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08-29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

1.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一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 ,植株的 生长、开花和结果。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适宜的温度(2)一定的水分(3)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①种子和胚是完整的②胚是活的(在寿命期内)③种子不在休眠期。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控制环境条件是:降低温度、环境干燥、减少氧气。

3、种子萌发的过程:①种子首先吸收水分膨胀②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③胚根发育成根④胚轴伸长,连接根和茎⑤最后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4、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① 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② 分生区(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③ 伸长区(生长最快的部位):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

④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6、芽的分类 ①顶芽②侧芽。芽的发育 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枝条由幼嫩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7、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含磷的(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含钾的(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8、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仅是水分和无机盐。给植物打针输液: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句农谚说的是对于庄稼来说,它的成活、生长和收获,在于浇水的方式、方法;而庄稼收获的多少,在于对它施肥的时间、方式和施肥量。这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9、花的主要结构:

(1)雌蕊 ①柱头 ②花柱 ③子房(内有胚珠含卵细胞)

(2)雄蕊 ①花药(内有花粉含精子)②花丝。

10、传 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类型:

① 自花传粉(如 小麦、水稻、豌豆)

② 异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靠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虫吸引过来,昆虫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时,帮助植物传粉。

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原因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玉米的果穗有缺粒的;吃瓜子时,子粒常有空瘪的原因是传粉不足,解决办法是人工辅助授粉。

11、受精的概念: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的过程:(1)长出花粉管。(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3)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1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为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2.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结构服务于功能。

我们知道, 生物是由各种具有生物属性的结构构成的, 如细胞、器官等, 结构决定其功能。但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有时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认识重视不够, 往往是先学习结构, 再学习其功能, 把结构与功能分开来学习, 把结构讲得很细很深, 把功能讲得很全很难。学生经常被各种复杂的结构与深奥的功能所迷惑, 觉得生物学知识难学难记, 难以理解。这样的方法对新课程理念是相违背的。事实上, 只要我们抓住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关系, 明确结构服务于功能、结构适应于功能这一主要特点, 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一特点为中心来优化课堂设计, 就会让学生学得轻松, 理解透彻, 变艰深为简单, 变被动为主动, 变难学为乐学;就会让老师的教学变繁杂为精简, 变教学生记“知识”为导学生悟科学之真谛。例如, 当我们在学习“消化和吸收”一节时, 我们应该围绕小肠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这一点优化设置问题。一根小小的小肠为什么能成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引入小肠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的学习, 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掌握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有环形皱襞, 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 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小肠内壁存在大量的肠腺,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分别通过十二小肠流入小肠, 使得小肠内的消化液最多;小肠绒毛内存在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突破知识块的关键, 并融合相关知识块。

生物现象及其规律是多方面的, 在教材中是按单元、章节进行探讨和学习的, 表现为不同知识块的教学过程。如果我们只是平铺直叙、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各知识块的教学, 学生往往被纷繁复杂的知识点所迷惑, 容易造成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 捡了芝麻忘了西瓜。作为教师, 不仅要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用新课程的理念精通教材, 而且要有敏锐的直觉和眼光抓住各知识块的关键点, 并在教学过程中彻底突破。不能只是让学生学看到知识的表象和了解生命现象的表现;更要让学生突破知识的关键, 认识生命的本质。

案例“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包括多个知识块。实际上, 这些相关的知识块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知识点——毛细血管。我们必须突破对毛细血管这一功能血管的认识, 并能透彻理解各相关器官处毛细血管的作用。

在“人的由来”这一章中, 应该抓住胎盘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胎盘内有许多绒毛, 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毛细血管相通, 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通过对胎盘内绒毛及其毛细血管这一关键点的学习, 学生掌握“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这一知识就很容易了。

在“人的营养”这一章中, 一定要抓住小肠绒毛及其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一关键。我们吃进的食物中, 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经过消化后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怎样进入身体内部的呢?就是靠消化道内的毛细血管, 特别是通过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的。

在“人体的呼吸”中, 我们必须抓住肺泡及其外面包绕着的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因此, 空气进入肺泡后, 氧从肺泡扩散入毛细血管内, 并与血红蛋白结合;二氧化碳则从毛细血管扩散入肺泡内, 并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中, 必须突破对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和肾小管周围包绕着毛细血管这一关键知识点的理解。一是全身的血液都要经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 而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血管球。肾小球能将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成分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使得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又重回到血液中参与全身血液循环;而剩下的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最终形成尿液。只有抓住了这两处毛细血管的作用, 一处从毛细血管中过滤出来, 一处又重新吸收入毛细血管中, 那么理解整个肾的结构和功能也就容易了。

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学习中, 也应突破对全身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和肺部毛细血管的理解。弄明白这两处毛细血管处所发生的事情后, 再去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意义以及整个血液循环的意义就不难了。

同样是毛细血管, 在不同的器官, 在不同的部位起着不同的功效。通过毛细血管这一线索, 我们就可以把人体的各大主要生理功能融汇起来, 并从本质上理解了人体各大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

三、牢固建立细胞、生物和生物圈三维观念。

有关细胞、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是生物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牢固建立细胞、生物和生物圈三维概念, 深入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从整体把握生物学教学的关键。在此仅就细胞的层面予以论述。

细胞是构成除了病毒外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最原始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 经过数亿年的遗传进化和自然选择而出现了今天这样纷繁复杂, 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三者关系中, 细胞是打开生物学这扇门的一把钥匙, 是进入生物科学殿堂的必经之路。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都可以从细胞找到原因。因此, 我们应多从细胞的层次去理解各种生命活动现象。下面我们来列举一些案例。

在学习各种腺体的功能时, 也应多从细胞的层面进行理解。我们知道人体主要有两种腺体——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都有分泌的功能, 能分泌消化液或者激素。在理解它们的分泌功能时, 我们就必须抓住腺细胞和腺上皮这一概念。腺细胞是能制造和分泌某种液体物质的细胞, 如构成汗腺, 唾液腺的细胞。由腺细胞构成的腺上皮这一种上皮组织是构成各种腺体的主要组织类型。在抓住了腺细胞这一特有的细胞, 再去理解腺上皮这种上皮组织类型, 进而理解各种腺体的分泌功能, 也就非常容易掌握了。

在学习神经系统的调节这一部分时, 也必须抓住神经元这一细胞类型。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特有细胞。它与其他细胞不同, 其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长的突起套上一层鞘而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有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外面包上膜就构成一条神经。在理解神经元特点的基础上去掌握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和一条一条的神经等概念, 再去理解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相连接而形成复杂的网络, 构成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

在有关受精作用和遗传变异的教学中, 则必须突破对生殖细胞的理解。在有性生殖中, 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 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经过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和体细胞一样多。这样, 精子和卵细胞就成为了连接父母与子女的桥梁, 父母的遗传物质通过受精作用稳定地遗传给子女, 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同时我们必须突破对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理解, 主要的遗传物质DND位于细胞核中, DNA是一种大分子物质, 其中具有遗传效用的最小片段就是基因。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每一种生物其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由此可以看到, 掌握好生殖细胞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理解生殖与遗传变异的关键。

3.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三

【关键词】初中生物      假设       红细胞    动物细胞

生物学倡导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会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往往依旧将教学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方式有悖于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单刀直入地介绍某一专业性很强的知识点,很难达到让学生记忆深刻的效果;若让学生先自学课本相关知识,再进行假设,如讲到动物细胞时,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动物细胞,学生为了让自己更为出彩,必定想方设法动脑思考,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加工,以恰当的方式把自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如此一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把握。

本文以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截取既普通又常规的几个教学片断,合理利用教材,假设学生自己就是动物细胞或者血管中的红细胞,让学生来做“自我介绍”,将课堂主动性还给学生,力求通过该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

要求:学生掌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布置任务:假如你是一个红细胞,正在小鱼的血管中旅游,说说旅游途中你的感受。(提醒学生注意从血管的管壁、管腔、血流速度等几方面入手)

学生自学:学生从课本中找出介绍管壁、官腔和血流速度的关键词句,同时思考这些特点对旅途中的红细胞会造成什么刺激。

学生自学效果检测:其中一位同学给出了以下出彩的自我介绍。假如我是一个红细胞,在小鱼的血管中旅游,旅途中我会有以下感受:在血管中顺着血流的方向流动,突然间我来到了一条类似高速公路的血管中,在里面我的速度可快了,像F1赛车,一路上狂奔,连红绿灯都没有。我想这时候我正在动脉血管里,而且要是我一不小心撞到了壁上,还会感觉软软的很有弹性,不过这种刺激的感觉很快就没了。慢慢地,我跟同伴的速度越来越慢,到最后只能一个一个排队通过,连想要牵手一起走过都很困难。同伴说我们来到了毛细血管,这里管腔特别小,小到我们只能排队通行,就像是在单车道上,只能一辆车接着一辆车通过,在毛细血管中排队行走一会儿后,我们来到了不一样的道路。这时候我们的速度相对较快了,当然跟刚才在动脉里的速度还是不可相比的,不过比在毛细血管中快多了,道路也不再是单行道了,可能是双车道或者是更多的车道。

教师评价:该同学侧重介绍红细胞在血管中随血液流动的速度,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通过比喻的方法描述得形象、具体;将红细胞比喻为车,将血管比喻为高速公路、双车道、单车道,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学热情,还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了该知识点。但是该同学的介绍较少涉及管腔、管壁以及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连接关系,可以通过后续同学的补充让该知识点更加完善、具体。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管装片是静态的,学生很难通过显微镜获得血管的特点及血管中血液的流动速度等知识,因此大部分内容还需从课本中获得,让学生主动参与、自行收集和处理课本中的信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要求:学生形成两个有关细胞的重要概念。

教师布置任务:假设你是一个动物细胞,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点的科学性)

学生自学:学生首先从课本中找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记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抽象的专业名词;其次,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或适当地比喻,或画简图,或借助其他手段;最后,在自学完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想象,组织语言,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自学效果检测:甲同学将动物细胞比喻成一个人,细胞膜就像是人穿着的衣服,细胞核就像是人体内的器官,而细胞质就是人体内流动的液体;乙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汤圆,边画边介绍,他认为细胞的结构更像是一个汤圆,汤圆的外层皮是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细胞核就是里面的馅,起着核心的作用,因为每次我们买汤圆最关注的就是汤圆的馅,汤圆里还有些汁水,像是细胞的细胞质,可以流动;还有同学将动物细胞比喻成鸡蛋或是其他更形象、具体的事物。通过这种方式,本来看不到的动物细胞就像汤圆、鸡蛋等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教师评价: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得到了有效锻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将自学成果展示出来。虽然自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会有偏差,描述上可能会欠缺科学性,但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恰好是课堂生成的不可或缺的良好素材。在稍后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学生也在自己和教师知识的碰撞中,更好地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体积较小,肉眼不易观察到,学生之前已经进行了“认识和使用显微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因此对细胞形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细胞的具体结构,如构成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缺乏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比喻成一个肉眼看不到的细胞,能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同时也使枯燥的《动物细胞的结构》这部分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这种方式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呈现学生自学中的思维轨迹。通过学生的思维轨迹,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错误认识,进而纠正并解决。

【参考文献】

4.高二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精选 篇四

⑴.什么是加酶洗衣粉?

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⑵.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哪些?

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⑶.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哪些酶制剂?

有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⑷.碱性蛋白酶有什么作用?

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肽,使污迹从衣物上

脱落。

⑸.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酶制剂的活性,使加酶洗衣粉失效?怎样解决这一难题?

温度、酸碱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耐酸碱、耐高温耐受表面活性剂的酶,并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

小资料: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

普通洗衣粉含磷,含磷污水可能导致微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染;

加酶洗衣粉减少了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2.(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设计

⑴.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包括哪些问题?

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是在什么样的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

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洗衣粉,其洗涤效果有哪些区别?

⑵.如何有效地控制变量?

尽管实验有所不同,但是控制变量的思路是一致的。

①.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实验中

自变量是洗衣粉的种类(即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控制变量是衣物的材质、污物的种类、污物的面积、污物的存留时间、洗衣粉的用量、

水温、PH、洗涤时间等都要相同;

②.探究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是温度实验中

自变量是温度;

控制变量是衣物的材质、污物的种类、污物的面积、污物的存留时间、洗衣粉的用量、PH、

洗涤时间等都要相同;

③.探究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中

自变量是加酶的种类;

控制变量是衣物的材质、污物的种类、污物的面积、污物的存留时间、洗衣粉的用量、PH、

洗涤时间等都要相同;

⑶.(如何)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

①.考虑洗涤效果;

5.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五

高中生物学了三年,你知道高中生物哪些是重点吗?为了方便广大同学们学习生物以及更好的复习,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史上最全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更多内容尽请关注高三网!2017年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汇总高考生物最易错易混淆的考点汇总高考生物的高频考点有哪些?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总结1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

19、DNA、RNA 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

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

链数:双链、单链

碱基:ATCG、AUCG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HIV、SARS病毒

20、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

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物:糖原

直接能源物质:ATP

21、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④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2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胆固醇、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2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

24、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结合水(4.5%)

2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2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7、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8、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9、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30、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3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结构核仁

3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染色质两种状态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3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质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3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8、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高效性

特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结构简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全称:三磷酸腺苷

39、ATP与ADP相互转化:A—P~P~PA—P~P+Pi+能量

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40、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4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细胞质基质

产物:CO2,H2O,能量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C6H12O62C3H6O3+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过程: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

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转化成乳酸能量

42、细胞呼吸应用: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有氧呼吸

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先让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

43、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4、叶绿素a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体中色素叶绿素b(类囊体薄膜)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4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46、18C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47、条件:一定需要光

光反应阶段场所:类囊体薄膜,产物:[H]、O2和能量

过程:(1)水在光能下,分解成[H]和O2;(2)ADP+Pi+光能ATP 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暗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基质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

过程:(1)CO2的固定: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3(2)C3的还原: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还原成糖类,部分又形成C5 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48、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

49、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异养生物: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许多动物。

50、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5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增殖

52、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加倍。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变化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分裂期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5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中心粒也倍增

前期:细胞两极发生纺缍丝构成纺缍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缍体

末期: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

不形成细胞板,细胞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子细胞

54、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55、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

56、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57、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58、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因为细胞(细胞核)具有该生物

生长发育所需的遗传信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

59、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细胞内酶活性降低,细胞衰老特征细胞内色素积累

细胞内呼吸速度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60、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能够无限增殖

61、癌细胞特征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

62、癌症防治:远离致癌因子,进行CT,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检测;也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2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2、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前期:(n)↓前期:(n)中期:(n)中期:(n)

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2、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 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

3、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

(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

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知识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A=T;G=C;?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G)/(T+C)=1;(A+C)=(T+G)? 一条链中A+T与另一条链中的T+A相等,一条链中的C+G等于另一条链中的G+C? 如果一条链中的(A+T)/(C+G)=a,那么另一条链中其比例也是a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的概念、条件、特点、结果和意义)? DNA分子复制过程是个边解旋边复制。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既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也在疯牛病毒中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大量增加(蛋白质的自我控制复制)DNA复制的条件要相关的酶、原料、能量和模板。

其特点是(非连续性的)半保留复制。

其意义是:保证了亲子两代之间性状相象。

如果一条链中的(A+C)/(G+T)=b,那么另一条链上的比值为1/b? 另外还有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

2、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连续遗传、世代遗传——显性遗传

(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

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

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隐性遗传

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显性遗传

(3)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末期:(n)4个精细胞:(n)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变形

4个精子(n)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而不能反过来传递。

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引起兴奋后就被相应的酶分解。

传递过程: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肽键:—NH—CO—

NH2—C—COOH ︱

H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

5、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8、D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含有的碱基为A、G、C、T;R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质,含有的碱基为A、G、C、U;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

1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种)基本元素:C、H、O、N(4种)最基本元素:C(1种)主要元素:C、H、O、N、P、S(6种)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19、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叶绿体;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核糖体;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溶酶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2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

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2、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3、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4、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25、ATP的名称是三磷酸腺苷,结构式是:A—P~P~P。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

能源,被称为能量“通货”。

26、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ATP酶ADP+Pi+能量

27、动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作用呼吸;植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8、叶片中的色素包括两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又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后者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以上四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9、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蓝紫光和红光的光合效率较高。

30、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1、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其氧原子来自于水。

32、在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作用是使研磨充分,碳酸钙作用是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3、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是为了防止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

34、色素分离后的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到下的顺序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35、光合作用包括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前者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后者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36、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37、有氧呼吸反应式

38、无氧呼吸的两个反应式

39、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然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0、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1、检测还原糖用斐林试剂,其由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组成,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使用时注意现配现用。

42、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和苏丹Ⅳ染液。前者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后者染成红色。

43、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NaOH溶液,后加2~3滴CuSO4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44、给染色体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

4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染色,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

46、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47、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48、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有关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9、氨基酸形成肽链,要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

50、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5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膜。

52、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53、有氧呼吸中,葡萄糖是第一阶段参与反应的,水是第二阶段参与反应的,氧气是第三阶段参与反应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

54、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55、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56、有丝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的合成。

56、有丝分裂分裂期各阶段特点:

前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末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57、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58、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可用澄清石灰水,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后者由蓝色变绿色再变黄色。

59、检测酒精的产生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该溶液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60、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61、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主要在于其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6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63、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6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

65、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6.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六

第二部分 课程知识

题型:选择题1~2个 简答题1个

一、课程的目标

1.1 总体目标(四“基”)

 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  基本技能:绘图、测量、运算

 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建模,具体过程:客观世界抽象成数学概念、法则,推理——>得到更多的结论,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到客观世界。

 基本活动经验:经历数学活动,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知识和方法的探究。1.2 学段目标+评价要点 1)知识技能:

数与代数=抽象、运算、建模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抽象、运动、性质、位置确定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 综合实践_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 【评价重点:结果——了解、理解、掌握、应用;过程——经历、体验、探索】 2)数学思考

抽象、形象思维: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数据分析观念:分析过程+统计方法+随机现象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的数学活动 3)问题解决

角度: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提高创新能力 意识:合作交流+评价与反思

4)情感态度(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态度:积极参与、信心培养、体会价值

习惯: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评价反思、实事求是

二、核心概念(简答题重点)

1.数感:数、数量、数量关系、运算估计

2.符号意识: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可以运算、推理,得到一般性结论

3.空间观念:物体(方位、相互之间关系)——几何图形,图形的运动、变化——描述

4.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5.数据分析观念:数据中蕴含信息、分析方法多样、数据随机性(每次不同、多次有规律)6.运算能力:法则、运算律正确运算

7.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探索思路)—已有经验+经验、直觉+归纳、类比;演绎推理(证明结论)—已有经验+确定规则 8.模型思想:抽象——数量关系(方程、函数等)——结果——分析意义

9.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数学解释现实、现实抽象数学,创新意识——发现和提出+独立思考+归纳推理(概念、原理和方法)

三、课程实施建议

1.目标——整体实现(学段目标)2.学生主体——重视:

1)学生主体:知识+思考(接受或探索);技能+实践;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亲身参与

2)教师主导:组织者=优质教学方案(内容+教学实际)+有效学习活动(方法、引导、课堂氛围);引导者=情境创设(丰富、合理、有趣)+课堂教学+知识运用;合作者=平等、尊重+启发+共同探索

3.知识技能——理解+掌握 1)知识教学——理解+关联 2)技能教学——程序、步骤+道理 4.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时间控制合理;空间适度;适时归纳,拓展思路;鼓励思考_困难)

5.情感态度——关注发展(同学段目标)

6.综合与实践——合理把握=问题选择+展开过程+参与方式+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

四、教学关系处理

1.预设与生成=教学方案(理解、钻研、再创造)+方案实施(新的资源要引导、调整)

2.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困难生(解决、鼓励参与、信心培养)+学有余力生(材料、思路、阅读空间)

3.合情推理vs演绎推理

4.现代信息技术vs数学手段多样化:不能替代,实现原有不能实现的功能。

五、学习评价PK教学评价

1.数学学习评价

 评价要点:

1)目的——了解过程+结果,促进教法+学习2)目标——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3)内容——学段目标 4)侧重点——结果+过程 5)方式——多样+恰当呈现+激励 6)信息——同1  评价形式:口头测试、书面测试、开放式问题研究、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袋。

2.数学教学评价

 功能:管理、导向、诊断、调控、激励

 分类:时间或目的=诊断+形成+终结;价值=相对+绝对+个体内差异;评价人员=内部+外部;教育对象=教学工作者+学生+教材+教学手段;分析方法=定性+定量

 要点:目标+内容(对、易、方法渗透)+教法(多种方法结合)+心理环境(气氛、师生关系)+教师行为(是否是一个好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行为(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思考、合作、交流、评价)

第三部分 教学知识

题型:简答题1个,论述题1个

一、教学原则(简答及论述重点)1.抽象与具体:

 原因=学生认知规律+数学高度抽象性

学生认知规律:从感知到理解,从表象到概念;生动直觉——区分研究对象共性和特性——理性认识。

数学高度抽象性: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表现形式是纯粹的数学的量,广泛使用的是抽象符号。

 如何贯彻该原则:

1)观察能力培养:感知数学模型,形成鲜明表象; 2)抽象思维、概括能力培养:形成正确概念、判断和推理 2.严谨性与量力性

 概念:严谨性=论证过程严密,叙述结论精确,知识成严谨逻辑系统;量力性=量力而行,按思维水平,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安排教学,使其逐步适应。 如何贯彻该原则:

教材研读=教材标准、目的及严谨性要求。过程推进=概念、定理教学逐层逐步推进习惯培养=言必有据、思考缜密、思路清晰 学生分析=年龄、个性、智力、能力等,因材施教 3.理论与实际

 本质:理论知识=阐明要联系实际+理解要参与实际活动  贯彻此原则的原因

数学特点=高度抽象性+逻辑系统严密(环环相扣)+应用广泛 提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4.巩固与发展

 本质:发展的过程中巩固+巩固的前提下向前发展  贯彻此原则的原因:

1)数学实际教学特点:逻辑系统严密,断节影响整体,不能简单累加,在知识与知识的有机联系中巩固发展,进行能力培养。

2)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趋势(连续不断继承性+产生质变的阶段性)+心理发展动力(已有的知识、智力水平或结构[前提]、新的动机和需要[发展的动力])

二、教学技能=导入+提问+有效教学(教法)+结束(用于案例分析)1.课堂导入技能

1)直接导入法(开门见山说目的)=迅速定向+了解轮廓+状态 2)复习导入法(旧迁新)=降低认知难度(摸清水平、交点精确)3)事例导入法(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触类旁通+亲切感 4)趣味导入法(趣味知识)=不平铺直叙,引人入胜,从无意到有意 5)悬念导入法(悬念问题)=“要我学”到“我要学”,悬中寓实 6)类比导入法(相同或类似属性)=简明快捷,调动思维积极性 2.课堂提问技能

 八大原则:目的性、启发性、适度性、循序渐进性、全面性、及时评价性、兴趣性、充分思考性  七大提问类型:

复习回忆提问=检查复习+强化现有学习

理解提问=一般(复述)+深入(改变信息结构)+对比(异同)应用提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归纳提问=猜想数学结论和证明方法 比较提问=认识数学本质

分析、综合提问=化整为零,再综合,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评价提问=理由、方法、结论的优劣进行评价 3.有效教学技能=符合知识本质+学习规律+多为目标

5大环节:问题和情境+初始问题设计+解决问题过程(强调学生参与+设计问题串)+学生活动+反思活动

5大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如何进行+优缺点评价)1)讲授法——接受学习

优点:教师主导、时间可控且短、知识连贯性、流畅性较好 缺点:教与学分离(学生理解、掌握及能力培养)2)讨论法——合作学习

优点:交流表达、合作学习、兴趣、批判精神及言必有据的习惯 缺点:时间、话题、结果不可控

3)发现法——发现学习(创设情境_激发、探索问题解法、完善_总结思路、知识结构)

优点:智力、兴趣、发现解决问题、巩固 缺点:时间、知识不系统、教师驾驭能力要求高

4)自学辅导法=自主学习(思想_肯、阅读_能、指导_会、启发_爱)5)谈话法

优点:气氛、学生掌握、学生语言表达 缺点:内容、时间不可控 4.课堂结束技能

 必要性:完善原有认知结构+过渡  方法:

1)练习法(练习题/作业):巩固运用+信息反馈

2)比较法和归纳法:比较出”本质”(准确、清晰),归纳出”脉络”(重点、难点、一般规律、知识结构)

3)提问法和答疑法:提问能修补,答疑重启发,提问记三点(重点、难点、要点),答疑要调控

4)承上法和启下法:承上豁然开朗,启下强烈欲望。(兴趣)5)发散发和拓展法:发散拓展适用面,拓展开发知识面。第四部分 教学设计的撰写

题型:教学设计1个(30分)

一、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情分析(可根据要求撰写)=认知基础+方法+个体差异+困难 3.教材分析=作用地位+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7.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七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控制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二、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还有菜青虫取食,

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4、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8.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八

1.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⑴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作用。

⑵ 细胞质: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

⑶ 细胞核:近似圆球状,含有遗传物质。

3.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A、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4.生物有:A、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

B、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水稻、猫、人等)

5.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A、植物组织:

⑴ 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⑵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⑶ 营养组织:能贮藏或合成营养物质。 ⑷ 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和养料等。

⑸ 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

B、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

⑴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⑵ 结缔组织:有支持、连结、保护和营养作用。

⑶ 肌肉组织: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⑷ 神经组织:受刺激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6.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功能。

植物器官: ⑴ 营养器官:根、茎、叶; ⑵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总和。

人和多数动物: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内分泌、神经、生殖系统等八个系统构成。

8.多细胞生物组成层次:A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9.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篇九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部分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湿度等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须的生活条件(即:物质和能量)。

生物部分绿色植物

【生产者】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植物体本身和其他生物以及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必须的物质和能量,因此,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属于生产者。还有些化能合成细菌,如:硫细菌、硝化细菌和蓝藻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也是属于生产者。

动物

【消费者】动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属于消费者。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尸体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还有极少数的腐生动物,如:蚯蚓、屎克螂和白蚁等在生态系统中也是属于分解者;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联系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的。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营养结构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

如: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条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因此,就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完成的。

重要功能物质循环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环等。(分解者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是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1)逐级递减: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以所获能量的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而成形成能量金字塔。而有毒的物质由于难以分解,又不易排出体外,所以,通过食物链流动时,是不断积累,逐级增加的。如:农药中的DDT、乐果以及重金属中的汞、镉和水银等。

(2)单向流动:不能循环。

1、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有8条食物链,各食物链的生物由于

食物关系构成了食物网。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

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2)由于能量在沿食物链各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

就使得该食物网中草的数量最多,鹰的数量最少。

当草原鼠类大发生时,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狐和鹰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减少。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或食虫鸟飞不进去,昆虫失去天敌的制约而大量繁殖)。当草原被有毒物质污染时,该草原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鹰。

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草原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鼠、兔、昆虫大量繁殖,毁坏草原。

上述例子说明:人们如果不按生态规律办事,生态平衡就会遭受到破坏。

(4)除了非生物环境外,该生态系统还有一个成分没有画出,这个成分是分解者,它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右图是王明同学调查某生态系统后而绘制的简图,请根据图答题:

(1)请帮王明同学将图中的生物按形态结构特点进行归类:

植物:禾谷类、水草。

动物:昆虫、食虫鸟、兔、鱼、鹰。

微生物:细菌、真菌。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

水等属于非生物因素。细菌、真

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角色。

(3)请写出图中陆地部分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

①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

②禾谷类→兔→鹰。

生物初中期中复习知识点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一、显微镜的常识:

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当物像不居中时候,应该同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②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二、显微镜的使用:

①取镜和安放:左托右握,试验台偏左离边缘7cm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④整理:擦拭干净后(镜头要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两旁,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植物细胞:净—滴(清水)—撕—展—盖—染(稀碘液)—吸动物细胞:净—滴(0.9%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稀碘液)—吸

2、生理盐水:防止口腔上皮细胞吸水变形甚至胀破。

3、稀碘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可使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看得更清楚。

4、气泡:中间白亮四周黑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

10.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十

一、动词+介词

1.look at„看„,look like „ 看上去像„„,look after „照料„

2.listen to„听„„

3.welcome to„欢迎到„„

4.say hello to „向„„问好

5.speak to„对„„说话

此类短语相当于及物动词,其后必须带宾语,但宾语无论是名词还是代词,都要放在介词之后。

二、动词+副词

“动词+副词”所构成的短语义分为两类:

A.动词(vt.)+副词

1.put on 穿上 2.take off脱下 3.write down记下

此类短语可以带宾语,宾语若是名词,放在副词前后皆可;宾语若是人称代词,只能放在副词的前面。

B.动词(vi)+副词。

1.come on赶快 2.get up起床 3.go home回家

4.come in进来 5.sit down坐下 6.stand up起立

此类短语属于不及物动词,不可以带宾语。

三、其它类动词词组

1.close the door 2.1ook the same 3.go to work/class

4.be ill 5.have a look/seat 6.have supper

7.1ook young 8.go shopping 9.watch TV/games

10.play games

[介词短语聚焦]

“介词+名词/代词”所构成的短语称为介词短语。现将Unitsl-16常用的介词短语按用法进行归类。

1.in+语言/颜色/衣帽等,表示使用某种语言或穿着„„。

2.in + Row/ Team/ Class/ Grade等,表示“在„„排/队/班级/年级”等。

3.in the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表示“在上午/下午/傍晚”等一段时间。

4.in the desk/ pencil-box/bedroom 等表示“在书桌/铅笔盒/卧室里”。

5.in the tree表示“在树上(非树本身所有)”;on the tree表示“在树上(为树本身所有)”。

6.in the wall表示“在墙上(凹陷进去)”;on the wall表示“在墙上(指墙的表面)”。

7.at work(在工作)/at school(上学)/at home(在家)应注意此类短语中无the。

8.at + 时刻表示钟点。

9.like this/that表示方式,意为“像„„这/那样”。

10.of短语表示所属关系。

11.behind/ beside/ near/ under+ 名词等,表示方位、处所。

12.from与to多表示方向,前者意为“从„„”,后者意为“到„„”。

另外,以下这些短语也必须掌握。如:on duty, after breakfast, at night, at the door, in the middle, in the sky, on one’s bike等。

[重点句型大回放]

1.I think„意为“我认为„„”,是对某人或某事的看法或态度的一种句型。其否定式常用I don’t think„,2.give sth.to sb./ give sb.sth.意为“把„„给„„”,动词give之后可接双宾语,可用这两种句型;若指物的宾语是人称代词时,则只能用give it/ them to sb.3.take sb./ sth.to„意为“把„„(送)带到„„”,后常接地点,也可接人。

4.One„, the other„/One is„and one is„意为“一个是„„;另一个是„„”,必须是两者中。

5.Let sb.do sth.意为“让某人做某事”,人后应用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其否定式为Don’t let sb,do sth.,或Let sb.not do sth.另外,Let’s 与Let us的含义不完全相同,前者包括听者在内,后者不包括听者在内,6.help sb.(to)do sth./help sb.with sth.意为“帮助某人做某事”,前者用不定式作宾补,后者用介词短语作宾补,二者可以互换.7.What about„?/How about„?意为“„„怎么样?”是用来询问或征求对方的观点、意见、看法等。about为介词,其后须接名词、代词或V-ing等形式。

8.It’s time to do„/ It’s time for sth.意为“该做„„的时间了”,其中to后须接原形动词,for后可接名词或V-ing形式。

9.like to do sth./like doing sth.意为“喜欢做某事”,前一种句型侧重具体的一次性的动作;后一种句型侧重习惯性的动作,10.ask sb.(not)to do sth.意为“让某人(不要)做某事”,其中ask sb.后应接动词不定式,11.show sb.sth./ show sth.to do.意为“把某物给某人看”,该句型的用法同前面第2点。

12.introduce sb.to sb.意为“把某人介绍给另一人”;introduce to sb.则是“向某人作介绍”。[重点短语快速复习]

1.kinds of 各种各样的

2.either„or„或者„„或者„„,不是„„就是„„

3.neither„nor„既不„„也不„„

4.Chinese tea without, anything in it 中国清茶

5.take a seat 就坐

6.home cooking 家常做法

7.be famous for 因„„而著名

8.on ones way to在„„途中

9.be sick/ill in hospital生病住院

10.at the end of在„„的尽头,在„„的末尾

11.wait for 等待

12.in time 及时

13.make one’s way to„往„„(艰难地)走去

14.just then 正在那时

15.first of all 首先,第一

16.go wrong 走错路

17.be/get lost 迷路

18.make a noise 吵闹,喧哗

19.get on 上车

20.get off 下车

21.stand in line 站队

22.waiting room 候诊室,候车室

23.at the head of„„在„„的前头

24.laugh at 嘲笑

25.throw about 乱丢,抛散

26.in fact 实际上

27.at midnight 在半夜

28.have a good time=enjoy oneself玩得愉快

29.quarrel with sb.和某人吵架

30.take one’s temperature 给某人体温

31.have/get a pain in„某处疼痛

32.have a headache 头痛

33.as soon as„ 一„„就„„

34.feel like doing sth.想要干某事

35.stop„from doing sth.阻止„„干某事

36.fall asleep 入睡

37.again and again再三地,反复地

38.wake up 醒来,叫醒

39.instead of 代替

40.look over 检查

41.take exercise运动

42.had better(not)do sth.最好(不要)干某事

43.at the weekend 在周末

44.on time 按时

45.out of从„„向外

46.all by oneself 独立,单独

47.lots of=a lot of 许多

48.no longer/more=not„any longer/more 不再

49.get back 回来,取回

50.sooner or later迟早

51.run away 逃跑

52.eat up 吃光,吃完

53.run after 追赶

54.take sth.with sb.某人随身带着某物

55.take(good)care of„=look after„(well)(好好)照顾,照料

56.think of 考虑到,想起

57.keep a diary 坚持写日记

58.leave one by oneself 把某人单独留下

59.harder and harder 越来越厉害

60.turn on打开(电灯、收音机、煤气等)

61.turn off 关 [重温重点句型]

1.So + be/助动词/情牵动词/主语.

前面陈述的肯定情况也适于另一人(物)时,常用到这种倒装结构,表示“另一人(物)也如此。”前面陈述的否定情况也适于另一人(物)时,常用“Neither/ Nor + be/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这种倒装结构。

注意:“So+主语+be/助动词/情态动词.”这一句型常用于表示赞同,进一步肯定对方的看法,表示“的确如此。”“是呀。”

2.Turn right/left at the first/second/„crossing.这一指路的句型意为“在第一/二/„„个十字路口向右/左拐。”相当于Take the first /second/„turning on theright/left.3.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

此句型表示“干某事花了某人一段时间。”其中的it是形式主语,后面的动词不定式(短语)才是真正的主语.4.„think/find + it + adj.+ to do sth.此句型中的it是形式宾语,不可用其它代词替代,形容词作宾语的补足语,后面的动词不定式(短语)才是真正的宾语。

5.What’s wrong with„?

此句型相当于What’s the matter/ trouble with„?后跟某物作宾语时,意为“某物出什么毛病了?”后跟某人作宾语时,意为“某人怎么了?”

6.too„to„

在so„that„复合句中,that后的句子是否定句时,常与简单句too„to„(太„„而不能„„)进行句型转换。

在so„that„复合句中,that后的句子是肯定句时,常与简单句„enough to„进行句型转换.7.Sorry to hear that.全句应为I’m sorry to hear that.意为“听到此事我很难过(遗憾)。”常用于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遗憾之意。

[重点句型、词组大盘点]

1.She used to be a Chinese teacher.她过去是一位汉语老师。

[用法] used to + 动词原形,表示过去经常性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含有现在不再如此之意。

[搭配] used to do的否定式可以是usedn’t to do或didn’t use to do.[比较] used to do sth.过去常做某事;be/ get used to doing sth.习惯于做某事;be used to do sth.被用来做某事。

2.„return it sooner or later.„„迟早要将它归还。

[用法] l)sooner or later意为“迟早”、“早晚”。

2)return此处用作及物动词,意为“归还”,相当于give back.[拓展]return还可用作不及物动词,意为“返回”,相当于go back或come back。

3.No matter what the weather is like„无论天气„„

[用法]no matter what 相当于whatever,其意为“无论什么”,引导状语从句。

[拓展]类似no matter what的表达方式还有:

no matter when无论什么时候

nbsp;nbsp;nbsp;no matter where无论什么地方

no matter who无论谁

no matter how 无论怎么样

4.A young man practised speaking English with Mr.Green.一位年经人与格林先生练习讲英语。

[用法]practise doing sth.表示“实践、练习(做)某事”。

[拓展]practice名词,“实践”、“实施”、“练习”;put a plan into practice实行某计划。

5.He encouraged everyone to take part in protecting our lakes, rivers, seas and oceans.他鼓励大家参加保护我们的湖泊、河流和海洋的活动。

[用法]1)encourage用作动词,意思是“鼓励”、“支持”。

2)take part in“参加”,常表示参加活动。

3)protect 是动词,表示“防御”、“保护”。

[搭配]1)encourage sb.in sth.在某事上鼓励或支持某人

nbsp;encourage sb.to do sth.鼓励某人干某事

2)protect sh.from sth.使某人不受某事侵袭或伤害

6.„to warn people about sharks in the water.„„警告人们当心水里的鲨鱼。

[用法] warn用作动词,意思是“警告”、“警戒”。

[搭配]1)warn sb.+ that从句

2)warn sb.of sth.警告某人某事

3)warn sb.to do sth.告诫某人做某事

4)warn sb.against(doing)sth.告诫某人当心某事/不要做某事

上一篇: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下一篇:如何英语面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