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常见的写作手法(共7篇)
1.诗歌常见的写作手法 篇一
二、抒情方式
(1)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场景和环境表明爱憎喜怒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你看, 在暮色茫茫中, 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痛苦到了极点。
(2) 借景抒情。诗人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 通过景物来抒发。生活中的松、竹、溪流、古道、落日、明月、清风及大江都可以成为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一直把友人送上船, 船已扬帆而去, 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 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 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这两句诗看起来是在写景, 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的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注视中吗?
(3) 融情于景。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句句写景, 诗人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写, 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 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 显示了故都的荒凉和没落, 更透露出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无限感伤。因此, 诗词里的景与情, 一般来说, 情是关键, 如果没有真挚、深沉的情, 那么它所寄予的景, 不过是幅没有艺术加工的风景画。
(4)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景物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 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中三四句“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道出了蕴涵的真理, 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自能声名远播, 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质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三、表现手法
(1) 以小见大。如《赤壁》是一首咏史诗, 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可谓大内容、大主题, 但这大内容、大主题都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由一个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的年代, 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二乔”不曾被捉去是小事, 但这小事却同东吴霸业很有关系, 霸业的存亡同“二乔”的命运一样, 也是系此一战。如果连“二乔”都被曹操虏去, 那么整个东吴生灵涂炭就可想而知了。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形象性的诗句, 即以小见大, 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2) 衬托。又叫映衬, 就是为了突出强化主要事物, 用另外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 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地
古人说的“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无不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书籍始终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根本, 虽然现代社会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籍了, 但我认为书籍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也对课外积累与课外阅读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6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看出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仅靠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而实际上, 许多学校的课外阅读指导已流于形式, 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课外阅读面的拓展, 制约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降低了课外阅读目标的达成度。许多家庭的藏书少, 学生自觉性差, 课余时间, 电视、网络等媒体成了他们的最爱。因此, 课外阅读指导对于从事母语启蒙教学的小学老师来讲任重而道远。那么, 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繁复杂的阅读世界, 去博览群书, 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呢?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 让学生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 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让他们从内心想读。
1. 巧借精彩的故事, 激发阅读的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 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 学生会个个精神抖擞。在学完历史小话剧《负荆请罪》之后, 我趁机声情并茂地讲了将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在讲到精彩之处时, 我戛然而止, 让学生自己课外去读故事的结局, 并读读《史记》的其他故事。这样一来, 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
2. 树立阅读榜样, 形成竞赛氛围
经常表扬课外阅读活动中的优秀学生, 树立榜样,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鼓励学生学习优秀, 超过榜样。我还组织读书读得多的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 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3. 欣赏读书名言, 激励学生
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评说、欣赏, 让学生认识读书的益处, 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4. 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激励学生
给学生讲名人与书的故事, 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毛泽东读书》等故事, 让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 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 对书的渴望,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二、帮助选择阅读内容, 让学生能读
现在社会上的课外读物浩如烟海, 哪些书能读, 哪些不能读, 哪些书适合什么样年龄段的孩子读, 不要说让学生自己去选择, 就是让家长去选择, 恐怕也很难选择。所以老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突现出来的表现手法。如杜甫《孤雁》中“野
或鲜明强烈, 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语言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要把握诗歌中典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 熟悉典故的来历。如李白的《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曾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垂钓, 得遇周文王, 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 后被商汤聘请, 助商灭夏。这两位古人开始在政治上并不得志, 但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 提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 又激
鸭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用反衬手法, 以野鸭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又如王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似乎矛盾, 其实不然, 诗人在这里是以动衬静, 假如周围一片喧闹, 人们也就不会在意钟磬的袅袅余音了。
(3) 曲笔。写文章故意离开本题, 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如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面上诗人指责商女, 实则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座位
中那些点歌的人———只顾自己享乐而不顾起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5) 虚实相生。在诗歌中, “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 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
(4) 引用典故。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读物。选择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应该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原则, 而不能只局限于读《作文选》之类的纯习作的东西。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读读注音读物, 如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等;中高年级可以读读中外名著、传奇、惊险小说、历史故事等。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教课文指导学生选择, 如教过了《林冲棒打洪教头》, 可以指导学生读读《水浒传》, 教过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以后, 可以指导学生读读《鲁宾逊漂流记》等等。这样, 不仅有效地对学生课外阅读内容选择作出了指导, 更能巩固课内阅读的效果。同时, 协调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
三、教给阅读方法, 让学生会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但是有的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只凭兴趣毫无目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 对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只不过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 也不懂得积累知识, 吸取技巧, 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 而且会读, 要读得更好更有实效。
阅读的方法很多, 应该因人而异, 低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读通顺, 读正确, 能说说故事大致内容, 知道好坏善恶就行。而中高年级除了达到以上的要求之外, 还要能有自己的阅读感悟, 可以是思想内容上的感悟, 也可以是写作方法上的感悟, 但要求不宜过高, 否则会磨灭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另外, 还可以将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 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等等。
此外, 阅读还有精读与略读之分, 对精彩的段落应该仔细研究, 熟读成颂。
四、开展阅读活动, 让学生乐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 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 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 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 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地鼓励,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 会坚持大量的更广泛的阅读, 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 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 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 因此, 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 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靖江新桥中心小学)
出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 前两句写诗人因归期难料, 秋夜听雨, 倍感孤寂凄凉;后两句想象他日两人重逢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虚实相生, 表达了彼此的相思之情。
2.衬托手法的常见类型 篇二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湖北襄樊三中高三(7)班的刘楚笑。在最近几次考试中,衬托手法的考查屡屡出现在各地语文试题中。但当我上网搜索时,却发现都没有一个系统的说法。因此,我想请教你们给出一个系统的讲解,不知可否?谢谢啦!
教师答疑
楚笑同学你好,衬托确实是诗歌鉴赏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具体来说,“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灭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通常有以乐景反衬哀情,哀景衬乐情,以动衬静等等。为了使大家有章可依,现将古诗词中常见的衬托手法归纳如下:
一、用哀景衬托愁苦之情
诗人借用衰败、萧条冷落、色彩暗淡之景烘托人的愁苦、伤感之情。如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这首诗写了诗人到了渡口,天已晚,只有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沧凉黯淡的傍晚景色衬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之情;最后诗人用了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家乡的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越近;而诗人离家愈远,这更引起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二、用乐景衬托欣喜之情
乐景,指美好之景,它通常给人愉悦的感受,诗词中也常用美好的景物来烘托美好的心情,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写了钱塘湖早春之景。西湖水涨,春水满湖、水色天光,白云和湖面的波澜连成一片。黄莺抢着向阳的暖树来一展它圆润的歌喉,燕子啄泥衔草筑新巢。西湖边到处是绿毯似的嫩草,平坦修长的白沙堤两边垂杨拂堤。人们在大好春光中骑马游玩。当时作者在杭州任刺史做了一些足以自慰的政绩,在政事之余常到西湖一带游赏,面对早春的西湖,作者的欣喜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西湖勃勃生机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正衬手法,正衬也称烘托。它是以周围的景物烘托渲染中心事物,这是以次景托主体的方法;或者是以周围的环境气氛烘托渲染诗中主人公的情思,这是一种以景托情的方法。
三、用哀景反衬人的昂扬、欣喜之情
衰败之景通常引起人的愁苦之情,但诗词中也时常有写面对这样的景引起与愁苦相反的心情,通过景情的反差来达到强化昂扬、欣喜之情的目的的诗词。如陈羽的《从军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这是一首写风雪中行军的诗。前两句写从军的将士面对的极为恶劣的环境。莽莽的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了,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树梢被狂风折断。后两句写在这样恶劣的风雪中行军将士不但没有退缩,而且举着成行的红旗,吹着横笛正在向山峰行进。环境越是恶劣,越能反衬出士兵们高昂的士气,无所畏惧、一往直前的精神。如果是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的环境便难现行军将士昂扬的士气和无畏的精神。
四、用乐景反衬人的离别愁苦哀情
诗词中为了突出人的痛苦、哀愁,有時也用令人愉悦的情景来作衬托,借助情景的不协调形成鲜明的反差,达到强化人的愁苦之情的意图,以欢悦之景写愁苦之情更加凸显人之愁苦。我们来看下面的诗: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①毵毵:柳叶枝条下垂貌。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刘诗用“猿哀啼”“暮色江头”“孤舟”一系列意象构成了一幅悲凄的画面,以哀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对朋友被贬的同情,及依依不舍之情。韦诗用“晴烟”“垂柳”“江南春色”等意象构成了一幅色调鲜明、诗意盎然的美景,以此来反衬离愁别绪,即以乐景写哀情。
五、以景物的动(静)反衬环境的静(动)。
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呜。”其中“船尾跳鱼拨刺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的三至六都用了反衬手法,其特点是为了使人物或景物的特色突出,用另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景物放在一起对照
3.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篇三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1、 比喻
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此诗运用比喻使画面更形象生动,更易于彰显诗歌的主题。
再如:刘禹锡《望洞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运用比拟,能寓情于物,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可以使叙述生动形象,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可以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韩愈的《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3、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如:唐朝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唐朝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这一首诗歌中“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也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文中的“东风”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孙策的妻子,小乔是东吴主帅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文中的“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5、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用以讽刺或歌颂,感染听读者的作用。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愁生白发,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7、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条理清晰,阐发透彻;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在诗歌中就表现为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就用纯名词性的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8、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元朝阿鲁威作的小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就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再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诚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蓊蓊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带动全篇。
9、反问
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引人思考以求共鸣的作用。
如:王安石《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就在末两句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0、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再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11、互文
互文也叫“互言”、“互见”、“互文见义”等,它的特点是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它的修辞作用是言简意赅,语意含蓄,节省文字而又扩大了诗文的容量。
它在古代分为以下几种:
单句互文,就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字面理解,这句诗是“秦 3
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实际上,应该理解为 “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关口”。
对句互文,就是指下句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与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依据上下两句的关系,对句互文又可分为近义式和反义式。近义式对句互文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这两句诗应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反义式对句互文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从字面上看,前后两句对举,但在意义上两句都话外有音,而且是正反结合。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此种互文句用词更为简约而含义更为丰富。
隔句互文,就是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例如:“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这里的“十日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12、通感
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表现为具体事物之间相互比拟时的感觉挪用,还表现为将抽象事物具象化时的心灵沟通。
如: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一首诗歌中的“凤吹声如隔彩霞”就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超凡入神。作者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印象,给读者的感觉更生动具体,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
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诗歌就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在“暗香浮动月黄昏”中作者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
13、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法叫做衬托。这种修辞方法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关系不同,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反衬。
如: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写出了山林无比的幽静。
苏舜钦的《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以黄莺婉转的啼鸣反衬深院正午时的寂静、清幽。
14、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运用反复 可以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4.诗歌常见的写作手法 篇四
诗歌的写作,不是将文字裁成一行行就算是诗了。诗歌的写作,也不是将纯个人的情感和经验切碎、搓成文字后就变成诗了。诗歌的写作,更不是堆砌梦呓,灌注呻吟,玩水果拼盘一样弄成诗的。然时下的网络诗歌,几乎就成为了大锅饭和全民卡拉OK,然后又成为个人意识的渲泄物了。没有人愿意去操练基本的写作手法,没有谁愿意去了解多一些诗歌的艺术手法。这些常识性的东西,这些诗歌写作最基础性的要素,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掌握;就像还未弄清楚如何烧火与下油盐,大家就一哄而上操起锅铲就炒开了,你当厨师我也当厨师,大家都是大厨师!想想真是讽刺。若李杜二老还魂,见此盛况,恐怕嘴巴也只能张大成一个O型而合不上。
我无意大声奔走呼号,我只是一个诗歌的爱好者,我其实也是网络上的一个“炒家”,我“炒”的“菜”估计也没有多少味道。但我想以自己多年写诗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谈一谈这方面的一些基本功,或许能给有意探讨写诗的朋友们一点点的启发。我希望自己能把这些体会写成一个系列,但谁又能知道是否写得完呢?或许明天,俺不“炒菜”了,又改行去“卖菜”了。
比喻,在诗歌写作中可以说是运用得最多的一个手法了。最早可上溯到《诗经》,比如《魏风》中的《硕鼠》一诗,就是运用比喻手法,将肥大的老鼠比作贪婪的官吏,在这首诗里,老鼠是本体,官吏是喻体。关于比喻的定义,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的说: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郑玄《周礼·春官注》)。有的说:因物喻志,比也(钟嵘《诗品序》)。朱熹的《诗集传》则解释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果我们不拘于旧日经学家们牵附政教的说法,只从比喻最简单最基本的意义来解释,则比较统一的的意见是:把欲描写之事物借比为另一事物来加以叙述的一种表达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写诗,能不能运用好比喻与其它修辞的手法,就能从中看出他写诗基本功的好与坏。
对于比喻手法在现代诗歌中的运用,我们首先要弄清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即类也),以力求贴切;然后要求新(即奇也);最后要喻外有意(即志也)。哪么怎样才是类呢?这就要寻找事物的相似点,我们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发现很多事物之间相似的类出来:比如沙和雪,花朵和美人,流水和时光……这些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越接近,用之比喻就越贴切。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本体和喻体时要精加筛选,挖掘不同事物之间最相似一面的特征出来。事物之间相似的特征有时不是只有一点的,会有好多个类似点,比如沙和雪,从颜色上看,它们有白这个类似特征;从感觉上看,它们都给人柔和的感受;在运用两个事物进行比喻时,我们要根据自已诗的表达要求,来加以强调它们之间最相似的一面。如描述一女子沉睡的姿势,我们会选择用沙丘而不用雪,同一女子,如描述她的轻盈的姿态我们会用雪花而不用沙子,这就是根据表达的要求来选择喻体。在沙与雪的相似点之外,它们还有完全不同的另一些特征,如沙的沉重与雪的轻盈,用沙丘描述一女子沉睡的姿势,用雪当然也可以,但为什么用沙丘比较好呢?因为沙还会给人以实与重的感觉,而雪却相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沙丘做喻体会更贴切。
另,本体和喻体,可以是事与物,物与物,物与事,事与事之间相比;其特征可以是颜色,感觉,形状,本质意义,味觉,嗅觉等之间的联想。如“大漠沙如雪”,是把月光下白的沙(视觉)比喻成雪(雪自然已是白的了),这是以物喻物;又如“美人如玉剑如虹”,玉的润泽空透(视觉),滑与凉(感觉),洁净(本质)不是与美人的内涵很相似吗?挥剑时的弧度与剑主的胸襟,气势与虹的横跨迹象不是很吻合吗?再如前面的《硕鼠》一诗,将肥大的老鼠比作贪婪的官吏,就更是贴切得妙。
我们写现代诗,运用比喻时除了贴切,还要求新。新是指出新,创新,新颖,新奇。还是以前面的老鼠比作坏官来说,《诗经》之后,有过多少诗或文章这样比喻过了?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恐怕不少吧!那你现在再用这个来比喻就没意思了,吸引不了读者了,人家都用滥了你还拾起来做什么呢?就好像现在网络上的诗歌,大家都用太阳啊月光啊雪啊花啊什么的,读来没一点新意,会给读者留下印象吗?我想不会,不但不会,还让懂诗的人看着木然,就好像吃饭吃了几十年,你若问我对所吃的饭有什么感觉,恐怕我会一时茫茫然。朋友们,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吧!寻找别人没想到的东西,不要人云亦云,哪只能使你越写越可笑。不妨看一下这一节诗:
我的身体地形复杂,幽深、起起伏伏
是一块小而丰腴的版图
总是等着被占领、沦为殖民地
它的国界线是我的衣裳
首都是心脏
欲望终止于一条裂谷:
——节选自路也的《身体版图》
诗人描述自己的身体没像人们常见的哪样说像……似……如……而是说:是一块小而丰腴的版图/它的国界线是我的衣裳/首都是心脏。虽然这诗有一点暧昧,但它新颖而大胆,甚至,几乎,可以说是惊世骇俗,嘿嘿!够吓人的哟!哪么再看一下著名诗人洛夫先生的诗句:
战争有一张好看的面孔
左颊一面旗
右颊一块碑
——节选自《事件》
新而贴切的比喻,总是能带给我们新的审美体验与刺激性的愉悦,这是诗歌手法合理运用的.魅力之一,它使我们的诗歌发出亮点,至少,它不会让诗歌流于淡而无味。有贴切的比喻就有不贴切的,不贴切的比喻会使读者不知所云,甚至感到生硬,如:
缓缓的春风吹起来了
好象炸开了一把火
花烧着了
我的心也燃着了
——选自网络诗歌
春风用火来作喻体不是不可能,但就算要用,也许微微的烛火就够了;并且一下子从“缓缓的”就“炸开了”,也太勉强了一点。诗中或许是要表达花之怒放与人在春天里的激情,但在春暧花开的时候,温一点是不是比火一把要好呢?我们进行诗歌创新时,要新奇使人回味而不是使人惊奇而不解。
最后说一下一个好的比喻手法的运用,除了贴切自然与新颖之外,还要注意到它要表达的意,我把它理解为诗的情意,任何手法的运用,最终是要服务于全诗的题旨的,这样才能使其不仅仅只是个比喻。如上洛夫先生的《事件》一诗,战争竟然是一张面孔,这比喻够新奇的了,更新的还是:左颊右颊各不相同。旗与碑所指向的暗示意味无穷,使人对战争沉思不已,这就与他反映越战的题旨完全吻合,这个比喻没有任何的不适。而一些网络上的诗歌,也有很多惊人的比喻的,摘抄几句如下:
1、我的黑夜是一座树林
就好象左手是火焰山,右手是冷却塔
2、金属是那日光毒辣的刺
轧入我的心脏
3……
这些比喻很新,也很难解,或许是我个人水平所限,读不明白。写到这忽然就有点倦了,好与坏不谈也罢。我写这些有什么用处呢,没有谁会看,看了恐怕也收获不了什么,况且写成这不伦不类的样子,也可能会让人发笑。就此算了吧!
5.诗歌的描写手法 篇五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汩汩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练习
兰溪棹(zhào)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注释:(1)棹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2)鲤鱼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逆流,三天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
2、简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2、前两句是静景,写月色清爽皎洁,山水的明丽动人;后两句是动景,写出了多日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至,逆流而上,结句尤为传神,富有动态美,使人感到美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表达诗人喜爱之情。
2、衬托与对比
衬托——为了突出主体的人物或事物,用客体的人物或事物去作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正衬与反衬)
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同时突出两个方面,美者更美,丑者更丑,给人深刻印象。两种手法的答题 衬托:用xxx衬托xxx,突出后者的xxx特点
对比:用xxx与xxx对比,突出了作者xxx与xxx的情感。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注建章:宫殿名。
问题: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诗中用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身不由己,表达出他们渴望自由但不可得的悲哀。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
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1、区别概念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达技巧。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达技巧。
2、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步骤
(1)找出用于对比或衬托的双方
(2)分析双方关系
3、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 区别一:
对比:并列关系,造成反差。
衬托:主次关系,突出主体。区别二:
对比:用来对比的双方都要出现,而且双方类属相同。(如人与人的对比)衬托:被衬托的事物(主体)可以不出现,而且双方类属可以不同。(如以景衬情)苦寒行
[南宋]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问题: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用士卒夜长冷难睡与贵人不知屏外寒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士卒苦寒生活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之情。生查子·元夕
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
3、烘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
二、三两联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加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本诗采用了一种烘托的方法,除了诗的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读着这些句子,我们就会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部是蒙蒙的细雨。这种手法无疑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尾联中的“散丝”即雨丝。经过前面的铺写渲染,至此已经形成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一种浓重、压抑的氛围,诗人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一个“比”字,将离别之泪与雨丝融在一起。前文写离别之情都还十分含蓄,将离愁别绪寓于景中,这时却再也控制不住,诗人的离别愁绪喷涌而出,改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直抒胸臆。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4、虚实结合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答题模式:
实写什么+虚写什么+虚实的关系以及作用
答:一二两句是实写,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秋夜下了一场大雨涨满水池,不知何时是归期的寂寥之苦,三四句是虚写,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的幸福欢乐情景,虚实相生,以想象的乐景反衬现实思归的急切和 对妻子深切的思念 之情。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
(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千,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诗中实写淮河两岸的船、波浪、鸥鹭,虚写作者的情感。作者通过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浪接触也难做,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南北分离的痛苦无奈,渴望祖国能统一,人民能够自由往来。
5、白描
概念: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6、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着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用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7、细节描写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8、观察角度的变化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仰视
俯视
9、色彩的渲染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又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
踏 莎 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①写景动静结合。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
② 以动衬静的写法。“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
③ 远景与近景交错。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
④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宿洞霄宫①(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4分)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③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④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与“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
答:陆词该句是正面直接写渔父生活,而柳诗该句是从侧面(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间接表现渔父生活;陆词该句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柳诗该句则是情景交融,将渔父的高洁情怀跟一尘不染的山水景物浑然融合在一起。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睛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娶英宗赵曙女魏国公主,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颍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⑴上阙着力描绘初晴晚照的富丽园林,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3分)
6.《名利场》的写作手法分析 篇六
传统上的叙事作为一个文学术语和范畴通常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结构上的功能, 即叙事时所采用的视觉 (或感知) 角度, 比如叙事视角, 叙事人称, 它直接决定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并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另一种为文体上的功能, 即叙述者在叙事时通过文字叙述流露出来的立场观点、语气、口吻等, 比如作者的介入性叙述中透露的爱憎, 这些因素对作品和读者的影响是间接的。
1. 全知视角
通俗地讲, 叙事视角体现的是故事叙述行为发生时谁在讲故事, 以谁的眼光讲故事, 以及讲谁的故事。阿伯拉姆斯 (H.M.Abrams) 曾经这样定义叙事视角:“叙述故事的方法——作者所采用的方式或观点, 读者由此得知构成一部虚构作品的叙述中的人物、行动、情境和事件。”虽然还有另外一些评论家, 比如热奈特, 用“聚焦”来替代视角来分析作品的叙事方式, 但这样划分的三个范畴基本对应传统的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和纯客观视角。无论如何, 事实总是通过某种眼光、某个观察点呈现出来的, 所以叙述故事必须借助一定的角度, 采取一定的方式。帕西·路伯克 (Percy Lubbock) 说过:“小说创作技巧中全部复杂的方法问题, 都受到视角问题即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支配。”
《名利场》这部作品在叙事方面采用了全知的叙述视角。萨克雷对英国小说之父菲尔丁的赞许事实上是显而易见的:萨克雷曾经假借历史小说《亨利·艾斯芒德》中的叙述者之口这样说:“实际上, 据我想, 就我所见的这一类人物中, 最出色的要算十五年以后我最后一次到英国去时遇见的青年哈利·菲尔丁, 讲到风趣和幽默, 他似乎是压倒了一切人。”而为了创作深刻复杂而全面的小说, 他对菲尔丁所采用的全知全能的叙事也很乐意采用。事实上, 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家都对这种叙事方式非常偏爱。全知叙述的长处在于, 它给了作家充分的自由进行周密全面的背景细节描写, 并可以根据小说发展的要求调节叙事视角和叙事距离, 采用这种叙事方法, 读者可以在作者的带领下了解作品所有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因为作者也并不想麻烦读者作任何关于自己要讲的故事和人物的猜测和想象, 而是倾向于把所有能够透露的细节都展示给读者, 从而表达并实现自己写作的真正意图。
萨克雷为这部作品所选择的叙述声音, 即故事的讲述者, 是一位傀儡戏团的领班, 他背靠幕布, 展望集市, 等候自己的傀儡剧上演。通过这种方式, 作品力图创造两个世界, 一个是领班的眼中世界, 另一个则是编剧在戏剧中所创造的世界。这两者互相映照, 共同组成作者所要描绘的作品背景。一方面, 在领班者的眼里, 以及观众所处的世界“当然不是个道德所在”, 是一个“名利场”, 另一方面即将上演的傀儡戏则是模仿现实的另一个“名利场”。通过这样的视角, 萨克雷告诉读者, 文学作品是现实的反映, 而他的《名利场》也是十九世纪英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影像。
虽然在现实社会中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 但是在这部将要上演的戏剧中, 他是无所不知的上帝。他将要叙述人物的生活和经济背景, 他们活动的场面, 根据自己所安排的人物性格来决定他们的命运;并把这一切展现给台下的观众。比如在阿米莉亚出场前就告诉读者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 性格温柔和蔼。其间, 这位叙述者除了经常告诉我们她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件以外, 还穿梭于不同的场景地点甚至是时空, 叙述其他人物的经历, 力求读者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命运了然于胸。
2. 第一人称的叙事作用
叙事形式通常按人称分为第一人称叙事、第二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三种。人称形式虽然不是区分叙事视角的基准, 但在整个作品中仍然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在这部作品里, 叙述声音有两个角色:一个评论者和一个故事讲述者。其中故事讲述者讲述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 另一个则可以随时任意地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故事情节和人物作出评断和讨论。在正文之前, 有一小段文字, 作者把它命名为“幕启之前”。在这一小部分里, 作者把作品定位为一部傀儡剧, 同时把自己的身份称之为“领班的 (the manager of the Performance) ”。
虽然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更多地采用第三人称叙事, 但在这部作品中却频繁出现“我”, 这个身份在《名利场》中十分微妙。特罗洛普1868年5月24日写给凯特·菲尔德的信中有一段话曾经讲到第一人称叙事:“从‘我’的观点来写故事总是危险的。读者不自觉地认为作者会自夸, 因而对自我吹嘘很反感。另一方面‘我’可能会假做谦恭, 也遭到读者反对。我觉得, 讲故事的时候总该把人称代词掩饰起来。‘从前’这种老套, 稍加修饰就是讲故事最好的方法。”传统的第一人称叙述几乎都是讲主人公自己的故事, 而在这部作品里, 作者显然看到了“我”参与到故事里所要面临的风险, 因此他拒绝作为一个故事人物参与进来, 而是更多地作为一个讲述者和评论者的身份出现。事实上, 这个做法的确非常高明。
虽然采用了全知的叙述视角, 在叙事形式上萨克雷却有意地避免窥探人物具体的内心活动, 这一点是作者小说叙事的特点之一, 也是受到了菲尔丁对小说叙事理论的影响。比如在作品中作者就拒绝告诉读者阿米莉亚为自己的婚姻而祈祷的内容。作者坚持说:“她心里的话是她的秘密, 名利场上的人是不能知道的, 所以也不在我小说的范围里面。”用这种方式, 作者的意图仍然是竭力地想把“我”塑造成一个客观的讲述者, 从而避免读者的反感。
3. 介入性叙述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 作者也不时地插入评论。作者这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申丹也客观地指出了它的缺陷和作用:“尽管全知叙述者的议论不乏画龙点睛之处, 但不再相信叙事权威的现当代读者都难以接受这种上帝般居高临下的议论。然而, 我们认为, 不应忽略在传统的全知叙述中, 这些议论所起的种种作用。”[5] (P208)
而在讲述故事的同时, 萨克雷就把自己也变成了这部作品的欣赏者而不是创作者, 他和读者一起分享这个故事, 避免了自我吹嘘和假做谦恭, 这个悄悄坐到读者身边的人不时地在读者的耳边发表着自己对人物、对事件的深刻评论, 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接收到他想要表达的意义。比如他在傀儡戏进行的过程中这样说:“平克顿小姐夸奖她 (阿米莉亚) 的话, 句句是真的。不但如此, 她还有很多可爱的品质, 不过这个自以为了不起, 像智慧女神一样的老婆子因为地位不同, 年龄悬殊, 看不出来罢了。”而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发出感叹:“啊, 名利虚荣, 虚荣名利!人生在世哪个能幸福?哪个能如愿?即使如愿, 哪个又能满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萨克雷用这种写作的方式是希望读者在获得娱乐的同时也能接受教益, 同时也对小说形式的发展作出探索。蒂洛森这样评价这种萨克雷的介入性评述:“真正的理由在于这种手法对他这种小说是合适的。”[1]“缺了萨克雷自己的声音, 他对名利场态度中的忧郁和同情可能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正是他的评论缓和了可能令人痛苦难忍的场面。不仅是道德方面的痛苦, 而且是精神方面的贫乏。小说中的人物, 从最好的到最坏的, 几乎没有什么观念;小说的智识氛围是由他的评论提供的。”事实上, 从作品的整体上来看, 这些议论并不单纯是居高临下的教训, 作者时而真诚地赞美高尚的心灵, 时而委婉地讽刺虚伪的现实;有时用幽默的语调调侃时世, 有时又有真知灼见妙语连珠。作者介入性的叙述和议论与故事水乳交融,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杰出作家, 萨克雷的小说叙述方式有着时代的印记, 又有因为自身对小说创作方法的探索而形成的特色。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叙事方式, 《名利场》才获得巨大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巴赫金著.白春仁, 晓河译.小说理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2]鲁宾斯坦.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3][英]萨克雷著.贾文浩, 贾文渊译.名利场.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4]Percy Lubbock.The Craft of Fiction[M].London:Jonathan Cape, 1921.
7.散文常见表现手法的应用与鉴赏 篇七
鉴赏散文常见表现手法的应用技巧,首先必须理解、把握作品的基本语汇、句段、结构、章法。其次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表述能力,懂得一定的写作技法。再次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归纳能力,能根据整体阅读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作品的相关内容。
一般来说,散文表现手法的格式相对稳固,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直接判断散文的表现手法,常用的有对比、象征、联想与想象、借景抒景、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衬托等等。
一、对比与象征
对比是把两种相反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做比较,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散文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到对比、反衬、烘托、补充的作用。如果对事物展开多方面的对比,就能够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形象更鲜明,主旨更突出。
例如,《美丽的乌龟》:
巴西到台湾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我心想:万一死掉了,就作成标本。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还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我一大跳。
朋友说:“我到南部去开展览,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它,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回来后少了一把,龟却死了。
后来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了。”
我和朋友抚摸着巴西乌龟留下的壳,内心感慨不巳。在极度的黑暗中饥寒交迫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亡故了,可见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
文中,乌龟经三个月的远洋而来,作者以为它死了,没想到它居然好端端的,写出了乌龟不畏恶劣环境的顽强的生命力,后来写乌龟出人意料地被香蕉撑死。这样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这一主题。
象征是指把作者某种深邃的思想寄予具有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这种深邃的思想,指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作者不便明说,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把这种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回味,使读者形成深刻印象。散文中象征意义,要联系全文或上下文,找出体现象征物的象征义及有关信息,加上自己对文章与生活的理解加以综合理解判断。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二、联想想象与借景抒情
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过程。想象,就是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与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语言更生动,更有内涵,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实”往往是芜杂的、平凡的、粗糙的,通过联想与想象,挖掘或提炼或赋予其中的“虚”。重要的是,相似点或相关点等能够触发联想与想象的“触发点”。
《风景谈》这篇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给我们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组成一个浑然一体的艺术画廊,展现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安和整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欣欣向荣、积极向上、抗日卫国、创造美好未来的画卷。如《吻火》中的“吻火”这个词,这个行为,与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起触发点就在于二者存在相似点。
借景抒情指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是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散文中的自然景象不是孤立存在的,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寄托于景致描绘,通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人物内心的情感得到表现,起到委婉含蓄的艺术效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地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三、托物言志、抑扬结合与衬托
托物言志指作者在描绘事物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把自己的感情与理念融入到事物中去。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了解托物言志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事物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一般在写景绘物的散文中比较常见。
像《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属于写物的散文,最典型的就是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显然是借咏叹腊梅赞美一种人格,表达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再如人们常用荷花表达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志向,用蜡烛表达无私奉献的精神。
先抑后扬是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先扬后抑则反之。抑扬结合可以使事物外在形象更加丰满完整,内在的神韵更加突出。在叙事散文中,还可以使情节起伏跌宕,曲折多姿。抑扬结合的表现手法鉴赏时一般要关注作者在描绘时情感态度的变化,进行比对鉴析。《荔枝蜜》中,作者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蜜蜂,借蜜蜂酿蜜的可贵精神,赞颂了劳动人民勤奋不息地为别人、为子孙后代酿造生活之“蜜”的高尚品质。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对比与衬托的区别在于,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衬托方法的应用,能够突出本体事物特征,使本体的内涵更丰富,内容更集中突出,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散文《鹰志》:
还有的小鹰长到了可以爬行的时候,母鹰就把它推到巢边,让它向悬崖下张望。崖下的冷风和暗淡的光线使它浑身发抖,……
岩壁布满荆棘,有棱角尖利的岩石,还有深不见底的河流和尖叫着跑来跑去的土拨鼠。
用崖下的冷风、暗淡的光线、壁布满荆棘、棱角尖利的岩石、深不见底的河流、尖叫着跑来跑去的土拨鼠衬托出小鹰将要进行的飞行之路有多么危险,以及小鹰对飞行过程的极度恐惧感。
【诗歌常见的写作手法】推荐阅读:
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07-22
诗歌鉴赏的写作手法11-05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09-19
诗歌常见人物形象07-14
诗歌常见语言风格09-08
古典诗歌常见的结构形式(教师中心稿)09-08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10-18
在诗歌中常见意象总结10-17
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08-06
常见修辞手法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