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养老观念

2024-09-07

我国传统养老观念(精选9篇)

1.我国传统养老观念 篇一

人们在投保时,往往只关注买什么样的产品,应该怎么买,从而注重了方法忽视了观念本身。人们对自己的养老规划,要尽早做准备。做养老规划时,观念和方法同样重要,这样的你才是理智的。

如今,社会大众对养老意识的普遍淡薄,有些自恃有社保养老而拒绝其它养老规划。其实仅靠社保是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的养老品质的。

当代人养老要靠自己,高品质的养老生活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应单寄希望于社会。特别对于一些还没有社会保险的民众来说,更要充份借用商业养老保险的一些政策优势。新政出行

最近养老保险又出新政,在上海将率先试行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运营机制。如能实行将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个人延税型养老类保险有别于目前个人收入纳税后才缴纳保险金的做法。由于该保险费可以税前扣除,整体降低了投保人的缴税额度和纳税比例。同时,随着国家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不断提高,特别对于一些低收入者,有可能在购买了这类保险以后,其工资收入即在个税起征点以下而无须缴税。

由于投保人购买养老保险和领取保险金还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其边际税率也有较大的区别。比如,延期将缴纳的税款在将来也有可能随着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的提高而获得减免。因此,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对于民众(投保人)有非常大的税收优惠。

更新观念

除了留意新出的养老商业险,人们在理财中也要有意识的想一想:现在我能为养老做些什么?

当前,中国绝大部分家庭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投资理财方法有待完善。比如一部分人因惧怕风险而过于依赖银行储蓄,另一部分人过于追求利润全民炒股或炒房等。这些不理智的做法,也将影响家庭规划中的养老问题,使得养老资金处于匮乏或不安全的状态。

民众的理财观念有待提升。其实理财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前瞻的眼光和超前的观念。如果说理财方法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那么理财观念就是促使你动手打开财富之门的信念,并在你年老之时亦能舒适安逸。

插排:所谓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在一定比例之内,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保险产品。也就是说现阶段投保人所交的保险费延迟纳税,直到投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的时侯再补缴相应的税款的养老保险产品。

2.我国传统养老观念 篇二

关键词:流动经历,流动人口,养老意愿

一、研究背景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 流动人口为2.30亿, 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公布的2.21亿增加0.09亿,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2亿相比, 增长1.25倍。流动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始于改革开放, 一些较早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已经步入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 流动人口这一群体也将面临老龄化, 流动人口的老龄化对城乡养老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

2009年我国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新农保, 随后试点地区陆续扩大。与此同时, 我国在城市地区针对农民工出台了养老保险方面的政策与文件, 截至2010年年末, 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284万人, 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 (市、区、旗) 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277万人。虽然针对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政策在不断完善, 参加养老保险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 但是, 流动人口的养老观念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针对自己的养老意愿有什么打算?流动人口的养老意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强化流动人口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意愿的研究, 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对养老观念与养老意愿的研究在学术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广泛关注。关于养老观念, 一直认为中国人的观念是养儿防老, 不过真正对于这一观念进行深入研究还较少。事实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一观念已经或多或少在有些人群中发生变化。崔丽娟等 (2000) 的研究发现, 上海老年人中不同意养儿防老这一观念的比例占所有被调查并回答这一问题老年人的43.6%, 这一观念的转变在老年人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 对于失地农民的调查显示, 这一观念在这个群体中依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仅20%的个体表示出不赞成这个观点, 而这一部分人群中, 年轻人占了主流, 尤其是未婚的年轻人 (孙舟燕、卞晓伟, 2010) 。

国内有关养老意愿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充和完善, 主要包括养老模式和居住意愿两方面的研究。鉴于养老意愿没有明确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操作化时有一定的差异。从已有的文献来看, 主要归为三类:即“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家庭养老、土地养老、自我储蓄养老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养育子女防老、自己储蓄养老、参加政府主办和组织的社会养老保险”。关于养老意愿的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很宽泛, 包括城乡老年人、大龄未婚男性、空巢老人、中青年女性、农村居民、城市老人、中青年农民。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影响养老意愿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户籍、城乡、职业、收入、子女数量、是否已经参加新农保、健康状况自评、经济状况自评、住房类型、区域。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尚存在一些不足。在研究对象上, 忽视了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在养老观念方面, 养老观念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还未受到关注;在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 关于流动经历对养老意愿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养老意愿的研究一直被忽视;养老涉及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居住方式和养老中的经济供给, 忽视了对生活照料的研究。基于上述几点不足, 本文通过调查数据, 研究流动人口的养老观念、经济供给和生活照料意愿的影响因素。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组织进行的调查, 调查时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9年5月12日至5月23日, 第二阶段为2009年6月25日至7月8日。调查地点分别选取北京朝阳-河南滑县、广东东莞-湖南嘉禾和浙江诸暨-贵州遵义, 实地调查包括两部分:一是流入地调查, 二是流出地调查。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流入地的调查, 调查地点分别为北京朝阳、广东东莞和浙江诸暨等3个区县, 调查对象是在上述3个地区务工半年及以上的流动人口, 来自选定的流出地 (滑县、嘉禾和遵义) 的流动人口, 以及在同一流入地 (朝阳、东莞和诸暨) 但是来自其他流出地的流动人口作为对比。调查内容涉及流动人口的个人基本信息、流动经历、就业、社会保障、居住、社会融入、家庭成员信息、婚育观念和养老意愿等。调查完成问卷1755份, 有效问卷1692份, 剔除掉重要变量缺失的样本, 本文使用的样本量为1641份。

(二) 变量测量

在问卷中, 询问了流动人口“您是否同意养儿防老这种说法?”, 答案有三个选项“同意”、“说不清”、“不同意”。“您认为自己年老后, 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将是什么?”答案有四个选项“依靠子女供养”、“自己存钱养老”、“养老金/退休金”和“其他”。同时, 还询问了流动人口“当您年老需要人照料时, 您最喜欢以下哪种照料方式?”答案有“自己或者配偶照顾”、“由儿子/儿媳照顾”、“由女儿/女婿照顾”、“儿子或女儿照顾都可以”、“由村委会/社区照顾”、“去养老院”、“其他”。本文在研究流动人口的养老观念时, 把说不清的删除, 把同意和不同意作为因变量, 把养老靠子女、养老靠自己 (配偶) 、养老靠政府 (集体) 为因变量。自变量测量见表1。

(三) 研究方法

在对养老观念进行研究时, 因变量只有两个, 本文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在对养老意愿进行分析时, 由于因变量多于两个且是无序的, 本文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来分析流动人口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

三、回归分析结果

(一) 养老观念回归分析结果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外出年数、养老保险和子女数量对流动人口的养老观念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 女性流动人口更同意养儿防老这一观念, 是男性流动人口的1.468倍;年龄越大的流动人口越同意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人口越不同意养儿防老这一观念, 受教育程度为文盲半文盲的流动人口认同养儿防老是高中及以上的流动人口的11.644倍, 小学是高中及以上的流动人口的5.536倍, 初中是高中及以上的流动人口的1.688倍;与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相比, 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更不同意养儿防老这一观念, 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同意养儿防老这一观念的可能性是农业户口流动人口的0.391倍;外出年数越多的流动人口越不同意养儿防老这一观念;稍显奇怪的是, 与不清楚自己是否有养老保险的流动人口相比, 有养老保险的流动人口更可能同意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子女数量越多的流动人口越可能同意养儿防老这一观念。

(二) 经济来源意愿回归分析结果

从经济来源意愿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来看,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去过的城市个数对流动人口的意愿经济来源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 男性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存钱的概率与依靠自己供养的概率之比, 是女性流动人口的1.570倍, 说明男性流动人口更希望年老后存钱养老, 女性流动人口更希望依靠子女。年龄越大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存钱的概率与依靠自己供养的概率之比越小, 说明年龄越大的流动人口越希望依靠子女养老。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存钱的概率与依靠自己供养的概率之比越大, 文盲半文盲是高中及以上的0.315倍, 小学是高中及以上的0.500倍, 初中是高中及以上的0.616倍, 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人口越希望依靠自己存钱养老。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存钱的概率与依靠自己供养的概率之比, 是非农业户口流动人口的0.411倍, 说明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更希望依靠子女养老。

回归结果还显示, 男性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经济上依靠养老金的概率与依靠子女供养的概率之比, 是女性流动人口的1.887倍, 说明男性流动人口更希望年老后经济上依靠养老金, 而女性流动人口更希望依靠子女。年龄越大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依靠养老金的概率与依靠子女供养的概率之比越小, 说明年龄越大的流动人口越希望依靠子女养老。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存钱的概率与依靠自己供养的概率之比越大, 小学是高中及以上的0.348倍, 初中是高中及以上的0.419倍, 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人口越希望依靠养老金养老。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存钱的概率与依靠自己供养的概率之比, 是非农业户口流动人口的0.213倍, 说明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更希望子女养老, 非农业户口更希望养老金养老。去过的城市个数越多的流动人口年老后经济上依靠养老金的概率与依靠子女供养的概率之比越小, 说明流动人口去过的城市个数越多越希望子女养老。

(三) 生活照料意愿回归分析结果

从生活照料意愿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来看, 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外出年数、子女数量、是否和流入地居民有来往对于流动人口的意愿生活照料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依靠自己或者配偶照料自己的概率与依靠子女照料的概率之比越小, 小学是高中及以上的0.481倍, 初中是高中及以上的0.623倍, 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人口越希望依靠自己或者配偶照料自己。不在婚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依靠自己或者配偶照料自己的概率与依靠子女照料的概率之比是在婚流动人口的0.601倍, 说明在婚的流动人口更希望依靠自己或者配偶, 而不在婚的流动人口更希望依靠子女。外出年数越多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依靠自己或者配偶与依靠子女的概率之比越大, 说明外出年数越多流动人口越可能依靠自己或者配偶而不是子女。子女数量越多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依靠自己或者配偶与依靠子女的概率之比越小, 说明子女数量越多的流动人口越可能依靠子女而不是自己或者配偶。

回归结果还显示, 年龄越大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依靠国家与依靠子女的概率之比越大, 说明年龄越大的流动人口越希望依靠国家。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依靠自己或者配偶照料自己的概率与依靠子女照料的概率之比与高中及以上的流动人口相比较小, 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流动人口希望依靠国家的概率是高中及以上流动人口的0.197倍。子女数量越多的流动人口希望年老后依靠国家与依靠子女的概率之比越小, 说明子女数量越多的流动人口越希望依靠子女而不是国家。和流入地居民有来往的流动人口依靠国家的概率与依靠子女的概率之比, 是没有与流入地居民有来往的流动人口的1.806倍, 说明与流入地居民有来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流动人口的养老意愿, 和流入地居民有来往的流动人口更愿意依靠国家。

四、结论与讨论

从回归结果来看,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外出年数、养老保险和子女数量对流动人口的养老观念有显著影响。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到, 年龄越小的流动人口越不同意养儿防老的观念, 从近年来流动人口的构成来看, “80后”日益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 养儿防老的观念会逐渐淡化。随着不同代别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养儿防老的观念势必会慢慢淡化。从外出年数的角度来看, 外出年数越多的流动人口接受了更多新的观念, 会逐渐改变已有的养老观念, 子女数量越少的流动人口越不同意养儿防老, 随着总和生育率的持续下降, 相信养儿防老的观念会呈现淡化的趋势。

从研究结果来看,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子女数量、去过的城市个数、外出年数、是否和流入地居民有来往对于流动人口的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与已有的研究相同的是, 本文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子女数量对流动人口的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与已有的研究不同的是, 本文的研究有不同的发现, 本文发现流动经历显著影响了流动人口的养老意愿, 流动人口去过的城市个数越多越希望子女经济上养老, 外出年数越多流动人口越可能依靠自己或者配偶而不是子女来照料自己, 和流入地居民有来往的流动人口更可能依靠国家来照料自己。从上述结果来看, 从改变流动人口的养老意愿的角度出发, 国家需要进一步鼓励流动人口流动合一, 出台相关的政策使得流动人口在同一个城市沉淀或者定居, 实现居留时间的长期化。另外一方面, 流入地政府和居民要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从本文的回归结果来看, 子女数量越多的流动人口年老后越希望依靠子女照顾自己。养儿防老的观念一直深入中国人的心中, 国家已经在城镇地区实现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逐步完善。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 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在经济上更希望依靠自己或者养老金而不是子女,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镇地区的相关制度对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的养老意愿有所改变。随着农村地区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 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势必会慢慢改变。

3.我国传统养老观念 篇三

关键词:传统价值观念 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

回顾近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无不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与抵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大变革,封建王朝的摇摇欲坠,封建制度体系的瞬间崩解,使得一些新式思潮、新教育大量涌入,出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早期形式,即实业教育。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新学兴起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对于造就专门人才、加速教育变革,实现民族工商业的振兴,富国强民的要求越来越紧迫。从洋务运动开始,各地不断出现以传授“西学”“西艺”及各种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教育机构。至此,中国近代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发展起来。但同时,位于起步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受到了传统价值观念的制约。出现了诸多问题与矛盾。

1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急剧的转变,促使清政府走上图变自救的道路,有一部分地主官员及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向西方国家学习,引进新思潮,创办新式学校(即实业学校)。在洋务运动时期,实业教育已初具规模。洋务派认为,造成中国军事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便是传统的知识取向和知识分子的治学道路问题。洋务派提出,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自然科学技术的价值,并给予相当的重视。这种观点能够在当时被提出来是具有很深远的意义的。它是表明中西文化碰撞后,近代人价值观念转变的第一步。

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无不伴随着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思而来。以往为士大夫所不齿的工业、商业在时代发展中日益占据更多的份额,亘古不变的“道”不得不让位于“器”和“利”。实业教育开始动摇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倡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洋务运动受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普遍抵制与反对,相应地,新式学校的招生也受到影响,新式学校遭到冷落。这样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传统价值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仍然以考取功名为正途,将西学看作是旁门左道。

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之后被迫打开国门,数十年后,传统的价值观念仍然在人们心中占据有利位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当时的中国社会依旧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旧是官僚专制的政治制度,在此环境下,其价值观念根本不可能产生巨变。但由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此时的中国社会封建制度已然在走向消亡,那么洋务派也就有自己打开局面的可能。从洋务运动最后的成效来看,洋务派的改革以及新式学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新式学校也作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起点,也象征着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开始有新的转变。

2 “实业教育”的有力冲击

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迫于外强肆虐、内患频频的严峻现实,开始推行所谓的新政改革。实业教育也就是在新政时期才获得了相对长足的发展。中国社会中也掀起了学习西方、兴办实业的热潮,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挣脱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重视发展农、工、商、矿等实业,部分官僚、买办也开始向民资资本家转变。这一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不论在广度或深度方面均比洋务运动时期进步了许多。

在学习西学及振兴实业的热潮在中国社会蔓延。在中央,通过皇帝诏书的形式兴办新式学堂也成了各地官吏的法定义务;在地方上,一些官吏成为实业教育的倡导者;使实业教育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登上历史的舞台,实业学校的兴办同样也促使着人们的改变旧的观念。

然而,新政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施行的,在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外国侵略势力的刺激下,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这种心态也被渗透到实业教育中,人们渴望实业教育能够改变中国的现实境况。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业教育要发挥作用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

总而言之,这段时期是人们价值观念发生巨变的时期,也是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发展阶段。但由于当时的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很有限的,主要是以知识分子为主,大部分的民众的观念很难转变,这种情况也成为英雄实业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3 职业技术教育的反思

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制度消亡,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中国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社会环境的变更也使得更多的人转变观念,人们开始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重视工商业以及金融交通。至此,人们开始与传统的重德轻技、重农轻商的价值观念告别。

但是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面临着一个长期性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一系列现象中发现,例如:清末提出的振兴实业口号中,农、工、商三者中依旧是最重视农业;从实业学校毕业的很多也改行进了学校及政府机关。职业技术教育依旧面临着重重阻碍。

黄炎培老先生将这种现象比喻为“职业教育前途之礁”。这也是传统价值观念以及经济不发达而导致的,我们只有克服自身传统价值观念的桎梏,积极发展经济与职业技术教育,使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站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吴玉伦.对近代职业教育早期阶段的历史评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

[2]候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王军红,周志刚.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演进的历程及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2(1).

4.道德是人们借助传统观念 篇四

一、当代加强青年道德建设的意义

1.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强有力的道德支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道德 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良好的道德基础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是指社会成员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和谐宁静的精神心理秩序,就不可能有真正持久、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社会成员的精神心理和谐最终会成为影响秩序和谐更为复杂、长远、根本的内在因素。

2.加强道德建设是改变青年道德现状的迫切任务近些年,随着

外来思想文化的大量涌人,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冲击着我们优秀的传统道德和高尚的价值观念,使广大青年的道德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模糊,一小部分人表现出美丑莫辨、善恶不分、是非混淆的倾向。许多青年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和家庭生活,不能正确地对待职业、个人生活和政治,他们在寻求自我实现、个性张扬之中获得的只是感官的刺激、物质的享受和性的满足。一时间,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等喧嚣并呈。当代青年在尊重和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同时,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注重自身利益的务实性。在现代经济冲击下,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力大为削弱,与价值取向的自我化和价值标准的实用化倾向相矛盾。善与恶标准界限不清是当代青年道德现状中最突出的问题。善作为最重要的道德概念,在当代青年当中产生了许多茫然,许多社会现象深深困扰着他们,不是随波逐流,便是难以选择。做人讲道德、讲诚信这千百年来形成的做人的根本信念在一些青年心里产生了动摇,成了一种疑惑。一系列失信、败德现象同当代青年追求真理、文明向上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青年不诚信等现象已危及青年的伦理道德底线,加强道德建设已经成为改变青年道德现状的迫切任务。

二、当代青年道德建设的措施探析社会转型时期,青年道德建设的内容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它改变了青年原有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客观上要求面向青年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途径进行全

方位地转型。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和青年德育肩负使命的战略高度,针对我国青年道德素质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如下积极的应对措施,以促进青年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1.培育健全的道德人格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体特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重视发展青年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使当代青年具有健全的道德人格,已成为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道德人格的培育,一方面依赖于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即青年自身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外部社会环境的优化。这两方面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缺一不可。青年自身的道德自律有四种方法值得借鉴和参 考:第一,知行统一。当代青年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造成道德失范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青年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知行统一。第二,自我磨炼。所谓自我磨炼就是要通过善 的积累,不断巩固强化,逐渐凝固成优良的品德。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实际上就是强调对人的道德意志的磨炼,只有不断加强对自我的磨炼,人才能步入更高的道德境界。第三,内省。所谓“内省”,指自己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言行,扫除邪恶不好的东西,保留善的东西,就是要去恶存善。内省的修养方法,是一种自我锻炼的修养方法。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加强青年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加强青年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特性,提出了鲜明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凝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确立了

5.我国传统养老观念 篇五

Body Donation And Traditional Ideas : An Implacable Contradiction

Death is the ending of body movement and metabolism.In traditional opinion in China, death is serious and dead bodies are sacred.We should respect the dead and give him a peace atmosphere.So it is known to s all in China that dead bodies should be buried into the ground.Nowadays, a new way to deal with the remains comes into our sight.It is body donation.But there are few body donations in China every year.In summary, two reasons contribute to this phenomenon.Firstly, people have a lot of psychological burdens.Many people themselves are not willing to donate their body after their death.They want their body to be complete and don’t stand body division.Their relatives would also not like to let their relatives’ remains be separated.Secondly, Traditional opinions are ineradicable in people’s mind.The later generations think that donating their parents’ body means betray.This behavior is not filial.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think body donation is a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concept especially in China where the traditional view is deep-rooted.But I also support body donation.A pair of corneas may recover at least two blinders’ sight.A severely burned patient may need 1,000 to 2,000 centimeters square skin to transplant.If a dead body is

used in education or medical research, it will be immeasurable to clinical serv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A lot of patients are waiting for organ transplant in hospitals.If body donation was popular, many patients should recover and live with their relatives.Some people declare the ending of their life with a funeral.Some people choose to use their own remains to continue others’ life and make them better.We can’t clarify which choice is right.But people who choose to contribute after their death will be respected more.

6.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休闲观念 篇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休闲观念

休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儒家以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将休闲当作修身养性完善德行的手段,追求着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道家则以超然出世的.人生态度,追求着天地浑成、物我为一的境界,以求得精神自由为人生目标;禅宗则以在世的人生态度,摆脱人生的一切烦恼,进入快乐无忧的境界.无论儒、道、禅三家的休闲观念有何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总的说来,中国人的休闲哲学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智慧,或者说是中国古代哲人教给人们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精神的自由,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的一种快乐的哲学.

作 者:陈盈盈 作者单位: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昆明650022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5)分类号:B018关键词:休闲 儒 遭 禅 入世 出世 在世

7.传统图书馆的观念变革 篇七

一、由“以图书馆为中心”向“为以用户为中心”转变

在图书馆和用户的关系方面,传统图书馆是以图书馆为中心,图书馆查找和利用文献,接受图书馆员的各种服务是用户利用文献的主要方式;而数字图书馆完全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是指按照用户需要来组织资源和服务,包括提供联结相关资源和服务的能力。

以用户为中心还意味着需要按照用户的期望和要求来设计方案,其设计的根本目标和评价标准是能否提高用户信息利用能力和效率。在国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美国康奈尔大学设计数字图书馆时,对用户需要进行调查的事例具有代表性。

199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A·Mann图书馆在向数字图书馆方向转变时,图书馆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用户调研,用户的建议归纳如下:希望该馆进一步扩大数字信息资源的内容,如增加更多的资源;尽可能多地提供全文资料,包括重要期刊和参考工具书的全文,应该包括图片和图表,提供视频、音频、图像和多媒体资料;使该馆的网络应该为更多人服务,如对地理位置分散的用户服务;探索创新性的传递选择,如卫星传输,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数字图书馆向公众开放;提高学生用户的使用水平,如让所有学生都参加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与存取的课程和培训;提高课堂教学对资源的使用,如通过网络传递教学辅助材料、试卷、与课程有关的软件和数据库以及多媒体等;增加新的界面特色,如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偏好,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保留用户个人化的数据库使用目录文档;支持多种平台,使跨数据库检索更加容易并能同时存取多个数据库,使数据传输更加简便,确保系统能指引“未连接”的资源,诸如印本资料和尚未网络化的资源等;增加文献传递特色与功能,如提供内部文献传递服务、提供可能的馆际互借位置、连接商业性文献传递服务机构以及提供按需扫描等;加强对用户的帮助,如教会更多的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系统,提供联机交互帮助,用户界面应在资源选择上提供“智能”帮助,参考咨询馆员应能提供指导,允许用户通过类似公告板的设备互相帮助等。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要求,一方面反映了用户对数字图书馆功能和服务的希望;另一方面也表明数字图书馆如果要获得成功并让用户满意,就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人力和技术要素。

二、由“以文献为中心”向为“以信息为中心”转变

传统图书馆以印刷文献作为主要的物质基础。作为记录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重要载体的书刊文献在图书馆中的存在将是长期的,特别是古籍文献,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在信息社会,一方面,数字信息资源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传统图书馆的部分馆藏印刷文献也面临着数字化转换问题。在数字图书馆时代,数字信息的数量将会超过印刷文献,数字图书馆的“馆藏”主要是数字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是以信息为中心,这里的信息是指“全信息”,即不仅是书目信息,还包括全文信息、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扩展、存贮技术和信息压缩技术的进步、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越来越多,学者和专业人员迫切希望从图书馆获得最新信息和最有用的信息,因此要求图书馆提供联机目录、期刊论文目次页、索引、文摘、电子参考工具书、百科全书、书刊的全文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声音、图像、动画、三维图形等等。数字化图书馆的核心任务就是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必然要以信息为中心。

传统图书馆以文献为中心的观念首先体现为图书馆组织结构的“文献化”;其次体现为图书馆服务的“文献化”,对文献的描述和服务都停留在文献这一物理单元层次和实体上,难以灵活开展多形式的信息服务以充分满足用户需要,更无法充分展示图书馆的能力和智力内涵。从以文献为中心到以信息为中心的转变,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必然要求,而且对信息的理解要更加全面,要认识到信息载体、信息类型、信息来源和信息传递方式等方面的多样化。

三、由“以拥有馆藏为中心”向“以提供信息存取为中心”转变

传统图书馆的核心要素是通过购买、交换、接受捐赠等方式获得书刊文献,从而拥有馆藏文献实体。从强调拥有馆藏到注重信息存取能力的转变,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时,不需要必须拥有某种形式的文献载体,因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外部的各种数字信息资源,更需要的是信息的使用权,即图书馆的存取能力或提供的可存取性要比实际拥有重要。二是馆藏拥有是衡量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图书馆只有实际地拥有文献实体,才能提供用户借阅和复制。在数字图书馆时代,相对于馆藏实际拥有量来说,对其他图书馆和外部信息资源的存取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特征是广泛的可存取性。与传统图书馆“拥有馆藏”相比,数字图书更倾向于选择“存取信息”,并作为其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字图书馆这一特征也正是知识管理的体现,即数字图书馆尽可能节省用户的时间并帮助用户准确地查找到合适的资源和使用途径,为用户提供选择性存取,同时关注数字信息资源存取的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洁.阎蓓.传统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冲击下的生存与变革[J].津图学刊,2002.4

8.我国传统养老观念 篇八

日媒称,看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让一些日本父母心情复杂。对于“父母年老后你会自己照顾他们吗?”的问题,回答“是”的日本高中生只有38%。美国和韩国都在50%左右,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达到了88%。日本国立青少年教育振兴机构2015年针对中、美、韩、日4国进行的意识调查显示,“照顾父母”是中日高中生意见分歧最大的一项。

日本经济新闻网报道,中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之深,有时会达到令日本人惊叹的地步。中国子女每天会给远方的老家打电话,春节时在拥挤的火车上站十几个小时只为能回到父母身边过节。

“4·2·1”,这是一个形容中国家庭发展的倒金字塔模型。到2015年底為止,中国持续了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由4个老人、主要劳动力夫妇2人和1个孩子构成的家庭非常多。倒金字塔家庭模式和“养老靠子女”的观念持续下去的话,沉重的负担全部压向子女一代的情况将无法避免。

但面对确实存在的“老龄化”现实,中国人“养老靠子女”的观念在今后可能会慢慢转变。正面临着照顾父母问题的50~60岁一代,在有经济余力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不想让子女再经历自己经历过的辛苦”。预计中国将来的护理设施等需求将扩大。

9.我国传统养老观念 篇九

时代的发展,带动我们教学方式的变革,让我们的教学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我们每个人都要跟上时代的脚步,逐步完善自己。本文从互联网条件下如何利用网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学改革,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等几个角度阐述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随着互联网渗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素养的构成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翻转课堂、慕课以及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重新结构了教师和学生的含义,重新定位了师生关系。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重构教师专业素养,以面对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互联网+”是一个方向,一种趋势。转变教师角色,变革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教师职业发展中不可逃避的问题。

1、教师角色转化

“互联网 + 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上线下互动。而是不典型的O2O:是线上线下的相得益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和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主体不同,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线下积极帮助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增加了 “个性化”、“及时性” 等标签,不断在向科技新教育的方向转变。这样的方向下,教师角色就不得不发生改变。我们从知识传递者需变为知识接收者,从课堂老师需变为生活导师,从传统的教师变成“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

在利用新型互联网教学工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移动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能拥有自己的自主权,师生关系更加平等。以学校的pad平台为例,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传到平台上来,这样我们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个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成为教育的主要着眼点。

学生的个体需求是教师所要接受的信息之一。“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已经从四十五分钟延伸到生活的更多方面。“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可以实现教学资源、课后交流反馈、作业的大数据呈现方式都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科技的“云”智慧。

有一个经典的问题:随着时代发展,学生能够便捷的利用网络看特级教师的课,那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啊,当我们越来越方便的使用“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APP或者网站进行学习的时候,学校或普通教师存在的意义在哪呢?我们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紧贴时代潮流,思考教师的新角色。

我认为,教师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的生活和品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面对面的帮助学生形成领袖气质,发扬智能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其研究能力,这是线上教育不易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时代的要求下,研究更新的教学模式,在宏观指导上贴近时代需求

2、创客时代下的教师知识构成 时代呼唤教师以创业的精神工作,这也是创客时代下教师发展的驱动力,创客运动所传授的理念包括创新探索的精神、动手实践的文化、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及对技术的极致钻研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该理念和“互联网+”背景下“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的特质不谋而合。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随着社会、学科、知识的不断改变,教师知识打破传统限制,具备创新创造的意识、知识和能力,是“互联网+”时代教师创新的动力源泉。“互联网+教育”也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无法回避的大事。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词包含云计算、移动学习、MOOC、翻转课堂、微课、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智慧教育、创客等,“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时刻紧抓变革的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必将走向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和数据化,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信息搜素和提取能力。只有加强互联思维以及大数据思维,才能呼应着“教师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一哲学规律,而不尝试改变的教师终究会被取代。

二、做“互联网+”新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在悟,我们每天面临海量的复杂信息,身边有各种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沃土,所以,结合他人优长,考量个人能力,多读多想多写多实践,才能推动个人的终生发展。新课改其实也在一直要求着我们“随时关注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水平…有娴熟的驾驭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各种策略和技能,并有很强的反思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①每个教师是不同的,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紧跟时代需要,才能够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下适应时代的趋势。

1、不断提升自己,做个“多面手”

2016年基础教育版《地平线报告》提出,“从短期来看,编码作为一种新兴的基本能力在今年首次成为新的趋势。随着所需从事计算机科学工作的人数在未来五年内会激增,对学生而言,学习编程技术就成为一种必然。研究表明,编程能力会增强问题解决、创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②,编程从前还只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一门特长,现在已经被认为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门技能了。

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有这种能力,就要求我们本身做到深挖历史知识基础,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学习更多的新技术。

2、新式教学手段的引入

在互联网教育中,可以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全面跟踪和掌握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学习的效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互联网教育为教育娱乐化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知识,让学习的过程不那么枯燥,使学习趣味化,也是为学生减负的一种方式。

在历史组的互联网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套教学方法,在课前,我们推送自主学习资料与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特别是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回答推送的问题进行自我检测。学生提交自主学习中的困惑问题至互动答疑区。生生、师生多向互动答疑、释疑。教师采集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未解决的问题,结合课程重难点进行整合,按需备课以实现按需教学。在课堂上,先进行自主学习情况的反馈,再进行重难问题的探究,颠覆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结合个人能力,发掘个人专长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强大而独特的功能,造就了公众号作为文化传播阵地的独特功能,进入微信查询“历史”为主题词的公众号,就可以看到各个账号主体制作的各种主题的历史公众号。同时,受到微信的影响,现在的qq也可以对公众号进行关注了,所以,新的app的出现和新技术的运用,让学习成为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行为,极大的方便了老师们的学习,提升老师们的业务素质。

我平时很喜欢阅读一些微信公众号,时间久了,我也想做做试试,在实际的公众号运营的阶段,我都力求做到“法道·精致·高端”,每期的文章我都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挑选合适的内容进行编辑,每期内容力求美观,精致,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对相关知识基础有所拔高。假期有空闲时间,一期内容有时候能慢慢做上一下午,为了扩展公众号的影响,①② 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北京开放大学《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基础教育版》 我还和组内老师一起设计了公众号的宣传二维码,每次组内大型活动的材料上,或是给学生印制的思维导学任务单上都有了这张二维码,我一直都希望公众号的编辑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更深刻、课本上看不到的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取向。

4、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自主学习

周国平在《书中的育儿世界》中结合女儿自己自己学会阅读的故事,提出“孩子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潜在的认知能力,只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的天赋能力就会健康成长,结出果实”①,通过周国平女儿的故事,我也想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个故事。作为一名学院顾问,我发现一名学生平时很喜欢用平板电脑玩游戏,有次甚至被宿管抓到,这让我很头疼,所以我对他总是非常关注,抓到他玩,就没收一个月,这样经过了一个学期,学生课下过度玩平板电脑的习惯还是没有改,看着这个学生有时候显得迷茫的眼神,我觉得问题不在他喜欢玩平板电脑,而是他缺乏学习的动力,所以,我找时间和这个学生聊天,交流他对未来的想法,交流他的高考计划,同时在平时学习上,注意加强对他的监督,经过交流,这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一点点变好,这也让我明白,有时候,单纯的“堵”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发现学生的实际需要,并加以针对性的应对,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5、转变学生的思路,在正确对待互联网 “大多数家长都会鼓励孩子多多享受玩耍,孩子们是怎样被鼓励去玩,以及他们玩什么,都无比重要”②,在今天的实际教学中尤其如此,面临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不仅仅是“玩”,同时还玩出水平,玩出能力。

在这方面,我听过一个案例,地理组的许伟光老师在发现学生对建造城市的一类游戏上瘾的时候,没有单纯的阻止,而是利用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结合地理课所学的城市区位,设计一个比较好的城市,果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设计出了五花八门的城市,这些城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融合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了创造力,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条件下科学的使用它,用互联网解决实际的问题,形成习惯,对孩子的发展是有益的。

互联网技术帮助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降低了求知者知识信息获取的难度,满足了不同求知者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的学习需求,也给教育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大舞台,可以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地进行教学,这也更有利于真正满足人的终身受教育要求。现在,互联网已经走进教育,成为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面对。

①② 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修订版):守护人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3页。

上一篇:绣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下一篇:高中班主任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