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现象分析

2024-07-05

心理学现象分析(精选8篇)

1.心理学现象分析 篇一

快乐男声正如火如荼地唱响,最红的选手人称“著姐”——他原名刘著,四川音乐学院的学生,他是个男孩子,却因化烟熏妆、穿蓝色丝袜和高跟鞋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论在舞台上还是在生活中,刘著的声音、打扮都是一个活脱脱的女生。连评委都当面怀疑:“是我看错了,还是你参加错了节目。”“你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

网友称刘著为“伪娘”,“伪娘”一词来自日本,指的是本是男儿身,但容貌、穿着、动作、声音等各方面都像极了女孩。伪娘是一种心理疾病吗?伪娘是不是同性恋?针对网上铺天盖地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新乡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陈佐明教授。

“著姐”是易性癖

刘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生理上是男孩,但心理上完全是一个女孩。刘著的爸爸也承认:“著著从小就很像女孩子,这个我们也担心过。”对于刘著一直女装打扮这件事情,他一点也不避讳,“还记得他很小的时候,我们带他去剪头发他就会不开心好长一段时间,

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有那种倾向了吧。”到初中的时候,刘著已经开始刻意留长发了。

陈佐明教授告诉记者,按照媒体描述的情况,刘著应该是一种易性癖。这种人群在心理上是女性,而在生理上是男性,这就是心理与生理性别刚好相反的情况。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不认同,打扮成异性的装束,有改变性别的要求。刘著就是如此,他穿女生的衣服觉得很舒服,穿男生的服装却不自在。记者注意到,刘著虽然表示自己不希望做变性手术,但实际上是担心手术带来的风险,他内心还是希望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女性的。有数据显示,易性癖的发病率为1/14万~1/10万。

有网友提出刘著需要看心理医生。那么,刘著患有心理疾病吗?陈佐明教授说:“在我国,易性癖目前暂时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而在西方国家,易性癖被认为是正常现象,或者称之为特殊群体。”今年2月,法国卫生部发布消息表示,易性癖在法国不再被认定为精神疾病,法国正式将易性癖从精神疾病的名单上剔除。据介绍,易性癖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显示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属于性别身份识别障碍。男女都有,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一般来说,易性癖不算是患了心理疾病,这一群体也很少求助心理医生。

据了解,变性手术是目前对易性癖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外科医生在术前必须仔细排除这种易性的想法是否与某些精神疾病有关,并要仔细说明术后可能受到的环境压力。

2.心理学现象分析 篇二

“陈老师, 我女儿玄×回家总是闷闷不乐, 无精打采, 才一个月整个像换了个人似的, 据她自己说, 她在班上一点地位也没有, 虽然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她, 就是找不到小学时候的骄傲和快乐, 请你和她谈谈心好吗?”电话放下了, 我的心泛起波澜。于是我对玄×同学的现象在班上展开了问卷调查, 问卷的结果让人震惊, 56名学生中有24人有与玄×相同的心理, 所占比例为42.86%。我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入学档案查询 (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学生来源、小学成绩等) , 分别与之交流谈心, 问题的结论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失落现象。问题的原因:我校初一“特色班”学生来自我县各个乡镇、各个层次的小学, 有些是来自非本县区域的。他们中的大部分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完全陌生, 但令他们向往已久的学校。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奇, 为能进入这个崭新的学校学习而庆幸。但很快新奇感没了, 喜悦的心情消退了, 取而代之的是渐渐加重的失落情绪与思乡情绪。 (1) 这些孩子在家是娇生惯养, 没有离开过家独立生活, 来到新的学校, 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 出现不适应现象; (2) 这些学生在原来的学校可能是佼佼者, 来到新校后与众多佼佼者比较有了从“白天鹅”变成“丑小鸭”的失落情绪。

针对这一现象和原因, 首先我对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与帮助,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激发学生“地球村”意识。其次针对“丑小鸭”现象, 我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水平没有降低, 只是比较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丑小鸭”现象是正常的, 要重新尽快给自己定位, 为自己定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 为自己选定一把“椅子”, 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最后, 这些学生渐渐地开朗了, 逐渐找回了自信, 觉得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 并且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二学生畏难情绪现象与解决对策

初一新生入学以后, 经过一个月的学校常规训练和对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指导, 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相当明显, 表现在学习习惯的差异、行为习惯的差异、意志品质的差异、良好情操的差异、自主合作学习的差异、探究创新能力的差异等各方面。第一次月考下来, 我对本班学生的月考成绩进行了系统分析, 21人月考成绩与入学相比有明显下降, 占学生人数的37%;四门学科有92门次单科成绩下降明显, 占总学科门次的41%。就学科而言, 英语成绩普遍下滑, 有的学生还不及格。“现象源于本质”, 通过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基础层次、智力开发和发展的不平衡, 更主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所学学科少、难度小、要求低、没有升学负担, 所以他们就觉得学习轻松、愉快。由于大多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没有养成, 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情操没有形成, 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淡薄、探究创新的能力还很缺乏, 因此当他们升入初中后, 学科增多、难度加大、作业量相对多了, 家长望子成龙的希望也高了, 学校的管理规范了,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 使得有些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本届“特色班”初一年级学生是电脑派位产生的, 生源来自各个地区、不同层次的小学, 他们中的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 有些学生基础还特别差, 要他们学习当前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确实有相当大的困难。

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现象, 我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特别是就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复习、如何自主合作学习等环节进行有序的强化训练,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便尽快完成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过渡。至于英语学习上的困难, 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一面鼓励学生要不怕吃苦, 一面帮助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 打牢基础, 并不时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经过一年的努力, 绝大部分学生畏难情绪有所好转, 英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学生对立情绪现象与解决对策

升入初中的学生一般在十三四岁,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进入如同精神分析理论家所称的“仇亲期”。在家里, 他们往往与家长“对立”, 在学校容易与同学“对立”、与老师“对立”。这一现象的出现, 表明这个年龄期的学生们身上虽然尚存有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但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增强。因此在家父母常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在学校会出现对老师的教育软“对立”——口服心不服, 与同学相处“不顺”后会出现硬“对立”——从口头上的争吵到行动上的“施暴”。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生理与心理也在变化, 由“依赖”型、“服从”型逐渐向“独立”型、“自我”型发展。在与同学的交往、家庭成员的相处、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他们的这种意识已有意显现, 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出现, 一旦处理不好, 往往会造成各种“对立”局面的产生。

针对学生的对立情绪所产生的种种表现, 我与家长积极联系、相互配合,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契机和方法, 让学生感觉到家长、老师对他们从学习到生活的关注, 让学生感觉到虽然自己在长大, 大人们能把自己当“大人”了, 但是自己更需要家长、老师在心理上的疏导、思想上的教育、为人处世上的指导, 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理解。“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处理要耐心、细致、冷静, 避免做出过分反应而人为激化对立, 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容易犯错误的时期, 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犯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 要让学生感到你对他们真正的爱, 这样才能做到“亲其师, 信其教”。

以上不良现象的解决, 需要一线教师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悉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 从学习到生活、从身体到心理、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的关注, 共同来探讨和研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现象, 寻求科学有序地解决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方法和途径。我相信, 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一个“支点”, 那么他们一定能够撬起“地球”!

参考文献

[1]韩绍欣.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矫正[J].河南教育, 2004 (7) :10

[2]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3.心理学现象分析 篇三

【摘 要】近几年,随着手机功能的多元化和手机价格的大众化,越来越多可以的人拥有一部多功能智能手机,这种现象在高校同样发生。随之带来的便是许多大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手机游戏、聊天软件和上网功能上,造成所为的手机成瘾现象。该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准确定义手机成瘾现象,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手机成瘾 心理学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8

1 引言

2000年,当附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电话在日本出现的时候,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件十分新颖的事物。但是,短短的几年时间,照相手机便风靡整个世界。在美国,手机拥有者的数量已经攀升至1.06亿,接近其人口总数50%的阈限。在欧洲,照相手机更为普遍,以英国为例,将近四分之三的人拥有一部照相手机。根据互联网和美国生活项目(the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12岁到17岁之间的青年,有接近一半(45%)的人拥有一部移动电话,他们之中有33%的人使用手机发送短信。在经常使用手机发送短信的青年中,有近三分之一(29%)的人选择使用手机与其父母进行交流。另外一项研究手机的报告中指出,有28%的青年人使用手机拍照,22%的人使用手机玩电子游戏,14%的人使用手机上网,8%的人使用手机发送电子邮件。最近几年,使用移动电话的上述功能(还包括下载歌曲、浏览网页新闻等)已经成为青年的一种休闲活动。随着手机越来越精致和便宜,出售给青少年手机变得越来越普通。然而,随之而来的由手机引起的侵犯个人隐私、手机依赖等相关问题接踵而至。中国信息产业部最新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手机的普及率截止到2015年元月已经达到38%,平均不到三人拥有一部手机。在这一群体中,大学生是使用手机人口中的新生主流。他们在享受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隶”,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现象,甚至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不恰当得使用手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 手机成瘾

手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齐全,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例如,许多存在偷窥式幻想的潜在人群会利用手机满足他们的一些不良需求。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女性私密部位的照片泄露事件见诸于新闻报到中。图书出版商对所谓的“多媒体盗窃”口诛笔伐,多媒体盗窃使他们的经济利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许多消费者利用手机的照相功能去书店把自己喜欢的书照相来,然后回家阅读。然而,另许多研究者困惑的是,许多人即便意识到某些手机使用方式是错误的、不恰当的甚至是不道德的,为什么不能做到自我控制。这里可能存在与手机成瘾相关的心理属性,即智能手机的某些应用特点会满足使用者的一些心理需要,如上述讨论中提到的偷窥幻想、游戏世界的满足、 虚拟世界的情感发泄、不恰当方式获取利益得到的心理快感等。长时间将手机应用与这些心理属性联系,就会造成手机使用的戒断反应,从而造成手机成瘾现象的发生。这一点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

手机成瘾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的呢?前人的研究中指出,一些网民对互联网形成依赖,造成了一种上网成瘾现象;同时也存在游戏成瘾、药物成瘾和究竟成瘾现象。传统意义上,“成瘾”这一概念是以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其被看作是对一种物质的生理或心理依赖,而不是一种行为模式。前人的几篇研究已经就成瘾的研究范围进行了讨论,认为应该扩展到行为领域。关于行为成瘾,Griffiths 于1996年提出了“人机交互模式”的成瘾,在属性上与化学药物成瘾无关。尽管对于科技产品(如上网、电视观看、电脑游戏等)的过度使用能否对定义为成瘾尚且存在争议,但是这些科技产品的过度使用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是毋庸置疑的。今天,随着手机的性能变得越来越功能化和复杂化,手机的青年使用者不仅仅用它与亲人、朋友进行通话和发短信息,也同樣应用它上网、购物、娱乐、消磨时间、视频通话、照相以及一些尚发明的应用。另外,手机在一定意义上还是使用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也造成了许多大学生的攀比现象。

3 具体表现

大学生手机成瘾都有哪些表现呢,或者判断手机成瘾的标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如下:首先是对手机应用的戒断反应。戒断反应是源于药物学上的一个定义,是指停止药物或减少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症候群。手机应用的戒断反应指的是用户过多地使用手机,如果限制其使用手机的时间,会导致其出现心理不适、失眠、甚至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的现象。其次是对手机使用缺乏自控力,表现在用户即便知道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学习困难和生活混乱,但是仍不能控制自己,仍会频繁的使用手机。再者,造成用户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许多用户整日沉迷在手机网络聊天、手机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导致其对现实的人机交往、大学生课外文娱活动失去兴趣,更有甚者会出现情绪低落,萎靡不振。上述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都有出现,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提高警惕度,利用上述手机成瘾现象判断标准,准确、及时地衡量学生使用手机的合理程度,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

4.心理咨询来访者阻抗现象的分析 篇四

心理咨询来访者阻抗现象的分析

阻抗作为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伴生现象,其本质是来访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触与抗拒.来访者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阻抗产生的原因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针对来访者产生的不同阻抗类型,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多种基本职业技能,这是心理咨询成败的关键.

作 者:邓志军 程肇基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学院,江西,抚州,344000;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年,卷(期):24(5)分类号:B849关键词:阻抗 来访者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 分析

5.心理学现象分析 篇五

分析及矫正对策

王照平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

宁县秦村初中王照平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理应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我们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还很严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课堂上,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瞌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吵闹,实行“四不主义”: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视上课为坐牢。其二,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10分钟就交了卷,既不管耕耘,更不管收获。其三,逃学,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等。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

面对严重的厌学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及家长均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加强德育工作、严格控制辍学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娱乐场所管理等,但是收效并不显著。这需要我们对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客观原因涉及考试制度,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还有家庭教育环境、村组教育环境、社会大环境及大众传媒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学生的厌学,突出一个“厌”字,“厌”是一种心理状态:厌烦、厌倦、讨厌。这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其它心理因素造成的,具体说来,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动机缺失

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任何需求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动机缺失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其中有两个层次的因素,浅层因素是无动机,即对学习没有需求欲,因而没有动机来启动学习,而贪玩好动的天性主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老师逼、家长压,他们也能完成学习任务。深层的因素则是负动机,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认识,但其看法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思想,认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无大用,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又做个体生意且财源茂盛的家长们,往往在不经意间误导了自己的孩子,促使孩子厌学而追求享乐。负动机的反作用力非常大,她能持久而强劲地推动学生逃避学习,老师的苦口婆心、老师的软硬兼施、老师的循循善诱,往往被抵消,“启而不发”者大有人在。

二、兴趣转移

兴趣是动机的重要因素,她能引人注意,调动人的好奇心,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而人的兴趣又易于产生干扰,导致转移。思想成熟的人自控能力强,能自觉地排除干扰,保持兴趣的持久稳定。而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其兴趣的显著特点是动摇性,只要干扰因素强烈,就会发生转移。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

改革开放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大潮,五光十色的生活,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巨大而多样的诱惑,由于他们思想不成熟,理智不健全,选择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往往被许多消极因素所吸引,所迷惑,从而抛弃学业,迷恋享乐,甚至走入歧途。

从兴趣转移的对象来看,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录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后,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书刊影像则更毒害学生,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兴趣转移的原因,除了自制力不强外,还有其它心理因素,游戏录相疯狂刺激,新奇变幻,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三、学习无望

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一部分学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洒过汗水,但无论怎么奋斗,仍然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对此做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底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举起了白旗。

也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长期被老师忽视,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我们有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常常违背教育规律,初一新生入学就分快慢班,将学生过早地分成等级。学生心理本来就不成熟,这样做,无形中伤害了他们稚嫩的心灵。分在慢班的学生,往往自认为是三等公民,低人一等,在学校生活中抬不起头来,许多学生便慢慢泯灭了自尊。

四,恨屋及乌

爱屋及乌的心理较常见,恨屋及乌的心理也存在。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情感迁移,也有“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迁移。

人的情感是可以迁移的,爱一个人,包括他的优点、他的缺点,甚至他的派生物;恨一个人,既恨他的缺点,也恨他的优点。甚至包括他的派生物。这种情感迁移与发散,如果调控不当,常常会产生负作用。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某些失误或不足,造成部分学生对他们产生反感,并可能由此而影响学科的教学。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位教师不满,往往对他讲课也不感兴趣,严重的对该学科也不感兴趣。学生的情感容易延伸与发散,不善于控制与收缩,其结果常常运用惩罚自己(不学习该学科或者故意不学好)的手段来反抗教师。“恨屋及乌”的心理的产生与学生对学习目的认识有关。一部分学生存在幼稚的认识,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好,你得罪了我,我就不帮你学,让你评不了优、得不了奖,认为不学就可以报复老师。当然也与老师的业务素质有关,那些专业底子薄、教学水平低、师德素质差的教师,往往不能树立良好的威信,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五、情感饥渴

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因而他们往往广交朋友,追求刺激,以从其它渠道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这同样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这些学生广交朋友,常常不辨良莠,哥儿们义气十足,容易受不良因素诱惑,导致厌学甚至辍学。

许多事例表明,父母离异,其子女情感残缺;家庭变故(父或母亡),其子女情感孤僻;家教粗暴,其子女情感压抑。这些都可以说是学生厌学的导火线。

追求情感平衡,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是把握不当,则容易出现偏差,发生不良行为,产生不良后果。

六、物极必反

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如此。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学校将压力付给教师,而教师则将负担转嫁给学生,于是便产生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拼命延长课时,加班加点,学生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不得休息。此外,各种资料五花八门,各种考试名目繁多,有些评价简单而残酷:如写错一个字,罚抄500遍等。学习象沉重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品尝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真味,有的是苦海无边的酸楚。

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够忍受,有

些孩子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追求。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一女生肖鈺,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优秀,进入高中后成绩有所下降,父母寄予厚望,采取加压措施,结果该生不堪学习和家庭重压而离家出走。

有些家长的功利思想特别严重,一是虚荣心,邻居的孩子或者同学、同事的孩子比自己孩子成绩好,心理不平衡,便拼命要求孩子争气,二是成人化,强化孩子的大人意识,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思想来对待学习,什么搞好学习将来就能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等。事实上,这些功利思想的强化,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往往不仅不买账,反而麻木不仁,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因为他们的心理并没有成熟到大人的地步,是不可能按照成人的思想来生活的,欲速则不达。

掌握了学生厌学的心理规律,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第一、激发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们是在各种各样的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为的。没有动机或者负动机是不可能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的激发,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动机的发展要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争取社会地位感来推动,要靠期望、竞争、评价来保证,其中远大的理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则起决定作用。第二、成功强化。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1、创设成功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更应如此。

2、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

4、及时奖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她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学习者的成功是结果,本身不是评价,如果视之不见,漠不关心,那么很可能会熄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故仍需要奖励,当然要以精神鼓励为主,如此,能使学生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第三、引起注意。对于兴趣转移的学生,要将他们的兴趣再转移

到学习上来,必须着力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

1、转变观念,淡化“苦味”。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于是许多老师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条不放,一方面强化苦观,常念苦经,大讲特讲“头悬梁,锥刺股”等;另一方面常作苦事,倡导苦干,用时间加汗水的方法来推进学习活动。于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令学生苦不堪言。这样,他们对学习哪能产生兴趣呢?以苦为乐,恐怕大部分学生做不到,表现的往往是以苦为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如此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改进教法,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事物,往往体现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变化性、对比性等特点,它们刺激人的感官,会引起人的兴趣与关注,进而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学时,我们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景,不断呈现事物的这些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第四、情感补偿。情感教育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不至于寻找不正规的情感补偿。

第五、正确归因。归因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结果的原因做出解释或推测的过程,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定量,她对后继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正确的归因,有助于推动后继学习;错误的归因,则往往会抑制后继学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败的原因归之于自身努力。成功了是努力到位,失败了是努力不够。不能归因于能力,否则,成功了可能助长骄傲情绪,失败了必定产生颓废心理,而后者极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当学生认为自己天生愚笨时,很容易灰心丧气,泯灭信心,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

除作努力归因外,还可作现实归因、兴趣归因、策略归因等,对后继学习均能起到积极作用。

6.心理学中的现象 篇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地板效应:天花板效应又称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的情况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例子:老师为了测试一下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出了一份卷子,如果这份卷子过于简单,结果是学生普遍取得了高分。从而无法从分数中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水平。那么这种现象就叫“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又称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的情况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全或无现象:指不论何种性质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在同一细胞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波形和变化过程都是一样的。并且在刺激强度超过阈刺激以后,即使再增加刺激强度,也不能使动作电位的幅度进一步加大。

社会促进现象:指个体因为他人的在场而提高活动效果的现象。社会懈怠现象:是指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视为一个总体时产生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现象。

去个性化现象:指个体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融入群体情境的现象。听觉遮蔽: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错觉性结合: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马赫带现象:指在明暗交界处使人感受到明处更明,暗处更暗。暗适应现象:由亮处到暗出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现象:由暗处到亮处视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视觉遮蔽现象:在某种情况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对之前闪光的觉察。

声音遮蔽现象:一个声音由于受到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得听觉阈限的上升。

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缪勒—莱尔错觉: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假如一条线段两端加上向外的箭头,另一条线段加上向内的箭头,则前者要显得比后者长得多

注意瞬脱:指在很短的时间内(约50ms)序列呈现两个目标刺激时,被试对第二个目标正确报告率显著下降的现象。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Stroop效应: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

系列位置效应:影响系列学习和回忆的最主要因素是每个项目在系列刺激材料中的位置。系列中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项目通常学习得快些,而且错误少一些,而中间位置的项目学起来难得多。启动效应: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得对这一刺激加工得到易化。

艾姆斯房间错觉:是属于“大小恒常错觉”的应用,在这个房间中(房间背景是错误的),若两个身高完全一样的人站在房间的左边和右边,竟然会产生高度差距明显的错觉。Tau效应:时间对空间产生影响。

Kappa效应:时间知觉受空间事件影响。

Φ现象(动景现象):物体本身并未移动而只是刺激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距条件下连续交替呈现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运动后效现象:当观察者对一运动物体连续注视一段时间后转而凝视另一不同质的静止表面时,会感到这表面似乎在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参照效应指人们一般是依据某一参照点来定义价值,而不是依据纯价值进行决策。

捐赠效应是指对于获得本不属于自己财产的东西,人们倾向于给予高的评价。

FOK范式: FOK就是知道自己能解决问题的感觉,属于元认知范畴,可以作为猜测标准中外显测试的指标。

鸡尾酒现象:当你在拥挤的室内正和某人交谈,忽略了别人的谈话声和一般噪音,突然别人谈话中提到了你的名字,马上会引起你的注意。

偏侧疏忽现象:意识不到身体的另一边的存在,注意不到另一边的信息。

双加工调节模型:包含前注意加工和注意加工。前注意的自动加工快速、平行发生,这种加工能觉察非注意信息的物理特征,但不能辨认出意义或相互;注意的控制加工较晚发生,按顺序进行,耗费时间和注意资源,能辨认出特性之间的关系,把片段综合为某个客体的心理表征。新的、难度大的任务通常需要控制加工,而经常做的简单而熟悉的一般属于前注意的自动加工。

习得性无助感:指个体经多次痛苦的折磨所养成的绝望心态,即使有摆脱痛苦的机会也没有勇气去争取。

比较效应:如果个体以前经历过奖赏,那么他们会把当前的奖赏33.34.35.36.37.38.39.40.41.42.43.44.与之联系起来进行评价。

科尔萨克夫综合征:长期酗酒会导致的,这种病人的海马严重受损,患有遗忘症。

稀释效应:家庭越大,分给每个孩子的时间和关注会相对减少。“罗森塔尔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灰姑娘效应是指代继子继女受到其继父母虐打、性虐待、忽视、谋杀和其他虐待的比率明显高于那些受亲生父母抚养的孩子这一现象。

焦点效应: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透明度错觉:是以为自己的表情会清楚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并会被在场其他人注意,实际上别人并没有发现。

虚假独特效应:是指在能力方面,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的一种现象。

虚假一致性: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的现象。

定势效应 :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向、程度以及方式。

投射效应: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负性效应:Fiske在1980年提出。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

7.纳西族殉情现象的心理原因分析 篇七

一、游舞

纳西族的聚集地, 丽江, 是殉情现象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素以“世界殉情之都”著称。而最早记载这一现象的, 是光绪《续云南通志》。“滚岩之俗多出丽江府属的夷民, 原因:未婚男女, 野合有素, 情隆胶漆, 伉俪无缘, 分袂难已, 即私盟合葬, 各新冠服, 登悬崖之巅, 尽日唱酬, 饱餐酒已, 则雍容就死, 携手结襟, 同滚岩下, 至粉骨碎身, 肝脑涂地, 固所愿也。”

殉情, 在纳西语中有一专词——“游舞”。其意为殉情者死后因尸体大多无人照料而在风雨的侵袭中逐渐腐朽。与一般自杀者不同的是, 纳西族的殉情者在殉情前, 情绪都较为稳定, 甚至还乐观地进行殉情前的各种准备:“择日子, 选良辰, 置办衣物、吃食和装饰品, 秘密地向知心朋友告别。死前浓妆盛服, 长歌曼舞, 并在殉情之地搭上布棚, 饰以鲜花青枝等。”在殉情发生后, 为了超度殉情者的灵魂, 东巴教会举行大祭风仪式, 即纳西语中的“哈拉里肯”。大祭风仪式是东巴教中几个大型祭祀仪式之一, 因此它不仅反映了纳西族原始宗教中的神秘宗教观念, 作为超度殉情者的仪式, 还深刻地反映出了生者与殉情者、殉情者与东巴教中各种鬼神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游舞与民族社会

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主要是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而产生的。而当外来文化以强制性的形式渗透甚至是侵入时,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就会发生剧烈的冲突, 随之导致的, 便是社会体制结构、价值标准、社会意识形态等的突变, 一些重大的社会矛盾也就由此产生了。通过不少史记资料和学者的研究发现, 纳西族殉情现象的大规模发生, 是在“改土归流”之后。所谓“改土归流”, 即是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而被派到丽江的流官首先便是全面实施儒家教育。美国学者赵省华基于马歇尔·萨林提出的“结合结构”概念, 文化结构层面上阐述了纳西族的殉情现象。她指出:“从纳西族的自杀事件中可以看出, 纳西人试图进行的文化再生 (建立在本土的成年身份观念和与之相伴随的期待) 已成为不可能, 这是因为汉人已使纳西文化产生了变迁。而纳西人的行为仍旧按照过去存在的文化价值观进行, 这就常常导致自杀。”不可否认, 实施儒家教育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正因为如此, 使其所内含着的封建纲常礼教等思想与当时纳西族崇尚自由、追求真爱等观念意识发生了冲突, 导致了纳西族殉情悲剧的产生。

除了儒家教育的全面实施外, “以夏变夷”同化政策的推行, 也是促成纳西族殉情悲剧的重要原因。“‘改土归流’后‘以夏变夷’的极端措施导致丽江纳西族社会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 以纲常名教为基准实施的各种强制性措施使千百年来传承着自己的一整套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观的纳西族猝然面临一种急剧猛烈的突变。”其中, 婚姻制度的变迁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纳西族在外来文化强制性的冲击下, 形成了“婚前恋爱自由, 婚姻不自由”的二元婚恋形态。“改土归流”之前, 纳西族的青年男女在交往上有着相当大的性爱自由, 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 选择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但是在实行了“以夏变夷”的同化政策后, “清代大量输入的封建礼教典章礼制, 特别是包办婚姻制度和‘三从四德’、贞节观等封建礼教的强制性灌输与纳西族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习俗都发生了很大的冲突。”这些冲突所带来的后果, 便是使得原本自由随心的婚恋形态, 掺杂进了很多封建礼教的内容, 而变得束缚不由人了。但是, 这些冲击并没有完全改变纳西族原有的婚恋观。“文化习俗是具有相当凝聚力的,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在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下会产生极大的变异, 但不会完全销声匿迹。”因此, 便形成了“婚前恋爱自由, 婚姻不自由”的二律背反的婚恋形态。

从纳西族在“改土归流”前的婚恋形态不难发现, 族内男性和女性的地位是相当的, 甚至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 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之于男性还要高。但是, 在“改土归流”和“以夏变夷”之后, 一切都变了。当时汉文化当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强行侵袭进纳西社会, 建立起了父系制家庭体制, 并且强化了包办婚姻制度和女性贞节观, 使得女性在纳西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杜尔凯姆曾说过: “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 女人的自杀比男人少。”但是根据不少学者的研究, 却发现:在纳西族里, 女子殉情者普遍比男子多, 且殉情的决心也比男子的坚定。“改土归流”后, 随着各种带有极浓封建色彩的观念的侵袭, 重男轻女习俗的不断形成, 纳西族女性的地位也渐不如昔, 使得她们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身心折磨, 再加上宗教信仰等方面因素的催化, 使得纳西女性成为了殉情悲剧的主角。

三、游舞与东巴教

东巴教作为纳西族古文明的重要载体, 其自然和纳西族的殉情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祭风仪式是东巴教最为大型的祭祀仪式之一, 在纳西语中, 被称为“哈拉里肯”, “第一个音节是风的意思, 这里指祭风道场里的祭祀对象——见鬼。第二、三音为一词, 意为‘游荡、放荡、风流、风骚、华美、盛大’等。第四音节是‘解脱、释放、使之去某处’的意思。整句意为:祭祀风流鬼大祭风道场。”大祭风仪式本来是为超度非正常死亡的人而举行的, 只是后来随着殉情悲剧的急剧增多, 而成为了为殉情者举行的仪式。这样的发展, 除了因为殉情悲剧的迅速增多以外, 还与东巴经《鲁般鲁饶》以及“玉龙第三国”有关。

在祭风仪式中, 有一重要的程序——咏诵《鲁般鲁饶》。《鲁般鲁饶》是纳西族殉情悲剧的第一首悲歌, 与《创世纪》和《黑白战争》并誉为东巴经文学的三颗明珠。结合不同学者的研究, 可知:“鲁”在此意为要去殉情的一群青年男女;“般”是指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饶”则是指从高处下来。《鲁般鲁饶》除了是在祭风仪式用于超度殉情者之外, 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纳西族青年殉情的一个重要因素。《鲁般鲁饶》主要讲述了朱古羽勒排和公开美久咪金的悲惨爱情故事, 而所反映的主题是殉情。当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自古以来的自由恋爱的风气和当时以父系血统为基本前提的婚姻形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就是十二欢乐坡对青年男女的吸引力。

“玉龙第三国”, 其实指的是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玉龙雪山, 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 纳西人称之为“雾路北居”。其前身就是《鲁般鲁饶》中所描述的爱情灵域净土——“十二欢乐坡”。“玉龙第三国”是一个只能由爱情和青春生命所拥有的幻化世界, 因此, 并不是任何人死后都能去, 只有殉情者才能去的理想国。也正因为这样, 才给了在现实生活中, 得不到爱情祝福的人希望, 成为了殉情者们向往追求爱情只有的乐土, 成为了殉情的一个重要动因。

反映到纳西族现实中, 由于制度政策等方面的侵袭, 造成自由性爱的古风与封建礼教中的女子贞节观等方面的冲突, 使得纳西族青年男女无法随心选择自己人生的挚爱, 婚姻大事, 也只能任由“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而定。就在这时, 《鲁般鲁饶》中所传达出的“不能爱, 毋宁死”的意识, 以及所描绘的“十二欢乐坡”, 的爱情乐土, 给予了那些爱情不得志的纳西青年一道希望之光。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 在人世间的恶浊苦难中, 这些爱情不得志的纳西青年男女纷纷地走上了殉情之路。

四、游舞与民族心理

殉情悲剧的急剧增长, 从而发展成一种文化, 是内外因相结合所导致的。除了历史制度和宗教等外因之外, 纳西族人自身的心理, 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因。

著名人类学家迪尔凯姆曾说过:“自杀率甚至和每个民族气质中最深沉的气质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 以致不同的社会在这方面的排列顺序在非常不同的时期也几乎完全不变。”其实, 在不少民族里, 都存在着殉情现象, 只是能够成为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 就只有纳西族。而这种发展, 与纳西族人的民族个性、民族心理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殉情是关乎生与死的重大问题, 因此, 其首先就和纳西族的民族生死观有着莫大的关联。杨福泉博士曾在其研究中, 总结过, 从纳西族传统文化中看, 纳西人的生死观主要有两个层此, 分别是对永生的探索和对长寿的追求。对永生的探索, 在东巴经神话《崇仁潘迪找药》中就有着集中的体现。不论是哪个民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 都有着对长生不老的憧憬和幻想, 只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人们也逐渐意识到, 人终究还是会死的, 怎样活得长久, 才是可行之道。于是便有了第二层次:对长寿的追求。纳西族人在追求长寿的探索中, 感悟到了生死乃自然规律之理, 深刻地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有生死、新老的交替, 物质世界以新陈代谢的规律发展着, 而生命则在以这种新老继替的方式延续着。正是这种对生命的超然感悟, 纳西人逐渐对死亡形成了一种以生命殉理想、爱情、民族、国家, 以致不怕死的传统民族精神。

五、结语

“纳西族是一个充满了传奇神秘色彩的古老民族, 是一个固守着生命与死亡都有其自身规律的民族, 以其骨子里的重情特质和自由性情,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阐释了永恒的自由爱情和灵魂追求, 展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纳西殉情文化。”

综上所述, 纳西族的殉情文化是由政治历史、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内外因素所导致的。而纳西族人的民族个性心理作为内因, 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对政治历史、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以促进人们对纳西族传统习俗文化的了解, 以推进纳西族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莫尔茨伯杰, 著.自尽者之谜[M].高峰强, 王本法, 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1.

[2]杨福泉.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

[3][美]赵省华, 著.殉情、仪式和两性角色转变[J].杨福泉, 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

[4]和力民.祭风仪式与殉情[A].东巴文化[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1:271.

[5][法]迪尔凯姆, 著.自杀论[M].冯韵文,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9.

8.心理学现象分析 篇八

关键词:中考体育;心理焦虑;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68-1

一、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焦虑的现象分析

体育考生在考前在心理上时常伴有紧张、不安、恐惧、焦急、忧虑、神经过敏等心理症状,以及在自主神经系统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等情绪状态,在自主神经系统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等情感状态。这时考生表现为自主唤醒水平提高、苦恼和生理反应,考生可能体验到过高的唤醒水平,因而加快能量的消耗,出现呼吸和脉搏加快,口渴等症状。表现为神经紧张度增高、肌肉发僵、肢体活动不便、脉搏加快和运动协调能力下降,有导致考生损伤的危险,协调性被干扰的同时,动作的准确性和力量也受到了限制,出现随意性的活动或运动受限,自主运动可能丧失,错误的动作也可能反复出现。这类中考生在考试前心理活动处于较低的水平,表现为对考试缺乏信心,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有两种,第一是因为训练中伤病未愈或过度疲劳。第二是心情过度紧张,兴奋转向抑制。考生表现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困难和复杂程度估计不足,过高估计自己力量,相信自己能轻取胜利。因此,心理能量不能积极动员,注意强度下降,知觉、思维迟缓、思想漂浮、不认真进行比赛准备。运动实践中,焦虑情况几乎都伴随着身体方面的紧张,当考生的焦虑超出一定的程度后,将带来机体的高度紧张,有时紧张发生在考生犹豫不决,进退维谷的时候,焦虑使你退缩,但这种退缩又被强烈的考试欲望所阻止。这些运动焦虑反应对于训练和比赛有直接的评价意义,当认知采取自我担忧、自我估计或是担心预期结果的定向时,就会影响考生当前的训练和考试。

二、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焦虑的调整对策

1.提高考生认知水平。考生考前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反应,大多出于对考试结果缺乏分析、判断产生的。因此消除不良情绪关键在于调整错误的认知,要认真分析考生产生心理焦虑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利用教练员的威信,对考生进行说明、指导和鼓励,以消除他们对考试的焦虑恐惧。如在考试前要求考生积极的自我陈述“我会考的很好”、“我可以控制场上局面”等积极语言来消除不良暗示的影响。实践证明,鼓励考生每次模拟考试时,反复做这种练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学校定期展开心理素质培训。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各学校应开展心理素质的教育特别是考前焦虑的心理素质的方法与培训。考前如临大敌的不恰当安排和氛围会加大考生的心理压力,出现严重的考前焦虑,导致加试发挥失常。因此,学校在考前应加大培训力度,让考生知道他们有哪些长处和不足,要通过不断提高心理技能来应付这种不确定性,使考生知己知彼,减少考试的盲目性。

3.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考生在考前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确定合适的期望值。期望值太低,激发不起积极性,会使人产生沮丧,懈怠的情绪;期望值过高,又会加重思想负担,使考生对目标能否实现产生怀疑、忧虑。所以,考生应从实际出发,正确定位,将经过努力能取得的成绩作为奋斗目标。

4.模拟训练法。模拟心理训练是指教练员有意识地组织类似实战情境的练习性考试,从而改善考生心理品质,消除紧张焦虑状态,适应考试需要的训练方法。模拟训练要在结合技术训练的同时,突出强调情绪训练的因素,使考生做到胸有成竹。

5.增加或降低难度训练。对那些自我估计过高的考生,可适当增加考试的难度,使其头脑冷静,稳定情绪,摆正心态。对于一些信心不足的考生,教练员应适当降低难度训练,可使他们在能基本完成每次训练任务的基础上,再逐渐增加难度。

6.临考前适应考场环境和场地器材。临考前一两天,教练员应带考生逐一到测试场地适应考场的环境、设施,并尽可能让考生在考试场地做些模拟练习或测试,从而提高考生对考试环境的认识和评价,提高在新场地的迎考信心。

7.控制好兴奋度。体育考生大部分参加竞赛的机会少,离开母校到异地参加体育中考,其兴奋性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考前心理准备,只要教练员控制、利用好,考生就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但若兴奋过度,则会造成紧张,无法控制自己,产生疲劳感,导致考试失败。遇到这类情况,教练员应利用调整呼吸配合肌肉放松或身心入静的想象结合,词语、呼吸、身体“三和一式放松”将其兴奋中心转移,使心理和机体重新恢复到积极准备状态。

三、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焦虑可采用的放松训练

1.呼吸调节法。这是临场处理情绪波动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当考生情绪紧张、激动时,往往会感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这时可以采用缓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则可得到放松情绪的目的。当考生情绪低沉时,可采用吸气和有力的呼气练习,能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这是克服考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方法。

2.肌肉放松法。如考生感觉一些肌肉紧张僵硬,可通过按摩和自我放松的手段有效地缓解激动、急躁、焦虑、紧张等情绪,消除疲劳,保持肌肉的弹性,使运动技术发挥自如,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心理稳定性。

3.注意力转移调节法。在运动现场他们的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运动活动的情境上,情绪就越紧张,情绪的稳定性也就越难保持,为此,可在现场采取注意力转移的措施,通过有意识地与同学进行愉快的交谈和短暂的休息、闭目养神、听听音乐等心理调节,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

上一篇:班主任培训反思总结下一篇:多彩的情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