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稿

2024-08-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稿(共9篇)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稿 篇一

《杠杆平衡条件》说课稿

《杠杆平衡条件》说课稿1

一、说教材和谈学生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杠杆平衡》是小学自然科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杠杆与平衡》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教材的编排思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学生通过利用文具制作一个简易跷跷板,初步感知杠杆;第二部分:通过观察跷跷板的运动,从而认识什么是杠杆;第三部分:利用杠杆尺进行杠杆平衡的实验,探究使杠杆平衡的方法。

2、学生实际: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跷跷板”等杠杆,对杠杆认识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自然课上学生已经习惯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习。但学生对进行复杂实验比较薄弱,同时对复杂的实验数据的整理和从中找寻规律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这节课,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较为复杂的探究杠杆平衡实验,如何引导学生从复杂实验中自主探究出杠杆平衡的规律是本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再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什么是杠杆。

2、通过实验发现当左右两边钩码数相同,且所挂位置相同时,杠杆可以平衡。

3、通过实验发现当左右两边钩码数不同时,适当调整钩码位置,杠杆也可以平衡。

4、培养通过动手操作寻找并总结规律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4、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亲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了解使杠杆平衡的方法,尝试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并从中归纳和总结规律。

二、教学设想

“杠杆平衡”这节课是学生初次在课堂上接触简单机械——杠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寻找事物规律的科学探究能力,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思考,我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了四个主要活动环节:①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出课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象与猴子是否能够一起玩跷跷板,激发学生思维火花和探究的兴趣;②利用文具制作简易“跷跷板”,并观察其特点,从而认识杠杆;③实验探究杠杆平衡;④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再次讨论猴子和大象玩跷跷板的问题,并简单介绍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为下节课做铺垫。

其中第三个活动环节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同时改变两个变量:一个是钩码的位置、一个是钩码的数量。这是比较复杂的实验。如按照自然课本配套活动手册中的表格来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给定学生杠杆一侧的钩码数、距支点的格数,以及另一侧的钩码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表格,来确定另一侧据支点的格数。这样的实验设计的确很简单,但将学生框得比较死,学生的实验是一致的,得出的实验数据是一致的,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帮助,也就是把实验设计得太简单了。而如果直接让学生尝试进行杠杆平衡的实验,而不做任何实验要求规定,学生从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会特别多,也特别复杂,对这些实验数据的汇总和整理会相当费时,学生也不容易从这些数据中得出规律,这又把实验设计得太难了。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能力,我进行深入的思考,最终决定把这部分实验活动具体拆分为两个小实验。第一个实验规定左右两边所挂钩码数量相同,有了这个前提,学生在实验后的交流不难得出结论,他们发现杠杆尺要平衡,左右两边钩码数相等时,钩码所在位置也相同;同时他们也可能会发现了左右两边钩码数相等,如果钩码位置不同,哪边的钩码离支点越远,那么杠杆的哪边就会向下倾斜。在第一个实验基础上,我们再进行第二个难度稍大的实验。第二个实验规定左右两边所挂钩码数量不同。有了第一个实验操作的基础,学生对杠杆的平衡也有了一定直观的认识,因此第二个实验也比较容易成功。在实验二交流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杠杆尺两边钩码位置的变化,从而引导他们发现规律。这两个实验难度递进,我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放手让学生实践,从实验到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自主进行参与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这样的实验活动不仅仅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提高的过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做到在学习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三、教学过程设计

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观察现象,构建新知

(三)进行实验,自主探究

(四)联系生活,进行拓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

课件演示播放大象与猴子玩跷跷板,引导学生思考大象与猴子能否一起玩跷跷板,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缘由:由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跷跷板作为导入点,并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大象与猴子一起玩跷跷板,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动学生思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激励他们能主动地提出问题(探究目标),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导入方式,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探究的内容是从生活的需要中产生的。

(二)观察现象,构建新知(4分钟)

学生用文具制作跷跷板后,教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直尺代表什么?”“橡皮又起到什么作用呢?”“跷跷板是怎样运动的?”指导学生观察,并自主构建杠杆的定义。

设计缘由:教师将所需学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问题的设计贴合学生思维,有一定的启发性、层次性,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学生依据问题进行观察并思考,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进行实验,自主探究(25分钟)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又可以分为两个实验:

①左右两边所挂钩码数量相同;

②左右两边所挂钩码数量不同。

设计缘由:面对的这些具有一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四年级学生,这一环节主要采取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亲自参与。从实验到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自主进行参与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这样的实验活动不仅仅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提高的过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做到在学习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四)联系生活,进行拓展(3分钟)

再次让学生讨论大象与猴子玩跷跷板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缘由:自然科学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于生活。学生运用自然课堂中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说教学特点

本节课教学注重了以下四方面。

1、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开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跷跷板的引入,到玩一玩跷跷板并观察其特点自主构建杠杆的定义,到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始至终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2、注重学生观,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和思维空间。

我给予学生的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我并没有简单地运用教材配套活动手册中的表格,来进行实验设计。但我认为,过于简单的实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和思维空间,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得到提升。所以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将简单划一的实验改成两个较为开放的学生自主进行的实验活动,让他们自主探究感知杠杆平衡的规律,并让学生自行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归纳实验规律。

3、注重活动内容的层次性。

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实验层层递进,从易到难,整个活动的展开过程契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每个活动之间紧密联系,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让学生的思维螺旋式上升。

《杠杆平衡条件》说课稿2

新课标倡导教师积极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实验。日常用品来自我们的身边,来自我们的生活,学生对它有亲近感、熟悉感。日常用品具有简单、直观、经济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去创造发挥,去做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

新课改下积极倡导“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实验资源,本人执教沪科版教材第十章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我尝试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教具,改进实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认可。

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掌握杠杆平衡条件,根据一定的方法对杠杆进行分类;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锻炼自己观察、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同学间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物理的方法和规律。本节教学重点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教学难点是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案。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着手准备:

一、从日常用品中设计教具

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教具有:

体验器材,带盖的铁桶、钳子、剪刀、核桃钳、镊子、天平等;

演示实验器材,跷跷板、大小不同的橘子等;

分组实验器材,改进的杠杆和支架、钩码。

二、合理改进实验

1.实验器材的改进

改进教具所用器材:杠杆、塑料挂环、钓鱼的铅坠、钓鱼线、钓鱼线上的连接器。

杠杆做了三点改进:由单面有刻度变为双面有刻度,一旦分组人数较多时,杠杆前后学生都可以做实验;由固定的挂钩变为可移动的挂环,让学生移动钩码的范围更大;由直接挂钩码改为用两端带钩的悬线悬挂钩码,更好的体现出力的感觉。

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判定上,突破如下:在支架上固定一个白板,白板上标有互相垂直的横线和竖线。白板前挂有一个重垂线,当重垂线和竖线重合,说明白板是水平的。当杠杆和横线平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外,如果学生单独实验,可以在白板的上端距离杠杆不远处放两根小铁钉,限制杠杆的转动范围。

2.数据记录表格的改进

我在课本实验记录表格上,做了三点改进:

其一是实验数据表格设计的完整性。我将表格分为两部分,横栏是物理量,竖栏是实验序号。

其二是空白实验序号,让学生自己填写,从而引导学生明确本实验要分析多组数据得结论,避免偶然性。

其三是添加了四列空白。

如果学生猜想的是F1l1 ﹦F2l2,那他们就可以在前两栏添加上F1l1 和F2l2,然后将计算结果填上,从而比较得结论。

如果学生猜想的是F1/l1 ﹦F2/l2,那他们就可以在前两栏添加上F1/l1和F2/l2,然后将计算结果填上,若不相等,则可以在后栏上填写F1l1 和F2l2,然后将计算结果填上,从而比较得结论。

特别是数据记录表格的第三点改进,为学生分析与论证数据带来了方便,也很有效的突破了实验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环节。

三、精心设计实验,寻求实验教学的高效率

教学中紧紧围绕 “一个载体——跷跷板”、“一个游戏----翘翘板上放橘子”、“一个改进——表格多四列” 展开教学,有效突破重点和难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个大盒子,盒内是什么,徒手打不开,大家想办法。在这样的场景中,让学生打开盒子,并展示用类似于棒的物体撬开盒盖,引入新课。

说明:在“认识杠杆”中,创设情景“开盒盖”。一方面是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撬的一刹那,就初步建构杠杆的模型。

(二)合作探究,进行新课。

包括三大板块:

1、体验生活,认识杠杆:

经历三次体验:第一次体验生活中常用到的杠杆,讨论说出共同特征,并给杠杆下定义。第二次体验用棒撬动物体,自学杠杆五要素。第三次是在“认一 认”基础上对比分析杠杆,体验杠杆的平衡,明确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直接测量力臂。

说明:在“杠杆的五要素”中,让学生体验用棒撬动物体,加深对杠杆五要素的认识;让学生体验倾斜静止和水平静止的杠杆,体验杠杆平衡,并比较发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为探究实验做好充分准备。

2、科学探究,杠杆平衡:

我认为此处可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一部分是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在“影响杠杆平衡因素”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是:

先让学生认识水平平衡的跷跷板的五要素,特别是明确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再让学生在体验游戏过程中,认识到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影响杠杆的.平衡。最后提出探究的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满足怎样的关系?”

说明:此外为了更好突破杠杆平衡教学,我设计了“在跷跷板上放橘子”游戏,其目的是:

在放橘子游戏中,学生可以学会规定动力和阻力,可以归纳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师生在放橘子的过程中,在改变力或力臂或力、力臂同时改变,学生可以清醒的感受到实验的操作过程,那就是先固定某端的力和力臂,然后改变另一端的力或力臂,使杠杆重新平衡。而这种感受恰恰是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困惑点。

而且,学生在放橘子的过程中,仅仅是停留在感性上,没有理论的支持。正因如此,也给实验的深入开展埋下伏笔。在实验结论出来以后,再让学生来比较橘子的重,那时候学生是站在理性的高度上分析问题。这样的设计正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是:

提出问题—学生独立猜想——展示猜想——排除不合理的猜想——介绍实验器材——小组设计实验——展示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合作探究实验——分析与论证实验——异组交流合作———评估实验———应用实验结论。

3、感受生活,杠杆分类。

从“跷跷板上猜橘子重”入手,让学生明确基本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给杠杆分类。并向学生说明分类只是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归纳总结,当堂达标。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日常用品设计教学,通过对日常用品做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快乐,增强了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由于用到的是身边的器材,又是学生自己设计出的实验,这样也消除了物理学习中的神密感,增加了亲切感。

运用日常生活用品做实验,可以让学生比较清楚的观察物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反复地品味其中的物理原理,也有利于学生课内课外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要想充分发挥实验对物理教学的独特作用,就要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应一味的等和靠,要学会自我开发和设计实验资源,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去创造更好的实验资源,让学生每一节课都能乐在其中、乐得其所,让学生每一个实验都能研究的淋漓尽致。

《杠杆平衡条件》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本节是九年义务教育沪粤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第六章第五节内容,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什么是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能从常见的简单机械中认识杠杆。

(2)初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通过对杠杆的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

(2)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文教育。

二、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也初步学习了科学探究法,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环境,让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本节课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身边的各种杠杆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使知识的传承在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从而缩短生活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

三、重点和难点

杠杆平衡条件是本节的核心内容,应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当力臂不等于杠杆上的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画出力臂,因此,力臂的确定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结合几种杠杆受力平衡的图示和实例讲述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内涵,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概念;引导学生画动力臂和阻力臂,能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显然,教上述概念时除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外,适宜采用观察法和讲练法。在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原理时,采用科学探究法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卓有成效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程序。

1、形象引题

教师以日常生活中觉的一些简单机械为话题,提出疑问,引出本章话题。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多媒体放出的几种杠杆,让学生找出几种杠杆的共同特征,建立杠杆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题……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杠杆概念的建立与课题的引入并行。

2、创设直观环境,建立物理概念

结合用木棒撬石头的示意图,建立支点、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的概念。继而在这个示意图中画动力臂和阻力臂,建立它们的概念。展出描述上物理概念的文字,让学生看一遍,并且齐读上述物理概念,强化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引导学生画出多媒体中所示的几幅图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突破教学难点。基于前面的观察,针对杠杆的形状、支点的位置进行上述内容,遵循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在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创设的物理图景而形成表象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概念,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3、点拨、设疑、引导、探索、概括、应用

演示杠杆在水平位置的静态平衡的概念,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形象点拨,找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四个因素,然后质疑:杠杆平衡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什么关系?教师简略说明并提出要求,让学生按多媒体的图表依次进行实验,把各次实验的数据填在物理课本23页的表中,对比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并对比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大小),揭示物理规律。这样进行引导,能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索的目的性,对学生的探索具有导向作用。

学生分组研究杠杆平衡问题,对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对比、综合和概括,总结出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对学生的汇报,正确的给予肯定,不完善的给予补充,在此基础上扼要板书杠杆原理,并引导学生写出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观察力、思维力和想像力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完成探索的过程,不但能学会知识和探索的方法,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还能认识到探索物理规律必须采取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刚刚知道杠杆原理,只有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达到理解。因此,要安排一个例题,引导学生去做。学生通过演练,能学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增强解题能力。

4、回顾总结

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要点进行回顾,加以总结,训练学生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5、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p27 第1题

家庭作业:p27 第3、4题

通过实施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我班学生对力臂的画法和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效果比以往的各届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正确率都有上升。

《杠杆平衡条件》说课稿4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1.在杠杆的定义,相关名词上做主要介绍,特别是力臂的画法上着重落实。

2.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生活中的实验问题。

3.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杠杆的力臂作图问题;

②.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探究的问题;

③.杠杆平衡时的最小力的问题;

④.杠杆平衡时变化的问题;

⑤.杠杆平衡条件计算的问题;

⑥.杠杆平衡的分类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掌握以上知识与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三、教学重点

1.力臂概念的建立及画力臂。

2.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验问题。

四、教学重点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决实验问题。

五、对教材进行分析

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从中考角度而言,杠杆是一个重点考查对象,本节课从学生已知知识开始,引导学生怎样利用杠杆知识解决问题。

六、学情分析

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

七.教法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示范等教学方法。

八.教学过程的处理

1.引入新课

通过分析杠杆平衡条件在近几年遵市中考中分会比例,让学生认识杠杆平衡条件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课件中撬石头的撬棒,总结它们工作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得出杠杆的概念,掌握杠杆平衡的5要素。

(1)接着再以撬棒撬石头为例,介绍杠杆的五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提出问题:如何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学生根据数学知识,点到线的距

离,通过数理结合,作出力臂。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探究

通过例题让学生回忆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注意事项。

①、平衡螺母调节;

②、调节杠杆水平位置的作用;

③、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增减钩码

4、解决杠杆平衡最小力的作法:

1)、在杠杆上找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力的作用点;

2)、把该点与支点连接的线段作为力臂;

3)、对应的力最小(注意力的方向)

5、解决杠杆变化问题: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找出定量,再根据一个变量判断出另一个变量

6、解决杠杆计算问题: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特殊计算方法:赋值法;极值法

7、解决杠杆分类问题: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若L1>L2,则F1

若L1F2;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若L1=L2,则F1=F2;此杠杆为等臂杠杆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稿 篇二

【关键词】 说课;手持技术;催化剂;浓度;新课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2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是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为背景;课题3中介绍了制取氧气的过氧化氢制法和氯酸钾制法,并初步介绍了催化剂,但没有过多地深入探究;而在高中化学必修二、选修四中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总的来说,本课时处于两部分内容的中,既是对上一课题制取氧气的补充延伸,又是为接下来更深入地学习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容做铺垫,为前后内容搭起了桥梁。

2、学情分析

因材施教是伟大教育家孔子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在现代教学仍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了解学生的特点是教好课的关键步骤之一。我所教授的对象是普通中学九年级的学生。

·知识储备:了解氯酸钾法和过氧化氢法能制取氧气,初步认识催化剂,仅仅知道二氧化锰能加快氧气的生成;

·思维特点: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是大程度上仍停在感性经验上,如仅根据宏观上观察气泡来判断快慢,无法定量描述反应速率。

·能力储备: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简单组装气体生成装置,且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意志力不强。所以本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理念及学生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催化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气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用控制变量法比较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差异,提高在实验中使用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能力;尝试用比较法来寻找实验的最佳方案,通过实验提高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通过动手做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由于学生刚接触手持技术实验,对其操作不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将以下内容设为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锰、马铃薯、过氧化氢浓度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速率的影响;

难点:手持技术的掌握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4、教法学法

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我将情境导入法、实验探究法、同時与讲授法和演示法有机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通过学法来落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的是实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5、教学过程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对于本节课,我将花一个课时,四个环节完成新课教学。

[创设情境入主题]

展示图片,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平地行车比爬坡行车更轻松。相当于降低坡度,增大反应速率。展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分解很慢的事实,思考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因素增大反应速率。学生通过回顾旧知,回答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我解释二氧化锰是降低活化能来达到催化效果。根据生活类比,更好地理解;趁热打铁,抛出问题,有哪些因素还能影响反应速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用品,结合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入手,学生在已有认知上加深对催化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经验类比迁移知识点的能力。

[教师演示仪器操作]

引入手持技术,之前制取氧气判断快慢仅通过感性认知气泡产生的快慢来判断,今天借助手持技术装置来更准确地定量反应速率。手持技术集数据采集、分析于一体,具有便携、直观、实时、定量等特点。因此,可采用手持技术来学习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重点介绍本次实验目的、原理,仪器和用品。我将详细解说操作步骤,强调装置安装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可能测不出压力变化的原因等等),从而突破难点。

[分组实验探究]

通过观察实验用品,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可能会提出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我将提问,那二氧化锰和马铃薯哪个的催化效率会比较好呢?学生积极讨论,可能会给出三种假设。除了催化剂种类的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反应物的浓度可能会有影响,学生可能也会做出三种假设。

[设计意图]将不同因素分开引导,知识点清晰,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学习实验的常用方法。

将学生分成4大组,分组分别探究不同催化剂、不同反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表。实验完毕后,各小组交换实验数据,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所得到的图表,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此过程中是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开放性比较强,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纠正实验不规范操作。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闪光点,方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一般不正面回应,不包办,而是从侧面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事先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分为4组,希望学生在小组间能发挥自身优势,互帮互助,彼此学习,获取更多的经验信息。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得出结论,从而突出重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加强集体意识概念。

[成果汇报,经验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并判断与先前的假设是否正确,谈谈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各小组相互帮助,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我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装置漏气导致曲线比较陡,而我们应该选择直线部分的斜率来计算反应速率),引导学生思考对装置的改进愿望。让学生课后分析装置的缺点,并尝试自己查找资料,改进装置。接着进行评价反馈环节,学生畅所欲言对本节课的感受,我将对学生本节课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主要以学生的参与度来衡量。

[设计意图]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同时及时地对教学活动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表扬积极地同学,鼓励不够积极同学,加强集体观念,积极地参与活动。

6、板书设计

我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主板书列举本节课实验的主要内容以帮助梳理知识点,副板书主要记录实验过程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

7、教学反思

①本节课利用手持技术清晰直观地反应气压的变化量。比起传统的观察气泡的速度判断反应速率更具准确性,且操作简便,利于学生自主实验。

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交流环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末注重及时反馈。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3.体育教师基本条件说课稿 篇三

(一)说课内容

我的说课内容是:《学校体育学》第四篇《学校体育管理》第二章《体育教师》第三节《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与职责》中的“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在课本391-396页。依据的教材是人民体育出版社于20xx年11月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

(二)教材分析

4.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说课稿 篇四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

说 课 稿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董丽梅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的董丽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教法分析、过程分析、效果预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会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反应》是落实《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即“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的一个内容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它紧随在“从实验学化学”、“物质的分类”之后,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涉及到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是人们认识物质性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奠定了基础,同时是历年高考考察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形成离子反应的概念;(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先通过复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入手,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引入离子反应 的本质和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再由学生阅读课本,总结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老师引导再次规范书写步骤,以酸碱中和反应练习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最后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难点:如何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4、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Na2SO4溶液、KCl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HCl溶液、Na2CO3溶液、酚酞、CuSO4溶液。(3)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上。

(4)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做实验,全班按座位分为9个小组。

二、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状况: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复分解反应、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等知识储备

学生能力状况:通过初中实验及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得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应用知识、迁移知识、挖掘信息的能力较差,有待提高。

学生心理状况:困惑的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对方程式掌握不够牢固,教材不涉及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对于哪些物质可以拆、哪些物质不可以拆,单纯的依靠“易溶的”、“易电离的”去统领,学生理解不透彻,因此学习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以小组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归纳研究 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观察法、讨论法等方法。以“提出猜想→实验探究→ 实验验证 →讨论得出结论”为主线。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验、团结合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具体安排:将全班同学分为9个小组,每小组6人,把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别搭在各小组中起到带头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做好准备

【复习导入】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先独立思考、翻书、讨论,把答案写下来,小组内相互批阅、指出不足)

H2SO4、NaOH、Na2CO3、Na2SO4、BaCl2、Ca(OH)(课件展示正确答案)【投影】

(二)实验探究、掌握新知 【实验探究1】 将2ml的Na2SO4溶液分别加入2ml的稀KCl溶液和2ml的BaCl2溶液中,观察现象,分析反应的本质,哪些离子参与反应?

(先小组实验,依次记录实验现象、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自由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不得重复)(课件展示)【投影】

通过实验思考

1、什么是离子反应?

2、实验(2)中的Ba2+和SO42-为何减少了?离子反应的

本质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结束后课件展示)【投影】 【实验探究2】

1、向盛有2mL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

2、向盛有2mLNaOH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3、向盛有2mLNa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1-2mL稀盐酸。

(阅读课本P33页实验2-3,先小组实验,依次记录实验现象、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自由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不得重复)(课件展示)【投影】

通过实验思考: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4、离子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结合实验,归纳出相应结论,自由发言,其它小组补充,不得重复)(学生自由发言结束后课件展示)【投影】

思考:实验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Ba2++SO42-==BaSO4↓是如何书写出来的?

要求:阅读课本P32页内容,先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解答完后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本组形成统一结论,然后自由口头发言,其它同学可以补充、纠错、不要重复。

【投影并讲解】写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归纳发言后展示课件、全班齐读)【投影】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三)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要求:先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解答完后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本组形成统一结论,派代表上台展示,其它同学可以补充、纠错、不要重复。(6分钟)

【课堂训练】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实验室制备CO2

(2)Fe与稀HCl反应制H2 【检测】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2)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反应

(先独立思考,按照书写四大步骤,解答完后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形成统一结论,上台投影展示,其它同学补充、纠错)(学生展示成果结束后课件展示)【投影】

【成果汇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要求:先独自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将其要点写下来,进行小组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展示,阐述所学到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进行补充

(课件展示小结)

五、效果预测

通过这样教学过程的实施,将难点建立在实验探究基础上进行分散,能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又突显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板书设计

(一)、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2、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生成弱电解 质(弱酸、弱碱、水)

4、离子反应的特点:使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减少。

(二)、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

(1)“写”:必须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Na2SO4 + BaCl2 == BaSO4↓+2NaCl

(2)“拆”:把 在水溶液中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2Na+ + SO42-+ Ba2+ + 2Cl-== BaSO4↓+ 2Na+ + 2Cl-沉淀、气体、水、单质、氧化物、弱酸、弱碱等不能拆;

(3)“删”: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2Na++SO42-+Ba2++2Cl-== BaSO4↓+2Na++2Cl-(4)“查”:检查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

Ba2++SO42-== BaSO4↓

七、课后作业布置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HCl和 NaOH 溶液反应

(2)H2SO4和 Ba(OH)2溶液反应

(3)Fe和 CuSO4 溶液反应

2、判断下列离子反应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的,指出

(1)Fe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 +3H2↑(2)H2SO4和 Ba(OH)2溶液反应:

H++SO42-+Ba2++OH-==BaSO4↓ + H2O(3)Fe+Fe3+ == 2Fe2+

(4)NaHCO3和HCl反应:2H+ +CO32-==CO2↑+H2O

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说课稿 篇五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下面分别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二节。本节课在本章甚至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首先,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图形的重要工具,学生只有掌握好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并且能灵活运用它们,才能学好四边形、圆等内容,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次,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定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定理是 全等三角形性质的逆定理,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在学习了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定理之后,学生可以以此为依据。类比探究三角形的其他性质,为学习三角形的其他性质和相关图形打下基础。

另外,在探究三角形是否全等时,学生需要不断的观察、分析、归纳,所以,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定理,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联想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以及上述的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的大纲,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相关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初步体会并运用综合推理证明命题。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体会利用操作、归纳出数学结论;让学生学会思考、并注重书写格式的养成。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3.教材重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探索和运用。

4.教材难点: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及书写格式 5.解决重点的方法主要是:(1)分类提问:一个条件、两个条件情况,让学生猜想,小组讨论,老师用课件展示画三角形的情形,学生归纳,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是不能说三角形全等的。自然转到三个条件的探索,三个角行吧,显然不行;三条边呢?教师让学生从实践入手,给定三角形三边,学生在薄纸上画,然后小组的同学看所画三角形能否重合,探索归纳、形成结论,得到“ 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直角边”定理判定。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菜架、桥梁、铁塔、自行车中的三角形结构,再次说明三角形三边固定,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固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3)注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注重书写格式,让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在证明例1的结论“△ABD≌△ACD”以前,首先指出证题的思路:“要证△ABD≌△ACD,可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为了清楚地表达上述思考过程,引入“∵”“∴”及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把证明的过程简明地表达出来。这样,既为学生运用“边边边”判定埋下伏笔,也为学生理解和书写证明过程减缓坡度。

6.要突破学生理解和学会书写证明过程这个难点,又采取如下措施:(1)在学生归纳出“边边边”后,教师提问:如何用符号语言来表达呢?幻灯出示两个三角形,引导学生口述,教师介绍,多媒体强化学生的感知。

(2)例题由老师板书示范证明过程;接着幻灯出示变式,让学生尝试书写证明过程。(3)幻灯出示两道补充证明条件的填空题,进一步强化证明过程的理解和书写。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强,并且在初一基础上初二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力,归纳力和进行简单说理能力。生产生活中的全等形,激发了学生探究三角形全等的热情。教师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本节课特点、挖掘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真正理解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三角形全等概念基础上,如何用较少的条件来判断三角形全等,并且把推理过程正确书写出来。通过“边边边”条件探究和运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和思考能力;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分类和化归思想的认识。

三、教法设计:

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课上得有趣、生动、高效,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践入手,采取提问、猜测、探索、归纳等教学手段总结三角形全等的相关性质定理判定,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分层训练法,用讨论法、讲授法为辅助。

2、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穿插小组讨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加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3、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产生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观察生产生活中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加深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理解。

4、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精神。

5、让学生自己尝试证明变式题,培养学生会思考,会推理,会书写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四、学法指导: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教学中应在实践的基础上重视数学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激励学生与老师一道积极投身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转变成“会学”,变被动为主动,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己实践、猜想、讨论、模仿等学习方法,学会自己观察、探索、归纳和发现结论,并且善于运用结论,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探索-归纳-运用”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探究------归纳运用------尝试练习-------巩固迁移-------学生小结------布置作业

[提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幻灯出示满足六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问同学们是否全等,幻灯动态展示能够重合。教师反问引入探究: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

[探究一]一个条件,学生猜想,老师动画展示;两个条件,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动画验证;三个边,教师口述画法,幻灯打出画图步骤,学生画三角形。

[探究二]学生小组讨论,存在三个条件时,存在哪三个条件可以画出三角形,老师动画验证;三个边,教师口述画法,幻灯打出画图步骤,学生画三角形

[归纳]学生小组活动,实践发现、归纳“边边边”判定。教师举例运用,学生观察模仿。三角形的稳定性,例1。

[尝试]简单变式练习,总结证明全等的书写格式。[迁移]两道补充证明条件的练习和教材96页思考题。

[探究三]模仿探究二,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存在哪三个条件可以画出三角形,老师动画验证;三个边,教师口述画法,幻灯打出画图步骤,学生画三角形。[归纳]学生小组活动,实践发现、归纳“边角边”判定。教师举例运用,学生观察模仿。三角形的稳定性,例2。[尝试]简单变式练习,总结证明全等的书写格式。[迁移]思考98页思考题。

[探究四]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为什么? [归纳]学生小组活动,实践发现并得出结论:不能由此作出全等三角形。

[探究五]继续进行小组讨论,存在哪三个条件可以画出三角形,老师动画验证;三个边,教师口述画法,幻灯打出画图步骤,学生画三角形。

[归纳]学生小组活动,实践发现、归纳“角边角”判定。教师举例运用,学生观察模仿。[尝试]简单变式练习,总结证明全等的书写格式。

[探究六]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存在哪三个条件可以画出三角形,老师动画验证;三个边,教师口述画法,幻灯打出画图步骤,学生画三角形。

[归纳]学生小组活动,实践发现、归纳“角角边”判定。教师举例运用,学生观察模仿。三角形的稳定性,例3。

[尝试]简单变式练习,总结证明全等的书写格式。

[探究七]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存在哪三个条件可以画出三角形,老师动画验证;三个边,教师口述画法,幻灯打出画图步骤,学生画三角形。[归纳]学生小组活动,实践发现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不能构成全等三角形。

[探究八]模仿探究二,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存在哪三个条件可以画出三角形,老师动画验证;三个边,教师口述画法,幻灯打出画图步骤,学生画三角形。[归纳]学生小组活动,实践发现、归纳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直角边”判定。教师举例运用,学生观察模仿。三角形的稳定性,例4。[尝试]简单变式练习,总结证明全等的书写格式。[迁移]思考103页习题。

【小结】知道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怎样画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体验分类讨论的思想;初步学会理解证明的思路。

【作业】

出示例题 例

1、已知:如图,△ABC是一个钢架, 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 A C D.变式练习:如果AB=AC,BD=CD,那么△ABD和△ACD全等吗?为什么?(上图变为燕尾型)补充证明过程条件的填空 思考练习:如图,已知AC=FE、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AD=FB.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 教学小结

老师在多媒体打出,学生回忆,看知道吗。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探索、归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而又用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并且注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转变了角色。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这一节课的教学程序如下:

1、复习提问

提问学生:什么是全等图形?它有什么性质?为下一步教学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在于抛出新知识时,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古代教育家孔夫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导出新课

由全等三角形得出: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过来是否也成立?若对应角相等是否有两个三角形,若对应边相等是否有两个三角形全等,让学生动手画这样图形,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可提示学生。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投入学习中,培养学生自学作图的能力。

3、展示目标

用小黑板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目的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

4、新课讲解

让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知识形成过程,有效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学生在画时就会发现只有对应边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才全等,对应角相等时得不到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正确的结论。我再进一步讲解这个定理的注意点。

5、讲解例题

在讲解例1时,强调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书写格式及“因为”“所以”符号的使用。设计意图:主要反馈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6、课堂练习

用投影或小黑板显示,由学生口答为主完成,有适度的基础题(主要是一些简章的基础训练题),可选用:

①填空题

②选择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适时进行补缺、补漏,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7、达标测评

做教科书练习(主要是一些达标、能力训练题),稍有点难度即可。

目的: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的知识,变为技能。

8、课堂小结

6.《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稿 篇六

关键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定义法;集合法;等价命题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80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是简易逻辑中的重要概念,在高考命题中常常出现。其概念抽象且不易理解。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判断充分或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笔者就介绍三种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常见方法。

一、定义法

1. 若p? q,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 若p? q,且q p,则称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3. 若p q,且q? p,则称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4. 若p?圳q,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5. 若p q,且q p,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初学者容易分不清谁是充分条件谁是必要条件,下面介绍一个简便记忆法:如果把符号“? ”的左边当做箭头前,右边当做箭头后的话,箭头前的是充分条件,箭头后的是必要条件,可记为“前充后必”。

例1.“x-1=0”是“(x-1)(x-3)=0”的 条件

解:因为当(x-1)(x-3)=0时x=1或x=3,所以并不一定x=1(即x+1=0),故(x-1)(x-3)=0 x-1=0,但是x-1=0? (x-1)(x-3)=0。此處应该填“必要不充分条件”。

另外,由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可知 ,“充分条件”与“充分不必要条件 ”不是 一回事 ,“必要条件”和“必要不充分条件”也不是一回事。例如,“x-1=0”是“x2-1=0”的 条件。显然,此处填“充分不必要条件 ”比填“充分条件”更为准确 。 再如,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r的充分条件,则r是p的 。 此处应该填“必要条件”,如果填“必要不充分条件”就错了。

二、集合法

给定两个命题p,q可以考虑A={x|x满足p},B={x|x满足p},则:1. 若A?哿B,则p是q的充分条件;2. 若A?勐B,则p是q的必要条件;3. 若A?哿B且B?芫A,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4. 若B?哿A且A?芫B,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5.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6. 若A?芫B,且B?芫A,则p是q的即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例2. 命题p:x-5>0,命题q:x-10>0,问p是q的什么条件?

解:令A={x|x-5>0},B={x|x-10>0},因为A?哿B且B?芫A,所以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例3. 命题p:x-5<0,命题q:x-10<0,问p是q的什么条件?

解:令A={x|x-5<0},B={x|x-10<0},因为B?哿A且A?芫B,所以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例4. 命题p:x =x2,命题q:2x+3=x2,问p是q的什么条件?

解:令A={x|x =x2},B={x|2x+3=x2},通过解方程可得A={0,3},B={-1,3},因为A?芫B,且B?芫A,所以p是q的即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三、等价命题法

由于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所以当遇到原命题不容易判断时可以转而判断它的逆否命题来完成。即p? q等价于 q? p,此时p是q的充分条件, p是 q的必要条件。

例5. 若命题p:x≠1,且x≠3命题q:x+y≠4,问p是q的什么条件?

7.《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稿 篇七

通过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

能够在简单的问题情境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概念引入

早在战国时期,《墨经》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是为大故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是为小故。

今天,在日常生活中,常听人说:这充分说明,没有这个必要等,在数学中,也讲充分和必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材第一章第五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二、概念形成

1、首先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两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若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

(4) 若ab=0,则a=0。

解答:命题(2)、(3)、(4)为真。命题(4)为假;

2、请同学用推断符号写出上述命题。

解答:(1)两三角形全等 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 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 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

(4)ab=0 a=0。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继续结合上述实例说明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

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中,我们称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是这个整数必是偶数的充分条件,可以解释为:只要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成立,这个整数必是偶数就一定成立;而称这个整数必是偶数是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的必要条件,可以解释成如果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 成立,就必须要这个整数必是偶数成立

充分条件:一般地,用、分别表示两件事,如果这件事成立,可以推出这件事也成立,即,那么叫做的充分条件。[说明]:①可以解释为:为了使成立,具备条件就足够了。②可进一步解释为:有它即行,无它也未必不行。③结合实例解释为: x = 0 是 xy = 0 的充分条件,xy = 0不一定要 x = 0。)

必要条件:如果,那么叫做的必要条件。

[说明]:①可以解释为若,则叫做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②无它不行,有它也不一定行③结合实例解释为:如 xy = 0是 x = 0的必要条件,若xy0,则一定有 x若xy = 0也不一定有 x = 0。

回答上述问题(1)、(2)中的条件关系。

(1)中: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2)中: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充分条件;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的必要条件。

4、拓广引申

把命题:若某个整数能够被4整除,则这个整数必是偶数中的条件与结论分别记作与,那么,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同与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可分为四类:

(1)充分不必要条件,即,而

(2)必要不充分条件,即,而

(3)既充分又必要条件,即,又有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即,又有。

三、典型例题(概念运用)

例1:(1)已知四边形ABCD是凸四边形,那么AC=BD是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什么条件?为什么?(课本例题p22例4)

(2) 是 的什么条件。

(3)a+b是1,b什么条件。

解:(1)AC=BD是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充分不必要条件。

(3)必要不充分条件。

[说明]①如果把命题条件与结论分别记作与,则既要对进行判断,又要对进行判断。②要否定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则只需举一反例即可。

例2:判断下列电路图中p与q的充要关系。其中p:开关闭合;q:

灯亮。(补充例题)

[说明]①图中含有两个开关时,p表示其中一个闭合,另一个情况不确定。②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通过图示,深化概念认识。

例3、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补充例题)

(1)头发长,见识短。 (2)骄兵必败。

(3)有志者事竟成。 (4)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说明]通过本例,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22练习1。5(1)

2:填表(补充)

p q p是q的

什么条件 q是p的

什么条件

两个角相等 两个角是对顶角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是平行边形

a=b ac=bc

[说明]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新知,反馈教学效果。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

推断符号,

充分条件的意义 命题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

必要条件的意义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别步骤:

① 认清条件和结论。

② 考察p q和q p的真假。

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别技巧:

① 可先简化命题。

② 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③ 将命题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命题后再判断。

六、课后作业

书面作业:课本P/24习题1。51,2,3。

五、教学设计说明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下节课中充要条件与集合的`概念一样涉及到数学的各个分支,用推出关系的形式给出它的定义,对高一学生只要求知道它的意义,并能判断简单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由于充要条件与命题的真假、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相互关系紧密相关,为此,教学时可以从判断命题的真假入手,来分析命题的条件对于结论来说,是否充分,从而引入充分条件的概念,进而引入必要条件的概念。

3、教材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说明,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定义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些熟悉的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充分条件的概念,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引出必要条件的概念。

8.前提是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 篇八

假设A是条件,B是结论(1)由A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要条件(A=B)(2)由A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B)(3)由A不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A)(4)由A不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B且B¢A)有命题p、q,如果p推出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如果p推出q且q推出p,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例如:x=y推出x^2=y^2,则x=y是x^2=y^2的充分条件,x^2=y^2是x=y的必要条件(x为负数,y为正数时,不能推出x=y)。(x^2表示x的平方)a、b一正一负推出ab<0,ab<0推出a、b一正一负,则a、b一正一负和ab<0互为充要条件。

9.浅议充分必要条件 篇九

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判断给定条件的充分、必要关系,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定义法

(1)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2)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3)是的充要条件[pq,qp.]

(4)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1 下列各题中,是的什么条件?

(1)[p:b=0,q:]函数[f(x)=ax2+bx+c]是偶函数;

(2)[p:x>0,y>0,q:xy>0];

(3)[p:a>b,q:a+c>b+c];

(4)[p:x>5,q:x>10];

(5)[p:a>b,q:a2>b2].

分析 要判断是的什么条件,只需从定义的角度来考虑.

解 在(1)和(3)中,,且,即[pq],故是的充要条件;

在(2)中,,但 ,故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在(4)中, ,但,故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在(5)中, ,且 ,故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2 在[△ABC]中,“[sinA>sinB]”是“[A>B]”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判定是的充要条件,既要看“”是否为真,又要看“”是否为真,只有都为真时, 才是的充要条件.

解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asinA=bsinB],[∴][sinA>sinB][a>b][A>B],所以选C.

例3 “[x=3]”是“[x2=9]”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 若[x=3],则[x2=9];但若[x=-3],则[x2=9]也成立,所以选A.

点拨 (1)定义是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依据.

(2)判断一个命题不成立,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2. 逆否命题法:

(1)[¬q]是[¬p]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2)[¬q]是[¬p]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3)[¬q]是[¬p]的充要条件是的充要条件;

(4)[¬q]是[¬p]的既不充分条件也不必要条件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4 “[a≠1]或[b≠2]”是“[a+b≠3]”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从命题角度考虑,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容易判断时,可以转而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

解 [∵a+b=3] [a=1且b=2],

[∴][a≠1]或[b≠2] [a+b≠3],

即“[a≠1]或[b≠2]”不是“[a+b≠3]”的充分条件.

又[a=1且b=2][a+b=3],

[∴][a+b≠3][][a≠1]或[b≠2],

即“[a≠1]或[b≠2]”是“[a+b≠3]”的必要條件.

故“[a≠1]或[b≠2]”是“[a+b≠3]”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点拨 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容易判断时,一定要善于构造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来判断命题的充要关系.

3. 集合法

给定两个条件[p、q,]要判断是的什么条件,往往从集合角度考虑, 会更方便快捷.

设[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

①若[A⊆B],则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②若[B⊆A],则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③若[A=B],则是的充要条件,也是的充要条件;

④若[A][B],则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⑤若[B][A],则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⑥若[A⋂B≠A]且[A⋂B≠B],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所以判断两个条件[p、q]的关系常可以转化为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例5 “[|x-1|<2]成立”是“[x(x-3)<0]成立”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当直接判断是的什么条件较困难时,可借助于集合来考虑,会更准确.

解 [|x-1|<2]的解集是[A={x|-1

∵[B][A], ∴选B.

4. 充要关系传递法

充要条件、必要条件具有传递性,即由[p1p2p3…pn-1pn],可得[p1pn],则[p1]是[pn]的充分条件,[pn]是[p1]的必要条件.当然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据此,对于较复杂的充要关系如连锁式命题,两个命题间关系的判断可用传递性来解.这种方法即所谓的充要关系传递法.此法的关键是保证传递的不间断性.

例6 给出条件[p、q、r、s],已知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r]是[¬s]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r]是的充要条件,则是[s]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要判断[p是s]的什么条件,需要通过[q与r]作传递,我们可选用推出符号“[]”和推不出符号“ ”作工具,将条件[p、q、r、s]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由条件,由[¬r⇐¬s],[¬r] [¬s],等价于[rs],[s] [r].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作出符号图:[pqrs,s] [r] ,从图形上可以直观的看出[ps],但是[s] ,所以是[s]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点拨 对于两个以上的较复杂的连锁式命题,利用传递性、推出符号和推不出符号,画出它们间的关系结构图进行判断,可降低解题难度,显得直观快捷,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二、充要条件的证明、探索及应用

1. 充要条件的证明

例7 求证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2+px+q=0]有两个异号根的充要条件是[q<0.]

分析 关于充要条件的证明,首先要区分清楚“必要性”、“充分性”各自应证明的命题,分清这里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要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既要证“[ab]”,又要证“[ba]”,前者证明的是充分性,后者证明的必要性.

证明 (1)先证充分性.

∵[q<0,]

∴方程[x2+px+q=0]的[Δ=p2-4q>0],

则方程[x2+px+q=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设其为[x1、x2],

∵[x1⋅x2=q<0],

∴方程[x2+px+q=0]有两个异号实根.

(2)再证必要性.

∵方程[x2+px+q=0]有两个异号实根,设其为[x1、x2],

∴[x1⋅x2<0],∵[x1⋅x2=q], ∴[q<0].

由(1)(2)原命题得证.

点拨 证明充分必要条件,实际上需要证明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成立.当然,如果原命题或者逆命题不易判断,它亦等价于证明:(1)原命题和否命题都成立;(2)逆否命题和逆命题都成立;(3)逆否命题和否命题都成立.这种等价转换的思想,能使思路更广阔,方法更灵活,复杂问题简单化.

2. 充要条件的探索

例8 试寻求关于[x]的方程[x2+mx+n=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的一个充要条件.

解法1 令[f(x)=x2+mx+n],则关于[x]的方程[x2+mx+n=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方程在(0,1)内有实根[Δ≥0,0<-m2<1,f(0)>0,f(1)>0.][m2-4n≥0,-20,1+m+n>0.]

[m2-4n≥0,-20.]

解法2 方程在(0,1)内有实根

[Δ≥0,x1+x2>0,x1x2>0,(x1-1)+(x2-1)<0,(x1-1)(x2-1)>0.][m2-4n≥0,-m>0,n>0,-m-2<0,1+m+n>0.]

[m2-4n≥0,-20.]

点拨 求解充要条件有两种方法:(1)先假设结论成立,求出必要条件,再证明这个条件是充分条件;(2)可以用等价转化的方法,逐步找出使其成立的充要条件,用“”来联结.

3. 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

例9 已知[p:|1-x-13|≤2],[q:(x-1+m)(x-1-m)≤][0(m>0)],且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由[|1-x-13|≤2-2≤x-13-1≤2][-2≤x≤10],即为[-2,10].

而为[[1-m,1+m]],

又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即[pq.]

所以[1-m≤-2,1+m≥10m≥9] ,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9,+∞).]

上一篇:中餐摆台比赛流程下一篇:出国必备英语必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