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2024-09-29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共8篇)

1.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篇一

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

(一)徐显明

 2012-08-06 15:43:15

来源:法制资讯

高水平的法学院应当同时担负五大使命:培养治国理政和从事法律职业的杰出人才;改善对正义的管理,营造社会的价值观;创新法学理论和思想,以指引法治实践;补漏社会付阙和改革完善制度,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营造和弘扬法治文化,推动社会成员把法治作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法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瞩目的一个焦点。法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同时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把握好中国法学教育的特色和方向。

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人们在谈论“趋势”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概念是“化”;比如“全球化”,指的就是全球发展走向一致的趋势。“化”的过程,就是趋势形成的过程。当下中国法学教育的处境,已经与十年前大为不同。十年前还处在十字路口上徘徊不定,经历了十年艰难探索后的今天,共同性的发展方向——趋势——已经渐趋明朗了。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第一,职业化。过去我们曾讨论中国法学教育到底是走一条学术型的道路还是职业型道路的问题,这个问题曾困扰我们多年。受困的主要原因是几乎所有的法学院都受从争取硕士点到争取博士点,再到争取二级学科重点博士点,再到争取一级学科重点博士点。这一学术指挥棒的指挥,试图把所有的法学人才都培养成能创新的学术型人才。这实际上是法学教育在被误导的情况下走了一条弯路。现在大家的共识终于形成了,那就是向职业化方向发展。职业化这个趋势的基本形成,是法学理论界与法律实务界共同的期待。当然,这个大趋势并不排除保留或者说由其自己形成以学术为主并以思想创新为追求的学术型法学院的存在,也不排除以培养司法实务人才为主导目标的职业型法学院。事实上,以学术为主的法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一定全部从事学术活动,更多的还是以从事法律实务为选择。在这里,不能将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深厚的理论修养能够提高人对具体问题的洞察力和理解力,这对于法科学生的职业前景而言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样,不经受实际情况挑战和磨练的理论,可能是苍白无力的。总体来说,职业化是当下我们的法学教育要面向未来的一大趋势。

我国法学教育在职业化方面有两个缺陷。第一个是缺乏司法伦理的训练。不具有司法伦理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是很危险的,就如同守仓库的盗贼。司法腐败与缺乏职业伦理教育有极大的关系。一个人的伦理水平不是通过知识来获得的,而是遵循某种训练路径。人的有德与高尚是在消除对己义务的冲突中被驯化出来的,没有这一过程,便没有高尚。司法腐败要从法学教育上寻找源头;第二个是缺乏职业技巧培训。没有职业技巧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无法适应职业要求。这两个缺陷将引导我们对当前的法学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在教学内容上,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应该有充分的现实关怀,着眼于实际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只有密切同实践相结合,理论的发展创新才有可能。教学方式和师资配置也需要有一个变化,例如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中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对学生的司法实践经验和技能的训练。

法学教育职业化的目的,也在于培育一个具有共同法律信仰、职业伦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是这个职业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一个社会的司法保障机制是要靠他们提供的。近代制度文明很好地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另一个是解决了社会保障问题。保障系统中有两个系统,政府系统和司法系统。政府系统提供的是生存权利的保障,司法系统提供的是社会公平性的恢复。社会不公的情况产生后,要有一个机制来纠正它,权利受到侵害后,也要有一个机制来纠正它、补偿它,这个机制就是司法机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功能在于保证这个机制健康地运行。

第二,多元化。法学教育追求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但并不妨碍多元化这一发展方向。多元化是早已形成的一个趋势,现在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多元化趋势恰恰要求法学教育要办出特色。法学教育越是普及,规模越是扩张,特色办学的价值就越是凸现出来,这不仅仅是法学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各法学教育单位适应市场竞争所面临的挑战。多元化是法学教育的表象,其内涵是不同的法学院办出自己的特色,多元化趋势就是特色化趋势。每一所法学院今后的发展,要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法学院的独特品格或不可替代性与独有魅力。没有特色就没有多元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特色的法学院就是缺乏存在价值的法学院,也就是质量无法体现的法学院。特色既可表现为学科门类上有自己的优势研究领域,也可表现为学生培养目标上偏重理论还是实务,还可表现为人才培养层次上的区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适应多元化趋势与追求自身发展特色,不能成为低水平的借口和遮羞布。

第三,精英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快、规模最大的法学教育大国。目前,全国开设法律专业的大学已经有六百多所,开展各种形式法学教育的单位总计有九百多个,法律专业的在校学生七十多万人。从规模上看,法学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

这一状况与近年大学扩招带来的高校规模膨胀是同步的。大学教育整体上的大众化,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但法学教育却要另当别论。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大众化论者认为法学教育还远未满足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需要继续扩张。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法学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问,要使有限的法学教育资源获得最高效的产出,必须更新现有的观念。法学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将是法学的贫困和危机。法学处于“粗放式”发展中,量的增长快,但质的增长不足。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常识是,数量与质量总是呈反比例关系的,“少而精”者有,“多而精”者鲜为见也。规模越大质量一定越低,而且引发严重的就业危机,目前,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各个专业中最低的,这一信息必然会很快传导至法学教育环节本身。法学教育近十年的最大贡献可能只是为高等教育贡献了“毛入学率”,其表面繁荣的背后是深刻的质量危机、就业危机和声誉危机。

人们已经慢慢认识到,未来的法学教育应该向精英化方向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条件办法学院,也并不是所有考上大学的人都可以学习法学。美国法学教育的两大特色,第一是高度的职业化,第二就是高度的精英化。中国法学教育的未来,以现在法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和就业之后的发展是否成功作为标准来做一个判断,可以发现有的法学院毕业生仅有百分之四五的人从事法律职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毕业生不能从事法律职业。而以法律为业之后,又有许多人被淘汰和转行。一个好的法学院,应该是能够给学生提供较高的成才率和事业的成功率。法学教育不能再对质量、就业和声誉三大危机充耳不闻了,不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的法学教育,就不是好的法学教育。如何在法学教育的起点上吸引精英、如何把进入法学院的学子培养成为精英、如何使精英成长为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领袖,是精英教育的基本内涵。精英教育应该成为中国今后法学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第四,正规化。这个趋势的任务我们现在还没有完成。中国法学教育在规模宏大的背后是在告诉我们,那些快马加鞭兴办法学教育的校长或院长对法治及高等教育规律认识是何等的肤浅。我认为,中国法学教育以规模求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结束这个时代在制度上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走向正规化。正规化的法学教育是什么?它一定要以结束非正规化的法学教育为前提。在法学院校接受过系统法律思维训练的人,和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人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对法律态度的不同上。对法律的信仰是在专业训练当中形成的。但是非正规化的法学教育,受教育者一开始就只是把法律当作未来谋职求生的一种手段,在其起步的法律意识中,法律是被当作工具来对待的。因此,这样的法律从业人才既不会忠诚于法律,更不会对法律有献身精神和形成信仰。所以应该尽快结束中国非正规化法学教育的时代,否则,法学教育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当良莠不分时,劣币驱逐良币就是必然的。

第五,国际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法学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开放的社会和健康的市场经济都需要法律不断发展。这个趋势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显突出。中国自加入WTO开始,就已感觉到了国际法律谈判人才及跨国诉讼人才的短缺。目前中国已是世界公认的大国,我们参与世界的深度、广度都在加大,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机会和空间也在增大,法学教育有责任培养国际型人才。一部分高水平法律院校早已有了这种自觉。中国政法大学、北大、清华、人大、吉大、武大、山大、浙大等校,都已在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上作了各具特色的探索,一些后起的法学院校在彰显国际色彩方面也在奋起直追。当然,法学教育的国际化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提高法科学生外语能力、优化知识结构,也包括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的变革。而且,顺应法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仅在涉及法科学生的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在改善教育管理体制、师资知识结构、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总之,要讲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的话,以上“五化”所涉及的方面,是首先应该给予思考的。(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斯宾

2.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篇二

叶澜, 祖籍福建南安, 1941年12月生于上海, 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及教师教育改革等。已出版的专著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撰写并主编的丛书与研究报告有“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系列丛书及《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年度报告》等。她承担多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内容简介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一书由叶澜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成员共同著述形成。他们在积累多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一次全面、历史性的反思与未来展望, 全书呈现出了理论透析的力度和深入实践的厚度。

全书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导论”是叶澜教授对社会发展与基础教育关系的概要理论研究, 它是全书理论精神的集中表达, 也是对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准确定位。第二部分由第一、第二章构成, 从历史的维度对改革三十年基础教育变化进行全程式研究, 旨在展现教育变革的历史逻辑。自第三章开始, 叶澜教授分别对基础教育系统改革、基础教育学校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国际借鉴和本土探索等六个专题进行评析, 力图形成对基础教育改革重大问题的专题式的深化探究与认识。最后一部分由“中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研究”两章构成, 提出了未来发展中带有局限性和前提性意义的重大问题。

(一) 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的发展

1978年的改革开放, 使中国社会进入新一轮的加速转型时期。新的时期,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地位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为:确立、清晰、成熟。第一阶段确立了“将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重点”的主要思想。第二阶段, 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其置于社会发展首位, 形成“科教兴国”的社会发展理念。第三阶段重申基础教育是整个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 基础教育全程式研究

叶澜主编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一书, 将我国基础课程改革划分为四个时期:

(三)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重大问题评析

书中列举了若干个重大问题, 在此仅列举一二:

1. 基础教育系统改革评析

叶澜教授认为, 教育系统的纵向构建, 已经从传统以“学龄期”下延到“学前儿童”为教育对象;横向沟通从自我封闭向开放灵活的系统转变;教育制度的整体形态, 也从改革开放前的“底盘不厚”“顶盘过尖”向“底盘宽大”“顶盘延展”的形态转变;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从强调分离开始逐步走向融合。

2. 基础教育学校改革分析

从总体方面而言, 学校教育的价值提升了, 具体表现为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对国家、民族的价值以及对人类的发展价值;重心下降了, 比如, 教学下降于更多学生的参与状态, 生成了自主, 富有内涵的班级活动, 实现了学生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与对话;结构更加开放了, 在教学活动方面, 强调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校办学方面, 面向社区、家庭、社会, 并且向网络空间开放, 在教学系统内在结构方面, 有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开放, 还有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开放;课堂教学与班级建设之间实现互动;一系列的改革也激发了教师个体以及校长等管理层面的动力。

3.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借鉴与本土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所取得的发展与成就都与国际教育改革息息相关。首先, 我国恢复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风尚。其次, 在教育上, 更加追求平等与公平的教育思想, 横向维度上表现为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 纵向维度表现为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效果平等。再次, 终身教育思潮和终身教育体系给我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创新概念”和“全球化思潮”在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 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性思考

在走过了三十年的改革之路之后, 中国基础教育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十年改革所积聚生成的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转化生成的新质, 为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筑起一个新的平台, 但对于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社会而言,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在进行科学战略规划的同时, 也需要清醒把握全球变局。

三、相关启示

立足现实,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叶澜教授对基础教育的过去、现状都做了清晰全面的阐释, 并且提出了未来改革发展性的思考与建议, 对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

首先, 基础教育改革方略要实现基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长期以来, 应试教育在地方、学校相当普遍, 学生用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阅读的方法进行学习, 学校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 甚至是唯一标准, 结果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虽然, 国家制定方针政策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但是随之又出现了“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的尴尬境况, 素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严重相脱离。21世纪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 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 需要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风尚逐步得以恢复和树立, 但是, “钱学森之问”又一次引发了我们深思,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国的基础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要深入实践中, 行动起来。

其次, 基础教育改革方略需加大力度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通过政策倾斜和资源优先配置的方式促进部分学校的发展, 并不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长久之计,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终于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关注点有三:一是区域之间, 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不同学习者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 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重要的是合理配置资源, 办好每一所学校。具体来说, 一是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这是导致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的根本原因;二是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 杜绝偏重“发达地区”、“重点校”和“社会资本丰厚学生”的倾向;三是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 确保标准化和规范化。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要做好一切有效措施促进儿童公平、平等地接受教育, 让所有儿童有学上、都上学、上好学, 逐步普及全民教育。

最后, 基础教育改革方略要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落实到学校层面, 要发挥校长的专业管理能力, 确保学校中的民主管理, 既赋予了校长个人应有的管理权限, 又确保了学校管理在校长变更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稳定;教师层面, 要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不断推出专业化的制度予以保障、规范和激励教师, 提高课堂质量和专业水平。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 应该加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传统经验和国际趋势研究, 努力实现“质量、民主和公平”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促进课程设置的多元化, 积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3.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篇三

关键词:宽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14-03

收稿日期:2015-02-02

作者简介:陈秋媚(1981-),女,汉族,广东兴宁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广东 中山/528437)

一、“宽带中国”影响职业教育的办学环境

发展宽带网络是当前众多国家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是信息时代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宽带网络建设,把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支撑作用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互联网发展主题从“数量”向“质量”转换,具备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提升、与传统经济结合紧密、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影响力度加深等特点。

2013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信息消费的相关政策措施,提出要全力打造“便利百姓、惠及民生的‘宽带中国”。次月,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将发展宽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在2014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宽带中国”战略的提出,推动中国进入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变革:

1.重大产品产业化

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宽带中国”蓝图的实现将使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家庭等重点领域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不断得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关键设备核心芯片、高端光电子器件、操作系统,宽带网络核心设备等高端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并得以产业化。

2.集成应用普及化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是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宽带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加快了企业宽带联网和基于网络的流程再造与业务创新步伐,而网络能力提升与应用服务创新的结合,势必引起传统产业结构新一轮的调整和转型。另外,宽带应用模式的改革创新也将带来新市场、新业态、新服务,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以及产业规划、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等智慧产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

3.城市管理智慧化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也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它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探索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新模式,尤其注重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数字化城市管理、历史文化保护等宜居建设,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务服务体系等政务服务,教育、就业、住房保障、社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智能交通、能源、物流、金融等专项应用智慧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运用。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统计,目前国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已达到154个,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另据安信国际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至80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达2万亿元。这将从根本推动了人与信息网络的无缝链接,对人的素质和生存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4.教育发展信息化

网络基础设施、音视频技术以及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的出现,使学习方式从线下到线上,学习内容从约束限定到自主选择,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改写了传统的授课模式,而国际顶尖大学作为MOOC的主力先锋,更使精英教育成为人人触手可及的网络课程,颠覆了教育的既定格局。“MOOC与自开放大学以来的任何发展相比,激起了在高等教育中运用媒介技术的更大兴趣”。自2008年始,历经美国顶尖大学的加盟,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以及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向全世界推出中国 “大学公开课”,致使“高等教育陷入了互联网狂热中”。在这一场国际教育改革风潮中,信息技术的影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宽带中国”的全面构建,必将使这场运动在中国进行得更加深入。

“宽带中国”视域下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

二、适应“宽带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

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宽带中国”战略带来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的新变离不开人才支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指出,要“争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对宽带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宽带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宽带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课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与经济产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实践中聚集和培养宽带相关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另一方面,宽带网络带来观念、技术的全方位变革,让人们的交往、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认为,网络时代追求观念的民主分享,人们以免费的方式分享他们想分享的;读者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他们有机会去扮演更积极的角色。而网络的扩散、去中心化特质促使人们认识到“不要断言谁是创造者,谁也不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宽带中国”战略推动未来的中国进一步向网络化时代深化,这些变革给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带来的影响,不应回避也无法回避。中国职业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回应:

1.改革专业结构布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宽带中国”战略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职业教育要按照服务国家战略的要求,着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实体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构建合理教育结构的能力。近两年,开设物联网技术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等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职业院校有所增加,但相对于飞速发展的宽带及其应用产业而言,能够胜任其建设、管理、维护、运营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依然欠缺。

首先,职业教育应立足前瞻性,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方面做出预测和调整,培养适应宽带相关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采用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创新宽带相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改革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关切宽带产业发展上升期企业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深化合作,为其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彰显职业院校自身的价值。

其次,将信息素养作为网络信息化时代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予以重视。这在台湾职业院校中已经形成共识。如朝阳科技大学将信息科技应用能力与专业与实务能力、沟通协调与团队工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并举,作为在校期间学生应当掌握的四大核心能力之一。万能科技大学则将“全人教育、数位大学”作为教育宗旨,要求把数位能力的培养嵌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职业院校应与时俱进,形成职业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注重信息技术及素养、网络信息检索、文本信息处理、图形/图像信息处理、音频信息处理、动画信息处理、多媒体作品集成、网络交流资源共享、信息安全等知识普及,强化学生信息道德素养,培养具有较高信息能力、信息素养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宽带产业和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发展。

2.推行MOOC课程,变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职教办学质量

目前职业教育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大力推行MOOC课程,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变革学习方式。学生从“书本学”到“网络学”。MOOC 的产生顺应了技术的普及和用户数字行为习惯的变化,通过社会化网络学习环境向参与者提供围绕某个主题的分布式的开放教育资源。90后是被信息“喂”大的一代,相比文本阅读,网上冲浪更切合他们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更能让他们产生天然的亲近感。同时,网络世界信息海量、传递快速,职业教育通过互联网的交互平台,推行“书本学”与“网络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打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促进学生信息整合与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同时,学习的远程化还有助于打通课程学习和现场实习之间的壁垒,让学习在校期间可以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生产流程等,实习阶段又能随时“充电”,补充完善专业知识。

二是变革课堂组织形式。MOOC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微视频,即将每周的课程分为多个视频模块,每个模块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短小精悍,通常为 10 分钟左右。职业教育可通过开发MOOC课程,试行“翻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模式,打破现有的班级授课制的批量生产的组织形式,向个性化、分散化、远程化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回家练习,即使是项目化教学,也偏向于正向、单向的知识呈现,很难顾及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小组讨论、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散思考、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变革教育方法与手段。Mooc课程的教师还常常提供课程教材,或推荐相关视频和阅读材料作为拓展学习内容。在这里,“以学科、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和鼓舞。大力推行如互动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探讨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充分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云教育、大数据、大资源包等,丰富教育方式和手段,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四是变革教育评价体系。考试分数单一的一元化评价方式极端、片面,使学生沦为只会考试的机器,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MOOC课程平台支持数据内嵌,学习者可以通过第三方网站上传作业进行分享和交流。通过同伴互评功能,学习者可根据教师提供的评分规则和要求,对抽选的随机作业进行评分,为教师评分提供参考。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转向网络学习评价、鼓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注重人的能力发展,注重人的社会情绪力的引领。同时,职业教育强调的企业评价也可以通过MOOC实现,如Udacity作为一个盈利机构,与世界500强公司合作,成为他们招聘员工的重要平台。学生可以在他们的Udacity 个人简介中上传简历,如果他们能够出色地完成特定的高要求的课程,将会在这里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招聘公司则需要向Udacity支付介绍费。这就是说,MOOC课程依托的开放平台,可以让企业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从而判定他们的能力。

3.做好用好大数据,打造职教资源平台,建设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贡献。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职业教育信息发布平台、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库、职业教育教育仿真实训系统、职业教育信息管理平台等内容,形成系统的、优质的数字化资源,有利于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有利于创新教育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创新仿真实训资源应用模式,提高使用效益,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

伊凡·伊里奇在《非学校化社会》一书中提出,一个教育制度应该供给所有那些——希望在他们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通过可利用资源学习的人。允许那些希望分享他们所学的人去寻找那些想要学习这些知识的人,最终,提供给所有那些想要对公众发言的人——一个挑战他们知识的机会。传统产业的转型要求技术、管理的更新,更体现在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人的转型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区域性的职教共享资源库,对于加快城市务工人员市民化步伐,满足市民的学习需求,参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瓶颈。劳动者教育水平低下,不仅使其无法直接满足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要求,而且也影响其“干中学”的能力。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加大了生产、管理的技术难度,更对一线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职业教育应通过公共资源平台的建立,为转型中的从业人员提供“充电”渠道,通过技能培训、学历教育促其转型升级,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第二,“宽带中国”战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亿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3G/LTE用户超过12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11亿,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但智慧建设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在于一座城市的市民科普素养是否跟得上智慧城市的发展步伐。职业教育作为民生工程,具有教学师资和环境的优势,应该主动承担起“智慧普及”工作。如启动智慧课堂系统培训工程,针对社区特定对象,以无线知识普及、无线网络应用、手机常用软件知识普及、政策法规二维码下载等为主要内容,编写“智慧教材”,开设“智慧课堂”等,提升全民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6240.htm

[2]王荣. 智慧城市扩容带动万亿产业规模[N].中国证券报,2013-01-11.

[3]Hernández-Leo,D.,Ley,T.&Klamma,R.,et assailing up Learning for Sustained Impact[M].Springer,2013:22.

[4]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

[5]保罗·柯艾略.网络时代的观念分享[N].经济观察报,2009-06-15.

[6]张祺午,程宇.鲁昕:努力提高服务国家战略能力[J].2012(12):45-47.

4.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篇四

三、课题研究方法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收集国内外科研机构有关的成果与发展动态,把握课题研究的任务,围绕重点,既注重理论研究,又紧抓实践研究;既注重自我纵向研究,又积极横向汲取他校已有的成功经验;既注重科学研究,又重视成果推广,并在推广、运用中发现不足,及时矫正、深化、完善研究成果。(1)实验法:分别在低、中、高段年级用科学方法抽取部分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2)个案研究法:整理典型个案实录,作出分析评点,研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3)调查法:问卷、座谈、采访、了解心理健康状况及研究效果;(4)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5)观察法:在教学实践中,观察被研究对象的心理有关方面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7)课堂渗透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的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1、网络对农村城镇小学生学习、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农村城镇小学生热衷网络游戏的原因,特别是游戏成瘾的原因;

2、研究农村城镇小学如何利用网络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3、研究符合西部农村城镇小学的网络教育模式,尤其是构建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的联动机制。

4、摘引和创建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资源,并科学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将研究第一、二方面的内容,研究的难点将是第二方面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经过三年的实验研究,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学校将学生心理教育纳入了常规教学管理之中,在听课、评课活动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作为一项量化指标。全校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自觉地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课题组在学校的支持配合下,基本构建起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联动育人机制。学校家长委员会是这个育人机制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由学校牵头,成立“社区工作站”这一专门教育机构,联系相关单位、街道、家长代表参与,建立社区学生图书室、学生专用网吧等教育阵地,分享学校课题组建立的心理健康专题网页、学校“绿色网吧”等主要教育资源。经过三年来的大力推动,联动育人机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学校、家庭、社区三者都十分重视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都十分注重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课题组已经形成教师论文集一本共50余篇,学生征文集三本1027篇,课例光盘二张,专题讲座光盘、教育个案光盘各一张。

4、从实验的直接效果看,实验班级的学生网络成瘾的人数明显减少,他们从网络中学习知识的需求更加强烈,而同时,他们乐观、积极,可以看出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好。

5、课题组创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心灵驿站”即二小课题试验网站,网站内容日趋丰富,登录浏览人数超过10000大关。

6、课题组充分利用研究成果,到荔枝、喜神等农村学校作专题讲座2场,听众2000余人,而且效果良好,反响强烈。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以后的研究方向

1、参研人员虽然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可是,他们的理论素养还不够高,缺少总结提炼,不能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理论。

2、目前的研究仅仅针对本校实验年级,而本地的黑网吧到处都是,网吧老板只顾赚钱,未成年上网极为普遍,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正面效果。

3、由于我们属于经济、教育落后地区,硬件设施还跟不上学生的需求,我们学校有6000多名小学生,目前只有3间多媒体教室,200台电脑,还远远跟不上学生的需求。

5.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篇五

摘要中国的政治文明、社会进步、文化拓展、经济发展都依赖于先进成熟的 教育。同时教育制度又是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关键性因素。教育制度变革的成效往往直接决定着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教育的改革需要奠定清晰的价值和目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政治文化的社会现代化方向相一致,以教育的深化改革达到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以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反哺教育,达到社会良性循环的根本性目的关键词教育发展改革社会作用 文化 经济 政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在数量,规模上迅速发展,通过经费等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以及通过招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在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展观,社会各方面高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教育显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白教育制度改革的理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价值,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教育的公平性

现代教育不仅是经济建设的源泉,科级发展的催化剂,也是社会稳定与平衡的决定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不仅是一种理想,也是一个现实的发展目标。

2.教育的普及性

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模式,就是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过程,通过更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从而提高民族素质,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增进和扩大社会民主。

3.教育的民主性

中国教育需要通过制度的创新,使教育具备完全的公共性,促进办学体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同性事业。

4.教育的人文性

确立以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念,通过教育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民主的教育、人性化的教育,以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同时,使教育成为社会文明和道德的指路明灯,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新源泉。

5.教育的实用性

教育应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需要,通过健全的社会教育,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能够切实地改善人的生存处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样的教育必然是因地制宜的、灵活的和多样化的。以实用为目的的教育才能更好的符合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与完善,具有着重大的价值与意义。当今不断发展的国际社会,教育与科技的相辅相成,无论是国内社会、经济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亦或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映

射出教育与科技的硬实力。而教育又是科技的推动力,发展好教育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一双互补的命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国情,这就造成了中国对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全抄,而应该有选择的学习,完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忽略了教育在其中担当的重要角色。

社会的准则是事物的前进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深化教育改革意义非凡,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在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上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社会影响方面。

(1)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通过教育的改革与完善能够更好改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知识水品以及生活技能。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在培养人才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完善的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教育的不完善已经导致大量国民不能通过教育来改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落下了我国国民的持续发展和区域性发展后续无力,不均衡的病根,也不利于长远的人力储备。

(2)教育具有控制人口的作用。受教育的人口越多,越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实施。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是有限的资源在下一代的培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一步步的提高和改善中国国民的素质。

(3)教育使人口结构更合理。经过教育改革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可以促使人口的地域分布向合理的方向流动,让人口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教育具有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的作用。精神文明的建设与教育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历史说明,先进而完善的教育对于社会的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而言,也是对建设社会精神文明而言的。教育作为社会精神文明支柱的作用,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提高全社会成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消除社会人口结构不全最根本的手段之一,全面普及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为国家繁荣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在文化影响方面。

(1)教育对文化有传递保存功能。教育是文化传输的重要工具。对教育的改革,使其更好地履行其职责,一代一代的把人类优秀的文化传递下去,从而达到文化的储存与文明的延续。

(2)教育对文化有传播交流的功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无时不刻都是在进行着交流。而文化的传播对于了解彼此的习性,以便对更好的适应,掌握,解析,交流文化起到的作用很大。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教育对文化有净化提升的功能。教育使人明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文化的认识有着自己客观,深刻的理解。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良好的教育能帮助受教育者能够发扬优秀的文化思想,规避低俗的文化思想侵袭自我。

(4)教育对文化有创造更新的功能。实践证明生搬硬套的教育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文化的生命在于其不断的自我创新,而教育的改革正是去除过去填鸭式的死板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开拓视眼,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明。

总之,首先是文化的承继者,然后才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只有先承继文化,才能创造文化。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指引的作用。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教育体制,那么,我们的文化也将会变成残缺不全的“遗迹”。

在经济影响的方面。

众所周知,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反馈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首先,通过教育深化进而对发展社会经济提供所需的人力基础。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素质高的人才,普及教育之所以会受到现代社会的高度重视其原因在于它能奠定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下层建筑,而下层建筑又决定了上层建筑的高度,所以说完善的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

其次,通过教育—科学转化—教育的循环过程来达到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科学要转化为生产力是要经过很多的环节,而自始至终贯穿这些环节的中介是教育。由此可见教育体制的改革的重要性预期会对社会经济所造成的深远影响。通过教育—科学转化之间的相互循环,相互渗透,层层递进从而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再次,教育有利于推动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而教育是可以对国民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只有让国民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够主动的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全民教育的推行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的渐进,转变国民旧有的观念,树立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可能。

总之,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更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同样经历着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我国的社会经济又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政治方面的影响。

第一,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我们知道政治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政治有着反馈的作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着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

第二,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民主体现了一个国家民主化的基础,基础都不健全,谈何政治民主,因此,关于教育民主化的改革是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

第三,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不断完善的民主教育正体现了政治民主的不断完善。

由此可见,由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我们应该大力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对当前的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而言,教育体制改革意义远非如此,教育深化促进社会的生产,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教育的民主化可以成为社会民主前进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的建设,教育体制改革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同时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等。可见。开展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实乃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学院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王道俊,扈中平主编.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日)南亮进,(日)牧野文夫,(日)罗欢镇 主编.中国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吴德刚 主编.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6.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篇六

各市教育局,各民办高校、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结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发挥先进典型及其经验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民办教育科学发展,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将组织编写《创造民办教育新的辉煌--中国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成果集》,成果集将由全国政协主管的国家级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编写背景

(一)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宣传我国民办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营造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系统总结我国民办教育办学经验,加强民办教育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的交流和推广,发挥民办教育先进典型及其经验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国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三)宣传国家重视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鼓励广大民办教育工作者抓住历史大好机遇,开创我国民办教育事业新的局面。

二、入编范围

(一)获县(区)级以上表彰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幼儿园单位。

(二)获县(区)级以上表彰的民办教育工作者,包括创办人、董事长、校长等。

(三)获县(区)级以上表彰的民办教育研究成果,省教育厅组织“安徽省首届民办学校校长论坛”论文评选获奖作品优先推荐入编。

三、入编材料

(一)民办教育先进单位

1.先进单位入编内容表(见附件2)。2.办学经验总结。

(二)民办教育先进个人

1.先进个人内容入编申请表(见附件3)

2.正面免冠1寸彩色照片1幅(像素1M以上的数码照片)。

(三)民办教育优秀成果

1.优秀成果内容入编申请表(见附件4)。

2.民办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包括民办教育的课题研究报告、调查报告(5000字以内)、论文(2500字左右)。

3.课题负责人(作者)正面免冠1寸彩照1幅(像素1M以上数码照)。

四、入编要求

(一)入编材料须经所在单位和上级民办教育主管部门或民办教育协会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二)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入编材料,须客观总结入编单位或个人的经验、成绩及先进事迹。

(三)必须是原创成果, 引用须注明出处。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如有抄袭,一经查实取消入编资格,所造成的一切责任由当事人负责。

(四)入编成果应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应具有应用推广的价值,对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对解决民办教育实际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方法和经验,对提高民办教育质量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五)未在报刊、杂志等公开刊物上发表。如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须提供相关刊物授权出版书,否则侵权责任由作者自负。

(六)入编材料一律以word格式排版,用A4纸打印。

五、组稿办法

请各单位按照《成果集入编名额分配表》(见附件1)的要求,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个人及成果的入编材料。各市在组织入编材料时,要兼顾民办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幼儿园的入编名额。入编单位和个人按照通知要求逐级上报入编材料(包括纸质版材料及电子版材料),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材料直接寄送,各市教育局须汇总所属地区的入编材料后寄送。

邮寄地址:合肥市金寨路321号安徽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王华维收,邮政编码:230061,联系电话:0551-2831873,电子版材料发送至:ahjymjc@126.com。材料报送截止日期:2011年6月10日。

六、成果运用

(一)编写出版《中国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成果集》是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使用专项基金开展的一项公益活动,入编材料经专家评审后择优录用,入编单位、个人和成果无需交纳入编费用。对于比较突出的经验成果,推荐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和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会报《学习周报》等刊物上发表。对于特别优秀和篇幅较大的成果,可推荐出版专著。

(二)《中国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成果集》是我国民办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总结,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作为重要的成果报送教育部有关部门、民办教育主管部门及国家图书馆存档,并发行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及民办教育主管部门。

7.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篇七

1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背景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先于其实践而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英、美、加等世界各国未雨绸缪,先行一步思索、策划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蓝图。当然,这些举措并非都无中生有,而是以其时代敏感性、洞察力为基石的。总而言之,在跨世纪的门槛上,各国教育改革者都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寻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特殊国情、文化背景之间的微妙关联,从而以总体的视角来理解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2 关于改革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 关于课程评价改革

评价取向的调整和评价方式的丰富。在《纲要》中,我国旗帜鲜明地点明了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其核心是确立三个课程评价取向: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为了贯彻这些取向,我国强调评价对象的真实性、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和质性评价地位的提高。档案袋评定、苏格拉底研讨式评定的引入体现了这些改革走向的主流。

4 关于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另外,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有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期能为处于这一领域内的学者,尤其是初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8.中国教育滞后经济发展需要改革 篇八

76年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利用“希望工程”来就一个毁了20多年荒唐的千疮百孔的大陆教育。欲百废兴待的大陆教育用高考一线指挥全民教育,迈了小小的一步。人才缺乏,资源匮乏又行进在独木桥上,从又红又专走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学习数理化的极端路,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捡回一点些丢失文化。

89年后的13年教育变成了社会产业,成了政府财政摇钱树,从幼儿到大学入学者全额缴费,高中每学期4-5千,(高的达到1-2万)不仅用学费维持学校教学,还上交部分学校收入上交财政。学校出现大量负债工程,高贷社会资金盖学校,校长政绩成了学校一年一变的工程形象,学校负债运转。很多黑手伸进了学校,推销设备大吃回扣,推销“思品”占学生课时吃回扣,腐败走进校园走到了极点。腐败公开化.污染了中国最后一片净土。

温家宝时代中国大陆的教育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安全工程,实习,研究,专题研究各项专项经费步步到位,学校从办学经费到教师收入自新中国以来走到最好,大陆教育才扬眉吐气了。也出现了农村的孩子难进城读书的现状。

教育管理:从49年到64年学校管理仍有民国时教育理念,教师.教授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校长由学校教师教授遴选聘任。校长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群星争艳,百家争鸣,人才流动以专业特长技术认职业。没有政府规定编制定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自由民主教育。许多名牌大学毕业生走到边远地区任教,出现了人才到需要我的地方。

66年后学校领导从红小兵红卫兵,然后转入工农兵.贫协管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斗私批修,兴办勤工俭学工厂,下乡再锻炼,学校师生亲手拓坯盖学校的蓬勃发展的局面,有条件上,没条件也的上。当先锋争模范大干40天,大干100天,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干出个久久“艳阳天”。天天斗私批修,日日早请示晚会报,教师汇报要小心,粗心成了反革命,牛鬼蛇神,瞬间成了批斗对象,划入黑五类。教师作学问也就研究服饰之类,害怕涉及政治理论。从此以后教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结束了。成了学校校长说了算,班里老师说了算,有时老师说了也不算只有校长说了算。小学到大学校长由上级任命,公社干部调入中学当校长。水暖厂长任学校书记,交通厅副厅长调任大学任校长,环保局长任命大学书记,这种现象持续到十八大前。职业不是靠专业技术学术定位,是政府行政编制定职业,一定终生。会不会教书不到退休永远是教师,不懂教育提拨上去的不到退休永远是校长,能不能教书在学校工作的永远是老师。行政手段辖制人才流动,一个人在一个学校从开始工作到退休。学术不能交流,人才不能流动成了一池死水。走向了天天为高考,人人谋高考教育单一教育局面。

中国教育一人独大的局面影响了教育全面发展,一所学校的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神。人人敬拜,个个服从。

学校把教学员工划出了清楚的等级标记:校级领导--行政干部---环级干部--管理人员--教师。不同的人员酬薪不同,校级领导最高,以此类推。一个国家级重点示范学校员工352人,官员就有175人,其中办公室主任就有11人(都拿的校内2~3千官补)。而一线教师代满课连国拨工资还全拿不到。

学术机构变成了行政管理,教师上课由三级干部的管理下工作。一个民族的教师需要三级干部管理的上课,这个民族已经走到了怎样的地步?再有没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校内出现“两栖动物”的官员(行政级别和教师职称)不懂教育的官员每天在哪里瞎指挥.

学校校长和行政官员为了延续官“命”本是属于科级单位,官官合谋升为处级,诞生出世界上任职最年长的校长。

中国式的行政管理:下级对上级命令无条件执行,一人指挥万人奔腾。以编定岗,不是以岗定编。没编的会教书的难作长期教师,有编不会教书的稳当教师。

教学管理:国家级重点示范学校,教学管理一人指挥万人跟从,从教案变成了学案,固定格式,固定模板教师按照要求往里填。课堂模式今天学“衡水”,明天学“杜郎”,后天台“一三五教学”。把教师的思想固定在一个教书模式上。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有不同方式达到传授知识目的。

校园里体育是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 灵魂。校长以自己的爱好发展教学,爱美术发展美术,校长不爱音乐体育砍掉不上。

美国出现一学期开除8000名中国留学生的现象不作为怪。

出现中国人一年期盼的经典文化春晚会,十三亿人民观看奚落残疾人“卖拐”无同情心,侵犯人权的节目时围着银屏哈哈大笑现状也不足为怪.还把表演者公众投票为最佳者!一个国家顶级电视台连续上演无正能量低俗“乡村爱情”“还珠格格”“雍正皇帝”。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了!

适应国际化社会的改革我们必须向国际广泛开放我国的教育,培养能生存于国际社会的出色的中国人和出色的人类,不断反复地探索适应国际化的教育模式, 积累日常的实践经验。因此,有必要在各个领域,积极创新,努力开展各种层次的实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机构应当为此创造20世纪后叶,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挑战.强调依据信息技术进行意义建构与知识创新的建构主义知识现与学习观盛行于西方世界,并对曾经流行并仍存在于现行教育中的知识传递观以及相应的传统的认识论发起了攻势强劲的批判.为了更好地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观以 及相应的教学理论与模式,我认为对建构主义从哲学与心理学两个方面追根溯源是十分必要的.条件,给予必要的援助,率先推出新的 实验设想。并强化教育的教材中心的职能20世纪后叶,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挑战.强调依据信息技术进行意义建构与知识创新的建构主义知识现与学习观盛行于西方世界,并对曾经流行并仍存在于现行教育中的知识传递观以及相应的传统的认识论发起了攻势强劲的批判.为了更好地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观以 及相应的教学理论与模式,我认为对建构主义从哲学与心理学两个方面追根溯源是十分必要的。

nlc202309082349

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一、时代对改革的要求当今,我国社会正在向成熟化、信息化和新的国际化迈进。因此,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必须是,确定成熟化、信息化、国际化产生的可能性和问题,与此同时,充分认识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特性和变化。1.成熟化的发展作为发达的工业国家,我国已告别了文革以来以农业化时代,正在由成长阶正在21世纪头20年,我国要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发展阶段,是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当今全球开发人力资源以增强综合国力的大趋势,也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抉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探讨教育改革之所以发生的原因 与条件、分析教育改革实践的核心要素与基本结构、确立”谁来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这样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已经上升为世纪之初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 文在阐释教育实践活动本质与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改革活动的方案设计、组织调控以及反馈总结等问题,对教育改革的主体与对象、原因与目的、手段与途径进 行反思与批判.

教学改革就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否定、革除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在教学改革中,由于对否定的不同理解,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提法和做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当前,学校教学改革已陷入难为窘境。深刻认识和圆熟把握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是有效解决教育改革中的矛盾和困难之首要前提。研究旨在揭示我国教育改革在三个基本问题方面存有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而为教育教学改革方法论的构建提供意义基础。研究总体上采用的是经验研究范式。借鉴民国时期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和国际教育先进理念,借助相关学科的一些理论,对教育改革取向的合理确立、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益关系制 衡、教育改革的文化冲突调谐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就教育改革方法论的构建提出设想。 从价值目标来看,我国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嬗变过程总体上是一个走向人性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但也凸现出“矫枉过正”和“一哄而起”的问题。教育改革 取向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是主要趋势,而借鉴和吸收的结果便是和合。教育改革和合取向的生成有赖于教育人透解大千世界的和合性、彰显和合辩证思维以 及树立卓越的教育理念。 学生与教师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教学领导与政府是重要利益相关者,产业界是次要利益相关者。但核心利益相关者在教育改革中所掌握的资源最 少、拥有的权力最小。教育教学改革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交互作用实际上是各自的权力和利益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教育教学改革的利益冲突属于过渡型冲突或松散 型冲突。造成各利益集团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主观因素是各利益集团间的利益表达和权力博弈的失衡。调谐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益关系,必须首先构建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其次是对教育内外部的权力进行制衡。 文化冲突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正面影响在于引发学校人的文化批判,进而促进教学文化转型;负面影响在于破坏学校人的合作,进而阻抗教学改革的发展。面对多种类 型的文化冲突,学校人在文化危机阶段须学会正视文化危机、在文化自觉阶段要养成文化反省和文化批判的习惯与方法、在文化创新阶段要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扬 弃、在文化整合阶段要竭力摒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此外,研究还对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文化冲突调谐进行了阐述。 研究还就学校教学改革方法论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以及内容构成作了尝试性探讨。研究认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有助于大学校学改革方法论的构建和完善。因而,研究主旨上要由过于关注改革内容转向更多地关注改革方略,研究视角上要由单一学科视角转向多学科视角。 研究最后指出,无论是价值取向冲突的和合,还是权益关系的调谐,抑或是文化冲突的调适,都会受到现有教学管理制度的阻抗和制肘。只有当政府部门、学校合力 搞好学校的综合治理,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才能更好地得以解决。

80年代以来,文化在西方社会诸层面改革发展中的先行者地位得到确认,然而,文化的这种 前提性价值在我们开展的轰轰烈烈的。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学科的基础知识 ,任何削弱基础知识学习 ,以图达到其它教学要求的主张 ,都是虚幻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还是要搞好课堂教学的改革。上好每节课是我们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应该说 ,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在世界上比较还是较好的。

五年前,英国教育面临很多问题。教育的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名企和大学不认同英国的学历资格证书,甚至有观点认为出身卑微的人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些都是与教育的本质背离的。如何更好地使教育发挥其意义,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更公平地接受教育,如何让教育出来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是英国教育改革的初衷,也是希望教育改革之后所实现的最终结果。庆幸的是,我们看到在刚刚过去的五年,英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包括教育计划的推进、教育内容的变革、教育形式的创新和教育核心价值的深入理解。那么具体有哪些变化呢?

其一、教育计划的推进。教育计划推出的目的很简单:为了更多人更公平的接受教育。打破过去“出身决定学识”的旧思维,让更多出身贫贱,接收不到更好教育资源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但是现在的结果并不明显,调查显示相对于享受学校免费午餐的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去罗素联盟的大学的可能性是前者的7倍,而去牛津或剑桥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0倍。所以差距还在,教育计划还要一步步推进。

其二、教育内容的变革。无论是哪个时代,技术的发展都要有充分理论做基础。在基础知识获取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公平,出身更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获取更多价值而出身不好的学生不能。所以,“出身论”仍然在获取知识伊始决定着他们未来的走向。所以保证相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是教育内容的基础保障。

除此之外,资格证书的含金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格证书的设立原本是为了给刚进入社会的学生搭建一座桥梁,然而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并没有赢得职业,学历证明如此空虚而无用,以至于大学被迫开设补救课程,臃肿夸张的等级体系让政治家可以大肆炫耀考试拥有高通过率,但事实上年轻人却倍感失望。所以,强化资格证书的意义,在于更高效地证明学生的能力。这是教育内容改革的第二步。再次,评估学生的指标不再仅仅局限于成绩,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也是教育改革的一步重棋。

最后,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培养全面发展的年轻人意味着确保他们毕业后能作为积极的社会公民参与到社会中去,并且理解公民所需承担的责任。教育部无需出面规定,年轻人需要学习英国核心价值,如民主、法律、个人自由、包容与尊重——因为这些英国价值本质上就是优良品质。

发生在2014年的伯明翰动乱,其主力军便是被拒之门外的激进主义者。他们没有能接受到更多的教育,从而被错误的价值观俘虏,背离了英国核心价值观的初衷。而教育改革的希冀,希望打破传统观念的教育隔膜,校园里面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能理解英国教育核心价值理念中的“民主、法律、个人自由”,真正地让教育发挥其本质意义。

目前我国的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的教育模式尚未摆脱灌输式教育的窠臼,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因此,为了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我们有必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改革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

上一篇:超市仓库管理介绍下一篇:2010元宵节短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