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分析

2024-08-20

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分析(8篇)

1.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分析 篇一

全业务运营商宽带接入网建设模式分析

摘 要:本文介绍了全业务运营商宽带接入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及原则,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的用户群,分析了相应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运营商 宽带接入网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TN9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8(c)-0013-01 宽带接入网建设总体思路和原则

1.1 建网总体思路

全业务运营商虽然可以通过移动、无线和固定接入等多种手段,为用户提供高带宽、高质量、多样化的接入服务。但在宽带接入网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以光纤接入为主,优先使用PON技术。通过接入节点逐步靠近用户,提升用户接入带宽,最终实现FTTH。

1.2 建网总体原则

宽带接入网建设必须遵循统一规划、适度超前、注重效益、资源有效利用、平滑演进过渡等原则。注重质量,循序渐进,分步实施,计划推进。避免重复改造,应满足3~5年业务需求。在细分业务发展需求和全面资源核查的基础上,优先满足业务重点城市和业务重点区域。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既有资源的协同效应。新建网络有良好的扩展性、平滑演进性和可维护性,能够平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宽带接入网建设模式

2.1 集团及商企客户建设模式

集团大客户接入原则上应采用光纤到楼(FTTB)方案进行建设,保证按需提供带宽。在业务需求明确且投资效益合理的情况下,可采用FTTO方式进行建设。具体建设中应根据带宽需求和业务种类,确定使用点对点(P2P)或PON方式进行建设。

商企客户接入应结合带宽需求及资源现状,优先采用光纤接入。对用户接入距离远、分布较为分散或带宽需求较高的场景,可采用点对点光纤接入。对于客户相对集中的写字楼、工业园区、网吧集中区、商贸区等,可以采用PON方式进行接入。ONU的设置应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类型,建议每个用户采用独立的ONU;对于仅有互联网接入需求的中小企业用户,可以考虑和普通宽带用户共用OLT设备。

2.2 公众客户建设模式

2.2.1 城市新建区域建设模式

城市地区原则上不再进行主干电缆的建设。新建居民小区原则上光纤到楼,根据业务需求和驻地网资源状况,优先采用基于PON的FTTH或FTTB+LAN/DSL模式,新建区域应实现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入,语音应采用软交换方式,不再进行PSTN交换机和模块局的建设。

(1)FTTH(PON)建设模式。

在投资效益合理的情况下,对于有较高带宽需求的高档住宅区采用FTTH(PON)方式进行建设。ONU应置于用户住宅内相对隐蔽且便于维护的位置。尽量将ONU设置在用户家里,避免安装在门口或楼道内。在用户家内,可将ONU设置在用户终端智能盒内提供保护,或者放置于桌面(采用光纤信息插座)。对于需求不确定的用户,可以采用安装光纤面板方式,在用户开通宽带业务时再提供ONU。FTTH的ONU建议采用4FE+2POTS接口,对于有需求的高端用户,可以采用内置AP的ONU。

(2)FTTB(PON+LAN/DSL)建设模式。

光纤到楼为新建小区和楼宇的主要建设方式。对于具备综合布线的住宅区采用FTTB(PON+LAN)方式进行建设,光缆应直接推进到用户楼宇,并根据用户的密度,确定光缆的芯数。对于不具备综合布线条件的新建区域,尽量将光缆推进至用户楼宇,采用FTTB(PON+DSL)的方式建设。DSL主要采用ADSL2+。ONU应尽可能靠近用户,以缩短接入铜缆的长度。ONU安装应尽量优选设备间或弱电间,次选大楼竖井内机柜或楼道机柜。ONU应采取安全可靠的供电方式,原则上采用本地供电。

(3)FTTCab(P2P/PON+DSL)建设模式。

城市新建区域应尽量采用光纤到楼的建设方式,在楼内无法选取接入节点或ONU在楼内安装困难的情况下,采用FTTCab(P2P/PON+DSL)的方式进行建设。在用户规模大于300线的情况下,应采用P2P+DSL方式进行建设,小于300线的情况下,应采用PON+DSL的方式进行建设。

(4)利用基站空闲资源实现宽带覆盖。

对有业务发展需求但宽带接入网尚未覆盖的区域,初期可利用移动基站现有富余的光纤、传输及电源资源,放置小容量宽带接入设备开展业务,以较少投资迅速覆盖目标客户区域,降低新建宽带接入点成本。今后随业务的扩大逐步完善宽带接入网络。

(5)利用WLAN实现宽带覆盖。

对于潜在用户较为分散,有线接入资源匮乏,初期接入网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区域,可充分利用现有无线基站天线,采用WLAN技术进行覆盖。

(6)利用广电系统Cable实现宽带覆盖。

通过和广电系统的合作,通过借助广电的Cable(有线电视线)接入扩大宽带覆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EOC头端和终端的设备选择,规范用户接入设备及线缆安装工艺,避免由此引起的断线、丢包问题。

2.2.2 城市改造区域建设模式

现有区域改造应结合用户接入资源现状和带宽需求,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宽带接入升级提速改造。改造后用户铜缆接入距离不大于500m。改造区域可选择“宽带和语音同步下移”或“宽带下移,语音维持现状”的模式。

(1)PON+LAN的改造模式。

对于具备综合布线的既有小区ADSL用户,以及原采用小区LAN接入但因接入交换机设备性能问题需要进行替换改造的用户,应采用PON+LAN方式进行改造。在原有楼道交换机位置设置ONU设备,替换原有楼道交换机,在原有小区汇聚交换机位置设置分光器。ONU的供电利用原有交换机供电,ONU的类型根据用户数量选择8口、16口和24口设备。

(2)PON+DSL的改造模式。

对于用户侧无综合布线,采用双绞线接入,且宽带用户数量小于300户的情况下,采用PON+DSL方式进行改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优先采用FTTB(PON+DSL)的方式进行改造。楼内设备安装困难的,可以采用FTTCab的改造方式。

2.2.3 农村地区的建设模式

应尽量实现光缆敷设到行政村,主要通过FTTCab(PON+ADSL2+或P2P+ADSL2+)方式提供宽带接入,不再进行主干铜缆的建设,新建接入铜缆距离原则上应小于1km。对于同时提供语音和宽带的地区,可以采用综合接入设备提供业务。对于宽带用户数较多(中期用户大于300户)的行政村可以采用点到点光纤的方式进行建设,对于宽带用户数较少(中期用户小于300户)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应结合村落分布和光缆路由,优先选择基于PON的建设方式。对于新建宽带覆盖区域,应同时考虑语音和宽带的接入。结语

全业务运营商在宽带接入网的建设中,需根据建网区域未来3~5年业务发展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选用不同的建网模式,才能为用户提供高带宽、高质量、多样化的宽带接入服务,促进本企业宽带业务的持续发展。

2.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分析 篇二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网络安全,管理

核心交换机是放在网络主干部分的交换机, 一般在50台机器以上就需要用到核心交换机, 交换机作为企业网络的枢纽部分, 它的性能是保障网络安全, 稳定性和速度的主要设备。核心交换机在网络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 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网络容量和速度。

1 核心交换机的功能

核心交换机采用模块化结构, 以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网络应用, 超大容量的背板带宽和线速的转发速率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的无阻塞传输。它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 可以实现VLAN间的通信、优先级队列服务和网络安全控

网络舆情的背后有着各种深层次的原因和背景, 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爆发之前都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最为常见的体现在对一个事情的认识只是局限于个人, 随着受刺激人们的数量的增多和事件影响范围的加大, 很有可能从“小气候”, 逐渐变化为“大气候”, 最终结果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可以看出, 这对我们防治问题产生有重要的作用, 经过对此类信息的收集, 可以总结出人们关心的以下几点现象, 从群众的角度检查各级政府的行为, 以便采取良好的方法去实现人们正当的诉求。

3.2对网络舆情的积极反思可以不断减少群体性事件

制。同时, 核心交换机的硬件冗余和软件的可伸缩性, 也保证网络的可靠运行[1]。

2 核心交换机的安全控制

安全是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在企业内部很多数据属于保密性文件, 所以企业内部的网络安全更为重要。

2.1 交换机自身的安全

核心交换机实际是一个为转发数据包优化的计算机, 但是只要是计算机就会有被攻击的可能性, 如果一些黑客非法入侵, 造成网络瘫痪, 随时有可能丢失数据。传统交换机主要用于数据包的快速转发, 注重的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转发性能, 网络安全就是目前企业中面临的问题, 对网络中的重要数据进行保

今天, 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所谓网络舆情就是人们的理想和情感在网络上的集中体现, 这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以民情为基础, 其有效性也是以社情民意为根本检验标准。还有, 在面对群体性事件方面, 必须要重视其积极的一面, 并采取积极的经验措施, 面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 并经过这方面理解公众的需求和诉求, 并为其实现愿望。但是现在我们需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反思:在实践过程中, 对此种事情出现后, 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 交流方面也有一定的问题;在理论方面, 体现在没有认清网络舆情规律, 面对具体事情护, 防止机密信息被泄露。

对于传统的交换机来说加强其安全性是尤为重要的,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交换机的安全性, 这样从网络安全和用户的角度出发, 实现特定的安全策略, 在交换机中嵌入安全模板增加交换机的防火墙和身份认证等功能[2]。

2.2 通过交换机实现网络安全

安全性加强的交换机本身具有抗攻击性, 它有着良好的安全保护功能和智能性, 在系统安全方面实现很好的安全机制, 通过工程师对交换机内部结构的设定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密, 防止外来入侵, 使用安全机制接入, 避免内用网的网络安全。

具体分析的思想和反思还需加强。总而言之, 对网络舆情要从其自身的特点去思考, 更值得注意的是, 网络舆情回应的速度与力度、以及研判的准度与精度等, 都是反思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吴晓明.网络“公民新闻”的社会舆情解读.河北学刊, 2011 (3) .

[2]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7

(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长春130033)

2.3 流量控制技术

对流经端口的流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控制流量, 可以实现端口保护和端口安全。流量控制功能用于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 以免发生传输数据异常时重要文件的丢失, 对超过预定值的流量进行丢弃处理。但它也有着自身的弱点, 就是难以区分正常流量和异常流量, 只能对数据进行限制, 没有科学性[3]。

2.4 访问控制

设定一个网络资源出入的控制表, 确保网络设备不被非法访问, 交换机按照已经制定好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处理, 由于规则的实现具有顺序性, 因此规则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世界中, 外网有防火墙等专业的安全软件来保护, 但在内网中还需要交换机在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2.5 安全的体系结构

交换机的结构体系决定其转发性能和扩充能力, 除交换机自身要具有全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 还应该具有非常出色的安全性能设计, 可以应付大规模、多业务、复杂流量的大规模网络访问。

3 网络内控管理系统

3.1 内网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由于现在的电脑终端的用户较多的使用的是XP或以上的系统, 系统安全漏洞非常多, 而电脑的运用着大都缺乏电脑的相关知识, 不能对补丁采取安装的安全, 影响计算机的内网安全。 (2) 有些内网没有加密, 导致很多临时访问者访问内网资源, 造成内网信息的遗失。 (3) 内部工作人员擅自将内部的设计图纸和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传送到外网, 造成重要资料的丢失。 (4) 终端用户由于感染病毒造成计算机瘫痪或数据丢失。 (5) 计算机用户的剧增, 而维护人员相对较少, 管理和维护的压力不断增大。 (6) 内部用户不规范的使用行为, 私自修改IP地址, 随意用移动储存设备拷贝文件, 擅自接入外网, 应用程序的随意装卸, 造成计算机终端的不安全运行[4]。

3.2 内网安全管理

要使得整个网络安全, 就需要构建起一套统一的、可扩展的内部安全系统, 内部安全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基础, 是实现管理电子化、自动化, 可以在企业内部实现安全管理工作。

(1) 智能安全网管。智能安全网管为内网的网络管理和维护提供强大的支持平台, 是系统管理员理想的安全故障管理平台。 (2) 内网审计。通过对网络流量的实时审计, 控制用户设定的安全控制策略, 对受控对象的活动进行审计, 采用基于主机和网络相结合的手段实现网络的控制管理。网络管理人员为计算机终端的使用者提供检查当前系统运行状态的有效手段。 (3) 内网监控。安全管理核心平台负责管理配置中心的监控规则, 根据需要设置规则, 并向控制台发出报警信息, 对网络访问量进行控制, 验证网络访问者的身份。

4 核心交换机的选购原则

4.1 模块化结构

模块化交换机也称背板式交换机或机箱式交换机, 价格较贵, 但拥有更为强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用户可选择性较强, 适应面广。模块化交换机大都有很强的容错能力, 支持交换模块冗余备份, 具备可热插拔双电源, 电力供应充足。因此, 作为网络中枢的核心交换机, 必须采用模块。

4.2 三层交换机

第三层交换机具有路由功能, 将IP地址信息用于网络路径选择, 并实现不同网段间数据的线速交换。当网络规模足够大, 不得不划分VLAN以减小广播所造成的影响时, 只有借助第三层交换机才能实现VLAN间的线速路由。另外, 借助第三层交换机还可以设置访问列表, 限制VLAN间的访问, 保障敏感部门的安全。因此, 作为核心交换机, 必须选用第三层交换机。

4.3 企业需求

虽然高性能的中心交换机比比皆是, 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购买最好的设备, 而应当购买自己所需要的设备。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满足网络应用需要的, 除此之外, 太高的性能和太大的扩展能力都将可惜地被闲置。除满足现有需求外, 还应当在技术、性能和扩展性等方面适当超前, 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通常情况下, 中心交换机的扩展能力和性能应当略大于未来几年内网络应用和扩展的要求。

4.4 可靠性

对于中心交换机而言, 对稳定的要求高过对性能的要求。原因很简单, 如果网络性能一般, 但可提供安全、稳定的服务, 那么网络运行就是正常的, 用户也会觉得是值得信赖的。尽管网络带宽很高、性能非常强劲、服务访问特别舒服, 但是经常发生故障, 导致服务器无法访问、Internet无法共享, 那么无论是谁都会对此失去信心。当在网络上运行重要的应用时, 网络瘫痪还将导致正常业务的中断和重要数据的丢失。

4.5 最佳性价比

现在中心交换机产品中, 美国产品以其性能强劲、运行稳定、功能丰富而着称, 只是价格过于昂贵。我国国产产品虽然在一些参数上略逊一筹, 但是拥有绝对的价格优势, 具有中文管理界面, 方便日常管理。所以如果局域网组建时偏重于性能, 建议选择高性能的产品, 若注重价格, 则建议选择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产品。

4.6 安全性

注重交换机的网络安全性, 保护企业内部资料信息, 在网络世界中, 外网有防火墙等专业的安全软件来保护, 但在内网中还需要交换机在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5 结语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系统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必须对交换机进行必要的安全配置, 应用系统安全, 在应用系统安全上, 注重企业内部的管理, 要使得整个网络安全, 就需要构建起一套统一的、可扩展的内部安全系统, 内部安全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基础, 是实现管理电子化、自动化, 可以在企业内部实现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桑建青, 企业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浅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4:) 154-156.

[2]陈锦花, 网络安全策略研究.商场现代化, 2008 (30) :120-121.

[3]Merike Kaeo.网络安全性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3.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分析 篇三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数字出版联盟 运营机制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74-04

Study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Digital Publishing Alliance: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Zhao Lim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teractive resources’flowing among the digital publishing alliances’members (publishers), defining the roles of the members; and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 establishing a network model for the alliances’s internal resources flow;then two alliances members’resource using models are discussed, namely the mutual communication model and the platform using model. To decrease the transaction costs and risks, the alliances oper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and presented, with which the members’communication is based on digital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their resources exchange is based on network shopping platform,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ublishers’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in high-quality publis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contributing, and to guarantee their rights and benefits as well.

[Key word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 Digital publishing feder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1 引 言

数字出版可谓出版业与数字化技术有机整合的产物。它提供的内容不再是传统出版业所生产的简单文本信息与图片信息——这些内容形式在数字化环境下被 “数字对象(digital objects)”所替代;除文本和图片外,数字对象还包括其他多种信息形式,诸如音频、视频、三维动画、虚拟现实技术所形成的仿真等。这改变了传统出版境况下以视觉参与为主导的信息接受形式[1]。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决定论观点,数字出版又一次改变了受众的感官参与比例,又一次影响了人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原有印刷媒介环境中的线性、连续、规则、重复和逻辑的思考形式转变为数字化环境中非线性跳跃式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形式很难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和重复性,其逻辑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变更[2]。

传统出版单位在这种不可逆转的数字化发展浪潮之下,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具有不同优势的各方积极寻求与他人的合作机会,创设共赢局面,从而促成数字出版联盟的产生。联盟内部各个出版单位在出版内容、版权保护、技术开发、运营服务等方面具有一些共性,决定了出版单位在出版资源的需求方面具有某些相似性。各个出版单位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上拥有各自的优势,也决定了其对于出版资源的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各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出版特色和目标市场,但都无法独自满足自身目标市场多样化兼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不同出版单位都需要其他兄弟单位的支持。这样联盟中各个出版单位之间就存在着出版资源寻求和出版资源贡献的错综复杂的交互式资源流动网络[3]。

数字出版联盟的作用在于通过统一的数字出版平台和按照统一的联盟合作协议促进成员单位在数字出版业务上的合作,实现优势整合,取长补短,共同开拓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共赢局面。总而言之,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数字出版联盟运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共建的是各个出版单位所需的共性资源(如数字出版平台),共享的是联盟所有成员能够掌握和拥有的个性化出版资源(如特殊的销售渠道和选题策划方法等);而“个体参与或进行出版资源建设,集体共享出版资源”是数字出版联盟的基本运作机理。无论是资源共建还是资源共享,最核心的业务环节就是联盟内部出版资源在需求者和拥有者之间的有向流动。如果联盟内部的资源可以被无偿使用或者低成本利用,那么其中势必隐藏着出版资源建设者的个体理性和出版资源共享者的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本文针对数字出版联盟成员之间网络式出版资源流动中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间的矛盾,从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的视角来研究联盟中各个出版单位之间的资源流动关系,进而分析数字出版联盟的运营机制。

2 基于SNA的联盟内部出版资源流动网络模型构建

社会网络分析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建立各个行动者之间关系网络的模型,对表达这种关系模型的社会网络数据做出恰当的解释,说明网络中各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属性与结构[4]。从研究对象的角度看,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分析单位不是网络中的行动者,而是行动者之间的资源流动关系或彼此依赖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行动者所组成的群体或组织的社会结构[5]。

数字出版联盟内部的基本行动者是其成员即各个出版单位,这些单位之间存在着网络式的资源流动关系。这种网络式资源流动关系可谓数字出版联盟的生命体征,如果资源流动关系不存在,数字出版联盟就名存实亡了。因此可以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构建数字出版联盟内部成员之间出版资源流动网络模型,进而分析成员之间的出版资源流动关系。

假设某一数字出版联盟有n个成员单位,成员单位之间能够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甚至形成强强联合。为了实现资源共享目的,各个成员出版单位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出版业务和目标受众,而且要为其他成员单位提供相关的业务支持或技术支持,因此扮演着出版资源寻求和出版资源贡献的双重角色,这样各个成员单位之间就形成了有向的出版资源流动网络。由于各个出版单位拥有不同的优势资源,在与其他单位进行合作时,同样的支持力量,目标单位所获得的收益是有差异的,因此数字出版联盟内部成员之间可形成有向加权的出版资源流动网络[6]。

联盟内部成员之间所形成的出版资源流动网络体现了资源需求者的出版资源寻求和资源拥有者的出版资源贡献两种合作行为,用n×n的矩阵表示,,表示出版单位 作为出版资源贡献者时,对向其发出资源求助的出版单位所做出的资源支持;表示出版单位作为出版资源贡献者时,与其出版资源寻求者之间形成的资源流动关系网络,可将其定义为;表示出版单位 作为出版资源寻求者时所获取的出版资源网络,将其定义为[7]。对于数字出版联盟内部的成员单位而言,有明显的出版资源贡献关系,才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出版资源流动关系。因此每个出版单位的资源输出与输入都是自身与所处的联盟系统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即如果不向其他成员单位寻求资源支持,就无法实现自身的出版发行目标,而拥有优质出版资源的出版单位如果不与资源寻求者合作,其所拥有的出版资源也是处于闲置状态。

数字出版联盟绝不仅仅是为各出版单位提供“业务交流”的场所,而是要打造统一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各出版单位共同的“蛋糕”,所有联盟成员不仅可以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取所需的出版资源及支持,而且可以从统一的数字出版平台中汲取营养。根据上述分析,数字出版联盟内部的资源流动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最大的节点代表联盟的统一平台,这个统一平台是联盟成员们所需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出版资源,其他节点代表联盟内部各个出版单位,节点之间的箭线代表节点之间的出版资源流动关系,箭头节点代表资源寻求者,箭尾节点代表出版资源贡献者,双向箭头表示节点之间双向的资源流动关系,这种流动关系不仅可以通过平台的中介作用产生,而且可以通过双方自行沟通建立。

图1 数字出版联盟内部成员之间的资源流动关系

3 基于出版资源流动网络的数字出版联盟运营机制

根据上文所构建的数字出版联盟内部资源流动网络模型和图1可知,联盟成员之间资源流动关系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成员之间的自行沟通产生;二是通过数字出版平台的中介作用产生。数字出版平台可以看作联盟内部的一个虚拟成员,在成员单位之间的资源流动中起中介调节作用,不存在任何个人感情和任何盈利目的,其拥有的出版资源取之于成员单位,也用之于成员单位,遵循“出版资源能量守恒原则”。从出版资源的最初来源和最终流向来看,可暂且不将数字出版平台的中介角色纳入分析范畴,单纯从成员单位之间的资源流动关系来分析运营机制,然后再考虑数字出版平台的中介作用并分析联盟的运营机制。

综上,基于出版资源流动网络的数字出版联盟运营机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只考虑源端(出版资源的最初来源)和终端(出版资源的最终流向)的数字出版联盟运行机制,本文将其称为数字出版联盟的Ⅰ-型运营机制;(2)考虑数字出版平台中介作用的数字出版联盟运营机制,本文将其称为数字出版联盟的Ⅱ-型运行机制。

3.1 数字出版联盟的Ⅰ-型运营机制

在数字出版联盟内部的资源流动网络中,各个出版单位对于自身出版资源的利用是其内部运作机制,不对联盟出版资源的共建共享产生影响,因此联盟的运营主要体现在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以及出版资源的共享中。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需要各个联盟成员贡献自身的优质出版资源,各个出版单位优质出版资源的建设需要自行承担成本,因此激励成员单位尽可能多地提供优质资源将成为联盟运营中最重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强化成员单位参与联盟资源共享的动机,丰富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资源基础和提升联盟内部出版资源的利用效率。本部分从出版资源在其最初来源和最终流向之间的流动关系为基本分析对象,来探讨数字出版联盟的Ⅰ-型运营机制。

在数字出版联盟内部的资源流动网络系统中,第个成员单位的资源贡献总量为

(1)

其中为第 个成员单位的优质出版资源可以创造的市场价值(可以认为是其贡献量), 为成员单位的优质出版资源在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贡献权重,为成员单位对数字出版联盟平台建设的有效贡献量。表示成员单位 对成员单位市场价值实现的资源贡献强度,可以被定义为成员 对成员所提供的资源贡献量在成员所利用的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与成员 的优质出版资源在联盟所有出版资源中所占权重的乘积,即,表示成员单位 对成员单位的贡献总量,即加入数字出版联盟后成员 所增加的对其他任意一个成员的贡献量;为成员单位 加入联盟后的资源贡献总量。则在数字出版联盟的资源流动系统中,n个成员单位加入联盟后的贡献增量方程为[8],其完整表达式为:

(2)

(3)

公式(3)中的每一行元素表示每个成员单位对联盟总的出版资源贡献量,而每一列元素是每个出版单位能够利用的出版资源量,既包括自身对数字出版平台的资源贡献量(其中为出版单位未提供给联盟平台的个性化优质资源对自身的贡献比率,可将矩阵G中对角线上的元素定义为0,即=0, =1,2,…,n),也包括其他成员单位对它的资源贡献量,因此出版联盟中的任意成员单位可利用的资源总量为

(4)

从公式(4)中可以看出,任意成员单位在联盟中利用的资源总量包括两个部分,即自身资源比重(用表示)和其他成员单位的贡献比重(用表示),利用他人的资源越多,付出的成本越大;反之,如果自身资源被他人利用的越多,自身的优势越大,可以获得的潜在收益越大。

3.2 数字出版联盟的Ⅱ-型运行机制

公式(4)的体现了两部分资源流动关系:一部分包括成员单位通过数字出版平台对成员单位 的贡献,即将自身的部分优质资源放到数字出版平台上,供联盟所有成员共享,其他成员单位直接利用该部分优质资源;另一部分成员单位之间通过自行沟通而产生的资源流动关系。因此可以将通过数字出版平台的资源流动强度定义为,将成员单位之间自行沟通而产生的资源流动强度定义为[9]。

成员单位之间的自行沟通需要大量的沟通成本,而且各个单位关于彼此优势资源的信息并不是对称的。尤其对于新加入联盟的成员单位而言,对其他同行的信息掌握较少,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低。因此如何激励成员单位将自身的优质资源转化为数字出版平台资源,即不仅产生更多的,而且要同时满足资源贡献单位实现预期收益,保障其权利和利益,这将成为数字出版联盟Ⅱ-型运行机制(即考虑数字出版平台中介作用的数字出版联盟运营机制)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我们可将各个成员出版单位的优质资源看作商品,可将其放置于数字出版平台中予以出售。借助数字出版平台的声誉保证来开展成员单位之间的资源交易,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平台的资源种类,而且能够保障资源利用者的权利和资源拥有者的利益,激励成员单位展示自身优势资源的内在动机,从而提升联盟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

按照上述分析,为充分利用数字出版联盟内部的优质资源和保障资源交易双方的权益,可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商品交易运作模式:数字出版平台列出每个成员单位的优势资源类型和售价,然后成员单位之间以网络购物的方式进行优势资源使用权限的购买,具体合作事宜由合作双方具体商讨,交易费用暂存网络平台的信用账户——支付宝之中;合作结束后,交易费用自动转。这样不仅可以省却成员单位对于优势出版资源信息的获取成本,也可以降低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易风险。Ⅱ-型数字出版联盟运作机制如图2所示,其中实线箭头表示资金流,虚线箭头表示资源流。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所得出的上述运营机制可令各成员单位对数字出版联盟产生正向的心理预

图2 数字出版联盟的运营机制图

期,不仅可以提升其参与联盟并贡献优质出版资源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强化成员单位通过数字出版平台利用联盟资源的信心,同时保障了资源利用单位的权利和资源贡献单位的利益。

4 结 语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数字出版联盟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资源流动关系,进而对联盟的运营机制进行研究。根据成员单位彼此之间存在的出版资源流动关系,对成员单位的资源流动角色(出版资源寻求者和出版资源贡献者)进行定义,构建了联盟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有向资源流动网络。在此基础上,从成员单位贡献出版资源的视角,论述了成员单位利用联盟资源的模型,发现该模型体现了两部分的出版资源流动关系,即通过自行沟通产生的资源流动关系和通过联盟平台沟通产生的资源流动关系,为降低沟通成本和交易风险,在成员单位自行沟通运营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数字出版平台进行沟通、并基于网络购物平台进行资源交易的数字出版联盟运营机制。这种运营机制能够提升各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联盟的正向心理预期,从而充分发挥联盟内部各个出版单位在优质出版资源建设和出版资源贡献中的积极性,并保障各出版单位的权利和利益。

注 释

[1]周利荣.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模式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 2010(10):39-42

[2][美]赛佛尔,坦卡德著;郭镇之,徐培喜等译.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96-297

[3]刘肖,董子铭.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 2012(2):49-52

[4]郑登攀,党兴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技术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中心性测量研究:对波纳西茨中心度的改进[J].系统管理学报,2010, 19(4):415-419

[5]臧得顺.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1):108-115

[6]Wasserman, S.,& Faust, 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121 -136

[7]Matthew,O.J., Alison, W.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Networks[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002, 106(2): 265-295

[8]赵丽梅,张庆普,庞海燕. 基于SNA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营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1):32-38,31

[9]Andrew Harkins. Team Incentives in Networks [OL].[2011-11-20]. http://www2.warwick.ac.uk/fac/soc/econ omics/pg/current/phd_programme/upgrade_presentatins /team_incentives_in_net works. pdf

4.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分析 篇四

【摘要】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缺乏有效监管,国内的P2P网络借贷平台鱼龙混杂,平台欺诈、资金链断裂等情况时有发生。面对个人和小微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以及相对滞后的制度环境,P2P网络借贷平台该何去何从,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运营模式

一、P2P网络借贷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1、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P2P是Peer to Peer的缩写,原本是指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这种技术能够实现网络间对等的信息资源互换。具体来说,就是指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资金持有者,通过信贷平台牵线搭桥,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借给有借款需求的资金需求者。P2P网络借贷绕过了传统的银行体系,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贷款资金在融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直接融通。

2、P2P网络借贷的特征

(1)参与对象平民化、投资门槛低。P2P网络借贷主要针对信用良好且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和消费者,借贷金额较低,一般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

(2)高风险与高收益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借款人主要是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完成融资的小微企业和消费者,他们有个性化的贷款需求,因此愿意承担相对更高的贷款利率。

(3)交易效率高且成本低。相对于从传统金融结构贷款,P2P网络借贷平台融资程序简单,从提出借款申请到获得贷款所花费的时间较短,交易效率高于传统金融机构。

3、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现状

(1)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与借贷资金规模增长迅速。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国内P2P网络贷款平台数量突破2300家,贷款余额达到1386.72亿元,较2014年11月底的1271.41亿元,增加了115.31亿元,增长9.07%;较2013年底的352.23亿元,增加了1034.49亿元,增长293.7%。

(2)借贷期限较短。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服务对象一般是小微企业和个人小额短期的资金周转,借款期限比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年。但随着行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P2P网络借贷期限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的平均借款期限为5.85个月,上半年的平均借款周期为5.05个月,下半年P2P网贷的平均期限为6.66个月,较上半年增长31.85%。2015年第一季度网络借贷的平均期限为6.87个月,较2014年第一季度的4.83个月,同比增长42.24%。

(3)P2P网络借贷行业有区域化、阶梯化特征。国内的P2P网络借贷行业地域差异非常明显,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P2P借贷行业发展迅速,平台数量、成交规模都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行业内部阶梯化特征明显,前几名占据着较大的行业份额,并且在投资人数、借款人数、成交额等方面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二、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比较

1、纯平台模式

纯平台模式,也称为纯线上模式或经纪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P2P网络借贷平台以单纯的中介身份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交互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平台不参与具体的贷款过程,不负责贷后资金管理,不承担借款人违约给贷款人造成的损失。国内目前只有拍拍贷坚持采用纯平台模式。

2、P2B模式

P2B(Person to Business Lending),是指通过P2B平台的牵线搭桥实现个人投资者对企业(一般指非金融机构的中小微企业)放贷的商业模式,是P2P模式的衍化。P2B网络借贷运营模式类似信托项目,因此也被称为互联网信托。与原始的P2P模式不同,P2B网络借贷平台会深入参与借贷过程中,而且会引入资金托管机构和担保机构,以保证投资者的本息安全。

3、P2N模式

P2N模式中“N”表示多家机构,一般指与网络借贷平台合作的小额贷款公司或担保机构。该模式是将P2P模式中寻找借款人和担保公司这两项专业性较强而又复杂的工作独立出来,交由一些专业的小额贷款机构或担保机构来完成。国内比较著名的P2N平台有开鑫贷、有利网。

4、债权转让模式――宜信模式

债权转让模式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居间人”模式,或“专业放款人”模式,即P2P平台在线下寻找借款人,对其进行评估,通过后推荐给专业放款人,专业放款人(特定的第三方个人)向借款人放款,取得债权,然后把债权转让给个人投资者,投资者获得债权带来的利息收入。宜信的大部分业务就采用这个模式。

5、P2L模式

P2L(person to leasing)模式,即融资租赁公司将借款项目发布到P2L平台,由投资者出募集资金,收益由投资者和融资租赁公司共享的商业模式。在P2L模式下,P2L平台充当居间人,负责审核发布融资租赁项目,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多重担保,降低债务人的违约风险。国内的P2L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P2P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和线下融资租赁公司合作,在平台业务上新增融资租赁项目,如积木盒子、爱投资和理财范等;另一种是由融资租赁公司成立的P2L平台,如e租宝、普资华企和融资E投等。

6、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比较

(1)交易模式对比。拍拍贷属于无担保、无抵押的纯线上交易模式,平台作为纯粹的中介,负责制定交易规则和提供信息交互平台。平台不参与借款人信用状况的实地调查,不负责贷后管理,不提供本息担保,不对借款人的违约承担责任。平台将审核通过借款项目发布到平台网站,让投资人了解借款人的相关信息,然后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竞标。

宜信和有利网属于有担保的线上交易平台,但两者担保形式有所区别。宜信是平台自身设置了风险资金池,如果出现违约,平台会利用风险资金池赔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损失。而有利网则是由与其合作的小额贷款机构提供担保,平台依然保持纯中介身份。

企易贷和普资华企属于有担保的线下+线上模式,企业在平台网站提出借款申请后,平台会实地调查借款申请企业的相关资料,平台扮演的也是复合中介的角色。

(2)借款额度、期限情况对比。借款额度方面,由于宜信和拍拍贷主要针对个人,借贷额度较小,一般不超过30万元。而其他三个平台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贷款金额一般从数百万到几千万不等。贷款期限方面,除拍拍贷只提供短期贷款,贷款期限一般限制在12个月以内之外,其他四个平台在期限设置方面较为灵活,均提供1年内的活期、定期投资以及2年内的中长期投资。在贷款人的贷款成本方面,企易贷、宜信、有利网和普资华企都是平台规定固定利率,而拍拍贷则由竞拍产生。由于拍拍贷主要针对个人而且不提供担保,因此,平台信用风险比较大,贷款利率一般高于其他四个平台。

(3)风险控制情况对比。风险控制方面,五家平台都提倡分散投资,要求借款人按月还本付息。拍拍贷作为纯中介平台,在风险控制方面措施较少,仅是在发放贷款之前对借款人的身份、信用等资料进行审核、评级,但由于国内征信系统不完善,借款人有可能上传虚假资料欺骗贷款。其他四家除了会进行线上审核之外,平台自身(或委托合作机构)也会对借款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调查,有比较完善的贷后管理和违约追讨机制。

三、国内P2P企业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1)征信系统不完善,行业信用风险较高。P2P网络借贷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能否妥善解决信用风险是P2P网络借贷行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的征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信用评级体系不健全,由央行主导的征信体系的信用纪录十分有限,大量中低收入个人和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没有录入,并且该数据库不对P2P行业开放。

(2)监管缺位,行业准入门槛低,监管套利明显。对于P2P网络借贷,国内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仅仅根据《明法》和《合同法》相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而对于借贷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何种形式借贷,法律没有规定。由于个人借贷不受法律监管,不少企业利用P2P的运营模式规避金融业牌照管制,进行理财产品的销售。

(3)信息不对称。P2P网络借贷平台,尤其是线上平台,一般存在难以确认借款人真实身份的问题,虽然多数平台采取多重措施审核借款人的身份信息,但事实上,对于那些蓄意欺诈者而言,用造假身份通过身份审核并不是特别困难,而且有可能出现冒用别人信息,一人注册多个账户骗取贷款的情况。事实上,P2P网络借贷平台对借款人的借款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监管,为平台埋下了坏账隐患。

(4)创新能力不足。现有的P2P网贷平台在风险控制方面没有更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很大程度上依然要依靠线下机构开展业务,有专家指出,现有P2P网贷机构的优势不在于互联网优势,而是在于突破了监管,P2P网贷机构在制度和技术上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并没有优势,P2P行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对国内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经过8年的发展,监管部门应将其纳入监管范围。首先,要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机构,明晰P2P交易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并对P2P平台的运营提供指导、管理和监督。其次,建立P2P平台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P2P网络借贷平台提供的是类金融服务,因此在保证P2P网络借贷行业活力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行业准入机制。相关部门应该对P2P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管理人员资质、业务范围等方面设立门槛,对不满足条件的P2P平台进行清退;应强化信息披露机制,要求各P2P平台提供财务信息,增强行业的透明度。

(2)完善征信体系,推动信用评价行业的发展。首先,应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采用统一的标准和相应的信息技术,整合分散在金融机构、工商、公安等机构的企业、个人信息,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其次,在取得客户授权的情况下,允许P2P网贷平台进行查询,并且允许P2P网贷平台将客户违约信息上传到该数据库。再次,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建立民营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提高信用评级市场的运行效率。最后,利用互联优势,建立P2P行业自己的信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5.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分析 篇五

例)|文投体育

导语:体育BANK联合文投体育将不定期推出体育相关研究报告。其中可点击阅读第一份《中国冰球白皮书(2016年)》和 第二份《2017滑雪产业研究报告》。第三份报告为《中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研究报告》。本文摘自第三份报告,报告全文分为三部分,本部分为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模式以及发展趋势分析,将陆续推出其他部分。体银商学院首期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高级研修班将于6月15-20日在深圳、广州举办。课程咨询:***(微信同号)。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模式

(一)场馆投资建设模式按建设主体来划分,体育场馆建设可以分为单位自行建设、企业代建和PPP模式。

图2-1 大型体育场馆投资建设模式分类 1.单位自行建设

当前我国的存量场馆绝大部分为单位自行建设。单位自行建设指单位通过政府划拨取得土地或利用自有土地,运用政府拨款、自筹款项、社会捐赠等资金建设体育场馆,首先以满足单位自身需求为目标,其次才是向社会开放。

2.企业代建企业代建指,政府相关部门以划拨方式取得用地使用权,之后委托企业代为建设,建成之后政府将双方约定的代建补偿金支付给开发企业,企业把场馆移交给政府。3.PPP模式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生产体育用品,建设各类体育场馆及健身设施,从事体育健身、竞赛表演等活动。同此,PPP模式在体育场馆,尤其是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中成为最受欢迎的方式。当前PPP模式有多种细分模式,其中涉及到建设的主要有BT模式、BOT模式和BOO模式。

BT(Build-Transfer)模式:指政府相关部门以划拨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发企业以招拍挂方式获得可经营性用地,再进行体育场馆建设。建设完成之后,按事先约定的价格移交给政府。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是指由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承担新建项目设计、融资、建造、运营、维护和用户服务职责, 合同期满后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等移交给政府的项目运作方式。合同期限一般为 20-30 年。

BOO(Build-Own-Operate)模式:BOO模式由BOT模式演变而来,二者区别主要是BOO方式下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拥有项目所有权,但必须在合同中注明保证公益性的约束条款,一般不涉及项目期满移交。

(二)场馆运营模式

1.基于主体角度的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国家体育总局从运营主体的视角划分把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分为自主运营、合作运营、委托运营三种模式。自主运营包括单位内部自主运营和事业单位自主运营;委托运营包括承包、租赁、委托等不同形式。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我国拥有的1093座大型体育场馆中,984座为自主运营,占比达90.0%;合作经营的大型体育场馆有42座,占3.8%;委托经营有67座,占6.1%。图2-2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分类(1)自主运营自主运营自场馆的拥有方自己负责场馆的日常运营、市场开发、维护管理等,并享受场馆运营的全部营收。近年来,自主运营也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如体育行政部门法人公司治理模式。体育行政部门代行投资人权益,成立专门的法人公司对体育场馆进行管理,由此便于场馆的招商引资、人事制度改革等,提升场馆运营活力。(2)合作运营合作运营模式一般是场馆产权方将场馆的全部经营管理权移交给合作方,合作方在经营过程中若需要增减相应设施需由场馆拥有方进行配置。一般而言,合作方全权负责场馆的日常运营及市场开发,但场馆产权方仍负责场地的维护、场地服务人员管理等。

(3)委托运营根据产权主体和运营主体间责、权、得的不同,有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不同的操作形式。承包经营:在不改变场馆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场馆经营权有期限地交由承包人行使,并由其交纳承包费,完成一定经营目标。承包人对场馆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但是没有处分权。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发生经营亏损,承包人除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外,产权方也承担相应风险。

租赁经营:场馆产权方与经营者之间通过订立合同而实现场馆经营管理权的转移,承租者对场馆具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在此承租者可以是个人或个人合伙、企业等不同形式。租赁运营模式中场馆产权方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承租方不论经营盈亏都要向产权方支付租金。

委托经营:(托管经营与委托经营区别不明显,可归入委托经营)是在不改变体育场馆产权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下,产权主体委托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企业、项目公司等)进行经营管理,受托公司应具备专业的体育场馆运营能力,产权主体向受托方支付委托运营费。

(4)PPP模式《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探索大型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体育场馆的创新运营提供了政策支持基础。由此发展出多类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体育场馆运营模式。除了在场馆投资建设模式中阐述的BOT、BOO之外,还有TOT、ROT等PPP模式。PPP模式中场馆的运营主体多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往往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和政府共同出资成立。

TOT模式:转让-运营-移交(Transfer-Operate-Transfer,TOT),是指政府将存量资产所有权有偿转让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并由其负责运营、维护和用户服务,合同期满后资产及其所有权等移交给政府的项目运作方式。合同期限一般为20-30年。案例1:盘锦市体育中心

盘锦市体育中心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的最南端,场址南邻渤海,占地439061.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1258㎡,包括体育场馆(45100㎡)、综合楼(16350㎡)、游泳馆(24498㎡)、网球馆(8890㎡)、商业综合体(26420㎡)等。在体育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形成存量资产的同时产生了大量负债,给政府财政带来了较大压力,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并满足体育中心发展对配套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盘锦市人民政府拟在体育中心场馆及配套设施的管理运营中引入社会资本,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为体育中心的运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该项目总投资规模292571.05万元,所需资金拟由项目公司股东出资及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或其他方式筹集。其中,通过项目公司股东出资解决77555.14万元,占总投资的26.51%,由盘锦建投与成交供应商按照30%:70%的比例筹集完成;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或其他方式解决215015.91万元,占总投资的73.49%。该项目主要采用“转让-运营-移交(TOT)”的模式进行运作。盘锦市人民政府授权市财政局、体育局,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选择社会资本,政府授权盘锦建投与社会资本按照双方协商确定的形式组建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购买体育中心项目设施(含体育场、网球馆、游泳馆、综合馆及其他商业设施等)的经营权,并负责管理、维护和运营上述设施;合作运营期届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指定机构。图2-3 盘锦市体育中心

ROT模式:改建-运营-移交(Rehabilitate-Operate-Transfer,ROT),是指政府在TOT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改扩建内容的项目运作方式。合同期限一般为20-30年。案例2:江苏如皋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015年江苏如皋市政府发起如皋奥林匹克体育中心PPP项目,项目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目前处于识别阶段。项目投资11亿元,政府和企业按照约定比例进行投资,对现有的如皋市体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增加投入资本,偿还项目工程债务,维持项目日常运营,项目运营风险、资金风险由各方按照投资金额的比例分摊,运营收益由各方按照投资金额的比例共享。

签订特殊经营合同,特许经营年限为15年-20年。在特许年限内项目公司有权根据体育场馆的自身条件和体育健身市场发展及变化规律,在保持体育场馆主体结构和功能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场馆进行合理布局和环境改造,做到不受政府层面的控制和约束,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达到利润最大化。

图2-4 江苏如皋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BTO模式:建设-移交-运营(Build-Transfer-Operate,BTO),是指社会资本或社会资本与政府平台公司组建的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移交及运营维护等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内容。

2.运营内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业务:场地出租和衍生服务业。场地出租主要用于体育赛事、文娱活动、健身培训等占用场地;衍生服务业包括餐饮、酒店、各类零售商店等配套设施,以及休闲旅游。大型体育场馆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大多同时开展多种业务,努力形成具备多种城市功能的综合场所。

(1)场地出租场地出租是体育场馆最基本的业态,场地出租主要指体育场馆场地用于开始体育比赛、训练,以及演唱会等文娱活动。某些体育场馆还是专业运动队的主场,为他们提供俱乐部场所,承办主场赛事,如工人体育场为北京中赫国安主场、五棵松体育馆为CBA首钢男篮主场和KHL昆仑鸿星主场等。

为了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场馆运营商在努力实现短时间内多种体育赛事的场地转换。例如,五棵松体育馆可以进行各种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等大型比赛和各种大型文艺演出,2016年底还实现了8小时从篮球场变为冰球场。又如美国麦迪逊广场花园,看台下方设有活动式和可伸缩坐席,举行篮球比赛时座位为19763个,冰球比赛时为18200个,在举行其他活动时,花园的坐席容量可根据活动规模及舞台大小等因素随时调整。

与场地出租举办活动结合,场他广告位使用民可以补充体育场馆的收入。以美国麦迪逊广场花园为例,对场馆内各种空间进行了充分开发,通往球场的走廊上是各种赞助商广告牌,球场内屏幕及观众席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赞助商广告,门票背面也有广告区域。

(2)衍生服务体育场馆的衍生服务业包括餐饮、酒店、各类零售商店等配套设施,以及休闲旅游。随着体育场馆运营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衍生服务业正成为体育场馆运营的重要内容,甚至是体育场馆盈利的主要保障。体育运动衍生周边:体育场馆以其所承载的体育运动项目、代表的专业队伍为核心,开发周边产品并进行出售,在此以球队纪念品商店、俱乐部会所为代表。体育补充业态:体育场馆内部及周边空间应与体育业态相互补充,形成复合业态,吸引人流量与消费。在当前的体育场馆运营中,补充业态主要包括餐饮、住宿、购物等。这些业态在体育场馆周围聚集,需要场馆运营商的统一规划与企业筛选。在此趋势下,专业的运营公司托管成为体育场馆运营的首选方式。

(三)体育场馆运营案例

1、私人企业自主运营——美国麦迪逊广场花园(MSG)美国麦迪逊广场花园是隶属于私人企业麦迪逊广场花园公司,由企业自主运营。麦迪逊广场花园位于纽约曼哈顿第八大道与33街拐角处,宾夕法尼亚车站上方。麦迪逊广场于1879年兴建完成,之后曾2次迁移,如今的建筑物是1968年完成的第三代。广场花园一层到四层是麦迪逊花园剧院,共有5600个座位;从地上第五层开始是花园球场。

花园公司的幕后老板多兰家族拥有花园及其相关地产的100%权益,同时也是NBA纽约尼克斯、NHL纽约游骑兵和WNBA纽约自由女神队的所有者。也因此,麦迪逊广场花园是这三家职业球队的主场。

(1)场地利用麦迪逊广场除了举办各种赛事以外,还可承办演唱会、政治集会以及其他数十种不同性质的活动,据统计,球场一年举办的大型活动约有320场。花园的场地可以在篮球场、网球场和冰球场等多种场地之间进行转换。篮球场地的木地板下有厚厚的特殊隔热层,隔热层下是可供冰球赛事使用的约一英寸厚的人造冰面;隔热层可保证最上层拼木篮球地板完全不受冰的影响;举办网球比赛时则把冰融化。花园球场看台下方设有活动式和可伸缩坐席,举行篮球比赛时座位为19763个,冰球比赛时为18200个,在举行其他活动时,花园的坐席容量可根据活动规模及舞台大小等因素随时调整。图2-5 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活动类型

(2)衍生服务球场看台下方设有内环和外环两个环形通道。球员通道与内环相连,球员可通过内环直接通向球员休息室、更衣室、理疗室,另外,内环还设有竞赛物资储物室、媒体休息室、裁判及教练休息室、主办方工作室等竞赛所需办公室。观众出入口与外环相连,外环多为商业及购物板块,设有各类球队纪念品商店、食品店、餐厅、俱乐部会所等配套内容。

比赛期间,花园为观众供应各种食品和饮料,包含炸鸡、披萨、烤肉、热狗、寿司、爆米花多种快餐食品,在花园球馆的各个出口都有固定销售点,场内还有工作人员巡回销售食品。

2、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自主运营——水立方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于2008年1月28日正式竣工,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由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全面负责运营管理。国家游泳中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要比赛场馆、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地处亚运村和奥运村地区,东临CBD,西邻“中国硅谷”中关村,拥有超过50万人的消费居民群体,聚集了良好的消费人群和较强的消费能力,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等,具有地铁奥运支线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1)场地利用奥运会之后,水立方定位为多功能的大型水上体育休闲娱乐中心。自2008年开放后,已接待游客1770余万人次,占总营收的30%-35%。已举办各类活动,如文艺汇演、国内外大型赛事等1000余场。2013年成立“水立方游泳俱乐部”,负责市民游泳业态运营、群众性赛事组织。创新型游泳培训管理平台是“体育 互联网”的一种新模式,它涵盖产品介绍、线上购课、自动开卡、上课预约、选定教练、进阶考核、课后评分、教练分课、教练排期、课时费结算、教练考核等功能。水立方包含多个场地,奥林匹克比赛大厅、多功能大厅、嬉水乐园、公益展室、水滴剧场、南北小楼等。具备体育赛事、大型演出、各类商业活动、水上游乐、会议等多种功能。

2022年冬奥会期间,“水立方”将提供4条冰壶赛道。利用能够满足冰壶场地对震动、颤动特殊要求的新型系统填平,采购国际先进制冰设备,实现可转换制冰系统,不破坏原有泳池,填平改造成冰壶场地后,还可再转换回泳池。这种快速转换一般一天内可完工,快则4、5个小时搞定,从而实现冰场功能,具备冰上比赛、水上比赛转换能力,水立方将变身“冰立方”。

(2)衍生服务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自主开发自有品牌水立方冰川水等系列产品,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全部由水立方自行完成。向外出售特许商品,包括水立方酒、水立方手包、水立方恤、手表、钥匙扣、打火机等。场馆内部面积可出租已达到95%,基本饱和。现有KFC、SUBWAY、老北京炸酱面等餐饮,浩沙泳衣专卖、特许商品店面等销售商店,以及英智脊柱健身中心等。

3、委托运营——北京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场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投资建设,是北京市最大的一座综合性体育场之一,占地35公顷,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座位数6.3万多个。工人体育馆于1961年建成,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座位1.1万多个。工体建筑群除体育场和体育馆之外还包括游泳馆。场馆的管理单位为北京职工体育服务中心,是北京市总工会所属的大型综合性体育事业单位。当前由北京iRENA体育之窗运营,推出工体iRENA。体育之窗与北京工人体育场之间是一种委托运营的关系。

(1)场地利用工体场地主要用于举办体育赛事和演艺活动,是北京市最为著名的文体活动中心。2008年夏季奥运会期间,工人体育场为足球比赛场地,工人体育馆为拳击比赛场地。目前,工人体育场是国安足球队主场。工体的球赛每场平均吸引4万名现场观众,超过了英超联赛现场观众的平均规模。演艺活动方面,工体每年10多场大型演唱会以及新片发布会等。看台下方空间设有活动式坐席,可根据不同活动形式增加。

(2)衍生服务工人体育场看台下空间设有国安足球俱乐部、超跑俱乐部、北京工体荣誉殿堂等。工人体育场首层外围空间改造为外向式向外出租,便于开展经营活动,首层房屋出租率达到100%。引入多种类型商家,包括二手奢侈品商店鑫磊名品交流站、滑雪用品BURTON销售中心、美容品牌LS room、英国摩根汽车旗舰店,以及体育之窗自行运营的A.Hotel四星级酒店等。

“北京工体”位于北京城区东部,东西方向距北京二、三环路各1公里,位于国贸、朝外、燕莎、东环四大商圈之间,距离北京市中央商务区(CBD)仅500米之遥。工体周边社区成熟,人流量大,有大量的高档住宅和商务、商业设施,同时工体四周也是各国驻华使馆、商社及办事机构聚集之地。2004年后,规模更大、装修豪华、娱乐功能齐全的酒吧群开始在工体聚集,如MIX、VICS、灯笼、美高美等;聚集了大量的美食餐厅、咖啡馆,如金链花、有景阁、站点、漫咖啡等。如今工体的iRENA已是京城独领风骚的时尚消费区。

4、BOT模式——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位于北京西四环五棵松桥东北角,毗邻地铁一号线五棵松站,隶属海淀区,由五棵松体育馆、汇源空间(原M空间)、HI-PARK篮球公园、Hi-Central(原五棵松文化体育广场)、以及Hi-up组成,各部分间功能互补,未来还会增加冰雪世界(Hi-ICE)板块。作为北京奥运会的12个新建场馆之一,通过招票由中标的华熙国际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华熙国际”)投资建设。作为回报,国家授予该企业在赛后30年的“特许经营权”,华熙国际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为其运营商,为BOT模式。

五棵松体育馆是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重点建设项目,其建筑规模6.3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约1.8万人,有47个贵宾包厢、10个中西式餐饮售卖点和1个VIP贵宾专享酒吧,它是2008年奥运会篮球项目主赛场。奥运会后,华熙国际又斥资数亿按照世界顶级演唱会场馆标准进行了改造,成为既适合举办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等大型体育比赛又适合举办演唱会等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场馆。2016年,KHL冰球联赛落户五棵松,实现8小时从篮球场变为冰球场。现在五棵松体育馆同时为CBA首钢男篮主场和KHL昆仑鸿星主场。而且它将是2022年冬奥会的冰球比赛场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除五棵松体育馆外,还有其他四个功能空间:

汇源空间(原M空间),是五棵松体育馆的训练馆,从小型商业演出、歌迷见面会、企业庆典、新产品发布会、会议宴会,到体育活动、时尚秀等,均可实现。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曾在这里录制《中国最强音》、《全能星战》等。Hi-Central,占地七万多平方米,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四季冰场——五棵松冰世界体育乐园,还有飞鸽复古盛会、僵尸来袭等时尚、趣味活动。HI-PARK篮球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5200平方米,是一个群众性篮球主题公园。公园共有11片整场、1片空中铁笼半场、一个能容纳500人的主题餐厅以及舒适、现代的淋浴设施,于2014年正式对外开放。

Hi-up,是五棵松体育场馆群配套设施,为商业建筑,预计将有41家餐饮类、14家文化体验类、13家酒吧夜店KTV、22家特色设计师店及20家配套服务类企业入驻。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发展趋势

(一)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迫切需要改革建设、运营机制我国体育场馆处于行业整体亏损状态。尽管我国体育场馆行业产值和增加值增长迅猛,引领体育产业发展,但我国大部分大型体育场馆都为体制内经营,普遍存在运营机制陈旧、业务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大型体育场馆闲置率高,行业整体亏损的现状。

国家明确支持新型体育场馆发展。国家政策文件明确支持城市体育综合体、体育小镇等新型体育空间,拉长服务链,把场馆设施打造成为以体育为主题、功能丰富、配套齐全、经营性强的服务实体。加强体育场馆与旅游、商业娱乐等业态融合,推动体育场馆多元化商业经营,成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PPP模式未来会成为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的主流模式 国家明确鼓励,有良好的政策环境。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生产体育用品,建设各类体育场馆及健身设施,从事体育健身、竞赛表演等活动。之后财政部、发改委,以及各地方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法规,鼓励PPP项目,并规范项目流程。PPP模式打通了专业的场馆运营公司进入国有体育场馆运营领域。政府大力推广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领域的应用,PPP模式很好地支撑了体育场馆所有权和运营权的分离,同时缓解了政府在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上的筹资问题。

(三)集团化连锁运营与多业态经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集团化连锁经营会成为趋势。从全球来看,场馆运营的发展趋势是由政府直接管理,过渡到独立市场化管理,再过渡到专业的独立托管,最终实现集团化规模化管理。国际经验表明,场馆运营模式发展到成熟阶段,大多采取集团化托管模式,政府基本退出运营管理职能。目前华熙、体育之窗已开始推进集团化管理,形成完整的可借鉴、可移植的体育场馆经营模式,并低成本地实现模式推广。多业态经营是必然选择。在体育赛事运营的基础之上,体育场馆空间越来越注重餐饮、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的综合,以多种业态对人流形成复合吸引力,提升区域消费能力。

声明本报告作为非营利独立研究资料,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广大同仁的研究报告,在这里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受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样本选择范围的限制,本报告部分数据可能并未完全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其不足之处,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研究团队:杨洋

文投体育研究部

yangyang@bcidsports.com李玲

文投体育研究部

liling@bcidsprots.com翟亚宁 文投体育研究部

6.三家运营商的网络制式 篇六

双卡,分为双模双卡和单模双卡。双模双卡大多就是指同时支持GSM/CDMA的双卡手机,可以放一张移动/联通卡和一张电信卡。单模双卡大多就是指GSM双卡或者CDMA双卡(CDMA双卡比较少),可以同时放两张移动/联通卡或者两张电信卡。

双模,就是指手机支持两种网络制式。现在的3G手机大多是双模手机,WCDMA手机兼容GSM制式,TD-SCDMA手机兼容GSM制式,CDMA2000手机兼容CDMA制式。还有跨制式的双模,如GSM/CDMA双模。

2.一部手机如果同时支持GSM/CDMA制式也未必能用三家的卡,如HTC S710d虽然支持GSM/CDMA制式,但是还是只能用电信卡,不但因为这部手机是电信定制,还因为这部手机是双模单待单卡。

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来说,一部手机要能同时使用三家运营商的卡,就要是双模双卡双待,同时双模是GSM/CDMA双模。

3.最后简单说一下三家运营商的网络制式。

联通2G网络制式是GSM制式,GSM制式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的2G制式,超过80%的运营商的2G网络选择GSM制式。联通3G网络制式为WCDMA,WCDMAM制式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的3G制式,超过80%的运营商的3G网络选择WCDMA制式。

移动的2G网络也是GSM,不过移动的3G网络制式是TD-SCDMA,TD-SCDMA制式的3G网络目前全世界就移动一家运营商在用。

7.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分析 篇七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社会网络和知识转移分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对知识转移的网络结构研究主要涉及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强连接和弱连接对知识转移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沟通方式等。而从网络理论视角研究知识转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对知识转移的分析,另外一类是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对知识转移的分析。

社会网络理论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出现,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社会网络主要应用于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解释。近10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将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从纯社会学的范畴延伸到企业,利用社会网络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来研究网络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和作用。从概念上讲,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是为达到特定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关系网,它基本上由结点和联系两大部分构成[1]。结点是网络中的人或组织,联系则是交流的方式和内容[2]。Borgatti(1998)认为社会网络理论是研究行为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所谓的行为主体可以是个人、组织或是家庭,通过对行为主体之间的连接情况与关系进行解读,能够反映出行为主体的社会网络信息,由此可以更深入了解行为主体的社会网络特征。

Granovetter(1973)在早期研究中主要解释关系强度对个体间关系的各种影响,强调弱联系在知识转移中的作用。他的研究认为在组织中相对关系比较疏远的个体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联系并非十分频繁。将这些个体和群体连接起来,从中可以获得比较新颖、较有价值的信息。相反,由于强联系通常存在于社会特征较为相似的人群中,这样的网络中间沟通比较频繁,信息交流非常充分,所以信息的重复程度很高,更容易造成信息的堆叠和重复化。由此可见,弱联系对知识共享的有效性来说非常有意义。

人际联系的强度可以影响知识转移的难易,强人际联系被认为会对降低知识转移难度产生积极影响。Andrews(2000)的研究表明,信任在知识共享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比正式的程序来的更加重要[3]。高祥宇(2005)的研究则论证了信任可以加强两个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动机和意愿,同时还能够令两个个体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深入,从而降低知识转移的难度[4]。而Szulanski(1996)的研究指出不信任对于知识转移的消极作用,证明了不信任是造成知识转移难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5]。联系强度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是随着知识类型的改变而变化的。知识的显隐性被认为是影响知识转移难易的一个重要维度。显隐性是描述知识可以被编码和描述的难易程度。因为隐性知识是很难被传递的,所以它的传递需要更多的努力。在某些案例中,隐性知识只可以通过仔细的观察、示范或手把手的经验来传递。隐性知识的转移在强联系间比弱联系间更容易实现,因为强联系会使他们拥有更强的帮助对方的动机。而且,在强联系中发展起来的关系深化和专门的语言会有助于复杂困难的知识的传递。而过去的研究检验了关系强度、显隐性和绩效之间的关系[6]。除了二元层次(Dyadic Level)的关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以外,社会网络理论还从网络特征、网络结构方面研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涉及的主要网络特征变量包括网络密度、结构洞、网络桥等。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角度,如网络中心性(Centrality)、网络结构的等同性(Structural Equivalence)等来研究知识转移。

2 S电信部门间的知识转移网络

2.1 社会网络与知识转移网络

本研究所涉及的知识转移网络的本质属于社会网络,主要为S电信市场运营板块下不同部门和不同分公司为网络中各个节点所组成的关系网络。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将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S电信内部知识转移网络进行研究分析。有学者将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来诊断从而改进原有网络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研究主要针对企业内部层级与部门间的知识转移网络进行整体和局部网络的分析和诊断,总结知识转移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结合Rob Cross提出的知识分享的四个影响维度(知晓网络、获取网络、参与网络和安全网络[3])来分析知识转移网中部门(分公司)间关系存在的问题。

2.2 S电信内部组织间知识转移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不但可以将个人作为网络的节点,同样,组织也可以成为网络中的节点,用以研究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可以被用来绘制分析组织内部个人(部门)间的关系结构,从网络结构的角度来看待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9,10]。研究主要针对S电信市场运营板块下的职能部门、下属城区分公司和县分公司之间的网络进行,将S电信市场运营板块下职能部门与下属分公司(从一分公司到十一分公司,包括城区分公司和县级分公司两种类别)作为网络的节点,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并分析其知识转移网络。

2.3 网络测量设计与数据收集

基于社会网络的网络构建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构建其中的各种网络(问卷的题项及来源如表1所示),以保证获取数据的代表性、权威性与问卷的有效性。本问卷发放主要针对S电信市场运营板块下职能部门和分公司的负责人,被调研对象的入职时间均为3年以上,年龄在41~50以及51~60这两个区间内,获得的数据通过EXCEL预处理,进而应用UCINET软件进行分析,利用NETDRAW绘制网络。

2.4 S电信知识转移网络结构及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绘制出S电信内部市场运营板块下职能部门与下属分公司之间所构成的知识转移网络的整体图如图2所示,而数字所代表的单位如表2所示。

2.4.1 整体网络分析

(1)中心度分析。

为了解各部门和分公司在整体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在此应用社会网络的方法计算各部门或分公司的中心度(见表3)。

对以上的中心度、相对中心度的数据进行分析(见表4)。

经过UCINET的分析得出:网络整体中心度(Network Centralization)为67.03%。整体网络中心度处在较高的水平说明网络中主要依靠少数节点进行网络内部节点间互动的连接,如图2所示,1、2、3、4号四个节点主要连接起了整个网络内部的其余节点。

根据对网络中心度的分析我们发现4大职能部门在整个网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几乎是所有分公司都需要咨询的对象,职能部门整体的中心性均高于均值且高于分公司,尤其是市场策划部门在整体网络当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其次,在分公司当中第八分公司中心度最高,其次为第一分公司。中心度最低的是第四分公司和第十分公司。其中第八分公司为县级分公司,第一分公司为城区分公司。

(2)出入度分析。

中心度按照箭头的方向还可以分为出度(out-degree)和入度(in-degree),出度表示提名其他个体的次数,入度表示被提名的次数。

由表5的入度分析可以看出前四个职能部门被提名次数分别为14、8、10和7,其在整个网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咨询作用,其中1号市场策划部门的入度为14,说明了其重要的程度。其次,7号海珠分公司被提名的次数为4,排在第五位,在分公司当中位列第一。由此可以了解到在分公司当中,7号第三分公司扮演着重要的知识分享者的角色。再从出度进行分析,出度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1、12和5,提名次数为7、7和5,说明这三个节点在网络中有很广泛的信息来源,能够充分地发挥知识杠杆的作用。出度最低的部门为2、3,其数值均为1,这说明在2、3从该网络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非常有限。

2.4.2 局部网络分析

(1)职能部门间网络分析。

由图3我们可以看出,在职能部门间2、3、4与1之间都发生相互的咨询关系,而其余与1之间都能够有相应的知识转移发生,但是2、3、4之间却没有联系存在,有结构洞(结构洞指社会网络中网络节点间间隙,反映不同群体间联系的缺乏)[11],所以1号市场策划部就充当了2、3、4号之间的中介,其自然也掌握着很多网络中的信息和资源。

(2)分公司间网络分析。

图4反映出分公司间的知识转移网络分成两个子网络,明显可以看出子网络A由11~15号节点组成(均为县分公司),子网络B由6、7、5、9号节点组成(均为城区分公司),还有节点8、10孤立于两个子网络。从两个子网络的结构上来看,A网络中12号增城分公司中心度最高,入度也最高,是该网络中的知识分享中心。再看B网络5和7网络中心度相同,但是7号入度高于5号,所以7号为B网络中的知识分享中心。但从分公司之间整体的网络来看,该网络中存在严重的结构洞,网络中相互间连接较少,还有8号和10号节点没有参与到该网络之中。

3 S电信知识转移网络结构特征与问题

3.1 职能部门与分公司间相互连接充分

从知识转移网络的分析可以看到,四个职能部门都拥有较高的中心度和入度,这说明职能部门能够充分的为分公司提供其必要的知识。这样就保证了在公司一体化的经营策略下,各种市场策略在由上至下的传达过程中,在S电信市场运营板块可以有效地进行传递。四个职能部门能够很好地将知识转移到板块中的分公司之中,同时分公司在遇到相应专业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四个职能部门获得很好的咨询,这样就能够保证四个职能部门在分公司的知识转移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3.2 整体网络连接完整没有出现相对孤立节点

从整体的知识转移网络来看,整个网络的连接非常充分,所有的节点都能够连接在以四个职能部门为中心的网络当中,没有相对孤立的节点出现,保证了整体网络中的信息流通顺畅。这就意味着知识可以在该网络中通过一定的通路进行转移,保证了每个节点都有机会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可能性。

3.3 知识转移网络存在关键结构洞

从图3可以看出四个职能部门间只靠市场策划部门连接着其他三个部门,其余的三个部门之间都没有相互的联系,所以存在结构洞,不利于职能部门相互间的信息共享。其次,由图4可以看出,分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网络连接稀少,且城区分公司与县分公司之间存在结构洞,导致知识不能直接在其之间流通,由此严重影响到分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而且,其中还有两个分公司(第六分公司和和第四分公司)孤立于整个局部网络,这明显说明分公司之间缺乏知识转移网络的覆盖。这对其之间的知识转移非常不利,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传播更加不利,不能够使其相应的经验和知识充分发挥作用。

3.4 分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网络连接稀疏

分公司拥有的知识与职能部门拥有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与职能部门相比,分公司在对市场运营实际操作以及客户关系的直接处理方面更加有经验,因此,分公司之间知识转移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分公司间将业务处理和项目操作上的经验进行分享将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但是分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网络并不能很好地将其之间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传递,因为分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网络过于稀疏。由图4可以看出分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网络不但存在结构洞造成两个子网络的连接中断,而且在城区分公司之间的子网络中还有点8、10号两个节相对孤立。这样缺乏连接的节点之间不可能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利用和转移,因此无法起到知识杠杆的作用。

3.5 分公司之间知识转移网络第三方网络连接较少

由于分公司之间网络连接较少,导致各个分公司之间的第三方网络主要由职能部门构成,缺少分公司的存在。这样在分公司与分公司知识转移过程中就不会有明显的第三方网络对规则和合作意识的强化作用。而且,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合作也会变得相对困难。因为,缺少了第三方网络的连接,其之间没有周围关系的压力和监督,因此不利于知识共享和合作。这样就影响到了知识转移网络,影响到知识的转移。

4 S电信组织间知识转移网络的改进策略

研究根据S电信部门间知识转移的结构、特点以及知识转移网络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网络研究视角,提出以下相应的改进策略。

(1)提高分公司之间网络的正式化程度。

有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的正式化程度或者说正式网络的强度与其知识转移的绩效成正相关,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转移[12]。因为正式化使组织内部各单位间的关系规范化、交流日常化,同时还有一定的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的约束。部门间的合作和交流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促进,如此组织内部单位间的知识流通变得相对容易,而知识转移的效果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组织内管理机制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其转移的有效性。因此,促进分公司间有效的知识转移,可以通过强化其正式化程度来实现。

(2)加强第三方网络关系建立,提高组织社会协调度。

在强的第三方关系网络下有利于促进合作观念的形成,人们更容易与同伴合作,而且强的第三方关系为特征的网络也能促进合作规范的形成。研究认为在电信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网络连接可以提高各个单位间的合作水平,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各个成员间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可降低知识转移的难度和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体现“让每块金子都发光回报社会”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将会得到更好的转移。由于隐性知识转移相对困难,需要转移双方共同努力。在具有强的第三方网络的情况下,个体将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致力于知识转移,从而有效地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

(3)有效跨越结构洞,建立关键知识转移的通路。

通过对S电信的网络分析发现,在内部的知识转移网络中还是有结构洞存在。结构洞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提高个体的绩效,因为在结构洞上建立连接的中介人会享有处在结构洞双方的资源,这样一来,中介人自身的价值明显的上升了,但这对于一个组织的内部沟通来说往往是不利的。结构洞的存在,降低了组织内部单位间沟通的效率,不利于知识的转移和信息的流通,结构洞在S电信中也一样起到负面的作用。研究认为,在S电信内部单位间有必要建立一些必要的连接(见图5),如在第八分公司与第三分公司之间的连接,可促使业务、市场方面的关键信息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能够得到有效的转移,从而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4)充分发挥组织内部知识杠杆作用。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知识能够到达最需要的地方。而这样的前提是,每一个需求知识的个体都需要知道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在企业的何处。当个体无法获知知识的基本信息,不清楚它们在哪儿,那就更不用说是要进行知识转移了。所以要使知识转移达到最好效果,首先需要知晓网络当中职能部门、分公司之间的连接,让各个单位尽量了解自己需要吸纳掌握何种知识和具有何种技能的人才,这样就能够使一些被浪费的知识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5)广泛建立组织内部的弱连接,充分发挥弱连接作用。

已经有许多的学者分析过网络中弱连接的作用,发现其在传递显性知识和知识创新方面都具有出色的效果。分析S电信内部知识转移网络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内部之间不存在联系,如此一来,就有许多的部门内部的一些知识经验不能被更好的利用,浪费了组织的资源。若组织通过一定手段,使这些单位之间建立一定程度的弱连接,则对这部分知识资源的利用将会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实现知识杠杆的作用,充分发挥组织内部各种知识的价值,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并相应建立起了组织内部的获取网络。

(6)提升组织内部对知识转移积极性和参与度。

知识转移成功与否与知识转移双方的参与程度和投入程度是分不开的,因此,只要能够提升组织内部部门对知识转移的积极性,就能够有效地丰富企业内部的参与网络,同时还可以提升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因为,当组织部门积极性提高之后,部门会更加愿意去帮助其他更多的部门,将他们拥有的知识分享给其他的更多的部门,这样一来原有的参与网络中的连接就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了,从而也促进了知识的转移。

(7)提升组织内部的相互信任感。

从Rob Cross的安全维度来看,其所谓的安全就是对他人信任所形成的一种安全感。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安全网络,我们可以认为其就是组之间成员相互信任所形成的网络,要丰富这样的网络或者要加强这个网络中的连接强度,可以通过提升组织内部部门间的相互信任得以实现。而且有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信任对知识的转移有直接的影响,信任程度与知识转移的绩效呈正相关。因此,提升组织内部的信任可以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转移。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已成为组织中一项重要的日常活动,知识转移能有效地促进组织创新,帮助企业建构核心竞争力。结合知识转移网络相关的理论与研究成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S电信市场运营板块下内部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网络进行分析与诊断。研究网络的特点及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从中发现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完善知识转移网络提高知识转移效率提出建议。

8.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分析 篇八

关键词:运营商;技术组成;带宽;三网融合;技术对比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一、GPON概述

(一)什么是GPON

此项技术属于综合网络接入技术,翻译成中文全称为无源头光网络。是FSAN组织最早提出的技术标准,并最终由ITU进行了完善和统一了标准。GPON最初多受国外运营商的喜爱,在中国最初大家喜爱使用技术和设备成熟更早的EPON技术,GPON与EPON相比各有优劣,在后面具体介绍。GPON是因为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要求宽带连接到各家各户。那么在主网络和局域网之间的传送存在瓶颈,而GPON技术光接入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恰好能更好的完成宽带连接到户的问题,实现点到点的连接过程。

(二)技术组成

此项技术的组成主要包括光网络用户端、光网络线路端OLT组成。辅助设备包括无源头分光器、光纤等等。具体工作流程简单描述为,在住户局域网区域安装光网络用户端,提供区域内住户使用的网络接口,从这个接口区域内用户可以获得网络传送的多媒体数据。要想实现互联还要利用光口,从光网络利用光纤、光分配器等设备等实现光网络与光线路终端的连接。

(三)技术特点

GPON技术具有自身的特色,带宽高,适合网络的发展需求,对于传送语音、多媒体数据信息具备了良好的运输通道、并且能让带宽支持用户独享和多户共享的不同工作方式。传送与覆盖范围广泛,输送速率高,能支撑更多的网络服务业务,符合运营商的发展需求。提供了QOS服务保证,适合接入网的建设需求。成本建设比较低,已经受到运营商的重视,投入建设。支持源模式TDM,IP数据及视频业务,可以更好的实现三网融合。

二、运营商角度EPON与GPON的选用

对于EPON和GPON孰优孰劣的讨论一直在进行着,各方观点未能统一。这也决定了运营商在网络建设工程中选用何种技术。本文秉着客观的态度进行多角度分析。首先从技术阵营讨论,二者的技术都属于pon家族,技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从技术被我国运营商选用开始,EPON的确使用的时间长度要长于GPON,这就具备了相对技术设备更加成熟,价格低的优势。但是我国的发展趋势是要进行真正的三网融合,宽带连接到户。从这一角度讲,真正实现三网融合的应该是GPON技术,而且GPON技术的发展空间大,平滑性好。从运营商的具体应用角度讲,GPON技术逐步在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占的比例升高,但按照惯性趋势,相对来说EPON技术的使用仍然占有很大的份额。从全球角度讲,对GPON的应用更多,国外运营商更看好GPON技术,芯片生产厂家数量要多于EPON。在目前的应用中,GPON主要应用于高端城市建设网络用户。

三、运營商对GPON技术的使用

这里以中国运营商为主要说明对象。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作为运营商都对GPON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投入了实际应用中。

(一)移动运营商

早在几年前,中国移动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测试,并且决定同时使用EPON和GPON技术,而且对后者优先选用。如果性能价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选用后者。在实际应用中,在2010年,中国移动已经实际建设300万线量,在多省市实际进行了GPON技术与工程建设。

(二)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对GPON的观点相对谨慎,在几年前的研究中虽然认可GPON自身特点具有优势,符合发展趋势但是由于产业还在发展阶段,成本明显偏高,在应用方面持相对谨慎态度。但近一两年,中国电信加强了对GPON的应用,也把GPON作为发展的主力。从2012年的建设数据看“只限EPON场景的FTTB总规模1200万线,EPONFTTH终端规模400多万线,GPONFTTH终端规模200多万线”,虽然从整体数量上来说,GPON还低于EPON,但是也体现了GPON的占有份额在大幅提升。特别是在城市改造的网络工程中,则以基于GPON的FTTH为主要技术手段。

四、结束语

GPON技术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标准的统一,技术设备的发展,产业化进程等不同阶段。从我国运营商角度来讲,已经对GPON技术的优越性全面认可,并且投入实际网络工程建设中。目前GPON还存在着造价相对高等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三网融合进程的迈进,GPON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何小玉.光纤接入及FTTH技术与应用分析[J].电信科学,2007(05).

[2]李虎.SDH网络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8).

[3]任艳,左建,张凌.EPON系统互通性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06(08).

[4]左建,杜春生.EPON与GPON比较分析[J].广东通信技术,2006(08).

[5]季伟,刘永辉,刘剑.实现三网融合的FTTH工程设计[J].光通信技术,2010(05).

[7]程强.下一代GPON标准进展[J].电信网技术,2010(04).

[8]曾爱华,刘捷,冼进.IPTV系统架构及主要技术[J].通信技术,2010(03).

[9]刘亚荣,杨春,李新.基于GPON的高校FTTH设计方案[J].光通信技术,2011(02).

上一篇:我的舞台课堂实录下一篇:公司代表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