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字优秀作文

2024-10-04

《南京南京》观后感字优秀作文(共18篇)

1.《南京南京》观后感字优秀作文 篇一

今天,我看完《南京大屠杀》纪实片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是愤怒,悲伤。

三十万同胞,倒在日军机枪的扫射下,倒在日军一把把刺刀下,倒在空中落下的炸弹下。古老的南京城血流成河。你看,那扭曲的同胞的脸和惊慌失措的难民。你听,那绝望的儿童的哭喊……尸臭和血腥弥漫了整个南京城,令人触目惊心地杀戮在街头巷尾进行着。我身临其境般目睹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我的心在滴血。30万多的同胞呀!尸体堆积的山处处血流成渠。硝烟弥漫在血色的空中,令人泪下。枪杀、活埋、刀砍……他们在肆意残杀我们的同胞,那是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

过去的历史是无法改写的,那耻辱的一页将永远警醒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但中华民族的血没有白流。你看,神六飞天,嫦娥探月;这一切都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强大。

南京大屠杀永远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国耻。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我们会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强我中华!

 

2.《南京南京》观后感字优秀作文 篇二

捧读一本心爱的书,我们常有走进书中的感觉: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书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

请以“书里有个‘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命题透视】

201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沿袭了2012年关于读书的话题,考查考生真阅读、大阅读的成效,考查考生平时阅读的宽度和广度。“书里有个‘我’”,书是真书,人要真人,最能体现考生的阅读学养和写作才情。这样的考题,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也告诫那些想要靠套作取巧的教师和学生:写作课要认真地上,要下大力气上好。这道作文题是个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的好文题。

“书里有个‘我’”相承2012年的“带一本书去旅行”,带有浓浓的书卷气,都以与考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读书”为切入点。但两者的写作角度不同,“带一本书去旅行”是引导考生抒写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真实情感和思考;而“书里有个‘我’”则更加强调读书与自我的对话,要求考生借助读书表达对生活、自然、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考。南京市反复以“读书”为主题命制中考作文题,体现了命题者的一片苦心:语文学习必须抓住读书这个“牛鼻子”,没有阅读的语文学习是“半吊子”的语文学习。

“作文是阅读下的‘蛋’”,这与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一个意思。徐志伟老师在《阅读教学三人谈》中曾谈到:“阅读是对话,是人和自然的对话、人和社会的对话、今人和古人的对话、自我和本我的对话、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的对话。”有了这种对话,书中的“我”,自然而然地就显现出来了。

有了真阅读,写这篇作文就不会太难。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讲到阅读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这样读书,就会达到“会意”“忘形”的境地,就会“书”“我”相融、“书”“我”互见。

从题目看,这篇作文适合写成记叙类的文章;如果写成议论类的文章,那也应该是夹叙夹议的。

【评卷扫描】

本次高分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选材上,文中有书,书里有“我”,书“我”顾盼,能够紧扣命题要求,凸显主题,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书里有个“我”;叙述上,能够在叙写自己故事的同时,适时兼顾书中的故事,读者像是在经历时空的交错,听考生娓娓道来;结构上,书里书外的故事穿插交融、清晰自然、环环相扣;语言上,流畅、简洁、明白,特别优秀的考生还能做到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所读之书的语言风格相近、相似。

而从这些特别优秀的考生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所读之书确实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平时读书时,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他们的阅读,已经突破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有限的几本书,范围非常广。他们读书的功夫还体现在对优秀段落的背诵上,有的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大段大段精准地引述作品中的语段,对细节、典型语言的记忆非常精准。这是平时用心阅读的结果。平时用心阅读,考场作文自会有神来之笔。

考场作文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则是文中无书、书中无“我”、书“我”分离、万人一书。这些问题反映在阅读上,就是“假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

1. 文中无书

有的考生没有认真审题,特别是没有注意题目中的“捧读一本心爱的书”这句话。“捧读一本心爱的书”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书”必须是具体的书,是一本有书名的实实在在的书。这个“书”不能写成虚化的“书”,不能虚化成“母爱”“成长”“诚信”“勇敢”“友谊”“善良”“勤劳”“自然”等。同时,也不应写成一类书。

2. 书中无“我”

有的考生将文章写成了读后感,或是写成了一本书的内容简介,这是跑题、偏题的表现。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注意文题中的“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书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这几句提示语,结果整篇文章只有书、没有“我”。

3. 书“我”分离

有的考生审题很准,但由于平时没有认真读书,根本没有什么感悟,所以,写作时只能生拉硬拽、张冠李戴、不知所云。这样的考生,平时的阅读就是“假阅读”。有的考生甚至连课程标准要求读的几本书都没有读过,只是读了课本附录中的“名著导读”,当然也只能瞎写一通了。

4. 万人一书

阅卷中我们发现,有近七成的考生选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鲁滨孙漂流记》,使得阅卷教师一会儿“嚼钢铁”,一会儿“泡海水”,不胜其烦。这样的文章,得分肯定不会太高。

而即便是这两本书,很多考生也没有很好地去读,在写作时只好穿靴戴帽、胡扯一通。例如,有一位考生写自己炒菜,把油放入锅里后,因为火大,油烧着了,自己吓得赶紧就跑;刚跑几步,突然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于是返回灶台,把菜倒到锅里;最后来一句,“书里有个我,面对任何困难都能克服”。这样的卷子,简直让阅卷教师啼笑皆非。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碎片化阅读”也值得引以为戒。这些考生所选的书比较深、比较雅,他们可能确实读过,但没有读懂;也可能没有读过,或只是读过一点介绍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在他们头脑中只是些“碎片”,他们为了求新、求异、求雅,写作时就“拉大旗作虎皮”,堆叠一些华丽的词语,实则空洞无物;貌似博学,实则腹内空空。

【迷津指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这里说的“主要阅读”主要就是指课外阅读。就语文教学而言,阅读量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量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光靠做题是不可能提升作文素养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写作文的胃口,让我们失去对作文的兴趣,甚至讨厌作文。

作文和阅读是相辅相成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要想写好作文,建议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广泛阅读。

作文注重求异思维,选材要尽量避免与其他考生“撞车”,这就需要我们有阅读的底子,平时要“真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破万卷”,就是要海量阅读,同学们尽管作业很多,但也一定要挤出时间看书,要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书;二是读书要“破”,只有把书读“破”了,才能有感悟、有体会、有思考,才能书里有个“我”。

在时间紧、作业多的中学阶段,假如我们无法做到海量阅读,就要精读一部分经典。对这些书,我们要力争读“破”,要记住书中的名言警句,记住主要的情节和细节,特别是要读进去,去找书里的“我”,还要能读出来,书“我”互对。

从这几年的考场作文看,中考作文写得好的考生,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的“闲书”。他们思维活跃,认识问题较深刻,整体素质较高。而那些靠固定套路、作文“模板”进行“套作”的考生,则明显处于下风。

作文素养的提高很难速成,没有“真阅读”,就没有好的作文成绩。

同学们还要注意提升阅读的效率,防止“浅阅读”,防止“碎片化阅读”,要注意积累、感悟和迁移,借鉴前人好的读书方法,力争在每一次阅读中,都能读出一个“我”。

第二,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

俗话说,“文无定法,贵在得法”。“专一依赖法则固然是不中用,但法则究竟能指示人以必由的途径,使人得到正规。渔父的儿子虽然善于游泳,但比之于有正当知识,再经过练习的专门家,究竟相差很远。”夏丏尊先生的这段话告诫我们,要重视作文的技法。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同学们要认真对待一些基本的文章作法,如审题的技巧、起承转合的技巧、根据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的方法……这些,都要认真踏实地加以训练。

决定应试作文分数高低的最大因素,就是看这篇文章是否切合题意,是否紧扣中心。中考作文里,考生因扣题不紧造成的失分,远比语言表达和结构失误造成的失分多。因此,同学们在应试作文的写作中,一定要切合题意并突出中心,这是得分的关键。而要突出中心,主要在于点题、扣题。

一道作文题通常包含三个信息:主题的限定、取材范围的限制、题目里联系实际生发主题的线索。因此,审题时要分四步走:第一步,以词语为单位,切割题目;第二步,了解题目中每一个词语带来的限制,以及其所给定的自由空间;第三步,抓住关键词语;第四步,开掘题意,推陈出新。按这样的步骤审题,一般情况下,就能紧扣题意了。

第三,文体一定要规范。

同学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有文体意识。中考中,最常遇到的体裁就是记叙文和议论文。

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与此相应的,写记叙文一定要按故事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叙述,即文章中的故事应有头有尾,要写出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结束的全过程。确切地说,在记叙时,要把与一件事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因素交代清楚,给人一种完整、清晰的认识和印象。这样的结构安排,就会使线索明晰,从而做到主题鲜明、层次清楚。

“议论”是发表意见、提出主张。一个人之所以要发表意见、提出主张,多半是由于想影响别人的想法,使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议论文就要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分析问题、论述道理、阐述观点。

【例文点评】

一类文:

书里有个“我”

远方,在夕阳的余晖下,大地笼罩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光圈;在那芳草地的尽头,有一只小狗正向一个小女孩奔去,嘴里还含着一个球。那只小狗,名叫“球球”;那个小女孩,就是我。然而,这美好的场景,已永远成为了回忆,留在心中,留在书中。

当我第一次翻开《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时,我的泪不禁从眼眶里滑落。这本书勾起了我对那段时光的追忆。真的太相似了,那只名叫“袜子”的小狗和小女孩的故事,简直就是我那段生活的翻版。(“我”与“小女孩”,“球球”和“袜子”结合了起来,一句“那只名叫‘袜子’的小狗和小女孩的故事,简直就是我那段生活的翻版”紧扣文题。)

依然记得当年父亲把“球球”抱回家时的情形。那时的“球球”还很小,缩成一个白花花的肉团,颤抖个不停。我安抚着它,发誓要好好照顾它。书中的那个小女孩和我一样,初见“袜子”时也很兴奋,同时立下了十个约定。

后来,“球球”每天都同我一起度过,我们一起成长。再后来,我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我们搬到了军区宿舍,那里不能养狗,“球球”必须送走。而书中的小女孩和我一样,也必须要和“袜子”说再见了。分别时,我没有哭,我不想让“球球”看见我的泪水。

就这样,我与“球球”,那个小女孩与“袜子”之间,所有的欢乐、愉快都终止在了那分别的一刻。

也许是学习的压力让我对“球球”变得不再那么热情,我们半年才见一次面。而那个小女孩,也因为忙碌忽略了“袜子”。我们都忘了,狗狗的生命只有十年。

小女孩立下的十个约定的最后一条是这样的:“你有你的朋友、家人,而我什么都没有,我只有你。”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禁愣住了。为什么我从来没有从“球球”的立场思考过问题呢?

当我和那个小女孩都醒悟时,我们能做的,就是送“球球”和“袜子”最后一程。(小作者在叙写自己的故事时,能适时兼顾书中的故事。)

合上书,闭上眼睛。夕阳下,“球球”从远方向我奔来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的面前,我想伸出双手抱住它,但是睁开眼,我拥抱的,只是空气。

【总评】这是一篇一类文。小作者采取时空交替的写法,时时把自己与“球球”的故事和书中的小女孩与“袜子”的故事进行对应,相似的经历很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是现实中的故事与人物的“倒影”,扣题非常贴切。小作者以流畅的笔触,情真意切地写出了两段相似的人“狗”情。

二类文:

书里有个“我”

境明,千里皆明。

林清玄先生的文字一如他的名字,像幽静的山寺中静静流淌的清泉,掬一捧喝下,清澈肺腑。

喜爱偷懒的人大抵是这样的:在某个假日的午后,随意翻动珍爱的书,抚摸它泛黄褶皱的封面,嗅着油墨的香气,摘录一段钟爱的文字,直到心灵与书本契合,才停下这一次愉悦的旅程。

林先生是我仰慕已久的当代著名作家,他曾说,他早已过了站在桥上看风景的年纪。而我这后生小辈,却在执着地寻着自己的风景,在学业与家庭琐事间兜兜转转,不觉深陷其中,迷失了方向。

林先生的文字意境悠远,折射着禅理。得意时读它,能带给我兴奋后的冷静,让思想沉淀,变得更加厚重;失意时读它,能向我展示另一番广阔天地,抚慰我受伤的心灵。(以上内容,多属偏题文字。)

偶然,读到他写的一个小故事,讲日本的“神鼓童”表演与山寺中的佛鼓的不同。“神鼓童”表演是一名灵秀少年在一面大鼓前,用尽全身力量和技巧完成的一项体力表演;而山寺中的佛鼓,则是一名比丘尼静静地站在一面大鼓前,时间一到,就挥动手中的鼓槌,一下又一下地敲击鼓面。这名比丘尼神情安详、泰然自若,好像与那幽静的山寺合为一体,手中的动作是下意识的、自然的。“咚———咚———”,要整整敲完120下,瘦小的比丘尼才会放回鼓槌,悠然离去。

合上书本,我不禁苦笑。自己不就是那名神鼓童吗?笨拙地用尽所有的力气去攀越心中的那个高峰,却不知道那将会使自己永远困在那里,寻不到出路。倒不如将心放宽些,就像那个比丘尼,心态平和地面对一切,不埋怨,随心随性。

岁月流转,我依然站在桥上看风景,手里拿着那本书。书里那个小小的“我”,已在敲着山寺中的佛鼓。

【总评】小作者喜欢林清玄的文章,正如其所说:“林清玄先生的文字一如他的名字,像幽静山寺中静静流淌的清泉,掬一捧喝下,清澈肺腑。”那么,怎样从书中读出“我”呢?文章没有凸显出来。后文中的“比丘尼”也和“我”契合得不好。究其原因,是小作者没有真正读懂林清玄的文章。故判为二类文下。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读书时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题二:陶行知先生曾在南京晓庄师范设立了一个图书馆,起名为“书呆子莫来馆”。陶先生后来解释说:“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先生借此提倡“学以致用”的读书态度。

3.2007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评析 篇三

常言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家的钥匙开不了自家的门。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人们终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相信吧,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请以“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二、试题解析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是个富有诗意的命题,题前有循循善诱的导语,为考生打开了作文思路,要求考生用健康的人生价值衡量生命的意义。这篇作文如要出彩,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吃透题意,把握情感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是一个比喻性的文题,几乎不存在审题障碍,考生都有话可说,可要写好它,还需要有厚实的生活积累和丰富的心灵世界。这个题目的关键点在于“钥匙”,这“钥匙”是一种方法、途径,如果理解成生活中开门的钥匙,就太肤浅了,也偏离了命题者的考查意图。题目中的“总”和“自己”往往容易被忽视,“总”体现出一种从无到有的摸索过程,文章中对此应有所交待;“自己”意味着这把钥匙是“我”的,不是别人的。另外在审题中还要注意把握感情色彩,要写思想感情健康向上的文章。

2.聚焦时代,出奇制胜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在选材上通常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直接选取现成的素材,二是虚构,这两者成功的关键都是要表现真情实感。由于很多同学的生活经历相似,加上平时不留心观察生活,这就容易导致在作文中“撞车”。很多同学都会写一些学生常谈的内容,比如自己成绩不好,要么在老师同学的教育帮助下,要么在父母的开导下,发现也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成绩就提高了等。优秀的文章立意是讲究现实针对性的,你可以聚焦时代,在考场作文中巧妙地切入现实生活,比如你可以写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找到属于自己的“钥匙”,这一题材反映了民工子女的酸甜苦辣,主题鲜活大气,给阅卷老师以扑面的时代气息,显示了当代中学生关注民生、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三、佳作选评

例文一

我忍不住还是把写在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那段话翻出来看了看:“下课了,他们三对三,我一个人练投篮。上课了,老师又说班长发言精彩,却又没有看见我半举起的手。妈妈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可是,我只看见一把沉重的锁却找不到那把开启它的钥匙。”

读完,撕下,揉成一团,勾手,隔着两排桌椅,纸团在空中划出一道白色的弧线,准确地落入纸篓。完美的三分!我却开心不起来。

初中的最后一个元旦,窗外下着小雪,我们班演出之后,分小组包饺子吃。包的时候,我伸手却被女生挡了回来,她们说我包不好。我坐在角落里,饺子的香味飘来的时候,全班沸腾的欢呼瞬间就淹没了我。

我没有过去抢饺子吃,突然看见小乐拿起话筒:“大家吃得开心吧?我给你们唱首歌,我这个节目可精彩了,你们一定想不到,我准备反串唱一首男生的歌!”

全班又是一阵欢呼,我不知道哪一天我也可以像她一样自信、活泼、开朗,给所有的人看看我准确的三分球。

她唱的是张信哲的《找钥匙》,亮亮的声音,甜甜的笑容,把我呆望着雪花的视线拉回到教室中央,“我一定要找到那把钥匙,打开你的门,打开你的门,打开你的门……”

在掌声里,她望着大家说:“还有半年就要毕业了,老师说只要努力,什么奇迹都可以发生,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找到那把钥匙,打开锁,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女生鼓掌,男生尖叫,我的同桌小声嘀咕:“酸不拉叽的,她还作诗呢!”我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吃你的饺子。”他歪过头来诧异地看着我,看见他半个饺子咬在嘴里发愣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

没有人知道,小乐为什么会唱这首歌,只有我明白,那一个漂亮的三分“投篮”,被一个善良的女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个白色的纸团,让她洞悉了我的秘密。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玻璃上蒙着一层薄薄的水汽。我端着一碗饺子,伸出右手,在玻璃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娃娃脸,最后画的是嘴,那个向上扬起的嘴角,是一朵美丽的微笑。

【点评】

这篇文章最可称道的,就是擅长描写,有动作描写,有环境描写,如:文中写的那个白纸团投篮的细节,就仿佛是我们亲眼目睹的一个画面;文章最后的环境描写,又巧妙地映衬了人物心理,让人物的内心世界纤毫毕现。文章语言沉着老到,感情细腻而真实。

另外,那首《找钥匙》的歌,巧妙地映衬了题目,暗合“我”的状态和心境,对唤醒“我”的心情起着峰回路转的作用,让读者与主人公一起沉浸其中。

例文二

小时候,我的书包里总存放一串钥匙,放学后,我用它打开门锁,于是家的气息迎面扑来,我拥有了自己的世界。

每次考试总觉得难题很多,可是考完后评讲卷子,又豁然开朗,发现题目很简单。这是因为老师传授了“钥匙”给我们,让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是的,在漫长的生命之旅中,有着太多太多的心锁。但是我相信,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去年暑假,因为眼疾,我去东大医院动手术,双眼被纱布密封起来。那一刻,黑暗像潮水般无声无息地高涨着,覆盖着我,我淹没在黑暗的深渊中。我担心以后,将生活在没有太阳没有风景的黑暗世界里。我恐惧失去光明的滋味。

亲朋好友带着鲜花来看望我,可我只能用心感觉他们的笑容,用耳朵猜度他们的声音。虽然亲情和爱心包拥着我,但我却生活在黑暗的天空里。就这样,一把心锁将我的心灵跟外界隔绝了。

一天,我聆听收音机里播放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听着听着,一阵劲风裹挟着新鲜的空气,猛然吹开了我的心扉。是啊,坚强的海伦为什么能熬过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我渐渐感悟到,她在对时间的珍惜、对光明的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中,找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从而打开闭锁的命运之门。她用自己的顽强和聪慧,创造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不是吗?海伦·凯勒的精神正是一把属于我自己的钥匙,它慢慢打开了我的心锁,打开了我心灵的新天地。

我有些愧悔了:为什么以前极少去珍惜所拥有的东西,而奢求那些自己没有的东西?我以往对光明世界的一切,为什么几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哦,我失去了太多的美妙东西,失去了太多的宝贵时间。我失去的岂止三天光明啊!

感谢海伦,她的思想和精神陪伴我度过了三天的黑暗世界,为我燃亮精神的火炬,照亮我心灵的征程。

我终于明白,当生活大门紧紧闭锁的时候,你得记着: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有了这把钥匙,你就可以排除阻拦自己前行的任何障碍,走进人生的新天地……

【点评】

作者通过真切的体验,采用比喻的方式构思全文,由实到虚,说明了海伦的坚强、乐观成为引领“我”走出厄运、面对生命磨难的精神支柱。心理描写真实细腻。

4.《南京南京》观后感字优秀作文 篇四

让我们回忆历史,将这些屈辱永记于心。我们要给那些瞧不起中国的侵虐者一个华丽丽的蜕变。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他们无恶不作,奸淫烧杀,犹如发狂的野兽。两眼发红,杀气逼人,他们开始了血腥的大屠杀。把南京人民当作实验的小白鼠,把南京青年当作刀靶练习,把妇女抓起来当作安慰妇。他们乘虚而入,丧失人性,他们把杀人当作乐趣,他们迷上了来杀人的快感。他们的爱好是用机枪扫射进行集体屠杀,他们会觉得不杀人是一种无能,他们认为抓起中国青年的头颅拍照是一种留念。他们打心里觉得杀人,杀中国人是家常便饭。而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国青年只能含着泪顶着屈辱倒在洒满中国人鲜血的血泊,最让人感到愤恨的就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杀人比赛!这屈辱让人都感到愤愤不平。日军并没有把中国人当作生命,当作一个人。在他们眼中,中国人就是他们手中任意玩弄的玩物。日本的报纸上称这两位杀人狂魔为勇士?一次就已经是滔天大罪了!说什么不知道是谁先杀完一百名中国人,再次约定谁先杀完一百五十名?这是让中国人多么的愤恨啊!

5.《南京南京》观后感字优秀作文 篇五

记得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曾看过这样一短片子。一批百姓被推入土坑活埋,惨叫的使中国老百姓,杀人的是日本天皇军,凑热闹的是中国同胞,准备下批活埋的中国同胞,还夹杂着幸灾乐祸的笑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30万人民一批接一批的被侵略军杀死。。。。。。“这不是真的.!”我当时会想。“我的同胞就这样的思想?!”鲁迅会想。“一群卑贱低下的民族!”日本学生会想。

30十万民众,竟打不过一小团日本侵略军。没有一根棍一把刀指着侵略军的鼻子,说:“滚回你们老家去!!”日本真幸运,没有遇到像南斯拉夫一样的人民。

不久前曾看过有一位同学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件,内容是这样的:一日本青年在酒吧调戏殴打中国女名星,被打的是中国女明星,庆祝的是日本青年,若无其事喝酒的是中国同胞,道歉的是酒吧老板。这一事件我虽不知何时发生,担却与南京大屠杀多么相似啊。在中国的国土,受伤害的是中国人,伤人的是日本人,无动于衷的还是中国人。事隔半世纪后,又历史重演。麻木,这就是中国人的思想么?日本就这样才欺负我们中国的。

我有一个人生中最大的耻辱。在我六年级时,我和我一个GOOD FRIENG去上辅导班,有一次,我那朋友与别的同学打架,我居然还在那若无其事的看书。

不知在哪有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一个日本人一条虫,三个中国人一条虫,三个日本人一条龙。

6.《南京,南京》观后感700字 篇六

影片《南京!南京!》讲述了日军在南京横行霸道,残害中国人民的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日本人的铁蹄践踏着祖**亲的胸脯,刺刀上沾满了兄弟姐妹的鲜血。此时,中华儿女没有沉默,他们在准备爆发。影片中的妓女小江面对日军的挑衅,她没有退缩,更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与日军对立,视死如归。

泱泱大国,支离破碎。30万祖国儿女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双眼。“不做东亚病夫!”“不做亡国奴!”沉睡的华夏被震醒,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起来反抗,天下无数仁人壮士浴血奋战,振兴中华。

1945年8月15日,中华儿女用顽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和保护家园的坚定信心使日本帝国主义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洗涮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如今,中国已是一头雄狮,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令世人瞩目,祖国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明天。

今天,我们虽生活在幸福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忘记国耻。俗话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要担起这个重任,要在学习上精益求精,不怕吃苦,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刻牢记国耻,以此为动力,发奋图强,努力拼搏。现在的我们只有靠知识不断地来充实自己,完美自己。我们需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吃苦耐劳的精神。长大后,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翻过历史的 篇章,让那耻辱的一页页一去不复返。“位卑未敢忘忧国”让我们用“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信心,扬帆起航,不忘国耻,发奋图强!

观后感700字

时间总是流沙般飞逝,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幸福。可有谁还会想起那些被残杀的30多万同胞?有谁会去批判日本人的罪行?南京啊,南京,我为你祈祷。

抗日战争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了。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本人的手段残酷,30多万的中国同胞被无辜杀死,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日本人却否认历史,篡改历史,扭曲了史实,这是多么可耻啊!可是我们中国人呢?可多少中国人记住了这段历史?

第一次在看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时,我的心里悬了块石头。那一幕幕残忍的片段,那一个个血腥的场景,那一声声悲痛的惨叫,无时无刻对我不让我战栗。我痛恨那无情无意的日本侵略者,我痛恨那些歪曲史实的日本人,我更痛恨我自己那样的无能为力。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我能带领着南京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哪怕是牺牲了,哪怕我此生不再有,我也无憾。可我知道没有如果,而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现在?,不让历史重现,要好好的铭记历史。

还记得那个《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吗?那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而她却因此患上抑郁症而自杀生亡,可她却未后悔过。一个柔弱女子愿意站出来,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我也敬佩这位伟大的女作家,她的举动不但震撼了一个人,而是整个世界。

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近期正在放一部影片《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故事。片中有两条线索,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在1937年南京疯狂杀戮 掠夺的背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而观看过此片的人无一没有流下热泪,而当我看完此片时,我知道我再也无法忘怀这段血泪史,也无法再去直观南京大屠杀了,因为我已看透这段历史,我怕我也会如同张纯如那样患上抑郁症。

7.《南京南京》观后感字优秀作文 篇七

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有别于以往的抗日电影, 最大的不同是其叙述视角。它不再是一方对一方的控诉, 或者一方对一方的凶残, 而是设置一个相对客观和平等的舞台使之对话, 从而使作品主题突破民族意识的既往窠臼, 从人性终极关怀角度, 泣述战争之于人类的苦难真相。这一点, 无可厚非。历史真实是艺术真实的载体, 历史真实透视出来的信息尤其丰富, 有显在的、潜在的, 有主流的、非主流的, 创作者的选择只要历史与艺术二者有机统一即可。一件历史材料, 当下写、百年之后写, 千年之后写, 随着主体的变迁而进入客体式艺术解读, 对其内涵的探寻总是有所不同的。

陆川在影片中采取多点叙述的方式。没有一以贯之的中心故事, 普通士兵、国际友人、普通民众甚至日本军人都成为血案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以时间为轴线, 娓娓道来, 过程中, 常常用血来染红衣服、土壤、以及历史的天空, 是血让每段故事情节戛然而止。这种强烈有力的主体性, 加深了悲剧的力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让日本士兵角川作为贯穿全剧的人物, 这, 有点像罪犯在警官面前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全过程, 影片透过其视线, 让观众看到南京这座活城如何在三天时间内沦为死城。一方面, 影片真实地表现角川和他的队友们怎样心狠手辣, 肆意而残暴地进行杀戮行为;另一方面, 影片不回避角川者流在面对抵抗者抱头鼠窜时, 他们也想家, 甚至有对战争的困惑, 于是, 被还原成人的日本士兵不再是凶神恶煞的形象, 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战争的残酷性, 在其特定时域, 人类最丑恶一面的集体张显, 将使道德显得无能为力。角川的反省甚至自杀的自我救赎之路, 似乎也让观众明白了这一点。

德国佛罗瑞·加仑伯格导演的电影《拉贝日记》取材于拉贝战时撰写的《拉贝日记》, 通过这个“中国版辛德勒”的传奇故事, 再现了南京那段惊心动魄的惨烈记忆。影片从亲历者角度叙述了“南京大屠杀”始末, 是证实“南京”事件信息较为完整的史料艺术。曾经对纳粹主义深信不疑的拉贝, 在战争的残酷现实中挺身而出,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 他与同仁组建“国际安全区”, 挽救了20万中国百姓的生命。作为日记体裁的叙述, 就必然有其视角的内在性, 即第三人称的视角 (1) 。由于拉贝德国籍纳粹党员的身份 (纳粹党法西斯分子是日本侵略军的盟友) , 更容易使显在的叙事者处于“他者”的地位,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主观感情色彩, 增加所述事实的客观公正性。这里的“他者”是一种与“我”对立的、异己的在者。在中国历史上, 这种“他者”形象虽然各具色彩, 但总体而言, 都有一些异族文化强势入侵本土文化的形象, 这也反证了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 因此, 我们这种以异族为“他者”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 并渗透于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拉贝日记》正吻合了这种民族潜意识心理, 通过“此他者”来见证“彼他者”, 丰润了历史真实感和悲剧震撼力。当时, 拉贝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华分公司的经理, 如果不是那场战争, 他留给中国人的形象将是帝国主义“他者”, 实际上, 当他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建立国际安全区, 将纳粹国旗举为人性大旗时, 拯救了20多万中国平民的生命, 这一“他者”行为将是永生的, 尤其他留下的《拉贝日记》作为历史的见证, 更是永恒的。与《南京!南京》不同的还有, 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贯穿始终的灵魂人物拉贝也不是“角川”式人物, 其悲剧力量来源于美与丑的较量, 它不同于《南京!南京!》通过黑白胶片风格和叙事突然断裂来加强审美陌生感, 而是以“他者”艺术视角使影片超出了狭隘的民族意识, 升华到人性终极关怀的哲思境界, 因此, 《拉贝日记》更具悲剧史诗的性质。它用血与火的事实说明一个道理:战争没有人类的凯旋门, 只有墓地和荒野。刚至极则碎, 柔至极则弱, 人类唯有自然和谐唯美,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即此。70多年来, 对人类所犯罪行的认识, 比较起来, 德国人似乎更懂得这个道理。

《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都采取了类似于纪录片的形式。因此, 两部影片都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 以展现本质的真实为己任, 在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之中, 用真实引发人们感受电影的审美魅力。在这方面, 两部影片虽然采取不同视角和叙事手段, 为了增强观众对其叙事内容的真实感, 都颇为用力。

《南京!南京》用细节刻画凸现真实感, 而且, 其细节大都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对比关系。例如, 开头便是一场抗日士兵和日军的小巷狙击战, 打得很激烈, 而接下来花样百出的屠杀战俘却让一切陷入死寂;主动举手去给日军当慰安妇, 以换得难民营片刻“安定”的年轻女子与拿着武器却放弃抵抗, 束手无策的残兵败将比照着;积极保护伤员和难民的外国友人, 与苟且偷生叛国的唐秘书。影片中, 贪生怕死与舍生取义同在, 恰如其分地阐释了电影的英文标题:生和死的城市。在人性极度压抑的时空里, 生或死只是千钧一发时刻的终极选择, 人性的高贵与卑微之间的差异也就在这一刹那被尽情放大, 丰富了影片的内涵, 也暗合了那个年代国民集体无意识层面的心理结构。这种潜在的事实真实, 被导演发掘出来, 应该说是具有艺术感染力的。

《拉贝日记》用细节勾画史实。南京大屠杀, 典型之一是“百人斩事件”, 对此, 《南京!南京!》中仅用一晃而过的头颅镜头, 使很多观众并没有特别去关注这一惨绝人寰的史实, 而在《拉贝日记》里, 却有很好的交代。拉贝的司机老张因得罪日军军官而被拖到一个隐蔽处砍了头, 拉贝循踪而去, 从木栅的缝隙里看到了被日军砍掉的堆如小山的中国人的头颅。又如, 日军疯狂轰炸南京, 拉贝急中生智, 将一面巨大的纳粹党旗铺展开来, 让西门子公司厂房内逃生的人都躲在党旗下面, 因为, 二战时期日本和德国是盟友, 日军飞机看见纳粹党旗就飞走了。这种显在的事实真实, 被导演表现出来, 凭借视听刺激使观众也能够获得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8.陆川:《南京!南京!》 篇八

38岁的陆川看起来十分年轻:他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穿着黑色羽绒服,戴一副黑框眼镜,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滔滔不绝。虽然按中国古话,他该是年近不惑,但陆川给人的感觉,却仍像20多岁的小伙子那样轻松与鲜明。在拍摄了两部话题沉重的电影之余,他甚至不吝于在博客上展现自己小小的幽默感;又因为年轻有为,模样清秀,在最近的媒体上,陆川的感情事也成为娱乐记者们很愿意提及的话题。

这给人一种陆川不务正业的印象,但实际上,陆川实在太忙了。采访时间很难敲定,经过多次协商,采访定在了下午一点钟,但陆川两点钟才到,又一头扎进内室,过了半个小时才出来。与此同时,在外屋,他的工作人员正在与合作单位探讨字幕的问题,双方排出的时间表以10分钟为单位。陆川的时间就交付给这些分割开来的10分钟。字幕,剪辑,审查,他还有一堆事要做,而助理已经在提醒奔赴香港的时间了。

是的,《南京!南京!》就要公映了。然而,在审查阶段,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这注定是一份过于敏感而冒险的题材。因为有些段落必定是触目惊心,也因为陆川对真相的孜孜以求,他要将曾经屠杀中国人的日本“禽兽”还原成“人”。

9.南京南京观后感600字 篇九

电影讲了日本欺负我们中国的事情。

电影首先讲了日本军队用大炮轰炸南京城,然后攻入南京城门。日本军在一间大房子里发现了很多中国人,中国人都害怕得举起双手投降,一个小女孩看见大家都举起手,也跟着举起手来。日本军官看见这么多中国人,心里也很害怕,偷偷地叫一个士兵去外面找援兵。

援兵到来后,日本军队开始了对南京人的大屠杀。他们用机关枪扫射,用火烧,挖坑活埋,用水淹。很快,南京城里全是尸体,血流成河。看到这里,我的心情既难过,又气愤,真想把日本人一脚踢到天上去!

日本人闯入难民营,让他们交出一百个女人去做慰安妇,否则就要毁灭难民营。一个很漂亮的妓女首先举起了手,说:“我去!”接着,一个个女人举起手。她们为了很多人的生命,牺牲了自己。后来,这一百个女人只回来了五六个,其它的都被强奸而死。

日本军队当中,有一个有良知的人,他叫角川。他不跟日本兵一起杀人,而是偷偷地帮助中国人。最后,南京城里只剩下了两个人,大人叫老赵,小孩叫小豆子。他们本来被绑着,准备枪毙的,角川让他的士兵放了他俩,然后举起枪自杀了。

10.南京南京观后感550字 篇十

那是一个让所有的人都忘不了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我国南京,并在此进行扫荡。片中就反映了日军禽兽不如的行为,如:把南京青年当做刀靶练习刺杀;活埋南京居民;集体屠杀,若有挣扎者,都被刺刀结果了生命,最后将全部尸体焚化;杀百人比赛;……其中,可恨的日军,对放下武器的土兵和人民,用机枪扫射,死亡人数达三十四万人以上。

进行屠杀的地方近二十几个,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草鞋峡。草鞋峡是一片风景秀丽的景区,陶行知先生曾在那里立过一块碑,告诉来这里的人生命诚可贵,但可恨的日军看到这个碑非但没有反省,还进行了屠杀,死亡人数达到57400人……让人痛心。

写到这里,我的心里充满了愤怒,我痛恨这些日本侵略者,他们的种.种兽行给那时南京城带来了空前绝后的苦难,他们的手段令人发指。

11.《南京!南京!》 篇十一

角川是日本十六师团的一名普通士兵,被队友称为“读过书的人”的他,敏感、涉世未深,甚至在参战之前都还没有交过女朋友。在南京城作为占领者的“生活”中,体验过种种为了维持这种“生活”而付出的人性的代价。角川最终做出了他的选择:他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

《礼物》

演唱者:梁咏琪

每个人都有一份礼物,那就是为另一个人付出。相隔两年,GIGI梁咏琪带来她全新的国语专辑《礼物》。一直醉心着音乐创作的梁咏琪,最爱透过歌曲诉说心情,在六百多天的日子里,她从高唱着爱情伤痛的女孩,蜕变成为女人本色的时代女生。GIGI梁咏琪说自己写《礼物》这首歌,就是希望告诉所有爱她与她爱的朋友们,曾经爱过、痛过也算是一种幸福,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份礼物,就是为另外一个人付出,幸福就是沿路的风景,只要细心体验并心存感恩,就一定能够寻觅得到。

《糖》

作者:棉棉

《糖》是一个另类女孩的真实故事,她无法选择,她的故事从何时何地开始,她自己也无从选择,她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随时随地都可能一跌到底,但是那根坚韧的神经、那种坚强的生命力支撑着她,直到写作带着医生的使命走进她的生活,她的生活因此而改变了颜色。

12.《南京南京》观后感字优秀作文 篇十二

近日, 南京市首批“学校优秀教科室”表彰会暨颁奖仪式在南京市石鼓路小学隆重举行。会议对90所获得首批“学校优秀教科室”称号的学校 (幼儿园) 教科室给予了表彰。

2003年,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了“合纵连横”的战略, 力图加强中央教科所、省教科院、市教科所、区县教科室、学校教科室的纵向联系;同时, 加强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长三角”16个城市教科院所、华东地区教科院所的横向联系, 形成教育的科研合力。南京市“学校优秀教科室”的评审, 是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合纵连横”的最后一个环节, 得到了南京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首批“学校优秀教科室”的评审, 打通了“合纵联横”战略的最后一环, 为该战略的完美实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同时也有力地推进了基层学校的教科室建设, 极大地促进了南京市的教育科研工作。

13.《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500字 篇十三

说实话,如果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这部片,这部片是一部好片,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如果以愤怒或者更加过激的心态看这部片,那这部片就是一部垃圾。

让我来顺一顺这部片每个人物的感受吧,我觉得片中日本兵是这部片的第一男主角,所有什么高圆圆、刘烨都是配角,虽然影院的宣传海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刘晔,而角川只是躲在一个角落里,但那应当是全为商业炒作所的噱头罢了。本片的主线是角川在进入南京后,经过在生死之城几个月所见、所做、所感的一系列事情之后,最后饮弹自尽。

角川,我认为是一普通的正常的人。进入南京之前,他没有杀过平民百姓,他没有发生过性行为(甚至可能没有谈过恋爱),他没有对生命的绝望,他只是一名受过教会学校教育、笃信基督却被军国主义征调的年轻人,而进入南京之后一切都变了。误杀平民。虽然他的误杀对于后面他所亲见亲历的事情来说几乎可以称为微不足道,但第一次杀害平民还是让他惊慌失措甚至落荒而逃,内心充满了愧疚。

角川的第一次性经历。在一种充满了恐惧和强烈孤独感的氛围下,第一次经历温存的角川,在受到百合子的安慰后,他自然的爱上了对方。孤独、恐惧、迷茫是会使人疯狂的,而百合子的温存却给了角川在无限黑暗中唯一的一丝光明,他把自己的一切全都寄托在了这个女子的身上。这是由单纯的性引发的。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不单是本能的动物,而是从本能中寻求到了精神的归属,从而上升到人性光辉的高度。角川所面临的情况却使他更为痛苦、倍受煎熬,在百合子(包括小江)那只有十五分钟限制的温存中,他自认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其它时间,他却在从事者兽性野蛮的行为,完全将人类对爱与和平的追求丢弃,或者说被逼迫着丢弃。他眼睁睁看着那成千上万横倒江畔的尸体,他眼睁睁看着新兵进行的活体刺杀训练,他眼睁睁的看着一锹一锹的黄土掩埋了一个个的生命,他眼睁睁的看着比纳粹屠杀犹太人还要更为残忍、更为无所不用其极的杀戮。这是完全丧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性的行为。而在这兽行与温存的煎熬之间,当温存的寄托也荡然无存时,作为人所能保留地也许只剩下绝望.

14.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600字 篇十四

看过《南京!南京!》后还是被很深的影响到,感观和心理都受到比较强烈的刺激,感想是一定有的,但需要回回神再说。经过几天的深沉后好一些了,首先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片子,有诚意,有责任,有思考,这些都是当下比较稀缺的东西,陆川凭这些就很值得尊重,也为我们70后赢得了尊重。现在舆论炒作最多的是80后如何如何,其实真正开始占据舞台中心并掌握话语权的应该是70后,80后也顶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

看《南京》之前有两点担心:一是陆川对如此沉重历史题材的掌控能力。毕竟三十刚出头仅拍过两部小成本电影,光凭一腔热情做事往往用力过猛,适得其反。现在看起来,陆川还算比较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大体平稳,没出什么大的方向问题,用力过猛的情况确是有一些。二是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态度问题。之前已经有人评论陆川的《南京》是“一流的人文观,三流的历史观”,这也是我所担心的。毕竟那段历史是全体中国人之殇,是整个民族永远的痛,忘记意味着背叛,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牢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我们却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以往我们熟悉的方式是打倒日本鬼子控诉的方式,这样的方式用来宣传是可以的,用来反思是不够的。《南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开辟了一种新的认识方式,这也正是影片争议最多的地方。对导演历史观的讨论已经超过了对影片本身艺术问题的讨论,这是影片题材决定的。陆川的方式确实令人不太习惯,开始的时候甚至有些抗拒,因为在他的镜头下展现的日本鬼子和我们头脑中既有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他们是残暴的,血腥的,他们的暴行是违背人性的,但他们不是魔鬼,他们是人。正因为如此,我除了咬牙切齿的痛恨,还感到脊背发凉,会迷惑于这个乖张的民族的行为,他们为什么能够游荡在人鬼之间?我们又为什么会陷入到那样的历史深渊?这样的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这样的历史会以什么样的形式继续?突然想,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民族的存在,幸还是不幸?他永远虎视耽耽的在我们卧塌之侧,我们怎么可以沉迷?沉醉?!

15.《南京南京》观后感字优秀作文 篇十五

资料来源:自绘

http://history.seu.edu.cn/s/49/t/30/p/1/c/457/list.htm

1. 演变渊源

历史性校园一般应具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学校的发展历史应悠久,在校园内部保存较为丰富完好的古迹或历史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二是校园的现状空间格局仍保留着原有的历史特色。”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的三校老校区不仅历史悠久,地理区位接近,并且都保存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校园历史建筑,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京近百年文化建筑形制的变迁,其保护意义不予言表。三校于20世纪初期规划建设,东西向一字排开,都选择了城郊自然环境优美之处,占据南京龙脉的重要位置,而百年之后的三校却身处交通复杂的环境之中。(图1、图2)

纵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的演变历程,它们一脉相承,均可溯源自20世纪初期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图3)

三校的历史保护建筑群都建设于民国及国民党执政初期,短短30多年间,南京的校园建设取向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20世纪前20年外国教会大学抢先垄断中国的高等教育,教会大学中国化的建设形制被广泛应用,私立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是较早采用中西合璧建筑形式的教会大学之一;1915年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非基督教运动”等多次反教会运动致使教会大学走向终结,本时期教会大学为减少阻力而采取“本土化教堂运动”,私立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就是教会大学借鉴利用中国宫殿建筑群形态的典范;1927年“北伐战争”的爆发直接取消了外国教会大学的办学权,以后10年内第一批归国建筑师,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规划方式,此外墨菲在教会大学规划中采用的新古典主义手法也备受推崇,国立东南大学至国立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时期则是典型的“学院派”规划建设。在后来的校园建设中,三校都有相似的发展经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三校举校西迁,老校区的建设陷入停滞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教会大学被社会主义改造,随着1952年全国高等教育体系调整,当时的南京大学和私立金陵大学合并、解体,分别成立了独立的三所院校,并模仿苏联模式进行第一次扩建;改革开放以后,校园建设迎来自由的环境,三校感应时代振兴的号召开始第二次大规模扩建;1987年国家推行外向型经济,老校区为摆脱扩张负荷纷纷在城郊开辟新校区;新世纪以来,大学产业化高速发展,三校老校区用地受限,开发日趋饱和,只能“见缝插针”式高容积率建设。

随着各个阶段南京历史性校园的重大变迁与调整,均会在老校区的空间格局上有明显投影与集中体现。下面将以上述五阶段为主线,分别阐述各阶段校园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

2. 空间格局的阶段性演变

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书院布局+西式建筑

历史背景:由于鸦片战争及洋务运动的刺激,晚清政府大力倡导新式教育,1903年由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就是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代产物之一。

总体布局:初建时,三江师范学堂的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由湖北师范学堂堂长胡钧拟定,虽模仿日本帝国大学(今日本东京大学),但仍为中国传统书院式布局:教学楼、行政办公楼按照书院讲堂、祭祀的布局模式以纵轴对称发展的方式组合,坐南朝北排列主要建筑,基本成一条轴线构成校园的主轴线,教师、学生宿舍及其它附属空间安置在主轴线两侧,空间构成上依稀可见“尊卑有序”的传统思想,建筑直接面向城市空间(图4)。21911年两江时期校园扩建至200亩,仍未采用学部划分理念,但通过原操场周边的扩建形成另一条南北主轴,并在轴线左侧新建教习房和后勤用房,回复了传统书院建筑布局方式。(图5、图6)

建筑风格:三江两江时期校园建设模仿了日本帝国大学的模式(表1)。校园形态依照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型制,而局部建筑采用西制的方式,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建筑、规划专业等相应的载体承接,对日本东京大学的移植没有建筑文化理念的了解,规划建设只能依循旧制,用传统文化的总体来牵制功能性较强的西洋样式。

三校的前身——三江、两江师范学堂(政府学堂)及基督教会书院代表的汇文书院、基督书院与益智书院,由于建校目标与策略上的本质差异,致使规划的社会价值取向不同,在初期发展阶段中呈现出明显分异。

2.2 1911—1948年:三种风格规划建设

历史背景:民国时期西方教会趁乱垄断教育权,捍卫主权的运动此起彼伏,三校的前身分别完成了由政府学堂到国立大学,由教会书院至教会大学的转型,其各具特色的校园风貌也基本奠定。随后经历稳定的“南京十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三校西迁使得老校区的建设停滞。

总体布局:三校中心区总体布局严谨,院落形态完整,但具体空间组织和建筑风格上又各具特点,体现出不同的规划设计理念(图7):规划于1910年的金陵大学校园融合了美国大学学院式与中国传统院落布局特点及造园方式,开创了西方建筑与中国北方官式建筑相融合的先例,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风格;由墨菲规划设计的私立金陵女子大学,为加强教会大学“本土化”而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群形态,形成主次院落和“十”字轴对称的群体布局3;与教会大学不同,由国人创办的国立东南大学,吸收了当时备受推崇的西方学院派的规划思想,以西洋古典建筑样式为基调,强调轴线式空间布局与合院的运用。4

资料参考:东南大学校史馆(网络版)三江师范学堂与两江师范学堂:http://history.seu.edu.cn/s/49/t/30/p/1/c/462/d/513/list.htm

建筑风格:三校不同的建筑风格举例如表2所示。

本阶段三校的中心区格局已现雏形,都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历史建筑群的形态是南京历史的永恒见证。

2.3 1949—1977年:第一次扩建,内涵式拼贴

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制度的改变,私立教会大学面临取缔并入公立大学社会主义改造的现实,三校响应1952年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方针,与南京另几所大学重组后命名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工学院。

总体布局:50年代三校进行了第一次扩建,除进行校园的环境整治外,主要是兴建了大批教学楼及宿舍楼,以满足当时院系扩大的需要。受苏联模式影响,校园功能的分区明显,生活区远离教学区发展,千篇一律的“一系一楼”和基于经济性的行列式居住建筑布局盛行,强化校园主轴线,采用增加轴线端景力度、空间向心力以及延续轴线等手法组织空间,逐渐形成平行或垂直于主轴线的格网型空间骨架。

建筑风格:三校新建改造建筑形成有社会主义内容加民族形式的建筑风貌,以“工”字形教学楼和行列式宿舍楼最具代表,但建筑风格都维系呼应了上阶段的历史建筑群的特点,其中,建筑大师杨廷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表3)。

本时期,新扩建建筑在风格和体量上均与历史建筑较为协调,并且进一步完善了校园中心区的布局,第一次扩建使历史建筑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2.4 1978—1991年:第二次扩建,有序拼贴、外延式发展

历史背景:1977年高考恢复后,伴随改革开放自由的步伐,高等院校进入复苏阶段,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重新重视给高等院校的转型和第二次院校扩建带来契机。

总体布局:本时期由于课程综合化改革以及科研机构的重新引入,建筑群落化的萌生打破了建国后“一系一楼”的单一布局,实验室、研究中心、会议交流中心及学科专业楼的规模逐渐增加;新建图书馆代替行政教学主楼成为延续或加强校园轴线的重点或转折点,中心教学区建设饱和导致教学区向街区边缘蔓延;统一分配体制的突破带来教职工生活区与校园的完全分割,生活区大面积外延式发展。(图9)

建筑风格:院落式建筑成为主流,建筑功能更加综合、多元化,形式更加现代。新建建筑还停留在早期现代主义风格,运用简单的构图手法,强调立面的纵横分割,但多运用与旧校园建筑相呼应的色彩,力求在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中寻求突破和协调,如表4。

第二次扩建尊重现有学校的空间构架,完善校园建筑风貌的有序拼贴,但较之第一次扩建本次的规模增加了1-2倍,使得三校老校区的建设趋于饱和,纷纷在城郊建设新校区。

金陵大学、私立金陵女子大学、中央大学资料来源:三校基建处档案及实地调研7-a丨由一条强烈的南北轴线统领,始于湖泊,经过纵深绿带和房型草坪,最后进入以钟楼式建筑(北大楼)为主景、由东西侧大楼围合的一个三合院空间。7-b丨轴线式院落布局,以东西主轴引导的纵向道路以及多重空间序列。充分借鉴故宫在轴线上依次采用纵横空间对比、湖泊山丘呼应的构图手法。7-c丨以大礼堂为中心的端景式空间结构,非对称几何布局,以西洋古典建筑式样为基调,典型的西方古典空间模式。

2.5 1992年至今:无序边界、高层化填塞式建设

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围绕着高校产业化的议题和校园重组扩招的建设压力,历史性校园纷纷进行跨越式扩张,但老校区仍旧负荷着高密度高层化的建设开发。

总体布局:三校建设以填塞式方式进行,由于市场效益侵入校园边界,三校边界处出现杂乱、无序的边界围合,在远离校园中心区的边缘地段开发高层建筑。(图10)

建筑风格:建筑形式逐渐转向国际式,但也有新建建筑延续、加强校园轴线的案例,例如东大的李文正楼采用合适的体量及呼应大礼堂的小穹顶,延续南北主轴线的同时丰富了校园天际线。(表5)

90年代以来的高层化填塞发展,对历史性校园的整体格局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而高校和城市的互动引起校园边缘的生长,面对建设超饱和、功能复合化、边缘商业化的压力,校园格局呈现出无序而无奈的景象。

2.6 总结

纵观南京历史性校园百年发展,其五个阶段的空间格局都与中国的时代特征紧紧相扣,总结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如表6。

3. 展望

今后在中国大学校园形态的演化过程中,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的发展战略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树立,将为大学及大学校园形态生长确立了方向:大学校园的空间结构形态将开始向多目标、多因素、多途径的构筑模式转变。南京历史性校园老校区基于用地饱和、功能复合化、建筑高层化及交通机动化的现状5,校园形态主要是在现状基础上的空间、功能细化和有机更新。三校老校区已列入历史文物保护范围,规划方面应严格把持保护区内的新旧建筑的和谐关系,定期维护修缮文保建筑,进一步延续百年沉淀的校园历史格局;对于历史残留的无序生长的建筑空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实现改造更新或重建,对其功能进行集约式整合调整,展现历史拼贴的舞台,保证校园的有机生长。另外,南京历史名校群的功能外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老校区的保护与更新,为处理好老校区内整体保护与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需要全面启动新旧发展互动机制。6

资料参考:东南大学校史馆:http://history.seu.edu.cn/s/49/t/30/p/1/c/457/list.htm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http://museum.nju.edu.cn/univerhistory/index_02.asp?column=01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史:http://www.njnu.edu.cn/news.aspx?lb=学校概况,百年校史

资料来源:同表1

资料来源:三校基建处档案及实地调研8-a丨跨越汉口路向南发展生活区;在原来轴线的西面重新规划了新的校园主轴线,并通过新建东西轴线使两条纵向主轴自然融合。8-b丨此时期校园始终以东西主轴上的建筑群为核心发展,新建建筑群围合西山的一段台地形成第三进院落,加强并延长了主轴线。8-c丨根据杨廷宝的规划,为加强南北向主轴线及其向心性,形成进校的封闭四合院空间,以更好的突出北面大礼堂改造的“工”字形主楼至高无上的地位。

资料来源:三校基建处档案及实地调研9-a丨教学区形态基本未变,对老图书馆进行扩建,历史轴线得到加强,生活区新建大量行列式住宅。9-b丨在主轴线两侧添加教学建筑围合,形成四进院落的形态;校园西面的行列式住宅使居住建筑趋于饱和。9-c丨新建数栋庭院式现代建筑,确定了进校三合院空间的形态,师生生活区全部跳离街区发展。

资料来源:三校基建处档案及实地调研10-a丨巩固了进校空间的纵深控制,中心区形成“井”字型轴线控制;见缝插针建设数栋高层教学楼10-b丨校园南部和西北部继续填塞大体量现代建筑,凸显出校园中心区的绝对控制。10-c丨用地趋于饱和,高层建筑插缝耸起,乱搭建状况严重;大礼堂中央喷泉节点围合增强,东西向交通轴线随着科技逸夫馆的建成日益明显。

资料来源:自绘

资料来源:同表1

资料来源:自摄

资料来源:自摄

摘要:本文遵循南京历史性校园成长的历史轨迹,对校园空间结构演化动因进行探索,试图通过研究校园空间格局演化的内在规律,为将来校园的更新优化提供有效参考。

16.《南京!南京!》中的真实拉贝 篇十六

还原拉贝

在《南京!南京!》中的拉贝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实际上,他在56岁时回国,怎么会是老态龙钟的形象?拉贝在南京为中国人所做的一切被一笔带过,电影站在日本军人的角度思考这次战争,对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英雄轻描淡写,在整部电影中浓墨重彩的是拉贝身边的工作人员如何努力,拉贝只是徒有其名,无疑对拉贝的功劳是一种埋没。

在《拉贝日记》中约翰·拉贝是一个热爱中国的德国人,但是实际上他在中国20多年都不会讲中文,他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对中国人的拯救不是出于民族的利益,而是在战争面前人性的表现。

《南京!南京!》掩盖了拉贝的功劳,《拉贝日记》又把人物的光辉扩大化,并且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细节化处理,那么真实的拉贝是怎么样的呢?

纳粹的身份

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的约翰·拉贝,在20年代就已经加入了纳粹党的前身德国社会工人党,在纳粹分子中属于元老级的人物,一度很受尊敬。他于1908年就来到了中国,1919年甚至还数次遭到了中国政府的驱逐,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也对德宣战,而他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商务代表的身份则异常尴尬,才被迫回国休整。被遣返回国的第二年,拉贝回到中国,打着某中国外资公司高级顾问的名义做着掩护,直至西门子洋行中国总部在上海获准正式开张。这段时间他受到重点监视,怀疑他多次来访中国有着其他的隐藏目的,到国民政府在南京扎根并认可了西门子公司在华的权益之后,他才告别了“黑名单”,不再是“行迹特殊的人”。

拉贝与大多从事情报工作的机构以及要员们都有着极为特别的关系,除了军界人员之外,还经常接洽德国驻南京的军事顾问团要员,以及以纳粹党徒身份潜入日本军界的远东第一间谍佐尔格。日本人在历史书上给他扣了个纳粹间谍的帽子。

也正是这些复杂的身份与经历,才使得拉贝的日记以及保护下来的大量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被莫名质疑,很多文字资料都没有得到更高的重视。原因在于,日本人在国际法庭辩称:“一个纳粹党徒的话,毫无说服力,不该被公信。”

救世主再现

1937年的冬天,国民政府败退并撤离,南京宣告沦陷。一时间,大量的日本军队蜂拥至南京城内,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抢掠,顷刻间,南京城尸横遍野。

拉贝是在南京沦陷前匆匆从秦皇岛结束休假赶回南京。很多人认为跑都来不及呢,回去趟这个浑水干什么。但拉贝认为,自己在中国生存了几十年,这个国家的命运与自己已经无法再分割,没理由在这种时候充当一个外籍身份的懦夫,所以,他坚持留下。在日本飞机整天疯狂轰炸南京城内每一处目标时,大量平民丧失了庇护。拉贝偶然间发现,西门子公司一直所悬挂着的纳粹党旗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他当即打开公司大门让街上的上千百姓涌入,在纳粹旗下保全了性命。

在拉贝以德国纳粹党员以及多重政治身份的威慑下,他逼原本对安全区实行运输封锁的日军开闸放行,让粮食与药品能成功运抵,拯救数十万人的性命。而且,他自己带头捐出存款,与众人一起凑钱去向军队套购高价军粮,以保证更多的人不被饿死、冻死。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拉贝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糖尿病每天都发作,几乎打光了所有的胰岛素。他说,如果上帝非要结束他的生命的话,那务必先拯救下这难民营中仍在苦苦挣扎的20多万无辜百姓。

拉贝在南京的家中,密密麻麻地收容了600多名中国难民,而他则自己掏钱养活了他们,让每人都能在这个死亡了的城市里尽情咀嚼着生命的味道。他的行为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他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洋菩萨”,他成了这个无比黑暗的城市里最后一盏仍旧燃亮着的明灯。

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那段血腥恐怖的日子里,拉贝为了救护中国难民而日夜奔忙,竭尽心力,两次累得昏倒。他的一些事迹并没有在日记中记载,如他带着助手冒着生命的危险跑遍南京街头,用照相机拍摄下大量日军屠杀的照片,也搜集到了大量的屠城血证,并在1937年12月26日时,将这些重要的资料交到了德国驻日大使馆情报分析员佐尔格的手上,希望能够通过他的关系将这些文件交给德国政府高层以及日本朝野,以求得重视,对这种残酷的暴行予以制止。虽然,他的目的并没有达成,无论是德国政府还是日本政府都对此不屑一顾,但是身为苏联秘密特工的佐尔格还是将这些资料复制了几份,交给了德国战时最高统帅机构以及苏联政府。

凄惨的晚年

1938年2月份,拉贝的糖尿病已经开始恶化,而且,由于拉贝对日军的不断施压,以及他对日本暴行的不断指责与控诉,激怒了日本军界的要员们,强行要把他驱逐出南京。德国政府在接到日本方面的通报后,决定召回拉贝,进行质讯。拉贝最终将难民营托付给马洛、沃特琳等十几位外国人士,安排妥当后便回了国。

在回国之后的不久,拉贝被党部的人调查,并封锁了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而拉贝没有接受警告,陆续在德国汉堡、墓尼黑、汉诺威等市多次发表演讲作了数场关于日本人残酷非人的战争行径的报告,在遭到军警驱逐后仍旧坚持抗争,因而被盖世太保逮捕,并被限制人身自由。在确认无太多罪名可立之后,他又在家中被软禁,被特工监视。后来,拉贝被捕的事件影响逐渐扩大化,纳粹分子将他列到了黑名单之上,随时可能被秘密处决,拉贝没有屈服,反而是一再抗争,不断地喊着要回中国,回南京。

在纳粹政府被推翻之后,拉贝也没有因此而重获自由,居然又因自己的纳粹党元老的身份被逮捕,重新被投入监狱。借助来自中国方面的担保信件以及大量的证据,拉贝被暂时释放,但仍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万万没有想到,在英国方面拘禁并审查他之后,苏联方面又再度把他丢进监狱,在最后一次离开监狱之前,拉贝的糖尿病已经严重到了极为危机的地步,随时会终结他的生命,也正是因此他才会被释放。但他入狱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南京还是掀起了一个不小的捐款热潮,人们倾囊相助凑齐了几千美元,才将他赎出监狱,恢复了半自由的身份。

17.南京南京观后感300字经典 篇十七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会思考。文明之所以远离野蛮,就是对生命意义的尊重。人类文明在野蛮与无知中挣扎了很久,但是在最近几千年迅速得以走向民主和人性。然而日本人在上个世纪犯下的这场罪行,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若干年后,当后世的人们审视这段历史时,一定会说,你看,野蛮人,还没有进化。就像我们现在看以前的猿人为了食物互相拼杀一样,野蛮。

更可悲的是,这个号称大国的国家的人们,早已忘却他们犯下的罪行,错,应该不是忘记,而是记得但却不承认,并且试图抹杀或篡改这段历史,并把那些犯下罪行的士兵们当神一样供着,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个民族,一个遗忘历史的民族终究也会被历史所唾弃。

18.南京南京观后感1000字 篇十八

活着,再怎么不堪也比丢了生命要强;死亡,在如何残酷亦与“生”无关联。这是我在看完电影《南京!南京!》的瞬间感受。

13亿中国人都知道1937年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生存的土地上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处弥漫着硝烟,从欧洲到亚洲。原本富饶的土地一晃儿成了阿鼻地狱,这是战争带给我们的。然而——战争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给人类一个自我反思的契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和平共处?仅因为各自的外貌、肤色、意识、观念、形态有所不同?为什么我们总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却从未打算听取其他的意见?为什么我们会因为一个自以为是的理由便掀起狂澜大波?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很狭隘的站在自己的国家或是民族的角度去思考全世界乃至全人类的问题,并且一度乐此不疲?然而我们却很少把全世界全人类作为出发点去考虑人类的将来。

看,那战火中被死亡与杀戮熏红了的一双双眼睛;看,炮声里生命有如草芥,此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只能抬起头看看前面模糊的图景。战地上的胜利呼喊伴随着胜利者的暴虐进入城郭。呼喊绝望的是战败方手无寸铁的百姓,兴奋狂喜的是握着刀枪胜利的士兵。哭与笑,一样的龇牙咧嘴,确实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情。

战争到底是我们所惧怕还是我们所渴望?自古以来,不论西方亦或是东方,自拍案而起,怒发冲冠之后便是兵戎相见。战场上短兵相接,双方却都有凄美的故事,壮烈的牺牲,都有过胜利和失败,或许还都产生了各自的英雄,然而却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人”的角度讲,孰是孰非很难用“正义”与“非正义”两个概念来归纳。不错,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但他们却又都是血肉之躯,都拥有各自的家庭。

当战争让生命变得容易陨逝,那些不可思议的人类力量反而得以迸发。影片中从被俘的军人陆剑雄只身站起英勇赴死到大伙临死之前发自肺腑呐喊的预言“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从被包围的难民营里第一个为了大家的安全而站出来自愿充当慰安妇的江香君到跟着举起手来的九十九名女性都在诉说着战争中生命的悲壮。那些纤弱的女子怀揣着一丝希望,天真的以为她们的屈辱可以换得大家的性命。最后,军营里的板车却拉出一张张扭曲变形了的脸。

生命在战争的催促下走到了尽头。尽头是否有母亲温暖的双手,家人亲切的抱拥?在那**的年代,任谁的家乡都变得异常可爱。我们不是浮萍,或多或少都有些根基,我们所依恋的,已化为心中的信仰。即使是胜利者也依然失声大喊“我受不了了,我要回家!”日本士兵呼喊的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硫磺岛的来信》。当驻守在硫磺岛上的日军俘获了一名美国兵,在念那名士兵随身携带的母亲的家信的时候,所有的日本士兵都感动了。但那仅仅是一封普通的家信啊!平凡的母亲希望儿子可以早日回家团聚,希望战争可以早日结束。而这何尝又不是天下所有战争中的母亲的期望呢?儿女们有如何愿意起家不顾呢?是以陆川导演在《南京!南京!》中安排日军某小分队队长角川正雄在战争的空隙想念战友母亲酿制的清酒,想念本土的饭团,想念自己的母亲。而那名角川所中意的日籍慰安妇在得到他送给她礼物的时候亦因嗅出了家乡的味道而感动。但是,在中国大陆,在1937年的南京,角川亦用他的双手拆散了不知多少个家庭,杀死了不知多少位母亲的孩子,埋葬了不知多少位母亲的.思念。当生命遭遇战争,有的逝去了,而有的则留下来看着其他的生命痛苦的离开;麻木的生命也许可以坚强的活下来,而那敏感的,如何忍心?他颤抖过,他犹豫过,但他并不能改变任何事,甚至是自己。因为他是一名军人。可他也确确实实的属于他自己。就这样,在战争中挣扎的理性的自我与感性的自我交替出现,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要知道,自己手刃的是曾经与自己一样活生生的人啊!最终,他屈服了。他违抗了军命擅自放走了小豆子与一名赵姓中国军人。随后,他虽然举起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却永远抹灭不了战争带给他的噩梦。

战争的痛苦与罪恶,并不是哪个民族可以独立承担。这种一发而不可收的战争状态自开始后就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当然,战争中的生命并不是每一个都如角川般敏感。战争可以让人冷静,也可以让人丧心病狂。记得三岛由纪夫曾经写道“当你杀死一个人的时候,你会产生恐惧;而在你杀了两个人的时候,你会变得麻木;一旦那你有机会连续杀死三个人,就会有一种快慰的感觉油然而生。”也许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得以持续。

上一篇:诗四首两课时解析下一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设立大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