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题

2024-11-12

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共7篇)

1.教育知识与能力题 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能力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2.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学年)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操行评定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班主任工作总结

4.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5.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7.德育一直是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这里强调的德育功能是德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教育功能

8.智力的核心能力是()能力。

A.想象

B.记忆

C.观察

D.思维

9.某学生易冲动,急躁,直率,豪爽,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他的这种气质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0.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参考答案:

1.A【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盼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专家点拨如今,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历年考试中,心理健康这一知识点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考生应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2.C【解析】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3.B【解析】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学年)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小结与评价。

4.B【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如门是否上锁)、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

专家点拨强迫症是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经常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的形式出现,最常考查的内容是强迫症的含义: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考生不仅要能够区分强迫症与其他心理问题,而且要能够区分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5.D【解析】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6.C【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7.A【解析】“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了德育功能的政治功能。

专家点拨历年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古语或名言,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等,从而考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教育学或心理学原理。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考生首先要知道这句话的大致意思,然后再结合选项进一步分析。

8.D【解析】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智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有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能力。

9.A【解析】胆汁质的人以情感发生的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为特征。属于这一类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情绪体验强烈,思维灵活,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行动敏捷,生气勃勃,但这种人遇事常欠考虑,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10.C【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教育知识与能力题 篇二

关键词:职业教育考核,知识,能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考试成绩也常常作为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依据。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 往往是以对知识的复述、对书本知识掌握程度作为考试成绩, 并以此决定学生是否能升级、毕业、升学、就业。以这种方式评定成绩, 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使社会对人才质量的判断出现偏差。当今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因此, 与之相适应, 必须放弃以知识复述、记忆为依据的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 建立一个能真正反映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貌的全面、客观、合理的学习成绩考核方法, 这也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是考试改革的实施者, 我们在讲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时进行了一些关于考核中知识与能力关系研究的尝试, 在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考核的评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的特点及考试方式选择

在任何组织中,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都是一项关键的管理职责, 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赢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科学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有效地履行人力资源开发职能, 是每一个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已成为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每一位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从内容上来看,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系统地研究组织内人力资源吸收、选拔、培训、使用与激励的客观规律与具体方法, 本课程试图帮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包括招聘与挑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评估、薪酬计划等内容, 了解该体系对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以及它对企业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种种潜在的贡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对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践有基本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 逐步掌握开发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潜能的科学方法。由此可见,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组织运营的实践密切相关,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操作性。

要掌握本课程的精髓, 必须将课程的原理应用到实践中, 在“应用”上下功夫, 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 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在致力于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 开展了对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及考试方法的改革, 放弃了使用期末书面闭卷考试决定成绩的做法, 加强平时考核, 按比例总评成绩的方式, 开展了教学全程考核。总评成绩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练习题成绩:精选练习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不仅要求解题准确, 而且要求解题规范, 以此作为评分依据。

课堂练习成绩:开展10分钟不定期课堂练习, 内容可以是已讲过的知识点, 也可以是要求预习的内容, 也可以是联系本课程已学内容的一些实际应用, 这种方法可以考核学生平时掌握知识的情况, 同时也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 预习课程内容, 这对不太自觉学习的学生是一种压力。

课程小论文成绩:开展课程小论文, 一学期进行一至二次, 安排在某大类分析方法介绍完之后, 这种方式可考核学生吸取知识的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

课堂情景模拟训练成绩:开展课堂情景模拟, 一学期进行三至四次, 比如学习完招聘知识以后, 组织学习进行模拟招聘。

视频观摩心得成绩:在教学过程中, 不定期播放视频,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说出视频观摩心得。

课堂案例讨论成绩: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判定、分析和研究, 阐明某一学科的一般规律、某一问题的具体认识, 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案例讨论, 一学期一般组织五至六次, 往往与课程小论文相配合, 以小组为单位, 这种方式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问答能力, 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协作精神。比如课堂讨论案例:北京某IT公司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目标:掌握员工招聘的方法。

社会调查报告成绩:例如选择一个比较熟悉的企业, 对它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分析, 并写出一个1000字的分析报告。目标:学会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 去分析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现状。

期末书面考试成绩:改进期末及期中书面考试方式及考题, 采用闭卷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本课程特点决定试题内容及题型, 在保证必要知识点掌握的前提下, 增加分析类题型比重, 增加知识应用性强的综合题比重, 以检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归纳表达知识的能力。我们采用的考题类型是这样的:传统的选择、判断和简答题, 所占比例为50%~60%, 主要用于考核基本概念, 因为对一门课程本说, 有些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反复强调, 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分析题型所占比例为20%~30%, 这类题主要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题型所占比例为10%~20%, 这部分题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改进评定成绩的方法

在过去成绩评定中, 平时成绩占20%或30%, 期末考试则占80%或70%, 这样期末考试是总成绩的主要决定因素, 而期末考试往往是书面闭卷形式, 给学生造成了很大压力。

现在的考试方式中, 加强了平时考核, 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习题及课堂练习占总成绩的5%~10%, 小论文占10%, 课堂情景模拟训练成绩占5%~10%, 视频观摩心得和课堂案例讨论成绩占10%~20%, 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占10%, 期末成绩占40%~60%, 每一部分的计分还有一定弹性, 如习题及课堂练习, 10次成绩可以挑选8次最好的成绩计;书面试题中, 如每题10分的三个题目, 可选做二题而计20分总分, 给学生答题提供了选择自由度, 由于各种考核方法对学生成绩评价的侧重面不同。因此, 用教学全程考核法来评定学生成绩, 更体现了职业教育考核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三、考核方法改革的效果

第一, 加强平时小练习考核, 有助于督促学生学习。学生反映, 平时小练习考核, 可以让学生注意做好预复习工作。

第二, 开展小论文及视频观摩心得,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同时活跃了同学思维, 提高了吸取知识、归纳整理知识、准确表达知识的能力, 使创新思维得到了训练。同学们在写小论文过程中都十分努力,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因此, 极大多数学生写得十分认真, 同时也出现了具有一定创新观点的小论文, 为我们发现拔尖人才的苗子提供了线索, 这在一般闭卷考试中将是难以发现的。

第三,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采用案例分析考核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案例分析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从案例教学的内容来看,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所展示的是组织管理实践中与人力资源有关的现实背景和具体事例,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案例, 可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实际出发, 从特殊个案中归纳分析出一般结论, 这一学习过程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相比抽象的理论介绍, 更容易为学生接受。

其次, 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 案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众多案例, 都来源于复杂的管理实践, 通过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分析, 可以帮助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而获益, 因为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尽管在具体情境和主要问题等方面有很大不同, 但针对每个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有规律可循的, 所以, 通过案例分析, 可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应变能力, 并通过举一反三的模拟训练, 有效地弥补理论教学脱离实践的不足, 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对未来管理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再次, 案例分析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案例教学的方式来看,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 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独由教师唱主角, 讲授知识, 而学生只能当观众, 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把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从直线主管或人力资源管理专职人员的角度, 去分析和处理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从而调动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中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

最后, 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参与。案例分析是一种参与式教学, 注重鼓励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观点分享和交流, 这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人际沟通的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雪:职业教育考试改革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 2010 (10) .

[2]张今: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改革探究[J].成人教育, 2011 (4) .

3.教育知识与能力题 篇三

关键词:设计人才培养知识结构教学研究

1引言

随着创意产业发展和企业对产品创新的越发关注,设计人才培养已经开始成为院校办学的一个热点,其人才设计能力的社会适应性更被视为一个焦点问题。社会对于设计人才需求的务实性与院校人才培养的理想化之间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并逐渐形成一种难以协调的矛盾。以此为背景,笔者从设计人才社会需求直接切人,从探讨催生能力转化的知识结构角度,研究设计教育中的办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以期改善和提升设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使设计办学真正能够服务于社会,推动国家创新产业的崛起。

2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体现

2.1设计人才院校培养现状

就目前的设计人才培养而言,普遍存在的一种模式还是院校办学为主,而且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所改变。国内的现代设计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是在少数十余所综合院校和美术院校开办工业设计专业,而后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到99年扩招后又整合增加了艺术设计等专业,一直至今,已经形成了“无校不办设计”的扩大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才培养也很快由早期开始时的师资充分投人,社会需求有限并能够承受再培养的精英教育,跨越式过度到目前的师生比过大,社会需求紧迫而人才输出欠缺的状态。

以当前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为例,主要的办学模式并没有脱离传统的课程独立设置,知识积累逐渐递进或分别学习,最终在少数实践中整合转化成设计能力。体现在教学体系上,就是课程按照不同内容设置,各自开展教学,在一定阶段(多在三年级后)开始,通过有限的几门实践课程进行汇总整合,转化成学生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更多是一种形式化、程式化的设置方式。这种线性的知识传递,在有些技术性或逻辑思维为主导的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可能比较有效,因为纵向思维和研究能力提高更多要依靠递进式的知识积累。而设计则不同,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和能力培养,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有时不一定完全遵守线性模式,而是可以参考以网络状的形式展开,由此产生的教学尝试将是课程不再以单独设置为主,而是以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整体性由浅入深去开展,每一门专业能力训练课程都包含着全部的设计活动内容(至少是主要环节),而此类的每门课程之间,却是由浅入深,逐渐提高。也就是,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结合,遵循着“了解、熟悉、掌握、运用”这样一个轨迹,而每个环节又都是整体性的学习和练习。

2.2设计人才社会需求的主要特征

创意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趋势,都使得工业设计人才在社会范围内越来越走俏同时,也越发规范化和能力需求明確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开始由容忍接受生手培训,转变为要求毕业生到设计岗位能够很快、直接进入工作状态,甚至有一定的设计实践经验;

其次,设计人才的需求由原来的教育专业性,向行业专业性细分转移。具体来说,原来的工业设计人才就是以院校办学的工业设计专业概念来定义社会人才需求范围,而现在在技术发展和行业细分背景下,更多的是人才需求开始以行业领域发展为导向,如在工业设计与数字媒体等院校专业支撑下的社会人才需求有消费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家具、交互、Ul等等越来越繁多的内容,人才需求的专业性和专攻性越来越强。

最后,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开始由唯一关注专业,向注重人员综合能力转变。尤其受设计活动的特殊性影响,设计人才在很大程度上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沟通交流和表达展示能力,因为一个好的设计除了需要设计师去创想,更需要设计师去推广和说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能力是设计人才有别与一般技术型和艺术型人才的独特所在。

2.3培养与需求之间矛盾的不可协调性

明确了设计人才的院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同景况之后,其间的矛盾自然显现出来。第一,院校人才培养关注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性掌握,在知识向能力转换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等各样原因,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或者说顺其自然的一种状态。第二,设计人才知识的掌握是零散的,其系统性更多地是体现在教学培养计划的纸面文字框架上,缺少在实践教学中的实际组织整合,更谈不上有意识从整体系统角度进行课程设置和知识传递。第三,院校培养中过分强调知识学习掌握的表象,作业的好坏、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在一系列过程中真正解决设计问题能力的提升与否,往往是成绩很高的同学设计能力并不一定强,设计创意或者表达能力很强的同学其它方面如沟通合作能力却又有所缺失,等等。

以上诸多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性,在目前的设计教育模式下是很难协调的,为了提高设计人才培养的社会针对性和认可度,真正满足各种需求,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探索,显得甚为关键。

3依托设计知识结构塑造搭建课程体系

3.1设计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的主要知识结构

院校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较大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中缺少一种应有的转换,即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的转换。目前的教学模式中,课程设置更多关注于知识的传递和教授,而社会需求中是要让这些知识转变为可运用自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前提,知识的培养应服务于专业能力的塑造,并且是有侧重,分领域。笔者认为,对于综合设计能力,大致可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审美与创造能力、技术整合与沟通能力、表现与表达能力。与这三方面能力相对应,可以形成三个范畴的设计专业(针对能力培养)知识结构:美学、科技、表现。这三方面的知识体系基本可以勾勒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轨迹。

3.2完善知识结构服务于实践设计能力培养

nlc202309021053

(1)艺术知识与素养提升审美能力,积淀创造意识

艺术知识与素养的培养在设计人才综合能力塑造中往往被视为一个关键性的切入点。一方面,设计活动是一种带有审美性的创造活动,其从业者的审美标准与鉴赏力对于整个社会的趋势导向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深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素养,可以提升设计创造中的审美鉴别能力。另一方面,艺术素质与品位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升华人格,拓展设计者的思维,增强感性的冲动,并以此带动创造力的发挥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投人。“造之者富,随之者贫。”设计贵在创造,而艺术的本质和内在属性正恰恰是以此为基础,艺术知识和技法的获取绝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或者感性经验的训练,更多则是审美能力与创造意识的提升和积淀。

(2)科技知识开拓专业视野,提升系统研究能力

技术知识在传统的设计办学中主要体现为机械、电子、市场等服务于设计研究的几个方面。但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和科技飞速发展,这种以简单几门技术课程奢望解决设计问题的模式似乎已经不再可行。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广泛了解科技的发展与前沿,将科技的发展与转化作为知识学习掌握重点,就如同材料学知识,设计师没有必要(至少一般不需要)牢记分子式,而应该更多地了解各类材料的应用情况与发展态势。多方面科技知识发展与应用的系统性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拓展专业视野。而在不同门类技术知识的合作应用了解中,又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习者对于技术协调、系统研究的综合能力提升。

(3)美与技术多种知识融合,推升表达能力

设计活动不同于单纯的艺术或者科技活动,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除去前面提到的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还更多体现在成果输出的表现多样性上。美学知识对于审美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可以使设计成果的视觉化更为清晰和形象;技术,尤其是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掌握,对于已有视觉化成果的艺术表现可以更加准确精细,甚至在相关的材料工艺、使用效率等更方面都能够给以较好的评价;多方面知识融合加之系统性的实践训练,还可以在成果输出形式上获得更多的恰当选择,并在创意沟通、语言文字等方面推升设计表达力。

4塑造工业设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课程框架构想

知识结构的明确,可以提高设计能力培养成效,但更多也只能是宏观性的,关键还在于具体的执行课程设置。这里,以上述“能力一知识结构”为逻辑支撑的教学体系假想,对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框架和内容做了如下构想。

4.1精练和适时完成知识型课程教学,发挥培養计划的学习指导性

专业知识的传授型课程应在短期内结束,最好在一年级(最多不超过二年级),其内容包括美学、科技、表现等几个大的方面。同时,知识的介绍与传授避免独立进行,至少是以这三大方面整体安排,比如,以美学为例,传统的素描、色彩、速写、构成以及艺术概论、设计史等多门课程,可考虑整合,以解决专业理解、审美常识和基本表达等方面为目标。因为这其中不乏重复的内容,加之现今社会信息发达,院校对于培养计划的定位也应该有所革新,可利用各类丰富的信息渠道使计划中的某些知识传授环节(尤其是常识性的),转移为学生自学,教学计划真正变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实施,合作完成的东西,对于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更突显,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课程框架。在这其中,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实践训练系列性设置,保证完整性和递进性

扩大实践,尤其是整体性的实践课程设置。其内容应侧重全面锻炼知识的整合运用,也就是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此类课程系列性设置,由简单到复杂,在不断重复的完整设计训练中使学生设计能力和对于专业活动的把握由了解逐步到熟悉、掌握,以至最终的熟练运用,渐进提高和强化,从而在毕业之前达到或接近社会的需求标准。

4.3知识型与实践型课程前后分置,重新定位毕业设计标准

分置知识传授型和实践型课程体系,形成明显的先后关系,即“先磨刀,再砍柴”,将能力培养建立在知识构架健全,而不是二者交叉进行的基础上。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知识学习如果拖延时间过长,之间的串联困难就越大,其向能力的转化效率也越低。对于设计这种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先有整体认识(不一定很深、很系统),然后在实践训练中逐步完善、深入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更适合。另外,对于毕业设计的定位也应该有所转变,有了前期比较多的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的要求标准就要有所提高,其评判标准也应以达到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托。只有如此,院校的设计人才培养才有可能与社会需求真正接轨。

5结束语

设计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活动,其人才培养也不能脱离合理的实践模式。单纯从专业办学的角度构架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有时很难达到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院校的设计人才培养中充分关注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依托实务活动中的能力组成要求,将塑造学生的知识结构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势必会摆脱现今院校办学的尴尬局面,逐渐融合社会,使越来越多的设计人才适应真正的社会需求,服务于创新产业发展。

4.教育知识与能力题 篇四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文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肓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简述教育报告的-般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2013年下半年】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赞赏,帮助、引导。2.德育有关原理 ①德育四大规律: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②德育的八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知行统一、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③德育六大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指导实践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3 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①教学四大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② 教学八大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4 班级突发事件处理

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 方法: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5 课堂问题行为 产生原因: ①自身原因:小学生有意注意已经发展,但是有意注意总会受到其他周围事物的干扰;②课堂内容比较枯乏,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③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④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老师,而影响听课;策略:

①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上课时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比如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②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部动机。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提问题来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③上课前帮助学生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

⑤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该给予较多的关注和辅导,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 成败归因理论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因素(即能力)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所以正确的归因应该是归因到内部的、不稳地和可控制(即努力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引导学生把失败或者成功归因到努力程度而不是能力。8 学习迁移理论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9 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理念:

① 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② 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结果评价转向关注过程;③ 评价主体上,要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元化;④ 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⑤ 评价内容上,全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⑥ 评价方法上,评价方式多样化

⑦ 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四 教学设计题

(一)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知识点:①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衬托;②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扼要、连贯、得体;③写作特点:a表达方式的特点: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b语言特点:语言清新,朴素,平实,活泼,幽默,含蓄等;c结构的特点:前后呼应、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详略得当;d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借古讽今、对比、衬托、伏笔和铺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二)教学目标设计 ① 知识与技能:(核心知识与学科基本知识:字词句篇)答题示范:掌握几个生字,读准几个生字字音,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注重语言积累,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造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及背诵哪个段落。② 过程与方法:(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答题示范:学习哪种写作手法的使用,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体意思,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内容,通过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与他人合作讨论学习的能力。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然风光的描写】:通过对什么自然风光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人物或者事件】: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表达出„„思想品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和培养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三)教学环节设计题

题型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设计题目1:用哪几个词语造句。

【设计意图】通过造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本课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写话。

设计题目2:让学生按照语文小组的形式讨论哪些段落,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文章的核心段落,一方面段落了学生表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掌握了文章的核心内容。设计题目3:学生课后查找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和资料,并在下节课堂分享给大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题型2:设计教学环节(题目设置比如“根据重点设计环节、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阅读环节或者是要求设计课堂导入环节”,要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作答)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入方法:实物教具演示法、实验引导法、视听导入法、提问分析法、以旧引新法、悬念导入法、故事事例导入法、游戏活动导入法、歌谣谜语导入法等)(1)间接导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2)直接导入: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①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②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

5.教育知识与能力题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特征。

A.直观行动性

B.自我中心性

C.具体性

D.形象性

2.研究表明,()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A.1—2 B.2—3 C.4—5

D.6—7

3.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岁能够正确判别前后。

A.3 B.4 C.5 D.6

4.以下哪一项不是产生佝偻病的原因?()

A.维生素D不足

B.日照不足

C.婴儿哺乳量过多 D.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5.学前儿童的骨骼特点是()。

A.有机物多,无机物少;硬度大,弹性小

B.有机物少,无机物多;硬度大,弹性小

C.有机物少,无机物多;硬度小,弹性大

D.有机物多,无机物少;硬度小,弹性大

6.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7.学前儿童皮肤薄嫩,渗透作用()。

A.弱

B.强

C.一般

D.不确定

8.()是影响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性。

A.先天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9.以下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儿童动作的发育,受后天环境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

B.语言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

C.学前儿童的情绪是成熟和分化的结果

D.遗传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10.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出生后的几年内,脑重量增加近4倍,()岁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

A.5 B.6 C.7 D.8

11.()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最显著的区别。

A.随意性

B.为游戏而游戏

C.目的明确

D.游戏时间长

12.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卢梭

13.幼儿的发音水平在整个幼儿期是逐步提高的,()岁前后,是培养正确发音的关键期,在这期间,在正确教育的条件下,儿童几乎可以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任何发音。A.3 B.4 C.5 D.6

14.俄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教育的民族性原则”。

A.别茨考伊

B.乌申斯基

C.马卡连柯

D.克鲁普斯卡娅

15.中外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岁以前的幼儿阶段,以后再进行智力开发效果则微乎其微。

A.6 B.5 C.4 D.3

16.幼儿的思维是()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对事物的直接操作和直观认识,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A.直观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性

17.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B.幼儿言语的发展

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

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18.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幼儿的(),为幼儿提供适宜其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

A.心理发展特征

B.身体发展特征

C.性格特征

D.最近发展区

19.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0.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时期为()。

A.关键期

B.转折期

C.危机期

D.最近发展区

21.幼儿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声带,选择适合学前儿童音域特点的歌曲或朗读材料,每句不要太长,每次练习时,发声时间最多在()分钟。

A.4—5

B.5—6 C.6—7

D.2—3

22.学前儿童出血时血液凝固得较慢,如新生儿出血需要8—10分钟才能凝固,幼儿需要()分钟。

A.3—4 B.4—6 C.6—7 D.7—9

23.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

A.生活习惯与能力

B.保护自身安全

C.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D.能听懂并理解多种游戏规则

24.()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

A.科学

B.艺术

C.文学

D.健康

25.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青春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学前期

26.()岁时幼儿能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并自觉调整自己的发音。

A.3 B.4 C.5 D.6

27.()是幼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啼哭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28.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僻,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的幼儿。

A.抑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胆汁质

29.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心脏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心脏占体重的比例相对小于成人

B.心排血量较大

C.心率快

D.心率慢

30.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且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4—5岁幼儿视敏度的平均距离为()厘米。

A.300

B.270

C.210

D.240

31.健康是指人()的健全状态。

A.心理与社会适应

B.心理适应

C.身体与心理适应

D.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

32.()、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A.心理发展

B.情绪发展

C.社会性发展

D.思维发展

33.先拿出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一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守恒性

D.自我中心化

34.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形式运算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35.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36.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37.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好奇心

38.幼儿更多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

A.言语性攻击

B.生理性攻击

C.主动性攻击)

D.反应性攻击

39.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

A.自我评价的萌芽

B.自我体验的萌芽

C.自我控制的萌芽

D.自我意识的萌芽

二、简答题

1.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2.简述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3.简述幼儿情绪表现的特点。

4.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简述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

三、材料分析题

1.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有人说,遗传了这么好的素质,以后一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还是要看教育;爸爸妈妈说环境和遗传对孩子的影响大约一半一半吧。

请简要评析题中每个人的观点。

2.孩子已经2岁零7个月了。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总是让妈妈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妈妈的脑际。前几天,妈妈和孩子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和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妈妈说:“天黑了,该睡觉了。”“月亮为什么不睡觉?”“那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讶!妈妈和孩子一起到大街上,孩子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样不听话。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地走那凹凹凸凸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撤一饭桌,然后用手捡着放到嘴里。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比如前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解围裙,孩子却一脸认真地说“妈妈,你辛苦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小明是个4岁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老师很喜欢他。可令老师不解的是,小明很多事情都能做好,就是算数不好,经常要想一会儿才能回答。如果让小明算一下3加4等于几,他会感到很困难,但如果问他3个桃子加上4个桃子是几个桃子,他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遇到类似的算数问题,小明都是这样,老师认为这样不好,便要求小明要经常思考再得出答案,可小明却做不到。老师为此感到很苦恼。

请回答:小明老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老师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C

[解析]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很具体的。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

2.[参考答案]C

[解析]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已有研究表明,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参考答案]B

[解析]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3岁幼儿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幼儿开始能正确辨别前后方位。

4.[参考答案]C

[解析]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而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维生素D不足;(2)日照不足;(3)生长速度快;(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婴幼儿哺乳过量可能导致婴幼儿肥胖。

5.[参考答案]D

[解析]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骨组织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较少的无机物。由于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而无机物赋予骨骼硬度,所以,学前儿童的骨骼弹性大、硬度小。

6.[参考答案]B [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是针对美国幼教界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幼儿园在很早就对幼儿进行正规学术培养的做法是错误的,大量的研究发现,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这种“小学化”教学。

7.[参考答案]B

[解析]学前儿童皮肤薄嫩,渗透作用强。有机磷农药、苯、酒精等都可经皮肤被吸收到体内,引起中毒。

8.[参考答案]A

[解析]先天遗传因素是影响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性。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性疾病对生长发育也有影响。

9.[参考答案]C

[解析]儿童动作的发育,受生物预置程序化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A项错误;认知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B项错误;环境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10.[参考答案]C

[解析]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出生后的几年内,脑重量增加近4倍,7岁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与此同时,脑的机能也逐渐复杂、成熟和完善起来,为建立各种条件反射提供了生理基础。

11.[参考答案]B

[解析]为游戏而游戏,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最显著的区别。幼儿游戏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活动,不能强制,没有外加的目的.是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按照自己的体力和能力选择进行的自愿自主的活动。

12.[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对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观察研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

13.[参考答案]B

[解析]随着幼儿发音器官的成熟,语音听觉系统及大脑机能的发展.幼儿发音能力迅速加强,4岁以上幼儿一般能掌握本民族语言发音。因此,4岁前后,是培养正确发音的关键期。14.[参考答案]B

[解析]在乌中斯基的教育著作中,《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1857年)一文占有重要地位。此文是针对当时俄国主张抄袭其他民族教育制度的西欧派以及抱残守缺的“国粹”派(斯拉夫派)而提出来的。在此文中,乌申斯基将民族性理解为每个民族由其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所形成的特点,主张以教育的民族性原则为教育学体系的基础,指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的特征是具有本民族特色,不盲目抄袭(但不排斥借鉴)别国的教育制度,将祖国语言置于教学的基础,教育权应还之于民等。教育的民族性思想也贯穿在乌申斯基的其他著作中,并成为乌申斯基最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之一。

15.[参考答案]A

[解析]中外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6岁以前的幼儿阶段.以后再进行智力开发效果则微乎其微。

16.[参考答案]B

[解析]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很具体的。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形象性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事物可以在眼前也可以不在眼前,但头脑中必须有事物的表象。

17.[参考答案]B

[解析]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幼儿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在掌握了有关的词后,幼儿开始知道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然后发展到会像其他人那样叫自己的名字。这时幼儿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代号,遇到别人也叫相同的名字时就会感到困惑。幼儿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词“我”是幼儿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别人动自己的东西。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学会较为准确地使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时可以说幼儿的自我意识就产生了。

18.[参考答案]D

[解析]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难以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19.[参考答案]A

[解析]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20.[参考答案]D

[解析]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教育学上的“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强调,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的目标难度要适当,既要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即设置的目标要处在最近发展区内。

21.[参考答案]A

[解析]学前儿童身体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损伤。幼儿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声带,选择适合学前儿童音域特点的歌曲或朗读材料,每句不要太长,每次练习时,发声时间最多在4—5分钟。鼓励学前儿童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说话,避免高声喊叫。

22.[参考答案]B

[解析]学前儿童血液中含水分及浆液较多,而凝血物质及盐类较缺乏,因此,学前儿童出血时血液凝固得较慢。需要4—6分钟。

23.[参考答案]D

[解析]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幼儿身体健康教育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身体健康教育包括体育锻炼、生活习惯、饮食与营养、安全自护;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24.[参考答案]B

[解析]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显露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5.[参考答案]D

[解析]学前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

26.[参考答案]B

[解析]4岁时幼儿能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并自觉调整自己的发音。幼儿在学习语音时,成人应给予及时的、正确的关心。

27.[参考答案]D

[解析]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标志着幼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

28.[参考答案]A

[解析]疑虑、孤僻是抑郁质幼儿的特点,题干所述是针对这类幼儿的教育措施。

29.[参考答案]C

[解析]儿童心脏占体重的比例相对大于成人。新生儿心脏约占体重的0.8%,成人为0.5%。A项错误。学前儿童心排血量较少。这是因为学前儿童心肌纤维细,弹性纤维少,心脏的收缩力差,脉搏输出量少,负荷力较差。因此不宜做时间较长或剧烈的运动。B项错误。由于学前儿童心排血量少,而新陈代谢旺盛,为满足需要,只有加快心率来补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D项错误,故C项正确。

30.[参考答案]C

[解析]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且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4—5岁幼儿视敏度的平均距离为210厘米;5—6岁为270厘米;6—7岁则为300厘米。随着年龄的增长视敏度在不断提高。

31.[参考答案]D

[解析]健康不仅能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

32.[参考答案]C

[解析]社会性发展、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让幼儿“学会做人”的教育远较知识和智能教育重要。完善的人格对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

33.[参考答案]B

[解析]先拿出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一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不守恒性。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34.[参考答案]B

[解析]3—

6、7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就是具体形象思维,或称为表象思维,即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表象)和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活动。

35.[参考答案]B

[解析]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这主要是由于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所决定的。直观动作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概括水平低,更多依赖于感知动作的概括。两岁前的婴儿头脑中几乎没有多少表象和经验,也不会进行逻辑推理,他们必须而且只能通过自己的动作才能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3岁以后,幼儿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时幼儿主要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表象)和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活动,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到5岁以后,幼儿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思维则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36.[参考答案]D

[解析]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37.[参考答案]B

[解析]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三个方面,其中理智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发展,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大约5岁左右,幼儿的求知认识兴趣开始萌发。理智感也同时开始迅速地发展。

38.[参考答案]B

[解析]幼儿更多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生理性攻击。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幼儿期攻击性行为存在如下特点: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或物品。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9.[参考答案]D

[解析]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的身心状况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特征(如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等)、心理特点(如情绪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的意识。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以下几点:(1)从整体、不准确的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2.[参考答案]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1)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3.[参考答案]幼儿的情绪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情境外部性。即随外部情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或者减弱或者加剧。(2)激动、冲动性。即高兴时马上会手舞足蹈、笑逐颜开;愤怒时马上会暴跳如雷。(3)暂时性。即指某种情绪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即使大人不管他,到一定时间后,这种情绪也会变化的。(4)与生理需要有关。特别是在婴儿时期更为明显,饥饿与身体不舒适时就会哭,吃奶时就会笑。

4.[参考答案](1)幼儿间的同伴交往最初只是集中在玩具或物体上,而不是幼儿本身。

(2)学步儿(1—2岁)的游戏中包括了大量的、模式化的社会性交往,学步儿游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幼儿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

(3)2岁以后,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游戏。最初他们交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玩具或寻求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交往的目的也越来越倾向于同伴本身,即他们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者为使同伴与自己合作、交流而发出交往的信号。

5.[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1)判断形式间接化;(2)判断内容深入化;(3)判断根据客观化;(4)判断论据明确化。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题干中三个人的观点都不全面,第一个人的看法只关注到了遗传的作用,而忽视了环境的作用,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第二个人的看法只关注到了教育而忽视了遗传的作用,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宝宝的爸爸妈妈关于环境和遗传对孩子影响一半一半的观点也是片面的,遗传和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是一半一半的关系。

(1)遗传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2)遗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表现在: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前提。

(3)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

(4)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具体表现在: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心理成熟;遗传素质及其以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要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做具体和综合的分析。

2.[参考答案](1)孩子的行为举止说明:孩子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比如:提出“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月亮为什么不睡觉”,说明思维有了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象已发生,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不听话”说明孩子最初的独立性出现,“故意„„用手捡米粒放进嘴里”说明孩子动作技能有了发展,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会说“妈妈,你辛苦了”说明儿童已开始使用抽象的词语,但还经常需要和具体活动联系在一起。因为1—2岁的儿童离开了实物或不对实物进行动手操作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两岁以后的儿童,在遇到困难问题时也要依靠这种思维。

(2)注意保护孩子的探究精神,但要和重视安全结合起来。比如,走凹凸不平的路,既要防止摔伤,又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认知兴趣。对孩子“反抗期”的执拗,要注意教育,不要使其养成任性的性格,同时又不能耻笑、威胁孩子。对待孩子的独立性,要注意教育,防止养成执拗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不良性格。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学活动中突出具体性、形象性;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参考答案](1)小明老师的态度和行为是不正确的。3—

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或称为表象思维,即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表象)和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活动。该思维活动的特点是:①该阶段幼儿的思维具有了内隐性,可以在头脑中操作而不必表露在外显动作中,但通常思维活动还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②幼儿能预见到自己行动的结果,也开始计划自己的行动,但往往容易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思维。材料中。小明是个4岁的孩子,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的思维活动还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

例如,让小明算一下3加4等于几,他感到很困难,但如果问他3个桃子加上4个桃子是几个桃子,他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小明这种现象是个体思维正常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是不正确的。

6.教育知识与能力 篇六

战国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和“绅士教育”。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词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桑代克)、心理起源说(孟禄)、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教育的功能:

教育与人口: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维持一定数量有利于教育发展,教育可有效调控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构、地域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教育改变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发展: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与社会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递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孟子、高尔顿、霍尔 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

多因素论(辐合论):施太伦

中学生的生理特征:

外形剧烈变化;身体机能巨变;大脑显著增长;性的发育与成熟。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主导)。

(五)教育制度:

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制:英国、法国 单轨制:美国 分支制:前苏联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旧中国的学制

1902年,颁布未执行“壬寅学制”。

1903年,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建立新式学校;

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壬子奎丑”,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1922年国民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与发展

1951年,新中国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1958年,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2010年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020年)》,21世纪第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义务教育的特点:

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六)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包含: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中学课程

(一)课程类型:

按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按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划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按课程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二)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奈勒 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

(三)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三维课程目标:认知与技能、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学教学(超级重要)

(一)教学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的基本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表现在:认识对象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和实践性; 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有领导的认识;认识方式的简捷性。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五)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参观教学法; 探究活动法;情感陶冶法

(七)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

上课(明确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和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八)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分组教学、特朗普制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一)感觉

感觉的特性: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补偿、联觉

(二)知觉

知觉的特性: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三)注意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包: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四)记忆

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曲线)

遗忘的理论: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同化说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学习程度、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知识的保持:

深度加工记忆材料;进行组块化编码; 有效运用记忆术;合理进行复习

(五)思维

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

按照思维凭借物来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按照思维的指向性来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来分: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是感觉的动作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2-7岁; 自我中心,单向思维,思维不可逆。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主要特征:守恒概念的出现。另一特征:去自我为中心主义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特征: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设置榜样;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主要学生的归因倾向。

(七)学习迁移

迁移的分类:

按迁移的结果:正迁移和负迁移 按迁移的方向: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按迁移的内容: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按迁移的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学习迁移的理论

形式训练说:沃尔夫

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 概括化理论:贾德 关系转换论:苛勒

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八)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分类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九)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联结-试误说;学习规律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消退;惩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学习过程;强化

认知学习理论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罗杰斯(学习观、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7.教育知识与能力题 篇七

一、字音

字音方面通常考的是声母、韵母、声调, 还有就是音近字、多音字。这些东西看起来庞杂无序, 但是, 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平时多积累, 也就是利用平时零散的时间不断地练习, 尤其是对那些平时出现的误读字 (音近字、多音字) 要特别地加强记忆和巩固, 这一看似很难的板块很容易就能攻破。

二、字形

字形方面主要考的就是形近字。做好这类题目,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平时的零散时间经常不断地练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在平时容易出现的错别字, 因为它的形相似, 有时音也相近, 所以, 我们要从它们的形入手, 考虑它的含义, 从它们的词义去推断其字形正确与否。还有一个捷径就是熟记《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因为这100个别字是近10年以来出错频率最高的。做到了这些, 那么, 解答字形一类的题目, 就不容易出差错了。

三、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的辨析在学生眼中是很难的。首先看实词, 实词的辨析主要是分析词义。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一是从语素上分析。因为两个词含有的语素, 有相同的, 也有不相同的, 我们在辨析时, 一定要重点分析不相同的。二是通过组词或者找出它们的反义词来理解和分析。三是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辨析。四是注意运用排除法, 将容易辨析的词语先行排除, 逐渐减少选项。其次看虚词, 虚词的辨析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句子的关系入手,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二是看句子中的关联词是否搭配。

四、成语辨析

成语辨析题就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一是感情色彩。弄清成语的褒贬性质, 切莫褒义贬用, 也莫贬义褒用。二是成语含义。弄清成语的真正含义, 切莫“望词生义”。三是词义轻重。弄清词义的轻重, 切莫用词失当。四是一语多用。弄清成语的多层意思, 不同语境相同运用。五是形容对象。弄清成语描述的对象, 特定对象特定描述。六是语体色彩, 弄清语体色彩, 不同语境不同运用。七是搭配恰当。弄清短语或句子中搭配的成分, 搭配应恰当, 不能相互矛盾。八是合乎习惯。弄清其在实际运用的使用习惯, 不能违背。总之, 成语题的准确率与积累和经验分不开, 甚至取决于积累和经验。只要注意在平时里用那些零散的时间多记就行。

五、病句修改

历年的高考试题, 都不乏语病的检测题。《考试说明》也明确规定考生必须学会辨析和修改六种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做好这类的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从考查的题目类型来看, 病句修改的类型有: (1) 对句子进行是否有语病的判断。 (2) 让考生在原来的句子上进行修改。 (3) 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正确与否。 (4) 让考生对病句的修改正确与否进行判断。

第二, 我们要具体看一下考查的知识点。 (1) 语序不当。定语和中心语倒置, 定语置于状语的位置, 状语置于定语的位置,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主语和宾语倒置, 分句的顺序颠倒。 (2) 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3) 成分残缺。缺主语, 缺谓语, 缺宾语, 缺必要的附加成分, 缺少关联词语, 缺介词。 (4) 赘余。主语多余, 谓语多余, 宾语多余, 附加成分多余, 关联词语多余。 (5) 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语句杂糅。 (6) 表意不明。指代不明, 句子歧义。 (7) 不合逻辑。自相矛盾, 概念交叉, 强加因果, 多次否定引起混乱。 (8) 对应不当。前面有正反两面的词语后面只有一个方面的词语。 (9) 偷换概念。

第三, 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我们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的类型, 但一定要学会找出病因, 并加以治疗方可。辨析病句的方法有: (1) 语感审读法。即对句子细致审读, 从感性上觉察语句的毛病。也就是说, 按习惯的说法审察一下读起来是否别扭, 如果别扭, 那么别扭之处便是病灶。 (2) 紧缩法。即先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 (定、状、补) , 剩下句子的主干, 看一下主干是否有毛病, 主干若无, 再行审视枝叶部分。 (3) 造句类比法。即按照原句的结构造一日常用的句子, 然后进行比较, 有无问题便能一目了然。 (4) 逻辑分析法。即从事理上进行分析, 进而发现问题。这类病句往往从语法上找不到毛病, 所以必须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是否恰当, 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因为病句的辨析常以判断正误的客观题型出现, 所以, 还要特别留意句子中的介词、程度副词、两面性的词语、指代性的词语、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并列短语的句子、句子中的“是”字、特殊短语等等。

修改病句的方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 即增 (成分残缺的) 、删 (赘余的) 、换 (用词不当的) 、移 (语序不当的) 。但有一点必须告诉大家:修改不是再造, 修改时一定不要改变原句的本意, 能调整的决不增删, 能改动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 修改也需简要、高效。

六、语言连贯题

所谓的“连贯”, 指的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要让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要同一, 句序要合理, 呼应自然。语言不连贯属于语病的一种, 只是没有“病”得那样严重而已。我们只要勤于思考, 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调整, 语句就会变得简明、通顺。这类题型的能力层次为D级, 属于较高层次的“应用”类, 它的知识点较为隐蔽, 因而做起来比语病修改要困难一些。

解这类题目要做到:一是话题的同一性, 即陈述的对象要一致。二是行文的照应性, 即行文的结构和内容上, 要做到前后呼应。三是格式的一致性, 即注意句式的结构要相同。四是分承的对应性, 即在行文中, 前面提出几个并列的方面, 后文也要按照前文提起的顺序, 依次加以表述。五是事理的逻辑性, 即在行文中要遵循逻辑 (包括生活的、自然的、思维的) 。六是风格的趋同性, 即行文中前后的语言风格或平实, 或生动, 或庄重, 或简约要趋于同一。此外, 还有情景氛围的特定性, 事情的先后顺序性, 叙述角度的同一性, 叙述交代的周到性, 行文围绕中心性, 音节的和谐性, 语言的习惯性, 意境的一致性……在解答这类题目时, 只要将上述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到了, 就肯定不失分了。

上一篇:招聘经理眼中的绝佳简历下一篇:学生学年考核表自我鉴定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