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回归生活

2024-06-16

让作文回归生活(精选8篇)

1.让作文回归生活 篇一

回归自然让生活更美好的作文

雨后的清晨,我站在咸阳湖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是那么的美好而清新。想起今年从春节开始,PM2.5就高居环境监测榜,今年三月底四月初时,居然达到了10的高值。一个春天都灰蒙蒙的,风沙肆虐,春雨也不肯光临,呼吸时总感到空气中有尘土的味道。这都是因为人类肆意破坏大自然,现在开始自尝恶果了。

现在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拯救地球,重建我们的‘美好大家园’呢?那就必须是低碳环保的生活,爱护环境回归自然,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什么是‘低碳’呢?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简单地说就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地进行人与自然的交流。这是一种既复杂又简单的生活。但是对我来说,就是节约和环保,就像现在,我洗脸的水留下来洗衣服、拖地,而淘米、洗菜的水也可以用来浇花、冲马桶。我们平常出门也尽量的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平常出去吃饭尽量自备碗筷,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在能看见是尽量不要开灯,不用的东西可以送给别人让他循环再利用,总之,低碳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做我们都能做到的.,去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地球,在目前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子孙后代,我呼吁:大家都加入到低碳生活中来,回归自然,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点评:作者倡导回归自然,低碳生活,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倡导保护环境的美好图景,通过合理的描写社会现象,反映出意味深长的哲理,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2.让作文回归生活 篇二

那怎样才能让作文真正回归生活呢?

语文教学的目的, 说到底, 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语文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会“对话”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对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写作, 其实也是对话, 写作教学理应也是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 也完全可以用“对话”的理念来思考、研究写作教学, 建构“对话型写作教学”, 从而使写作及写作教学从根本上解决脱离生活的弊病, 真正回归生活, 实现作文的个性化回归。

一、让对话激发写作动机 (需要)

很多语文教师早就认识到作文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 必须引导他们说真话抒真情, 但往往只在命题上下工夫、出点子, 其结果收效甚微。例如《向老师说几句悄悄话》、《一件悔恨的往事》、《春游随感》等, 学生拿到这些似乎贴近生活的题目后, 并不愿意把心中的“悄悄话”向老师说出来, 把真正悔恨的往事写出来, 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抒写出来, 充塞在文章中的, 仍然是我们看惯了的、千人一面的公式化的套话、假话、空话。我以为, 学生作文脱离生活因而导致个性化缺失的原因, 主要并不在于命题上不愿、不想把自己的生活及其体验展示出来, 其根本原因在于写作动机存在问题。

写作的动机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学习的需要” (提高写作能力) , 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应试的需要” (提高应试成绩) 。而我们写作教学的目的, 不也是这两个方面吗?为了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以往往往只注重学生习作言语的内容和形式, 如内容是否正确无误, 文体是否合乎规范, 等等, 至于所写的是否是真话、心里话, 不管不顾。为了提高应试成绩, 我们重视的只是学生的所写“入格”、“入套”, 模式、套子重于一切, 高于一切。在这样的动机下, 学生作文脱离生活, 是很自然的。“舍弟江南殁, 家兄塞北亡”, 其实作者的弟弟还活得好好的, 而且他也根本没有“家兄”, 但是一看这两句写得平仄协调、对仗工整, 便视作佳作———这是封建时代以八股取士所传下来的笑话, 其实在现在的写作教学中, 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流水……写文章不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 而就是生活本身。”只有当写作不是作为学生学习的需要, 而是作为一个人源于生活中的对话需要时, 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回归才能真正实现。如果我们仅仅从命题等形式上考虑, 就不能真正实现与生活的结合, 就不可能从学生的外部生活之流深入到学生的心灵生活之流中去, 本来是“心学”的作文仍然可能沦为“公式”学、“标准”学、“套版”学, 等而下之, 甚至是“瞒骗”学。

在对话型教学中, 教师作为对话者的引导作用, 是组织学生的对话活动, 从中相机给予指导、帮助。相对传统观念重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 对话型教学更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动机、意向、态度, 激发学生对话的热切愿望。当学生已经不是把作文看成是一种“作业”, 而是作为一种“源于生活的对话需要”, 就能改变应付性的、程式化的甚至是虚假的表述, 写出一个“真”来, 写出独有的个性来。叶圣陶先生曾说:“训练写作的人只需平心静气问问自己: (一) 平时对于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所有的积蓄, 不但不阻遏他们, 并且多方诱导他们, 使他们尽量拿出来? (二) 平时出给他们作的题目是不是切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思想?总而言之, 是不是切近他们的生活, 借此培植‘立诚’的基础? (三) 学生对于作文的反映是不是认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 而不认为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 第439页)

通观以前的写作教学, 我们在前两条上似乎已经做了许多努力, 《童年生活回忆》、《记暑假里一件最有趣的事》、《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校园拾趣》、《××, 我想对你说》等, 这些命题算是“切近他们的生活”的了, 也的确很“适应他们当前所有的积蓄”, 指导时也“多方诱导他们”, 但效果还是欠佳, 学生还是不能“尽量拿出来”, 还是写不出“立诚”的真文来。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感觉到作文是“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 只是把它看作是不得不做的老师布置的令人讨厌的事。通过对话, 我们要激发起他们源于生活中的对话的动机和需要, 使写作成为一种自然而然、自由自觉的活动。

二、让对话走进习作指导

语文教学对话最困难的, 也许就是培养学生作为对话者的自我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 往往会在书本、权威、教师面前消解殆尽, 与顽固地守住自我相比, 轻易地取消自我对学生来说是更为普遍、更为严重的倾向。写作教学同样如此。在惯常使用的“习作指导”面前, 在教师一大套文章作法、写作技巧、注意事项、习作要求等的“指导”下, 学生已经全然没有了“我要写”的动机, 没有了“要写我”的勇气, 已经不愿、不想 (或不敢) 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想, 唯恐因此而暴露自己的幼稚、无知, 唯恐因此而不符合写作要求, 唯恐因此而得不到高分。他们的作文, 就成了按照教师的套路而完成的“填空”, 无话找话, 说着空话、套话。

对话意识, 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作文指导, 教师一改“教师爷”的面目, 以一个平等的对话者与学生交流、讨论:生活中的哪些事情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面对同一个话题, 我们想说些什么, 该如何正确表述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情感和体验。这样, 学生感到他们在与教师平等地交流, 他们正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参与他们的生活, 同时实现自我, 从而真正体验到写作活动本身的快乐, 因而乐此不疲, 甚至不能自已。

在对话中, 教师要及时体察学生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 准确估计生活中的哪个方面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精神活动, 找到对话的最佳切入点, 从而激发学生对话 (写作) 的热切愿望, 引导他们写出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我。

我有过这样的教学体验。现在的学生大多喜欢看“韩剧”, 是“哈韩”一族。面对这种现象, 我们该如何引导呢?为此, 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我从韩剧中学到了什么?”要求学生谈谈他们为什么喜欢看韩剧, 韩剧有哪些地方值得大陆的电视剧借鉴。对于这个话题, 学生非常感兴趣, 剧情内容、演员选择、音乐服装等方面讲得头头是道, 一点也不存在“语言的痛苦”。经过交流, 再要求学生诉诸文字, 把想法写出来, 学生落笔成文, 《我为大陆电视剧把把脉》、《真情, 韩剧不变的主题》、《包装, 不仅仅是外在的》等好文章让人为之赞赏, 同时也让我看到, 只要老师留心学生的精神生活, 找准“突破口”, 学生还是愿意倾诉的。

三、让对话走进学生的写作实践

为了应试, 我们热衷于所谓“保险文”, 内容有统一的标准, 形式有统一的标准, 甚至思路也有统一的标准, 学生作文有如机器生产“标准件”。叶圣陶先生早在1979年为《作文报》创刊所写的题词中就提出作文要“说自己的话”, 而标准化的“保险文”只会使学生患上“失语症”, 只会使学生丢失独有个性。要实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回归, 我们必须放弃“保险文”, 提倡“放胆文”, 使写作成为学生自由自主的对话活动。

提倡自由自主地写作, 不是自由化地写作, 而是指在题材、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多给学生一点自由, 少加一点限制;多一点自由空间, 少一点条条框框。我班有一位学生, 每次作文给人的感觉就是胡编乱造、十分虚假, 但与他交谈却发现, 他每次作文的内容竟都是真实的, 甚至包括有一次作文写到的对某位女同学的暗恋也是真实的。但在写作中, 按照老师教给的“套路”, 每篇文章总要有个程式化的开头、结尾, 中间部分总要来个“夹叙夹议”, 总要写自己在老师 (或家长) 、同学的帮助下取得进步。于是, 本是来自生活的真实内容, 却给人虚假的感觉, 更谈不上什么个性化。后来, 在我的鼓励下, 这位学生的作文一改以前“公式化”的倾向, 从内容、形式到语言, 都充满个性色彩。

自由自主的“放胆文”的最佳形式是日记 (周记) 、随笔。日记是自由自在地与自我对话, 让反思的自我、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对话;随笔, 即随心所欲地纵笔为文, 不受话题、文体、篇幅等的限制, 写什么、怎么写都可以, 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与外界、与自我对话的方式。

提倡写“放胆文”, 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写作放弃指导和引领;反对“标准化”, 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不要标准。我们以为, 这种指导, 不是教师居高临下地用写作的条条框框、用固定的标准去限制学生, 而是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中, 在互相学习、启发中去感悟作文应当怎么写、不应当怎么写, 让他们在与同伴的对话交流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在博采众长中不断提高自己。

四、让对话走进习作讲评与评语

习作讲评时, 应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讲评方式, 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对话式合作讲评方式。每次讲评, 我一般是选取三、四篇有代表性的习作, 采用三个层面的对话。 (1) 习作者朗读并介绍自己的习作, 对自己的习作作出自我评价。 (2) 教师、学生之间展开对话, 对同伴的习作作出评价及修改建议。 (3) 习作者自己与自己对话:吸收同伴的意见, 对自己的习作做出修改。其他未交流的学生, 也从刚才的对话中得到启发, 对自己的习作做出相应的修改。通过这种方式, 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 参与意识。所有评价必须经过自我反省之后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特别注重对话环节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省。

改革传统的作文评语的写法, 变以往作文评语那种单纯侧重对学生的写法指导、理论说教为侧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话谈心。教师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 就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对话交流。教师的评语学生可以同意, 可以持不同意见, 甚至可以全盘推翻, 要给学生说话的权利,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一位学生写《母亲的手》一文修改了两次, 我分别给出了以下的三条评语: (第一条) 母亲的手, 像紧握风筝的线, 母亲的手, 传递的是慈母牵挂的心、无尽的爱, 你曾经仔细观察过母亲的手吗?你能用细致生动的描写再现母亲手的特点吗? (第二条) 你已经学会从小角度来反映主题, 也学会将记叙和描写巧妙结合, 为什么不试着用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为你的作文添彩呢?经过两次修改, 第三次把作文交给我时, 他在本子上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 我比较了我的作文, 我觉得修改后生动了很多, 而且我描写妈妈的手历经沧桑那一段是我最得意的, 写得让我很动容, 我真的体会到妈妈的不易。最后, 我在他的定稿上写了四句话:素手抽针冷, 线短情义长, 儿若怜母意, 劳苦亦甘甜。后来, 这位学生在他的另一篇作文中, 引用了这四句话, 我想, 这个评语一定让他深有感触。

交流式的评语, 摆脱了以往高高在上的说教, 更加易于让学生交流, 并且让学生重视对作文的修改, 真正发挥评语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生活, 脱离了生活, 写作就无从谈起。”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本源。所以, 教师如果能将“对话型写作教学”落实到写作教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让对话渗透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之中, 鼓励和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 那么, 学生作文回归生活, 就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摘要:当今学生作文存在个性化缺失的问题, 教师应通过“对话型写作教学”, 使写作及写作教学从根本上解决脱离生活的弊病, 真正回归生活。

关键词:对话教学,写作,生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3.让作文回归生活 篇三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了解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

第一、环境制约。农村学生不能像城市学生那样通过参观博物馆、旅游名胜景点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也不能像城市学生那样通过网络拓宽视野、丰富生活,再加上课外书籍匮乏,见识不广,又缺乏对生活的真切体验,这就成了制约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瓶颈。本来农村初中生应该比城市学生活动的范围要大得多,但现在由于安全等诸多社会问题,农村初中学生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除了吃饭、休息就是上课、自习,大都过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样学生几乎没什么自由活动空间,真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呆子”。试想,一个没有生活感知的初中生,怎么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

第二、教师因素。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低跟老师也不无关系。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语文教师不能实事求是,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的规律,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一方面,教师为应试将习作要求人为拔高,另一方面,学生无法对老师的高标准感兴趣,写作文抓耳挠腮。甚至有些老师教学生投批卷老师之好,定下“五不准”“十不准”之类的“潜规则”。总之,用学生们的话来说便是:作文缺“氧”。这“氧”便是写作的自由空间。可是学生平常的“练笔”远比考场作文写得好,这是为什么呢?看来不是学生无话可写,而是缺少可供吐露真言的“心声带”。于是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老大难,写作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另外,部分农村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理解为课文教学,认为这才是考试时有把握“抓分”的硬件,而作文教与不教都无防,根本就不重视作文课堂教学。片面的应试教学,是农村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误区,也是导致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家教不力,也是造成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放松了对他们思想品德、纪律等方面的教育,甚至有些父母外出打工把学生留给爷奶,这些老人对学生的教育根本有心无力,甚至会起反面作用。这样一来,家教不严,留守儿童的无人关心,也就对他们写作兴趣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文教学只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让出发点和归宿点回归到“人”,才是真正的成功。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了解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当地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转变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的笔触回归生活,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学会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前提,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观察能力偏弱,一直以来是困扰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给予观察方法的指导,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写作思维训练。例如种玉米,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何时播种,何时锄草,施肥,收获,形成记录,作为写作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可以带领他们讨论:劳动的过程怎样?应具备哪些相关知识?以及在劳动中有哪些所见、所闻、所想?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自然淳朴的农人、浓郁乡土气息的农家事……这一切都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又能给以农村孩子情感的熏陶,奠定他们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二)阅读交流,感悟生活

农村初中学生生活面相对较窄,有好多事恐怕一辈子也体验不到,而且他们不善于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怎么办呢?这就要靠读书和交流来提升。读书和交流是读别人眼中的生活,读别人的感悟,同时,也是向别人学习表达感悟的方法。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培养语文素质的主渠道,是作文教学的坚强后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建立班级“小小图书角”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阅读,并提醒学生在读书时做好读书笔记。我们可以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与家长交流,使学生识明辨是非,从而感悟生活,提高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立足生活,多元练笔

4.让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篇四

内容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数学学习就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

体验

“为了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为了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学习不能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生活出发,从周围事物的具体形象中感知,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数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 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数学。

抽象的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小学生尽管年纪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必须让学生从生活的具体事例、现象中认识数学知识,使学生感悟数学,如“用数学”这一课我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谁愿意做个自我介绍呀? 生1:我叫小丽,今年7岁,读一年级。

生2:我叫小明,今年7岁,读一(A)班,我家在绿茵华庭采风居第三层,E301号。师:你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他们都讲了7、1、5。生2:我发现他们的回答中都有数。生3:我发现我们说话时常常都有数。师:很好!谁还想介绍一下我们班的情况呢? 生1:我们班有46个同学。生2:我发现我们教室有4把风扇。生3:教室有2块黑板,4扇窗。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发现我们班也有数。

生2:我发现我们身边很多事物也有数字。

师:对!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用数学”。

教师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生活知识。先让学生从自我介绍中发现,在我们日常谈话中常常离不开数。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就像学生2的回答:“我叫小明,今年7岁,读一(A)班,我家在绿茵华庭采风居E301号。”他想到了自己家的门牌号也和数学有关系。这个发现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这个学生思维很敏捷,而且平时也很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从而激励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学生一开始只是把这些数作为基数理解,表示几个物体,后来逐步拓宽到表示序数,如第几号、第几层、表示特定的号码等等。这些精彩的例子都来自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到的、用到的、想到的,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这样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喜欢上数学。同时,在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增强数感。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了较好的铺垫,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

既然数学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他们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想办法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成果,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一种满足,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如在讲授《比多少》的新课内容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多和少的概念。再设置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找一找有哪些数量可以用多或少来描述的呢?请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兴奋地开始寻找。

生1:我发现听课的老师比我班的同学少很多。生2:我发现教室的日光灯比风扇多。生3:我发现课桌比讲台多很多。

生4:老师,我知道我们班有28个男孩、26个女孩,所以男孩比女孩多。

师:这人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我刚才数出来的。

师:嗯,也是一个好方法,很能干。„„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多少”。比较多少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对比较多少的体验。这节课教师利用现场环境,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近的学习情境,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时觉得有东西讲,比较起多少来实实在在。接着引入新课,为新知做铺垫。既复习了旧知,又灵活运用了现实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畅所欲言,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挖掘教材“生活资源”,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现行教材在编写中特别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了诸如处处可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生活中的数学”的学习材料与环境。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积累生活经验。

如,学习“分类”之前,先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生活中什么地方有分类这个数学问题,它们又是怎样分的。学生们调查后汇报:“超市中有分类,生活用品放一起,食品放一起,学习用品一起„„”“书店也有分类,工具书放一起,儿童书放一起„„”学生们从生活中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这时请同学运用学到的分类方法,将自己的书包整理一下,看看怎样分类整理。学生马上将从生活中学到的分类方法运用到整理书包上,有的按学科内容不同分,有的按书本不同性质分,有的按书本大小不同分。总之,方法不一,但都能将自己的书包由原来的无序整理为有序。然后布置学生回家运用分类的方法帮妈妈整理房间,从而检查分类方法及生活能力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分类的知识,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来认识、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回归“生活实践”,让学生活学活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教学中,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去,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购物活动”这节课,我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场景,运用“现场模拟、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认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上课前,我先把教室创设成一个小小商店的情景,在具备现实生活的情境后,我提出问题:“小朋友,今天我们的教室漂亮吗?像哪里?”生兴奋地说:“超市。”师:“下面,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小小商店进行购物活动,看看大家是否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你们想去吗?” 让学生联想到去商场购物的情境,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求知欲旺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以逛商场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运用“角色扮演”进行模拟购物的活动体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计算、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尝试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运用和发展数学,进一步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生活,运用于生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 6 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标,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与生活融于一体的境界。

参考文选:

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2、陆书环 傅海伦著 《数学教学论》 2004科学出版社出版。

3、《小学数学教师》

4、《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

5.让语文回归生活 作者** 篇五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室就成为了讲堂而非学堂。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学堂而非讲堂。如果在课堂上,老师将重点和难点讲完之后,都没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就是一味的去听别人怎么的说,那么这些学生很难会在学习中领悟到更深的知识,没有了领悟自然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语文作为一门充满激情与光彩的学科,其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魅力与生活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育改革

前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以生活为本的活动,以生活为核心才能展现最终教育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生活教育,建设学习与生活的桥梁,让语文回归生活,充满希望与活力。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浅析如何让语文回归质朴,充满生活味道[1]。

一、让语文充满人文味

如何让语文拥有人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文教学时人文教育的核心,而语文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人文教育。只有学生接触到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才能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过的好的熏陶和渲染,并潜移默化的形成有量的气质、内涵以及修养、品格。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的认为性教育必然会走向灭亡。语文这门学科恰恰是人文精神的肥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渲染和熏陶,对教材中的人文资源进行深度发掘,让真善美时刻感染学生,并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借此来铸就高尚的灵魂。

于漪曾说过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这句话充分说明教师要对所讲内容抒发内心的感情,讲课时才能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教师只有善于运用语言技巧,才能对不用课文内容注入不同的人文味道,如,情感奔放、直抒胸臆以及含情脉脉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真情,让学生进入到作品中,与作者、文本融为一体,达到育情的目的。从而使得学生心中积淀人文精神[2]。

二、让语文充满人情味 语文教学始终包含情感教育。作为师生互动的场所,语文课堂所承载的就是情感。如作者情感、文本情感以及学生和教师的情感等。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师生与文本形成有效互动,使得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和人情的味道。教师充分发掘和探究教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语文本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兼备生活与人情味的特色课堂。

教学过程中,富含人情味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文学味。相对语文教学来讲,语文具有文学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较大的影响。引导学生感悟文学作品,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赏析来陶冶学生情操并净化心灵。只有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所蕴藏的已经没才能在鉴赏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学生语言和审美品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主探究文本,徜徉在文学海洋中丰富文学素养。

三、让语文充满生活味

生活与语文同在,也是语文的延续。语文课程在加强综合性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语文学习的天地。因此,语文教学要做到生活化,让学习更接近生活,用生活研读教材诠释教材。真正做到生活就是教育。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社会生活为辅的教育是死板刻板的教育。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教育的中心就是生活,它离开生活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充满生活委员的语文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洗礼学生的灵魂和情感。因此,语文教育生活化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应实际生活习惯,并从已学知识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做到举一反。

小学语文充满生活味,需要教师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掌握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和学习状态的情况下,精心创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课堂场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可以时间,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外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家庭资源等有效资源,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小学语文所选的课文都是与生活有关的文章。如,在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也能把握古文学发展历程。在掌握了古代文学特点的同时总体上了解几千年的文化精粹。如,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戏外,文史哲不分家。不能一味的为了学而学,要学出品味,从鉴赏的角度分析理解,最终才能学出门道,品出语文味。

四、让语文具有新闻味

众所周知,教育迎合时代特色。只有利用时代脉搏,将教学与生活联系到一起,才是利于学生学习的教育手段。与时代脱轨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导入反应时代特性的欣慰内容,使之具有新闻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充满学习热情。让学生形成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的世界观和情操。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多媒体的优势,精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新闻、视频等媒介来辅助教学。在备课时搜索各种新闻信息,鼓励学生关注时事,并逐渐形成关注新闻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习惯,了解人生百态和世间万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意外的世界,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3]。

结束语:综上所述,充满生活味的语文教学,能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和新鲜活力,不仅能提升学生各项综合能力,也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注重语文教育向生活化语文过渡,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学味又带有语文味,逐步完善学生应有的文学修养。同时,将生活与社会结合到教学中,而让语文教学散发出原汁原味的生活味道。参考文献:

6.让德育回归生活的论文 篇六

【摘要】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必须面向生活,与生活接轨,只有这样,“德育回归生活”这种有效的载体和形式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从正在发生的事情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感受到德育可以感知、可以触摸,体验到德育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 回归生活 研究 新成果

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兴山一中在育人工作中提出“让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进行了“德育生活化”的积极探索。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从正在发生的事情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感受到德育可以感知、可以触摸,体验到德育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德育走进生活

让德育走进学校生活,是针对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通病而提出来的。学校德育大多数是以严格管理为手段,让学生符合学校秩序所需要的规范,是一种单边行为,其实质就是“让你按我的要求办”,这是学校德育目标中的一种误区。在德育方法上往往以空洞的说教来教化学生,十分生硬,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旦学生反感,教育者感到无能为力,德育也就显得极其软弱。再加上现在的学校德育是一种封闭条件下的单边活动,也显得非常脆弱,学生一旦走进社会生活,就出现了“5+2<0”的现象。

2.学校德育生活化

让德育走进生活,就是追求德育生活化。在学校德育生活工作中,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外,我们注重在吃穿住行、生活消费、为人处事、交往娱乐、课外学习、自我教育、处理信息、培养习惯、发展特长、增强体魄、磨练意志等自主行为中挖掘德育资源,编写德育校本材料,然后纳入教学课堂体系。这样把德育当“课”来修,把各种育人活动放到课程的高度,做到全方位,多渠道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把校园生活看作与数理化一样作为课程来重视,每周一个学时列入课表,并象课程一样去操作,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而争做合格的高中生。

在挖掘的同时,注重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在主体班会、道德法庭、升旗仪式、演讲会、心理咨询等活动中融合德育,培养学生讲求“诚信”,倡导“博爱”。在“文化科技节”、“体育艺术节”、“文艺晚会”、“八小竞赛”、“spa体育俱乐部”、“青春艺术团”、“合唱团”、“学生管乐队”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在建文化园,修楼亭,塑孔子像,书教育警示语,立名人雕像,绿化环境,美化校园等方面充实和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情景,拓展育人渠道,内化学生道德准则。在公益劳动、校内志愿者服务、社区参观调查、野外登山游览等很强的实践性情景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相应地形成分析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如我们利用每年的寒假、暑假时间,都要开展一些象“我给妈妈洗一次脚”、“走进边远乡村的农户家体验生活”、“到社会福利院服务”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感动自己的`情景生活,达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爸爸妈妈的目的。

3.把生活德育当课修

在编写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校园生活课程大纲》,由生活教师、班主任、德育辅导员分别授课并指导学生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

学生德育学分满分为100分,由基本学分(60分)、加减学分(20分)和奖励学分(20分)三部分构成。基本学分是每一位学生一学期里必须持有的基本学分,是学生良好道德的底线;加减学分是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各种生活活动评定的基本条件,达到合格者加相应学分,未达到合格者扣相应学分。具体内容有学校集体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两大部分;对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有良好表现的同学实行奖励学分。对学分等级评定在75分以下的同学定为不合格的同学,对他们进行德育学分补习。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自我教育,自主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否则毕业时不发放毕业证书。对当年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的同学还要跟踪调查、考核,没有重大问题,到第二年由所在单位或所在的社区开出证明,才补发毕业证书。

4.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让德育回归生活,引领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大大培养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终极目标。

通过合理安排学生日常生活,规范学生的各种活动,整合校园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在内容上具有层次性、系列性、前瞻性。它回答了被动管理中出现空洞说教的条条框框,它回答了传统的德育模式中由单项灌输向师生平等、生生平等交流转变;由校园、班级封闭式向全方位开放式转变;由传递德育知识向塑造高尚人格转变;由固定模式的教育化向个性化转变;由强迫性向自愿性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使学校有了一个安定、和谐的良好校风和学风。

通过德育生活化,把德育当课来修。学生在吃穿住行、生活消费、为人处事、交往娱乐、课外学习、集体活动等自主行为中培养独立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认识到身边的小事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均是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他们感受到德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体验到德育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也形成了教育的合力。为家长的合作创设了新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尤其是单亲、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以及家庭教育不良的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关心和帮助,这使学生家长真切地体会到学校、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爱,感受到自己的孩子在幸福中健康成长。

7.让数学回归生活 篇七

一、注重生活化

我们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走进儿童的生活,选择的内容应尽可能来自于他们熟悉的生活,或来自当今社会的热点,或是有趣的数学史料,或是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愿望去探索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使数学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师应努力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比较轻重”一课时,就可以变教材中小熊和小猴玩跷跷板的场景为本班同学间玩跷跷板的记实录像。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和其他伙伴的身影时,个个表现得非常兴奋,大声叫着看到的小朋友的名字。当看到同班又瘦又小的李文被高高地架在跷跷板的一端,无论怎么用力也跷不起又胖又高的徐亮时,同学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同时部分同学大声说:“李文你根本就压不过徐亮。”借助这一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用眼观察识轻重的能力。

二、注重兴趣化

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到数学真有趣。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看一个“猴子骑车”的动画,从中让学生体会到:骑那种装有圆形轮子的比较安全,也不会颠簸得厉害。同时也感知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注重实践性

8.让作文回归生活 篇八

一、开展实践,感受多彩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之不尽。”生活的体验,将使学生收获到真实生动的材料,所以体验生活后再作文,学生自然有话可写,有感而发。这样的作文才会“自然活泼”。为了让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我开始引导。

第一,放手实践,培养自主能力

因为六年级学生已具有自主活动的能力,放手实践,将更好地让他们领悟到多样的生活。所以这次帮小树苗找“家”活动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而生活毕竟如同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时时会转出不一样的图画来。想不到,找“家”的同学们竟然又捧着小树苗回到了教室,原来是因为校园内暂时没有适合小树苗的地方,他们是这样描述找“家”的过程:

学生甲:我们想把它的“家”安在操场上,可是那样会影响同学们活动,而且也不容易成活。

学生乙:花圃里的花草刚请园艺师整修过,不能再随便添加树木了。

学生丙:大楼后是有空地,可是没有阳光呀!

……

同学们滔滔不绝,实践后的感受是那样的丰富而鲜活。

第二,抓住波折,巧设多变层次

古语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文章应该体现层次结构的多变化,在平时的作文中,许多同学的文章往往平铺直叙如一马平川,显得十分单调。这次,正好出现了波折,应该巧妙地捕捉和设计,于是,在小树苗找不到“家”的情况下,我开始不失时机地激发他们的情感:同学们,假如小树苗是有思想的,这时它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生:它一定会说:“哪儿才是我的家?”

生:它也许在说:“让我回家吧!我渴了,我饿了!”

生:它心里一定很难过,很着急。

情系小树苗使学生们的语言变得那样地充满感情,在他们情感如“泉涌”的情况下,我开始更进一步地深入,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毅力。

第三,培养毅力,画上圆满句号

文章要想写出深度,应该力求新颖、深刻,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遭遇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就是使文章思想深刻的过程,在他们垂头丧气之际,我引导他们认识挫折是培养毅力的必要前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我的鼓励下,他们又一次踏上了为小树苗找“家”的路。

这次回来时,孩子们的脸上都绽着灿烂的笑,他们居然捧着小树苗找到了校长,而校长竟然孩子气大发地与他们一起为小树苗找“家”,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树苗在幼儿园院门入口处的竹林边扎下了根,小树苗终于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中。这就是生活!它是那样地丰富,一波三折中蕴含着喜怒哀乐的生活趣味!

二、精心指导,描写一波三折

一堂好的作文课应当是生活实践与写作指导的有机结合。审题立意指导,其实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习作的谋篇布局,教师的“讲”更能促进学生的“练”,除了生活中经历的,还要引导他们进行更深一步地思考文章的主旨体现,使文章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又安排了这样的讨论。

第一,为什么人们越来越重视植树节?

第二,树木有哪些作用?

课堂外延又一次进行了延伸,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回到课堂时,大家引经据典。

生:树木能够防止水土流失,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生: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所以,绿化家园,人人有责。

生:当年,中国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后,曾有奥委会成员对中国的环境提出质疑,结果,由于中国人的努力,我们已经向世界证明了:北京奥运就是绿色奥运。只要人人都投入植树运动,我们的环境将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质疑。

……

学生联系实际,将讨论向纵深处发展,这样通过立意的指导,就确定了作文所要表达的中心,然后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习作的谋篇布局,此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谈谈这次找“家”过程,再现一波三折的画面。

至此,学生已有了丰富的材料,也确定了中心,此时,只是散沙,还须根据文章的主题,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取舍,这就需要教者相机指导,“小树苗出现在教室里”“为小树苗找‘家的过程”“植树的意义”……这么多材料,谁主谁次?怎样才能做到详略得当,布局合理?这中间,当然是具有波折的找树苗“家”过程,这个过程,学生参与最多,最直接,也最能体现主旨。在交流、碰撞、汇集、融合的过程中,最终达到了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主旨鲜明的效果,最后,学生似乎都胸有成竹,跃跃欲试。

上一篇:交流教师个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下一篇:作文,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