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秋天》教学设计

2024-06-25

课文《秋天》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课文《秋天》教学设计 篇一

本节课恰当使用多媒体介入图片、音乐、文字帮助解读。图片、音乐、文字都不是单纯地介入,而是运用比较的手段,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大量优质资源的提供,将课内延伸到课外。诗歌的语言不能过多地去分析,所以我借助其它手段引导学生去体会。在三段的诗歌中,我分别借助图片、文字、音乐的介入,引导学生去体会、去品味。如在“看秋天”这环节中用图片和文字相比较,图片既表现了文字,又有很多文字的留白需要自己去想像;在“品秋天”这一环节中,通过文字的删减比较,学生马上领悟到诗歌的意蕴;在“听秋天”这一环节中,通过两种不同音乐的比较,学生既提高了音乐的鉴赏力,又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意境的体验。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诗歌重在朗读。本堂课以朗读贯穿始终,在朗读中品味,又在品味之后又能指导朗读。每一节的朗读指导,为下文的朗读作铺垫;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相辅相成;最后的配乐朗读又使整堂课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与自信心。朗读与品味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相提高。

课堂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还是缺少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这首诗歌的形式学生比较容易模仿,若能在课堂上展开,让学生查找到不同的关于秋天的文章,能拓展学生对秋天的全面的认识,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秋天。然后再让学生写写,这样就能升华学生的情感,并将之表达出来。

2.课文《秋天》教学设计 篇二

一、课文教学的步骤

课文教学可以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 先让学生速读课文, 对课文获得一个总体印象, 并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对课文进行表层理解;然后让学生精读课文,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立场, 对课文进行深层理解;接着, 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 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 进行评价性理解。教师在对课文教学的设计过程中, 应围绕这三个步骤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 具体可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

1. 导入 (Presentation) 。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导入新课, 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能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对课文的理解很是重要。

2. 速读 (Fast-Reading) 。

通过快速阅读, 学生能大致掌握课文的结构和大意, 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Pre-reading中的问题、找课文的中心句和关键词等途径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精读 (Intensive-Reading) 。

通过精读能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详细信息和课文结构, 了解各段落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课文进行深层理解。在阅读之前,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章, 然后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检测他们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同时, 教师应对知识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

4. 复述 (或表演) (Retelling or Acting) 。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复述或表演课文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深化语言知识。

5. 讨论 (Discussion) 。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讨论他们不懂的知识点或问题, 发展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让他们对课文进行评价性理解, 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6. 巩固 (Consolidation) 。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口头或笔头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 这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好方法。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保证了课文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化。在课文教学的设计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利用多媒体,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 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相关背景知识, 特别是与中国文化不同的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 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这一环节的缺少会造成学生没有阅读兴趣。

多媒体在课文教学中的运用能生动、形象、真实地提供与语篇有关的背景知识, 使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图式更为丰富。教师运用多媒体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课文的框架, 做到突出课文重点, 能对学生进行由表及里、有浅到深的指导, 从而使教学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3.课文教学的心得 篇三

一、对生词较少,没有新语法现象的课文,就先用英语口头介绍课文大意,边叙述边借助实物、图片、动作、表情、手势或学过的同义词把生词的意思演示出来。同时把生词的音标写在黑板上,拼读两三遍后,联系读音规则在音标下方拼写出单词来,例如:['mainэ]['laibrэri]

miner library

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从词的拼法判断其读音和从词的读音判断其拼法的习惯。

对生词和新句型较多,尤其抽象名词较多又有新语法现象的课文,就先教学生词,后讲解课文;或让学生先自己对照单词表初读课文,然后学生拼读生词,轮流口译课文,由教师纠错。

二、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使学生注意到英语与汉语不同的地方,逐步掌握英语的语言特点和习惯表达法。用英语叙述课文时,速度要慢,让学生有思考的进间。先让学生把句子字面上的意思说出来,再由教师译成规范的汉语;或教师先说出字面上的意思,启发学生说出规范的汉语。例如Before liberation Comrade Wang Ied a dog's life.学生泽成“解放前王同志过着狗的生活。”这时其他学生听了笑起来。我就提示学生选用合乎汉语习惯的说法,译成“王同志解放前过着困苦的生活。”经过这样的翻译和比较,学生就能懂得用to lead a dog′s life来表达“过困苦的生活”了。英汉对比还包括词序上的比较,这点对高年级学生很有必要。有时我们让学生进行下面的比较,

[汉语]他们在工厂开机器。主语+状语+谓语+宾语

[英语]They run machines in the factory·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在讲解课文时,我们把句子的汉语意思先按英语的语序说出来,例如:We studyEnglish hardfor our motherland·我们学习英语努力为祖国。跟着要学生说出规范的汉语:“我们为祖国努力学习英语。”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一般就不会写出“Wefor our motherlandhardstudy English。”这样的句子了。实践证明,这样有选择的适当的比较,有利于学生逐步领会英语的一般词序。

三、在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读。下面几种方法可交替使用:

1、教师有感情地进行示范朗读,学生看着课文静听;2、教师读,学生小声模仿着读;3、教师带读;4、一半学生读,一半学生听;5、学生齐读,教师听;6、个别读,大家听;教师纠音或让学生互相纠正。

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复述和进行问答。对话式课文,我们要求学生整篇背出来,并且让他们两个一组地到讲台上表演;其他课文,有些全背,有些背主要的一两段。背诵对提高学生记忆习惯用法和运用英语的能力都是有好处的。

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连贯表达的一种很好的训练。最初,教师可以不断用问话提示学生,让他们说下去。以后逐步过渡到不提示,由学生独立根据课文的意思复述。

《大纲》指出:“在进行问答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答,而有要求他们能问,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语法练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让学生提问,教师或其他学生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有个学生问“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另一个学生答:“Yes,I do·这个学生马上说:No,youareWrong·You don′t go toschoolonSundays.有些学生还问了不少课文没有出现的问句,例如:How many days/weeks are there in a Year/month/?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s?这样的问答练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爱做。

4.《北大荒的秋天》课文教学反思 篇四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教学反思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描写了北大荒天空,小河,原野的美丽风光和丰收时的热闹景象,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如今的北大荒是个美丽又富饶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课文描绘了北大荒迷人的美景,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北大荒的.美。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哪些词表现了天空的美,再说一说原因。学生能迅速的找出表现色彩的词,来体会天空的绚烂,从“抖动”这个词来感受流云的那种飘逸的动态美。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流云也许还会有哪些颜色,会有哪些形状,并通过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眼中的流云像什么 ?课堂上,有一个学生说流云像彩色蛇。我马上说出自己的体会:可怕的东西肯定是不美的。再回到文本,“真像是美丽的仙女在天空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这句话体会作者比喻的恰当,不仅把流云的色彩的变化多端、美不胜收生动的写出来,同时让读者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第四小节,美在原野的热闹非凡。原野的热闹非凡,如何美?大豆摇动豆荚哗啦啦笑,高梁扬起黑红的脸庞乐呵呵的演唱,那是丰收的喜悦,丰收的歌唱,这不是世间最美的景象吗?在教学完第四自然段时,总结本段的写作特点――总分方式。课后,让学生进行片断练习:课间,操场上热闹极了……通过练习,学生对这样的写作方法有了初步的感悟,对今后的习作来说,应该是有所帮助的。

5.课文1秋天(最终版) 篇五

师:同学们,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秋天伸出小手,我们一起书写题目,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

师:大家看,这是第一自然段的序号师:请同学们照样子自己在其他自然段的前面标出序号。开始师:同学们,根据我们编出的序号,你们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吗?对,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师:下面请认真听课文范读,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早已迫不及待了,请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师:同学们读的真认真,谁来把你第一自然段的精彩朗读与大家分享分享?你来师:同学们,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的又轻又短。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音an的读法。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师:我们把这几个词每个读两遍 师:谁来挑战第二自然段、第三段?你们俩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师:请边看课文的插图,边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同学们,谁来把你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你来师:天气凉了

师:同学们,读这个句子时,“凉”字要读重音。一起试试

师:还有什么变化,你来树叶黄了

师:同学们请看,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吗?你来

师:同学们,这里的“木”叫木字旁,“口”叫口字旁。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的发生了变化,师:你们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一起来试试,注意“黄”要读重音。师:周围还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来

师:谁能结合这幅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而不用“一片”吗?你来师: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词语真是个好方法。

师:大家能说出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你来。

师:同学们,你们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你来(轻轻地,慢慢地)师:那就请你们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松,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的,慢慢的落下来。师:秋天的天是什么样子呢,你来师:同学们,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们还看到了什么?你来师:请同学们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读这句话。师:同学们,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你来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雁是怎样飞行的吗?谁能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你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师:同学们,谁愿意把大雁飞行时的画面读出来?你来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你来师:说的真完整。师:同学们,这个自然段中有四个生字同学们,“大”是象形字。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师:同学们,你们能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吗?你来师:能给“飞”字组组词吗?你来

师:同学们,“会”字的上面部分叫“人字头”,这个会字应该怎样识字?你来师:能给会字组词?你来

师:秋天可真美呀,作者发出来=了这样的感叹:啊,秋天来了。

师:同学们,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试?你来师:大家一起试试。

师:同学们,这个自然段中有两个生字师:“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你们能给“秋”字组组词吗?你来

师:“了”字应该怎样识记?你来师:同学们,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你来

师:请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师:同学们,快乐写字的时间到了。

师:认识他们吗?跟他们打打招呼吧。师:同学们,请跟随课件演示观看“了”字的笔顺。师:下面请大家睁开你的火眼金睛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师:同学们,会写“了”字吗?看老师给大家示范示范,师:同学们,请拿起你们手中的神笔在田字格中先描红再临写一遍。主要坐姿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你来谁来说说他写的怎么样,你看,这样写就好看多了。

师: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吧 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

6.《秋天的图画》课文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认识图、梨等8个生字,会写波、浪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天的喜爱,能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学生自画的秋天的图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等描写秋天的优美词语,今天我们就到田野、果园去欣赏秋天美丽的风光。

(直观感知:播放秋天音乐风光片。)

2、引导回顾、表达:

欣赏了秋天的风光,你想说什么?

3、总结学生感想,导入:

⑴ 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秋天的?

(出示课题并朗读。)

⑵ 猜字谜识图字:

一个大镜框,冬天里面藏。

二、初读感悟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开火车,一人读一句,注意正音。

3、各人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评价。

4、朗读展示:

选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5、师引读课文,感知全篇: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梁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6、用多种形式朗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句话,要读出感情:

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挑战读,看谁读得美。可个人读,也可集体读,不断挑战已读者,最后胜利者为朗读冠军。

三、识字教学

1、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拿出字卡,小组自学下列生字:

笼、浪、粱、燃、勤、劳。

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

4、采用自由问答方式交流识字经验。

5、总结识字方法,用自编的儿歌帮学生记字形:

梨树是木,灯笼有竹。

波浪是水,高粱为米。

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四、玩字卡游戏

1、师随意说字音,生按老师所读顺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桥。

2、小组合作,玩字卡组词接龙游戏。

3、抽字读句:

小组成员轮流抽字,抽到后随即读出课文中带有这个字的句子。

五、课后活动

1、刚才我们看的、读的都是别人的作品,课后我们自己动手,创作一幅秋天的图画,再给图画配上一句优美的话或一首优美的小诗,准备搞一个歌颂秋天的诗画展。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⑴ 画画组:

画秋天。

⑵ 写作组:

写秋天。

⑶ 表演组:

演秋天。

⑷ 歌唱组:

唱秋天。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再读课文

1、同学们,我们随着乐曲再读一读课文,让秋天的.图画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

配乐,师引读:

教师领──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学生跟──山野就是。

教师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学生跟──看,蓝天上的大雁。

2、配乐,全班齐读:

课件分别演示出下列画面:

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大雁。

生看图找句练朗读,师借图指导,直到背诵。

3、看课件秋天风光图自由轻声背诵。

4、开火车,一人背一句,熟练者奖一个秋天的礼物。

(梨、苹果、稻子、高梁、大雁等图片。)

二、复习词语

1、看画面(课件演示)找相应词卡,并让小老师带大家读:

图画、梨树、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2、将词卡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组赛读、开火车读、计时抢读。

3、和同桌一起,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并将词语卡片准确地摆在相应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

波、浪:都有三点水,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灯、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灯字的火字旁撩变为点;

作字右边注意上面一横长,下面两横稍短。

字、苹:上下结构,上短下长。

丽:上面是一长横,不是两个短横。

劳:要与旁区分字形,可这样记:

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

2、学生先书空,再描一个,写一个。

3、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

四、拓展活动

1、合作交流:

学生拿出各自创作的秋天的诗歌和图画,小组交流、欣赏。

2、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7.名人类课文教学策略谈 篇七

现行各类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描写名人类的课文。 名人类课文教学时, 如何实现名人的多元解读, 如何通过多重拓展感悟名人形象, 进而整体把握课文, 真正做到得言又得意, 使名人类课文“ 名”至实归? 本期甘肃的4位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对名人类课文进行探讨, 以期带给大家思考。

拒绝“程式”:让更多的幽光射进来

勾春礼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名人的课文。 名人大多个性鲜明, 性格突出, 但有时恰恰是这种已经被贴上固定“ 标签”的人物形象, 无形中遮蔽了师生的视野, 拘囿了学生的思维。

《 三顾茅庐》 一文, 编者的主旨是让学生学习刘备待人的谦逊与真诚。 一次公开课,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故事中的各个人物。 只有一部分女生和个别男生对刘备比较欣赏, 更多的男生却对张飞偏爱有加, 其理由是张飞性格直率, 有什么说什么, 不虚伪。 很明显, 这些男同学在跟教科书“ 较劲”、跟编者的主旨“ 抬杠”, 跟考试大纲“ 不搭边”。 此时此刻, 教师该怎么取舍? 难道仅仅因为张飞扮演了一个反衬的角色, 就该草率地否定学生的喜好吗? 难道非要铆足了劲在刘备身上验证为人处世的曼妙, 从而屏蔽其他的一切“ 杂音”。

事实上, 不论是刘备, 还是张飞、关羽, 都有其优缺点, 都是平凡的人, 自然的人, 原生态的人。 评价一个人, 除了有社会的尺度、 群体的尺度, 还有人性的尺度、 个体的尺度。 课堂教学之难, 或者说语文教育之意义的发生, 就是要在此二者之间寻得平衡, 让人与整个环境之间, 人与文化、制度之间, 形成丰富、开放的张力, 而不是以此抹平彼, 或者以彼淹没此。

幸好那个教师并没有草率地否定学生的喜好, 而是耐心地反问:“ 为什么呢? ”

生1: 张飞有什么就说什么, 直接痛快, 是一个很直爽的人。

生2:张飞胆子大, 面对敌人不畏惧不退缩。

师:你还有哪些喜欢他的理由或依据?

生3: 张飞也有细心的一面, 我知道一句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生4: 我也知道关于张飞的一句歇后语: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

“ 是啊 ———” 听着学生的回答, 教师跟着总结:“ 事实上, 不论是刘备、张飞、关羽, 还是诸葛亮, 都有其长处和短处。 我们不能因为刘备的谦逊而全盘否定张飞, 但是———”教师故意沉默了一会儿才说:“ 我们也不能因为张飞有这么多的优点, 就赞同他‘ 诸葛亮如果不来, 我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的行动吧? ”

苏霍姆林斯基说:“ 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 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 任何时候都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看, 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虚伪的人, 阿谀奉承的人, 甚至卑鄙的人。 ”学生的灵魂情态、生命状态和打量世界与人生的方式, 一旦成为“ 努力猜测别人”, 一旦陷入“ 人云亦云”的泥淖, 所娩出的产品 ( 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定然是劣质的, 甚至是含毒素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 一堂课是否敞亮,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在具体而多元的情境中, 理解学生的所感所想。 好的教师拒绝固定模式, 教学是为了冷静观察和理性判断, 不要被随便一道光就蒙蔽了双眼。 在一个所有事物都已经被标准化了的世界里, 要让学生仍然保持独立的自我———用梭罗的话说, 就是忠于另一种鼓声, 大步向前, 包括就一些名人的解读也是如此。

( 作者单位: 甘肃永昌县第二小学)

教学名人课例, 应做到整体把握

赵文霞

名人类课文不一定非要把课文“ 嚼烂嚼碎”之后喂给学生, 涵盖“ 词语解释、段落大意、标点符号、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的“ 全景式”教学, 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也是囫囵吞枣的教学, 正所谓“ 鱼与熊掌无法兼得。 ”课堂提问本是很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但若把课文肢解成若干碎小问题, 弄得支离破碎, 则是对课文整体气脉的割裂。 有时, 追求面面俱到的结果反而是“ 面面”都是“ 浅尝辄止”, 犹如雁过天空, 并且雁过无痕。

比如, 在《 我不能失信》 的教学中, 其实只设计一个问题就足够了:“‘ 我’ 为什么不能失信? ”揪住这样的问题不放, 就已经做到了提纲挈领。 所谓“ 整体把握的能力”, 除了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之外, 还应该指整合教学环节。用“ 我为什么不能失信”这样的问题整合全文, 犹如用一条主线串联散落的珠子, 使其“ 形散而神不散”。

整体把握课文的关键在于追求“ 一课一得”, 而不是“ 一课多得”。 教师可以根据略读课文的内容、 写法和特点, 参照“ 阅读提示”设计一两个重点问题, 或从学情中产生, 或从单元重难点中确立, 或从表达方法上归纳, 总之是那种“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关键性问题。 这其中应该筛选什么、舍弃什么、警惕什么, 实在是个“ 巨大”的问题, 甚至比精读课文的教学更耗心神。 但这样的工作值得一试, 值得教师迈出建设性的步伐。

整体把握课文的关键还在于“ 精处悟情”。 一篇文章中往往有最精彩处或最关键处———那里往往是言语生长的发源地和生长点, 那里也往往是情感熏陶的关键区。

比如, 反复细读《 我不能失信》 , 我们发现:“ 不, 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 明天见到她时, 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 我不能失信啊! ”这一句应该是少年宋庆龄“ 不能失信”的心理动因, 同时, 这一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通过对“ 如果…… 可是…… ” 句式的反复品味, 通过“ 假如我是小珍, 有人放我鸽子”的换位思考, 让学生产生“ 同理心”, 以此触摸少年宋庆龄的内心世界, 是不是更能让学生产生“ 移情体验”呢? 当学生感悟到宋庆龄不仅仅是对“ 小珍”不能失信, 更是对“ 自己的内心”也不能失信, 那么, 他们就不会轻易地说出“ 过后再道歉”之类的话语。

在这样的地方多多 “ 推敲”, 多多“ 较真”, 多多“ 纠缠”, 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和另类的惊喜。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应是裁缝, 应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对教材作一番裁剪, 该取则取, 该舍则舍, 择其精华实施教学, 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 作者单位: 甘肃永昌县第一小学)

警惕, 别对孩子们的多元解读摁起删除键

赵登祝

曾经听过不少有关 “ 名人”课例的教学, 过程的脉络与走向、气氛都已模糊, 但教师总是百般考验人性, 希望出现圣人的情景却不曾忘记。“ 名人” 被贴上某种道德标签很正常, 但是过分地与“ 非此即彼” 的道德说教相挂钩, 很有可能陷入到一种狭隘的教学中: 程式化的 “ 道德制高点”、 唯一的评价……当教学用一套唯一的“ 道德”模式, 制约学生丰富多元的说话方式, 行走方式和精神方式之时, 难免带来思想、认知及价值观的无措、迷茫和混乱。

听过一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的公开课, 结尾有这样一句话:“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作为永久的纪念。 ”教师在教学此句时向学生发问:“ 人们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作为永久的纪念”? 学生众说纷纭:

生1:我爱在樟树前留影, 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

生2:我爱在樟树前留影, 是为了对故居主人宋庆龄表达衷心爱戴和怀念。

生3:我爱在樟树前留影, 是因为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是拍照留影最好的背景。

生4:我爱在樟树前留影, 是因为樟树的香气吸引了我。

……

在教学中, 教师只对前两个回答给予了明确的肯定和表扬, 而对后两个回答给予了否定。 的确, 前两个理由是最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 最符合文章主题思想的。 但是, 难道其他两个理由都是错的吗?都应该被“ 打入冷宫”吗?

反复细究课文, 不难发现, 后面两个回答虽然与宋庆龄的高尚品格没有关系, 但作为拍照留影的理由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是合理的。 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蓬蓬勃勃, 树叶绿得发亮, 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 这样的樟树本就是拍照留影最好的背景。 更何况, 并非所有的人都了解宋庆龄的人格风范, 所以, 学生给出这样的答案是无可厚非的。 教师不应该“ 秒杀” 此类回答, 而是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 再慢慢过渡到宋庆龄的精神层面。

试想, 学生的多元解读被摁起了删除键, 学生不怎么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回答都被统统无视, 课堂还能“ 千树万树梨花开”? 学生自己发出的声音被屏蔽、被忽视, 甚至被无视, 谁还“ 我说故我在”?

在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必须提醒自己的是,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对学生的 “ 另类说辞”一棍子打死, 拒绝用“ 非此即彼” 的态度影响学生。 面对学生的多元解读, 教师或给予巧妙的暗示, 给予恰当的提示, 或在关键处点拨, 促使学生的思维顿悟, 促使课堂出现 “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 对此, 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警觉、 细腻和敏感。 聪慧的教师总是对 “ 另类” 声音抱着“ 另类” 支持的态度, 以此创设出意蕴十足的“ 拓展课堂”。

( 作者单位: 甘肃永昌县朱王堡中心小学)

在多重拓展中感悟名人形象

张永忠

在教学描写名人的课文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多重拓展中感悟名人形象。 说到底, 与名人深交, 其实就是重新定义自己, 重新提升自己, 当然也是在重新创造自己。阅读是什么?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复制或移植已有的经验及意义, 而在于构建未有的经验与意义。换言之, 原模原样的复制不是真正的阅读, 与真正的个性解读和多元解读不搭边;真正的阅读使“ 读者在一次次的亲历中一次次的复活”, 使“ 读者身上覆盖了一层雪花”。 阅读描写名人的文章也是如此, 由“ 名人” 到自己, 到他人, 由名人的世界到其他人的世界, 到更广的世界, 这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才是语文教学走向多彩、走向纵深、走向开阔的渠道之一。

在《 我不能失信》 的教学结束时, 可以电脑播放《 秋日私语》 , 指导学生有创意、有个性地进行拓展或感悟:

生:我爸爸那次说只要我三门课成绩达到90 分以上, 就答应我的一切要求。可是我真做到了, 向他提出要一个遥控飞机时, 他又说太贵了, 就不给我买, 最后只给我买了一个四驱车。 我觉得他不守信用。

生:我上次答应和好朋友星期六一起去外面观察春天, 可妈妈不让我去, 我也没办法联系朋友, 就只好没去, 让朋友白等了我一场。

生:同学, 对不起! 上次是我错了, 我不应该放你的鸽子, 让你白白在公园等了我一个早晨。 学了今天的课文, 我终于明白了: 不管妈妈怎么说, 我答应了你的事一定要做到, 否则就是不讲诚信。

生:妈妈, 我想对您说, 以后请您兑现你的诺言, 把我的压岁钱真正变成我的, 不要剥夺我对它们的支配权, 让我真正安心地拥有它们吧! 我相信, 我会合理地使用它们, 不会乱花的。

生: 爸爸, 请您学学宋庆龄, 说话算话, 答应我的事就一定做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您不希望我长大也成为一个说谎话、说假话、言而无信的人吧!

生: 我想对自己说, 以后答应别人事情时一定要想好, 做不到的就不要答应, 不然会成为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

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既然是例子, 就不应当仅仅注重“ 例子” 本身, 而要凭借 “ 例子” 去拓展, 或有多重发现, 或有枝状发散, 或有登高望远。“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仿写片段、续写、仿照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写小练笔等等, 都是“ 举一反三”, 都是“ 云起时”, 都是扔掉“ 拐杖”后的走路。 学生最不缺的是“ 拐杖”, 最不能闭合的是自读自悟、 整体把握和拓展延伸。

8.课文教学点滴 篇八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遍的读目的让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标出文章中不理解的句子,大致知道课文大意,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因此教师可事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会效果更佳。

二、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这一遍的读,主要解决学生初读时发现的疑问。对于勾画出的生字、生词,可自行查阅工具书去理解(要联系上下文)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对文章大致分段,概括出大意,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或中心段,过渡句或过渡段。同时教师应适当点拨,适时助学生一臂之力。

三、品读课文解疑顿悟

对于课文的中心句、疑问句,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品读,解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想告诉读者什么。如《挑山工》一课结尾:“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对于这些句子,我们要让学生在了解作品背景的情况下反复品读,悉心揣摩其中的含义。

四、精读课文,升华中心

经过了前三次的读,学生对课文已有了较深的理解,这时教师让学生对课文整体精读,归纳出文章的中心,即文章的精华,如前面的《挑山工》一课作者那样写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我实际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画中挑山工那种认定目标坚忍不拔、不断攀登的可贵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登山如此,学习也如此,我们必须有挑山工那种一个劲儿朝前走”的精神,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这样学生理解起来顺理成章,也容易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感情的升华。

9.小学课文《秋天的雨》教案 篇九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组以秋天为专题,从每个角度描写了秋天的特色,语言生动优美,洋溢着浓浓的秋意。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以及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了一个美丽、欢乐的秋天。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二年级两年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与方法的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已经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够以文本为基础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具有初步的表达能力,能自信大方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是美的,因为语文的博大深沉,温情似水,因为语文的有情有意,有理有思,因为语文通向最广阔的领域,因为语文面向最真实的生活让孩子感受语文的美吧!感受生活的诗意,感受人生的价值感受语文的美,不仅仅是为了语文。我很喜欢这首小诗,不仅因为它本身的优美,更因为它深刻的内涵。教学《秋天的雨》,我力图通过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充分而真挚的美读,展开丰富而美好的联想,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下,将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与学生独特的个性感受融为一体,在读、品、想、谈、议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平等的对话,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平台、创设感知悟理的情境中为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生成学生个性的体验,并引导他们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深刻体会语文是美的这一不可磨灭的事实,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渗透并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标,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课件设计说明)

《秋天的雨》一课的课件设计了五大板块:

封面:旨在让学生一边欣赏色彩缤纷的插图,一边聆听《秋日的私语》那优美绵长的乐曲,再辅以配制合成的雨声的曲调的播放,为学生创设有音有像的.情境,使学生融情于境之中,更快、更好、更深地置身于学习氛围之中。正如王崧舟所说过的:语文教育是感性的教育。它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

欣赏:旨在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着眼点认识感受秋天的美丽。课件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使他们在看、听的过程中,感从心出,情不自己,发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的感叹。建议视频的播放能反映文本中的重点词语,使学生不但感悟文中的情,还能领悟文章的意。

10.课文秋天的怀念读后感400字 篇十

母亲的心永远都是伟大的!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深深懂得,母亲对儿子的爱,是那么艰辛,那么不容易。而文中的作者却不理解母亲的艰辛。我呢?也一样。这位母亲是多么了不起!作为儿女应该好好学习,用健壮的身体,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对儿女的关心。的确:天底下所有母亲永远都是伟大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学习好,各方面都好。可我却不珍惜这宝贵的时间,不好好学习,上课爱做小动作,爱讲话。学了这课,从今以后要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上课不乱讲话,不做小动作,好好学习。用自己优秀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对我的关心。

11.对课文教学点的教学思考 篇十一

课文的教学点有的繁多,有的单一,有的浅显,有的深奥,教师在“怎么教”的时候,往往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过程。有价值的教学点很多,丢掉任何一个都不舍得,可课堂不允许面面俱到,学生更不容许被动“填鸭”,教师必须对课文教学点做出理性的思考。该舍的,必须忍痛割爱,该整合的,必须捋出头绪。那么,应该如何取舍课文的教学点呢?对于取舍课文的教学点,笔者认为,要尊重以下三个需要的原则。

一、教学应根据学生的需要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据此,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理所应当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课文教学点的取舍取决于学生的需要。

这里学生的需要应理解为二层意思。一是学情,顾及学生的基础能力,思维品质。例如,《风筝》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对这篇文章的教学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批判封建教育;自我剖析;倡导正确的儿童教育方法;歌颂亲情;追求美好。以上五个教学点,历经数十年的积淀,几乎成为该文的必教之点,但是七年级的十四岁学生真的达到这样的认知程度了吗?以上几个教学点都能让学生理解、体会、感同身受吗?当学生能力所不及之时,显然要修正《风筝》的教学点。二是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根据学生的需要,就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例如,《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的主要教学点有一下几个:感受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爱,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真挚美好的情感;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理解爱的教育,感悟生活中的爱。海伦是一个盲聋哑女孩,学生对她的感知仅仅停留在文本上,没有足够的兴趣,课文的教学点远离了学生的感知范围。但是,如果能从兴趣出发,将教学点加以修正,完全可以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教学点修正如下:体验海伦的无声世界,发掘她的幸与不幸;通过细节体会莎莉文老师的爱;结合生活观察,感悟生活中的爱。

二、教学应根据教师需要

每一个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同时,每一篇课文都需要个性化的解读。课文的教学点需要教师反复斟酌,考虑其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适合自己。例如,《社戏》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该文是经典之作,前人有数不尽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点非常丰富:了解社戏;欣赏我和小伙伴夏夜月下出航、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的生活经历,感受充满童趣的农村生活;体会平桥村小伙伴淳朴、热情的至善民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小说人物、环境和主题等等。《社戏》的教学点如此丰富,可以在课堂上呈现出太多的内容,作为教师,面对这样的经典课文,必须根据自己需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确定出常教常新的教学点,譬如可以把平桥村作为切入口,感受平桥村的景物美、人物美、乡情美、情谊美。

根据教师的需要,还要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储备、教学素养、个人喜好。《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所以,教师的需要实际上是教学中推陈出新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更好学习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学点的把握,应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能力。

三、教学应根据文本需要

当课文出现多个教学点的时候,需要取舍,当教学点相对比较单一的时候,有时还需要深挖。例如,《童趣》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在教学点的把握上,有一个是挖掘“童趣”的源泉,这个教学点应该放大,深挖。《课标》特别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文言文《童趣》的教学点“童趣”之因值得挖掘,除了充满童心、具有想象力、善于观察三个因素,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趣之源呢?回答是肯定的。学生在一番思维交流之后,“兴趣”一词就能跳出来,此时如果再让他们举例:兴趣也是乐趣的原因,很多学生就会想到在小学阶段读过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样一来,《童趣》的教学,就会由比较机械的文言文教学,迁移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教学根据文本需要,还要遵循“长文短教、深文浅教”基本原则,并且“短浅文深教”的原则也要遵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的第一篇课文《藤野先生》,文章的篇幅是比较长的,好好地读上一遍,就要用上20分钟的时间,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点,也是非常多的。那么《藤野先生》一文到底需要怎样教学呢?笔者认为,作为这样一篇长文,就要精简,抓住要点,实现短教。再譬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小说《孔乙己》,也可依据这个思路来教学。下面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再谈文本的需要。《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老童话,长文章,今天再教学的时候,照本宣科、符号化教学显然意义不大。课文需要和学生对话,需要找出激发学生思维的联系点。在这个思路下,我们可以把预设“探究骗子行骗得逞的原因”作为教学点,把长文章、老文章化繁为简,而主题的挖掘、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彰显。

12.对“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 篇十二

略读课文“精读化”指的是将略读课文当作精读课文来教, 指导细致, 只是所用时间略短;所谓略读课文“简单化”指的是教师不做指导, 完全让学生自读。这两种情况以前一种居多。客观地说, 这两类做法都有合理之处, 但也皆有弊端。略读课文“精读化”的好处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全面、透彻, 不足之处是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够阅读同类的其他文章, 如果教师对教材中所有课文都作详细指导, 那在离了教师之后, 学生将很可能不知怎样阅读。将略读课文“简单化”处理的好处是为学生提供了独立阅读的机会, 不足是教师指导过少, 学生提高有限。不可否认,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处理课文, 但“灵活”应该有一定的限度, 不应忽视两类课文的区别。

正确处理这两类课文, 首先要明了“精读”和“略读”的含义。“精读”是在教师详细指导下, 学生逐字逐句深入钻研的一种阅读方法。那么什么是“略读”呢?理解有些分歧。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 应用这些经验, 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 不再需要老师的详细指导, 这就是‘略读’。” (1) 阎立钦等人认为:略读, 是从文字当中迅速吸取有用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 又称“浏览法”或“速读法”。 (2) 王文彦、蔡明等人认为:略读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对读物求其大要的阅读方法。 (3) 叶圣陶先生强调的是教师指导的“略”和学生费力的“少”;阎立钦等人强调的是阅读的“快”, 等同于“浏览”;王文彦、蔡明等人强调的是“求其大要”。对“略”的主体和含义理解不同, 所下的定义也不同。

理解“略读”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略读”和语文教学的“略读”所指就有所不同, 我们要根据相关情境来确定略读的含义。语文教科书所谓“略读”指的是什么呢?教科书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编写的, 《标准》规定,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自己的视野”, 可见, “略读”是与“浏览”不同, 与精读有别, 是语文课要培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教科书里, “略读课文”是与“精读课文”对举的, 它们有各自不同的要求, 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同处一个单元, 互为补充, 一般精读课文在前, 略读课文在后。联系语境, 推敲词义, 我们认为, 教科书里“略读课文”之“略读”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定义来理解最为恰当。教材中的略读课文, 不应放任不管, 也不宜只是“浏览”, 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仔仔细细地读过。

叶圣陶先生指出, 略读并不是“粗略的”或“忽略的”读, 它也需要一字一句地认真地读, 只不过在某些方面与精读不同:教师的指导不必“巨细无遗”, 而只须提纲挈领;学生运用精读时获得的技巧, 不像精读时须花那么多心力, 这叫“略”。略读与精读的区别不在于是否需要教师指导, 而在于教师指导得详细与否。精读需要教师“纤屑不遗”地指导, 从认识生字生词到赏析语言, 都需要详细指导。略读的指导却是“提纲挈领”的, 只就文章思路、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不必面面俱到。

略读是“精读”与“自读”之间的过渡。学生阅读能力有限, 在初学某类课文时, 教师应详细指导, 教给学生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而在学过数篇课文后, 则需尝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 自行阅读, 教师只作较少的指导。略读过后才是自读。如果从精读直接过渡到自读, 学生技巧不熟, 能力不够, 可能会“无所措手”, 就好比由扶着走直接过渡到跑, 肯定是要栽跟头的。在语文教材中, 每单元设精读课文数篇和略读课文数篇, 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所区分, 不要平均分配力量, 对精读课文要“精磨细打重锤敲”, 教略读课文时, 只需提示方法, 相机诱导, 对于课外习题或阅读材料, 可放手让学生去读。这样, 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发展。

正确区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略读是一种独立的阅读能力, 对学生吸收知识、拓展视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仅仅依靠学习课本的几百篇课文是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的, 还必须在课外大量阅读。《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如果学生不掌握略读的方法和技巧, 在当前课业负担非常沉重的情况下, 课外阅读往往会变成一句空话。

培养阅读能力离不了知识的迁移, 略读其实是将精读课所学知识迁移到略读课文的阅读上。要实现有效的迁移, 必须在学习精读课文时就有迁移意识, 为略读作相应的知识储备。在略读时对学生要有必要的指导, 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要确保学生真正能学到东西, 不能让略读流于形式。

对于不同年级来说, 略读指导的详略也是不一样的, 越是低年级, 指导越要详细,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增强, 教师的指导可以逐步减少。不过, 这也不是绝对的, 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语文课必须重视“略读”能力的培养, 只有真正把略读课文处理成“略读课文”, 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 才能在阅读实践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注释

1[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第254页。

2[2]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第175页。

上一篇:2022元旦文艺晚会主持词下一篇:集团公司领导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