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2024-07-13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精选10篇)

1.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篇一

中职德育课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张艳林

河南省卫生学校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新教材在内容编排和教学方法上做了重大改变。这使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德育课老师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难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新教材的变化,指出了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中职德育新教材教学问题

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自2009年秋季开始执行了。新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三贴近”原则,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因而在新教材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面对新的教材、目标和要求,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须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如何组织课堂活动。

新大纲强调要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而教材中更是加入了许多诸如互动空间、找一找、试一试、体验践行等开放性活动。这使得德育教材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但是如果我们就此片面认为活动越多越好,在课堂上只强调学生的活动,而忽视课本,造成知识目标的偏离甚至虚化,则无异于舍本逐末。因此,如何组织课堂活动不仅关系到一节课能否顺利进行,更关乎德育目标的实现。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看,主要有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目标。三者的关系是:情感态度观念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认知教学是支撑全部教学目标实施的基础。因此,课堂活动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进行,不可偏废。在活动中,不可忽略认知目标,因为认知是能力形成、情感态度观念提升的支撑,缺少这一项,其他两方面目标也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德育作为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本身是从属于非日常生活世界的。我们强调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但决不能放弃德育对人以及生活的提升作用,放弃德育的阶级属性和思想教育任务。所以,课堂活动的设置必须建立在必要性和高效性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

认真学习《大纲》,掌握德育课的学科性质与任务,认清课程目标和要求;还要认真研究课本,将活动的设置与课程目标和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而对于那些与课程目标关系不大的活动完全可以舍弃。只有这样,课堂活动才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如何利用校内外的德育资源。

新大纲提出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德育资源。新的课程资源观认为课程资源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学校、课堂、教材,还包括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资源和广阔的社会资源等。但怎样才能整合并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德育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德育教育培训,实现全员德育。德育工作不能也不可能只靠德育课老师来完成,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各科老师、团委、学生科人员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投入到德育过程中去。

2、建立学生和老师合作的学习小组,挖掘和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各科教材、校内网络和电视广播、图书馆阅览室和校园文化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校内资源。而校外资源则包括企事业单位、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当地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等。师生合作学习小组的任务就是要挖掘和整合这些资源,使之有效地为德育课服务。

3、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学习是新大纲的要求。但大纲也明确要求要从实际出发,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追求实效。这就要求德育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合理确定每一次活动任务,不能一放了之,要当好班主任、团委、学生科开展学生活动的参谋,发挥德育课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利用校内外资源要坚持两个原则:

1、以开发利用校内德育资源为主,以校外德育资源为辅,要努力抓好课堂教学这块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2、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实效性。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全过程给予认真、及时的指导并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活动总结等方式,整理学生的收获,交流学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

德育的五门课程宗旨是: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由学生向职业人转化,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使学生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的素质,通过《政治经济与社会》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成为健康的人,通过《哲学与人生》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见德育新教材各学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育人体系。因此德育教师要牢记这个终极目标,由“教教材”转化为“用教材教”。为此,教师应抓好以下工作:

1、把握教材精髓,提炼知识和理论。这是新教材使用中第一位的工作。新教材体系开放、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但很容易使教师从以前的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极端走向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极端。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归纳教材知识点,明确本章节的重要理论,并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感悟和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

2、利用教材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新教材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典型案例、相关链接、问题聚焦等等。教师要精读教材,撷取贴近学生生活且有利于某个教学目标实现的材料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体悟德育。为此,要以真实性和针对性为基础,可跨单元甚至跨学科来整合教材资源以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3、利用偶发事件,生成课程。生成课程观认为,教材既非课程的终点也非课程的目的,而是点燃学生思维火炬的原材料,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课程资源。教学作为一自组织系统,干扰因素以及不确定性因素是其得以形成发展与运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学不应受固定僵化程序的限制,应允许“意外”以及“错误”的发生,并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随意回答”和偶发事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断调整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自然达到知、信、行相统一的德育目的。

四、如何摆正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德育新课程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形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新知让学生发现、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对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因势利导,并且善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拓展延伸;教师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能够驾驭课堂,做到心中有案,而无定案;教师要运用巧妙的语言,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控课堂纪律,健全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学思、学想、学说,学有所得。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越充分,越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

究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掌握学习策略;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等等。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淡化教师的使命,而是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必须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决不能只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唱独角戏,把教师变成旁观者。

参考文献:

[1]班建武,付涛.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J].教育学文 摘.2009(2).[2]唐贵海,王淑会.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中的“过火”现象及其对策[J].中学政 治教学参考.2009.(7).[3]李良花.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新教材培训后的认识.http:///ReadNews.asp?NewsID=940

2.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篇二

一、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 不再是自始至终絮絮叨叨地讲课、传授知识的人, 而是把学生组织好, 由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人。

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 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 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 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界的控制力量, 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 而不是外面强加的;是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主要表现。我要学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学生的内在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习兴趣基础之上的, 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主动, 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就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就不再是负担。

要把学生组织好, 首先就要从兴趣出发, 利用教师丰富多彩、幽默诙谐的语言, 精心选择素材,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 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全方位解放学生, 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方法。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 一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往往也不全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同桌之间互教互学、互相提问、互相评价。小组间的互帮互学、互相交流, 使学生之间的知识经验互补, 得到别人的帮助, 让自己的看法得到交流。

二、成为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这里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 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既不可能, 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其次, 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 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了,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 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即获取知识的能力。

另外是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知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学生会把掌握的知识在学习上、日常生活中以至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灵活、有效运用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升华和归宿。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 是知识的化身, 智慧的源泉, 是道德的典范, 人格的楷模, 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学生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可能有的教师认为思想教育是班主任的事, 但是笔者在此认为学生思想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 它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堂。当然生物课堂也不例外。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 还要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因此,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既要言教, 又要身教。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 那是母鸡都会的事, 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教育学生, 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好教师是亦师亦友, 民主平等, 互相尊重的。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尊其师, 信其道。

四、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激励是评价过程众多环节中的一项, 教师要确定明确的目标, 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 在此基础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 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 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

乌申斯基曾说过:“儿童所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任何什么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师。成长中的学生, 迫切地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 肯定自身的价值。”如果受到的表扬出自教师之口, 更会让他们提升对自己的认识, 增强自信心。表扬赞美要发自内心, 要有真情实感。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因此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随机应变的语言机智, 这样才能给学生及时、恰如其分的赞美和评价。

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 往往少不了批评这种方式, 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只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巧妙使用委婉的批评语言, 就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让忠言不再逆耳。

3.谈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四个转变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材观 联系实际 师生互动 考核方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一、教师应建立新的教材观

课程是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按学科编制的,教师是按照课本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能对教材有所改动,教师是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对于职业类学校来说,有些内容是不符合学生思想教育实际的,而职业类学生自身素质不高,知识基础差、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很差;如果教师不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改造和艺术加工,就很难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我们学校对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初步调整,那就是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从网上下载了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如《今日说法》《感动中国》等,刻成光盘。因为内容紧贴学生思想实际,音、型、色俱全,所以教育教學效果就好。

二、把握时代脉搏,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必须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2007年我校有几名学生进行入党前谈话,由于我们平时没有注重此方面,学生在回答一些时政问题时漏洞百出,甚至一些简单问题学生都回答不上来。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联播》,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四是通过业余党校学习等手段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三、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如下:复习巩固,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教师纠正答案,学生背诵。这是较好的一种。更有甚者,一个月的内容一节课讲完,剩下的时间便是学生的机械记忆,单从考试成绩上看,后一种成绩会更高。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注重师生互动,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才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提高。在此过程中师生真正成为一个共同体,教学相长才会落到实处。

四、考核方式多元化

旧的思想政治课考核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期末的一张卷纸,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断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成绩,这就是从教学结论看教学效果。这种评价对师生是不公平的,必须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才是合理公平的。所谓的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得到的结果,所谓教学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结论对学生与教师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更重要。因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疑、判断、逻辑思维、创新能力才能得到体现和提高,从过程中得到的知识才会更深刻。如果不注重过程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就体现不出来。所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只重结论,更要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我校的具体做法是对学生的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学习状况占总成绩的40%,成绩测试占总成绩的60%。另外学生的试卷也分为A、B卷两种,A卷稍难,B卷稍易,考试前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学生学习在也不是拿来主义,而是需要自己的主动参与,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教师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4.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四个转变 篇四

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已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阅读仍是不可替代的。看电影时,你可能很少思考,更少想象,声音、图像……一切都是设定好的,你只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而阅读的过程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的确,阅读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更重要的是,老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指的就是这个影响。通过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

此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从提高自我写作能力来看,阅读是根本,是前提。抱怨写作没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得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自古便有“不积NFEE4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警言在告诫我们。就学生来说,作文材料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课本,二是来自课外阅读,三是来自自身生活积累。归根结底,都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仔细观察,认真积累。毕竟一个人的直接经验相对来说比较少,更需要间接经验来补充、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激发自己的想象力,而阅读给予人的便是间接经验。以初中语文第六册课文为例,就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议论文材料(如立志方面有《谈骨气》等、学习方面有《怀疑与学问》等、成败方面有《成功的秘诀》等);记叙文材料(如学校生活有《藤野先生》等、家庭生活有《背影》等、社会生活有《落棋有声》等)。有了鲜活、厚实的写作材料作为基础,善于把自己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揉合、加工、提炼,作文时心里就踏实了。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长期地,持之以恒地,这样定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的作用是引领学生进入阅读领域的向导。只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把阅读行为化作自我内驱力——主动阅读,从而实现第一次转变,从要我读到我要读,并为下一次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我要读到我爱读

从我要读转变为我爱读,指的是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从“我要读”的愿望、决心,提高到“我爱学”的境界,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感兴趣了,才会产生乐于接触并力求参与其中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在“问题驱动”下,学生“主动介入”的状态,正是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的最佳心境。从字斟句酌这些浅层次的阅读,到对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感情质疑的高层次的阅读,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目、动脑。当然,质疑阅读,并不局限于同一篇作品进行阅读,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风格与特色,可以进行一个大范围的质疑比较阅读: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老舍《骆驼祥子》与夏衍先生的《包身工》);同类题材作品的比较与质疑(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与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鼓励学生多疑、善问,正是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一个突破口。

其次,让学生参与阅读教学,当一回小老师。青年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表现欲,适时地给予他们一些表现机会,对推动他们主动阅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借鉴广东特级教师钟德赣先生创立的“反刍式”单元教学法,将阅读教学设计为导读、仿读、自读三个层次。其中的自读课,则由学生来主持,学生阅读的劲头可大了。记得我班的理科尖子梁伟文同学,开始对语文阅读提不起兴趣,后来我发觉他有好在同学面前表现的特点,就推荐他当一回小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先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设计教法,弄清重点,突破难点,把导读、仿读课上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自读课的实际问题。课后,他在周记中写道:“当‘小老师’让我体验到语文阅读学问多,备课时增长了不少知识。上课既锻炼了口才,也练了胆量。老师在堂上给我的中肯评价、委婉的批评,使我终生难忘。”这次成功,在他身上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他不单自己爱上阅读课,还督促其他同学学习语文呢。的确,不同的小老师,风格各异,对同学们也特别具有吸引力。

此外,教会学生上网阅读,满足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因特网上的文章时效性强,只要将鼠标一点,学生可以欣赏到各种类型的文章,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名著名篇、纪实小说、网络文学……徜徉在种类繁多、信息量大的“书海”里,同学们原有的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可以通过网上阅读等得到最大的满足。当然,在选择读物时老师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坚持拒“黄(色)”绝“非(法)”原则,挑选好书,教会学生懂得辨别是非美丑,培养学生自我选择的能力。

强化激励,优化环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另一法宝。在阅读活动中,老师创设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真诚地鼓励、表扬学生,鼓励人人畅所欲言,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甘甜。当然,老师对那些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虽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要加以补充、归纳。总之,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平等的态度、亲切的微笑、积极的鼓励和真诚的点拨,加上流畅的语言,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三、从我爱读到我会读

从“爱读”出发,通过阅读实践达到“会读”的境界,是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当代学生要读的作品委实太多了,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建立好的阅读习惯。

1.制订阅读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就读年级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阅读计划,目的是使学生的阅读更具有计划性和操作性。阅读计划的内容包括准备阅读的书目、可利用的时间、自检方式三部分。在执行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制订的计划加以督促落实,收查读书笔记、召开读书交流会、撰写读书札记是常用的方法。

2.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力保证。一般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向同学们提出要求。(1)掌握快速阅读文章的技巧:①阅读时,必须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以此来调节自己的阅读行为。②对阅读材料整体感知和把握阅读过程的策略:包括辨明文体;认识领会标题及注释对文章内容的提示或概括作用;学会抓主旨语句等。(2)学会积累式阅读。要求学生坚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的原则,通过老师推荐的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

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训练。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并探索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此外,教师还须经常表扬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使同学们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促进同学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从我会读到我读懂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规律,目的还是让学生提高阅读效益,实现从“我会读”到“我读懂”的转变,这是根本。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我最常用以下训练方法,以课文例子所负载的语文知识点和规律为依据,在《语文读本》《外国文学名著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等课外读物中有意识地选择同类型阅读材料,训练所学的语文技巧。如高中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筛选信息,学了书本的课文后,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筛选信息的方法来解决读本中如《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等相关类型文章的问题,这样学以致用,学生可以马上印证自己的阅读效果,鼓舞自己,或触发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获得新认识、新知识。

其次,教会学生阅读时做好摘录,写好随感。许多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少,但读完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这与他们阅读时动口、动眼不动手、不做摘录有关系。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画、摘抄、评注、仿写、加标题、写段意等。学生借助这些技术来控制自己阅读的注意力,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而且懂得分析文章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同时把精彩优美的语句和文章的片断摘录下来,广撷博采读物的长处,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借鉴。这样,使学生养成不动笔不阅读的习惯,积少成多,自然会丰富学生的内涵,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持之以恒地这样做,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大大提高。

此外,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要让每个学生均体验到阅读所带来的成功。新学年开学初,我向学生发出“编辑一本自己的作品集”的倡议,作品集上学生可以将阅读到的有益内容摘录其中,可以把自己满意的作文打印出来,并做好编辑工作。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很多同学都编出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作品集。在这本“作品集”上,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能力:选文章、抄笔记、作点评、写心得、定格式、配插图、勾花边、编目录、拟序言、题集名。《芽儿》《拾级》《花季心语》……一本一本作品集成了同学们手中千金难换的珍宝。边读边动笔,读的量多了,写的量也大大增加,读写都得到较充分的训练,效益自是不言而喻。

5.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篇五

一、从执法“治民”向执法“为民”理念转变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往往认为执法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法律是“刀把子”、是专政的工具。在司法实践中,执法“治民”观有诸多表现:

1.执法就是专政。在执法过程中总是以另类的眼光看人,轻易地把当事人当作专政对象,进而采取一些粗暴、野蛮的手段,如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对当事人态度蛮横,有的在讯问嫌疑人时体罚虐待,有的在调查取证时无视无罪的证据,只搜集有罪的证据,等等。

2.执法就是管人。部分检察人员思想观念上还带着以人治为主要特征的专制思想,心理上存在治人者的强烈欲望。在接待群众来访和办理案件过程中,总是习惯以管人者自居,对待群众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态度蛮横,甚至刁难、辱骂,蔑视公民的基本权利。

3.执法就是执权。一些检察人员把执法过程简单地视为行使公权的过程。为了显示他们拥有的特权,在当事人诘问或作出被视为有碍自己面子的行为时,把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恃权枉法,仗势欺人,耍特权,抖威风,不惜践踏法律,践踏公民基木权利。

古人曾言:“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而法令之行,在于执法者,如果执法者的理念存在问题,法令怎能正确施行呢?笔者认为要树立“为民”执法理念,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执法态度上要有亲和性。在执法时展示给民众的应是亲近、和蔼、保护,而不是展示权力、炫耀武力、张扬暴力。在执法过程中要努力贴近群众,切实改变官僚衙门作风,强调尊重人权、服务社会。

2.执法程序上要有便利性。在法治社会,最宝贵的法治资源是人民对于法律的信仰和认同。检察机关要让民众知法守法,就必须要在执法过程中给公民以必要的便利。如在查办职务犯罪时让嫌疑人及时获取律师的帮助,及时告知其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传唤证人时尽可能地照顾到证人的时间和地点。在行使法律监督权时也要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避免神秘化和高高在上。

3.执法方式上要有通俗性。应避免法律专业知识成为与老百姓沟通的障碍,在接待控告申诉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在法制宣传时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老百姓听懂、读懂、看懂;在进行职务犯罪预防时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群防群治态势,使我们的执法活动怀亲民之心,办便民之事,行利民之举,展示公正、文明的检察官形象,取信于民。

二、从“惩治犯罪”向“维护正义”理念转变

随着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片面的“惩治犯罪”执法观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但在司法实践中,仅追求“惩治犯罪”功能、忽视“维护正义”的现象时有发生。

1.惟数量论。有的检察院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着“数量第一”的错误倾向,表现为:一是查办职务犯罪追求“立案”数,将立案数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主要标准,导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质量严重下降,撤案率、不起诉率高和起诉率、有罪判决率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形象;二是在行使刑事法律监督权时,过于追求“立案监督”数。在行使审判监督权时,对人民法院的判决只要与检察机关认定有出入,便动辄行使“抗诉权”,造成抗诉案件改判率低的局面。

2.惟重刑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用尽一切办法也要将小案做成大案,对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二是在批准逮捕时,不合理运用逮捕的三个条件,将逮捕作为“惩罚”手段而不是防范措施。对于报请延长羁押期限的案件,考虑较多的是为了侦查部门调查取证的需要,而极少考虑嫌疑人权利是否得到保障;三是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往往有拔高的趋势,定性时首先考虑的是重罪,出庭公诉时对案卷中明显存在罪轻、无罪证据不予举证等等。

3.惟功利论。执法中的功利性主要表现为过多地强调执法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一是对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群体性事件、上级督办案件、领导批示的案件,有的检察院基于政治上的考虑,基于社会治安形势的压力,基于被害人亲属对抗情绪等综合因素,以捕代侦,惩治的目的占据第一位;二是利益驱动现象始终存在,办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特别是当地方财政的财力不足以支付检察院正常开支时,抓经济效益,以罚代刑就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等等。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笔者认为,只有在惩治犯罪、保护社会让位于维护正义、保障人权作为执法的第一选择时才符合依法治国的本质,才能真正实现“法治”。要达到这一理想追求,检察机关在执法中就应当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人权保障意识。首先,我们必须在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对嫌疑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予以必要的重视和尊重。实践证明,我们在审讯嫌疑人时放下架子,尊重其人格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在尊重其人格、保护其隐私、维护其名誉前提下获取的口供往往更加真实,更加不易翻供。其次,要充分保障嫌疑人的辩护权,一方面,对嫌疑人自行辩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简单地视为“抗拒”、“狡辩”、“不老实”,另一方面对嫌疑人的律师要给予充分必要的辩护条件,不要轻易限制会见的次数,不要人为地设置障碍,对辩护人提供的合法申请应当尽可能满足,树立“我让你充分行使辩护权还能给你定罪,说明你真正是有罪”的逆向思维。第三,要切实保障嫌疑人的健康权,要坚决杜绝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现象,也要加强安全防范,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依法行使权力意识。执法者行使权力,要严格依法进行。在执法过程中,一是要让执法更加规范,减少随意性,各业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范方案进行操作,初查时要有初查方案,侦查时要有侦查预案,制定详细的计划;二是要让执法更加严谨,对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滥用权力;三是要让执法更加理性,不因领导的好恶来办案,不因人事变动影响办案进度,不因领导压力放弃原则,敢于和善于办案,坚持真理,不被金钱、权力、人情所左右。

三、从有罪推定理念向无罪推定理念转变

有罪推定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过程,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主义的思维方式,是从理性直接到感性的认识方法,这种认识是与真理的发现背道而驰,因而是不可能正确的。而无罪推定的思维方式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在没有调查取证之前我们不能将嫌疑人视为有罪之人。在执法过程中有罪推定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

1.认为犯罪嫌疑人等于有罪之人。如在侦查阶段只要有人举报,只要一立案侦查,对方就肯定是有罪的;再比如我们在审讯时习惯上总是一开头就问:你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潜台词就是:你没有问题我们怎么会找你,这就是有罪推定思维下的一种潜意识;在审查逮捕阶段,对某些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案件,总认为反正是有罪之人,捕了总不错。这些表现恰恰是“有罪推定”在作祟。

2.认为嫌疑人的辩解等于抗拒。一是剥夺嫌疑人的自我辩解的权利,将自我辩解视为逃避罪责。二是滥用诉讼程序,诸如刑讯逼供、诱供、指供,一旦嫌疑人“拒不交代”就上措施,名曰加大审讯力度,实则危害被追诉者的人权,以至造成冤假错案。三是疑罪从轻,对于某些社会影响较大,被害人情绪激烈,上层领导关注的案件,明知证据不足但为了所谓的社会稳定,对证据不足的案件不是作无罪判决而是作轻罪判决,美其名曰“好歹保了一条命。”

3.认为嫌疑人不能证明自己无罪就等于有罪。一是侦查部门总会产生“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没有犯罪”的诘问,这种问话在审讯笔录中常常可以看到,侦查人员认为证明嫌疑人无罪的责任者是嫌疑人而不是侦查者,事实上这严重违反了“谁主张、谁举证”的责任分配规则;二是在侦查过程中,只收集有罪、罪重的证据,不主动收集无罪、罪轻的证据;三是在公诉过程中向法庭提供有罪证据,对案卷中明显存在无罪、罪轻的证据不举证,或不移送;这些都与“无罪推定”原则格格不人。

4.认为证据不足不等于无罪。在有罪推定的思维定式中,追求的是“实体真实”而不是“法律真实”,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是空中楼阁式的实体正义,而不是证据规则指引下的“法律正义”。因此,执法者常常认为某人据推断就是有罪,只是证据不能形成锁链,宁可错判、轻判,而不可错放。甚至认为,你确实有罪,只是我们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关押你,判你刑总是不会错的。表现在执法时就是有的案件久拖不决、严重超期嚣押,等等。

从“有罪推定”向“无罪推定”理念的转变,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认识方法的转变,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除刑事诉讼法作必要的修改,确立有限制性的沉默权外,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还要在认识上有所转变。

1.正确认识探索“反对自我归罪”的规则。在我国刑诉法修改之前,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侦查案件时,可以尝试使用这一规则,一是在审讯中除嫌疑人自愿交代,不得使用任何方式、任何暗示,逼迫其供述有罪,我们的重点在于怎样使其自愿交代而不翻供;二是对刑讯逼供等非法方式获得的口供应当坚决排除;三是对嫌疑人自愿供述的,检察机关可以在公诉出庭时使用量刑建议,请求法院兑现“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

2.正确认识“证据裁判主义”证明方法。证据裁判主义是“无罪推定”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种证据方法指导下,一是必须坚持控方举证,任何证明被追诉者有罪或无罪的责任均应由控方承担。如果控方举证不能,则承担败诉后果,这一后果不能由被追诉者承担;二是任何事实的认定都要用证据加以证实,坚决杜绝推测、猜想、假设、想当然等方法证明;三是对证据不足的案件一律不准使用“疑罪从轻”、“疑罪高挂”的方法处理,而应有罪起诉、无罪放人。

3.正确认识口供的价值。口供的价值在于印证其他证据的真实性而不是相反,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搜集口供之外的证据上。在初查阶段不得接触犯罪嫌疑人,一切围绕其他证据进行;在侦查阶段要将口供作为其他证据的补强证据而不是原始证据;在审查逮捕阶段主要不是审查口供,而是审查有无逮捕的必要性;在审查起诉阶段要有对每份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进行怀疑的勇气,而不是重点审查构成何罪。

四、从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与程序并重的理念转变

程序公正不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权保护的有效途径;既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法权威的根本基础。只有程序公正才能保证实体正义,只有程序正义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使民众对法律、对法治充满信心。为此,笔者设想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的理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承认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程序既不是虚无主义的表现,也不是绝对的工具主义价值体现。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自身必须符合正义的要求,即具有程序内容合理性原则以及不明确即无效原则。同时程序的参与者地位应得到尊重,即嫌疑人的自主意志、人格尊严和道德信仰应受到保护。在承认程序公正具有独立价值的前提下,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彻底摈弃刑事程序碍手碍脚、妨碍惩罚犯罪的实体价值等观念,真正认识到它既有其内在的独立于实体正义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实现刑罚效益的保证。

2.克服执法行为“随意、懒惰、无原则”现象。要使程序与实体并重必须克服本文上述的各种程序工具论的现象:一是执法时做到有计划、有规律、有预见;二是严格执行“一案三卡”制度,将执法人员的行为进一步规范,防止权力的滥用;三是查办职务犯罪讯问时,必须同步录音录像,这既是固定口供的较好方法,也是对侦查人员的有效保护;四是对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建立惩诫制度,一方面对非法证据坚决予以排除,另一方面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纪律处分,形成一定的保障机制。

6.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篇六

一、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弊端

1.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题上,大多数教师都坚持以教材为中心,依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感受,表面上教师的讲授很卖力,但是学生的接受效果并不佳。

2.标准答案式的语文教学。一些教师为了应试的需要,针对考试的特点,制定一套应对考试的答题思路,让学生接受这样的应试思维,将语文当成一门考试的学问,让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讲授方式过于死板。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题气氛极为死板,教师仅仅是单调的说教,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而且也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动力,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处在了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

1.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的过程本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从课堂的“主角”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应该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所以,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应该对其批评,而是鼓励其个性发展。教师在进行课题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是传授给学生死板的知识,或者标准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改进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活泼的课题氛围内得到启发,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2.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展示自己,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虽然学生提出的一些观点可能不完善,或者比较偏激的观点,但是这些不完善的观点很可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学生答案,也不应该随意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鼓励其进行逆向思维。只要学生的答案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就应该对其主动性进行肯定,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3.改革教材内容。传统的教材由于编写年代较久,其内容有很多地方不能适应现代的需求。和传统教材相比,新课标下的教材在封面设计、内容安排和图片说明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内容上减少了知识含量,在知识难度上也有所降低,这就降低了学生的理解和背诵难度,减少了不必要的记忆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7.盘活小学语文命卷的四个转变 篇七

关键词:小学语文命卷方式;四个转变;学生

语文考试既是语文学习的考查手段,也是语文学习的促进手段,是语文教学的检验手段和提升手段,其命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现以笔者参与我县2010年《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终检测语文卷》命卷的实践过程,谈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多元整合,教材资源从分散到集约转变

例1: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四月的冰河——?摇?摇;外甥打灯笼——?摇。(2)五岭逶迤?摇,乌蒙磅礴走泥丸。(3)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我知道的有?摇和?摇。

如上所示,在考查“语言积累”的版块时,笔者原是围绕精读课文中的显性知识点,以填空题的方式来展开。但是这种命卷的模式化和简单化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注重检查学生的重复记忆,忽略了理解性、应用性记忆的弊端。经过考虑,笔者注意到新教材以“专题”为板块来组建教材,各组专题之间,精读与略读,单元与“回顾·拓展”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命卷时,我就做了一些调整和改进。例如,针对五上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特点比较突出,在命卷过程中就根据学生的言语实践特点,将以上的这样单纯机械的填空命卷形式,改为穿插融合成“读书推荐卡”、“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出现,从而着重于考查学生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

教师在命题过程中必须遵循教材编排的目的,不但要加强各组专题的整合,还要体现精读与略读的整合,单元之间前后内容的整合,单元与“回顾·拓展”的整合。只有经过了有效的集约整合,才能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来。

二、科学规范,卷面表达从激情向审慎转变

考生对试题的理解,对其完成试题要求的任务至关重要。而“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试题的表述方式是否清晰准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习惯。

例2:填空试题1:甲流【páishān dǎo hǎi】(?摇?摇?摇)向我们涌来,只要大家在卫生和饮食方面【xiǎo xīn yìyì】(?摇?摇?摇),全社会【zhòng zhìchéng chéng】(?摇?摇?摇),一定能够战胜它。

这段试题表述略有煽情之嫌,同时缺失语言表述的准确、合理。“甲流【pái shān dǎo hǎi】向我们涌来”,过度的夸张容易造成学生对流感的恐慌。再说饮食和卫生与“小心翼翼”搭配不当。

例3:课外阅读《花开了就感谢》中,用“ ”画出你认为含义最为深刻的一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类理解性题型局域过于宽泛,给学生答题造成一定的障碍,使学生不知所云。从答题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选择一些简单的句子来“理解”。检测命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发挥评价的功能。因此教师在命卷时,不能单单将检测结果视为学生个体学习状况的反映,还要反思和改进命题技能。应该花大力气进行磨题,力求命题表述的明确、规范、简洁,尽量避免因表述失误而导致系统性的误差。

三、求真务实,人文关怀从空泛到具体转变

例4:【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在愉快而紧张的学习中,我们又迎来了期终考试,让我们检查一下自己掌握的本领,感受收获的乐趣吧!不要忘记,整洁的卷面如同一张漂亮的脸孔,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这段卷首语提醒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放松心情,认真答题。但是时间久了,又怎样呢?从现场答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一拿到试卷后就迫不及待地答卷,没有看这些话语。甚至大部分学生在卷尾语的评价一栏留下空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事实上,对于考试要注意的事项,老师在考试前早就反反复复,不厌其烦讲过很多次,大都学生早已经烙在心头。

因此,笔者认为要摒弃这种形式主义的温情做法,结合命题要求,对一些学生容易忽视或产生歧意的,适当扼要的作一些温馨提示,比如,“判断题”:本题题目都很简单,但其中有三道小题容易发生错误,请你仔细分辨,对的打“?菁”,错的打“×”。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正确使用好手中的大权!

总之,要想让学生把考试当成愉快的经历,把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保留到明天,要想让学生答出满意的成绩,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改变花俏空洞的人文关怀,让关爱落到实处,让试卷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载体。

四、建构情境,命题设计从静态向动态转变

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中的命题应该着眼学生的发展,要能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以词语考查为例:

例5:课内阅读《钓鱼的启示》,写出下列词语的的近义词。告诫抉择

例6:课外阅读《沉默的父亲》,按意思写出文中的四字词语。(1)不知怎么办才好(?摇?摇?摇);(2)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摇?摇?摇)。

这些试题都是以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命题设计形式呆板,答案侧重于唯一,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过于狭小,缺少情感体验的参与。

如果将例6中词语的理解改成:“辗转反侧”联想到“我”老是想着白天父亲的异常表现,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由“不知所措”联想到。

完成这类题型,学生首先需要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词意的图像,然后还要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以及表达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表述。它能充分体现学生思维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命题情境的弹性构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在与命题情境的对话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王乐芬.回归生命:小学语文命题改革的原点追寻[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9).

8.阅读教学中的四个意识 篇八

解放路第一小学 张 瑾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要,一场漫卷全国的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在蓬勃兴起。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改进陈旧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已势在必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语文学科,以它特有的人文色彩、民族个性和审美要求,影响甚至决定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人格操守、审美情趣、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发展。因此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所讨论。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又无疑是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审美和创造思维的基本途径。因此,打破以往教育教学常规,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取代传统教学中的种种陈规陋习,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面对种种新生的思想和极具冲击力的种种声音,我们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冷静地思考,理性地对待,绝不能一味盲从。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曾有过一些盲从,有过一些困惑、思考和体会,今天我就和大家从四个方面一起来商讨商讨。

一、关注文体的意识

“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对作者来说,他会根据具体的主题思想和表达内容,去恰当选择从大量文本中抽象出来的、存储在大脑信息库中的某种文体模式,建构自己的作品,以实现特定的写作意图和审美理想。对读者而言,他会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头脑中先于阅读的某种体裁类型,解读、接受文本所携带的某种语言的、思想的或审美的信息,同时又在它的未定空白处赋予新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可以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之前,获得此类文体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实践的效率。文体意识的培养,需要依托文本阅读实践进行,所以,教师应当利用文体鲜明的教材,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一)、目的明确而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就容易精力集中,有效突破。而这样的目标,紧紧抓住了文本的文体特征,直指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

(二)注重方法,注意文体意识体现。

文体意识的培养并不是空中楼阁,它依托于具体的文本阅读实践。不同的文体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在教学中,不同文体的文本,也应该有相适宜的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明白诗歌、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不同文体概念及相关知识。就记叙文来说,最基本应让学生明白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或状物、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等等。小说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虚构,是用典型环境和具体情节表现人物。散文,在真实的基础上可采用艺术手法,形散而神不散等等。所以不同的文体应体现出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教学方法。下面我以说明文、小说、散文为例来说说教学中我是如何来训练学生的文体意识的。

二、把握语言的意识

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语言在说写中的重要性。结构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语言显的更为重要。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很会写文章”说成“文字功夫很深”,谁也不认为这样表述不正确,这就是因为语言文字的功夫在写作中确实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前苏联作家斐定有一句话说得极为中肯:“有结构不完整的好作品,但语言失败而能成为好作品的却不曾有过。”事实正是这样。《儒林外史》被鲁迅推崇为达到古典讽刺作品的高峰,就是由于它语言上的匠心独运,特别是讽刺语言艺术的创造,已经达到非常高妙的境界。假定《儒林外史》的语言苍白平庸,那么它可能早已被历史所尘封,绝不会流传至今。

要培养学生清楚的语言意识。我觉得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预压的意识。

(一)、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四十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绝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

阅读教学失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进行情感体验。因此,阅读教学要想办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朗诵噶五语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搭石》一课,是刘章老人所作,人为情愫浓厚,因此,我在遵循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下,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多种阅读方式中,以具体的语言情境为载体,深入地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思想,体会人们之间真情的崇高。在进入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时,我设计了“在搭石上发生了什么故事?”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读可问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让学生划出相关的句子。在品析讨论时,又应引导学生分析出重点词如“协调有序”“一定”等来品读,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又因为语言的学习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自己通过再三地诵读课文去体会,从而达到自悟;教师也只需要在重点处进行点拨、指导。鲁迅曾经说,小孩子说话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只有通过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语的意义”,他说的就是语言学习要靠自己去领会、领悟。可是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却常常以讲解和分析来取代学生的体会领悟。在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做的端端正正,听得有滋有味。二课后,学生什么都说不上来。阅读是一种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活动,因此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是阅读活动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学会、会学,在阅读活动中学会自读自悟。我在《搭石》一课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地把学生当作了活动的主体,先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之后给学生充足的自读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悟、并引导学生边养成边读边圈画出重点词句、边简单记下自己的感悟的良好读书习惯。

(二)、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由感觉,由心得。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读的兴趣,读的欲望,只有有欲望才能愿意去干,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乐意去干,激起学生的兴趣,才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确保其会主动地学习。其次在朗读中要让学生进入课文和情境,只有入情入境才能真正掌握内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范读激趣 教师以清新、流利、包含情感的语气范读课文。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一种对美的追求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出读的欲望。同时,他们也会在范读中学会欣赏,品位和鉴赏。如《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不仅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好,同时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我在教学时先配乐范读“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生仿佛都沉浸在那优美的文字中。由于受到老师朗读的感染,在接下来的朗读中,每个学生都能入情入境的朗读,读出文章的语言文字美。

2、插入激趣 小学语文书中,有许多都配有色彩鲜明的插图。在学习时将插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接触课文,自然会引起其注意力和兴趣。与此同时,让学生试着给图片配音,让他们入情入境地去欣赏、品味体验,从而激起朗读的兴趣学会感情朗读。如我在教学《鲸》时,由于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而且学生刚接触说明性文章,为了让学生对说明文感兴趣,同时能读出说明文字的趣味性。所以在教授新课之前,我找了鲸的大量图片和简短的片段,用多媒体演示出来。让学生首先对鲸这种动物感兴趣,再到对介绍鲸的文章感兴趣。

3、语言激趣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有着不可想象的作用的。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其学生兴趣、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讲求语言艺术,不吝惜表扬,多给学生些激励性的话语,在朗读课文前,教师可创设各种活动适当点拨一下学生的激情:“咱们比一比,看谁是个优秀的播音员。”在学生朗读完要及时给予肯定。诸如:“读的真有感情!”“让人听得都醉了!”

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在指导学生朗读父子的一段对话时。我适时的表扬“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到了作为一个父亲在道德抉择和实践上毫不含糊。”“老师也能感到作为儿子,在放鱼时的焦急,委屈。”孩子在表扬中得到了肯定,看到了希望,更感受到了教师的爱。以后在朗读方面一定会更加努力。

(三)、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反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活的、有机的整体,感悟时坚决摒弃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落的做法。只有整体感悟,学生才能感受到课文的整体美,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美的印象。比如我教《三顾茅庐》,就抓住“诚心诚意”这个带有纲领性的关键词来切入,使学生领悟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纲举起来了,目(网眼)就张开了。我在教学《军神》一文时,先让学生结合解题,指点他们区分文章是写人还是记事;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画出沃克医生赞扬刘伯承(刘大川)的句子;最后分析课文,为什么说他是一块钢板,是一位军神?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进行重点感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关键之处,反复品味,把感悟活动引向深入,使学生会意、入情、悟法、明理。

三、一课一得的意识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都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不管我们有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有着多么丰富的知识,40分钟的语文课堂承载空间是有限的。既如此,我们就不应该给我们的每堂语文课赋予过多的教学目标。

拿到一篇文本,第一步我们应该以读者的视角,按照自己的已有的经验仔细地读懂文本,特别要理清楚文本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力什么主题,运用了哪些独特的写作方法。其次,我们应该关注文本所在教材中的位置,即所在的年段、单元,关注年段目标。高段的学生应该掌握高段的阅读要求。比如,学生已经能够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又如,学生已经互补具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可以放手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如,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受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了,就留出时间让学生研读文本,学会品析场景。

再者,发现文本突出的言语特色。课程标准中的小学高段的叙事类文本在阅读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即: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意思,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读写迁移的意识

叶圣陶老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如何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真正做到“取法于课文,运用于写作”我的做法是:融作文指导于阅读教学之中,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条根本规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赋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古人经验之谈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迁移文章的表达方法,遵循从仿到创的学习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诗人舒婷说:“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深刻,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不简单,保持简单的心走不简单的路。”教育教学也是这样。

9.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篇九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并为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了与时俱进,我们必须要转变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转变师生教学活动方式的核心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教师很辛苦地教,学生很辛苦地学,但是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这和我们在课堂中的一些无效或者低效的教学活动有关。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多审视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看是否能够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能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否实现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农村小学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创新思维。下面,我从教和学两方面对师生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谈几点看法。所谓“教”,就是课堂教学流程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以致用,其方法主要有创设情境、设置课堂游戏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灵活运用知识。所谓“学”是指学生的主动学习,它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只有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才会有信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检查学生作业是否是独立完成等情况。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通过声像、文字、图形等多个角度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小学图形变换的教学中,多媒体可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和亲眼目睹旋转和平移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软件,如果我们一味地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逐渐淡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对教学工具的驾驭能力。所以,教师在小学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科特点、学习内容等,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二、设置游戏活动,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他们能够更轻松地接收信息,并对知识点进行反复的操练。游戏对小学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被动学习变成学生主动吸收知识的过程。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情感会更加浓厚,美好的同学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合作。这样,学生的智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同时也会更有求知欲。愉快教学是游戏的精髓,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对知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才能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一)课未始,来激趣

在教学开始之前,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都不能集中到课堂上来,他们可能还在想着课间的操场、路上的零食、书包里的玩具。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一年级“数数”游戏。教师可先让学生站起来,一边有节奏的拍手,一边数数。这样,学生的兴趣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他们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到数学学习上,为接受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课之中,助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加入游戏不仅能使学生身心愉悦,还能够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吸收,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游戏应该具有针对性,让教学任务与要求能够在游戏中体现出来,帮助学生轻松地吸收知识。如小学英语学习颜色类的单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幸运大转盘”——选择材料做一个可以转动的彩色圆盘,圆盘上贴上各种颜色的彩纸,并在中间贴上指针。转到一个颜色时,教师提问:“What colour is it? ”学生都积极回答问题:“It’s blue...”几轮游戏玩下来,学生就能答出大部分的颜色了。教师还可以让两个学生为一组互相问答,并给予表现优秀的学生适当的奖励。这样,学生就更乐于参与其中了。

(三)课之末,锦上花

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在下课前5分钟感觉非常疲劳。学生这个时候的状态很不好,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为了激发学生的情绪,教师可以在一节课要结束时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能够有饱满的热情。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成语接龙”“轻松造句”等游戏。这样,学生就能够愉快地结束本课学习,并从心理上期待下一节课。同时,教师也能够检验教学效果,有利于下一节课的教学安排,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遵循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之初,学生会有些羞于开口,即使被教师点名,他们也是尽量简略回答。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更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多说多练。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就要多表扬他们,这样可使他们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组员之间相互的表扬与鼓励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变得活泼、主动,能够积极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课后也能认真做作业,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

四、注重自我提升,不断进行反思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能力。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能够促进教师向专业化、研究型教师转变。教师的反思包括很多方面,不仅有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还有对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反思。通过反思,教师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使教学能力与实践、科研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总之,为了切实贯彻“高质减负”的新课程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要推进小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科学、互动,并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这样,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师生间才能够相互启迪,不断创新,从而产生愉悦感。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将会提高师生间教与学的质量。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各项活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从而可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在新课程实施中农村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探究(课题批号:BY[2012]G134)研究成果。

10.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篇十

注重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四个环节

作者/马福海

一提起“后进生”,所有的班主任肯定觉得头痛,因为班主任工作只要有那么两三个学生,就足可能弄得班里乌烟瘴气,让班主任焦头烂额。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存在是一个现实,并且具有普遍性。因此,教育后进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班主任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尽管后进生存在识别能力差、语言习惯不良等现象,但只要转化过程中方法得体,后进生照样可以成为为班集体争荣誉,为同学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好学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尊重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曾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力量。”学生具有自尊心,后进生同其他同学一样,也有极强的自尊心,因为他们的缺点多受到指责,感到处处不如其他同学,所以有自卑感,但他们不甘落后,有的想方设法表现自己,以博得老师、同学的刮目相看,所以有极强的自尊心,班主任在做工作时,如果不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一味地挖苦、指责学生,这样会严重挫伤后进生的自尊心,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形成逆反情绪,给学生心灵上留下创伤,走上极端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班主任既要做后进生的师长,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帮助后进生逐渐进步。

面对学生偷拿了同学10元钱的事件,北京市某小学王老师的做法就值得借鉴。王老师知道这件事后,不慌不忙地对学生说:“我已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10元钱!现在他已经知道错了,相信他明天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第二天丢钱的学生果然找到了这10元钱。王老师知道今天都不知道是谁拿的钱,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知错就改了吗!王老师巧妙地教育了学生,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如,我班一后进生与临班的一女生谈恋爱。知道后,找他谈话,他却要求我替他保密,不能让双方的家长知道,更不能在班上点名批评,否则他坚决不与临班的女生断绝关系。我答应他的要求,并且进行了耐心的教育,他心悦诚服,并写给我一封信:“老师,真想不到您竟如此尊重我,尊重我的感情。”

二、爱护学生

一教育家曾经说过:“老师应当把爱分给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他们。要经常过问学生的衣食住行、思想、学习等情况,并给予热情的帮助,使学生感到集体生活的温暖。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总是不讨人喜欢,父母责骂、体罚他们;老师批评他们;同学讥讽他们,所以他们更需要关心,更需要爱护。班主任应用心来温暖他们,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做到不对后进生产生厌恶情绪与不信任心理。组织并参与一些集体活动,与他们打成一片,()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与恐惧心理,从而改善师生关系。坚持关心、爱护后进生,问寒问暖,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做到言语娓娓动听,以理服人,公正待人,当好他们的知心朋友,消除后进生的孤独与隔阂,去除烦恼和苦闷。()久而久之,他们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们,并为他们操心时,他会由于内心的感受而愿意接受教育,甚至是严厉的批评。后进生这棵枯苗也一定会在“爱”的滋润中复苏的。

我班某男生,是一个学习不认真、纪律不遵守、成绩差的学生,许多老师一谈起他无不摇头。我从接班之后,就决心用爱心温暖他、感动他,用爱心去唤起他的勇气。于是我热情地亲近他、爱护他;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学习上耐心地引导帮助他,渐渐地,他那颗冰冷固执的心融化了,老师得到了他的信任。以后,他心里有什么想法,就主动与我说。一年下来,各方面均取得巨大的进步。

三、相信学生

后进生总是存在一些十分明显的问题,或对学习没有信心,或对学样记录置若罔闻,或对打架斗殴津津乐道……正因如此,他们经常听到的是严厉的.批评,看到的是不信任和冷漠眼光,久而久之,就会对同学、对老师产生一种“戒备”心理,甚至把同学、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误认为是“猫哭耗子”.对待这样的学生,要耐心的进行说服,并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让他们产生信任感,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尽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特长,让他们担任班级的某些职务,给他们发挥自己特长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如“我班有一学生,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但我发现他是讲义气、敢作敢为的人,所以我就让他担任班级中的治保委员,并且在班级同学面前说:”我相信该同学能够管好自己,并维护好班级的正常秩序。“以后,我逐渐发现他参与打架斗殴少了。后来,从别的同学口中得知他说:”老师如此相信我,我怎能让老师失望?“

又如,在一次期中考试总结会上,当我在班上宣布一后进生成绩进步最快时,下面同学就议论纷纷的样子,甚至有一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他是抄别人的。“听到这位同学的话,看到同学们议论纷纷的样子,我十分坚定地说:”我相信这位同学的成绩是真实的,我还相信期末考试他还会给老师、同学们一个更大的惊喜,同学们,你们相信吗?不信,咱们走着瞧!“说完我意味深长地看了这位同学一眼。我的无比信任,给予了这位后进生以巨大的动力。果然,期末考试,他一下子从35名跃居第9名。相信就如一剂催化剂,激发了学生改过自新、争取进步的信念。

上一篇:小学部学生管理制度下一篇:可爱的白鸽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