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演讲稿(共10篇)
1.李静 演讲稿 篇一
一颗金色的种子
太平镇中心幼儿园:李静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太平镇中心幼儿园的李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颗金色的种子》。
两年前,我从一名小学教师转岗来到幼儿园,人们都说“幼师是成人世界派往童年的使者”而班主任尤其如此,既是幼儿的组织者,又是他们的领导者和教育者;既担负着教育教学工作,又管理着幼儿日常;既是老师,又是妈妈。要做好这份工作,不能单靠满腔热忱,你们可能会惊讶我为何如此说,每天跟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啊!又有何难?但事实并非如此。可能是基于小学老师原有的教学经验,每节课前我都要深思熟虑,总在考虑要给孩子教什么知识点,或者做什么手工作品,否则,总感觉自己是在误人子弟。于是每节课前,我都提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就拿做手工来说吧,为了提高效率,活动过程中我总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孩子们挨个发放画纸、剪刀、固体胶等。每件事都亲力亲为,结果每当放学时,孩子们都将做完手工用的各种工具、作品、到处乱扔乱摆。课堂纪律混乱不说,而且无形中大大地增加了我的工作量,整理剪刀、收集作品,将凌乱的固体胶摆放整齐以及打扫地面卫生……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我的包办代替而有所进步,这时我才意识到,幼儿园教学与自己原来的想法有很大出入,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幼儿教育是一日生活皆教育,要充分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培养远比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于是,我下定决心做一个“懒老师”。
后半学期,我将“懒”老师的想法付之于行动,做手工之前,我会让幼儿分组排队领取画纸、剪刀固、体胶等。当然,这个想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得以实施,有随意走动的,有强势插队的,有彼此推搡大吵大闹的……教室里面乱作一团。但是,这并没有动摇我的决心。因为我知道,好的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需要长久的坚持与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形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在幼儿园,孩子老坐不住凳子是正常现象。班里一个小男孩做啥事都不专心,1节课内能站起来7次。为了改掉他这个坏习惯,我和他商定:如果他1节课只起来3次,就给他贴个笑脸作为鼓励,否则免谈。结果,一周过去,小男孩5天内有2天没有超过三次,受到了奖励。又一周过去,他有4天没有超过三次,半学期后,他养成了专心做事的好习惯。幼儿都有健忘的习惯,所以好习惯的培养需要长久的坚持。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榜样示范、个别提醒以及鼓励表扬等等方法,坚持着我对他们的习惯培养。小班一年下来,我惊奇的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幼儿有排队、不乱扔垃圾、整理物品的意识了,再上手工课,孩子们知道排队领取各种物品,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寥寥无几。这让我很欣慰,正所谓“每天进步一小步,日积月累跨大步。”孩子们的习惯养成后,第一个受益人就是我,他们的表现极大地减少了我的工作量,我再也不用手忙脚乱的摆放各种物品,不用三番五次的打扫卫生,不用声嘶力竭的收集作品。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我就知道,做一个“懒”老师,我是对的。
《劝学》中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当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小社会”里他们能够生活的更加舒心和愉悦。比如:喝水、上厕所、做操时间他们依次排队,再也不会发生因为推挤而受伤的情况;他们终会长大成人,步入社会能够在集体生活中不为别人添麻烦,能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成家之后,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的时候,就会明白,从小种下良好行为习惯的种子,一天一天长大,能够给生命搭建阴凉的大树。
“千里之台,起于垒土”。作为孩子们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我希望能够做一名播种者,在他们成长之初,撒下良好行为习惯这颗金色的种子,慢慢浇灌,终会长成一颗会唱歌的金苹果树。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考察报告 李静 篇二
和田县第二中学
李静
2012年3月22号---24号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安排下我们一行四十五人在数学系党委书记赵小平教授和班主任蒋玲娟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杭州十四中、宁波奉化武岭中学两所学校。聆听了各校领导的报告和观摩了老师们的教研展示课。虽然时间很短,无法更加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这几两所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课改情况,但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仔细观察、用心聆听、深切感悟之后,心灵深处都产生了极大地震撼。这两所学校之所以成为特色名校,主要原因是教学成绩突出,高考升学率高。成绩突出的原因归结到课堂上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抓好学生知识的落实”。通过身临其境的参观、考察,我们都感受到了学生在自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所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所释放出来的学习潜能,体验到了真正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灵动的课堂。同时,从学校简短的经验介绍的关键词中,大家还深刻的领悟到:创造奇迹要靠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要靠积极反思、深钻细研、一丝不苟、奋发向上的精神,要靠把常规做到极致,精细于每一个环节,落实于每一项工作的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短短3天时间,使我大开眼界,看到了不同特色的学校建设,实际体验了不同风格的教育理念;近距离的感受不同学校的课堂教学,与名校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收获颇丰,感慨许多。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汇报一下这次考察的见闻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杭州十四中
(一)、杭州十四中基本情况介绍
杭州十四中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是浙江省第一批省一级重点中学。2011年正式成立为杭十四中教育集团,在继续办好凤起校区的同时,创办了新的康桥校区。学校集团化办学,实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
目前学校在杭城生源排名第四,每年的一本升学率保持在65%左右,每年都有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
(二)、杭州十四中数学组基本情况介绍
杭州十四中集团数学组共有27位老师,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6人,一级教师5人,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生1人,年龄梯队结构合理。全组老师以“准、精、硬、活、情”五要素为数学教育指导思想,以“小、快、实”为教学的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成自己的特色,较出色地完成教育与教学任务。
近年来,杭州十四中数学组坚持以提高老师的理论素养为引领,积极推进数学教学研究,切实有效地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数学组成为杭州市数学名师培养基地,在输出名师的同时,也利用这个基地培养了组内中青年教师成为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已有很多教师活跃在省市的各类数学教研组织中,扩大了十四中数学组在省市的影响。数学组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每学期至少请一名省级以上数学教育领域专家来校作数学课堂教学的专题报告。同时每学期带领全组老师外出参观、学习数学教学富有特色的兄弟学校,以开阔教师的职业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数学教学的品位,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杭州十四中数学组取得的成绩
2010年完成杭州市立项课题《对高中数学“空转”现象的研究》,并获杭州市第七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教师论文《新课标的数学教学呼唤“问题联想”和“合理推理”》获全国论文评选一等奖,并且每年都有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数学科考试在市统测、浙江省高考中均名列杭州市前茅。去年高考文科数学排名全省第一。潘柳燕同学获得数学满分的好成绩。
二、奉化武岭中学
(一)、奉化武岭中学基本情况介绍
奉化武岭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其前身为蒋介石先生创办并命名的“武岭学校”,始建于1927年。学校坐落在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蒋介石先生的故乡——奉化溪口,依武山,傍剡溪,终年绿树掩映,四季鸟语花香。校园占地118亩,绿化面积53455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0余平方米,其主体部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民国建筑群。学校现有高中25班,1291名学生,113名在编教职工。
(二)学校历史
学校成立于1927年7月,学校设置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从普通中学部到农职业部、从林场到农场到工厂、从医院到银行,组织机构齐全,实行军事化管理,人称“小黄埔”。从1932年起,蒋先生亲任校长,另设校务长管理日常事务,后成立由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陈布雷、陈立夫、陈果夫等12人组成的校董会,宋为董事长。1948年1月,其所属的普通中学部定名为“武岭中学”。1949年4月学校自然解散。1983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址恢复武岭学校的普通中学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及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先后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87年9月,原“奉化县溪口中学”搬入武岭校园,武岭中学正式复校。复校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形成了“勤奋、严谨、力行、求是”的优良校风,办学水平及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张保庆同志及教育部人事司、高教司、规划建设司等领导分别来校视察,海内外教育团体也频频来校交流访问。学校现状及成就
学校从1999年开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先后通过了浙江省A级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获得的其它宁波市级以上主要荣誉有:全国优秀文学社团、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宁波市高中证书会考先进单位、宁波市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宁波市卫生先进单位、宁波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宁波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宁波市先进团组织、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宁波市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先进单位、宁波市“规范用字”达标学校等。学生高考年年取得好成绩,连续12年得到教育局的表扬和奖励。
今年2月,武岭中学被确定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为全省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提供样板。学校制订的课程方案由省教育厅向全省推广,发至每一所普通高中,学校负责人受省教育厅指定分别在全省普高校长通识培训班、省地方与校本课程培训班、衢州市普高通识培训班上作报告。
三、考察启示
经过对杭州十四中、奉化武岭中学两所学校的考察学习,使我大开眼界,看到了不同特色的学校建设,实际体验了不同风格的教育理念;近距离的感受不同学校的课堂教学,然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两所学校的听课中。通过两天随堂观察,我的感受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积极、充分和高水平的发挥,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教学目标落实扎实。教师的“导学导思”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胸有成竹,操作自如,非常到位;学生的“主体活动”积极、主动、充分,教学目标真正得到了高水平的贯彻落实。“双导教学”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理,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由概念转化为行动,由“说法”转化为“做法”,这是一种创造性贡献。同时,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走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体会。1.高效课堂
杭州十四中的袁老师开设的《1.2.1排列》一课,给我们创建高效课堂作了很好的示范。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基础:袁老师通过看书自学,完成自学提纲的所有问题,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心中有数。基础教育必须回归基础,没有真正的基础性,就没有真正的发展性。没有基础就会使发展失去方向和根基。二是在生成,使学生获得主动性的发展。在袁老师的教学中,非常清晰地体现了两种课改教学理念:学习主体观,利于教师教转向利于学生学。教师语言
教学质量形成于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和具体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的主体活动要步步实现教学目标,二者要融为一体共同发展。三堂课给我们共同的启示是:教师的角色定位非常精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示,教与学的分量比重分配合理,集中体现在教师的话语。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总能感受到教师在课堂中喋喋不休,充当课堂的表演主角,而学生只是起到听众的角色,课堂的重心是“教”,先教后学,把“学”放在被支配的地位。通过对两所学校的课堂观察,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教师在课堂中语言的控制与把握,体会到教与学的和谐并进,感受到课堂生成的水到渠成。在杭州十四中的袁老师的课堂里,感受最多的就是活泼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非常默契的智慧的交流。杭州十四中的学生都特别好学、特别专心,能积极发言配合教师的教学,课堂教授非常顺畅,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些思维的点拨、总结及升华,学生都能很快吸收。3.深厚的教师专业功底
教师的专业功底是提高教学质量是决定因素。教师要走进新课程、胜任新课程,就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对学生的认识和态度,丰富专业知识,熟悉课程标准,提高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和驾驭能力,掌握新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技能。
武岭中学王巧波老师的《1.2.2组合》一课给我留下有关教师专业功底的启示有以下五个方面:(1)精致的课件,符合高中生年龄特征的色彩呈现,以及多媒体恰时恰点地介入,操作纯熟;(2)教师板书规范,示范性强;(3)教师语言简练,更多留空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尤其类比思想的运用;(5)导课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展示了学校的特色教学。袁老师的《1.2.1排列》一课给我的思考有以下几方面:(1)注重概念的同化与顺应,强调概念的发生、发展及精致,强调数学的发现历程,注重学生对概念的感知、概括与升华;(2)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特征,从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从分析到综合,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脉络清晰;(3)注重基础,注重落实,强化运算;(4)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数学思想的感悟,注重数学教学的理性思维的培养和育人功能的开发。
两位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我极大的震撼,使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的传承教育,还承担着在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引导他们逐步参悟人生真谛,追求真、善、美的智慧人生的生命教育,以及在通过帮助学生养成数学的思考习惯,并逐步掌握认识事物本质的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生存技能的生活教育。因此,我感到自己的工作任重道远,自己的专业发展还远远不够。
四、感悟
1、新课改下的教师与学生
教师:不再是首席和主讲,也不再是一言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大胆放手,讲的多、讲的好不一定效率高,可讲可不讲的最好不讲,学生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不上的经过自己思考之后再听老师讲解效果会更好。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置身于学生的学习之外,而是融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虽然讲课的时间大大减少,但是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更高了,不仅要关注课堂状态,关注所有学生,还要随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组织、引导、追问、点拔,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控制。教师不只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主要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新课改学生是有备而来,满载而归,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由对知识的背记变为规律的探索和总结,这样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表演才能等综合素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
合理设计和运用导学案,实实在在地抓好课堂落实是提高成绩的保证 参观的杭州十四中课堂教学内容等都是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的,既是教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学案,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课堂设计再好,环节设计再合理,如果学生不能积极与老师互动,学不到知识一切都等于零。
3、教育教学改革贵在坚持和敢于创新
以上两所学校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原于其能克服种种困难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我们从他们教改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最初的摸索到现在的成功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他们这期间经历的各种困难和压力别人是无法体会的。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决心和毅力,并敢于为天下之先,大胆地创新,不折不扣地抓落实,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完善、提升,最终取得了成效。所以说,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和压力,如果我们没有决心和毅力,不能坚持到底,再好的改革也难以成功。
3.英语教学反思李静 篇三
本节课是英语必修五最后一个单元的warming-up与阅读课,重在介绍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总共两个课时,上完课以后对这节课做出一些反思:
一、本课要求学生能从阅读材料当中获取有关信息,能够掌握各种紧急情况下所需要的急救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上我都能以此为中心,不断引导、深入、强化。
二、首先创设急救情景让学生参与,激发了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接着很自然地要求学生对各种有可能的危机情况给出了自己的急救措施,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描述的同时,教授新词汇,整个教授过程衔接紧凑。
三、在教学中不断创情景,激励学生去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了大量情景视频,不断地创设情景,不断地摆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表达自己的愿望。在warming-up 环节,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对原有内容加以扩充,并采取合作小组的形式,由原先两人一组的对话变成四人,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促使学生形成了有效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发展。
四、在教学内容上加了一段视频,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在谈论急救时让学生模仿课文去加以描述,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表达“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急救知识?”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这一段教学内容的处理使学生感悟和体验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的内在联系,也培养了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五、在谈到我们可能面对的紧急情况时,田波老师边展示了一组紧急情况的照片,边启发学生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去学习急救,这时的学生紧迫感油然而生,不少同学都表示急救关乎我们的生命,要学习急救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等等。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急救知识成为本节课内容的升华。
不足的地方:
1.课文听力只播放了一遍,学生听完做完题后报答案时,又过快,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听完,表情一片茫然,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举手同学也不多。
2.在warming-up的对话环节,我在话题导入后就让学生脱离课本表演对话,展示他们对各钟情况采取的急救,难度过大,以致于学生望而却步,不少学生不感举手,如果先让学生表演课文对话,然后由浅入深,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
3.平时可能对学生的口语训练过少,学生在交流过程当中说汉语的情况过多。
4.《远离危险》教学设计李静 篇四
第9课《远离危险》教学设计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南陈屯乡观音庵学校学校 李 静
教材分析:
《远离危险》本课为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注意安全”的第二篇课文。本课主要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危险,认识一些安全标志,使同学们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远离危险,学会自我保护,遇到危险时,学会处理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
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读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孩子,对于安全标志以及一些常见的潜在危险,可能了解得更少,老师非常有必要利用品德与生活课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在了解日常生活中有些地方存在危险的同时,学会正确面对与正确解决,拓宽学生知识面,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设计思路: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要学会远离危险,减少危险的发生,学会保护自己,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认识安全标志,普及安全知识,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远离危险,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健康安全的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关爱自己、关心他人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安全标志并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救办法。
难点:使学生能自觉不在有危险的地方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六、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课件资料。
学生:了解校园里的不安全行为,了解一些遇到危险如何自救和求助的办法。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导入,感知“危险”
1、课件播放:放烟花发生危险的故事。
2、提问:看了刚才的故事,你想对故事中的小朋友说些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危险?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危险的发生?
3、揭示课题:
生活中像这样隐藏着的危险还有很多,这些危险会躲藏在哪里呢?遇到危险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板书:遇到危险怎么办)
二、合作交流,寻找“危险”
1、出示课件,说说图中会有什么危险,怎样才能不发生危险?(先同桌互说,然后全班汇报交流。)2、小组合作,交流生活中的危险。
同学们,生活中的危险不仅仅有这些,还有很多很多,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搜集整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看看谁知道的危险多。如:打雷时不能躲在树下;加油站附近要严禁烟火……
3、合作交流。
刚才同学们找出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危险,这些危险常常躲在我们身边,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有些危险是我们能看见的,有些危险我们是看不见的,那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远离危险呢?
(小组交流讨论。)
4、认识安全标志
(1)引导学生知道学会看安全标志可以让我们远离危险。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安全标志你认识吗?你还知道哪些安全标志?(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或者自己画出来的安全标志,向同学进行介绍。)
(2)师生分别拿出自己收集的安全标志,首先让学生辨认,代表什么意思,然后再贴到黑板上。
5、小结:认识了一些常用的安全标志,我们可以避免许多事故的发生,课后还可收集更多的安全标志,拿来与同学或家人交流,使自己懂得更多的安全常识。
第二课时
三、情境展示,避开“危险”
1、课件出示:认识安全标志。
请大家仔细观看图片,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安全标志,该怎么注意安全?……
2、小组交流安全标志
请同学们把拿出自己提前搜集的安全标志,在小组内跟同学说说那是什么标志,你在哪看到的,并请学生代表到台上汇报展示、加以说明。
3、汇报展示:
老师展示收集到了几个安全标志,谁认识它们?教师相应进行归纳。
4、情境体验,认识“危险”。
(1)情境体验:红红放学了,在校门口等妈妈来接,这时,一位阿姨走过来准备接她回家。(学生观看并加以评价交流。)
(2)创设情境: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做?(出示课件)
A、上学路上,遇到拆除楼房,在建筑工地玩耍。
B、放学了,同学叫你去河边玩。C、放学路上,同学在机动车道玩轮滑。D、推门进家,闻到一股浓浓的煤气味。E、一个人在家,有位叔叔来修水管。F、放学后,在电线杆下放风筝。……
(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全班交流)
四、卡片制作,架起爱心桥。
孩子们,你们真棒!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安全小知识告诉别人呢?每个孩子手
里都有一张彩色的小卡片,把你今天学到的一个安全小知识写在上面。动手制作安全爱心卡,在亲人、朋友之间架起一座爱心桥。
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小卡片,讲明制作方法:把有色卡纸剪成各种形状,在卡片上写上安全小常识或遇到危险自救的办法。
2、学生在音乐中制作卡片。
3、学生互相交换、赠送卡片。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课后精心设计一张安全知识宣传小报,和同学、家人进行交流分享。
2、向一年级、幼儿园的小朋友及自己生活的社区宣传安全知识或赠送爱心安全小卡片,争做生活小能手。
教师总结:危险无处不在,但是如果我们时刻把安全知识牢记在心,并正确认识许多安全标志,就能远离危险;遇到危险时,懂得自救和求助,这样我们就能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板书设计:
遇到危险怎么办?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李静 篇五
老庄小学
李静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反而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我们面对的是少年儿童,是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他们。
1.和谐课堂,快乐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把和谐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思维。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把愉快与热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心情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2.生活课堂,更有意义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割舍。离开生活的数学是苍白无力的。数学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
教师应尽力创设情景、创造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
3.灵活课堂,轻松学习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用时间加汗水提高成绩的陈旧做法,要提倡精讲精练。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个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学生灵活掌握及运用。而实际生活中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大约准备多少钱?”算式49×104这里49看作50,但104则看作110不能看作100,这样才合理更实际。
面对应用题不得死板硬套,应掌握方法,有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从问题着手,有的题则从已知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举一反三,就可做到轻轻松松学好数学。
4.幽默课堂,充满活力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爱,幽默驱赶烦恼,带来欢笑。学生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在教学中恰倒好处的课堂幽默,完全可驱赶学习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判断力,能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如一次一学生在课堂老往后转,还不时说话,我看了他几回,他仍然旁若无人视而不见,我不动声色走到他身前,话锋一转提高嗓门对着他说“你屁股上按了滚珠儿啥”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的同学一下全乐了全变精神了,看着这位同学会心地笑。接着我意外发现这下所有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仿佛一下精神百倍。此时此刻我顿时明白,幽默让我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感受到幽默的魅力。
6.读大教学论的感悟——李静 篇六
————读《大教学论》的感悟
通省小学 李静
《大教学论》是十七世纪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得重要著作,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理论的著作。其内容不仅涉及教学论,同时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如德育、体育、教育目的、学制、课程等,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
读了《大教学论》,我在感叹夸美纽斯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得重要性。教育不单单是知识得传递,德行的培养,行动能力的锻炼更是不可或缺得一部分;教育不止存在于学校还应渗透到生活中,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类能够使用从教育中获得的东西。本书共有三十三章,内容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但探索,才能领略其中得真谛。
通过对它的初步了解,我对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得全部艺术。在批判得总结前人得研究成果上,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习充满快乐得目的。
夸美纽斯以遵循自然为一切教育原则的基础。他认为一切教育原则和规则都是从这个总原则上推演出来的。他以自然为借鉴,从自然中寻找教育方法,通过各种事例让各种深刻得理论顿时变得明了易懂。他说道得很多教学法,深刻得影响着我,不仅指导我日常得教学工作,同时对我得教学反思和改进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多次提及:“教导应在可能得范围之内尽量通过感官去进行,使它能以较少的劳力去记忆” 他具体阐明了多种感官得重要性,主张听觉要和视觉联合一道,舌头要和手臂一起训练。所教的科目不能只用口去教导,因为这只能顾及到耳朵,同时也要用图画去阐明,利用眼睛去发展想象。他还主张“学生应该尽量用嘴去说话,同时用手去表达他们所说的话”试想如果我们把这种教学方法都运用到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那么那种死气沉沉得课堂气氛,将会被活泼得局面所代替,何乐而不为呢?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对学生尽职尽责,在一节课中希望教授给你他们更多的知识,并希望他们迅速掌握,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这本书在阐述便宜性原则是有这样一句话令我恍然大悟。“自然不急性,她只慢慢前进”。他是我明白了给学生安排过多的课堂教学任务是徒劳的,因此,这就对老师有了更高层次得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下更多的功夫,分清楚哪些是渗透给学生的,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要给他们一定得空间去掌握知识,因为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接触到了解再到熟悉需要一定得时间。
夸美纽斯认为“教导了别人也就是教导了自己”。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自己对一些知识的了解讲授给学生,这样能力强的学生精通了功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样不仅给一些学生提供了当老师得机会,同时也让他们对知识进行了巩固,从而更加彻底的掌握知识。
7.李静 演讲稿 篇七
今年假期有幸拜读了徐建平老师的《释放你的教育智慧》这本书,感触颇深,这本书思想指导性强,语言平实,案例生动具体,不仅可以唤起我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和共鸣、更可以更新我们的理念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对我们工作学习很有反思和借鉴价值。
在书中他要求广大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要关注自己的职业生命质量,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一个规划:他分别从“差生和差异”、“不抛弃与不放弃”、“不差钱与不差潜”、“量体裁衣与量心裁衣”四个“一字之差”阐述了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对于学校管理,他提出“管人就是管心”的观点,作为中层以上管理者,必须调整好教师的心情,搅动教师的心绪。并详细阐明了调整心情的十种方法,如“细节决定成败”、“微笑能量无比”、“尊重引发激情”、“指导就是给力”等。教育案例信手拈来感觉收获很大,表示今后要努力做一名对学生充满热情,对工作充满激情,对管理充满人文的教育工作者。他前沿的教育理论的产生无一不是学习与实践的产物。是的,正因为有了“用心”二字,徐建平的人生才显得华彩多章;也正是不断的学习与自我超越,才成就我的今天。老师只有用心学习,有心去寻找,教育的契机随时可以把握的,很多比较棘手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有时候我们上课时不经意的时候会说出内心的真话:“对你们(学习困难生、管理困难生)我真的已经非常用心,非常尽力了,还要叫我怎么
样呢?”可你知道学生怎么认为的吗?很多老师可能只停留在基本了解学生这个层面上,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研究学生,所以就很难达到真正地理解学生。老师应该多了解和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也才会愿意听从你的教导,才可能达到你期待的教育目标。我们尤其要用心去研究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的心理感受。尽管老师们在这些人身上花了很多时间,付出了很多心血,但一定要清楚,他们的心理变化更加无常;有时很简单,有时会复杂;有时很刚强,有时又会很脆弱;有时很独立,有时又会很依赖;有时很无所谓,有时真的又会很在乎,千万不要认为他们还是孩子就可随意对待。书中有位教师,不管他课讲得多么精彩,但他抚摸学生头的过程中,手跳过了一个学生。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学生的心都受到了伤害,他却没有顾及这个学生的心理感受。这节课这个学生可能一直会在想:老师为什么不摸一下我的头呢?我哪里做得不对吗?我就这样不好吗?若是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差的学生,那他可能会越来越差,客观上就是老师一个小小的举动伤害了这位学生。
其实,学生非常在乎老师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一次不经意的肢体接触,有时都会牵动学生的神经,都会产生强大的教育力。案例:有一位新老师,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在排座位时根据学习成绩让学生进行挑选,结果可想而知,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后面和边上。这种做法显然让这些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他们干脆破罐子破摔,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群体,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恶化,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所以对于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要很好地去换位思考,去听听学生有什么恼火的事,站在学生的角度,尽可能地去读懂学生的心,去想想学生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比如在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上课部分后进生睡觉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教育吧,耽误这节课的时间,不教育吧,心里有过意不去还有些生气,这样自己一边上课一边心里又老是带着对这个学生的情绪,甚至有时还会打断自己的讲课思路,因而有些可能对这些学生就放弃了,你睡就睡吧,反正不影响他人就行,实际上,这就需要老师要把握好教育的契机选择,如果有改变这个学生的心,你不防注意一下他今后上课的表现,我想你只要努力观察他总会有突然有一节不睡,此时你教育的机会就到了,你可以抓住这一次的变化,在下课及时对学生提出表扬,然后再下节课上课前对该生提出新的希望,并让他做监督员,我想这个教育的效果会很明显。
还有一个案例对我的感触也很深。徐校长一次出差时,住宾馆,得到的“非同寻常的待遇”,管他房间的那位服务员不但为了烧好了开水,准备好了鼠标垫,还洗好了水果。作为服务员只要把卫生搞干净,东西摆放整齐就完成了任务。可是,她还提供了超值的服务,让旅客享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位服务员,虽然没有多少知识文化,写的字甚至还有错别字,但是,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在用心做事的,从她的身上,也彰
显出了企业的服务文化。这位服务员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教师都应该像她那样,除了作为学科老师应该教好的课程外,还用心去发现学生身上需要我们去关心、去帮助的事情,要仔细地捕捉学生内心深处需要去呵护,去引导的事。
8.建党九十周年心得体会李静 篇八
六坝小学
李静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的面貌换然一新。90年的大浪排空,我们获得了征帆的勇气; 90年的电闪雷鸣,我们铸就了海燕的性格;90年的沧桑巨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90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9.语文教师工作坊心得体会李静 篇九
附城小学 李静
秋风送爽,普格县小学语文工作坊第一次线下集中研修教学研讨活动于10月27日在普格县附城小学进行。我认认真真观摩了在工作坊的三人行团队和优秀学员们精心打造的,以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同课异构课——《小小的船》;倾听了坊主和三人行团队精心策划和组织的评课议课活动;倾听了坊主针对这一课题的精彩的专题讲座。
通过这次研修,我认识到一堂好的语文课要做到“趣、活、实、美”。“趣”即课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用心性;“活”即教学方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教活,情感激活;“实“指资料充实,目标落实;“美”即课堂氛围美,语文味道美,教师风格美,学生感受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努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反思和改善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通过这次研修,我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不仅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经验,探究和感悟。”我们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生活的空间、学习的“舞台”,如果我们给“他们多大的舞台,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就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要给学生带给足够大的平台,让他们尽量展示自己。通过这次研修,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地备课,尽力去设计好教案,在备课和设计教案时首先要搞清楚,我教什么,然后在想怎样教的法子。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咬文嚼字,去感悟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的功夫。体会语言要靠功力,要凭语感,凭着一种直觉。需要老师潜下心来研读文本,需要老师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需要老师修炼自己的语言功夫。通过这次研修,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务必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应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务必有一桶水。所以,我们务必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国培研修的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能不断地向上攀登。平台上那么多的学员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令我感慨万千,羡慕不已,顿觉“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洋溢着不断攀登的动力,时刻充溢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小学语文工作坊第二次线下心得
附城小学 李静
2017年11月9日,立冬的第三天。一大早,我带着欢快的心情参加了在拖木沟五道箐小学举行的普格县小学语文工作坊第二次线下集中研修教学研讨活动。
观看了贾丽萍、朱荣华、欧燕三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优秀的临场公开课后,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贾丽萍老师的作文课“撕纸”的教学,让我对如何上好一堂作文课有了新的看法。在撕纸的游戏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表现,在此基础上让孩子练习说话,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通过这次的研修学习,让我感受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集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才能有所进步。
语文工作坊培训总结
做一个阳光向上的好老师 附城小学 李静
通过这次线上线下的研修学习,让我收获颇多,也让我懂得做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该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广胸怀。
每天当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发现孩子们的眼里充满了欣喜,孩子们说:李老师,我们想天天看着你的笑脸,感觉好亲切!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暖暖的,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播撒阳光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老师不仅仅是老师,还是榜样,是楷模,所以我们的个性决定孩子们的个性。有人说怎样的老师教出怎样的学生,细细品味这句话,其实是有它的道理所在。那么,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阳光的教师呢?当学生犯错误时,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如果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时,要敢于向学生说对不起。真正的阳光教师是不怕向学生承认错误的。教师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是以身作则的具体表现。教师向学生认错,能给学生树立有错必改的榜样;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教师的形象,降低教师的威信,而且还会使学生更加由衷地敬佩教师的见识和修养,从而更加信任、亲近老师。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心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名阳光教师,应该不断超越自我、积极向上,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网络学习,取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做一个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知识就像海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缩短与彼岸的距离。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一名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不爱学习、没有追求的教师是算不上阳光教师的。阳光教师,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我们附小倡导的是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有细节的教育。我想这个温度就是老师阳光般的笑脸和心态吧。
10.《活化石》教学设计(李静) 篇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博、珍、孙、悉、绝、肉、史、核、缺、乏、稀”,会写“化、代”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增强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教学过程 :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怎么样?(播放课件)
(出示“恐龙骨骼化石,蜻蜓和鱼化石,三叶虫化石”)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古生物,它们死后,遗体或遗迹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变得像石头一样的东西,我们就把它称作化石。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科学家们称他为“活化石”。书写课题:33 《活化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知生字: 1.教师范读 听读要求:听准字音,看清字形。2.自读课文 自读提示: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树叶”里的生字,读准字音。(2)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读完后讨论课文中介绍了那几种活化石?
课文介绍了()种活化石,分别是()、()和()。(简单介绍“和”字的用法)4.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再去掉拼音读(自由读、同桌互读、请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珍、肉、史”等字是翘舌音,提醒学生读准字音(2)说识字方法
预设:加一加、换一换、编顺口溜
三、书写指导“化、代”
1.观察结构:仔细观察一下字形结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2.复习“三看”: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左右结构的字,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他们的观察方法吧!PPT出示,全班齐读:一看高矮,二看宽窄,三看穿插。
3.字源区别“化”“代”,教师范写。
“化”注意左窄右宽。先写单人旁,右边注意笔顺是先写撇,要写得长一点,再写竖弯钩。“代”左低右高。右边第一笔横要稍微往上斜一点;斜钩的起笔,压竖中线,略高于单人旁;收笔略低一点儿,最后,千万别忘了这一点。
4.学生练写
你们来写一写,每个字各写一遍。要注意这“三看”,才能把它写正确、写端正哟。(写字姿势)5.评议:围绕“三看”总体评价。纠正个别特别不好的地方。请小朋友们根据我们的三看来评一评。
6.修改:对照范字,用上“三看”的方法,把写得不好的字再写一遍。
7.再评讲:再用该生的评讲,表扬有进步。
8.小结:只要我们对照“三看”,仔细观察,就会把字写得像范字一样漂亮。
四、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3.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4.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5.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五、进银杏树,了解它的特点,指导朗读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首先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几亿年”是个离我们较远的概念,单纯用文字描述可能孩子们还不能理解,我通过将其与“一百年”化为具象的形状,让孩子们看到两者极大的对比,从而有了对“几亿年”的初步理解,有助于读好句子。
2.汇报交流:
(1)“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观察图片和实物)“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换成“一片”和“一把”吗?为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谁能说几个呀? 填空:
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句式练习:一片片白云像()一棵棵大树像()一()像()(2)出示句子,认识“公孙树”: 银杏树长得慢极了……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句式练习:因为
,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银杏树又叫公孙树,是因为
。3.复述第二自然段
①银杏树,又叫,它是。② 样子,像。③ 慢极了,如果,一直,才能。④所以。
六、巩固生字《拍手歌》
小朋友们真棒,送你们一首拍手歌。小手拍起来!
拍手歌 博物馆里化石多, 活的化石更宝贵。历史久远银杏树, 奇珍异宝大熊猫, 稀有鱼种中华鲟, 缺乏保护会灭绝。小朋友们一起来, 我们悉心去珍爱, 去—珍—爱!(用不同的方法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和生字见面的机会,给学生识字的空间。)
六、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下银杏树。2.课后搜集相关的古生物资料。
板书:
活化石 银杏树 大熊猫 中华鲟
《活化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李静 演讲稿】推荐阅读:
演讲稿的标准演讲稿08-13
致新生演讲稿典礼演讲稿07-29
阳光读书演讲稿读书演讲稿08-15
英语演讲稿:奥运英语演讲稿09-10
诚信主题演讲稿-小学初中演讲稿07-03
竞聘主管岗位演讲稿的演讲稿07-14
【感恩企业演讲稿】 感恩企业演讲稿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