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初中生作文(共11篇)
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初中生作文 篇一
在远处的山丘上,几个士兵正在拨弄着什么。而山丘下,一片血红,地上是满地的尸体,躺着的,趴着的,还有有侧卧着的,姿态各异。很明显,这里刚经历了一场战争。
而那几个士兵在找他们的队长……
几个小时前,战争的号角响起,随之,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开始了,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攻击对方,有刀的用刀,有剑的用剑,有枪的用枪,没有武器的,就用拳头。在不远处,有一个人指挥着队伍攻击敌人,他就是这个队伍的队长,他叫宁金。他黑黑的皮肤,满手的茧子,身上的伤疤和还缠在身上的绷带,无一不诉说着他这几年的沧桑经历。他看着敌人的眼睛透着红光,那样恶狠狠的,似乎有种异样的仇恨。原来,他15岁时,敌人冲进了他家,杀了他的父母,使他成了孤儿。幸免于难的他投靠了军队,发誓要将敌人赶回他们的老巢。而现在,过去了,他已经有这个本事了。今天,他就要把敌人杀绝,拿他们的血祭奠他的父母。
他抗着机关枪冲上战场熟练地扫射着,大片的敌人应声而倒。不断地换着子弹,不断的扫射。天渐渐暗了下来,但战争却没有停止的意思。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子弹直奔宁金而来,捂着伤口再扫射了一些敌人之后,宁金慢慢地倒了下去。士兵们看到队长受伤后,更加拼命,最后,战争赢了。
战士们发疯似的找寻他们的队长,而宁金却仿佛被掩埋在了这堆尸体之中。
当所有的尸体都快被翻遍的时候,几个士兵终于在小山丘上找到了满身是血的宁金。子弹正中他的心脏,已无生还的可能。只见他挣扎着爬起,靠在士兵的怀里,那格外沧桑的脸转向远处飞过的几只乌鸦,许久,吐出几个字——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初中生作文 篇二
这个判断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 因为我们往往把鲁迅简单地视为批判“封建伦理道德”的启蒙作家, 但是关于复仇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鲁迅早有相当深入的思考。鲁迅与周作人共同辑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收“朱朗”传文:
朱朗, 字恭明, 父为道士, 淫祀不法, 游在诸县, 为乌伤长陈頵所杀。朗阴图报怨, 而未有便。会頵以病亡, 朗乃刺杀頵子。事发, 奔魏。魏闻其孝勇, 擢以为将。
鲁迅在后面加了一段评论:
案:春秋之义, 当罪而诛不言于报, 匹夫之怨止于其身。今朗父不法, 诛当其辜, 而朗之复仇, 乃及胤嗣。汉季大乱, 教法废坏, 离经获誉, 有惭德已。岂其犹有美行足以称纪?传文零散, 本末不具, 无以考核虞君之指所未详也。[1]
这段话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1) 一个人有罪被诛, 其他人不能为之复仇, 同时复仇应限于仇家, 不能波及他人; (2) 朱朗父亲当诛, 朱朗不当复仇, 更不应杀死对方孩子; (3) 朱朗滥杀无辜受到称赞, 说明汉末礼法败坏。严家炎先生认为鲁迅的看法代表了“现代人”的复仇观念[2], 不过鲁迅已言明“春秋之义”, 表示这条评论依据的是《春秋》经义。鲁迅曾在《死后》一文提到“明板公羊传”, 即明代刻本《春秋公羊传》。《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儒家典籍, 查《公羊传》, 隐公十一年云:“君弑, 臣不讨贼, 非臣也。子不复仇, 非子也。”此外, “定公四年”亦云:“父不受诛, 子复仇可也;父受诛, 子复仇, 推刃之道也。复仇, 不除害, 朋友相卫而不相迿, 古之道也。”意思是:父无罪被杀, 子可以复仇;父有罪被杀, 子如果复仇, 就要受到仇家之子报复, 如此一来一往意味着杀戮;复仇只杀仇家一人, 仇人的儿子即使对自己可能构成危害也不能除去, 帮朋友复仇时要让他亲自下手。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当罪而诛不言于报, 匹夫之怨止于其身”。
《春秋公羊传》极其推崇复仇精神, 提出了一套高度理性化的复仇理论, 即男性的直系后代要报杀父之仇, 臣要报弑君之仇。复仇理论的核心为子报父仇, 衍伸出臣为君报仇。所以忠是孝的一个递推, 而非相反———孝伦理具有生命的原发性和天然性, 当父亲被人不公正地杀害时, 儿子理应复仇, 哪怕这个人多么有权力甚至是一国之君。对公羊复仇理论的思考, 使鲁迅意识到古代眉间尺故事隐伏着孝伦理与君主制下的忠伦理之间的冲突, 而在这种冲突之中, 父子伦理的终极价值意味着不屈服于暴力和暴政的批判精神, 为眉间尺向最高权力者复仇提供了强大的道义支持。这就是眉间尺的故事屡经改写, 但千百年来一直被题为“孝子传”, 被当作孝子典范的原因。
肯定子报父仇的意义, 不等于完全排除眉间尺弑君嫌疑。从君臣伦理角度而言, 是否构成弑君罪名, 关键在于“大王”是“君”还是“一夫”。古代眉间尺故事, 不论“晋王”还是“楚王”, 性格均很模糊, 经鲁迅改写后, “大王”清晰地集中了暴君的典型性格———残忍、多疑、暴躁、狡猾、空虚、喜怒无常。他享受全国臣民的崇拜, 对任何人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在剑铸成之后马上杀掉铸剑师, 这是因为剑意味着力量, 任何具有高超铸剑技艺的人, 都构成对权力的潜在威胁。这种追求绝对权力而陷于孤独的暴君, 即古歌中反复出现的“一夫”:“夥颐连翩兮多少一夫”、“一夫爱青剑兮呜呼不孤”、“一夫则无兮爱乎呜呼”。“一夫”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 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认为, 君臣伦理基于道义, 若君主非理杀臣, 君就失去君的资格, 臣不再有忠君的义务, 这样一来, 君臣伦理即告解除, 转为赤裸裸的仇人关系———“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鲁迅把大王定格为“一夫”形象, 使眉间尺与黑色人的复仇带上批判暴君、反抗暴政的意义, 在这点上鲁迅与孟子并无二致。
《铸剑》通过眉间尺的成长史, 突出了不惜一死以报父仇的强烈精神, 与温情脉脉的父子关系不同, 它诉诸刀光血迹, 超出了一切人间的礼法, 以抒发和成就父子生命一体的终极价值。鲁迅高度肯定子报父仇的伦理意义, 如果没有这种肯定, 《铸剑》很可能仅仅是一个以暴易暴的民间传奇, 或者沦为一个因道德立场模糊而四分五裂的故事, 而“侠义”、“尚耻”、“抗暴”主题也无从谈起。
历史上曾经把《铸剑》视为革命动员叙事, 把复仇伦理投射到现代革命, 这种阐释不免存在政治化过度之嫌, 但其根本逻辑是由《铸剑》的文本及其创作者的思想背景决定的。鲁迅师从的章太炎, 既是古文经学大师, 又致力于推翻满清的革命实践, 在其影响下, 早期论文《摩罗诗力说》大力颂扬复仇诗人, 文言小说《斯巴达之魂》鼓吹民族复仇。辛亥革命后帝制被推翻, 然而鲁迅看到恃强凌弱的权力结构并没有改变, 反而以更隐蔽的方式造就新一批奴隶, 暗暗地削弱民族的斗争意志和反抗精神。他在杂文《出卖灵魂的秘诀》讽刺了某位学识渊博的著名知识分子, 因为后者在日本占领东三省时, 把民众正义的反抗、仇恨情绪说成丑恶的“民族性”———这与把宴之敖当做“大逆不道的逆贼”的“义民”有什么两样?
如果说《呐喊》、《彷徨》表现了革命不断失败、主体性不断失落的景象, 那么, 《铸剑》选择古老的复仇故事, 并把砍头、咬头等暴力的场面和细节作为小说高潮来刻画, 则表现出一种承认失败而殊死斗争的意志, 是鲁迅试图重建主体性的产物, 而这一切恰恰依赖于对民族文化中最为阳刚, 最具血性的复仇伦理的书写———激活这个民族的草野蔓延之力, 唤醒人们的尊严意识, 即使失败甚至死亡, 也不甘于沦为强者的附庸, 不愿成为权力构成的对象。《铸剑》不仅以现代小说的方式重述庄严的复仇传奇, 还刻画了失去复仇意志的看客对复仇者的漠视与诋毁, 来展现复仇的困境、矛盾和黑暗, 对绝不放弃抵抗的意志表达了更高的肯定。那个浑身漆黑, 如同墨者的宴之敖者为复仇献出了生命, 而他的创造者也正是以“一个都不宽恕”的孤绝姿态, 与在知识和学术包装下的顺民论战终生, 耗尽毕生精力。
摘要:《铸剑》是对民族文化中最为阳刚, 最具血性的复仇伦理的重新书写。作为启蒙作家, 鲁迅对传统父子伦理中僵化、刻板的一面有严厉的批评, 但从《铸剑》的故事原型以及鲁迅的思考来看, 他并没有走到彻底否弃父子伦理的地步, 毋宁说从反面展开了对父子之情的极端表达。父子伦理的本源性也为暴君以及暴政的文化政治批判提供了不可动摇的尺度, 是鲁迅重建自身主体性的产物。
关键词:复仇,伦理,孝,公羊传,革命,斗争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64.
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作文 篇三
我们的祖先用生命,为我们争取了现在的和平、幸福的生活。
祖先英雄的历史,被我们现代人;写成一本本厚厚的小说,拍成电视剧、电影。让我们所有人深刻的记下谁用生命,为我们争取的和平生活。
我们从电视剧中看到战争的可怕,阴深黑暗的环境……我们从课本中得知1944年9月19日的那天早晨,五位红军决定偷袭的.人。可是后来那五位红军中有四位受了重伤,一位死在方场上。
战争是可怕残酷的,甚至一天中可以死掉几千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
从那之后没多久就不再打仗了。而人们也把战场上的剑,来做成耕地的工具,可见他们希望永远和平的盼望。
而现在,我们却变成了内战,如果我们都乐意退让一步,或者换位思考一下,世界将会永远和平。如:“几百年、或几十年前纳粹杀了7000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小孩,这是历史事实。但是有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
我们何时才能团结、不记仇呢?那样世界就真的是太平了。
何时大家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呢?或者各自退让一步。
4.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作文 篇四
战争是那么的血腥残酷!它让人们流离失所,国家民族丧失了主权和尊严。多少年来,人们诅咒战争,渴望和平!
我们不想在枪炮轰鸣中醒来迎接新一天的黎明;不想在硝烟弥漫中苟且偷生!和平应该是伴随人类进步永恒的主旋律。回首过去两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朝鲜战争民族分裂;越南战争后患无穷;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更使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永驻和平呢?
在繁华的联合国广场上,矗立着一把打着结的左轮枪枪头。同时它也是全世界非常著名的一个雕塑,它象征着和平,也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共同的心声。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今生今世都不能忘却的,它已经扎根在我们民族创伤的心底。日本侵略者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达三十万人以上。他们有的被当做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做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无法弥补的,是无法偿还的,是罄竹难书的!
日本侵略者曾经把汽油残酷地泼在中国人的身上,然后用一颗一颗罪恶的子弹将中国人射杀或活活的烧死,满山遍野传来的都是哀嚎,是那么的凄凉,那么的撕心裂肺。
日本军人为了实现自己侵略吞并世界的野心,又组织了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用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做实验,竟把活泼可爱的小孩子骗到实验基地,然后残酷地把孩子进行活体解剖,他们是那么的无情,那么的可怕。
当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照向大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祈盼这个世界从此再也没有战争,让和平的小鸽子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中飞翔,去尽情地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和平,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心声;和平是人们心底祈盼永久的梦,人们在梦里发出甜美的笑;和平是幸福温婉的歌,是萦绕在世界每个角落的福音;是每一个人灿烂的笑脸,是互帮互爱的永恒的人类精神!
5.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初中生作文 篇五
第一单元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一习作要求:
1. 清晰地表达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和看法。2. 思路清晰,行文有条理。3. 文体不限,600字以上。二 老师指导: 『我要写』:
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通过去书店、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查找文字及视频音像资料等方法搜集有关战争的不同资料,有的学生对人类有史以来战争之多感到惊异,有的学生对一场战争给我们人类带来破坏之大,灾难之多而叹息,也有的学生为统治者为满足一己之欲发动战争而扼腕······总之,都对战争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都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都想一吐为快。我们可以写一篇评论,就自己了解的一次战役或发生的一幕惨剧谈自己对战争的想法,也可以向联合国秘书长写一封信,谈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写什么』
男同学一般对军事战争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而且大多喜欢发表自己的评论。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热情,查资料,搞辩论,辩是非,引导他们对战争进行多角度评点。例如,纵观人类历史,战争有哪些危害,是正义之战还是非正义之战,战争的实质是什么,写一篇评论。女同学一般富有同情心,喜爱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来展现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灾难,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勾勒一幅幸福而美好的画面,表达自己反对战争的情怀,表达对和平的呼唤,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手法,写一篇散文,也可以采用书信格式。『怎样写』
对于评论战争,选择的切入点要尽量小,这样学生更容易谈出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认识。切不可贪多、贪全,否则写出的文章会流于空泛,无法表达出自己对战争、和平的认识。因此,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从哪个角度入手最有把握、最容易展开议论,就选择哪个角度,而要避开自己感觉比较难的,说不清楚的问题。引用事例时,叙事只需有个大概,但必须突出议论的基础,议论则必须有鲜明的观点、有力的论据和符合逻辑的论证。议论多由所叙之事引发开来,这就需要对事理作一番分析,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可以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事例、名句来证明,增强说服力。写散文时,如何来展现战争的残酷呢?可以直接来描绘战场的激烈与残酷,也可以用惨遭破坏的场景、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们来侧面展现,融自己的对战争的看法与情感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爱憎分明。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 同学佳作
【佳作1】
给安南先生的一封信
张卓然 尊敬的安南先生:
您好!我是中国的一名中学生,能给您写这封信,我深感荣幸与骄傲。我主要想和您谈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一点看法。
今天,我看到了一组伊拉克儿童祈祷和平的图片。许许多多本应该生活得无忧无虑的伊拉克儿童,在和平夜,点燃手中的蜡烛,用他们稚嫩而虔诚的心,祈祷和平。从他们饱含忧虑和悲伤的脸上,我揪心地感觉到,战争已给这些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戕害。我想,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忘不了3月20日上午10点30分,美英悍然发动了对伊战争。这个曾是人类文明发源之地的两河流域,在轰鸣的炮火中变成了“人间炼狱”。
纵观人类历史,血与火的战争屡屡发生,战争留给我们什么呢?古人早就有“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诗句,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让我们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吧。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又3个半月。参加战争的有6个大洲的33个国家,卷入人口达15亿多人,交战双方动员的兵力达6000多万人,其中伤亡3000多万人,因战争而死于饥饿和其他灾害的达1000万人左右,各交战国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时至今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1994年,在卢旺达的部族屠杀中,有50多万人被杀;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调集了1100多架战机,在为期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致使2000多万平民丧生!海湾战争,使1614203人丧生。其中667773名是5岁以下的儿童!战争使繁荣成为一片废墟,使安定幸福化为泡影,代之已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留给人们心灵深处难以愈合的伤痛。
无数的事实说明: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世界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平.。我身为一名中学生,已经深深的体验到生命是弥足珍贵的了。我们在安享和平幸福,但依然还有一些人饱受战争之灾。我真诚地希望联合国能够担负起维护人类和平的重任,让蓝天,碧云,白鸽,回到伊拉克小朋友的身边,让和平永驻人间!
此致 敬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张卓然
2004年9月
评析:
这篇文章由一幅伊拉克儿童祈祷和平的画面入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情感,然后用一组数据来展示战争的危害之大,亮处自己的观点。主旨明确,思路清晰,前后衔接紧密。旁批:
1用孩子对和平祈祷的画面,振聋发聩。
2罗列数据,鲜明地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之多。3情真意切,强烈呼吁,表达心声。『佳作2』
我渴望和平
我渴望和平。于是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我放飞了一只白鸽。它衔着橄榄枝向着和平飞去了。可是,世界会和平吗?“轰”——美国世贸大楼倒塌了,一阵阵凄厉的尖啸与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打破了称雄于世的美国的宁静。失去亲人的人们望着一片废墟,痛不欲生;而一小部分侥幸逃生的人正大口大口喘气,不敢相信好莱坞片式的惨景竟真的发生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早已泪流满面,心里直呼唤:和平,你在哪儿?
“9.11”后,美国采取了“以牙还牙”的反恐策略,阿富汗遭到美军的狂轰滥炸,和平的乐章划上了休止符,战争的喧嚣在这里骤响。难民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远在万里之遥的我,是多么同情这些无辜的人们啊。
我渴望和平,渴望一没有流血与眼泪的世界,渴望一个安祥、温馨的世界!在我渴望的和平天堂里,有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无论何种民族,何种肤色,人们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互相携手,和平就是友谊的桥梁。和平的世界,不再有核武器的魔影,不再有巨额的军费,不再有贫富的差距;有的是清清的小河水,绿绿的芳草地;小鸟在湛蓝的天空自由飞翔,骏马在辽阔的原野尽情狂奔;和平从绿色的地球延伸,向着未来,向着宇宙......噢,和平像看不完的画,是写不尽的诗!
我渴望有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骤集在一起,每人手里捧着一只和平鸽,“哗”——亿万只白鸽一齐展翅高飞,向着美好的明天,向着和平飞翔,飞翔......评析:
这篇以少年儿童对和平的理解,写出了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表达了纯真的思想感情。文章思路开阔,想象丰富,结构衔接自然,文笔流畅,值得推介。旁批:
1开篇点明主旨,中心明确。
2生动地表现世贸大楼倒塌的一幕惨剧。
3形象地展现了理想的和平世界,连用“我渴望”,写出自己的对和平的期待与憧憬。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傅凡
当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谨的衣襟:当曹孟德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时:当刘备与诸葛亮稳坐荆州,遥望江畔人马厮杀时,众人不禁赞叹“千古风流人物”、“乱石豪杰”辈出。
一夜大火烧毁了几十里营寨,八十三万人马存活者有几?失败的固是曹操,可是遭罪的不仅仅是曹操,而是无数的生灵!
在三国“英雄”们的眼里,百姓-—草民,只是一块块奠基石。君不见,董卓率众“出征”无辜的草民,“男丁斩首,妇女充当官妓”,君不见徐州城里冲天的火光,而其目的仅为一座城池;君不见,战争起时,动辄“火烧连营”,“水淹七军”:君不见敌人追来,留下饥民殿后,而敌将军无一不是“趁势掩杀”一番。可是,那些为人主者,或者说渴望为人主者,却依然能够全身而退,能够“卷土重来”,有道是“江东弟子多才俊”,可这些才俊不是用来建设国家,发展生产的,而是那些“人主们”踏上帝王宝座的一块块垫脚石。
人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成就了“风流人物”,成就了一代代天之骄子”,可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人民的呢?所谓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过是一时的感慨罢了,之后还不是年年征杀?坐拥天下后,还不是歌舞升平,声色犬马?而民众,不过是由战时的炮灰,演变成“太平盛世”的一只犬而已,在没有战争的年代继续发出“苛政猛于虎”的喟叹罢了。
帝王的利剑在鞍上不停地抽响,兵士们箭在弦上。东方熹明,枕戈待旦的双方的士卒混战一片,还美名曰:捐躯疆场。其中又有多少人再见明日的朝阳,能再孝奉年迈的高堂,能抚慰孤苦的发妻与儿郎?
陈尸遍野的土地何时能再长出稻粮? 河流里的血色浪花何时再唱出欢乐的歌谣?
人们多么想弃剑从犁,多么想铸剑为犁,再造田园美丽的风光。可贪婪的恶魔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战争,背弃了和平。当“一战”的硝烟未落,“二战”的硝烟又起。当“二战”的战犯审判还未结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又敲起了战鼓。1991年的海湾战争还未在人们的记忆中退色,1998年美英的飞机又再度飞临中东的上空。而今“二河流域”硝烟再起,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古巴比伦的上空。生灵涂炭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海晏河清,人们世世代代的追求。可是,何时才能够海不扬波?合时才能够海水清流?何时世界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而不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
那些拨动国家机器的穷兵黩武者,放下你们手中的屠刀,让和平鸽飞遍世界,让橄榄枝插遍世界,染绿世界!
让我们铸剑为犁,让世界洒满和平的阳光,让人间充满爱意!【简评】
难能可贵的是,本文揭示了战争的结果是以无辜民众的牺牲来成就“英雄”的功名。历史事件烂熟在心,从古到今,从南到北,可谓是“海阔天空”,“纵横捭阖”,“从容自如”。句式工整,感情真挚而强烈,读罢热血沸腾,余音回荡。旁批:
1用三国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乱时期说起,并用事例和数字来震撼人心。2用整齐的句式,生动的语言道出千百年来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3用近年来发生的战争,告诉人们一个严酷的现实:战争依然离我们太近了。4整齐的句式、质问的语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期盼。
5强烈地呼吁,收束全文。两个感叹号发出最强音,感情达到高潮。四 写作训练:
6.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篇六
———摘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浦赋壮词记之》
这两句词是辛弃疾描写中国古代战争的,即使用在近代历史的一些战争中也还是可以代表的或者说是适合的;本质上,战争与战争是基本没有区别的,只是因为战争而遭到不幸的人们在变换、变多了。
在古代,至少在中国,战争是几乎正常的事情。一个王朝的覆灭与另一个王朝的建立中间总是夹杂着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无论是汉朝与匈奴的战争,还是宋朝与金之间的争斗;战争这个字眼一直都充斥着那个时代。战火纷飞的疆场,士兵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英姿,都在古书中时刻的闪现着。那种战争是刀与刀之间斗争,未免有些残忍与野蛮。连攻一座城都要动用几十万人,连士兵都以万计算去灰飞湮灭的时代更不要说平民会有多么难受了。
在近代战争中,中国无疑是最遭罪的国家之一:抗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英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以及抗美援朝。这些战争无疑变的更加的残忍与血腥。子弹与迫击炮的交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噩梦;当尸体与火药铺的横尸遍野;当刺刀与匕首插进心脏;当飞机与坦克在尽情轰鸣,世界也在浸泡在一片血泪中。那种年代人们的身边只有弥散着的恐惧、死亡。不必说别的:南京大屠杀。三十万无辜的生灵在那个冬天被雪覆盖住了身体。而日本几年后也在号啕着:广岛、长崎原子弹。日本人也在对着烧焦的大地哭泣。
回到现在。和平了吗?没有。伊拉克还在一片荒芜中。奥巴马先生也很绝啊:向伊拉克增兵三万。打着“核武器威胁”的条幅进到伊拉克,但连我家楼下的孩子都知道是为了伊拉克地底下富硕的石油。为了一桶桶黑色石油,美国已经将四千名士兵送进了地下。
我们要战争么?问一下那些本来应该在教室里读书的孩子们,问一下那些失去了家人的亲属,问一下联合国那尊“铸剑为犁”的雕像。我们需要和平!而不是只沉醉于现在的欢歌笑语,对,中国虽然已经和平,但是我们不能自己吃饱了就把食物扔到下水道却看别人挨着饿!
7.《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 篇七
【活动目标】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
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过程】
组织学生观看表现战争的影片(《五月八月》、《南京大屠杀》等)或请历史老师作一个关于战争题材的讲座。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书籍或提供有关网址。
一、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
a.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历史学家”、“军事学家”、“政治学家”“文学艺术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
b.教师明确活动的评价方法。
二、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阶段
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阶段。在组长的`组织与协调下,各小组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活动时间为一个星期,在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的资料及活动过程记录存档,以备老师评价使用)。
三、全班交流阶段
在全班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互相合作、共同探究。
四、回味资料、感知战争
a、回首二战b、日军滔天罪行c、关注阿富汗、关注伊拉克
五、知识竞赛
(学生分四组:历史学家组、军事学家组、政治学家组、文学艺术家组)
第一轮必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超时或答错均不和分)
第二轮抢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本组学生可进行补充,超时或答错均不给分。)
第三轮风险题(计40分,答对得相应的分数,若答错则扣掉相应的分数)
六、铸剑为犁应有日
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七、拓展作业
1、仿写一段歌词(可仿写《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
2、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
8.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初中生作文 篇八
八年级人教版第一单元是战争单元,单元后面有一个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师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向学生提出了一个以“战争”为话题的研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
1.认识目标:通过电脑网络调查、文献调查 、访问调查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战争。
2.能力目标: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就所收集到的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团结协作的团体精神,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通过研究,让学生更加热爱和平,引导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
三、难点:如何搜集资料,对资料如何分析综合,形成观点
四、活动时间:第三周――第十一周
五、参与对象:初二(3)班
六、活动过程
1.第三周
①活动主题设计:通过全体学生的头脑风暴,敲定研究主题。
研究对象定下来,那么,“战争”有什么可以研究的呢?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全体学生的头脑风暴,学生敲定以下研究主题对象:
A.战争给我们带来什么B.人数在战争中有什么作用 C.武器在战争中有什么作用
D.影响谋略的因素有哪些 E.战争中的古镇是怎样的
②选好小组长,分好小组,每组选定研究主题。强调组员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宣布对小组合作的评价方案及各种奖项。
以同学推荐和自愿为原则,经老师确认后,落实小组长人员,再以自由组合为原则,自然分组,有些组人数过多或过少,经他本人同意后由老师调配,使到各组人数大致相同。再以自愿形式各组选定以上六个主题中的一个为研究。
③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对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德育评分,督促做得欠缺的小组抓紧完善。
A.引导学生如何制定研究计划:一个计划,包括主题对象、目的、实施目的的步骤、措施、方法、时间安排等。并展示一个计划范例。
B.各组撰写研究计划,由老师审核、指导修改
C.各组敲定研究计划
2.第四周:搜集资料
各小组围绕研究对象主题搜查资料:图书、网络、实地考察。鉴于有关古镇解放前的资料相对较少,对于研究“战争中的古镇是怎样的”的小组,老师给与一定的支持:建议小组去镇或校的图书馆找一本叫《古镇历史沿革与今日风貌》的书,并建议他们找当地人了解,到古镇曹步“思源亭”和古镇海州“袁世根墓”实地考察。强调安全。
负责“战争中的古镇是怎样的”研究小组,可能会采访一些当地的老人已掌握第一手资料,所以与大家一起复习“当一回小记者”这一语文专题,指导大家如何采访,强调礼貌、用语、和如何提问题等。
3.第五周:检查各组搜集资料的情况,要求各小组上交所搜集到的资料,以便老师掌控研究质量和进度。对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德育评分,督促做得欠缺的`小组抓紧补充资料。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各组在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上、方法上、人际上的问题,并协助其解决。
4.第六周:要求各组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后,提交三个有研究意义的问题。对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德育评分,督促做得欠缺的小组抓紧完善。
① 在各小组充分掌握资料后,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材料,发现问题。
②要求各小组就搜集到的资料提出有研究价值的三个问题,并指导学生:怎样的问题才有研究价值。
③给老师审核,对问题提得不好的小组,给予指导并要求重新提交。
5.第七周:在三个问题中确定其中一个问题作为深入研究的主题对象,并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假定论点。对论点列出论述提纲。对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德育评分,督促做得欠缺的小组抓紧完善。
①向学生介绍“议论文”的结构、要素、写法。
②指导学生假定论点。
③指导学生列提纲。
6.第八周:指导学生在提纲的基础上,写成议论文。并对写成论文进行指导,使其观点鲜明、论证充足,语言准确。对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德育评分,督促做得欠缺的小组抓紧完善。
7.第九周:指导学生制作论文幻灯片,以便在成果展示时作辅助之用。收集与论题有关的图片并展示。对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德育评分,督促做得欠缺的小组抓紧完善。
8.第十周:成果展示 、总结、颁奖
①在学生中挑选两位主持人主持成果展示活动的过程。
②各小组上场宣读论文,在宣读论文的时候以幻灯为辅助手段。
③各小组长介绍在研究过程中的组员情况。
④公布奖项并以小组为单位投票选出各奖项得主。
⑤老师对各小组进行发展性评价、颁奖。
9.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初中生作文 篇九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英雄故事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以“战争”为话题,多角度地认识战争的残酷,正义和非正义,阐明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活动重点: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在明确每个学生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后,要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活动准备:
1、制定此次小组活动的方案,填好活动表格,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表格内容包括(活动项目、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2、读几本有关战争的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为讲战争的故事作准备。
3、浏览介绍有关战争的网站,查阅有关战争的知识。
4、走访身边的老战士,观看影视作品,了解中国解放的历史。
5、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活动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影片导入
《南京大屠杀》片断。让学生充分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主持人:同学们,我们看了《南京大屠杀》片断,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吧? 是啊,正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我们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板书课题)
一、战争故事,你说我演
主持人:在语文课上或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过不少英雄故事,知道很多革命家不怕牺牲,智斗敌人的轶闻趣事吧。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搜集整理的探险故事向同学们说一说,看谁讲得最生动有趣。另外同学可进行小品或哑剧表演来配合,以增加对战争的理解。
英雄故事讲述要求:
1、故事真实、连贯,2、内容集中、鲜明,3、灵活运用方法、技巧,4、普通话标准,流利。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评委打分〕
主持人小结:不错。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虽然这些英雄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但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今天我们重温英雄的故事,缅怀先烈,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好的珍惜生活,珍惜生命。
二、战争诗词,你吟我诵。
主持人:同学们,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下面让我们进入吟诵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以及关于战争的成语的环节,看谁说得多,说得好。通过活动,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
下面我们先来说有关战争的古今诗词,通过诗词的吟诵,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领略战争的悲惨和战士的战地感受。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毛泽东《七律长征》)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主持人:看来同学们课后下了不少功夫,一个个成语后面都有一段战争故事。接下来,我们看看,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看谁又能说的多。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张方)☆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柏拉图)☆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主持人:好,名人们对战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对这些名言需要反复体味,才能领略他们思想的精髓。〔评委打分〕
三、战争遗迹,走访交流。
主持人:和平阳光普照下的我们,要记住过去,珍惜今天。在这次综合性活动中,在你的村子附近,也许就有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战争遗址,你走访地怎样了,了解了哪些情况,拍摄了哪些资料,做好哪些记录;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走访的见闻和感受吧。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评委打分〕
四、战争预测,你说我评。
主持人:五十年后,如果再发生大的地区冲突,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在这次战争中,将会出现哪些新式武器呢? ☆21世纪的战争,将是尖端武器的竞争和较量。科学家和军事家们预测,未来的战争中将有七大尖端级武器称雄于战场,它们是:激光武器、隐形武器、单兵攻防武器、微波炸弹、纳米武器、信息武器和无人化武器。
五、战争是非,赏析提升。主持人:“铸剑为犁”的雕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矗立了四十多年,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这是为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战争的?下面就让我们辩一辩战争的是与非。
下面我们来探讨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第二个问题: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第三个问题:怎样理解“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这句话的含义? 第四个问题: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主持人小结:战争的是是非非,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邓小平爷爷说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旋律,但形势不容乐观,世界时时燃起的硝烟仍未烟消云散。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时刻警醒:血雨惺风应有涯,铸剑为犁应有日!但是,我们不怕战争,如果有来敌侵犯,我们定会捍卫我们的主权,为正义而战。
六、活动收获,拓展延伸。
1、活动收获: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经历了这一番“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后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可谈对战争的认识,查找、运用资料的经验,合作探究的乐趣等)
主持人小结: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获得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开阔了文化视野,并且对战争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我们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通过活动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另外,本次活动还提高了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拓展延伸:
①请你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可记叙这次开展某一项活动的经过;可分析、评论某一战争或某一个地区冲突(可就美国攻打伊拉克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思考现代战争以及现代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等);可想像未来的尖端武器和未来战争的情形。
②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编写《记住历史,珍惜和平》小册子。内设“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动荡不安的地区冲突”(当前地区热点问题)、“文学与战争”、“影视与战争”等章节。
(武原镇中学陆海峰)
附:
活动评价表
参与活动情姓名 搜集资料情况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况
10.世界何时才能和平永驻作文 篇十
我们,热爱和平,抵抗战争。我们,不想在战争中付出惨痛代价。但是,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你何时才能和平永驻?
想想吧,“九一八”事件中的那震耳欲聋的炮声,“七七卢沟桥”中的枪林弹雨,以及那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那是怎样的一幕幕?漫山遍地,荒草丛生,尸横遍野。都是战争带来的灾祸。那一具具血肉之躯,在无力的垂死挣扎,那一个个灵魂在低沉地哀歌,在诉说,一个个悲凉、残酷的史实是抹不去的疼痛。留下的.,只剩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的恐慌与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不舍与留恋。为什么?为什么?要那样残忍的杀害我们的同胞?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世界,你何时才能让和平永驻?
在那战火纷乱的年代里,火光满天飞。让许许多多无辜的人遭受到了牵连,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举目所见,除了尸体还是尸体。为何?这是为何?战争啊战争,你为何要让原本幸福的人,幸福的家庭
,变得不幸福?世界,你何时才能让和平永驻?
拿现在的利比亚战争来说,利比亚人民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没了家,没了家人,被战争的恐惧充斥着大脑,压迫着神经,笑容不再出现,整个城市死气沉沉。他们会好过吗?霸权主义者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为了你们贪婪的心?为了你们称霸世界的心?谁人不渴望和平?
1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初中生作文 篇十一
又见刀枪,它永远多过代表着勤劳的犁刀。
又见怒火,它永远多过代表着和平的绿枝。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再不让硝烟笼罩烟火,再不让刀枪胜过犁刀,再不让怒火燃烧绿枝。
王昌龄在《军行》中写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精炼的语言,执着的精神,令他流芳百世。可是,随着《军行》传下来的,同时还有战争的悲凉与残酷。我们何不去拥抱和平,改变这已被战争摧残得千疮百孔的世界,在我们心中,早已被刻画下战争的道道纹路,即使是在这较为和平的年代,它虽披了一道华丽的锦袍,可上面却布满了虱子。战争无处不在,即使人们都在呼吁和平。
就在过去不久20的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不下400余次,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就在迎来新世纪的今天,朝鲜一意孤行的核试验成功,是乎捍卫了高丽民族的尊严,但他们是拿世界和平、稳定和安全做赌本。
聂华苓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写道:“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也是为了让我们从战争的怪圈中跳出来,让世界和平不是梦想。战争,又有什么好呢?漫天的硝烟,遮蔽了蓝天,暗淡了阳光,夺走了温暖。用它来解决问题,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日本对珍珠港的无理,令美国蒙受羞;美国对广岛的报复,更是令日本大片沉寂。硝烟散尽,只能望着那堆废墟生叹。不错,这些是可以复原的,或许,他们的新生命会更美,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人类的心灵,已被深深地划上一道不可磨灭的创伤。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初中生作文】推荐阅读: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作文08-10
初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600字10-31
父母恩何时还散文11-10
驾考新规何时实行06-16
曾几何时造句及意思10-04
国旗下讲话稿:感恩从何时开始09-20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全词翻译赏析10-17
美丽的海底世界初中生作文08-25
窗外的世界初中生作文600字09-13
让精神世界更美好初中生作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