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论文

2024-06-28

中学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论文(共11篇)

1.中学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论文 篇一

浅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下面就简单的谈一谈我的做法。

首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质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再创造的基础。

古代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新知识是从怀疑中产生的。”由此可见,质疑精神对创造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小学生的求知欲十分旺盛,而且阅读兴趣也很广泛。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的阅读也只能算是简单的阅读,兴趣也只是停留在看文中的热闹的兴趣之上,而得不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阅读中加以指导,引导学生保持必要的怀疑精神,培养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加强学生自己去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去找资料,查书籍,去求证自己的怀疑和判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我在讲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时,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什么?而当时,我没有直接按照教参上的答案告诉他们。我就在班中提出问题,谁知道这里的三军是指什么?有的同学说,海陆空三军,因为现在我国解放军的三军就是指这三军。有的同学说,不对,当时红军没有海军和空军……当时的辩论很激烈,我首先肯定了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的质疑精神,然后让学生自己课下去找资料,寻答案。过了一天后,学生们不仅自己找出了答案,而且还了解了不少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自己人格塑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直以来,我就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的,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执着地去探索,去学习。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依靠众多有关事物的启发、触发和联想,产生“顿悟”,从而实现认识的飞跃。古人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学生的知识,并从阅读中去体会古今中外的伟人所具有的伟大人格,让他们去塑造自己的人格,培养自身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在想像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想像力是创造的源泉,是创造力培养的平台。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神七”飞天的成功;从神行太保“日行千里”的传说,到铁路铺到西藏的实现;从庄子“化蝶”梦想,到飞机上天的成真……

“只有想不出的,没有做不到的”。

无论是神话,是传说,还是梦想,首先都代表了人类那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有了这些神话,传说,梦想,人们才会有创造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之一。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让学生去运用想像甚至是幻想的方法,去续写故事,去编写作文。如:学习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之后,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像力,去想像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并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这些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总之,未来的世界是创造的世界,未来的社会是飞跃发展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培养一批批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就要从基础抓起,让学生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去思考问题,用创新的精神去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2.中学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论文 篇二

一、创造性人格内涵及特征

创造性人格, 也称创造性个性, 最早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 (J.P.Guilford) 提出并使用的。在心理学上, 人格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它体现为个体的整体精神面貌, 具有一定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动机、需要、兴趣、理想、信念、能力等。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也称为创造力。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因素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方面, 前者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非充分条件, 研究发现创造力强的人智力肯定比较高, 但智力高的人却不一定有很强的创造性, 因为还有非智力因素在发挥作用, 即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个体在后天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 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 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国内外心理学家对创造性人格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不同心理学家对创造性人格的理解和解释各有不相同, 形成对创造性人格各自相关的定义, 因此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特征目前也尚无统一的理论界定。但是一般认为创造性人格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团队精神、探索精神、抗压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现状

在开展定向运动过程中, 参与者借助指北针和地图, 按规定方式, 选择合理路线, 按顺序到达地图上所标出的若干地面检查点, 并以最短时间完成比赛, 时间少者为胜。运动场地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公园里进行, 也常在大学校园进行, 具有技术性、趣味性、竞争性、群众性等特点。

高校传统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以竞技项目和运动技能为主, 场地主要集中在操场和体育场馆, 地域比较局限。开展定向运动, 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融入大自然, 能够突破封闭式的体育课程格局, 符合现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这不仅能增强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而且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有利于提高学生身心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定向运动源于瑞典的一项军事体育活动, 1983年引入我国, 最初只在一些体育院校开展, 旨在培养专业的定向运动员参加国内外的赛事。1995年, 中国定向运动协会成立, 推动和指导着定向运动在国内的普及和提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于2002年颁布, 《纲要》中提出在全国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育与训练。2003年又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将定向运动列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主干课程”, 这一举措推动了定向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推广。目前, 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地开展定向运动, 且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三、定向运动教学对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1. 信念和意志的培养。

参与一次定向运动, 从20几分钟到几个小时, 活动时间可短可长, 但基本维持在1小时左右, 持续时间长, 具有独特的趣味性, 使学生能够乐于坚持长时间的耐力锻炼, 角逐体力, 较量智力。相较于传统长跑等锻炼大学生意志的方法, 学生更乐于接受野外活动训练, 喜欢在不断的地形判断和路线选择中寻找快乐, 在不知不觉中既锻炼了耐力, 又增强了意志力。在定向运动过程中, 遇到艰难险阻时, 需要学生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辨错方向、走错线路遭受挫折时, 需要学生鼓起勇气。在辨别方向、选择线路时, 既需要学生慎重、全面地考虑, 又不能优柔寡断, 犹豫不决;而一旦做出决定, 就要坚持不懈, 这就逐渐培养了学生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意志等优良品质。

2. 自信心的培养。

在定向运动过程中, 学生成功寻找到每一个检查点后, 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了信心, 更加有信心坚持下去。当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到达终点时, 源于内心的成就感与喜悦感会让学生更加自信。在参加定向运动中, 随着不断的成功, 学生逐渐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 而且越来越自信。在户外活动过程中, 环境因素对比赛影响较大, 学生不能单靠自身的奔跑能力去盲目奔跑, 而要注意周围环境, 选择有利形势, 学生在重视自身体力的同时也要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 使自己越来越自信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 也可以通过对图形的有利判断, 来坚信自己能取得好的成绩, 而不是一味的看到自身体质的不足, 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十分有益处的, 这也是定向运动的独特魅力所在。

3. 进取心的培养。

每一项体育比赛, 都有严格的竞赛规程和比赛规则, 且对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公平的。参加比赛时, 参与者对于路线选择、方向判定及目标的寻找, 没有丝毫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的可能, 都得依靠自身能力。对目标强烈的进取心, 使大学生能不断超越自己。而定向运动的段点设计, 学生通过每一个任务的完成, 在成就感满足的同时, 也对其向下一个目标点进发的进取心更加强烈。因此, 定向运动不仅能够培养参与者在陌生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 还能培养参与者对新事物的追求和进取心。

4. 探索精神的培养。

定向运动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未知性和挑战性, 参与者处在一个陌生的自然环境中, 一切都是未知数, 每前进一步, 似乎都充满了好奇和疑问, 甚至危险, 这就要求参赛者在行进中必须频繁的读图, 对照地形, 准确确定自己的方位, 在进行坐标判断、方位选择时必须具有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在定向运动中, 他们不断地将地图上的平面符号和立体形象物相互转换并加以对照, 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线路。这种思维活动离不开想象和探索。面对复杂的地形, 需要认真分析, 并综合各种情况进行全面考虑, 最后确定行动的路线。面对多线路可以通向目标时, 需要慎重地逐一核对并权衡利弊, 再大胆地进行取舍, 最后选择最佳线路。某种意义上说, 定向运动是勇敢者的游戏, 只有具有探索精神, 不畏地形的艰难, 才能找到最佳线路, 取得最后的胜利。

5. 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传统教育存在强制性灌输的弊端, 体育也不例外, 而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运动项目大胆地打破了这种教育方式,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迫使学生必须主动地去思考、去分析, 尤其是遇到艰难险阻等困境时, 更要沉着冷静地应对, 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路线完成任务。在定向运动中, 参赛者要通过团队协助、独自思考和分析做出判断, 决定团队的前进方向及路线, 定向运动可以安排集体协同作业项目, 也可以个人进行独立作业科目, 这时对图纸的判断、线路的选择等都是由一个人来决定, 没有一条线路是一样的, 在野外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行按图找点、准确定位、科学分析, 沉着冷静, 应用合理的战术, 才能最终到达目标。

6. 抗压能力的培养。

在定向运动中, 面临困境时, 需要顶住压力快速、冷静地做出判断, 走出困境。因此定向运动在要求大学生具备准确的识图能力、路线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指南针的使用能力、快速决断能力、超强的越野能力的同时, 还必需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对复杂情况的处理, 是实现抗压能力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定向运动中学生一边不停地奔跑, 一边不断地看图、用图, 不断地思考着行进的方向、线路, 使得大脑需要不停地活动, 考验的是体力和脑力。如何在高速中思考、在挫折中前行、在困难中奋起、在时间不多时、在体力不支时, 这些都是对大学生抗压能力的考验。

定向运动在培养大学生抗压能力的同时, 也对大学生释放压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在巨大的学业及就业压力中, 大学生需要一定的宣泄以求得心理健康, 最佳的方式就是体育锻炼。定向运动课程训练的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宣泄性和冒险性, 使它成为宣泄情感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7. 团队精神的培养。

定向运动通常以2~3人为单位进行教学和比赛, 需要参与者相互交流和协作、群策群力。运动过程中, 遇到分歧时, 如何解决问题?有人判断错误时, 你的态度是什么?这考验的就是每个人对团队精神的认识。在团队中如何发挥个人的才能, 让彼此合作默契, 这就要求参赛者积极协作、互相信任、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赛,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 也要相信同伴, 处理好个体与团队的关系, 在整个过程中可充分体验和享受合作带来的兴奋、喜悦和快乐, 而对成功的渴求让大家联系得更紧, 对路线的分析和决策让大家彼此信任, 成功后的分享让每个参与者得到最大的满足。

四、以定向运动为载体, 提升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途径

定向运动是一项个性化的、开放性的运动项目, 运用校内课堂教学与野外实地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适当放宽课时制要求, 选择较宽裕的时间段授课, 将更能发挥该项目的教育作用和提高教学效果。

1. 体育课堂教学途径。

各高校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拓宽体育课程的理念, 充分利用有限的师资力量及有利的场地资源, 在体育基础课教学中增设定向运动内容, 或者开设定向运动选修课程, 从简单的百米定向开始, 在操场、校园空地等小范围内展开, 让学生先掌握定向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以此为基点循序渐进。通过设计刺激而有趣味性的定向运动项目与专业技能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和定向运动的吸引力。

2. 课外体育活动途径。

各高校体育课程每周仅一次课2个学时,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应增加课外体育活动,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主要的组织形式可成立校院两级定向运动协会或俱乐部, 由专业的体育老师提供指导及培训。在宽裕的课余时间, 利用大学城广阔而优美的校园及校外附近的自然地理资源, 协会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定向运动, 丰富大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在运动中提升自己。

3. 课外定向竞赛的途径。

对于定向成绩较好和热爱此项运动的学生, 各高校可以联谊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 提高学生们的运动水平, 促进大学生们之间的交流,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帮助学生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 找到差距, 努力提高自己, 建立积极健康融洽的人际交往氛围。

参考文献

[1]杨俊岭, 曹晓平.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 2002, 14 (1) :86-88.

[2]甘白恒.呼唤对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教育[J].发明与革新, 20OO (5) :25-26.

[3]刘戈.高校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意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9, 11 (1) :253-254.

3.中学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论文 篇三

一、创设宽松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学生的创造力比智力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小学生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1.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极大的影响着儿童的创造力。家庭气氛和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教育过分严格,过分要求孩子服从,孩子的创造力就差;家庭气氛民主,家长有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情况就好得多。学校教育过分重视纪律的规范,学习中过分强调答案的准确的标准,也会影响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民主、宽松、尊重个性的环境将有利于儿童的发展。2.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小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小学生创造力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2)善于大胆幻想。(3)直觉思维和灵感在儿童创造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更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条措施。在传统教学中,教材乃至教师授课的内容,往往都被学生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若自己的想法与之不符,习惯的做法是修正自己以求一致。事实上是被教材或教师授课的教学内容禁锢了思维,因此,教学中随时和学生讲明,教材或教师授课并不总是正确和完善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而且也是对发散性思维的一种促进,因为提出质疑问难的本身就是摆脱学习材料原有的思想路线,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

二、多角度进行思维操作,精心设计教师提问,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手段。因为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教师提问的种类不同,对学生思维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同的。判别性、叙述性、说理性提问是发展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常用的提问方式。而发散性提问方式,则要求学生尽可能产生多而新的想法。重在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操作,对思维进行求异引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三、增强学生自主意识,促使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儿童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创造力仅仅是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那么,只有当它与创造性人格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好奇心既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又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教学中,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们对语文课拥有浓厚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进行。2.解除怕犯错误的心理。儿童怕犯错误是阻碍独创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解除他们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努力进行尝试。3.鼓励学生向有创造性的人学习。让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或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略论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 篇四

南阳市第十二中学蔡新晓

电子邮箱:douyama_ma@163.com

电话:1350377907

4[内容提要]本文从儒家传统思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新世纪人才的需求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学生人格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针对新世纪语文教坛现状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改革现行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人格培养道德品质审美能力教学模式

“传道”是古往今来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 在中国教育史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者一直贯彻着人格培养精神。“传道”是儒家教育的第一要义,而“道”即“先王之教”,也即与封建道德合拍的言行准则。可以说,儒家学者在开创了中国“语文”的教学体制的同时,即把“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我们首先可从《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找出大量论据。“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这里,孔子把做人放到了做学问之先,首先强调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到学习文化知识。这说明了培养人格的重要性,说明学习“语文”要以良好的人格作基础。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认为,学生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提高思想修养,两者缺一不可,这样才不离经叛道,才能做国家栋梁之材。这说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格与学习知识这两者是不可偏废的,两者应结合起来。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有才无行是不行的,就连千里马也应看重它的德行高于看重它的力气。这里,孔子从人才的角度强调了健全的人格对于一个人才的重要性。

从《论语》的这些言论来看,孔子从学生学习的道德基础、学习过程中人格培养与学习知识的关系、人才的品得所占的比重三个层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自始至终都强调“德”,即我们所说的健全的人格。剔除其时代局限性,我们觉得,其精髓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值得我们二十一世纪的语文教师借鉴。另外,孔子曾形象地把自己的理想人格追求称作“修己以安人”,儒家经典《大学》则进一步把它具体化为“三纲八目”。

所谓“三纲”,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要求通过一系列教化,使学生明白其先天所具有的“明德”——封建人伦道德;继而“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朱熹语);最后达到把握人伦真谛而“止于至善”之境:君仁、臣敬、子孝、父慈、友信。而“八目”即求学做人的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条目中,“诚意”、“正心”“修身”都属于人格培养的内容,甚至“格物”、“致知”都并不在于研究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而主要是着重于主体对封建纲常伦理准则的认知学习。

《大学》的“三纲八目”的人格追求,就是当时“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换句话说,在儒家教化中,学生人格的培养是被放在首位的。唐代大儒韩愈,继承儒家教育传统,并总结自已的教育实践,写下了《师说》这篇光耀千古的教育专论。文中,他明确指出了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三大任务中,“传道”被摆在首要位置,因为他觉得教育的目标是传先王之教。在“传道”这一目标下,“受业”——传授儒家经典及古代语言文字知识等,与“解惑”——解决“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问题,才得以切实施行。韩愈把“传道”作为三大任务之首正符合我们所说的语文教学中应首先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到了当代,《语文教学大纲》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的性质与要求的认识也越来越趋明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4月第一版)对语文的性质是这样界定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教学目的》栏中,“大纲”进一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栏中还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语文教学越

来越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并把它作为一项首要任务。

从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角度来看,学生的人格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新世纪呼唤“新世纪中国现代人”。而作为“新世纪中国现代人”,不仅应具备“人”特别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而且要体现新世纪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及其文化使命。陈鹤琴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曾提出“现代中国人”的五个条件:健全的身体、建设的本领、创造的能力、合作的精神、服务的态度。在新世纪,我们觉得,最起码应加上这样一条: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新世纪中国现代人”的这些基本素质从何处着手培养?整体的学校教育当然重要,而具有人文性特点的语文教学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人才观要求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

近、现代科学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并非万能,不能必然地导致社会进步,最关键的问题是它不能解决价值问题。21世纪的理想人格应该说是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价值关怀的统一。这样,作为培养人才并且具有工具性特点的基础教育学科——语文,很自然地承担着协调各基础学科,用人格精神的培养统一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的重任。

以上从儒家传统思想、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新世纪人才的需求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学生人格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放眼当代语文教坛,其现状令人不禁忧从中来:现行高考制度及其统率下的语文教学严重偏离了人格培养这一思想,造成人才的畸形发展!有鉴于此,为了拨乱反正,我们觉得,中学语文教学亟需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须注重 道德品质、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熏陶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只局限于追求卷面分数,而忽略了其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道德品质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即“文以载道”,也即文道统一原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语文界曾对这一原则进行过大讨论。随后,在提到语文教学目的时,都普遍承认中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文化课,且接受这一原则。而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随着高考制度的深入,这一原则被逐渐淡化了,语文在“惟应试是图”的教育中,沦为了水深火热的第三世界,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

审美能力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审美教育可以移情,可以启真,可以扬善,它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使人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增长智慧才能,陶冶性情,促进身心健康,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而语文学科本来即是进行美育教育的一大阵地,它有一系列适合于学生的原则,如情感熏陶原则、以话治教原则、寓教于乐原则、滋润渗透原则、动心迷人原则等。但是,看看现在的学生状况,惨烈的“惟应试教育”,反而导致学生语文能力极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状况正是一种精神内核空虚和缺失的表现,是精神荒芜贫乏的表征。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评价语文教学效果的标准应从长远设定,要考虑到对学生人格的熏陶,而不只局限于分数。在功利世俗的教育中,语文是最不能拉开分数距离的学科,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拼死拼活地苦干,结果也只是几分之差。语文教师的付出、语文课的价值,用分数来计算,永远不等价地低廉着。而历史上有多少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放射着光芒啊!孔子、韩愈、陶行知、魏书生、程红兵……究其原因,那就是人格力量的熏陶:对人生的态度、对世界的看法、对时事的评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够只用分数来评价一位语文教师的优劣吗?当然,只要我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以下二点,每位老师都可以成为优秀教师的:

一、把每一篇课文都放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来讲。翻开语文课本,哪一篇课文不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从孔子、孟子到毛泽东、鲁迅,从屈原、李白到郭沫若、曹禺,从刘勰、沈括到叶圣陶、李四光,从中国的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到外国的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莫泊桑以及欧·亨利,他们的作品就像一朵朵的浪花,汇成了人类文明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一个个的例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这一个个的例子中去感悟,去欣赏,从而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二、把每一节语文课都融入时代生活的大环境中来教。课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和火热的、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就可以无限制的扩大教材的容量——五彩缤纷的电影电视,眼花缭乱的报纸杂志,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教材的辅助与补充。

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我们斗胆建议:必须进行革命性的改革。

首先,现行高考模式必须改革。高考这根“指挥棒”存在一天,它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致命影响将延续一天。现行的高考语文试卷,分数越来越高(由满分100分发展到现在的150分。还有可能再增加吗?有可能的。),题目越来越难、越怪(据说很多中文系教授都做不到满分,就更别说中学语文教师和高中生了。),学生发挥个性的余地越来越窄(高考卷几乎已经形成了一套死板的模式,虽然时有小小的翻新,但给人的整个感觉还是死板、没趣味。),这是在把中学语文教学引向死胡同!我们认为,高考语文试题应侧重于检测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在形式上,题目应趋于简化、内容应趋于浅显和接近现实、范围应趋于广泛,最好能尽快实现高校自主招生,彻底摆脱全国高考这根魔棒。

其次,学校考试模式也必须改革。为了应付高考,高三毕业生几乎每日沉浸在考试中不能自拨;非毕业班的学生,也动辄有月考、半月考。而且,高中年级的题型向高考看齐,初中年级的题型向中考看齐,分数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动机。语文学科能否改变这种考试模式,把那些月考、期中考取消,改为考查形式,比如查资料、写论文,或是出一些综合性而又数量较少的题目?西方一些学校不是在这样做,而且效果也很好吗?我们借鉴人家的做法应该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吧。总之,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学生以自由生长的天地,这才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三,课堂教学模式也必须改革。既然历史上有如此众多的优秀语文教师在学生心中放射着光芒,为何不让这一群体在新世纪发展壮大?而这就要求允许语文教师在课堂内随意发挥,充分展示自已的个性、挖掘自已的理解,而不束缚于参考书和试卷的羁绊中。现在推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线曙光,但实际上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尽快在全国推行这些理念,尽快改变现行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使学生在学习中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并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提高学习动机,在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方式,也就是以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模式载体,以学生独立研究、合作研究为实施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寻找、搜集、整理、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并体验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材料,学会拓展自己的精神视野,加强自己的人文修养,充分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辩力,锻炼自己的语文思维。

当然,实施“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完全排斥“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虽然关注的是问题的提出,注重信息的吸收、分析、筛选、归纳和整理,但并不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方式使学生能尽快获得新知。

参考资料;

1、《四书五经》(现代版)李大明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2、《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手册》贾晓波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

4、《实用语文教学辞典》罗大同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

5.中学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论文 篇五

常言说: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引起思维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有求知的欲望,才能积极思维、努力探索。教师要善于寓教于乐,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利用导语设置疑问

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首先要设计好每节课的导语。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授新知识前,适度设疑、创设情境,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产生兴趣。如讲“中国贸易”时,提出“谁能说一下中国哪一个城市贸易量数第一?”书本上是上海第一,北京次之,为什么北京是中国首都而没有上海的数量大?问题马上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为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它的交通运输条件不但有陆运、空运,而且有河运和海洋运输。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兴趣也随之提高。

二、运用直观学法,引起兴趣

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法,能把知识直接、准确、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进行直观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挂图、投影、幻灯等。当然最为方便的还是教材中的引文和插图。巧用插图,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教学效果。如讲“河南的省会为什么从开封迁到郑州”这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看开封铁塔,再看黄河河水,大多数学生就会感到开封是个危险的`城市。再让学生拿开封与郑州相比较,学生马上就会认识到,郑州不但比开封安全,而且在交通方面比开封便利,开封只是临陇海铁路,而郑州不但临陇海,而且临京广铁路。这样学生对开封与郑州两城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非常明白了。

三、学生听课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课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教师讲好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教师的一举一动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的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上课时要以自己的语言、行动影响、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用积极的态度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使学生不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首先教师要不时地用激励性语言提问、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讲出新的设想,并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学习。

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意志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心理特点,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问:老师为什么现在有好多年轻人都要去东南部沿海区打工呢?,我马上就回答他们因为东南部沿海地区首先是靠近海洋,运输方便,有很多华侨和华人到那里投资办厂,工厂多了需要的工人就多了。再一个那里的水资源非常丰富。而我们华北却非常缺水。同学们就说我们懂了,我们华北缺水、交通条件又没有南方好,如果把南方那些企业都搬过来,我们华北也受不了。通过启发使学生懂得了书本以外的大道理:祖国大地上哪里水多、哪里水少,哪里自然条件好、哪里自然条件差,跃然脑中。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性也就从兴趣中得到肯定。

四、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调动

常言说:“被动不如主动、输血不如造血。”如果能调动学生主动自学的积极性,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老师在课堂上讲,记得更快、更准、更牢固。

如让学生学习《中国的邻国》一课时。课本上一共有l5个国家,但背会后容易忘,那就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有的学生就自发的把l5个邻国编成顺口溜:东朝鲜、南越南、还有老挝和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包围大西南,巴基斯坦、阿富汗两个国家在西边,北方蒙古、俄罗斯,西北外加三个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这样一来就比一个一个去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秦岭、淮河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多次都提到过。但是要让学生都回答出来,却马上断音。怎么办呢?我就让学生一个一个总结,老师往黑板上写:0℃等温线、8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这样一来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性,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就被学生牢牢地掌握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农作物为什么不一样,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为什么丰富,南方地区的人口为什么稠密,就迎刃而解了。

6.劳技课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篇六

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初中开设劳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培养学生“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设计”、“劳动”等劳技课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劳技课教学中究竟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做创新型教师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学一步走一步,以学会结果为教学目标。是典型的以教代学,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既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又忽视学生充分的体验与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为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育思想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唯有更新教育观念,适应素质教育下学生学习的要求才能更地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转变教学观念同,教师就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科技创新活动的导演,改变以往教学的封闭性,变给学生以“鱼”为授学生以“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转变教学观念还要表现在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这样才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汲取广泛的知识充实自己,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知识充实自己,这种知识的学习也应包括本学科以外的,教师的视野开阔了,思路打开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主导性,教学上才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才能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巧妙设疑,激发求知创新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的机制。因此,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设疑、巧于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疑进,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其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用另一种方法解释,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实际的技术活动或技术成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激发其创新潜能。教师的设疑可以是在原有知识上的升华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过程中进行设疑,带领学生进入探求知识的乐园。教师应注意把握好“解疑”的“火候”,在学生充分动脑动手、燃起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后予以启迪,逐渐培养学生爱思考和勤学好问的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在教小木盒的拉手操作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看到的拉手的类型,想一想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一种拉手。结果有几十种风格各异的拉手作品出现:有的简洁、巧妙,有的做工精致、结构合理。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设计制作,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了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个性的品质。再如,《粉笔雕刻》这节课,可以事先雕刻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作品(如花、鸟、鱼、虫等)。先让学生欣赏这些优美的粉笔雕刻,学生欣赏完毕后,自会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花瓣是怎么雕出来的?”“小鸟的头怎么雕出来的?”等等。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时,就可以把雕刻的基本方法、要点向学生交代清楚,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粉笔,想象设计一个造型(可以不仅仅限于课本中小白兔造型)。在学生想象设计时,教师还要注意不能作硬性规定,要让学生多自由发挥想象,并鼓励学生敢于展示个性,标新立异,追求成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品尝到学习乐趣与成功喜悦,才会有信心去追求更多的成功,创新能力才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

另外,教师要善于借助原型(或原型的挂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索。例如:在教学《铅丝童车造型》一课时,在学生做好一个“铅丝童车造型”后,教师要进行多角度的引导,先拿出几辆童车让学生从形状的角度去思考,去动手做做。再让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思考,去试试上色,找出色彩搭配方面的最佳组合,达到最佳效果。最后让学生从另外的角度去摸索,去探求,获得新创举。

三、合理拓展,增强兴趣

劳技课教学中要注意适时拓展性学习。拓展性学习能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深度与广度加以延伸,给学生学习的线索和主线,满足其兴趣的要求。劳技课堂教学作品完成与给予评价后,教师适时设计拓展延伸的环节。但拓展一定要合理、有效,要让学生带着无限兴趣和悬念走出教室,进入课外延伸研究阵地,要能体现出激发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如《涤纶彩球》一课,可以让学生尝试扇形卷贴、正方形的卷贴,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彩球,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彩球;《鞭炮结》一课,可以让学生利用鞭炮的编织方法创编各种造型:小鹿、鱼虾、手链、卡通人物等;《小蒸架》一课,可以对小蒸架加以创新,做一个“小小设计师”;《泥丸贴网》可以让学生更广泛、创新地使用排贴泥丸的方法;《翻盖垃圾桶》可以让学生发现优点与不足后,尝试制作更适用、更有创意的垃圾桶,有效的学习延伸,不但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筹措欲望,且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对于促进其成长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用积极的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在劳技课中我们要注重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只有尝试到成功,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劳技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尝试多为学生创造展示交流的舞台。在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学生开展系列的成果展览,让学生展示,进行自我解说介绍作品,让学生在活动交流中获得技术理念的提升,在成果展览中进行成功体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而在交流的平台上,必然产生评价,分出好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尽量多给予积极、鼓励性的评价,用星星之火,燃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进一步创造成功的信心。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善于观察学生,寻找课堂的兴奋点,多用鼓励性话语启发诱导,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在学习交流中点滴的思维成果,恰当的鼓励、积极的评价都足以引起他们探求结果的兴趣。

五、注重课外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经常会开设第二课堂活动,我们可以充分借助这一活动,大力开展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拓宽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渠道,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给予运用和实践;只有通过这样的兴趣小组活动,才能使学生自由反复地实践,达到激发灵感、开发思维、培养创造力的目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比如,初中学生大多喜欢航模飞机和风筝的制作和放飞,但多数学生缺乏制作技巧和飞行知识,只能做成而不能调准,往往飞不高、飞不稳。就此,可以对一批历次比赛中飞得较好的“小行家”进行培训提高,而后让他们在班中进行操作演示。同学们得到启迪后,在制作中都能注意两翅的对称性和平衡性、头尾的轻重比例等关键,各自想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当学生在杆升机飞行的成功性上取得一些成绩后,就可以因势利导,在如何提高飞机的留空时间上,再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在征集小制作、小发明的作品中,除了细致观察、分类选择外,重点应放在对每件作品的辅导和指点上,引导学生去粗取精,使作品重放光彩。因为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毕竟是粗糙的、不完美的,很多都属于一般性的题材制作,有的题材较好,但做工不精巧或不能体现其科学性,应主要通过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能为了选优,轻易放弃一般作品,而应力求提升每一件作品的质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再开发的机会。

总之,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把其好动、好奇、表现欲强、求知欲强、喜欢成功等特点融汇到教学之中,激发其学习兴趣,抓住劳动实践这一关键环节,让他们在劳动技术课上有听、有看、有说、有干,使学生愿上劳技课,乐学劳动知识和技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成为具有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有用人才,实现开设劳动技术课的宗旨和要求。

《浅谈在劳技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作 者 单 位 鞠树文

7.谈武术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篇七

一、通过武术动作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武术教学的根本是通过内在提高人的精、气、神,通过外在提高人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和实用性,这正好符合塑造健康人格的要求。如,武术套路长拳教学中的“十二型”强调:动如涛、静如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转如轮、缓如鹰、折如弓、重如铁、轻如叶等,讲究内外协调配合,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脚到、手到、眼到、神到,这能充分锻炼人的记忆力、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敏性。

另外,在武术教学中,学生最能鲜明地表露出真实的个性特点、思想感情和心理品质,如有的会表现出勇敢、懦弱,有的会表现出果断、犹疑,有的会表现出协调、僵硬,有的会表现出遵守规则,有的会表现出投机取巧,有的会表现出顽强拼搏,有的会表现出怕苦怕累,等等,这些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格教育,扬长补短。武术也有很强的心理调节作用,笔者在教套路中的“冲拳”、“蹬腿”时,让学生随着拳脚动作放声呐喊“嗨”或“啊”,形借力势,势用声威,这样动作力度增强了,学生的热情也提高了,原来有气无力的局面大为改观。大声呐喊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平时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精神振奋,身心愉悦。

二、通过武术文化培育学生人格魅力

武术文化博大精深,融和了儒、释、道等百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成于内而形于外。笔者经常给学生讲,武术不仅仅是肢体运动,更是融合着我国几千年文化的一个智者运动,蕴藏着很深的思想。练习武术的真正作用在于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与处世,修炼武术的过程也就是不断领悟天人关系、完善人生的过程。一个人在持之以恒的习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吃苦、踏实、动脑、坚持、勇敢、内敛、克己、从容、镇定、灵活、敏捷、正义等优秀品质,将会影响他的一生,也会影响他(她)周围的人。

武术表现在运动中的攻与防、虚与实、刚与柔、开与合、快与慢、动与静、起与伏等强烈的动感、均衡的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等,是力学、美学、人体结构学最完美的结合,能培育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还会有意融入《弟子规》《朱子格言》《论语》《孙子兵法》等内容,在正式上课前带领学生进行朗读,然后播放《出水莲》《云水禅心》《寒鸦戏水》等古筝经典名曲,让学生边听边练,思练结合,让武术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规范、自我反省、自我改善的过程。

三、通过弘扬武德精神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武德,即中国武术伦理道德。“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说的就是明礼在武术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武德规范了武术行为的方式与方法,使武术道德观念成为武术的准则。武术的演练、竞技等活动过程,就是在意志的磨砺和武术精神的陶冶中,完成人格的升华,本质上讲就是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净化自我的过程,使自己逐渐接近“内圣外王”之境。如,笔者用解字法经常向学生解说自己对“王”字的理解:三横自上而下分别代表精、气、神,中间一竖代表贯通,也就是说能够贯通精、气、神,调和阴阳,顺应天地规律的人就是自己的王者。平时还会给学生讲一些历史上的武林英豪,像李世民、岳飞、戚继光、秋瑾,武术影视巨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他们为国争光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对高尚事业的执着追求,都值得当代青少年学生学习和敬仰。

总之,笔者认为武术对人格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重视武术,在武术教学中积极渗透人格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师应重视运用武术这一“瑰宝”,努力拓展武术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渠道,积极探索武术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精神品格,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8.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培养探究 篇八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人格;

一、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

(一)促进心理的和谐发展

心理是人格中的核心因素,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完善。心理和谐发展能使一个人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极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多元化,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少数学生受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有的自我评价混乱,缺乏毅力意志,思维方式走向极端,或转向幻想超脱,或追求虚荣、唯要面子;有的缺乏集体意识和参与竞争意识,自私、孤僻、固执、嫉妒的事例时有所见。因此,语文教学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促进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

(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协调能力

人格是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外界有着广泛的联系。他们平时要面对同学、老师、家人及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和环境,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其心理发展、人格完善极其重要,这不仅是完善人格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形成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同时,学生除了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还要具备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具备了这两点,他们平时就会表现出愿意与同学、老师、家人交往,与人相处多表现出尊敬、信任的积极态度,因而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接纳。社会适应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学生所生活的班集体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语文教学课堂就是一个特定的人际环境。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协调能力,创建一种充满人性味,情感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积极组织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心理空间,改变那种因功利而造成的学生之间疏远隔阂的不正常竞争氛围,并由此推及家庭、社会及我们的生存环境。作为社会的人,经过教学过程中的人格培养,学生能够善待同学、老师、家长及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善待生存环境,善待自然和社会。

(三)培养创新意识

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创新正在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主导方向。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本质上说是创造性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进行创造性劳动提供知识、能力、心理上的准备。语文教学是“活的语文教育学”,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语文学科具有模糊性、综合性、间接性等特点,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培养创新意识。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的感觉、想象、领悟,从而解读课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文外之画”、“字中之情”,这就给学生以创造的广阔空间。写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写作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大自然中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既然每个人体验到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那么,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当然更是千差万别。在写作教学中,就是要运用创造心理,启发每个学生写出篇篇不同的“你”、“我”、“他”。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一)依据教材进行正面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理想人格目标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圣先贤、领袖英雄、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名言警句,这些都是我们正面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随着教学进程,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发掘出来,充分发挥,深入阐述,以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从而受用终身。这些内容往往也是课文的重点,并不增加教学负担,只是需要教师渗透即可。

(二)尊重个性,发展个性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阅读感悟性的特点,也就是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保持充沛的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调动心灵的感觉;同时也要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清晰地再现作品中的生动画面。作者选取什么,作品中写什么,怎样写,这样写的得失何在……都需要读者“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是作者、读者彼此相通,共振共鸣的过程。其次,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才能体察到作者的“用心处”,从中学习观察、选择、描绘、记叙、抒写、推断的方法。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我们的教学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对象,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对象的教育,所以,张扬个性是教学的正确途径。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间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展示才智、张扬独特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张扬个性,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发展的空间。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并构筑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通过文学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领悟人生要义,培养健康人格文学作品的赏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文学”即“人学”,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当然,这需要我们纠正过去单纯从政治社会层面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克服把文学形象政治标签化的弊病,进入到”人学“的层面,使文学形象还原为血肉丰满的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他们从或恶或善,或奸或忠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体会作者寓于作品中的道德评判的褒贬,受到灵魂的激荡,情感的洗礼。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理想人格的力量,领会应该怎样,培养向善之心,在鞭挞丑类的过程中,领会不应该怎样,树立去恶之志。

9.中学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论文 篇九

【摘要】语文具有丰富的创新内涵,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这些创新内涵,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策略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辨证综合运用的具体表现,主要指人们比较新颖或独到的思维活动。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文学作品都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体来讲,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有效策略。

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当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某种程度来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由于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因此课业负担相对来说比较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水平,经常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语文学习的强大动力和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二、积极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是不同于一般的思维,而是同时向多个方向扩展的思维。积极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是培养学生从多个不同的方向多角度地思考同一问题,扩宽自己的思路,进而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观点、答案或设想。积极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具体来讲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教会学生找准发散点和发散点蕴含的主要内容。要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所讲知识找准发散点,准确把握发散点的实质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以发散点进行发散思维,不至于脱离所学内容。如在学习《失街亭》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读懂《失街亭》,为后面进行多角度思考提供准确的生长点,这样学生无论从批评诸葛亮、批评马谡、综合对比等哪个角度进行发散思维去评《失街亭》,都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答案。二是教会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联想、想象、逆向思维、系统思维、侧向思维等,这些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学生只有熟悉掌握,才能改变和突破传统单向思维方式,积极进行多向思维,发挥思维的积极作用。如在学习短篇小说《项链》之后,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对《项链》进行续写的任务,主要针对贫穷、贪慕虚荣的路瓦载夫人在得到佛来思节夫人退回的项链巨款后内心的各种心理活动,以及最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她的新生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展开至少两个以上的设想,然后根据小说中路瓦载夫人的性格特点,将自己认为路瓦载夫人最有可能采用的方式的设想进行完善,更好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三、重视并加强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并加强课堂教学。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各种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进行概括和总结,形成相应的具体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和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学习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自己在心中勾勒出空中楼阁的样子。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具体表述,想象一下作者和历史上的哪位文人最为相像。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的兴趣浓厚,很多学生都从作者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生活,特别热爱大自然这一主要特征展开了联想和想象。有学生联想到了李白,有学生联想到了陶渊明等等,无论联想到谁,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发表独特的见解,能够自圆其说。而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想象作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对文章进行改编、对故事进行新编等都可以促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另外,课外阅读也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散文和小说的读书讨论会,让学生对自己所读的书积极进行评论,提高课外读书效果。

总之,创造性思维需要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形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积极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重视并加强课堂教学,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方式,必须靠日积月累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0.中学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论文 篇十

内容摘要: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个性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任何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增强我国的竞争力,已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创设交流情境,在合作中体现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都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恰当的利用课堂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又促进了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交流思想,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激活了个性,而富有个性的群体交流,实际上就促使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创设多种形式、多重目标的交流情境,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突破难点时交流学习。

培养学生横向发展思维,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如在解决政治课中的材料分析题时,我就经常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分析比较,从而发现最好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再如,讲七年级思品《有序的社会》时,我就先让学生讨论“纪律是对自由的限制”这一学生都认为是正确而实际是错误的命题。由于该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学生很感兴趣,特别是平时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既受到了教育,又掌握了知识,同时个人的思维在集体智慧中也得到了发展。

2、解决重点时让学生参与

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重点时,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自实践,更是发展创造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思品《找到认识自我的钥匙》一节时,我让学生表演节目“猜猜他是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习九年级思品《角色与责任》有关知识时,我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事例,采用课堂模拟家庭、模拟市场、模 1

拟学校等形式,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亲身体验不同角色担负的不同责任,引导学生对模拟事例进行评析。这些方法不仅给学生真实具体的情感体验,而且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和运用,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一位留学者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的回答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外,十个人可能会讲出二十个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但里面却可能蕴含着创造性”。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1、再造想象,拓展思维。

在教学中通过讲解,再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多向思维。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思品《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以及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更加直观地认清我国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我先让学生观看《从前有座山》片段,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想象这座山里居住的人们在忙目的乱砍乱伐森林资源后面临的各种遭遇,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资源、环境刻不容缓。再说明,我们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决定了我国必须保护环境,必须合理利用资源。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

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加具有跳跃性。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思品《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后,我就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畅想2030年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及人们的各种感受和想法。设计你心目中理想的绿色学校等。通过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也激活了课堂教学,深化了教学目标。

11.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人格 爱国 孝亲 尊师 重友 语文教学

梁启超在《新民说》第六节中说道:“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他把忠于国家、孝顺父母两项列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人格除含忠孝二德之外,还包含多项,季羡林在谈人生时,把“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列为“人生四要”,他认为处理人际关系,有这四项,就够了。“爱国”是为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孝亲、尊师、重友”是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符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个人人格培养的要求。下面,笔者将试着从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人格的培养。

一、爱国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儒家传统文化强调“舍生取义”,其意义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即使牺牲个人生命也在所不惜。我们生长于华夏大地,衣食住行能得以保障,家庭和谐,就在于祖国安宁稳定。一个人即使再有才华,如果不热爱自己的祖国,都不是一名合格的炎黄子孙,是可耻的;如果一个人能全心热爱自己的祖国,当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祖国主权,那么,他的精神就是高尚的、伟大的。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能一味地说教,以免学生产生厌学之感,而是要根据课文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在学生心中撒播爱国主义火种。学生成长于大自然,时常能感受到一山一水的雄峻与壮阔、一花一木的馨香与静美,能感受到“江山如此多娇”。语文教学中,会有大量描写大自然的文章,这些文章或雄峻,或宏伟,或辽阔,或静美,或袅娜,把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教学这类文章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身临其境,尽心地体味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作者独自站在橘子洲,观看到湘江秋景,他写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广博、生机勃勃的秋景图。教学中,从表现手法、语言表现力、意境几方面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水的壮美,体会作者豪迈的热情,培养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通过详细介绍作者生平故事,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沁园春·长沙》一词,作者回忆往昔读书情景时写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在讲解这一段时,可以详细地给学生介绍毛泽东当年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时,他和战友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精神,让学生体会毛泽东及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民族意识。

在教学《辛弃疾词两首》时,词中表现了深广的民族忧患意识,如何深刻、全面地理解这一意识,就要结合辛弃疾一生来理解。辛弃疾是一名智勇双全的英雄,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山东人耿京聚众反抗金朝的残暴统治,22岁的辛弃疾也揭竿而起,拉起队伍投奔耿京麾下,并劝耿京与南宋取得联系。次年正月,受耿京的委派,辛弃疾等人南下面见宋高宗。在完成任务返回山东的途中,辛弃疾获知耿京被降金的叛徒张安国杀害,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直奔济州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大营,将张安国生擒并疾驰送健康处死。这一壮举充分表现出辛弃疾非凡的胆略勇气。归顺南宋后,由于南宋统治者只求苟安,并遭人忌恨谗害,辛弃疾一生“三仕三已”,并不受朝廷重用,但四十多年来,辛弃疾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的决心并未因此而消减,每次出仕上任后,他都积极练兵,为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做好充分的准备。从他一生的决心中,学生可以领会到他的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从而认识到,在当今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成,作为一名学生,毕业后将进入社会工作,但一个人不应该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患得患失,更应该像辛弃疾那样,怀抱赤诚的爱国之心,为祖国的和平建设尽一己之力。

二、孝亲

父母生养我们,给予我们最伟大的无私的爱。孟郊《游子吟》里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一个人都应该善待自己的父母。《论语·为政第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敬父母,不仅仅是每个月给他们一笔生活费,能养活他们而已,而是内心要有真正的恭敬之意;即使不在父母身边,也要时常电话联系,关心父母身体,也让父母知道自己近况,以免父母担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国与家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儒家文化中,更把子女是否孝敬父母视作国家能否安全稳定的基础。《论语·学而第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父母把爱无私地给予我们,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他也不可能真心地对他人好,即使对他人好,也是虚伪的,有目的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孝亲的品格。

如教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爱》时,这篇文章是论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关系的随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学生在成长与生活中,对父母之爱已有所体会,但由于经历少,多数学生对这种爱的认识是感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父母之爱,可以让他们回忆父母无私给予自己爱的点点滴滴,也可以给学生讲自己的经历,或讲故事,让学生体会父母之爱,对父母的爱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从而培养孝亲之心,达到人格培养的目的。

三、尊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韩愈《师说》里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向学生传授人生大道,让学生在人生之路上不至于迷茫。尊师,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师德的尊重。

为了教好学生,老师须认真地备课、讲解、批改作业,很辛苦。因此,要培养学生尊师的人格,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珍惜老师劳动的习惯。如在教学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课文勾画了梁启超先生才华横溢、风趣幽默、稳健而潇洒的形象。这篇文章是梁实秋先生多年后的回忆文章,他依然清晰地记得梁启超讲课的内容,上课的神态历历在目,主要因为作者上课认真听讲和仔细观察。教学分析到这里,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为什么有的同学对教学内容下课就忘,甚至上课就根本没听懂或没听?同是一位老师上课,讲授同样的内容,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这主要在于有的学生“人在心不在”。通过这样的反思,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认真听讲打下心理基础。认真听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尊师”人格,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师”要有全面的认识。不仅在课堂授课的是老师,在人生道路上,那些帮助自己解疑答惑、提高认识的人也是自己的老师。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的《师说》完整地阐述了这一道理,在教学《师说》一文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应该尊重那些教会自己人生道理的“老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

四、重友

为什么季羡林先生要把“重友”与爱国、孝亲、尊师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这需要我们正确地理解“友”字。《说文解字》解释曰:“同志为友。”意思是指具有共同志向的才能称为友。常言说:“交友要慎重。”一个人的德行如何,跟身边的朋友有很大的关系。朋友的德行会影响到自己德行,与君子相交,自己的德行也不断得到提升;交友不慎,可能就会导致道德败坏,甚至自毁前程。曾国藩曾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因此,这里的“慎”字是“慎重”之意,就是要重视我们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慎重交友,对自己的成长、修养的提高都大有裨益。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朋友,慎重地择友,把有爱心、责任心、爱国心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唯有如此,才能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有益。

比如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这篇文章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发表的讲话。恩格斯通过这篇讲话,对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做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的内容上,而要给学生们详细地讲讲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深厚的友谊。比如:在马克思生活上有困难时,他时常慷慨地资助马克思;当马克思工作处境困难时,他就把家搬到离马克思家不远处,与马克思并肩作战;在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又毅然地担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这些历史的讲述,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友谊:真正的朋友不是天天跟你一起吃喝玩乐,拍着胸脯就称兄道弟的人,真正的朋友是当你有困难时,会义无反顾、不求任何回报来帮助你的人。

语文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关于“友谊”的文章,讲解这些文章时,老师一定要好好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正确认识友谊,在交友时,做到慎重选择,结交到真正的“益友”。

上一篇:手机业务员工作总结下一篇:忆初心强党性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