人);

——那位刚直耿介,以大义说服目中无人,轻视黄忠,声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的关羽,使之欣然接受“五虎将”称号的费诗〔犍为南安(今四川乐山)人〕;

当然,还有恤军爱民的张翼〔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威镇南方的马忠〔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忠勇奋发的张嶷〔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北)人〕,傲骨嶙峋的彭羕〔广汉(治今四川广汉北)人〕……

附带说一下,《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巴蜀名人,虽然既不属于刘璋集团,也不属于刘备集团,但却名震一时,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东吴大将甘宁。甘宁是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他不仅作战骁勇,而且目光远大,实为难得的将才。应该感谢罗贯中,尽管他似乎不曾到过巴蜀,也无意专写巴蜀,却使巴蜀的千百万读者为自己历史上的先贤英杰们油然而生绵绵情思…… 三、三国文化对巴蜀的影响 在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三国文化是最有活力,最具有雅俗共赏特色的“亚文化”之一。

若干年来,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文化”,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却往往有所不同,这里有必要略加阐释。我认为,人们对“三国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历史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精神文化。第二个层次是历史文化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第三个层次是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并不仅仅指、并不等同于“三国时期的文化”,而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以三国故事和三国精神的传播演变为流,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文化。这三个层次的“三国文化”观,都有充分的理由自立,都有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它们并非对立的概念,而是如同一组同心圆,围绕着三国时期的文化的基本内核,层递扩大其范畴,共同承担着阐说和研究三国文化的任务。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实际上使用的是广义的“三国文化”观。

长期以来,三国文化对巴蜀地区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一,三国遗迹巴蜀多。在广袤的巴蜀大地,三国遗迹数不胜数。如果以成都为观察点,向周围幅射的话,我们首先会想到成都的别名“锦里”、“锦官城”、“锦城”,它们都得名于蜀锦织造业发达的三国时期。这里有闻名全国的武侯祠,有刘备称帝即位处的武担山、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饯行处的万里桥、诸葛亮治水所筑的九里堤,还有营门口的黄忠墓、弥牟镇的八阵图遗址、新都的马超墓等等。由成都往北,有广汉的雒城遗址、金雁桥(相传为诸葛亮擒张任处),罗江的庞统祠墓,绵竹的双忠祠(纪念诸葛瞻、诸葛尚父子),绵阳的富乐山(刘备入蜀时与刘璋聚会宴饮处)、蒋琬墓,梓潼的七曲山关帝庙、卧龙山、魏延祠、邓芝墓、演武铺,由梓潼到剑阁的“翠云廊”(大量柏树夹道的古驿道),阆中的张飞墓、瓦口关,剑阁的剑门关、姜维墓、邓艾墓,广元的葭萌关、费祎墓、阴平道、白水关、筹笔驿(诸葛亮北上伐魏时运筹谋划处)等等。由成都往东,到重庆,再顺江而下,有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八阵图遗址等等。由成都往南,有夹江的诸葛点将台,金沙江畔的五月渡沪处,西昌的孟获城等等。众多的三国遗迹,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少量由三国时期遗留至今的古迹,如成都武侯祠内的刘备墓。第二类,虽然源于三国历史,或与史实大致相符,却多少渗入了《三国演义》、三国戏和民间三国传说的内容。比如大名鼎鼎的武侯祠,算得上是全国最有影响的三国遗迹,但它并非三国时期的遗存,而是始建于公元四世纪的成汉时期的纪念性祠庙,只能说是源于三国历史,以后历代又迭经兴革补充;祠中人物固然基本上是三国时期实有的人物,但若干人物的造型(如关羽的面如重枣,张飞的豹头环眼,庞统的面黑而丑),以及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之类,却明显受到《三国演义》和传统三国戏的影响。这类遗迹,在全部三国遗迹中占了很大比重。第三类,虽有一点三国历史的由头,却因《三国演义》和民间三国传说的影响而与史实大相径庭,甚至面目全非。例如广元的“鲍三娘墓”,经考古鉴定,确系东汉晚期墓葬,但鲍三娘及其丈夫关索却是民间三国传说虚构的人物,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有代表性。第四类,出自对三国史实的附会,或者纯系《三国演义》和民间三国传说的产物。比如梓潼的“古瓦口关”,即由《三国演义》第70回所写张飞由“梓潼山小路”抄到瓦口关背后这一情节附会而来。翠云廊中的“阿斗柏”、许多地方的“点将台”之类,显然来自民间传说。这类遗迹,为数甚多。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国遗迹”,大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时期的遗迹”,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三国有关的名胜古迹”。尽管它们不能与三国历史划等号,但却寄托了巴蜀历代人民对三国史事和三国人物的追慕和缅怀,表现了人们的爱憎、理想和愿望;它们的形成演变本身,也已成为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巴蜀人民心灵变迁的历程。

其二,三国传说缀满巴山蜀水。早在魏晋时期,在陈寿的正史《三国志》问世前后,就已出现了一些关于汉末三国的野史传说。自西晋末年到南北朝的数百年间,人们对三国史事越来越关注,有关的逸闻轶事和民间传说也越来越多。从唐代起,三国时期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一段历史,三国故事则成为通俗文艺最重要的创作素材。到了宋代,“说话”艺术十分兴盛,“说三分”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民间三国传说也更加丰富,并已形成“尊刘贬曹”的主导倾向。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这种“尊刘贬曹”倾向,主要寄托了广大民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民族感情,反映了他们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标准对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选择;对此不应作片面的理解,更不应简单地斥之为“封建正统思想”(刘表、刘璋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家世比刘备显赫得多,却每每遭到嘲笑;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个姓刘的皇帝,更是老百姓鞭挞的对象)。巴蜀地区作为蜀汉的主要疆域,有关蜀汉人物,尤其是诸葛亮的传说故事,自然就特别丰富。今天能够听到的三国传说,绝大多数产生于《三国演义》成书之后,或多或少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又超出《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之外,纵横腾挪,大胆发挥。其中有的追本溯源,介绍小说没有写到的人物过去的生平事迹;有的打破砂锅问到底,补充小说没有交代的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结局;有的横生枝蔓,描写小说语焉不详或根本没有涉及的人物和故事;有的别出心裁,编织与《三国演义》情节相反的故事……还有大量的传说,则是解释和说明生活中许多事物和现象的来历。例如:成都流传的《刘备墓传奇》,说曾有一伙贼人去盗刘备墓,刘备正在里面下棋,赏给他们每人一杯琼浆,一条玉带;贼人慌慌张张爬出墓后,琼浆变成胶,粘住了他们的嘴,玉带变成巨蛇,缠住了他们的腰,而墓穴已经自动封好;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去盗刘备墓了。这就解释了刘备墓为何保存完好的原因。又如:梓潼、剑阁流传的《张飞柏》,说张飞镇守巴西郡(治所在阆中)时,为了及时向诸葛亮报告军情,亲自带领士兵,在阆中、剑阁到梓潼的几百里山路上“植柏表道”,柏树长得很快,“早上栽树,下午遮荫”,给后人带来许多实惠,人们便把那些巨大的古柏叫作“张飞柏”。再如:剑阁流传的《孔明杖、腊肉和豆腐的故事》,把剑阁特产的手杖、腊肉和豆腐的来历,归因于诸葛亮北伐和姜维镇守剑门关。再如:许多地方流传的《四川人头上的白帕》,说深受人们爱戴的诸葛亮去世后,老百姓极为悲痛,人人为他戴孝,丧期过后,大家也不愿把头上的白帕取下来,仍然戴着它干活,久而久之,头上包白帕,便成了四川农村世世代代的习惯……丰富多采的传说,充满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新鲜生动,情趣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可以说,巴蜀人民的机智与幽默,贯注于三国传说之中;而三国传说又培育了更多的机智幽默的巴蜀人。

其三,三国文化对巴蜀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民众心理也产生了巨大而深广的影响。这个问题十分复杂,这里只能略举数例。例一,巴蜀地区的主要剧种川剧,其大量剧目中,数量最多的便是三国戏,仅现存的就有160出左右。四川艺人说的是:“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例二,巴蜀地区的各种曲艺门类,如评书、清音、竹琴、金钱板等,都有许多有关三国的曲目。在没有广播、电视、电影,文盲占人口大多数的漫长岁月里,这些三国戏、三国曲艺,不仅是广大民众消闲娱乐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他们认识生活,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例三,巴蜀人重情义、讲信用、勇敢顽强、吃苦耐劳、诙谐灵巧的品格,与三国文化的熏陶也颇有关系。

5.巴蜀文化心得 篇五

男1: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女2:巴蜀少年 风华正茂遨游书海

男2:文理学子 放飞才情纵贯古今

女1男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2男2: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女2:欢迎来到四川文理学院巴蜀风文学社第二届金穗文化节晚会现场。

男2:巴蜀风文学社自1976年创立以来,与学院同成长共发展。是我院创立最早,会员最多,规模最大,发展最好的优秀社团之一。

女1:在院团委、中文系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巴蜀风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文学为主体、集话剧、朗诵、读书交流、锅庄等多种校园文化的综合性社团。

男1:巴蜀风文学社人才汇聚,规模千人。星移斗转,文脉流传二千余载;车载船装,文籍刊行数万多篇。回首悠悠36载,成效斐然,所育良才如星星之火遍及华夏

女2:接下来由我荣幸地向各位介绍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他们分别是„(如果嘉宾比较多可以几个主持人分别介绍)

男2: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同时,我们要感谢中国农业银行达州市通川支行和佐格摄影对本场晚会的大力支持。

女1: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巴蜀风文学社指导老师,中文系党总支书记杜松柏老师为本次文化节致辞。

男1:感谢杜书记对巴蜀风的祝福。

女2: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宣布:四川文理学院巴蜀风文学社第二届金穗文化节晚会 合:现在开始

节目串词

1、情景舞蹈《献礼解放军》

地动山摇,摇不散军绿色的身影

天崩地裂,震不碎武警官兵的宽厚的臂膀

云南彝良地震发生后,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武警官兵们在第一时间全力以赴投入抢险工作,用赤胆忠心在灾区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

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时候,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从支离破碎彝良抢救出奄奄一息的生命。下面,让我们向所有奋战在致敬

请欣赏情景舞蹈《献礼解放军》

2、诗朗诵《蚂蚁》

昔日古都,繁花似锦 状元探花面天子

今朝盛世,物华天宝 青年俊杰逐鹿北。

风餐露宿,打不湿梦想。

前路崎岖,阻挡不了追求。

为了生存,为了理想,我们北漂,我们满怀豪情

为了梦想,为了追求,我们蜗居,我们不懈奋斗

让我们倾听,北漂一族的心声

请欣赏诗朗诵《蚂蚁》

3、古典舞《落花》

遥望一轮明月,银辉满泻。独揽一袖清风,霞光荡漾蹁跹小步绫罗舞,皓月遮蔽花羞涩。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步步生花花叹惋,佳人颦笑皆俏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步一落花,一舞一倾城。

请欣赏舞蹈《落花》

4、古乐器合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幽幽古琴声,寂静天籁扬。

优雅古筝,“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苍凉二胡,“木骨钢筋佩弓 裹革冠骨,天赖神韵奏乐 吟曲传情”

起始于青萍之末,回旋于学子之胸。

是的,那么在接下来的节目里,就让我们再更加零距离地感受这种古琴引春江,弦声弄柳梅的浪漫吧

请欣赏古乐器合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5、话剧《山海情》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物质条件,只身前往条件艰苦的大山深处,为贫

瘠的土地带去先进的知识。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放弃繁华时尚、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带着信仰和爱,朝着最需要他

们的地方,坚定地把青春留在那里。

今天,我们也要向大家介绍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山东海洋大学的学生,在大山深处支教,和

当地村民结下深厚友谊、难舍难分的故事。

请欣赏话剧《山海情》

6、独唱《》暂时没有曲目

7、小品《甄嬛传》

在幽幽深宫里,我们总是能看到国色天香的女子,或是风头正盛,御花园里,姿态妖娆。或

是冷宫孤寂,形单影只,孤芳自赏,落魄潦倒。

或是皇宫大道,仪态万千,众星拱月,或是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白发宫女在,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却无休无止

闲话说玄宗,在光明正大的牌匾殿前指点江山、运筹帷幄

今晚,大清王朝的甄嬛穿越到我们的舞台,让我们见识一入侯门深似海的后宫生活。

请欣赏小品《甄嬛传》

8、乐队

遥望朱墙黄瓦,红颜斜倚薰笼 坐到明 的落寞在岁月的长河中涤荡,渐渐远去

感受青春脉搏,九曲州河的清波里荡漾着巴渠明珠千年的璀璨

是的,在我校有这样一支乐队,他们成立于2011年,摇滚是他们的态度,用摇滚喧嚣他们内

心的渴望与梦想。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摇滚在这里绽放,下面我们有请斑马线乐队

9、《串烧》

10、武术《精神》

在这片文学天地里,不仅散发着油墨的清香,还跳动着青春的脉搏。

在这里,有着我们对生活的激情,更着有对未来的渴望

是的,飞扬的青春散发着无穷活力,年轻的学子充满着蓬勃的朝气

接下来欣赏六和跆拳道训练营为我们带来的表演 《精神》

有请

11、现代舞《tender heart》

蓊蓊郁郁的原始森林,哺育了热情奔放的古巴人民。

自由率真的舞曲,庆祝着古巴人民的胜利和丰收。

水袖翩翩摇曳古典韵味

舞步点点散发现代风情

文学,海纳百川,我们不仅接收古风古韵的优雅,也接收热辣鲜活的激情。

文学,有容乃大,我们不仅热爱唐诗宋词的平仄,也热爱桑巴爵士的旋律。

此时此刻,在九州同庆的舞台上,请欣赏拉丁舞《tender heart》

12、情景诗朗诵《那一年》

那一年,我们不知乌鸦反哺、只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那一年,我们不知羊羔跪哺、只管衣食无忧,挥霍无度。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树欲静而风不止,莫等子欲孝而亲不待。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过而不可思者,亲也。

在我们虚度年华的时候,在我们浪费青春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起为了我们日夜操劳的父母。请欣赏诗朗诵《那一年,我们好像很有钱》

13、新疆舞《西域风情》

叮当的铜铃,用喁喁细语,缓缓地诉说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

悠长的寂静的古丝绸之路,倔强不屈的沙漠之舟,深深浅浅的脚印散发着千百年历史的芳香 蓝天下,群山峻峭,岩壁映日,红光熠熠,密林绿野,飞瀑如白练飘舞,急泻而下 草原上,骏马奔驰,牛羊成群,溪流淙淙,百花盛开,能歌善舞的民族,将西域的美和智慧世代流传

请欣赏舞蹈《西域风情》

女1:没有松岗的秋,雁去长空;没有飞雪的冬,乍暖还寒”

男1:一夜高风调碧树,凋不了青春不变的火焰;满地余寒露凝香,凝不住我们绝美的青春年华 女2:在灯火与微笑编织的舞台上;在这欢歌与笑语汇合而成的海洋里

男2:在这永恒与温馨共筑的莲花湖畔,飘洒着我们风华正茂,意气昂然的真情欲语 女1:巴蜀风文学社第二届金穗文化节晚会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男1:是的,在此,我们要再次感谢中国农业银行达州市通川支行和佐格摄影对本场晚会的大力支持。

女2: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践行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为丰富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奉献自己的力量。

6.巴蜀小学 篇六

大家好!我是巴蜀小学的导游――四年级三班的成林翼,我来给你们介绍巴蜀学校的美丽。你一进大门,在看看古香古色的大门,你会想起是周勖成一九三三年创建的,原来的叶圣陶先生还在这里教过书呢!

在原来抗日的时候,周勖成和几个人出钱来创半的巴蜀小学,让小学生学知识,来打日本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刚刚过完了一年,转眼间又过了一年。小学生长大成人了,他们一起去参加革命,在共同努力下在战争的时候,他们把小日本坏蛋打回了老家。

现在的巴蜀小学更美丽。我带你走进后门口,站在景观大道上往左边看,那是圣陶阁,如果你有想不通的是可以去第一层的心灵对对碰,向右看是菁园是二年级的摇篮,紧挨着的是泽园是三年级的乐园,接着是湘园,那是五、六年级的知识食堂。

往逸夫楼看,那透亮的玻璃门窗闪着耀眼的光芒。站在逸夫楼上往外看,巴蜀学校的.美景大半收在眼底。

这就是我们的巴蜀园,如果有空,可以来这里参观!

大家好!我是巴蜀小学的导游――四年级三班的成林翼,我来给你们介绍巴蜀学校的美丽。你一进大门,在看看古香古色的大门,你会想起是周勖成一九三三年创建的,原来的叶圣陶先生还在这里教过书呢!

在原来抗日的时候,周勖成和几个人出钱来创半的巴蜀小学,让小学生学知识,来打日本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刚刚过完了一年,转眼间又过了一年。小学生长大成人了,他们一起去参加革命,在共同努力下在战争的时候,他们把小日本坏蛋打回了老家。

现在的巴蜀小学更美丽。我带你走进后门口,站在景观大道上往左边看,那是圣陶阁,如果你有想不通的是可以去第一层的心灵对对碰,向右看是菁园是二年级的摇篮,紧挨着的是泽园是三年级的乐园,接着是湘园,那是五、六年级的知识食堂。

往逸夫楼看,那透亮的玻璃门窗闪着耀眼的光芒。站在逸夫楼上往外看,巴蜀学校的美景大半收在眼底。

7.巴蜀文化心得 篇七

主要著作有《三国演义辞典》、《校理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评点本、《罗贯中和〈三国演义〉》、《三国漫话》、《三国演义新探》、《图说三国》、《沈伯俊说三国》等。

《三国演义》成书以来,已成为仅次于《论语》、《老子》等原典的“亚经典”,也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具雅俗共赏特色的“亚文化”之一。这支文明的血液注入之后的千百年来,华夏大地上处处显现出它基因的特征。作为蜀汉辖区中心的四川,其特有的巴蜀文化与三国文化又交融出别样的风貌。

11月的一个下午,记者专程采访了沈教授,请他讲述了《三国演义》与巴蜀文化间的渊源。

多层次的三国文化

我们谈三国文化,论三国文化,但对于三国文化的确切概念却很模糊,大多数人将其理解为三国时期的文化,其实这是狭义的理解。深谙三国文化的沈伯俊教授从学术层面上将三国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历史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在史料中的反映。第二个层次是历史文化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物質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第三个层次是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并不仅仅指、也不等同于“三国时期的文化”,而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以三国故事和三国精神的传播演变为流,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文化。这是一种层层递进的文化,我们平常说的“三国文化”只是大文化概念下的一小部分。

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巴蜀文化最早是分为巴文化与蜀文化,周朝开始,在现今的成渝地区出现两个重要国家——巴国与蜀国,巴国以重庆为中心,蜀国以成都为中心,围绕两个中心地带相应形成了“巴”文化与“蜀”文化。早期蜀文化和巴文化虽然各有自身特征,但和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相比,共同性很突出。后经秦朝统一,巴文化与蜀文化这两个小文化圈渐趋一体,成为一个大的文化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巴蜀文化。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时期,四川成为大后方,一大批大师级人物来到四川,带来了造就了四川文化的繁盛。当时三星堆遗址已经发掘,出土了不少战国前后的巴蜀铜器,有着很强的自身特色,这引起了当时入川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并据此提出了“巴蜀文化”的命题。可以说“巴蜀文化”最早是一个考古学意义上的概念。

因当时可靠文献记载很少,对巴蜀文化的认识主要是从流散文物中所见到的某些铜器(尤其是铜兵器)上得到的,研究进展缓慢。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巴蜀文化”的概念也主要在考古学界和史学界流行,应用也主要局限于考古学和历史学科范围内。但随着学术研究的拓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形成以及观念的不断革新,这一界定逐渐被打破而在更广泛的方面得到应用。

90年代,四川省社科院成立了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沈伯俊教授在会上发言,提出:“巴蜀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大文化的概念。巴蜀文化就是从古至今发生在巴蜀大地上各种文化的总和,是一种大文化意义上的巴蜀文化。”现如今我们所说的有关四川的历史、民俗、旅游、饮食、文学、艺术、宗教等都属于巴蜀文化,大文化意义上的巴蜀文化包含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

三国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关系

三国文化与巴蜀文化总的说来是一种交叉的关系。三国文化中有巴蜀文化的元素,巴蜀文化中也有三国文化的元素。现在我们讲的很多大文化观上的三国文化,如三国遗迹、三国旅游开发等也是巴蜀文化的一部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主要讲述的是刘蜀集团的创业兴亡史,是站在整个历史变迁的角度进行的宏大性叙事,涉及到巴蜀的主要是蜀中人物,及发生在巴蜀大地上的故事。正面关于巴蜀的铺陈很少,虽没有直观描写三国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接,但却从客观上促进三国文化在蜀地的传播与兴盛。

正如沈教授所言:“应该感谢罗贯中,尽管他似乎不曾到过巴蜀,也无意专写巴蜀,却使巴蜀的千百万读者为自己历史上的先贤英杰们油然而生绵绵情思,为今天的巴蜀广大人民留下了一幅幅各具风采的先贤画像。”

三国文化是一大宝藏,一部《三国演义》为巴蜀地区留下了太多。沈伯俊教授将此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三国遗迹巴蜀多。在广袤的巴蜀大地,三国遗迹数不胜数,以成都为心广泛分布,成都有闻名全国的武侯祠和刘备称帝即位处的武担山。由成都往北,有广汉的雒城遗址、罗江的庞统祠墓,绵阳的富乐山(刘备入蜀时与刘璋聚会宴饮处)等。由成都往东,有南充的陈寿万卷楼、谯公祠(纪念谯周)、王平墓等;再顺江而下,到重庆,有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八阵图遗址等。由成都往南,有夹江的诸葛点将台,金沙江畔的五月渡沪处,西昌的孟获城等等。

二是三国传说缀满巴山蜀水。巴蜀地区作为蜀汉的主要疆域,有关蜀汉人物,尤其是诸葛亮的传说故事,自然就特别丰富。今天能够听到的三国传说,绝大多数产生于《三国演义》成书之后,或多或少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又超出《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之外,纵横腾挪,大胆发挥。

三是三国文化对巴蜀地区的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民众心理也产生了巨大而深广的影响。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三国演义》对川剧和曲艺的影响。川剧中的大量剧目,数量最多的便是三国戏,仅现存的就有160出左右。

充分利用巴蜀三国文化:人文和经济的双赢

影响如此之大,如果不加以引导利用,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特别是上文所述的三国遗迹,这些遗迹如果形成系统的旅游文化景点,不光是对普及三国知识,而且对提升整个四川旅游产业的文化底蕴都有不小的益处。

对此,沈教授早在其《努力打造川陕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一文中就作了定论:“四川是全国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知名度最高、开发价值最大的地区。”并依据景点的分布,设计出了一条“川陕三国文化旅游”的路线,这条路线包括一个中心区(成都)、一条黄金线(以成都、西安为起始点,沿川陕公路展开)、一条旅游线(以四川的成南、成绵广两条高速公路为依托,串连成都、南充、广元、绵阳、德阳五大中心城市,网罗众多景点)、多个闪光点(成都武侯祠等)。

将这些景点与本地区其他的人文旅游、自然风光旅游有机整合在一起,逐渐形成沈教授所提出的“大天府,大旅游”的概念,这无疑是经济和人文的一种双赢。

上一篇:教育学毕业生求职简历下一篇: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