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孝道》歌词

2024-08-26

《中华孝道》歌词(精选6篇)

1.《中华孝道》歌词 篇一

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举行“中华孝道”道德讲堂系

列活动

2013年5月13日,由兰州市教育局、兰州市文明办主办,兰州市外国语学校“贺彩娜名班主任工作室”承办的“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中华孝道 ”学校道德讲堂系列教育活动在兰州市外国语学校举行。市教科所黄平副所长、教育局基教一处魏万君副处长、兰州市文明办苏娟副处长、市教科所教研员刘永兰,市属、县区兄弟学校的德育校长、主任、教师百余人,家长七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校道德讲堂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共四个系列:系列一晨会,以中华孝道为主题,学生诵读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章,通过诵读经典学习孝道,以故事“母亲的八个谎言”让学生感受孝道,并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孝道,感恩父母。系列二由“贺彩娜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岳辉老师教授《感恩父母》,李红娟老师教授《感恩老师》的主题班会。

系列三由贺彩娜、李琳、杨谨老师对初三学生进行心理团体辅导。

1通过“击掌游戏”来放松学生压力,挖掘学生潜能,平和学生心态。在“蒙眼障碍行”中,通过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唤醒学生心中对父母的爱,体会十几年来家长的不易和关爱,让学生抒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活动中在场的家长和学生流下了热泪,在父母和孩子的拥抱中,达到了心灵的沟通和理解

系列四:领导专家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贺彩娜名班主任工作室”在全市班主任工作中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以学校道德讲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尝试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 “中华孝道”教育,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播下了“感恩”的种子,使学生学会感恩,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在这次学校道德讲堂主题活动中,学生们是主人,讲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故事,一起唱歌、讨论、朗读。兰州市外国语学校的师生通过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想、送一份吉祥、行一个善举“七个一”的形式,课堂内外相结合,在生活点滴中践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唱一首歌---感恩的心

诵一段经典---弟子规

看一部短片---母亲的八个谎言

讲一个故事---爱的回忆

谈一些感受---妈妈,我爱你

行一份善举---我帮你

送一份吉祥---爱的拥抱

2.中华孝道——非常底线 篇二

有的人觉得,我虽然不孝顺,可是,我立了大功,用功劳来弥补孝顺。

我们讲一个典型人物,这个人叫吴起,年轻时,就想有一番作为,他向母亲告辞,要去找一位当世最了不起的学者学本领。他找到曾子,要跟曾子学本事。吴起的确有才华,学习东西学得也快。可是,学习期间,家里传来母亲去世的噩耗。曾子想,自己的学生可能要回家去守孝,等着他来告辞,但吴起没动静。过了两天,曾子问吴起,听说令堂去世了,你没有什么反应,你怎么想的?吴起说,我得好好学习,母亲去世就去世吧,我必须得学出一身本事来,家里个人这些事可以置之度外。曾子是一个天性笃实、厚重的人,他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老师,听学生说自己的母亲死了就死了,我在这儿接着学。他通过这个学生勤奋的外表,看到了他冷酷自私的内心。曾子说,你不去奔丧,你也走吧,你不是我的弟子,儒门没有这种弟子。这叫什么?劝退。吴起觉得,自己本事学得也差不多了,你不让我学我就不学,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吴起有才华,谁也不能否认。吴起留下一部兵书,叫《吴起兵法》,除了《孙子兵法》就是《吴起兵法》,他是军事天才。(图2)

这时鲁国需要人,它的邻国齐国要向鲁国发动军事进攻,鲁国备战,要跟齐国打仗,正在招贤,谁能领兵打仗就用谁。吴起到那儿一谈,鲁国国君心里想,这就是我要的军事统帅,你等着上任吧。可是吴起等来等去,任命就是不下来。原来,在准备任用吴起的时候,鲁国发现他的妻子是交战方齐国人,吴起挂帅,他的妻子是敌方的人,他能忠诚于鲁国吗?统帅三军的重任放在他身上,鲁国不放心。吴起梦寐以求想当大将军,眼看着自己就要成功了,现在为了一个弱女子我就成功不了,怎么办?吴起做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举动:杀妻求将。他把自己的妻子杀了。他想,你们不是不放心我吗?我亲手把她杀了,表达我对鲁国的忠心。这样我可以带兵了吗?用人之际,鲁国说可以。吴起打了胜仗,心想还可能升官。但鲁国毕竟是产生孔子的国家,鲁国人对孝道、忠义、仁爱是很认同的。他们认为,吴起为了博得功名利禄,把自己的结发妻子杀了,这个人不义。便对他说,鲁国不适合你待,你走吧。你立功就立功了,什么奖赏也没有。吴起又找到魏国,到魏国又当将军打仗,他的确能干,到哪儿都政绩卓著。在所有的官员中,他的政绩最高。

吴起在不同的国家,为不同的天子效力,都脱颖而出,说明他确实能力出众,很有才华。但另一方面,他却不守孝道,缺少德行,甚至为了功名,做出骇人听闻的事情,可以说吴起是一个有“才”,但少“德”之人,目光短浅者可能看到了他一时的成功,那么,他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他的例子,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吴起想,自己是百官中的第一名。正在这时,君主去世了,新君主继位,新君主决定任命新宰相。吴起想,我的同事谁能比得上我?宰相非我莫属,便在家等着任命。最后等来的是别人当了宰相。他想,这怎么可能呢?他找到新任的宰相说,你凭什么当宰相?你能赶上我吗?答,我怎么赶不上你?问,打仗你能赶上我吗?带着士卒打仗,我战无不克,你行吗?答,不行。问,打仗你不行,管理民众你行吗?答,我也的确不如你。问,外交你行吗?跟各个国家搞战略平衡你行吗?搞阴谋诡计你行吗?新宰相说,这我真的不如你。吴起问,指挥战争你不行,治理民众你不行,外交你不行,那你什么行?你凭什么坐这个位子?你给我让出来,赶紧辞职。新宰相很沉稳,他跟吴起说,你说的这些我的确不如你,可是我问你,现在我们君主年纪还小,“主少国疑”,举国上下对君主的治国能力表示怀疑。各位大臣是否对君主忠心也是个疑问,很多人在观望,甚至很多人可能要再开辟出另外一条成功之路,有可能脚踩几只船。在主少国疑的时候,谁能给我们魏国的军民带来内心的信任?我觉得我可以给他们带来信任,他们相信我这个人是忠诚的,是不动摇的,是能够跟他们同甘共苦,永远不会背叛他们的,所以我做宰相。吴起是一个功名利禄熏心的人,但是他不是糊涂人,他不说话了。半天,说了一句,的确你可以坐这个位子,我不行。作为臣子,从政最高做到宰相,当不上宰相,吴起又走了。他应该吸取一下教训,想想当年读书的时候,曾子老先生是怎么教导你的,现在自己功劳大了,却没有赢得别人的信任,这是很大的问题,他不反思,最后到楚国去了。到楚国他又成功了,官又做得很大。最后,被人家乱箭穿身,没有善终,死得很惨。至死没有醒悟这个问题。

吴起是不是一个成功人士呢?当然是,他是大军事家。他能不能赢得别人的敬意呢?看你怎么说了,你觉得谁立功就尊重谁吗?如果是这样,倒可以。如果不是这样呢?他的人格能赢得尊重吗?古人没有尊重他。后来的法家像商鞅、韩非、李斯,都一个结局,没有好死。为什么?因为他们对道德采用一种虚无态度,他们不把这个当回事,他们觉得我立功了,我就有实力,实力就是一切。他们想错了。

关于这类事情,孔夫子实际上早就告诫过,孔夫子在《孝经》中说:“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你平时苦心积虑地去努力,都没有道德含量,为了建功立业,可以不择手段,这叫作“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如果你侥幸冒险获得成功了,孔夫子讲,“君子不贵也”,作为儒者,作为一个君子,我不佩服你。

孔夫子讲,孝是“德之本也”,孝道是道德的根本,离开孝道,其他的道德是建立不起来的,其他的道德会划问号,比如“忠”,他真的是忠吗?他是不是投机?他个人的人品怎么样?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一条规定,文武百官在自己的长辈、父母去世时,允许把手上的工作立即放下,火速奔丧。问题来了,我离开这儿上级知道吗?上级是不是派一个人来交接?交接不好怎么办?我是不是得扶上马送一程?接我这个大印的人来没来?这都是问题。朱元璋说,这些不用你管,把手上工作放下,立刻奔丧去。为什么?古代的交通条件不好,迟一步,你可能见不到长辈了,朝廷为这个事情开绿灯,你不要说我为了尽忠就在这儿待着不走,这不行。但有人也想试一试。(图3)

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内阁首辅大臣。万历初年的时候,权倾朝野。有人说,他比某些宰相的权力都大。正在他仕途上一帆风顺,有所建树的时候,他父亲去世的噩耗传来,张居正开始内心斗争,斗争的结果是不回去奔丧,他要尽忠。这下,满朝文武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用非常激烈的言辞反对他,平时对他很尊重的人认为,这件事情他做得不妥,人格有亏。也包括他的学生。他提拔起来的年轻官员,都联名反对他。张居正很痛苦,他说,大明朝200多年,没有学生弹劾老师的,如果有,从我开始。张居正立了不少功,但是他对伦理问题的处理也是千古聚讼,引起很多人争议,为什么?因为他以伦理为代价在做这件事情。想一想,这样的人物这种做法,对百姓起到怎样的引导作用?后果不堪设想,不是眼前你建点功劳,就能够弥补,作为宰辅这样重量级的政界人物,在道德方面的表率力,尤其为万民注目。张居正在这方面没有处理得太好,对他充满了争议。(图4)

这些大人物应当为民众做一个表率,孔子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民众是看着他们行事,在效仿他们。所以一个好的时代是有一定的道德底线的。

有道德底线的时代,不仅一般人会遵守这个底线,就连社会的边缘人物,也会有一定的道德底线。中国历史上,有一本普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里面就有盗亦有道的故事,那么,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他们的道德底线是什么呢?

《二十四孝》有一个人物叫蔡顺,汉朝人,对母亲很孝顺,父亲早年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赶上饥荒,他背着两个筐去采桑椹,有一天,碰上了贼,看他采桑椹分别扔进两个筐里,很好奇,问他为什么?蔡顺说,你看,我一个筐里的桑椹是黑紫色,一个筐里是红色的,黑紫色的是成熟的,是甜的,红色的是生的,不太好吃,黑的给我妈妈吃,红的我吃。没有粮食可吃,就靠这个充饥。这些贼被感动了,敬佩蔡顺是孝子,便送给他粮食,又给他一个牛蹄,让他给妈妈改善生活。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汉朝发生的。这个人叫江革,他父亲也早年去世,他跟母亲相依为命。他母亲可能是腿脚不太好,或是年纪太大,他跟母亲出门的时候,总是背着母亲,当时社会动荡,强盗很多,他背着母亲跑,有一天,被强盗逮着了。他说,这是我妈妈,这么多年,我一直背着我妈妈跑,这次没跑了,被你们逮住了。强盗被感动了,认为他不容易,就放了他们。

这两个故事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蔡顺、江革都是遇着强盗了,而且强盗都敬重孝子。民间流行的《二十四孝》给我们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盗亦有道。你是孝子,社会的边缘人物强盗也会尊重你,这个社会还有道德底线。

《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普及孝道的通俗读物,可以说孝道与亲情是在人类天性的情感上引起的共鸣,它不仅在传说中是这样,在历史上就有汉朝才女班昭以智慧与亲情,救自己的哥哥回中原安度晚年的真实故事。

汉朝才女班昭有两个哥哥,一个哥哥是大史学家班固;一个哥哥是定远侯班超,班超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也是杰出的军事指挥者。他们的妹妹班昭是怎样救她的哥哥定远侯班超的呢?(图5、6)

当时,纵横沙漠的定远侯班超已年近七十。31年前,班超带着一支外交使节团队,到了当时的鄯善国,鄯善国介于匈奴与汉朝中间,是汉朝要争取的一个国家。这是非常危险的使命。年轻的班超带着36人的团队,到那儿跟人家谈,开始还不错,后来就不行了,为什么不行,他一打听,匈奴使节来了,匈奴使节是汉朝的敌人,当时经常和匈奴发生战争。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被匈奴困住了。情况万分危急,班超当机立断,决定动手。据说那天夜黑风高,36人急行军,最后用武力解决了匈奴的使臣团,班超指挥打仗作战能力很强,胜利以后,班超在中国历史上有了地位,汉朝在边疆一带的外交便由他来做,尤其是在西北部,他纵横沙漠,立下了汗马功劳。(图7)

年复一年,当年那36位跟他出生入死的弟兄都去世了,就剩下他一个人了。思乡是人的本能,定远侯也不例外,他想回国。他给皇帝上疏说,这么多年我在沙漠纵横,不能说立了多大功,但做了一些事,请皇帝允许我回去。如果不允许我回去,能不能允许我踏入玉门关?玉门关当时是北方边防线,从玉门关进来就算到了汉朝的国土。我向我的家乡眺望两眼,不回家乡也行,我不是非要求回去。 让我的孩子能够回去。他的要求遭到皇帝严辞拒绝。定远侯班超为汉朝立了那么大功,晚年想回故乡为什么不行?原因在他的哥哥,大史学家班固介入了大将军窦宪的谋反案。皇帝说,你哥哥介入了谋逆案,你有连带责任,没有资格回来,你不是一直在国外吗?你就在那儿待着别回来了。这是一种变相的惩罚。

班超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妹妹班昭。班昭决定,为哥哥再向皇帝陈述一遍这件事情。班昭开始写信,这封信写得相当感人,她在信里引用了两个典故。一个典故是文王葬骨。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圣王,是君主们的榜样。有一天,周文王走在路上,发现有死人的骨头暴晒荒野,他看了心里很难受,人死了入土为安,他赶紧找人把骨头埋了起来。这件事情后来传开了,有人认为,死人跟你有什么关系?周文王说,没有关系我也会动感情。一种仁爱之意,自然流露出来。周围的民众觉得这个人是一个仁厚的君主,不约而同纷纷来到他的国家。周文王的做法,说明他有仁厚之心,在历史上很有名。举这样一个例子,班昭意在跟皇帝讲,将来露在荒野的骨头有可能就是我哥哥的骨头,我哥哥可能就死在国外的荒漠中,请皇帝能够像周文王那样,垂怜我哥哥。

她还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叫子方哀老。战国时有一位儒者叫田子方,他是魏文侯的大臣,田子方非常有仁爱之心。有一天,走在路上,他看到一匹马已老得不像样,什么都干不了了。马的主人已不再给它喂饲料,想让它自生自灭。这匹马饿得皮包骨,眼看奄奄一息。田子方看到后,心里不是滋味,他把这匹老马牵回来,找好的饲料喂它吃。周围的人不理解:你想吃肉,老马的肉你咬不动,它干活也不行,白喂它饲料。田子方说,这匹马在壮年的时候,为我们人类干了多少活,做了多少事?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自古以来,马都是这个角色,它拉不动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这样残忍地对待它,于心何忍?不是喂饲料之后,对我有什么用,虽然没什么用,但不管它我心里不安,我一定要喂它饲料,这样我就安心了。这件事后来也传开了,大家觉得田子方是一个厚道的人,很多人投奔他来了,认为跟他在一起内心有一种信任。他是魏文侯的大臣,为魏国做事,不管做到什么时候,将来我们老到哪一天做不动了,田子方不会嫌弃我们,还会始终如一地尊重我们。人需要这种尊重,所以很多人来投奔他。这个故事流传得也很广。

这位才女不光是在给皇上讲故事,她是有想法的,她让皇上知道,我哥哥70岁了,不像当年了,当年叱咤风云的定远侯现在老了,你就不管了,天下后世,历史将对你这个皇帝如何评价?将怎样评价我们这个时代呢?最后,在上疏里,她又说了这样的话:“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

孔子在《孝经》里讲过,“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公、侯、伯、子、男乎?”。在这里,才女班昭巧妙地用了《孝经》的这句话,她在这里有所调整,公、侯、伯、子、男,她说“超”,她的哥哥班超,“得备侯伯之位”。她说我的哥哥正好不就是侯爵吗。《孝经》里说的,对这些人不能轻视,天子你现在对我哥哥为什么这么冷酷?班昭是一代女中豪杰,写得声情并茂,而且有理有据,不仅从感情上说服皇上你要救我哥哥,还讲道理,用圣人说的经典作根据。

皇上看了之后,史书记载,“帝感其言”。人非木石,孰能无情,皇上内心受到触动,良心发现,一想,大英雄定远侯班超一辈子不容易,允许他回汉朝养老。定远侯回来了,一个月之后,定远侯溘然长逝。这是很动人的一件事情。

孔子讲,孝道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文明标志,一定要讲孝道,讲亲情。所以,孔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你对你的亲人不爱,你爱别人,假的。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违背礼法,这个现象在历史上也很多,但是为人所不耻,我跟家里关系不好,我对待父母不孝顺,但是我对大人物特孝顺,人家瞧不起你。

孔子还讲,从一个人的修养,怎么样一点一点扩充到整个社会中去,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凭自己的孝义精神,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主讲人:朱翔非,博士,曾任北京四中校长助理,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

图1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画像

图2 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吴起画像

图3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图4 明代万历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画像

图5 汉代才女班昭画像

图6 汉代史学家班固画像

图7 汉代定远侯班超画像

3.游中华孝道园作文 篇三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中华孝道园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中华孝道园作文1

中华孝道园坐落于全国十大旅游名片之一的常州市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占地860亩,面朝太湖,背依蓼莪山脉,位于太湖七湾中最美丽的一湾,空气质量等级为一级,是江南一带的“世外桃源”。

刚进门,入眼的是“孝道长廊”在长廊里刻着许多温馨感人的故事,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

走过一会儿就是一个约12米长的白玉净瓶,白玉净瓶里撒出的.水如同天女散花,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在阳光的照耀下,一个个跃出的水珠,仿佛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又如一颗颗闪着金光的水晶珠子据说里面洒出的是圣水,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把手伸过去,沾沾仙气!据说报恩甘露于八瑞浮雕图间跌宕而下,供游客净手净心,清净思恩。

穿过思恩广场,就是净心池了,它是水心莲花形,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誉。

走过菩提大道,右手边就是江南石窟——太湖观音了,正中的准提观音高约21,9米,两手盘起,端坐在水莲花上,左手旁有一个小龙女,小龙女手捧莲花,脚踏浮云,宛如仙女一般,右手旁的仙童,手拿竹笛,两脚前后交叉。远远望去,三尊佛像栩栩如生。准提观音是六道中救度人间众生的伟大菩萨,摧破一切众生之惑业,成就延命、除灾、求子诸愿。

还有很多景点,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通过这次游览,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游览一下,说不定你也会有很多收获呢!

游中华孝道园作文2

秋天已褪去了几许凉薄,迎面而来的是一片温暖的微风,丝丝缕缕的悠悠白云飘在就在这一个和煦的日子里,我与同学们踏进了中华孝道园。

空气中氤氲着气息,花儿沁出芬芳,耳畔风声拂过,只留一片温柔。眼前即是孝道园的大门,高高的台阶之上摆放着一个桌子,上面放着的东西我看不太清。未等我思索,几位老师便招呼我过来,给我套上了长袖衣衫,这什么?COS古装?老师解释,这时祭祖穿的衣服。

突然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在人群中选出我和几位同学来祭祖。“由于这是临时的,所以你们只需要跟着老师做就行了。”我心中有些端端不安,但仍然还是站到了台阶之下。

抬眼望去,大祭司走上台阶,两位红衣女子款步而来。此刻我一心只想着到底应该做什么,就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脸十分僵硬,笑容像是挤出来的。太阳很刺眼,刺得我只得眯起眼睛。

老师走上台阶我也想跟着上去,却一把被工作人员拽了回来。不是说跟着老师行动吗?我大致看清了究竟要做什么往香炉里插上三根香,以此祭拜三皇五帝,历代明君。

终于轮到了我,可是我走台阶的时候一直不停踩到长裙我不得不走得很慢来保持平衡,因此我与同伴的步伐是完全不同节奏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插上了香烛,虽然手不停地颤抖着。并不是不敬,我的内心依然是虔诚的,心无旁骛。

点点阳光,映入我心。观望人海,我心雀跃。

4.弘扬孝道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 篇四

岑溪市第三小学 莫恒华

【内容摘要】孝敬父母,尊长敬老,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今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不敬父母、虐待老人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上仍然屡见不鲜。建设弘扬孝道文化,不能忘记传统美德,如何让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的观念真正入脑入心?如何让孝敬父母,尊长敬老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学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把孝敬父母,尊长敬老意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基础工作,让学生树立孝敬父母,尊长敬老观念,养成孝敬父母,尊长敬***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美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要求学生从“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等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养成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的道德品质为总抓手,进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 孝道文化 传承美德

一、孝道文化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孝道文化,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谏诤。《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

善终。《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著名的国学应用学家翟鸿燊教授曾说: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事实也是如此。孝道造我们的国家一直发挥着不一般的作用。

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二、弘扬中华美德

古人云:“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几千年的文明社会是以孝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时至今日,我们提倡的尊老爱幼、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等新的道德要求,可以说是“孝道”的发展和完善。岑溪市第三小学依据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客观规律,以“孝”道教育为突破口,从小就把中华民族“崇孝”的传统美德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不仅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

首先,我们力争通过研究实验能够设计出一套具体的方案,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并践行孝道准则,达到如下目标:在家里,子女尊敬长辈,长辈爱护子女,共享天伦之乐;在社会上,尽职尽责,为国家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对个人,要修身养性,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有序。班主任以班团活动课为阵地,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开展系列化孝道文化教育,并通过读书活动、写心得体会、开主题会等方式进行多渠道的教育。个别学生进行家访、谈心等形式进行孝道文化意识教育,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学科教师通过

制定教学计划,落实渗透学科教学的孝道文化教育契入点。评价实施孝道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关于孝道文化的最新理论。要在学校进行“孝”的教育,就要了解研究当今我国尤其是农村孝道的现状、成因及其发展趋势;要研究中华孝道发生了何种变化,要研究当今孝道的内涵,即是民众能够认同并能践履的孝道内涵;要了解研究当今孝道的形式,尤其是民众所创造的养老新形式;要了解研究孝道的价值,孝道对家庭、社会、下一代的影响;要了解研究当今孝道的机制,如制度、氛围、心理等制约机制;要了解研究当今孝道的建设模式与理论框架。通过这些研究,去寻求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结合点,去设计学校进行“孝”道教育的内容与模式。

最后,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曾子孝道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髓,剔除和摒弃封建的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在扬弃中发展曾子的孝道文化。能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用于中学生的孝道文化教育理论,用以指导学校孝道文化教育,并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三、课题研究

在调查学生对曾子孝道文化及孝敬父母、尊长敬老观念认识和学生在家庭、社会中对待父母及老人态度的情况下,我们确定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实施孝道文化教育。

1、精心设计家庭调查

在研究实验之初,课题组精心设计了《岑溪市第三小学孝心行动手册》,对全校2000多名学生中,进行小孝星评比。经过调查:1.早上起床能向父母长辈问候的占21%,2.平时与父母长辈说话态度和气的占36%,3.每次闹别扭的时候,自己主动打破僵局的占35%,4.知道父母工作辛苦,能关心父母为其倒茶、盛饭的只占13%,5.知道父母爱吃什么的占45%,6.能帮助做家务的只占20%,7.觉得父母说话太多,希望他们尊重自己的决定的占39%,8.任性对父母长辈发脾气、顶嘴的高达70%,9.缺乏爱心好吃的菜要放到自己面前,想不到让父母长辈先吃的占85%,10.自理能力差,自己的事要让父母操心的占75%。通过调查活动,一方面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下一步实验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反省自己,也促使其从内心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步的孝道教育铺平道路。

2、制订孝道行为规范

针对调查问卷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为学生“行孝”立规矩。对学生的“孝”道,制定了10条具体规范。①每天上下学打招呼。②长辈下班要说“您辛苦了”。③长辈生日要主动问候 送小礼物。④让食,饭后要主动收拾餐具。⑤每天要坚持做家务。⑥按时上学、努力学习、独立完成作业,不用家长督促。⑦长辈生病,侍奉、作简单饭、安慰。⑧主动与家长交谈、商量、不发小脾气。⑨不到不宜去的娱乐场所,不做坏事,不让家长操心。⑩父母之间发生矛盾,要懂得调解。这些都是“规定动作”。学校要有“规定动作”、科学的行为要求,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从“要我做”到“我要做”、“我能行”。学生学会

自律,是道德教育的最佳目标或是终极目标。没有他律,学生不会学到自律。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主体参与和主动内化──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强调主体性,应有限度不要导致‘自发论’,更不要引向‘心中只有自我’。

3、开设孝道校本课程

我们积极组织相关实验教师广泛收集“孝道”材料,收集中外古今有关“孝”的美德故事,数不胜数。是天下百姓“行孝”实践水平的高度体现,又是历代推行“孝”道教化的活教材。我们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孝道文化教育校本教材选编了有关故事,教师为学生推荐,学生自己又去收集了有关“孝”的故事。如:考叔“纯孝”感庄公、缇萦至孝感文帝、李密陈情报祖母、花木兰代父戍边、岳母刺字、朱寿命千里寻母、黄香温席、孝敬父母的毛泽东、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陈毅为病母洗尿裤、孝子孔繁森、„„《孝道故事》里选编了“黄香温席”、“徐孝克藏食孝母”“胡泰病榻侍母三十年”、“陈毅探母”、“杜瑶瑶孝敬父母的故事”等众多的行孝的故事,也选编了一些学生中孝敬父母的人和事,包括一些“感动中国人物”。这样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到身边的同龄人,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别“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由认知到明理有利于导行。这门校本课教学效果及形式好。

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继承美德,孝敬父母”美德活动课评优活动,充分发挥班主任专题实验的作用,选出一、二节最佳校级课观摩。以点带面,推动整体的,两年多,全校上“孝敬父母”美德课二十余节。请家长参与课堂或听课,老师、家长、学生产生共鸣,流下热泪,使人感到情真意切。

4、开展孝道专题活动

在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对学生“孝敬父母”都有要求。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这项教育没有具体意见。自从进行实验来,我们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孝道专题活动,有了不少创造性的探索。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空间,但范围有所局限,如何使有限的空间发挥无限的教育作用,这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探讨的问题之一。因此,学校积极拓展立体空间,充分利用各种有行的和无形的空间,开展孝道专题活动。

办孝道专题墙报、黑板报、橱窗;悬挂行孝名人画像、行孝名人名言,制作曾子孝道文化壁画;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播报学校孝道信息和学习感悟;从直观上,使整个学校充满浓厚的曾子孝道文化氛围和行孝教育气息,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曾子孝道文化教育。为使曾子孝道文化教育规范、全面、科学、有效,学校积极拓展以校为辐射源,从学校向家庭、社会传播的工作思路,使之事半功倍。

5、召开孝道主题班会

我们定期召开“曾子孝道文化”主题班会。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活动细则,以及评价标准,采取综合性、立体化的多种评价模式,并将学生这一道德习惯的养成作为评选“三好学生”的一个评价台,所有活动情况一律记入中学生成长记录,让学生在约束中逐

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如以“我们怎样报答父母”为主题,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血汗钱来之不易,深深体会了长辈为自己付出的爱。在主题班会的演讲过程中,台上、台下形成共鸣,整个活动是在感激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宣誓中结束的,很多同学听着其他同学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之后,我们又通过调查发现,乱花钱、乱丢馒头以及吃零食的现象极大减少,而学习风气比以前更浓厚了。很多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的父母写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封家书,信中洋溢着学生对父母浓浓的敬爱之情,表达了学生为报答父母而决心刻苦学习的铿锵誓言。大部分学生周日回家都能为自己的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下雨了,打个电话告诉爸爸开车注意安全;吃饭时,把好吃的饭先让给长辈„„,学生细小转化使家长倍感欣慰,全校上下更形成了浓厚的孝道文化氛围。

6、利用节日组织活动

过中国年,承传美德,孝敬父母的自我教育活动:利用寒假过中国年的时间,要学生说三句话:“•您辛苦了、您好、新年快乐”;做三件事:“鞠躬、让食、抄三幅对联”培养了学生“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的品德,受到学校、家长、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好评。充分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及“母亲节”、“父亲节”组织学生开展爱父母的教育活动:围绕着四个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孝”的教育活动。不少班级分别将这四个节日,定为本班学生的“孝敬日”。要求学生在“孝敬日”至少用一个课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社会公益劳动。有的班级组织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感受不完全相同,但有几点却是相同的:都是平生第一次给父母洗脚,一开始都有点难为情,抱着完成作业的态度去做,但随着惊奇产生了难以言说的感受。当他们用手抚摸一双双整日里在田间劳作、有些粗糙甚至长满厚厚的老茧、深深的裂口的脚时,真切的感受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和母爱、父爱的无私与博大,也为以前的不懂事感到内疚。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给家长洗脚,看似简单,但在家庭中产生震撼是强烈的,“举手之劳,却有点惊天动地”。它不但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父母。一位家长在信中写到:“我本人深感惭愧,虽已过而立之年,虽已为人之父,却没有给老父母洗过一次脚。愧疚之余,我不禁赞叹这道‘家庭作业’出的好。„„就让我们这些成年人也‘从我做起’,给父母洗一次脚吧”。

总之,“孝道”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突破口。古人云:“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社会是以孝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时至今日,我们所提倡的尊老爱幼、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等新的道德要求,可以说是“孝道”的发展和完善。我校树立关于“孝道”的先进典型,营造“以孝为荣”的校园氛围,使学生由小事做起,积善成德,升华思想,使之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境界。实践证明,我们的孝道教育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净化了学生的灵魂,整

5.中华孝道园游记叙事作文 篇五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祖先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这个假期,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孝文化”的圣地——中华孝道园游玩,一起去感受博大精深的孝道文化。

早晨,温暖的阳光驱走了冬日的寒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走进景区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条绿树环绕的石廊,顺着石阶而上,我们就来到了思恩广场。只见广场中央矗立着一个巨大的洁白玉瓶,玉瓶周围还有一圈喷泉,几道水柱高高跃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这水又叫报恩甘露,我想是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意思吧!

走出思恩广场,沿途经过一条长长的孝道长廊,这里记载着很多我读过的孝心故事:“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也有很多我没读过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非常感动,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把孝亲敬老看作最崇高的美德,今天我们也要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继续向前,我们游览了先祖庙堂、正法明大殿、江南石窟等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特色。

6.中华孝道-孝的真相 篇六

可是也有一个问题,长辈做的一切事情都对吗?长辈是十全十美的人吗?这个问题经常困扰着人们。曾子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想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曾子的父亲曾点脾气不太好,有一次因为曾子把瓜秧铲断了,他一怒之下把儿子打昏了。曾子做事情,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推想,曾子心里有压抑,所以当着老师的面,大胆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弟子跟老师说话,讲究礼貌,用敬词,叫“敢问”,请问老师,作为子女一切都听父亲的,长辈的,无条件地服从是不是就是孝顺?孔老夫子很少发脾气,平时都是温文尔雅,一听这句话火了,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孔夫子很激动,你这叫什么话,给你讲孝道讲了这么久,你还有这样的问题,你怎么能有这样的念头呢?这怎么可以?儒家要每个人恪守孝道,那是因为我们的长辈,他们是从祖先的链条、血缘关系延伸到今天,离我们最近的是父母。我们祖先是从哪儿来的?是宇宙中的产物。一个人要对浩瀚的宇宙有敬畏之心,我们对长辈要满怀敬意和温情,这是儒家的立场。不是说你的父母十全十美,因为他做得都对,所以才听他的。孔夫子对曾子这样的疑问感到很吃惊,马上用非常决断的语气说,这叫什么话,你这个念头是危险的,是错的。孔夫子接着讲,作为父亲可能会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个别的父亲还会犯严重的错误,也有可能犯罪。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孝子该怎么做?孔夫子明确地告诉曾子,“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当你的父亲做事情不仁不义时,作为儿子,一定要去争,不能沉默,要把你的意见说出来。如果你不去争,那算什么孝道?一味地服从不是孝道,这里他说得非常明确。

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如果要把这句话当作一个合理的意思去理解,它讲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是不容置疑的,但不是说父母做什么事情都对。很多事情,父母做的也有不妥的。对一些重大是非问题,孔子讲,要去争。《孝经》上明明白白是这样记载的。

可是,有人对此怀疑,说这不是孔子说的,孔子怎么能说这种话呢?孔子让我们无条件地服从,怎么能让我们去争呢?清朝的一些学者、考据家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们的依据是,孔夫子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说话很委婉,给人家提意见都很含蓄,孔夫子不能这么直接说。另外,他们还有依据,这个依据出自《论语》。《论语》中有一句话,叫“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父母做事情,你认为不合适的时候该怎么办。孔夫子说,父母做事情不妥,你可以提自己的意见,“几”就是用一种很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你的意见。又敬不违,“违”是违背,见父母不愿接受你的意见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为他们操劳而不怨恨。在家里不要给父母脸色看,慢慢再说。清朝的考据家抓住这句话,认为跟孔子在《孝经》中所讲的“当不义,子必争于父”矛盾,所以他们认为《孝经》不是孔子讲的。

清朝学者这个判断对不对呢?这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伦理实践问题。

这话对吗?对一部分。我们仔细分析这句话,《孝经》中孔子讲的是如果父亲做了不义的事情,不义,可不是一般的事情。古代有一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人做不义的事情做多了,一定有一个很凄惨的结局。

我们从这儿分析,不义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事父母几谏”呢?那是平常在家庭生活中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在这儿,我们要说儒家的一个规矩,这个规矩讲,子女在家里对待父母、长辈,有一个相处的原则,这个原则是4个字,叫“有隐无犯”。对父母尤其是成年子女对父母,我们没有必要把一些事情针尖对麦芒,是是非非都谈得那样清楚,这叫“有隐”,有些事情可含混过去。“无犯”,我们不必表现在脸上,脸色表现得很严厉不好。有这样一句话,叫作居家是非勿太明。居家过日子,家里的是是非非不要太清楚了,家里不是一个是非的辩论场,我们不是因为对大是大非的认同走到一起,我们是由于亲情的关系,组成了一个家庭,亲情是至上的,不能动不动就上升到原则上,就得说个孰是孰非。所以,“事父母几谏” 这句话是对的,可孔子在《孝经》中讲的“当不义,子必争于父”,也是对的。因为它是极特殊情况。这正是回答了曾子的提问,是不是我无条件地要听我父亲的?孔夫子说,不是,当不义的时候,你不要听他的,要去争。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孝顺父母,就是顺着父母的心愿去做事,但孔子的答案,为我们还原了儒家孝道的本来面目。就是当父母做错的时候,子女不能一味地顺从。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命令,而是作出了另一种选择,而这个人直到今天依然为我们所景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清朝初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拥兵数万,作战非常勇猛,可是他被清朝的势头震慑住了,对抗清没有信心,决定投降,希望清朝给他一个官位:闽浙总督。清朝表面答应了。这个时候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决定,举义兵抗击清朝的暴行。他把自己身上宽袍大袖的儒服脱去,要投笔从戎。清朝的最高当局,授意郑芝龙给他的儿子郑成功写信,把他劝过来。信传到郑成功手里。郑成功看后,原来父亲让他投降,心情很沉重,他回了一封信,是这么说的,“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父教子以贰”,父亲是拿对国家的忠义这样一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儿子。你不能让我贰。这个贰就是叛徒,不忠心的意思。从古到今,没有父亲教儿子做叛徒的,可今天,父亲让我做叛徒,我不能做。他告诫自己的父亲,现在你活得还很滋润吗?我觉得你危机四伏了,你要注意,如果不幸有那么一天,你被清廷杀了,我给你披麻带孝,为你复仇,这就是我要完成的忠孝双全。他把这封信给父亲寄去。果然,时间不长,父亲连同郑家的11口人在北京被杀。历史上,没有人说郑成功不孝,郑成功追求的是大孝。孔夫子讲,“当父不义,子必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郑成功没有从父之令,而是违反了父亲的命令,他是我们敬仰的英雄,他的父亲为人所不齿。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与父争的例子。(图2)

可是,我们也不要讲,这个事情既然这样了,回家我就争,我们讲,居家是非勿太明。当没有涉及到原则问题的时候,不能这样去做,这就是原则跟非原则的问题,“从父”与“不从父”,是有着界限的。

但是在家庭生活以外,也就是进入到社会,尤其是工作中需要面对上下级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孔子在《孝经》中谈到的君臣关系,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父子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孔子认为,君臣关系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讲,君臣之间是因为道义聚到一起的,君臣之间不是父子之间那种天性,因为道义聚在一起,君如果不义时,臣一定要有一个毅然决然的做法。给这个做法也立了一个规矩,家庭里“有隐无犯”。对待君主也是4个字,叫“无隐有犯”。“隐”是隐藏,“犯”是犯言直谏的“犯”,什么叫“无隐有犯”呢?我内心的不满不会隐藏,隐藏了,我不忠,我要说。有犯呢?不管你的脸色好不好看,愿不愿听,大义所指我就要说出来。孔夫子说,对待君主要按这个规矩来。在《孝经》中,孔夫子要求大臣们怎么做呢?要跟君主去据理力争。孔夫子讲,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就是天子、诸侯、大夫,你们如果无道,有人敢跟你们提尖锐的意见,也许你的局面还可以挽回,最糟糕的是你不听进谏,这是最严重的问题。天子7人,诸侯5人,大夫3人,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孔夫子在这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要跟天子去把问题说清楚。

《孝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尤其在汉朝,汉武帝之后的皇帝都遵奉儒学。到了汉章帝时代,他把天下的大学者聚到一起,讨论要写一部文献,做记录的就是大史学家班固,其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重视。他讲,“诸侯之臣,争不从,得去”。作为臣子的要去跟君主去争,君主不听你的怎么办,“得去”,我就辞职不干了。这是什么意思?下面他有解释,他说为了屈尊伸卑,地位高的人是尊,让他低下头来;伸卑,卑是地位低的,让他们直起腰来。这是汉章帝带着这些大臣、学者们定下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因为是在白虎关讨论的,所以又叫《白虎通义》。这个做法在这部白虎通义中的解释,为了“孤恶君”,让犯错误的罪恶的君主感到孤立,你给他提意见他不听,就走。不要围在他身边,让他觉得自己可以颐指气使,大臣要有风骨,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做法。

孔子在《孝经》中提出了君臣之间的大义,也就是当君主有错误时,大臣有责任指正,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君臣佳话。但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听不进自己反感的意见。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他对一些事情的做法,就为身后留下了骂名。他做了什么事情,我们又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当了魏王的曹操,手下很多大臣围绕着他。一次,在一个不太正式的场合闲聊天,曹操说,各位大臣,你们从小背过《孝经》,汉朝人基本上没有人背不下来《孝经》的。你们背《孝经》已几十年了,你们对哪句话还有印象?这个场合魏王问大臣们问题,不要把这个当成老百姓随便的问答。大臣们沉默一下,想这个话怎么说,这时候,有一个大臣说,我还记得一句话,曹操说,你还记得哪句话?“匡救其恶”。曹操一听,帮助君主改正错误。立刻脸色就变了。一看魏王不高兴了,又一位上前说,我还记住一句,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这是《孝经》中引用《诗经》的一句话。曹操一听,高兴了。因为这个说的是大臣要勤勉,为了君主,要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献出去,要兢兢业业。曹操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水平。他不爱听别人说要给他提意见,不仅不爱听,还得让曾经说这话的人在眼前消失,这个人后来就被撤职了,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曹操公开说,到我这儿来孝不孝顺无所谓,只要你有才能就行。当时帮他做事的有些人很有能力,可是真的孝不孝顺都行吗?这些人成功了,他们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有权有势,他们给底层民众起了怎样一个榜样作用?跟他们学吗?家庭伦理会遭到破坏,一旦家庭伦理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会堪忧,眼前所谓的成功、成绩,如过眼云烟,是靠不住的。(图3)

曹操不讲孝道是有原因的。因为曹操面对道德感很强的人,感觉自己不安全。为什么?他得天下不正。当时诸葛亮对他是怎么讨伐的?对曹操这个政权是怎么说的?自古以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你是汉贼,你不是汉代的忠臣。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忠诚的品质从心里佩服。你篡位不行。曹操得天下不正,可是他要想持续坐天下,就要提防道德水准很高的人,因为道德水准高,正直,就不认同你的做法。怎么办呢?首先用人用那些光有能力,道德修养不太好的,形成一个不好的风气,也就是说,这风气本来不好,我篡来的政权显得也不那么突出了。他安全了。老百姓、中华民族遭殃了。他破坏了伦理基础,所以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指出,曹操这个人功劳立得很大,但是后来对老百姓的道德风尚的影响是负面的。我们研究曹操这个人,不能仅仅说这个人立了多大功,多能打仗、多了不起。我们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他对中华民族道德的建设、对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构成有什么积极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图4)

曹操的做法,对中国历史,对中国人的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了很大负面作用,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真要想跟君主争出个是非来,很困难。中国历史上很多大臣前仆后继,可以说九死不悔,就要在皇帝面前争出个是非来,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了。所以,这样的一条路,可以说是鲜血铺就的。

汉朝汉成帝继位时,年纪不大,他把自己的老师提拔起来,封了侯爵,这个老师叫张禹。张禹很虚伪,实际上他骄奢淫逸,心胸狭隘,容不得人,人们对张禹怨声载道。有一个叫朱云的儒生,他很侠义,后来成了一代著名的儒者。他看到这个情况,直接给皇帝上疏,请求皇帝单独召见他。皇上召见他了,可是文武百官都在。皇帝说,有什么话你说吧。怎么说啊?说多了,皇帝不愿意听,就直接说,请皇上赐我尚方宝剑,臣要斩一个人,以谢天下。皇上一听,你见我就为了这个?你要杀谁?朱云说,这个人就是安昌侯张禹。张禹就在边上站着,皇上一听火了,你敢诽谤朕的老师,你犯的是不赦之罪,谁也宽恕不了你,拉出去。两边武士上来拉他。朱云犟脾气来了,他两手死死攥住宫廷里的栏杆,俩武士没拉动,“咔嚓”一声,栏杆断了。朱云说,臣得把话说完,我不能就这么死,我不怕死,怕死就不说斩张禹了,我得告诉你一句话,臣死,臣跟历代的忠臣,如商朝的比干,我就跟他们在一起,我们忠魂聚在一起了。而今天这个时代算什么时代?皇帝你自己去想,我们汉朝算什么汉朝?最后朱云被拖了出去,皇帝气得不行,非要处死他。这时一位左将军“噗通”一下跪倒在地说,臣有话要讲,朱云如果无罪,不该被处死,朱云如果有罪,皇帝应该宽容他。提意见的人不应该被处死,不管有罪无罪,今天必须赦免他。然后便磕头。这个人明知不可而为之,因为朱云感动了他,他有共鸣,要为朱云去争,他磕得满地是血。汉成帝看后心里也不是滋味,火有点降下来。大臣们为了什么?自己身家性命都不要了,拉出去说处死就处死,他不是为了社稷江山,为了民众吗?他把朱云饶了。过了一段时间,工人们开始修拽断的栏杆,汉成帝从这儿路过,下旨不修了,断栏杆就放在那儿,整个皇宫都很整齐,就这地方坏了,也是一道风景,给大家看一看,也给朕留一个警示,对忠臣我们要有胸怀,让人家知道,当年这个地方有一位忠臣曾冒死直谏。

这个故事很有名,叫“朱云折鉴”,“鉴”就是那个栏杆,中国历史上,像朱云这样的人不少。近代大文豪鲁迅先生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深情地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图5)

像朱云这样的人,堪称中国的脊梁,这样的脊梁在中国历史上不少。作为后人,我们应当记住他们,他们前仆后继,用自己的人格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不仅仅大臣们要这样做,实际上孔夫子在《孝经》中,他要求各个阶层的人都要恪守孝道,从天子到诸侯,到各层次的人,都有详细的规定。

下期请看:

上一篇:进销存流程下一篇:不良品的检讨书