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本能力试题

2024-10-26

美术基本能力试题(共8篇)

1.美术基本能力试题 篇一

1.绘画的种类有很多,按其使用的不同的工具材料及绘画技法,可以分为中国画、油画、素描、水彩、版画等。对以下绘画所属的画种, 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A

油画、素描、版画、壁画、中国画

B. 水彩、壁画、素描、素描、水彩

C. 油画、水粉、中国画、素描、版画D. 蛋彩画、油画、版画、素描、中国画

2.国画又叫中国画,它是用毛笔在宣纸或绢上绘制而成的作品。国画与油画相比更容易长期保存,历久弥新,其主要原因是

A 使用的纸张特殊

B.所使用的墨及颜料化学性质稳定

C.装裱工艺特殊

D.不容易吸水

3、欣赏画家米勒的这幅作品,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画家当时居住农村,在那里生活、劳动、创作。这幅作品是画家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立场上创作的

B.当时法国正处于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时期

C.作品给人以优雅平和,富有劳动节奏的美感

D.这是一幅油画作品,作者采用了写实的手法

4、《江山如此多娇》创作于1960年,其艺术效果非凡,与宏伟的建筑空间很协调,至今仍然装饰在人民大会堂。回答1—2题。

(1).该作品原作是一幅()

A.国画 B.油画

C.素描 D.版画

(2)原作者是()

①徐悲鸿 ②董希文 ③关山月 ④傅抱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5、下面是一幅什么作品()

A.中国画 B.版画 C.油画 D.年画下列哪一个不是埃及的作品。()

A.汉谟拉比法典石像 B.狮身人面像 C.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斯二世法老像

7.日本传统庭园是()

A.山水园 B.枯山水 C.青翠园 D.皇家园 8.以下属于现实主义画家的是()

A.德拉克罗瓦 B.安格尔 C.贝尔尼尼 D.库尔贝

D.拉美西

2.美术基本能力试题 篇二

一、培养学生观察与记忆的能力

初一, 初二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发展时期, 欣赏的过程应该是调动学生情绪, 培养学生情操的过程。因此, 美术课不需要过多讲解绘画知识和造型原理, 主要是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 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造型训练方面, 着重培养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运用已学过的形体结构知识, 用浅描为主的形式完成一幅形体世界的想象创意作业。如一册中的《想象中的形体世界》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联想, 知道生活里的任何物象都可以简化成基本形, 学习用基本形概括物象的观察方法。通过观察范画, 逐个说出每个图画上是什么东西?然后想一想, 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 了解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中充满了形, 我们生活在形的世界, 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初一以上的学生开始进入客观写实期, 学生具备了较细致深入地观察与描绘物象的能力。在美术课堂中, 他们的观察就不应是随意看一看, 而是要有明确目的的。例如三册中《绘画的构图》在课堂中必须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了解写生物的形象、结构、颜色等特征。因为一幅绘画作品的构图是体现作者创作设想的主要手段。它既要明确反映作者对客观对象的感受与认识, 又要符合人们视觉审美的基本要求。因此, 绘画作品的构图形式就要符合形式美感的最普通的基本原则。又如在第五册《景色动人的风景画》的课堂教学, 要在半月前就布置课题, 留心所画的物体及风景, 无论是自然的景观, 还是人工的景观常常都具有优美动人的景与和谐悦目的色。风景画就是用来表现人们对大自然审美感受的一种良好的艺术形式, 都会显示出各自特有的迷人魅力。重点观察自己把握不准的形象。一是对自己想画的目标, 要反复地观察。二是对所画物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不能仅仅注意局部, 应该从整体着手观察、选取哪些是主要的, 哪些是次要的, 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画物象与风景有细致的观察与记忆。

在指导学生观察—记忆的多次反复中, 同时包含着认识、记忆的多次巩固, 培养了学生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的能力, 并学习观察记忆方法。这种训练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全面、深入、正确观察事物的能力, 并在作画过程中, 训练描绘技能, 加深认识, 加强记忆和表现力等。因此, 美术课堂中必须加强学生观察、记忆力的培养, 从而增强认识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取舍、概括的能力

分析与比较是使观察与记忆进一步深化的过程, 只有通过分析与比较, 才能观察得深入, 获得鲜明的印象, 抓住特征, 达到表现对象的目的。比较是美术教学中为了真实表现对象不可缺少的方法;“分析”是使“比较”获得鲜明准确的前提, 二者有机地联系着, 在美术课堂中的写生、临摹等, “比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描绘的对象进行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主体与宾体、长与宽之间相互比较;二是物象与图像之间相互比较, 找出它们之间的差距。必须通过反复观察—分析去加深认识, 并通过表现的线条、形体、敏感、色彩等差误进行修正去完成。

概括与取舍是美术课堂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它能弥补观察、记忆、分析、比较中的不足, 观察与记忆要抓住主体, 抓特征;分析与比较要找出关键所在, 就必须有概括取舍的能力。若只停留在一鳞半爪的非本质形象上下工夫, 必然造成失败。但这不是否定观察与记忆、分析与比较的重要性, 而是强调不要以一概全。因为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 若一味强调写实, 难免流于拘谨、胆怯、保守, 缺乏大胆创新精神;若一味强调概括取舍, 难免陷于浮光掠影, 不求甚解的境地, 失去耐心、细致、深入、刻苦的精神。因此, 二者不可偏废。例如我国著名现代画家齐白石, 以冼炼质朴的写意画称誉于世, 其实他早期画过不少工细入微的工笔画。美术课堂中概括与取舍应在深入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的基础上, 再去求概括简化。获得去枝节求整体, 去繁琐求精炼, 去表象求实质等的表现方法。例如在第五册《绘画创作》这一单元课堂中,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漫画创作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增强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观念,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和初步掌握创作漫画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抓形象特征并予以夸张变形的能力。如面包车的基本特征是一块面包形的四方体, 侧面看有两个轮, 只要具备这个四方块和两个轮子, 无论怎么变形, 人们还可以认识它。通过观察让学生对面包车加深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然后概括取舍, 这样一幅形体的变形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在美术课堂中必须抓住这些要领, 培养学生大胆而严谨的态度, 客服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等不良习气, 发展大胆创造精神。

三、培养学生想象与创造的能力

想象与创造在学生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小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想象与创造力, 不仅对学生的智力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对未来的成长早就具有深刻的影响, 没有想象就谈不上创造发明, 更不可能有科学预见。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想象画教学中, 要向学生交代, 想象画应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不必完全受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约束, 凡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仙境人间的各种事物, 均可纳入画题, 既可以反映现实, 也可进行虚构;既可采取写实的手法, 也可采用装饰性的、夸张弯形的以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进而开阔学生视野。通过回忆、联想、想象与现实生活中感知的事物发生联系, 产生推理、联想或幻想或虚构等形式去表现主题。如在第三册《欣赏》的教学时, 教师应讲解有关雕塑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对雕塑艺术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开拓学生视野, 提高艺术素养, 使学生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雕塑艺术的美, 并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思想教育。又如初一年级的创作画《我的妈妈》, 教师应引导学生不仅要画出妈妈的形象, 还要表现出妈妈的工作, 是教师、护士、售货员, 还是清洁工……要让别人看出我的妈妈是干什么的?这样学生开始回忆、想象、构思, 进行创作活动。虽然有些天真幼稚可笑, 但能反映出一定的主题, 表达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感情, 也显示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并且在能力上得到了发展。

3.美术基本能力试题 篇三

“基本能力”试卷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所提出的测试目标和考查要求,整个试卷以高中新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六个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学习领域的整合,着眼于知识、能力、素养、情感与价值观的有机联系,着眼于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努力做到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基于单个学习领域而高于单个学习领域,联系生产生活而高于生产生活的直接经验,体现知识、能力、素养、情感与价值观等要素的综合性运用,重点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与应用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人文科技综合素质,使试题的导向有利于全省在各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实际效果来看,“基本能力”试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测试目标。它无论对高校选拔优秀学生,还是对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首次新课程高考的亮点

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利于实现考、改合一。对于中学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正面导向作用

“基本能力”试题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引导中学按照高中课程方案要求开齐开好课程。试卷不强调各领域、各学科所占的分数比例,2007年试卷中六个领域所占的卷面分数分别是:技术15分(信息技术9分,通用技术6分)、艺术17分(美术7分,音乐10分)、体育与健康7分、人文与社会28分、科学24分、综合实践活动9分,各领域所占分值比例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有利于纠正文理偏科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关注与热爱生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与社会实际问题;四是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素养、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试卷共设有11道大题,54道小题,覆盖了六个学习领域,兼顾了文理科考生,命题面向生活和社会实践,凸现了对知识、能力、素养、情感与价值观等各要素的综合考查。在第Ⅰ卷的15道小题中,人文艺术领域的有4道小题,健康与体育领域的有6道小题,科学、技术领域的有5道小题。第Ⅱ卷共有8道大题,各大题都力求整合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领域,并兼顾知识、能力、素养、情感与价值观等考查目标。如,第九大题重点考查情感态度。涉及了亲情、友情、乡情、爱国情等不同层面的情感;第十大题重点考查价值观,涉及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面对挫折的态度等;第十一大题重点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试卷设计立意较高,具有比较周密的整体考虑和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

第Ⅰ卷分人文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生活中的科技三大版块。第Ⅱ卷的8道大题涉及了科学发展、创新、和谐、多样性、科学与艺术、情感、价值观及研究性学习等内容。在每道大题的设计上,均强调题干与主题的关联、小题与大题的关联及每道大题之下各小题之间的关联等逻辑关系,确保了试题结构的严谨。例如,第四大题题干为:2006年12月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方针,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科学发展的主题之下,第16题涉及“绿色GDP",第17、18题涉及山东产业结构,第19题涉及节能,第20题涉及统筹城乡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试题选材注重时代性、科学性、经典性、多源性、生活性与审美性,并凸显齐鲁文化特色

试题选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整个试卷都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创新体系等新理念渗透到了试题的设计中;奥运会等活动与内容成为试题的背景材料。材料多来自经典性文献和权威性书刊,保证了试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试题设计还充分重视材料的人文内涵与审美观感。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活力与魅力。如第48题引用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等材料,都有很强的审美性。 另外,许多题目还都注重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尽量选用生活气息浓厚的材料,如关于全国爱牙日、天气预报符号等方面的题目。试题的设计同时也关注了材料的地方特色,如第17题考查了关于山东省1999—2005年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第18题考查了关于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情况,第28题考查了孔子的人本思想,等等。

试题设计注重基础性,考查范围广泛,艺术领域还涉及了小学和初中内容

试题设计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艺术领域的试题还涉及了小学和初中知识。如第30、42题所考的音乐内容是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的,学生答错答案不但涉及高中复习的问题,还涉及到小学、初中课程开设的问题。其中的第30题,整个山东省考生的正确率不足5%,那是因为其中识谱、节奏、节拍的强弱是音乐中的识谱能力,这是需要在长时间、反复的读谱练习中才能认识和掌握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再如第43、45题,考查的内容包括情感体验、美术语言和社会观察能力,这些都是考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的,需要长期的积淀才能正确做答。艺术领域的试题设计充分体现了该领域的学科特点,深刻说明了培养学生艺术素养需要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深化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保持“小学基础好,初中腰杆硬,高中质量高”的良好局面。

突出对人文与科技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切实考查基本能力

试题突出了对考生的人文科技素养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尽量避免让考生通过死记硬背知识应对“基本能力”测试。试题以考生所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为依托,以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基本能力为考查重点,既重视考查考生以所学知识为依托进行知识创新、信息处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回避体现人的基本素养的最基本知识,以及对知识与能力作统一的把握与理解。试题实现了对考生进行应知应会基本能力考查的目标,同时也摒弃了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反而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高考“基本能力”模块必须更

加关注人的发展

通过这次新高考“基本能力”模块的检验,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不足,看到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必须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更加注重教育的实效性。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好课程

“基本能力”测试包括六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按照课程设计开齐、开好课程,这是应对基本能力测试的最有效措施。如果轻视“基本能力”测试的相关学科,开课不齐、课时不足、开课质量不高,甚至个别学科根本就未开课,存有观望、等靠的侥幸心理,对学生而言是极不负责的。学校一定要立足校情和学情,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保证依据各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对高一、高二的教学不足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想方设法,力争在最短的时间给学生补课,让学生掌握相关学科主干性、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以适应基本能力测试的要求。同时,也要把“基本能力”测试的应对从小学和初中抓起,加强义务教育学段和高中学段在“基本能力”的教学内容、学习心理、教学策略等层面的衔接,建立应对“基本能力”测试的长效机制。

加强管理,保证科学、高效的备考

建议学校成立“基本能力”备考领导小组和教研组,领导小组负责“基本能力”备考的宏观调控、工作协调、信息保障和方向指导;组织成立“基本能力”教研组,让责任心强、学业知识扎实的骨干教师任组长,从六个学习领域任课教师中选拔出优秀教师组成学科组,教研组长要协调好六大领域的教学情况,协调好课时、进度、作业量,正确处理好练习与考试、考试与讲评的关系,做到学科学习与日常积累相结合、分科推进与团体应对相结合。加强校本教研,研究学科知识和技能,围绕学科主题、生活主题、时代主题进行主题研究,提高备考内容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主题研究要符合“基本能力”测试命题指导思想和九项测试目标的要求,主题数量要适量、难度要适中。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要主动合作,在集体备课中充分发挥出集体的智慧,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备考效益。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要把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采用捆绑式评估,双向承包,承包到学科,承包到班级。

加强对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和高考试题的研究,把握正确的备考方向

想让学生在高考“基本能力”试题中拿到高分,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基本能力”测试考试说明,真正明确“基本能力”测试的内涵、命题指导思想、测试目标、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做到方向对、路子正,切忌将“基本能力”测试与“综合能力”测试混淆甚至等同起来。“基本能力”测试强调命题导向与学科课程目标相一致,试题设计应符合所考查学科能力的特点,教师要按照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体现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全面落实课程目标。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真实反映和忠实体现,教师要对2007年高考试卷细研深究,把握试题特点。精心进行研究,科学预测命题趋势,准确把握备考方向。

注重基础,加强综合,保证备考效果

“基本能力”测试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它也特别注重“整合性”,强调试题均采用综合题的形式,打破学习领域与学科界限,以研究主题的形式,借助一定情境对各相关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的整合,而不是机械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的比例。这种“基础性”“整合性”的命题特点,决定了教师只有采取着眼于基础、加强于综合的策略,才可能取得比较理想的备考效果。着眼于基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倡导情景教学,加强学科间综合。学科间综合是对围绕特定情境和问题而触发的具有内在关联的不同领域与学科间的知识、能力的互动互证;综合的切入点是某种知识技能与社会生产生活具体而有机的联系;综合的目的在于通过多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互动互证解释自然或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如,以2008年我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为题材,可以考查有关的建筑结构的设计、福娃的设计等等,把时代性、生活性、综合性融入到课堂去。

联系社会热点,学以致用,有效提高“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测试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反映时代变化,体现时代精神。各科教学中应尽力挖掘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以知识的灵活应用作为学习目标,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时代进步,特别应关注山东特色的文化、经济等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综合,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增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能力及人文素养。

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全面提高“基本能力”

因材施教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要针对文科与理科学生、特长生与普通生、复习生与应届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层推进,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能力”;针对学科特点,依据不同学科教与学的规律,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学科教学过程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

精选科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要依据“基本能力”命题指导思想精心命制练习和试题,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和热点精选情景,围绕情景确定命题主题,再围绕主题设计试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试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时代性”和“开放性”。要做到科内训练与“基本能力”测试相结合,在月考中增加“基本能力”测试,做到以考促学,实现学、考、练的高效结合。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教师要指导考生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克服思维定势;要为学生设计答题纸,要求书写认真规范,布局合理,能用简洁、清晰、逻辑性强的语言或其它形式准确地表述问题,提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答案书写在规定位置的表达能力,适应网上阅卷。

以学科教学为主,努力营造“基本能力”应考的良好氛围

“基本能力”备考应以学科教学为主,着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专题讲座、校园广播、校刊校报、班级墙报、局域网和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努力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能力”的系列性、动态性、新颖性的校园文化,使课堂教学与氛围创设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营造“基本能力”应考的良好氛围。

4.美术基本能力试题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 A.霍奇金淋巴瘤 B.非霍奇金淋巴瘤 C.Kaposi肉瘤 D.子宫颈癌

2、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____为中心。A:劳动 B:科研 C:教学

D:社会服务

3、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分别是目的性、认知性和。A:序列性 B:针对性 C:方向性 D:实在性

4、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5、ABC理论中,B指。A:诱发性事件 B:个体的情绪 C:对事件的看法 D:个体的行为反应

6、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A:工具书 B:必备书 C:宜看书 D:须知

7、教师通过一定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某一行为向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教学技能是()

A:课堂对话技能 B:课堂倾听技能 C:课堂反馈技能 D:课堂强化技能

8、”私德教育”的核心是()A:家庭美德教育 B:尊老爱幼教育 C:做人处事教育 D:交往礼仪教育

9、实际意义取决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人们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理解的是()

A:约定性定义 B:描述性定义 C:纲领性定义 D:操作性定义

10、幼儿园基本活动是____ A:游戏活动 B:幼儿学习

C:教师有计划的教学 D:幼儿的一日生活

11、品德的基础是()A:道德意志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2、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3、学生学业成绩检测与评定的方法主要有考察和考试两种,考查主要包括()A:口头提问、书面作业检查、随堂学绩测验 B:书面作业检查 C:随堂学绩测验 D:作业检查

14、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__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15、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特点。A:教育性 B:指导性 C:间接性 D:交往性

E:重视个别差异

16、当教室中一片喧哗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17、—Would you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us?—Yes,____ I’d love to.I’m afraid I have no time. A:So B:But C:or D:And

18、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19、在教育过程中,许多学校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对学生的影响,这属于()A:艺术教育 B:自然教育 C:社会美育 D:美育教育

20、从词性上说,幼儿对掌握最早。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21、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学者是。A:维果茨基 B:赞科夫 C:皮亚杰 D:布鲁纳

22、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因此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的原则。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

B: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C:尊重幼儿 D:重视实践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____ A:假性失眠 B:情境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

2、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3、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__。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模糊综合测评法

D.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4、”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____ A:学记 B:论语 C:五书四经 D:说文解字

5、情感活动强烈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6、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__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社会经验 D.感性经验

7、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的方法是__。A.自陈量表法 B.主题统觉测验 C.罗夏克墨迹测验 D.句子完成法

8、皮亚杰依据儿童认知的特点,把游戏分为感觉机能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规则性游戏

9、学校咨询活动要取得成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观参与 D.个别学生,个别问题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10、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____中。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1、学校产生于()教育阶段。A:古代 B:原始 C:近代 D:现代

12、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教育具有。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科技功能 D:文化功能

13、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____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14、校风的中心是()。A.学风和教风 B.班风 C.教师形象 D.领导形象

15、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____ A:学习需要 B:学习准备 C:学习目标 D:学习期待

16、当今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重知识轻能力

B: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

C: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唯成绩是论 D:制约教学改革,标准固定划一 E:以上问题都不是问题

17、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相一致的特点是__。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8、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A:受教育的权利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 E:人身自由权

19、公式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____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多段随机取样法 D:定额取样法

20、下列对“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描述正确的是()。A.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B.客观现实支配心理发展

C.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D.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21、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__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5.中学美术教师能力测试题 篇五

姓名

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_________。”

2、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_______;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涨县的杨家埠。

3、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______式和______。

4、《纺织女》一画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_____。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______创造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表现了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不屈精神。

5、法国浪漫主义大师______创作的《________》,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6、沈周、_____、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7、欧美设计思想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强调______,即器物的适用性

8、传统广告的四大媒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现代仍然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9、透视学中,作画者眼睛的位置称为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马家窑文化 d、红山文化

2、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口号的是:()

A 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蔡元培

3、巴黎圣母院是属于西方美术上()风格的建筑?

A 罗马式

B 巴洛克式

C 哥特式

D 拜占庭式

4、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A 叶浅予

B 丁 聪

C 华君武

D 张乐平

5、画家鲁本斯是欧洲美术史上()美术风格的代表人物?

A 罗可可美术

B 巴洛克美术

C 新古典主义美术

D 浪漫主义美术

6、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A 红、黄、蓝

B 红、绿、白

C 绿、黄、紫

D 黄、绿、白

7、美国现代建筑家莱特,提倡“有机建筑”的设计思想,以下选项中为他所设计的著名建筑是()。

A.悉尼歌剧院 B.流水别墅

C.爱因斯坦天文台 D.芝加哥百货大厦

8、“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人物有()

A 莫 奈

B 苏里柯夫

C 米 勒

D 罗赛蒂

9、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的灯具,利用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 B.银错铜牛灯

C.铜雀灯

D.长信宫灯

10、杰出的设计大师米斯,用现代材料设计了1929年巴塞罗纳博览会德国馆,全面体现了他的“()”的设计思想。

A.形式服从功能 B.少则多

C.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D.机器美学

三、问答题(10分)

1、如何进行教学评价?请从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两方面来谈。(5分)

2、新课程标准追求的理念是什么?(5分)

四、案例分析(20分)

《中国结》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略 教学重点:略 教学过程:

(一)赏析导入:

出示双钱结、万字结、吉祥结、盘长结等中国结。同学们,这是什么?(中国结)。漂亮吗?(漂亮)。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自己亲自动手编织一个呢?(有)。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中国结》。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分析、探讨中国结的形、意与结各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中国结这一独特而又古老的结艺。

2.教师示范:(1)先易后难,首先练习编织平结。教师把丝绳用大头针钉在泡沫板上,一边走线一边讲解。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其规律,平结是最古老最实用的基本结,可作手链、表带、小挂饰甚至服装等。(2)吉祥结的编织。教师出示吉祥结的编结步骤图,先编好线路,然后按照步骤图走线,强调注意用大头针固定丝绳以免滑走。走线完毕,到了抽结形最关键的一步,教师再次强调结形一定要先抓耳翼,逐段一点一点的抽,还要注意线路有无扭转。另外结形不可抽得太紧,否则失去美感。然后修饰结形,在中心空隙处缝上与丝绳颜色相配的珠子,线头打个简单的结完毕。

3.看结欣赏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要学生注意首先心境要轻松平和,耐心细致。刚开始先用大头针将线固定在泡沫板上,可用普通发夹来“引线”,按着图解的步骤依样走线即可。

(四)课堂总结: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根据中国结的艺术特征讲评学生的作业,指出不足。鼓励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送给自己最亲密的人,传达出特别的祝福

问题一:请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对《中国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10分)

问题二:如果是你,你将如何设计教学过程?请把你的设计思路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200字)(10分)

6.美术基本能力试题 篇六

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培养劳动者是__。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历史学家们认为“l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____ A:印度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国家

B:陆羽以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被称为茶圣 C:茶兴于唐,盛于宋

D:花茶是用茶叶和香茶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香茶

3、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__。A.记忆知识 B.直观知识 C.理性知识 D.应用知识

4、”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者是__ A.马卡连柯 B.巴班斯基 C.赞可夫 D.凯洛夫

5、一般来说,教育的影响往往不能马上就显露出来,教师的劳动效果最终要在学生参加独立的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检验,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6、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A:学校 B:地方 C:中央 D:家庭

7、()是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A: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B:教育实体的出现 C:学校的产生 D:学制的建立;

8、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A:自主化 B:社会化 C:教育化 D:虚构化

9、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专家教师通常是用方法,慢慢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A:导入式 B:实验式

C:迂回曲折式 D:开门见山式

10、下列哪项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E:重视个别差异

11、在素质教育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的是。A:智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家庭德育

12、下列选项属于心智技能的是__ A.弹琴技能 B.阅读技能 C.记忆技能 D.运算技能 E.体操技能

13、从入学开始。有些同学对别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如何行事,属于____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老师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4、”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是学习方法指导的()A:目标 B:内容 C:过程 D:原则

15、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____ A:讲演慢一点

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 C: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D:在黑板上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

16、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____ A:课堂管理 B:课堂纪律 C:课堂规范 D:课堂控制

17、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E:重视个别差异

18、幼儿学习的图书一般都是鲜艳的图画书,和大学课本单纯的白纸黑字不一样。这是利用了感知规律中的。A:适应现象 B:对比现象 C:联觉

D: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19、课程论侧重研究()A:教什么 B:如何教

C:教科书编写 D:学习策略

20、幼儿教师是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____的特点。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21、若“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可能都具有额叶皮质”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不必然的 B: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必然的 C: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

D: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可能的

22、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单、灵活,以____为中心,并有预见性。A:复习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联想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过程。A:练习训练 B:情感体验 C:认识 D:实践

24、”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25、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这主要遵循____的德育原则。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E:启发诱导原则

26、学生刘某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按规定完成义务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刘某的受教育权利,具有保障责任的是。A:刘某的监护人 B:当地教育机构 C:儿童福利机构 D:当地人民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中共同创造的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称之为__ A.学校机构 B.学校体制 C.学校文化 D.学校制度

2、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A:原型选定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3、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4、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__.A.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

B.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与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D.注意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5、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__。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6、学生管理的特点有()和沟通性。A:复杂性 B:全面性 C:教育性 D:周期性

7、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A:《法国组曲》 B:《月光奏鸣曲》 C:《悲怆交响曲》 D:《荒山之夜》

8、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B:教育投资

C:文化发展水平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按照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将学生的常规管理分为()A:品德常规管理 B:学习常规管理

C:教育活动常规管理 D:学籍常规管理 E:生活常规管理

10、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__。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1、教师的地位应包括__。A.社会地位 B.学校地位 C.经济地位 D.政治地位 E.文化地位

1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特点。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13、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人手。A:情感 B:意志 C:行为 D:认识

14、教学方法的意义具体体现在()A: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 B: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C: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D: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

15、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16、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__。A.对象不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17、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A:布鲁姆 B:奥苏贝尔 C:杜威 D:布鲁纳

18、思维的主要特征为__。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19、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____ A:《宪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教师法》 D:《教育法》

20、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____ 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任务

21、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多少,表明发散思维的【】 A.独创性 B.变通性 C.流畅性 D.新颖性

22、道德情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青少年儿童最重要的是(()A:集体主义情感 B:义务感 C:责任感 D:羞耻感 E:事业感

23、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指的是____ A:仁、义、礼、智、信 B:仁、义、礼、智、勇 C:忠、孝、仁、爱、信 D:知、礼、义、廉、耻

2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5、投射法测量了人格__层面的内容。A.意识 B.无意识 C.客观 D.自然

7.一堂有趣的美术课的基本参数 篇七

关键词:有趣;美术课;参数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47-01

美术课不仅能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净化学生的心灵,而且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丰富学生空间思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其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砍掉美术课,这是不符合小学教学规律的,就是上了学生也是蒙混过关,老师在黑板上画什么,学生能够也就跟着画什么,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没有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没有开发学生的潜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好奇、善于形象思维、长于幻想,老师要上一堂有趣美术课,我个人经过长期探索,认为有趣的美术课有以下几个参数,本文详细阐述。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他驱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一种恒定的内动力,学生不仅喜欢学、而且学的轻松愉快,始终保持敏锐灵活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对于美术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

1、充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是一种将声音、图像、清晰地再现荧光屏上,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体味美丽的画面、悦耳的声音、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学生能够清晰看到创作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爱动手的良好习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生画西红柿时,我播放了西红柿画法,学生想到苹果的画法有点和西红柿的画法有点近似,我要学生想象苹果咋画,学生非常感兴趣,根据自的想法画了苹果,最后总结两种画法的区别,学生总结非常好,其原因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教师要鼓励学生 充分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阶段,天生的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希望得到老师肯定和认可,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科学的评价方法,更多的是要包容、鼓励,对于好的美术作品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的作品优上加优,对于稍次一点的作品,要评价出它的优点,指出缺点,指明创作的方向,对于后进生要启发他们,让他们尽快走进美术的大门,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让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感悟成功的喜悦,感悟美术的魅力。

3、开展画展,升华学生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我们可以举行课堂画展比赛,激发他在创作中进行创新思维、开发自己的潜力,升华美术表现手法和笔法,学生一看到自己的作品上墙展示,感到有一种自豪感,小小的成就感,认可感,这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手段,可以把学生旺盛的精力引入到美术上来。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创新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体,没有创新智慧又如没有芳香的花朵,人不创新犹如死亡,美术课不可逆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作时要给学生富有启发性的示范和讲解,打开学生智慧的天窗,我讲了历史上的“踏花归来马蹄香”如何来表达这一主题,好对学生“踏花”的还能自言其说,说的还有道理,画一匹马在花海中朝着养马人的房屋奔跑,“马蹄香”就说不好了,我说“香”只能闻到,看不到,但是可以在飞奔的马蹄上画上几只蝴蝶,就能表现“马蹄香了”接着我让学生如何画月亮、画太阳、画风,学生进行了创新思维,进行自主探索,遇到难题进行讨论,有个学生画月亮,画了个圆、在圆的四周画了云朵,他说是画的月亮,有个学生反驳说,他为什么不是太阳,太阳周围也有可能有云呀,要我说话画月亮最好画过圆,在四周稀稀拉拉画上几个星就行了,星星在晚上才有,月亮不是在晚上出现吗?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了,那为什么星星要稀稀拉拉的,画密一点更好吗?这个学生反驳说,曹操的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月圆时星星哪是密密学生布满天空呢?思维气势磅礴,闪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还要加强合作能力,手工作品的创作一个人很难完成,准备材料,设计步骤,表现手法的探讨,都需要学生合作,学生在合作中增强合作能力,树立合作意识,分工合作,树立在合作中的责任感,树立集体荣誉感。

三、科学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内省,分析得失,改进学习方法,找出今后的学习方向。

四、美育中要渗透德育教育

8.美术基本能力试题 篇八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罗扎洛夫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创造的轻松有效的教学方法称为()A:发现法 B:范例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自学辅导法

2、从活动的形式来看,课外活动具有()A:自愿性和选择性 B:灵活性和多样性 C:独立性和自主性 D:轻松性和娱乐性

3、下列哪一项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中为人师表的规范要求?()A:幼儿园小班张老师上班时间玩手机

B:某幼儿教师视每个幼儿的家庭条件而区别对待不同幼儿 C:某幼儿教师在工作之余还对小学生进行有偿家教

D:某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现有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已足够应对幼儿园的学生,故不再需要继续探索创新

4、幼儿园应当健全,建立校外人员入园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园外机动车人内,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园。A:定期检查制度 B:安全工作档案 C:门卫制度 D:报告制度

5、火箭发射、同步卫星发射都选在晚间7~9点,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A:晚间天气条件好,风速低,有利于火箭发射 B:晚间气温低.有利于卫星保养和火箭的散热

C:当卫星到达同步定位点时。卫星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正好对准太阳,能保证太阳能向卫星持续供电

D:选在晚间发射隐蔽性强.不易被其他国家卫星或飞机侦察到

6、”习惯化”指标可用于测量前语言时期儿童的__。A.感觉 B.知觉 C.语言 D.记忆

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____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8、儿童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说明其处于。A:自我认识的发展阶段 B:自我感觉阶段 C:自我观察阶段 D:自我体验阶段

9、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A:教学大纲 B:教科书 C:参考书

D:教学进度计划

10、目标管理是一种以__为中心的管理。A.上级管理 B.自我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1、不同层次的课程文件有__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育规划 E.课改方案

12、在空间知觉中,对物体属性的知觉不包括____ A:方位知觉 B:形状知觉 C:距离知觉 D:颜色知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 B:问卷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4、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主张“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A:布鲁纳 B:凯洛夫 C:杜威 D:陶行知

15、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A:模象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16、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A:《新编教育学》 B:《教育学》 C:《新教育大纲》 D:《实用教育学》

1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__.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8、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____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不变

19、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张、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__ 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

D.并例结合学习

20、学生法语学得扎实、巩固以后,再学英语就更容易,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21、小学生在饮食安全方面做法不妥当的是。

A: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2、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____,制定本法。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23、冯忠良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不包括____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分析 D:原型内化

24、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____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想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25、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青少年儿童权利的重视,体现所有儿童都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精神的重要原则是()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基本权利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26、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证明的是____现象。A:变式 B:定势 C:迁移

D:原型启发

27、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__。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28、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____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9、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级管理。A:三 B:四 C:一 D:二

2、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__ A.客体

B.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C.主体 D.从属者

3、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__。A.上课 B.课外辅导

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D.备课 E.批改作业

4、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错误的说法是。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的过程

5、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经历了()阶段。A:初识 B:组建 C:形成 D:发展 E:解体

6、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的成分。A:自我评价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觉醒

7、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将课分为__。A.新授课 B.巩固课 C.技能课 D.检查课 E.练习课

8、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____ A:安全 B:自我实现 C:归属和爱 D:尊重

9、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定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0、运用奖励和处分法应注意的要求是__。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C.发扬民主

D.注重宣传和教育 E.坚持严格要求

11、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____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12、以下不属于小学教育特点的是。A:义务性 B:基础性 C:全面性 D:专业性

13、教育目的制定的客观依据有__。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理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4、下列选项属于心智技能的有()A:读书 B:跑步 C:记忆 D:计算

15、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____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16、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属于____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17、《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学生习作中标点符号的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A:逗号、句号 B:冒号、引号 C:问号、叹号

D:省略号、书名号

18、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____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19、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可靠度 20、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

21、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__ A.注意集中能力 B.注意稳定能力 C.注意转移能力 D.注意分配能力

2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__。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E.自我强化

23、关于程序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激活速度较慢 B:通过观察行为测量 C:不发出行为指令 D:提取需有意识搜寻

24、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25、老师让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采用的德育方法是__。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26、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证明的是____现象。A:变式 B:定势 C:迁移

D:原型启发

27、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__。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28、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____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9、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A:观察法 B:实验法

上一篇:考查课考核管理办法下一篇:学生干部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