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文化名酒”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是什么?

2024-06-17

“十大文化名酒”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是什么?(共2篇)

1.“十大文化名酒”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是什么? 篇一

我认为作为学者, 如果现在还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坐而论道是可耻的。如果人不在废墟上, 不在瓦砾堆中, 就没有资格, 没有底气去呼吁大家做什么。

我和助理说, 从5月19日开始, 我要待命, 我要随时准备去灾区。我后面所有的安排都放下。有人给我发信息说, 于老师, 您现在不讲了, 当地都安排了, 都发通知了, 我该怎么跟人家解释啊。我跟他说, 以生命的名义, 有什么不能解释, 有什么需要交代的呢!

我认为, 大灾当前, 我应该去废墟上陪陪那些没了孩子的妈妈, 还有失去双亲的孩子, 因为我是老师。

我们很多时候考虑的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想的是生命的富足、荣耀、光鲜、华美, 但与生死的权限相比, 这一切都微不足道。

意外的苦难就像一面放大镜, 它把生命中所有的脆弱、无助、悲凉都放大到极致, 同时, 也把人心的悲悯、爱、本初的善意放大到极致。

什么是文化?在我看来, 所谓文化, 就是我们心里在苦难来临时可以救赎的东西, 如果它不能让我们对生命还有信心, 还能看得到光芒, 不能让我们在伤害、死亡面前感受到生命的尊严, 那么文化就是孔雀毛, 就只是装饰品。

2.“十大文化名酒”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是什么? 篇二

关键词:文化强国 新闻媒体 责任 使命

新闻媒体是指生产和经营新闻产品的企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新闻媒体都是事业单位,包括通讯社、报纸、期刊、电台和电视台。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新闻媒体的格局和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十七大以后,随着我国新闻出版改革步伐的加快,各新闻媒体在体制、机制、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和实践,为更好地投身文化强国建设预先做好了制度准备和热身动员。

新闻媒体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舆论监督职能,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既面临发展的机遇,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者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政治实力不断壮大,这既是文化发展的机遇,又是对文化发展的挑战。各种多元的文化思想相互碰撞,使得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呈现出大繁荣的局面。党中央为我们确定了文化发展的大方向,而如何顺着这条康庄大道不断进取,则是文化工作者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行业之一,新闻媒体无疑在文化发展中扮演着引领方向的重要角色。那么新闻媒体如何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坚持。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也提出,当今时代,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文化的发展,需要新闻媒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原则的宣传引领,以免在发展中走偏方向。

2.坚持以“三贴近”为原则引领文化繁荣。文化繁荣的目的是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三贴近”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贯彻和落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内核的科学方法论。

3.坚持以人为本引领文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國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一样,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是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引领文化为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强国建设中来。

二、文化强国建设的宣传队

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大战略决策的国际国内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如今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背景下,文化强国建设的提出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使党的这一重大决策深入人心,并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是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做好文化强国建设的宣传工作,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1.发挥党媒优势,强化主流声音。文化产业在中国还属于新兴事物,随着党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但由于经验不足、缺乏创新等原因,我国的文化产业还难以形成规模,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新闻媒体从舆论上加大宣传力度,介绍先进经验,鼓舞文化产业工作者的士气,坚定人民群众对文化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这是我党进行宣传工作的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宣传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使主流声音强大起来,以主流声音传播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发展。

2.改进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如何让发展文化产业的报道出新、出彩?首先要善于挖掘新闻点,在完成“规定性”任务的前提下,让新闻本身好看是新闻媒体将文化融入到新闻作品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要通过拆分解读、提炼要点的方式,把公众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和精神突出出来。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宣传,也应向政治、经济报道那样,努力改进宣传方式,以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和方式,尤其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提高宣传效果。

3.扩大对外宣传,推动文化走出去。我国文化遗产丰富,但文化产业还很弱小,在国际上的影响也很有限。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使我国文化产业壮大起来,以产业发展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走出去。

扩大对外宣传,光有意识是不够的,必须讲求方法。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谈到《华尔街日报》刊登其文章《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时指出,自己与报社编辑就稿件的修改事宜协商了十余次,最终的成稿既保留了文章原意,又非常符合美国读者的口味。可见,要做好对外宣传,就必须尊重当地的文化。想让自己的文化影响别人,先要尊重别人的文化才行。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新闻媒体既是宣传机构,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计划,并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谓支柱性产业,就是说要占到GDP的5%~6%。而新闻出版在文化中占了70%左右的比重。可见,新闻媒体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要努力争当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1.新闻媒体自身要做大做强。今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指出,2011年全国报纸出版实现营业收入818.9亿元,增加值320.2亿元,利润总额98.6亿元。这些成果是在各报纸伴随我国经济多年高速发展下实现的,可谓来之不易,数字看起来也颇为可观。但让我们再看看下面两个数字:默多克的新闻集团2010财年的运营收入是40.1亿美元,腾讯2011年财务总收入284.951亿元。一个是国外家族媒体集团的数字,一个是成立14年的国内民营新媒体企业。相比之下,就可看出,我国新闻媒体的经济实力还很弱。想当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我国新闻媒体必须先要自身做大做强。

2.做强主业的同时,谋大文化。新闻主业是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只有主业强了,才可以、才能够多元化发展。《传媒》杂志在今年第9期报道了“报业集团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专题,通过该专题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各大报业集团都在谋划主业以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道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很多报业集团已经进行了发展大文化的探索,如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其业态除了主业外,还涉及文化创意、现代印刷、物流配送、地产开发、老年人护养等产业。同时,还采取合资经营、集团控股、低成本扩张方式,成立报业正点演艺公司、报业众媒文化艺术公司、新闻国旅等企业,与市旅游局合作打造旅游演艺项目,与市体育局合作营运体育场馆,与市政府会展投资公司合作开拓会展业务,进军旅游、体育、演艺、会展等行业。集团产业基本形成“文化产业为主、多行业并举”的业态结构,以及“主城为核、区县为点”的空间布局。

四、文化环境净化的护林人

产业的发展、环境的养护,需要新闻媒体充分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觉净化文化环境,已成为坚持舆论导向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当今社会,新闻媒体已经不再是受众的唯一信息来源。在这个网络、微博迅速发展的“新媒体”“自媒体”社会,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信息的更新速度大幅加快,筛选有效、真实信息的难度却也随之加大。由于自媒体在生产信息的过程中很难像新闻媒体那样经过严格的核实求证,一些片面甚至虚假的信息有可能夹杂其间,混淆视听。渲染暴力犯罪、恶炒丑闻绯闻,夹带明显假、恶、丑色彩的消极文化因素也可能乘虚而入,动摇社会主流文化。这时候,新闻媒体就有必要挺身而出、及时发声,拆穿假、抨击恶、揭露丑,做合格的文化环境护林人。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个别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带来的商业利益,盲目跟风恶炒,刻意夸大那些违背公德、损人利己、罔顾诚信、麻木冷漠的社会阴暗面,重“爆料”而轻批判;对主流社会中比比皆是的,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公无私、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的正义之举宣传乏力。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对文化环境的不良影响可想而知。

积极健康、底蕴深厚、情趣高尚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与“自媒体”相比,新闻媒体的优势在于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借助这两点优势,新闻媒体完全可以为社会文化注入一股清流。以中央电视台为依托的《感动中国》节目、以新华社为平台的“中国网事”栏目,以及《人民日报》精心打造的民生周刊等,都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出发点,关注新闻热点、挖掘社会亮点、发表公正观点,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了弘扬主流文化、净化文化环境的作用。这些新闻媒体的实践也证明,不靠炒作噱头,一样可以为百姓所接受、为市场所认可。

五、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在深刻变革的时期,科技日新月异,思想的交流也日益便捷。對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文化不仅在经济上有着巨大潜力,在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也有深远意义,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新闻媒体的责任越来越大。广大新闻媒体不仅肩负着传承传播文化的责任,又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新闻媒体的自身建设在当代中国尤为必要。一方面,应当加强传统新闻舆论工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进行宣传、报道和引导;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快推进新闻体制改革,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不断开拓、积极探索。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下一篇:委员三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