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教育对比优劣(精选7篇)
1.中美大学教育对比优劣 篇一
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 教科院1001班黄佳2010105010132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机制,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并与中国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比较,归纳出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具有周期长且具有连续性,全员性和内容实用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其对中国的启示在于要构建完善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确保入学教育的全员性,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比研究
【正文】
一、问题引出
科学、合理、及时的新生入学教育能够使新生消除对大学生活的陌生与恐惧,使其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自从1999年大学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每年的招生量都在稳步增加,2011年我国高校招生量达到674万(教育网2011年6月14日)。如何使众多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好人生新篇章的第一步,这是摆在高等教育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而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笔者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理论及其发展对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
(一)入学教育周期长且具有连续性
美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入学前阶段,一般由学校招生办公室和相关部门组织,从大规模的校园参观到小型的团体会议,内容上则包括与教师见面、校园游览、学校介绍等等。旨在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的详细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学术和社会方面的适应,提出选择专业和第一学期课程的建议。这个阶段的实施,既消除了新生的迷茫,又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是一种双赢的项目。第二是新生日/周阶段,一般在新生开学后的某天或者是某周开展各类活动,为学生提供熟悉学校环境以及与教师、员工、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等交流的机会,有些活动还会持续开展。旨在建立一个“小区”,为学生创造一种归属感,使新生尽快适应高校的学习与生活。第三是新
生课程阶段,也是“新生年头计划”,该阶段以修学分和学分课程模式来实现,介绍和研读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校园文化、课程安排、安全意识、国际合作、社区住宿、餐饮伙食、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1】,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给予一年级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也就是在通识教育阶段,新生课广泛涉猎上述各科课程,大学二年级时刻根据爱好调整专业,也有利于其更好的规划大学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的选择,旨在帮助新生适应必需的学术和社会环境以及发展批判性思维,以便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和学习。
(二)入学教育的双向性
新生入学教育双向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入学教育对象的全员化,即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包括对大一新生和大一新生家长的教育,把新生父母纳入入学教育体系中是美国高校的一个特点,例如在哈佛大学,每位哈佛新生的家长都会被邀请写一封给哈佛本科院长,在信中要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家长的关注点,以方便各学院更好的服务新生,比如在搭配合适的室友方面等【2】。此外,各大高校不仅让新生热爱自己的学校,还邀请新生的家长来学校深度参观,可以参观新生的宿舍,认识子女的同学,认识同学的父母们,可以选择性的进入新生课堂听课,可以到食堂品尝饭菜,可以参观学校医院,可以到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跟子女一起聆听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也可以到学校的就业辅导部分谈谈子女实习和就业的问题,家长甚至可以跟学校校长对话,了解急切关心的问题,可以寻求校长的解答。这种把新生入学教育对象扩展到新生的家庭成员,有利于给新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因为对新生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全力配合。另一方面是入学教育参与人员的全员化,具体讲就是高校整合各个部门的的力量完成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包括学校整合全校的资源为新生提供教学和后勤服务,一般来讲,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比如把学生事务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后勤服务等部门连结起来,各个部门的主管和分管人员均参与对新生的管理,从学生到教师,从员工到领导都要参与,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新生提供服务,帮助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三)入学教育内容的实用化、方式多样化
美国高校针对新生入学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提高了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大体分为四块:一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迎新活动;二是具有各自学校特色的辅导课程;三是个性化、人性化的周到服务;四是信息化的迎新过程。根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许多国外的学者都认为这四块教育
内容是新生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形式多样的迎新活动,整个活动通常都会包括志愿者活动、午餐会和各类聚会、现场咨询和专题活动,特别是美国高校的志愿者活动让新生倍感亲切,它的基本功能就是让新生对新生活有个初步直接的体验。据国外部分学者的跟踪研究表明:在迎新期间学校努力营造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对新生尽快摆脱对大学的陌生感、融入集体生
【3】 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次是各高校各具特色的辅导课程,从检索的资料来看,国外大部分学者均将课堂教育视为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环节。认为应该是为新同学提供开始学习的直接指导与相应的服务。这些辅导课程一般涉及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工具的使用,语言学习,生活安全和专业课程介绍等。实践证明,这些人文课程的设置均起到不同程度的效果,国外大学新生在入学后能够很快掌握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相关信息,并能较快融入大学生活中去。
再次是国外高校提供一系列人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在信仰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家庭照顾服务、社区服务、医疗健康服务、法律建议和经济援助等方面都有自成体系的一套服务措施【4】。美国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度,信仰服务主要是对新生提供精神和信仰上的关心。但因意识形态的不同,许多大学校园里会有提供宗教信仰的牧师,为信封特定宗教的学生提供服务。家庭照顾是为哪些结了婚,尤其是带孩子上学的学生提供的特别的服务,学校回协助学生落实住宿和小孩托管问题、包括直接提供合适的公寓和儿童托管中心或者是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法律协议是指为同学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以解决学生们遇到的相关方面的问题。经济援助是指学校设有专门的金融顾问,帮助学生解决各类经济事务,如贷款、各类资助的申请。
最后是信息化的迎新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构建个性化入学教育网站上。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入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非常便捷的教育载体。构建一个使用、有效的迎新网站,可以提高新生处理问题的效率,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例如在美国某大学的迎新网站首页是该校个性化标志和学校迎新委员会的欢迎词,主页上有四个链接:本科生、研究生、迎新中心和联系我们,让新生认识到入学教育的意义并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在迎新主页中,有关于迎新团队的介绍,以及迎新期间的各项工作的详细安排,还采用问答式阐述入学教育的意义,以及一个入学教育完成后的调查问卷。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不仅便于大学新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还能激发新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便于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
二、中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
(一)入学教育周期较短且连续性差
传统的入学教育只有一周,即新生报到的第一周,也有不分高校持续二十天左右,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新生要接受大量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信息,这种短时间段大容量的教育方法并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新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这么多内容尚有较大困难,更别谈新生能有多少理解的内容。陈正学先生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研究》一书中指出:他曾对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在短时间内的新生入学教育对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有较大帮助的不到20%【5】。这说明大多数新生是在茫然中度过的,学界对入学教育究竟应该持续多久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但是一周甚至在二十天内的入学教育时间确实不能解决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入学教育的单向性
国内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单向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未将新生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纳入入学教育的体系之中,入学教育的对象单纯是大一新生,因为新生家庭成员对新生的生活、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对新生也有一定的知道作用,对新生的教育不仅仅单纯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把入学教育对象扩大到家庭成员,有利于给新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另一方面是入学教育参与人员的有限性,一般新生入学教育的参与人员总是总支副书记和辅导员,即使图书馆和保卫处等相关人员参与,也大都只是做一个专题报告,报告的后续影响力很难保证。新生入学教育要做的细致深入,需要老师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况且在高校很多新生问题并不是辅导员层面能够解决的。新生入学教育如果只是几个教师的投入,其他职能部门在处理事务时会出现“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这样更会影响新生教育的效果,进而会让新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降低。
(三)入学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形式单一化
从校史校情、系史系情教育,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大都较为陈旧,逐年更新的内容不多,对学生来说缺乏实用性。在校史校情、系史系情的教育中,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发展动态介绍得太少,对各专业的前景和就业市场也缺乏新的研究和探索,学生对最新的就业形势和专业发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并且在入学教育的形式上,新生入学教育通常是几百名学生同时坐在一间大教室或者一个大报告厅中进行,由领导和老师逐一进行主题教育。就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是很有必要的,其内容也比较丰富,但是对从高中刚入大学的新生而言,针对性还不是很强,因为新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有限,讲座所讲的内容显得过于理论和抽象化,单凭一两次规模性的教育讲座就是这些理念渗透到新生思想中还是很难的。如果这种教育形式的时间过短,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时间过长,新生们可能会习惯性的认为这是在理论上说教,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没有多少学生能够认真地听完,其内容更是不知所云了。而当入学教育结束后,新生能够记住和深刻领会的就没有多少了。
三、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和美国的国家性质以及国情,特别是教育方面的国情有诸多的不同之处,但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过程,并且我国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跟美国有类似之处,因此通过上述国内外新生入学教育特点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构建入学教育体系,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随着高校竞争生源的加剧,我国高校应该构建完整的入学教育体系,适当的提早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特别是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将新生集中起来,组织参观校园、师生见面会、专业交流会等各种活动,一方面可以让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做到有效衔接和过渡,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让新生增加对学校的了解,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新生开学初及时开展入学教育,并适当的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再次可以借鉴美国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中的新生课程模式,因为新生适应大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课程模式在大一学年的渗透,新生会对大学有个清晰的认识,明确个人的学习目标,进而可以帮助新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二)确保入学教育的全员性
确保入学教育的全员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新生家长纳入入学教育体系中;二是整个学校各部门的力量参与对新生的入学教育。首先教育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的依靠学校教育达不到对新生满意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家庭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支持,发挥新生父母对新生的积极影响。学校可以把良好的理念传递给家长,通过家长给新生学习和生活上有效的指导,同时也可以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教师能够很快的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便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为亲密,对子女的影响相对也较大。其次是各高校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应该切实提高各部门负责人对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各部门意识到新生入学教育对新生和学校的重大意义,并且入学教育不单单是辅导员以及各院系书记的事情,需要学校各部门领导的以及职工的全员参与。
(三)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首先是入学教育的形式上,不宜采取“传统的灌输式”的形式,应该代之以形式活泼的活动,让新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或者是应用新型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可以借用美国的多种形式的迎新活动、人性化周到的服务以及信息化的迎新过程中的种种活动,或是采用网络形式QQ、论坛、网站、博客等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达学校理念、通知以及开展公共课程的讲授,这样可以较大的提升新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内容上,要加强实用性内容课程的开设和各种有针对性活动的开展。同时各院系要根据各专业新生的专业特色,规划适合本学院学生的教育内容,逐步使新生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在系统介绍各个专业的发展历史时,要特别注重对各专业科研动态的的介绍,让新生了解到最新的就业形势,增强新生的专业归属感和对学习的信心。
五、结束语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内容之一,对新生和高校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与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参与人员以及时间安排方面对我国有较大的借鉴作用。笔者仅希望借此比较可以引起我国高等教育者对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视,以提高入学教育的质量,帮助新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胡哲 邵天舒 中外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比较和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
[2]马桂兰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年4月第2期
[3][4][5]陈正学 欧阳晶晶晶,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中美大学教育对比优劣 篇二
首先是中美两国的课堂形式。在美国,学校对上课学生服饰规定不多,拖鞋、低腰裤、鼻环、唇环等见怪不怪。甚至还有教师组织学生将点心、饮料等食物带到课堂上,共同品尝。课堂气氛是相对轻松自由的,师生之间亦师亦友,这一种课堂形式当然有其弊端,比如学习注意力分散等,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得到提高。事实上,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重视的是个人的发展,包括能力、特长、个性等等,推崇标新立异,美国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灵活、个性化和多样化。课堂上,老师采取的是一种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善于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同时,美国的学校课程考查内容灵活多样,不拘泥于教材,注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学校经常会开展一些学术训练营,户外求生等实践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完善。学生的课业、学业也不像中国学生那样由期末的考试成绩决定成败。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潜质的挖掘,而不像个别中国家长在孩子出生之时就开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天真浪漫的年纪却要天天上补习班、培训班,使孩子的童心荡然无存,甚至孩子的兴趣也得不到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安排的“兴趣”。所以,在美国教育熏陶下的他们学生很难接受呆板传统的中式教育。如何能在现有的影响因素不易改变的前提下,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地进行汉语教学就需要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专业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思考。
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重视的是学生知识和人文修养。这个特点包括个人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等等。因而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尤为重要,为了阐明清楚一个观点,往往会利用一节课甚至是更多的课时去解释清楚。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不能说没有,但是这个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少的,经常会看到一个现象就是,老师在讲堂上讲得绘声绘色、滔滔不绝,而学生在下面齐刷刷地做着笔记。当然中美两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发展都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片面地说孰优孰劣,我们只能结合两种文化特点进行分析,为国际汉语教师能够更好地教授汉语提出建议。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课堂形式的对比,我们了解美国课堂形式看似“散”但是却有较浓厚和轻松的学术氛围,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放松,给予学生一种精神自由,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去探讨除了书本以外所潜在的答案,这一种散发性的思维模式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此类课堂形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竞争力。中国课堂的形式多数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和学生合作为辅,当然,近几年,许多高校的课堂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在上课前会做好预习的工作,以便能够更好地和老师进行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多了,在一定的程度上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了只有老师参与的课堂形式。
第二点是中美高等教育中的知识观,在课堂上,两国在知识侧重点上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曾经有人形容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是在培养一群群会背书的“机器”,是呆板的,原有的教育体系使他们失去了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可是,在笔者看来,这是两国之间的教育观念有所差异,中国高等教育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灌输,教育质量的考察主要依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与教师的上课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上课的时候记录老师所讲的重点,甚至好些同学恨不得记住老师所说的每一个字,因为只有记住平时老师讲过什么内容,到了考试的时候才会做题。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性低,笔者认为这种知识灌输的体系有利也有弊,以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是需要不断改进的。美国则是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思辨能力,批判精神和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教学中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中国在教育学生的方法上往往“满堂灌”“一言堂”,墨守成规,比如考试制度、上课形式等并没有因地制宜,使美国部分学生难以接受。所以,面对中美教育文化碰撞的局面,如何能在现有的影响因素不易改变的前提下,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地进行汉语教学就需要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思考。美国教育观念的培养下,学生与教师亦师亦友,课堂气氛活跃,甚至表现得过于自由,课堂上形成了与中国中学生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英国学者怀海特曾说过:“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成人将会记忆你教他们的那些特殊的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情况。”可见,知识是可以遗忘的,但是能力却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也知道即使是对那些业务知识和教学经验都比较丰富的教师来说也存在的知识更新的问题,所以学生自身能够有意识地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运用知识,有效传播教授汉语的能力很重要,这么做还可以在学与教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之所以在课堂形式和知识观方面存在如此大差异,究其根源是两国的教育理念有本质上的区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中国教育理念的核心部分,我们一直强调孩子应该是全面发展,但是真正能做到综合看待孩子成绩和个人素质方面的人却少之又少。中国作为应试教育的大国,“唯成绩论”是突出的部分,影响了中国的教育理念。我们经常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少学校也会拿考试的成绩来判定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虽然近些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相关的措施来改变“一考定终生”的现状,但是短期内以成绩和学校等级给学生进行定位的事情还占据着多数。笔者认为这是在无形中给学生贴上标签,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成绩达标。美国教育系统中,对于学生的成绩单不会大肆地宣扬,因为成绩在美国属于“隐私”。作为家长,也不会以成绩来评论孩子,他们更重视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多数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去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美国的教育观念偏重于实践的研究,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向权威发起挑战。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公共场合上,他们都能够大胆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实际上是处于一个辅助的地位,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美国的教育模式更倾向于培养自由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中国则是更为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强调要对知识点掌握到位,课堂上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体现了老师的主体地位,学生较少会去质疑权威。中国的教育模式更倾向于学生个人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的人文情怀。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的批判思维模式和创造力的发展较为缓慢。
最后,中国的教育观念和美国的教育观念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注重的是“本性教育”,提倡的是做人要善良、诚实和守信等等,这是“修身、治国、平天下”最为基础的素质。而美国教育强调的是宗教、自由和人文精神等。
综合两国的国情特点分析,美国属于移民国家,其包容、创新的特性明显地体现在教育领域之中,更多强调自由独立、个性发展等。中国大部分区域属于内陆国家,其保守渐进、稳扎稳打的特性体现在教育理念当中,更多强调修身养性、求同存异。中美两国的教育背景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两国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教学经验,以其之长,补我之短,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与中国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作为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二者的历史发展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管窥中美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发展历程的异同,利用“事件路径”法让我们发现了两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背后隐藏的文化差异,从中不难发现其对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潜在意义。除了顺应时势、与时俱进,商业思维和市场理念可以说是印第安纳大学教育技术系一次次走出困境、不断超越、走向繁荣的动力之源。这种商业化理念值得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习和借鉴,也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当然,要真正实现专业转型并不容易,但我们坚信:通过加强中外教育技术界的交流、学习与借鉴,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转型与超越将指日可待!
3.中美教育对比研究 篇三
关键词:课堂形式 知识观 教育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尝试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的语言。开设了中文教程的美国学校不计其数。同时,美国是全世界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最多的国家。中文在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外语了。由于学习汉语的人数快速增长,美国对专业汉语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即使国际汉语教师成为最热门的职业之一,近些年教师的发展仍然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笔者希望通过将中美两国进行对比研究,给予国际汉语教师一定的启发作用。
首先是中美两国的课堂形式。在美国,学校对上课学生服饰规定不多,拖鞋、低腰裤、鼻环、唇环等见怪不怪。甚至还有教师组织学生将点心、饮料等食物带到课堂上,共同品尝。课堂气氛是相对轻松自由的,师生之间亦师亦友,这一种课堂形式当然有其弊端,比如学习注意力分散等,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得到提高。事实上,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重视的是个人的发展,包括能力、特长、个性等等,推崇标新立异,美国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灵活、个性化和多样化。课堂上,老师采取的是一种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善于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同时,美国的学校课程考查内容灵活多样,不拘泥于教材,注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学校经常会开展一些学术训练营,户外求生等实践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完善。学生的课业、学业也不像中国学生那样由期末的考试成绩决定成败。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潜质的挖掘,而不像个别中国家长在孩子出生之时就开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天真浪漫的年纪却要天天上补习班、培训班,使孩子的童心荡然无存,甚至孩子的兴趣也得不到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安排的“兴趣”。所以,在美国教育熏陶下的他们学生很难接受呆板传统的中式教育。如何能在现有的影响因素不易改变的前提下,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地进行汉语教学就需要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专业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思考。
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重视的是学生知识和人文修养。这个特点包括个人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等等。因而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尤为重要,为了阐明清楚一个观点,往往会利用一节课甚至是更多的课时去解释清楚。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不能说没有,但是这个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少的,经常会看到一个现象就是,老师在讲堂上讲得绘声绘色、滔滔不绝,而学生在下面齐刷刷地做着笔记。当然中美两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发展都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片面地说孰优孰劣,我们只能结合两种文化特点进行分析,为国际汉语教师能够更好地教授汉语提出建议。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课堂形式的对比,我们了解美国课堂形式看似“散”但是却有较浓厚和轻松的学术氛围,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放松,给予学生一种精神自由,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去探讨除了书本以外所潜在的答案,这一种散发性的思维模式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此类课堂形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竞争力。中国课堂的形式多数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和学生合作为辅,当然,近几年,许多高校的课堂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在上课前会做好预习的工作,以便能够更好地和老师进行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多了,在一定的程度上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了只有老师参与的课堂形式。
第二点是中美高等教育中的知识观,在课堂上,两国在知识侧重点上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曾经有人形容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是在培养一群群会背书的“机器”,是呆板的,原有的教育体系使他们失去了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可是,在笔者看来,这是两国之间的教育观念有所差异,中国高等教育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灌输,教育质量的考察主要依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与教师的上课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上课的时候记录老师所讲的重点,甚至好些同学恨不得记住老师所说的每一个字,因为只有记住平时老师讲过什么内容,到了考试的时候才会做题。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性低,笔者认为这种知识灌输的体系有利也有弊,以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是需要不断改进的。美国则是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思辨能力,批判精神和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教学中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中国在教育学生的方法上往往“满堂灌”“一言堂”,墨守成规,比如考试制度、上课形式等并没有因地制宜,使美国部分学生难以接受。所以,面对中美教育文化碰撞的局面,如何能在现有的影响因素不易改变的前提下,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地进行汉语教学就需要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思考。美国教育观念的培养下,学生与教师亦师亦友,课堂气氛活跃,甚至表现得过于自由,课堂上形成了与中国中学生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英国学者怀海特曾说过:“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成人将会记忆你教他们的那些特殊的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情况。”可见,知识是可以遗忘的,但是能力却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也知道即使是对那些业务知识和教学经验都比较丰富的教师来说也存在的知识更新的问题,所以学生自身能够有意识地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运用知识,有效传播教授汉语的能力很重要,这么做还可以在学与教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之所以在课堂形式和知识观方面存在如此大差异,究其根源是两国的教育理念有本质上的区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中国教育理念的核心部分,我们一直强调孩子应该是全面发展,但是真正能做到综合看待孩子成绩和个人素质方面的人却少之又少。中国作为应试教育的大国,“唯成绩论”是突出的部分,影响了中国的教育理念。我们经常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少学校也会拿考试的成绩来判定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虽然近些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相关的措施来改变“一考定终生”的现状,但是短期内以成绩和学校等级给学生进行定位的事情还占据着多数。笔者认为这是在无形中给学生贴上标签,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成绩达标。美国教育系统中,对于学生的成绩单不会大肆地宣扬,因为成绩在美国属于“隐私”。作为家长,也不会以成绩来评论孩子,他们更重视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多数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去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美国的教育观念偏重于实践的研究,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向权威发起挑战。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公共场合上,他们都能够大胆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实际上是处于一个辅助的地位,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美国的教育模式更倾向于培养自由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中国则是更为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强调要对知识点掌握到位,课堂上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体现了老师的主体地位,学生较少会去质疑权威。中国的教育模式更倾向于学生个人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的人文情怀。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的批判思维模式和创造力的发展较为缓慢。
最后,中国的教育观念和美国的教育观念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注重的是“本性教育”,提倡的是做人要善良、诚实和守信等等,这是“修身、治国、平天下”最为基础的素质。而美国教育强调的是宗教、自由和人文精神等。
综合两国的国情特点分析,美国属于移民国家,其包容、创新的特性明显地体现在教育领域之中,更多强调自由独立、个性发展等。中国大部分区域属于内陆国家,其保守渐进、稳扎稳打的特性体现在教育理念当中,更多强调修身养性、求同存异。中美两国的教育背景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两国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教学经验,以其之长,补我之短,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与中国华南师范大學教育技术学系作为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二者的历史发展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管窥中美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发展历程的异同,利用“事件路径”法让我们发现了两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背后隐藏的文化差异,从中不难发现其对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潜在意义。除了顺应时势、与时俱进,商业思维和市场理念可以说是印第安纳大学教育技术系一次次走出困境、不断超越、走向繁荣的动力之源。这种商业化理念值得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习和借鉴,也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当然,要真正实现专业转型并不容易, 但我们坚信:通过加强中外教育技术界的交流、学习与借鉴, 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转型与超越将指日可待!
笔者通过对中美两国课堂形式、知识观、教育理念的对比出发,研究两国之间的差异性,为国际汉语教师更好地传播汉语建言献策。在跨文化交际中,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盘继承我国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国别化的探索,能够创造适应海外汉语教学的新模式。
[注本文的指导教师:周欣茵 周文]
4.中美大学教育对比优劣 篇四
陕西师范大学
社会工作专业
2011级研究生
耿童
一、前言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没有之一。同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教学水平甚至教育氛围、教育风气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可和重视程度上,美国无疑都是世界的NO.1。在2011年 “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中,美国大学在全球前十中占据7个席位,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依次占据了前五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耶鲁大学分别排在了第8和第10。在今年的前十排名中,美国军团依然保持其强有力的竞争地位,保持7个席位不变。前20名中,14个是美国大学,前200名大学里美国占据了75个席位。(“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主要考评参选大学的科研实力,各院校需提供13项独立的考评指数,划分为五大类:教学、科研、论文引用数量、产业收入、国际视野)。然而,美国并没有完全的陶醉在一片盛世赞歌中。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引发了美国战后大规模的科学教育改革,美国人深感他们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构成了对其国防安全的威胁,因而在 1958年颁布了旨在促进基础科学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国防教育法》。到了八十年代,美国人再次发现,他们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受到日本、德国等“二战” 后重新崛起的经济大国的严峻挑战,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份令人惊讶的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02年1 月,美国总统布什颁布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堪称美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奥巴马总统在上台后,又宣布全面改革布什签署的教育法。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为引人瞩目的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77年恢复高考,作为中国、中华民族以及一个时代的一个拐点,中国的教育和科学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1985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次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启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第一次提出了“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 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1年6月,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秋季,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开始试行。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 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等等,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然而,纵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严峻的问题和弊病却让人难以放下心弦,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过高的教育花费、应试教育的积弊、教育与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脱节等等,每一个问题都让人心中无比沉重。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说:“当年鲁迅讲要救救我们的孩子,今天恐怕我们也要到了这个地步。”而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北京某中学听课后也曾说:“中国教育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中国同美国尽管在国情上相差甚大,但两国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教育改革的强烈诉求上是十分相似的,中美两国也都颁布和实施了相当数量的教育政策来作为调控的主要手段,下面,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以进入21世纪为结束点,结合各自的社会背景,对中美教育政策50年的历史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二、中美教育政策梳理
1.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1)中国
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政策更多的是体现出为战争服务的导向,而到1948年10月10日,在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后改变了这种导向。《通知》提出了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并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干部。而在解放区的学校教育工作,必须恢复和发展。这体现了党将教育的主要目标转移到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上。
1949 年9月29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精神灵魂。建国初期,国家建设是时代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步步推进,同时受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模范成为我们主要的学习对象,这一阶段的教育政策都体现了这些问题。
12月23日—31日 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
1949年夏到1950年底,全国开展了以大学教师为主兼及中小学教师的政治思想改造运动,以阶级斗争的立场全面批判杜威的教育思想,将凯洛夫、巴甫洛夫等教育理论作为正统的教育思想加以贯彻。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新学制原定小学为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以七足岁为标准(效仿苏联学制)。改革了我国解放前的小学是六年制,分初小、高小的两段初等教育,但因为农村条件不成熟,五年一贯制未能实行。后来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小学就实行了六年一贯制。同时,学制中强调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以法令形式确立和保障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自1952年到1953年,国家开始了第一次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从京津开始,陆续在华东、西南、中南、东北及西北等大行政区展开。1953年又进行了第二次院系调整,主要以中南行政区为重点。高等学校的类型,基本上仿效苏联高等学校的类型。分为综合大学(只设文、理两类学科)及专门学院(技工、农、医、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等学科分别设置)。这次改革为新中国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但也削弱了通才教育和综合大学的力量。1952 年7月8日 政务院通知,在全国高、中等学校学生中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到9月10日 教育部决定,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从1953年春季起,高等学校的学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1952年9月10日 教育部决定,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教育系统的改革积极配合了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954年5月24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为此,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此后,许多城镇高小、初中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形成知识分子青年上山下乡第一高潮。
1956年5月28日—6月1日 中央宣传部召开部分省市委宣传(文教)部长座谈会,反思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中的生搬硬套等问题。而在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揭开了中苏关系恶化的序幕。
1958年 9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这是和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和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紧密相连的,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一步步的迈向了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
1960年4月9日,陆定一在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提出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应“适应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此后,全国各地开始较大规模的学制改革试验。11月24日-12月12日,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召开全国文教工作会议。会后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196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次年2月7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批示提出,当前文教工作必须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由此,教育系统开始进行教育事业和教育政策的调整、整顿。(2)美国
美国在二战结束以前,通过不断地改革,应经拥有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联邦支柱体系,公立教育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50年代还是掀起一股改革的浪潮。
二战以后,美国推出了《退伍军人就业法》,已解决严峻的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这则法案在美国教育政策的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原因可以体现在其效果上——该法案资助了200万退伍军人上了大学。在法案颁布后的7年时间内,780万退伍军人接受了某种形式的中学后教育。这一法案的实施使联邦对高等教育的资助达到了一个高峰。1948年,大学收入的34%来自联邦,通过这一法案,不仅避免了大规模失业的可能性,而且造成了几百万专门人才,大大增强了美国在“冷战”中的实力。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一致同意地裁定,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是违反宪法的。它要求学校以“审慎的速度”废除种族隔离。某些南方学区立即同意取消种族隔离。另一些学区关闭了它们的公立学校并建立了有私人基金投资的私立学校。无数的学校采纳了用校车同时接送白人和黑人学生去邻近的学校的计划,以实现学校和教职工的种族混合。美国教育的种族隔离情况尽管并没有因此彻底改变,依然有很多学区抵制黑人同白人同校学习,但这依然是美国轰轰烈烈的反种族歧视运动的伟大胜利。
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确立了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新体系。该法案拨专款资助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三门“新三艺”课程的研究和改革;提供相关教学设施;推进引导、咨询和测试计划,特别重视发现和培养天才儿童。很快,新数学、新化学和其他新的修订版本被引入学校教学,暑期学校则为教师提供了新教材和新教法方面的培训。此后,学者们进一步提醒人们充分认识:“教育是我们的第一道国防线”。正如佳斯特斯·华伦(Justice Warren)在最高法院的建议案中所指出的:“今天,教育或许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功能。义务教育的立法和给教育大量的投资,均可说明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教育对一个民主的社会是多么的重要。”而这些变化的导火索是由于是苏联在五十年代末期生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而不是美国,这引起了美国对教育成果的极大反思。公众责备美国的宇航技术落后是学校教育质量下降所致,进而认为这是进步主义教育偏废基础性、系统性,降低学术标准所造成的恶果。《国防教育法》规定:从1959年至1962年拨款8亿多美元资助美国教育事业。当然拨款是有条件的,它主要以专项拨款的形式资助理科教育,由此开创了美国理科教育的“黄金时代”。2.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1)中国
这个阶段是在新中国不太长的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发生了“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左右了国家命运的大事,而这一阶段的的教育政策也是和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
1961年,教育部正式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由于60年初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国家还发布了《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指示》和《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的紧急通知》等,要求保证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特别提到保护学生的视力。
1962 年5月25日 中共中央批发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和精简学校教职工的报告》,改变国家对教育事业包得过多的做法。这也体现了经济困难时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对教育的态度。
1964年,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对全日制教育进行继续改革,试办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学校,并明确这“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长远发展方向”。
1966年6月1日,经毛泽东批准,新华社播发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攻击学校党委和北京市委的一张大字报。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从此“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首次接见全国各地来北京进行串联的红卫兵和学校师生。至11月26日,共8次接见红卫兵和学生教师共1100万人。此时全国学校已完全停课,广大学校师生卷入全国大串联,整个社会都进入了一种非常规的无序状态。
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其中第十条“教学改革”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与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引述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从此,全国各地城镇出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1600多万人。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废除招生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学员。高考被废止了,但从此高等学校也开始了招生复课。
文革期间的教育事业几乎不能算是一个有自身独立发展机制的事业了,而是彻底的成为了社会运动大熔炉里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渴求的途径已经很少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还是靠社会教育和政治教育了。
1976年,文革结束,粉碎了四人帮,而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此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1977年11月3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中断的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从此开始恢复。
1977 8月8日 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全面否定了“两个估计”;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978年初,根据邓小平指示,教育部成立巡视室,标志着我国督导制度的恢复。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8月 根据邓小平关于大量派遣留学生的指示,教育部发出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9月22日 教育部重新修订和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0月4日修订和重新颁布《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恢复和重建大中小学各项工作制度。12月18日—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全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代。教育战线进一步拨乱反正,教育工作全面恢复,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由此起步。1980年 2月12日 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正式建立。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60年代提出的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应在80年代完成
从文革结束到80年代中后期,是教育体制恢复和重塑的阶段。这一阶段国家领导人要求恢复过去的好的传统,并开始走教育的改革开放道路,这对我过未来教育发展之路至关重要,同时我们看到,在那个阶段,对于素质教育是身份重视的,1978年3月24日,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作体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讲话。华国锋指出:“青少年要从小健全地发育身体,培养共产主义情操、风格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还要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良风尚。”整个教育系统和相关部门对于体育和德育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讲甚至要好于现在。(2)美国
相比于于中国教育政策的起起落落,美国在这个阶段的教育政策对于前一阶段有一个很好的衔接,教育改革也比较稳健,这一阶段也是联邦政府对于教育直接干预的黄金时期。
1964年美国国会决定将《国防教育法》延长3年,并增加拨款,改善阅读、英语、地理、历史、公民学等课程的教学质量.从1959到1968年10年间,联邦拨款近40亿美元用来资助教育.这一法案的实施,促进了美国科技的发展.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一直被看做这一明显体现冷战思维的法案的直接结果。
60年代是美国民权运动如火如荼的时代,而争取教育机会平等的运动也应运而生,虽然前一个阶段美国订立了废除种族隔离的教育制度,但各学区执行的力度并不是统一的坚定不移,一些学校尽管实行了不同种族儿童的同校制度,但事实上在学科学习和学校活动方面仍然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因此各种相关运动依然在继续。为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联邦也被寄予了更高的希望,希望他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此,1965年《中小学教育法》通过。该法案要求根据各学区贫穷儿童的数量分配资金,通过为小学、初中学生提供课本、器具和实物来确保贫困生有足够的学习资料,资金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控制,到1966年,这项计划的投入总额达120亿美元。该法标志着联邦干预教育达到一个顶峰。从此以后,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迅猛增加。联邦的拨款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在1947一1948学年为2.8%,50年代初基本上保持在4.5%以下,但到了1965一1966学年猛增至7.99%,1968年,国会又通过了另一补充法案《双语教育法案》,主要是为那些英语能力较差的低收入儿童提供联邦资助。社会改良派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消除贫穷和种族歧视,为贫困儿童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途径以促进他们基本技能的发展。最初这一法案的有效期是1965一1968年,但由于它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改革方面所起的作用,赢得了美国教育界的赞成和支持,因而一直生效到现在。而且联邦向中小学拨款数目也逐年上升,至1975年联邦拨款已由1964年的6.6亿美元增至50亿美元。1980年达70亿美元。
为了更有力的争夺全球霸权,美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在这一阶段也有了极大地提升,这集中表现在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极其修正案上,《高等教育法》及其修正案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向全国公立和私立院校提供长期资助的计划,通过更加具体的细节条文,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财政保障。它表明国家对高等教育采取了直接干预的方式。正如哈佛大学校长帕西所言,“1965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是联邦政府问心无愧地直接关心高等教育而制定的第一个法令。《高等教育法》的实施改变了美国教育界对联邦干预的消极甚至反对态度。”本法颁布后,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大幅度增加,60年代中期,联邦政府拨款在大学财政收入中比例已达22.4%。
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了《生计教育计划》,该计划主张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并把这种思想落实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各个阶段,美国政府推动了这一模式的实行.1974年《生计教育法》通过。到70年代末,全美有9300个学区开展了生计教育,占全国学区55%,与此同时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生计教育模式。生计教育是在美国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目的是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1973年美国因中东石油危机而陷入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到70年代末增长速度呈停滞状态。进入了滞涨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对于教育干预的黄金时代与美国发展的黄金时代一起渐渐步入了萧条。3.20世纪80年代(1)中国
中国的教育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依然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因此也制定了大量相关的驾驭政策,主要有:
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委据此制定了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系列规章制度。此后,我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不断扩大。10月7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81年1月13日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决定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9月1日 中共十二大确立教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1984 8月8日 教育部发出通知,在22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1985 1月21日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教师节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5月29日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拉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1986年 4月12日 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7 5月2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6月23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1989 5月5日 国家教委下发意见,高校招生开始实行公费生与自费生并存的“双轨制”。
在这一阶段明确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教育渐渐步入正轨。而为了追回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落后,邓小平提出两条腿走路、办重点大中小学校.这也就是我们国家当今社会中,各种重点学校的来源,这在拨乱反正初期.是有积极意义的,也是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治国战略”相辅相成的。
这一阶段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职业高中的兴起,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下,职业高中发挥了巨大的活力,它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应了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急需改革的需要。它为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中等技术人才也为那时为数众多的“升学无指望、就业无专长“的学生提供了就业途径(当时高等学校升学率还很低,比如1979年北京市的升学率只有5%).也使一些因为高考升学率低而濒于困境的普通中学获得了新的生机。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形成初中升入高中时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入学人数之比为1:1,甚至还高(简称职普分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这个优势到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才宣告结束。(2)美国
进入80年代以后,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生产大幅度下降,造成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失业率也超过10%。受经济的影响,教育也出现了危机,如毕业生过剩、就业困难、教育质量下降、青少年犯罪率增加、教育经费短缺等。在这一背景下,是根政府上台。里根政府代表右翼势力,认为国家权力的任何扩大都意味着对个人权力的侵犯,强烈反对联邦政府卷入教育事务,加之财政状况的恶化,所以里根政府为了转嫁危机对教育政府作了调整,终止联邦教育拨款方案对教育的直接导向。1981年国会通过了《多项预算撮合法》通常称作“整批资助”。该法令要求将联邦资助各地的多种教育专项拨款合并成“整批资助”拨给各州,由各州自行决定怎样使用。里根政府的教育政策遭到了美国公众的强烈批评,特别是美国在80年代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危机,美国学生SAT成绩不断地下降,17岁以下人群的文盲率居高不下等不良表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重视。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甚至发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美国掀起了一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1983年,恩斯特·鲍尔在为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所著的《高中:美国中等教育报告》中要求强化高中学术课程的建议被广泛采纳。1987年底,美国教育部的秘书威廉·本奈特提出为所有高中生开设严格的学术性核心课程,这时高中课程优异化达到了一个高潮。可以说,《国家处于危险之中》以及80年代其他相似的报告引导了这个时代的教育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各州制定了较高的毕业要求,统一了课程的管理,增加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考核,提升了对教师的资格要求。全国各学区进一步强调计算机知识、家庭作业和基本技能,制定了参与运动的最低标准;延长了在校时间和学年长度。1988年10月1日,里根主持的联邦政府颁发并实施了《霍金斯—斯塔福德中小学改进修正案》,该法案否定了“整批资助”的做法,提出了今后5年中一些新的拨款项目,它们包括:专门用于资助低收入家庭或成绩差的学生改善基本技能,以预防流失生的新方案,给教育质量超众中小学授勋的方案,若干外语教学示范方案,新的天才教育方案。由此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职能的又重新得到加强。
在里根任内(1981-1989),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复苏,教育也随着这种复苏而一步步调整,但调整的最后依然回到了政府对于教育的强力调控上来。3.20世纪90年代(1)中国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期,“**”的**刚刚过去,国家的经济在这期间也遇到一定的困难,教育的改革和调整也必将更加深化。总体来说,在这个阶段国家对于教育也实行了市场化的改革,教育进入了“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时代。
1992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在提了20年后依然未能如期实现。
而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家拨给的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学校发展的困境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拖欠教师工资的事在全国各省市屡有发生。为了筹集资金,一开始许多中小学校甚至办起了“校办企业”。有一些学校的“校办企业”很火爆,也使得教师结构工资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多数学校“校办企业“状况不佳。而后.不少学校以出租校舍为主要收入来源。再以后.这些学校就主要以收取学生的“赞助费“为主了。这就是“高收费”和“乱收费“的肇端。这也真正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
在这一阶段,教育市场化的步伐必然带来国家对教育政策颁布和实施的力度,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学校乱收费、应试教育变态发育、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暴露的越来越可怕,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教育改革动机。当然,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政策也是有很多成效的,1992 年10月12日—18日 中共十四大提出,到20世纪末,全国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到2000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如期实现“两基”的宏伟目标。
1995年11月 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发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1998 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此后,教育部启动“985工程”,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1995年9月14日 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出通知,启动“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1999年 9月7日 教育部启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帮助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90年代,我国的教育朝着更加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步伐迈进,但90年代也是我国当今教育问题的初始积累期,1999 1月13日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些也算是在世纪之交党对已有教育问题的一个回应。(2)美国
1989年老布什当选美国总统,此时,冷战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欧共体及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而美国的经济却处于衰退中。世界范围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教育的地位日趋重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布什政府从竞选那一刻起就给予了充分重视并将其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筹码。因此,不是对于教育行政的力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其标志是1989年,布什总统提出的《1989年优化教育法案》,并在1990年拨款2.5亿美元作为总统奖,1993年增加到5亿美元。这个奖项规定任何公立学校,只要在提高教育质量、创造安全无毒品的学校环境、降低失学率3个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就能获总统奖。
布什总统虽然没有能够连任,但后来的上台的克林顿总统对前任的教育政策予以了继承,共同推动了90年代美国教育的改革。
美国历来没有国家统一的教育制度,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而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在实践中并没有受到普遍的认可和重视,也根本无法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各州有各州的要求,各校有各校的做法。到了90年代,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1991年和1993年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分别公布了指导整个美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这两份文件吹响了美国教育标准国家统一化的号角。美国教育部为制定标准的专业团体和机构提供资金支持。这使得政府能够影响学校教什么、如何去教学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尽管这项政策得到了施行,但在美国一直存在着“政府侵犯教育”的争议。
此外,90年代还推出了对美国教育影响深远的一项政策,即鼓励对学校的选择,1990年,布什总统在《美国2000年》法案中明确支持择校入学这一新的教育实践。具体地说,家长有权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各校的教学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私立学校或公立学校,而不受学生家庭所在地的限制。州政府则将学生的学费以券票形式(voucher)直接付给所选学校或父母手中。这种通过券票形式分配资金的做法为家长提供了择校的后盾支持,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校际之间的办学竞争。然而,这种选择具有一种市场价值取向,它冲击了美国以公立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从《等待超人》这部片子所反映的美国教育问题来看,这项教育政策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甚至成为了很多家庭为了能使孩子得到理想教育的救命稻草。
三、结语
5.中美大学教育对比优劣 篇五
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目前,通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焚烧、填埋、堆肥,另外RDF技术、厌氧生物制沼技术以及其他处理技术也在国外出现并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际上这些技术大多为焚烧、填埋、堆肥技术的延伸、配套和发展。
一、卫生填埋法 1)简介
卫生填埋法是指采用底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使垃圾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以达到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方法。因其方法简单、省投资,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所以世界各国广泛沿用这一方法。从无控制的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滤沥循环填埋、压缩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
采用卫生填埋法,首先要防止从废物中挤压出的液体滤沥及雨水径流对地下水的污染。一般规范要求回填地最低处的标高要高出地下水位3.3m以上,并且回填地的下部应有不透水的岩石或粘土层。否则需另设粘土、沥青、塑料薄膜等不透水层。其次,填埋场应设置排气口,使厌氧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甲烷等气体能及时逸出,避免发生爆炸。回填后的场地,一般在20年内不宜在其上修建房屋,避免由于回填场不均匀下沉造成的结构破坏。
2)优缺点比较 优点
卫生填埋法主要有技术成熟、运行管理简单、处理量大、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和投资及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集中处置的主要方式。
缺点
卫生填埋法的劣势主要在于占地面积大,减容效果差,且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仍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垃圾渗漏液也有污染地下水资源的可能。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对防止垃圾填埋所产生的渗沥水、沼气及恶臭对水体、土壤、大气可能造成的污染要求越来越高,以致造成填埋场场址难选,建场投资增大,运行费用提高。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规定禁止原始垃圾直接在填埋场处理。
二、堆肥法 1)简介
堆肥是使垃圾、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可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堆肥的关键在于提供一种使微生物活跃生长的环境,以加速其致菌分解过程,使之达到稳定。堆肥主要受废物中的养分、温度、湿度、pH值等因素的控制。根据堆肥原理,可分为厌氧分解与好氧分解两种。厌氧分解需在严格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微生物分解生长较慢,故不多用。好氧分解过程可同时产生高温,从而杀灭病虫卵、细菌等,我国主要采用好氧分解法。堆肥技术的工艺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可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垃圾的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低很多。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
2)优缺点比较 优点
堆肥法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垃圾处理方法。投资较低,技术简单、可消除有害病菌的传播,有机物分解后可作为肥料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垃圾减量明显。
缺点
堆肥法对垃圾分类要求高、有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臭味会污染环境,但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为混合收集,杂质含量高,为保证肥料产品质量而采用复杂的分离过程导致产品成本高,没有政府的补贴,是很难运行下去的;一般堆肥厂的粗堆肥产品只能作为土壤改良剂,并不能当真正的肥料,其销路取决于堆肥厂所在地区封条件的适宜性,并不能当真正的肥料;生活垃圾处理的连续性和堆肥产品销售季节性之间存在的固有盾。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堆肥成本过高或质量不佳影响堆肥产品销售。
三、焚烧法 1)简介
焚烧法是将垃圾在高温下焚烧和熔融,得到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和余热被有效地利用来发电。由于垃圾焚烧时炉内温度高达900℃~1100℃,垃圾中的病原菌被彻底杀灭,从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垃圾焚烧后,灰渣只占原体积的5~10%,很好地做到了减量化。同时能回收热能用于生活取暖和发电,真正意义上做到变废为宝。目前,世界上—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广泛采用垃圾焚烧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2)优缺点比较 优点
垃圾焚烧处理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垃圾焚烧处理后,彻底消灭了垃圾中的病原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无害化程度高;经过焚烧,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被高温分解后一般可减容80%~90%,减容效果好,可节约大量填埋场占地;垃圾被作为能源来利用,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被转变为蒸汽,用来供热及发电;还可回收铁磁性金属等资源,可以充分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
垃圾焚烧厂占地面积小,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污染较小,可以靠近市区建厂。既节约用地又缩短了垃圾的运输距离,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可因地制宜,发展以焚烧、减容为主的综合处理。焚烧处理可全天候操作,不易受天气影响;
缺点
垃圾焚烧的缺点主要有:(1)焚烧法一次性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周期长;(2)焚烧对垃圾的热值有一定要求,一般不能低于5000kJ/kg,因为中国的生活垃圾热值较低,需要添加煤炭、天然气、重油等助燃物才能满足发电的热值要求,导致运营成本高;(3)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问题,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进行有效处理,焚烧飞灰含有大量重金属;(4)因为中国垃圾分类还不够完善,焚烧效率并不是很好,焚烧炉需要经常维护,设备维护成本高,设备寿命较短。
四、仿生实时处理技术(本次拟采用的技术方案)简介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仿生实时处理技术是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兼顾到中国混合垃圾的现状,研发的新一代垃圾处理技术。将“仿生技术”应用到了垃圾处理,发明了一种区别于卫生填埋、堆肥发酵、焚烧发电等处理城市垃圾的理想方式——“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仿生实时处理技术”比喻为“工业胃(综合处理技术)”。利用“工业胃”装置,使垃圾中的有机质迅速分解消化、转化为植物所需的有机肥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仿生实时处理技术,横跨了机械、化工、生物、热工、土肥、植物、冶金、环境、电子、自动控制和管理等多学科的智慧和成果,既有集成创新,更有原始创新,形成了多项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
优缺点比较 优点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仿生实时处理技术强化了垃圾分类技术、废气分离及回收技术,结合了填埋、堆肥、焚烧等垃圾处理技术的优点,具有占用土地较少、投资规模可控、运行成本较低、残留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经高温还原法回收利用)、垃圾回收利用率高等优点。例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质经过工业胃处理后就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与通常由发酵法生产的有机肥料相比,它不但营养保存全面,没有病菌、孢子、虫卵等生物,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土壤改良剂、保水剂和肥料的缓释剂,对改善生态环境将具有一定的持久效用。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仿生实时处理技术由以下系统构成:(1)处理前清洁暂存系统。(2)垃圾分类、分选系统。
(3)“工业胃”仿生快速降解热喷爆系统。(4)重金属脱离及营养液资源化回用系统。(5)有机质制肥系统。(6)热解气化能源再利用系统。
(7)土渣、炉灰、污泥、废渣综合利用系统。(8)塑料回收利用系统。(9)污水快速处理系统。(10)空气净化系统。(11)节能减排系统。(12)自动控制系统。缺点:
6.浅谈中美高中教育的对比 篇六
在一些资料中我们了解到中美高中的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两个国家教育的重点都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力求把书本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因此在课本选择上中美两个国家的目的上竞相一致。异处在于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书本知识, 中国高中老师会尽可能把每个知识点进行扩充总结。所以在做题时, 中国学生习惯考虑得更全面细微, 题海战术也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而美国教师恰恰相反他们乐于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和实践空间,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知识点, 鼓励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另外, 在中国的课堂里学生基数大, 老师无暇顾及所有人, 只有自己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学习方法, 才能取得优异成绩。而美国的课堂里, 每班只有十几名学生, 老师有更多的精力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针对每个学生自己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结果相同的传递。
在课程的安排上, 中美两国的办学设施条件都很注重科学、合理、实用。但美国高中更重视自己的办学特色, 保留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特长,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力。中美高中课程的相同之处在于选择教学课题时都有一定的针对性, 每个年级的高中生有相应的教学任务。但异同之处在于中国的高中生所学到的知识理论性大于实践性, 动手实践课较少, 而且所负担的课程任务量远大于美国学生。中国教育有一定的强制性, 学生不得不以应试为目的完成教育部制定的所有课程。美国高中教育则相反,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选择作为自己课程。由于中国应试教育体系, 竞争压力大, 中国学生没有时间和经历学习与高考无关的课程。这与美国高中课堂大相径庭, 学生在课堂里可以接触到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更多种类的外语。
二、中美高中教育在学分制安排的异同
据相关资料显示, 教育的目标规定了通过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发展一定的能力、品质的要求, 因而教学目标是评价高中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准。我国的高中生在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测试, 而且需要进行测试的科目很多, 每一科目都有相应目的分数限制, 高中毕业时还要通过高考才能继续深造的压力, 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分数会选择题海战术, 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反而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关于考试, 在一定学期的考试结束后, 学校会对学习名列前茅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状、奖励作为鼓励来鞭策。而美国教育理念则不同, 在学分制方面, 学生会有一定的自主权, 学分制也没有固定的限制和模式,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动手实践教材理解教材知识,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与特长。强调差别、强调多样化、强调地方和学校的自主权, 这些都赋予了美国高中实行的学分制高度弹性化、高度个性化。在这样的制度下, 美国高中学生不会背负同中国学生一样的课后作业及升学压力。他们可以更自由更深入的接触到这个社会, 为奠定更夯实的基础。除此之外, 美国高中采取学分制, 不同课程对应不同学分。一般来讲必修课一个科目一个学分, 大部分学校的毕业要求是学生至少修读22至24个学分才能毕业, 也就是说在就读的4年高中期间学生要修读20多门课, 一般每学期至少选5至6门课。并且每堂课结束时, 都会有学生得到例如小零食一样的奖励。
三、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异同
在中国高中生的教育中, 学校在于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而在这些发展中, 主要注重学生的德育, 即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 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 特别是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出事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 经过学生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美国的思想教育目的则主要是想要改正一些高中生的不良行为与习惯, 树立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 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勤劳的好公民, 后来逐步拓宽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如艺术修养、身心素质和创新思维等。从长远来看, 此项活动对提高美国全民综合素质, 增强其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 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对于中美高中生着装要求的差异来说, 中国学生在校期间要求统一着装, 学校会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不同设计相应的校服, 而美国学校则可以随心所欲,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平时穿起来舒适的衣服去上学。同时就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说, 在美国的高中教学中, 老师只会把学生一学期的考试成绩作为隐私给家长公布, 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 成绩不理想也不会影响孩子以及家长的心情, 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力, 而非成绩。而在中国, 学校会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公布, 让学生和家长感受竞争压力。中国的应试教育客观题分值较重, 答案思维固定, 造成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缺失。
7.中美高中教育差异对比研究 篇七
关键词:国际化背景;中美高中教育;差异对比
教育是无国界的,教育资源也是共享的,接受不同的教育,感受不同的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在随之提升,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我国高中生留学美国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对中美教育的差异进行比对分析,有利于帮助学生和家长做好选择,也有利于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化背景对中美高中教育的影响
1.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力度
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世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高中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点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我国高中教育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美国的高中虽然与我国存在一定差异,但也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关键之路。因此,在国际化背景下,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重视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在教育制度、理念、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2.推动高中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高中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阶段,在中美两国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美国作为世界性的教育强国,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与我国有很大差异。但是无论何种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都是要符合该国家的实际教学情况,只有符合本国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够使该国教育理念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因此,国际化背景下,要求中美高中教育都要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吸收别国教育教学中的精华,不断完善,使本国高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当今世界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推动高中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中美高中教育差异的对比分析
1.中美高中在课程选择上的对比
第一,相同点分析。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在各自的教育系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两国高中教育也在适应国情、适应国际化下不断进行创新,两国在高中教育上都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课程的选择上,注重选择符合实际生活,具有实践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程,也可以说两国在高中课程的选择上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不同点分析。在授课上,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存在一定差异。首先,中国教师在教学上,对课程教材的利用比较全面,在知识点的讲解上也很完善,但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多,主要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检验;美国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教材的依赖不是很大,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常留余地,但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较多,善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其次,中国高中课堂班级人数较多,受教学时间影响,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人,学生一般靠自己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能力;美国高中班级人数较少,一般在15名左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到每一个同学的需求,有利于因材施教。
2.中美高中在课程安排上的对比
第一,相同点分析。在课程安排上,中美两国的高中教育都很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划分不同的年级,然后安排相应的课程,布置教学任务。
第二,不同点分析。中国高中教育虽然在新课改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在课程安排上比较重视理论课的安排,实践课程较少,课程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学习任务较重。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中国学生多接触和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无暇顾及其他的兴趣爱好。美国高中教育对课程的安排不具备强制性,学生能够自己选择课程,多数课程偏实践性和应用性。
3.中美高中在考评方式上的对比
第一,相同点分析。中美高中教育都采取相应的考评方式,这是验收学生知识接受情况和学习能力情况的基准。
第二,不同点分析。中国的考评方式主要采取的是考试制,考试分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几大等级,学期末、学期中和每个月都会举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和月考。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和教师的要求,还有课堂测验、章节小考等,不同的考试会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中国高中教育的最后一个考试是高考,是进入高等教育深造的入学考试。美国高中的考评方式采取学分制,学分制没有固定的等级限制,具有较大的弹性。但是美国高中的学分制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高中4年中必须要修满22学分以上才能毕业,也就是必修的课程必须在22科以上。但是在学分的获得中,美国高中的学生不需要进行大量考试,他们一般是在自我理解和教师帮助下进行自主的社会实践,以获取实践结果作为学分的获得依据。
4.中美高中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对比
第一,相同点分析。中美高中都有相关思想道德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确保学生正常学习的保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第二,不同点分析。中国高中在思想道德教育上重视德育教育,在每个学期每个年级都开设相应的思想品德课程,德育课上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案例、故事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对全体学生实施的普遍性的教育。美国高中在思想道德教育上,注重纠正教育,就是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性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国际化背景对中国高中教育的启示
受当前国际化背景的影响,我国高中在教育上必须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充分借鉴美国高中教育中的经验,与我国高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升我国高中的教育水平。
1.改革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高中在课程设置上过于主观、片面,缺乏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定位,学科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在课程改革上,可以借鉴美国课程设置中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这一点,在完成基础的课程之后,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改革考评方式
目前我国高中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考试过于频繁,教师对“题海战术”深信不疑,导致学生费时费力,学习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因此,要对考评方式进行改革,不能单纯将理论课的分数作为判定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应该在考评内容上多样化,如可以将实验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特长等加入到考评内容中去。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优秀的人才是中美两国高中教育的必然趋势。根据对中美高中教育差异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中教育存在着一定弊端,因此,我们应适时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翁丽霞,陳昌贵.中美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比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94-100.
[2]吴函诺.浅谈中美高中教育的对比[J].才智,2013(26):93.
[3]马峰.对区域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几点思考——兼谈对中美教育差异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12):3-5.
[4]王琳希.中美高中教育差异及启示[J].好家长,2015(3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